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

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

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
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

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模式的出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有力支持,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较的优势,充当着更多的教与学的中介和角色,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教师工作强度。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如今充分使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信息化普及实现了办公现代化,优化了课堂教学,为课堂带来更加实用的辅助作用。

2、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这次课改为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应用的情况和效果却存在一定问题:有

些教师不能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不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时没有针对重难点设计内容等。那么如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这是摆在我校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孜孜探索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3、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校已经将信息技术引入了课堂,教师通过早期的培训,对信息技术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并且被广泛应用,一批教师已经具备自主开发课件和制作课件能力。我校教师从“课堂教学”这个点上再做深入探索和研究,通过行动和反思总结出一些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在深入研究“如何打造信息化的高效课堂”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推广经验。

(二)保障条件

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大力推进加强信息化建设,创立校园网络平台,实现班班通工程。我校为给教师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教育性素材,建设了信息资源库,包括课件、音乐、视频、图片等综合素材,还有课堂教学的实况录像,方便教师课件制作和教育教学探讨,随着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技术配备正按全国一流标准建设,目前我校已经通过了现代化学校的验收。

(三)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创设情境,优化课堂结构,突出教学重难点,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它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有、广阔的学习环境,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四)课题界定:

本课题里的信息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

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五)研究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努力使学生在新颖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上,充满兴趣,自主探究,培养思维,达到全面地发展,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目标一:根据各学科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并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增强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资源。

目标二:准确分析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中的整合点,利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1)调查目前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现状;(2)调查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与教学效果,搜集资料,了解情况。

2、文献法:对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和提炼,以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3、行动研究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创造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

(二)研究内容:

围绕研究目标,开展以下内容研究:

1、使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学习情境,丰富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将丰富的学习资源融入课堂之中,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在现代化的情境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形成技能的同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2、聚焦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挖掘教材。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利用信息技术,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指导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剖析教学的重难点,设计信息技术内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呈现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不断地完成“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三)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运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积极开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如何打造信息化的高效课堂方面的研究,得出具有推广价值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从课上导入情境的创设、新授环节重难点的突破等方面入手,改革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解决好主体和客体、手段和目的、预设和生成等之间的矛盾,力争使信息技术的运用达到最佳状态,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学习基础相近的学生,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效果的确明显不同,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带着这些问题,针对近几年对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资源选用中,缺少分析与评判

丰富的网上资源能为信息时代师生的教与学带来便利,如果运用不当会适得其反。在一些访谈和教学观摩活动中就发现有些教师在运用信息化资源中,从网上下载课件,课堂完全照搬。教师选用信息化资源比较随意,没有进行二次组织或开发。如在一次教学观摩中,整堂课就是让学生观看示范课程,这样课堂活动就忽视了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缺乏必要的师生感情交流和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

2、信息化资源运用中,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些教师在学习教育新理论以后,片面认为课堂教学全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片面地贯彻这一理念,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基于资源的主题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没有意识到应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各种信息化资源,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3、信息化资源运用形式上忽视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课堂教学应用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顾信息化教学资源是否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关,在教学设计中围绕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而不是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去进行教学设计,所以课堂教学中的教学重点难以落实,教学难点难以突破。

五、研究成果

通过研究,全面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创造素质,使创新教育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主要体现在:

1、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对课堂学习兴趣盎然。

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走进创新型的课堂,意味着今天有无数的惊奇与探索。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创造的火花。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最大限度地开放课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创新成了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流。

在本学期县教育主管部门对我校的几次调研中,随机听课优良率都超过了90%。有两次还达到了100%。在州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领导、专家都对学校使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情境,设计创新教学的水平予以了肯定。

2、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能力,增强了科研意识。

我校为确保课题顺利进行,提高参与人员的能力,课题组规定月课题例会制度。例会中,或研究课题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或小结检查前一阶段工作,或进行师课后反思小结,或提示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注意事项。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良好的研究环境,培养了部分科研骨干教师。

我校教师共发表州级以上论文近80篇,获奖60余篇,在州数学优质课竞赛中,我校毛元群老师获州二等奖,所撰写的论文《数学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的体会》、案例《课堂里的买卖》在第三届全国当代基础教育学术作品评选活动中分别荣获二等奖。

3、学生创新意识、精神、能力得到培养,在学生整体中初步形成。

自课题开展以来,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在教师转变观念,提高教学水平的新型课堂中,有了自主的时空,得到了真正的尊重与平等交流。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信息技术新课型中,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带着兴趣动口、动手、动脑,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40分钟内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参与全班的探究性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学会创新,并在参与活动中学会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来校调研的专家、领导都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敏锐思维,独特视角,勇敢质疑,大胆表现赞叹不已。学生在课堂上和学校的各项事务中都积极参与,大胆创新,做了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近年来,各中小学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次重大举措,以信息化带动教育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我校的计算机学科教育始于1992年,尤其是近几年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信息技术课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他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而如何提高计算机课的课堂效果就成为众多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以下是我如何提高课堂效果的几点看法: 教学内容的确定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应用性强、更新快等特点,我们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大纲和教材的目标要求,应根据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

实际情况而确定。此外,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立足于教材又突破教材。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教学内容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的背景化 二是教学内容的新颖化 三是教学内容的过程化 四是教学内容的应用化 五是教学内容的整合化 教学方法的选择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既有趣味又苦涩难学的学科,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教法选择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有机结合。 2、教法选择应注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高度集中,求知欲最高,知识迁移最快,信息交流量最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3、教法选择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解答)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 1.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板书逐渐为大屏幕投影所替代,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常是黑板空空如也,请你谈一谈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1)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确实具有某些不可替代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①声画并茂、形象直观、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用语言、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重难点内容用更为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解决 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③能节约教学时间 ④事先备课,便于修改 2)多媒体教学不可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即时的活动过程,随时都有新情况、新问题、新的闪光点 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即时、准确地在课堂活动中反映出来。而板书正是最好的 手段。 ②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是教师课前备课的一个环节,无论教师多么精心地准备, 它也只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判,无法完全准确地把握整堂的全部,因此,板 书是必要的补充。 ③板书也具有多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如,停留时间长,便于学生记忆、便于做 笔记;更简要、更概括,能突出重点;能根据教学需要即时、合理地改变等等。2.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哪几种教学评价策略?谈谈其实施过程及其注意问题。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作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 评价策略: (1)课前的诊断性的评价 (2)教学过程中采取表现性的评价,开展学生间的自评、互评,提倡参与性的评价。 (3)课后的教师或学生的总结性评价(如作品展示、研究性课题成果的评价) (4)长期性的评价(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长期开展电子档案袋的方式)。 实施过程: 1)尽可能收集定量与定性两方面的信息,制订评价方案。 2)科学制订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控制在10-15个,而且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被评价者能根据自己的体会能作出判断。 3)细化、精化评价指标,其产生尽可能校本化,要广泛听取本校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4)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5)确定评价对象与被评价对象。 6)提前告知评价方案 6)结果的处理需要谨慎,如不能排名、分等级等。 注意问题: 1)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

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

信息化课堂教学典型案例 信息化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组织和推动的作用。要请教师创设1个能够培养学生高级思惟能力、感知学习内容、取得更强成绩感的学习环境。现以中职德育课《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选取“劳动合同的审核与签订”这1主题,探讨信息化课堂实践。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1年级的学生,本节课之前已学习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掌握了依法保护权益的方式,了解了合同的基本知识,具有了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知识。 1、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领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肯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劳动合同的霸王条款,了解常见的劳动合同风险。 (2)能力目标:基本具有辨认霸王条款能力,规避劳动合同中的风险。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1,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为:劳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无效条款。 教学难点为:劳动合同中的竞业协议条款和押金条款中的常见风险。 2、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我采取情境和案例教学法,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在课前学习知识,课上内化知识,课后拓展知识。 本课是《求职大作战》的最后1个环节,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分为4个求职小分队,每组内有两名求职者和两名企业方代表。本课摹拟的是学生完成求职、面试以后劳动合同的签订进程。 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创设情境,以闯

关游戏、动画视频、贯穿课堂,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借助信息化手段,自主探究、提高效力。 课前根据平台构成的历史数据及同学个人能力偏好进行智 能分组,小组同学自主学习微课,尝试初拟劳动合同,并将初拟合同上传平台,等待专家点评。课中使用助学平台、互动投票、拖拽游戏、随机选人、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全方位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后根据学生构成的辨认无效条款小贴士,布置求职公益广告的作业,促使学生将专业课知识应用到普法学法进程中,实现学习效果的升华。 3、教学流程 1. 课前学生登录教学平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1)自学微课——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2)拟订合同——在微课学习的基础上,分4组拟定劳动合同(淘宝美工组、商场宣扬组、广告公司组、公众号运营组),并将之上传到平台等待律师点评。 2. 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合同的初拟情况,通过这个的环节不但检验了学生课前微课的自学情况,也使学生对前导知识——合同的订立进行了回顾。 教师展现专业律师对4组同学课前所拟劳动合同的打分,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劳动者的权利义务、试用期、竞业协议、押金缴纳、工作内容方面存在无效条款,明确本课教学任务——找出初拟合同中的无效条款并进行修订。4105分钟的课堂被分为3个模块,具体安排以下。 模块1:识霸王——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无效条款教师播放视频《装修工人受伤后》,提出模棱两可的问题:双方都同意的合同条款1定有效吗?学生通过平台中的投票功能展现自己观点,接着教师约请双方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教师在平台上事前为学生选取

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估

第五节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估 随着研究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教育专家都探索出许多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教与学模式,课堂教学仍然是信息技术课堂整合研究主要载体。那么整合质量该如何评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不能沿用传统评价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应建立适合评价指标,运用新评价体系,对信息化课堂进行评估。 5.1有效信息化课堂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实现有效信息化课堂教学,判断是否为有效信息化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参照依据: 1.以“教”为中心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教学结构 判断一堂课是否是有效信息化课堂教学,首先就要看是否从“教”为中心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看四要素在教学结构中地位有没有发生变化:有没有强调学生主体性,学生是否是学习主人;有没有体现教师主导作用,是否转变为教学过程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信息技术仅仅是帮助老师灌输知识手段,还是帮助学生意义建构工具;教材是知识唯一来源,还是能够有效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对象。如果作为学习过程主体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地位,肯定难以达到理想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材。 2.积极情感投入、成就感获得 有效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知识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需要有积极情感投入,无论自主学习或是与人协作,都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并获得成就感过程。 从这个角度分析判断有效信息化课堂教学需要考察以下三点:一看课堂参与度。课堂参与度包括参与学生人数以及每个学生参与程度,关注是学生有没有积极参加、踊跃发言、相互协作,而不是指表面看似很热闹,实质是表面上、形式上地参与;二看学生有没有积极情感投入。无论是在自主学习还是在协作学习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学生情感投入,要求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参与进来,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可能取得进步;三看有没有获得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转化为成就动机,这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地学习。 3.广泛认知范围 信息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要求人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丰富网上资源为教师教、学生学都提供了重要知识源泉。Internet带来不仅仅是计算机联网,而是人类知识联网,是古今中外以及全人类智慧联网,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图文并茂文献资料。目前国内、国际上有许多优秀科普网站,如中国科普、北京科普、中国科普博览、大百科全书等。这些网站提供了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军事天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天文、地理、海洋、生命等多种学科知识,使学习信息来源变得更加丰富。在信息化教

浅谈信息化与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信息化与小学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18-12-19T09:46:59.28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作者:王志华张睿[导读] 本文简要叙述了教学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指出了目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归因分析,希望为相关单位做决策提供参考。王志华张睿(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十一小学江西景德镇 333000;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四小学江西景德镇 333000)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教学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指出了目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归因分析,希望 为相关单位做决策提供参考。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1-081-01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网络信息化不仅促使广大民众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同时对于各行各业的建设发展均也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教育行业来讲,信息技术的普及极大程度的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让教学工作变得更有效率。与此同时,信息化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功能丰富的学习工具也令学生可以更加效率的进行学习。尤其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比较简单,对于抽象化的数学课程很难入门,更严重的则是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小学数学的教育工作迎来了转机,现代化教学工具拓宽了学生狭窄的抽象思维,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进而创新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一、直观式教学数学带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的,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最根本原因便是教学方式与实际脱轨。数学为人们生活带去方便,同时也源自于生活之中。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应当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将声、文、图、影有机融合,贴合实际的、直观的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借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升最终教学质量。例如,在教授“圆柱与圆锥”一课时,教师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圆柱物品,进而在头脑中对其展开联想。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们播放水杯、玻璃瓶等圆柱或类圆柱物体的照片,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实物简化成线状圆柱,接着向学生们展示底面积等数学知识概念,学生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认真学习教学内容,不仅深入掌握了知识点,还大幅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而圆锥的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太容易掌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仍旧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掘只会更多的浪费时间,因此,必须要转变教学思路,凭借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以学生们热爱的动画片为突破口,从中寻找有关圆锥的教学素材,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呈现到学生的眼前,吸引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将教学重点传授给学生。比如当下最受欢迎的动画片是《熊出没》,我们便以其中动画人物的形象设计情节,“熊大”将手中的圆柱杯注满水,倒入“熊二”手中的圆锥形水杯…… 二、动态式教学小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大,所以,在数学教学阶段,让学生深入了解事物的前因后果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学生入门都有难度,何谈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为了保障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为了提升最终教学效果,唯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合多媒体信息技术,才可以让学生们动态的、形象的掌握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有关“角”的课程时,教师们课前利用多媒体制作教程课件,演示“角”的出现流程及相关概念。首先,在大屏幕中画出一个点,然后利用不同色彩的线条画出角的形状,并在各个细节处进行文字标注,学生在此过程中会让自己的思维随着画面一起延伸,在调动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引发思考。然后,将画面中的一条角边固定,拉动另一条边并向学生展示角度的概念,学生在动态的画面中可以清楚的发现角度的大小原来是与两条边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动态式的教学方式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进而提升学习效率。三、深入式教学思维的发散是需要有某种具体事物当做感知基础的,对于小学数学来讲,如何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联想能力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只有经过教师的层层引导,协助学生在思想中形成某种结构,才能更加有效率的学习数学知识。而信息技术引发的深入式教学,则恰恰满足了这一要求。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长方体”的课程上,以往仅凭黑板以及口述很难让学生在脑海中对长方体有一个具体的形象,不仅如此,教师浪费口舌的同时还会让学生愈加迷惑。而多媒体信息教学的出现则使这个难题出现了转机,教师凭借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丰富功能,绘制出颜色各异的长方体,并且利用动态功能,学生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长方体的概念。除此之外,在探究长方体棱长概念时,首先将长方体本身的三组棱分别闪动,然后在让其同时闪动,学生通过这种空间感、立体感极强的教学方式,便可以进一步了解所学知识点,而对于教师来讲,促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的同时,也能以此为基础开拓创新出更多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的信息化创新教学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方式方法会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生改变。教育工作者的本质目的是教书育人,学校的本职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故此,针对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必须要保障自身“硬实力”达标的基础上,加大信息化的普及力度,竭力提升小学数学最终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两者融合的密切度只会越来越高,虽然对于学生学习或是教师教学带去了便利的条件,但同时也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讲,不能被当前这种便捷的条件“迷惑”,必须要时刻注意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强化专业知识,努力学习信信息化知识,将之与教学工作充分融合,开拓创新更多的适用于新时期的教学方式。参考文献: [1]金莹.用信息技术开展“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实验初探[J].数学通报,2014,(4). [2]邓文虹.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6). 作者简介:王志华,男,1980.02出生,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十一小学副校长,长期从事数学与电教方面工作,屡次获市,区各类竞赛奖项及荣誉。张睿,女,1982.02出生,小学一级教师,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四小学任教,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区级骨干教师、班主任。

(精心整理)信息技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段霞民 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是一种追求育人效率的教育改革实践,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效率不高或达不到预期效果也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明确课堂教学活动追求效率的意义,深入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请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所担任的是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我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一下我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一、做好课前预习 每节课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都是45分钟,我们无论想什么办法也不能把45分钟变成46分钟,除非我们拖堂,而拖堂又是我们学生最反感的事情,除非学生愿意,你所延长的几分钟将会招来学生无尽的埋怨,而下一节上课的老师也会抱怨你的拖堂。 那我们如何来延长时间呢,就是将课堂时间进行拓展,及时的把学习内容告知学生,这些工作是如何来具体操作的呢?我给每个组都安排了一个学习组长,每次上课结束的时候,我把印制好的导学案发给组长,让组长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上课后首先进行提问,检查学习的效果,然后开始练习,检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教师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讲解、示范,巩固自我学习的成果。

二、注重课堂评价 学生在课下通过对导学案的学习,已经确立了学习目标,上课的时候主要工作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如果不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工作有事如何实现的呢? 首先,我将学习的内容从易到难进行数字化划分。实际上就是将难度系数较高的练习降低难度系数,就像我们登山一样,山看起来是高的,如果我们一个一个阶梯走上去,我们都会登上山。我们的教学大纲中也说明,我们所安排的学习内容,应该都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但如果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注意降低难度,势必会让学生知难而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就要将难度降低,进行从新的划分。重新划分的学习难度,也方便组长对本组组员进行检查,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坚持每节课都安排组长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评分,以便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我也会针对性的对学生口头评价和语言鼓励。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除了课堂评价以外,我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模拟考试。以便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进行评价。 三、搞好课堂拓展 每节课不仅要学习一种固定的技能和理论,更要有完整的作品,这些作品教师如果只是评价而不展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随时间的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样表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1.学习目标描述 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3.问题设计 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的选择 网络学习环境包括:WEB教室、校园网络、城域网络、因特网等。 2.学习资源的设计 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阅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 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 网络课件: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 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 专题学习网站: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 案例库:典型个案的分析 题库:单元或课程的练习测试 等等。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 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内容。 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必须符合以下四点要求: 具备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提供良好的学习交互功能; 进行直观友好的界面设计; 提供活泼生动的教学策略。 四、学习情境的创设 1.学习情境的类型 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或其他。 2.学习情境的设计 情境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情境创设必须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能够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此处要对所选择的某一情境类型做一简要描述 五、学习活动的组织 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内容。 1.自主学习的设计: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与信息化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18566462.html, 浅谈小学数学与信息化教学 作者:高超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09期 摘要: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的内容,教师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使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本文对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小学数学中的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包括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师生互动学习,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利用答题软件开展答题活动,利用信息化资源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使数学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数学学习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決实际问题。在当前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使数学教学的进行效果不理想。教师应改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加强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活跃,高效地学习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创新的理念,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手段应用的重要性,这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教学。大部分教师缺少信息化教学意识,只有在公开课或者评教课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时间思考,这种方式不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同时,采用这种方式不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学生在学习中依赖于答案,缺少自身的独立思考,对知识的掌握效果不理想。同时,学校对信息化教学手段也缺少重视,在一些学校中缺少完善的设施,这使教学中教师难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不能积极地进行思考学习。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考虑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有效将两者结合起来,使数学教学能够得到改善,提升教学的质量。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数学教学,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多的兴趣,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帮助。教师应改变自身的观念,将数学教学作为重要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完善的条件,能够专注地进行学习。 二、小学数学中的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 1.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师生互动学习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9月27号,在系部的组织下,我们系一同观看了“河南省创新杯信息化说课大赛”视频,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有很大的感触。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日常的教师教学中,能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如果看不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的物质支撑,就很难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发展服务,就很难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人类技术进步的成果。从这种意义上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信息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里我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发挥网络优势提高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注社会,了解信息在教育中的作用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这些新技术正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既影响着与生产和工作有关的活动,又影响着与教学和培训有关的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教育也日趋信息化,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符号、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将它们有机组合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与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教学信息以丰富、生动的多媒体形式表达出来,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你讲我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信息技术引发了学习的革命,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借助网络进行问题探索,自主学习。 二、使用信息技术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的优势将推动教育发生新一次更深刻、更广泛的革命。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掌握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应当把信息技术纳入到校本培训中,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备课提供广阔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物质条件。 1、进行了无纸化备课尝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我们可以在电子备课上做一些尝试,就是教师可以在微机、电脑笔记本上先进设计教案、制作课件、选编习题等备课工作。可以如下操作:第一步在备课组内由一名教师主讲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

错误,因生成而精彩-《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教学案例 这是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第三册(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中心编),第一课《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的内容,本教学为1课时,这是平时的随堂课。我所担任的信息技术课上,由于班级人数远远超过计算机的数量,在这里基本上两个人共用一台机器。五年级已经学习了一年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对他们来说信息技术课是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学生对本节课上所提出的创建快捷方式的操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教师只需在课堂上让会操作的学生稍加示范就可以了。 [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分三部,一是文件的查找,二是创建快捷方式,三是更改“快捷方式”图标,这三点都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其中第二部分学会创建快捷方式,学习内容是:【例】在桌面上创建“Winword.exe”的快捷方式,也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重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索,并交流探索成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开竞赛活动,体会合作与竞争的快乐,让学生在课堂评价以及整个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用竞赛的方式推动和激励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让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我设计了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给学生10分钟自主探究,最后给5分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以下片断是在讨论结束后在课堂上出现的。 [案例描述] 师:时间已经差不多了,请各位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生:(学生回到座位。) 师:刚才无论是在自己探索还是在小组讨论上,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很投入。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考察我们每个小组的成果的时候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好!我再强调一下我们的考察方式。我将按照顺序,从A组到E组,E组结束后,如果还有其他方法的,我们再从A组开始。好,下面先请我们A组推荐一位同学。 生:(A组代表)单击开始菜单,指向程序,指向word,拖动到桌面上就可以了。 师:(心中想,这只是把菜单中的快捷方式拖到了桌面上,只是快捷方式的移动。)这是我们A组代表的方法,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其他组的学生)他用的这种方法不对,这样在开始菜单里就没有了。 师:(故意装作不知)真的吗?请你来给我们检查一下。 生:(学生示范) 师:果然,原来在菜单里的那个word快捷方式没有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生:被A组的同学移到桌面上了。 师:看来,我们每组的代表同学要获得全班同学的肯定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极具挑战性的。所以接下来的各组同学千万要注意自己的操作和语言。下面有请B组。 …… (E组代表)首先通过开始菜单中的搜索文件和文件夹,找到word的源程序Winword,生: 然后剪切Winword,再回到桌面,右击粘贴,就完成了。

信息技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上合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更好的加深学生的理解。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逐渐更新教学观念,树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教学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献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伟大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 怎样才能使现代课堂教学更加优化、高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讨的课题。如果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将传统的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就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其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效 果最优化。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人机交互和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其它媒体所不具备的。多媒体计算机把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和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交互性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育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多媒体计算机这种交互性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生动参与的可能,避免了传统教学满堂灌,真正体现了学生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述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内涵 1、对信息技术的两种不同认识对信息技术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概述起来主要有两种。 2 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三种不同水平计算机是一种最主要的信息机器。从发展的观点看,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与课程整合,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水平:(1)计算机是一种信息的提示设备 (2)计算机是一种用于学习的认知工具;例1 记录和整理 (3)计算机是一种媒体机器信息是通过媒体进行传递的。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两个层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成面: (1)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2)信息技术与课程学习过程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主要是: 1、充实、完善、拓展、提高课程的学习内容,为社会需求的多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可以充实、完善、拓展、提高课程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可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为培养相关学科的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内容的整合,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学科内容,同时也丰富、拓宽了学科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为我国建设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学校教育的信息化,应该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学校教学环境的信息化,这主要是学校的信息化的设施。 • 教师、学生的信息化,主要通过教师、学生的信息教育实现。 • 教学的信息化,这主要通过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的完善予以实现。 在这三个要素中,教师、学生的信息化是最重要的一项要素。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可通过在学校设置信息技术课来实现。不仅如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使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

信息化教学案例

《统计》 1. 案例说明 该案例是《统计》的研究性学习项目“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展示课,这项研究性学习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1课时的课堂教学,第二阶段为学生课后按小组进行的主动探究活动,最后召开“我是小统计家”的汇报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统计资料,对这一阶段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2. 案例分析 该案例首先对学习者进行分析,指出学习者的思维特征和已有学习经验,并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来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的思想。接着描述了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提出了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作为信息的广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等方式,利用计算机尝试探索发现新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该课堂教学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在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生动的卡通世界“小神龙俱乐部”里,并介绍了一楼生日屋,二楼鲜花房、水果房,三楼游乐城,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第二个阶段,通过生日屋里的卡通形象设置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并进行全班交流,初步了解统计的思想。在教学的第三个阶段,让学生随机进入水果屋或鲜花屋,按照小神龙的要求动手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习统计。教学的第四个阶段,为了维持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设置了教学小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附: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准备阶段 课前教师的准备: 1. 教师创设情境,设计引导性的问题。 2. 查询关于统计的网站,下载必要的资料。 3. 确定对学生评价的方面和标准,制定评价量规框架。 4. 预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准备对应策略。 课前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会利用鼠标拖拉,单击与双击;回击数字键和回车键。(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教学活动 内容和时 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手段备注 一创设情境(3分钟)1.介绍新朋友—— 小神龙。带同学们 到小神龙俱乐部去 做客。 2.它的家住在这里: www。123. com让 我们上网找找它。 3.进入小神龙俱乐 部你看到什么?画 1.学生听教师讲述 2.动手操作,上网找 到小神龙俱乐部 3.描述画面景象,进 1.输入网址,进入 小神龙俱乐部,真 正实现网络环境 的教学 创设具 体的情境,声 画并茂,在多 种感官的刺 激下,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

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应用总结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作为信息科学的基础——教育,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特别是教育思想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教育的竞争将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竞争。通过我们艰苦不懈的努力,我校教师在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上有了一个飞跃。 一、转变教育观念,切合实际,推广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开创了电化教育一片灿烂的晴空,甚至主导了整个现代教育,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从精神到物质的全面解放。自我校组建校园网以来,多媒体教学已逐步进入日常教学中,依靠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我校教师的基本素养,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易学、爱学,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但对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要求提高,促进了教师的再学习、再教育。 1、关注学生特点,制作恰当的课件 过去,我们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常常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管三七二十一,课件里面增加了许多音乐、图片、动画,结果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今年,我们在此次活动开展过程中,特别强调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考虑授课对象,如果是针对小学中高段学生的教学课件,那么适当的声音、图片、动画可以引起幼儿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如果是针对小学低段学生,那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该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切忌时间过长,画面过于复杂、花哨。应设计出简洁,明快,界面新颖,颜色清新、内容完整明了的教学课件。 2、重新认识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充分合理地使用权用现代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教学,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

学目标,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有些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将所有要讲授的教材内容都照搬到课件中,在教学中,完全依赖课件进行讲授,没有其他的教学手段,也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就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在此次活动开展之初,我们在集体教研活动中,明确提出:重新定位教学课件,认清教师自己的教学地位。通过集体的讨论与研究,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工具,引导学生顺利、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此次活动中,所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都严格遵守这一点,牢牢把握住自己的主导地位,在讲课过程中不依赖但充分利用课件,引领学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态度认真,准备充分,效果良好。 我区首次举办的这项活动受到了全校教师的普遍重视,无论新老教师都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吕宝娥、姚秋红两位老教师,身体不好却依然认真准备,积极参与,把老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展现出来。中青年教师是我校的主体,在此次活动中,积极向老教师请教,认真细致地准备,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课件精益求精,一字一句地推敲教学用语。细致的准备换来了丰硕在成果,此次活动中,课堂教学效果总体良好,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特别是一年级美术《蝶儿飞飞》,五年级英语《unit2 favourite toys》,二年级数学《找规律》,六年级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都赢得了一致好评。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在活动之前所倡导的多媒体应用的形式、方法及注意事项得到了全体教师的认可,对以后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三、活动井然有序、教师配合默契。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摘要:在所有课程当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应该算是最灵活多样的了。作为一名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我们,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在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信息素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作为一名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我们,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在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一、信息技术教师要明确教育观念 1、高新技术时代需要的人才是能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创造传播信息,在信息技术所创的全新环境中掌握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快速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遵守网络信息时代道德规范的复合型人才,即具有高级信息读写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学习当今“流行”的知识,让信息技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选择了具有广泛适用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蕴含着信息技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了解其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3、根除“副科”观念。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在社会各层面的普遍应用,将信息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极大程度的丰富了课堂内容,改善了课堂的质量,为我国高校教育紧跟时代步伐,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本文从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如何更有效的在课堂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伴随这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各层面开始熟练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各方面的效率。在新的教育体质改革下,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课堂方式,无局限性的教学空间限制,致使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极大程度的得到了改善和转变,开始大规模的被我国高校接受和应用。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特征及现状 1、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特征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功能作用已经被绝大多数的人所认同,在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日益明显,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将信息化应用到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是教育发展的必须,但是由于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校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在教学课堂中无法更好的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从而无法真正的解决高校课堂的效率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是将学生转变为技术人才从而送入社会的一个过程,在这种明确的目的下,就要求高校的教学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自主能力,培养学习独立性,实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必须要求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具备随时接受新技术,学习新知识的心理态度。 2、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现状[1] 首先,课堂教学有着十分明显的目的性。在我国高校的课堂学习中,每节课都有十分明显的目的性,表现为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学到什么,而课堂教学方式都必须要围绕更好完成这一目的来进行,也就是说在每一节课学生必须要学会一些相应的知识。将整个课堂定义为学会,学生就存在一个很强的被动性,同时也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将课堂看作是学习知识,学会知识的场所。 其次,课堂以老师和学生共同为主体。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很早就意识到了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原本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为与老师共同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还是主要利用老师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加了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加入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时代的发展,使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它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只是一门“小学科”,学得好学得差并不那么重要,学生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因此,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成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象戏剧的“序幕”,有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通过作品的演示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就能触动学生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比如,讲解WORD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精美的贺卡、小报、封面、表格设计等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讲解EXCEL图标制作时可以通过展示文字、表格、图标三种形式的信息,让学生思考哪种更直观,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让学生在对比、思考中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恰当、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前,信息技术课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很多,下面以“演示法”和“任务驱动法”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1.演示法 首先是深入研究教材,从不同角度准确解读教材。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才能根据学校教学设备和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地用好教材,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快的特点,不拘泥于教材,要有机地结合各类新知识、技能,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提高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广播功能向学生演示讲解操作步骤,使得教学内容更具体直观,学生易于接受,积极模仿,促进学习积极性,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向学生演示教学成果则可使课堂得到升华。教师可把即将讲解的内容编成练习,让能力强的学生试着给大家演示讲解,演示过程中,教师可给予提示和纠正,这样,既促进优生探索、创新,又吸引了所有学生注意,引发他们思考。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认识后,教师再进行演示和总结,学生及时、高效地掌握教学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