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建筑之最

中国古建筑之最

中国古建筑之最
中国古建筑之最

中国古建筑之最

最宏伟的人造建筑——万里长城;

最辉煌壮丽的皇家宫殿建筑——北京故宫;

最空灵超凡的建筑——北京天坛建筑群;

最气势宏伟的皇家园林建筑——北京颐和园;

规模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最集中的皇家宗教建筑群——承德外八庙;

现存最古老的中国佛塔——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

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佛塔建筑——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现存最早的八角形砖塔——河南登封县净藏禅师塔;

现存最高的砖构佛塔——河北定州开元寺料敌塔;

现存最古老的琉璃塔——河南开封佑国寺铁塔;

现存高大精美的琉璃塔——山西洪赵县广胜寺飞虹塔;

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

现存最雄大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山西五台山豆村佛光寺东大殿;

现存最古老的木构楼阁建筑——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现存最大的辽、宋时代木构建筑——山西大同上华严寺九间大殿;

现存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故宫太和殿;

最古老的石构拱券桥——河北赵县赵州桥;

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儒教祭祀建筑——曲阜孔庙,等等。

中建史的若干个最……

1、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落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2、白灰抹面最早是出现在仰韶中期,而普遍采用则是在龙山时期。在龙山文化的遗址中,还发现了土坯砖。

3、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出现的白灰墙上刻画的图案,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

4、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是辽宁西部建平县境内的牛河梁女神庙。

5、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6、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7、在商朝,我国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

8、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都城——亳宫城中宫殿中的主殿长90m,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9、河南安阳小屯村遗址——殷墟,是最重要的晚商遗址。其建筑方正整齐,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10、西周初期,分封建国,营建洛邑,出现了第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由于礼制的需要)。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二次城市建设的高潮。(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所引起的)

11、《左传》与汉初所传《礼记》曾叙述周朝宫室外部有防御和揭示政令的阙.而后阙逐渐演变为明、清的午门。

12、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是我国现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日字型)实例,也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影壁实例;

13、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注:西周早期,如陕西岐山凤雏村中使用的瓦还比较少,仅用于屋脊、天沟和屋檐等处。到了西周中晚期,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质量也有所提高,如陕西扶风召陈遗址。另外,在这两个遗址中,还出土了铺地方砖)

14、春秋时期,瓦(筒瓦、板瓦等)已经开始普遍使用,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即台榭)也已经出现。另外,此时已经开始有了用砖的历史。(主要用于地下)

15、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盛行。瓦在宫殿建筑上已被广泛使用,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

16、汉朝——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悬山和庑殿顶普遍使用,出现了歇山等屋顶式样。(除硬山之外全都出现了)此时斗拱已普遍使用,但形式很不统一。砖、瓦被大量、普遍使用。

17、北魏时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属密檐式塔)18、新疆克孜尔石窟——是中国最早开凿的石窟。

19、河北赵县安济桥[李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20、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

21、《营造法式》[宋] 李诫——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22、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84米,是我国古代最高的砖石塔;

23、河南开封祐国寺铁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24、福建泉州开元寺东、西两座石塔——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

25、辽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上最早的木塔,还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木

26、战国时成书的《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27中国最大的一座牌楼:十三陵长陵轴线最南端的石牌楼。(五开间十一顶)

28最早的密檐塔兼我国现存最早的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12边形砖塔,有点少见) 29世界最高木塔兼中国现存唯一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H=67.3M)

30 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洛阳白马寺

31最早的琉璃塔(不知是我国最早还是世界最早,以前上课的笔记写的不清):河南开封的佑国寺塔(宋)

32最早的双层塔壁砖塔: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五代,八边形——五代、宋、辽、金流行)

33中国最早的石窟:新疆的克孜尔石窟(3世纪,三国)其次是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秦符坚建元二年366年)

34最早的四合院: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宗庙遗址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章节答案.

欢迎阅读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章节答案 历史上在长安建都的朝代不包括()C、宋朝 曾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有()个A、3 在中国古建筑中同样有门当户对的说法。(错) 雨果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对)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以()为主的建筑的特点。C、木结构 庑殿顶的式样通常会见于皇帝住的宫殿。(对) 猫弓背的风火墙造型是()特有的。C、湖南 封火墙造型属于下列屋顶式样的()。D、硬山 南方封火墙造型较多的主要原因是()。B、房屋密集

北方的封火墙造型多是成人字形。(对) 岳阳县张谷英村的建筑平面是()字形的。A、丰 中国古建筑的概念“进”是以()来说的。C、建筑数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古代庭院组成建筑群的最典型的代表是()。D、张谷英村的建筑 岳麓书院始建于宋朝,但目前人们所能看到的建筑是建于清朝。(对) 北方最早的人类是穴居野处。(对) “鬼神文化”是()文化的基本特征。C、商朝 目前发现北方建筑起源最早、最典型的遗址实例是()。D、半坡遗址 余姚河姆渡遗址是最早的吊脚楼式建筑遗址。(错)

南方最早建筑起源是巢居。(对) 从甲骨文的字形判断“牢”在最初是住()的。D、牛 周朝建立的典型制度是()。C、礼制 商朝除去皇宫,一般百姓的建筑基本特点是“茅茨土阶”。(错)商朝青铜器上最常见的图案是饕餮纹。(对) 明堂辟雍”是古代皇帝亲自讲学的最高学府。(对) 古代因讲究等级制度,有“诸侯之学环水,天子之学伴水”。(错)汉朝时期把儒家思想定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对) 被称为宗教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包括()。C、众多的教徒 中国在()时期才有了宗教。B、东汉

中国的第一座寺庙是()。D、白马寺 老子创立的是道家哲学,而不是道教。(对)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建筑史上园林艺术大发展的一个高潮。(对)下列不属于佛教建筑的是()。D、庙 下列塔的类型中属于藏传佛教的是()。D、金刚宝座塔 长江以南属于唐代宗教建筑的只有两座。(错) 被认为中国历史上城市变化的一个转折点是在()。C、宋朝 宋代建筑的特点是()。B、华美 宋朝由于建筑的密集,城市中间出现很多望火楼。(对)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繁荣的商业景象出现在唐朝。(错)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 ——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摘要: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和地域其建筑风格也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本文主要是以康百万庄园和郑州城隍庙、文庙为例,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各方面的特点,以期对其得到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郑州,建筑风格,康百万庄园,城隍庙,文庙 一、中原古建典范——康百万庄园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建筑作为人类生活最基本的人工自然物和自然环境,它既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精神方面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我参观考察了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步入庄园,我仿佛走进了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的风雨沧桑,进入了一幅幅历史画卷之中。下面就康百万庄园主宅区的建筑,作一些分析。 康百万庄园是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建筑群,是历史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艺术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着名的三大地主庄园之一。康百万家族以农、商、官结合的方式发家,辉煌时期曾经有“马跑千里

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之美誉。一直发展延续富裕了12代,400余年(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康百万家族在物质富裕之后,便大兴土木,充分利用自然地势,“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整个庄园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园林区、教育区和社会活动场所,形成了功能齐全、布局严谨、等级森严、风格各异的多个建筑群体。园区的介绍说:“据1965年统计,保存下来的尚有十大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共计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到2005年,整个庄园建筑除了寨上主宅区完整外,其余保留下来的建筑群已不是1965年统计时的面貌。”尽管群体建筑和单体建筑数量减少,仅就现有建筑而论,其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之高,也是其他绝大多数民居建筑不可比拟的,可谓明清民居传统建筑文化的浓缩图。 在日常设计中,建筑方案的选定至关重要,建筑风格千变万化,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在设计中如何有地方特色,达到和谐的目的至关重要。康百万庄园处于嵩、邙、河、洛交汇处,依山傍水,有“金龟探水”之美称,鲜明的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庄园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依次向南、东、北方向的寨下发展。首先,在选址方面它充分考虑到周围的自然地理地貌,康百万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北近黄河,南凭黑石关,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利。其中尤以主宅区最为典型,主宅区南北长83米,东西宽73米,建于邙山半腰。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充分利用此处的地理地貌,用青砖砌筑寨墙,顶部有垛口,形成堡垒式大庭院,庭院经由

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及案例

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及案例 Characteristics and case China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朱玉洁 云南农业大学昆明黑龙潭 650201 课程名称:建筑欣赏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年级:2011级 专业:土木工程学号:2011311234 云南农业大学 2014年6月

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及案例 朱玉洁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650201) 摘要 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表面特征、空间布置特征、建筑的结构特征以及 它的建筑环境等的描述,再结合一些特别案例加以分析,使读者们能对中国传统建筑有 一个更深刻、更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色彩 Characteristics and case China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Zhu yu jie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ABSTRACT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surface features, Chinese o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pace layout,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description, combined with some special cases to be analyzed,

中国古建筑欣赏

中国古建筑欣赏 摘要: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的记录了下来。其中,古典园林更是这部史书中精彩的一个章节。 关键字:中国古建筑艺术精品古典园林自然意境 参考文献: 林徽音:《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徵》,《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三卷一期,1932年3月。 林徽音:《绪论》,载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汉宝德:《明清建筑二论》(台北:境与象出版社,1988) 刘晓光. 《景观象征理论研究》.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常青,张昕,张鹏,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创造了中国灿烂的建筑艺术,欣赏着中国的古建筑,就像是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研究中国古建筑就像在看历史剧,很是有意思。 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赞赏。但是这样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而是适应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用途的需要而产生的。如像那些亭亭如盖,飞檐翘角的大屋顶,即是为了排除雨水、遮阴纳阳的需要,适应内部结构的条件而形成的。两千多年前的诗人们就曾经以“如翚斯飞”这样的诗句来描写大屋顶的形式。在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柱子的处理上,一般是把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柱头内倾,让柱脚外侧的“侧脚”呈现上小下大的形式,还把柱子的高度从中间向外逐渐加高,使之呈现出柱头外高内低的曲线形式。这些做法既解决了建筑物的稳定功能,又增加了建筑物外形的优美曲线,把实用与美观恰当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适用与美观的统一佳例。 纵观历史,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可有多种,而且分别代表着一定的等级;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个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庙等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主要有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挑出山墙之外)。硬山顶(亦是前后两个坡面但左右两端并不挑出山墙之外)。还有攒尖顶(所有坡面交出的脊均攒于一点)等等。所有屋顶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无论它是源于古人对杉树枝形还是对其他自然界物质的模仿。这种艺术性的曲线先陡急后缓曲,形成弧面。不仅受力比直坡面均匀,而且易于屋顶合理的排送雨雪。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

(1) 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且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今人从阿房宫遗址和始皇陵东侧大规模的兵马俑列队埋坑,可以想见当时建筑之宏大雄伟。此外,又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筑长城以防匈奴南下,凿灵渠以通水运。这些巨大工程,动辄调用民力几十万,几乎都是同时并进,秦帝国终以奢欲过甚,穷用民力,二世而亡。 汉代继秦,经过约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之后,又进入大规模营造建筑时期。汉武帝刘彻先后五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开拓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又兴建长安城内的桂宫、光明宫和西南郊的建章宫、上林苑。西汉末年还在长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东汉光武帝刘秀依东周都城故址营建了洛阳城及其宫殿。 总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 (3)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西晋统一中国不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处于西北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

开篇语: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而当一个建筑历经沧桑保留到现在时,那么它也超越了它的实用性,成为了一件艺术品。关于建筑正如现在这幅PPT上的三句话,建筑是音乐,是史书,蕴含着人文思想。 在古代,没有大型的建筑机械,没有钢筋混凝土,所有的大型建筑全靠人力来完成,可我们的老祖宗还是给我们留下了长城,留下了故宫,留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留下了一次又一次让世界惊艳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正因为全凭劳动人民的双手来创造这些奇迹,所以,大型建筑的修建与一个王朝的富强程度息息相关。 而我国的古代建筑发展有三次大的高潮,分别在我国古代最为强盛的三个时期:秦汉,隋唐与明清时期。建筑的发展与人类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下面,请大家随着历史时间的顺序来看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首先呢是原始住居与建筑的雏形的形成,早在几十万年前,中国原始人就知道找寻山洞来躲避风吹雨淋,到了新石器时代,古人已经开始自己建造简陋的房屋,并发展成为原始部落。在我国古代,就有“有巢氏”教人们用木材来搭建房屋,躲避野兽,有巢氏也因此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有巢氏的传说也反映出古人从山洞居住到建造房屋的阶段。在此期间,古人就已经知道使用榫桙结构(比如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古人的政治,经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建筑文化也随之取得进步,大的城市也开始了营建,夯土技术也被广泛的运用,比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还有许多王城和都城,这些城市的规模庞大,以国王的宫室为中心,并且屋顶开始使用陶瓦,使用彩绘,这些表示古代建筑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呢是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开拓阶段。李白有句诗是:“秦王扫六合,虎气何雄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家强盛,动用全国的物力人力财力来修建长城,宫殿,陵墓,一个工程差不多就得几十万人劳动几十年,而这些工程中的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大家都很熟悉,而阿房宫大家只从高中时的《阿房宫赋》中了解过它的雄伟壮丽,“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这是杜牧对它文学化的描写。传说,秦王嬴政小时候在爱上一个女子,名阿房,秦皇统一天下后想立她为后,却遭到众大臣反对,只因她是赵国人。阿房为了不让嬴政为难,上吊自杀。秦皇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宫。阿房宫也确实是足够的庞大,它的一个前殿就相当于整个故宫三分之二的面积,史书上记载项羽火烧阿房宫足足烧了三个月!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也不过烧了三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它的规模是多么的庞大。 到了汉代,经过文景之治后的大汉王朝,国力强盛,又开始了大规模营造建筑的时期,并且屋顶形式多样化,这一阶段呢中国的建筑体系已基本形成,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人们初步掌握了夯土和烧制砖瓦的技术、木构架结构渐趋成熟、斗拱在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屋顶的形式多样化,拱券式结构有了发展。这个时期的建筑遗址主要有宫殿、陵墓、驰道、长城。 第三个阶段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战争比较频繁,经济实力不足,都城与宫殿的建筑明显不能和秦汉时期相比,但是在这一阶段佛教发展迅速,于是佛教建筑开始被广泛修建。中国古代建筑对外来文化的摄取期,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中国式的佛教建筑艺术。我国古代建筑进入了对外来文化的摄取期。巨大的寺、塔和石窟成为这时的主体建筑类型。 第四个阶段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时上的兴盛时期。也是第二个高潮期,这一时期的建筑继承了前代成就,又吸收了外来影响,加上隋唐时期国力强盛,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向了成熟阶段。比如石家庄赵县的赵州桥,建于隋朝大业年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还有五台山的佛光寺、南禅寺等。这时的建筑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朝廷也制定了营缮的法令,并且有专

《中国古建筑赏析》期末复习题

《中国古建筑赏析》期末复习题(一) 一、单选题 1、下面哪种对建筑的需求在古代十分突出,在现代比较少见?( B ) A 居住 B 祭祀 C 通行 D 购物 2、下面哪那座古建筑属于木结构?( A ) A北京天坛祈年殿 B曲阜孔庙棂星门 C河北赵县赵州桥 D希腊帕特农神庙 3、下面不属于木结构优点的是:( D ) A抗震性能好 B造价低 C易于施工 D耐水火 4、图0_1中的屋顶属于( B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5、图0_2中的屋顶属于( D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6、图0_3中的屋顶属于( C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7、图0_4中的屋顶属于( A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8、下图中属于攒尖顶的是C A、0_6 B、0_7 C、0_8 D、0_9 9、0_10中的建筑构件是( B ) A斗栱 B牛腿 C撑栱 D榫卯 10、下面有关斗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为中国古建筑所特有 B可以将屋顶支撑到更远的地方 C费工费料,装饰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D多见于悬山顶和硬山顶房屋 11、0_11中圆圈部分所示为( C) A台基 B夯土 C柱础 D阶条石 12、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三部分?A A台基、柱子、屋顶 B台基、墙面、屋顶

C柱子、墙面、屋顶 D台基、柱子、墙面 13、中国古建筑的建造顺序从先到后依次为:B A台基→柱子→墙面→屋顶 B台基→柱子→屋顶→墙面 C屋顶→台基→柱子→墙面 D屋顶→柱子→墙面→台基 14、0_12中所示的建筑构件是( B ) A梁 B枋 C瓜柱 D椽子 15、长城最早修建于什么时期?B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汉朝 16、下面哪个朝代几乎没有修建过长城?C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7、现在保留下来长城,基本是哪个朝代修建的?C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8、图1_1中,哪个是汉长城? A 19、图1_2中所示的部分是? D A券门

中国古建修护案例分析

中国古建修护案例分析 ————由威尼斯宪章看中国古建修护 摘要:由于历年战乱及闭关锁国,中国的古建修护力度及成果远远落后于西方等国家,同时在开始保护修缮古建筑初期,修缮队伍素养不高,导致了一些破坏性的修缮,大量的历史艺术价值巨大建筑遗产被破坏。但是现在在中国,仍然有大量的古建筑函待修护。在现在的修护工作中,我们必须遵守现行的宪章和制度原则,尊重建筑原貌,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修护,最大化的保存建筑遗产的历史艺术价值,使之可以达到永久。 关键词:遗产,修护,原则,佛光寺,天封塔 由于历年战乱及闭关锁国,中国的古建修护力度及成果远远落后于西方等国家,同时在开始保护修缮古建筑初期,修缮队伍素养不高,导致了一些破坏性的修缮,大量的历史艺术价值巨大建筑遗产被破坏。但是现在在中国,仍然有大量的古建筑函待修护。在现在的修护工作中,我们必须遵守现行的宪章和制度原则,尊重建筑原貌,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修护,最大化的保存建筑遗产的历史艺术价值,使之可以达到永久。 在现行的宪章制度中我们以威尼斯宪章中的标准和原则为准则,来分析中国现在的一些古建筑保护案例。 威尼斯宪章:

第一项历史文物建筑的概念,不仅包含个别的建筑作品,而且包含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在过去比较不重要的作品。 第二项必须利用有助于研究和保护建筑遗产的一切科学和技术来保护和修复文物建筑。 第三项保护和修复文物建筑,既要当作历史见证物,也要当作艺术作品来保护。 第四项保护文物建筑,务必要使它传之永久。 第五项为社会公益而使用文物建筑,有利于它的保护。但使用时决不可以变动它的平面布局或装饰。只有在这个限度内,才可以考虑和同意由于功能的改变所要求的修正。 第六项保护一座文物建筑,意味着要适当地保护一个环境。任何地方,凡传统的环境还存在,就必须保护。凡是会改变体形关系和颜色关系的新建、拆除或变动都是决不允许的。 第七项一座文物建筑不可以从它所见证的历史和它所从产生的环境中分离出来。不得整个地或局部地搬迁文物建筑,除非为保护它而非迁不可,或者因为国家的或国际的十分重大的利益有此要求。 第八项文物建筑上的绘画、雕刻或装饰只有在非取下便不能保护它们时才可以取下。 第九项修复是一件高度专门化的技术。它的目的是完全保护和再现文物建筑的审美和历史价值,它必须尊重原始资料和确凿的文献。它不能有丝毫臆测。任何一点不可避免的增添部分都必须跟原来的建筑外观明

《中国古建筑赏析》满分题库

一、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由于唐朝的黄帝姓李,因此尊崇老子,并在大明宫中建造了道观——三清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白马寺中保存有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建筑和文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在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西域沙漠上的汉长城是用红柳和夯土混合筑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北京的天、地、日、月四座坛分别位于北京城的东、南、西、北方向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故宫中的御花园规模巨大,仅稍小于大明宫太液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故宫太和殿中屋顶的造型、台阶的层数、面宽和进深的间数以及所有的陈列和摆设都是有象征意义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石结构和木结构各有千秋,并无优劣之分。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建筑的物质功能取决于需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叠涩的功能与斗栱类似,但斗栱用于木结构,叠涩用于石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由于木结构不容易保存,古人攻破都城时为了彰显胜利往往也会烧毁敌方的宫殿,因此至今完好保留下来的宫 殿建筑很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包拯在开封去世后就地安葬,合肥包拯墓是后人为纪念他而专门修建的衣冠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孔庙、孔府和孔林的位置是相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因为中国盛产木材,西方盛产石材,所以中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西方古建筑多为石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明朝中后期,朝廷决定在北京城外再修一圈新城墙,但由于花费巨大,不久就无力支付,只好改变计划,将南 面已修好的部分向内部弯折,与原来南面的城墙相接,这样形成了“凸”字形。 A. 错误

中国古建筑欣赏教学文案

中国古建筑欣赏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的记录了下来。 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有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古建屋顶的等级表示: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可有多种。分别代表着一定的等级;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

交出五个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庙等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主要有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挑出山墙之外)。硬山顶(亦是前后两个坡面但左右两端并不挑出山墙之外)。还有攒尖顶(所有坡面交出的脊均攒于一点)等等。所有屋顶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 布局形式: 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都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总体布局方式即对称齐整,主次分明。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 中国古建筑木构架的类别: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二种形式:一

中国古建筑砖石结构发展缓慢原因分析培训资料

中国古建筑砖石结构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中国古建筑砖石结构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陈天声陈弘 摘要:粘土砖在我国已有近3000年的使用历史,可是在期间,砖石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十分缓慢。在我国建筑史上,几千年来,砖一直没能在古建筑中担任主角,原因何在?2000多年来,在我国古建筑中,一直使用干结后既无强度,又无粘结性的黄泥浆作为砌砖胶泥;而没有使用国外早就广泛应用的石灰砂浆。由于我国所用的砌砖胶泥中缺少起强度作用的“砂”作承重架,使砖砌体难以承重,无法作为建筑物的围护墙和承重墙使用,因而影响了砖砌体在建筑中的应用。“砌筑胶泥选用不当”是我国古建筑砖石结构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砖石结构、砌砖胶泥 Abstract:The basic reason of the brick and masonry developed slowness in our country is that our country did not use the appropriate laying masonry mortar; however some foreign countries already used lime mortar. During more than 2000 years, our country has used mortar which lacks the thin aggregate-sand (sand plays the intensity role in the mortar). All along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o use pure clay-wash, which is both no intensity and no cementing power. That cause the masonry has not enough load bearing capacity to be used as building’s wall. Key words: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the brick and masonry construction; the masonry mortar 一、砖的出现 都说是秦砖汉瓦,但实际上,根据最新的考古成果报道:我国最早的瓦是甘肃灵台县桥村“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印有绳纹的弧形红陶瓦,距今天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砖 是甘肃民乐县东灰山“四灞文化”居住遗址出土的土砖,距今天也有3700年的历史了。而在 战国时期,在房屋建筑物上使用粘土烧制的筒瓦、板瓦作屋面和使用粘土烧制的薄砖铺地已相当普遍。有史料记载:战国初期齐国工艺官书《考工记、匠人篇》上就已作为国标建筑规范规定了当时建筑物上常用的2种屋顶坡度的高跨比:“葺屋三分,瓦屋四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在描述战国末期、公元前3世纪秦国攻取赵国都城的“邯郸之战”时,也谈到:“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等。总之,先民在生活实践中早就发现了粘土掺水后的可塑性和烧烤后的耐火性和坚硬性。“砖”古文作“甓”和“甎”,所以在早期,陶制砖、瓦并无严格界限。在我国建筑史上,一般以为:瓦出现在西周中期,砖出现在东周,迄今都已至少有2500~3000年的历史了。 二、砖及砖砌体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建筑赏析》综合测试

《中国古建筑赏析》综合测试 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北京城里,下面哪两座建筑是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的?( ) (2分) A.太庙——社稷坛 B.天坛——地坛 C.钟楼——鼓楼 D.西直门——广渠门 ☆答案:A 2. 关于程阳桥的结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2分) A.桥墩和桥身皆为石结构 B.桥墩和桥身皆为木结构 C.桥墩为石结构,桥身为木结构 D.桥墩为木结构,桥身为石结构 ☆答案:B 3. 下面关于佛塔与佛寺的位置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2分) A.佛像出现之前,由于佛舍利是镇寺之宝,因此埋有舍利的佛塔一般位于寺院中央位置 B.佛像出现后,由于比舍利更直观、便于祭拜,因此供奉佛像的大殿逐渐取代佛塔,位于寺院中央位置 C.有些寺庙最初的规划中并没有塔,后来募集到资金或者得到捐助得以修建,便建在角落或寺外 D.由于佛塔具有登高望远、观察敌情的功能,因此多建在寺院旁的山顶或江边 ☆答案:D 4. 关于故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2分) A.故宫中有建筑8000余座 B.故宫中有建筑8000余间 C.故宫中有建筑9999座 D.故宫中有建筑9999间 ☆答案:B 5. “坛”一般用来祭祀哪种对象?( ) (2分) A.自然神 B.佛教中的神 C.道教中的神 D.祖先 ☆答案:A 6. 关于秦始皇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2分) A.秦始皇陵从始皇即位时一直修到其去世,历时38年,征用了70万劳力 B.秦始皇陵被项羽破坏殆尽,现存仅为复原的遗址 C.《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中灌有水银,这一点已被现代探测手段初步证实 D.秦始皇陵有若干陪葬坑被挖掘出来,其中名气最大的是兵马俑 ☆答案:B 7. “客家人”指的是:.( ) (2分) A.东南沿海一个少数民族,待客极热情,故名 B.客州人的又称 C.从中原迁徙至东南沿海地区的民系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2019版本一尔雅100分

。。。。。。。。。。。。。。。。。。。。。。。。。。。。。。。。。。。。。。。。。。。。。。。。。。。。。。。。。。。。。。。。。。。。。。。。。。。。。。。。。。。。。。。。。。。。。。。。。。。。。。。。。。。。。。。。。。。。。。。。。。。。。。。。。。。。。。。。。。。。。。。。。。。。。。。。。。 学习中国古建筑欣赏课程的目的 1 曾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有(A)个。 A、3 B、6 C、9 D、12 2 历史上在长安建都的朝代不包括(C)。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秦朝

3 雨果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4 古建筑门口的门簪是用来承受牌匾的重量。(√)5 在中国古建筑中同样有门当户对的说法。(×) 要自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上) 1 长沙天心阁的古城墙是(D)时期修筑的。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 中山大礼堂是在(D)年被拆的。 A、1966年 B、1976年 C、1986年 D、1996年

长沙新挖掘的宋代城墙上有(C)的明文。 A、玄甲军 B、虎贲军 C、飞虎军 D、背嵬军 4 岳麓书院曾在长沙的城市保卫战中被彻底毁坏。(√)5 梁思成是解放前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人物。(×)6 长沙新挖掘的宋代城墙大约有120多米。(√) 要自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下) 1 日本历史上最有名的两座古城是(B)。 A、镰仓、京都 B、京都、奈良 C、大阪、奈良 D、镰仓、大阪 2

在美国(D)年以上的建筑即可列为文物不能随意拆迁。 A、120 B、100 C、70 D、50 3 第一部中国建筑史是由(C)写的。 A、梁思成 B、伊东丰雄 C、伊东忠太 D、丹下健三 4 《营造法式》是一部宋代的著作。(√) 5 古建筑的价值是唯一的,不可再生的。(√) 中国古建筑的材料和结构 1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以(C)为主的建筑的特点。 A、石头结构 B、砖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就是源远流长得独立发展得体系。该体系大约在3000多年前得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 一、巧妙而科学得建筑结构 这就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得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就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得框架,屋顶与房檐得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得作用,而不就是承担房屋重量得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得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得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与生产所提出得千变万化得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得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得灵活性。在所有得建造结构中,抬梁式与穿斗式就是最具科学得。 1,抬梁式,就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放梁,梁得两端并承檩这样层叠而上,在最上层得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檩。这种结构得建筑,室内少柱或无柱,空间较大,在我国应用很广,特别就是北方用得更多。 2,穿斗式,这种结构得特点就是由柱径较细柱距较密得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无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这种结构用料小,但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

在我国南方使用很普遍。由于就是以木构架为主,柱承重,墙不承重,所以]窗可自由布置,体现了形式与结构得统一。在皇家建筑与重要得坛、庙建筑中,还以斗拱支撑在柱头、屋檐间,使得建筑出檐深远,保护木结构得屋身。在这里,斗拱-方面就是结构构件,另-方面也成为建筑上得装饰物,即以结构构件为装饰物,形式反映了功能,结构真实,功能合理,也就是种真善美得统一。但不论就是何种建筑,结构上得基、柱、梁、檩、椽、斜撑等部分大都外露,形状上地加工成装饰构件,结构、构件间用榫卯结合,不施钉子。外观上与其它国家得许多建筑一样,分台基、屋身与屋顶部分,但中国传统建筑得屋顶就其大,有时几乎与屋身同高,且每个部分都有一定得比例及标准做法。 木构件主要指柱、梁之外得悬挑受力构件斗拱,古老得斗拱系与檐口平行。迄今所发现得古建筑异型木构件中有十分精美得拱形构件。木构件得制作主要指构造结合得榫卯技术,其本身不用一钉一卯,完全插接构成。源出于南方古老得干阑式建筑中得榫卯构造,为古建筑所承袭发展,不但系列完备,而且技术先进。在承重结构过渡为装饰构件得过程中,无论从技术角度还就是从审美角度都将两种功能结合得天衣无缝。终于成为其独特得南国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得基本框架,木梁与木柱承受来自屋顶与楼面得重量,建筑得墙壁实际上

智慧树《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教学大纲 第一章匠心独具——中国古建筑特征 中国古建筑因其具有鲜明的特征而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建筑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建筑为人们提供劳动、工作、生活、娱乐等的活动空间,这是它的物质功能;同时建筑又是一种构筑物、实体。因此产生了形象好看与否的问题,所以建筑与绘画雕塑一样同属造型艺术的一个种类,只是表现方式不同,建筑不能表现出人物形象和具体的场景。中国古代建筑如果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所用材料不同,中国古代用木材,而西方古代用石材建造房屋,因而使建筑有了不同的外部形象。例如同为陵墓,古埃及完全用石料筑造的金字塔和中国皇陵用木料建造的陵寝建筑具有完全不同的形象。二是表现在对建筑形象的追求上,西方古代讲求建筑个体形象之高大、宏伟;而中国则讲求建筑群体形象之恢宏。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既有技术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它的优点在于木材在采集、运输、加工、建造上都比石材方便、省工、省时。同时由于木结构采用的是榫卯接口即属韧性连接,它能够承受突然性的冲击,所以木结构的防地震性能好,而石结构属钢性连接,遇地震很多易毁坏。但木结构也有缺点即怕火、怕潮湿、怕小虫的侵蚀,历史上多少古建筑被火烧毁,所以中国早期建筑保留至今的很少,不如石结构建筑那样坚固耐久。中国古代工匠选择了木结构,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出木结构的完整体系,并且对房屋从屋顶、梁架到门窗、台基都进行了美的加工,可以说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 建筑艺术的特征 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塑在造型上不同,画家、雕刻家可以做任意创作出不同的人物与场景,而建筑师不能任意创作出房屋形象,建筑形象首先决定于它的实用功能、所用材料和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比较 中国与西方古代建筑在用木材与石材不同选择上也有文化上的原因。在西方神权大于皇权,对神庙、教堂要求宏伟、永久,代代相传;在中国皇权大于神权,皇权朝代更替,毁旧立新,对建筑不求永久。 中国独特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代工匠将木材的应用发挥到极致,他们对房屋的木构件梁枋、檩、天花、藻井,对门、窗、格扇几乎所有的木材构件都进行了美的加工,使它们具有了结构和装饰两方面的作用。第二章巍巍殿堂——中国古代宫殿 宫殿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它既有物质功能,即为皇帝提供理政、学习、宗教、生活、娱乐等活动的场所,所以功能多、规模大;同时又具有精神上的功能,即要表现出皇权集中,一统天下的气势,要求宏伟、恢雄。帝王掌握着全国的人力与财力,所以会应用最好的材料,采取最精良的技艺,调集最优秀的工匠来建造宫殿,从而使宫殿成为一个时代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都是最高水平的代表。从秦、汉、唐、宋几个主要朝代看,都在长安、汴梁等老城兴建了规模很大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宫殿都有前朝、后宫及后苑几个部分,前者为皇帝理政处,后者为皇帝及其皇族生活游乐之所。可惜这些宫殿都已经毁坏无存,今人只能从文献记录和考古发掘的遗址去相像当年的辉煌了。现存的最完整的宫殿建筑是北京的紫禁城,它是明、清两代皇朝的宫城,自公元1403年至1420年经13年建成,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大小建筑数百座,组合成大大小小的四合院。紫禁城继承历代宫城的传统,分为前朝与后宫两大部分,将主要殿堂置于南北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左右对称布置,规模严整,井然有序。前朝有三大殿,其中太和殿为帝王上大朝之地,凡帝王登基、完婚、重大节日接见文武百官均在这里举行盛大礼仪。根据中国礼制,太和殿在紫禁城各座殿堂中面积最大,面阔开间最多达11开间,屋顶最高,位居紫禁城中心位置,可称宫城中第一大殿。后宫除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 ------孔庙赏析 北京安定门内有条国子监街,又名成贤街。这条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间式彩绘木牌楼,是北京保留牌楼最多最完整的一条街。街道两旁槐树成行,浓荫蔽日,槐花飘香。北京孔庙就坐落在这条街的东端。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建成,初具规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圣祠,用于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扩建大成殿,孔庙始成今日的规模。整座孔庙分三进院落,占地约22000平方米,采用了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不仅满足祭祀使用的要求,而且严守繁缛的等级制度和礼制规范:是以“庙”的祭祀空间即“大成殿”院落为整体建筑群的核心,形成的一条东西严格对称的孔庙主轴线,构成前后三组功能不同的院落空间形式。 在7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这里成为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主兴文脉的圣地,也成为众多志在功名的读书人顶礼膜拜的殿堂。这组比故宫还年代久远的皇家古建筑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数百年的漫漫科举之路。徜徉在古柏参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庙里,远离都市的喧闹,触摸历史、文化的脉搏,以宁静淡泊的心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在是件雅事。北京孔庙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整座孔庙建筑布局科学,规模宏大,凸显皇家气派。 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先师门两侧连接庙宇的外围墙,如一座城门。 进入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那难辨的文字和深邃的诗意恐怕只有学识渊博的孔老夫子才能完全理解吧。第一进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 在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御路两侧分四部分树立着198座高大的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这些进士题名碑上刻着元、明、清三代各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共计51624人。在众多的进士当中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名人如明代重臣张居正,爱国名将于谦、袁崇焕,科学家徐光启,奸相严嵩,清代以才学出众的名臣纪昀、刘墉及近代名人刘春霖、沈钧儒等。穿梭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旧貌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不免让人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感慨。 柏上桑 相传此柏植于元代,后树干中心空,尘土积于其中,飞鸟衔桑葚于树上不慎落入空心中,又长出桑树,因此得名“柏上桑”。位于碑林西侧通往国子监处。 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

古建筑案例赏析---上里古镇

古建筑:上里古镇 上里镇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距市区27公里。上里古镇古时为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上里居于两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传为“财源”汇聚的宝地。古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石板铺街,还有"十八罗汉朝观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桥”为代表的8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 一到上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建于道光19年的“双孝节”牌坊。牌坊为四柱三间出檐多脊石雕坊,高大,精细;梁上还刻有20多组百多个戏剧人物故事。牌坊是封建礼仪的遗迹,是当时宣扬韩氏“不失身不改驾,终身孝敬父母公婆”而建立的。系杨韩氏婆媳两代守节,遵诏而建的石牌坊,是我国封建制度制度束缚妇女的见证,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精品。现在镇上还尚存3座石牌坊,即这座省级保护单位“双节孝”石牌坊,还有市级文化保护单位陈氏“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 上里的有10余座古代和近代古桥,且风格各异。其中造型最美的是明清乾隆41年所建

的“二仙桥”,这是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石拱桥。清清的小河影作高高的圆行的桥洞,别有一翻情致。在镇口还有两座一高一底的石桥横跨拢西河,成了进出镇里的交通要道,高桥主要通过进出镇里的车辆行人,从低桥可以转而穿过高桥下面的倒沿河边前行,高低两桥巧妙地够成了“立交”系统。 上里有作工艺精湛的建筑群,最有名气的是韩家大院。整个建筑物的门、窗、枋、檐皆以浮雕、镂空雕和镶嵌雕刻作装饰,具有极高的价值和精湛的工艺。韩家大院是道光年间在外做官的韩廷藩在家乡建的,根据当时京城的官邸而建。整个建筑由七个四合天井组成,又称为"七星抱月"。院里的布局分明,处处可见精美的木雕。值得一说的是大院的木窗,雕刻精细,内容丰富,造型多样,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