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闻写作的几点体会

新闻写作的几点体会

新闻写作的几点体会
新闻写作的几点体会

新闻写作的几点体会

谈两点体会:一是新闻写作技巧,二是提高上稿率的技巧

一、新闻写作技巧

新闻写作是有技巧的

一是写新不写旧

新闻的关键是“新”字,只有新东西,人家才愿意听,愿意看。鲁迅写过一篇小说,叫《祝福》,曾经放过电影,大家应该看过。祥林嫂的儿子被狼吃了,她逢人就讲,讲得很生动,很感人,听了让人流泪,都非常同情她,但后来听多了,就觉得厌烦,一看见她就躲开,怕她说个不停,这就是我们老家说的,事说三遍鸡粪臭。新闻也是这样的,一定要有新东西,陈谷子烂芝麻的事谁都不愿听、不愿看。所以,新闻一定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具体要在三方面考虑。

一要内容新;二要角度新;三要形式新。

所谓内容新,就是要写别人没写的,用新闻界的说法叫写人所未写,言人所未言。

比如说,狗咬人是不是新闻,不是新闻,写出来没意思,没人看、没人听。人咬狗是不是新闻,是新闻,写出来有人看,有人听。当然,这种新闻毕竟不多,否则就不叫新闻了。那么是不是狗咬人就挖掘不出新闻呢?不是的,前几年新民晚报上就报道了一则狗咬人的新闻,说的是一个年青人家里养了一条狗,一天,这个年青人拉着狗跳舞,被狗咬了一口,象这条新闻,新就新在拉狗跳舞,而不在于狗咬人,狗咬人只是拉狗跳舞的结果。

再比如说,现在社会上一般是女人受家庭暴力迫害,这类案件多如牛毛,不是新闻,而丈夫受妻子暴力迫害则是新闻,2004年5月江南都市报就报道了一起丈夫受妻子暴力迫害20多年,不得已向当地妇联反映求助的事情,这就成为新闻了。

所谓角度要新,就是同样内容的新闻,从新的角度去写。

比如1997年,市档案局当时叫地区档案局办了一期计算机培训班,我的同事写了一篇报道刊登在中国档案报上,按常规来说,如果再写这一类的新闻,《中报》一般不会登的,更不用说还是这件事的报道,要在中国档案报上再刊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后来,我还是写了这件事,结果硬是刊登了。这是为什么呢?关键是写作角度不同,前一篇新闻是报道培训班的具体情况,写的是什么时候办班,什么单位办的班,学了什么东西,什么人参加培训,学习效果如何等,而我写的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办了什么班。这从两篇稿子的导言就可以看出角度的明显不同。

再比如说,1996年,单位同事写了一篇报道兰台印刷厂印制出第一批无酸档案夹的新闻。紧接着,我也写了一篇相类似的新闻,两篇稿子都刊登了,原因就是角度不同。同事写的是印刷厂出了新产品,我写的是宜春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关于使用无酸档案夹的通知精神,

将使用无酸档案夹纳入目标管理,实行统一制做,并为此开办了印刷厂。很显然,两篇稿子角度截然不同。

1995年,全区档案工作会在宜春召开,当时地委副书记、县、市分管档案工作的县、市长参加会议并了讲话。这个会议如果以会议的形式去报道,一定不会刊登,即使要刊登,也只有火柴盒一样的篇幅。后来,同事将会中地县领导的讲话整理出来,以地县领导谈档案工作的形式写了一篇报道,刊登在中国档案报上。

我也写过一篇类似的稿件刊登在江西档案中。

1997年,全省农村档案工作研讨会在宜春召开。象这样的会议,如果以会议形式去写,充其量也只有豆付块的版面,而且,写出来的东西也很呆板,无非是:某月某日,江西省农村档案工作研讨会在宜春召开,什么人出席了会议,收到多少论文等。象这样的新闻是没什么意思,没人看的。后来,我决定不以会议的形式报道,而是准备以侧记的形式去写。所以,当时,我将所有论文都仔细看了一篇,会议期间,我又认真听别人发言,最后,我从论文中反映出来的档案工作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摘录了几条,并适当加以评论,说明了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又通过论文理出我省开展农村档案工作的历程,说明我省对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视和取得的成效。这样就形成了一篇2000多字的侧记刊登在中国档案报第一版上。编辑给这篇稿子取了一个简单明了的标题,叫农村档案工作在江西,可以说,这是我所花时间最短、自我感觉最好的一篇新闻报道。

再比如,2000几年我们参加了在湖南湘潭召开的湘赣毗邻地市档案工作协作片会,我也是用会议侧记的形式写,后来在江西档案上发表。

另外,我们写文章大都是以第三人称的口气去写的,如果换成第一人称去写,则显得更真实、更亲切,更有一种作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感觉。鲁迅先生常常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写文章,他的文章很能打动读者的心。我也写过几篇以第一人称口气的文章,比如《陈德科和他的档案室》。我以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他,也以记者的口气报道他,里面用了很多类似的语言,比如:“我慕名采访了他...”;“我们的话题便从档案工作开始...”;“说完,他便带记者进了档案室...”;“记者打开档案柜,随手抽出了一本档案...”;“告别了陈德科,记者感概很多”等等。

再比如说,我有几篇稿子是以“日前,记者从什么什么渠道了解到”这么一种口气写,都是第一人称,这样写,自我感觉良好。

所谓形式要新,是写作方式要新,我在编辑《宜春档案》时,发现大部份来稿都是采用这种形式: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我们做了什么事情等等。标准的帽子——衣服——鞋子形式。这样写不是说不可以,但显得很生硬。这种稿子完全是公文的格式,公文的语言,编辑一般都不愿用。

比如就我们这次新闻写作讲座,如果要写成一篇新闻稿,以公文形式写,大都是这样的:为了提高档案干部的新闻写作水平,宜春市档案局于3月18日召开新闻讲座会,各县市区档案局分管宣传工作的副局长和档案工作通讯员参加了会议,市档案局副局长汪南文、丰城市档案局副局长高安市档案局副局长贵生在会上就如何提高新闻写作作了发言,宜春档案局

业务科副科长、市档案学会秘书长甘福民部署了工作。

如果以新闻的形式写呢,可以这样写:3月18日,宜春市档案局举办了一期新闻讲座,举办这次讲座的目的在于提高干部新闻写作水平,这是该局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的举措之一。以下便可以写近几年该局加大宣传工作的一些做法,比如实行奖励措施、落实人员、开辟宣传栏,派员外出学习考察等,最后又回到新闻讲座上来,说这是加大宣传的又一举措。两种写法,相比较,我个人认为,后一种要活很多。

还可以不用会议的形式,而以会议侧记的形式,那就更活了。

我试作写一个样板,大家比较一下:

主标题:善于观察勤于写作掌握技巧提高水平

副标题:宜春市档案宣传工作座谈会侧记

导言:如何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上稿率,这是每位业余写手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参加全市档案宣传会议与会人员的发言令大家很受启发。

正文:写新不写旧是新闻的灵魂

宜春市档案局副局长汪南文曾是中国档案报的特约记者、中国档案杂志的通讯员,对档案新闻写作有比较深的体会。他说:新闻写作要内容新、角度新、形式新.新是新闻的灵魂,失去新,新闻也就失去了价值。他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谈到角度新,汪南文利用同样是狗咬人的事例说明角度新的重要性。新民晚报曾刊登了一则狗咬人的消息,说得是一位喜欢跳舞的男士,养了一条狗,一天,这位男子拉这条狗跳舞,逼急了的狗咬了他,成为街头巷尾的笑料。

这是第一部份,

第二部份

勤快是新闻写作的关键

高安市档案局副局长贵生对此颇有感受。他说……

还可写第三部份

与平时常见的讲座不同,此次全市新闻写作讲座安排了现场撰写一则新闻的内容,新闻题材以此次讲座为内容,要求每位与会人员提交一份新闻稿件,并在会上宣读交流.这一举措既活跃了讲座形式,平添了与会人员的兴趣,更提高了讲座的效果,深受与会人员的欢迎。说,这次讲座,我学到不少东西,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视野。

第四部份,结尾。用几句话照应前面而结尾。

总之,新闻写作,一定要突出内容新、角度新、形式新。

二是写小不写大

这里的小与大指的是小事与大事,写小不写大就是写小事不写大事,这主要是我们所处的位置考虑,象我们市一级区域所发生的大事,放在全国范围来说就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了,国家一级的刊物一般不会刊登。比如说,市里开了一个全市档案工作会议,市领导出席会议并讲了话。这在我市来说,是一件大事,领导讲话一般称某某领导作了重要讲话。但这事放在全国范围来说,根本不是大事,领导讲话更谈不上是重要讲话了。这种稿子如果报上去肯定不会刊登。发生在市一级区域的小事反而会刊登,这主要是滴水见太阳,小事见精神。比如说,前面举例说的我们办计算机培训班的事,这在我们市来说也是小事一件,全国这类培训班要办多少啊,就我市来说也要办几期的。但这件小事却说明了我们重视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体现了我们科技兴档的思路,所以有报道价值。当然,这是十几年前的事,当时全国来说,利用电脑管理档案还只是起步,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显得很重要。现在这类稿件是绝对不可能登的。

再比如说,邮电局档案员是通过竞争聘任的,作为一个单位安排一名档案员,可以说是小事中的小事,但档案员竞争上岗,在以前的报刊上从未有反映,内容新,这是一,另一方面,这件事也说明了邮电局重视档案工作,将这件事报道出来,比你写什么领导重视档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分管领导,落实科室负责,配备档案员等空话实得多,强得多,更有说服力、影响力,所以,这篇稿子投出去很快就刊用了。

三是写近不写远

写近不写远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事情发生的时间的近与远,也说是说要写发生在最近的新闻,不要写已前的故事。

我们现在很多稿件常常用“近日”、“日前”等词来表述新闻的时间,其实,在新闻写作时一般不能这样用的,新闻需要的就是新,时间是新闻的关键要素,用这些词说明你对时间不清楚,或者说时间已过了好久,不得已,用这些模糊词的替代。如果稿件确实比较好,编辑有时也会用一下。

第二层意思是贴近形势,不要远离形势,比如说上面一个政策下来,你马上报道政策的落实情况,刊登的可能性说就大。象我那篇反映无酸档案夹的报道,就是国家档案局要求各地使用无酸档案夹,下发了通知。我及时将我们市落实情况反映出去,搞子很快被采用了。再比如说,紧跟节日、纪念日进行报道,其上稿率也高一些。比如说,春节,写春节的习俗,“三八”妇女节,报道优秀女干部的事迹、“五四”青年节报道优秀青年干部的事迹、“五一”劳动节,报道劳模的事迹,十一国庆节,写国家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档案法颁布纪念日,报道档案法宣传贯彻的情况等等,还有其他节日,都可以写。

去年铜鼓县档案局报道了一篇发现日本侵华战犯名单的新闻,就是时机恰好的一篇稿件,时值日本将属于中国领土的钓鱼岛进行日本国有化,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慨,这时将日本战犯公布出去无疑是一个好时机,当然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如果在前几年,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响了,事实也是这样,这一类的东西在我们国家是很多的,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犯下了滔天罪行,留下的罪证是相当多的。可以说,年年都有新的罪证发现,象前几年发现731部队的罪证新闻常常报道,还有日本子留下的炮弹等经常发现,都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这一次铜鼓的报道则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就是时机的原因。

不过说句题外话,那篇稿件站在档案部门的角度,用词是不是准确,是值得斟酌的。解放60年,馆藏档案不到四万卷,现在才发现这件东西,给档案部门留下的映象是什么,平时没做工作嘛,不熟悉馆藏嘛。省局领导对此就有看法。四万卷档案,一年平均整十卷也只需要整十多年,再说,我们早就有案卷级目录,现在对外是说已经是全面完成了文件级目录的数据化,如果现在还用“发现“二字显然是不通的。如果将发现改为公布,效果就大不同了。我这里没有否定铜鼓的意思,是说写稿要全面考虑为好。

第三层意思是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写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事,不要写太远了的事。这主要是消息可信度的问题。因为我们不是专业记者,可不能四处跑,消息不很灵。写身边的事,写自己管辖内的事,编辑会相信消息的可靠性;写太远的事,编辑会怀疑新闻的可靠性,为了慎重起见,编辑一般不敢随便用这类稿件的。作为我们宜春市的干部,写宜春市范围内的事和人可以,写外地的稿子一般不会用。同理,县市的同志写别县的事上稿率也不会高。当然,作为记者,则不同,他可以四处流动,哪里有新闻,他就可以写哪里的东西,一般没什么限制,其稿件更容易刊登些。

四是写短不写长

所谓写短不写长,是指文章的长短。要求语言要精练,在说清楚事情的基础上尽可能短,写长了人家不愿意看,既浪费自己的时间,又浪费别人的时间。毛泽东主席对没有内容的长文章是非常痛恨的,他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将没有内容的长文章比作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鲁迅先生曾有一句名言,他说,我宁愿将小说写成故事,决不将故事写成小说。说的就是文章要短。鲁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文章都比较短,他的杂文和小说,虽然短,但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他的杂文,就象一把匕首,右翼作家都怕他的文章。

开国元勋彭德怀也非常喜欢短文章。朝鲜战争初期,由于后勤供给跟不上,志愿军的粮食、棉衣运不上来,条件艰苦,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彭总要秘书起草电报,报告中央,电报写好后,彭总一看,太长了,将稿子翻过来,在背面写了六个字,“饥无食,寒无衣”。主席见到电报后,立即明白前线的情况,马上组织人研究对策并组织实施,保证了战争的顺利进行。当然,彭总的这六个字也不是最短的,要短还可以更短,可以写成四个字,即“又饥又寒”、或“饥寒交迫”。这说明文章不怕短,只要说清楚问题就行。

五是写实不写虚

所谓写实不写虚,指的是内容要实不要虚,语言要实不要虚。新闻不象公文,公文的内容不

一定要有事实说话,比如讲加强横向联系,公文一般只要写加强横向联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齐抓共管的局面等官话、套话都可以,而新闻则不同,一定要有具体事例说明,因为新闻强调的是新闻事实,而不是官话、套话。这里举几则事例说明这个问题。

1、法新社一位记者在报道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北京的情景时,写了两件事,他是这样写的:在法新社所在的那所大楼里,当记者将周恩来逝世的消息告诉开电梯的姑娘时,她立刻放声痛哭;在对一位中国翻译人员表示慰问时,他眼中含着泪,嘴颤抖着说“我们没有想到,我们非常爱戴他,他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

这条消息没有背景描写,没有空洞的议论,也没有记者的感受,仅仅写出两件现场直接观察到的事实,就足以打动读者的心。

2、赫鲁晓夫焚烧了斯大林的遗体,一位记者在报道这件事时,只写了两个事实,上段是这样写的:赫鲁晓夫昨晚深夜派人将斯大林的遗体从红场水晶棺中抬出,烧成灰烬。下段是这样写的:赫鲁晓夫任乌克兰第一书记时,在党的会议上高呼,斯大林是他的父亲。有这两段话,赫鲁晓夫的为人还有必要去议论吗?我认为,再多说一句话都是画蛇添足了,都是没必要的。

六是摹仿

这里说的摹仿不是抄袭另人的稿件,是指摹仿别人稿件的结构布局。最近,我写了一篇报道,写得是丰城市退休老干部罗老生创办家庭藏报馆和自办刊物的事迹,起初,我花了很大一部份篇幅写罗老生的形象、社会对他的评价,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原北京市市长的文章,一开头就直接写了几个小点:

孟学农

●身份: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主任

●素描:曾先后在北京市市长、山西省省长任上两度引咎辞职

轻个人进退,重社稷民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十年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有时候遇到挫折和阻力,

反而会跟水流一样激起美丽的浪花———孟学农

这让我受到很大启发,我也学这篇文章的写法,改成这样的

标题是:罗老生和他的家庭藏报馆

前面部份是这样写的

罗老生

●身份:丰城市档案局退休干部,

●素描:男,今八十岁,

●自言:

●反响:罗老生老人,在进入耄耋之年后,仍不肯休息,始终不忘党的事业,不忘艰苦奋斗的精神——丰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荣茂

以下就是正文了。

这种写法简单新颖,而且省了很多篇幅。有点象我们档案部门的主题词,或者说象是内容简介,

二、提高上稿率的技巧

一是要注意标题的制作

有的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有的说标题是报纸的广告,眼睛也好,广告也好,都是说明标题的重要性。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作为读者,拿到一份报纸,不可能每篇文章都看,而是有选择地看,如何选择?无非就是看标题,标题吸引人,就有人看,否则就无人看。编辑是文章的第一读者,好的标题,能引起编辑的注意,进而仔细审阅你的作品,决定采用与否。如果你的文章连编辑都不能吸引住,那你的文章刊登的可能性就小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机会就要靠你的文章内容、角度、形式等去打动编辑了,如果内容和角度也一般,无特色,那你的稿子必定要被枪毙的。即使文章内容、角度都好被采用,如果标题不改,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人读你的文章,也就失去写新闻的目的了。

当然,文章标题不能华众取宠,文不对题。我在编辑《宜春档案五十年》论文集时,就发现几篇稿子,取了一个文不对题的标题,一篇叫做“千宗万卷兰台花”,另一篇叫做“兰台花开别样红”,粗看标题,很象报告文学和通讯,很吸引人,但里面的内容完全是综合性的总结,满篇的公文格式,公文语言,象这样的标题,就是华众取宠,编辑看了就觉反感。

我曾写了一篇稿子,报道的是我们市档案局对市直单位档案工作进行检查,通报批评了工作比较差的一些单位,当时我取的标题是《宜春通报批评档案工作差的单位》。按一般的情况来说,这个标题也可以,一是明确是谁批评差的单位,二是受批评的对象也明确。可以说,这个标题将新闻内容都写出来了,但仔细想想,这个标题也有问题,一是语言平淡,无特色,二是看了标题就清楚了内容,不需要看正文了,这等于我白写的。最后,我选了一个《宜春。出示黄牌》的标题,这个标题我认为比前一个更有特色更有新意,一是突出了宜春两个字,达到了宣传宜春的目的,二是给人一个想象的空间,因为黄牌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但出示什么黄牌,标题没有说明,促使你去看内容,这就达到了写稿的目的。

二是写好导语

无论是写新闻还是写通讯,都要注意写好导语,导语的重要性比标题还高,因为标题不好的话,编辑还可以帮你选一个,确定标题也是编辑的任务之一,而文章的导语则完全是作者自己的事了,编辑主要是看你的语言是否通顺,一般不作大的改动,所以,导语好坏完全由作者自己确定。导语的作用是用最简要的文字说出全文的要点,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列出重要的事实,引起读者的注意,吸引读者读下面的内容,导语不宜过长,一般一句话或一段话,用简练的文字抓住读者的心。

对我们档案部门的人员来说,写新闻之前,一定要树立写好导语的意识,然后分析材料,选出最能说明问题、最能吸引读者的内容写进文章的导语中。

其实,导语的写法,就和讲故事一样简单,会讲故事就会写导语。

比如说,前几年绿荫宾馆倒塌一事,口头传播这一消息时,一般是这样的:一开头,是说:昨天三点钟,绿荫宾馆屋檐倒塌了,压死了几个人。这句话就是导语。然后,就将详细的情况说出来,那就是正文了,什么压死什么人啊,其中一个人是什么什么情况啊,最后,一般说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导语的形式很多,不展开来说,要通过实践摸索,反复修改,写多了自然就会熟练的。

三是经常读报

对于写新闻的人来说,必须经常读报。

通过读报有几点好处。

一可以了解报纸的办报宗旨、办报风格和办报特色,设了什么栏目,编辑喜欢什么样的稿子,最近用了什么稿件等等。比如说,羊城晚报属于娱乐性的报纸,编辑喜欢用娱乐性的稿子,其文章标题也比较直、新颖,而宜春日报属宜春市委党报,反映全市经济建设的稿子用得更多一些,标题更严肃一些,娱乐新闻、反映社会热点的新闻少一些,赣西晚报则与江南都市报、羊城晚报的性质一样,主要报道反应社会现象的新闻,而中国档案报属专业报纸,多喜欢报道一些社会重视档案工作的稿子,以及利用档案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事例,还会刊登一些名人采访记、历史事件等。

二可以启发自己的思路,发现新闻的素材。比如说,我向中国档案报投的第一篇稿子《宜春地区全面推行无酸档案夹》,就是看见同事投在中国档案报上的一篇关于兰台印刷厂印制无酸档案夹的报道,受到启发后写出来的。

三可以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一般的读者都是看新闻内容,知道是什么事,我们不同,我们是通讯员,是要写新闻的,不光要看新闻内容,还要学习写新闻,要带着问题去读,比如说人家是怎样写采访记的,人家是怎样写会议报道的,人家是怎样写先进事迹的等等,通过读报能学到很多写作方法。大家一定要时时想到自己是一名通讯员,建议大家回去后买一本新闻写作的书认真学学,会大有好处的。

四可以发现报纸中的错误,包括错字、错词、错误的观点等。如果将这些都收集起来,写成评论文章,也能上稿。比如说江苏省南通市档案局有个特约记者叫肖正德,他特别喜欢找《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中的错误,在记者用的内部刊物《通讯员园地》中每期都有他的评论文章,他几乎成了《中国档案报》的特约评论员,他的稿件比较多,每年的上稿数都排在前15名,但他真正写新闻的稿子并不多,大部分是读报评论,而且大都是找毛病的评论。所以在档案新闻界,这位肖正德先生是很有名气的,从事档案新闻写作的,大概没有不知道他的名字的。我通过读报,也写了几篇读报评论,居然都刊用了。可见《中国档案报》的编辑是比较谦虚的,大家不仿试试写点评报文章。这样也可以引起中国档案报编辑部的注意,进入编辑的视野,稿件也容易刊用。

四是将孤立的小故事用一定的导语和词句连起来形成一篇大文章,也容易上稿。

我曾经将三个档案利用效果实例串起来,变成一篇长文章。刊登在中国档案报上,另外,还将发生在宜春的三个不相干的案件串起来成为一件大稿发表在中报上。高安市档案局贵生局长喜欢写档案利用效果实例,我建议贵生从这方面入手,写点大稿,上稿率一定会提高的。

五是与编辑建立良好的关系

作为报纸,各地的来稿很多,同一类的新闻,用张三的可以,用李四的也行,用熟人的稿子并不违反原则,与编辑不熟上稿率常常不高,我就吃过这样的亏。1997年,我写了一篇反映一个私营企业家建立档案室的报道,投到一家报社,结果石沉大海,没用。1998年,我们市一个搞宣传的人,从《中国档案报》上将我这篇文章抄袭下来,整篇文章只改了50几个字,投到我第一次投过的报社,居然刊登了,为什么呢?后来一打听,原来那人与编辑熟得很。不过,我举报了他,这家报社的内部刊物通报了抄袭者,并处以半年不用他的稿子的处罚。

原来我和中国档案报社的个别编辑比较熟,中国档案报曾在江西办了一期培训班,学了两天吧,参加学习的有四五十个人,当时就我和上饶的徐局长整天和老师闹在一起,说说笑笑,我们是有意识地要和编辑搞好关系。这样用稿也方便一些,当时在培训班上就布置了写稿任务,写得好的带回北京刊用,我和徐局的稿子没过多久就用了。在后来的日子里。培训班学员的稿子也就我们俩的用得多,其他人基本上就没上过稿。我现在已经近十年没向中国档案报投过稿子了,去年中国档案报在海口办了一期培训班,我们局甘科参加了培训,听说老师还谈到我。

大家没见过中报编辑,没关系,中国档案报社和其它报不一样,中报社和我们是一个系统,你投稿时不妨写上两句客套话,请老师改一改。慢慢就建立了关系,熟悉了。

总之,与编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总要方便一些。

六是反复修改稿件

不管什么稿子,都是越改越好,越改越象,改稿的重要性是无须置疑的,问题是怎样改。我的体会是自己改与请人改相结合。在自己反复修改之后,给别人看,请别人提意见,这对提

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是大有帮助的。你写文章的目的就是给别人看的,只有别人看了认为是好文章才是好文章,反之就不是好文章,就应该修改。改哪里,往往当局者迷,别人更清楚,有时候只改一个字,或者一个词,都使文章大有改观。要不然,汉语中就不会有:“推敲”这个词了。

唐代诗人贾岛从外地到当时的京城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探访友人李凝,结果李凝不在家,钱也用完了。贾岛不远万里而来,没见到朋友李凝,连回家的盘缠也没了。这个时候的贾岛,大家一定猜得到,心情极度沮丧,不但扑了个空,而且还可能要沿街乞讨回家。幸亏贾岛是个聪明人,他想凑几句诗,打算找几个识字不多又极度崇拜诗人的文学青年骗点银子花。就作了“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后来,贾岛骑在驴上,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不好,想改成敲。便在驴背上作“推敲”之状,不觉一头撞在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上。韩愈问他缘由,贾岛说出了自己的疑虑。韩愈问他:“你说那和尚为什么半夜回来呢?”贾岛道:“前一句已经交代过了,他在池边树旁刚犯了色戒,然后兴冲冲的就回来了。如此说来,应该用推啊,因为他不想被师父知道自己夜不归宿么。”韩愈说:“不对,如果偷偷摸摸回来,更显得行止不端,惹人怀疑。如果是个聪明的和尚,就一定会若无其事的敲敲门。”贾岛赞道:“好见识!”然后找出一张纸,把这首诗写了下来,又特意让韩愈在一旁注明:“此处用敲好!韩愈”又表达了滔滔敬仰之情,这才拜谢离去。

次日,贾岛于路边高声叫卖:“京兆尹韩愈先生亲笔签名啦!”终于搞到了钱安全回家。推敲二字遂成佳话。后人便把反复斟酌叫作“推敲”

贾岛这个人对诗文写作是非常认真的,是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他常常一句诗句改几个月,他有一首诗非常有名,就是投影上的这首诗,其中,“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意思是说:孤独行人独自看着潭底的影子,由于疲劳数次靠在树边休息,这是一个多么孤独的行人啊,就这两句诗花了贾岛几年的时间,以至于贾岛写完这首诗后,感慨万分,还专门为这首诗题写了另一首诗,诗名叫《题诗后》诗是这样的: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意思是说二句诗花了三年时间,读起来让人两眼流泪,朋友还不欣赏,我只好回老家的山里睡觉了。

七是让别人改稿

有时候自己总改不了自己的稿子,请别人改更能改出文采来。

小时候,大概是文革时期吧,我看过一部小说叫做《艳阳天》,小说的作者叫浩然,当时是非常有名的作家,写过几部有名的小说,我记得还有一部小说是《金光大道》,还写了一部长篇记事诗《西沙之歌》,写得非常好。其中描写海上精灵海燕的语句非常漂亮,我感觉比高尔基的《海燕》还更美,更有气势。他原来只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民,后来进了文化速成班,学了一点文化,就开始写小说,最后成为名作家,他写了一篇小传,讲他是怎样由一个识字不多的农民成长为作家的,除了自己勤奋以外,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写的小说念给农民听,念给自己身边的人听,因为他写得东西都是农民的事,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他认为农民和身边的人是最有发言权和修改权。所以请他们提意见,这篇文章对我的

影响很大,从此,我写文章喜欢请别人提意见,单位的领导、同事,我都请教过,过去,没有电脑需要打字员打材料的时候,在打印的过程中,对某些觉得不顺眼的词语等,我还向打字员请教过,我觉得只要对自己有提高、有帮助,什么人都可以请教,特别是象我们这种写作水平不怎么高的人,更需要请教别人,求得别人的帮助。

最后我说两句对新闻写作作一个总结,三句话:掌握方法,善于观察,勤于动笔,写作方法很多,只要掌握基本的,建议大家买一本新闻写作的书看一下,掌握基本的方法,基本的方法都不懂,就没办法写出好的新闻,比如就,新闻写作的六要素都不知道就写不出新闻。哪六要素。简称“5W1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

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用铜鼓话说就是:么人为么事,在么地打么人,打成么样了。

善于观察,新闻时时有,处处有,就看你能不能体验到。

勤于动笔,这是关键,看到新闻,不愿动笔,或者说动了笔不愿反复修改,都是得不到好新闻稿的。

必须说明的是,我今天谈的是指新闻写作技术,是向报纸、刊物投稿的技巧,不包括向档案网站投稿和向赣档信息投稿。也不包括向宜春档案投稿。因为严格来说,档案网站只能算是工作动态网,算不上是新闻网,你可以搜索一下,档案管理达标这样的消息不会少于100条,全国各地的同类消息不同时间不分新旧,反复刊登。北京某单位档案管理达标的消息,登,江西某单位档案管理达标的消息,登,宜春某单位档案管理达标,还登。可见,中国网属于工作动态网,而不是新闻网。所以,向中国档案网搞稿不应居泥于新闻,只要是工作情况的稿件,都以投。不要考虑内容的新旧。向中国档案报和中国档案杂志投稿就必须内容新,形式新,角度新,否则不可能上稿。

新媒体新闻写作与制作

网络新闻业务与传统新闻业务1、新闻资源的全面利用2、层次化、网络化的新闻组织方式3、实时的文字报道4、多媒体采访与报道5、新闻报道中各种层次的互动 网络新闻编辑的四个层面1、网络新闻的选2、网络新闻的加工3、网络新闻的整合4、网络新闻的延伸 网络新闻编辑的角色特点1、网络新闻编辑的主动性与被定性2、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整合性和原创性3、把关人角色 网络新闻编辑的发展趋势1 、多媒体内容编辑的比重将不断上升2、网络新闻编辑分工不断细化3、网络新闻编辑新闻加工向高层次发展4、从面向单平台编辑向多平台编辑发展 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采集相同点是什么1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不变2对新闻工作基本原则的坚持不变 网络新闻采集的优势在哪里1、网络新闻作品的多层次写作2、全时与互动3、新闻资源的利用4、多媒体技术的利用 影响网络新闻采集的因素1、政策环境2、法律环境3、著作权法4、经济环境5、技术环境因素 对网络新闻真实性的判断1多源求证2内容分析3调查核实4技术判断 网站策划指1、根据现实的情况与信息,判断市场变化的趋势,针对未来网站建设做当前决策2、对网络媒体的规模、结构、形象进行整体设计3、预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谁来做。 网站策划解决的问题1网站战略发展策划2网站内容策划3网站形象策划4网站市场行销(如何提高访问量)5网站品牌形象推广6网站内部人员安排 网站策划的原则1指导原则2全面原则3个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迅速原则6团队原则 调查分析阶段1网站的服务对象2社会环境3竞争对手4自身条件分析 属于内容的构成要素1网页名称2标题3正文4图表5标语 一个网站的网页构成:主页(homepage)首页(frortpage)新闻文章页(news articles) 属于造型的构成要素1标识2文字3图标4插图5动画6背景7声音 网页编排设计原则1网页编排首要原则@主页以占用空间和带宽小的静态文本和小图片为主@避免占用空间大的背景、图表、视频、动画在主页上出现@建立合理的网站布局,链接点不要太多太杂2版面布局原则:统一性原则、均衡性原则、对比性原则、节奏性原则、视觉冲击中心 新闻网页设计注意原则1简化新闻信息的阅读路径2网页的设计应以功能为先3借鉴报纸版面编辑方法原则4利用新技术,方便网络新闻的打印 新闻栏目与内容的规划1依据新闻来源的特色2依据报道内容的特色3依据与其它媒体合作形成的特色4依据新闻延伸形成的特色5依据对传统新闻栏目分类的借陈出新 网页框架布局的设计1框架模式2文字的编排3字体的运用4网页设计中的色彩 主页的功能1对网站内容的介绍2引导浏览者到他们要去的地方3吸引网民的注意力 新闻网站的一般结构1分类新闻2新闻服务3多媒体新闻4地方性新闻网站 网络新闻标题的主要特点1题文分家2慎用长题3大多单行4宁实勿虚 网络新闻单行题的制作1、一句话题2两(三)句题、一条新闻3两句题两条新闻4标题+摘要4标题群 标题群:是围绕某个主题或事件,在一个大标题统率下,由多种传播符号(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构成、即时滚动播出多个存在相互关联的新闻小标题的集合标题群写作形式:1标题群的小标题一般是加“[ ]”标志2在一些网站也采用“大字号标题+小字号标题”的方式,“小字号标题”一般是作为副题,“大字号标题”作为主题标题群形式优势1大标题将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最新、最重要的事实突出2将不同的新闻事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充分展现新闻事件的动态性和新闻事件间的相关性3既突出了新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又为普通用户梳理出事件发展的脉络4展示出立体化的传播思维和空间层次感,形成一种网络新闻专题报道样式 网络标题的加工原则1准确2客观、真实3掌握分寸4导向正确5言之有物6生动形象 锤炼标题文字12删去可有可无的字3改变叙述方式4适当运用约定俗成网络新闻内容整合编辑的手段1依据新闻素材组织新稿件:综编、缩编、拆编2编辑引导性内容:为引导阅读而撰写导读、加小标题、加注点评3 相关内容的编辑1配相关内容1)同一事件的相关内容2)类同事件3)配资料4)有关服务2、 2)全文切入3) 关键字超级连接3、把握好尺度(1)注意关联性(2) 坚持正确导向 热点事件的报道一段时期内,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 灾难新闻报道1客观的报道2报道事故的同时,

新闻采访写作

新闻写作课程复习资料 一、识记:概念类 1、导语:是消息文本的开首部分,它是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事件)进行浓缩、提炼,展示其最新鲜、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对受众形成看一眼就被吸引住的力量。简言之就是消息开头用来揭示新闻要点和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部分。 导语的类型包括:归纳性、描绘性、叙述性、提问式等等。 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概括内容提供有效信息;二是展示亮点吸引受众眼球;三是设置悬念激起受众兴趣;四是变换套路,借鉴散文优长。 2、通讯:是关于新闻事实的延展性报道。包括内容的延展、时间的延展、空间的延展、背景的延展等。作为文体群的通讯,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等一般通讯,也包括特写、调查报告、采访手记、专访等文体。 通讯与消息文体的差别就在于它的延展性。 3、深度报道:就是某些通过展示宏观背景,对新闻事实(事件)进行分析、解释、预测以达到相当深度的报道总称。即“以今日的势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 4、新闻小故事:又叫“小通讯”,是一种记述情节曲折完整的新鲜事实的短通讯。 5、特写:是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事物特征的精彩片断,生动形象地再现典型事件、人物和场景的新闻体裁, 6、新闻根据:又称新闻由头,它是报道新闻的依据,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时间依据和价值依据;价值依据表明为什么报道,时间依据表明为什么此时报道。“新闻根据”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救活有意义的“迟到新闻”。 7、新闻特写的写作要求一是对片断加以突出和放大;着力写富有特色的片断;着力写绕有情趣的片断;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方式。 8、蒙太奇式结构:蒙太奇是一种电影语言,其特点是镜头之间讲究必要的跳跃和组接。把电影镜头的组合关系和连接方法,即“蒙太奇”手法,运用到通讯写作中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 “蒙太奇”手法就是依据情节的发展和受众注意力关心的程度,把一个个镜头合符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受众得到一个明确的印象和感觉,这样的一种手法,就是“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手法运用于新闻写作,其作用是省去句、段之间过渡文字。 9、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主旨和灵魂。它是作者从新闻素材中提取出来的、用来烛照全篇的、可以给人以启发的理念,是作者通过事实想要说的“话”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话”。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是具体展示和叙述新闻事实的部分,是提供相对完整的新闻信息的部分,目的是让受众了解新闻事实的详情。 10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消息的标题就是内容高度概括的、简明而醒目的题目。或者说,标题就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受众关注的文字,是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 消息标题有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两种形态。 11、复合标题中的引题作用是引导,为正题的出场作准备;正题的作用在于以简洁的语言交待新闻事实(事件),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新闻,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在哪里。副题的作用在于对正题的内容加以必要的补充、延伸,以进一步扩大引题和正题的效果。P236-237 引题引出正题的方式可以是交待背景进行铺垫,可以是渲染气氛加以烘托,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引出正题。12、综合消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记者围绕某一个中心,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进行采访,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另一种情况是由媒体编辑对各媒体就某一新闻事实(事件)所作的报道加以综合。写作技巧“点面结合用材料” 13、述评消息:有述有评、夹叙夹议的消息类型。特征:以述为主,以评为辅,言简意赅。 14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背景是对人物或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和现实环境;狭义的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说明、烘托的材料。 15、非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它们与事件不同,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或空间界限,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

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业

理论分析题 ?1、论述新闻策划的类型及其作用,结合实例阐述新闻媒体新闻策划的要求及方法? 答:①类型: 借势策划。借势策划是报纸以及各种媒体常用的一种策划手段。如利用法定节日,大型政府、民间活动等,借活动事件本身扩大其内涵加外延,增加报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造势策划。这种策划属。无中生有”、平地起春雷的一种策划。 联动策划。就是利用各地派驻记者的优势,及时联动.把新闻事件放大。 体验采访。这种类型策划,是通过记者记录各行业鲜为人知的酸甜苦辣,告诉读者互相理解多么重要。 暗访策划。这种策划多用于舆论监督报道。这类用于舆论监督类报道要在报社能够保障记者安全前提下谨慎使用。追踪策划。这类策划多属于重大新闻的延续报道,很多情况下若不是媒体的紧追不舍很难有最后结果,实际也是媒体参与新闻事件本身,给受众一个明白结果的报道。 揭秘释疑。这是一种掌握读者心理、投其所好的策划。

②作用:1.能充分发挥报道者的主观能动性。新闻策划是报道主体作用于被报道客体的一项主观能动性的思维活动。 2.能充分发掘新闻价值。 3.促进了新闻媒体的合作和互学。 4.增强了新闻媒体的社会效应,提高了经济效益。 ?2、结合封口费事件谈“有偿新闻” 并分析新闻报道失实的表现及其原因 一、当代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 1、一味追求轰动效应。 2、记者缺乏鉴别力 3、相关知识严重贫乏。 4、凭空捏造谋取私利。 5、制造假象躲避监督。 6、事物复杂判断困难。 7、有偿新闻击倒记者 8、网上新闻鱼龙混杂。

?

?5、采访不到第一主角时,可以采访周边的人,如员工、熟悉他的人。 一是正面引导,促使采访对象改变态度。 ?二是触及要害,激发采访对象接受采访。 ?三是设法“攻心”,争取采访对象的合作和信任。?四是迂回“包抄”。 ?第一步:要准确地判断决拒绝的原因。 ?第二步:对症下药,对采访对象开展争取合作的工作。

新闻写作

自媒体时代的全民专业报道(总序) 传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媒体却是一个历史性的产物。 当号子、烽火狼烟、鱼肚尺素、鸿雁传书、招幌等古老媒体成为人们美好记忆的时候,当报刊、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让人颇为倾心的时候,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却把人们对新事物的欣喜若狂搅得天翻地覆了。MSN、ICQ、QQ、博客、播客、微博、公民新闻网站等自媒体的层出不穷,令人们目不暇接。我们不得不说:媒介真的就是信息! 历史上,人们的需求似乎都不是自己真实的需求,正如消费社会,太多的需求是被他人创造和培养出来的一样。其实,人们对媒体的接近权与传播权也是被提醒的权利。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代,人们绝不会想去拥有媒体接近权与传播权。只有当技术进步、经济水平提高、物质产品丰富、精神需求扩大的情况下,一些政治家与学者们突然告诉人们,“传播权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于是,对媒体接近权与传播权的奋争,似乎成为人类政治变革中的重要主题,也必然是民主平等应有之义。因此,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来,媒体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武器,不断地变换角色,不断地改弦易张,不断地进退自若,成为极具魔力的法杖,令人们对之心神俱醉。

媒体接近权与传播权,从此,成为一代代人求之不得的梦想。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终于遏止了这个梦想的无限蔓延。如同中国古人的飞天传说一般,随着嫦娥卫星的成功发射,梦想竟为现实! “自媒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2年Dan〃Gillmor 对其“新闻媒体3.0”概念的定义中,“1.0”指传统媒体或旧媒体(old media),“2.0”指新媒体(new media),“3.0”指自媒体(We media)。2003年7月,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对自媒体进行如此界定: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的专著《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充分体现着自媒体的特点:即全民新闻报道,全民受众即时接受全民生产者新闻。在自媒体时代,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声音来自多元世界,自媒体有别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概念。总之,自媒体的特点是平民化、个性化、

新闻写作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记者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是 A.社会活动家的职责( D ) B.时代瞭望者的职责 C.历史记录者的职责 D.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职责 2.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 C ) A.实事求是原则 B.依靠领导原则 C.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3.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B D.内外有别原则) A. 流与源的关系 B. 源与流的关系 C. 并列关系 D. 等同关系 4. 记者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当前,在"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 方面,首先要坚决反对( D ) A. 采写人情稿 B. 拿原则作交易 C. 见利忘义 D. 有偿新闻 5.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 D ) A.搜集创作素材 B. 采风问俗 C. 取得人证物证 D. 识别和获取新闻 6. 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可以决定报道 的质量,还可以( A ) A.指明采访的去向 B. 赢得采访的主动权

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 D. 把采访引向深入 7. 在采访中,记者既要"身入",又要"心入"。"心入",就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对客观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还要( D ) A.广泛地接触群众 B. 多方面地挖掘材料 C.细心地掂量各种材料的价值 D. 真心实意地和群众打成一片 8《. 人民日报》有位记者,曾采写了一篇令人振聋发聩的新闻述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这次采访的成功,主要是因为( A ) A.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B. 记者的头脑灵活 C.采访的机遇好 D. 记者的笔杆子硬 9.采访中开好座谈会首先要求( C ) A.认真做好记录 B. 注意同与会者展开讨论 C.根据采访目的选好对象 D. 把握好座谈的气氛 10. 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 A ) A.不受具体答案的限制 B. 思想更加开放 C.有思想活动 D. 有细节与故事 11. 记者为了全面报道长江三峡建设的情况,较长时间住在三峡工地,这种采访方式是( A ) A. 蹲点采访 B. 隐性采访 C. 易地采访

新闻写作试题库(超全)

新闻写作试题库(共287题) 一、填空题:(56题) 1、狭义的新闻指(消息)。 2、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3、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4、(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5、(言之无物)是写新闻的大忌。 6、新闻写作的原则是(用事实说话)。 7、新闻写作的要求是(真、短、快、活、强)。 8、新闻的快应以(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为前提。 9、新闻报道要快的表现是一(及时)、二(适时); 10、新闻的思想性是指(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 12、新闻写作要求强的(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1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陆定一)。 14、新闻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15、新闻的要素说的是(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事实材料)。 16、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 17、新闻背景从作用分为(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 18、背景材料可用于(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三个不同部分。 19 、新闻的主题应从(新闻事实挖掘)中来。 20、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二是(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21、选择最佳角度是表现(新闻主题)的好办法。 22、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错开角度)。 23、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24、动态新闻(叙述)为主. 25通讯重于(叙述、描写); 26述评新闻兼有(新闻和评论)两种作用。 27、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导语、正文、结尾和标题)组成。 28、新闻通常有金字塔(倒金字塔、倒正混合结构)三种结构形式。 29、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把高潮或结局排在开头,把最不重要的材料排在后面)。 30、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将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安排到最后一段)。 31、倒金字塔结构的开头部分称(导语)。 32、倒、正混合结构的特点是(有一个好的新闻导语和有一个重要的新闻结尾)。 33、新闻导语的“导”字有(开始、启发、引导)三个涵义。 34、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对新闻事实作充分的具体的报道和说明。 35、简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 36、消息一般分为(简明新闻、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 37、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横断面综合报道) ,二是(纵深度的综合报道)。 38、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范长江)。 39、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 40、通讯《西行漫记》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特)。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 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 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 四、新闻采访的涵义: 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 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 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 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 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 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 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 2采访对象:复杂性专业性目的性 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 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

新媒体文本写作技巧及方法

新媒体文本写作技巧及方法 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其呈现信息的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用户浏览新闻的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新媒体新闻文本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也随之发生改变。下面,为大家分享新媒体文本写作技巧及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提要突出关键词 新媒体用户点开网站主页的相关标题进入正文后,会在正文标题下面看到一小段话,一般100字左右或更短,这就是内容提要。有一些网站的内容提要直接放在主页新闻标题下面,例如英国BBC网站;还有的网站采用弹出式标签技术,当鼠标滑过某条新闻标题时弹出文字框显示该条新闻提要,移动鼠标后文字框自动消失。内容提要的作用是解释或补充标题的内容,报告新闻事件最新的动态,文字要简练,尤其要注意突出关键词。关键词是一个文本中的核心词语,揭示稿件最核心的内容,以吸引用户,提高文本的检索率和利用率。一般来说,关键词包含在新闻5W中,关键词的数量不宜过多,三至五个即可。 正文:语言简洁,内容平实 1.简洁。新媒体新闻文本一般保持一个屏幕长最好,最长不要超过两个屏幕;每句话要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段落简短。

2.语言平实。文本用最简单、准确的文字告知信息即可,不需要大段大段的抒情议论,要避免花哨难懂的词汇,多采用通俗平实的文字。记住用户浏览新闻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不是追求文学性。 3.一段表达一个意思。用户在阅读新媒体新闻文本时大多是跳跃式阅读,因此,文本最好一个段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便于用户搜寻式阅读和跳跃式阅读。 4.多用小标题。过长的新媒体新闻文本要善于用小标题将文本分成几块,便于用户搜索和选择信息阅读。 5.重要信息优先原则。文本要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最前面,无论是整个文本写作还是文本中的某一个段落写作,都要遵循重要信息优先的原则。新媒体用户绝对不喜欢在文字堆里艰难跋涉,他们希望在开头就能找到想要的信息,这与传统新闻写作中要求的“倒金字塔结构”完全一致。 注重事件背景介绍 新媒体新闻文本写作中背景使用非常重要,有时候用户对背景信息的关注高于新闻本身。文本中多运用事件背景可以让用户对新闻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入,也有利于用户围绕新闻获取拓展性信息。并非所有事件背景都要写进文本,要选择能说明问题、紧扣报道主题、用户有兴趣了解的事件背景,注意背景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

研究·研讨与交流 引言 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媒以一种新型媒体的状态存在,并在近年来实现了迅猛发展,给传统的新闻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在深层次上影响着我国传媒领域的变革与发展。新闻写作作为传媒领域中的重要环节关乎着媒体传播质量,且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写作领域受到了来自思想、模式、渠道等领域的冲击,因此必须在探索网络传媒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的基础上运用专门的写作模式来满足受众对信息获取的基本要求,从而实现网络传媒的传播目标。 1.媒体融合时代网络传媒概述 1.1网络传媒的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诸多传统行业带来了深远的技术变革,随着网络新闻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量大、交互性强、针对性强以及定制化服务成为媒体领域的典型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网民的阅读习惯。所谓的网络传媒实际上就是一种介乎于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媒介系统,与传统的媒介系统不同的是网络传媒是完全依托于网络和信息技术之上的,起到了信息交流和传递的作用。网络传媒的出现实现了新闻信息的制作、传播、获取以及推广等多个环节的深度变革,用户可以根据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在网络平台上浏览自身感兴趣的新闻信息,甚至可以享受定制化的服务,这无疑极大地改善了用户的访问体验,提升了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之间的交互性。 1.2网络传媒的基本性质分析 1.2.1信息量大 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解放了媒体传播领域的生产力,使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声音的传播和处理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得以实现,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大大增加了新闻的信息含量,可以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同时,在信息传输技术和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单位面积的存储芯片可存储的信息量变得越来越大,且信息传输的速度更快,即单位时间内用户接收的信息含量也越来越大,这些都奠定了网路媒体在传媒领域的主导地位,并成为传媒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1.2.2系统复杂 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人类的信息交流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由原来的口口相传,到后来的书信交流,再到后来的电报、电话交流,如今正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与远在天边的亲朋好友“见面”、畅聊,可以说网络化媒介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给了人们极大的便利,使信息传递方式更加快速、便捷,同时在信息传播的途径上更好地体现了网络传媒的复杂性,所需要的平台和资源支撑也越来越庞大,同样的人们通过这一复杂的平台也可以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工作和交流方式。 1.2.3交互性更强 交互性强是网络系统的典型特征之一,同时网络传媒更是将这一特征发扬光大,人们不仅可以在网络上浏览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还可以通过交互平台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网民交流思想,传递感情,倾听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域的人的声音,更好地体现了“家天下”的宗旨。同时,网络传媒特有的信息搜索、智能识别以及网页定制等内容还可以为网民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尤其是大数据的开发和运用更加提升了用户的浏览体验,如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等网站均可以对用户地浏览记录进行自动识别,归纳出网民的个性爱好和感兴趣的专题报道,从而自动给浏览者推送相关内容,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异属性。 2.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写作的规律性分析 2.1写作风格 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新闻写作的风格出现了较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 摘 要: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的新闻媒体行业带来了深刻的技术变革,网络传媒已经成为当前新闻传媒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写作的模式表现出了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典型特征,加强对网络信息时代新闻写作的规律性分析,可以帮助媒体从业人士更好地把握新闻写作发展的时代脉络,并为网络传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媒体融合时代网络传媒的定义和性质出发,深刻剖析了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传媒的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写作;特殊规律;网络传媒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11-100-02DOI:10.19483/https://www.wendangku.net/doc/c918273117.html,ki.11-4653/n.2017.11.034 文/靳树乾

新闻写作练习试题有答案解析

新闻写作习题练习库(夏玲) 新闻知识写作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真实性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是:新闻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守的原则。 2、故意失实 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3、非故意失实 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4、用事实说话 指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或者说是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总之,是“事实”和“观点”的结合。 5、新闻的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 时效性——指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越短,则时效性越强。 可读性——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把新闻报道写得让读者愿意读、喜欢

读、读的下去。 针对性——两层意思:一是指在写新闻时,你的心中要有对象感,二是要明确你为什么而写,你的报道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而发。 6、新闻角度 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7、“倒金字塔”结构 消息的倒叙结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把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叙述,后发生的放在后面叙述。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 8、“蒙太奇”结构 把新闻事件的情节、场面、细节写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利用跳笔省略过程的叙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再组合和连接而成写作表现方式。 9、新闻语言 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文字语言叫做新闻语言。 10、新闻白描 新闻白描,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 11、新闻背景 宏观意义上的新闻背景,是指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狭义的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笔记-背诵版

新闻采访与写作 绪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访有很强的依赖性 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①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②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③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秉笔直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2、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围绕事实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前者是后者的认识基础。两者功能又有着明显区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有着一致性:都是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有制约作用: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要写得好,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 一是对通过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过,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二是对采访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其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 三是对采访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耐人寻味、意蕴丰富之处。 3、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①敏锐发现生活中的异常; ②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③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 2)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解决新鲜的报道内容和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形成的矛盾,唯一方法就是提倡新闻创新思维。 ①求异、求新、求变,特立独行,另辟蹊径; ②发挥想象能力,进行积极有效地联想; ③不断探索新方式、方法。 3)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 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 ②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 ③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①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 ②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 ③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5)不畏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

新闻写作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记者应当履行的基本职责是( D ) A.社会活动家的职责 B.时代瞭望者的职责 C.历史记录者的职责 D.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职责 2.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是( C ) A.实事求是原则 B.依靠领导原则 C.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D.内外有别原则 3.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B ) A.流与源的关系 B.源与流的关系 C.并列关系 D.等同关系 4.记者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当前,在"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方面,首先要坚决反对( D ) A.采写人情稿 B.拿原则作交易 C.见利忘义 D.有偿新闻 5.新闻采访的目的是( D )

A.搜集创作素材 B.采风问俗 C.取得人证物证 D.识别和获取新闻 6.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可以决定报道的质量,还可以( A ) A.指明采访的去向 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 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 D.把采访引向深入 7.在采访中,记者既要"身入",又要"心入"。"心入",就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对客观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还要( D ) A.广泛地接触群众 B.多方面地挖掘材料 C.细心地掂量各种材料的价值 D.真心实意地和群众打成一片 8.《人民日报》有位记者,曾采写了一篇令人振聋发聩的新闻述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这次采访的成功,主要是因为( A ) A.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B.记者的头脑灵活 C.采访的机遇好 D.记者的笔杆子硬 9.采访中开好座谈会首先要求( C )

A.认真做好记录 B.注意同与会者展开讨论 C.根据采访目的选好对象 D.把握好座谈的气氛 10.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 A ) A.不受具体答案的限制 B.思想更加开放 C.有思想活动 D.有细节与故事 11.记者为了全面报道长江三峡建设的情况,较长时间住在三峡工地,这种采访方式是( A ) A.蹲点采访 B.隐性采访 C.易地采访 D.交叉采访 12.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有( ) A.选题是否有典型性 B.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 C.问题是否有新闻价值 D.能否给人以启迪或教训 13.采访中抓问题应当抓( C )

新闻稿写作要求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以下有几种新闻的格式: 新闻的要素 “五个W”和“一个H" “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 “一个H”:How(如何) 新闻的分类:消息、通讯、评论等 新闻的结构: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高度概括,抓人眼球 导语: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写作要律: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 倒金字塔 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新闻线索的特点 简略:没有过程、没有细节 零碎:只是信息碎片 稍纵即逝:有时效性,像新闻一样 偶然性:可以出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家乡与真相混杂:有时可能是虚假的信号 二、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 a、跳出会议程式,找出群众感兴趣的事A、会议 b、体会报道插话,注意即兴发言 c、会议材料是线索库 B、其他的媒体的报道 (1)与其他媒体向比较 (2)捕捉报道相关联的因素 (3)留意通话不经意之处 C、聚焦“工作热点” D、留意生活小事 E、社会网络 要求记者多交朋友,搞好自己的网络、朋友圈 三、采访准备 1、平时的积累准备: 政策上的准备 知识上的准备 业务技能上的准备 情况上的准备 2、临时准备: A、进一步学习同这次采访相关的政策 B、尽快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 ①基本情况 ②分析采访对象已有的报道材料

C、努力寻找并分析已有的报道资料 D、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 采访的范围和对象 采访的时期和步骤 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急问题 E、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如介绍信、稿纸、采访笔等 四、善“问”的要求 要问得自然:指提问的态度和气氛,注意态度要诚恳亲切,切忌高人一等,问题应在脚套中自然而然地提出 要问得合适:指问题的目标导向,注意记者提出的问题应是只有采访对象本人回答才合适的问题 要问得有策略:指提问的战略战术,既要将先准备好的问题以逻辑顺序提出,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尤其对敏感棘手的问题必须掌握原则,注意分寸 要问得简明:指提问的表达形式,要明白无误,让人容易理解,又要注意简练、切忌啰嗦五、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现场观察: 对事物的基本情况和现场的情景,气氛灯要观察清楚 对事物的“动态”和细节要注意观察 要注意学会“透视” 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观察位置和角度 人物观察: 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 要注意观察被采访人物的有个性特征的动作和语言 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事件性新闻采访 是指报道那些有一个明显的起止时间,有一个有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界限的相对独立的时间所进行的的采访活动 事件性新闻采访的类型 突发性事件采访:是指事前没有任何预告,突然发生的时间的采访,如飞机失事、货车相撞、地震、台风等。具有急、乱、快的特点。

中西方新闻写作比较案例

以中美主流媒体报道金正日逝世为例, 从新闻稿件写作业务上比较中美新闻的差异 通过对CNN中文网克里斯蒂安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逝世》的报道和新华社发的特稿《朝鲜领导人逝世,不接受外国代表团的吊唁》的报道中分析比较,我得以下一些结论。 克里斯蒂安的报道短短不足三百字和新华社的六百字报道,大致的有着相同的内容。基本主体都是报道金正日逝世,以及葬礼安排的相关情况。但在这个主题下,各自说话的角度很不一样,在内容的组织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仔细揣摩就会发现里面大有文章,既是意识形态的不同这个大前提下决定,更是中美新闻观念不同所结出的果实。 1、CNN的新闻报道可读性相比中方新闻报道更强 中方的报道继承了一贯的新闻消息的叙事方式,消息标题点名主要事件,导语部分介绍主要事实,然后依据倒金字塔结构,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等。 这些耳熟能详更可以说是千遍一律的新闻写作手法,虽然新闻很好的完成了新闻告知的任务,但我觉得新闻写做“以人为本”方面还很有欠缺,即使是中国主流媒体的新闻稿件。从《朝鲜领导人逝世,不接受外国代表团的吊唁》的新闻中我们所了解到的信息都是基本的告知功能,读完后的感觉是:朝鲜死了一个领导人叫金正日。至于这个金正日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特点、他的死会给朝鲜或是世界会有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至于文章中大肆写的什么领导人讲了什么话,葬礼是怎么安排的都不是我所关心的。这是一篇中国时政新闻中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稿件,一样的严肃叙事方式,固定的写作模式,严肃冰冷的信息编码,这对于感性的或是对政治不是那么敏感的受众是毒药,绝对不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关注兴趣。 CNN的华尔街报道文体这种“故事化”“人性化”“贴近性”“强大的信息释放”相比中国新闻界的时政报道而言,更具可读性 美方的新闻《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逝世》的消息,内容简短却信息量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信息正是受众感兴趣,也是能唤起受众注意的编码。文中第一句是这样表述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从而确保这个贫穷却拥有核武装的国家稳定的责任,压在了他经验不足的小儿子身上。看到这样的开头,我想读者的神经都会立刻绷紧,心中会马上涌出这样的感叹:朝鲜要出大事了,主席死了,一个不足三十岁的儿子就要继承。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马上被唤醒,就会接着继续认真的研读这条新闻。其次,文章在介绍金正日逝世时有意识的提到了金正日喜欢美食和名酒,这些信息贴近普通群众的生活实践和感受,更容易满足读者贴近新闻,和猎奇的心理。在结尾反面简短的对朝鲜的现况做了分析,如“让这个高度军事化、正遭受着慢性营养不良和电力严重短缺的国家团结在一起。”简短却很公正的评价,如画龙点睛,信息饱满却字字玑珠,真正的做到了一切从读者出发。 在新闻结构方面,是典型的“DEE结构”即Descriotion、Explain、Exclusion。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华尔街日报体”在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第二部分,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第三部分,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第四部分,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

编辑记者招聘考试新闻写作试卷及答案

编辑记者招聘考试新闻写作试卷及答案

编辑记者招聘考试新闻写作试卷及答案 一、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作一则引语式导语(10分) 近来,日本朝野关于是否要发展核武器展开了激烈争论。几名政府高官声称应就发展核武器的可能性展开讨论,遭到各方强烈批评。不过,巴拉迪说,多名日本官员向她保证,日本政府无意放弃长期坚持反对核武器的政策。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3日在日本东京都大学举行的研讨会上发言时说:“我认为,任何国家向发展核武器方向前进都将是个可怕的错误,因为这会产生一种多米诺效应。” 巴拉迪警告说:“如果日本打算发展核武器,我们就不得不考虑韩国及本地区每个国家都可能获得核武器。” 巴拉迪说,日本是唯一一个曾遭到核武器攻击的国家,这段历史意味着日本在解除核武器方面应该承担“道德义务”,“我总是把日本视为解除核武器方面的火炬手”。 参考答案:(本报讯“我总是把日本视为解除核武器方面的火炬手”,针对日本朝野围绕是否要发展核武器所展开的激烈争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3日作出积极反应。同时她也警告说:“如果日本打算发展核武器,我们就不得不考虑韩国及本地区每个国家都可能获得核武器。”) 二、根据下列材料,写出一则不超过100字的概括式导语(10分)。 本月6日,贵州茅台酒厂宣布从 1月1日起茅台酒的出厂价

格将平均上调13%, 第二天,在上海南京路第一食品商店,酒精含量为53%的贵州茅台酒标价为828元/瓶,工作人员表示,两周前这一价格为788元/瓶,新价格于本月3日开始实施,涨幅约为5%。 同时记者还发现,部分商家已于本月初悄然提价5%左右。 业内专家解释称,茅台的涨价可能带动其它中高档白酒的集体涨价,但涨价幅度应该不会像茅台13%这么大,估计在2%~5%之间。白酒零售终端的涨价时间会比厂家提前,不过涨价幅度会略低于厂家,约在10%以内。 由于消费税加强增收等原因,白酒提价预期已成市场共识。据测算,白酒企业平均提价10%左右能够基本消化此项纳税新政的影响。 参考答案:(本报讯本月6日,贵州茅台酒厂宣布茅台酒的出厂价格将从明年1月1日起平均上调约13%,而事实上,部分商家在该决定宣布前就已经悄然提价5%左右,业内人士称茅台提价可能带动其它中高档白酒价格的整体上涨。) 三、在报上选择两条导语,一条是你认为写得比较好的,一条是你认为还能够改进的,请分别对它们作简要评述(14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总计12分) 1.“北京旧房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和“大多数北京居民不再去公共浴室洗澡”是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所拟的两条标题,请从新闻写作的角度比较分析它们的优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