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发展三个阶段:

(一)史志描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代表作《山海经》、《禹贡》、《地理学》。特点: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以区域为基本框架,以经济地理为主要内容;开创地理科学所特有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

(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前身。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及大规模商贸出现;地理大发现。特点: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诞生阶段。背景:产业革命;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特点: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

2、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特点

(一)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区域内(单个企业)——区位论的引入,侧重于区域内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区域整体——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区域与区域之间——关注区域差异及协调;全球性——经济活动全球化。

(二)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企业组织向着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三)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规范性分析、实证主义分析、行为主义分析、结构主义分析。

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研究对象: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所有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3、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或制约性条件(区位因素)或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区位条件。

4、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自然环境条件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

2.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

3.各国各地区环境质量标准不同,使得传统污染企业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转移。

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产业环境---指主体(产业群体)事物的周围环境各事物的总称。产业环境要素包括基础

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科技条件、信息条件、服务情况、相关产业集中程度、自然条件等。

现代社会尤其重视产业集聚:

(1)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2)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

(3)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形成、发展

(4)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四、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政府通过制定规划以及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引导、调节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

2.政府制定相应的鼓励或限制经济活动在某一地区发展的政策;

3.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区位。

5、交通网连结度:表示交通网的发达程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其中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与比较。

贝塔指数公式表示——?=E/V(?为交通网连接度,E为边的数量,V为顶点或点的数量)?值越大交通网络越发达

6、通达度: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7、通达指数: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8、分散指数: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及目的

(1)背景: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

杜能理论正是试图解释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农业生产方式问题。

(2)目的: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原则。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形成机制

1.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一般地租收入公式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同一产品相同)

C——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单位产品运费

▲产品重量、产品体积、产品耐储存等性质有关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及评价

(1)为地理学、区位学、经地学创建了一种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孤立化”的方法(演绎法)

(2)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

(3)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客观经济活动中也有范例)

(4)农业活动、经济活动即使自然条件一致、投入的生产要素一致,但所获得的经济地租回报有一定的空间分异

(5)任何活动都有相对的优势,没有绝对的优势

四、理论的局限性

(1)现实中不存在杜能孤立国的条件,尽管杜能对其进行修正

(2)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

(3)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

(4)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

(5)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2、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1.背景:产业革命----人口的城市化、工业的大量出现

2.目的:解决人口问题(城市)和寻找城市人口、资本集聚的内动力,人口的移动等;城市(作为消费中心)产业的空间布局问题

结论:1.通过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系数来衡量;

2.工业区位从运费最小地点向劳动力成本低地点转移还受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影响。

二、评价

1.积极意义

(1)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2)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3)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2.局限性

(1)未考虑运费体制的复杂性和运价体系的差异。

(2)假定的前提不够现实。

(3)工厂经营性质的差异:生计性经营与企业性经营的追求目标不同。

(4)忽视了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差异。

(5)未考虑技术进步对区位的影响,即原料地指向弱化、消费地指向增强。

(6)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工业区位选择余地增大。

(7)未考虑地域政策因素的影响等。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2、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K=3)。(1)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1,3,9,27,81,…。K=3;K=3n-1。(2)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在市场原则基础上的克氏中心地系统特点:一是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二是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三是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k=4):为了节约资本,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1)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1,4,16,64,256,…。K=4系列或K=4n-1系列。(2)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3,12,48,192,…。

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k=7):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1)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1,7,49,343,…,K=7系列或K=7n-1系列。(2)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2058,…。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1、横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所以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

(一)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

1.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

2.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

3.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

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1、区域产业结构: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2、区域产业分类:

(一)三次产业分类——克拉克产业分类法

主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以及与人类需要的紧迫程度来划分全部经济活动:

第一(次)产业: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如农业和采矿业

第二(次)产业:是对农产品和采矿业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部门;如工业、建筑业等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为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服务的部门;

(二) 产业功能分类: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支柱产业;潜导产业。

(三)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资源密集型——对资源依赖程度高:电力、采矿、农业等;劳动密集型——对劳动力依赖程度高,特别是廉价劳动力,传统纺织业、食品加工业、造船业;资本密集型——需要用大量资本购买原材料,钢铁、化工、冶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较大。

(四)其他产业分类:技术先进性产业分类: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景产业分类:夕阳产业;朝阳产业。

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

主要原因:

▲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使劳动力发生转移

▲劳动力转移使产业结构发生演变

2.霍夫曼定理

(1)揭示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消费资料工业→生活用品的生产

资本资料工业→用于生产用品的生产(中间产品)

(2)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总收入—成本)/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3)据霍夫曼比例: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二者的比例经过四个阶段

Ⅰ5±1

Ⅱ 2.5±1

Ⅲ1±0.5

Ⅳ<1

3、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点、线、网、面)

(1)点——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

特点:1)点的空间规模、集聚规模不等,如村、镇、市、工厂、工业区等

2)区域内点有等级关系,并形成等级体系

3)点在空间分布上多表现以某一经济活动为核心的综合经济活动中心

(2)线——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形成的线状分布,如交通线、水源供应线、石油管道等

特点:1)区域内线的数量与集聚程度有差异

2)具有等级并形成等级体系

(3)网络——是由区域的点、线相互联系共同构成

特点:1)使空间中分散的点、线连为一体

2)有等级系统,有单一功能、综合功能的网络

3)使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得以分散或集聚

(4)域面——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面状分布。如农田、市场等

4、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

极——最、顶端;核——中心、核心

极核——区域中经济活动最为集聚的地方,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向这一地区集聚,形成资源、要素的集聚中心(点状物)。

2 .点轴式空间结构

(1)点、线构成;点规模不等的增长极、极核;线——生长轴

(2)原理:增长极在不断增长扩大的过程中,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不断加强,从而使得各种线状物不断增多,使周边地区的经济不断增长。从而改善周边的经济、社会环境形成一个较理想的新的投资环境,就会出现一些新的增长点,并沿线状物进行布局形成轴(开发轴、发展轴)。若干点与轴依据一定的空间关系和等级体系就形成了点轴系统。

3.网络式空间结构

特点:

(1)线交错纵横,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2)点与点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无阻

(3)点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的主要经济中心

(4)通过网络形成区域的增长中心体系

功能:通过网络式将空间上分散的各种要素加以整体组织、调控使其充分发挥在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取得最佳的结构性效益推进域面的整体发展。

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均质无序的空间结构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极化阶段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扩散阶段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均衡有序的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区位指向;集聚与扩散机制;空间近邻效应

1.集聚机制

(1)集聚——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内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2)原因1)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2)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3)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3)结果1)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资源、要素、企业等向优势区位集中)。

2)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区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3)产生区域结构的不平衡性——马太效应

2.扩散机制

(1)扩散——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内的扩散趋向与过程

(2)原因1)避免集聚不经济。如人口密集、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

2)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3)政府政策引导

(3)结果1)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等趋于相对均衡;

2)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协调发展。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二者的对立与统一

1)二者是同时进行的,但不同阶段有主次之分。一般区域发展初期以集聚为主,成熟期以扩散为主。

2)集聚与扩散是有惯性的,某种过程一旦形成如果不是人为干预会沿固定的方向进行下去。只有出现某个过程的不经济现象,两者的地位才会转化。

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

1、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一)资源禀赋。

1.概念:资源禀赋——区域内所赋予的资源禀性即资源的数量、质量特征与结构。

2 .资源基本特征——经济性、地方性、不可大规模移动性

(1)资源可产生经济价值,但不同时期(生产力水平、技术等)、不同资源的数量、质量特征与结构经济价值不同

(2)资源在地域上分布是不平衡的,而且这些生产要素不能大规模或完全进行流动因而具有了明显的地方性

3 .结果:区域的资源禀赋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

4.各类资源的的作用与影响:

1)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生物、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2)社会经济资源:(1)劳动力与人口(2)资金(3)技术(4)社会环境

(二)资源配置力——即对资源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经济结构等。

(三)区位条件

1.区位——经济活动单位的地理空间位置;这里的区位条件是指区域经济活动的环境条件. 2.影响:(1)区位条件决定了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社会资源的禀赋,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2)区位条件影响到一个区域外部发展机会,从而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增长)及经济结构。

(四)外部环境

2、区域增长极理论

本书关于增长极的定义: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增长极的特点: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联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

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增长极也有规

模等级之分。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作用

支配效应

乘数效应

* 乘数又叫“倍数”,它本是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恩提出来的,指经济活动中一个变量的增减同与其相关的变量发生反应的倍数关系。

* 凯恩斯认为,当政府增加投资支出时,必将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如下所示:政府投资增加→投资品需求增加→生产投资品的工人收入增加→消费品需求增加→生产消费品的工人收入增加→……

* 增长极通过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对周围地区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通过循环和因果积累,这种作用不断强化和放大,使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加大。

极化与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速其自身成长的过程。极化过程首先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结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若极化大于扩散,则溢出为负,有利于增长极发展;若极化小于扩散,则溢出为正,有利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3、罗斯托的理论(212)

概念: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美国波特2000)。

特征:1)在组成要素上,产业集群由生产销售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和支持机构所组成。

2)在企业构成上,产业集群的主体是中小企业。

3)在内部联系上,典型的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表现出专业化、网络化。

4)植根性明显,即指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网络关系和企业的活动是构建在地方社会结构之上的。

5)空间特征明显,即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或集聚。

4、产业集群

概念: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类型:马库森分类:马歇尔式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平台式产业区;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朴衫沃:1)马歇尔式产业集群:由小企业为主,无主导企业。

2)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区内有中心企业,它控制着地方经济。

3)卫星型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多为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企业间合作较少、地方性联系十分有限。

4)高级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新企业对地方性网络的发育产生重要作用。5)高级卫星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是卫星型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

6)首创高技术产业集群:地方性网络和非地方性网络的供应者及其顾客联系都很强。

形成与演化机制:形成原因:偶然因素;历史文化传统;资源禀赋的作用;本地专业化劳

动力市场;接近相关的原料和设备供应商;接近最终市场或原材料集贸市场;特殊的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政策激励等等。形成与演化机制:

第一,集聚经济原理的解释(获得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节约运输成本,获得区域品牌效应)。

第二,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减少不确定性,克服机会主义,降低交易的成本。促进分工,循环累积,集聚持续)。

第三,创新理论的解释(环境条件及竞争有利于创新)。

第四,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集群内部组织的宽松及外部进入的壁垒较高)。

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

第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导致极化现象的加剧。

第二,导致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三,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重心转换及整体发展产生影响。

第四,对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具有特别意义。

5、经济区:是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区域管制: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1、竞争优势理论(244)钻石理论

2、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

4、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1) 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

(2) 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

(3) 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4) 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5) 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

(6) 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第十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范围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2、二、影响因素

(1).科学技术进步

1.1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

1.2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

1.3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

(2)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作用

2.1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1)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

3)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5)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

2.2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机制

1)生产网络

2)生产网络管制;

4)生产网络的地域根植性:

(3)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

国家对以国界范围的经济干预和调节逐步减弱,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协调逐步加强,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4)国际经济协调

由于国际经济矛盾的存在而产生的国与国之间磋商与联合的行动,是世界经济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包括贸易政策、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调等。

国际经济协调增进全球贸易、强化国际分工,加速经济全球化。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最新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B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C)。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 )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12.三次产业分类法创始人是( D )。 A.克拉克 B.库茨涅兹 C.配弟 D.费希尔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武汉大学考研 经济地理学历年试题2002-2010

经济地理学真题 2009年经济地理真题 一、名解(每题4分,32分) 工业用地选择城市环境容量地域分工城乡一体化聚集经济圈层结构综合平衡外部不经济性 二、问答 1、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如何针对经济活动的聚集于分散特征?(15分) 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城乡统筹?(15分) 3、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中,如何把握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尺度?(15 分) 4、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区域的分工与协作?(13分) 5、在区域条件评价过程中,如何体现系统分析的观点?(12分) 6、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目标?(12分) 三、论述(每题18分) 1、论基于测度与评价的区域发展决策。 2、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2008年经济地理学真题 一、名解(8*4分=32分) 区位条件用地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地区专门化区域规划规模经济技术经济论证法生态工业区 二、问答(共82分) 1、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的优势?(12分) 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体现因地制宜的基本原理?试举例说明。(14分) 3、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14分) 4、在区域发展决策中,除坚持“地区专门化”,为什么还要坚持“综合发展”?(14分) 5、如何理解区域发展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14分) 6、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系统性?(14分) 三、论述(2*18=36分) 1、论区域分工与协作,并举例说明。 2、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方法。 2007年经济地理学真题 一.名解(8*4) 用地选择因地制宜用地平衡城乡一体化组团布局距离衰减作用城镇体系人地关系二.问答 1.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特色。(12) 2.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实现“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15) 3.在区域条件评价中,如何正确把握区域条件的基本特征?(15) 4. 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区域的分工与协作?(15) 5.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的集聚与分散机制?(13)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 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

经济地理学 期末模拟试卷(A、B)DOC

期末试卷(A卷) 一、填空题(24分,每空1分) 1、赫希曼认为,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___效应和___效应。 2、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是指用___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___来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别。 3、研究表明,技术属性上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表现为___的过程,而制度属性上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表现出___的特征,这就促成了以生产要素为边界的国际分工的发展。 4、从经济地理研究的思维方法上看,___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而___分析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5、产业集群是指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___和___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6、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中,佩鲁的___理论和冈纳·缪尔达尔的__理论都具有重要影响。 7、工业原料根据空间分布和生产时的质量转换状况可分为___和___。 8、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主要研究了___、___、___三大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9、现代区位理论的追求目标和理论特色分别是___和___。 10、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___和___决定的。 11、劳动力因子主要从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 12、企业空间扩张作为社会经济现象主要存在___、___的两种地理扩散规律。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3、狭义的贸易投资一体化 14、经济区 15、区域经济结构 16、规模经济效益 1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简答题(24分,每题8分) 18、跨国公司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之间的相互关系? 19、胡佛和费希尔所划分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20、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 四、论述题(32分,每题16分) 21、下图反映的是大众汽车全球生产线,试结合当代全球产业转移的新特点, 举例分析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如何发展民族汽车工业? 22、试论述现代经济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研究特征及其新进展?

经济地理学复习思考题1

《经济地理学》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何谓经济地理学?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3. 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6. 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7. 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 8. 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是什么? 9. 学习经济地理学有何作用? 10. 如何学好经济地理学这门课程?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概念题: 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可进入性;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社会可进入性;交通网;交通网的密度;通达性;连接度;机场产业区。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 5.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6.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7.试述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8.试述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9.试述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0.试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1.分析市场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2.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13.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4.政府如何影响经济区位? 15.环境因素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6.可进入性分几种类型?它们对经济区位有何影响? 17.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概念题:

区位地租;区位因子;一般因子;特殊因子;区域性因子;集聚因子;分散因子;原料指数;区位质量;等费用线;综合等费用线;临界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加工系数;经济人;满意人。 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区位地租的形成机制。 3.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4.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 5.评价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6.简述区位因子类型。 7.韦伯是如何抽取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因子的? 8.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9.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10.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 11.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12.简述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13.简述胡佛的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4.简述区位相互依存学派的基本思想。 15.简述霍特林模式。 16.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17.分析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方法特点。 18.简述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19.简述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20.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21.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1.概念题: 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性;补充区域;经济距离;市场区;经济距离;门槛人口。 2.分析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3.分析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4.分析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5.分析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 6.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1.概念题: 规模效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接触扩散;等级扩散。2.简述企业成长的动因。 3.简述企业增长战略和扩展方法。 4.试述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及其原因。 5.简述企业的空间扩张规律。 6.试述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经济地理学试题

《经济地理学》试题 【简答】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特点之一:研究理论不断演变,从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区域差异研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到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70年代以来)。 特点之二: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和思维方法的变化。 (一)研究的区域尺度的变化 1. 20世纪上半叶——区位论研究代表 理论:1. 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区位经济论。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位企业的微观分析。 2. 区域经济研究 (1)1950s——创立区域科学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代表理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艾萨德主张从“空间经济论”出发研究区位论。他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2)1950s后——

区域之间发展研究特点: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 代表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弗兰克等人的依赖理论,布鲁克弗尔德的互相依赖理论,等等。 3. 全球化研究特点: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经济地理的研究尺度也日益扩大,范围覆盖全球。 (二)研究的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导致变化的原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已不能揭示企业的区位原因,更不能揭示“公司帝国”的空间格局及演变。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式,关注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的空间结构研究、跨国公司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 (三)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1. 规范性分析时期: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 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 实证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德州学院学期末试卷( A卷)

德州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 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B )。A.《尚书·禹贡》 B.《史记·货殖列传》 C.《汉书·地理》 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A.《尚书》 B.《史记》 C.《汉书》 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 B.(中)司马迁 C.(中)班固 D.(俄)罗蒙诺索夫 E.(古罗马)斯特拉波 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 B.工业地理 C.商业地理 D.旅游地理 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 C )。A.宇宙派 B.地志派 C.环境论派 D.区位论派 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 )首创。 A.杜能 B.韦位 C.克里斯泰勒 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 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 D.生产地域综合体 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 B.地域性 C.综合性 D.实用性 E科学性 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 B.工业地理学 C.城市地理学 D.中国经济地理学 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 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12.三次产业分类法创始人是( D )。 A.克拉克 B.库茨涅兹 C.配弟 D.费希尔 13.下列著名经济学家中,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无关的是( D )。 A.配弟 B.库茨涅兹 C.克拉克 D.佩鲁 14.从世界发达国家工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看,属于知识密集型工业发展的阶段的是( C )。 A.以轻纺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 B.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导的时期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 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 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试题答案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⑶城市化经历了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发展轨迹 ⑷形成了整体实力强大的城市网络体系和大都市带。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文地理学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文化地理问题和政治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论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性、综合性性和社会性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 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 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 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 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 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 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 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