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字高程期末复习

数字高程期末复习

数字高程期末复习
数字高程期末复习

数字高程模型期末复习第一章

1.什么是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有什么特点?

数字高程模型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

特点:(1)易以多种形式显示地形信息

(2)精度不会损失

(3) 容易实现自动化,实时化

(4)具有多比例尺特性

2.DEM中包含的地面特性信息有哪四种类型?

①地貌信息②基本地物信息③主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④主要的社会经济信息

3.数字高程模型与其他学科有何关系?

①DEM是工程技术的一部分

②DEM是测绘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③地理学对DEM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④DEM与计算机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⑤DEM是各种地学分析的基础数据,是GIS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1、简述数据采样布点的方式(采样策略)及其特点。

①沿等高线采样,适用地形复杂陡峭地区

②规格格网采样,所得数据有规则

③剖面法,效率高精度低

④渐进采样解决,数据冗余的问题

⑤选择性采样,用少量的点使其代表的地面有足够的可信度

⑥混合采样,能都解决其他采样会有的问题但数据的存储管理与应用较复杂

2、数字高程模型源数据的属性有哪些?

(1)数据的分布(2)数据密度(3)数据精度

第三章

1、从地形图采集数据的方法有哪些?

(1)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2)扫描数字化和栅格矢量化法

2、试分析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源及其特点。

(1)影像。

特点:可以快速获取或更新大面积的DEM数据,从而满足对数据现势性的要求。

(2)地形图。

特点:

①容易以多种形式显示地形信息,地形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能产生比例尺、纵横断面图与立体图,而常规地图一旦制作形成,比例尺不容易改变,在绘制其他的地形图需要人工处理;

②精度不会损失,没有载体变形的问题;

③形象逼真。

3、试对DEM几种数据采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获取方式DEM的精度速度成本更新程度应用范围

地面测量非常高耗时很高很困难小范围工程项目

摄影测量比较高比较快比较高周期性大的工程项目

立体遥感低很快低很容易国家范围乃至全球

GPS 比较高很快比较高容易小范围、特别的项目

手扶跟踪数

字化

比较低比较耗时低

周期性国家范围以及军事上

地形图扫描比较低非常快比较低数据采集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图

激光扫描干涉雷达非常高很快非常高容易

高分辨率,各

种范围

第四章

1、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有哪些?

①基于点的表面建模②基于三角形的表面建模③基于格网建模④合式表面建模

2、建立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TIN是唯一的。

(2)力求最佳的三角形几何形状,每个三角形尽量接近等边形状。

(3)保证最邻近的点构成三角形,即三角形的边长之和最小。

3、什么叫空圆法则(狄洛尼法则)?

狄罗妮三角形外接圆内不包含其他点的特性被用做从一系列不重合的平面点建立狄罗妮三角网的基本法则。

4、如何从规则数据生成三角网

(1)直接将格网进行分解组合即可的到三角形

(2)通过一定的法则,选择“重要”的点(VIPs)来建立三角形。

5、如何从离散点生成格网?P73

(1)直接用离散点来内插格网点(直接内插)

在直接内插发中,根据建立的表面模型的大小,分为逐点法,局部法及全局法。

(2)经由三角网内插

先由离散点建立三角网,然后再内插。分为两种方法:

①用内插点所在的斜面三角形来内插该点的高程

②由最邻近内插点的一串三角形来拟合一个曲面,然后由该曲面来求内插点的高程。

6、等高线到格网的转换方法有哪些?

(1)等高线离散化法(2)等高兴内插法(3)等高线构建TIN法

第五章

1、试述静态三角网构网中的递归生长算法。

(1)在所有数据中取任意一点1(一般从几何中心附近开始),查找距离此点最近的点2,相连后作为初始基线1-2;

(2)在初始化基线右边应用Delaunay法则搜寻第三点3,形成第一个Delaunay三角形;(3)并以此三角形的两条新边(2-3,3-1)作为新的初始基线;

(4)重复步骤(2),(3)直至所有数据点处理完毕。

2、试述动态三角网构网法中的数据逐点插入算法。

(1)首先提取整个数据区域的最小外界矩形范围,并以此作为最简单的凸闭包。

(2)按一定规则将数据区域的矩形范围进行格网划分。为了取得比较理想的综合效率,可以限定每个格网单元平均拥有的数据点数)

(3)根据数据点的(x,y)坐标建立分块索引的线性链表。

(4)部分数据区域的凸闭包形成两个超三角形,所有的数据点都一定在这两个三角形范围内。

(5)按照(3)建立的数据链表顺序往(4)的三角形中插入数据点。

(6)根据Delaunay三角形的空圆特性,分别调整新生成的三个三角形及其相邻的三角形。(7)重复(5)~(6),直至所有的数据点都被插入到三角网中。

3、带约束条件的Delaunay法则

只有当三角形外接圆内不包含任何其他点,且其三个顶点相互通视时,此三角形才是一个带约束条件的Delaunay三角形。

4、带约束条件的Delaunay Lawson LOP交换

只有在带约束条件的Delaunay法则满足的条件下,由两相邻三角形组成的凸四边形的局部最佳对角线才被选取。

5.基于等高线数据建立TIN,有什么问题?如何进行处理p84

(1)一般有三种算法:等高线离散点直接生成不规则三角网TIN方法;等高线离散点直接生成不规则三角网TIN;自动增加特征点及优化TIN的方法。

(2)等高线离散点直接生成不规则三角网TIN,这种算法只考虑了数据中的每一个点,而并未考虑等高线数据的特殊结构,所以会导致很坏的结果,如出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解决方法:少用。通常将等高线作为特征线来构建三角网。

第六章

1、比较整体内插、分块内插、逐点内插的优缺点。

①整体内插:优点是易于理解,缺点是由于实际的地形是很复杂的,整个地形不可能用一

个多项式来拟合,因此很少使用整体内插

②分块内插:适用于复杂的实际地形

③逐点内插:灵活,计算方法简单,不需要很大的计算机内存,应用广泛。

2、试述分块内插的含义及其相关算法。

含义:是把参考空间分为若干分块,对各分块使用不同的函数。

相关算法:线性内插,双线性多项式内插,二元样条函数内插和多面叠加内插法(多面函数法),最小二乘配置法,有限元法。

3、试述逐点内插的含义及其相关算法。

含义:逐点内插法是以待插点为中心,定义一个局部函数去拟合周围的数据点,数据点的范围随待插点位置的变化而移动,因此又称移动曲面法。

相关算法:移动拟合法,加权平均法,V oronoi图法,考虑地貌特征的逐点内插

第七章

1、DEM数据误差来源有哪些?

(1)地形表面特征(2)数据源误差(3)采点设备

(4)人为误差(5)采样点密度和分布(6)内插方法(7)DEM结构

2、如何基于坡度信息对格网数据进行粗差检测与剔除

1)基于坡度信息的粗差检测:根据处理区域的形状大小,灵活选择不同阶次的多项式。根据统计规律,常用三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即模型误差大于极限误差的观测数据被认为是粗差。

第九章

1、理解欧氏空间和地理空间中尺度变化的不同处。

在二维欧氏空间中尺度变换是可逆的,在地理空间中尺度变换是不可逆的;地理空间是指现实世界;欧氏空间是指欧氏几何中使用的抽象空间

2、理解尺度与分辨率的关系。

分辨率就是基本测量单位的大小。如果数据是栅格形式的,分辨率就是栅格像素的大小。空间物体的分辨率随着尺度的变化而变化。DEM的多尺度表达与多分辨率表达是一致的,但分辨率不等于尺度。

3、LOD的概念。如何实现LOD模型?

对同一个区域或区域中的局部使用具有不同细节的描述方法得到的一组模型。

(1)金字塔结构:多比例尺的LOD模型等同于DEM金字塔,不同的比例尺对应着不同的分辨率即不同的细节层次.一般直接将不同分辨率的规则格网DEM数据通过一体化管理建立金字塔数据库。

(2)四叉树结构:用大格网来表达简单的地形,而用小格网来表达复杂的地形,以达到保持复杂地形起伏的高逼真度表达。与简单金字塔一样,四合一作业时,高程值也可采用简单的平均。为了加快显示三维场景,生成LOD模型一般只存储有限层次的LOD模型,如3~5个细节层次,而其他的细节层次模型则采用一定简化算法实时生成。

第十一章

1、DEM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的形式有哪些?

TIN DEM to Grid DEM 剖分内插

Grid DEM to TIN DEM 滤波

TIN DEM to Contour DEM 等值线提取

Contour DEM to TIN DEM 三角化

Grid DEM to Contour DEM等值线提取

Contour DEM to Grid DEM 拟合内插

2、如何从格网式DEM内插等高线?

从格网式DEM内插等高线主要四个步骤:

(1)搜索一条等高线的起始点

(2)计算等高线和网格边交点的坐标值

(3)跟踪一条等高线的全部等高点

(4)插补加密等高线点以形成光滑的曲线

3、如何从三角网式DEM跟踪等高线?

其基本原则是一个格网单元的出口边自然就是下一个相邻格网单元的进入边

第十二章

1、地形分析的含义及其分类。

将DEM经过变换产生各种派生产品的过程被称为地形分析。从地形分析的复杂性角度,可以将地形分析分为两大部分:

(1)基本地形因子(包括坡度、坡向、粗糙度等)的计算。

(2)复杂的地形分析包括可视性分析、地形特征提取、水系特征分析、道路分析等。

2、地形数据的应用有哪些?

(1)直接应用:即将DEM本身作为测图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2)面向用户的间接应用:将DEM经过某种变换产生满足各专业应用需求的各种派生产品。

3、试述水文因子的计算步骤。

(1)无洼地DEM的生成(2)水流方向矩阵的计算(3)水流累积矩阵的计算

4、简述可视性分析的基本因子及相应算法。

(1)两点之间的可视性。

算法:

①确定过观察点和目标点所在的线段与XY平面垂直的平面S

②求出地形模型中与平面S相交的所有边

③判断相交的边是否位于观察点和目标点所在的线段之上,如果有一条边在其上,则观察点和目标点不可视。另有一种名为“射线追踪法”。

(2)可视域,即对于给定的观察点所覆盖的区域。

算法:沿着视线的方向,从视点开始到目标格网点,计算与视线相交的格网单元(边或面),判断相交的格网单元是否可视,从而确定视点与目标点之间是否可视。

数字电子技术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数字电子技术期末复习 题库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1单元能力训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由二值变量所构成的因果关系称为逻辑关系。能够反映和处理逻辑 关系的数学工具称为逻辑代数。 2、在正逻辑的约定下,“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 3、数字电路中,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是逻辑关系,所以数字电路也称为逻辑电路。在逻辑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与逻辑、或逻辑和 非逻辑。 4、用来表示各种计数制数码个数的数称为基数,同一数码在不同数位所代表的 权不同。十进制计数各位的基数是10,位权是10的幂。 5、8421 BCD码和2421码是有权码;余3码和格雷码是无权码。 6、进位计数制是表示数值大小的各种方法的统称。一般都是按照进位方式来实现计数的,简称为数制。任意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时,均采用按位权展开求和的方法。 7、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时采用除2取余法;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时采用 乘2取整法。 8、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时,应先转换成二进制,然后再根据转换 的二进数,按照三个数码一组转换成八进制;按四个数码一组转换成十六进制。 9、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反演律和 非非律。 10、最简与或表达式是指在表达式中与项中的变量最少,且或项也最少。 13、卡诺图是将代表最小项的小方格按相邻原则排列而构成的方块图。卡诺图的画图规则:任意两个几何位置相邻的最小项之间,只允许一位变量的取值不同。 14、在化简的过程中,约束项可以根据需要看作1或0。 二、判断正误题 1、奇偶校验码是最基本的检错码,用来使用PCM方法传送讯号时避免出错。(对) 2、异或函数与同或函数在逻辑上互为反函数。 (对) 3、8421BCD码、2421BCD码和余3码都属于有权码。 (错) 4、二进制计数中各位的基是2,不同数位的权是2的幂。 (对)

数字高程模型期末整理复习资料

数字高程模型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高程用来描述地形表面的起伏形态,传统的高程模型是等高线,其数学意义是定义在二维地理空间上的连续曲面函数,当此高程模型用计算机来表达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 2.数字高程模型的定义为:数字高程模型是对二维地理空间上具有连续变化特征地理现象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模型化表达和过程模拟,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 3.数字地面模型是利用一个任意坐标场中大量选择的已知X、Y、Z的坐标点对连续地面的一个简单的统计表示。 4.DEM和DTM的关系:DEM是DTM的子集,是DTM最基本的部分;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其含义包括了DTM,在概念上取代了DTM。DTM提出后,其实际发展和应用中的内涵还主要局限于DEM,故二者的名称混淆使用,主要表示的都是DEM的概念。 5.数字地形表达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数学描述和地形描述 (1)数字描述:全局:傅立叶级数;多项式函数 局部:规则的分块函数;不规则的分块函数 (2)图形描述:点:不规则分布;规则分布;特征点 线:等高线;特征线;剖面图 面:影像;透视图;其他 6.模型是指用来表现其他事物的一个对象或概念,是按比例缩减并转换到我们能够理解的形式的事物本体。 7.模型可以分为三种不同层次:概念模型,物质模型,数学模型。 8.概念模型是基于个人的经验与知识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状况或对象的模型。 9.物质模型通常是一个模拟的模型,如橡胶,塑料或泥土制成的地形模型。 10.数字模型一般是基于数字系统的定量模型。包括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 11.数字模型的优点:1他是理解现实世界和发现自然规律的工具。2提供了考虑所有可能性,评价选择性和排除不可能性的机会。3帮助在其他领域推广后应用解决问题的结果。4帮助明确思路,集中精力关注问题重要的方面。5使得问题的主要成分能够被更好的观察,同时确保交流,减少模糊,并改进关于问题一致性看法的机会。 12.模型的评价:1精确性2描述的现实性3准确性4可靠性5一般性6成效性 13.数字高程模型的类型 (1)按结构分类(按其数据组织方式) 基于面单元的DEM;基于线单元的DEM;基于点的DEM (2)按连续性分类(从数学角度考察DEM模型连续性、一阶导数及高阶导数等的连续情况) 不连续型DEM;连续不光滑DEM;光滑DEM (3)按范围分类 局部DEM;地区DEM;全局DEM 14.数字高程模型的系统结构 数字高程模型的理论和技术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应用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

数字信号处理教案

数字信号处理教案 余月华

课程特点: 本课程是为电子、通信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它是在学生学完了信号与系统的课程后,进一步为学习专业知识打基础的课程。本课程将通过讲课、练习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离散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数字滤波器结构;数字滤波器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等。 本课程逻辑性很强, 很细致, 很深刻;先难后易, 前三章有一定的难度, 倘能努力学懂前三章(或前三章的0080), 后面的学习就会容易一些;只要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一般是可以听得懂的, 但即便能听懂, 习题还是难以顺利完成。这是因为数字信号分析技巧性很强, 只了解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不辅以相应的技巧, 是很难顺利应用理论和方法的。论证训练是信号分析课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也是最难的内容之一。 因此, 理解证明的思维方式, 学习基本的证明方法, 掌握叙述和书写证明的一般语言和格式, 是信号分析教学贯穿始终的一项任务。 鉴于此, 建议的学习方法是: 预习, 课堂上认真听讲, 必须记笔记, 但要注意以听为主, 力争在课堂上能听懂七、八成。 课后不要急于完成作业, 先认真整理笔记, 补充课堂讲授中太简或跳过的推导, 阅读教科书, 学习证明或推导的叙述和书写。基本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后, 再去做作业。在学习中, 要养成多想问题的习惯。 课堂讲授方法: 1. 关于教材: 《数字信号处理》 作者 丁玉美 高西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内容多, 课时紧: 大学课堂教学与中学不同的是每次课介绍的内容很多, 因此, 内容重复的次数少, 讲课只注重思想性与基本思路, 具体内容或推导特别是同类型或较简的推理论证及推导计算, 可能讲得很简, 留给课后的学习任务一般很重。. 3. 讲解的重点: 概念的意义与理解, 理论的体系, 定理的意义、条件、结论、定理证明的分析与思路, 具有代表性的证明方法, 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某些精细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别. 在教学中, 可能会写出某些定理证明, 以后一般不会做特别具体的证明叙述. 4. 要求、辅导及考试: a. 学习方法: 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尽快进入角色。 课堂上以听为主, 但要做课堂笔记,课后一定要认真复习消化, 补充笔记,一般课堂教学与课外复习的时间比例应为1 : 3 。 b. 作业: 大体上每两周收一次作业, 一次收清。每次重点检查作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作业的收交和完成情况有一个较详细的登记, 缺交作业将直接影响学期总评成绩。 c. 辅导: 大体两周一次。 d. 考试: 只以最基本的内容进行考试, 大体上考课堂教学和所布置作业的内容。 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 1. 熟悉6种常用序列及序列运算规则; 2. 掌握序列周期性的定义及判断序列周期性的方法; 3. 掌握离散系统的定义及描述方法(时域描述和频域描述); 4. 掌握LSI 系统的线性移不变和时域因果稳定性的判定; 第二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傅立叶变换分析方法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期末复习试卷

模拟电路试卷一 一.填空题 1.结未加外部电压时,扩散电流漂流电流,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漂流电流,其耗尽层;加反向电压时,扩散电流漂流电流,其耗尽层。 2.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时,发射结为,集电结为,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为,集电结为,此时,流过发射结的电流主要是,流过集电结的电流主要是。 3.场效应管属于控制器件。场效应管从结构上分成和两大类型。 4.绝缘栅型场效应管又分为和,两者区别是 。 5.若希望减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应采取反馈;若希望取得较强的反馈作用而信号源内阻又很大,应采用反馈;当负载变化时,若希望输出电流稳定。应采用反馈。 6.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闭换放大倍数100,当开环放大倍数A 变化+10%时,的相对变化量在+0.5%以内,则这个放大电路

的开环放大倍数A ,反馈系数为。 二.选择题 1.温度升高后,在纯净的半导体中() A.自由电子和空穴数目都增多,且增量相同 B.空穴增多,自由电子数目不变 C.自由电子增多,空穴不变 D.自由电子和空穴数目都不变 2.如果结反向电压的数值增大(小于击穿电压),则()A.阻当层不变,反向电流基本不变 B.阻当层变厚,反向电流基本不变 C.阻当层变窄,反向电流增大 D.阻当层变厚,反向电流减小 3.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4V,接入3kΩ的负载电阻后输出电压降为3V,这说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 A. 10kΩ B. 2kΩ C. 1kΩ D. 0.5kΩ 4.在放大电压信号时,通常希望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分别为() A. 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大 B. 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小 C. 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

数字高程数据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写DEM)是一定范围内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的数据集,它主要是描述区域地貌形态的空间分布,是通过等高线或相似立体模型进行数据采集(包括采样和量测),然后进行数据内插而形成的。DEM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派生出等高线、坡度图等信息,也可与DOM或其它专题数据叠加,用于与地形相关的分析应用,同时它本身还是制作DOM的基础数据。 DEM是用一组有序数值 DEM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简称DTM)的一个分支。一般认为,DTM 是描述包括高程在内的各种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变化率等因子在内的线性和非线性组合的空间分布,其中DEM是零阶单纯的单项数字地貌模型,其他如坡度、坡向及坡度变化率等地貌特性可在DEM的基础上派生。DTM的另外两个分支是各种非地貌特性的以矩阵形式表示的数字模型,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与地面有关的社会经济及人文要素,如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岩层深度、地价、商业优势区等等。实际上DTM是栅格数据模型的一种。它与图像的栅格表示形式的区别主要是:图像是用一个点代表整个像元的属性,而在DTM中,格网的点只表示点的属性,点与点之间的属性可以通过内插计算获得。 主要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方面用的最广。 建立DEM的方法有多种 从数据源及采集方式讲有:(1)直接从地面测量,例如用GPS、全站仪、野外测量等;(2)根据航空或航天影像,通过摄影测量途径获取,如立体坐标仪观测及空三加密法、解析测图、数字摄影测量等等;(3)从现有地形图上采集,如格网读点法、数字化仪手扶跟踪及扫描仪半自动采集然后通过内插生成DEM等方法。DEM内插方法很多,主要有分块内插、部分内插和单点移面内插三种。目前常用的算法是通过等高线和高程点建立不规则的三角网(Triangular Irregular Network, 简称TIN)。然后在TIN基础上通过线性和双线性内插建DEM。 由于DEM描述的是地面高程信息,它在测绘、水文、气象、地貌、地质、土壤、工程建设、通讯、气象、军事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工程建设上,可用于如土方量计算、通视分析等;在防洪减灾方面,DEM是进行水文分析如汇水区分析、水系网络分析、降雨分析、蓄洪计算、淹没分析等的基础; 在无线通讯上,可用于蜂窝电话的基站分析等等

最新武汉大学摄影测量期末试卷及答案(-)

武汉大学2005~2006 学年上学期 《摄影测量基础》试卷(A) 学号:姓名:院系:遥感信息工程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得分: 一、填空题(20 分,每空1 分) 1、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 、、。 2、解求单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最少需要个点。 3、GPS 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作用是。 4、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间的坐标变换最少需要个和个地面控制点。 5、摄影测量加密按平差范围可分为、和三种方法。 6、摄影测量的发展经历了、和三个阶段。 7、恢复立体像对左右像片的相互位置关系依据的是方程。 8、法方程消元的通式为N i ,i +1 = 。 二、名词解释(20 分,每个4 分) 1、内部可靠性: 2、绝对定向元素: 3、像主点: 4、带状法方程系数矩阵的带宽: 5、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三、简答题(45 分,每题15 分) 1、推导摄影中心点、像点与其对应物点三点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共线条件方程,并简要叙述其在摄影测量中的主要用途。 2、像片外方位元素的作用是什么?用图示意以y 轴为主轴的航摄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3、如果拥有一套POS 系统,你打算如何用其快速确定地面点的三维坐标(简要叙述基本思想

和具体解算过程)?

四、综合题(15 分) 设某区域由两条航线组成(如图 1 所示),试根据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 当控制点无误差时,观测值个数 n 、未知数个数 t 、多余观测数 r ; ② 按最小带宽原则在图 a 中标出像片排列顺序号并求出带宽; ③ 在图 b 中绘出改化法方程系数矩阵结构图(保留像片外方位元素)。 像片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① 1 2 ② ③ ④ 5 6 ⑤ ⑥ 3 4 ⑦ 平高地面控制点 ⑧ 高程地面控制点 待定点 ⑨ (a ) (b ) 图 1

数字信号处理教案

数字信号处理教案

课程特点: 本课程是为电子、通信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它是在学生学完了信号与系统的课程后,进一步为学习专业知识打基础的课程。本课程将通过讲课、练习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离散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数字滤波器结构;数字滤波器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等。 本课程逻辑性很强, 很细致, 很深刻;先难后易, 前三章有一定的难度, 倘能努力学懂前三章(或前三章的0080), 后面的学习就会容易一些;只要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一般是可以听得懂的, 但即便能听懂, 习题还是难以顺利完成。这是因为数字信号分析技巧性很强, 只了解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不辅以相应的技巧, 是很难顺利应用理论和方法的。论证训练是信号分析课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也是最难的内容之一。 因此, 理解证明的思维方式, 学习基本的证明方法, 掌握叙述和书写证明的一般语言和格式, 是信号分析教学贯穿始终的一项任务。 鉴于此, 建议的学习方法是: 预习, 课堂上认真听讲, 必须记笔记, 但要注意以听为主, 力争在课堂上能听懂七、八成。 课后不要急于完成作业, 先认真整理笔记, 补充课堂讲授中太简或跳过的推导, 阅读教科书, 学习证明或推导的叙述和书写。基本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后, 再去做作业。在学习中, 要养成多想问题的习惯。 课堂讲授方法: 1. 关于教材: 《数字信号处理》 作者 丁玉美 高西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内容多, 课时紧: 大学课堂教学与中学不同的是每次课介绍的内容很多, 因此, 内容重复的次数少, 讲课只注重思想性与基本思路, 具体内容或推导特别是同类型或较简的推理论证及推导计算, 可能讲得很简, 留给课后的学习任务一般很重。. 3. 讲解的重点: 概念的意义与理解, 理论的体系, 定理的意义、条件、结论、定理证明的分析与思路, 具有代表性的证明方法, 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某些精细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别. 在教学中, 可能会写出某些定理证明, 以后一般不会做特别具体的证明叙述. 4. 要求、辅导及考试: a. 学习方法: 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尽快进入角色。 课堂上以听为主, 但要做课堂笔记,课后一定要认真复习消化, 补充笔记,一般课堂教学与课外复习的时间比例应为1 : 3 。 b. 作业: 大体上每两周收一次作业, 一次收清。每次重点检查作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作业的收交和完成情况有一个较详细的登记, 缺交作业将直接影响学期总评成绩。 c. 辅导: 大体两周一次。 d. 考试: 只以最基本的内容进行考试, 大体上考课堂教学和所布置作业的内容。 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 1. 熟悉6种常用序列及序列运算规则; 2. 掌握序列周期性的定义及判断序列周期性的方法; 3. 掌握离散系统的定义及描述方法(时域描述和频域描述); 4. 掌握LSI 系统的线性移不变和时域因果稳定性的判定; 第二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傅立叶变换分析方法

第一学期数字地形测量学期末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试卷A 出题者课程组审核人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43分)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与某个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最佳密合的椭球称为。 3.我国地面上某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为:x=3367301.301m,y=19234567.211m, 则该点属于度带,位于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在中央子午线的侧。 4.坐标方位角是以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某直线的夹角。数值在范 围。 5.地面测量几何要素为角度、_________、。 6.交会法测量是测定单个地面点的平面坐标的一种方法。目前常用的交会法测量方法主要 有后方交会、、。 7.测量误差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8.试判断下列误差为何种类型的误差: A 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对测距的影响, B 照准误差, C 直线定线误差。 9.距离测量中,L1=300m,中误差为±10cm, L2=100m,中误差为±5cm,则_______的 精度高。 10.水准测量中采用可以消除水准尺的零点差。 11.设A为前视点,B为后视点,当后视黑面读数a1=0.?957m,红面读数a2=5.?647m,前视 黑面读数b1=1.?857m,红面读数b2=6.645m,则A、B的高差为:。 12.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一测站的观测程序为。 13.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差的计算公式为。其高程闭合差的分配处理是将 高差闭合差反号按或成比例分配到各观测高差上。 h=-0.007m,14.在A、B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往、返测高差为AB h=0.008m。已知B点高程69.666m,则A点高程。 BA 15.为了减少度盘刻划不均匀对水平角的影响,在每一个测回的盘位置方向 配置度盘。当观测9个测回时,第6个测回度盘的位置为。 16.整平全站仪时,先将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________,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 照准部________ ,调节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17.已知某全站仪盘左时望远镜指向水平时读数为90°,天顶时为0°,今用盘左观测某

GIS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大学1998~2006 外加一无年份北大遥感与GIS研究所某年《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试题 一、概念题(5×8=40) 1. 矢量结构 2. 栅格结构 3. Overlay 4. Buffer 5. DEM 6. 地图综合 7. 拓扑结构 8. OpenGIS 二、简答题(15×4=60) 1. 简述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 2. 简述GIS工程中的文档种类及作用 3. 简述GIS栅格数据结构的三种组织方式 4. 简述GIS系统的软硬件构成 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4×5) 1、空间分析函数 2、GPS 3、四叉数编码 4、信息系统 5、OpenGIS 二、简答题(4×10) 1、空间指标和空间关系量测的主要内容 2、矢量多边形面积的快速算法(要求附框图) 3、DEM、DTM的概念及其获取方法 4、由栅格数据向矢量数据的转换的方法。 三、综合分析题(2×20) 1、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特点与发展趋势 2、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源与输入方法 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10×4) 1、数字地球 2、矢量结构 3、栅格数据 4、拓扑关系 5、缓冲区分析(buffer) 6、多边形覆盖分析(overlay) 7、数字高程模型(DEM) 8、三角法(TIN) 9、元数据(Metadata)10、高斯——克吕格投影 二、简答题(5×8) 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主要有哪些空间分析方法。 2、简述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 3、简述栅格数据的数据组织方法 4、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软硬件组成 5、简述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体系 三、论述题(20)试论GIS项目中文档管理的意义及文档的类型(主要有那些文档)?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概念题(8×5) 1、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2、空间对象(实体) 3、拓扑结构 4、元数据(Metadata) 5、层次数据库模型 6、GIS互操作 7、四叉树编码 8、空间索引 二、简述题(5×8) 1、简述栅格数据结构的三种数据组织方法 2、简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的方法及特点 3、简述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特点5、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误差来源 三、论述题(20)试论网络GIS的技术特点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北京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概念题(任选五题,5×4) 1、空间对象 2、拓扑空间关系 3、地理空间中栅格表达方法 4、四叉树编码 5、空间数据质量 6、缓冲区分析 二、简述题(4×10) 1、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2、矢量、栅格、DEM数据结构的优缺点分析 3、属性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4、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10级) 编号:40023600 英文名称: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责任教学单位: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教研室 总学时:56 学分:3.5 考核形式:考试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修读方式:必修 教学目的:数字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数字滤波器的基本设计方法,具有初步的算法分析和运用MATLAB编程的能力,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绪论 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应用领域,发展概况和发展局势。 2.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了解连续信号、时域离散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定义和相互关系;掌握序列的表示、典型序列、序列的基本运算;掌握时域离散系统及其性质,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掌握采样定理、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频谱关系。 3.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掌握序列的傅里叶变换(FT)及其性质;掌握序列的Z变换(ZT) 、Z变换的主要性质;掌握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了解梳状滤波器,最小相位系统。 4.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掌握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定义,掌握DFT、ZT、FT、DFS之间的关系;掌握DFT的性质;掌握频域采样;掌握DFT的应用、用DFT计算线性卷积、用DFT分析信号频谱。 5.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熟悉DFT的计算问题及改进途经;掌握DIT-FFT算法及其编程思想;掌握IDFT的高效算法。 6.数字滤波网络 了解滤波器结构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掌握IIR-DF网络结构(直接型,级联型,并联型);掌握FIR-DF网络结构(直接型,线性相位型,级联型,频率采样型,快速卷积型)。 7.无限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熟悉滤波的概念、滤波器的分类及模拟和数字滤波器的技术指标;熟悉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掌握用冲激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掌握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8.有限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熟悉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特点;掌握FIR数字滤波器的窗函数设计法;掌握FIR数字滤波器的频率抽样设计法;了解FIR数字滤波器的切比雪夫最佳一致逼近设计法。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字电路;后续课程有:DSP原理及应用,语音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

【期末复习】数字地形测量学期末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0**第一学期数字地形测量学期末考试试卷a(含参 考答案)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试卷A 出题者课程组审核人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43分) 1.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 与某个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最佳密合的椭球称为。 3. 我国地面上某点,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为:x=3367301.301m, y=19234567.211m, 则该点属于度带,位于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在 中央子午线的侧。 4. 坐标方位角是以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某直线的夹角。数值在范 围。 5. 地面测量几何要素为角度、_________、。 6. 交会法测量是测定单个地面点的平面坐标的一种方法。目前常用的交会法测量方法主要 有后方交会、、。 7. 测量误差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8. 试判断下列误差为何种类型的误差: A 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对测距的影响, B 照准误差,

C 直线定线误差。 9. 距离测量中,L1,300m,中误差为?10cm, L2,100m,中误差为?5cm,则 _______的 精度高。 10. 水准测量中采用可以消除水准尺的零点差。 11. 设A为前视点,B为后视点,当后视黑面读数a1=0.,957m,红面读数 a2=5.,647m,前视 黑面读数b1=1.,857m,红面读数b2=6.645m,则A、B的高差为: 。 1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一测站的观测程序为。 13.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差的计算公式为。其高程闭合差的分配处理是将 高差闭合差反号按或成比例分配到各观测高差上。 hAB14. 在A、B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往、返测高差为=-0.007m, hBA=0.008m。已知B点高程69.666m,则A点高程。 15. 为了减少度盘刻划不均匀对水平角的影响,在每一个测回的盘位置方向 配置度盘。当观测9个测回时,第6个测回度盘的位置为。 16. 整平全站仪时,先将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________,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照准部________ ,调节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17. 已知某全站仪盘左时望远镜指向水平时读数为 90?,天顶时为 0?,今用盘左观测某 1 个目标得读数为89?11′36″,盘右观测得读数270?48′12″竖盘指标差 ___________,垂直角___________。

(完整版)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期末考试题目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操作尺度:对空间实体、现象的数据进行处理操作时应采用最佳尺度,不同操作尺度影响处理结果的可靠程度或准确度 3.地理网格:是指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网格。 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4.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5.对象模型:将研究的整个地理空间看成一个空域,地理现象和空间实体作为独立的对象分布在该空域中。 6.地图数字化:根据现有纸质地图,通贯手扶跟踪或扫描矢量化地方法,生产出可在技术机上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数字化数据。 7. 拓扑关系: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的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8.空间数据结构:对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数据组织关系和编排方式。 9.影像金字塔结构:在同一的空间参照下,根据用户需要以不同分辨率进行存储与显示,形成分辨率由粗到细,数据量由小到大的金字塔结构。 10.空间索引: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 11.空间数据查询:其属于空间数据库的范畴,一般定义为从空间数据库中找出所有满足属性约束条件和空间约束条件的地理对象。 12.空间分析: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异空间数据运算、空间数与属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提取与产生新的空间信息的技术和过程。 13.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对于特定的栅格数据系统,有某一个或多个起点,按照一定的追种法则进行追踪目标或者追踪的空间分析方法。 14.数字高程模型: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高程数据通常采用绝对高程。 15.数字地形分析:是指在数字高程模型上进行地形属性计算和特征提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 二、填空题 1、空间实体的四个基本特征:空间位置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空间关系 特征。 2、地理空间数据的概念模型分为:对象模型、场模型、网络模型。 3、空间关系是指地理空间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空间关系主要有头拓扑空 间关系、顺序空间关系、度量空间关系。 4、栅格数据模型的一个优点是不同类型的空间数据层可以进行叠加操作,不需 要进行复杂的几何计算。 5、矢量数据结构按其是否明确地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关系分为:实体数据结构和 拓扑数据结构两大类。 6、栅格数据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属性明显,定位隐含。 7、矢栅一体化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多级网格方法、三个基本约定、线性四叉树

数字高程模型(DEM)考试题目答案

1、什么是数字高程模型,它有什么特点?答:广义: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达狭义:有限的离散高程采样数据对地表形态的数字化模拟特点1)精度的恒定性2)表达的多样性3)更新的实时性4)尺度的综合性 2、简述数字高程模型的主要研究内容。答:1)地形数据采集;2)数据组织与地表建模,主要分为不规则格网DEM(TIN)和规则格网DEM (GRID);3)精度分析与质量控制;4)可视化表达;5)应用与分析 3、试分析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源及其特点 1)地面本身通过气压测高法、航空和测高仪等可获得精度要求不高的高程数据,以用于大范围高程要求不高的科学研究2)既有模拟/数字地形图a地形图现势性:纸质地形图制作工艺复杂、更新周期长,一般不能反映局部地形地貌的变化情况。b地形图存储介质:多为纸质存储介质导致地形图幅不同程度的变形。c地形图精度:不同的精度对应的等高线等高距、对地形的综合程度、成图方法各不同。3)航空/航天遥感影象航空/航天遥感影象的更新速度快,一直是地形图测绘和更新最有效、也是最主要的手段特点:遥感的几何畸变;遥感数据的增强处理;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的解译与判读4)既有DEM数据4、简述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采样中的基本布点方式及采样数据的属性。 基本布点方式:选择性采样、沿等高线采样、剖面法、规则格网采样、渐近采样、混合采样采样数据的三大属性:点的分布、密度、数据精度 5、目前主流的DEM数据采集方法有哪些?并对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1)从地面直接采集的方法全站仪数字采集、GPS采集(RTK方式);精度非常高(cm)、效率低、成本高、适用于小范围区域(特别是工程应用)2)地形图数据采集方法精度与底图有关(图上0.1~0.3mm)、效率高、成本低、适用于国家范围内的中低精度DEM的数据采集3)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方法精度比较高(cm~dm)、效率高、成本比较高、适用于国家范围内的较高精度DEM的数据采集 6、DEM数据获取中的新技术和方法有哪些?答:1)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数据采集方法; 2)机载激光扫描数据采集;3)基于声波、超声波的DEM数据采集 7、简述GRID的结构特点与数据组织形式。 答:1)基本数据结构数据头——角点坐标、格网间距、行列数、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无数据区值、高程放大系数、高程平移系数、最小高程、最大高程、数据存储类型、方位角数据体——按行列顺序排列的格网点高程阵列2)数据压缩a二进制存储b高程放大系数、高程平移系数c数字图象压缩算法3)DEM金字塔 8、如何GRID数据进行压缩?答:1)行程编码结构:对于一幅DEM,常常在行或列方向上相邻若干个具有相同的高程值,因而从第一列开始在格网单元数值发生变化时该值以及重复个数。2)块状编码结构:采用方形区域作为记录单元,每个记录单元的初始值(行号、列号)、格网单元高程值和方形区域半径所组成的单元组。3)四叉树数据结构:首先把一个图幅等分成四个部分,逐块检查起栅格值若每个子区所有的栅格都含有相同值时,该块不在往下分,否则,该去在分成四个区域,如此递归下去,直到子区都含有相同值为止 9、简述TIN的存储结构和特点。答:在TIN模型中的基本元素有三角形顶点、边和面 基本元素间的拓扑关系:存在点与线、点与面、线与面、面与面的拓扑关系 基本数据结构:三角形顶点坐标文件和组成三角形三顶点文件 10、DEM表面建模中常用的函数模型有哪些?各适用于哪种类型的表面模型? 线性内插:连续而不光滑双线性内插;局部光滑连续,整体不光滑 三次样条函数线性内插、双线性内插、三次样条函数是适合规则分布采样点的内插函数。

数字高程模型教程期末总结

1、DEM概念:(1)狭义概念:DEM是区域地表面海拔高程的数字化表达。 (2)广义概念:DEM是地理空间中地理对象表面海拔高度的数字化表达。 (3)数学意义:DEM是定义在二维空间上的连续函数H=f(x,y) 2、数字高程模型的特点:精度恒定性,表达多样性,更新实时性,尺度综合性 3、DEM与DTM的区别:DEM以绝对高程或海拔表示的地形模型;DTM泛指地形表面自然、人文、社会景观模型 4、数字高程模型的系统结构与功能: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应用三部分,DEM模型建立,DEM模型操作,DEM分析,DEM可视化,DEM应用。 5、DEM形成过程:1.通过采样点的建模和内插生成3.进行数据的组织与管理4.生成相应的地形坡面因子5.二维可视和三维可视6.不确定分析和表达(DEM精度) 6、DEM数据模型:认知角度基于对象的模型、基于网络的模型、基于场的模型 表达角度矢量数据模型、镶嵌数据模型、组合数据模型 7、DEM数据结构:1、规则格网DEM数据结构 a. 简单矩阵结构 b. 行程编码结构 c. 块状编码结构 d. 四叉树数据结构 2、不规则三角网DEM数据结构 8、TIN数据结构:面结构,点结构,点面结构,边结构,边面结构 9、DEM数据源特征:(1)数据源:地形图 ?特点:现势性(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不满足现势性要求)、存储介质、精度:比例尺、等高线密度、成图方式有关 (2)数据源:航空、遥感影像 现势性好:获取速度快、更新速度快、更新面积大(大范围DEM数据的最有价值来源)相对精度和绝对精度低的遥感影像:Landsat—MSS、TM传感器、SPOT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1米分辨率的米QUICKBIRD (3)数据源:地面测量 用途:公路铁路勘测设计、房屋建筑、场地平整、矿山、水利等对高程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 缺点:工作量大,周期长、更新十分困难,费用较高 (4)数据源:既有DEM数据覆盖全国范围的1:100万、1:25万、1:5万数字高程模型10、采样的布点原则: 1)沿等高线采样:地形复杂沿等高线跟踪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在平坦的地区,则不宜沿等高线采样 2)规则格网采样:规定X和Y轴方向的间距来形成平面格网,量测这些格网点的高程。

数字信号处理GUI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平台设计 系别光电信息系 专业光电信息工程 班级 B100106 姓名彭牡丹 学号 B10010638 导师稀华 2013年11月20日

1 毕业设计(论文)综述 1.1 题目背景和意义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学科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为一门独立且成熟重要的新兴学科。如今已广泛地应用于通信、语音、图像、遥感、雷达、航空航天、自动控制和生物医学[1]等多个领域。特别在教学方面,此课程已普遍成为大学本科电子通信专业必修的主干课和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已成为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主要包括离散时间信号及系统、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实现和数字信号系统的应用等内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以及综合应用能力,是教学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但是该课程理论性强,公式繁琐,需要实验辅助学生理解。因此研究数字信号处理虚拟实验技术能够有效地弥补数字信号处理理论教学的不足,所以本课题需要借助一些软件平台来完成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重要的实验内容的仿真分析。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对于教学平台设计,现在教学方面有很多研究方法,不同的的科研目标用的是不同的软件平台,国内外也提出了多种研究方法。 例如,在做交互式教学实验平台设计时,周强、张兰、张春明[2]等人运用的是Tornado 软件。此设计以 Tornado 专业课程为例,提出教学网络化的预期目标,结合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特点,依据分层教学的指导理念,以先进的网站开发技术(Dreamweaver、B/S、ASP 等)为支撑手段,对面向 Tornado 的交互式教学实验平台进行设计与实现。通过小范围测试,基本实现了教师发布教学信息、上机实验、问题互助解答、学生在线自测、师生交互平台等教学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凸显出对学生进行分级以提供个性化教学的特色。在研究网络的教学实验平台设计,赵迎新、徐平平、夏桂斌[3]等人用的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方法。此设计研究并开发了一种应用MSP430微控制器芯片和CC2420无线收发模块架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教学实验平台,设计并实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硬件电路、软件接口与数据汇聚模式,根据实践教学要求,设计了基于该平台系统的基本实验要求与操作步骤,给出了对不同层次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最后给出教学实践效果的评价。还有谢延红[4]提出的开放式 Linux 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此研究针对 Linux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环境不够灵活、实验学习时间受限和无法实时沟通的问题,此研究提出了“个网络平台,条技术路线,

数字电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09级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总计30分) 1、 (127)10= ( )2= ( ) 8421BCD。 2、5个变量可构成个最小项,全体最小项之和为。 3、基本逻辑运算有、、 3种。 4、描述逻辑函数各个变量取值组合和函数值对应关系的表格叫。 5、3线—8线译码器74LS138处于译码状态时,当输入A2A1A0=011时,输出= 。 6、对于T触发器,当T= 时,触发器处于保持状态。 7、某计数器的输出波形如图1所示,该计数器是进制计数器。 CP Q 1 Q 2 Q (图1) 8、触发器有个稳定状态,用来寄存和。这种无外加触发信号时能维持原态不变的功能称功能。在外加触发信号作用下,触发器状态。 9、要完成二进制代码转换为十进制数,应选择的电路是:。 10、所谓计数器,是指能和输入脉冲个数的逻辑部件,它是利用触发器的功能来实现的。 11、对于JK触发器,若J=K,则可完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若K= J,则可完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12、加法器是用来完成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的,它分为和。 13、用表示某些特定含义的代码就称为编码;而把的过程称为,它是编码的逆过程。 14、一个十进制加法计数器需要由个JK触发器组成。 15、3位二进制计数器累计脉冲个数为;4位二进制计数器累计脉冲个数为。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要将方波脉冲的周期扩展16倍,可采用:。 A、16进制计数器 B、十位二进制计数器 2、能实现串行数据变换成并行数据的是:。 A、编码器 B、译码器 C、移位寄存器 D、二进制计数器3、构成4位寄存器应选用个触发器。 A、2 B、4 C、6 D、8 4、对于由3个D触发器组成的单向移位寄存器,3位串行输入数码全部输入寄存器并全部串行输出,则所需要的移位脉冲的数量为。 A、12 B、6 C、3 D、2 5、具有“置0”、“置1”、“保持原状”、“状态翻新”,被称为全功能的触发器的是。 A、D触发器 B、T触发器 C、JK触发器 D、同步RS触发器 6、在触发脉冲作用下,每来一个触发脉冲,触发器的状态就翻转一次的触发器是:。 A、D触发器 B、T,触发器 C、JK触发器 D、同步RS触发器 7、对于基本RS触发器,若S=R=0,则。 A、Q=Q=0 B、Q=Q=1 C、Q=1,Q=0 D、Q=1,Q=0 8、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要个触发器。 A、2 B、4 C、6 D、8 9、对于一个共阳极型数码管,若译码器输出送数码管驱动的abcdefg=0000110,则显示的字符为。 A、2 B、3 C、E D、F 10、在下列逻辑电路中,不是组合逻辑电路的是:。 A、译码器 B、运算放大器 C、全加器 D、编码器 三、问答及作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触发器的描述方法有哪些?请列举其中四种。 2、异步计数器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同步计数器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3、两个D触发器构成的电路如图二所示,设初态Q0=Q1=1,试画出在5个脉冲作用下Q0、 Q、Q1 、 1 Q端的输出波形。 CP (图二) Q Q Q1 CP 1 Q

数字高程模型 试题

数字高程模型试题 Zzh整理 一、名词解释 1、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或者说,地形表面的数字化表示。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写DEM.。 二、填空(选择、判断) 1、地形表达的历史演进过程,经历了象形绘图法、写景法、等高线地形图、地貌晕渲图、航空摄影图像、遥感图像、数字地形表达等7个阶段。 2、DEM按结构分类包括:基于面元的DEM、基于线单元的DEM、基于点的DEM;按连续性分类,包括:不连续DEM、连续但不光滑DEM(逐点内插的格网DEM、TIN)、光滑DEM(样条函数内差的格网DEM);按范围分类,局部DEM、区域DEM、全局DEM。 三、问答题 1、DEM的特点。 (1)容易用多种形式显示地形信息。地形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能产生不同比例尺的纵横断面图与立体图,而常规地图一旦制作形成,比例尺不容易改变,绘制其他的地形图需要人工处理; (2)精度不会损失,没有载体变形的问题; (3)容易实现自动化、实时化。将修改信息直接输入计算机,软件处理后生成各种地形图。 (4)快速计算、获取DEM分辨率范围内的高程数据。 2、在ArcGIS中,如何通过纸质等高线地形图生成不同形式的DEM。 (1)纸质等高线地形图扫描; (2)在ArcMap中配准(选取投影和坐标系); (3)等高线地形图矢量化并给每条等高线赋以属性值(高程); (4)运用Arctoolbox—Convertiontools—features to raster工具将矢量线转化为栅格线(每个栅格的值为高程); (5)在ArcScence中,运用convert—raster to feature将栅格线转化为矢量点数据文件; (6)在ArcScence中,运用3Danalyst—inpolate to raster—Idw进行差值;(7)三维显示(在属性表中设置高程); (8)在ArcScence中,运用3Dannlyst—convert—raster to Tin 转化为TIN。 第2讲数据获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