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

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刘江涛

软组织大面积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若处理不当易导致感染等不良后果。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进行彻底的清创,消灭死腔,引流出伤口内的积血积液。传统的方法是在清创后在创口内根据具体情况安置引流条,术后加强换药抗感染等处理。但临床上常用的引流条都存在着引流的局限性和被动性,易导致伤口内的积血积液引流不彻底、损伤大、渗血渗液多,这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

优点是:①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减少患者痛苦,并减轻工作量。一次封闭引流可以保持有效引流7-10天,不需每天换药,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②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VSD是在一个密闭的系统内进行,负压引流使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使引流区内零聚积。而且VSD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和良好生长。加快感染创面愈合,减少抗生素的应用。③高效、全方位、零积聚,保证引流效果促进创面血运。采用持续负压吸引的方法,变被动引流为持续主动吸引,不留任何腔隙,其压力的高低基本符合生理条件的要求,故不影响血运。更重要的是,持续负压吸引促进了创面组织的体液向引流管方向不断流动,为创面的血运提供了有效的、持续的、辅助的动力。④避免死腔形成及缩小创面。VSD在引出渗液的同时使引流腔壁内陷,随着医用泡沫材料的渐次退出,腔壁紧密贴合,有效地预防了残余脓肿及死腔的形成。对于浅表创面,可以起到靠拢组织,缩小创面,减小植皮面积的功效。组织学检查证实:负压封闭引流的创面淋巴细胞浸润消退较快,增生期胶原合成较早,修复期可见到收缩性纤维合成增强。本组资料证实了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的实际临床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术前术后

术后7天拆除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3周后伤口愈合良好

患者简XX 男 45岁,车祸伤,小腿软组织(胫前肌严重挫灭)严重损伤污染、胫骨外露,急诊手术,清理修薄皮肤原位植皮后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7天,拆除负压封闭引流装置,3周后,伤口愈合良好。

负压引流术的护理常规

沈阳市中西医结合骨伤病医院 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护理常规 一、概念 负压封闭引流(VSD,VAC)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 二、VSD,VAC的作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彻底去除腔隙、创面的分泌物或坏死组织,促进愈合,粘贴上半透膜,可阻止外界细菌的入侵,使之处于封闭状态而进行的引流。持续负压引流可改变细菌生长环境,减少毒素吸收,彻底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同时,由于该术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降低医疗费用,而且可有效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简单易行,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三、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创伤和手术可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应积极的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手术的成功案例,让患者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接受能力。 2.皮肤准备:术前认真清除术区皮肤上的毛发,污垢,以

利于术后半透明膜的黏贴,防止受毛发影响黏贴不严漏气,还可防止细菌滋生,引起切口感染。 3.消化道准备:术前8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 4完成术前准备工作: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完成术前导尿、术前用药等工作。 四、术后护理 (一)管道的护理. 1 VSD引流负压值为0.04-0.06MPa;VAC引流负压值为75-150mmHg(具体压力值由医生依据病情而定),负压值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创面的愈合。 2引流瓶放于安全位置,保持引流瓶低于伤口60~100cm,保持局部负压封闭状态。 3观察引流量的量、性质、颜色,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4密切观察中心负压源是否异常,各接头处半透膜粘贴是否漏气,引流管内液体柱是否流动。 5告知患者及家属,翻身时不能牵扯、压迫、折叠引流管。避免按压敷料,否则,吸附的液体会被挤压到周围皮肤上,导致半透膜粘贴不牢。 (二)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应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

负压封闭引流术

负压封闭引流术 [适应症] 1、创伤:大面积皮肤缺损、撕脱伤、脱套伤; 2、骨科: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肌腱或骨外露; 3、普外:腹腔内感染、乳癌根治术创面引流、会阴部创面引流; 4、烧伤:陈旧性烧伤创面、新鲜烧伤创面、一期无法植皮创面,糖尿病性溃疡、褥疮,植皮后对植皮区保护。 [禁忌症] 1、癌性溃疡创面; 2、活动性出血伤口。 [操作方法及程序] (一) 引流物的放置 1、清创清洁的被引流区,如择期手术区域,不存在清创问题,只须彻底止血,清理伤口。如被引流区存在感染、坏死、异物时,应适度清除创面坏死组织、脓液及异物,分离纤维分隔,开放所有腔隙。 2、准备引流物:根据被引区的长度,深度和形状,修剪VSD材料,要保证多侧孔引流管的端孔和所有侧孔都位于VSD材料内。 3、填充:把已准备好的带有引流管的VSD材料置入被引流区,要确保VSD 材料与全部需要引流的创面充分接触,不留空隙。在表浅创面,必要时可将VSD 材料的边缘与创缘缝合固定。放置时应尽可能避免泡沫材料直接接触或跨越大的血管和神经 (二)封闭 1、清洁创周皮肤用生理盐水将周围血迹擦试干净,将创周坏死角质层清除,用75%酒精擦涂残留的络合碘、皮脂、角质皮屑等,在毛发密集的部位应先给予剃除。 2、贴膜取出专用半透膜,除去粘贴面的隔离纸,暴露粘贴面,保持薄膜平整,从没有引流管引出的健康皮肤上,采用“叠瓦法”逐层逐片粘贴,一边粘贴一边按压。粘贴妥当后,再除去背面的覆盖膜,半透膜的覆盖范围包括至少2cm 以上的创缘健康皮肤。 3、引流管的封闭方法:根据需要可选择戳孔法和系膜法 (三)开放负压将引流管接通负压源,开放负压,负压一般设置在—125mmHg~—450mmHg(—0.017~—0.08mpa);要观察和保持引流管通畅,VSD材料塌陷紧贴创面,管内形态明显凸现。可用持续负压或间歇负压吸引方法;一次封闭负压引流可持续5~7天,一般在第七天后拨除或更换,具体根据病情而定。 [注意事项] 1、手术清创要彻底,止血完全,尽量减少创面渗血; 2、及时观察,正确处理封闭不严、VSD材料干洁变硬、引流管填塞和负压源异常状况; 3、VSD材料内有少许坏死组织和渗液残留,有时可透过半透膜散发臭味,甚至VSD材料表面出现黄绿色,绿脓色,灰暗色等各种污物,并非创面坏死所致,不会影响VSD治疗效果,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压疮中的应用及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压疮中的应用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对比分析应用VSD技术治疗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经过7 d治疗后,对照组压疮面积平均减少(0.83±0.753),深度平均减少(0.133±0.1506);VSD组压疮面积平均减少(3.08±1.656),深度平均减少(0.323±0.1922)。VSD组与对照组相比,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SD技术能有效促进压疮创面肉芽组织形成,加速创面愈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VSD技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压疮;护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或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封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观察使用VSD治疗临床病例13例,效果良好,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对照组:仅常规换药治疗的压疮患者6例;VSD组:应用VSD治疗的患者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51~78 岁,病程2~34个月。观察两组治疗7 d后两组溃疡面积及深度变化情况。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1. 2 VSD系统组成VSD 系统主要组成包括:①VSD 敷料:是一种泡沫型合成材料,成分为聚乙烯醇。②引流管:为多孔引流管。③粘贴薄膜:为一种生物型半透膜。④三通管:用于多根引流管间的连接。⑤负压引流装置:本组采用病房中心负压引流装置。 1. 3 VSD操作方法①消毒后对创面彻底清创,去除创面坏死组织。②根据创面形状裁剪或拼接VSD敷料,覆盖或填充创面,敷料边缘超过创周0.5cm。 ③用粘贴薄膜采取用“叠瓦法”或“包饺子”法封闭整个创面,包括创缘周围3cm 以上的正常组织。④利用三通管将所有引流管串联成一根入口管及一根出口管并连接至中心负压引流装置,调整负压范围在-125 ~-450 mmHg之间,具体以敷料收缩、与创面紧贴为度,并保持恒定的负压,注意排除漏气现象发生。负压引流7 d 为一个治疗周期。 2 结果 经过7 d治疗后,对照组压疮面积平均减少(0.83±0.753),深度平均减少(0.133±0.1506);VSD组压疮面积平均减少(3.08±1.656),深度平均减少(0.323±0.1922)。根据t检验结果分析结果如下。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vaccum sealing drainage)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起源】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苏联就有多篇文献关于探索应用负压治疗难愈的创面和伤口。1985年,两位美国医生Chariker和Jeter,16 开发出独特的一套器材用于SWCT。 他们用纱布包裹一根扁的外科引流管,将他们放进伤口内,盖上透明的密封贴膜,并用贴膜包裹引流管,将引流管连接到负压泵,他们进行了一组患者的临床研究,发表了他们的结果“封闭吸引伤口引流系统,对腹部外伤后合并肠瘘的处理的革命”。 1986年,在俄罗斯科学文献上发表了Kostiuchenok,Kolker和Karlov 等的一篇文章,证明用负压吸引与外科清创来治疗化脓的感染创面,能显著的降低创面的细菌负荷,明显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荷质量。 【概念】 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辅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用VSD材料+半透膜+三通接管+负压吸引器进行负压吸引的一种技术。 【特点】 1)可控制的负压,促进血流量增长和蛋白合成,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 同时为全方位的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 2)生物半透膜的封闭,隔绝了创面与外环境接触的感染机会。 3)全方位的引流,是将传统的点状或局部引流,变为了面状引流,保证了能随时将创面的每一处的坏死组织和渗出液,及时排除体外。 【VSD的指征】 1、重软组织挫裂伤及软组织缺损; 2、大的血肿或积液; 3、骨筋膜室综合征; 4、开放性骨折可能或合并感染者; 5、关节腔感染需切开引流者; 6、急慢性骨髓炎需开窗引流者; 7、体表脓肿和化脓性感染; 8、手术后切口感染。 9、植皮术后的植皮区; 10、溃疡、褥疮。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护理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护理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简称VSD(vaccum sealing drainage),材料有,①由武汉维斯弟公司生产的一种白色泡沫型合成敷料,成分为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 A),无刺激性,抗张力强,有良好的可塑性,透水性和生物相容性,有两种规格,一种是150 mm×100 mm×10 mm,内插两条多孔引流管;另一种是150 mm×50 mm×10 mm内插一条多孔引流管,其引流管为多侧孔硬质硅塑引流管。②粘贴薄膜为英国施乐辉公司生产的S & N透明薄膜,主要成分是聚氨酯和丙烯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透氧透湿性能,对皮肤无刺激性,可持续15 d安全的粘贴在创面皮肤上,同时能防水和阻止细菌入侵。③负压吸引:接中心负压吸引或电动负压吸引。④三通接头:主要在各引流管之间起连接作用。 VSD方法:①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及异物,敞开所有死腔。②根据创面的大小和形态修剪泡沫材料,大创面可用多块泡沫进行引流。③充填和封闭创面,将带有引流管的泡沫填入创面,确保材料与创面充分的接触,不留死腔,尽可能避免直接接触较大的血管和神经。需用多块材料者,材料与材料相互连接处及材料与创缘连接处用丝线间断性缝合,使其连成一体,便于封闭。引流管从创缘正常组织截孔引出或直接从创口引出,用3 M薄膜粘贴封闭整个创面。④将引流管接通负压,维持负压在125~450 mm Hg(0.02~0.06 kPa),引流管较多时可用三通接头将引流管串连后接1~2个引流装置,接通负压后液、气体迅速引出,泡沫材料随之塌陷,透性薄膜下液、气积聚。 护理措施:1. 一般护理术后回病房首先要连接中心负压引流装置,负压在0.02~0.06 kpa,合适的负压可以起到充分引流防止皮下积血积液,迅速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等作用。将引流部位抬高10°~20°,同时确保引流管出口处于低位,易压迫的部位,如骶尾部、踝骨等处,经常更换患者体位,用棉垫将其垫高、悬空,防止VSD敷料的引流管被压迫或折叠,因而阻断负压源。专人监测局部负压封闭及引流情况,并做详细记录。当负压接通后,如果VSD材料塌陷紧贴创面,内管形态明显凸现,则表示封闭良好,负压引流有效。 2.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固定引流管时,既要防止张力过大而滑脱,又要防止引流管太长致迂曲折叠不通畅。避免衣被直接覆盖而致创面受压。活动时保持引流管物受压、牵拉、并处于低位,搬动病人时要用止血钳夹住。保持引流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经常用双手挤压引流管,以防血块堵塞引流管。 3.引流瓶的护理应选用透明的引流瓶,并经常更换,记录24 h的引流量及性质,为医生提供参考。更换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为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回流到VSD敷料累,先用卵圆钳夹住引流管的外端,关闭负压源,然后更换引流瓶。 4.创面的观察和护理应用VSD不需要每天换药,一次封闭可以保持有效引流5~7天,可减轻换药时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护工作量。VSD敷料内有少许坏死组织和渗液残留,有时会透过半透膜散发出臭味,甚至VSD敷料上出现黄绿色、绿脓色、灰暗色等各种污秽的颜色,这并非创面的坏组织所致,不会影响VSD的治疗效果,一般无需再做特殊处理。皮肤粘贴薄膜时应避免过度牵拉及反复粘贴,预防张力性水泡的发生。 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1.引流管路堵塞为肢体创面使用VSD的第一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堵塞物为血凝块和渗出物凝块。堵塞时间为术后2 h~3 d,堵塞部位以三通接头附近最多。因此,应做到及早发现,如堵塞部位在三接头处,可用生理盐水在各个接头方向负压吸引。对医用泡沫和多侧孔引流管堵塞的有效处理方法是拆开三通接头,用20 ml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侵泡10~15 min几次后,直接负压即可。对于三通管和负压管堵塞的最好预防方

VSD负压吸引技术讲解

负压闭合引流 一、外科引流定义 引流是指将组织裂隙、体腔和有脏器官骨的液体引离原处和排出体外。广义的引流还包括内引流,如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和胃肠之间的短路吻合等。本节讨论的内容是指手术中放置引流物的引流方法二、外科引流的目的 引流的液体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液体(指脓液)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的目的。非感染性液体包括血液、渗出液及组织分泌液等,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局部压力、减少液体对周围组织的损害作用、减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伤口愈合等目的。 三、外科引流的作用机制及分类 包括①吸附作用:在伤口内放置纱布类引流物,伤口液体借助于纱布毛细管的吸引作用,而被引流出体外。②导流作用:在伤口内放置导管状引流物,伤口液体凭借其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通过导管腔被引流出体外。③虹吸作用:体内位置较高的腔内液体通过引流管流入位置较低的引流瓶中。条件是体腔中压强与瓶中压强相等,内管口不能露出液面。将引流管连接于减压器,借助负压作用吸出伤口内液体。 引流可分为开放式和闭合式两种类型。上述吸附作用和导流作用的引流为开放式引流,其缺点是容易有外源性污染。而闭合引流需缩小体表引流口,将引流管外端通向封闭的容器,如上述虹吸作用引流和主动引流。 四、引流物类型 纱布引流条:有干纱布引流条、盐水纱布引流条、凡士林纱布引流条和浸有抗菌素引流条。凡士林纱布引流条常用于脓肿切排后堵塞伤口,其作用是压迫止血,防止因伤口壁与敷料的粘连或肉芽长入敷料导致换药时疼痛。盐水纱布引流条和浸有抗菌素引流条多用于较浅的感染伤口。 橡胶引流片:由橡胶手套、薄片橡胶裁剪而成。烟卷引流管:由纱布引流条和橡胶引流片组成,即在纱布引流条外层包裹一层橡胶片,形成类似香烟式的引流条。由于外周柔软、光滑不易压伤周围组织。 使用时须将内置端的外周橡胶剪数个小孔,以增加吸附面积,并需先将其浸湿无菌盐水后再置入伤口内。 橡胶引流管: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分为乳胶管和硅胶管。橡胶引流管有粗细、软硬不同,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橡胶引流管。橡胶引流管种类很多,除普通橡胶引流管外,还有用于不同组织器官的特制引流管,如:导尿管、气囊导尿管、胆道>型管、胃肠引流管、脑室引流管、胸腔引流管等。 五、引流适应症 感染性疾病引流:浅表较小的脓肿切排后,用凡士林纱布引流。深部较大的脓肿切排后,用软胶管引流。手指脓肿常行对口橡皮片引流。急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行闭式冲洗引流管引流。胸腔脓肿行胸腔水封瓶闭式引流。腹腔脓肿、化脓性疾病多行橡胶管引流,由于烟卷引流条不充分,最好不用。 深部组织引流大多需用闭合式主动引流,如引流不通畅,后期也可改用开放式被动引流。<结核性脓肿一般不作引流。 非感染性疾病引流:临床上,非感染性液体引流比感染性液体引流使用更广泛,且多采用闭合式引流。 常规颅脑、颈部、胸腔、腹腔、脊柱、四肢关节、泌尿系统等手术,由于术后伤口渗血、渗液,压迫周围重要组织器官,可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或产生严重并发症,同时伤口积血积液,将增加伤口感染率并影响组织的修复。伤口内放置引流物,可明显减轻局部压力,有利于组织的修复。污染性伤口,伤口内放置引流物,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引流种类:1、纱条填充(开放式、感染) 2、胶片引流(小、浅创面) 3、胶管引流(半闭式,无菌)

骨科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及护理

骨科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及护理 一概念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使用聚氨酯薄膜(生物半透膜)和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VSD敷料),通过创口持续负压引流,将各种渗 出物经VSD敷料中的微孔和引流管及时排出,有效促进了创面愈合, 减轻了患者创口经久不愈反复换药的痛苦,在骨科中应用广泛,疗效 显著。 二研究背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 age,VSD是一种处理 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 技术而言VSD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该技术于1992年由德国ULM 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 博士所首创,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1994 年,裘华德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引流技术。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将其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材料:医用高分子泡沫材料、引流管、粘贴膜(由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该泡沫性材料无毒、无免疫活性、对组织无刺激性、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多孔海绵状结构,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吸附性。配套材料由英国乐辉公司生产的具有阀门功能的生物半透薄膜Y接头,负压源均选用中心负压吸引。 四具体操作方法(1) 彻底清创或清除皮肤感染组织。 ⑵将VS[敷料按创面大小修剪并贴附于创面并缝合。

(3)用无菌纱布擦净周围皮肤,使用生物半透性薄膜封闭整个创面和 VS[敷料。 (4)负压吸引,连接VS敷料的硅胶管,另一端通过一个三通管与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连接,调节最佳负压吸引状态保持负压恒定,-125-450mm H g(0 .017Mpa- 0. 06MPa) , VS敷料以及薄膜明显塌陷,说明密封较好,负压效果满意。 (5)持续负压吸引7~14天,观察创面有大量新鲜的肉芽组织生成,行 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术。 五作用机制 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够彻底去除腔隙、创面的分泌物或坏死组织,促进愈合,粘贴上半透膜,可阻止外界细菌的入侵,使之处于封闭状态而进行的引流。持续负压引流可改变细菌生长环境,减少毒素吸收,彻底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同时,由于该术不但可以 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降低医疗费用,而且可有效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简单易行,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六护理1、维持有效负压。手术完毕返回病房后,立即接通床头中心负压引流瓶,调节负压为0. 04—0. 06 MP,负压值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引流管固定于床旁,检查中心负压源是否异常,各接头处、半透膜粘贴处是否漏气,引流管内液体柱是否流动。在无引流液引出的情况下看不到液体流出时, 可通过负压值判断负压泵的运转情况、引流管管型、VSD敷料密封严密无塌陷来作出判断旧1。告知患者翻身时不能牵扯,压迫、折叠引流管。避免按压VSD敷料,否则,吸附的液体会被挤压到周围皮肤上,导致半透膜粘贴不牢。 2、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仔细检查引流装置的封闭性能,注意引流管有无裂缝,引流瓶是否破损,各衔接处是否密封。引流管的位置应低于出口位置,24 h持续引流,可经常用双手交替挤压引流管,以防血块堵塞引流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负压引流瓶每天浸泡消毒更换,引流量占引流瓶的三分之二时应更换引流瓶。在更换负压瓶时,应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关闭负压源,避免引起逆流感染。 后期,若24 h内引流量少于10 ml,可折除封闭式引流。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VSD VSD 1992年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VSD技术,并在骨科中广泛应用。 1993年 Fleischman博士首次报道VSD技术治疗各种急性软组织缺损和感染创面。 1994年裘华德教授率先将VSD技术引进中国,并在全球首次应用于普外科。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和其他各种腹腔内感染,开创了VSD在普外科应用的先河。 1996年美国医师Argenta. L C发明类似VSD方法的VAC技术,从此在北美统称VAC 系统。 1997年德国医生Kovacs etal报道了用VSD技术治疗慢性溃疡。 2002年裘华德教授总结多年在国内的临床经验编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VSD定义: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医用海绵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其特点是: 1)可控制的负压,促进血流量增长和蛋白合成,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同时为全方位的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 2)生物半透膜的封闭,隔绝了创面与外环境接触的感染机会。 3)全方位的引流,是将传统的点状或局部引流,变为了面状引流,保证了能随时将创面的每一处的坏死组织和渗出物吸出。 医用海绵,早期权威刊物俗称“人工皮”,白色,质地柔软而富有弹性,抗张力性强,其内密布大量彼此贯通的、直径为0.2—1.0mm的细小孔隙,具有强烈的毛细虹吸作用,内部含有多侧孔引流管,同时又能有利于创面即时生成的细小坏死组织及时排除体外,并且有极好的可塑性。该材料对人无毒性,无组织刺激性,无免疫活性,无皮肤致敏性。维斯第敷料虽然外观类似海绵,但具有以下特性: 1 遇到酒精会溶解 2 沾上含碘药剂时,维斯第敷料即会变成蓝黑色 3 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时,VSD敷料会失水变硬如石膏;再次浸入生理盐水,会重新变软,恢复弹性。 和现有各种敷料相比: 1 VSD敷料不含纤维,具有优良的弹性和韧性,抗拉力强,无固性脱落物,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普通敷料的纤维脱落现象 2 多孔而富有弹性的维斯第敷料能够尽可能远地有效传导负压,并且造成创面全方位上任何一点都具有负压刺激性,这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负压封闭引流术即在临床传统的负压引流方法的基础上创面置引流管,引流管不与创面组织直接接触(或用聚乙烯醇海绵包裹),创面用生物半透性薄膜封闭,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从而防止外界细菌入侵,改善创面血运,达到创面快速愈合的效果。该技术于1992年由德国Fleischmann博士所首创,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1994年,裘法祖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引流技术。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将其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和积极发展,VSD技术已成为处理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 价格约2500元/块,面积约10*15cm 使用注意(1)妥善固定,保持局部密闭状态,以吸引时,局部可见管形,黏贴紧密为标准。(2)保持持续负压吸引,间歇性治疗比持续性治疗更有益.比较理想的是使用5分钟停止3分钟,每天治疗6--8小时,对于皮下脂肪创面的理想压力大约是-75至-80mmhg,对于更加致密的组织如肌肉创面,理想压力大约是-100mmhg(3)观察引流物的颜色及量,如引流物为鲜红色,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终止吸引,立即通知医生。(4)预防感染:①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VSD专用吸引机负压瓶内的引流液超过1/2时应及时倾倒,以防损坏马达。操作时先夹管再分离负压吸引器,防止引流物逆行感染,负压瓶清洁消毒处理后放置100 ml 0.1%含氯消毒液;②早期置管冲洗:使用0.5%甲硝唑500~1 000 ml/d冲洗,可防止管道阻塞,可以避免厌氧菌感染。 VSD定义 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其特点是: 1)可控制的负压,促进血流量增长和蛋白合成,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同时为全方位的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 2)生物半透膜的封闭,隔绝了创面与外环境接触的感染机会。 3)全方位的引流,是将传统的点状或局部引流,变为了面状引流,保证了能随时将创面的每一处的坏死组织和渗出液,及时排除体外。 VSD的指征: 1重软组织挫裂伤及软组织缺损; 2大的血肿或积液; 3 骨筋膜室综合征; 4开放性骨折可能或合并感染者; 5 关节腔感染需切开引流者; 6急慢性骨髓炎需开窗引流者; 7体表脓肿和化脓性感染; 8手术后切口感染。 9植皮术后的植皮区; 10溃疡、褥疮。 优点: 1 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减少病人痛苦,并减轻工作量。病人免除换药之苦,医生免除换药之劳。 2 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VSD是在一个密闭的系统内进行,负压引流使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使引流区内达零聚积。而且VSD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 一、引流的定义 引流是在机体的某一部分与机体其他部分间、或与外界间建立开放通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段,它是外科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之一。 二、引流的目的 1、及时排除体腔、器官或组织中的脓性积液、坏死组织、异物、异常积聚的血液和消化液等有害物质,以减低压力消灭死腔,消除对机体的炎性刺激,改变感染部位的生物环境,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抑制局部细菌繁殖,防止感染扩散,促进炎症消退,也就是说预防或治疗由于脓性渗出液、坏死组织、异物、血液、消化液等积聚而对机体造成的生物学损害; 2、保证缝合部位的正常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观察引出物的数量和性状,以便判断被引流区内的情况; 三、引流的分类 1、治疗性引流:对已感染的病灶的引流如脓肿引流,或在手术、创伤后体腔内积液的引流。 2、预防性引流:以预防积液、感染或吻合口漏为目的的

引流,严格的说,引流不能预防吻合漏口的发生,只能在发生漏时避免造成弥漫性腹膜炎。 3、诊断性引流:如诊断性腹腔灌洗,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经纤维内镜胰胆管插管造管引流,十二指肠引流等。 四、引流的原则 1、慎重决定是否放置引流,不必要的引流是有害的; 2、严重污染或可能发生感染的创面,应予引流; 3、引流的目的是建立由被引流区到体外的有效通道; 4、引流可以重力、毛细血管作用、虹吸作用或负压吸引作为动力; 5、引流物对人体是一种异物,可增加感染的机会(腹腔的引流有可能成为肠梗阻、消化道漏或腹避疝气的原因),引流物尽可能用对人体组织无刺激的材料制作; 6、开放的引流为细菌逆行污染提供了途径,应尽可能采用封闭式引流,避免逆行感染。 7、柔软的、易曲的引流物可以减少临近组织因机械压迫发生糜烂、坏死的可能性、有侧孔的引流管可因临近组织的吸入或长入而闭塞; 8、填塞既可有引流作用,又可有压迫止血作用,但留置时间过长可诱致感染; 9、引流物应尽可能取最短途径引出,放置时应保证其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戳空放置引流管或其它引流物时应注

伤口负压引流技术护理观察要点

伤口负压引流技术护理观察要点 负压引流管是骨科手术患者常用的引流方法之一,如胸椎、腰椎、全膝、全髋关节置换等大手术,创面大、切口较深,剥离面广,术后可能出血多。负压引流管,可使渗出液及积血排出体外,减少死腔形成,减轻感染机率,加速切口愈合,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1负压引流管的选择引流管的材料一般选用硅胶,因其引起的组织排斥反应小且弹性好,质地中等。 1、保持引流管通畅 患者回病房后先检查引流管的数量及位置,负压引流管保持负压状态,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的引流,负压太大易引起引流管吸附于组织上,造成软组织损伤、引流不畅而引起切口内积血,增加感染发生率。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一般术后1小时挤捏一次引流管,挤压方法:护士站在患者术侧,双手握住距插管处10-15 cm的排液管,挤压时两手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闭塞,用前面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用力、快速挤压引流管,使挤压与手掌的反作用力恰好与引流管的直径重叠),当引流管堵塞时可用手挤压胶管或用注射器冲洗,若引流管漏气,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2、做好引流管的固定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搬动患者或翻身时,注意保护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折叠,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漏气或导管脱出。固定的高度要低于引流口20-30 cm,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防止高龄患者及麻醉未清醒患者将引流管拔除,若发现引流管脱落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3、观察引流液及性质 术后1~2天内特别是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关节置换术后,必要时前2小时按每小时记录,1小时引流量≥200~300毫升,及时报告医师处置。24小时总结一

负压引流术的护理常规

◎沈阳市中西医结合骨伤病医院 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护理常规 一、概念 负压封闭引流(VSD, VAC)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 部引流的全新方法。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 死组织,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 二、V SD VAC的作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彻底去除腔隙、创面的分泌物或坏死组 织,促进愈合,粘贴上半透膜,可阻止外界细菌的入侵,使之处于封闭状态而进行的引流。持续负压引流可改变细菌生 长环境,减少毒素吸收,彻底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同时,由于该术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降低医疗费用,而且可有效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简单易行,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三、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由于创伤和手术可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应积极的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介绍手术的成功案例,让患者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接受能力。 2. 皮肤准备:术前认真清除术区皮肤上的毛发,污垢,以利 于术后半透明膜的黏贴,防止受毛发影响黏贴不严漏气,还可防止细菌滋生,引起切口感染。

3. 消化道准备:术前8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 4 完成术前准备工作: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完成 术前导尿、术前用药等工作。 四、术后护理 (一)管道的护理. 3 VSD 引流负压值为0.04-0.06MPa ;VAC 引流负压值为75- 150mmH(g 具体压力值由医生依据病情而定),负压值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创面的愈合。 2引流瓶放于安全位置,保持引流瓶低于伤口60?100cm,保持局部负压封闭状态。 观察引流量的量、性质、颜色,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密切观察中心负压源是否异常,各接头处半透膜粘贴是否漏气,引流管内液体柱是否流动。 告知患者及家属,翻身时不能牵扯、压迫、折叠引流管。避免按压敷料,否则,吸附的液体会被挤压到周围皮肤上,导致半透膜粘贴不牢。 (二)饮食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应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 含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少食多餐,多饮水,以促进感染

VSD负压吸引观察和护理

VSD负压吸引的观察和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也称“人工皮”技术,由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俗称“人工皮”其质地柔软而富有弹性,内含多侧孔引流管),及半透性粘贴膜组成。 作用机制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原理是利用医用高分子泡沫材料作为负压引流管和创面间的中介,高负压经过引流管传递到医用泡沫材料,且均匀分布在医用泡沫材料的表面,由于泡沫材料的高度可塑性,负压可以到达被引流区的每一点,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引流。较大块的、质地不太硬的块状引出物在高负压作用下被分割和塑形成颗粒状,经过泡沫材料的孔隙进入引流管,再被迅速吸入收集容器。而可能堵塞引流管的大块引出物则被泡沫材料阻挡,只能附着在泡沫材料表面,在去除或更换引流时于泡沫材料一起离开机体。通过封闭创面与外界隔绝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并保证负压的持续存在。持续负压使创面渗出物立即被吸走,从而有效保持创面清洁并抑制细菌生长。由于高负压经过作为中介的柔软的泡沫材料均匀分布于被引流区的表面,可以有效地防止传统负压引流时可能发生的脏器被吸住或受压而致的缺血、坏死、穿孔等并发症。在这个高效引流系统中,被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将及时地被清除,被引流区内可达到“零积聚”,创面能够很快地获得清洁的环境。在有较大的腔隙存在时,腔隙也将因高负压的存在而加速缩小。对浅表创面,透性粘贴薄膜和泡沫材料组成复合型敷料,使局部环境更接近生理性的湿润状态。高负压同时也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并刺激肉芽组织及上皮组

织的生长。 适应症: 严重软组织缺损及挫裂伤。 大面积血肿及积液。 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减压术后。 开放性创面合并感染者。 大面积溃疡及压疮。 其他包含体表脓肿及化脓性感染,植皮区术后感染,糖尿病足。 胸,腹,盆腔等部位的多种疾病均可进行预防及治疗性应用。如血气胸,肺叶切除,多种消化道瘘,甚至包括重症胰腺炎的引流治疗等。 禁忌症: 1,对于大面积骨及内置物外露者,由于基底缺乏血供,不会形成肉芽组织。 2,厌氧菌感染。 3,凝血功能障碍。 4,活动性出血。 安置方法 1常规消毒清创处理后,清除坏死或感染组织,彻底止血,适当刮除创缘外侧皮肤3~5cm范围内得毛发,确保符合适应证,无禁忌证。 2,将VSD按创面大小剪贴于创面,从距创面2~3 cm正常皮肤处戳孔将多侧孔引流管引出创缘与VSD材料间断缝合,需要行创面冲洗时单独包埋一根2 mm硅胶管于VS D内。 3,封闭、擦干周围皮肤,用生物半透性薄膜(VSD公司配

从技术创新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发展

进展述评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年5月第31卷第5期总第405期从技术创新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发展 黄 俊 倪江东 * 摘要: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 acuum sealing dra inag e,V SD)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创口引流技术,其操作方便,应 用简单,在临床各个科室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作者介绍了这一新的引流技术的发展历史、技术原理及临床应用情况。并 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创新特点和创新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及展望。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医学技术创新,多学科交叉,综合集成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10)05-0047-03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from the View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H UA N G J un,N I J iang dong.T he S econd X iangy a H osp ital,Centr al South Univ er s ity,Changs ha410011,China Abstract:V acuum sealing drainag e(V SD)is a new technique for w ound drainag es,w hich is easy and convenient to oper ate.It has been w idely used and improv ed in va rio us clinical depar tments.T he main aim of this ar ticle is to intro duce the histor y,pr incipl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 f the VSD.Innov atio ns of this new techno lo gy wer 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 per. Key Words:v acuum sealing dra inag e(V SD),medical techno lo gy Innov ation,interdisciplinar y,co mpr ehensive integ ration 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发展过程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发展首先要从外科引流概念的产生开始。公元前15世纪,外科医生们发现:当患者局部的创口感染并形成脓肿后,其全身状况会发生恶化,但随着脓肿的自发破溃,患者的状况也随之改善。经过几个世纪的观察,医生们发现通过人为的方法对可能感染区域进行引流,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这一引流的观点从H ippocrates通过导管的引流而正式开始。随后,Chassaig nac[1]于1859年介绍了软橡皮管的应用。Kehrer[2]在1882年使用了第一根烟卷引流。1895年,双套管吸引引流的雏形由Kehrer和K ellog g描述。1898年,Heato n[3]开始应用持续负压吸引。至此,腹腔引流被外科医师作为安全措施开始流行。但后来发现,腹腔引流可能带来切口感染、切口疝、腹腔感染、腹腔内粘连等一系列并发症,腹腔引流一时成为外科医生责难的对象。随后有人在试验中观察到腹腔置入一根引流管后,能迅速被网膜及周围组织包裹,与整个腹腔隔离。因此提出局限引流是可能的,但整个腹腔的引流亦不可能且不必要。自此对腹腔引流才形成了较一致的看法。但对于体表引流仍没有较好的办法。 1992年,德国U L M大学F leischmann[4]博士首创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 ainag e,VSD)技术,其采用组织相容性好的海绵状敷料填充创面,多孔引流管从敷料中穿过,外面覆盖半透封闭膜加以覆盖,引流管一端接通负压源,当开通负压源后,创面内的积液,淤血,部分坏死组织等被快速排出。1993年, Fleischmann博士应用V SD技术治疗各种急性软组织缺损和感染创面。1994年,裘华德[5]教授率先将V SD技术引进中国,并在全球首次应用于普外科。与此同时,美国医师Ar genta等[6]发明了相同原理的真空辅助闭合装置,在北美统称VA C。1995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 DA)批准其上市,随后,北美及欧洲将其正式应用于临床。2008年由武汉同济医院申报的V SD 技术入选卫生部 十年百项 卫生技术,自三甲医院向下直至农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1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推广,用以提高诊疗效率、降低医疗费用。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是以医用泡沫材料作为引流管与创面的中介,既可以达到全创面引流,又可以引流物经泡沫材料分割和塑形后引出,其创面引流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研究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2.1 负压引流减轻组织水肿及防治感染 创伤后各种细菌污染创面,其在大量繁殖的过程中产生毒素和酶等毒性成份,引起组织溶解、坏死。另外,炎症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局部组织水肿,加重局部血流障碍,导致血液内的抗体和炎性细胞不能到达创面发挥免疫作用。封闭的负压技术,使创面与外界完全隔离,阻止了外来菌的入侵,并使创面内形成低氧或相对缺氧的微酸环境,能抑制创面细菌生长。负压引流有助于去除淤滞的液体,减轻水肿,利于血液循环。还可将存留于伤口局部的坏死组织、细菌、分泌物等吸出,减少了细菌繁殖的培养基。 2.2 负压促进创面血液循环 创面血运障碍和缺血是阻碍创面愈合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负压封闭引流能扩张创面毛细血管口径、增加血流量,促进血管出芽增生,加强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连续,促进血管基膜恢复完整,减少血管通透性,防止组织水肿,从而改善创面微循环,有利于创面愈合。 2.3 负压吸引促进创面组织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 由于负压的作用,降低了组织间压力,同时使伤口周围的氧张力降低,刺激修复的启动信号,有利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促使集体纤溶蛋白激活物及其他酶释放;伤口内纤溶蛋白溶解,可增强胶原组织的生长,进行自溶性清创;负压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并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合成,进而抑制胶原和明胶降解。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最先被应用于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感染,取得了肯定效果,随后被推荐到各种软组织缺损和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并进一步扩展到体腔引流。现在,负压封闭引流可用于覆盖表皮、脂肪、肌肉、肌腱、骨、血管、神经等各种类型的组

负压引流装置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附件11 负压引流装置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负压引流装置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 负压引流装置从其功能、原理上可划分为封闭式创伤负压引流/治疗系统和普通伤口负压引流装置两类产品。封闭式创伤负压引流/治疗系统一般指将纱布辅料、非功能性海绵等放入需引流治疗部位,封闭创口并实施负压引流治疗的产品。普通伤口负压引流装置一般指采用多孔引流管等置于创口处并连接负压源实施引流的产品。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负压引流装置中以非功能性海绵性材料作为引流/治疗端的封闭式创伤负压引流/治疗系统。产品类代号为:6866。

非功能性海绵是指不任何含药物及可吸收性材料等[包括抗菌、消炎药物、可吸收性水胶体粘胶(如:羟甲基纤维素钠)等]成分的海绵,当前市场上主要以聚氨酯海绵或聚乙烯醇海绵为主。 二、技术审查要点 (一)产品名称 以非功能性海绵作为引流/治疗端的封闭式创伤负压引流/治疗系统可根据实际审查产品命名,但必须体现出产品的引流方式,如:封闭式负压引流;同时宜反映出制造创口表面引流用海绵的主要材料并明确“非功能性”,并适当考虑临床的习惯称谓。一般采用“非功能性+引流/治疗端海绵材料+引流方式”的命名方法。如:非功能性聚乙烯醇封闭式负压引流系统、非功能性聚氨酯封闭式负压引流系统等。 (二)产品结构组成 本产品一般由引流管、贴膜、非功能性海绵、吸引连接管、Y型接头、阻水过滤器、止流夹等组成。(本指导原则所指产品不含任何负压源。)审查时应根据具体产品情况确定产品的结构组成。 (三)产品工作原理 该产品主要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非功能性海绵放入患者创口部位,利用贴膜使开放创面封闭,通过与负压源连接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海绵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从而实现引流/治疗。 (四)产品作用机理 通过非功能性海绵具有吸水性强、与创口整个创腔接触紧密、压力分布均匀等特点,可实现对创口实施长时间持续高负压引流。相对于负压引流方式,其充分的封闭式负压可使创口长期置于干燥、洁净状态,有效抑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摘要】封闭式负压引流(VSD)使创面处于封闭状态,隔绝空气中细菌进入,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在促进不同创面的愈合作用中,已得到充分肯定,不仅减少患者换药之苦,还可缩短治疗周期及降低医疗费用,应用前景广泛。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临床应用;护理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由德国UIM大学创伤外科的Fleischmann等首创,对促进创面(尤其是慢性创面)的愈合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充分肯定,不仅减少患者换药之苦,还可缩短治疗周期及降低医疗费用。 1 技术原理与适应范围 VSD护创材料通过生物半透膜的使用,使创面处于封闭状态,隔绝空气中细菌进入,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负压作用使被引流创面的脓液、渗液及部分坏死组织能及时、较彻底地被引出体外,减轻创面和周围组织的水肿,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因而加快深部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创外科中广泛应用,也可用于慢性溃疡的病人,如压疮、糖尿病足等。尤其适用于各类传统外科方法无效的难愈性伤口及不能立即施行确定性外科创面关闭的伤口。 2 应用方法与护理措施 一般患者清创止血后即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创面较大或出血多者清创后暂时用油纱填塞伤口,2~3d后再行引流。依据创面大小选择合适敷料型号,必要时修剪或拼接敷料,适当缝合固定。观察引流物的多少、性状、引流管的堵塞情况及时调整负压或更换引流装置,维持负压在125~450mmHg。可在换药室或床旁即可进行,同时经适当静脉应用抗生素。 2.1 负压护理 2.1.1 每天定期检查负压情况,尤其是翻身后、发热不退等应加强检查。伤口内的海绵呈凹陷状,即显示有负压。若出现瘪陷医用泡沫恢复原状,薄膜下出现积液,提示负压失效。应检查敷料的密闭性及负压源是否有效,及时处理,恢复负压状态。 2.1.2 注意观察创面的颜色,根据颜色来调节负压,黑期、黄期创面使用较大的负压150~200 mmHg,红期、粉期创面使用较小的负压100~120mmH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