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行病学正文部分-第6版第1章.绪论

流行病学正文部分-第6版第1章.绪论

流行病学正文部分-第6版第1章.绪论
流行病学正文部分-第6版第1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思想萌发于2000多年前,但学科的基本形成不过百余年。正是过去的一个世纪,流行病学在防治疾病和促进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世纪全球公共卫生的十大成就体现在疫苗、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的饮食、机动车安全、传染病控制、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计划生育、控烟、母婴保健、饮水加氟这十个领域。毋庸置疑,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流行病学研究有关,因此流行病学不仅是预防医学的骨干学科,而且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它也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

第一节流行病学简史

一、流行病学发展史

任何一门学科的出现,都会有其历史发展的需要与必然,流行病学学科也不例外。它是在与疾病(最初是传染病)的斗争中应运而生的。同时,作为一门科学,它是从观察开始,经过实践,上升为理论,进而找出规律性并采取相应办法予以改变。这也是流行病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轨迹。在这条历史长河中,许多流行病学先驱功不可没,正是他们的创造性贡献推动了流行病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梳理流行病学的发展史,就是帮助我们了解流行病学学科的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一)学科形成前期

学科形成前期是指人类自有文明史以来至18世纪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科学的流行病学学科尚未形成,但与其密切相关的一些概念、观察的现象及采取的措施已构成流行病学学科的“雏形”。以下几个事实应予注意。

1. 古希腊著名的医师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其著作涵盖领域极广,最著名的《空气、水及地点》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自然环境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系统表述。而流行(epidemic)一词也是这时期在他的著作中出现的。在我国,“疫”、“时疫”、“疫疠”作为疾病流行的文字记载,也几乎是同时代出现的。像《说文解字》中的“疫者,民皆病也”和《素问 刺法论》中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

2. 15世纪中叶,意大利威尼斯开始出现原始的海港检疫法规,要求外来船只必须先在港外停留检疫40天,成为最早的检疫(quarantine)。我国在隋朝就开设了“疠人坊”以隔离麻风病人,是传染病隔离的早期实践。

3. 1662年,英国的John Graunt首次利用英国伦敦一个教区的死亡数据进行了死亡分布及规律性研究,并创制了第一张寿命表,用生存概率和死亡概率来概括死亡经历。在研究死亡规律和死亡资料质量的同时提出了设立比较组的思想。他的贡献在于将统计学引入流行病学领域。

(二)学科形成期

学科形成期是指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约200年的时间。这时,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聚居于城市,为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提供了可能,而传染病的肆虐使流行病学学科的诞生成为必然。以下几个事实应予注意:

1. 1747年,英国海军外科医生James Lind在“Salisburg”号海船上提出了由于维生素C缺乏引起身体虚弱的坏血病病因假说,并将12名患病海员分为6组进行对比治疗试验,开创了流行病学临床试验的先河。

2. 1796年,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发明了牛痘接种以预防天花,从而使天花的烈性传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传染病的控制开创了主动免疫的先河。

3. 18世纪,法国革命对流行病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人物Pierre Charles Alexandre Louis被喻为现代流行病学的先驱之一。他通过对比观察,探索放血疗法对炎症性疾病的疗效;利用寿命表对结核病的遗传作用进行了研究。此后又与他的学生,英国统计总监William Farr在英国首创了人口和死亡的常规资料收集,并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流行病学的重要概念,如标化死亡率、人年、剂量反应关系、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等。这一系列工作不仅使他们成为生命统计领域的先驱,也为流行病学的定量研究、对比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850年,全世界第一个流行病学学会“英国伦敦流行病学学会”成立时,特别强调了路易斯将统计学应用于流行病学中的历史贡献。同时,学会的成立也标志着流行病学学科的形成。同年,伦敦流行病学中心成立,负责霍乱流行的医学信息发布,这标志着以传染病控制为主的流行病学诞生了。

4. 1848~1854年,英国著名内科医生John Snow针对伦敦霍乱的流行,创造性地使用了病例分布的标点地图法,对伦敦宽街的霍乱流行及不同供水区居

民霍乱的死亡率进行了调查分析。他首次提出了“霍乱是经水传播”的著名科学论断,并通过干预成功地控制了进一步的流行,成为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分析与控制的经典实例。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疾病病因有两大理论,即瘴气学说和细菌学说。Snow 医师的霍乱研究彻底否定了瘴气学说,而霍乱弧菌的发现则是在29年后的1883年。这说明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分析完全可以在病原不明的情况下开展,并实施有效的干预。1883年,显微镜的问世使微生物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细菌理论甚嚣尘上,使得19世纪末英国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入了低谷时期。与此同时,美国的流行病学研究充分利用新的细菌学知识和方法开展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调查、移民筛查;并于1887年建立了国立卫生研究所的前身——卫生实验室,在传染病的控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20世纪50年代,美国流行病学情报所(Epidemiological Intelligence Service, EIS)成立,并开始系统地培训流行病学现场工作者。

(三)学科发展期

学科发展期大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至今,也可以称之为现代流行病学(modern epidemiology)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1) 流行病学从研究传染病扩大为研究所有疾病和健康问题;(2) 研究方法由传统的调查分析扩展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分析方法不断完善,分析手段更加先进;(3) 研究从“流行”发展为“分布”,动静态结合,由三环节两因素扩展到社会行为因素;(4) 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不断涌现,使流行病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按目前国际流行病学界比较公认的分类方法,现代流行病学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该阶段创造了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方法,包括危险度的估计方法。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实例当属英国的Richard Doll和Austin Bradford Hill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生活方式的研究领域。该研究不仅证实了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也通过队列研究开启了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一片新天地。其次就是美国的弗明汉心血管病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通过对同一批人群的长期随访观察,研究心血管病及其影响因素。弗明汉心血管病研究经过三代(1948-、1971-和2002-)研究者的努力,在过去的50余年发表了1000多篇科学论文,确定了心脏病、

脑卒中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为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铺平了道路,并带来预防医学的革命,改变了医学界和公众对疾病起源的认识。这一阶段,流行病学方法及病因学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1951年,Jerome Cornfield提出了相对危险度、比值比等影响深远的测量指标。1959年,Nathan Mentel和William Haenszel提出了著名的分层分析法,成为迄今为止被引用最多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此外,在传染病方面,1954年,由Jonas Edward Salk组织开展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现场试验涉及美国、加拿大和芬兰的150余万1~3年级儿童,不仅证实了疫苗的保护效果,也为人类最终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2.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该阶段是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长足发展的时期,包括混杂和偏倚的区分、交互作用以及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实用性发展。如1979年,Sackett总结了分析性研究中可能发生的35种偏倚。Miettinen于1985年提出了一种偏倚分类,即比较(comparison)、选择(selection)、信息(information)偏倚三大类。第一个多变量模型由Jerome Cornfield在弗明汉心血管病研究中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成为流行病学时髦的分析手段。在此期间,一批有代表性的流行病学教科书和专著问世,如MacMahon (1970年)、Lilienfeld(1980年)和Rothman(1986年)的流行病学专著。1983年,Last出版了第一本流行病学辞典。

3.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更新理念和模式、不断推出新的分支学科、扩大流行病学应用领域的时期。微观上,流行病学与分子生物学的交叉形成了分子流行病学,并且在1993年由Schulte出版了第一本专著《分子流行病学——原理和实践》。宏观上,强调从分子、个体和社会多个水平,以及历史、现在与未来多个维度研究疾病与健康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生态流行病学(eco-epidemiology)模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系统总结证据,优胜劣汰,基于当前最佳的研究成果来制定临床和预防决策迫在眉睫,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遂成为世纪交替时一场震惊医学界的革命。

二、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流行病学比较落后,工作不具规模也不够系统,但个别工作仍然是很卓越的。如伍连德博士(1879~1960年)参与了1910年和1920年开始的东北和华北两次鼠疫较大流行的调查防控工作。他带领防疫队查

清了鼠疫首发地点和疫情蔓延情况,两次流行分别死亡6万人和1 万人。他通过积极的防控实践发现了肺鼠疫及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而在东北流行。他还在中国首次发现旱獭是鼠疫的主要贮存宿主。他不仅对鼠疫流行病学有巨大贡献,还是20世纪初期我国霍乱防制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尤其是对海港检疫工作贡献很大。他对我国流行病学有着多方面的贡献,堪称我国流行病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1911年4月,在沈阳召开的有11国代表参加的国际鼠疫会议上,伍连德博士荣任主席。他还是1937年成立的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会的第一任会长。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先后成立了各级卫生防疫、寄生虫病防制、地方病防制等机构;整顿发展了生物制品研究机构,大面积使用多种疫苗;颁布了“传染病管理办法”;并相应地在医学院校设立了卫生系,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流行病学的研究机构,大力培养各级流行病学专业人才。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就在全国基本上消灭和控制了血吸虫病等五大寄生虫病。之后又消灭了天花和古典型霍乱,控制了人间鼠疫,还曾以防治与取缔娼妓结合的措施一度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灭了性病。大力提倡新法接生,显著地降低了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以后的二、三十年间,防疫战线在防制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流脑、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这些都是流行病学专家和广大防疫人员辛勤努力和艰苦奋斗的结果。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国流行病学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的苏德隆教授(1906~1985年),他毕生从事传染病与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防制研究,积极参与了国家对血吸虫病和霍乱的防制研究,在血吸虫病等方面贡献卓著。1972年春,他亲自率队查明了上海一起不明原因的皮炎大流行是由桑毛虫引起。晚年,他将研究方向转向肝癌,提出肝癌很可能与饮用水质有关,在学术观点上“独树一帜”,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十分关心多发病、常见病的防治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另一位流行病学先驱者和奠基人何观清教授(1911~1995年),早年通过调查发现中华白蛉是我国黑热病的传播媒介,之后在否定痢疾噬菌体对痢疾的预防作用、证明鼠脑制成的乙脑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以及20世纪70年代率先在卫生部领导下建立以急性传染病为主的全国疾病监测网等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足以为后继者之师。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实现改革开放,加强了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吸收了先进的流行病学知识和方法,使我国流行病学研究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年来,我国对慢性病,如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结核病、糖尿病及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取得了可观的基线数据资料,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和高血压等病的病因和防治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国际上的好评。

198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防疫工作在以往巨大成绩的基础上纳入法制轨道。20世纪80年代初,卫生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合作,实行了儿童免疫扩大规划(EPI),城市和农村分两期达到85%的接种率。这一工作的效率空前,收效很大,使我国的免疫预防工作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进一步完成了消灭和控制传染病的任务。

2003年5月9日我国公布施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目前我们面临的是既要完成以控制传染病为主的第一次卫生革命任务,又正开始进行以防治慢性病和促进健康为主要任务的第二次卫生革命,所以,流行病学工作者任重道远。

第二节流行病学的定义

一、流行病学定义的演变

流行病学的英文来源于希腊字epi(在……之中、之上)、demos(人群)和logos(研究),直译即为“研究人群中发生的事情的学问”。在医学范畴中自然首先指的就是人群的疾病问题。由于不同时期人们面临的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不同,流行病学的定义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并且与时俱进。

在传染病肆虐的20世纪上半叶,英国Stallybrass(1931年)把流行病学定义为“流行病学是关于传染病的主要原因、传播蔓延以及预防的学科”。前苏联出版的《流行病学总论教程》(1936年)中定义“流行病学是关于流行的科学,它研究流行发生的原因、规律及扑灭的条件,并研究与流行作斗争的措施。”可以看出,此时期内流行病学是以防制传染病为其总任务的。

随着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20世纪中后叶的主要卫生问题。与之相呼应,流行病学的定义也随之发展,从传染病扩

大为非传染性疾病。较知名的定义有:MacMahon(1970年)提出“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类疾病的分布及疾病频率决定因子的科学”;Lilienfeld(1980年)提出“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群体中疾病表现形式(表型)及影响这些表型的因素”;苏德隆(1964年)提出“流行病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疾病的分布、生态学及防制对策”。这些定义都比较强调流行病学方法学的性质。

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在预防控制疾病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如何促进健康的问题。因此,Last在1983年主编的《流行病学辞典》中将流行病学定义为:“流行病学研究在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应用这些研究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问题”。

我国在流行病学统编教材第三版(连志浩,1992)和第四版(李立明,1999)中给出的定义均为“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该定义与Last提出的定义一致,既适合目前我国的卫生实践又充分显示了学科的本质,因此本版仍沿用该定义。

二、现代流行病学定义的铨释

流行病学定义虽可简括为两句话,但展开来看却内涵丰富。

(一)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

流行病学是从以传染病为主的研究内容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扩大到全面的疾病和健康状态,包括了疾病、伤害和健康三个层次。疾病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等一切疾病。伤害包括意外、残疾、智障和身心损害等。健康状态包括身体生理生化的各种机能状态、疾病前状态和长寿等,其内涵与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提出的关于健康的概念,即“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各方面均处于完好状态,而不只是无病或虚弱”是一致的。

(二)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是传染病)或分布(其他疾病、伤害与健康)的现象。第二阶段为“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和原因。第三阶段为“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的结果,找出预防或控制的策略与措施。依序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的任务,才算完整的流行病学工作。

(三)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

不同的任务需要通过不同性质的工作来实现。当我们的任务是“揭示现象”时,开展的基本上是描述性工作,即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实现。这个工作深度通常不能直接找出原因,更不能检验措施的效果,仅能提供深入探讨原因的基础,对现象作初步分析。深入一步的任务是要求“找出原因”,这时我们就需要借助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来检验或验证所提出的病因假说。最后的任务是以找到的原因为基础来“提供措施”,并进一步确证措施的有效性,这要用人群流行病学实验,即实验流行病学的工作来完成。

一般说上述三个范畴的工作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在科研工作中尤其如此,只有这样才有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足够说服力。但在实际中,常是根据具体条件和情况着重或集中进行某一部分的工作。

(四)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

从方法学看,科学的方法不外历史法、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几大类。但流行病学以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为其基本,其中尤以观察法最为重要。思维的逻辑推理是任何学科及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的,流行病学工作也不例外。

(五)流行病学学科中的三大要素

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和任务,要有自己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学科还必须到特定范围内去发挥其推动生产力的作用。流行病学的内容和任务前面已作了交代,而全部流行病学内涵则可概括成原理、方法和应用三部分。流行病学主要是一门应用科学,也是一门方法学,有别于理论科学。纯理论的内容在流行病学之中是比较少且不够成熟,因此我们认为以原理代替理论二字为宜。

第三节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

一、基本原理

疾病在人群中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地区和社会人口学分布特征。这种分布上的差异又与危险因素的暴露或个体的易感性有关。对此进行测量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是可以预防疾病的。基于这样的思路,现代流行病学中的基本原理包括: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其中包括疾病的流行现象;疾病的发病过程,其中涵盖了机体的感染过程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疾病的生态学;病因论,特别是多因论;病因推断的原则;疾病防制的

原则和策略,其中包括疾病的三级预防;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等。这些原理都将分别在各章中给以进一步的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流行病学的原理已经超越了以传染病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传统流行病学。如疾病的人群状态就不仅只考虑到传染病的流行,而更多考虑到各种疾病的分布和非流行状态。考虑病因时,涉及到一切自然和社会的外环境和人体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内环境因素,即以多因论作为指导,它与当今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是同步的。

二、实际应用

随着流行病学原理的扩展和流行病学方法的迅速进步,流行病学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实际上,流行病学已深入到医药卫生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各个方面。我们将从五个方面予以概括。

(一)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流行病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预防疾病。预防是广义的,包括无病时预防使其不发生,发生后使其得到控制或减少直至消除,这就是近年来形成的疾病三级预防的指导思想。这一用途在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预防上已显而易见。例如,通过接种麻疹疫苗来降低麻疹的发病,通过杀灭钉螺来消灭血吸虫病。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方面,对目前危害人们最严重的肿瘤、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也都经过研究后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对肺癌,提倡以戒烟作为主要措施;对冠心病,采取控制高血压、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和积极的体育锻炼等综合措施来预防。

流行病学预防分为策略和措施两类。前者是防制方针,属于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后者是具体防制手段,是战术性和从属性的。过去人们往往注重具体措施的提出与实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科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而忽略了流行病学在制定与提出策略方面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例如,提出“加强疾病监测、及时发现病人、对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并同时对周围人群有计划地接种牛痘(所谓环状种痘)”的策略,代替了过去长期过分依赖普种牛痘的做法,在全球实现了天花的消灭。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以往过多的关注流行病学在疾病预防方面的用途,很少提到在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为了更新这一观念,我们在这一段的标题上特意提出健康促进。事实上,学术界已有健康流行病学的出现。但在本教材中,我们仍以讲述疾病现象为主。一是因为健康的研究还处于兴起阶段,资料不多,也不够

成熟;另外,也因为篇幅有限,不能面面俱到。相信读者能够举一反三,领悟现代流行病学向健康状态研究领域的扩展。

(二)疾病的监测

疾病的监测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很好的措施。监测地区可大可小,可以是一个地区或是整个国家,可以是长期也可以是短期,疾病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可以是传染病也可以是非传染性疾病或其他(如伤残或健康状态),既监测发生的疾病又监测已执行的措施。实际上,它是考察流行病学工作的一个动态过程,是一项主动的工作,一旦疾病暴发,便于及时采取行动,如用在天花的消灭上。我国目前已有卫生部建立的全国传染病监测系统和死因监测系统,他们都正在发挥很好的作用。有关监测的介绍详见本书第十一章第五节。

(三)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这是为了彻底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而必须进行的工作。因为只有透彻地了解疾病发生、多发或流行的原因才能更好地防制乃至消灭某一疾病,也就是说流行病学必定要有发掘病因及疾病危险因素的工作。

有些疾病的病因是单一的,如传染病中的麻疹,利刃作用的割伤等。有些却不这样单纯,非传染性疾病就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等,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实,对于很多传染病也是如此。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尽量逐个澄清这些危险因素。有时,真正的病因尚未完全被阐明,而诸多危险因素已被发掘出来,据此防制疾病仍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吸烟可致肺癌,但吸烟只是肺癌的一个危险因素,病因可能是烟草中的某个成分;尽管如此,控制吸烟仍能有效地预防肺癌。因此,流行病学工作不拘泥于非找到病因不可,若找到一些关键的危险因素,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防病的问题。这是很实际的,是流行病学应用中的一大特点。

流行病学工作常常遇到“未明原因”(指一时原因不明,不意味着原因根本不能查明)疾病的调查。这些疾病是突然暴发或是短时期内多发的,而临床医务人员一时不能作出诊断。以流行病学观点,采取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再配合临床检查和检验,由寻找危险因素入手,最终这类暴发大多都能找到原因。这种例子很多。如1957年,某市暴发了预防注射后引起的接种者四肢瘫痪,证明是由鼠脑制作的乙型脑炎疫苗所引起;1958年,新疆的“察布查尔病”证明是肉毒杆菌毒素引起的中毒;1959年,若干地区出现的“烧热病”由长期进食生棉籽油

引起;1972年,上海大规模的皮炎流行由桑毛虫引起。有的暴发虽然原因未明,也能得到控制。如1980年,河南、湖北等省中学生中发生的“红斑性肢痛症”,其原因尚未查明,但已得到了控制;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克山病,经数十年的研究,并未最终阐明病因,但疾病已大幅度下降。

(四)疾病的自然史

该应用是通过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发展规律,以进一步应用于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在个体中有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如亚临床期、症状早期、症状明显期、症状缓解期、恢复期。在传染病中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极期、恢复期。这是个体的疾病自然史。疾病在人群中也有其自然发生的规律,称为人群的疾病自然史。如研究正常人群中葡萄糖耐量试验,过一段时间后重复检验,根据其转归可判断糖尿病的亚临床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早期预防糖尿病。又如,对慢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病人进行定期随访,研究其转归状况和规律,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恢复健康。再如,儿童血压轨迹的研究,定期随访儿童血压至成人,考查血压有无轨迹现象以及血压的变化是否受年龄、性别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类似的工作还有许多。自然史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意义。如通过自然史观察,我们了解到乙型肝炎有很大可能通过孕妇垂直传播给新生儿,故采用接种疫苗来实现早期预防。

(五)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

这涉及到防治疾病效果的最终判断。如观察儿童接种某种疫苗后,是否阻止了相应疾病的发生,可用实验流行病学的方法比较接种儿童和对照儿童的发病情况。又如考察一种新药是否有疗效,除在医院临床实践中短期观察外,还需在大规模的社区人群中长期观察才能作定论,尤其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更需要上市后的监测,此即药物流行病学。在社区中实行大规模干预,如饮水加氟以防龋齿,减少吸烟以降低肺癌等疾病,也需使用流行病学实验方法去评价。类似的评价也用于卫生工作或卫生措施效果的评价,这属于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在评价人群有关疾病、健康诸问题时,个体测量是办法之一,实验室检验也是办法之一,但归根结蒂要看人群中的效果,看是否降低了人群发病率,是否提高了治愈率和增加了健康率等。只有人群中的结果才能最终说明人群中的问题。因而,只有流行病学才能承担此任务。

以上列举了五项流行病学的用途。第一、二项可看作是经常性的流行病学实

践,直接参与防制疾病与促进健康;第三、四项可看作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以期从根本上防制疾病与促进健康;第五项应用则是流行病学的特殊功能,用于评估防治疾病与促进健康以及卫生工作的最终效果。由上述可见流行病学用途之广泛,既涉及疾病又涉及健康,既解决现实问题又探讨病因问题,既考查局部的措施效果又评价决定全局的卫生工作,可谓广泛地触及到了公共卫生及保健工作的各个方面。

第四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既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逻辑性很强的科学研究方法。它以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知识为依据,利用观察和询问等手段来调查社会人群中的疾病和健康状况,描述频率和分布,通过归纳、综合和分析提出假说,进而采用分析性研究对假说进行检验,最终通过实验研究来证实。在对疾病的发生规律了解清楚之后,还可以上升到理论高度,用数学模型预测疾病。

前已述及,流行病学研究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又以观察法和实验法为主。观察法按是否有事先设立的对照组又可进一步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因此,流行病学研究按设计类型可分为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和理论流行病学四类,每种类型又包括多种研究设计。描述流行病学主要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起到揭示现象、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的作用,即提出假设。而分析流行病学主要是检验或验证科研的假设。实验流行病学则用于证实或确证假设(图1-1)。每种方法各有其适用性和优缺点,我们将在第3~6章中予以详细介绍。

第五节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病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的基础学科和方法学,在其学术体系中体现着如下一些特征:

(一)群体的特征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的疾病现象与健康状态,即从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入手,将分布作为研究一切问题的起点,而不仅是考虑个人的患病与治疗问题,更

不是考虑它们如何反映在器官和分子水平上。我们的目光始终着眼于人群中的问题。

人群组成了社会,这是人与其他高等动物的根本不同点。人群的疾病与健康现象不可避免地被打上社会的烙印。如研究他们的分布,就少不了研究职业、宗教信仰、居住地点等社会特征的分布。分析资料时也要看生活习惯、社会经历、经济条件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流行病学方法也借用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调查中的非概率性抽样、问卷的设计及其技巧的使用、处理资料时的定性分析方法等。进行决策及采取措施时,更常运用社会手段,如加强宣传教育,改善生活与经济条件,改进卫生设施及医疗保健服务等。流行病学是医学中渗透或结合了诸多社会因素的一门学科。

(二)对比的特征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如对比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的冠心病发病率,对比肝炎疫苗接种组和非接种组肝炎发病率的高低,比较素食者与非素食者寿命之长短等等。流行病学工作常是疾病人群与正常人群或亚临床人群的某种概率的对比,这可能是流行病学工作中比较独特之处。

对比差异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果之间有无相关现象,即不是看二者之差异而是看二者之符合,这也是一种比较。例如,进行某项结果的一致性检验,看其有无剂量反应关系,计算相关系数,测定与某种曲线的拟合程度等等,在流行病学中也是使用很多的。

(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流行病学极少用绝对数表示各种分布情况,多使用频率指标,因为绝对数不能显示人群中发病的强度或死亡的危险度。频率实际上就是一种概率,流行病学强调的是概率。概率必须有正确的分母数据才能求得,所以有人称流行病学是分母的学科,不算言之过分。此外,流行病学工作要求有数量,而且是足够的大数量,分布本身就要求群体和数量。所谓大数量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足够的合理的大数量,过多则增加无谓的经济负担和工作上的难度,过少则难以正确地说明问题。合理的数量依靠统计学原则来决定,同时参照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

(四)社会心理的特征

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

(五)预防为主的特征

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

(六)发展的特征

纵观流行病学的历史可以看出,针对不同时期的主要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的定义、任务是不断发展的,研究方法在近年内也不断完善,尤其是流行病学科不断从其他学科的发展中汲取养分,产生了许多新分支,这些都昭示着学科发展的特征。

第六节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的展望

一、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流行病学应用广泛,涉及面宽,几乎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各主要学科。历史发展中,它伴随着卫生统计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以及传染病学的发展而走过来的。现在,除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还与社会医学、心理学及一系列预防医学学科,也包括卫生管理学,建立了紧密联系。如在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上,流行病学与病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相应各科及预防医学有关学科(例如环境卫生、营养等)关系密切。研究健康流行病学时,与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尤为相关。当然,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形同姐妹,更是密不可分。

在现代流行病学时期出现了流行病学与相关学科定义相互渗透的现象。有几十种这样的名称出现。如分子流行病学、基因组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肿瘤流行病学、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围生期流行病学、环境流行病学、生态流行病学、职业流行病学、营养流行病学、灾害流行病学、老年流行病学、健康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等等。由此可见流行病学与诸多学科的广泛关系,也看出当今学科之间交互影响和相依存在的趋势。对以上名称有人叫做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我们认为把其中一部分称为交叉学

科(如临床、药物流行病学)为宜。另一些则仅仅是流行病学在某方面(如老年、健康、灾害流行病学)或某些病种(如肿瘤流行病学)上的应用。目前都谈不上是流行病学的分支。

二、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流行病学对防制疾病、促进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本身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进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老龄化和贫富两极分化的21世纪,尤其是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的影响,流行病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当然也充满了发展的机遇。

(一)宏观与微观并举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流行病学应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发展“微观”流行病学,从生物学机制上解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必须重视学科的社会学特性,认识到无论疾病和健康都与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有关,重视“宏观”流行病学的发展,二者缺一不可。

(二)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并重

虽然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已经大幅度下降,但我们必须警惕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并防止某些古老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建立和加强疾病监测、全球疫情信息的及时交流和资料共享,是控制传染病发生的基本保证。同时,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个当前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要努力探索病因、寻找危险因素,尤其是病因中弱相关问题的研究,现有方法仍满足不了确切判断病因的需要,须在排除混杂和避免偏倚上进一步做出努力,这是一项任重道远有待突破的任务。

(三)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并存

自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出健康的全新定义,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和追求逐渐发生了转变。现代流行病学的定义中也强调,流行病学研究应包括全面的疾病和健康状态,我们的任务既要防治疾病,又要促进健康。尽管如此,已有的流行病学研究仍以疾病为关注焦点。为了适应观念转变后随之而来的需求,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开展人群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的研究。

(四)发展现场流行病学

近年来,突发事件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其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群健康的严重危害。以往对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和疾病暴发等突发事

件的研究仅限于就事论事,缺乏系统化。因此,发展应急流行病学势在必行。探索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发展规律和危害特点,为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合适的预防策略、援救措施和应急预案等,流行病学方法在研究和处理突发事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重视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流行病学研究虽主要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但方法以观察性研究为主,以往对涉及人体的研究的伦理学问题的重视仅限于实验流行病学中。然而,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监测活动会涉及个体的遗传信息。生物样本的采集和基因鉴定过程或许对受试者机体产生的危险性很小,但是个体遗传信息的暴露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将是巨大的。另外,在一些特殊疾病的公共卫生监测和疾病控制工作中,涉及了很多复杂的伦理学难题,艾滋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此,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重视实践中涉及的伦理学问题。

(六)强化流行病学在循证浪潮中的作用

产生证据并进行科学评价和利用证据是流行病学的两个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循证浪潮中,流行病学应该把握时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在循证实践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一切卫生决策都必须基于当前最好的证据,以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李立明王天根)

流行病学讲课教案

第一章绪论 什么是流行病学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的4点内涵 1、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而非某个个体 2、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 3、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 4、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观察法: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和生态学研究)和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群体的观点 比较的观点 概率论的观点 多病因论的观点 社会医学的观点 流行病学的6个应用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及其特点 探讨疾病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 疾病诊断、治疗与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价 揭示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 卫生决策和评价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发病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概率

患病率: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续发率SAR: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接触者中二代病例出现的百分率 死亡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病死率: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的比例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患病率分子是特定时间内所调查的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的总数,而发病率是一定时间内暴露人群中某病的新发病例数 患病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的静态指标,发病率是衡量疾病发生情况的动态指标影响患病率高低的因素 散发: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 散发形成的原因: 某病在当地常年流行,居民有一定的免疫力或因疫苗接种维持着人群一定的免疫水平 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 传播机制难以实现的传染病 潜伏期长的传染病 流行: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水平 爆发: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 地方性: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常在某一地区呈现发病率增高或只在某地区存在的现象 自然地方性:因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使一些人类传染病的分布局限于一定地区,这种现象称为自然地方性。这种疾病被称为自然地方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某些传染病可在某一地区长期存在(森林脑炎),这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判断地方性的5点依据: 1、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类人群中的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类似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3、外来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有可能发病,其发病率与当地居民相似 4、迁出该地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倾向 5、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可能发生类似疾病 季节性: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率增高的现象 季节性有哪3种情况: 严格的季节性 季节性升高 无季节性 短期波动:在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临床流行病学总结完整版

临床流行病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流行病学定义 1、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已经由研究传染病扩展到非传染病;又从“疾病”扩展、延伸到“健康”以及与健康有关的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vents);研究的内容既包括了描述疾病的人群“分布”、探索疾病的“流行因素(决定因素risk factors,determinants),还包括研究、提出、评价预防与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 2、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将现代流行病学及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融入临床医学领域,研究患病群体的疾病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通过周密设计(design)、准确的测量(measurement),对临床的诊断(diagnosis)方法、治疗效果(therapeutic efficacy)及预后(prognosis)进行综合评价(evaluation)的一门学科。英文解释:Clinical Epidemiology: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epidemiology to problems (diagnostic, prog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encountered in the clinical delivery of care to individual patients. The population aspect of epidemiology is present because these individual patients are members of conceptual populations. "A basic science for clinical medicine". 3、临床流行病学的目的是建立和发展能够减少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和随机误差(random error)造成误导的临床观察方法,从而得出符合真实情况的结论。 4、最初,临床流行病学强调在临床研究进行严格的设计、测量与评价(desig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clinical research, DME)。 5、在20世纪90年代初,INCLEN(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进入了总体计划的第二期项目,提出其宗旨为:“在最可靠的临床依据和有效使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临床医学实践,从而改善人民健康。为达此目的,本工作网内各国临床医师、统计师及社会学家须共同奋斗,以建立和维持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最佳的和可靠水平的能力。” 第二节、流行病学特性 一、流行病学特点:研究的手段是采用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的对象是临床的病人;研究的任务是解决临床上的各种医学问题。 二、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1、疾病诊断(Diagnosis of Disease) 2、疗效评价(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iciency) 3、探讨病因(Causal Inference) 4、临床决策分析(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Evaluation) 5、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MB)循证医学提供给病人的医疗是建立在目前所能提供的医学证据的基础上,要求临床医生运用新的技术方法,包括进行有效的文献检索、运用评价临床文献的正规方法,以获得最真实可靠的信息,然后依据这些证据,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做出决策,对疾病的预后进行判断。 6、卫生经济学评价(Health economics evaluation)卫生经济学评价可以应用于预防保健领域,选择最为经济的预防保健措施或者最需要实施预防保健措施的人群,从而使用相同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收益。从产出衡量的角度,卫生经济学评价分为如下三大类:①成本效果分析(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②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③成本效用分析(cost utility analysis) 7、其它方面(The Others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内容还包括可影响临床观察结果的偏倚(bias)、机遇(chance)等干扰因素以及临床不一致性(clinical disagreement)和临床依从性(clinical compliance)等。 第三节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Study Methods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一、原则(Principle) 1、临床流行病学的宗旨就是面对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复杂情况,应用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的原理和方法学,提供可靠的科学方法,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建立临床科研设计、测量与评价的临床科研方法学,应用于复杂的临床医

现代流行病学-绪论

第一章绪论 提要:流行病学是现代医学领域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本章重点介绍该学科的发展简史,包括学科的发展及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不同时期流行病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目前的定义及研究领域的突破;现代流行病学的特点及在方法学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中最早发展起来的是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是从个体水平去研究疾病的表现、诊断与治疗,其目的是帮助病人早日痊愈。为了解疾病表现的内在机制,其后医学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形成了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基础医学是从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去研究疾病发生的机理,而预防医学则是从群体水平研究环境与疾病及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其目的是寻求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起初,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但随着学科的发展,目前流行病学已被认为是整个现代医学领域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但研究具体的防病策略和措施,而且能为其他群体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方法。现代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研究方法的日新月异。 第一节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一、学科的发展 1、学科形成前期:流行病学是人们在不断地同疾病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在《史记》(2300余年前)中已用“疫”、“大疫”等来表示疾病的流行。同期,希腊著名医师Hippocrates用“流行病”来表示疾病的流行。这是关于流行病学的最初描述。中国早在唐代就设有“疠人坊”以对麻风病人进行隔离;意大利于15世纪中叶规定外来船舶需在海港停留40天以检疫;中国在宋真宗时(公元234年)已用人痘来预防天花。这是流行病学的最初阶段,此期流行病学仅限于对疾病的简单描写与记载,缺乏系统的分析。 2、学科形成期:自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流行病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的学科体系。此期出现了许多堪称流行病学典范的工作。英国医师Jenner于18世纪末发明接种牛痘以预防天花。英国Budd在1837年他的家乡发生伤寒流行时,通过深入现场做细致的人群调查,明确提出“伤寒是由特殊的毒物在人体内繁殖而引起”,“毒物随粪便排出”,“通过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流行”。而伤寒杆菌直至1880年才被发现。1844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公立医院第一产房年轻的产科医生Semmelweis面对大量产妇因产褥热而死亡的情景痛苦万分,他细心观察,通过群体调查分析后,否定了当时盛行的瘴毒学说,提出了产褥热是由于做尸检的医生因未洗净粘附在手上的尸毒而将其带入产妇体内所致。该成果比李斯特的无菌术早18年,比巴斯德的消毒理论早30年。1848年,伦敦医师Snow对当时伦敦的霍乱流行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他应用标点地图的方法研究了伦敦的霍乱病例分布,通过对比分析,论证了当年伦敦宽街霍乱流行与水井的关系,提出霍乱病原存在于肠道,随粪便排出污染饮水,人喝被污染的水而感染发病。该结论比从粪便分离出霍乱弧菌早30年。这些是早年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成功范例。 然而,流行病学研究并不局限于传染病。1747年,Lind对12名患坏血病的海员进行了分组的治疗试验,结果证实新鲜水果可预防坏血病。1778年,Pott根据扫烟囱工人阴囊癌发病率很高的现象证实了扫烟囱与阴囊癌发病的关系。1914~1917年Goldberger

临床流行病学

第一章绪论 一.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 临床流行病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临床医学领域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采用近代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及医学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临床医学问题(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等)的一门方法学。 二. 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发展和现状 1. 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1938年美国耶鲁大学John Paul 教授临床流行病学 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代临床流行病学 1982年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 internation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 INCLEN) –培养高级临床流行病学人才 INCLEN的第一期项目: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建立了5个国际临床流行病学资源和培训中心(clinical epidemiology resource and training center, CERTC); 在22个国家建立了临床流行病学单位(clinical epidemiology unit, CUT);出版发行<<临床流行病学杂志>>;每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INCLEN的第二期项目:(90年代初至今) 宗旨: 在最可靠的临床依据和有效使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 促进临床医学实践, 从而改善人民健康. 2. 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的建立和发展 1980年, 在Rockefeller基金会资助下,有4位专家在英国接受了临床流行病学培训; 1983年, 13所部属院校接受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即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与评价(Desig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clinical research, DME)培训项目 在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和广州中医学院建立了3个国家级DME培训中心 1989年,首届临床流行病学/DME学术会议,中国临床流行病学网(China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 CHINACLEN) 1993年,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成立 1997年,协和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成为INCLEN phase II的CEU 2006年6月,第九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上海) 2008年6月,第十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北京) 2010年7月,第十一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烟台) 2012年11月,第十二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北京) 2006年6月,第九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上海) 2008年6月,第十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北京) 2010年7月,第十一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烟台) 2012年11月,第十二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北京) 三. 临床流行病学的特点 1. 多学科相结合的特点 2. 研究对象群体的特点 3. 方法学的特点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关系 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 临床流行病学和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流行病学的分支 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研究的关系—研究临床医学的方法学 四.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探讨病因及危险因素;疾病诊断研究与评价;疗效分析与评价;疾病预后的研究与评价;临床决策分析;临床经济学评价;生命质量评价;循证医学.

流行病学》习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2.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二、多项选择题 1. 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 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 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 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 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 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 三、名词解释 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四、简答题 1. 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A. 发病率 B. 发病专率

C. 罹患率 D. 时点患病率 E. 期间患病率 2.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 标最合适?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那些疾病常用病死率 A. 关节炎 B. 消化道溃疡 C. 流行性出血热 D. 结核病 E. 心肌梗死 三、名词解释 1. PYLL 2. 爆发 四、简答题 1. 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那些因素?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 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 A. 个案调查 B. 典型调查 C. 现况研究 D. 生态学研究 E. 爆发调查 2. 对某大城市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患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 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绪 论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 一、作业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1. According to the formation and the advancement of epidemiology, which one is not included? A. Study of epidemic factor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B. Study of epidemic factors of chronic diseases C. Study of the disease prevention D. Study of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2.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3. What is the study scope of the epidemiology? A. Infectious disease B. Health problems C. Infectious disease and endemic disease D. Disease of unknown aetiology E. Disease and health status 4.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5.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E. 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6.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 进行统计学检验 B. 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 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 E. 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7.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 A. 监测 B. 抽查 C. 队列研究 D. 现患调查 E. 生态学研究

《临床流行病学》学习要点解读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流行病学定义 1、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已经由研究传染病扩展到非传染病;又从“疾病”扩展、延伸到“健康”以及与健康有关的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vents);研究的内容既包括了描述疾病的人群“分布”、探索疾病的“流行因素(决定因素risk factors,determinants),还包括研究、提出、评价预防与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 2、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将现代流行病学及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融入临床医学领域,研究患病群体的疾病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通过周密设计(design)、准确的测量(measurement),对临床的诊断(diagnosis)方法、治疗效果(therapeutic efficacy)及预后(prognosis)进行综合评价(evaluation)的一门学科。 英文解释:Clinical Epidemiology: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epidemiology to problems (diagnostic, prog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encountered in the clinical delivery of care to individual patients. The population aspect of epidemiology is present because these individual patients are members of conceptual populations. "A basic science for clinical medicine". 3、临床流行病学的目的是建立和发展能够减少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和随机误差(random error)造成误导的临床观察方法,从而得出符合真实情况的结论。 4、最初,临床流行病学强调在临床研究进行严格的设计、测量与评价(desig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clinical research, DME)。 5、在20世纪90年代初,INCLEN(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进入了总体计划的第二期项目,提出其宗旨为:“在最可靠的临床依据和有效使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临床医学实践,从而改善人民健康。为达此目的,本工作网内各国临床医师、统计师及社会学家须共同奋斗,以建立和维持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最佳的和可靠水平的能力。” 第二节、流行病学特性 一、流行病学特点:研究的手段是采用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的对象是临床的病人;研究的任务是解决临床上的各种医学问题。 二、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1、疾病诊断(Diagnosis of Disease) 2、疗效评价(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iciency) 3、探讨病因(Causal Inference) 4、临床决策分析(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Evaluation) 5、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MB)循证医学提供给病人的医疗是建立在目前所能提供的医学证据的基础上,要求临床医生运用新的技术方法,包括进行有效的文献检索、运用评价临床文献的正规方法,以获得最真实可靠的信息,然后依据这些证据,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做出决策,对疾病的预后进行判断。 6、卫生经济学评价(Health economics evaluation)卫生经济学评价可以应用于预防保健领域,选择最为经济的预防保健措施或者最需要实施预防保健措施的人群,从而使用相同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收益。从产出衡量的角度,卫生经济学评价分为如下三大类:①成本效果分析(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②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③成本效用分析(cost utility analysis) 7、其它方面(The Others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内容还包括可影响临床观察结果的偏倚(bias)、机遇(chance)等干扰因素以及临床不一致性(clinical disagreement)和临床依从性(clinical compliance)等。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

。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的研究均有很大进展,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行病学是以________为研究对象,采用_________的研究,则是它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4.流行病学的实验方法和基础医学学科的试验不同,主要是前者的实验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A型题】 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健康人 E.亚临床型病人 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A.观察法 B.建立数学模型 C.临床试验 D.实验研究 E.以上都不是 3.流行病学属于什么范畴 A.预防医学 B.基础医学 C.临床医学 D.生物医学 E.医学统计学 4.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6.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E.以上都不是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病学的研究均有很大进展,主要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流行病学是以_________为研究对象,采用__________ 的研究,则是它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4.流行病学的实验方法和基础医学学科的试验不同,主要是前者的实验是在 ____________ 中进行,可分为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 【A 型题】 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疾病 B .病人C.人群 D .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 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A .观察法 B .建立数学模型 C .临床试验 D .实验研究E.以上都不是 3.流行病学属于什么范畴 A .预防医学 B .基础医学C.临床医学 D .生物医学E.医学统计学 4.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 .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 .无症状的健康人 C .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 .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6.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C.理论法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

. .. .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近年来,国外流行病学的研究均有很大进展,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行病学是以________为研究对象,采用_________的研究,则是它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4.流行病学的实验方法和基础医学学科的试验不同,主要是前者的实验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A型题】 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 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A.观察法B.建立数学模型C.临床试验 D.实验研究E.以上都不是 3.流行病学属于什么畴 A.预防医学B.基础医学C.临床医学 D.生物医学E.医学统计学 4.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围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6.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E.以上都不是

流行病学人卫第版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 第一章绪论 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 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上述定义的基本内涵有四点:①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而不是某一个体;②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③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研究的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④流行病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以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流行病学与临床的区别 根据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的条件,或者说是否有人为的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和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是否有人为的干预因素 是否 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 随机分配?设立比较组? 是否是否 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

研究方向?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 暴露→结局暴露←结局暴露与结局同时调查 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 生态学研究 研究方法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①群体的观点;②比较的观点;③概率论的观点;④社会医学 的观点;⑤多病因论的观点。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率和比的概念:率表示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的一个参数。 比是一个值。

构成比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率=k 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构成比=% 100量(个体数之和)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 发病指标: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罹患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k 同期观察人口数病新旧病例数 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时点患病率 按观察时间期间患病率

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 K 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 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14、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15、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加重。 1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等。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病因线索。主要用途是:提出病因假说。 2、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核实诊断。 3、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

流行病学试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流行病学的定义、学科特征。 2、熟悉:流行病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其价值。 3、了解:流行病学发展简史以及流行病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二、教学大纲精要 (一)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1、流行病学的发展史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1)形成前期 (2)形成期 (3)发展期 2、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流行病学工作比较落后,但个别工作卓有成效。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成立了各级卫生防疫、防治机构。颁布了《传染病管理办法》。传染病防制成效显著。对慢性病及非传染性疾病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病因及其防治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使我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跃上了法制的轨道。 (二)流行病学的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定义包含五个特性: 1、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即疾病、伤害和健康。 2、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3、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描述疾病分布;探索原因;落实防制措施。 4、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即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 5、流行病学学科中的三要素,即原理、方法和应用。(三)流行病学的应用 1、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2、疾病监测 3、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 4、疾病自然史研究 5、效果评价 (四)流行病学的特征 1、群体特征流行病学的着眼点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群的健康状况,它所关心的常常是人群中的大多数,而不仅仅注意个体的发病情况。

流行病学 1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教案 课程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 授课时间周次课次学时 4 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内容:流行病学概念、方法、用途。 熟悉内容:流行病学发展史。 了解内容: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分支。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流行病学概念;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用途;对流行病学定义的理解和含义;从流行病学发展史看流行病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地位与影响。 教学方法发放英语阅读资料 采用英语幻灯片及图表资料 双语教学,启发式-讲授法与提问相结合 案例教学:John Snow的霍乱研究;James Lind的维生素C缺乏与坏血病的病因研究等。 教具多媒体演示 新内容 新知识 流行病学历史发展资料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思想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献身卫生防疫事业的精神 双语内容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观察法(Observational studies):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ies)监测(Surveillance)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ies)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ies)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ies)队列研究(Cohort studies) 实验法(Experimental studies)数理法(Theoretical studies) 要求自学内容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参考资料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2007 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2002 《Clinical Epidemiology》,Fletcher, Fletcher, Wagner, Williams and Wilkins,Baltimore Maryland,1982; 《Epidemiology》Third edition, Gordis L. Elsevier Saunders, Philadelphia, PA,2004; 《Epidemiology in medical practice》Fifth edition, Barker DJP, Cooper, Cyrus. Churchill Livingstone (London), 1998 复习题或要点1、What is Epidemiology ? 2、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is definition ? 3、What is the study method of epidemiology ? 4、What is the use of epidemiology ?

第一章流行病学绪论教案

第一章绪论 (Introduction) 流行病学是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它的思想萌发于2000多年前,但学科的形成不过百余年,但她在防治疾病和促进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WHO报告显示,20世纪全球公共卫生的十大成就体现在疫苗、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的饮食、机动车安全、传染病控制、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计划生育、控烟、母婴保健、饮水加氟十个领域,而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流行病学有关。因此,流行病学不仅是预防医学的骨干学科,而且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它也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 【案例】 1854年秋季,伦敦宽街暴发霍乱,在以宽街与剑桥街连接点为中心,半径为250码的区域内,10天内死亡500多人。该地区属于St. James教区,靠近金广场。1853年统计全教区人口36 406人。在1848~1849年,该教区霍乱死亡率仅为15/万。本次St. James教区霍乱死亡率高达200/万,附近地区仅为9~33(/万)。惊人的死亡率促使当地居民纷纷逃往他处。在霍乱暴发后的6天内发病严重的街道有3/4以上的居民离去。 鉴于病例死亡具有聚集性的特点,提示其中有某种特殊情况存在。John Snow,英国医师,首先集中精力调查发生疫情的地点和死亡病例。John Snow首创了标点地图分析方法,把本次霍乱暴发调查中的死亡病例标点在地图上,同时标记宽街供水站及附近的其他供水站,见图1-1。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病例都发生在离宽街水井不远的地方,只有10例住在其他水井附近。这10例中的5例家属说经常饮用宽街供水站的井水,另有2例学生上学时喝过该供水站的水,1例其父母说“大概喝过”,还有2例死于暴发前。调查73例中,有61例经常喝宽街井水,6例饮水史不祥,6例在病前未饮用该井水。但这些人很可能有机会喝该供水站的水,如附近饭馆和咖啡店使用该供水站的水作饮料。 John Snow也注意收集反面证据,当时波兰街有一家工厂,周围霍乱死者极多,但该厂535名工人中仅有5例患霍乱死亡。经调查发现该厂用自来水,且有自备水井供全厂使用,从未使用宽街井水。与此相反,凡饮用宽街供水站井水的,如在宽街的制雷管工厂,有工人200名,本次则有18例患霍乱死亡。

流行病学》习题库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E 2. C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三、名词解释 1.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四、简答题 1. 答:流行病学作为医学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如下的特点: 首先,流行病学着眼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群的健康状况,它所关心的常常是人群中的大多数,而不仅仅关注个体的发病情况,也即是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具有群体性。 第二,流行病学是以疾病的分布为起点来认识疾病的,即通过收集、整理并考察有关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以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表现为以分布为起点的特点。 第三,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即流行病学具有对比的特点。 第四,在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评价过程中利用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分布、抽样、推断、参数、指标、模型等原理和方法,目的在于科学、高效的揭示疾病和健康的本质,评价各项研究的效果。即流行病学具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点。 第五,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流行病学表现为社会医学的特点。 第六,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流行病学体现以预防为主的特点。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