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对外贸易史(含答案)

中国对外贸易史(含答案)

中国对外贸易史(含答案)
中国对外贸易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对外贸易史》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试题的出题范围。

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三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单项选择占20% 多项选择占40% 判断题占40%

期末复习思考题

(答案供参考,红色答案来自答疑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孔道是(A)。

A.西北丝绸之路

B.西南丝绸之路

C.海上丝绸之路

D.瓷器之路

2、汉唐时期中国自中亚进口最多的商品是(A)。

A. 马匹

B.宝石

C. 香料

D.玻璃器

3、纸张作为出口商品始于( B )。

A.汉代

B.魏晋南北朝

C.隋代

D.唐代

4、最早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学者是( B )。

A.斯文赫定

B.李希霍芬

C.司马迁

D.斯坦因

5、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咽喉地带是( D )。

A.关中

B. 敦煌

C.新疆

D. 河西走廊

6、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外的咽喉地带是( B )。

A.阿富汗

B.伊朗

C.伊拉克

D.印度

7、汉代时期进口中国丝绸最多的国家是( D )。

A. 身毒

B.大月氏

C. 安息

D.罗马

8、魏晋至隋唐时期实行的丝路贸易通行证制度是( D )。

A.公凭

B.公验

C.引票

D.过所

9、丝绸之路的起点为汉唐时代的(A)。

A.长安

B.敦煌

C.高昌

D.龟兹

10.汉代进口的汗血马来源于(B )。

A.西亚

B.中亚

C.南亚 D.欧洲

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外商品交易会举办于隋代的(B )。

A.长安

B.洛阳

C.张掖 D.敦煌

1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外商品交易会举办于(B )。

A.汉代

B.隋代

C.唐代 D.清代

13.印度熬糖法引进于(C )。

A.汉代

B.元代

C.唐代 D.清代

14.汉代阻碍丝绸之路畅通的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是(C )。

A.乌孙

B.大宛

C.匈奴

D.月氏

15.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由陆路转移到海路的根本原因是( C )。

A.怛罗斯战役的失败

B.航海、造船水平的提高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瓷器出口的需要

16.影响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由陆路转向海路的商品是( D )。

A.丝绸

B.铁器

C.漆器

D.瓷器

17.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由陆路转向海路始于( D )。

A.汉代

B.魏晋南北朝

C.宋代

D.唐代

18.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C )。

A.广州

B.泉州

C.合浦

D.宁波

19.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是( C )。

A.印度

B.斯里兰卡

C.阿拉伯半岛

D.非洲

20.宋代征收的对外贸易税最主要的是( B )。

A. 船税

B.货税

C. 船货税并征

D.引税

21.南宋王朝发展外贸的最主要目的是( C )。

A.扩大政治影响

B.对外商单方面恩惠

C.增加财政收入

D.满足奢侈性消费的需要

22.宋元时期,外籍商人担任市舶官员的口岸是( B )。

A.广州

B.泉州

C.宁波

D.杭州

23.中国政府聘用外籍商人担任市舶官员的动机主要在于( C )。

A.控制外商

B.利用其贸易渠道

C.招徕外商

D.无奈之举

24.沿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进口的最大宗货物是( C )。

A.宝石

B.皮毛

C.香料

D.纺织品

25.担任南宋泉州市舶提举司的外籍商人是( C )。

A. 蒲亚里

B.蒲罗辛

C. 蒲寿庚

D.施那帷

26.唐代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是( C )。

A泉州 B. 交州

C. 广州

D.宁波

27.南宋时期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是(A)。

A泉州 B. 交州

C. 广州

D.宁波

28.元代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是(A)。

A泉州 B. 交州

C. 广州

D.宁波

29.郑和下西洋发生于(C )。

A.14世纪前期

B. 14世纪后期

C. 15世纪前期

D. 15世纪后期

30.中国海外贸易管理法规最早颁行于(B?C?)。

A. 唐代

B.元代

C.宋代

D. 明代

31.澳门作为葡萄牙对华贸易的基地始于(A)。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32.明代中国限制朝贡贸易的许可证制度是( B )。

A.公凭

B.勘合

C.引票

D.过所

33.鸦片战前中国开放的唯一口岸是( C )。

A.福州

B. 上海

C. 广州

D.宁波

34.鸦片战争前,中国出口到英国的最大宗货物是( C )。

A.瓷器

B.丝绸

C. 茶叶

D. 生丝

35.茶叶大规模出口始于( D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36.中英首次通商开始于( B )。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37.明后期管理外商来华贸易的机构是(A)。

A.市舶司

B.海关

C.督饷馆

D.海防馆

38.明后期开放中国商人出海贸易的口岸是(B )。

A.福州

B.月港

C. 广州

D.宁波

39.鸦片战前监督管理外商在广州活动的机构是(C )。

A.粤海关

B.两广总督

C.十三行

D.广东水师

40.乾隆年间来华进行贸易交涉的英国使团是(C )。

A.都鲁使团

B.科腾使团

C.马噶尔尼使团

D.阿美士德使团

42.18世纪英国输华商品主要是( B )。

A.羊毛

B.毛纺织品

C.棉纺织品

D.棉花

43.18世纪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B )。

A.西班牙

B.英国

C.葡萄牙

D.荷兰

44.在清王朝鼓励粮食贸易政策下,成为中国在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的国家是(D )。

A.印尼

B.越南

C.柬埔寨

D.泰国

45.五口通商时期,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B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46.中国由协定关税制度变为国定关税制度始于(C )年。

A.1912 B.1927

C.1929

D.1931

47.近代长期控制中国外汇市场的外资银行是(A)。

A.汇丰银行

B.德华银行

C.花旗银行 C.道胜银行

48.甲午战前,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是(A)。

A.贷款

B.外商独资

C.中外合资 D.中外合作

49.近代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主要是( C )。

A.五金制品

B.丝织品

C.棉纺织品 D.面粉

50.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籍总税务司由(A)担任。

A.赫德

B.梅乐和

C.李泰国

D.李度

51.近代中国80年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总额累计( B )。

A.300亿美元

B. 500亿美元

C.800亿美元

D.1000亿美元

52.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高峰时期是( C )。

A.甲午战后

B. 抗战前

C. 一次世界大战

D.抗战后

53.近代中国子口税水平为( D )。

A.5% B.7.5%

C.1% D.2.5%

54.协定关税时期中国名义税率仅为(A)。

A.5% B.7.5%

C.3-4% D.2.5%

55.1937-1945年,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D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56..近代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主要是( C )。

A.五金制品

B.丝织品

C.棉纺织品 D.面粉

57.近代中国生丝出口的国际竞争者最主要的是( B )。

A. 法国

B.日本

C. 西班牙

D.意大利

58.鸦片贸易合法化始于( B )。

A.第一次鸦片战后

B.第二次鸦片战后

C.甲午战后

D.八国联军侵华

59.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

B. 中英《天津条约》

C.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D《中英烟台条约》60.中国关税自主权恢复于(C )。

A. 清末

B. 北洋政府时期

C. 国民党政府时期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61.抗战时期控制国统区战略性矿产品出口的机构是(C )。

A. 贸易委员会

B.军事委员会

C.资源委员会

D.中华复兴公司

62.未在近代中国强占租借地的国家是( B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63.近代世界市场上,中国生丝的主要竞争者是(D )。

A.英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

64.近代世界市场上,中国茶叶的主要竞争者是(C )。

A.英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

65.近代中国开始利用侨资始于(A)

A.鸦片战后

B. 甲午战后

C.北洋政府时期

D.国民党政府时期66.中国发表全面按商品记载的海关贸易报告始于(C )。A.1859年 B.1864年

C.1868年D1929年

67.协定关税时期中国实际关税水平仅为(A)。

A.3%~4%

B.2.5%

C.5%

D.7.5%

70.甲午战前,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A)。

A.商业银行借款B外商直接投资C. 发行国际债券D外国政府借款71.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平衡状况是(A)。

A.顺差B逆差

C.大体平衡D没有统计

72.华侨受到中国政府保护始于(B )。

A.明代B洋务运动后

C. 甲午战后D国民党政府时期73.近代中外合资企业合法化始于(B )。

A.鸦片战后

B.甲午战后

C.辛亥革命后 D.国民党统治时期

74.近代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长期掌握在(A)手中。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75.中国国民党政府实施国定关税政策的最大阻力来自(D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76.战时对外贸易统制政策实行于( C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 九一八事变后

C.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77..近代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始于(D )。

A.1840年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

D. 19世纪70年代

78.中国的第一个以促进工商业发展为职能的国家机构—商部设立于(A)。

A.甲午战后

B. 抗战前

C. 一次世界大战

D.抗战后

79.抗战期间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主要经营者是( D )。

A.洋行B买办

C.私营进出口企业D国营进出口企业

80.甲午战后,中国弥补对外贸易逆差的最主要手段是( D )。

A.侨汇

B.金银的输出

C. 国际援助

D. 外商在华投资

81.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是( C )。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亚非发展中国家

82..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挥了(B )的作用。

A.发动机

B.调剂余缺

C.优化资源配置 D.发挥比较优势

83. 20世纪50年代,中国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是( B )。

A.东欧

B. 苏联

C.日本 D. 西欧

84. 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D )。

A. 劳动密集产品

B. 技术密集产品

C. 资本密集产品

D. 农矿产品

85.1995年以来我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是( B )。

A. 农产品

B. 机电产品

C.纺织品 D. 轻工业品

86.20世纪80年代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是(B )。

A.美国

B. 香港地区

C.欧洲国家 D.东南亚

87. 中国加入WTO始于(C )。

A.1999年

B. 2000年

C. 2001年

D. 2002年

88.对外贸易经营权由审批制转为自动登记制始于(D )。

A.1978年

B. 1994年

C.1998年 D.2004年

二、多项选择题

1.汉以前推动丝绸之路交通道路形成的主要力量是(A B )。

A. 民族迁徙

B.军事征服

C.政府推动 D.自然因素

2.丝绸之路畅通前中外贸易的特点是(ABD )。

A. 民间性

B.不经常性

C.政府推动 D.边境辗转性

3.丝绸之路畅通后中外贸易的特点是(ABC )。

A. 官方性

B.经常性

C.直接性 D.单方面性

4.汉以前推动帕米尔以东丝绸之路交通道路形成的主要游牧民族有(BC )。

A. 匈奴

B.月氏

C.乌孙 D.突厥

5.过所制度实行的朝代有(BCD )。

A.汉代

B.魏晋

C.隋代 D.唐代

6.沿丝绸之路中国输出的技术主要有(ACD )。

A. 印刷术

B.养蚕缫丝术

C.指南针 D. 造纸术

7.沿丝绸之路,中国古代自罗马输入的商品主要有(CD )。

A.战马

B. 毛皮

C.毛织品 D.玻璃器

8.沿丝绸之路引进的植物品种主要有(ACD )。

A.葡萄

B.梨

C.苜蓿

D.黄瓜

9.汉代中国出口的大宗货物主要有(CD )。

A. 瓷器

B.生丝

C.铁器 D. 丝绸

10.沿丝绸之路中国进口的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商品主要有(A D )。

A.良种马

B.珍禽异兽

C.宝石 D. 植物新品种

11.唐代实施积极鼓励海外贸易政策的动机主要在于(A B )。

A.增加财政收入

B.满足国内奢侈性消费的需要

C.提高国际地位 D. 发展经济

12.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由陆上丝路转移到海上丝路的原因包括(ABC )。

A.怛罗斯战役的失败

B.航海、造船水平的提高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东南亚国家的要求

13.元代官方贸易的主要方式有(ACD )。

A.朝贡贸易

B. 互市贸易

C.官本船贸易 D.斡脱贸易

14.明代实施严格限制的海外贸易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A B )。

A.自然经济形态 B. 对外贸易外部环境恶化

C.排外心理 D.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度降低

15.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航线连接的今天国家有(ABD )。

A.朝鲜 B. 日本

C.菲律宾 D.韩国

16.明后期征收的对外贸易税包括(ABD )。

A.水饷

B. 加增饷

C. 统税

D. 陆饷

17.明代市舶制度衰落主要表现在(BCD )。

A. 勘合制度的实施

B. 市舶机构不稳定

C.市舶司职能萎缩

D. 市舶机构数量减少

18.明代中日间走私贸易猖獗的主要原因有(A BD )。

A.朝贡贸易限制严格

B.日本市场需求大

C.日本政府的鼓励

D.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

19.鸦片战前中英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ABC )。

A.中国自然经济形态

B.英国商品缺乏竞争力

C.中国对外贸易限制政策

D.英国对外贸易限制

20.十三行的职能主要有(ABD )。

A.承保税饷

B.代购代销商货

C.制定价格

D.监督管理外商

21.清王朝实行多口通商政策时期设立海关的口岸有(ABC )。

A.广州

B.宁波

C.厦门

D.天津

22.近代外商在华享受的特权主要体现在(ABD )。

A.协定关税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统税 D. 领事裁判权

23.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包括(BCD )。

A. 世界市场波动

B.落后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C.西方列强的超经济掠夺 D. 洋行对价格的操纵

24.19世纪中国进口的大宗货物有(AB )。

A.纺织品

B.鸦片

C.机器设备 D.汽油

25.抗战时期中国易货偿债贸易的三大伙伴包括(AC D )。

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美国

26.近代外商在华享受的单方面优惠待遇主要体现在(ABD )。

A.关税

B.子口税

C.统税 D. 最惠国待遇

27.近代上海取代广州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地位的原因主要在于(A B )。

A.地理位置优越

B.传统势力较弱

C.政府的扶持

D.条约的规定

28.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包括(BD )。

A.南京

B.广州

C.泉州 D.上海

29.担任近代中国总税务司的外籍人员有( B C D )。

A.威妥玛

B.李泰国

C.赫德 D.李度

30.协定关税时期中国内地关税主要有(AB C )。

A.子口税

B.常关税

C.厘金 D. 统税

31.19世纪末在华强占租借地的国家主要有(A C D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俄国

32.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经营主体有(AC D )。

A.洋行

B.买办

C.私营进出口商 D.官僚进出口商

33.清末自行开放的通商口岸包括有(AD )。

A.秦皇岛

B. 大连

C.青岛

D. 济南

34.近代弥补对外贸易逆差的主要手段有(A B D )。

A.侨汇

B.金银的输出

C. 国际援助

D. 外商在华投资

35.日本占领期间,我国台湾省大宗出口货物主要有(ABC )。

A.粗糖

B.大米

C.纺织品 D.烟草

36.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创办的国营外贸公司包括(ABC )。

A.富华公司

B.复兴公司

C.中国茶叶公司 D.孚中公司

37.近代丝茶等大宗出口商品在国际竞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有(ABC )。

A.技术落后

B.缺乏政府支持

C.生产成本高 D.以次充好

38.近代中国沿边开放的外来压力来自(BD )。

A.美国B沙皇俄国

C.日本 D.英国

39.北洋政府利用外资的教训主要是(BC D )。

A. 利用外资领域过宽

B.未对合资企业进行有效监控

C. 未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

D. 允许官员开办中外合资企业

40.新中国对外贸易建立的途径(ACD )。

A.没收官僚资本的对外贸易

B. 建立中外合资企业

C.新建国营进出口企业 D. 改造私营进出口

41.改革开放后,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AD )。

A.深圳

B.海南

C.浦东 D.珠海

42.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初步改革阶段的主要特征是(ABC )。

A. 放权让利

B. 由计划控制到商业控制

C.由隐性保护到显性保护 D. 外贸承包经营制

43.“入世”后,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新特点(ABC )。

A.保持较大规模

B.跨国公司投资显著增加

C.投资质量进一步提高 D. 投资主要集中于中西部

三、判断题

(以下答案来自答疑系统)

1.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是由瑞典学者斯文赫定首先提出的。(F )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中外各国间即建立起正式的官方关系。(T )3.伊朗在出中国后的丝绸之路上处于咽喉要地。(T )

4.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是由瑞典学者李希霍芬首先提出的。(F )

5.丝绸之路的形成是各国政府推动的产物。(F )

6.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中外各国间即建立起正式的官方关系。(F )7.养蚕缫丝技术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最大的技术贡献。(F )

8.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动机即在于发展对外贸易。(F )9.广义的西域是指今天新疆南部。(F )

10.过所制度始于魏晋时期。(T )

11.早在丝绸之路畅通前中国丝绸已经被贩运到境外了。(T )

1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外商品交易会发生于隋代。(T )

1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外商品交易会于隋代的长安举办。(F )

14.西方玻璃制造技术引进开始于唐代。(F )

15.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贸易道路。(T )

16.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由陆路转移到海路始于公元8世纪中叶。(T )17.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西向终点是波斯湾。( F )

18.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西向终点是波斯湾。(T )

19.汉代时期,广州尚不是中国海路贸易的主要口岸。(T )

20.徐闻和合浦是汉代中国海路贸易的主要港口。(T )

21.汉唐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T )

22.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涉及的范围更广。(T )

23.宋元时期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伙伴是阿拉伯(T )

24.中国海外贸易开始立法管理始于唐代(F )

25.“蕃坊”制度开始于宋代。(F )

26.古代的“蕃坊”制度即近代的“租界”。(F )

27.中国瓷器的大规模出口始于唐后期。(T )

28.唐代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是广州。(T )

29.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管理制度市舶制度始于宋代(F )

30.南宋时期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是广州。(F )

31.元代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是泉州。(T )

32.明代通过“勘合”制度鼓励朝贡贸易的发展。(F )

33.明朝前期中国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方式是朝贡贸易。(T )34.明代“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中国商人出海贸易。(F )

35.明代“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外国商人来华贸易。(F )

36.郑和下西洋是对“海禁”政策的突破。(F )

37.明前期存在的民间贸易主要方式是走私。(T )

38.明代后期的开海贸易政策是对对外贸易严格限制政策的突破。(F )39.康熙帝明确提出了“对外贸易无用论”。(F )

40.荷兰对明朝贸易的基地主要是巴达维亚。(T )

41.乾隆帝认为对外贸易是对西方人的单方面恩惠。(T )

42.从事“大帆船贸易”的主要是葡萄牙商人。(F )

43.“对外贸易无用论”是清前期对外贸易的主流思潮。(T )44.从康熙年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开始实行海关管理。(T )45.清前期对外贸易税收依然是征收实物税。(F )

46.17世纪,中国与美洲间的贸易主要控制在葡萄牙人手中。(T )47.元代官方贸易方式不限于朝贡贸易。(T )

48.茶叶的大规模外销始于清前期。(T )

49.16世纪后最早来华贸易的欧洲国家是英国。(F )

50.鸦片战前中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F )

51.甲午战前,中国沿边口岸已被迫开放。(T )

52.甲午战前,中国平衡对外贸易逆差的手段是外商在华投资。(F )53.抗战爆发后,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即被日本人剥夺。(F )54.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即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F )

55.抗战爆发后,首先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的国家是苏联。(T )56.洋务运动后,中国开始有意识地引进外国先进技术。(T )

57.甲午战后,外商投资企业在华合法化。(T )

58.近代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掌握在产地商人手中。(F )

59.甲午战后,中国政府曾自行开放了一些通商口岸。(T )

60.近代世界市场上,中国茶叶的主要竞争者是印度。(T )

6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允许外国洋行继续在华经营。(T )

62.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T )

6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没收了私营进出口企业的财产。(F )

64.甲午战后,中国开始利用侨资。(F )

65.第二次鸦片战后,鸦片贸易即成为合法贸易。(T )

66.抗战后首先与中国开展易货偿债贸易的国家是美国。(F )

67.五口通商时期,中国尚未出现外商投资企业。(F )

68.近代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T )

69.19世纪,中国最大宗的进口商品是鸦片。(T )

70.近代世界市场上,中国生丝的主要竞争者是印度。(F )

71.十三行即清前期垄断广州外贸的13家行商。(F )

72.1929年中国开始实行“国定关税”,结束了协定关税时期。(T )73.19世纪50年代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T )74.近代丝茶出口始终居于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导地位。(F )

75.近代的通商口岸均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F )

76.近代中国始终是世界生丝的最大供给国。(F )

77.抗战爆发后中国对外贸易的通道转向陆路和空中。(T )

78.新中国成立后,禁止外国洋行在华的经营活动。(F )

79.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仅起补充和调剂作用。(T )

80.改革开放后,国有外贸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趋于下降。(T )81.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以逆差为主。(T )

82.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实行了沿海、沿江地区的对外开放战略。(F )83.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T )84.20世纪末中国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F )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doc5)(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X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X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在更大X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与日俱深。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二、WTO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

(一)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潮流。考察国际贸易的变迁历史,一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都是在其国家干预、保护下而进行的,国际贸易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可能离开国家的干预而存在。那种认为国际贸易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发展的观点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经济学家卡尔?博兰尼论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从起源上说,对外贸易具有冒险、勘探、狩猎、掠夺和战争的性质,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场交换关系。同时对外贸易也绝非意味着双向的和平关系,即使它共有这样的内涵,通常是根据互惠原则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市场交换的原则。 (二)WTO与国际贸易发展。WTO是一个调整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X各国对外贸易立法与规章的制定和实施。WTO大大拓展了多边贸易体制规X的X围,将长期游离于GATTs规则和纪律之外的主要货物贸易领域——农产品贸易以及纺织品与服装贸易拉上了自由贸易之路,而且还扩展至服务贸易、知识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并加强了约束能力。无论是赞同或是反对WTO者,大都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动自由贸易。支持者自然认为WTO是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是为了打破贸易障碍和建立一套自由和平等的竞争规则。批评者尽管对WTO有极大的保留,但在论述的层次上,却往往未能摆脱将WTO 当作为自由贸易推动者的迷惑。实际上,WTO在本质上只是一套管理国际经济的机制,与实际上实行的国际贸易是否自由无关。而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是自由还是保护其关键取决于一些贸易大国的国际贸易行为。历史已经证明,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只有当他们的经济竞争力足以称雄世界以后,才会愿意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同时大力鼓吹自由贸易的论调。由于各国国家利益的不同,21世纪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路途并不会非常平坦,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交织在一起是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特征。 三.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

中国对外贸易及存在问题的解决

中国的对外贸易 第一、最近十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基本内的容 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一直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贸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表明,外贸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也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一部分,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向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大家知道,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10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的道路。过去10年是中国发展最好最快的10年,也是与世界各国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10年。在总结纪念“入世”十周年活动的背景下,我们首次发布《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就是通过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让社会各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对外贸易。我们也希望通过发表对外贸易白皮书,向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介绍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的历史性进步,表明中国将更加坚定地走改革开放道路的态度和决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地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实现对外贸易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由前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约1.3 万字。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性进步。详细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取得的成绩。中国对外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口商品已经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转化。与此同时,中国已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和多元化的进出口市场格局,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回顾并阐述中国政府通过加快对外经济贸易法制化建设,采取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开放和营造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等措施,中国的外贸体制逐步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建立起统一、开放、符合多边贸易规则的对外贸易制度。 三、中国外贸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在全球率先趋稳回升,促进了世界经济复苏。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中国与贸易伙伴的国民福利,而且为贸易伙伴提供了广阔市场。此外,中国全面参与并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是对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程度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四、促进对外贸易基本平衡增长。阐明一国对外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主要由其经济结构以及产品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决定。中国并不刻意追求对外贸易的顺差。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中国政府为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协调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五、构建全方位互利合作经贸关系。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全方位发展的对外贸易,中国坚持与不分大小、贫富的所有贸易伙伴发展务实合作和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中国十分重视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的机制化建设,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入参与和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努力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 六、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体阐述了中国政府推动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努力。通过培育外贸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加快推进外贸发展中的节能减排,加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增强进出口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等措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力争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简而言之,白皮书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改革进程,阐明了中国外贸发展对世界的贡献,澄清了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产生的根源,阐述了中国政府为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构建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所进行的努力,以及为此已经实施和将要实施的政策、措施。 第二、中国对外贸易值得关注的问题 1、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有哪些亮点? 2011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弹指一挥间,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当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没有完全过去。但实践告诉我们,在过去的十年里,在dang zy、guowy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历史契机,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既认真地履行了承诺,又充分享受了权利,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参与了国际分工与合作,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得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复习点总结 1.新中国成立前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 级所控制和垄断;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适应帝国主义掠夺资源、倾销商品的需要;贸易对象集中与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长期入超和不等价交换。 2.新中国成立后对外贸易——通过没收对外贸易中官僚资本、建立过硬对外贸 易企业、改造私营进出口企业等三个步骤,全面建立起中国的社会对外贸易。3.1978年以后:对外贸易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与支柱力量。 *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写入我过新宪法。 *对外开放政策--P5 4.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主要问题? (1)容易引起贸易摩擦(2)加大了人民币值的压力(3)增大经济的对外依存度(4)出口产品竞争力单一、利润薄(5)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5.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 答:(1)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2)支援国内市场(3)提高科 学技术水平(4)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5)增加外汇储备(6)扩大社会就业(7)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开展(8)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的原因: 答:(1)低成本优势;极度富裕的劳动要素禀赋(2)鼓励出口措施(3)限制 进口的政策(4)西方发达国家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5)汇率低估(6)外贸环境改善(加入WTO) 7.“六五”计划——(1981-1985)内容: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矿产品和农副特产品;发挥我国传统技艺精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 产品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展进料加工;发挥我国现有工业基 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 “七五”计划----(1986-1990)内容:提出以实现“两个转变”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1)实现逐步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2)实现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 “八五”计划——(1991-1995)机电产品在各类商品贸易中增长最快,成为贸易额最大的一类商品。 “九五”计划——(1996-2000)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增长更快。这时期我国制定了“以质取胜”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实现外贸出口增长由主要依靠数量和速度转向依靠质量和效益。【引进先进技术,适当提高高新技术、设备及原材料产品的进口比例】 “十五”计划——(2001-2005)继续贯彻“以质取胜”战略,重视科技兴贸,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基本实现外经贸发展从主要 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向主要依靠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根本性转变。 “十一五”计划——(2006-2010)内容: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由以数量增加为主向以质量提高为主转变;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 有品牌的商品出口。 “十二五”计划——(2011-2015)内容:加快培养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应继续巩固和深度开发的出口市场是()。 A.西方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C.港、澳地区 D.俄罗斯、东欧国家 2. 商品的国际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而国际价值是由()决定的。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比较差异 C.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3.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A.服务出口 B.货物出口 C.对外承包工程 D.对外劳务合作 4.自1995年以来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是()。 A.轻纺产品 B.机电产品 C.石油 D.农副产品 5.当今国际贸易中对企业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认证最具权威性的标准是()。 A.《ISO14000系列标准》 B.《CAC标准》 C.《CEN标准》 D.《ISO9000系列标准》6.我国的现行汇率制度是()。 A.有管理的、单一固定汇率制 B.有管理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 C.有管理的、双轨浮动汇率制 D.有管理的、自由浮动汇率制 7.出口退税是指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与流通中所缴纳的()退还给出口企业,以增强出口竞争力。 A.企业与职工个人所得税 B.进口关税与企业所得税

C.增值税与消费税 D.进口关税与增值税 8.进出口商品价格是指()。 A.进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 B.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价格 C.进出口商品的国外价格 D.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价格之差 9.下列不属于我国出口商品对外作价原则的是()。 A.按照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 B.符合国别地区政策 C.要体现销售意图 D.低价倾销,占领市场 10.《对外贸易法》规定的首要原则是()。 A.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原则 B.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原则 C.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的原则 D.对外贸易促进原则 11.对外开放政策作为我国基本国策最终得到确立并被写入()。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 B.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 C.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 D.中共十四大报告12.我国对外开放的起点是()。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B.建立经济特区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放陆地边境城镇13.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是在()。 A.“六五”计划末 B.“七五”计划末C.“八五”计划末 D.“九五”计划末14.为了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加快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我国于1999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大纲(中文)2015

课程名称: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英文名称:Foreign Trade of China 一、课程简介 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伙伴、贸易方式等角度介绍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格局和国际地位;梳理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政策、法律制度、关税收取和海关管理规则;运用国际贸易的有关理论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增强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格局、政策、法律制度及中国对外贸易关系,并运用国际贸易的有关理论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增强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总论: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格局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课程实践2学时) 主要内容: 1.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以及对外贸易方式。 2.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3.新常态下中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并对教材中列出的习题进行复习和思考。 课前学习要求:课前预习基本概念、了解中国外贸发展基本现状 重点、难点: 1. 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对外贸易方式 2.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3.新常态下外贸发展特点 其它教学环节:讨论课:中国如何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过度 (二)第一章: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 主要内容: 1.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 2.贸易理论对中国的应用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并对教材中列出的习题进行复习和思考。 课前学习要求:课前预期各理论的主要观点

重点、难点: 1.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论在中国的应用 2.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3.比较利益陷阱 其它教学环节:无 (三)第二章: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 1.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大经贸战略 2.中国自贸区战略 3. 世界区域贸易合作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和区域合作发展概况,并对教材中列出的习题进行复习和思考。 课前学习要求:课前预期国内外区域合作现状,了解TPP、上海自贸区 重点、难点: 1. 对外贸易战略:进口替代、出口导向、混合发展战略、大经贸战略 2. TPP、RECP 3. 上海自贸区 其它教学环节:讨论课: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贸发展的意义 (四)第三章:中国的关税政策学时(课堂讲授6学时) 主要内容: 1.中国海关进出口税种类 2.税费的计算和征收 3. 原产地规制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和税费的计算,并对教材中列出的习题进行复习和思考。 课前学习要求:课前预期原产地规制的来源和发展 重点、难点: 1. 海关税则 2. 原产地规则 3. 海关估价 其它教学环节:无 (五)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课程实践2学时) 主要内容: 1.外贸法的法律渊源

中国对外贸易习题参考答案 (2)

中国对外贸易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贸易顺差是否越多越好?贸易顺差对贸易有什么影响? 不是越多越好, 影响:1、外汇储备增加,2、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3.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4.拉动经济增长,外在风险同时增大,5.贸易摩擦加剧。总之,贸易顺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缓解产能过剩问题、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经济增长的外在风险,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2,中国的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原因: 1、从贸易方式上看,集中在加工贸易, 2、从地区结构看,贸易顺差集中在美欧国家 3、从贸易主体看,非国有经济成为推动贸易顺差激增的主要力量 4、从商品结构上看,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5,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要素禀赋6、国内需求不足与生产过剩7、大量外资企业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安排生产解决办法: 减少顺差关键在改变“三低”现状:即改变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源价格低的现状。其他措施:(1)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 (2)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 (3)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必要调整,由“招商引资”转为“选商择资”、“养商育资”等。 (4)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升值预期。 (5)在调整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方面做一些具体工作,特别是要促使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松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限制,使进出口结构更趋优化,缓解顺差上升过快的压力。 讨论: 你认为广西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如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对广西的贸易结构有什么影响? 核心要点:1,广西处于贸易顺差,初期初级产品占主导位置,但是目前正逐步向工业制成品转变。 2,影响:优化产业结构、改进北部湾经济区各个国家的贸易关系、扩大广西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加就业、优化出口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等等。 3,加工贸易在中国的状况?加工贸易的作用? 状况:略 作用: 1.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2.成为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渠道 3.优化出口结构 4.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5.扩大了劳动就业,维护了社会稳定

中国对外贸易简况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教案第八章 第八章中国对外贸易简况 第一节中国出口贸易 一、中国发展出口贸易的战略意义 中国发展出口贸易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实现国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经济规模,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第二,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物质基础。第三,可以推动企业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使国内经济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第四,可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第五,可以扩大劳动就业。另外,也有利于创造我国经济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中国出口贸易发展概况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1.出口贸易规模逐渐扩大,但在世界出口贸易中仍属低水平。 2.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但始终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出口贸易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上升。 2.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居主导地位。 (三)中国技术出口

我国在50年代到70年代,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出口。 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尝试对外技术转让,出口内容主要是新技术、新工艺等软件技术。 90年代以来,我国技术出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技术出口发展速度快,技术含 量不断提高,成套设备出口向大型化发展,市场向多元化发展。 三、中国出口贸易战略 (一)出口商品战略 出口商品战略是指一国根据其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对出口商品构成做出战略性的规划。一国要想使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不能忽视出口商品结构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制定出口商品战略的意义在于合理安排出口商品结构,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创汇能力,提高出口经济效益。 根据“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1.发挥我国机械工业的潜在优势,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设备出口,把该类产品作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主攻方向来抓。 2.着重提高轻纺产品的质量、档次,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加花色品种,创立名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出口。 3.积极发展高科技产品出口,并使其中一部分产品尽快上升为出口的主导产品,保持外贸出口发展后劲。 4.发展深加工、附加价值高的矿产品和农产品等资源性产品出口。 (二)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发展战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最全版

(发展战略)中国对外贸易 发展战略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且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壹、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和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壹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能够带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壹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能够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和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参和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需要。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壹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和日俱深。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二、WTO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 (壹)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潮流。考察国际贸易的变迁历史,壹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都是在其国家干预、保护下而进行的,国际贸易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可能离开国家的干预而存在。那种认为国际贸易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发展的观点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经济学家卡尔?博兰尼论证了这壹观点。他认为从起源上说,对外贸易具有冒险、勘探、狩猎、掠夺和战争的性质,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场交换关系。同时对外贸易也绝非意味着双向的和平关系,即使它共有这样的内涵,通常是根据互惠原则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市场交换的原则。 (二)WTO和国际贸易发展。WTO是壹个调整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范各国对外贸易立法和规章的制定和实施。WTO大大拓展了多边贸易体制规范的范围,将长期游离于GATTs规则和纪律之外的主要货物贸易领域——农产品贸易以及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拉上了自由贸易之路,而且仍扩展至服务贸易、知识贸易和和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且加强了约束能力。无论是赞同或是反对WTO者,大都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动自由贸易。支持者自然认为WTO是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是为了打破贸易障碍和建立壹套自由和平等的竞争规则。批评者尽管对WTO有极大的保留,但在论述的层次上,却往往未能摆脱将WTO当作为自由贸易推动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电大作业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形成性考核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一、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量 2.专门贸易体系: 二、判断 ()1、我国的对外贸易性质是社会主义的。 ()2、对外开放的最根本内容是引进外资。 ()3、旧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出超和等价交换。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调剂余缺的辅助地位。()5、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 ()6、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从价值形态上论证我国发展经贸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7、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中的“绝对差异”是指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国际贸易模型中,两国中有一国两种商品的国内价值均绝对低于国际价值 ()8、无论是存在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必须同时进行进出口双向循环一国才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益。 ()9、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实现对外事物形态的转换,满足扩大再生产的要素比例要求,实现高水平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0、按照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如果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则必是因为其在某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高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劳动生产率。 三、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不是按企业管理形式分类的外贸企业?() A、总经理负责制 B、书记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 C、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 D、生产企业经理负责制 2、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对象国分类的国外对华贸易摩擦?() A、隐蔽性贸易摩擦 B、制度性贸易摩擦 C、遏制型贸易摩擦 D、连琐反应性贸易摩擦 3、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商业信用?() A、出口商对进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 B、保险公司对出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 C、进口商对出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 D、经纪人对出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 4、下列哪一个不是我国对外贸易宏观调控的依据?() A、根据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管理对外贸易活动 B、依照国际惯例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国际经贸协议要求,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控 C、依据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外交利益需要,调控对外贸易活动 D、依据我国外交政策,调控对外贸易活动 5、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外汇收入结汇制内容?() A、结汇范围 B、出口贸易外汇收入的结汇 C、出口收汇核销规定 D、出口分红 四、简答题 1.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 2.服务贸易的特点。

201601批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复习大纲(对外贸易大学)2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 旧中国对外贸易是()性质的。 A. 半封建 B. 半殖民地 C. 资本主义 D. 半封建、半殖民地 2. 目前,我国的贸易伙伴多达()。 A. 100多个 B. 200多个 C. 300多个 D. 400多个 3. 国际价值理论是从()角度论证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A. 发展生产力 B. 货币增值 C. 互利 D. 生产要素平衡 4. 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交换,是以()为交换尺度的。 A. 国别价值 B. 国际价值 C. 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平均值 D. 国内价值 5. 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A. 利用外资 B. 引进先进技术 C. 发展出口贸易 D. 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6. 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 浦东 B. 深圳 C. 海南 D. 珠海 7. 我国对外开放是向()开放。 A. 发达国家 B. 所有国家和地区 C.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D.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8. 目前,我国出口创汇最大类的出口商品是()。 A. 轻纺产品 B. 机电产品 C. 石油 D. 农副产品 9. 为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保持对外贸易发展后劲,我国应使()尽快上升为出口的主导产品。

A. 创汇农产品 B. 机电产品 C. 高科技产品 D. 轻纺产品 10. 目前,我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是()。 A. 日本 B. 欧盟 C. 美国 D. 香港 11. 目前,我国最大的逆差来源地是()。 A. 东盟 B. 俄罗斯 C. 韩国 D. 台湾省 12. 我国实现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是在()。 A. 七五计划时期 B. 八五计划时期 C. 六五计划时期 D. 九五计划时期 13.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原苏联引进的技术有()。 A. 200多项 B. 300多项 C. 156项 D. 84项 14. 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 A. 调剂余缺的辅助地位 B. 重要地位 C. 特定的中介地位 D. 一般的流通地位 15. 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中的“绝对差异”是指() A.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国际贸易模型中,两国各有一种商品的国内价值低于国际价 值 B.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国际贸易模型中,两国中有一国两种商品的国内价值均绝对 低于国际价值 C. 多个国家,多种产品的国际贸易模型中,一国的所有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占绝对优势 D. 多个国家,多种产品的国际贸易模型中,一国的一种商品的国内价值低于国际价值 16. 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应实行() A. 进口替代战略 B. 出口导向战略 C. 以进口替代为主的、进出口替代相结合的模式 D. 闭关锁国 17. 根据《科技兴贸“十五”计划纲要》,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中所占比重将达到() A. 40% B. 30% C. 45% D. 35%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姓名:郑玉霜 班级:工商管理132 学号:1311020213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 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 1%; 出口同比增长速度 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 4%; 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 9%。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 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8%; 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2%; 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 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 见表 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 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 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 8 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 98 亿美元增长到15779. 3 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近 6 倍,进口额从 2435. 53 亿美元增长到 13948. 3 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约 5. 7 倍,进出口贸易差额从225. 45 亿美元增长到1831 亿美元,扩大约8. 1 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对外贸易的发展势头有所折冲。一直不断扩大的进出口贸易差额 2009 年首次出现减少,为 1961. 07 亿美元; 2010 年进出口贸易差额延续 2009 年的低迷为 1831. 0 亿美元。 (三)外贸依存度迅速下降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大舞台,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本国的优势,依靠世界性资源,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随着国际间经济与贸易合作的加强,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外贸依存度的急剧攀升。外贸依存度( 又称对外贸易系数) 是一国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内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中国外贸依存度也大幅度提升,表明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在金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试卷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对外贸易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第一次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公之于世的是( C )。A. B. C. D.周恩来 2、我国在哪个计划中提出了以实现“两个转变”为核心容的出口商品战略( B )。A.“六五”计划 B.“七五”计划 C.“八五”计划 D.“九五”计划 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主体是( A )。 A.公有制 B.私有制 C.公有制、私有制并存 D.多种所有制 4、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 B) A.有管理的单一固定汇率制 B.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制 C.有管理的双轨浮动汇率制 D.有管理的自由浮动汇率制 5、(A)位于服务贸易立法的最高层次。 A.《外贸法》 B.《服务贸易总协定》 C.《反不正当竞争法》 D.《中国人民银行法》 6、从1979~1991年,这一时期我国的关税政策是( B)。 A.全面保护关税 B.由“全面保护”向“有区别的保护”转变C.适度开放与适度保护相结合1992年以后 D.适度保护关税1985年实行的7、出口退税适用的货物必须是( C ) A.营业税征收围的货物 B.非贸易性的出口货物 C.贸易性的出口货物 D.理论上做出口销售的产品 8、法制社会行政管理的在要( A ) A.政府依法行政 B.行政管理符合国际规外部约束 C.行政管理具有公开性 CD 公平、高效的必要条件 D.行政管理具有稳定性 9、我国进口许可证的归口管理部门是( C ) A.外交部 B.财政部 C.商务部 D.财经委员会 10、出口许可证的发放必须讲求(A) A.时效性 B.规性 C.谨慎性 D.统一性 11、专利权与( A )合称工业产权。 A.商标专用权 B.专有技术 C.商业秘密 D.技术服务 12、近年来,在我国引进技术的各类企业中,引进额最多的一类企业是( D )。A.集体企业 B.国有企业 C.民营企业 D.外资企业 13、世界组织第一个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性文件是(A)。 A.《服务贸易总协定》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我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解析)

期末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对外贸易制度的性质是由它所依附的()的性质所决 定。 A 社会经济制度 B 社会政治制度 C 社会民主制度 D 社会法制制度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政策是()。 A.利 用 B.没收 C.改 造 D.限制 3、我国对外开放是向()开放。 A.发达 B.所有和地区 C.发展中和地区 D.新兴工业化和地区 4、在对外开放政策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围的是()。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B、发展出口贸易 C、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D、利用外资 5、()年,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初步形 成。 A 1978年B1985年 C 1992年D1991年 6、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A、服务出口 B、货物出口 C、对外承包工程 D、对外劳务合作 7、完善售后服务对我国下列哪种产品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扩大最为重要()。 A、农产品 B、矿产品 C、机电产品 D、纺织品

8、现阶段,我国出口市场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出口市场格局的()。 A、多元化 B、集中化 C、细分化 D、平衡化 9、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原苏联引进的技术有()。 A.200多项 B.300多项 C.156项 D.84项 10、以下不属于技术贸易的方式的是() A、商品出口 B、许可证贸易 C、直接投资 D、工程承包 11、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于什么时候()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2、中美是什么时候建交的() A、1972年 B 、1973年 C、1974年 D、1979年 13、履行国际间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的基础是实行()。 A、对外贸易垄断制 B、自由贸易制度 C、保护贸易制度 D、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 14、我国现行海关税则中所采用的商品分类目录是()。 A、联合国标准商品分类目录 B、我国自定的商品分类目录 C、布鲁塞尔税则商品目录 D、国际商品编码协调制度 15、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应退税种为()。 A、所得税与消费税 B、增值税与消费税 C、关税与增值税 D、消费税与关税 16、按照效益、公正、公开的原则,从1994年起我国对部分出口商品配额采取了()分配。 A、行政 B、招标 C、计划 D、平均 17、《中华人民国对外贸易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A、1994年7月1日 B、1994年5月12日 C、1992年7月1日 D、1992年5月12日

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浅谈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战略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资产构成企业新的竞争力的主要来源。然而,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很多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遇到越来越多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在这充满巨大竞争的全球化、市场化经济的背景下,要求我国企业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在加强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同时,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拥有自己的科研成果。 关键字:中国企业、对外贸易、知识产权战略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the main resource of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However, after 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many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encounter more and mo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tters. In this environment, where the globalized market economy is full of fierce competition, we should comply with the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market rules. We should not only straighten the protection of our own intellectual property, but also enhance the independent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have our own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 Key words: Chinese enterprise, foreign trad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ategy 一、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的现状 1.从我国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看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是伴随着艰辛和困苦的,改革开放以来,从处处限制到给予肯定再到政策上的支持,经历了20多年的艰难发展,然而现今的有关民营企业的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等方面,依然需要完善和健全。在知识产权方面,随着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TRIPS)的通过,意味着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国也必须严格按照协议的标准处理知识产权的相关事宜。然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还达不到国际的高标准,与国际协议条款之间依然存在着衔接上的问题,而由于民营企业大量集中于低门槛的消费品生产领域,在国内外都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使得国外企业借WTO的规则,对国内企业发动了防不胜防的攻击。 知识产权指的是一种智力成果的创造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生产经营活动中标记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据了解,在我国企业的专利权的申请问题上,重技术轻专利,重成果轻申请是普遍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专利申请费、维持费以及年费过高,这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从我国企业自身条件看 在外部条件上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对于外部原因,企业自身的内在问题,是值得我国企业仔细思考的。 我国大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非常薄弱。发展的20多年,我国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开发能力较薄弱,普遍通过仿制国外的产品打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就一直不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许多企业的成功大多归功于当时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低,依靠低成本占领市场,而仿制就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这一现象必然引起外国企业的注意。由此,中国就成为了世界的加工厂。 随着我国有一定数量的民营企业正朝着大中型企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增强企业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企业在多变的国际市场上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应对国际挑战的知识产权策略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复习提纲

各科期末考试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复习提纲 一、考试章节 第一章全章;第二章第3节;第三、四、五章全部;第九章第1、2节二、考试题型 选择(单选、多选)、判断、简答题、论述 三、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述 年,1978年,2010年) 2、中国各年代出口主导产业群 (1)50-70年代:矿产品、农副土特产品 (2)80年代:轻工业品、纺织品 (3)90年代-现在:机电、仪表(器)、化工产品 (4)将来(2050年后):高新技术产品 3、(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怎样发展、表现、全面分析阐述) 一、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总额 纵向看我国外贸发展:1978—2008年↗ 上升;2009年↘ 下降;2010年↗ 上升再从横向看我国外贸发展:1978年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位次不断上升。 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一)出口商品结构的发展变化 (二)进口商品结构的发展变化 三、多元化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正在形成 从进出口国别、地区情况看 对前十大出口市场依赖程度:1995年为92.2%;2007年下降到82.9%;2010年下降到79.7% 四、对外贸易企业结构趋向多元,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出口主力 1979年,赋予外资企业自营进出口权; 1999年,赋予私营企业自营进出口权; 2004年7月,任何企业、组织及个人均可依法从事外贸经营活动 五、沿海省市在对外贸易地区结构中的地位显著 2010年1-9月沿海10个省市出口10238.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90.2%,其余的21个省(市、区)仅占全国出口总额的9.8%。2010年1-9月,10个沿海省市进口额9161.187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90.3%。 六、贸易方式多样化,加工贸易成为主要出口贸易方式 4、中国如何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跨越P27 (1)、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2)、实施品牌战略,重构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3)、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4)、推进对外直接投资,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 (5)、全面稳健地融入全球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二章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5、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对对外贸易发展的意义和作用P49-51 【课本答案】 一、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分工理论 内容:国际分工是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国际分工能促进各国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