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概说

上一节,我们分析了古今汉语词汇的差异,从中可见古今汉语的词汇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那么,古今汉语的词义呢?是否也有这种变化呢?我们先从几个大家熟知的成语入手,来进行一番考察:

痛哭流涕不速之客求全责备

上述这些成语中加“一”的词,如按照现代常用义理解均会误解。它们不是“鼻涕,” “快”,“责备”。在古文中是常用词。如:

(1)《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闻一多云:为,成也。寤寐无为,言不能成寐也。],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2)《周易?需?上六》:“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又:《荀子?乐论》:“主人来速宾及介,而众宾皆从之。”

(3)《孟子?梁惠王下》:“兵刃即接,弃甲曳兵而走。”

又:《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4)《左传?桓13》:“宋多责赂于郑。”

(5)《诗?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尔雅:明察貌]

(6)《左?成公二年》:“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戳,君之惠也。”

又:“摆甲执兵,固即死也。

以上说明,古代习以为常的词的用法,如今却只保存在成语中了,甚至连成语也不能理解,于是想办法加以改造:如:斤斤计较-------------- 两两计较。走马观

花跑马观花。何以要改呢?主要就是因为这些词的古义鲜为人知,不改就不能满足交际的需要,这也是词义变化的反映。如果单纯是改而从今,还无可厚非,怕的是不知为非。如:

(1)《吕氏春秋?先识览?去宥》:(齐人)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有人理解为“粥”。

(2)《左传》:“虽及胡耈,荻则取之。”有人译为“俘获了就捉住他。

(3)罄竹难书一一80届高考生释为“竹山难读书”。

语出《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其误有三不明:a.罄,器中空也,从缶,殸声。(难词)

b.竹(古代书制)

c.书,古今义异。(写)

有人读《战国策》:“认为赵太后有作风问题。“丈去亦爱怜其少子乎?”

这都是因为缺少词义发展的观点而以今律古。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就对许多词的古今义作了说明:例如:

玺:《说文》王者之印也。段注:“盖古者尊卑通称,至秦汉而后为至尊之称。

堂:《说文》:“殿”也。段注:许以殿释堂者,以今释古也。古曰堂,汉以

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当然,现在方言有“堂屋” 。存古义)。

删:剟(duo)也。徐错系传:“古以简牘,故曰孔子删《诗》,《书》,言有所取

舍也”。段注:“凡言删剟者,有所去即有所取。……《艺文志》:“今删其要以备篇籍。删其要谓取其要也。不然,岂刘歆《七略《》之要(班固)孟坚尽删去之乎”。

观察古今词义异同有三个角度:a、变化的范围;(变与不变)b、变化的幅度;(迥异与微殊)c、变化的结果。(扩大、缩小、转移)

二、词义变化的范围

首先我们分析下文: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晏子曰:“君过矣!夫厚藉敛不以反民,弃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行辟若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聚于百姓,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公曰:“善”。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分析上面一段文字可以看出:

1、死词,(古用今废),如:“谏、君、吾、朝属、诸侯、矣。这些词只保存在词

典和古代典籍中。

2、有的词古今都用,词义也基本相同:死、不、死狗、百姓、棺、外、内、祭、

笑、弃、货财、国、无望、有、必、狗”这些词都是常用词,有些只是由单音词变为双音节词,除了音节和词形的变化外,意义大致相同。但也有的换了个说法,或改用复音节词:令(让)、棺(棺材)、闻(听说)、曰(说)、冻馁(挨冻受

饿)、…

“《古代汉语字典》与《新华字典》同收义项的1875字,占3700字的50.9% 正是由于古汉语中有这样一些基本词贯穿古今,所以才使我们理解古文不致于向学习外语那么困难。

但是这些词,我们说它的古今词义基本相同,是否就没有一点变化了呢?是否从古到今没有一点差异呢?举例来说:

《史记》:“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布衣:平民的代称,那么,为什么平民称为布衣呢?“布衣”是何种衣料的衣服呢?考《说文》:“布,枲(xi)织也。” “枲,麻也。”可见,布,乃麻织品也。而这种布质料粗劣,故平民的衣服用之。至于王公贵族,则要穿“帛” “帛,缯也。缯,帛也。”

a.灯:古代用油灯,今人用电灯、弧光灯、霓虹灯。以上是古代词的内涵与今有差异,也就是说,词所概括的客观对象起了变化。

再如教材中的例子:死:澌也,人所离也。《说文》民:众萌也。《说文》

虹:螮蝀也。状似虫。《说文》

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甲骨文有“出虹自北饮于河” 】许氏认为雷是阴阳之气迫动回转生出万物。甚至有人认为是“天鼓” 。司雷之神是“雷公”,它有意志,可以罚暴惩恶。——今人知道乃带电云放电现象。

火,火毁也。水,准也。木,冒也。月,阙也。

鲸,海大鱼也。心,古人认为是思维器官。现在知道是血液循环的器官。如此等等,都是古人的认识浮浅,甚至错误,而今人的认识则深刻、正确。那么,这些词的词义是否发生了变化了呢?一般认为,这些词自身词义并未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从一个

词来说,它的意义和它所指的事物是不同的,换言之,是“所指”的变化,词义并无差异,只是认识事物的人对此事物认识程度的不同而已。“所指”是词与它代表的事物之间关系而言。词义是指某词在其他词对立的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语义场中的地位。

譬如:一个水平低的人可能不知道盐是Nacl,不知道“鲸”是哺乳动物,但只要他知道“盐”不是“糖” ,不把鲨鱼说成“鲸” ,能正确地和别人交谈,我们就认为他掌握了这个词义。相反,如果说,概念的内涵不同,词义就不同,水平高低不同,词义也不同,那就造成不同水平的人有不同的词义,其结果是词无固定义,这是不可能的。

3、词义有变化的大致有:

走狗、共、给、特、左右(手下臣属)、藉(征税)、孤老、辟、怨、其、。通过分析,可见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是发生在一部分词中,而绝大部分则古今词义基本相同。那么,这些变化的词,其词义变化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

第一、古今词义截然不同或差别很大的有人称为迥异。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但《孟子?滕文公》:“牺牲不成……,不敢以祭。”

《离骚》:“折琼枝以为羞兮。古:食品,今:害羞行李之往来供其贫困。

《烛武退秦师》古:外度使节,今:旅行者的东西。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孔雀东南飞》,古:处理、处置,今义:处罚。颁:《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其首。

畢《诗?小雅?鸳鸯》:“鸳鸯在飞,?之罗之。”《论衡?偶会》:“来遭民田之畢”。

蔡:《左传?定公四年》:“王于是乎杀管叔而?蔡叔。(流放)

仇:《王粲集?闲邪赋》:“横四海而无?,超遐世而秀出”。

(走遍天下无人与她比美,经过多少才出现这位美女)大火:《鲍昭:登大雷辛与妹书》:“仰视?,俯听波声” 。

烈士:《三国志?魏书?臧洪传》:“窃相谓曰:为何一日杀二?”

刘:《尚书?盘庚上》:重我民,无尽?。(保重我们百姓,不是想杀尽我们)

这些词也是我们阅读古书的一种障碍,但是这种障碍一目了然。如果按照现在常用义去理解,就会轩轾难通。因而,这种障碍容易扫除。

第二、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勤:今义勤快,与惰相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劝:今义消极劝止。《劝学》:“赦之,以劝事君者”。

穷:今义缺衣食钱财,与富相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庄子》: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

睡:今义躺在床上睡觉。语事良久,孝公睡弗听。

爱:今义喜爱。“吾何爱一牛”(孟子)

访:今义拜访,访问。穆公访诸蹇叔。(僖33)

伐:今义讨伐、砍伐。不矜其能,羞伐其德。《史记》

树:今义树木。后稷教民稼穡,树艺五谷。

替:今义代替。不替孟明。(僖33)

狱:今义监狱。大小之狱,虽不能察…

上述二类,哪一类是我们掌握词义的难点呢?古用今废者,词典有之,古今相同的可以今释古,古今迥异的,难而易解,古今有同有异才是重点。这是我们读古书所遇到的词义间最大的障碍,因为这些词司空见惯,人们凭经验去解释,最易致误。而且这类有同有异的词,数量不少。初步统计: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与《新华字典》相对照:

A收而B未收者,仅仅6字,AB兼收而义有异者1825字,其中因文字通假而形成的异义402字,因古今字不同而异者68字,除此480字,还有1345 字,占36%)。这1300多字,其中有1276字都是现代常用字(即3755个字中的),可见这些词,从词形上看,是古今习用的,而从词义上看,古今却有同有异,因此如不仔细区分,就容易误解古义。这是我们学习古汉语词义的重点和难点。

所以我们说:在古今词义异同的问题上,不在迥异,而在微殊。

三、词义变化的结果

前面的分析可见词义是在变化,且变化幅度有大小之别,那么发展变化的结果又将怎样呢?这就是说:把它未变之前的意义与变化之后的意义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呢?

教材所谈的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虚化,就是从词义变化的结果来考察认识词义的。下面来逐一分析一下:

1、词义的扩大

狂:《说文》:“狾犬也”。“狾,狂犬也”,二字互训义同。即今所谓疯狗,或云:“狂犬”。例:《晋书?五行志中》:“旱岁,犬多狂死。”

“对象(狗)+ (行为)发疯”就构成该词的意义。

随着词义的发展,后来人疯癫,乃至于其他事物失却常态均可谓之“狂”。如:《汉语大字典》P1334页狂字条所引诸义:

人的行为:

a.精神失常。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

b.狂妄,轻狂:《诗?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c.放荡、放纵。苏轼词:老夫聊发少年狂。

d.气势猛烈,声势浩大。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廻狂澜于既倒。” 于

是我们可以把“狂”后来的意义归纳为:

对象*人+行为(发疯)[象发疯的]

其他事物

这些内涵的增加,就使词义使用范围扩大了。

换种方式来说:原来为“狗发疯”,现在去掉“狗”这个限定性的义素,则发疯或象发疯的就称为“狂”。词所表达的客观对象的范围就比原来扩大了。

再如:江、河

江:长江专名一一江河通称:《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

河:黄河一一一切河流

定义:词义的扩大,就是指词的内在涵义增加,致使所表达的概念外延扩展,使该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有所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变宽泛,采取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原义寓于新义之中,并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再如:

嘴(古)鸟嘴一一今,一切器物的嘴。

菜(古)《说文》草之可食者——今:《新华字典》主食外的食品。

皮:甲文象手持皮产形。《说文》:“剥取兽革者谓之皮;段注:云者,谓其人也。《左传》:“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说明带毛的叫皮

如果去毛的就叫“革”。

《韩非子》6次《墨子》4次《荀子》3次《诗》3次《论语》1次《孟子》4次《庄子》7次《左传》13次包括皮革,皮弁,共计四^一次,基本上都是“兽皮”。只有以下几次例外:

(1)《左?哀21》:“然二子者,譬如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贬义,打比方)

(2)《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然且不免于网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今鲁国独非君之皮邪?吾愿君刳形去皮。后两个“皮”字是打比方。

2、词义的缩小

与前面的一种恰好相反。演变后的词义比原来所反映的事物范围小,即古义大于今义,今义是古义中义素的一部分。它反映的是词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到狭窄,采取了全面收缩的方式。

由泛指到特指,如:“丈人、老子”由古代的“老年人”到后来的“岳父、父亲”。使用范围缩小了,其它如:

(1)《孟子?滕文公下》:“坏宫室以为之引也。民无所安息”。

《墨子?节用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堀穴而处焉。” 《说文》:“宫,室也。”一一后来专指帝王住宅,如何房宫,未央宫。

(2)《论语》:“四体不勤,五穀不分”。

《周礼?天官?宰》:“一曰“三农,生九谷”。

《诗经》:“亟其乘屋,其始擂百谷。

可见古代的“谷”二今之“粮食作物”。而今义的“谷”只是古代“五谷” 之一。可见其内涵减少,词义范围缩小。

虫:

a.《月令》:“春日,其虫鳞。”郑注云:“龙蛇之属是也。”

b.《礼记?儒行》::“鸷虫攫搏”。郑云注:“鸷虫,猛鸟猛兽也”。孔颖达疏: “虫是鸟兽通名,故为猛鸟猛兽。”

c.《大戴礼记?易本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

十,而蛟龙为之长,倮(luo)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从以上的例子可见古代“虫”是一切动物的统称。人,天上飞的鸟,地上奔的麒麟,水中的龟,龙蛇等等。而现代汉语中“虫”一般指“昆虫”。范围缩小了。

考《说文解字》:“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鸟。此沿用《尔雅》的说法:宋邢昺疏曰:“此对文耳,散文则无足亦曰虫。(对文、散文、训诂学术语,对文指在行文中对单并用则有区别。散文则指分开使用则无别。)

现代方言中有称“蛇”为“长虫”,“老虎”为“大虫”。还存古义。其它如:

臭:古,气味,今,恶气味

诏:古,告诉,今,上告诉下

词义缩小这类词的理解,我们可以今义为理解的前提,则在今义的基础上减去一个限定性的义素。

3、词义的转移

a、汤:《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成语有:赴汤蹈火,

金城汤池,固若金汤。

古代:汤二(热的)+ (水)。现代:汤二有味道的+用水制成的+食物,中心义素由热的“转为”有味的食物。可见所指称的对象,使用的范围就有了差异。

b、脚:《韩非子?难言》:“孙子膑脚于魏。”

至唐代,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手脚冻皴皮肉死。”已指“足”脚(古代)二小腿脚(现代)二足

《说文》:“脚,胫也。”《释名》:“脚,却也”,以其坐时却在后也。因古人席地而坐,所以胫(小腿)在后,与足一样。

c、书(写)写的文字,(草书)信

d、寺:(官署)一一佛寺。

《后汉书?刘般传》:“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

《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汉代有太常寺、鸿胪寺、大理寺等官署名。

东汉时,佛经传入中国,当时建白马寺放置经书,本来仍为官署名,后来就演变为转指佛寺。说明词义的演变是有条件、有原因的。

e、暂:今义暂时、短暂,但我们考其古代用法:

《左?僖33》:“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说文》:突,犬从穴中暂出也。如果是暂时出来,怎么会有突然,冲突之

义呢?

《说文》:默,犬暂逐人也。本指“犬不吭声突然逐人” 。可见古义为情态副词,突然、仓猝。

《说文》云:暂,不久也,即短时间,今义为短暂时。由速度快——转移——时间短分析一个词的词义是否发生了转移,主要看其中心义素是否发生了变化,亦即所指称的范围是否改变。

以上我们简单地分析了词义演变的几种结果,其实,词义的演变远不止这几种结果,下面几例,大家分析其古今义:

1、《国语?越语上》:“大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土,不可不养而择也。”

《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2、《左传?僖十六》:“十六年春,陨石于宋王,陨星也。六退飞,过宋都,风

也。”宋襄公问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

3、《左传?襄十二》:“土传言,众人谤。”《国语》厉王邕,国人谤王

4、《论语?公治长》:“于予与何诛”

5、《晏子春秋》:“百姓闻之必怒吾君”

6、《出师表》:“由是感激,遵许先帝以驱驰。” 在此还有两个问题值得提出来大家讨论:

其一,同一个词,发展中可能有复杂的变化过程,应予以注意、比较。

同一个词,有人认为是缩小,有人认为是转移。如:坟:古义大土堆,今义坟墓,汤可敬《新编古代汉语》认为:古义指土堆,如“登大坟以远望兮”。《九章?哀郢》:坟墓是人为了土堆(高出地面),后来

“坟”的词义就缩小为只指坟墓了。如:“不治坟,欲为省”。(《史记?文帝本纪》),而院校教材认为是“转移” ,由土堆转为象土堆的东西。

分析其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认识同一问题,角度和出发点不同。前者立足于词义使用的范围,后者立足于词义演变的轨迹和渊源。事实上,我们认为词义转移的说法更合理一些。虽然“坟”在古代可指高土堆、人为了坟堆。并且这二义都出现较早,而且二义都在文言中常用。

《周南》:“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礼记?檀弓》:“古者墓而不坟”。

但是,这二义存在发展关系,“大堆”之义在先。今则只有坟墓义。它的

发展过程可为:大堆——转移-大堆、坟墓——缩小坟墓。

其二、有人把词义的“转移”称之为词义的“易位” 。

如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

涕(液)——鼻液;走(跑)——行走

红(粉红)——大红;盗(窃物者)——窃物者

贼(杀人者)——杀人者蒋氏指出:“易位”指的是一个义位中心义素不变,但限定义素发生变化。在我们看来,这与“词义转移”并无本质的不同,只是形式上的差别。也就是说,这种差别只在于由一词转生新义后,该义是否代替了原来已有的某词词义,如果无所代替则为转移。如果有所代替则为“易位” ,而这种分析至多只是为了便于人们解释词语而已,并未能对人们认识词义增加一点实质性的东西。

此外,词义的演变远不止这几种结果,如下面几例:

1、《国语?越语上》:“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土,不可不养而择也。” 《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褒一贬)

2、《左传?僖十六》:“十六年春,陨石于宋王,陨星也。六益鸟退飞,过宋都,风也。……宋襄公问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 (中性一褒)

3、《左传?襄十二》:“土传言,众人谤。”《国语》厉王虐,国人谤王。(中性—贬)

4、《论语?公治长》:“于予与何诛”(轻一重)

5、《晏子春秋》:“百姓闻之必怨吾君” (轻—重)

6、《出师表》:“由是感激,遵许先帝以驱驰。” (重—轻)

4、词的义项的增减:

词汇发展的历史,就是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历史,并且是出生不登记,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这跟我们前面讲的“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古今词义演变的一般情况从词义演变的结果上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汉语词汇在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词的意义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例如:山、水、风、雨、雪、人、牛、马、羊、茶、酒等。这类词大都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它们对于保持汉语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词是不多的,我们不要看到这些词大都是基本词汇,就反过来认为基本词汇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变化。事实上,基本词汇中的许多词,由古到今,意义上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这类词,在字形上古今是相同的,但意义上却看不出任何联系。它们或者原来就是两个不同的词,但也可能原来是同一个词,由于意义几经辗转,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在词义上的联系,因此,暂时作为同一个词处理。 “抢”这个词在元明以前,都只有“碰”、“撞”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元明之交,才有了“抢夺”的意思。 “绸”这个词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绵绸杠。”郭璞注:“以白地绵韬旗之杆。”郭氏的意思是说,所谓“绸杠”,就是用白底子的绵把旗杆缠裹起来。今义则指“绸缎”。 这类词古今意义完全不同,阅读古书时照今义去理解就不通。这对初学者来说是有困难的,但它常常逼得你去查问,也就不容易弄错了。而且,这类词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对阅读古书来说问题不是很大。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 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某些不同之处。有些时候,某词用今义去理解,好像能够讲通,其实并不准确,甚至把意思全弄反了。例如: ①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②孟子去齐。(《孟子·公孙丑下》)第一句中的“访”字如果照今义“拜访”去理解,就不准确,“访”在上古是向别人征求意见的意思,“访”的宾语是事而不是人。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说秦穆公向蹇叔征求关于袭郑的

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四章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字与词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音、义的结合体。 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联系: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优势,字与词之间基本上是一一对应关系。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占优势,一个汉字基本上记录语言中的一个单音节语素。 汉语中古今词汇的发展 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为缓慢。在词汇的变化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随着社会的发展,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 2、词义的不断发展变化。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就要对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一定了解,切忌不要轻易用今义去理解古义。 如:消息、睡觉、地方在古代汉语中都是一个词组。 古今词义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这些词都是汉语的一些基本词汇,它和变化较为缓慢的语法一起体现了古今汉语之间的继承关系,保证了汉语演变的稳定性。 如:日、月、山、马、牛、羊、百、千、万、大、小、多、少等 二、古今词义迥异 这类词的古今词义差异很大。如: 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锦绸杠。”《诗经》:“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义指丝绸。 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今义指应该、应当。 行李:古义指外交使节。《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今义指旅行时所携带的物品。 形容:古义指身形容貌。《楚辞·渔父》:“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今义指描写。 抢:古义指突过,撞。如《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耳。”《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揭:古义指高举。如揭竿而起。 今义指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把粘合在一起的东西分开。 羞:古义指食品。《楚辞·离骚》:“折琼枝以为羞。” 今义指害羞。 三、古今词义微殊 这是最应该注意的一种,即有一部分常用词,古今词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某些不同之处,又有某些相同之处。对于这一类词我们最应该掌握它们之间的异而不在同。从古今词义的结果来看,这类词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古今词义范围不同 (二)古今词义感情色彩不同 1、词义范围的扩大 如:江长江大河 河黄河大河 菜蔬菜《说文·艹部》:“菜草之可食者。” 《礼记·大学》:“大学始教,皮弁祭菜。”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第五课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一、古今词义的差异 一个词古今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多义词的义项发生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古义消失 (二)古今义项的微殊 (一)古代义项的消失 所谓义项的消失,是指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古代的一些事物消亡了或是人们的观念变化了,导致词的相关义项也随之消失了。如: 池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齐桓公伐楚》) ②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鼌错《论贵粟疏》) ③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例②中“池”的意思是“护城河”。例③中的“池”当“池塘”讲。现代汉语中,随着“护城河”这一事物的消失,“池”所具有的“护城河”这个义项也基本不用了。爱①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天下兼相爱》) ②货以藩身,子何爱焉?(《左传?昭公元年》) ③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中,“爱”当“喜爱”讲,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这一义项。例②和例③中的“爱”当“吝惜”讲,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和对感情认识的深入,“爱”的“吝惜”义项也逐渐消失了。 (二)古今义项的微殊

所谓“义项的微殊”,是指同一个词中的某一个义项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只有细微差别。在文言文阅读中,这种情况尤其值得注意。这种义项微殊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xx宽窄的差异 即古今词义所表示概念的外延大小不同。如: 子①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先进》) ②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③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仪礼?丧服》) 例①的“子”指“女儿”;例②的“子”指男孩;例③的“子”兼指男女,郑玄此处注释说: “凡言子者,可以兼男女。”现代汉语中,“子”只指男孩。古代汉语中的表义范围宽,现代汉语表义范围窄。臭①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②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先秦“臭”在表示“气味”时,泛指一般气味,既包括好闻的香气,也包括难闻的秽气。 后来范围变窄,专指秽气。如: ③人各有好尚,兰茞荪蕙之芳,众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曹植《与杨德祖书》)现代汉语中,“臭”在表示“气味”时,只表示“难闻的气味”,同先秦时期相比,表义范围变窄了。 亲戚 ①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 ②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史记?五帝本纪》)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但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又必须看到语言的继承性。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就造成了古今语言既有“同”的一面,又有“异”的一面。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 全面考核古今词义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发现,古今词义的异同表现为三种情况: 1 古今意义基本相同 我们知道,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即语言词汇中同人们千百年来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最基础的部分,具有历时的稳定性。这些词数量不多,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意义基本未变。例如: 名词——人、手、牛、羊、日、月、山、川、风、雨、雷、电。动词——出、入、起、立、哭、笑、打、骂、跳、叫。 形容词——长、短、轻、重、方、圆、大、小、扁、平、尖、钝、美、丑、善、恶。 数词——一、二、三、四、十、百、千、万。 上述诸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我们说“基本”,意味着它们自古及今并非没有一点变化。例如,“人”的词义,古人和今人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 《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现代汉语词典》:“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可见,现代人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认识,要比古人深刻得多。但不管怎么说,古语中的“人”和今语中的“人”,所指并无不同。基本词汇的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体现了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关系。 2 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有些词,古今词形(书写形式)完全一样,但含义迥异。例如: 该——古代常用义是“完备”。如《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汉王逸注:“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方言》卷十二:“备、该,咸也。”“该”的现代常用义则是“应该”,与“完备”完全不同。 找——古代的含义是“划船”。《集韵·麻韵》:“划,舟进竿谓之划。或从手。”(“或从手”说明“划”的另写法为“找”)《字汇·手部》:“找,与划同,拨进船也。”现代“找”义为“寻找”。绸——古代是“缠绕”之义。《楚辞·九歌·湘君》:“薜荔拍兮蕙绸。”宋洪兴祖补注:“绸,缚束也。”成语“未雨绸缪”中“绸缪”二字,义为紧密缠绕。《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孔颖达疏:“郑(玄)以为鸱鸮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有此室巢。”后常以“未雨绸缪”喻防患于未然。“绸”在现代指“丝绸”。 抢——古代义为“突过”或“撞”。《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句中“抢”为“突过”义。《战国策·魏策四》:“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句中“抢”是“撞”义。现代“抢”是“抢夺”义。 叔——上古作“拾取”讲,如《说文》:“叔,拾也。”《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现代“叔”只用于亲属称谓。 完——古代是“完整”、“完好”之义。《说文》:“完,全也。”《荀子·大略》:“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成语“完璧归赵”、“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完”都表示“全”义。现代汉语中“完”是“完了”、“终结”之义。 交通——古代是“勾结”义,贬义词,如《汉书·江充传》:“(赵太子丹)交通郡国豪猾,攻剽为奸,吏不能禁。”现代则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对于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词,要下功夫一一记牢。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三章古今词义的异同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阐述古今词义的差异性,教学时要让学生掌握古今词义在理性义与色彩义上的各种差异,并努力培养学生分析古今词义差异的能力,培养他们阅读古籍时从古代词义的角度理解词义的意识。 【基本概念】 基本词汇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 【基本理论】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哪几种情况? 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有哪几种情况? 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各有什么特点? 古今词义在情感色彩上有哪些差异? 【重点难点】 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所用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古今词义变化的基本情况 语言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在词的数量的增减和形式上的变化,而且还表现在词义的发展变化上。古今词义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既有继承的一面,更有发展的一面。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的(古今通用词):基本词汇及一些一般词汇。例如: 埃:尘也。巢:鸟在木上曰巢。 皑:霜雪之白也。澄:清也。 慈:爱也。钓:钓鱼也。 作用: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能够保持语言的稳定性,词义基本未变的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词汇”。 2?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或已经消亡的词(古用今废词)。如: 绸:古: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 今:丝绸。 该:古:完备。《楚辞?招魂》:“招具该备。” 今:应当。 再:古:指两次。“三年再会”是指三年中会面两次,不是“三年之后再会”。 “再拜”是指拜了两拜。 今:再一次。而今天则是指动作重复一次,“又”的意思。 犕:两岁的牛。 犙:三岁的牛。 此类词是学习古汉语的重点词汇。 3、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如: 敌:古代的词义主要是指“匹敌”。《左传?桓公三年》“凡公女嫁于敌国。”- —这里的“敌国”就不是指与我为仇的国家,而是指地位与我相匹敌 的国家。 今天主要是指“敌人”。 凫:是“类”的意思。《尔雅》“凫,雁丑也。”一一有人说,“凫”是丑雁,这是错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1词义异同的情况:1)有些词古今都用,词义不变。如山、水、雪、母、弟、心、耳等。2)古用今废词。古代曾经使用而现代不用的旧词。如“觥”等。3)古今义绝对不同。古代和现代用的是相同的字,而古义与今义却迥然不同。如“斋”本来是动词,指古代祭祀或典礼前的清心洁身,以示虔诚。魏晋时期有了居室、房舍的意义。4)大多数词古今义有联系有区别。2造成旧词消亡的原因:1)它们随着所表示的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如“喽腊”的“喽”,是古代楚地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祭祀这种形式消亡了,“喽”这个词也就不用了。2)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而消逝。如“?”。3)被别的词语所替代,也就是说旧词所反映的事物、观念等仍是后代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但后代改变了说法。如“倡优”现在用“艺人、演员”来代替,旧词“倡优”也就死亡了。 3古今词义的差别:1)意义的多少不同。一个词有本义,有引申义,一个词的古今意义的多少,往往会产生变化,有的旧义消亡了,有的新义产生了。如“池”在古代意义是a护城河b池塘。现代意义是a池塘b旁边高中间洼下的地方。古今相比,“池”的意义一增一减。另外还有:国、防、家、列、怜、仇、除、仅、书、信、将等。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售”,古义侧重行为的结果,指把商品卖掉,今义侧重行为的本身,是卖。“再”,古义是侧重行为的数量,是两次是第二次。今义侧重于行为的重复,是“又”。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一些词在发展中意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如“恨”的古义轻,是遗憾、不满,今义重,是仇恨、忿恨。“怨”的古义重,是恨的意思,今义轻,是埋怨和不满。还有一些词在发展中褒贬意义发生了变化。如“谣言”古义是中性的,今义是贬义。另外“下流”古中今贬,“吹嘘”古褒今贬,“谤议”古中今贬,“爪牙”古褒今贬,“锻炼”古贬今褒。4)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如“布”古指麻布、葛布。今指棉布。“坐”古指两膝着席或床榻,臀部压在脚后根上,今指臀着席位上。 4 词义变化的类型:从古今词义的范围着眼,可以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的缩小、词义的扩大、词义的转移三类。 5、词义的缩小: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如“坟”古义是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今义是埋尸体的土堆。“臭”古义是气味,今义是难闻的气味。另外还有“亲戚”“宫”“禽”“丈夫”“丈人”等。 6、词义的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焚”古义是放火烧山进行围猎,今义泛指一切焚烧。另外有:“响”“色”“河”“江”“裁”等。 7、词义的转移: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事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如“封”古义指积土成堆,今义指封闭。另外还有“走、脚、狱、诛、货”等。 8、怎样掌握词的古义:我们必须勤查有关的工具书与阅读古代作品相结合,对词义的古今义例反复参证比较,还可以通过一些文字的和语言的手段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古义。分三方面谈:1)从字形上分析。如“劝”从“力”,可见本义是勉力、奋力。“醒”从酉,本义是酒醒。2)从语境上分析。如“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证明“睡”的本义是“打瞌睡”。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治??乱”。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如“款待”中的“款”古义是诚恳。“捐躯”中的“捐”古义是舍弃。“呼天抢地”中的“抢”古义是触、碰。“举世无双”中的“举”古义是“全”。等。

古今词义异同举例

朕——古代是第一人称代词,人人可用,如《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朕”是屈原的自称。《尔雅·释诂下》:“朕,我也。”郭璞注:“古者贵贱皆自称朕。”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称帝后,把“朕”定为“至尊之称”,以后历代相袭,只有皇帝才能称“朕”。 币——上古指礼物。先秦外交官所带礼物有“玉、马、皮、圭、璧、帛”六种,称为“六币”,又特指用来送人的丝织品(即“帛”)。“币”在汉代产生“货币”义,一直沿用至今。 走——古义为“跑”。《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成语“走马观花”之“走”即此义。“走狗”原指跑得快的猎狗。“走”之今义指步行。斃——上古是“向前倒下”之义。《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斃于车中。”“斃于车中”即“向前倒在车中”。一个人因疲劳过度或受重伤而趴倒在地,永远不起来,就是死了。汉代“斃”有“死亡”之义,一直沿用至今。 兵——上古指兵器。《说文》:“兵,械也。”成语“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和现代“兵工厂”中的“兵”,均表武器。现代一般指士兵、战士,即拿武器的人。 党——“党”是周代居民组织的单位,五百家为党。《周礼地官大司徒》:“五族为党。”郑玄注:“族,百家;党,五百家。”后来指由于某种利益而组成的集团,含贬义,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皆栾氏之党也。”现代是“政党”之义。 池——上古一般指护城河。《说文》:“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池中有水,因而发展出“池塘”义,此义为现代常用义。 愤——上古是憋闷的意思。《说文》:“愤,懑也。”《论语·述而》:“不愤不启。”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从汉代起,“愤”产生了“因不满而情绪激动”即忿怒之义,《字汇》:“愤,怒也。”此义为现代常用义。访——上古义为向人咨询。《说文》:“泛谋曰访。”徐锴注云:“此言泛谋,谓广问于人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意即秦穆公向蹇叔征询对偷袭郑国的意见。中古以后,“访”有“拜访”、“探望”、“寻访”等义,沿用至今。 粪——上古是“扫除”之义。《说文》:“粪,弃除也。”即除去污秽之物。由此义又发展出“粪田”即给田里的禾苗施肥之义,段玉裁说:“凡粪田,多用所除之秽为之,故曰粪。”后来,又指被扫除的秽物,今义则专指粪便。国——先秦一般指诸侯的封地,如“秦国”、“晋国”等。有时表示首都,如《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此义现代基本不用。今义指国家。 购——古义为悬赏征求,而不是“买”。《说文》:“购,以财有所求也。”段玉裁注:“县(悬)重价以求得其物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现代“购”与“买”同义。 羹——上古指带汁的肉,不同于中古以后所说的“羹汤”。《尔雅》:“肉谓之羹。”《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煮熟了的野菜,叫“菜羹”。今义“羹”指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如“豆腐羹”、“鸡蛋羹”等。怜——古代的常用义是“爱”。《尔雅》:“怜,爱也。”《列子杨朱》:

通论三 古今词义的异同定.ppt.Convertor

★通論三:古今詞義的異同 一、詞義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三種情況 二、古今詞義的差異★ 三.詞義的確定方法 一、詞義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三種情況 ●1、古用今廢詞:主要指在漢語曆史上被淘汰、已經失去了交際作用、隨舊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詞。 卣,(yǒu) 椭圆形的肚大口小、有盖有提梁的 酒器。 媵,陪嫁的女子。 笏,朝版。 古代表示等級的詞: 皂、隸、僚、僕 區分牲畜種類的詞: 豯(三月小豬)豝(二歲母豬)豜jian1(三歲豬);羜(五月生羔)、羳(黃肚羊)、犙(三歲牛)、牭(四歲牛)。 古代祭祀名稱: 祠ci2,春祭;礿yue4,夏、商兩代指春祭。周代夏祭;禪shan4,祭天;社,祭地。膢lǘ2:楚地二月對飲食神的祭祀。 反映古代酷刑的詞: 劓yi4、黥qiong2、刖yue4。 其它:俑、笏、媵、耒耜、耦、薨hong1。 3 造成這些詞語消亡的原因主要是★: 1)它們表示的曆史事物已經消亡。如“臘”(虞不臘矣)、“薦”(兽畜吃的草)。 2)隨著社會觀念的改變而消逝。如“祲”(古人認為是陰陽相侵產生的不祥之氣)。 3)被別的詞語所替代,也就是說舊詞所反映的事物、觀念等仍是後代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但後代改變了說法。如“倡優”現在用“藝人、演員”來代替。 4 ●2、古今義基本相同。 這些詞多為基本詞匯,是語言穩定性和繼承性的主要表現: 人、馬、牛、羊、川、丘、山、水、天、火、泉、雨、耳、刀、日、月、雲、桃、李、棗、兄、弟、父、母、女、衣(名) 出、入、起、坐、哭、笑、吐、罵(動) 大、小、輕、重、長、短、方、圓(形) 一、二、三、四、個、十、百、千(數) 1)完全不同。 綢:古義指纏繞,《爾雅·釋天》:“素錦綢杠。”郭璞注:“以白地錦韜(纏繞、套住)旗之杆。”《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綢。”王逸注:“綢,縛束也。”今義為絲織品的名稱。該:古代常用義為完備。《楚辭·招魂》:“招具該備,永嘯呼些。”王逸《注》:“該。亦備也。言撰設甘美招魂之具,靡不畢備,故長嘯大呼以招君也。”《方言》卷十二:“備、該,咸也。”現常用意義為“應當”。成語“言簡意賅”一詞中,“賅”與“該”義同而形異。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 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难点,是汉语词义变化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此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知识。 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 古今词义基本未变 汉语的基本词汇,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从古到今意义都相同。这反映了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如“父”、“母”、“兄”、“弟”、“心”、“耳”、“手”、“口”、“天”、“地”、“日”、“月”、“星”、“风”、“雨”、“雪”、“冰”、“水”、“火”等古今没有变化。 还有一些词虽然不属于基本词汇,但是古今意义也没有发生变化。 “钓”即用鱼钩钓鱼。 “秕”意思是秕谷是没有长好的粮食作物。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又如“蟋蟀”“芍药”都是古书里早就有的词,现在它们还是这个意思。 (二) 古今词义不同 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旧词死亡 社会观念的改变使有的词被其他词语取代。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倡优”指表演歌舞杂技的人。现在叫做“演员”,旧词“倡优”也不用了。 有的词随着历史事物而消亡。 如:“膢”是古代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这中祭祀形式消亡,“膢”这个词就不用了。 2、 古今同字异词 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不同的词,,该字的古义和今义不同。 如“抢”今天表抢劫义。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是触碰的意思,二者完全不同。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现在则泛指所有的睡觉。 古今词义的差别有时相当小,容易误解。对于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在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分辨。 “凡公女嫁于敌国”。指是国君的女儿嫁到大小对等的诸侯国去。“敌”在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但是人们会把“敌国”误解为敌对国家。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又必须承认语言的继承性,看到古今汉语相同的方面;但是更应该重视语言的发展,看到古今汉语相异的方面。继承和发展,是矛盾的统一,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对的。语言的各方面,词汇变化最快。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词义不断演变。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 有没有这样的一些词:它们的意义直到今天仍旧是几千年前的意义,几乎没有发生变化的呢?有的。例如“鸡”、“牛”、“大”、“小”、“哭”、“笑”等,它们所指称的仍旧是几千年前的同一概念。这些是属於基本词汇的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言的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像这种意义几乎没有变化的词,在汉语词汇中只占少数。 有没有这样的一些词:它们的现代意义和古代意义是毫无关系的呢?也是有的。例如“该”字在上古和中古都只当“完备”讲(注:古代汉语里,字和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因此,研究古代汉语,传统上都以字为单位。本书为了行文的方便,沿用了传统的办法,在论及某个具体的单音词时,往往不称“某词”而称“某字”,如不说“…该?这个词”,而说“…该?字”,以下皆同此(只是行文上这样,但我们实际上还是以词为单位)。),宋玉《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王逸注:“该,亦备也。”到了中古以后才有“应当”的意义,在这后起的意义和“完备”的意义之间,我们看不出继承的关系来(注:《说文》:“该,军中约也。”段玉裁注:“凡俗云…应该?者,皆本此。”但是“军中约”的意思没有史料可以证明。)。又如“抢”(qiǎng)字,现代是抢劫的意思;《庄子·逍遥游》中“抢(qiān g)榆枋”的“抢”,是“突过” 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四》中“以头抢(qiāng)地尔”的“抢”,是“撞”的意思,都和“抢劫”的意义无关。再如寻找的“找”(zhǎo)。《集韵》有个“找”字,那是“划船”的“划”(huá)的异体字,和“寻找”的意义无关,读音也完全不同。像这样使用同一形体而古今意义无关的词,在汉语词汇中更是少数。这少数字,有的只是同一个字,古今用法不同,表示不同的词;有的则是因为我们的研究不够,它们的来历还没有被发现罢了。 就一般情况来说,古义和今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由于语言的继承性,今义从古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今古之间必然要发生关系。有些关系是比较明显的,有些关系是比较隐晦的。有些关系非常密切,竟致使一般人分辨不出古今词义的细微区别;有些关系比较疏远,却又令人误以为没有关系。我们对於古今词义的关系,不管是密切的还是疏远的,都应该加以注意。 在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假使古代汉语的词都像“鸡”、“牛”、“哭”、“笑”等一样,古今词义相同,我们读古书的困难就会小得多。假使古代的词是死去了的,现代罕用的,当然对阅读古书会带来一定困难;但我们一查字典,也就解决了问题。例如“傩”(nuó)字,《辞海》说是“驱逐疫鬼”,我们一看也就懂了。又如上文所举的“该”(又写作“赅”)字,我们知道它在古代只有“完备”的意义,和现代“应当”的意义截然不同,那也好办,我们很容易就把古今词义分辨得清清

古今词义异同

古今词义异同 一、古今词义(词汇)的传承与存废 1、古用今废词 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已经失去了交际作用、随旧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词。如: 区分牲畜种类的词:羜,五月生羔;羳,黄肚羊;犙,三岁牛;牭,四岁牛。 古代官职等级:君、臣、仆、吏、奴、婢、大夫、尚书、丞相。 古祭祀名:祠,春祭;礿,夏祭;禅,祭天;社,祭地。 2、古今义同词 多为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个别词义所指仍有细微差别。如: 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 3、古今异义词 (1)完全不同:在阅读文献时一定要注意。 绸:古义指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缠绕、套住)旗之杆。”《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绸。”王逸注:“绸,缚束也。”今义为丝织品的名称。 该:古代常用义为完备。《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王逸注:“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方言》卷十二:“备、该,咸也。”现常用意义为“应当”。成语“言简意赅”一词中,“赅”与“该”义同而形异。 抢:《战国策?秦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两处的“抢”皆“碰、撞”之义。 行李:古指外交使节,指人不指物。《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指出行时携带的东西,指物不指人。 (2)同中有异,古今意义之间存在细微差别。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 “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现在则泛指所有的睡觉。 古今词义的差别有时可以相当细微,容易造成误解。对于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在学习中尤应注意分辨。 例如“劝”在古代表示对人的鼓励、劝勉。如《鞌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即以此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国语?越语》:“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又如“劝学”、“劝农”都是鼓励的意思。今义为劝说。但是人们常会从现代语感出发,把“劝”简单地理解成劝说(劝解)。 又如“敌”在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左传》有“凡公女嫁于敌国”的说法。意思是国君的女儿嫁到大小对等的诸侯国去(即门当户对的意思)。但是人们从许多语感出发,会把“敌国”误解为敌对的国家。 给:古常用义为供给。《战国策?齐策》:“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今常用义为给。勤:古常用义为辛劳、辛苦,与“逸”相对。《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今常用义为勤劳、勤快。 访:古义为询问、咨询。《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今义为探访、访问。二、古今词义的差异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义和今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行李”和“乏困”都是很普通的词,可是,在这句话里,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就讲不通。这就是古今词义不同的缘故。“行李”现指旅行时带的被子、衣物、箱子等,而古代指外交使节;“乏困”现在都是疲劳的意思,如“人困马乏”,古代却指缺少吃用,行而无资叫“乏”,居而无食叫“困”。再如: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寻”还有“八尺”的意思,如:“布帛寻常,庸人不释”、“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帆出石头”,“除”还有“台阶”的意思。 所谓古今词义的异同,指的就是上述情况,即同一个词在意义上古今之间的差异。“古义”说的是这个词古代的与现在不同的意义,今义说的是这个词在现代的意义。 “沛公方踞床令两女子洗,而见食其。” “踞”是什么姿势,与“坐”有什么区别?“床”和现在的床是否一样?“洗”是洗什么?“见”是不是看见的意思?“踞”是“蹲”,“足底着席而下其臂耸其膝”,“床”是“安身之几坐”,主要用于坐,所以“踞床”不像今人垂足而坐。“洗”是“洗脚”,“见”则是使动用法,即令郦食其谒见,一般可译为召见、接见。 二、古今词义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社会的发展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中的生活现实发生了变化,标志这一客观现实的词的内容也就会发生变化。如“坐”、“跪”、“跽”、“寺”、“烛”、“百姓”。 (二)认识的发展 在客观事物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人们认识的发展,词义也会产生变化,因为词义是表现概念的,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及其主观评价,认识变了,词义所表示的概念也变化。比如:“皮”、“肉”。

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概说 上一节,我们分析了古今汉语词汇的差异,从中可见古今汉语的词汇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那么,古今汉语的词义呢?是否也有这种变化呢?我们先从几个大家熟知的成语入手,来进行一番考察: 痛哭流涕不速之客求全责备 上述这些成语中加“—”的词,如按照现代常用义理解均会误解。它们不是“鼻涕,”“快”,“责备”。在古文中是常用词。如: (1)《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闻一多云:为,成也。寤寐无为,言不能成寐也。】,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2)《周易·需·上六》:“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又:《荀子·乐论》:“主人来速宾及介,而众宾皆从之。” (3)《孟子·梁惠王下》:“兵刃即接,弃甲曳兵而走。” 又:《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4)《左传·桓13》:“宋多责赂于郑。” (5)《诗·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尔雅:明察貌】 (6)《左·成公二年》:“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戳,君之惠也。” 又:“摆甲执兵,固即死也。 以上说明,古代习以为常的词的用法,如今却只保存在成语中了,甚至连成语也不能理解,于是想办法加以改造:如:斤斤计较——两两计较。走马观花——跑马观花。何以要改呢?主要就是因为这些词的古义鲜为人知,不改就不能满足交际的需要,这也是词义变化的反映。如果单纯是改而从今,还无可厚非,怕的是不知为非。如: (1)《吕氏春秋·先识览·去宥》:“(齐人)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有人理解为“粥”。 (2)《左传》:“虽及胡耈,荻则取之。”有人译为“俘获了就捉住他。 (3)罄竹难书——80届高考生释为“竹山难读书”。 语出《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其误有三不明:a. 罄,器中空也,从缶,殸声。(难词) b.竹(古代书制) c.书,古今义异。(写) 有人读《战国策》:“认为赵太后有作风问题。“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这都是因为缺少词义发展的观点而以今律古。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就对许多词的古今义作了说明:例如: 玺:《说文》王者之印也。段注:“盖古者尊卑通称,至秦汉而后为至尊之称。 堂:《说文》:“殿”也。段注:许以殿释堂者,以今释古也。古曰堂,汉以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 汉语的词义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一个难点,是词义差异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知识。 古今汉语词义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古今词义基本未变 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汉语的基本词汇,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从古到今意义都相同。 如“天”、“地”、“日”、“月”、“星”、“风”、“雨”、“雪”、“冰”、“水”、“火”、“父”、“母”、“兄”、“弟”、“心”、“耳”、“手”、“口”等均是古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还有一些词虽然不属于基本词汇,但是古今意义也没有发生变化。 《说文》:“钓,钩鱼也。”即用鱼钩钓鱼。又:“秕,不成粟也。”意思是秕谷是没有长好的粮食作物。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又如“蟋蟀”“芍药”都是古书里早就有的词,现在它们还是这个意思。都反映了古今词义有继承性的一面。 (二)古今词义基本不同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旧词的死亡 有一类词随着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 如:《韩非子·五蠹》:“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遗以水。” “膢”是古代楚地在二月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之中祭祀形式消亡,语言中“膢”这个词也就不用了。 还有的词,由于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 如《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句中的“倡优”指表演歌舞的和表演杂技的艺人。现在一般叫做“演员”,旧词“倡优”也就不用了。 2、古今同字异词 有一些本来是不同的词,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因而该字的古义和今义迥然不同。 如《逍遥遊》:“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qiāng)是触碰的意思,与今天的表抢劫义的“抢”(qiǎng)完全不同。就是一例。 (三)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三章古今词义的异同【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阐述古今词义的差异性,教学时要让学生掌握古今词义在理性义与色彩义上的各种差异,并努力培养学生分析古今词义差异的能力,培养他们阅读古籍时从古代词义的角度理解词义的意识。 【基本概念】 基本词汇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 【基本理论】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哪几种情况? 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有哪几种情况? 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各有什么特点? 古今词义在情感色彩上有哪些差异? 【重点难点】 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所用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古今词义变化的基本情况 语言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在词的数量的增减和形式上的变化,而且还表现在词义的发展变化上。古今词义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既有继承的一面,更有发展的一面。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的(古今通用词):基本词汇及一些一般词汇。 例如: 埃:尘也。巢:鸟在木上曰巢。 皑:霜雪之白也。澄:清也。

慈:爱也。钓:钓鱼也。 作用: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能够保持语言的稳定性,词义基本未变的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词汇”。 2.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或已经消亡的词(古用今废词)。如: 绸:古: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 今:丝绸。 该:古:完备。《楚辞·招魂》:“招具该备。” 今:应当。 再:古:指两次。“三年再会”是指三年中会面两次,不是“三年之后再会”。 “再拜”是指拜了两拜。 今:再一次。而今天则是指动作重复一次,“又”的意思。 犕:两岁的牛。 犙:三岁的牛。 此类词是学习古汉语的重点词汇。 3、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如: 敌:古代的词义主要是指“匹敌”。《左传·桓公三年》“凡公女嫁于敌国。”——这里的“敌国”就不是指与我为仇的国家,而是指地位与我相匹敌的国家。 今天主要是指“敌人”。 凫:是“类”的意思。《尔雅》“凫,雁丑也。”——有人说,“凫”是丑雁,这是错误的。“凫”是雁的一类。 骤:古代指“再一次”。《楚辞·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 今天指“急速”。 由此可见,学习古今词义的异同,重点不在于“迥别”,而在于有同有异,特别在于“微殊”。对于“迥别”的,我们不懂,就会去查字典等工具书,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而对古今词义“微殊”的,如果不留神,可能就会出笑话。因此,我们就要特别引起注意。 再如:少:《左传·僖公五年》“太后之色少解。”“少”是“稍微”的意思,而不是“多少”的“少”。

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一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词义异同的情况 1、古今无别基本词汇,自然现象、亲属名称、肢体名称 2、古代使用、现代不用(1)随着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如觥;(2)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而消逝,如祲;(3)被别的词语取代,如倡优。 3、用字相同,但古义与今义迥别,如怕,本为泊的本字,与害怕之意无关。 4、古义与今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关系较为复杂,可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1)意义的多少不同。池,古护城河、池塘;今池塘、旁边搞中间洼下的地方(乐池、舞池)。古汉语中有些词,除有现代常有的意义外,还有些现代所无的意义,如国(都城)、家(卿大夫的封地)、怜(爱)。 (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售,古侧重于行为的结果,如《广韵》:“售,卖物出手。”《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今只侧重行为的本身,如售票,零售。再,古侧重行为的具体数量,即两次或第二次,如晁错《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今侧重行为的重复。 (3)词义的轻重不同。恨,古义轻,今义重。如司马迁《报任安书》:“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怨则是古义重,今义轻。《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4)词义感情色彩不同。干宝《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报任安书》:下流多谤议。《国语越语上》:“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5)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孟子·许行》:“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二、词义变化的类型 从词义适应的范围看,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的缩小、扩大、转移三类。 1、缩小。古义范围大于今义。坟: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亲戚:亲属,包括父母子女。臭:气味。宫:室,房屋。禽:鸟兽。丈夫:男子。 2、扩大。古义范围小于今义。色:脸色。江:长江。河:黄河。雄:鸟父。雌:鸟母。户:单扇门。 3、转移。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两事物之间又有联系。走:跑。狱,案件。诛,责求。 从词汇发展历史看,三者可以交替发生。幣,用于馈赠的帛→泛指用于馈赠的财物或礼品(扩大)→货币(转移)。 三、怎样掌握词的古义 1、从字形上分析。劝,从力,故本义当是勉力、奋力。醒,从酉,与醉、酣同,而与寝、寐等不同,故本义当指酒醒。 2、从语境上分析。再,《左传·庄公十五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墨子·尚贤》:“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周易·系辞下》:“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中去考察。款待(诚恳)、捐躯(舍弃);《国语》:“是以事行而不悖。”(并行不悖) 练习一下面各句中加横线的词现在还用,它们在句中的意义与今义有何不同? 1、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 2、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3、燕兵独追北。 4、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5、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古今词义差异辨析举例

古今词义差异辨析举例 ●逝将去女。《诗经?硕鼠》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 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斃于车中。《左传》 ●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国语》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上水遣怀》 ●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民。《史记》 ●练习: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的词义: ●1.填然敢之,兵刃既接,并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蔺列传》 ●3、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史记魏公子列传》 ●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捕蛇者说》 ●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孟子·梁惠王上》 ●6、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三国志·诸葛亮传》 ●7.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止》 ●8. 丽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豪杰交通。《史记·黥布列传》 ●9.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左传》 ●10.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现代语词中的古义-1 揭竿而起举 举世无双全 并行不悖违反 口诛笔伐责讨 若即若离接近,走近 呼天抢地碰 家给人足丰足,富裕 日薄西山迫近 痛哭流涕眼泪 感激涕零眼泪;落 以身作则准则,榜样 赴汤蹈火开水 避重就轻接近,走近 不速之客招致 闭门谢客辞 洒扫庭除台阶 坚壁清野营垒 怨天尤人归罪 枪声大作兴起

通论古今词义的异同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异同”概说 (一)古汉语基础课中的字与词 词是用字来记录的。文言词大多是单音节的,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就记录一个词。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个复句由十一个字记录,也就由十一个词组成;“朝令夕改”四个词构成了一个短语,也就有四个字来记录。也就是说,在一般和多数的情况下,字和词在单位上是统一的。古人从来都把一个字当作一个词,古代的注释书和字书、韵书上所说的“字”,实际上指的就是词,而他们所说的“词”,专指虚词。这样,在阅读文言文时字和词常常是指同一个概念。 (二)古今词义确指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词义的变化更为显著。严格说来,“古今词义”这个概念,应当指不同历史时期的词义——先秦对汉代来说是古,汉代可以称今;先秦两汉对唐代来说是古,唐代可以称今;汉唐对清来说是古,清代相对来说是今;清代对现代说来是古,现代自然是今。词义在各个不同的时代都有发展,因而也都需要辨异。不过,在一般的古代汉语基础课里所说的“古今词义”,是一个特定的概念。这个概念比较笼统,指的是文言文的词义和现代汉语的词义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古代文献的词义,当成一个整体来看,不再计较它内部的小段分歧。文言文是以先秦书面语为主,所以,谈到差异,一般多从先秦说起。 (三)古今词义差异类型 由于语言的发展,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词义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在理论上必须认识到,在认识上必须会辨别。不过,在古汉语基础课里,我们还是着重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辨异,而不过多去研究词义变化的内在规律。 说古今词义有差异,一般是指它们有不同的义项。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两种,一是同一个字古今表达的意义之间意义仍然有联系,例如: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庚。”(《许行》) 这里的“害”当“妨害”讲,现代汉语里“害”都当“危害”“伤害”讲。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这里的“居”当“占据(一个地位)”讲,而在现代汉语中,“居”的常用义是“住”。 二是同一个字记录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现代汉语中或者这个字表达了其他意义,或者已经不再使用。如: 谷阳竖献饮于子反,子反醉而不能见。(《鄢陵之战》) 这里的“竖”当小奴隶、小仆人讲。现代汉语中,这个意义所表示的事物已经消逝,所以这个意义已经不用,而“竖”的常用义是“直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敝”字当“破败”讲,用的是本义,现代汉语中,这个词除了个别文言其较重的书面语中偶或使用外,一般不再使用了。 二、古今词义的辨析 在古今词义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假使古代词是死去了的,现代罕用的,当然对阅读古书会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一查字典,也就解决了问题。如课本84页所举“傩”字。再如: 履帝武敏歆。(《诗经·大雅·生民》) (踩着上帝的足迹而歆动,“武”当“步迹”讲) 要注意古今汉语意义的“微殊”,有的古今词义非常接近,容易引起误会。如: 登大墳而远望兮。(《楚辞·哀郢》) (“墳”是水中的高地,与今义中的“墳墓”同有隆起、高于地面的特点,作“登”的宾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