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

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

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
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6): 569–576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1054599.html,

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

刘建1, 2李钧敏1, 3余华4何维明1于飞海5桑卫国1刘国方1董鸣1*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

2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济南 250100)

3 (台州学院生态研究所, 浙江临海 317000)

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193)

5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北京 100083)

摘要:揭示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的功能性状及其生态机制是入侵植物生态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性的研究进展, 通过分析植物功能性状对外来植物入侵的贡献以及外来植物的不同入侵阶段对其功能性状的需求, 探讨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的相关性及其入侵机理。迄今研究较多的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的功能性状主要包括形态性状、生长性状、生理性状、繁殖性状、种子性状、克隆性状、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变异等。这些功能性状对外来植物入侵的贡献随着入侵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在传播到达阶段, 种子性状对入侵具有重要影响; 在定居建群阶段, 与植物抗逆性和适应性相关的生理性状和繁殖性状发挥主要作用; 在扩散入侵阶段, 克隆性状和影响植物竞争能力的生理性状对植物成功入侵具有重要贡献。由于植物入侵性是其功能性状和环境因素互作的结果, 且功能性状的作用随环境因素和入侵阶段不同而异, 因此, 结合外来植物入侵阶段, 并考虑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互作, 是入侵生物学中植物功能性状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外来植物, 生物入侵, 入侵性, 植物功能性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traits and invasiveness of alien

plants

Jian Liu1, 2, Junmin Li1, 3, Hua Yu4, Weiming He1, Feihai Yu5, Weiguo Sang1, Guofang Liu1, Ming Do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

jing 100093

2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Research,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3 Institute of Ecology,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Zhejiang 317000

4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193

5 College of Nature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al traits and ecological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successful inva-sions of alien plants is a key role of the field of invasion ecolog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contributing to successful plant invasions and the demands for functional traits at dif-ferent invasion stages,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unctional traits and invasiveness of alien plants as well as related ecological mechanisms. Functional traits that have been studied in relation to their invasions mainly include seed characters, and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al, physiological, clonal and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genetic variation and plasticity of phenotype. The impacts of these functional traits on invasion success vary from one stage to another. At the introduction stage, plant invasions are mainly affected by seed characters. At the establishment stage, stress-tolerance related physiology and propagation traits exert important influences. At the explosion stage, clonal characters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related to competitive ability largely contribute to invasion success. Because plant invasions result from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and environmental features, further studies on plant invasions ——————————————————

收稿日期: 2010-04-30; 接受日期: 2010-08-19

基金项目: 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431)、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6BS0800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0521005)

*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dongmi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1054599.html,

570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8卷should consider both the effects of invasion stage and specific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on invasion success.

Key words: alien plants, biological invasions, functional traits of plants, invasiveness

外来种(alien species)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被带到其自然演化区域以外的物种(Richa- rdson et al., 2000)。外来种中只有少数会形成入侵和造成危害(Mack et al., 2000)。入侵植物(invasive alien plants)是指能在传入生境中自然生长繁殖并稳步扩展分布区的外来植物 (Richardson et al.,2000; Py?ek et al., 2004)。外来种入侵(生物入侵)不仅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还威胁着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Pimentel et al., 2000, 2005; Rudgers & Orr, 2009)。外来种一旦入侵成功, 要彻底根除往往极为困难, 即使清除成功也往往已造成极大的损失(Zavaleta et al., 2001)。因此, 在引种前对外来植物的入侵性进行分析与判别, 对避免或减少入侵植物的危害是至关重要的(Goodwin et al., 1999)。

什么样的环境容易被入侵和什么样的物种容易形成入侵是生物入侵生态学的两个核心问题(Alpert et al., 2000; Py?ek et al., 2009)。虽然人们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特性已进行了很多的研究, 并发现它们具有某些非入侵植物所不具有的功能性状(Py?ek & Richardson, 2007; Mason et al., 2008; Py?ek et al., 2009), 但目前仍无法对其入侵性进行有效预测(Alpert et al., 2000; Hawkes, 2007; van Kleunen et al., 2010)。

越来越多的研究案例表明, 植物入侵性往往是一系列功能性状和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Py?ek & Richardson, 2007; Abhilasha & Joshi, 2009; Daw-son et al., 2009), 而且在植物入侵的不同阶段可能对植物功能性状的需求不同(Dawson et al., 2009; Py?ek et al., 2009)。在外来植物引进的初期, 人类活动引起的繁殖体压力(propogule pressure)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植物入侵的中后期, 植物功能性状则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Dehnen-Schmutz et al., 2007; Flory & Clay, 2009; Py?ek et al., 2009)。因此, 系统地分析植物功能性状对外来植物不同入侵阶段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外来植物在入侵过程不同阶段对植物功能性状的需求, 探讨植物入侵性与其功能性状的关系和机理, 并对植物功能性状与入侵性关系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1植物入侵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划分

生物入侵的阶段划分一直存在争议,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有不同的划分 (Williamson & Fit-ter, 1996; Liebhold & Bascompte, 2003; Williamson, 2006)。本文将植物入侵过程分为传播到达、定居建群和扩散入侵三个阶段, 分别定义如下:

(1)传播到达阶段: 外来植物在人类有意或无意活动的影响下到达其自然演化区域以外的地区并成活。

(2)定居建群阶段: 外来植物在新地区成活后, 在自然状态下通过与当地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实现定居和建群。

(3)扩散入侵阶段: 外来植物在新地区定居建群后, 经过或不经过潜伏期, 通过自身繁殖和当地物种的竞争等, 不断扩大分布区造成生物入侵。

2 生长和形态性状

植物的生长和形态性状通过影响植物的传播、定居建群和竞争能力, 进而影响植物的入侵性。这些根、茎、叶等器官的形态性状都可通过影响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而影响其入侵性。有研究表明, 入侵植物的个体可能比较大, 但这个结论仅仅在无竞争的环境下成立(Blumenthal & Hufbauer, 2008), 因为有些入侵植物是由于善于传播和占据因干扰而产生的新生态位而实现入侵(Burns & Winn, 2006)。植物相对生长速度(relative growth rates, RGR)是区别入侵植物与非入侵植物的重要性状之一(Grotkopp et al., 2002), 但也不尽然(Bellingham et al., 2004 )。在高养分下具有较高相对生长速度的外来植物容易入侵, 而在低养分下没有这个规律。因此, 单纯的相对生长速度不能有效解释外来种为何能与本地植物有效竞争, 要解释植物入侵性需要考虑更多的植物功能性状(Smith & Knapp, 2001)。

在形态方面, 有的入侵植物的茎具有缠绕特性, 能绞杀本地物种, 例如恶性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有的入侵植物在叶片特征方

第6期刘建等: 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 571

面能促进其竞争和入侵, 例如较大的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 SLA)。虽然单纯的比叶面积不能有效解释外来种能与本地植物有效竞争的原因(Smith & Knapp, 2001), 但已有研究显示比叶面积与植物入侵性的关系最大(Lake & Leishman, 2004), 整合分析(meta-analysis)也显示入侵植物的比叶面积显著大于非入侵植物(van Kleunen et al., 2009)。

在生物入侵的传播到达阶段, 外来植物主要借助人类活动实现传播。人类有意引进的物种主要受到物种应用价值的影响, 无意引进的物种则主要受到物种隐匿和传播能力的影响, 例如毒麦(Lolium temulentum)通过隐匿在小麦种子中实现传播(李振宇和解焱, 2002)。因此种子的形态性状对某些外来入侵植物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在定居建群阶段, 植物的生长和形态性状通过影响植物的生存和竞争能力而影响植物的入侵性, 作为植物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指标, 比叶面积和相对生长速度可能是外来入侵植物和非入侵植物的重要区别之一(Py?ek et al., 2009; van Kleunen et al., 2009)。在扩散入侵阶段, 植株高度、比叶面积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这些性状都能通过提高植物的竞争能力而提高其入侵性。

3生理性状

植物的生长、繁殖和竞争等均与其生理性状密切相关, 因此, 植物的生理性状对其适应能力和入侵性具有重要影响。例如, 入侵植物的光合速率高能促使其在竞争和入侵中获胜(郑丽和冯玉龙, 2005; Feng, 2008; Feng et al., 2009)。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受水分和氮含量的限制, 入侵植物的光合系统往往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氮利用效率, 使其在与本地种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郑丽和冯玉龙, 2005; Feng et al., 2009)。

在植物入侵的不同阶段, 生理性状的影响显著不同。在传播到达阶段, 植物生理性状的影响较小; 在定居建群阶段, 外来植物的生理性状决定了它能否在新生境中生存和繁殖; 在扩散入侵阶段, 外来植物的生理性状决定了它的入侵能力。一般认为植物生理特性和生态抗逆性均对外来植物的入侵性具有重要影响(Ashton & Lerdau, 2008)。但少数研究发现入侵植物的抗逆性未必就强(Garcia-Serrano et al., 2009)。van Kleunen等(2009)通过大量研究案例的整合分析显示, 入侵植物的生理相关指标(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等)显著大于非入侵植物。

4繁殖性状

4.1种子繁殖性状

植物的种子繁殖性状对它的传播、定居建群和竞争能力均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花的形态、颜色与味道、花期、结实率等。自花受精和无融合生殖有利于入侵植物克服阿利效应(Allee effect)而实现入侵(Cheptou, 2007; van Kleunen & Johnson, 2007)。对甘松茅(Nardus stricta)和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等入侵植物的研究显示, 通过无融合生殖的方式能产生大量种子,确保入侵植物在缺乏传粉者的情况下实现入侵(鲁萍等, 2005; Kissling et al., 2006)。风媒植物更容易实现入侵, 虫媒植物在到达新分布区后往往由于缺乏合适的传播媒介而影响其入侵能力(Gassó et al., 2009)。因此植物繁殖性状对植物入侵性的影响, 尤其是植物克隆繁殖特性与植物入侵性的关系, 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Liu et al., 2006)。

花期长短对某些外来植物的入侵性也具有影响, 开花时间较长不但可以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以获得更大的定居潜力(colonization potential) (Baker, 1974), 还能与本地种竞争传粉昆虫(Moragues & Traveset, 2005)。但花期较长也会因为繁殖成本高而影响生长, 不利于入侵植物克服恶劣的环境。因此花期长是否有利于入侵会因生境特点和入侵阶段不同而异: 在入侵的初期可能是不利的, 而在入侵的扩散竞争阶段则可能有利于入侵。

种子性状是影响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主要功能性状之一。外来入侵植物的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种子完成(Tiebre et al., 2007)。种子的大小、形态、数量、寿命和传播方式对植物的传播扩散具有直接影响。在传播到达阶段, 种子大小、数量和萌发力对外来植物克服逆境, 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并形成入侵具有重要作用。一般地, 入侵植物的种子比本地植物的种子更大更多, 这能增强其远距离传播和入侵的能力(Daws et al., 2007; Abhilasha & Joshi, 2009; Dawson et al., 2009)。在入侵的后期, 种子萌发能力与植物的入侵性正相关(Daws et al., 2007; Mason et al., 2008)。入侵植物种子的萌发效率高,

572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8卷

且萌发环境条件要求低, 这是入侵种能够实现入侵的一个重要因素(López-García & Maillet, 2005)。

此外, 种子性状对入侵性的影响还因为种子的传播方式而异, 风媒外来植物中种子小容易入侵, 而以动物为传播媒介的外来植物则是种子较大更容易形成入侵(Dawson et al., 2009)。

在传播到达和定居建群阶段, 种子繁殖性状对于其克服小种群的阿利效应具有重要影响; 而在扩散入侵阶段, 种子繁殖性状的影响因具体的环境而不同。

4.2克隆繁殖性状

植物的克隆性对异质生境具有独特的适应能力, 主要由于其具有克隆整合、表型可塑、风险分摊、觅食行为和克隆分工等特性(Py?ek, 1997; Yu et al., 2004; 董鸣和于飞海, 2007)。植物入侵种中有相当一部分能够克隆繁殖, 其危害严重性与其克隆生长习性直接相关(Baker, 1974; Liu et al., 2006; Liu et al., 2008)。在入侵植物的建群初期, 种群较小的时候, 克隆繁殖方式可能对它的繁殖保障和克服阿利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有性繁殖能产生新的基因型并通过种子长距离传播占据新生境, 而克隆繁殖则通过分株生长占据新的生境。部分入侵植物以克隆繁殖产生的克隆片段为主要传播方式(Wang et al., 2008), 尤其是湿地入侵植物主要通过克隆繁殖体实现传播(Wang et al., 2008; Okada et al., 2009)。另外, 克隆植物的克隆构型对其入侵性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密集型克隆植物更容易形成入侵和造成危害(Cannas et al., 2003)。

在传播到达阶段, 由于克隆分株往往不能像种子一样远距离的传播 (Py?ek, 1997), 所以, 克隆植物在入侵的传播阶段可能处于劣势。Py?ek(1997)发现, 在欧洲中部的本地植物中, 克隆植物占69.4%, 非克隆植物只占30.6%; 而在外来植物中, 克隆植物只占36.2%, 非克隆植物的比例高达63.8%。外来植物中克隆植物的比例小于本地植物中克隆植物的比例。大尺度区域分布格局研究显示, 中国主要入侵植物中克隆植物和非克隆植物的分布格局没有显著差异(Liu et al., 2005), 这说明克隆繁殖方式对中国入侵植物的远距离传播没有显著影响。

在定居建群和扩散入侵阶段, 克隆性对植物入侵性具有重要贡献。如薇甘菊的茎萌生苗比其种子实生苗的成活率要高, 生长速度也快(胡玉佳和毕培曦, 1994)。克隆性对入侵性的贡献可能主要表现在外来植物到达新入侵地以后, 克隆性能增强外来植物的竞争和适应能力。在缺乏传粉媒介的情况下, 依然能确保其产生大量个体, 保障繁殖和克服阿利效应。

5表型可塑性

表型可塑性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是生物在没有遗传变异的情况下适应环境的一种机制(Bradshaw, 1965; Sultan, 2004)。植物表型可塑性涉及植物的形态特性、生理特性和繁殖特性等。表型可塑性较强的物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能在更广泛的环境下生长和繁殖(Brock et al., 2005)。对于外来入侵植物而言, 表型可塑性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形态、生长、生物量分配和生理特性等来获取资源, 占据生境, 增强其入侵能力(Brock et al., 2005; Ri-chards et al., 2006; Hulme, 2008)。例如, 表型可塑性较强促进了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成功入侵(Richards et al., 2005), 使得喜旱莲子草能够在陆地到水域等多种生境形成入侵(Geng et al., 2007)。

植物表型可塑性是预测入侵植物的重要指标, 大约50%的入侵植物的入侵性与其表型可塑性有关(Ren & Zhang, 2009), 因此基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建立模型能辅助预测外来种的入侵性(Rejmánek, 2000)。植物表型可塑性对入侵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定居建群和扩散入侵阶段, 因为表型可塑性能增强植物对多样环境的耐受性和适应性(Williams et al., 1995), 增强其资源捕获与利用能力, 使之表现出快速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提高其竞争力(Prentis et al., 2008)。

6遗传变异性

在物种入侵的初期, 奠基者效应(founder ef-fect)导致植物遭受繁育及传粉限制, 基因流下降, 稀有等位基因丢失, 发生遗传漂变, 使种群内遗传变异下降, 种群间遗传分化增大(Husband & Bar-rett, 1991; Amsellem et al., 2000)。案例研究显示入侵物种在入侵过程中会经历严重的遗传多样性丢失(Tsutsui & Case, 2001), 尤其是对高度近交或自交的入侵物种来说(Novak & Mack, 2005)。Dlugosch 和Parker(2007)分析了69个入侵物种, 发现等位基

第6期刘建等: 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 573 表1植物功能性状在外来植物不同入侵阶段的贡献

Table 1 The effects of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o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exotic plant invasions

植物功能性状Functional traits

传播到达阶段

Introduction stage

定居建群阶段

Establishment stage

扩散入侵阶段

Explosion stage

生长和形态性状Traits of growth and morphology √√√生理性状 Physiological traits /√√种子繁殖性状 Propagation traits √√√克隆繁殖性状 Clonal traits /√√表型可塑性 Phenotypic plasticity ﹡√√遗传变异性 Genetic variation ﹡/﹡√: 主要作用; /: 次要作用; ﹡: 无作用或不确定

√ Dominant effect; /Subordinate effect; * Uncertain or no effect

因丰富度(allelic richness)呈正态分布, 其中15.5%的物种发生了遗传变异的丢失。

但近来一些研究表明, 有些成功入侵的物种遗传多样性并未下降(Bossdorf et al., 2005; Jahodováet al., 2007; Roman & Darling, 2007)。导致这一现象的机制有多种, 例如有些入侵物种具有多个起源的重复引进(Walker et al., 2003; Koehler-Santos et al., 2006; Jahodová et al., 2007), 有些入侵物种未受到遗传瓶颈的影响(Jahodová et al., 2007), 另外快速进化、漂变与杂交也起了重要作用(Palumbi, 2001; Lavergne & Molofsky, 2007; Jahodová et al., 2007; Barrett et al., 2008)。入侵物种旱雀麦(Bromus tec-torum) (Novak & Mack, 2005)、豚草(Ambrosia ar-temissifolia) (Genton et al., 2005)、薇甘菊(李钧敏等, 2007)、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 (Liang et al., 2008)、独活(Heracleum mantegazzianum)、翅茎西番莲(Passiflora alata) (Koehler-Santos et al., 2006)等均由于在入侵地具有多个起源, 从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Jahodováet al., 2007)。

遗传多样性对入侵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外来植物定居建群后能促进它对多样环境的适应。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形成入侵能力较强的新基因型(Lavergne & Molofsky, 2007; Marrs et al., 2008)。但研究显示, 很多入侵植物, 尤其是具有克隆性的入侵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很低(Xu et al., 2003; Ye et al., 2003)。例如, RAPD技术揭示出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具有很低的遗传变异, 整个中国的凤眼莲为单一的优势基因型组成的种群(Ren et al., 2005)。喜旱莲子草遗传多样性较低(Wang et al., 2005), 却对陆地到水域等多个生境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在入侵和扩散的过程中, 如果入侵种具有较强的表型可塑性, 则可能弥补遗传多样性低的不足, 减小对生态型分化的依赖, 从而适应多变的异质生境。另外, 外来植物入侵后的的适应性进化也能增强其入侵性, 导致原产地与入侵地之间的遗传分化(Marrs et al., 2008); 与基因型变异相关的表型可塑性则能消解不同生境带来的适合度的差异, 进一步促进入侵。因此, 无论入侵植物采取哪种策略加速入侵, 只要发生了适应性进化就可以获得各种资源, 占据多样的生境。

7总结与展望

通过综合分析外来植物在不同入侵阶段对其功能性状的需求, 发现影响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植物功能性状随不同入侵阶段而变化(表1)。在传播到达阶段, 影响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功能性状主要是与种子或者繁殖体有关的性状; 而在定居建群阶段影响植物入侵性的因素是与植物抗逆性和适应性有关的生理性状和繁殖性状; 在扩散入侵阶段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的包括克隆性状、生理性状和表型可塑性等方面, 因为这些性状都会影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与其他物种竞争的能力。

虽然植物功能性状对入侵性具有重要影响, 能解释很多外来植物的入侵性, 但对外来植物入侵性的预测还非常有限(Williamson, 2006), 很多性状只能增加实现入侵的可能性, 而难以准确预测其能否入侵(Herron et al., 2007; Py?ek & Richardson, 2007)。环境因素与植物功能性状的互作才能决定植物的入侵性,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不同环境因素对入侵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尤其要关注繁殖体压力和引进时间两个因素(Lockwood et al., 2005; Thuiller et al., 2006; Py?ek et al., 2009)。在物种功能性状的比较研究中需要排除繁殖体压力和引进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并结合植物的入侵阶段和

574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8卷

具体环境因子, 才有可能找到决定外来植物入侵的关键性状。

虽然入侵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存在很多困难, 但其研究结果对外来入侵种的早期预测、及时防治与潜在危害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四个方面的深入研究有望最终揭示影响植物入侵性的功能性状: (1)外来入侵种的生物地理学研究; (2)外来入侵种与本地近缘种的比较研究; (3)外来入侵种与外来非入侵种的比较研究; (4)案例研究的整合分析(meta-analysis)。

参考文献

Abhilasha D, Joshi J(2009) Enhanced fitness due to higher fecundity, increased defence against a specialist and toler-ance towards a generalist herbivore in an invasive annual plant.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 77–86.

Alpert P, Bone E, Holzapfel C(2000) Invasiveness, invasibili-ty, and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stress in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non-native plants. Perspectives in Plant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3, 52–66.

Amsellem L, Noyer JL, Le Bourgeois T, Hossaert-McKey M (2000) Comparison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invasive weed Rubus alceifolius Poir. (Rosaceae) in its native range and in areas of introduction, using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markers. Molecular Ecology,9, 443–455.

Ashton IW, Lerdau MT(2008) Tolerance to herbivory, and not resistance, may explain differential success of invasive, na-turalized, and native North American temperate vines.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14, 169–178.

Baker HG(1974) The evolution of weed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5, 1–24.

Barrett SCH, Colautti RI, Eckert CG(2008) Plant reproductive systems and evolution during biological invasion. Molecular Ecology, 17, 373–383.

Bellingham PJ, Duncan RP, Lee WG, Buxton RP(2004) Seedling growth rate and survival do not predict invasive-ness in naturalized woody plants in New Zealand. Oikos, 106, 308–316.

Blumenthal DM, Hufbauer RA(2008) Increased plant size in exotic populations: a common-garden test with 14 invasive species. Ecology, 88, 2758–2765.

Bossdorf O, Auge H, Lafuma L, Rogers WE, Siemann E, Prati D(2005) Phenotypic and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na-tive and introduced plant populations. Oecologia, 144, 1–11. Bradshaw AD(1965)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of phenotypic plasticity in plants. Advances in Genetics, 13, 115–156. Brock MT, Weinig C, Galen C(2005) A comparison of pheno-typic plasticity in the native dandelion Taraxacum cerato-phorum and its invasive congener T. officinale. New Phy-tologist, 166, 173–183.

Burns JH, Winn AA(2006) A comparison of plastic responses

to competition by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congeners in the Commelinaceae. Biological Invasions, 8, 797–807. Cannas SA, Marco DE, Pez SA(2003) Modelling biological invasions: species traits, species interactions, and habitat heterogeneity. Mathematical Biosciences, 183, 93–110. Cheptou PO(2007) Allee effect and self-fertilization in her-maphrodites: reproductive assurance in demographically stable populations. Evolution, 58, 2613–2621.

Daws MI, Hall J, Flynn S, Pritchard HW (2007) Do invasive species have bigger seeds? Evidence from intra- and in-ter-specific comparisons.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otany, 73, 138–143.

Dawson W, Burslem D, Hulme PE(2009) Factors explaining alien plant invasion success in a tropical ecosystem differ at each stage of invasion. Journal of Ecology, 97, 657–665. Dehnen-Schmutz K, Touza J, Perrings C, Williamson M(2007)

A century of the ornamental plant trade and its impact on

invasion success.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13, 527–534. Dlugosch KM, Parker IM(2007) Founding events in species invasions: genetic variation, adaptive evolution, and the role of multiple introductions. Molecular Ecology, 17, 431–449. Dong M (董鸣), Yu FH (于飞海) (2007) The terminology and conception of clonal plant ecology.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Chinese Version) (植物生态学报), 31, 689–69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Feng YL(2008) Photosynthesis, nitrogen allocation and spe-cific leaf area in invasive Eupatorium adenophorum and na-tive Eupatorium japonicum grown at different irradiances.

Physiologia Plantarum, 133, 318–326.

Feng YL, Lei YB, Wang RF, Callaway RM, Valiente-Banuet A (2009) Evolutionary tradeoffs for nitrogen allocation to photosynthesis versus cell walls in an invasive pla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06, 1853–1856.

Flory SL, Clay K(2009) Effects of roads and forest succes-sional age on experimental plant invasion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42, 2531–2537.

Garcia-Serrano H, Ca?o L, Escarré J, Fleck I, Sans FX(2009) Physiological comparison of alien Senecio inaequidens and S. pterophorus and native S. malacitanus: implications for invasion. Flora, 204, 445–455.

Gassó N, Sol D, Pino J, Dana ED, Lloret F, Sanz-Elorza M, Sobrino E, Vilà M(2009) Exploring species attributes and site characteristics to assess plant invasions in Spain.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15, 50–58.

Geng YP, Pan XY, Xu CY, Zhang WJ, Li B, Chen JK, Lu BR, Song ZP(2007) Phenotypic plasticity rather than locally adapted ecotypes allows the invasive alligator weed to co-lonize a wide range of habitats. Biological Invasions,9, 245–256.

Genton BJ, Shykoff JA, Giraud T(2005) High genetic diversity in French invasive populations of common ragweed,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as a result of multiple sources of in-troduction. Molecular Ecology, 14, 4275–4285.

Goodwin BJ, McAllister AJ, Fahrig L(1999) Predicting inva-

第6期刘建等: 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 575

siveness of plant species based o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Conservation Biology, 13, 422–426.

Grotkopp E, Rejmánek M, Rost TL(2002) Toward a causal explanation of plant invasiveness: seedling growth and life-history strategies of 29 pine (Pinus) species.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159, 396–419.

Hawkes CV(2007) Are invaders moving targets? The general-ity and persistence of advantages in size, reproduction, and enemy release in invasive plant species with time since in-troduction.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170, 832–843.

Herron PM, Martine CT, Latimer AM, Leicht-Young SA (2007) Invasive plants and their ecological strategies: pre-diction and explanation of woody plant invasion in New England.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13, 633–644.

Hu YJ (胡玉佳), Bi PX (毕培曦) (1994) A study on life cycle and response to herbicides of Mikania micrantha.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3, 88–9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ulme PE(2008) Phenotypic plasticity and plant invasions: is it all jack? Functional Ecology, 22, 3–7.

Husband BC, Barrett SCH (1991) Colonisation history and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Eichornia paniculata in Ja-maica. Heredity, 66, 287–296.

Jahodová S, Trybush S, Py?ek P, Wade M, Karp A(2007) In-vasive species of Heracleum in Europe: an insight into 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invasion history.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13, 99–114.

Kissling WD, Lord JM, Schnittler M(2006) Agamospermous seed production of the invasive tussock grass Nardus stricta L. (Poaceae) in New Zealand: evidence from pollination experiments. Flora, 201, 144–151.

Koehler-Santos P, Lorenz-Lemke AP, Muschner V, Bonatto SL, Salzano FM, Freitas LB(2006) Molecular genetic varia-tion in Passiflora alata (Passifloraceae), an invasive species in southern Brazil. 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88, 611–630.

Lake JC, Leishman MR(2004) Invasion success of exotic plants in natural ecosystems: the role of disturbance, plant attributes and freedom from herbivore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17, 215–226.

Lavergne S, Molofsky J(2007) Increased genetic variation and evolutionary potential drive the success of an invasive gras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04, 3883–3888.

Li JM (李钧敏), Dong M (董鸣), Zhong ZC (钟章成) (2007) Population genetic differentiations in the invasive plant Mi-kania micrantha in China.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Chi-nese Version)(植物生态学报), 31, 680–68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ZY (李振宇), Xie Y (解焱) (2002)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China (中国外来入侵种).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in Chinese)

Liang Y, Liu J, Zhang SP, Wang SJ, Guo WH, Wang RQ (2008)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invasive plant Coreopsis grandiflora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Laoshan Mountain, Chi-

na.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88, 831–837. Liebhold A, Bascompte J(2003) The Allee effect, stochastic dynamics and the eradication of alien species. Ecology Let-ters, 6, 133–140.

Liu J, Dong M, Miao SL, Li ZY, Song MH, Wang RQ(2006) Invasive alien plants in China: role of clonality and geo-graphical origin. Biological Invasions, 8, 1461–1470.

Liu J, He WM, Zhang SM, Liu FH, Dong M, Wang RQ(2008) Effects of clonal integration on photosynthesis of the inva-sive clonal plant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Photosynthe-tica, 46, 299–302.

Liu J, Liang SC, Liu FH, Wang RQ, Dong M(2005) Invasive alien plant species in China: regi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11, 341–347.

Lockwood JL, Cassey P, Blackburn T(2005) The role of propagule pressure in explaining species invasions.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 223–228.

López-García MC, Maillet J(2005)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vasive South African species. Biological Invasions, 7, 181–194.

Lu P (鲁萍), Sang WG (桑卫国), Ma KP (马克平) (2005) Progress and prospects in research of exotic invasive species, Eupatorium adenophorum.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植物生态学报), 29, 1029–103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ack RN, Simberloff D, Mark Lonsdale W, Evans H, Clout M, Bazzaz FA(2000) Biotic invasions: causes, epidemiology, global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0, 689–710.

Marrs RA, Sforza R, Hufbauer RA(2008) When invasion in-creases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a study with Centaurea diffusa. Biological Invasions, 10, 561–572.

Mason RAB, Cooke J, Moles AT, Leishman MR(2008) Re-productive output of invasive versus native plants.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17, 633–640.

Moragues E, Traveset A(2005) Effect of Carpobrotus spp. on the pollination success of native plant species of the Balearic Island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22, 611–619.

Nielsen C, Hartvig P, Kollmann J (2008) Predi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vasive alien Heracleum mantegazzianum at two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14, 307–317.

Novak SJ, Mack RN (2005) Genet bottlenecks in alien plant species: influence of mating systems and introduction dy-namics. In: Species Invasions: Insights into Ecology, Evolu-tion and Biogeography (eds Sax DF, Stachowicz JJ, Gaines SD), pp. 201–228. Sinauer Associates Inc., Sunderland, MA. Okada M, Grewell BJ, Jasieniuk M(2009) Clonal spread of invasive Ludwigia hexapetala and L. grandiflora in fresh-water wetlands of California. Aquatic Botany, 91, 123–129. Palumbi SR(2001) Humans as the world’s greatest evolutio-nary force. Science, 293, 1786–1790.

Pimentel D, Lach L, Zuniga R, Morrison D(2000)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sts of non-indigenous spe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ioScience, 50, 53–65.

Pimentel D, Zuniga R, Morrison D(2005) Update on the envi-

576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8卷

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sts associated with alien-invasive spe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Ecological Economics, 52, 273–288.

Prentis PJ, Wilson JRU, Dormontt EE, Richardson DM, Lowe AJ(2008) Adaptive evolution in invasive specie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13, 288–294.

Py?ek P (1997) Clonality and plant invasion: can a trait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Clonal Plants (eds de Kroon H, van Goenendael J), pp. 405–427. Back-huys Publishers, Leidon.

Py?ek P, K?ivánek PM, Jaro?ík V(2009) Planting intensity, residence time, and species traits determine invasion success of alien woody species. Ecology, 90, 2734–2744.

Py?ek P, Richardson DM(2007) Traits associated with inva-siveness in alien plants: where do we stand? Biological In-vasions, 93, 97–125.

Py?ek P, Richardson DM, Rejmánek M, Webster G, William-son M, Kirschner J (2004) Alien plants in checklists and floras: towards bet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axonomists and ecologists. Taxon, 53, 131–143.

Rejmánek M(2000) Invasive plants: approaches and predic-tions. Austral Ecology, 25, 497–506.

Ren MX, Zhang QG(2009) The relative generality of plant invasion mechanisms and predicting future invasive plants.

Weed Research, 49, 449–460.

Ren MX, Zhang QG, Zhang DY(2005)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markers reveal low genetic variation and

a single dominant genotype in Eichhornia crassipes popula-

tions throughout China. Weed Research, 45, 236–244. Richards CL, Bossdorf O, Muth NZ, Gurevitch J, Pigliucci M (2006) Jack of all trades, master of some? On the role of phenotypic plasticity in plant invasions. Ecology Letters, 9, 981–993.

Richards CL, Pennings SC, Donovan LA(2005) Habitat range and phenotypic variation in salt marsh plants. Plant Ecology, 176, 263–273.

Richardson DM, Py?ek P, Rejmánek M, Barbour MG, Panetta FD, West CJ(2000) Naturalization and invasion of alien plants: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6, 93–107.

Roman J, Darling JA(2007) Paradox lost: genetic diversity and the success of aquatic invasions.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2, 454–464.

Rudgers JA, Orr S(2009) Non-native grass alters growth of native tree species via leaf and soil microbes. Journal of Ecology, 97, 247–255.

Smith MD, Knapp AK(2001) Physi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exotic, invasive exotic, and native plant species in tallgrass prairi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162, 785–792.

Sultan SE(2004) Promising directions in plant phenotypic plasticity. Perspectives in Plant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6, 227–233.

Thuiller W, Richardson DM, Rouget M(2006) Interactions between environment, species traits and human uses de-scribe patterns of plant invasions. Ecology, 87, 1755–1769. Tiebre MS, Vanderhoeven S, Saad L, Mahy G(2007) Hybridi-zation and sexual reproduction in the invasive alien Fallopia (Polygonaceae) complex in Belgium. Annals of Botany, 99, 193–203.

Tsutsui ND, Case TJ(2001) Population genetics and colony structure of the argentine ant (Linepithema humile) in its na-tive and introduced ranges. Evolution, 55, 976–985.

van Kleunen M, Dawson W, Schlaepfer D, Jeschke JM, Fischer M (2010) Are invaders differen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comparative approaches for assessing determinants of in-vasiveness. Ecology Letters, 13, 947–958.

van Kleunen M, Johnson SD(2007) South African Iridaceae with rapid and profuse seedling emergence are more likely to become naturalized in other regions. Ecology, 95, 674–681.

van Kleunen M, Weber E, Fischer M(2009) A meta-analysis of trait differences between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plant species. Ecology Letters, 13, 235–245.

Walker NF, Hulme PE, Hoelzel AR(2003) Population genetics of an invasive species, Heracleum mantegazzianum: impli-cations for the role of life history, demographics and inde-pendent introductions. Molecular Ecology, 12, 1747–1756. Wang B, Li W, Wang J(2005) Genetic diversity of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in China. Aquatic Botany, 81, 277–283. Wang N, Yu FH, Li PX, He WM, Liu J, Yu GL, Song YB, Dong M(2008) Clonal integration supports the expansion from terrestrial to aquatic environments of the amphibious stoloniferous herb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Plant Biol-ogy, 11, 483–489.

Williams DG, Mack RN, Black RA(1995) Ecophysiology of introduced Pennisetum setaceum on Hawaii: the role of phenotypic plasticity. Ecology, 76, 1569–1580. Williamson M(2006) Explaining and predicting the success of invading speci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invasion. Biological Invasions, 8, 1561–1568.

Williamson MH, Fitter A(1996) The characters of successful invader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78, 163–170.

Xu CY, Zhang WJ, Fu CZ, Lu BR(2003) Genetic diversity of alligator weed in China by RAPD analysis.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2, 637–645.

Ye WH, Li J, Cao HL, Ge XJ(2003) Genetic uniformity of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in south China. Weed Research, 43, 297–302.

Yu FH, Dong M, Krusi B(2004) Clonal integration helps Psammochloa villosa survive sand burial in an inland dune.

New Phytologist, 162, 697–704.

Zavaleta ES, Hobbs RJ, Mooney HA(2001) Viewing invasive species removal in a whole-ecosystem context.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16, 454–459.

Zheng L (郑丽), Feng YL (冯玉龙) (2005) The effects of eco-physiological traits on carbon gain in invasive plants. Acta Ecologica Sinica(生态学报), 25, 1430–143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责任编委: 张大勇责任编辑: 周玉荣)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调查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09生态学,青岛 266003) 摘要:当今外来入侵物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外来物种入侵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目前外来入侵物种已达283<2006年),其中恶性外来入侵种有几十种之多。本文在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中国外来五中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危害情况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外来入侵物种经济损失应对策略 外来入侵物种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成功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中,草本植物107种,外来昆虫32种,外来微生物23种<柏成寿,2004)。 1外来入侵物种概述 国内外来物种入侵现状 中国由于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带分异、生态环境错杂,为可能入侵的外来物种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除了青藏高原上少数人迹罕至的片源保护区外,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外来生物入侵物种的影响和威胁。自20实际801年代以来,我国加强了动植物检疫和防治工作。2003年全国口岸进京职务检疫达到59万批,解惑有害生物48139批1900多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贸易和交通系统的发展,外来生物物种在我国的扩散具有加快蔓延的趋势。 2001—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此次调查查明了283种外来入侵物种的分类地位、起源、一如路径、生态和经济影响等详细信息,并建立了数据库。从调查结果看,外来入侵物种中,一半以上市陆生植物;其次是陆生无脊椎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水生植物位居第五。在这些外来入侵物种中,来自美洲的有178次,占总频次的55.1%<原产地总频次为323);来源于欧洲的有70次,占总频次的21.7%;来自亚洲的有32次,占总频次的9.9%;来自非洲的有26次,占总频次的8.1%;来源于大洋洲的有2次,占总频次的0.6%。这些因外来入侵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其入侵机制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其入侵机制 一.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 1、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生物多样性: 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的生态位,排挤本地种,改变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单一或退化,破坏或污染生态环境。 2、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6%;其中13种主要入侵物种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500多亿元。 3.严重威胁人类与家畜健康和安全 4.无序杂交种质丧失:与近源的土著种杂交,改变土著种的基因组成,造成遗传污染。 二.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 1、外来入侵植物的特点(内因) (1)适应性、耐性强,入侵潜力大。 (2)繁殖能力强: A、有的外来种靠地下茎等进行无性繁殖,可避免或少受火等因素的干扰,难以清除; B、靠种子进行系繁殖的,生产种子多,种子易于传播(动物、风等),种子发芽率高,幼苗生长快,幼龄期 短,种群增长快,生殖时间短,克服寒冷的蛰伏期短。 (3)对资源的竞争力强,能抗干扰,且干扰后恢复力大。 2、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的外因 (1)被入侵的环境:栖息地相似,环境中光、温度、水分、营养和金属元素等。 (2)需要传播媒体:如动物(如人、兽、鸟类、蚂蚁等)、风等。 (3)栖息地受到干扰或破坏(非健康的生态系统)。 (4)其它:如竞争、食草动物、病原体、天敌、季节性干旱等气候变化,等等。 3、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途径 (1)人为有意引入。(2)园林中的引入种逃逸到野外。 (3)由旅客、轮船(如压舱水等)、运输的货物等无意携带而引进。 ?因此,有必要在确定是否引进某一外来物种前,对其进行风险评价。 三、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价 ?1、外来种在原起源地的分布范围。?2、个体生态学方面的特性。 ?3、生活史。?4、繁殖率。?5、开始引进的个体数量。?6、干扰对其的影响 四、控制/防除外来种的方法 1、物理法:即采用人工清除、机械清除、遮光等物理方法防除外来入侵植物。 2、化学法:采用化学药品杀死或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方法。 3、生物控制法:采用引入或种植其他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如天敌等)达到杀死或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方法。 4、综合防除法:即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相结合的综合防除外来种的方法。 五、中国外来入侵植物 中国的外来入侵物种中有半数以上是陆生植物,有一半是无意引入的。 中国现有外来植物有800多种,有40%以上来自美洲,其次是欧洲和非洲。危害较大的有紫茎泽兰、薇甘菊、互花米草、水葫芦、凤眼莲等,多数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中国古代以来外来物种的引进

中国古代以来外来物种的引进 1. 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有陆生脊椎动物2554种,鱼类3862种,高等植物约30000种,包括昆虫在内的无脊椎动物、低等植物和真菌、细菌、放线菌种类更为繁多。根据文献记载和初步调查,中国已知的外来归化植物超过600种,其中外来杂草108种,隶属23科76属,被认为是全国性或是地区性的有15种。 目前严重危害我国的外来动物约有40余种,昆虫类包括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松材线虫、蔗扁蛾、苹果绵蚜、葡萄根瘤蚜、二斑叶螨、马铃薯甲虫、小楹白蚁、红脂大小蠹等。其它外来动物,还有原产于南美洲的大瓶螺,原产于东非的褐云玛瑙螺,原产于北美洲的麝鼠,原产于前苏联的松鼠,原产南美洲的海狸鼠等。引进外来鱼类对湖泊的本地鱼种和生态系统也构成了巨大威胁,云南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最大的威胁就来自于外来入侵的鱼类,例如草鱼、鲢、鳙、太湖新银鱼、麦穗鱼、子陵吻鰕虎鱼、波氏吻鰕虎鱼等。目前对农业危害较大的外来微生物或病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 oryzicola)、马铃薯癌肿病(Synchytrium endobi-oticum)、大豆疫病(Phytophthora megasperma)、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alboatrum)、柑橘黄龙病、柑橘溃疡病(Xanthomonas citri)、木薯细菌性枯萎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ihotis)、烟草环斑病毒病、番茄溃疡病(Clavibacter michiganensese subsp. mishiganen)、鳞球茎茎线虫(Ditylenchus spp.)等。不过在我国浩繁的生物种类中到底有多少外来物种尚不得而知。同时,中国很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侵害。由于我国南北跨度5500km,东西距离5200km,跨越50个纬度及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我国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a. 涉及面广: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发现入侵种。到2002年5月,中国共建立了1500个自然保护区,覆盖全国总面积的大约9%,除少数偏僻的保护区外,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入侵种。 b. 涉及的生态系统多: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从森林、农业区、水域、湿地、草原、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其中以低海拔地区及热带岛屿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最为严重。 c. 涉及的物种类型多: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植物,到细菌、病毒都能够找到例证。 d. 带来的危害严重:在我国许多地方停止原始森林砍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 1、澳大利亚兔子的启示: 历史上,外来物种引入某一地区及由其引起严重后果是伴随着欧洲殖民扩张的历史而被人们所知晓的。从公元1500年起,随着欧洲海外扩张的进程,欧洲人把猪、牛、羊、马等牲畜带到了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当这些动物逃跑变野后,它们在各种各样的居住地内很快地散布开来。不可否认,这样的物种迁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历史告诉我们,非本地物种的引入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就会严重危害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害生态环境。1859年,当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而从外国弄来几只兔子后,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爆发了。兔子是出了名的快速繁殖者,在澳大利亚它没有天敌,由于数量不断翻番,它很快就开始毁坏庄稼。到1880年,它们到达新南威尔士,开始影响南澳地区的牧羊业。人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灭兔行动,但收效甚微。到了19世纪90年代,当兔群抵达西澳时,人们修了一条长达1000英里的栅栏,试图将其拦住。但是,这个栅栏很快被冲破了。195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的数量从最初的五只增加到了五亿只,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庄稼或草地都遭到了极大损失,一些小岛甚至发生了水土流失。绝望之中,人们从巴西引入了多发黏液瘤病,以对付迅速繁殖的兔子。但是针对兔子的细菌战

被证明只是使不断恶化的状况得到暂时缓解,一小部分兔子对这种病毒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它们在侥幸逃生后又快速繁殖起来。整个20世纪中期,澳大利亚的灭兔行动从未停止过。 2、植物的迁徙伴着病虫害外来的植物也会对当地的物种产生影响: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1769年时只有三种外来植物,但过了一个世纪,外来植物就达到91种,欧洲植物占到了当地植被数量的一半。刺梨是1839年被引入澳大利亚的,为的是提供树篱。它很快就在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疯长开了,形成了超过六英尺高的障碍。到1925年,有6000万英亩的土地受到影响,这些地区有一半的土地除刺梨外其他什么植物都不能生长。最后,靠着引进南美的毛虫──它们以刺梨为食,刺梨才在一定的区域内得到了控制。3、中国的“狼来了”: 近段时间以来,一种出现在南宁观赏鱼市场上的热带小鱼在广西成了有关部门追捕的对象。这种外形优美,色彩艳丽的热带小鱼名叫“食人鲳”,食人鲳又称“水中狼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食人鱼”。食人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性情暴烈,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即使是在它的原产地南美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生物。据有关报道,每年在亚马逊河流域,每年就有1000多头水牛被食人鲳吃掉,而食人鲳攻

全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恶性入侵物种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它们不但能以巧妙的方式实现远距离传播,而且能在新的地区建立种群,扩大繁殖,成为优势种,甚至彻底改变一个区域的生境,使之不再适合本地土著生物群落的生存。CNG在这里列出经世界各国生物学家联合研究,The Invasive Species Specialist Group (ISSG)组织公布的世界上最危险的100种恶性入侵物种。 鱼类:大麻哈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 食蚊鱼 蟾胡子鲇 尼罗尖嘴鲈 鲤鱼 黑鲈 鳟鱼 鸟类:印度八哥 白头翁 掠鸟 两栖类:牛蛙 蟾蜍 离趾蜍 陆生植物:白千层树 荻芦竹

吸水木 微甘菊 印度白茅 荆豆 暹罗草 南欧海松 Koster恶草 虎杖(竹节参) 三裂中蟛蜞菊 奎宁树 野牡丹 腺牧豆树 怪柳 风车藤 紫金牛 银合欢 千屈菜 野葛 草莓香石榴 虫蜡树 仙人掌 火树

肖孔香(巴西椒树) 乳浆大戟 非洲郁金香 黄喜马莓 含羞草 马缨丹 黑荆树 陆生无脊椎:光肩星天牛 舞毒蛾 扁虫 小火蚁 阿根廷蚁 四斑按蚊 金苹蜗牛 红外来火蚁 家白蚁 甘薯白粉虱 狂蚁 橡子螺 大果柏大蚜 大头蚁

非洲大蜗牛 白纹伊蚁 普通黄胡蜂爬行类:林蛇 谈水甲龟 水生植物:凤眼莲 大米草 杉叶蕨藻 裙带菜 水生无脊椎:海蛤 梳状水母 多刺水甲 多棘海盘车 多形饰贝 地中海贻贝 青蟹 微生物:牛瘟 鸟疟疾 栗疫病 香蕉束顶病毒 疫霉根腐病

蛙壶菌病 哺乳类:毛尾负鼠 印度小猫鼬 大鼠 野猪 鼠 海狸鼠 白鼬 兔 赤鹿 家猫 山羊 猕猴 灰松鼠 赤狐 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科学院于2003年1月10日发布的“关于发布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我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公布如下: 1.紫茎泽兰 2.微甘菊

中国100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04

附录1中国100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Appendix 1Namelist of 100 alien invasive species in China 名称Species所属类别Category Ⅰ.微生物Microorganism 1)大豆疫病菌Phytophthora megasperma腐霉科Pythiaceae 2)马铃薯癌肿病菌Synchytrium endobioticum集壶菌科Synchytriaceae 3)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Clavibater michiganensis棒形杆菌属Clavibater 4)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ceae 5)桉树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ceae 6)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丛梗孢科Moniliaceae 7)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 spot virus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dae 8)落叶松枯梢病菌Botryosphaeria laricina座囊菌科Dothideaceae 9)松针红斑病菌Mycosphaerella pini黑盘孢科Melanconiaceae 10)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长喙霉科Ceratocystiaceae Ⅱ.水生植物Aquatic plant 11)洞剌角刺藻Chaetoceros concavicornis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12)新月圆柱藻Cyclindrotheca closterium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13)微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甲藻门Pyrrophyta 14)反屈原甲藻P. sigmoides甲藻门Pyrrophyta 15)斯氏梨形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甲藻门Pyrrophyta 16)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苋科Amaranthaceae 17)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禾本科Gramineae 18)大米草S. anglica禾本科Gramineae 19)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Ⅲ.陆生植物Terrestrial plant 20)刺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ungens苋科(Amaranthaceae) 21)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苋科(Amaranthaceae) 22)刺苋A. spinosus苋科(Amaranthaceae) 23)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商陆科(Phytolaccaceae) 24)王不留行Vaccaria segetalis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25)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藜科(Chenopodiaceae) 26)杂配藜C. hybridum藜科(Chenopodiaceae) 27)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菊科(Compositae) 28)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菊科(Compositae) 29)三裂叶豚草A. trifida菊科(Compositae) 30)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菊科(Compositae) 31)三叶鬼针草B. pilosa菊科(Compositae) 32)野塘蒿Conyza bonariensis菊科(Compositae) 33)小白酒草C. canadensis菊科(Compositae) 34)苏门白酒草C. sumatrensis菊科(Compositae) 35)一年蓬Erigeron annuus菊科(Compositae) 36)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菊科(Compositae) 37)飞机草E. odoratum菊科(Compositae)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锻虎鱼GbeCbieoisod 生 中国外来人侵物种 外来人侵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括亚包 麦穗鱼TpotGdenomuhugoPeouoaruspa食蚊鱼Msuofh胎鳝LvbaesierrPeiieeld鲈PrhecPrfviclals鲢SvraierHpp

tmchlrlcpahymtx 甲壳类a 克氏螯虾CafhriysPoabucrisli 软体动物u 福寿螺Aaoiniallaa 非洲大蜗牛GatfcanAinlnc 其所有可能存活、而繁殖的部分、子或繁殖体。继配外来入侵种是对于一个生态系统而言,该生态系在统中原来并沿有这个物种的存在,它是借助人类活动越过不能自然逾越的空间障碍而进来的。人自然情况下,_、山脉河流、洋等的阻隔以及气候、海土壤、

温度、度等自然地理因素的差异构成了物种迁移湿 昆虫Isc:s 白蚁Trie 松突圆蚧PnclHmbrsishl)iSaeicraat 的障碍,依靠物种的自然扩散能力进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是相当国准的。虽然也有由于气候和地质构 造变化,动物、物或病原体进入新的系统的情使植 蔗扁蛾Bnnoh 湿地松粉蚧LboypneluOaeaau)ollimabgeelLaMnrLrm

zieaeiav稻水象Aracarevipnac 德国小蠊GrnCcraheokocBatlgrnamaeamc苹果棉蚜WolplAhEioalneuoyApepirsmirm)ldrpotosPyoeioilatif 线虫o 松材线虫Nrmecnpeodnmtensol 这个外来种就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生态平衡,改 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成为外来人侵种。 真菌Fni: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 导读:1、澳大利亚兔子的启示: 历史上,外来物种引入某一地区及由其引起严重后果是伴随着欧洲殖民扩张的历史而被人们所知晓的。从公元1500年起,随着欧洲海外扩张的进程,欧洲人把猪、牛、羊、马等牲畜带到了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当这些动物逃跑变野后,它们在各种各样的居住地内很快地散布开来。不可否认,这样的物种迁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历史告诉我们,非本地物种的引入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就会严重危害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害生态环境。1859年,当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而从外国弄来几只兔子后,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爆发了。兔子是出了名的快速繁殖者,在澳大利亚它没有天敌,由于数量不断翻番,它很快就开始毁坏庄稼。到1880年,它们到达新南威尔士,开始影响南澳地区的牧羊业。人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灭兔行动,但收效甚微。到了19世纪90年代,当兔群抵达西澳时,人们修了一条长达1000英里的栅栏,试图将其拦住。但是,这个栅栏很快被冲破了。195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的数量从最初的五只增加到了五亿只,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庄稼或草地都遭到了极大损失,一些小岛甚至发生了水土流失。绝望之中,人们从巴西引入了多发黏液瘤病,以对付迅速繁殖的兔子。但是针对兔子的细菌战被证明只是使不断恶化的状况得到暂时缓解,一小部分兔子对这种病毒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它们在侥幸逃生后又快速繁殖起来。整个20世纪中期,澳大利亚的灭兔行动从未

停止过。 2、植物的迁徙伴着病虫害外来的植物也会对当地的物种产生影响: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1769年时只有三种外来植物,但过了一个世纪,外来植物就达到91种,欧洲植物占到了当地植被数量的一半。刺梨是1839年被引入澳大利亚的,为的是提供树篱。它很快就在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疯长开了,形成了超过六英尺高的障碍。到1925年,有6000万英亩的土地受到影响,这些地区有一半的土地除刺梨外其他什么植物都不能生长。最后,靠着引进南美的毛虫──它们以刺梨为食,刺梨才在一定的区域内得到了控制。 3、中国的“狼来了”: 近段时间以来,一种出现在南宁观赏鱼市场上的热带小鱼在广西成了有关部门追捕的对象。这种外形优美,色彩艳丽的热带小鱼名叫“食人鲳”,食人鲳又称“水中狼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食人鱼”。食人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性情暴烈,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即使是在它的原产地南美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生物。据有关报道,每年在亚马逊河流域,每年就有1000多头水牛被食人鲳吃掉,而食人鲳攻击人类的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对于广西而言,更为现实的威胁是,一旦这些作为观赏鱼类引进的热带小鱼进入河流湖泊,当地的其他水中生物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广西自然环境与南美类似,食人鲳没有天敌,进入之后将形成优势物种,破坏生态平衡。 以下是记者对两位专家的专访: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其入侵机制精编版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 其入侵机制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其入侵机制 一.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 1、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生物多样性: 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的生态位,排挤本地种,改变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单一或退化,破坏或污染生态环境。 2、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6%;其中13种主要入侵物种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500多亿元。 3.严重威胁人类与家畜健康和安全 4.无序杂交种质丧失:与近源的土着种杂交,改变土着种的基因组成,造成遗传污染。 二.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 1、外来入侵植物的特点(内因) (1)适应性、耐性强,入侵潜力大。 (2)繁殖能力强: A、有的外来种靠地下茎等进行无性繁殖,可避免或少受火等因素的干扰,难以清除; B、靠种子进行系繁殖的,生产种子多,种子易于传播(动物、风等),种子发芽

率高,幼苗生长快,幼龄期 短,种群增长快,生殖时间短,克服寒冷的蛰伏期短。 (3)对资源的竞争力强,能抗干扰,且干扰后恢复力大。 2、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的外因 (1)被入侵的环境:栖息地相似,环境中光、温度、水分、营养和金属元素等。(2)需要传播媒体:如动物(如人、兽、鸟类、蚂蚁等)、风等。 (3)栖息地受到干扰或破坏(非健康的生态系统)。 (4)其它:如竞争、食草动物、病原体、天敌、季节性干旱等气候变化,等等。 3、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途径 (1)人为有意引入。(2)园林中的引入种逃逸到野外。 (3)由旅客、轮船(如压舱水等)、运输的货物等无意携带而引进。 因此,有必要在确定是否引进某一外来物种前,对其进行风险评价。 三、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价 1、外来种在原起源地的分布范围。 2、个体生态学方面的特性。 3、生活史。 4、繁殖率。 5、开始引进的个体数量。 6、干扰对其的影响 四、控制/防除外来种的方法

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报告

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报告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10-1 张秋霞100914042 暑假时看电视,由山东卫视打造的《调查》栏目中正在播放名为《调查:外来物种入侵食人鲳咬伤市民》(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1054599.html,/2012/07/25/3797000.shtml)的新闻调查,立即引起了我的关注。于是开始对家里的人进行询问,再借助于网络等工具查询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代表性物种以及身边的常见物种。以至于对于一个学习生物的学生来说,听到外来物种入侵不至于说不出一句话来。 【百度名片】在生物学上,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和分布位置以外的一种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包括这些物种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物种必须是外来、非本土的;第二,该外来物种能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入侵的外来物种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世界上最有害的十大外来入侵物种集锦 一、泛滥成灾的亚洲鲤鱼 亚洲鲤鱼,又称为银鲤,可以长成重量超过100磅的大鱼,但这是以破坏生态系统为代价的。最初,引进它是为了清理美国南部鲶鱼池的海藻。由于数量增多,一些鲤鱼溜进了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在这里,它们迅速泛滥成灾。在暑假看《新闻联播》时也注意到,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经常上演一幕幕“人鱼大战”,过多的亚洲鲤鱼抢夺了河流中其他生物的营养以及氧气等资源,于是造成了物种趋于单一的境况。在中国,鲤鱼能够做成极其美味的佳肴,但由于过度捕捞,而几乎绝迹。所以在美国中部,有许多渔民开始捕捞银鲤,经过加工处理后卖往中国。这场水产业的灾难最终通过商业捕捞转化为经济利益。 二、食肉的蛇头鱼 因为这种鱼的头部外形和蛇非常类似,因此西方人称之为“蛇头鱼”。一旦蛇头鱼在池塘或湖泊出现,它们将吞噬掉任何它们可以找到的东西。让蛇头鱼闻名于世的还是它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极其干涸的环境中仍然可以存活很长时间。据悉,蛇头鱼呼吸一次新鲜空气可以生活4天,它们还喜欢在陆地上爬行寻找新的水体。由于生命力极强,几乎没有天敌,“不挑食”,巨大的蛇头鱼可长到3英尺长,据说是最具侵略性的动物之一。 三、疯狂的葛根 葛根是第一个被编进外来物种史册的植物,也是入侵物种之一。葛根于1876年首次在美国的费城百年博览会上出现,源自于中国南方和日本等地,当时专家把它吹捧为一种耐寒、快速增长的地被植物,可帮助抑制水土流失,帮助当地人抑制土壤侵蚀的问题。但之后因为它生长太迅速,长得遍地都是,从而获得一个新的绰号:通吃南部的藤蔓。如今,葛根遍布美国各州,甚至蔓延到新泽西州北部。可以争夺植物的养分,借其它物种为自己前进铺垫道路,所到之处生物都死在其“蹂躏”之下。由于生命力极强,又是“群体”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天敌,对南方造成极大的生态灾难。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一批、第二批)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一批、第二批)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布的在中国危害比较大的入侵物种的一个名单。分别在2003年和2010年分2批发布,共35个物种。 保守统计,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范围内,中国的入侵物种有488种,其中植物265种,动物171种,菌类微生物26种。以西南和沿海地区最为严重,但是还缺乏一个预警机制。入侵途径主要是人为引进;沾粘在旅游者身上带入;自然传播。 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由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发布于2003年1月10日,共16种[2]。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中美 洲 1935年在云南南部 发现,可能经缅甸传 入。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西南部)、台湾、垂直 分布上限为2500m。 全球性入侵物种 薇甘菊(Mikaina micrantha)中美 洲 1919年曾在香港出 现,1984年在深圳 发现。 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 角洲地区 全球性入侵物种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南美 洲 1892年在上海附近 岛屿出现,1950年 代作猪饲料推广栽 培 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天津全球性入侵物种 豚草 (Ambrosia artemisiifolia)北美 洲 1935年发现于杭州 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 等地约15个省、直辖市 恶性杂草,对禾木 科、菊科等植物有抑 制、排斥作用 毒麦(Lolium temulentum) 欧洲 地中 海地 区 1954年在从保加利 亚进口的小麦中发 现 除西藏外,中国大陆各省 都有发现 全球性入侵物种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美国 东南 部海 岸 1979年作为经济作 物引入 上海(崇明岛)、浙江、 福建、广东、香港 威胁本土海岸生态 系统,致使大片红树 林消失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中美 洲 1920年代作为一种 香料植物引种到泰 国栽培,1934年在 云南南部发现 台湾、广东、香港、澳门、 海南、广西、云南、贵州 全球性入侵物种 凤眼莲巴西1901年从日本引入辽宁南部、华北、华东、大量逸生,堵塞河

资料:中国外来入侵生物调查

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外来入侵生物调查 高勇 阎彩娥/文 千万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为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天然的隔离屏障。然而近几百年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这些屏障渐渐失去它们应有的作用,外来物种们借助人类的帮助,远涉重洋到达新的生境和栖息地,繁衍扩散,它们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 2003年初,一个冬日的午后,我们走进北京海洋馆,参观经过处理的食人鲳。不久前食人鲳曾是人们争相参观的热宠,它们撕扯活鱼的景象不知让多少人心惊胆战,号称“水中狼族“。但此刻,它们却只有一动不动地躺在冰柜中,睁着无望的双眼。关于食人鲳的报道随着它们的沉寂渐渐低落。然而,制造轰动的始作俑者虽已沉寂,关于外来入侵种的思考却不会随之停止。人们为什么对它们如此敬畏,甚至都不容它们生活在小小的水族箱内,难道仅仅是因为它们生性残暴吗? “因为在中国本土并没有这种鱼”,海洋馆的负责人介绍道,“食人鲳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在我国的自然界中没有天敌。体质强壮、对水质要求不严格的食人鲳,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很容易找到适宜繁殖生长的水体,一旦流入自然水域,必将打破现有的生物链,威胁土著鱼类的生存,就如同侵略者入侵一样,对生态的破坏不堪设想。” 我曾看过一些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报道,但总觉得微甘菊、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麦穗鱼这些略显柔弱的名字如何能与“入侵“联系起来呢?食人鲳尖牙利齿倒也罢了,太湖银鱼长不盈指,又如何能“造成生态系统毁灭性打击“呢?外来入侵物种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小龙虾就是入侵物种 “外来种实际上已经来到我们生活之中,只是我们还不知道罢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吴岷博士是我国贝类研究的专家,谈起贝类入侵种如数家珍。“比如说,北京人非常爱吃的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后向北美扩散,给美国五大湖泊的渔业生产和堤坝造成了极大威胁。上世纪20至30年代经日本进入我国南京地区,随后在江浙一带迅速繁衍,对当地的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它们会在水稻田堤坝上挖洞筑穴,现在小龙虾已经在洞

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2

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发生于7月7日的柳州食人鲳事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警醒与行动,外来物种入侵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已经逐渐暴露出来,逐渐被人们察觉和重视。其实,不光广西柳州,在全中国,尤其是沿海城市。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加之沿海城市有利的交通条件,这里便成为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前沿阵地与港口,但由于未经过实地的生态系统考察和治理,加之一些非法的引入途径,以至于大量的引入物种并没有达到人们所想要的地位、目的和作用,反而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不利因素与危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入侵的外来物种。那么在我们身边到底有一些怎样的外来物种呢?请看报告。 1、调查时间:2012年8月1日——2012年8月16日 2、调查地点:××市以及全国各地重大外来物种入侵地 3、调查人:××× 4、调查方式:以捕捉物种并走访,查找图鉴、资料来确定生物种类,以此确定是否为 外来物种,并同时辅以利用网络进行查找,以此来了解外来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 用、影响与地位。全方面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况与深度。 5、调查内容:地区本土物种数量、种类以及外来物种数量、种类和对生态系统造成的 破坏。 二、调查结果 1、巴西龟——本土龟的杀手 乌龟作为宠物市场的重要交易品,每年都占据了一定比例量的销售金额与空间,而巴西龟又逐渐成为了龟市场的主导商品,但是由于每年有大量的巴西龟被放生,所以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巴西龟又叫做红耳彩龟,顾名思义,这种龟的头顶后部两侧的区域上有两块红斑且其属于彩龟家族的一个亚种。巴西龟最初是因为港澳的宠物市场中巴西彩龟供不应求,又因为巴西龟的幼崽形似巴西彩龟,所以逐渐取代了港澳台市场上的巴西彩龟。 "巴西龟"当初引进和"福寿螺"一样作为食用为目的,同属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引进后在中国各地均有养殖。由于"巴西龟"整体繁殖力强,存活率高,觅食、抢夺食物能力强于任何中国本土龟种!如果把它放生后,因基本没有天敌且数量众多,大肆侵蚀生态资源,将严重威胁中国本土野生龟与类似物种的生存。而且在只要适于生存的旅游景点加上民众"积极的放生"基本上都可看到满塘皆是"巴西龟"的震撼景象! 虽然"巴西龟"寿命仅为二十几年,但只要达到生殖期,就能顺利交配,顺利孵化,顺利成活,近几年"巴西龟"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个体已呈几何状繁衍,占据了大面积属于中国本土龟种的野外生存空间!所以爱好放生的人们切记不要购买巴西龟用来放生,否则放生则会变成“杀生”。

中国常见外来物种入侵

中国常见外来入侵物种介绍

摘要:外来入侵物种是指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被引入到自然分类区外, 在自然分布区外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对引入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影响或破坏的物种。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但由于自然生境和生态系统的退化,很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的大幅增长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物种有意或无意传播的机会大大增加。外来入侵种对我国环境的破坏已经非常明显,引起的生态问题和生物多样性也十分严重。本文通过列举几种我国常见的外来入侵种,对其产地、生活习性、入侵过程、传播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策略进行描述,加强大家对外来入侵种的认识,更好地防范外来入侵种。 关键字:外来入侵种人类活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破坏

第一章紫茎泽兰 一、紫茎泽兰简介 学名: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英文名:Crofton Weed 中文异名:解放草、破坏草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泽兰属(Eupatorium)多年生草 本或半灌木。 鉴别特征: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三角形, 边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直径可达6mm,排成伞房状,总 苞片3-4层,小花白色,高1-2.5m。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行有性和无性繁殖。每株可图1-1 紫茎泽兰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播。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能分泌化感物,排挤邻近多种植物。 二、起源和分布 原产于中、南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1865年起始作为观赏植物引进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栽培,现已广泛分布于全世界 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于美国、澳大利亚、新 西兰、南非、西班牙、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 坡、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缅甸、越南、 中国、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太平洋岛屿等30多个国 家和地区。紫茎泽兰约于20世纪40年代由缅甸传入中 国与其接壤的云南省临沧地区最南部的沧源、耿马等 县,后迅速蔓延,经半个多世纪的传播扩散,现已在西 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湖北、西藏 等省区广泛分布和危害,并仍以每年大约60 km的速度, 随西南风向东和向北扩散。其中云南省有93个县(市) 分布,面积达250多万公顷。图1-2 紫茎泽兰的花 三、危害性 1.破坏畜牧业生产:紫茎泽兰对畜牧生产的危害,表现为侵占草地,造成牧草严重减产。天然草地被紫茎泽兰入侵3年就失去了放牧利用价值,常造成家畜误食中毒死亡。紫茎泽兰对马属动物的毒性(种子和花粉可引起哮喘;种子被吸入气管和肺可引起组织坏死和死亡)和牛的拒食性已被肯定。紫茎泽兰入侵农田、林地、牧场后,与农作物、牧草和林木争夺肥、水、阳光和空间,并分泌克生性物质、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对农作物和经济植物产量、草地维护、森林更新有极大影响,是农林生产的大敌。紫茎泽兰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性强,能极大地损耗土壤肥力。另外,紫茎泽兰对土壤可耕性的破坏也较为严重。 2.破坏农业生产:紫茎泽兰生活力强,适应性广,化感作用强烈,易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种,甚至发展为单一优势群落。紫茎泽兰叶、根的水提液可抑制多种粮食作物及蔬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紫茎泽兰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性强,能极大耗损土壤肥力,对土壤可耕性的破坏也较严重。紫茎泽兰对畜牧生产的危害,一方面表现为侵占草地,造成牧草严重减产(天然草地被入侵3年后就失去了放牧利用价值);另一方面,紫茎泽兰对马属动物具毒性(牛

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植物及其防除措施

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植物及其防除措施 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该名单的发布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相关部门和地方及科研单位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意义深远。 为更好地履行联合国 生物多样性公约 ,进一步加强生物物种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努力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工作,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制订了 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并于2010年1月7日以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0]4号)予以发布。 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有外来入侵植物10种,外来入侵动物9种。10种外来入侵植物名单如下: 1 马缨丹 学名:Lantana camara L. 英文名:co mmon l antana 别名:五色梅、如意草 分类地位:马鞭草科V erbenaceae 形态特征:直立或蔓性灌木,高1~2m,枝长可达4m 。茎枝均呈四棱形,有短柔毛,通常有短的倒钩状刺。叶对生,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或楔形,边缘有钝齿,表面有粗糙的皱纹和短柔毛,背面有小刚毛,揉烂后有强烈的臭味。花密集成头状,顶生或腋生,花序梗粗壮。花萼管状,膜质,花冠黄色或橙黄色,开花后变为深红色。浆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 地理分布:原产热带美洲,现已成为全球泛热带有害植物。 入侵历史:明末由西班牙人引入台湾,因花比较美丽而被广泛栽培引种,后逃逸。现主要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海南、香港、广西、云南、四川南部等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 入侵危害:常以蔓生枝着地生根进行无性繁殖。适应性强,常形成密集的单优群落,严重妨碍并排挤其他植物生存,是我国南方牧场、林场、茶园和橘园的恶性竞争者,其全株或 残体可产生强烈的化感物质,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系 统。有毒植物,误食叶、花、果等均可引起牛、马、羊等牲畜以及人中毒。 防除方法:宜选用除草剂草甘膦(农达)进行化学防除。机械方法宜雨后人工根除,推荐结合机械、化学和生物替代等技术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2 三裂叶豚草 学名:Am bro si a tri f i da L . 英文名:g iant ragweed 别名:大破布草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0~120c m,叶对生,有时互 生,具叶柄,下部叶3~5裂,上部叶3裂或有时不裂。裂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锐锯齿,有三基出脉,粗糙,上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两面被短糙伏毛。雄头状花序多数圆形,直径约5mm,有长2~3mm 的细花序梗,下垂,在枝端密集成总状花序。雌头状花序在雄头状花序下面上部的叶状苞叶的腋部聚作团伞状,具一个无被能育的雌花。瘦果为总苞所包被,倒卵形至长倒卵形,果皮灰褐色至黑色。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洲。 入侵历史:20世纪30年代在辽宁铁岭地区发现,首先在辽宁省蔓延,随后向河北、北京地区扩散,目前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常生于荒地、路边、沟旁或农田中,适应性广,种子产量高,每株可产种子5000粒左右。主要靠水、鸟和人为携带传播。 入侵危害:危害小麦、大麦、大豆及各种园艺作物,遮盖和压制作物生长、阻碍农业生产,影响作物产量。其散播的花粉引起人体过敏,产生哮喘,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防治方法:用除草剂苯达松、虎威、克无踪、草甘膦等可有效控制其生长。

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发生于7月7日的柳州食人鲳事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警醒与行动,外来物种入侵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已经逐渐暴露出来,逐渐被人们察觉和重视。其实,不光广西柳州,在全中国,尤其是沿海城市。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加之沿海城市有利的交通条件,这里便成为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前沿阵地与港口,但由于未经过实地的生态系统考察和治理,加之一些非法的引入途径,以至于大量的引入物种并没有达到人们所想要的地位、目的和作用,反而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不利因素与危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入侵的外来物种。那么在我们身边到底有一些怎样的外来物种呢?请看报告。 1、调查时间: 2012年8月1日—— 2012年8月16日 2、调查地点: ××市以及全国各地重大外来物种入侵地 3、调查人: ××× 4、调查方式: 以捕捉物种并走访,查找图鉴、资料来确定生物种类,以此确定是否为外来物种,并同时辅以利用网络进行查找,以此来了解外来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影响与地位。全方面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况与深度。 5、调查内容: 地区本土物种数量、种类以及外来物种数量、种类和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二、调查结果 1、xx——本土龟的杀手 乌龟作为宠物市场的重要交易品,每年都占据了一定比例量的销售金额与空间,而巴西龟又逐渐成为了龟市场的主导商品,但是由于每年有大量的巴西龟被放生,所以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巴西龟又叫做红耳彩龟,顾名思义,这种龟的头顶后部两侧的区域上有两块红斑且其属于彩龟家族的一个亚种。巴西龟最初是因为港澳的宠物市场中巴西彩龟供不应求,又因为巴西龟的幼崽形似巴西彩龟,所以逐渐取代了港澳台市场上的巴西彩龟。 "巴西龟"当初引进和"福寿螺"一样作为食用为目的,同属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引进后在中国各地均有养殖。由于"巴西龟"整体繁殖力强,存活率高,觅食、抢夺食物能力强于任何中国本土龟种!如果把它放生后,因基本没有天敌且数量众多,大肆侵蚀生态资源,将严重威胁中国本土野生龟与类似物种的生存。而且在只要适于生存的旅游景点加上民众"积极的放生"基本上都可看到满塘皆是"巴西龟"的震撼景象! 虽然"巴西龟"寿命仅为二十几年,但只要达到生殖期,就能顺利交配,顺利孵化,顺利成活,近几年"巴西龟"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个体已呈几何状繁衍,占据了大面积属于中国本土龟种的野外生存空间!所以爱好放生的人们切记不要购买巴西龟用来放生,否则放生则会变成“杀生”。 2、水葫芦——何时重见xx绿 凤眼莲,多年生水草,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我国见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84年,它作为观赏植物被带到美国的一个园艺博览会上,当时被预言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并从此迅速开始了它的走向世界之旅。 1901年,被引入中国,同时也拥有了一个优美的中文名字“凤眼莲”。它美丽但却绝不娇贵,不但在盆栽的花钵里,在遗弃或扩散到野外时也同样长势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