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白三烯及抗白三烯药物与皮肤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白三烯及抗白三烯药物与皮肤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白三烯及抗白三烯药物与皮肤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白三烯及抗白三烯药物与皮肤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皮肤病与性病 2010年6月第32卷第2期 J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Jun 2010,Vol.32,No.2 四综述四肌内膜浸润CD 8+T 淋巴细胞占绝对优势,这些浸润往往在非变性的纤维周围和有时似乎也入侵纤维内三这表明,有一种免疫反应是针对肌纤维的三相比之下,血管周围浸润以CD 4+T 淋巴细胞为主和一些巨噬细胞,且有时也有B 淋巴细胞三这就提示了有一种免疫反应是以微血管为靶器官的三在PM 和DM(但不包括IBM)可发现肌炎特异及非特异性自身抗体,支持了B 淋巴细胞二CD 4+T 细胞在IIM 的作用[12]三在部分患者尤其是能检测出自身抗体的患者发现与HLA-DRB1*0301,DQA1*0501,DQB1*0201有遗传相关性,进一步支持了CD 4+

T 淋巴细胞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三

各学科的新的进展,可以帮助进一步了解免疫机制在

IIM 中的重要作用三总之,他们免疫系统在这些疾病表现了复杂性,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系统都参与了IIMS,因此有必要不断完善或修改 既往的假说”三近来关于最恰当和准确的诊断标准,就包括了组织病理学的重要性和免疫细胞的定位三其他,如自身抗体的分型可能也会成为疾病亚型分类的重要指标,这将有助于提高认识疾病的机制和从而改善治疗和预后三参考文献:

[1]Arahata K,Engel AG.Monoclonal antibody analysis of mononuclear cells in myopathies.I:Quantitation of subsets according to diagnosis and sites of accumulation and demonstration and counts of muscle fibers inva?ded by T cells[J].Ann Neurol 1984,16:193-208.

[2]Pedrol E,Grau JM,Casademont J,et al.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antigen expression,inflammatory infiltrate phenotype and activa?tion cell markers[J].Clin Neuropathol 1995,14:179-184.[3]Engel AG,Arahata K,Emslie-Smith A.Immune effector mechanisms in inflammatory myopathies[J].Res Publ Assoc Res Nerv Ment Dis 1990,68:141-157.

[4]Orimo S,Koga R,Goto K,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perforin and granzyme A in inflammatory myopathies [J].Neuromuscul Disord 1994,4:219-226.[5]Dalakas MC,Hohlfeld R.Polymyositis and dermatomyositis[J].Lan?cet 2003,362:971-982.

[6]Ikezoe K,Ohshima S,Osoegawa M,et al.Expression of granulysin in polymyositis and inclusion-body myositis[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6,77:1187-1190.

[7]Benveniste O,Cherin P,Maisonobe T,et al.Severe perturbations of

the blood T cell repertoire in polymyositis,but not dermatomyositis patients [J].J Immunol 2001,167:3521-3529.[8]Benveniste O,Herson S,Salomon B,et al.Long-term persistence of clonally expanded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polymyositis [J].Ann Neurol 2004,56:867-872.

[9]Fathi M,Dastmalchi M,Rasmussen E,et al.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a common manifestation of newly diagnosed polymyositis and dermatomyosi?tis[J].Ann Rheum Dis 2004,63:297-301.[10]Vencovsky J,Jarosova K,Machacek S,et al.Cyclosporine A versus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myositis and dermatomyositis [J].Scand J Rheumatol 2000,29:95-102.[11]Greenberg SA,Bradshaw EM,Pinkus JL,et al.Plasma cells in mus?

cle in inclusion body myositis and polymyositis[J].Neurology 2005,65:1782-1787.

[12]Brouwer R,Hengstman GJ,Vree Egberts W,et al.Autoantibody profiles in the sera of European patients with myositis[J].Ann Rheum Dis 2001,60:116-123.

[13]Page G,Sattler A,Kersten S,et al.Plasma cell-like morphology of Th1-cytokine-producing cells associated with the loss of CD3expression [J].Am J Pathol 2004,164:409-417.

[14]Levine TD.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dermatomyositis:an open-label pilot study[J].Arthritis Rheum 2005,52:601-607.

[15]Jego G,Palucka AK,Blanck JP,et al.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 induce plasma cell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type I interferon and interleukin

6[J].Immunity 2003,19:225-234.[16]Greenberg SA,Pinkus GS,Amato AA,et al.Myeloid dendritic cells in inclusion-body myositis and polymyositis[J].Muscle Nerve 2007,35:17-23.

[17]Greenberg SA,Pinkus JL,Pinkus GS,et al.Interferon-α/β-medi?ated innate immune mechanisms in dermatomyositis [J ].Ann Neurol 2005,57:664-678.

[18]Oppenheim JJ,Yang D,Biragyn A,et al.Chemokine receptors on dendritic cells promote autoimmune reactions[J].Arthritis Res 2002,4(Suppl 3):183-188.

[19]Murata KY,Sugie K,Takamure M,et al.Expression of the costimu?latory molecule BB -1and its receptors in patients with scleroderma –polymyositis overlap syndrome[J].J Neurol Sci 2002,205:65-70.[20]Chevrel G.Page G.Miossec P;Novel aspects on the contribution of T cells and dendritic cell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yositis[J].Autoimmuni?

ty,2006,39(3):171-176.

【收稿日期】2009-08-12

白三烯及抗白三烯药物与皮肤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肖 沙,陈德宇,杨西群(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白三烯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了多种皮肤病的发生发展,抗白三烯药物对皮肤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三本文回顾了白三烯与相关皮肤病的文献,阐述了白三烯在皮肤病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抗白三烯药物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三

关键词:白三烯;皮肤病;发病机制;治疗;综述三

中图分类号:Q946.48;R75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2-1310.2010.02.011

Leukotriene ,anti -leukotriene drugs and dermatosis (Review )

XIAO Sha,CHEN De-yu,YANG Xi-qu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Sichuan Luzhou 646000Chi?

na)

9

1

四综述四 皮肤病与性病 2010年6月第32卷第2期 J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Jun2010,Vol.32,No.2 Abstract:Leukotriene was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skin diseases as an important inflammatory me?diator.Anti-leukotriene drugs have certain effects.on the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leukotrienes and related skin diseases,and described the effects of leukotrie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r?matosi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anti-leukotriene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

Keywords:Leukotriene;Dermatosis;Pathogenesis;Treatment;Review.

白三烯(LT)是花生四烯酸通过5-脂氧合酶途径的代谢产物,是一种重要的脂质前介质三嗜酸粒细胞二嗜碱粒细胞二肥大细胞是LT的主要细胞来源三表皮细胞能表达少量5脂氧合酶,故也能合成LT[1]三具有生物学活性的LT有4类: LTB4二LTC4二LTD4二LTE4,后3种含硫键,属于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三抗白三烯药物分两类: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白三

烯合成抑制剂三研究发现白三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2]三

1 白三烯的生理作用

1.1 CysLT 是超敏反应中的慢反应物质三一般认为它在速发相二迟发相超敏反应中均有一定作用三CysLT能促使炎症的发生,增加内皮细胞渗透性,促使血浆渗出,黏液分泌,与哮喘二过敏性鼻炎二心血管病二异位性皮炎二荨麻疹等有密切关系[3]三在体内产生CysLT的细胞包括:嗜酸粒细胞二嗜碱粒细胞二巨噬细胞二肥大细胞三CysLT的受体也有两类:CysLT1二CysLT2三向患者皮内注射CysLT可以引起皮肤出现风团二潮红反应,表皮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小血管通透性增加三1.2 白三烯B4 白三烯B4(LTB4)是花生四烯酸经5脂氧合酶途径的一个代谢产物,它是一个强有效的炎症介质三研究表明LTB4的增多与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三LTB4受体有两种亚型即BLT1和BLT2,它们都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4]三研究表明BLT1参与中性粒细胞二嗜酸性粒细胞二单核细胞二巨噬细胞二肥大细胞二树突状细胞二效应性T细胞的化学趋化过程[5]三在过敏性炎症迟发相阶段,白三烯大量释放,成为重要的炎症介质三LTB4参与全身过敏反应,影响血管通透性,并参与白细胞的粘附和聚集,使其释放蛋白酶和自由基,加速花生四烯酸的瀑布反应二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三LTB4是目前已知最强的细胞趋化剂,吸引中性粒细胞二巨噬细胞二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使其在炎症区域聚集和激活三而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激活,有利于清除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同时产生更多的LTB4,引起更多的细胞游走,从而导致多种炎性疾病的病理表现三皮内注射LTB4可以产生多种效应:皮肤出现风团二潮红,中性粒细胞聚集;受试者产生痒感;白细胞粘连二脱颗粒二分泌细胞因子三

2 白三烯介导相关皮肤病的发生发展

研究表明白三烯在荨麻疹二特应性皮炎二银屑病二湿疹二过敏性紫癜二大疱性皮肤病二系统性红斑狼疮二鱼鳞病样红皮病二川崎病等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三

2.1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多见三AD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免疫异常及由此引起炎性介质的释放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三据报道,特异性变应原作用于AD患者,使其皮肤中LT量明显增加[6]三皮内局部注射LT,可致皮肤产生风团和红晕反应及注射局部组织的中性粒细胞外渗,因此,白三烯,尤其是LTB4可能是导致AD的主要化学介质三皮肤活检发现,AD患者经变应原激发后更容易发生I型变态反应的迟发相反应,而I型变态反应迟发相所释放的最具典型的炎症介质是LTB4三一项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检测了变应原刺激后AD患者LTB4的释放情况,研究者发现,在变应原激发当时和2~4h后,病例组LTB4的释放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研究

发现,AD患者嗜碱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释放的CysLT均较正常对照组高[6]三Adamek-Guzik等[7]研究17例AD患者发现, LTE4水平分别与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嗜酸粒细胞计数相关,这些均提示LT参与了AD的发病过程三

2.2 荨麻疹 组胺在荨麻疹的发生中起主要作用,其他物质,包括白三烯也参与了风团的产生和随后发生的炎症反应三其中白三烯类增加血管通透性二导致皮肤水肿的作用比组胺强100至1000倍[8]三对寒冷性荨麻疹患者受冷刺激部位的血样进行检测,发现白三烯E4的含量较高三阿司匹林诱导型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不详,最近有学者提出与CysLT的过度表达有关[9]三在一项双盲二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对5-氨基水杨酸二食物过敏的患者,在经受上述刺激后尿中白三烯E4的含量有明显上升三李翠华等[10]用酶联免疫法对4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LTB4进行测定,并以4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发现血浆LTBy4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1, P<0.01)三林新瑜等[11]用咪唑斯汀(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治疗54例慢性荨麻疹,并于治疗前二后测定患者血清白三烯水平,并以42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发现血浆LTB4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这些都提示荨麻疹患者的发病与血清白三烯水平有关三

2.3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组由于各种致敏原引起的累及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综合征三其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是细胞因子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引人关注三HSP患儿尿液白三烯E4较正常人明显增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后,HSP患儿治疗前后尿液白三烯E4也有明显改变[12]三廖培元等[13]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早期血清,以及27例健康儿童血清中IL-5二LTB4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三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急性期血清IL-5二LTB4和CRP含量明显高于恢复早期(P<0.01),恢复早期血清IL-5二LTB4和CRP含量又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P<0.01)三IL-5和LTB4变化与CRP呈正相关三提示IL-5和LTB4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三

2.4 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高度良性增殖二皮损局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真皮毛细血管迂曲扩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三银屑病患者皮损内LTB4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皮损处[14] CysLTR1和CysLTR2的表达也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提示了LT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三有研究证明:单纯注射LTB4,单纯注射银屑病患者血清,都只能引起小鼠皮肤一过性炎症反应;而二组混合注射后可致小鼠皮肤较为持久的炎症反应,虽未出现典型的银屑病样皮损,但出现银屑病样组织病理改变,如角化过度,灶性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棒状延伸等,提示LTB4在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三寻常型患者皮损中白三烯B4的水平上升明显,

02

皮肤病与性病 2010年6月第32卷第2期 J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Jun2010,Vol.32,No.2 四综述四

白三烯B4诱导的CD11b表达也升高,尿中白三烯E4的含量比正常人高4倍;有关节炎症状的脓疱型银屑病患者滑膜液

中LTB4二LTC4的水平较之骨关节炎患者有显著增高三有证据表明:在银屑病早期皮损中,大量的多形核白细胞(PMN)

被银屑病皮损中化学趋化性因子如白三烯B4吸引,侵入表皮中形成典型的微脓肿,因而LT可能参与银屑病的炎症反应三2.5 其他皮肤病 白三烯与其他皮肤病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郝飞等[15]检测了10例湿疹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白三烯及其他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并以1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外周血及尿液中白三烯比较,湿疹患者外周血LTB4二LTC4及尿液中LTE4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中LTE4的水平明显增高而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负压吸引后形成的大疱疱液中LTB4二LTC4的含量比轻度烧伤患者二健康对照组有明显增高;川崎病患者尿中LTE4含量比健康对照组高出5倍;钙离子刺激后,川崎病患者PMN和系统性硬皮病患者PMN表达LTB4的能力增强三金属过敏原引起的掌跖脓疱病患者的疱液和血液中,LTB4水平也有明显的增高三鱼鳞病样红皮病是一种以鱼鳞病,四肢麻痹,精神发育迟缓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三其患者有明显的瘙痒症状,尿中的白三烯含量极高三

3 抗白三烯药物及其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抗白三烯药物分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合成抑制剂三作

为一种抗炎制剂,对过敏性鼻炎二哮喘二炎症性肠病二缺血性心

脑血管病等疾病疗效确切,在皮肤科也早有应用三白三烯受

体拮抗剂主要有Cys-LT1拮抗剂:孟鲁司特(montelukast),扎

鲁司特zafirlukast),普仑司特(pranlukast);BLT1拮抗剂: VML295;合成抑制剂有齐留通(zileuton)三

3.1 特应性皮炎 研究表明,孟鲁司特可使嗜酸粒细胞总数降低15%[16]三LTD4受体拮抗剂可阻止LTD4所致的皮肤红斑和风团反应三按随机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用孟鲁司特治疗8例AD患者;结果发现,治疗后患者的主观症状改善了近30%三孟鲁司特治疗16例AD患者,他们的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明显减少[17]三有学者[18]采用随机二双盲二安慰剂二交叉对照研究的方法用孟鲁司特5mg,1次/d,治疗15例6~16岁中二重度AD患者,共12周,结果治疗组主观标准(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客观标准(病情严重程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Cpella等[19]用随机二单盲的方法用孟鲁司特治疗16例中二重度AD患者,并与l6例采用联合疗法(口服西替利嗪与外用糖皮质激素和滋润剂)治疗的患者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

3.2 荨麻疹 抗白三烯药物对荨麻疹的疗效确切三早期有报道用孟鲁司特治疗寒冷性荨麻疹二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二非甾体抗炎药诱导的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用扎鲁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二重型慢性荨麻疹二阿司匹林诱导型荨麻疹二糖皮质激素依赖型荨麻疹疗效也很明显三最近的研究报道抗白三烯药与抗组胺药物联用似乎成为一种趋势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H1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20],Ey?mard等[21]认为抗白三烯药物与抗组胺药联用可以预防阿司匹林诱导的血管性水肿的发生三Enstose[22]等报道联合应用扎鲁司特和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Nettis等[23]报告应用地氯雷他定和孟鲁司特治疗皮肤划痕征荨麻疹效果更好,Bonadonna等[24]报道联合应用扎鲁司特和西替利嗪要比单用任何一种的疗效好三

3.3 其他皮肤病 齐留通(zileuton)是现在主要应用于临床的LT合成抑制剂,在LT合成的较早阶段发挥效应.因此它可以抑制所有LT的合成三理论研究表明.齐留通可明显降低LTB4的水平三药效学研究表明,齐留通可减少70%~ 100%的LTB4的合成.同时也可减少LTC4二LTD4和LTE4的合成三体内二外实验表明应用齐留通降低LTB4的活性比用LT受体拮抗剂更有效三Zemtsov等[25]报道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在治疗银屑病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三Willemsen等用齐留通治疗5例鱼鳞病样红皮病患者,结果患者的痒感减轻二尿中白三烯B4含量明显下降;他们又用齐留通治疗了1例儿童鱼鳞病样红皮病患者,疗程5周,结果患者在治疗期间除痒感减轻二尿中LTB4含量明显下降外,行为也有改善三

4 结语

白三烯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参与了部分皮肤病的发生发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它在这些疾病发病中的具体机制不详三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人们对此会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三抗白三烯药物对一些皮肤病有肯定的疗效,有望成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抗炎制剂,在相关皮肤病的防治中扮演重要角色三

参考文献:

[1]Luo M,Lee S,Brock TG.Leukotriene synthesis by epithelial cells [J].Histol Histopathol,2003,18(2):587-595.

[2]Goodman L,Coles TB,Budsberg S.Leukotriene inhibition in small animal medicine[J].Vet Pharmacol Ther,2008,31(5):387-398. [3]Rovati GE,Capra V.Cysteinyl-leukotriene receptors and cellular sig?nals[J].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07,17:1375-1392.

[4]Ager AM,Lustser AD.BLT1and BLT2:the leukotriene B4receptor [J].Prostaglandins Leukot Essent Fatty Acids,2003,69:123 134. [5]Ohnishi H,Miyahara N,Gelfand EW.The role of leukotriene B(4)in allergic diseases[J].Allergol Int,2008,57(4):291-298. [6]Taskapan M0.Zileuton and atopic dermatitis[J].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1,200l,87:162-163.

[7]Adamek Guzik,Guzik TJ,Czemiawska Mysik G,et a1.Urinary leukotriene levels are increased during exacerbation of atopic eczema/der?matitis syndrome[J].Allergy,2O02,57:732 736.

[8]阎春林,康煌.白三烯在特应性皮炎和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10):625 626.

[9]Suzuki Y,Ra C.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l?lergic skin inflamm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for its treatment:aspirin mod?ulation of IgE-dependent mast cell activation:role of aspirin-induced ex?acerbation of immediate allergy[J].J Pharmacol Sci,2009,110(3):237 -244.

[10]李翠华,王琼,彭振辉,等.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组胺二白三烯B4和5一羟胺的变化[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5);312 -313.

[11]林新瑜,段西凌,董巍,等.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及治疗前后血清白三烯水平检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 (12):856-857.

[12]Tsuji Y,Abe Y,Hisano M,et a1.Urinary Leukotriene E4in He?noeh Sehonlein purpura[J].Clin Exp Allergy,2004,34(8): 1259 1261.

[13]廖培元,吴升华.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三烯B4白介素-5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6,8(3):198 200. [14]钟华,郝飞,钟白玉,等.湿疹和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半胱氨酰白三

12

四综述四 皮肤病与性病 2010年6月第32卷第2期 J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Jun 2010,Vol.32,No.2

烯受体的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11):629-631.[15]钟华,郝飞,向明明.湿疹患者血清和皮损内白三烯水平测定[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11):702-703.

[16]Braccioni F,Dorman SC,Obyme PM,et a1.The effect of cystelnyl leukotrienes on growth of eosinophil progenitors from peripheral blood and bone marrow of atopic subjects[J].J Allergy Clin Immunol,2O02,110:96-101.

[17]Erbagci Z.The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montelukas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a single -blind,placebo -con?trolled,crossover clinical study [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2,l10:484 488.

[18]Yanase DJ,David Bajar K.The leukotriene antagonist montelukast as a therapeutic agent for atopic dermatitis [J].J Am Acad Dermatol,2001,44:89-93.

[19]Capella GL,Grigerio E,Altomare G.A randomized trial of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montelukast in moderate-to-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of adults[J].Eur J Dermatol,2001,11:209-213.

[20]Wan KS.Efficacy of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with an anti-H1receptor antagonist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J].J Der?

matolog Treat,2009,20(4):194-197.

[21]Eymard B,Cousin F,Nicolas JF.Prevention of aspirin-induced angi?oedema with an association of leukotriene inhibitors and antihistamines [J].Ann Dermatol Venereo1,2003,130:787 788.

[22]Bagenstose SE,Levin L,Bernstein JA.The addition of zatirlukast to cetirizine improves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autologous serum skin test results[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4,1l3:l34-l40.

[23]Nettis E,Colanardi MC,Soccio AL,et al.Vacca A.Desloratadine in combination with montelukast suppresses the dermographometer chal?lenge test papule,and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delayed pressure urti?caria: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 -controlled study[J].Br J Dermatol,2006,155(6):1279-1282.[24]Bonadonna P,Lombardi C,Senna G,et a1.Treatment of acquired cold urticaria with cetirizine and zatirlukast in combination[J].J Am Acad Derm ato1,2003,49:714 716.

[25]Zemtsov A,Bucchino S,McDowell MR.Potential use of leukotriene inhibitors in treatment of psoriasis[J].Dermatology,2003,206:179-180.

【收稿日期】2009-07-22

曝晒对白癜风影响及对策研究进展

乔树芳(天津市长征医院皮肤科,天津 

300120)

摘要:白癜风机制非常复杂,近年来人们发现,在春夏季发病的白癜风达75%,曝晒成为白癜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三研究发现曝晒引发白癜风内在机制主要为日光照射后产生的自由基对细胞膜,蛋白质及DNA 损伤,并能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引发白癜风的发生三因此对于白癜风患者,在春夏季应避免日光的曝晒,同时选择清除自由基的药物对于白癜风治疗是有益的三关键词:白癜风;曝晒;影响三

中图分类号:R594.1;R758.4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2-1310.2010.02.012

Influences of the insolation to vitiligo and the management (Review )QIAO Shu-fang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Tianjing Changzheng hospital,Tianjing 300120

China)

Abstract :The mechanism of vitiligo is very complicated.In recent years,it was found that the incidence of vitiligo in spring and summer was up to 75%and insolation became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vitiligo.With An internal mechanism by produ?cing free radicals which could make damage to cell membrane,protein and DNA,even apoptosis,vitiligo was induced by insolation.Therefore,in spring and summer,the daylight exposure of sunshine should be avoided for vitiligo patients,while drugs scavenging free

radicals are beneficial for vitiligo treatment.Key word :Vitiligo

白癜风发生和加重的机制除免疫等因素之外,曝晒也成为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三有研究资料表明,75%白癜风患者春夏发病[1],有的为71.89%[2],40%白癜风患者夏天加重,

70%发生于暴露部位[3],曝晒为什么引发白癜风发作和加重,其内在机制是什么,其对策有哪些,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临床和实验室方面都进行深入研究,现综述如下三1 机制

1.1 光毒反应与光变态反应 其机理可能是阳光中超强的紫外线所致光毒性反应二光变态反应,使黑素细胞受损或转运发生障碍[3],导致白癜风的发生三

1.2 日光照射后产生自由基对黑素细胞损伤 研究表明,急性和长期暴露于太阳光,皮肤中产生大量自由基,如活性氧包括羟自由基,单线态氧,过氧化氢

[4~6]

和氮,皮肤各层有很多

潜在位点作为自由基氧化损害的对象,当超过机体细胞自身

清除能力时,堆积的自由基进入到细胞浆及转运到邻近角质形成细胞,对包括脂质二蛋白质二DNA 进行损伤[7]三

1.2.1 对脂质损伤 H 2O 2可以将细胞膜磷脂分子中高浓度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成过氧化脂质,使黑素细胞树突消失,使黑素细胞变圆[8]三损伤生物膜,脂质过氧化的靶点为生物膜,膜结构损伤后一可使通透性上升[9],同时可使黑素细胞破坏,自由基也使黑素小体功能受损或破坏,因黑素小体毒性物质泄露,也对黑素细胞造成损害[10]三王克玉等以0.5mmol /L 过氧化氢分别处理白癜风患者外观正常皮肤及6例正常对照皮肤培养的黑素细胞,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和形态计量学方法,测定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黑素小体的超微变化,结果,过氧化氢对正常人黑素细胞形态学及主要细胞器结构无明显影响,过氧化氢处理后的白癜风黑素细胞线粒体,内质网分别与处理前及正常对照处理22

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11-18. [5] Depoortere I,Thijs T,van Assche G,et al.D ose2depen2 dent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11on con2 tractile properties in rabbit2,4,62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 colitis[J].J Pharmacol Exp Ther,2000,294(3): 983-990. [6] Thielemans L,Depoortere I,Assche G V,et al.Dem on2 stration of a functional m otilin receptor in TE671cells from human cerebellum[J].Brain Res,2001,895(1/2): 119-128. [7] Alcalde AI,Plaza M A,Marco R,et al.S tudy of the bind2 ing of m otilin to the membranes of enterocytes from rabbit jejunum[J].Peptides,1996,17(7):1237-1241. [8] P oitras P,M iller P,Dickner M,et al.Heterogeneity of m otilin receptor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the rabbit [J].Peptides,1996,17(4):701-707. [9] Satoh M,Sakai T,Sano I,et al.E M574,an erythromycin derivative,is a potent m otilin receptor ag onist in human gastric antrum[J].J Pharmacol Exp Ther,1994,271 (1):574-579. [10] Depoortere I,Peeters T L,Vantrappen G,et al.Develop2 ment of m otilin receptors and of m otilin2and erythromycin2 induced contractility in rabbits[J].Gastroenterology, 1990,99(3):652-658. [11] Lebenthal A,Lebenthal E.The ontogeny of the small in2 testinal epithelium[J].J Parenter Enteral Nutr,1999,23 (5Suppl):S3-S6. [12] Depoortere I,Peeters T L.T ransduction mechanism of m otilin and m otilides in rabbit duodenal sm ooth muscle[J]. Regul Pept,1995,55(3):227-235. [13] He X D,G oyal RK.Inhibitory junction potentials in the m ouse pyloric sphincter:roles of ATP,VIP and NO[J]. Gastroenterology,1995,108(4):A975. [14] P orter A J,Wattchow DA,Brookers S J,et al.The neuro2 chemical coding and projections of circular muscle m otor neurons in the human colon[J].Gastroenterology,1997, 113(6):1916-1923. [15] Clark M J,Wright T,Bertrand PP,et al.Erythromycin derivatives ABT229and G M611act on m otilin receptors in the rabbit duodenum[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1999,26(3):242-245. [16] Pasricha P.Identifying the m otilin receptor:science,seren2 dipity,or sim ply business[J]?Gastroenterology,1999, 117(6):1502-1504. 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盛春泉,季海涛综述 张万年审校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摘要: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主要是发现了一些新的作用靶点和新的先导化合物。本文综述了作用于真菌细胞壁、抑制真菌蛋白质合成、抑制鞘脂生物合成和电子转移抑制剂四类新型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抗真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9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971(2001)0620347205 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近年来临床上广谱抗生素、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大量应用,艾滋病的流行以及放射治疗和器官移植的广泛进行,真菌病尤其是深部真菌病发病率大幅上升[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两大类:干扰真菌细胞膜脂质合成的药物(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和干扰真菌核酸合成的药物(52氟胞嘧啶)。然而,两性霉素B由于具有肾毒性而大大限制其应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虽然毒性较小,但  收稿日期:2001205208是它们易产生耐药性而使治疗指数大为降低;52氟胞嘧啶也存在着抗菌谱窄、复发率高等问题;而特比萘芬对深部真菌感染无效。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开发出高效、低毒、广谱的新型抗真菌药物。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有一些新的作用途径、作用靶点被发现,并有数个具有开发前景的化合物进入了临床研究。本文就新型的抗真菌药物作一综述。 1 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抗真菌药物 以真菌细胞壁为靶点的新型抗真菌药物研究是

常用化疗药分类

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C)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CSC )的区别 CCSC是周期特异性药物,特异性地杀伤处于特定时相的肿瘤细胞,需等肿瘤细胞处于对应时相才有效,故应慢滴。 2.化疗药物给药剂量按体表面积计算(文生氏公式)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128×体重(kg)-0.1529 工作中计算体表面积:以身高1.6m,体重60公斤,体表面积为1.6m2,做调整 3.肿瘤病人治疗后,无复发,生存率≥5年,算治愈 4.联合化疗方案药物成原则 a.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组成 b.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不同时相的周期特异性药物配合 c.各药的毒性不相重复 d.一般3~4个药物最好,临床上一般2-3个药合用,4个药合用一般用于复发的肿瘤患者或者难治性的血液病患者, 5.化疗药物的器官毒性 ADR(多柔比星,阿霉素):心脏毒性 BLM(博来霉素):肺纤维化 DDP(顺铂):肾毒性 L-OHP(奥沙利铂)、VCR(长春新碱)、PTX(紫杉醇):神经毒性 BCNU(卡莫司汀):肝毒性 6.化疗分为 a.诱导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实施局部治疗方法(如手术或放疗)前所做的全身化疗,目的是使肿块缩小、及早杀灭看不见的转移细胞,以利于后续的手术、放疗等治疗。对于早期和晚期肿瘤患者不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方法。 b.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和放疗的后,杀灭手术无法清除的微小病灶,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

c.姑息化疗:对于手术后复发、转移或就诊时不能切除的肿瘤病人,目的并不是彻底地消灭肿瘤,而在于能够平稳地控制肿瘤的进展,缓解患者的痛苦,延长其生命。这时的化疗称作“姑息化疗”。 7.常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S 期特异性药物: 抗叶酸类:甲氨蝶呤(MTX ,胸腺嘧啶、嘌呤)、培美曲塞(PEM ,胸腺 嘧啶、嘌呤,)、雷替曲塞(胸腺嘧啶)、六甲蜜胺(嘧啶) 抗嘧啶类:氟尿嘧啶(5-FU )、卡培他滨(CAPE ,希罗达,5-FU 前体药)、 替加氟(FT207,5-FU 衍生物)、替吉奥(替加氟+吉美嘧啶 +奥替拉西钾)、优福定(替加氟+尿嘧啶)、卡莫氟(HCFU , 5-FU 衍生物)、 阿糖胞苷(Ara-c )、吉西他滨(GEM ,作用机制同Ara-c)、 安西他滨(Ara-c 衍生物) 抗嘌呤类:6-巯嘌呤(6-MP )、硫唑嘌呤(体内转化6-巯嘌呤起作用)、 氟达拉滨(Ara-A ,阿糖腺苷类似物,抗病毒类)、硫鸟嘌呤 (6-TG )、喷他司丁(DCF ,新的抗代谢药,本品是从链霉素 菌中分离得的抗生素) 干扰嘌呤和嘧啶合成 :羟基脲(HU) 拓扑异构酶I :喜树碱类,羟喜树碱(HCPT ),伊立替康(CPT-11)、 拓扑替康 拓扑异构酶II :依托泊苷(VP-16)、替尼泊苷(VM-26) M 期特异性药物:长春碱类:长春碱(VLB )、长春新碱(VCR )、长春瑞滨(NVB )、 长春地辛(VDS ) 紫杉类:紫杉醇(PTX )、多西他赛(DOC ) G 1期特异性药物:L-ASP (L-门冬酰胺酶),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G 2期特异性药物:博来霉素(BLM ,国外)、平阳霉素 (PYM ,国内,与BLM 成 分相近) 影响蛋白质功能与合成的药 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高三尖杉酯碱 抗代谢类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_0

---------------------------------------------------------------最新资料推荐------------------------------------------------------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 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 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 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 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 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 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 1 / 22

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血管内皮细胞 生长因子受体(VEGFR)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 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 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 抑制剂、血管内皮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 抑制剂和血小板 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 抑制剂等。 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 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 1 EGFR-TK 抑制剂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 EGFR-TK 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 EGFR家族成员包括 EGFR、 ErbB2、 ErbB3、 ErbB4 等,其家 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 胞内区 3 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 2 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 有典型的 ATP 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 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有多个 EGFR-TK 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 期。 1. 1. 1 代表品种 1. 1. 1. 1 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 EGFR-TK 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_刘正印

文章编号:1001-8689(2006)02-0069-03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Advances in antifungal agents 刘正印 王爱霞 Liu Zheng -y in and Wang Ai-x ia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100730) (P eking U nio n M edical Co llege Ho spit al,Chinese A cademy of M 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0) 摘要: 近20多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骨髓和脏器的移植、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艾滋病发病率的增加、各种导管的介入和真菌检测技术的提高,念珠菌血症和系统性曲霉感染逐渐增多。北京协和医院报道在四个不同年代败血症血培养的结果显示,1994~1995年真菌发生率为8.1%;2000年为6.7%。20年149例真菌感染的分析显示,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已有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和耐两性霉素B 的曲霉存在。因此需要新的抗真菌药物。目前即将推出和已上市的新药有:多烯类的制霉菌素脂质体、两性霉素B 脂质体剂型A mBisome 、两性霉素B 脂质体复合物A belect 、两性霉素B 胶样分散体Amphot ec 、伊曲康唑口服液和注射剂、伏立康唑注射剂和口服片剂以及卡泊芬净注射剂。各种新药均有其特点与不良反应,但总的是新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将会对侵性真菌感染提供有力的治疗措施,真菌感染的治疗前景将会有进一步的改观。 关键词: 抗真菌药; 多烯类; 三唑类; 棘白菌素类中图分类号:R978.5 文献标识码:A 第十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大会报告。 作者简介:刘正印,男,生于1966年,硕士,副主任医师。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骨髓器官移植的开展、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导管介入治疗,特别是艾滋病的流行,念珠菌血症和系统性曲霉病等系统性真菌感染逐渐增多。资料显示,上述人群中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约为11%~40%,病死率为40%[1~3] 。北京协和医院四个不同年代败血症培养的结果显示,1994~1995年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高达8.1%[4];2000年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达6.7%。20年149例真菌感染的分析显示,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5]。去氧胆酸两性霉素B(AMB)作为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广谱抗真菌药已成为治疗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临床上已经发现有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和耐两性霉素B 的曲霉存在,因此近年来一些新的抗真菌药物包括三唑类、棘白菌素类以及毒性较小的两性霉素B 衍生制剂不断出现,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6] 。 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药物现共有多烯类(两性霉素B 及其衍生物)、三唑类(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嘧啶类(如氟胞嘧啶)、棘白菌素类(如卡泊芬净)、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等。第一个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由于毒性大而逐渐被停用;1959年两性霉素B 产生,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和80年代分别研究出氟胞嘧啶和酮康唑,随着氟胞嘧啶的 临床应用很快出现对氟胞嘧啶耐药现象,而酮康唑的毒性也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20世纪90年代三唑类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由于疗效确定且不良反应较少,迅速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自1990年至今的14年中,先后上市并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的不同剂型[包括两性霉素B 脂质体(L -AM B )、两性霉素B 胶体分散体(ABCD)、两性霉素B 脂质复合物(ABLC)],卡泊芬净(caspo fungin)及伏立康唑等。不久还有其它更多的药物将应用于临床如普沙康唑(po saco nazo le)、拉夫康唑(r av uconazole )、制霉菌素脂质体(lipo som al nystatin ,nystatin LF,商品名:Nyotran)以及micafung in (FK-463)这些药物不但毒副作用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两性霉素B 效果还好[6]。1 多烯类药物 (1)制霉菌素脂质体 制霉菌素属多烯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对新型隐球菌、念珠菌属、曲霉等均有良好作用,经皮肤黏膜用药不吸收,口服几乎全部自粪便排出对深部真菌感染无治疗作用,注射用药肾毒性大。临床上仅限于局部治疗口咽部、胃肠道及阴道真菌感染。Aronex 公司将游离制霉菌素包裹在多层脂质中,研制出注射用制霉菌素脂质体(lipo som alny statin ,Ny s- ? 69?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年2月第31卷第2期

抗肿瘤药物分类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1.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来源分: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植物药、激素和杂类。 2.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芗、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和其他。 3.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时相特异性分: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物。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危险的疾病之一,肿瘤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的原则,化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作用于肿瘤发生和转移的不同环节和新靶点。按照抗肿瘤药物的传统分类和研究进展,将抗肿瘤药物分为细胞毒药物;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其他抗肿瘤药物,包括生物反应调节剂和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等;抗肿瘤辅助用药。 一、细胞毒药物 1.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氮芥烷化剂类的代表药物,高度活泼,在中性或弱碱条件下迅速与多种有机物质的亲核基团结合,作用强但缺乏选择性。进入血中后水解或与细胞的某些成分结合,在血中停留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作用短暂而迅速。G1期及M期细胞对氮芥的作用最敏感,大剂量时对各周期的细胞和非增殖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及癌性胸膜、心包及腹腔积液。目前已很少用于其他肿瘤。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注射于血管外可引起溃疡。 环磷酰胺周期非特异性药,作用机制与氮芥相同。在体外无活性,主要通过肝p450酶水解成醛磷酰胺再形成磷酰胺氮芥发挥作用。抗瘤谱广,对白血病和实体瘤都有效。环磷酰胺口服后易被吸收,约1小时后血浆浓度达最高峰,在体内t1/2 4—6小时,约50%由肾脏排出,对泌尿道有毒性。大部分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环磷酰胺临床广泛应用,对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均有效,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药学动态】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 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抑制剂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抑制剂等。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1EGFR-TK抑制剂 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EGFR-TK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EGFR 家族成员包括EGFR、ErbB2、ErbB3、ErbB4等,其家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3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2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有典型的ATP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多个EGFR-TK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期。 1.1.1代表品种 1.1.1.1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EGFR-TK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2002年7月在日本首次上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品也是首个获准上市的EGFR-TK抑制剂,属于苯胺喹钠唑啉化合物(anilinoquinazoline),为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本品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和腹泻,最严重不良反应是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为3%-5%。目前,本品用于前列腺癌、食管癌、肝细胞癌(HCC)、胰腺癌、膀胱癌、肾细胞癌(RCC)、卵巢癌、头颈部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治疗适应证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1.1.1.2厄洛替尼(特罗凯) 本品由OSI制药公司开发,2004年11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NSCLC。本品为口服小分子EGFR-TK抑制剂,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已明确能提高NSCLC患者生存期的靶向药物。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申 克 孢 子 丝 菌 ± + - - + 8

1、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多烯类抗菌谱摘自于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丙烯胺类抗菌谱搞自于产品说明书; 2、-无活性;±可能有活性;+有活性,三线治疗(至少临床有效);++有活性,二线用药(临床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用药(临床常常有效); 3、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 表2,真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8

抗真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汇总(不良反应分系统排序) 胃肠道反应: 特比奈芬>咪康唑>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肝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 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 肾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8

表3,真菌药代动力学比较 8

8

备注:该表格数据来源于各产品说明书 与细菌感染性比较,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不易诊断,抗真菌治疗目标性差,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严峻的挑战。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注,掌握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临床可供使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有如下几类,各自特点不同,需要注意选择。 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 两性霉素B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侵袭性新型真菌感染药物,其普通制剂为去氧胆酸盐,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开发的两性霉素B脂制剂安全性明显提高,成为临床重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药物。这些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 该类制剂特点为:①药物易分布于网状内皮组织,肝、脾和肺组织中,减少肾组织浓度,低血钾少见,肾毒性均低于普通制剂。②临床可应用较高剂量,一般3~6mg/(kg.d),滴速相对快。③长程用于艾滋病病人,对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的耐受性好。④脂类制剂的剂量为常规制剂的3~5倍时,治疗念珠菌菌血症和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与常规制剂相仿。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8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复习进程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专科生毕业论文(设 计) 中文题目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何建梅专业药学 层次年级 1003高起专学号 201105982102 指导教师宋冬梅职称医师 学习中心山西公路系统奥鹏学习中心成绩 2013 年 3 月 9 日

摘要: 本文综述和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研究新进展。包括新的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络铂类化合物、激素类药以及针对关键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 ,如肿瘤新生血管 (TA) 抑制剂、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以及最具研究热点的基因疗法,大量的临床实验及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这一系列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制成功,为人类最终战胜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标志着人类对肿瘤治疗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肿瘤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临床应用

目录: 一细胞毒性药物 (3) 1 . 1 烷化剂 (3) 1 . 2 抗代谢药 (3) 1 . 3 有丝分裂抑制剂 (3) 1 . 4 抗肿瘤抗生素 (4) 二络铂类化合 物 (4) 三激素 类 (4) 四拓扑异构酶I 抑制剂 (5) 五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 (5) 六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TA) 抑制剂 (5) 七抗癌中草药 (6) 八基因疗法 (6) 九小结 (7) 八参考文献 (8) 九致谢 (9)

引言:肿瘤仍是当今世界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种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现有肿瘤患者约7600 万,每年新增700 万,因癌症死亡的达600 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2 % ; 在我国,肿瘤在前十名主要疾病排名中列第二位,死亡率为8 . 58/ 10 万,占死亡总人数的21 . 58 % 。近几年来,肿瘤化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尤其是在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方面。但仍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尤其是在致命性最强的实体瘤方面。20 世纪初以来,随着人们利用动物模型实验开展对包括生物化学、免疫学、治疗学等领域在内的学科研究,以及对肿瘤基因水平的认识和在生物学领域与技术方面的新进展,药学家和肿瘤学家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 必须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入手,才能提高疗效,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将抗肿瘤药物目前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一细胞毒性药物 1 . 1 烷化剂 这类药有一个或多个活跃的烷化基,能与机体细胞的核酸结合而使癌细胞受到抑制破坏。临床目前常用的仍以传统的烷化剂为主, 如盐酸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噻替哌等。我国自行研制的烷化剂有N -甲酰溶肉瘤素、甲氧芬芥、抗瘤新芥等。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分别对睾丸精原细胞癌、卵巢无性细胞瘤、多发性骨瘤、乳腺癌、肺癌、恶性淋巴瘤、原发性肝细胞癌、鼻咽癌等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分别达到41 %、52 %、48 %等。但这些传统烷化剂的缺点是:对实体瘤的疗效差,不良反应严重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目前正在开发更好的同系物,如开发直接用于缺氧细胞的选择性细胞杀伤剂、可生物降解的亚硝脲氮芥聚合物制剂。用于脑癌手术后在肿瘤附近滞留并持续发挥疗效的药物, 如: adozelesin和carze2lesin等。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广谱抗生素、糖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的大量应用,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剧增等,使真菌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大,其中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40倍。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我国研究者从中药中寻找抗真菌药物,进行了化学及药理研究,至今已发现300余种中药具有抗真菌活性。研究范围从单味中药发展到复方,研究和探索抗真菌中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等,为发现和研制抗真菌药物提供有利的线索和理论依据。目前中药抗真菌有效成分的提取主要有水煎剂,乙醇、乙醚、稀醋酸等的浸出制剂。另外研究中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方法很多,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管碟法、固体培养基法、纸片抑菌法、平皿稀释法以及平板打孔扩散法等,它们通常只用于对中药的抑菌活性作定性研究;定量分析常用二倍稀释法。本文就近年中药抗真菌的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字中草药抗真菌研究 1、不同形式中草药抗真菌作用的研究 1.1单味中草药的抗真菌作用 近百年来,人们已发现300余种中药具有抗真菌活性。王理达等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MTT法测定了黄柏等13种生药醇提物的抗真菌作用,发现黄柏、丁香、乌梅等有强烈抑制真菌活性。宫毓静等采用体外半固体药基法对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进行筛选,发现牡丹皮、土槿皮等22种中药对一种或几种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纪丽莲[证明野菊花、艾叶等8种菊科中草药有抗霉菌活性。王昊、付爱

华[5~6]发现茵陈、黄精、白头翁等中药对浅部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尹秀芝报道苍术浸出液致真菌细胞壁及细胞内部结构破坏。屠鹏飞测定龙血竭对多种真菌的MIC在18.8~750μg/ml,其作用靶位是真菌的细胞壁。刘小琴等发现紫苏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侯幼红等[10]发现飞龙掌血等药性苦寒的中药表现出类似几丁质酶和刀豆蛋白A的作用,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体外粘附作用.何进测定了大蒜油的抗真菌活性(MIC为6.25~50μg/ml),认为其作用机理为延长真菌生长的迟缓期。付爱华等发现东北刺人参挥发油、藿香精油等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对常见皮肤癣菌及烟曲霉等18种深部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杜青云报道姜黄挥发油对动物皮肤藓菌感染模型的有效率达87.5%。夏忠弟、方芳等]采用同位素标记和电镜证实山苍籽油乳剂干扰白色念珠菌蛋白质和细胞壁的合成。 1.2中草药复方的抗真菌作用 中草药抗真菌的机理复杂,有些方剂中的单味药并无明显的抗真菌活性,但复方却呈现一定疗效。邱莹等在对中药祛屑洗药抗马拉色菌体外药敏试验研究中发现,中药复方制剂(桑白皮、鱼腥草、川椒、皂角、硼砂、红花及其混合液体)的MIC值最低为312.5ms/L,而其他单味中药制剂的MIC值除鱼腥草外均在 600ms/L以上。纳猛等用藿香、香薷、茵陈、土槿皮和石榴皮5味中药组成复方洗剂,该复方水煎剂稀释到40%(v/v),10%(v/v)和5%(v/v)时能够完全杀灭不同的表皮真菌。隋芝芹等取足癣患者损伤处皮屑培养,加入苦甘洗剂(由苦参、当归各30g,白藓皮、枯矾各20g,甘草40g组成),絮状表皮癣菌菌落明显减少或不出现。郭建辉Ⅲ1发现癣净散(地肤子、土荆皮、白藓皮、苦参、金银花、夏枯草、丁香)对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具有较强的

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综述

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概况 作者:韩学亮201100260102 摘要 奈达铂、奥沙利铂等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具有抗癌谱广、活性强、不良反应低、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此外,尚处于临床研究中的亲脂性铂配合物、多核铂配合物等新型铂类化合物,也显示出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优势。该文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和一些具体药物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 铂类抗肿瘤药物、卡铂、顺铂、奥沙利铂、作用机制 引言 铂族金属包括铂、铑、铱、锇、钌6个元素,它们具有许多独特和卓越的理化性质,一直在高新技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铂配合物,在肿瘤的治疗方面以其显著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许多肿瘤联合用药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铂类药物的研究最早兴起于40年前,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Roserlberg和Camp首次发现顺铂具有抗癌症活性。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肿瘤界的广泛兴趣,之后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成为热点,随着一个个有历史意义的试验结果的公布,肿瘤化疗疗效有了大幅的飞跃。1995年WHO对上百种抗肿瘤药物进行排名,顺铂在疗效及市场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位于第二位。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所有的化疗方案中的有70%~80%以铂为主或有铂类药物参加配伍。同时,铂类金属药物也是当前抗肿瘤药物最为活跃的研究开发领域之一,新的铂

类抗肿瘤药奥沙利铂、乐铂等已相继推出。铂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也有了进一步了解。目前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沙铂和4-NDDP等已进入临床试验[1]。 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顺铂具有抗肿瘤活性以来,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和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迄今为止,人们大约已合成了数千种铂类化合物,但作为抗肿瘤药物投入临床的仅30种左右,其中20 多种因抗肿瘤活性弱或毒性过强而被淘汰[2]。 1 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30余年里,人们对几千个新的铂类化合物进行了筛选,其中有几十个化合物进入了临床研究,目前已上市的铂类抗肿瘤药物有4个品种,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1.1 第1代铂类抗肿瘤药物 顺铂是顺二氯二氨合铂(Ⅱ)的简称,缩写为DDP或CDDP(Ⅱ)。1979年首次在美国上市,是第一个上市的铂类抗肿瘤药物,目前已被收录入中、美、英等国的药典。顺铂对睾丸癌和卵巢癌的疗效明显,也可以用来治疗膀胱、颈部、头部、食管的肿瘤以及小细胞肺癌,还可与博来霉素、阿霉素及5-氟尿嘧啶配伍进行联合用药。顺铂抗癌谱广、作用强、活性高,易与其他抗肿瘤药配伍,因其交叉耐药性少而有利于联合用药,但其严重的毒副反应(包括肾毒性、胃肠道毒性、耳毒性及神经毒性)及低溶解性、耐药性限制了临床的大剂量和长期使用。 1995年WHO对上百种治癌药物进行排名,顺铂的综合评价(疗效、市场等)名列前茅,列第2位。另据统计,在我国以顺铂为主或有顺铂参与配伍的化疗方案占所有化疗方案的70%~80%。顺铂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含铂类化疗方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亦是小细胞肺癌的主要组方之一。顺铂是头颈癌单药有效率最高的药物之一;顺铂加五氟尿嘧啶(5-FU)是头颈癌化疗的标准方案之一,联合紫杉醇、吉西他滨亦是非常有前景的头颈癌化疗方案。顺铂及卡铂一直是治疗睾丸癌(尤其是非精原细胞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药物。顺铂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是侵袭性膀胱癌、骨肉瘤、食管癌、胃癌等的标准化疗方案。 早期的顺铂合成是以K2PtCl4为原料与氨水反应得到,但因重现性差且含有大量的杂质被放弃。目前顺铂合成(收率为80%)以K2PtCl4为起始原料,通过下面三个步骤来实现: (1)加入KI ,转化成K2 PtI4,与氨水反应,制备出相应cis-[Pt(II)I2(NH3)2]中间体。(2)中间体与AgNO3 (或Ag2SO4/Ag2O)反应,过滤分离AgI得到cis-[Pt(NH3)2(H2O)2 ]2 +母液。(3)母液与KCl反应,制得顺铂[3]。

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张庆柱 第一部分概述 一、真菌类型与致病性 真菌(fungus)是一种真核生物,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对人类致病的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因此, 一般将真菌感染(fungal infections)分为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两大类。 1.浅部真菌感染常由各种皮肤癣菌引起,主要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引起手足癣、体癣、股癣、叠瓦癣、甲癣、头癣等。浅部真菌感染发病率高,治疗药物主要为抗浅部真菌感染药和外用(局部应用)抗真菌药。 2.深部真菌感染是由真菌引起的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感染, 如肺、胃肠道、泌尿道等感染, 严重者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深部真菌感染多由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和皮炎芽生菌等引起。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多为内源性,如假丝酵母菌病和曲霉病等。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尤其在严重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等)时,机体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时更易发生。治疗药物主要有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及唑类等抗深部真菌感染药。 二、真菌结构与药物作用机制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等。根据作用机制抗真菌药物可以分为如下四类。 (一)作用于真菌细胞壁 细胞壁作为真菌与周围环境的分界面,起着保护和定型的作用,其主要成分包括几丁质、β-(1,3)-D-葡聚糖和甘露糖蛋白。抑制细胞壁组分的合成或破坏其结构,可以达到抑制、杀灭真菌的目的。由于哺乳动物无细胞壁,因此真菌细胞壁抑制剂具有选择性,对机体影响较小。根据作用靶位,又可分为:①β-(1,3)-D-葡聚糖合酶抑制剂:脂环肽类是结构上含有环肽和脂溶性侧链的天然抗生素大家族,以棘白霉素类(echinocandins)为代表,可以非竞争性抑制β-(1,3)-D-葡聚糖合成酶, 抑制许多丝状真菌和酵母菌细胞壁的一种基体成分β(1,3)-D-葡聚糖的合成, 从而破坏真菌细胞壁,导致细胞内容物渗漏。②几丁质合酶抑制剂。③甘露糖蛋白抑制剂。 (二)作用于真菌细胞膜 真菌细胞膜与哺乳动物细胞膜比较相似,含有磷脂、鞘脂、固醇和蛋白质。 1.作用于麦角固醇麦角固醇是真菌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与哺乳动物细胞的胆固醇类似,能稳定细胞膜结构,减小流动性。细菌的细胞质膜上无类固醇,故作用于麦角固醇的抗真菌药物对细菌无效。 (1)唑类(azoles):包括咪唑类(imidazoles)和三唑类(triazoles),通过咪唑环上未被取代的氮原子与血红素卟啉基上的Fe络合,抑制14α-去甲基酶(14α-demythyelase,14-DM),造成固醇前体的积累和麦角固醇的耗尽,导致真菌质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第29卷第4期 JOURNAL OF T HE GRADUATES VOL129№4 2008 S UN Y AT2SE N UN I V ERSI TY(NAT URAL SC I E NCES、M E D I C I N E) 2008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3 郑晓克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州510080) 摘 要:综述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 以细胞信号传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分化诱导剂、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等。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而位居第 二。随着分子肿瘤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细胞周期失控是癌变的重要原因。细胞内促增殖系统成分的过度表达与抑增殖系统成分的缺失均可引起细胞增殖失控而导致癌变。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进展,恶性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各种基本过程正在被逐步阐明。以一 ,发现选择性作用于特定靶点的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新型抗癌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转移到针对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导致这一转变的本质根源在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由于主要作用于DNA、RNA和微管蛋白等与细胞生死攸关的共有组分,致使其选择性低、毒性大。相反,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组分在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及不同类型肿瘤细胞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一差异的存在及阐明使高选择性、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面临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正是上述差异使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不同肿瘤相互区别。靶向这些组分的抗肿瘤药物不但可望降低毒性,而且可实现个体化治疗,使治疗效益最大化。 3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简介:郑晓克,女,1982年生,汉族,河南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08级药理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细胞的细胞骨架研究,电子邮箱ki2 ki118576@s ohu1com。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概述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概述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单抗类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为当机 体受抗原刺激时,抗原分子上的许多决定簇分别激活各个具有不同基因的B 淋巴细胞。 被激活的B 细胞分裂增殖形成效应B 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 细胞,大量的浆细胞克隆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体液中。如果能选出一个制造一种专一抗体的浆细胞进行培养,就可得到由单细胞经分裂增殖而形成细胞群,即单克隆。 单克隆细胞将合成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以其高特异性、有效性和低毒性,可以准确地攻击靶分子, 且毒副作用较低,已成为一类重要的抗肿 瘤药物。单克隆抗体抗肿瘤机制包括:免疫介导的效应功能,包括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ADCC)和补体依 赖性细胞毒性反应(CDC)。单抗与肿瘤细胞靶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其Fc段可以与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 效应免疫细胞表面的Fc受体(FcR)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发挥效应功能。NK细胞通过释放细胞毒性颗粒(穿孔素和颗粒酶)导致靶细胞的凋亡;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抑制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 巨噬细胞可以吞噬肿瘤细胞,有释放蛋白酶、活性氧和细胞

因子等加强ADCC作用。此外,一些偶联抗体通过连接细胞毒化合物或放射性物质来杀伤肿瘤细胞,如TDM1(trastuzumab emtansine)、Zevalin等。1997-2013年FDA 和CFDA批准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列表如图15。图15:1997-2013年FDA和CFDA批准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点开大图观看更清晰?)截至目前,全球上市的单克隆抗体共51个,其中鼠源单克隆4个、嵌合抗体7个、人源化单克隆抗体23个、全人单克隆抗体17个。单抗药物中,抗肿瘤药物占了一半左右。截至目前,中国上市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共有7个,其中进口4个,国产3个,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个单克隆抗体类抗肿瘤药物为百泰药业治疗鼻咽癌的药物尼妥珠单抗(泰欣生)2008年4月被正式批准联合放疗治疗EGFR表达阳性的Ⅲ/Ⅳ期鼻咽癌(比埃克替尼早了3年),这是全球第一个以EGFR为靶点的人源化单抗药物。2015年,中国国内单抗药物销售额约为72亿元人民币,其中肿瘤药占了80%,约为57亿元,同比约占全球抗药市场的1.13%。对比小分子靶向药物,2014年国内22重点城市样本医院靶向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市场为13.21亿元,根据2015年样本医院全年靶向小分子药物购入金额为14.92亿元,占全球市场的1.34%。 从全球市场上看,2015年靶向抗肿瘤药物TOP10中有6个是单抗,前3名全是单抗,且销售额差距明显,前3名2015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华西药学杂志 W C J P S  2008,23(3):364~366 蒙、抗原疫苗等[8] 。中国在从事口服胰岛素方面的研究己有些成果。全球己核准临床使用的近一万多种药物中,生物大分子药物不到 120种。作者实验室提出的“ATTE MPTS ”生物大分子药物 传送系统己证实可以将溶血栓的t -P A 酶类药物的功能限制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但不产生因药物而引起内出血的不良反应[9,10]。 212 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需克服的困难 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使用及高效化面临着数项困难。对作用物的靶向选择性低,导致严重的附带性不良反应;多种生物大分子药物(特别是蛋白质存在强免疫原性)可引发宿主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大多数蛋白质或基因药物易被体内酶类所降解,需要频繁给药;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形态学复杂,具有多晶型、多构象和多尺度,且不同尺度的晶体准晶的不同型态结构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传送系统的实施有着极重要的影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多依靠次级键维系,稳定性低,且易形成超分子组装的聚合体,可增加净化、分离与复制的困难。因此,从事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研究,除了致力于传送系统的设计与建立外,还需考虑其在传送系统制备过程中维持药物最佳结晶形态、最高结构稳定性和活性,以及在组织和器官上的分配特性。 3 展望 中国在蛋白质药物、纳米载体药物传送系统、创新口服剂型及透皮释药、抗体研究、药物结晶学和形态学以及给药系统的药代和药动研究的技术平台等方面均具有深厚的基础。基于此,期盼国家能将发展前沿性、创新性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尖端技术及传送系统的基础研究列入国家在药物方面的重点研究与突破的领域之一,使国内外专家对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研究方向达成 共识,成功地组织一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梯队,促进中国药剂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中国在国际药物市场的竞争力。参考文献: [1] 李婧.浅谈研究开发医药制剂的重要性[J ].中国药事, 2000,14(5):302-303. [2] 徐铮奎.畅销世界的十大医药制剂及今后几年新药开发动向 [J ].中国制药信息,2003,19(12):33-34. [3] L anger R ,Lund D ,Leong K,et a l .Controlled release ofm acromol 2 ecules :B i o l ogi cal studies[J ].J Cont r ol R eleas,1985,2:331-341. [4] 杜光,刘东.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概况[J ].中国药 师,2007,10(6):547-649. [5] YR Duan ,WS Liu,ZR Zhang,et a l .A st udy on PELGE nanop arti 2 cl es as con tr o lleddrug deli very s yste m s for intravenous [J ].Key EngM at er,2005,288,163-166. [6] Xun Sun,You -Rong Duan,Zhi -R ong Zhang,et a l .PE L GE nanoparticles as ne w Carriers for the delivery of plas mid DNA [J ].Che m Phar m B ull,2005,53(6):599-603. [7] Hai -Tao SH I ,Tao GONG,Zhi -Rong Zhang,et al .A ds orp ti on and des orp ti on of insulin on Po r ous Hydroxya p atite M i cros p heres [J ].J Cera m ic Soci J apan,2005,1321(9):579-583. [8] Yang VC ,Park YJ ,S ong H ,et al .App licati on of t he ATTEMPTS for del i very of macr omolecular drugs [J ].J Con tr o ll R el eas e, 2004,101:35-45. [9] Yang VC,Park YJ,Nai k S,et a l .ATTEMPTS :A hepari n /p r o t a 2 m ine -bas ed triggered release syste m for the delivery of enzyme drugs without ass ociat ed side effects [J ].Adv Drug Delivery Rev,2003,55:251-265. [10] Yang VC ,Park YJ .B i oconjugates f o r effective d rug target i ng[J ]. Adv D rug Delivery Revi ews,2003,55:169-170. 收稿日期:2007-10 作者简介刘娱,女,从事医院临床工作。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刘 娱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西昌615000) 提要:综述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关键词:肿瘤;药物;应用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103(2008)03-0364-03 60年来,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涌现,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价格适中。文献[1] 统计了国内五省市肿瘤专科医院的 抗肿瘤药物中,植物类药、免疫调节剂、抗代谢类药分别居第 一、二、三位。  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全球有组织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始于世纪5年代中 期。1955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NCL )成立了全国肿瘤化疗服务中心,负责协调全国抗肿瘤药的研究工作;随后欧共体联合组成了欧洲肿瘤治疗协作组织(E OR T C );日本的抗肿瘤药研发始于1973年;而中国抗肿瘤药的研究于1958年就已启动。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的研制是世纪5~6年代抗肿瘤药研制的第一个里程碑(表)。细胞毒性类、激素类 :12002000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