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摘要: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或转化等理论。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关键在于把“劳动力”与“劳动”区分开来,并且依据价值规律阐明了劳动力这个商品的特殊性质。资本家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后,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这样资本家才有利可图。于是,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性质也就昭然若揭了,剩余价值无非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马克思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之后,又考察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马克思根据他创立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入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工人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即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工人的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和剩余价值,即价值增殖过程。从而得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是劳动过程也是价值增殖过程的科学论断。进而通过对劳动过程中不同要素的不同作用的分析,又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而称之为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因此叫可变资本。由于代替可变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力,以其具体的有用劳动创造出有用产品,把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同时由于支出了抽象劳动,它再生产出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即剩余价值。资本自身内部的这种区别,反映了不同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突出了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特殊作用。科学地阐明了这个问题之后,才有可能考察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剩余价值率,即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或称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揭示了劳动力受资本的剥削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剩余价值率就是资本榨取工人血汗的测量器。

紧接着马克思又深入地考察了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他指出,工作日就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到的劳动力的一日劳动时间,它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或者说由工人生产他的劳动力的补偿价值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所构成。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来说是一个一定量,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则是一个可变量。工作日虽然不是固定的量,但它的变动并非漫无边际,它只能在一定的界限内变动。这就是说,工作日的长短是有界限的,它的最低限度不能和必要劳动时间相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必要劳动始终是工人的工作日的一部分,而绝不能是它的全部,否则资本主义也就不会存在了。因此,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地延长工作日,以便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同时,工作日的长度也有其最高限度,那就是还有生理和道德的界限,超过这个界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就无以为继了。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资本获取更多

的剩余劳动的欲望不能由工人的过度劳动,即不能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依靠绝对延长工作日而得到时,或者说不能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得到满足时,资本家就会在既定的工作日,想方设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满足其贪婪的欲望。马克思指出:“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是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而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提高工业部门的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生产率。马克思考察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把资本主义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生产。他指出,正是榨取剩余价值的原始推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才一步步进到大机器生产阶段,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使资本主义制度最后战胜封建制度而居于统治地位;同时,资本家也借助于机器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和奴役,使工人真正成为机器的附属物。马克思抽象地考察了资本家对工人加强剥削的两种方法,这种科学的抽象,大体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初期,它还没有创造出相应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得不靠手工工艺的生产方法,资本家要加强剩余价值的生产,就只能采取比较原始的剥削手段——延长工作日,即靠绝对延长劳动时间以加强剩余价值的生产。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手工劳动逐步被取代,资本家便主要采取加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依靠技术进步和加强劳动管理,从而在一定的工作日时间内,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关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关系,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而相对剩余价值是以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的,这种剥削方法更隐蔽、更巧妙、更具有资本主义特征。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是绝对地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而截然分开的。因为一方面,两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是统一的,延长工作日正是大工业的特有产物。并且相对剩余价值也是绝对的,它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到超过工人本身生存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的。从另一方面来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也是相对的,它以劳动生产率提高到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制为工作日的一个部分为前提。从表面上看,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是看不出来的。

剩余价值生产出来后,还要在资本家间进行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利润掩盖着剩余价值。因为剩余价值只同可变资本有关,利润则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这也就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了。随之而来的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其结果,利润的真正性质和起源就完全被掩盖起来,价值决定的基础也被掩盖起来。

马克思在揭示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利润的分割问题。由于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商业资本,所以作为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利润便分割为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这种形式的分割是受平均利润率支配的。作为职能资本家,由于借用货币资本而以报酬形式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则表现为利息。马克思在阐明了利润的分割之后,还考察了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

展和地租问题。他指出,资本主义地租不过是租佃资本家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体现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马克思揭露批判了“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这样所谓的“三位一体”公式,指出这是现实社会经济关系的异化,是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转化表现形式。

从而马克思完成了他的剩余价值理论。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逻辑线索和基础地位:(1)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比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2)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揭示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灭亡的历史规律的基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基石,是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马克思从“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入手,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罪恶,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其中一个基本观点是: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且是活劳动。这一观点,在近几年学术界进行的有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中受到挑战。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换句话说,物质生产要素,诸如土地、机器、自然资源等是否也创造价值?在这场争论中,有的作者从维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善意目的出发,引经据典,使本来简单易懂的劳动价值论变得高深莫测;有的作者则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提出质疑,甚至有人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包袱还是翅膀”的问题。从争论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来看,本人认为有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它们是:价值的源泉问题;价值的形成问题;价值的表现问题。这三个问题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一旦混淆,极易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是马克思在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发现,是马克思划时代的伟大功绩。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揭开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运动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恩格斯、列宁都曾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给予很高评价,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2012年第1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2,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12期) Total No .312 收稿日期:2012—08—13 作者简介:刘黎(1986—),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政治,反腐败与廉政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刘 黎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系统地阐释了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权力的配置与制约以及国家和公民社会关系等理论内容, 这是一种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理论学说。理论来源于实践,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行创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学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不断深入理解和研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中,从基本政治制度、法治国家以及国家结构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学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国家本质;市民社会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2—0116—02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第一个历史文献应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它和《法兰西内战》、《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一系列著作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 义国家学说。当时的革命形势决定了这门学说是通过分析总结国家形态的历史演变,披露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虚假性,指出国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矛盾在政治上的反映,都将经历从发生到发展再到灭亡的历程。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按照历史顺序叙述马 克思国家学说的发展过程。他认为马克思国家学说应该分为三个发展时期:首先,在欧洲1848年革命 前夜,马克思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所在。第二个发展时 期是1848年革命之后,马克思总结了革命的经验教训, 提出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结论。但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尚未提出用何种方式方法完成这一使命。第三个时期是1871年巴黎公社出现以后。通过巴黎公社马克思找到了完成这一使命的方法。他认为 :“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机关。”并借 此提出了一种新型政权组织形式,即议行合一,兼管 立法和行政的无产阶级专政。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质和内涵 马克思提出国家的本质应该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 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 。充分理解“国家”和“社会”间的关系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 关于国家本质论述的关键。这二者之间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他认为国家的本质应该是由国家的阶级属性和其社会关系性质这两大基本属性决定的。例如,阶级社会中的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形式”,虽然他们在表象上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实质上却是由其统治阶级所操纵的统治工具。国家代表的仅仅是部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阶层利益,并不是全体公民社会的普遍利益诉求。而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概念提出了一个超越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民主的新民主概念。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具有三大理论创新:首先是对国家的起源和本质的深层剖析。马克思指出,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是平衡社会各阶级不同利益的载体,这种理论实现了冲突论和融合论的统一;其次是对国家职能的合理划分,马克思提出国家具有“政治统治和社 6 11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的经济学研究中,就已初步认识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哲学的贫困》,特别是《雇佣劳动与资本》等著作中,马克思就已初步揭示了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而且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 此后又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直到写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时,马克思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剩余价值的一般概念,将剩余价值本身与其具体表现形式严格地区分开来,从而完成了对资产阶级利润学说的批判,科学地制定了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 第一,科学地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提出了劳动力商品理论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才首次提出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具体分析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交换过程,首次科学的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并初步研究了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马克思把资本运动分解为“货币-商品”,和“商品-货币”两个阶段,并逐一加以分析。资本运动的第一个阶段,即“货币-商品”阶段,工人用自己的劳动力商品同资本家的一定货币相交换;在第二个阶段,资本家用换来的劳动力使资本的价值得以保存和增殖。第一个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第二个阶段属于生产过程,可见,资本的价值增殖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 资本之所以能够实现增殖,就是因为被资本家购买来的工人在生产中“让渡”了自己的劳动,即把部分劳动成果无偿“让渡”给了资本家,从而使资本得以增殖。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的并非工人的劳动,而是工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商品如同其他任何商品一样也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它的价值就是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由把工人本身生产出来的所花费的那个劳动量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它能够“使资本增加,使资本增值,从而使资本作为资本保存下去的东西”。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受到资本的推动,它就会变成工人的一定的生产活动,成为创造价值,使价值得到增值的过程。 劳动力商品理论,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而且也从理论上彻底解决了使古典经济学陷入绝境的难题。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劳动力商品理论是马克思的一个创造性贡献。 第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基本形式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提到“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概念,并初步分析了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 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缩小必要劳动来相对地增加剩余劳动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为前提。“工人提高了的劳动生产力,由于缩短了补偿物化在工人身上的劳动……所必需的时间,因而表现为工人用在资本价值增殖……上的劳动时间延长了”。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才首次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了考察。 剩余价值的第一种形式是绝对剩余价值,“资本迫使工人超出必要劳动来做剩余劳动。只有这样,资本才能增殖自己的价值,创造出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和出发点。 从现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历史来看,绝对剩余价值是以资本生产的已有的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如何使社会注意由空想变成科学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如何使社会注意由空想变成科学 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也可以说,这两大贡献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思想宝库的主要贡献,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两个学说就其实质而言,都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发展前途的学说,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一句话是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剩余价值理论,表面看来是在研究经济问题,其实是在研究人,研究经济关系背后隐藏着的人与人的关系,其实质上是关于工人阶级革命的理论。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自从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资本论》这样,对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9页。)。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目的并非为了创立一个历史学派,也非仅仅为了合理地解释历史,而重要的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为了变革现实,为了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因此,唯物史观的落脚点在于,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无论是唯物史观,还是剩余价值学说,都属于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他们所处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实际出发,批判地吸取了古典经济学派价值理论的合理成分,创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

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正是因为有了唯物史观和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才从空想变成科学。

浅析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浅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 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国家理论开始萌芽的时期。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发展是随着思想历程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的国家理论逐渐形成清晰轮廓,并不断成熟进步到形成完整体系。马克思曾鲜明地提出国家不是社会,也不是某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政治实体,一种和衷共济的共同体,一种宪法组织。那么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基本观点具体是什么,他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又有何区别呢,这里谈谈个人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 (一)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工具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 (二)在特殊历史阶段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中立论。在分析现代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根据阶级冲突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说明了现代国家的相对独立性和中立的仲裁作用,揭示了国家权力是阶级斗争和大众民主斗争复杂矛盾的结果,而国家机器、国家机关和国家制度体系是国家权

力斗争的中介和政治条件。在马克思看来,只要阶级统治还没有形成,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国家就保持着它的独立性。目前的国家的独立性只有在这样的国家里才存在,在那里等级还没有完全发展成为阶级,比较先进的国家中已经被消灭了的等级还构成一种不定型的混合体而继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而在那里任何一部分居民也不可能对其他部分的居民进行统治。 (三)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基础上提出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学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必然性。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四)在共产主义人类解放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无产阶级民主专政国家理论和国家消亡论。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 —2—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并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理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并把社 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的创立,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简单地说就是因而能对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作出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这要从三方面来看: 第一.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内部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批判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 抽象的理性、正义原则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 第二.唯物史观关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学说,提出了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中去寻找解决社会冲突的途径,社会主义乃 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局,这就从根本上客服了空 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并进一步与其划清界限。 第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学说,指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主 体。这就批判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 苦受难的人群,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在个别天才人 物出现的局限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有关问题,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揭示了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指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是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走出乌托邦的荒原而变成了科学。在这两大理论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历史使命,认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大体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所指明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的道路和目标。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浅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存在的根基。在劳动价值 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削的秘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经典形态出现了与新情况不能直接相符合的问题。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继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论可追溯到早期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中世纪著名神学家亚尔贝兹·马格努及其弟子阿奎那的“公平价格”学说。到十七世纪中叶以后,经过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大卫·李嘉图这三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努力,劳动价值理论初步形成了体系。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的劳动价值理论还是粗糙的、不完善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中形成的惟一彻底、完备、科学的价值理论,是人类几个世纪以来对商品经济关系探索和研究的思想结晶,从根本上揭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的特点和矛盾。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存在的根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正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削的秘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经典形态出现了与新情况不能直接相符合的问题。 最近一些年来,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新情况下的地位问题,学术界出现了争议,主要观点有三种:一是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主张以西方经济学的“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替代;二是全盘肯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为其经典形态仍然适用于新情况;三是主张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增加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特色的新的观点和内容,以赵凌云教授的《劳动价值论新探》为代表。如果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那么整个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如果原封不动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那么我们所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得不到理论上的说明和论证。可见,不但要坚持它,而且要发展,而发展的出路则在于创新。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的建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随后,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包括:①国家的含义、②国家的构成要素、③国家性质、④国家制度、⑤国体与政体的关系、⑥国家职能、⑦国家的管理形式(即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的结构形式。 1、国家的含义 (1)国家的产生: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本质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3)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根本属性)。 (4)国家的属性:主权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 阶级性:国家的根本属性,这主要是在研究“国家与革命”关系时所强调的。 社会性:主要是在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时所注重的。 主权性:是在“国际交往”中被看重的属性。 2、国家的构成要素: (1)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与灵魂。国家主权有两个特征,表现为: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和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2)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及其内涵。(3)主权国家必须履行的主要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国家的性质 (1)国家性质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历史类型:根据国家性质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互相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相互依赖,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同时两者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关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几点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几点思考 李志民 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这一概念,我认为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讲这一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也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其二是讲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研究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绝不能以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特别是资产阶级政党理论来研究无产阶级政党。 研究某一学说必须准确地把握其研究对象。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研究对象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以政党为研究对象;第二种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为研究对象;第三种是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我认为第一种把研究对象泛化了,以政党为研究对象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政党学说),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当然要涉及“政党”的一般,但“政党”的一般并不是它的研究对象。第三种把研究对象的范围缩小了。中国共产党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的确应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的实际,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从这一概念的确切内涵来看,其研究对象只能是第二种即一般意义的无产阶级政党。 有些同志认为,使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这一概念,似乎只需研究无产阶级政党的自身建设而无需研究它的领导活动。这一看法是有失偏颇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要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着眼点是党的历史使命和领导作用。因此,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比“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这一概念要宽泛,它和“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基本上是同一序列的概念。这一概念本身表明它既应研究党的自身建设及其规律,又应研究党的领导活动及其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实践中创立起来的一种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全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究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究 [摘要]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加深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分析它是否与当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资本、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因为它不仅揭示了剥削的秘密,而且对指导如何消灭剥削在当代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以及探究其对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否依然有指导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来源现实意义 马克思围绕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核心问题即剩余价值理论,系统地研究了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50年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详细地分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各派的理论观点,肯定了他们在科学理论上的贡献,批判了他们的谬误,公正地评价了他们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透彻地阐明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庸俗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有关政治经济学史的经典著作。马克思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所运用的方法论,以及评价各个学派、各个代表人物的原则和依据,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概述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19世纪的资本主义正处于早期的成长阶段,社会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企业经营规模也不是很大。当时的生产主要依靠工人体力来完成,资本家想获得高额的利润只有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这样工人的反抗情绪很激烈,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提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比较不同国家学说谈马克思主义国家 学说的科学性 摘要:国家的产生是各个政治学派必须面临和回答的一个问题,政治学史上,有许多研究国家的学派,在对国家的产生有不同的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起源是这些理论当中最具有进步性和科学性的学说,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提出了国家具有阶级性,并且认为阶级性是国家最根本的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其他国家学说的根本区别。本文比较不同的国家学说,从而论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进步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国家起源阶级性科学性 国家的产生一向是政治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各个政治学派和政治学家一直争论的话题。在人类历史上,有以下几种国家学说, 一、社会共同体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见到的每一个城邦各是某一种类的社会团体,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行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1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是一种自然产生的,为了追求一种善而建立有益于人类的社会团体,这里所说的城邦其实就是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国家。在亚氏看来,自然创造了男女,组成了家庭,为了适应更为广大的生活需要,家庭自然地组成了村落,若干的村落组合而成城邦,社会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城邦的长成处于人类“生活”的发展,而其实际的存在却是为了“优良的生活”。早期的各级社会社团都是自然地生长起来的,一切的城邦既然都是这一生长过程的完成,也该是自然地产物。所以,亚氏得出了一个结论,也就是城邦处于自然的演化,而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2 二、神权国家说 这个观点主要在中世纪,中世纪西欧神权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承认是人的理性的产物,但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的理性,因此,从根本上说,国家是上帝的产物。3在确立上帝的权威的基础上,阿奎那认为,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自顾自己的利益。为了把人们团结在一起,维护共同的幸福,就需要共同的治理原则,也就是国家这种机构。这样,阿奎那就把国家说成是“那些服从同样法律并受单一政府的指导以求生活充盈的人”组成的社会。因此,他把国家的母的解释为“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在阿奎那的思想中,他认为教权高于世俗的权力,上帝才是这一切的创造者。这一思想成为神权思想的主流。 三、契约论说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第3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第7页 3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0页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分析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分析 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创立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他在科学上对人类的两大贡献。其中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笔者在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形成了若干与马克思的观点及其诠释不同的看法,并发表了一些论着。从近年国内出版的一些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创新成果的论着和教材来看,对剩余价值理论的介绍和讲解没有什么创新,相关专家似乎不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存在什么疑问,或者虽然注意到某些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并给予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究竟是否存在疑问?存在哪些疑问?怎样通过这些疑问的研究促进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拟提出和分析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并向国内外专家求解。 一、为什么劳动力价值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没有转移给产品?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以纺纱为例分析剩余价值生产,假设生产 20 磅棉纱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 24 先令,劳动力日价值为 3 先令,这一日劳动力在使用中创造 6先令新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分析,生产资料的 24 先令价值转移给产品,劳动力的 3 先令价值却不转移,而由工人先劳动一段时间把它再生产出来,然后延长劳动时间,生产 3 先令剩余价值:“投入劳动过程的商品的价值总和是 27 先令。棉纱的价值是 30 先令。…… 27 先令转化为 30 先令,带来了 3先令的剩余价值。” 疑问在于,投入劳动过程的劳动力的 3先令价值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转移,而要由工人劳动把它再生产出来。国内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对这个问题作了解释:“劳动力的价值已经支付给工人,被工人用于维持生活和赡养家属,不可能转移到新产品上去。” 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上去,因为资本家所支付的劳动力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掉了。这部分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再生产出来。”“因为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进入劳动者手中即转化为他的收入,已被劳动者用于购买生活资料而消费掉,要由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再生产出新价值来补偿这部分资本。” 按照这种逻辑推论,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已经支付给它的卖者,同样会转化为它的卖者的收入,其中至少有一部分被用于生活消费,为什么又能够转移给产品呢?如果这些解释能够成立,那么由马克思阐明的劳动价值论原理就需要重新研究,其中一些基本结论要么被颠覆,

剩余价值学说百度百科

1剩余价值学说百度百科 剩余价值学说即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1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Theory of Surplus Value) 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经过仔细考察“剩余价值”出现的各种场合,发现其含义并不统一,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是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马克思是站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立场基础上来分析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生产的实质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揭示;而新解释是从更加宽泛的概念来解释剩余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还有第二种含义,是从价值的载体而言,是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如2000年12 月12日早上8时之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真题回顾】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2014下半年全国统考)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D.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答案:A。 【相关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考察社会物质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时所提出的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思想是: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而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1)指人的物质生产、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2)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3)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4)指人的自由发展。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教育目的确定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对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方面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都曾提出过应使人的体力、智力和道德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问题。但是他们的论述都是脱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只是从“神的意志”或“人的本性”出发来说明和解释人的发展。到了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人也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没有从根本上说清人的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条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为考察和说明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的方法论。它要求在规定人的发展的同时,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人的发展“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用这种科学的人的发展观作指导,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人的发展的社会必要性和社会制约性,在确立和实现教育目的中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大工业生产发展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剩余价值理论 陈涛 引言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得以完整的的阐述。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它的发现,意味着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的革命,也因之建立起了系统完整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理论大厦;剩余价值理论深刻地反映了资本统治并剥削劳动的社会关系,全面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本质和运动规律。 从科学实践的观点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与古典学派和空想社会主义相反,他们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唯物史观来观察社会经济现象,运用科学的理论思维,将剩余价值从其自身的具体形态中抽象出来,在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基础之上,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剥削的本质特征,从而完整、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创立了完整、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从更深层次而言,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是崭新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从本质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和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同时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的剩余价值理论无疑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科学反映,但就和其他伟大的理论一样,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以前,同样有许多类似的理论,而马克思、恩格斯剩余价值理论从中汲取精华,最终成就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即便这些理论在古典学派和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囿于立场等方面的限制,并没有完整、科学地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这些理论同样值得我们去分析。 重商主义的剩余价值概念 重商主义产生于14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期,无论早期、晚期重商主义都认为:由于西欧国家大都缺少金银矿藏,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流通领域。只有靠流通领域才能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他们认为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获取金银,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产品价值的追加即贱买贵卖才能获得利润(剩余价值,即“让渡利润”)。 从重商主义者的基本思想可知,他们不理解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同时也混同了剩余价值与在流通领域中的正常利润;他们的剩余价值概念是含混不清的,但却第一次指出了剩余价值的存在。 威廉?配第的剩余价值学说 威廉?配第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是“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 需要指出一点的是,威廉?配第在价值理论上一个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有意识地将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劳动价值论之基础。 在威廉?配第看来,工人的工资是劳动者为了“生存、劳动和传种接代”所必需的东西决定的,也可以这样理解:工人的工资应当等于维持工人最低限度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是威廉?配第对于工资的理论,也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在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工资理论的基础之上,威廉?配第分析了地租,在他的理论体系里,地租实际是被看做剩余价值的一般形态,故此,他的地租理论也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 在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和工资论中,他已经在事实上把工人创造的价值和工人得到的价值看做是两个不同的价值量,二者之间的差额是地租,实际上也就是剩余价值。这种思想可以从他所举的例子中看出:假定一个人在土地上从事劳作,在取得收成后,扣除种子、自己当年食用的部分以及为换取衣服和其他必需品而同别人交换的部分,剩下的谷物就是当年真正的地租;在此,威廉?配第实际上是把地租归结为农业工人生产的全部剩余产品,即全部农产品中扣除工资和种子等生产费用后余下的由剩余劳动体现出来的剩余产品。虽然他仅是从地租的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但已经接近于正确理解剩余价值的性质。 威廉?配第不仅对剩余价值的性质和源泉有了真正的理解,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 与工资的对立关系;在对利息进行阐述的时候,他将利息称作“货币的租金”,而且是从“土地的租金”即地租中引申出来的;可以从他的理解中看出:利息和地租是剩余价值的两种形式,但地租是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 从威廉?配第对剩余价值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他只是在地租这个特殊的形态上考察了剩余价值,没有对剩余价值的更一般的形式即产业利润加以考察,而且模糊了作为剩余价值的地租和独立商品生产者的剩余产品之间的区别。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将剩余价值引入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同时对剩余价值的性质和源泉有了真正的理解。 詹姆斯?斯图亚特的“实际价值”概念 詹姆斯?斯图亚特是威廉?配第之后亚当?斯密之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是“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 詹姆斯?斯图亚特提出了“实际价值”概念;他提出:实际价值由三个因素决定: 1、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花费的平均劳动量; 2、工资和固定资本的损耗; 3、原材料价值。 虽然詹姆斯?斯图亚特在价值决定中无谓地加上工资和固定资本的损耗以及原材料,是不恰当的;但是在第一个因素中,詹姆斯?斯图亚特明确指出了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必要劳动时间(既有必要劳动时间,必有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出剩余价值),这是对古典劳动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 魁奈的“纯产品”学说 魁奈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创立了完整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他的《经济表》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宏观分析的第一次伟大探索。 魁奈提出的“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重农学派政策主张也都是依据该学说而提出的。在“纯产品”学说中,魁奈认为财富是由土地生产出来的生产品,详尽地论述了只有农业才能创造物质财富并使财富数量不断扩大的思想;他认为: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补偿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种子等)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即“纯产品”。 魁奈和配第一样,将工资看作是维持工人所必要的生活资料,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魁奈的“纯产品”就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在这里,魁奈实际上是用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来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出作为商品的家产品包含着“纯产品”,即剩余价值。 从魁奈的“纯产品”学说,我们可以看到,魁奈认为只有农业才能创造出“纯产品”即剩余价值,农业才是唯一的生产部门产,而且在他的经济思想中,并没有劳动价值论,对价值和使用价值仍然混淆不清,进而不可能将剩余价值归结为由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而认为“纯产品”是由自然,确切地说是土地提供的;但是他已经确认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过程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从而确定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这是魁奈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重要贡献。 杜尔哥的剩余价值学说 杜尔哥是法国重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经济理论中更少地带有封建主义的外观,将重农主义理论发展到巅峰。 杜尔哥发展了魁奈的“纯产品”理论,他将“纯产品”的生产和劳动联系起来,认为“纯产品”是土地对于农业劳动者的劳动的赐予;同时,他认样认为,农业劳动者是“惟一的这样一种人,他的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超过了他的劳动工资”。从这样的理论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杜尔哥看来,魁奈所说的“纯产品”已经是农业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剩余劳动生产物,即便杜尔哥依然没有摆脱农业是惟一的生产部门的思想局限,并把地租视为剩余价值的一般形态,“这个‘纯粹的自然赐予’在他那里,不知不觉地变成土地所有者没有买过而以农产品形式出卖的土地耕种者的剩余劳动”。 亚当?斯密的剩余价值理论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之作,不仅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17725724.html,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作者:全晶晶 来源:《商情》2010年第23期 【摘要】剩余价值理论分为剩余价值产生条件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工资、剩余价 值资本化理论、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等部分。然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国情相结,探讨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剩余价值理论现实意义 一、剩余价值理论基本内容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生产使用价值;价值增值过程,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包括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雇用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包括:剩余价值产生条件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工资理论、剩余价值资本化理论即资本积累理论、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 1、剩余的性质与企业治理 企业利润有平均利润、垄断利润、非法暴利等,不同性质的利润来源是不同的。平均利润 是市场平均竞争的结果,没有平均利润,企业就不能发展。垄断利润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垄断价格获得的,因此应该上交国家财政,由国家统一分配,企业内部不能私自瓜分,否则就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非法暴利是企业采取非法手段获得的暴利,例如,非法集资非法经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官商勾结、瓜分国有资产等等。企业治理过程中,劳动者的工作效率会影响企 业的利润水平,而对员工的监督比较困难。计件工资表明,实行了计件工资,员工的个人利益会使他尽可能紧张地发挥自己的劳动力,或者延长工作日。实际上就是把员工的工资与企业的利润 挂钩,这样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现代企业中,特别是国有企业治理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实行员工参股、年终分红、员工参与治理等激励措施,以解决员工难以监督的问题。 2、利润动机与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其发展摘要: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国家的起源、演变、本质和职能所进行的系统分析,对国家的相关问题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关键词:国家职能分权制衡权力回归一、国家的起源关于国家的来源和性质,人们提出了许许多多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是一种历史必然。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由于生产技术非常落后,人们只有通过集体劳动才能产生出必要的生产资料和产品,与这种经济生活方式相适应,从而产生了原始公有制随着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者除了能生产出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外还出现了劳动剩余,从而导致了私有制的出现。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们之间开始出现贫富不均的现象,原来的氏族首领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定期的族长选举也逐步为世袭所代替,社会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从而“整个氏族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它从一个自由处理自己事务的部落组织转变为掠夺和压迫邻人的组织,而它的各机关也相应地从人民意志的工具转变为旨在反对自己人民的一个独立的统治和压迫机关了”。因此,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二、国家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国家“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文中也指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 经典作家上述论断清楚地表明,国家具有阶级性,阶级性是国家最深层次的本质。所谓国家的阶级性,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国家中,国家总是由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所掌握,是对被剥削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掌握在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手中。这两类国家的阶级内容不同,但无论是剥削阶级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有阶级性的,超阶级的国家是不存在的。社会性是国家的另一个重要属性。国家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国家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马克思指出,“政府的监督劳动和全面干涉包括两方面:即包括执行一切由社会的属性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国家的社会职能不是直接解决“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阶级斗争,而是解决“由一切社会的属性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如组织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从事科教文卫等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等。这些活动虽然客观上对被统治阶级和广大劳动民也有利,但归根结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