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长安晚秋》ppt课件---原生版

高二《长安晚秋》ppt课件---原生版

《长安晚秋》

《长安晚秋》 主备:王君野 教学目标: 1、体会景物描写的层次感。 2、体会晚唐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3、理解诗人的羁旅愁思。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层次感以及诗人营造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晚唐诗歌在气象格局上虽然已经失去了盛唐诗歌大气磅礴,但晚唐诗人们在中唐创新求变的基础上继续掘进,诗国仍然是一派绚丽灿烂的景象,出现了许多成就突出的诗人,我们学过了晚唐著名的李商隐和杜牧的诗歌,今天我们接触晚唐另一位诗人赵嘏。学习一下他的《长安晚秋》 二、作者简介: 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阴市)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他的七言律诗清圆熟练,颇多佳句。三、朗诵:教师范读,学生朗诵。 内容把握:学生默读诗歌,结合课文注释疏通诗歌内容。(2—3分钟)提问2、3名学生。教师总结——秋天拂晓时,天上的云雾都带着美女靖的寒意,汉家宫殿的周围呈现出深秋的景象。残星几点,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楼吹着长笛,由调悠扬婉转。篱边半开的菊花呈现出紫艳之色,静悄悄的,水面的莲花凋零,红衣尽卸。家乡的鲈鱼正美,但自己不能回去,却要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学着楚囚的样儿羁留他乡。 四、整体感知:这首律诗,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五、内容赏析: 1、首联:总览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漂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 思考:“凄清”二字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颔联:写仰观。晨曦初见西半上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笛声悠扬、哀婉。是喟叹人生如晨星的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呢?吹笛人只管抒写自己内心的衷

长安晚秋1

长安晚秋 一、导入新课: 晚唐诗歌在气象格局上虽然已经失去了盛唐诗歌大气磅礴,但晚唐诗人们在中唐创新求变的基础上继续掘进,诗国仍然是一派绚丽灿烂的景象,出现了许多成就突出的诗人,我们学过了晚唐著名的李商隐和杜牧的诗歌,今天我们接触晚唐另一位诗人赵嘏。 二、1.作者简介: 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阴市)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他的七言律诗清圆熟练,颇多佳句。 2.朗读此诗,体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这首律诗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三、合作探究 1、首联:总览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漂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 思考:“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凄凉”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颔联:写仰观。晨曦初见天上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笛声悠扬、哀婉。是喟叹人生如晨星的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呢?吹笛人只管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不曾想到笛声竟这样的使闻者黯然伤神!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此称赵嘏为“赵倚楼”。 思考:试分析这两句诗的妙处。 明确:“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独具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做了饶有情韵的烘托。它的妙处在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在写法上…… 3、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 思考:“紫菊”、“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明确: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

长安晚秋教案

一、初步感知 1.由题,所得信息?(时间、地点) 2.注音、典故 3.了解作者生平 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阴市)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年)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他的七言律诗清圆熟练,颇多佳句。这首诗是他落榜后寄居在长安时所作。 4.诵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读完这首诗,说说这首诗的前三联写了哪些秋色?……(板书写出)想象诗中的画面,选择前三联中的一联,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 (明确:(飘浮的)云物、(耸入秋空的)宫阙、(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的弄笛人、(紫艳的)篱菊、(凋谢的)红莲) (明确:秋天拂晓时,天上的云雾都带着凄凉的寒意,汉家宫殿的周围呈现出深秋的景象。残星几点,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楼吹着长笛,曲调悠扬婉转。篱边半开的菊花呈现出紫艳之色,静悄悄的,水面的莲花凋零,红衣尽卸。家乡的鲈鱼正美,但自己不能回去,却要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学着楚囚的样儿羁留他乡。) 2.整体感知这首诗的情感。 (明确:这首律诗,通过写诗人秋日登高的望中见闻,表达了羁旅思归的惆怅之情。) 3. 诵读全诗,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用诗中一个词回答) (明确:凄凉)

三、句句分析 1.首联中“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颔联是本诗的名句,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明确:“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独具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做了饶有情韵的烘托。它的妙处在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以动衬静,既是环境的宁静,也是人物神情专注,入迷入痴的心情之静。突然一声长笛穿空而来,多么惊心动魄,揪人柔肠,撕心裂肺。杜甫很欣赏此句,作者也有“赵倚楼”之称。)) (明确:在这一联中,我们还要注意大雁这个意象,这时候是秋天,大雁都在往南飞,诗人此时在长安恰恰又是落榜了,他看到南飞的大雁,不禁想起了自己南方的家,油然而生的羁旅伤感充斥心头。)【板书:乡思之情】 3.颈联用了何种修辞?“紫菊”、“红莲”这两意象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中,这些意象不仅仅是纯客观存在的物象,他是融入作者情思的形象。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 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油然而起归隐之心。赵嘏两次入长安,两次失意,虽进士及第,有志仕途,但最终仅官居县尉。这时候的作者又一次在长安落榜,时光过得可真快啊,这么多年却一事无成。此时的诗人看到篱菊,看到落花想到要归隐,想到韶华易逝就很容易为我们理解了。人们往往会在出门在外异常痛苦时,想到家。你们现在还好,等到上了大学,离家特别远的时候,受了委屈就会格外想家。相反,你在外快活的话,又怎么会想家呢,“乐不思蜀”的刘阿斗就是个很好打例子。)【板书:归隐之愿,韶华易逝之感】 4.尾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情感?

《长安晚秋》教案

《长安晚秋》教案 赵嘏 教学目标: 1、体会景物描写的层次感,鉴赏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技巧。。 2、体会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3、理解诗人的羁旅愁思。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层次感以及诗人营造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晚唐诗歌在气象格局上虽然已经失去了盛唐诗歌大气磅礴,但晚唐诗人们在中唐创新求变的基础上继续掘进,诗国仍然是一派绚丽灿烂的景象,出现了许多成就突出的诗人。我们学习过了晚唐“小李杜”的诗歌,今天我们来接触晚唐另一位诗人赵嘏,学习一下他的《长安晚秋》。 二、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阴市)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年)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赵嘏曾多次落榜,这首诗是他落榜后寄居在长安时所作。

三、自读预习 1、内容把握:学生默读诗歌,结合课文注释疏通诗歌内容;指定学生朗诵;赏析完成后齐读诗歌。 2、重点词语:拂曙宫阙(建筑物)横(飞过)塞 3、典故:鲈鱼正美——司马冏执政、张翰辞官回家,表达思乡之情。 南冠楚囚——晋侯、钟仪(楚国俘虏),南,楚地;“南冠”代囚徒或战俘。 四、内容讲析: 1、首联:总览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漂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 思考:“凄清”“动”字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动”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宫殿高耸入云,显示出了迷蒙而壮阔的景象。 2、颔联:写仰观。晨曦初见西半天上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笛声悠扬、哀婉。是喟叹人生如晨星的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呢?吹笛人只管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不曾想到笛声竟这样的使闻者黯然伤神!

古诗《长安晚秋》阅读题的答案

古诗《长安晚秋》阅读题的答案 语文学习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各类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所占比例都比较大,而且逐渐以考课内向考课外拓展延伸,某种程度上对阅读理解能力要求空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逐步体现。要想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的。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古诗《长安晚秋》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古诗《长安晚秋》阅读答案 《长安晚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这首诗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诗,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之情。 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参考答案:愁(不得志,思归之愁) 凄凉(秋意的清冷衬托心境的凄凉) 3诗人围绕标题“长安晚秋”描写了那些景物? 参考答案:云物,宫阙,残星,雁,长笛,人,楼,菊,莲,鲈鱼。 4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参考答案:整体和局部结合。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远眺,眼前凄清的云雾缓缓飘游,楼阁高耸,好 像触动了高高的秋空。颔联,颈联写局部之景。 俯仰结合。仰观残星,秋雁。俯察紫菊,莲花 声色,动静结合。“残星”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 选景典型。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拂晓天空的最优特征的景象。紫菊半开,红莲凋谢,也是深秋时令的景色。 5“紫菊”和“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移情入景,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景色, 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堂的莲花,使人产生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蓠畔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油然而起归隐之心。 6尾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用典。“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的事,表示对故园之情和隐退之思,“戴南冠学楚囚”用春秋钟仪的事表明自己留居长 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长安晚秋》教学案

第六专题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长安晚秋》 课前自主学习(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景物描写的层次感。 2、体会晚唐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3、理解诗人的羁旅愁思。 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阴市)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2.相关知识 一生诗名连际遇 赵嘏在浙西时,喜欢上了一个歌伎。但歌伎的母亲见赵嘏无权无势,就坚决不同意。后来赵嘏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之际,歌伎被当地的一个将军看上了,无奈之下跟从了将军。赵嘏回来听说此事,心里很难受,于是写了一首诗送给将军: 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不去便作云。 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娥属使君。 赵嘏希望诗人韩翊妻子被沙吒利抢走后送还的故事重演。一日,赵嘏在路上行走时,忽见一行送亲的人马。一问,方知是将军将那个歌伎送还自己的。轿中新娘也认出了他。两人路边相见,抱头痛哭。谁知,那位歌伎承受不了这悲与喜的大起大落,竟然在痛哭中断了气。赵嘏不由得大哭起来。 3.文题背景 这是赵嘏寄居在长安时,秋天所写的诗。那时长住在长安的人基本有三类:一是家就在长安;二是在京城为官;三是在长安应考落榜后沒回家,寄居在此准备明春再考。赵嘏便属于第三类,他曾屡次落榜,而此诗也是他落榜后寄居在长安时所作。 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云物/凄凉/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 。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 。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 。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 。

《长安晚秋》阅读答案

《长安晚秋》阅读答案 《长安晚秋》阅读答案 《长安晚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这首诗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 明确:这首诗,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 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之情。 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愁(不得志,思归之愁) 凄凉(秋意的清冷衬托心境的凄凉) 3诗人围绕标题“长安晚秋”描写了那些景物? 明确:云物,宫阙,残星,雁,长笛,人,楼,菊,莲,鲈鱼。 4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明确:整体和局部结合。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 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远眺,眼前凄清的云雾缓缓 飘游,楼阁高耸,好像触动了高高的秋空。颔联,颈联 写局部之景。 俯仰结合。仰观残星,秋雁。俯察紫菊,莲花

声色,动静结合。“残星”是目见,“长笛一声” 是耳闻。“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 选景典型。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拂晓天空 的最优特征的景象。紫菊半开,红莲凋谢,也是深秋时 令的景色。 5“紫菊”和“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明确:移情入景,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 时令的景色, 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堂 的莲花,使人产生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蓠畔的 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 油然而起归隐之心。 6尾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什么情感? 明确:用典。“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的事,表示 对故园之情和隐退之思,“戴南冠学楚囚”用春秋钟仪 的事表明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长安晚秋教案

《长安晚秋》教案设计 姜堰市娄庄中学蒋燕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登高诗的常用手法:以景写情和用典抒怀; 2、熟悉登高诗的情感主旨,并感知如何用意象赏析法和典故分析法去把握诗人的情 感; 3、养成勤积累、多联想的学诗习惯,形成执著追求理想、坦然面对得失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登高诗的常用手法:以景写情和用典抒怀。 教学难点: 熟悉登高诗的情感主旨,并感知如何用意象赏析法和典故分析法去把握诗人情感。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导语设计: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文学,比如先秦的散文、两汉的赋,提到诗歌,当属大唐,诗坛群星璀璨,诗作异彩纷呈,相信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耳熟能详的诗歌,课前我要求同学们去复习几首诗歌的,请4位同学来背背看并谈谈诗中蕴含的情感。 温习旧知:(PPT) 1、生:《登高》 一首登高,写出了杜甫心中的不得见用之愁、人生苦短之悲、忧国忧民之心、孤独寂寞之怅(PPT),下面让我们梦回盛唐去品味孟浩然的伤心苦楚。 2、生:《与诸子登岘山》 登上岘山,孟夫子流露了内心深处的吊古伤今之叹、不得见用之愁。(PPT) 3、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客居异乡的王维在九九重阳佳节登上高处,内心孤独,流露了亲友之思。(PPT)4、生: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远在柳州的柳宗元写尽了内心的贬谪异乡之苦,亲友故土之思。(PPT) 纵观以上诗歌,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内容上都属于登高诗,诗人之所以登高,在内心基本都有难言的苦楚,我们可以说他们都是古之伤心人,构成了登高诗特有的几大主题,为了排遣内心的痛楚,他们或登高远眺,以景写情,或登高怀远,用典抒怀,也形成了登高诗特有的表达特色。 研习新知: 今天让我们再在登高诗的世界里徜徉,走近晚唐诗人赵嘏,来品读他的《长安晚秋》。(PPT) 1、知人论世(PPT) 他两入长安,两次失意,有志仕途,却官至县尉。(古之伤心人,人称赵倚楼) 2、整体感知(PPT) 自由诵读全诗一遍,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判断这首登高诗使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3、从意象入手鉴赏诗歌 ①请一生朗读诗歌一遍,其他同学找出诗中围绕“长安晚秋”选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具体特征?(PPT) ②齐读写景的诗句并思考:这些景物描写给你的整体感觉如何?(PPT) (用诗中的一词概括) ③该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④长安是盛世大唐的繁华都城,为何在作者的眼里如此凄凉?(PPT) (抓住典型意象,分小组讨论) 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 雁阵——“鸿雁传书”、“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笛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靖节)手法:移情于物炼字——静:闲雅静穆、君子之风、归隐三径之心 渚莲——落花(以花喻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手法:移情于物炼字——愁:好景无常、人生苦短的隐忧

7、长安晚秋、商山早行

《长安晚秋》《商山早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晚唐诗歌的基本风貌。 2、了解赵嘏、温庭筠以及诗人营造的意境。 一、预习反馈: 1、查资料 (1)赵嘏和写作背景 简介: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阴市)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这显然是赵嘏寄居在长安时,秋天所写的诗。那时长住在长安的人基本有三类:一是家就在长安;二是在京城为官;三是在长安应考落榜后沒回家,寄居在此准备明春再考。赵嘏便属于第三类,他曾屡次落榜,而此诗也是他落榜后寄居在长安时所作。 (2)温庭筠和写作背景 简介:温庭筠,字飞卿,山西祁县人。是晚唐颇有影响的一位诗词名家。生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卒年不详。温庭筠貌丑好色,不修边幅,行为放荡,但是天资聪慧,文思敏捷,而且精通音律,擅长诗赋。因此,他在士大夫中名声不好,认为他“有才无行”、“德行无取”。在唐文宗、唐宣宗年间他曾三次参加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所以他在政治上一生是不得意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又擅长填词,词与韦庄并称“温韦”。是最早大量写词的作家。“花间派”鼻祖。 温庭筠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长安晚秋教案

《长安晚秋》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景物描写的层次感。 2、体会晚唐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3、理解诗人的羁旅愁思。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层次感以及诗人营造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检查:《无题》、《九日齐山登高》相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 晚唐诗歌在气象格局上虽然已经失去了盛唐诗歌大气磅礴,但晚唐诗人们在中唐创新求变的基础上继续掘进,诗国仍然是一派绚丽灿烂的景象,出现了许多成就突出的诗人,今天我们接触晚唐另一位诗人赵嘏。学习一下他的《长安晚秋》 三、自读,通过翻译全诗解决基础问题 1、翻译,中心:秋天拂晓时,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汉家宫殿的周围呈现出深秋的景象。残星几点,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楼吹着长笛,曲调悠扬婉转。篱边半开的菊花呈现出紫艳之色,静悄悄的,水面的莲花凋零,红叶尽谢。家乡的鲈鱼正美,但自己不能回去,却要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学着楚囚的样儿羁留他乡。 这首律诗,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2、重点词语:拂曙宫阙(建筑物,而“阕”为词的分段,又叫“片”)横(飞过)塞 3、典故:鲈鱼正美——司马冏执政、张翰辞官回家,表达思乡之情。 南冠楚囚——晋侯、钟仪(楚国俘虏),南,楚地;“南冠”代囚徒或战俘。 4、内容把握:学生默读诗歌,结合课文注释疏通诗歌内容。再学生朗诵。 5、提问几名学生。 四、内容讲析: 1、首联:总览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漂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 思考:“凄清”二字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颔联:写仰观。晨曦初见西半天上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笛声悠扬、哀婉。是喟叹人生如晨星的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呢?吹笛人只管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不曾想到笛声竟这样的使闻者黯然伤神! 思考:试分析这两句诗的妙处。 明确:“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独具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做了饶有情韵的烘托。它的妙处在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