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一轮复习试题:水圈和水循环含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试题:水圈和水循环含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试题:水圈和水循环含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试题:水圈和水循环含答案

水圈和水循环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

读某区域图,近年来图中甲湿地水域变化较小,乙湖水位不断下降。完成下列各题

1.甲湿地水域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A. 河道弯曲,水流平缓

B. 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C. 气温年较差小,蒸发稳定

D. 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

2.乙湖泊水位下降会

A. 导致海平面上升

B. 加剧湖区草场沙化

C. 使入湖径流大幅减少

D. 使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某绿洲示意图如下。读图回答下题。

3.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城镇用水②开发水能资源③蓄水灌溉农田④发展水产养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该地冲积扇上的河流补给直接水源是

A. 雨水

B. 终年冰雪融水

C. 水库

D. 季节性积雪融水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5.与乙相比,甲时期河口区

A. 来沙量少

B. 径流量大

C. 水位低

D. 盐度高

6.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A. 高度降低

B. 向外海推移

C. 外坡受侵蚀

D. 体积增大

7.拦门沙产生的影响有

A. 不利泄沙排洪

B. 阻碍鱼类洄游

C. 增强航行安全

D. 利于海水自净

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为“潜热通量”。我国某湖泊常年水量稳定,如图反映该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及降水累计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该湖泊主要补给水源为( )

A. 积雪消融

B. 地下水

C. 大气降水

D. 冰川融水

9.在下垫面水分充足情况下,潜热通量值通常( )

A. 夜大于昼

B. 晨大于昏

C. 夏大于冬

D. 阴大于晴

10.对该湖泊12月-次年2月潜热通量值的表现,合理的解释是( )

A. 下渗强烈

B. 湖面结冰

C. 云量增大

D. 风速减小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宁夏和内蒙古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和河套平原。读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11.下列不属于流经该地区黄河水文特征的是()

A. 有凌汛现象

B. 水量锐减

C. 水流较平稳

D. 含沙量大

12.图中甲所在的地区()

A. 年平均降水量大于400mm

B. 和黄土高原以贺兰山为界

C. 地形崎岖,千沟万壑

D. 自然景观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

1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西非塞拉利昂及周边地区简图、河口三角洲前缘沙洲示意图及沿海城市弗里敦的气候示意图。

材料二:塞拉利昂境内大部分是丘陵、高原,地势大体东高西低。该国森林覆盖率仅为4%。塞拉利昂铝土矿储量丰富,以出口原矿石为主。约2.5吨铝土矿生产1吨氧化铝。氧化铝可直接通过电解法冶炼金属铝。

(l)据材料一描述弗里敦的气温特点。

(2)根据图文材料,描述罗克尔河的水文特征。

(3)据图文资料推断图中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原因。

(4)从自然环境角度,评价塞拉利昂发展炼铝工业的区位条件。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气候终年温和,地形起伏较大,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首都,且有“雾城”美誉,西面临海,北面、东面和南面被高山环绕,气温年较差小。下图为冰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雷克雅未克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原因。

(2)推测雷克雅未克多大雾天气且持续时间长的原因。 (3)简述冰岛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1. D

2. B

3. B

4. B

5. B

6. C

7. A

8. B

9. C10. B11. D12. B

13. (1)全年高温;年较差小;雨季较旱季气温低。

(2)河流径流量大;水量、水位有明显季节变化;水能资源丰富(流速快);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

(3)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

(4)优势:铝土矿储量大,原料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丰富,水能丰富:西部濒临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劣势:地形大部分为丘陵、高原,交通不便。

14.

(1)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纬度较高,夏季气温较低,临海,海洋对其影响较大。(2)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多气旋、锋面活动;暖流流经,高纬度地区易成雾(或寒暖流交汇处易成雾)。(3)岛内年均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地形起伏较大。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题:水圈和水循环

水圈和水循环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水平衡是某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水量收入与水量支出之差,等于储水变化量(收入大于支出为正值,收入小于支出为负值,收入等于支出为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三峡库区水位基本不变,维持在低水位状态的时段在( ) A. 2~5月 B. 4~7月 C. 6~9月 D. 10~12月 2.三峡水库对鄱阳湖补水的时段在( ) A. 12月~次年4月 B. 4~7月 C. 7~10月 D. 10~12月 3.每年都要将三峡水库的库容腾空(水位由175米降至145米)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大水库调蓄洪水能力 B. 增大库区水面保障生物繁殖 C. 冲刷沉积于水库的淤泥 D. 确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 读“某区域小流域图”,回答问题。 4.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地区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 该河西部地区的降水转变为地下水更充分 C. 图示时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 图示时期河流处于枯水期 5.A处潜水自由水面离地表面可能是( ) A. 8米 B. 32米 C. 24米 D. 16米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完成问题。 6.一般情况下,河流R() A. 只有春汛 B. 只有夏汛 C. 只有秋汛 D. 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 7.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A. 水电站 B. 油田 C. 天然气田 D. 煤矿 8.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 A. 单位面积产量高 B. 人均耕地面积大 C. 交通发达 D. 水热条件好 9.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原料产地 B. 消费市场 C. 廉价劳动力 D. 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图1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图2为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某年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图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主要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1.7、8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B. 南水北调调水量大 C. 上游水库的调节 D. 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图,回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单元第5讲 水圈与水循环教案 鲁教版

第五讲 水圈与水循环 课标 考点 知识细化 素养要求 应用实践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人类施加的 影响 水循环的类型、 环节及影响因素 解读、绘制水循 环示意图 创设生产、生活情况,分析水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列举实例理解地理意义 实例探究,分析人类活动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生产、生活活动 中对原理的运用 现实生活中巧用 水循环原理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依据补给关系判断季节 结合水文统计,分析补给类型 河流的补给类型 不同补给类型的 径流曲线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 全面、规范描述 剖析水文现象分析水文特征 (对应学生用书第86页) 一、水圈的组成 1.特点? ????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1%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组成?????海洋水 陆地水?????陆地淡水? ????冰川(淡水主体)地下淡水 其他淡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大气水 [特别提醒] 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F植物蒸腾,G地下径流,H下渗,I蒸发。 2.水循环类型 A→C→D→E属于海陆间循环,F、D、I属于陆上内循环,A、B属于海上内循环。 [特别提醒] (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 (2)外流区域既存在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调节圈层之间的热量传输。 (3)改造地表形态。 (4)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 1.湖泊与河流之间总是相互补给的。(×) 2.“黄河之水天上来”,说明大气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 3.我国东北地区地表水下渗与季节变化无关。(×) 4.通过调水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甲→丙→丁的过程属于海陆间循环,该循环促进了陆地上淡水资源的不断

教案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微软中国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记住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记住水循环的类型,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得出水循环的定义,从常见的天气、地理现象,分析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动画引入自然界水的存在方式,让学生对水圈中的水体有较为形象的认识。 (2)通过“水圈的构成”和“陆地水的相互关系”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通过“说、看、画、想、辨”等步骤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5)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确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2)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陆地水体相互关系,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教学难点: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四教学教法 1.创设情景 教学实践证明,合理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提高课堂效率 2.讨论法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3.多媒体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鲁教版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练水圈和水循环(解析)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圈和水循环》精练 一、单选题 地处阿拉斯加的楚加奇国家森林是美国第二大国家森林。该地区的森林、河流、湖泊、山脉及冰川美景令人终生难忘。下图为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波蒂奇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波蒂奇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地下水B.雨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冰雪融水 2.楚加奇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A.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硬叶林 3.一年中最适合游客观赏阿拉斯加冰川的时间是 A.12-1月B.3-5月C.6-8月D.9-12月 【答案】1. D 2. A 3. C 【解析】1.阿拉斯加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降水较少,冰雪面积广,所以波蒂奇湖的补给应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故该题选D。 2.根据材料楚加奇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阿拉斯加,纬度较高,海拔高,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典型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硬叶林为亚热带植被,故BD错误;落叶阔叶林为温带植被,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A。 3.根据所学知识,阿拉斯加海拔高,纬度高,山区冰雪广布。与其他几个季节相比较,夏季平均气温高,天气暖和,白昼时间长,适合户外活动,故游客观赏阿拉斯加冰川最佳月份为6-8月,所以该题选C。 青岛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海水淡化”的模拟实验(左图),右图示意当日透明水箱内外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左图获取淡水过程中,主要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①蒸发②降水③水汽输送④径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A.O时左右B.6时左右C.12时左右D.18时左右 【答案】4. B 5. C 【解析】4.左图获取淡水过程中,海水受热蒸发,水汽遇冷凝结,有水汽蒸发、凝结环节,①②对。水再汇集到储水器中,模拟的是径流环节,④对,。主要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是蒸发、降水、径流环节,B对。女,③错。B对,A、C、D划。

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 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三、情感目标 1.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水循环的分类及过程、意义图析 【教学媒体与教具】

计算机软件、地球卫星图片、地球水体储量表、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水循环示意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计算机图片:地球卫星图片、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 请同学们看,这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与太阳系其它大行星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有丰富的水)是的,我们所居住的这颗行星,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就是地球上的水。 【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引导】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

【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板书】一、水圈 1、定义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计算机显示】水圈的构成图(教材第58页图3.1)。 【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 【学生回答】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引导】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约占淡水总量的比重?(冰川、2/3)淡水中我们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泽水)它们能占到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多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圈和水循环教案(第2课时)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一:水圈和水循环 第二课时: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知识构建】 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洋流的性质判断;二是洋流的分布规律;三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对“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考点进行梳理,找出知识的缺漏。 2.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认识并理解地理规律和原理。 3.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难点内容是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复习重点: 结合模式图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复习难点: 结合区域图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前准备】

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课堂活动设计】 考点诠释1:洋流的类型及分布规律。 探究活动1 :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判断洋流的类型和名称。 ①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②图2中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是由洋流造成的, 请分别判断A 、B 、C 、D 洋流所在半球、 性质及流向,并用箭头在图2中画出 洋流的方向。 ③写出图3中字母所表示的洋流名称。 图2

探究活动2:根据“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在图4中尝试绘制世界洋流模式图,并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表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图3 图4

水圈与水循环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 A.塔里木河 B .天山冰雪融水 C.长江 D.未登陆的台风 3.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环流B.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 洋流的运动 4.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 C.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着的季节变化 D.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 5.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6.地球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 A.地下水B.冰川C.河水D.湖泊淡水 二、综合题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________循环,B地的 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河,判断依据 是_________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市,原 因是__________。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外因 __________。 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D 5.D 6.B 二、综合题 7、(1)陆上内海陆间陆上内(2)a a河位于断层处,地下水补给量大而稳定,b河主要靠雨水补给,季节变化大(3)乙该城市离海洋近,水循环活跃,降水丰沛(4)水的固、液、气三种相态的变化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的作用

高中地理_水圈和水循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三.三维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四、教学重点 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五、教学难点 1. 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2.遵循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安排人类活动。 六、教法 1.创设情景设臵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 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三、情感目标 1 .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一、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学生在学习后,应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二、重点把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对气候、生态、地貌产生深刻影响。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分类及过程,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用具】计算机软件、地球卫星图片、地球水体储量表、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水循环示意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出示计算机图片:地球卫星图片、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 请同学们看,这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与太阳系其它大行星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有丰富的水)是的,我们所居住的这颗行星,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就是地球上的水。 【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引导】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 【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板书】一、水圈 1、定义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计算机显示】水圈的构成图(教材第58 页图3.1)。 【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 【学生回答】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引导】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约占淡水总量的比重?(冰川、2/3)淡水中我们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泽水)它们能占到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多少?(30. 45 %)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板书】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计算机显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教材第58 页图3.2)。 【引导】结合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思考教材第58 页的读图思考题。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水圈和水循环.docx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教案水圈和水循环第二章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材首先利用图2-3-1“水与地理环境”及问题,激发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学习水圈和水循环知识的兴趣。 在第一目“水圈的组成”中,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水圈的概念,接着运用图2-3-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及文字介绍了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得出淡水资源的不足以及节约、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的结论。 在第二目“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中,全球水循环的过程和规律是本节的一个重点。教材简要介绍了水循环的概念以及按空间范围不同所划分的三种水循环类型,重点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规律。 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紧扣水是自然界最活跃的因素这一特点,从两个方面加以阐明: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实现热量传输、能量交换和物质流动,影响自然环境。在对水资源的可更新性进行论述后,又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水资源的开采超过了更新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造成水资源枯竭的角度论述了水资源的有限性。 活动从陆地淡水资源更新的角度,主要介绍了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河流水的补给。活动题2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本节内容体现了圈层之间的联系性,为以后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说出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有关材料和数据,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通过阅读和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掌握主要环节及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四、学习者特征: 对课本中的有关文字不理解,如势能动能,水质型缺水等;缺乏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及策略: 1.要求学生先学习课本,完成预习学案。 2.通过简图带动知识点的学习,即“以图带讲”的教法学法。学案导学法、探究学习法.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水圈和水循环”完成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水圈和水循环专题练习-普通用卷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水圈和水循环专题练习-普通用卷 水圈和水循环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图1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图2为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某年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主要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7、8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B. 南水北调调水量大 C. 上游水库的调节 D. 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 减少大气降水 B. 减少植物蒸腾 C. 减少地表径流 D. 减少地下径流 4.图中生物滞留设施不具有的作用是 A. 在雨水排放到接雨水管渠系统后对峰值流量、径流污染等进行控制 B. 进行渗滤、滞蓄处理 C. 发挥径流污染控制、峰值流量削减、水文生态修复等 D. 将径流雨水用于补充地下水 5.生物滞留设施 1 / 25

A. 建设费用与维护费用较低 B. 不适于城市道路绿化带 C. 不适于停车场的周边绿地 D. 适于土壤渗透性能差的绿地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罗讷冰川,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法国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讷河流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罗讷河上游水位最高的季节和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 A. 春季,季节性冰雪融水 B. 夏季,积雪冰川融水 C. 秋季,山区地形雨 D. 冬季,地下水 7.罗讷河流域开发前,位于中上游的里昂很少遭受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A. 上游修筑梯级大坝 B.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C. 气候干旱降水量少 D. 上游流经大面积沼泽 8.长度仅500千米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 最”。主要原因是 A. 沿岸人口稀少,利于施工 B. 河流平均流量大,多高山峡谷 C. 流域内农业发达,航运需求大 D. 法国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图“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9.“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过程中,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 水汽输送 B. 降水 C. 植物蒸腾 D. 下渗 10.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精选】鲁教版地理必修1《水圈与水循环》word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了解水循环的途径、规模,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理解洋流的成因;解释、应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地理图表,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现状的描述,增强学生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逐渐形成科学发展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图。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2、洋流分布规律和意义 [教学难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同学们,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是什么颜色?(蓝色)为什么会是这种颜色呢? 地球表面大约有71%被水所覆盖,地球又有“水球”之称。水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水以固、液、气三态形式存在于空气、地表、地下及生物体中,它相互转化,不断循环运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圈层——水圈。

本节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水圈的组成及水的循环、运动。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板书课题] 一、水圈的组成。 [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①地球上的水有哪些存在形式?每组一位代表发言,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形式多。 [多媒体课作展示:地球水体的主要形式] ②在各种水体中,哪一种占的比重最多?哪些水体形式人类可以直接利用? ③要求学生按各种水体所占的比重画一幅扇形百分比图。 [展示课件:各种水体所占比重图] 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有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这些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很小一部分,且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圈和水循环巩固练习新人教版

水圈和水循环 一、选择题 (一)[2019·山东潍坊模拟] 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3题。 1、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 ) ①乙之前②乙到丙③丙到丁④丁之后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洞庭湖水位上涨变慢的时段是( ) A.甲之前 B.甲→乙 C.乙→丙 D.丙→丁 3、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径流( ) A.高峰值提前 B.高峰值增大 C.总量变大 D.高峰值减小 解析:第1题,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应当是出湖径流量大于入湖径流量时段。第2题,上涨变慢应当出现在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且入湖水量在下降的时段,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第3题,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削峰补枯的作用,因此入湖径流的高峰值可能会推迟,总量可能会减少。 答案:D B D (二)河水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河水中的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河水浊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胡卡尔河流域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胡卡尔河河水的浊期大致为(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

2.在胡卡尔河及其支流中,河水浊度较高的河段是( ) A.ac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参考答案】1.D 2.B 第1题,结合经纬线可知,图中海洋为地中海,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12月至次年2月为胡卡尔河的汛期,河流径流量大,河水中的悬浮物多,河水浊度高,为河流的浊期。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c段和bc段主要流经林区,说明两河段流经地区的坡度较大,河水的流速较快,河水的浊度较高,其中bc段流经地区的林区少,说明森林破坏较严重,河水浊度更高;cd段和de段主要流经稻田,说明两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形较平坦,河水浊度较低。 (三)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如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2.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增加②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解析:1.D 2.A

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水圈与水循环

水圈与水循环 一、选择题 如下图,中国某一远洋运输船舶沿着图中虚线航行,在阳光初露海面时刚好通过P地,此时收音机里正在播报北京时间8:00整。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远洋运输船舶沿着图中虚线航行 A.顺风顺流B.逆风顺流C.顺风逆流D.逆风逆流 2.中国在此航线上运输量越来越大的货物是 A.小麦B.水稻C.石油D.铁矿石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据此回答3~5题。 3.地球上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2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不少,但地区分布不均3部分地区水的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4人口的急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123B.134C.234D.124 4.世界上缺水国家或地区的共性是 A.降水稀少B.远离海洋 C.淡水资源匮乏D.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 5.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去采取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A.海水淡化B.跨流域调水C.防治水体污染D.节约用水,减少浪费6.下图中河流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1下渗2蒸发3降水减少4灌溉等引用 A.123B.234C.134D.124读某地区等压线图(单位:hPa),回答7题。 7.此时1海域的表层海水的盐度,理由是 A.偏高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 B.偏低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 C.偏高气温高,蒸发量大 D.偏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判断8~9题。 8.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 A.1河B.2河

水循环教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课标解读: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与旧教材的教学要求有些不同,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学情分析:本节是本章的开篇,学生的已有知识是知道自然界水的存在形态、能够概括出地球 的圈层结构和各圈层的特点。已有的技能是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会的知识是河流的补给和水循环,河流的补给学生不容易理解全面。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是重点,特别是水循环的意义。 教材分析 1、教材先阐述水圈的概念与构成,接着说明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互补的关系,从而引出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其中教材所附的读图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分析陆地水之间相互转化补给的关系。活动题让学生结合水循环原理去分析说明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2、教材中出现了三种水循环的概念,与“标准”要求不大符合,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要淡化。 学习目标 1、学生根据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类型、过程和主要环节。 2、学生举例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3、学生运用水循环过程能够说出物质的运动是客观存在的,且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 学习重点 学生能理解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互补的关系;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学习难点 学生能理解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互补的关系;学生举例说明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方法 1.小组式讨论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读图分析讨论法; 4.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鲁教版水圈与水循环说课稿

《水圈和水循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第一课时(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根据课标要求,讲本节课细化为以下几个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说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重点的确定,能使学生树立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对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说教学难点:不同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 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对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不易理解。 四、说教法 1.创设情景设臵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3.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说学法 1、学会用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图理解水循环的相关性。 2、学会探究:学生思考分析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学会合作:学生讨论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完成活动。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1】: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佳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它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们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而且黄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还”了吗? 【板书】: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一、水圈的组成 学生自主学习【课件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课本上图2—3—2“水圈的构成”,了解水体的构成: 总结: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26%,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0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0水圈与水循环鲁教版 水圈与水循环 (对应学生用书第325页) 一、选择题 读某学生依据水循环原理设计的获取淡水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方法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B.降水 C.径流D.下渗 2.该方法( ) A.收集淡水有限,适合荒岛求生解决水源问题 B.设备简单,适合在我国华北沿海地区推广 C.以木柴为能源,适合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推广 D.消耗能源较多,适合在能源丰富地区推广 1.D 2.A[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体现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有蒸发、降水、径流,未体现出下渗环节。第2题,图示海水淡化方法获取的淡水量小,效率低,适合在野外荒岛求生时使用,能解决淡水缺乏问题。] (2017·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完成3~5题。 3.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 4.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B.洪积扇 C.河谷D.湖盆 5.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 3.C 4.A 5.B[第3题,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流域蒸发量和降水量大致相当。第4题,读图可知,该流域坡面坡度较大,地表水驻留时间短,实际蒸发量最小。第5题,虽然是耐旱植物,但注意是“大量种植”,依然会消耗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B对。大量种植植物,植物蒸腾量增多,但与湖盆蒸发量关系不大,A错。水域富营养化一般与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相关,材料中没有这方面的体现,C错。材料中提到该盐湖的盐度已经饱和,湖水减少只能导致盐分析出,所以湖水盐度不会再升高,C 错。]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湖泊分布图,图中盐湖湖水盐度高,以产盐而得名。在盐湖西北侧,自东向西分布着3个内流湖。2011年9月卓乃湖溃决后,湖水进入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两湖水位迅速上升,湖水又外溢入盐湖,盐湖面积迅速扩张。此次溃决使各湖之间形成河道。据此完成6~8题。 6.对盐湖水位季节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降水B.蒸发 C.下渗D.气温 7.科学家发现2011年9月盐湖增加水量远小于卓乃湖溢出水量,原因最可能是( ) A.沿途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B.灌溉农业区用水量多 C.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截留 D.经河流流入其他区域 8.受卓乃湖溃决的影响,库赛湖的主要变化是( ) A.含沙量减小B.水位变低 C.盐度下降D.结冰期缩短 6.D 7.C 8.C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盐湖及其集水区均位于我国西部内流区,盐湖的补给水源以冰川融水为主,水位的季节变化受气温影响最大。第7题,从题干可知,卓乃湖溃决之前,盐湖上游的3个湖泊均为内流湖,可以判断三个湖泊相互独立,无河道沟通。卓乃湖溃决后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位于卓乃湖和盐湖之间,截留了部分卓乃湖湖水,由此可以判断库赛湖和海丁诺尔对卓乃湖来水截留是盐湖增加水量小于

(完整版)高三一轮复习水循环和洋流专项练习.doc

成功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学案 12知识回扣反思提升 编制:牟同虎审核:张君明 1.下列关于右图中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图示季节为冬季,甲为承压水 B.图示季节为春季,甲为冰雪融水 C.图示季节为秋季,甲为雨水 D.图示季节为夏季,甲为潜水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 近 50 年来平均每年造地 4 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回答2--3题。 2.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C.海水的侵蚀作用 D .河流的堆积作用 3.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主要原因是 ① 潮流搬运能力增强② 渤海下沉迅速增快③ 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④ 黄河 下游段取水量增加⑤ 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 .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③ D .②③④ 4.读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图 中①、② 、③、④ 代表的补给类型依次是 A.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地下水 B.雨水、冰川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C.雨水、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D.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 右图为某流域管理单位根据多年水文数据所推算的 洪水频率曲线图,据此回答5--6题。 5.较近年代( 1945—1975 年)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 周期比近百年来(1875 — 1975 年)的再现周期约缩短了 A.1 年B.3年C.6 年D.8年 6.如该流域的降雨量及降雨特征没有变化,则近年洪 水频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 A .河道疏浚 B .退耕还林还草 C.禁止开采地下水 D .城市化 右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横断( 剖 )面图。 据此完成7--8题。 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湖泊③ 的主要成因是 A.泥沙淤塞河道而成 B.岩层断裂下陷而成 C.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湖 D.人为或自然裁弯取直河道而成 8.图中①、②处河道横断面形态的成因主要是 水循环和洋流㈠第 1 页(共4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