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1]

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1]

第13卷第5期2008年lO月

新余高专学报

JOURNALOFXINYUCOLLEGE

V01.13.NO.5

0ct.2008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黄朝东

(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擒要:“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中的难点之一,该难点如何突破?教师应结合历史并充分利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讲清楚三个方面问题: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紊件;三、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765(2008)05—0031—03

修订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与第一版相比较用了较大篇幅来说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看得出编写教材的专家们是把它当作一难点在对待。的确,任何科学理论的诞生都不是偶然的,定有其缘由、环境、条件,要做一梳理也确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故而成为难点。如何突破“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这一难点?仅依教材还是不够的,教材里的概括不全面且条理性也有些欠缺,因而教师在讲这一目时应结合历史并充分利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胡锦涛十七大报告讲清楚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科学发展观的界定

教材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界定是有缺陷的,它第一句讲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到第三句又说“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是用不同文字表述的同义反复。要比较完整准确地界定科学发展观,不能脱离《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和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这样的概括应该是比较好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样概括其优点在于,首先指明了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突出了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地位;其次概述了它是关于发展的又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xgd,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不仅指明了它的内容是关于发展的思想,而且指明了它的理论根源;再次这样的概括还提到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最后则点明了它的指导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再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的阐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xlSd,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围困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可以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概括出这样几点。

1.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作出了高瞻远瞩的判断。胡锦涛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荸要讲话中义进一步指出,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今世界求和平、求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流。中国必须突}{{发展主题,走和平崛起之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才能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和决心,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潮流。进入2l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世界经济正处在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全球化进程对我国的影响更加明显,要利用好世界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就要使中国更加融人世界经济,就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中国按科学发展观来促进发展,才能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有利条件,趋利

收稿日期:2008—06—30

基金项目及作者简介:湖北省教育厅2007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重点项目“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072043)阶段性成果之一。黄朝东(1967一),男,湖北咸丰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及成果研究。

一31—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作者:黄朝东, HUANG Cao-dong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刊名:

新余高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U COLLEGE

年,卷(期):2008,13(5)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6条)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2006

3.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讲话 2006

4.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003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004

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骆方金.LUO Fang-jin论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5)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合力"作用的结果.世界发展趋势的推动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底蕴;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内在动因;另外,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发展理念与实践.

2.学位论文张艳玲论“以人为本”——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到科学发展观200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马克思构建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提出,与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确立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不仅把马克思唯物史观中本来就存在但又长期被人忽视的一个根本原则凸显出来,而且把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阶段。本文以“以人为本”思想为中心,从考察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

”思想的形成入手,系统论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阐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说明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积极探索了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新路子。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形成轨迹,说明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中人道主义的失落和生活中的非人现实,是促使马克思思想探索的深层原因;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美好设计的--落空,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历史任务落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肩上。唯物史观是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但做出主要贡献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一开始就是为着关于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作理论论证的。可以说,马克思唯物史观从其诞生那天起就是围绕人和为了人的

,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从广义上说,是人类以往一切哲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主义)传统,从狭义上说,其最主要和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或人本思想。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观中的合理的人本思想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来源,费尔巴哈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则足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形成的主要理论来源。

正如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一样,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也有一个形成轨迹。事实上,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而。因为,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以人为本”思想是一致的,二者一致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观点的确立。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物”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的物:马克思“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实践观点的确立为我们科学地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一致性提供了契机。纵观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把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1、《博士论文》时期--“自我意识”意义上人本思想的形成;2、《莱茵报》时期--物质利益意义上人本思想的形成:3、《德法年鉴》时时--历史创造者意义上的人本思想的形成:4、《手稿》到《形态》时期--实践主体意义上人本思想的形成。第二部分系统论述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说它“基本”是因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博大精深,任何人都不能一览无遗地对其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做出全面概括。鉴于本人的学识、洞察力方面的限制,我也只是循着自己的思路把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大致归纳为四个基本方面: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手段;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一个基本内容。马克思认为,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否承认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与以往人本哲学的分水岭

,是马克思把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思想统一起来的关键。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中的“人”之所以具有“本”的地位和作用,就在于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人之为主体的最本质属性。至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或主体,马克思坚定地认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或主体具有二重性: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既是创造者又是享用者,或者说,社会历史发展既为了人又依靠人,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又一基本内涵。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形成和解决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从人和人的实践活动角度考察社会基本矛盾,可以得出结论:社会基本矛盾其实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中的矛盾;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的需要和利益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从人和人的实践活动角度考察社会基本矛盾,可以把社会基本矛盾的动力作用推进到更深的层次。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

”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看到了人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动力作用。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把未来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界定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每一个人都应不受阻碍地发展;每一个人的各方面本质即人的潜能、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个性、人的道德等方面都应不受阻碍地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自山发展理应

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部分阐述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论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论述。毛泽东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等精辟表述充分展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和人的全面发展观。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尊重人;为了人;依靠人;塑造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江泽民关于重视群众力量;关心人民疾苦;提升人的素质等思想也体现了他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部分阐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重大现实意义、深刻内涵、理论创新等,说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积极探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新路子。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它适应了世界发展观念转变的大趋势;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之“本”的基本要义包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第一次给发展理论作了科学的定名;第一次言简意赅地明确了人在发展中“本”的地位和作用;加深了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发展概念的理解;它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统一放在发展观的高度来考虑,是发展理念上的重大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增长与提升全民的社会福祉结合起来;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需要作为第一需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使老百姓有事做、有饭吃;必须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必须把人的发展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积极探寻当代中国人全面自山发展的实现途径。

3.期刊论文陈其胜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征-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2)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核心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具有历史继承性、现实发展性、时代创新性等特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征,是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认识的基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4.学位论文吕岩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哲学意蕴2007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哲学精神,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认真研究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来源和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系统梳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入探究以人为本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蕴,对于我们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理论前提、宽广的全球视野和坚实的国情基础.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来源来看,科学发展观蕴涵着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吸收借鉴了当代西方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从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条件来看,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认真总结我国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依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来看,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理论主题、严整的逻辑结构、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

"以人为本"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科学发展观所要坚持的"以人为本"与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独特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从以人为本的历史发展看,其主要包括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中国古代 "民本"思想、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现代发展理念的"以人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结合现代发展理念的有益成果,赋予了"以人为本"思想现实与时代的内涵.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来看,人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主体价值地位,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尺度,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从现实条件下的以人为本来看,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以唯物史观为其理论基础的,以人为本集中体现在党始终坚持的"以人民为本".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坚持了全面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协调发展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统一.

总之,科学发展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借鉴国际发展理论研究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发展面对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了正确回答,形成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增添了富有时代精神和现实品格的崭新内容.对于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5.期刊论文梁丽华科学发展观形成动因分析-探索2008,""(1)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内外发展经验为科学发展现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内在动力,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则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外部动因.

6.期刊论文张国镛.徐冬.ZHANG Guo-yong.XU Dong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过程的阶段分析-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9,22(5)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然而关于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目前尚未引起学术界的深入研究.理论的形成发展如同种子的形成发展一样,有一个从孕育到萌芽,再经历不断成长发育,最后到成熟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也是如此,它也经历了一个从孕育到萌芽,从提出到基本形成,从丰富发展到形成体系的过程.

7.期刊论文李重明.Li Chongming科学发展观形成阶段探讨及其启示-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2(2)

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和我党历代领导人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学说为指导,从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多个维度观照发展,不断突破发展误区,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发展规律,最终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历程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是科学发展观的萌芽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是形成期,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是发展期,十六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大是确立和完善期.

8.期刊论文汪青松.WANG Qing-song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与历史地位--兼与赵凌云、张连辉先生商榷-当代中

国史研究2005,12(5)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理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代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苏联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发展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演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标上具有全面性,在发展方式上具有统筹性,在发展目的上具有人本性.

9.期刊论文荣开明论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主要依据-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3)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现实,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发展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时代依据.

10.学位论文杨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轨迹研究2009

本文选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轨迹研究”为题,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跨学科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该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形成基础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深入分析了该法律体系形成轨迹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经验,探讨了该法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第一章论述了法律体系形成的一般问题,以期为整个论题的建构奠定理论基础。

本章在厘清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形成、法律体系的形成轨迹等基本概念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体系形成的相关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律体系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思想,列宁“法律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工程”的观点,都为我们认识法律体系问题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律体系的基本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毛泽东非常重视“法

律体系中的根本大法——宪法”的制定和建设,并提出了制定宪法要遵循的一系列原则,为社会主义新型法律体系建设提供了指导;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一系列思想、观点、理论、方法,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新时期;江泽民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以及“法律体系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的思想

,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胡锦涛同志则提出,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科学发展观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指导原则。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统一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本章最后分析了影响法律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法律体系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第二章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历史渊源、条件和模式选择几方面内容,以上是该法律体系形成的基础。

本章首先讨论了该法律体系形成的历史渊源。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历史渊源主要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新民主主义法律体系和苏联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接着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是该法律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此外,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蓬勃发展是其形成的法理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和完善是其形成的制度条件,立法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是其形成的技术保障,以上各方面因素构成了该法律体系形成的条件。本章最后提出,在法律体系的形成方面,中国选择的是“政府推进型”模式,这是后发国家法律体系形成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加速法制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和中国国情的历史选择。

第三章分三个阶段描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轨迹。

1949年-1978年为该法律体系的探索阶段。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法律体系建设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新中国在彻底摧毁国民党旧法统基础上,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苏联模式创建了社会主义新型法律体系,但后来的文革将刚具雏形的法律体系摧毁,导致了法律虚无主义的蔓延。该阶段法律体系建设的教训是颇为深刻的,如立法体制由分权过甚走向高度集中,大量、简单地移植苏联模式,与旧法制“彻底决裂”,法律体系构建与群众运动紧密联系,法律成为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等等。

1978年-1998年为该法律体系的奠基阶段。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环境较探索阶段发生了根本变化。邓小平理论的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等,都推动了法律体系建设进入实质性发展时期。接下来的短短的二十年

,我国法律体系建设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2008年为该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阶段。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并提出了“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体目标。世纪之交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环境进一步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治国基本方略和全社会共识,这些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全面深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我国法律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入发展。2008年2月,《中国法治建设》白皮书发表,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第四章在上一章描述形成轨迹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

本章首先对该法律体系与我国历史上法律体系以及前苏联法律体系的形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我国历史上法律体系自主发展品格一脉相承,超越了前苏联社会主义类型法律体系的固有模式,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法律发展道路。其次,总结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轨迹的基本特征,其历史进路是一个能动建构的过程,其演进结构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其形成主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后,本章分两个层面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从法律体系建设理念层面看,我国法律体系建设坚持了“四个统一”,即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服务大局和统筹兼顾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统一、自主发展与借鉴的统一;从法律体系建设操作层面看,我国法律体系建设坚持了统一性与灵活性兼顾、原则性与操作性的统一、稳定性与适时变动性的统一、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第五章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完善思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已基本形成,但目前该法律体系还存在某些问题。如该法律体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未达到完全契合

,特别是与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的契合程度还不够,很多法律需求在法律体系中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具体的法律法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间也存在着很多不同步、不和谐的地方,如某些法律法规的制定跟不上建设实践的发展步伐,立法滞后,某些不适应建设实践的新变化,立法精细化、系统化程度不高。此外,法律体系的自身协调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应进一步提高该法律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契合程度,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指导法律体系的完善与构建,即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对法律体系建设的指导作用,这是完善该法律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其次,在具体的立法实践中进一步凸显科学化、民主化,通过继续推进立法科学化、立法民主化进程,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其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更加科学、合理;最后,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创新。加强理念创新和体制创新,在认识传统法律体系及其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从传统的立法理念和禁锢的思路中解放出来,树立科学的立法理念,同时进一步完善立法体制,推动法律体系的制度创新。这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作用和优化法律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根本保证和基本原则。

结论部分强调了论文的核心观点,该法律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推进逐步展开的。虽然目前该法律体系还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但其开放性、包容性的特质,也决定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该法律体系将进一步趋于完善。

引证文献(1条)

1.宋合利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动因[期刊论文]-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17997480.html,/Periodical_xygzxb200805010.aspx

授权使用:湖北经济学院(hbjjxy),授权号:9f036066-4f30-4f51-9957-9e2d00a7d0d2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3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