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科技行业类) 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

(生物科技行业类) 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

(生物科技行业类) 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
(生物科技行业类) 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

第三章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根据神经系统在人体中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含有灰质和白质,前者由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呈浅灰色;后者由成束的轴突组成,呈白色。

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位于脊管内,上端与脑相连,全长约40~50厘米脑: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在结构上分为脑干,小脑,和前脑三部分

脑干又称为后脑,向下,连接脊髓,向上承接大脑半球。他包含延脑,脑桥和中脑

前脑,主要包括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大脑

丘脑位于中脑和大脑之间,由白质纤维组成,呈卵形,在脑的两边各一个。

下丘脑在丘脑之下,他直接与大脑中各区相连,还与脑垂体相连。

边缘系统由杏仁核,海马,下丘脑等几个结构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其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负责感觉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交流。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指调节内脏器官的肌肉和腺体活动的传出神经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心跳,呼吸,消化,瞳孔的收缩和调节腺体的分泌

自主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具有拮抗性质

第四章动机

动机的定义:动机是引起,维持全体活动并使活动朝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动机的功能:1。始动功能,即引起某种活动2。导引功能,即促使活动朝向特定的方向进行3。维持和调节功能,即维持某种活动直到目的,并在此过程中调节有机体活动的强度和具体途径。

需要:其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需求是客观上的缺乏,需要是主观上的缺乏。

需要是主体对维持其身心存在,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条件反映。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需要的动态化和具体表现。需要是人从事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动机则是活动的直接动力。

动机的概念:并非所有的动机都是因缺乏而生的紧张所引起的,有时个体即使并无因缺乏而生的紧张,仅由外部刺激,也会引起动机,从而激起某种活动。

动机的分类:1。按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按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原发性动机和继发性动机3。根据动机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动机和内源性动机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

动机过强,效率越低

最佳的动机强度与工作难度有关有关动机强度,工作难度,作业成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被称为叶克撕-多德森定律

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的性质提出了相对心理向度的解释,。即在成就动机的过程中,有两种方向彼此相对的心理作用:1。是希望成功;2。是害怕失败

阿特金森认为追求成功的倾向受三种变量的影响:追求成功的动机,成功的可能性,成功的诱因值

回避失败的倾向也受三种变量的影响:回避失败的动机,失败的可能性,失败的诱因4

习得性无助:是指因一系列的失败经历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

习得性无助该怎样避免?

韦纳的归因理论:他提出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成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对自己能力高低的评估,对自己、努力的程度的反省,对工作难度的评估,对运气好坏的感受,对身心状况的认知,其组合为:1。外在与内在2。能自控与不能自控3。稳定与不稳定

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1。生理需要,对食物的需要等2。安全需要3 。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的需要

马斯洛还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缺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人的基本需要具有似本能的性质自我实现是马斯洛心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第五章认知过程

1.感觉是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并将信息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完成信息属性分辨的过程2.感觉阈限:绝对阈限,是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记忆概述:

记忆是经验的保留过程。他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检索的过程。编码是指将外界刺激的物理特征转换成相应的心理形式,以便在头脑中存储和供以后使用。存储在人脑中的与外界刺激相对应的心理形式,叫做心理特征。

存储是指经过编码的信息,以一定的结构保存在头脑中,持续一定的时间

检索是指当需要的时候将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加以应用

记忆包括由浅入深,动态发展的三个不同的相互联系的加工层次,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其特点,保留刺激的原貌,储存的信息量大,时间短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的作用和特点

短时记忆一方面将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经过加工转换到长时记忆中,另一方面5他

又从长时记忆中提出信息并短暂保存,以便处理当前的心理活动

●短时记忆的编码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编码形式主要是听觉代码,短时记忆也存在视觉代码。

舒尔曼的实验为短时记忆存在语义代码提供了证据语义代码是有关事物意义的

一种抽象代码,他没有特定的感觉特性,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人们把这种本

质属性理解后用词的形式储存在头脑当中就形成了语义代码

●短时记忆的容量

扩大短时记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组块组块:是指将分离的项目组合成较大的和

有意义的单元的加工过程

●短时记忆的提出与遗忘

短时记忆遗忘的原因主要是干扰而不是痕迹消退

短时记忆中信息受到干扰有两种: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指的是先识记的材料对对后识记的材料造成抑制

倒摄抑制指的是后识记的材料先识记的材料造成抑制

长时记忆的类型1。陈述性记忆(事实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技能性记忆)陈述性记忆又可分为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长时记忆的存储方式:陈述性记忆的绝对多数信息是以语义代码来存储的,还有部分的信息是以视觉表象和听觉表象的形式存储的

长时记忆的提出与遗忘

影响遗忘的因素有:1。时间2。材料的性质3。系列材料的位置(序列位置效应)4。学习程度5。加工程度6。动机

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相对性,是指我们的知觉体验不单是由刺激物体单独引起的,而是由物体周围存在的其他刺激共同引起的。对象与背景的相对关系硬性着我们的知觉经验。对象是指感知觉所接受的具体刺激物,背景是指与具体刺激物同时出现且相互关联的其他刺激物2。知觉的理解性,是指我们在感知某些事物或现象是,能够根据既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或现象加以解释或判断,从不同的方面加以理解。3。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知觉有选择地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的知觉体验4。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我们把由多种属性或部分构成的客体事物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的现象5。知觉的组织性,是指知觉对感觉信息选择与整和的处理过程具有主动的,系统的和逻辑的特点

知觉组织的几种主要法则:A。相似法则B。接近法则C。连续法则6。知觉恒常性,是指因知觉条件的改变,知觉对现象的网膜成像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的心理现象维持不变的现象(常见的主要有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三种主要的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思维,是较高层次的认知活动,人的思维是运用表象,概念,语言等来处理抽象事物,获得其意义的心理过程。

思维的分类:1。根据思维的方向分类,即我向思维和现实想思维2。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分类,即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辐合思维的特征是收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解答。3。根据思维的创造性思维,即创造性思维和再生思维

问题解决:是面对问题时经过思考与推理,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

问题解决过程:1。问题表征2。选择算子(算子:是改变问题的各种各样的操作运算法则等都是算子)3。应用算子4。评价当前状态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表征2。定势3。功能固着(是指解决问题时用局限的或刻板的方式考虑物体用途的倾向性)4。认知结构(其是个人既有的经验及组织,决定了个人对事物的一种看法)

问题解决策略

1.算法和启发性(启发性是指凭借经验和指向性的分析,用较少的步骤解决问题的策略)几种常用的启发法:手段-目的的分析,逆向搜索

基本感觉现象:

(一)后像:刺激停止后的感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即感觉有一种残留现象

因刺激消失而视感觉暂时留存的现象称为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是刺激消失厚意残留的亮度或颜色与刺激相似的视觉后像负后像,是刺激消失后残留的亮度性质与刺激相反,颜色性质与刺激互补的视觉后像

(二)感觉适应

视觉的适应现象表现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彘有亮度进入暗处时视觉对弱光刺激的敏锐度提高的现象明适应是指由暗处进入亮处时视觉对强光刺激的敏锐度降低的现象(三)感觉对比不同的刺激作用某一感觉器官,使感觉体验发生变化的想象称为感觉对比

第六章情绪压力与适应

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界定为一种以生理唤起水平,表情和主观感受的变化为的心理特征

情绪的这种心理想象包括三种主要成分1。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2。情绪的第二个主要成分是表情(面部表情,身体肢势表情和言语表情)3。情绪的第三个成分是情感

基本情绪;心理学家通常将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四种

人的情绪与那些情绪有关:1。与客观事物有关2。与需要有关3。与人的认知有关4。

与个人的内在心理因素有关

生活压力

在心理学中,压力有三种解释1。指坏竟中客观存在的某种具有威胁性的刺激2。指某种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反应组型3。指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对于坏竟中具有威胁性

所谓压力,实际上指压力感的意思

生活压力来源:1。日常烦恼(是指在人们身上经常出现的一些威胁或者损害健康的情况或经验)2。生活改变(是指个人日常秩序上发生的重要变化)

作为压力源,烦恼和生活改变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使人们感到焦虑并影响心境3.心理因素A:挫折(挫折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个体动机性行为造成干扰的外在刺激情景;二是指个体在刺激情景下所产生的烦恼等各种消极情绪所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可以称为挫折感B:冲突,是指人在由相互对立的因素印发两个或多个行为倾向时所产生的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所处于冲突之中所产生的感受

根据冲突的形式而将其区分为如下四种类型:a。双趋冲突(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一个人在面临同时并存的两个都具有吸引的目标时,却只能选择其他一个目标而产生的冲突b。双避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一个人在同时遇到两个具有消极意义的目标时却必须接受其一方能避免其二而产生冲突c。趋避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趋近和回避两种对立的动机时而产生的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C:非理性信念

生活压力的应对的主要心理学方法:

(一)压力思想灌输训练

压力思想灌输是一种由认知一行为治疗师提出的心理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改变本人对自己所说的话,或者是对有关问题的处理方式来达到应对压力的目的(二)控制非理性信念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一系列的程序来控制在冲突和紧张等消极情绪产生时所伴随的非理性哩念,从而达到减轻甚至消除压力的目的

(三)降低唤醒水平

(四)坚持身体锻炼

第八章智力与创造力

(一)智力的因素论:1。二因素论英国心理学家撕皮尔曼在20世纪初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人的智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构成(一般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是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因素)

智力形态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了一个育种不同的智力理论,他热病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的智力: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认知能力

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提出的7种智力是:1。语言智力2。数学逻辑智力3。空间

智力4。音乐智力5。身体运动智力6。人际关系智力7。自我认识智力

撕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他提出了人的智力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即成分智力,背景智力,经验智力

成分智力:是指人们在计划和执行一项任务时的心理机制,他包含三种机能的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背景成分:背景智力主要是指与个体的生活背景相关的能力

经验智力:经验智力是个体运用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

(二)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的产生:始于19世纪法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比纳

常用的心理测验1。撕坦福-比纳智力量表(是一种年铃量表,以年龄作为测量智力的标尺,规定某个年龄应该达到的某一智力水平)

2.韦克撕勒智力量表3。瑞文推理测验

(三)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A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B.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1。智力超常(所谓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显著的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水平的儿童,或指具有某种特殊技能,能创造性地完成某种任务的儿童)2。智力落后:(a.判定智力落后儿童的指标b.智力落后儿童的不同程度3。造成智力落后的原因)(四)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的作用2。环境的作用

发散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的信息,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发散性思维的特征:1。流畅性(是指在限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数量的多少)2。变通性(是指摈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能随机应变,开创不同类型或维度的解题思路3。独特性(上兆时毫6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见解)

(五)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1。低智力的人不可能有高的创造力2。高智力的人既可能有高的创造力,也有可能有低的创造力3。低创造力的人岂智力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力的人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力。

(六)如何培创造力

1.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培养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3。利用“头脑风暴法”,开发创造力“头脑风暴法”4。掌握创造技巧,训练窗在力

第九章人格

人格的概念: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这一界定包含五层含义:1。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行为模式,即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方式2。人格是指一个人杂内在的动力组织3。人格就是这样一种蕴蓄于中的统一体4。动力组织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意味着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等特点5。热病个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

气质的类型及其特点:1。多学质的血液占优势2。胆汁质的人黄胆汁占优势3。抑郁质的人黑胆汁占优势4。黏液质的人黏液占优势

多学质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快,善交往;胆汁质的人典型特点是急噪,莽撞,情绪变化快;黏液质得人典型特点反应迟缓,沉默,沉静,忍耐;抑郁质的典型特点是敏感,孤僻,忧郁,常在内心经历暴风骤雨。

奥尔波特的个人特质种类:1。首要特质,是指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热点的人格特质,他在个人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2。中心特制:是指代表一个人的核心部分3。次要特制,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具体的偏好或反

映倾向

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1。遗传的作用2。环境的作用3。学校4。社会阶层5。文化人格测验的种类:

第十二章社会情景中的人

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包括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可分为两部分:主我和客我;主我是对自己活动的察觉者,客我是被察觉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

态度,指的是个体对社会上特定的人,事,物进行评价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

态度具有社会性,主观性,动力性等特点

态度的组成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态度的功能:态度具有认知的功能-让个体选择接受有利的信息,情感的功能-给个体带来满足与失望感,行为或动机的功能-趋势个体趋向或逃避某个对象。

社会助长与社会浪费:即个体在完成某项工作时由于其他人在场面工作绩效提高的现象

从众的概念:指的是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态度而有群体保持一致

社会知觉中的几种效应: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根据这所作出的判断;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较强作用的现象

2.光环效应3。正性偏差(指的是人们对他人的判断往往是正面评价超过负面评价的倾向)4。定型

归因及归因偏向的影响:

归因是指个体根据获得的信息,对自己或别人所有表现的行为或事件为何发生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归因偏向:1。基本归因原因2。行动者与观察者效应3。自利偏向

人际吸引的因素:1。个人特质2。邻近性3。相似性4。互补性5。相互性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05621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发布时间: 2007-10-30 10:16:51 被阅览数: 1282 次来源:苏州自学考试网 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05621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2006-12-05 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754)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使考生基本掌握有关心理现象发生与变化的生理学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其他心理学专业课程打基础。 本课程是《基础心理学课程》等之后的后继课程。通过系统学习,可使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心理现象生理机制的基础知识、原理和研究方法,加深对脑与心理关系的辨正唯物主义观的理解,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释心理及心理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二、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1、研究的对象、性质和意义 2、研究的方法与技术 3、相邻学科 4、研究历史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 概念 (2) 研究对象与性质 (3) 刺激法、电记录法和PET技术 (4) 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 (5) 近代的主要研究 2、领会: (1) 研究的意义 (2) 各种方法与技术的基本特点 (3) 冯特的贡献和现代进展 3、应用: 谈谈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关系。 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 (一)考核知识点 1、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2、注意的神经生物学理论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 警觉网络中NA, DA, 5-TH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 (2) 顶叶、中脑上丘和丘脑枕核在注意定向中的作用 (3) 丘脑闸门控制理论 2、领会: (1)额叶在执行网络中的作用 (2)形状识别的选择性神经模型 第三章感觉过程 (一)考核知识点 1、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2、颜色视觉的现代观点 3、外侧膝状体对视觉信息的平行处理 4、视皮层对视觉信息的平行处理 5、声音频率与强度分析 (二)考核要求 l 、识记: (1) 视网膜中各种细胞的主要功能 (2) 颜色视觉过程的三阶段 (3) 视皮层神经元的简单细胞,复杂细胞、方位柱、颜色柱、优势眼柱和超柱 2、领会: (1) 外侧膝状体对视觉信息的平行处理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答案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05621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生物体受到强的伤害性刺激作用后,使弱刺激引起的反应明显加强,这是一种( A )8-85 A、敏感化学习 B、条件反射学习 C、操作条件反射学习 D、习惯化学习 2、与大脑皮层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运动,调节姿势和身体平衡的脑部结构是( D )2-22 A、中脑 B、间脑 C、边缘系统 D、小脑 3、大脑皮层的言语运动中枢是( B )9-101 A、维尔尼克区 B、布洛卡区 C、角回 D、颓下回 4、小王一家出去度假,晚上每人分别睡在各自的卧室,第二天早上起来,大家发现小王睡在客厅,将小王叫醒后, 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跑到客厅里来了。请问小王可能患有哪种睡眠障碍?( C )6-72 A、入睡前幻觉 B、夜惊症 C、睡行症 D、睡眠麻痹 5、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变态人格与下列哪个脑结构的损伤有关?( C )11-129 A、颞叶皮层 B、海马 C、额叶皮层 D、脑岛 6、大部分初级视皮层接受的信息输入到v2区,然后分成几条通路?( B )5-55 A、1 B、2 C、3 D、4 7、调节和控制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最高中枢是( B )2-12 A、丘脑 B、下丘脑 C、边缘系统 D、大脑皮层 8、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B )3-29 A、反射弧 B、神经元 C、突触 D、神经回路 9、生理心理学研究的传统方法是以啮齿类或低等哺乳动物为对象,通过实验性切除,观察动物随后的行为反应。 实验性切除的方法有( B )1-6 A、记录特定脑区的事件相关电位 B、在皮层下区域插入电极,通电使神经元内物质电解 C、给动物注射经过加速器处理的能放射正电子的葡萄糖 D、测量流向活跃脑区血液中的氧浓度变化 10、在声源空间定位编码中,高频声波编码的基础是( A )5-58 A、两耳强度差效应 B、声波时差效应 C、两耳强度差效应和声波时差效应的综合 D、行波理论 11、身体发育和骨骼成熟所必须的激素是( D )4-40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性激素 D、甲状腺素 12、陈述性记忆的特点是( B )8-87 A、可通过语言传授获得,提取不需要意识参与 B、可通过语言传授获得,提取需要意识参与 C、通过反复尝试逐渐获得,提取需要意识参与 D、通过反复尝试逐渐获得,提取不需要意识参与 13、言语阅读中枢位于( C )9-101/102 A、左半球额叶 B、右半球额叶 C、左半球颞顶枕叶 D、右半球颞顶枕叶 14、当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时,不会使人( C )10-109 A、快乐 B、满意 C、愤怒 D、激动 15、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不涉及( C )7-82 A、遗传缺陷 B、胚胎发育不良 C、感知觉系统障碍 D、大脑发育迟缓

自考《普通心理学》各章复习重点

自考《普通心理学》各章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由来及发展,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历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方法。本章重点如下:(一)基本概念:感应性P8、心理、心理状态P5、认知过程P2、情感过程P3、意志过程P4、个性P4 (二)思考题: 1、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怎样证明? 答:动物对生物学刺激做出反应,说明心理现象产生。蚯蚓试验证明。 2、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有何本质区别? 答:语言的出现,产生了思维,对事物本质做出反应。 3、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如何证明?P7 答: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脑的发展导致心理的发展。(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如狼孩等);(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能动的反应。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有何根据?P15-16 5、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意义?P18(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

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基本概念:神经元P27、突触P29、本能、反射P49、反射弧P49、反馈P49、兴奋过程P47、抑制过程P47、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P50、第一信号系统P53、第二信号系统P53 (二)思考题: 1、简述突触的结构和功能。P29-30 答:突触的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突触的机能主要是使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进行通讯联络,使神经冲动有效地在神经系统内传导。 2、为什么说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有何根据?P30 3、简述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的功能。P33 4、简述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P48(考过) 5、哪些事实证明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非对称的?P44 6、R.W.斯佩里对裂脑人的实验研究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P46 7、第二信号系统对人的心理活动有何重要作用? 答:第二信号系统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和经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 8、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何区别?P52 9、简述言语机能联合区的功能。P42-43

运动创伤总论 运动创伤学

运动创伤总论运动创伤学 定义: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伤外科的一个分支。它运用现代医学在创伤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研究和总结运动性损伤的发病原因、损伤机制、治疗及康复、伤后训练、转归以及损伤预防,为改善训练条件,改进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证正常的训练和锻炼,提高运动成绩和增强体质。 任务:1.减少损伤对训练的影响2.确定运动创伤的防治重点3.身体结构对运动创伤发病的影响4.通过多种途径,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创伤的基本原因 自身的解剖弱点 运动项目技术的特殊要求 准备活动不合理 训练水平不足 违背训练原则 训练、竞赛组织不当 运动竞技状态不良 气候因素不佳运动创伤的分类 按创伤的组织结构分类 按创伤程度分类 按创伤时间分类 按运动能力丧失程度分类 按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分类 按创伤后皮肤的完整性分类运动创伤发生与运动项目的关系运动创伤的防治重点 特点:慢性伤(chronic injury)多劳损性伤(overuse injury)多小损伤(minor or micro-injury)多 根据任玉衡等对6810 名优秀运动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骨折占4.9%,脱位占1%,绝大部分属于慢性运动性微细损伤。 慢性微细损伤是运动创伤学的防治重点肌腱、肌肉及韧带损伤 主要损伤:肌肉筋膜、肩袖损伤、肌腱剑鞘、棘突骨膜炎 主要病理变化:纤维结缔组织的损伤性炎症及病变 末端病:腱止结构的微细损伤,主要病变为腱止结构的慢性退行性改变。镜下可见腱的玻璃样变、纤维变、截断变、小动脉增生及硬化、甚至钙化关节软骨损伤 常见损伤:髌骨软骨病、骨软骨骨折、软骨剥离、关节软化症、半月板损伤等 病理表现:软骨退行性变 大部分是逐渐劳损所致,约占病例中的2/3 软骨的自愈能力极差,损伤后足以完全修复,一旦损伤,治疗上叫困难,因此必须加强预防骨组织损伤 最常见的:疲劳性骨膜炎、应力性骨折和骨软骨炎 最多见损伤: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及骨折 骨软骨炎是骨劳损的另一类型,这类损伤性炎症有胫骨结节性骨软骨炎、跟骨骨骺炎、肱骨小头骨骺炎等关节稳定结构的损伤 稳定结构:动力性结构、静力性结构 稳定因素:骨骼的形状、韧带的松紧及肌肉的力量膝关节不稳: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韧带肩关节不稳定:肩袖肌群椎间关节不稳定:椎间盘神经组织的损伤 损伤: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中枢神经:脑组织慢性微细损伤引起的脑病,如拳击引起的击醉(脑组织软化)

生理心理学自考期末考试笔记.

第一章导论一、神经解剖学知识 A.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神 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B 脑研究的6 个理论体系: 自然哲学理论、机能定位理论、经典神经生理学理论、细胞神经生理学理论、脑化学通路学说、神经科学理论。1. 神经解剖将神经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即中 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2. 中枢神经系统由颅腔里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组成。颅腔里的脑又可分为大脑、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和延脑六个脑区。椎管内的脊髓分31节。3. 外周神经系统是中枢发出的纤维,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 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躯干、头、面部的感觉与运动信息。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称之为植物神经(自主神经)。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上彼此拮抗,共同调节和支配内脏活动。4. 神经组织学根据脑与脊髓内的细胞聚集和纤维排列将其分为灰质、白质、神经核和纤维束。灰质和神经核是由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细胞树突组成。白质和纤维束是由神经细胞的轴突(神经纤维)组成。5. 在大脑中,灰质分布在表层,称为大脑皮层;白质在深部,称为髓质。在脊髓中正好相反,灰质在内,白质在外。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和新皮层(占大脑皮层90%)。6. 根据解剖部位从前向后,又 可将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 7. 前额叶皮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的运动功能为主。 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 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8. 边缘叶: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 球内侧缘的皮层-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

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历年真题

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05621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由于垂体生长素分泌过多,导致极端肥大症的年龄是在( C )4-47 A、儿童期 B、青春期 C、成年期 D、老年期 2、大脑视皮层中与颜色知觉有关的脑区是( D )5-54 A、V1 B、V2 C、V3 D、V4 3、受到非伤害性刺激的反复作用,生物体对刺激的反射性行为反应逐渐减弱,这是一种( C ) 8-85 A、敏感化学习 B、条件反射学习 C、习惯化学习 D、操作条件反射学习 4、根据功能,可以将神经元分为三大类,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C )3-29 A、感觉神经元 B、运动神经元 C、双极神经元 D、中间神经元 5、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以下选项不属于其主要作用的是( D )1-4 A、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B、接受细胞排出的代谢产物 C、为细胞活动提供条件 D、促进细胞繁殖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的是( C )4-41 A、促使血糖增高 B、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C、调节水盐代谢 D、影响脂肪代谢 7、巴普洛夫认为,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神经过程有三个基本特征,以下说法不属于这三个基本特 征的是( D )11-126 A、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 B、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性 C、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 D、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稳定性 8、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刺激具有( B )7-78 A、隐蔽性 B、新异性 C、预期性 D、连续性 9、异相睡眠是睡眠过程中周期性出现额一种激活状态,此时测量其脑电波会呈现出( D )6-68 A、同步化慢波 B、去同步化慢波 C、同步化快波 D、去同步化快波 10、人体感受器官中向大脑传递信息量最多的是( A )5-53 A、视觉器官 B、听觉器官 C、嗅觉器官 D、味觉器官 11、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可使( D )2-13 A、心率加快,把血液转入大脑和肌肉 B、心率加快,把血液转入消化道 C、心率降低,把血液转入大脑和肌肉 D、心率降低,把血液转入消化道 12、发现动物脑中存在所谓“快乐中枢”的实验是( D )10-114 A、水迷津 B、跳台-电击回避 C、睡眠剥夺 D、自我刺激 13、随意注意发生时,大脑中兴奋水平选择性下降的神经部位是( A )7-81 A、初级感觉皮层 B、丘脑网状核 C、中脑网状结构 D、额叶-丘脑系统 14、“狼来了”的故事反映的是( D )8-85 A、敏感化学习 B、条件反射学习 C、操作条件反射学习 D、习惯化学习 15、驾驶等技能性动作自动化的过程是( C )8-88 A、陈述性记忆过程 B、非陈述性记忆过程 C、陈述性记忆转变为非陈述性记忆过程 D、非陈述性记忆转变为陈述性记忆过程 16、导致命名性失语症的脑区损伤位于大脑( A )9-106 A、左半球颞顶叶 B、右半球颞顶叶 C、左半球额叶 D、右半球额叶 17、一位失语症病人能正常说话,也能听懂别人的话,也能听懂别人的话,但是不能复述别人的话,这位病人所患的是( C )9-106 A、感觉性失语症 B、运动性失语症 C、传导性失语症 D、命名性失语症

运动创伤学复习资料

运动创伤学复习资料 1、运动创伤:是指在从事体育运动及其相关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创伤。它的发生与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项目、运动技术、运动水平以及运动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2、运动创伤学:是探讨体育运动中创伤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运动创伤的一门临床学科。 3、运动创伤包括生物学基础、临床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等三方面内容。 4、运动损伤按伤后时间分类可分为:①急性损伤②慢性损伤(a 急性期处理不当 b 劳损) 5、运动创伤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体育运动中创伤发生的规律,研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尽可能减少创伤的发生,以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 6、运动创伤的产生是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及环境因素等内外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7、青少年损伤最多见的是骨折,其次是挫伤,而在高龄组中软组织挫伤占首位,骨折占第二位。 8、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前交叉韧带受伤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足球运动员(2~8倍)。其中16~17岁的女孩发病率最高,且受伤时并无冲撞接触,这与女足球员起跳落地时缺乏缓冲,以及其膝伸屈肌力比不平衡有关。 9、运动创伤主要发生在运动系统以及四肢和腰背为高发部位,并有其独特的发病特点:①轻度创伤多②软组织创伤多③慢性损伤多④复合伤多⑤复发率高。 10、在短跑运动时,大、小腿后肌群屈曲用力后蹬肌肉主动猛烈收缩,易引起肌肉损伤,大腿后群肌肉损伤尤多。而跟腱拉伤、踝关节和膝关节扭伤等也很常见。短跑比赛中急停,可引起髂前上棘的撕裂。 11、中场跑和马拉松跑是周期性耐力性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损伤以慢性损伤为主,跑距越长,其慢性损伤(尤其是踝和腿部)的发生率较高。 12、在跳远起跳时,身体承受的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是运动员体重的12~20倍,当起跳时下肢各关节受到一个短暂而突然的超大负荷。 13、拳击运动是最激烈的接触性运动,参赛的双方力求以重拳击倒对方,打击部位集 中于面部及腹部,颜面部的挫裂伤常见。拳击于颈部时可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的血压骤降,可引起短暂性脑出血。 14、膝关节是篮球运动损伤最多的部位,这与连球队专项技术特点有很大关系。蹲位 时膝关节处于负荷最大、关节最不稳定的状态。 15、肩部是排球运动员常见的损伤部位,以肩袖损伤肱二头肌腱腱鞘炎最为常见。 16、网球运动中肘关节损伤最常见。当网球运动员正反手击球会拍或高压扣球发球时, 由于过分伸展肘关节,使关节附近的肌腱嵌入肱骨上踝,引起肱骨外上髁炎即网球肘。 网球肘在老运动员中普遍存在。 17、损伤发生后,组织中新的细胞和基质取代损害或丢失的细胞和基质的过程,及再 次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称为修复。整个修复过程一般为5天~3周。根据修复过程的主要反应特征可分为一下三阶段:①炎症期②增生期③成熟期。 18、祖国医学对创伤的病理变化有自己的认识,总是认为是脉络受损、淤血流注、阻 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瘀气滞、营卫不和等出现疼痛。对创伤疼痛和肿胀的认识,如“不通则痛”、“气伤痛,形伤肿”等。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754)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使考生基本掌握有关心理现象发生与变化的生理学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其他心理学专业课程打基础。 本课程是《基础心理学课程》等之后的后继课程。通过系统学习,可使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心理现象生理机制的基础知识、原理和研究方法,加深对脑与心理关系的辨正唯物主义观的理解,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释心理及心理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二、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1、研究的对象、性质和意义 2、研究的方法与技术 3、相邻学科 4、研究历史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概念 (2)研究对象与性质 (3)刺激法、电记录法和PET技术 (4)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 (5)近代的主要研究 2、领会: (1)研究的意义

(2)各种方法与技术的基本特点 (3)冯特的贡献和现代进展 3、应用: 谈谈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关系。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 (一)考核知识点 1、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2、注意的神经生物学理论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警觉网络中NA,DA,5-TH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 (2)顶叶、中脑上丘和丘脑枕核在注意定向中的作用 (3)丘脑闸门控制理论 2、领会: (1)额叶在执行网络中的作用 (2)形状识别的选择性神经模型 第三章感觉过程 (一)考核知识点 1、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2、颜色视觉的现代观点 3、外侧膝状体对视觉信息的平行处理 4、视皮层对视觉信息的平行处理 5、声音频率与强度分析 (二)考核要求 l、识记: (1)视网膜中各种细胞的主要功能 (2)颜色视觉过程的三阶段

运动损伤的分类

运动损伤的分类 ①按受伤的组织分类 可分为皮肤损伤、肌肉损伤、肌腱和韧带损伤、关节损伤、滑囊损伤、软骨损伤、骨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和内脏损伤。 ②按损伤组织是否与外界相同分类 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③按损伤病程分类 可分为急性损伤(指一瞬间遭受暴力打击)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迁延成的慢性损伤和劳损)。 ④按伤情轻重分类 a. 受伤后仍能按原计划进行训练或不丧失工作能力为轻伤。 b. 伤后不能按原计划进行训练,患部要停止运动或丧失工作能力24小时以上,需治疗的损伤为中等损伤。 c. 伤后完全不能训练或需住院治疗的损伤为重伤。 2.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①运动专项技术因素 各运动项目都有其自己的技术特点,人体各部位所承担的负荷是不同的,受力也是不均衡的,所以不同的专项运动可能会对其相应负荷重的部位造成各种损伤。例如:篮球运动员 膝关节容易受伤;标枪运动员肩部以受伤等。 ②人体解剖生理因素 人体的结构从解剖和生物力学的角度看,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宜运动的薄弱环节。这些薄弱 环节在有些运动中容易发生损伤,如:肩关节的关节盂小而浅,而肱骨头大,周围韧带力 量较薄弱,在做肩部的大幅度运动中或突然摔倒史上臂撑地,极易造成间关节脱臼。 ③思想认识因素 体育运动中发生损伤虽然不能避免,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不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运动损 伤是可以避免的,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将防伤防病意识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作为学 生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盲目蛮干、麻痹大意。 ②准备活动方面的因素 a. 不做准备活动 b. 准备活动不充分 c. 准备活动的内容与体育课的内容不相符 d. 准备活动的量过大 e. 准备活动距正式运动的时间过长 ③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 ④运动负担量过大 ⑤身体机能不良 在睡眠或休息不好,患并带伤或伤病的初愈阶段,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 下若参加剧烈的运动,将会因肌肉力量较弱,反应迟钝,身体协调性下降导致损伤的发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单选题 1.大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元 B.突触 C.神经回路 D.神经系统 2.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树突较短,分叉多,负责接收刺激 B.树突较长,只有一根,负责传出神经冲动C.轴突较短,只有一根,负责传出神经冲动 D.轴突较长,分枝多,负责接收刺激 3.通过对大脑两半球一侧优势的研究,( )功能的定位不在右半球。 A.艺术欣赏 B.知觉空间关系 C.逻辑推理 D.幻想 4.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最小单位是( )。 A.神经元 B.胶质细胞 C.突触 D.反射弧 5.当神经元处于安静状态时,( )。 A.轴突内外无电位变化 B.神经元随时处于自发放电状态,产生的电位为动作电位 C.细胞膜对所有离子具有相同的通透性 D.细胞膜内外保持着一定的静息电位 6.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 A.静息电位 B.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 C.动作电位 D.服从全或无法则的电传导 7.早期颅相说为脑功能( )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A.定位说 B.整体说 C.机能系统说 D.模块说 8.大脑皮层是指( )。 A.大脑半球内面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的白质 B.大脑半球表面由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组成的灰质 C.灰质与白质的总和 D.灰质与部分白质的和 9.正是通过对( )的研究,从而揭示了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 A.动物脑 B.失语症病人 C.割裂脑 D.脑成像 10.机能系统学说是由( )通过对大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治疗中总结提出的。 A.布鲁德曼 B.加尔 C.弗洛伦斯 D.鲁利亚 11.人的听觉主要受()的控制。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12.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与抑制 D.反射 13.“谈虎色变”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它属于()。 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4.一个神经元的()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者肌肉、腺体细胞

生物学基础模拟试题(含答案)

生物学基础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关于细胞结构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拟核和质粒主要成分是DNA 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包括DNA和蛋白质 C.各种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和果胶 D.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质和蛋白质 2.正常状态下,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后。 A.温觉感受器兴奋B.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C.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D.汗腺分泌减少,皮肤血管扩张 3.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①甲状腺②唾液腺③肾上腺④脑垂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植物种子萌发出土前的代谢方式是。 A.自养、厌氧B.异养、需氧 C.自氧、需氧D.异氧、厌氧和需氧 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组成

D.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B.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存在差异C.恢复力稳定性较高的系统,往往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D.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其自动调节能力大小有关7.下列哪种材料不能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 A.藓类叶片B.黄杨叶横切片 C.菠菜叶下表皮上的少数叶肉细胞D.种子植物的叶片 8.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B.染色体中的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 C.人体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脱氧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分子式是 9.现有含水量①10%、②12CA、、③14%、④16CA:的小麦,分别储存于条件相同的四个粮仓中,在储存过程中,有机物损耗最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0.下列细胞器中,能发生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①核糖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叶绿体 A.只有①②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自学考试试卷

2008年10月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由于垂体生长素分泌过多,导致极端肥大症的年龄是在A、儿童期B、青春期C成年期D老年期 2、大脑视皮层中与颜色知觉有关的脑区是A、V1B、V2C、V3D、V4 3、受到非伤害性刺激的反复作用,生物体对刺激的反射性行为反应逐渐减弱,这是一种 A、敏感化学习 B、条件反射学习 C、习惯化学习 D、操作条件反射学习 4、根据功能,可以将神经元分为三大类,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感觉神经元 B、运动神经元 C、双极神经元 D、中间神经元 5、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以下选项不属于其主要作用的是 A、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B、接受细胞排出的代谢产物 C、为细胞活动提供条件 D、促进细胞繁殖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的是 A、促使血糖增高 B、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C、调节水盐代谢 D、影响脂肪代谢 7、巴普洛夫认为,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神经过程有三个基本特征,以下说法不属于这三个基本特征的 是A、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B、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性 C、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 D、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稳定性 8、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刺激具有A、隐蔽性B、新异性C、预期性D、连续性 9、异相睡眠是睡眠过程中周期性出现额一种激活状态,此时测量其脑电波会呈现出 A、同步化慢波 B、去同步化慢波 C、同步化快波 D、去同步化快波 10、人体感受器官中向大脑传递信息量最多的是A、视觉器官B、听觉器官C、嗅觉器官D、味觉器官 11、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可使 A、心率加快,把血液转入大脑和肌肉 B、心率加快,把血液转入消化道 C、心率降低,把血液转入大脑和肌肉 D、心率降低,把血液转入消化道 12、发现动物脑中存在所谓“快乐中枢”的实验是A、水迷津B、跳台-电击回避C、睡眠剥夺D、自我刺激 13、随意注意发生时,大脑中兴奋水平选择性下降的神经部位是 A、初级感觉皮层 B、丘脑网状核 C、中脑网状结构 D、额叶-丘脑系统 14、“狼来了”的故事反映的是A、敏感化学习B、条件反射学习C、操作条件反射学习D、习惯化学习 15、驾驶等技能性动作自动化的过程是A、陈述性记忆过程B、非陈述性记忆过程 C、陈述性记忆转变为非陈述性记忆过程 D、非陈述性记忆转变为陈述性记忆过程

生自考生理心理学多选题汇总

1.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是ABD A.起绝缘作用提高传导速度起到b脑清洁工的作用C.必要时参与神经信息的传递D.形成脑血屏障阻止有害物进入脑 2. 属于基底神经节脑结构的是(ACD )A.豆状核 B.乳头体C.杏仁核 D.尾状体 3. 声源空间定位的编码是(CD )A.级量反应式编码 B.细胞分工式编码C.锁相-时差编码 D.强度差编码 4. 在知觉信息加工研究中,信息流的传递方式分串行和并行两类,串行的加工方式主要耗费(AB) 5. A.时间资源 B.心理资源C.脑网络资源 D.生理资源 6. 能证明条件反射建立的脑基础是神经系统的普遍特性并不是大脑皮层的特殊功能的实验是(AC ) 7. A.经典瞬眼条件反射 B.主动躲避条件反射C.软体动物的条件反射 D.简单运动条件反射 8. 脑糖代谢的特点是(AB) 9. A.代谢率在全身中最高 B.99%利用葡萄糖为能源代谢底物C.脑内糖源贮备很多D.脑内糖源贮备极少 10. 与味觉有关的脑结构是(BC)A.舌下神经核 B.孤束核C.前岛叶 D.前梨状区 11. 与注意生理心理学有关的理论是(ABD ) 12. A.非随意注意的朝向反射理论 B.前运动中枢控制理论C.丘脑激活理论 D.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 13. 长时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ACD)A.生物化学 B.脑细胞增多C.突触增多或增大 D.突触前或后的变化 14. 海马除了记忆功能外,还参与的功能是(ABCD )A.注意 B.学习C.运动D.情绪 15. 视知觉的形成中重要的知觉通路包括(AC ) 16. A.枕一顶通路 B.额一顶通路C.枕一颞通路 D.颞一顶通路 17. 海马在以下类型的学习和记忆中起作用(ABCD) A.情绪性学习 B.空间辨别学习C.新异刺激抑制性调节 D.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 18. 参与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包括(ABD )A.内侧下丘脑 B.杏仁核C.小脑 D.隔区 19. 以下属于非表述性记忆的有(AD)童年时学会的舞蹈 B.做过的一道数学题的解法会

自考心理学导论复习资料

自考心理学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1)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三个概念:个体、行为、心理。 2)心理学既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涉及动物的行为和心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个体。 3)行为:是指有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广义的行为还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如肌肉的活动、神经系统的活动等。 4)人的脑电波就是利用脑电仪才能观察到。 5)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6)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所涉及的范围分成人和动物两部分。对人的内在心理规律的研究包含人的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两部分;对动物心理的研究包括对动物的感觉、知觉、记忆、具体思维、情绪、模仿性行为学习等方面的研究。 7)名词解释:正常心理指个体一般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异常心理主要指变态心理和缺陷心理。变态心理是指偏离常态的心理,如焦虑、精神分裂症等。缺陷心理是指有心理或生理缺陷人的心理,如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聋哑人心理等。 8)普通心理学的含义:是指概论性的、具有基础性质的心理学,也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课程,主要阐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心理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情趣,以及人格的主要特征等。 9)普通心理学包括的内容:心理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需要与动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智力、人格心理。 10)种系发生:指从动物心理到人的心理的进化过程。个体发生: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的变化。需要:是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个人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动机:是指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11)需要是动力系统的基本成分,而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等都是需要的变化形态。12)认知过程:是我们感知外部事物、理解并把握事物之间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情绪:是个体对环境、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态度的体验。智力:是个体一般能力的综合,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和必须具有的个性心理。人格心理:称个性心理。指一个人独特

从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谈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运动医学· 从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谈运动损伤 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戈定(同济医科大学式汉‘30030) 摘要: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但从根本_卜讲.上要是由于运动训练及技术动作违背r 运 动解剖学、生理学及生物力学的科学原理所致。本文欲探讨此力一面生物力学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损伤,原因,防治 On the Causes of Exercises Injury and Prevention,Treat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E3iomechanics (*e Dcn} (Tuug.lt Me准备活动的不够充分;<3>场地、器材的小合理或突然变异的情况;机体机能状态低卜时的超负荷运动3}. 综卜所述,运动损伤以运动系统的创伤为主,多发生于从事运动训练及体育锻炼的人群之 中,尤以刚开始从事卜述活动的人为多数,发生的原因主要以技术动作的不合.理,场地器材的 不规范,以及超负荷大强度的运动训练所致。所谓技术动作不合理,实际_卜就是运动时的技术 动作不符合本人人体解剖结构及生理机能的客观条件要求,不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规律,这类 技术动作有些是竞技体育的客观要求,但大多数则是对卜述知识、概念的掌握不够,认识不足 所造成的,所以从人体解剖、生理学及运动生物力学的观点来看一,错误的动作技术既不利于人 体竟技水平、运动能力的提高,义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必然因素。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提高人 们对此问题的认识,努力消灭造成运动损伤的必然因素,增加知识,提高预见度,尽[__L 避免运动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卷 带答案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分) 1.注意的特征之一是集中性,它的另一特征是(B)7.1P77 A忽略性B选择性C主观性D随意性 2.短时记忆的特点是(A)8.2P87 A容量有限,保持时间较短B容量无限,保持时间较短 C容量无限,保持时间较长D容量有限,保持时间较长 3.一类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并且通过血液或组织液传递而发挥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被统称为(A)4.3 P44 A激素B神经递质C动作电位D神经调质 4.通过测量大脑不同区域活动的耗氧情况,不需要注射,无创伤,但能够在几秒钟内精确定位活动脑区的技术是(C)1.3 P9 A诱发电位记录B计算机轴断层扫描C核磁共振显影D正电子放射层扫描 5.在人们清醒时闭上眼,什么事也不想时的脑电波与睁眼时相比波幅稍高也稍慢,每秒8-13次,这种脑电波叫(A)6.1 P67 Aα波Bβ波Cγ波Dδ波 6.负责将半球内不同脑部连接起来的是(B)2.2P22 A连合纤维B联络纤维C胼胝体D放射纤维 7.乐音失认症患者,多为损伤了(B)5.2P64 A左侧半球颞叶次级听皮层B右侧半球颞叶次级听皮层 C两侧半球颞叶初级听皮层D两侧半球颞叶次级听皮层 8.大脑左半球弓状束损伤导致(C)9.3P106 A运动性失语症B感觉性失语症C传导性失语症D命名性失语症 9.与情绪相比,情感明显具有(D)10.1P109 A情境性B激动性C暂时性D稳定性 10.与效应器相连,执行把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送到肌肉的功能,使机体产生行动的神经元是(C)3.1P29 A外周神经元B感觉神经元C运动神经元D中间神经元 11.学会游泳是一种(B)8.2P88 A情绪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 12.在静息状态下,通过两根分别插入神经细胞内外的连接放大器的记录电极可发现膜电位是(C)3.2P31 A内外相等B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D不能测量 13.如果胰岛功能亢进,一般会引起(B)4.3P48 A糖尿病B低血糖症C尿崩症D高血糖症 14.在个性心理各种特性中,受到个体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一部分是( D )11.1 P123 A人格B情绪C身体D气质 15.在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细胞内液中浓度大于其在细胞外液中浓度的离子是(D) 3.2P31?? A、Na+钠 B、Ca2+钙 C、Cl-氯 D、K+ 钾 16.有机体内的激素水平和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表现为(D)4.2P45 A激素水平控制和调节着神经系统的活动 B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和控制着激素分泌 C激素分泌和神经系统的活动无关 D激素水平和神经系统的活动相互制约 17.非陈述性记忆的特点是(D)8.2P88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呼吸 是指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从食物分子(主要是葡萄糖)中取得能量的过程。 1. 生态系统 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 植物 植物是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多细胞的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由根、茎、叶组成,表面有角质膜,有气孔、输导组织和雌和/或雄胚子囊,胚在胚子囊中发育。 3.双受精作用一个精子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另一个精子与胚囊中大的中央细胞的极核结合,形成三倍的细胞,即胚乳细胞。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作用。 3. 凯氏带 内皮层细胞上有一圈凯氏带,凯氏带是一条含有栓质和木质素的带,箍在细胞周围,水分和溶液不能通过这条带,只能通过质膜进入到内皮层,水分进入木质部的胞外途径止于内皮层的凯氏带。 4.中心法则 克里克提出将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称为中心法则。该法则的要点是:遗传信息流的方向是由DNA→DNA复制,DNA→RNA转录,然后由RNA→蛋白质翻译。 5.群落 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只要那里的气候和其他自然条件基本相同,那里一定会出现一定的生物组合,即由很多种类的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这个功能单位就是群落。 6.种群 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它由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性别的个体组成,彼此可以互配进行生殖。 7.环境容量 由环境资源决定的种群数量称为环境容量,即某一环境在长期基础上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二、是非易混概念

1. 高尔基体是细胞中蛋白质的加工、储存、分拣和转运中心。 2.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线粒体中有DNA和核糖体,细菌没有线粒体。 3. 叶绿体中也有环状DNA和核糖体,叶绿体中的一部分蛋白质也是自身合成的。 4.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5. 生物膜是一种超分子结构,就是有多分子形成的一种有序的组织,膜的选择透性决定于脂双层本身的限制和转运蛋白的专一性。 6. 柠檬酸循环是在线粒体中发生的,但是丙酮酸并不能直接参加柠檬酸循环。 7. 不论单层上皮或复层上皮其底部都有一层基膜将上皮组织与其下的结缔组织分隔开来。 8. 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出,经过肺回到左心房。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再由左心室流出,经过各种器官组织回到右心房。 9.从心脏输送血液出去的管道称为动脉,,从肺或其他组织输送血液回心脏的管道称为静脉。 10. 厚角细胞随着茎的生长而伸长,厚壁细胞是死细胞不能生长。 11. 维管组织系统包括两类输导组织,即输导有机养分的韧皮部和输导水分及矿物质的木质部。 12. 当保卫细胞从周围的细胞中得到钾离子时,水就会由于渗透作用而进入其液泡内,于是细胞呈膨胀状态,气孔张开。 13.韧皮部汁液可以沿着各种方向流动,与木质部汁液不同,木质部汁液只能自下而上,从根到地上部流动。 14.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15. 一个基因不一定决定一个性状,例如肤色的控制至少有三个基因参与。 三、填空 1.电子显微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透射电镜,一种是扫描电镜。 2.细胞呼吸反应可以归纳为3个阶段: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糖 酵解的反应场所是细胞质,三羧酸循环的场所是线粒体。 3.脊椎动物体内有4种基本组织,它们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 经组织。 4.激素的作用有5方面:维持稳态;促进生长和发育;促进生殖活动;调节能 量转换;调节行为。 5.植物成熟器官基本上由3种组织系统组成,这3种组织系统是:皮组织系统、 维管组织系统和基本组织系统。皮组织系统包括表皮和周皮。维管组织系统包括两类输导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基本组织系统包括薄壁组织、厚壁组织和厚角组织。 6.植物组织由三种基本类型的细胞组成:薄壁细胞、厚角细胞和厚壁细胞。 7.目前发现的植物激素主要有5种: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 乙烯。 8.一群能互交繁殖的个体组成去群体,理想群体必须满足5个条件:群体足够 大;和其他群体完全隔离,它们之间没有基因交流;没有突变发生;交配是随机的;没有自然选择。 9.自然选择有3个主要模式: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 10.植物分为4个主要类型: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1.结缔组织由多种细胞、3种蛋白纤维和无定形的基质组成。3种蛋白质纤维 为有弹性的弹性纤维、有韧性的胶原纤维以及分支成网状的网状纤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