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音乐史笔记

第一讲:原始社会音乐文化

一、原始社会音乐(9000余年前——公元前2070年)

四夷之乐: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1、原始乐舞:是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是我国音乐的最早形态。

1)《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黄帝时期创作,说明古代人们用竹制的弓,发出泥制的弹丸以追打动物。是反映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以狩猎为生的歌曲。见于《吴越春秋》。

2)《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译为:三个人拿着牛尾,踏着脚步,唱着八首歌。见于《吕氏春秋》。

3)《朱襄氏之乐》:用来求雨之乐(天旱)。见于《吕氏春秋》

2、原始社会乐器

1、籥(龠yue):一种原始管乐,主要为乐舞《大夏》伴奏,歌颂大禹治水有功。

2、离磬:将几个音高不同的磬编成一组。

3、苇籥(龠):伊耆氏时,用芦苇编排成的吹奏乐器。

4、骨笛:1987年5月,在河南省舞阳县新石器时代遗地出土的骨笛,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乐器,距今约有9000年的历史,将我国原有的

5、陶埙:是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土的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原始吹

奏乐器,是我国特有的民族闭口吹奏乐器,以一空和二空居多。

6、陶响器:是原始乐器中有特使节奏色彩的乐器,以小巧玲珑和多种奇特的形状为

其特征。

远古时期的乐器已有:打击乐器——土鼓、钟管乐器——埙、龠

二、夏商的音乐文化(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

1、六代乐舞

《云门大卷quan》黄帝祭天神

《咸池》(《大咸》)尧祭地神

《韶》《大磬》舜祭四望

《大夏》《夏籥》禹祭山川

《大濩》商汤祭先妣

《大武》周祭祖先

2、商代的乐器和乐律

1)乐器:①铜铃

②虎纹特磬:1950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是商代晚期遗物,该磬通体饰以虎纹,发音略高于﹟C,同墓室还随葬24名乐女,反映统治者的冥界意识和享乐观念。

3、商代的音乐教育机构称为“瞽宗”(gu zong)。

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1)礼乐制度:是指古代为维护君臣上下等级秩序而建立的一套文化典章制度,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周朝的礼乐制度是以礼仪和音乐等级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礼仪制度包括礼节和仪式。音乐等级体现和乐悬。指乐舞行列。乐悬是指钟磬多少的规格。(天子四面悬挂、诸侯三面悬挂、卿和大夫两面悬挂、士一面)

“房中乐”:用于殿堂,设乐悬是宴请宾客用的音乐。

2)新乐和古乐

①古乐:就是雅乐,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表演的乐舞和演奏的音乐,是取其歌辞典雅纯正之意,雅乐分大雅和小雅,大雅是大典的乐歌,主要用于祭祖大典中。小雅接近于民歌加工改编而成,用于诸侯的大射典礼。

雅乐的特点:A:多为男性表演的队形变化的群舞形式。

B:音乐表演有一定的程式规范。

C:有特定的内容和历史内涵。

D:具有修身养性、和睦家庭、安定社会的教育意义和作用。

②新乐:又叫郑卫之声,是黄河流域一带郑国、卫国、齐国的民间歌曲,后世儒家贬为“淫声”、“靡靡之音”,是一种娱乐性观赏性极强的歌舞与艺术形式,也有滑稽的成分,是为了适应新型地主阶级享乐需要而建立的新的音乐内容与形式,它的问世加速了“礼崩乐坏”的进程。新乐和古乐的对峙反映当时社会变革中音乐领域内新旧势力相互交替的客观事实。特点:表演为女性或侏儒、舞蹈动作夸张、音乐放纵没有节制、没有内涵和内容。

3)周代的音乐教育机构——大司乐

①性质:是周王朝音乐机构的名称,也是这个机构中最高掌管者的职称。有1463

人工作人员,大司乐是世界上出现的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

音乐表演机构。

②分工:乐师、大师、中师、小师、鼓曚。乐师教国子小舞,大师和小师分别教乐律、音乐和各种乐器演奏,鼓曚配合大师及担任弦歌诵诗的任务。

③培养对象:贵族的子弟(王和诸侯的长子——世子;公卿大夫的弟子——国子);民间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

④教育内容:乐德——音乐伦理;乐语——演唱;乐舞——舞蹈

⑤最高掌管者掌管:音乐行政、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⑥目的:让贵族子弟学习礼与乐,懂得礼乐制度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有效措施。

4、周代的乐器

1)八音:周代乐器的分类方法和名称,周代乐器数量增多,为了便于学习和认

识,依据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

共分成八类:金(钟)、石(编磬)、土(埙)、革(鼓)、丝(琴瑟)、木(拀)、匏(笙)、竹(萧)。2)曾侯乙墓及钟鼓管弦乐队的编制

1978年6月,在湖北省随县发掘的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125件乐器,其中有65枚编钟,编磬32个。乐器集中在大墓的中室和东室,每个编钟上都刻有铭文,均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音,所能发出的两个音之间的关系是大三度或小三度。可达五个八度,并由此可以明确钟鼓管弦乐队是按照八音分类法进行,并由13人编制。

5、周代的乐律

1)伶伦作律:出自《世本作篇》例举了十二律和七声音阶的名称,这是中国乐律史上最早的关于十二律和七声音阶的记载。

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

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yi)、应钟。

2)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即确立了音乐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春秋时期出现,它所产生的各律形成一种律制,称为三分损益律。作者为管仲,记载在《管子·地员篇》中,三分损益法采用五度相生律的求律方法生出宫、商、角、徵、羽五音。

6、音乐作品

1)《易经》中的商周歌谣,亦称《周易》《易经》是一本古巫之书,儒家经典之

一,表现爱情、婚嫁、劳动、友情等内容。

2)《诗经》:是周代采风制度的直接成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

“风”“雅”“颂”三类诗歌,共305首。采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

3)《楚辞》:是战国时期南方流行的一种歌曲体裁,在楚国民歌基础上经文学家加

工后形成的音乐形式,也是战国时期楚人屈原“骚”体类作品的一个

总集,其中歌词大部分可以入乐歌唱,在音乐上使用了“乱”“少歌”

“倡”等新曲式结构形式。《楚辞》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民歌创作活动的成果之一。

4)《荀子·成相篇》:是战国时期荀子参照民间歌曲的结构编写的歌曲,成相最初是一种周代的劳动歌曲,后成为中国说唱音乐的远祖。

5)《九歌》是最能体现“楚辞”特色的作品,共有21首歌曲,是一部多神崇拜

的大型祭祀歌舞,音乐生动活泼,旋律性强,富于激情的特点,是世

界目前最完整的祭神歌舞的是个篇章,标志我国大型歌舞音乐的开端。

7、周代的音乐家

歌唱家:薛谭、秦青、韩娥(战国时期韩国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演奏家:伯牙、师旷、师涓、师襄、师文

8、音乐思想及著作

①儒家——提倡音乐和肯定音乐,代表人物:孔、孟、荀

孔子——充分肯定音乐对于建立正常社会秩序和改造社会风气的作用,最高境界“仁”与“乐”。

孟子——提出“五与民同乐”

荀子——认为音乐能配合统治者的文治武功,调和各方面的矛盾而求同统一,是为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

荀子—《乐论》,目前所知我国成书年代最早的先秦音乐美学专著。

②墨家——墨子提出非乐,对音乐持否定态度,认为音乐不能解决老百姓的实际

问题。

③道家——老、庄提出大音希声,代表没落的贵族阶级的意识,认为人籁不如地

籁,地籁不如天籁,提倡自然神话的音乐。

9、《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

该书成书于西汉,是我国最早一部较完整体系的音乐论著。原有23篇,

现存11篇,完整总结的秦代以前的音乐美学思想和成就。

①核心内容是系统的论述了儒家礼乐思想,并对礼乐的社会功能第一次进行全

面系统的总结。

②对于音乐的本质理解有一定深度,肯定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是一种朴

素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③强调音乐反映国家政治状况与社会风气,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统治要求。

④认为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把音乐的和谐看成是宇宙万物的和谐体

现,并把音乐与道德、法律、政治同等看待。

⑤强调音乐的伦理教育作用,指出音乐必须接受政治伦理的制约

⑥对音乐美感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认为音乐应该使人产生愉悦的感受是人类不

可缺少的,而且要用音乐的美感来教育人感染人。对音乐的审美的认识是以雅乐

为最高标准,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第二讲:歌舞乐伎时代

一、秦汉音乐

1、音乐机构——乐府

1)乐府:设立于秦王朝,西汉统治者将秦朝的理念和制度上得以继承的音乐机构。

2)职能:①编写各种宫廷仪式音乐,包括祭祀、宴飨等;②采集、整理、改编曲

调和歌词;③编配乐器;④编写军乐;⑤训练军乐队;⑥研究音乐理论;

⑦组织演唱或演奏活动

3)规模:与周朝大司乐人数相当,也有上千人。

4)代表人物:李延年,协律都尉的领导职位;创作《乐府新诗》

5)意义:汉乐府对我国汉族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和促进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文

化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汉乐府撤消之后,许多专业的音乐家流落

到民间,对我国各地民间音乐的发展与提高起到一定影响。

秦汉时期音乐是以歌舞伎乐为主流形态的历史时期,歌舞伎乐与乐舞不同之处在于,他已脱离了乐舞阶段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早期形式,而在歌舞器乐独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歌舞艺术,更为生动细腻的艺术表现力,是音乐艺术进入更高层次的一种形态。

2、宫廷音乐

洛庄汉墓乐器群:1999年7月在济南章丘市枣园镇洛庄村发掘汉墓乐器138件,连同腐烂的乐器共149件,是继曾侯乙墓之后又一次重大发现。

3、民间音乐

1)相和歌:原是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既有原始的民间歌曲,又有在民歌基础上加工改编的艺术歌曲。它有三个发展过程:

①徒歌——只有清唱,无伴奏;②但歌——清唱+帮腔③“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即成熟形态的相和歌)——清唱+帮腔+伴奏

成熟形态的相和歌有三种调式“平调”“清调”“瑟调”称为相和三调。

常用节、笙、笛、琴等伴奏。

2)相和大曲:是在相和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大型歌舞曲,其艺术结构由三部分构成:①艳—引子;②多节歌曲—主体部分;③乱—结尾部分;并对唐代相和大曲产生重要影响,唐代的相和大曲分为艳、解、趋、乱四部分。相合大曲的流行和形成是中国音乐进入以歌舞乐伎为主流形态的新历史阶段的标志。3)鼓吹乐:汉代采自民间,又供奉官府,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的演奏形

式和乐种。最初由李延年根据西域的音乐特点创作,后来充当了军

乐。[包括横吹(马上演奏);鼓吹(排箫、笳);骑吹、铙歌]因而

鼓吹又称“短箫铙歌”,主要演奏乐器是排箫、笳。

4)百戏:汉代中国戏曲最早的源头,对后来宋、元戏曲有重要影响。百戏是汉、代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包括杂技、角抵、幻术、武术、杂戏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表演中一般都有音乐伴奏或伴唱,还有带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表演,可以看出已具有初期戏剧的某些因素。百戏从汉代到宋代一直都很盛行。4、古琴曲

1)《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该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

表现了战国时期铸剑工匠的儿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杀汉王,然后自杀的悲壮

故事,谱中有刺韩、冲冠、发怒、投剑等小标题。此曲是我国现存的琴曲中唯

一的一首具有戈矛杀伐的乐曲。嵇康;汉魏时期

2)《胡笳十八拍》;蔡文姬;东汉;琴歌3)《酒狂》;阮籍;魏末

5、乐律

1)声曲折:汉代歌曲演唱所使用的一种弯弯曲曲的表示声音高低的记谱法。

2)“京房六十律”:京房是我国第一个从理论上发现“仲吕不能还生黄钟”的律学家,实际上是用三分损益律从第十三律起继续往下推算直至第六十律。

3)京房准:京房采用弦律,制造了十三弦律准。准是弦律的正律器。

二、魏晋南北朝的音乐文化

1、民间音乐——清商乐(华夏正声)

清商乐: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和南方汉族民间音乐的总称,但主要成分是南方音乐,它承袭了汉代的相和歌,又吸收了南方的歌曲—吴歌、西曲。包括三类:1)中原旧曲;2)吴歌(江苏一带);3)西曲(湖北一带)

沿用平、清、瑟三调,用钟、磬、瑟等伴奏。

2、音乐家

1)嵇康:三国时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在政治上正义感和反抗性,他反对晋代统治者司马氏的统治,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他弹奏的《广陵散》最富盛名,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被称之为“嵇氏四弄”。

《声无哀乐论》是他所著的一本美学著作,基本观点是:音乐不能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是声讨儒家思想的檄文,他提出“心与声明为而无”的著名论断,他认为音乐是客观的实体,哀乐是情感的表现,两者没有关系,否定音乐有一定的思想内容,但他肯定音乐的娱乐作用,美感作用,否定音乐的教化作用、道德作用。

2)阮籍: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代表作《乐论》,《酒狂》记载于

《神奇秘谱》。《乐论》表面上继承了儒家音乐的观点,实际上是借批判“郑卫

之声” 来鞭挞马氏家族的骄奢淫逸。

3)萧衍:南北朝梁朝的皇帝——梁武帝,是中国佛教音乐史上第一位杰出的佛教音乐作曲家。

4)沈约:南朝梁文学家,代表作《梦溪笔谈》

5)曹妙达:北齐宫廷中的西域乐人,著名琵琶演奏家。

6)苏祗婆:北周一位龟兹乐人。

3、乐律

1)“荀勖的笛律”:晋代,制作出十二支笛,每笛适合吹一律,运用这种方法找到了“管口校正”的差数。并运用于清商乐三种音阶(古、新、俗音阶)

2)“何承天的新律”:东晋时期,一种十二平均律早期阶段的律制,比朱载堉早1100年。消除了十二律黄钟不能还原,不能“旋宫转调”的缺憾。

3)钱乐之三百六十律:南朝宋太史钱乐之提出。是在京房六十律的基础上继续用“三分损益法”往下生律,生出三十组不同率高的十二律。

4、乐曲

1)《碣石调幽兰》;丘明;梁代;已经发现的古琴记谱年代最早的手抄文字谱。“碣石调”源于相和歌“瑟调曲”中的《陇西行》。“幽兰”是乐曲所表现的风格内容。

2)《梅花三弄》;我国最早的一首笛曲,作者东晋桓伊,此曲分两大部分,前

六段为第一部分,由同一主题在不同段落中重复出现三次,

也是乐曲“三弄”的由来。

三、隋唐的音乐文化

1、宫廷音乐——多部伎

1)隋七部伎和九部伎

①国伎②清商伎③高丽伎④天竺伎⑤安国伎⑥龟兹伎⑦文康伎

又增设⑧康国伎⑨疏勒伎扩充为九部伎。

2)唐九部伎和十部伎

在随九部伎的基础上废除“文康伎”和“天竺伎”,加入“燕乐”和“抚南伎”成为唐九部伎,加入“高昌伎”变成十部伎。

3)坐部伎和立部伎:是唐朝宫廷燕乐发展的第二阶段,多为唐朝的创作歌舞,两者共有14部乐舞,以其各自的表现特色、规模和人数作为区分的标准,有西域音乐和中原音乐相融合的新风格,龟兹乐和西凉乐占有较重的比重。

坐部伎:唐代乐伎分部之一,与立部伎相对而言。在堂上表演,表演人数为3-12人,其音乐伴奏为丝竹细乐;风格细腻娴雅、幽静抒情,注重个人技巧,艺术水平高。

立部伎:唐代乐伎分部之一,与坐部伎相对而言,在堂下表演,表演人数少则60人,多则180人,其规模场面宏伟,气势磅礴,伴以擂鼓。

4)开皇乐议:隋文帝征求音乐人士专门讨论制定雅乐之事,开展一场关于音乐制度的争议,实质上是音乐领域内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一场历史性大辩论。

5)王建墓歌舞乐伎石刻:1942年在四川成都发现的一座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墓,发现里面由22人组成的宫廷乐队石刻,3件弹拨、8件吹奏、12

件打击,是唐代最为流行的龟兹音乐编制。

2、音乐机构和音乐制度

1)音乐机构

①属于政府机构太常寺管辖的大乐署、鼓吹署;

A:大乐署:掌管雅乐与燕乐,主管对音乐艺人的训练和考核,是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合一的机构,在音乐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严格的训练标准,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具质量和规模的音乐教育机构,属于政府统治管辖,是我国古代“燕乐”教育模式与观念的体现。

B:鼓吹署:卤薄与军乐的官署。卤薄是古代皇帝、皇后、太子等出巡时在其前后的仪仗队,规模在百人至千人不等。鼓吹署专门掌管仪仗中的鼓吹音乐和一部分宫廷礼仪活动,演奏音乐以“鼓吹乐”为主。

②属于宫廷管辖的梨园与教坊;

A:梨园:是唐玄宗在廷内设立的音乐机构,专门演习法曲。

B:教坊:是专门培训管理乐工与领导艺人的机构。

2)唐代乐藉制度

从北魏开始将犯人家属没入乐籍成为专门乐人的一种管理制度。

3、音乐作品形式

1)燕乐大曲:又称唐大曲,是隋唐年间一种综合的器乐、歌唱、舞蹈的多段的大型歌舞音乐,也是各类音乐形式中发展程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是建立在多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之上的产物。分为三部分:散序—(以器乐为主)、中序—(以歌唱为主)、破—(以舞蹈为主)。歌词唐代时采用诗体,宋代时采用词体。

2)法曲:又叫法乐,属于唐大曲中的一个品种,脱胎于佛教、道教法会而

得名。唐代时被纳入宫廷音乐中,得以更集中的发展,保存了汉族的传统音乐,

曲式结构与燕乐大曲无异,风格淡雅、声音委婉,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一种歌舞

俗乐。著名的唐代法曲代表作是《霓裳羽衣曲》。

3)曲子:隋唐时新兴的艺术歌曲,是城镇集市当中广泛用于填词的民间常用曲调,是一种反映当时市民生活的新艺术形式。与相和歌、清商乐一脉相承,有两种创作形式:一是由乐定词;一是依词配乐 4)诗声:唐诗中有许多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

5)变文:在唐代佛教寺院中用于宗教宣讲的一种宗教形式,其名称来源于佛教语汇,佛教教徒在宣讲教义时为把深奥的佛教哲理通俗化,利用讲故事形式进行宣讲,叫俗讲。所用讲唱的的本子叫变文。变文是一种散文和韵文交替出现的表演方式,表演者先用散文来叙述故事内容,之后用韵文形式进行演唱。变文有两种:A:佛教教义性变文,代表作《目莲变文》、《地狱变文》B:世俗性变文。代表作《孟姜女变文》

6)《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相传由唐玄宗根据西凉(甘肃)《婆罗门曲》改编的一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洋溢着仙境般的情调。南宋词人姜夔收入自己的作品《白石道人歌曲集〈霓裳中序第一〉》中。

7)健舞和软舞音乐

唐小型娱乐型舞蹈,爽朗、快捷、刚健叫健舞。舒缓、安详、表情细腻叫软舞 8)《阳关三叠》

又名《送官二使安西》作者王维,由于演唱时将其中某些诗句再三叠唱

9)《离骚》晚唐陈康士所作,最早载于《神奇秘谱》

4、唐代的歌舞与歌舞戏

唐代的民间歌舞分为两大类:

1)无故事情节:踏歌(汉)—妇女在月下联臂踏歌的集体歌舞;五方狮子舞(龟兹)—民间舞蹈;胡旋舞(康国)—民间歌舞(学圆转);柘(zhe)枝舞(石国)—健舞

2)有故事情节:参军戏—一种以讽刺、滑稽为主的民间歌曲戏;

踏摇娘—男扮女装;

5、法曲与大曲有什么区别?

答:二者的区别主要是音乐风格上不同:法曲追求的是声音清雅,而歌舞大曲则借助于鼓声渲染气氛,声音比较强烈。

6、论隋唐宫廷燕乐的发展?

答:1)“燕乐”又称“宴乐”,即“饮宴之乐”。是专指天子与诸侯宴饮宾客

时所用的音乐。隋唐时期的燕乐以其宏大的体制和取得的高度成就在中国古代

音乐史上放射出异彩。标志着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已达到空前的艺术水平。

2)燕乐中多部伎、坐、立部伎的发展是建立在多民族音乐并存的基础上的。

①多部伎的建立可追溯到隋朝,当时是以法令的形式颁布的燕乐体制,最初只有

“七部伎”。隋炀帝时增至“九部伎”,唐代的“九部伎”是在隋朝的九部伎基础

上废除了“文康伎”和“天竺伎”,加入了“燕乐”和“扶南伎”形成的。“十部

伎”是在贞观年间唐太宗统一高昌后,将“高昌伎”列为其中一部形成的。至此,

唐代的十部伎既由燕乐、西凉伎、清商伎、高丽伎、高昌伎、安国伎、龟兹伎、

康国伎、疏勒伎、扶南伎组成。唐代多部伎内容丰富,是各族人民所共同创作的

新风格和民族形式的音乐,为隋唐音乐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坐、立部伎是晚于多部伎的唐代宫廷燕乐,两者共有十四部乐舞,是以其各自

的表演特色、规模和人数作为区分的标准,有西域音乐与中原音乐相融合的新风

格。龟兹乐与西凉乐在其中占有较多的比重。坐部伎一般有6-12人,在堂上表

演,其六部乐舞以抒情、优雅见长,音乐细腻,并注重个人演奏技巧。立部伎通

常有60-180人,在堂下表演,其八部乐舞以气势磅礴见长,场面宏伟,并伴有

擂鼓。

③隋唐宫廷燕乐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它来源于汉族传统音

乐的不断积累和汉魏以来外族音乐的大规模输入。因此继承性和兼容性是其突出

的特点,燕乐实质上是我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的精华,是在长期积淀的基础上以

及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催化下的必然产物。

7、西域乐器

1)扎筝:由筝演变的拨弦乐器。、

2)奚琴:二胡的前身。

3)篪(Chi):唐代竹管乐器,像笛子。

4)筑:战国时期的击弦乐器,像琴,有十三根弦,用竹尺敲打。

5)箜篌:卧箜篌—朝鲜传入中国;竖箜篌—波斯传入中国;

凤首箜篌—天竺传入中国;

6)琵琶:汉魏时期怀抱弹拨乐器的总称。弦鼗—秦琵琶;曲项琵琶—古波斯

五弦琵琶—天竺传入;体形比曲项琵琶略小,呈梨形,多为直颈。

7)阮咸—汉琵琶;

8)羌笛:羌族吹奏乐器,汉代传入内地。是现今箫的前身。

9)笳:汉代流行的塞外的吹奏乐器。

10)角:可能是用牛、羊角制成的吹奏乐器。

11)筚篥:龟兹传入的吹奏乐器。

8、记谱法和宫调理论

1)减字谱:唐代曹柔在文字谱基础上革新创造的一种古琴记谱法,即用减笔字比划拼成某种符号作为左右手在古琴音位上及弹奏手法上的标记,又称“音位谱”或“手法谱”。

2)管色谱:属于唐代燕乐半字谱体系,是一种用于笛子、筚篥、笙等吹管乐器的记谱法。

3)弦索谱:属于唐代燕乐半字谱体系,是一种用于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等弦乐器的记谱法。

4)律吕记谱法:是一种用十二律律名记写乐音音高的记谱法,谱字记在歌词右边。

5)旋宫转调:我国宫调理论的基本概念,“宫”指调高,“调”指调式。

旋宫即十二律中的每一律,都可以做宫音,用以明确宫音的

高度。旋宫是指调高的转换,转调是指调式的变化。

6)六十调: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来的宫调理论体系。即在十二个调高中,每个调都可以有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五声音阶中的每一个音名都可以在十二律上旋转,便得出六十律。

7)八十四调: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二个宫调理论体系。隋代音乐家郑译、万宝常在龟兹音乐家苏祗婆传入的龟兹宫调理论“五旦七调” 的基础上提出八十四调的主张。即在十二个调高中,每个调高可以有七种调式(加入变宫或变徵),是十二律和七声“旋相为宫”。

8)五旦七调:龟兹音乐家苏祗婆传入的龟兹宫调理论。即在五种不同调高上,按照七声音阶构成七种调式。每旦七调,五旦共三十五调。

9)二十八调:渊源于苏祗婆所述的古代印度乐调体系。又称“俗乐二十八调”或“燕乐二十八调”,分别为七宫、七商、七角、七羽。有两种解释A:“七宫四调”指七种调高,每个调有宫商角羽四种调式。B:“四宫七调”指四种调高,每个调有七种调式。

9、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著作

1)唐太宗的音乐思想:注重音乐本体美感作用的音乐思想,反对儒家音乐的政治作用强调到不切合实际的地步,明确提出音乐与国家兴亡无

关的音乐思想,对唐代开放性音乐文化政策的建立具有开创性意义。

2)白居易的音乐思想:崇雅爱俗,A:青年时音乐思想并未超出儒家思想的限制,认为音乐是“名教”的工具,统治的手段。他崇尚雅乐,否定郑卫之声,提倡华夏正声,轻视胡乐的保守观念。B:晚年重视音乐自身美感特征,不再认识音乐是政治的工具,而是表达人生情感的一种艺术。

3)《乐书要录》:唐代元万顷奉武则天敕撰写,成熟于公元700年左右,书中附有十二律相生图等内容,对了解唐代乐律宫调有重要价值。

4)《教坊记》:唐代音乐理论著作,崔令钦著,以散记形式记载唐代教坊制度和疑问的著作,特别记录了开元天宝年间的轶闻轶事。

5)《乐府杂录》:一部有关唐代音乐的见闻录,作者是唐代的段安节,成熟于907年,书中列举了很多唐代音乐史实,具有很高的历料价值。

6)《羯鼓录》南卓著,叙述了羯鼓的历史由来、演奏技术、羯鼓名手等,并举出了130首羯鼓曲名,是具有乐器专史的著作。

7)《太乐令壁记》唐代刘所作

8)《通典乐典》唐代杜佑所作

10、唐代的音乐家

1)许和子(永新)—著名女歌唱家;

2)何满—歌唱家与作曲家;

3)李龟年—歌唱家、作曲家;筚篥(bi li)、羯鼓演奏家

4)李鹤年—歌唱家、歌词作家

5)段善本—琵琶演奏家、作曲家

6)康昆仑—唐代琵琶第一手,作曲家

7)曹妙达—琵琶演奏家、作曲家

8)贺怀智—琵琶演奏家、作曲家

9)白明达—作曲家(龟兹人)

10)张野狐—箜篌演奏家、作曲家

11)万宝常—隋代音乐家,并撰《乐谱》提出八十四调理论。

12)祖孝孙—隋代律学家作曲家,精通京房律法,代表作《大唐雅乐》

13)张文收—唐代作曲家、律学家

14)念奴—唐代宫廷歌手。

第三讲:民间音乐时代

一、宋元音乐

1、文人音乐

{①琴乐:古琴音乐,由琴曲和琴歌组成。②词乐:词调音乐,有按谱填词和自度曲}

1)词乐:由民间兴起的曲子形式发展至宋代,是文人阶层广泛参与创作、吟唱和欣赏的一种歌曲形式。曲子是音乐与文学高度结合的产物。按谱填词的曲子有传统古曲、民间曲牌、外来乐曲三部分成分。曲子有令、引、近、慢等不同类别的体裁。标志着长短不一的曲体。令曲为单段体曲式,其它为多段体,每段称为“阕”。大多数曲子分为两段即上、下阕或前、后阕。

2)姜夔:南宋音乐家、词人,字荛章,号白石道人,人称姜白石。巧诗词、作趣,著有《白石道人歌曲集》六卷,其中《扬州慢》《杏花天影》《鬲溪梅令》最为著名。大多数作品写景咏物,记述客游之作,作品情调伤感,表达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3)姜夔的自度曲:他有14首自度作品,每首都有小序,即创作背景和动机,他重视音律重技巧,无论在旋法、结构、调式、转调等方面都做过精心的安排,提倡用七声音阶并强调突出四、七度音,追求艺术美、风格清新。

4)瓦子:宋代时期大城市的商业集中点和娱乐场所,亦作“瓦市”“瓦舍”“瓦肆”。瓦子中有许多用栏杆和巨幕隔成的民间艺术表演场地,被称为“勾栏”和“游棚”,民间艺人在其中表演音乐、歌舞、百戏和杂技。5)宋代艺人的专业组织—社会;宋代艺人编写说书话本的艺人组织—书会

6)《杏花天影》姜夔的14首自度曲之一,歌词精美,旋律以小六度和纯五度

的音程跳进为特征,表现内心的起伏激荡。

7)郭沔及《潇湘水云》:

郭沔字楚望,南宋杰出的浙派古琴家,代表作品《潇湘水云》、《秋鸿》、《飞

鸣吟》、《泛沧浪》、《春雨》等。是古琴浙派的创始人。

《潇湘水云》最早印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全曲核心音调是五声音

阶上行级进的装饰音引出八度跳跃的音型,来描写优美的意境。本曲是一首

结构和技巧相当复杂的乐曲,有着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表达作者高

度的爱国主义情感。

2、宋代的说唱艺术

1)鼓子词: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用鼓伴奏而得名,其音乐特点是反复使用同一曲牌并每段加以说白的说唱艺术,内容为写景咏物。北宋末年又加上管弦伴奏,并由三人以上配合表演。代表作《莺莺传》2)唱赚:宋代说唱艺术的一种,由宋代勾栏艺人张五牛吸收流行于北宋汴梁“鼓板”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成的一种说唱形式。早期是一种没有故事情节的艺术歌曲形式。包含缠令(有引子和尾声)、缠达(有引子,无尾声)两种形式,伴奏乐器是鼓、板、笛。用同一宫调一韵到底,唱腔有传统音乐、民间曲牌、外来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特点。唱赚的脚本叫赚词,中间的曲调叫作赚,后发展的多套的长篇形式叫复赚,内容多为演绎爱情和英雄故事。

3)诸宫调:宋代一种大型的说唱艺术,相传首创者是东京汴梁勾栏艺人孔三传。特点是有不同宫调的许多曲牌连起来演唱,并中间加以说白,各曲式单元中的曲牌用同一宫调。这种多调性说唱音乐以体制宏大、曲调丰富著称。用鼓板笛伴奏。后来又加入水盏和弦索

伴奏。诸宫调是继承鼓子词和唱赚的曲艺形式,在说白方面承袭唐代变文的

代言特点而形成。是我国说唱艺术进入成熟时期的标志。代表作品董解元《西

厢记诸宫调》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4)货郎儿:宋代一种说唱音乐形式,起源于民间小商贩沿街挑担叫卖声调,经后不断加工称作货郎儿或货郎儿太平歌。元代被作为曲牌用于杂剧和散曲。“九转货郎儿”是更为复杂的音乐结构,由本调的货郎儿和转调的货郎儿组成套曲,用于剧中人物叙述复杂曲折的剧中情节。

5)涯词:宋代说唱艺术之一,流行于城市被后来的傀儡戏所吸收。

6)陶真:宋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普遍流行在农村,伴奏乐器主要是琵琶,是弹词的前身。

3、杂剧和南戏

1)杂剧:属于全国性剧种,是一种有歌唱、有动作、化妆表演、有故事情节

的舞台作品。分为:宋杂剧和元杂剧。

①宋杂剧:宋代的一种戏剧形式,跃居宋代各种音乐艺术之首。又称“北宋杂剧”是由参军戏和歌舞戏发展而来,北宋时是各种民间技艺的泛称,和散乐、百戏的意义相同。角色分“末泥”、“装旦”、“副净”、“副末”、“副孤”。说明我国戏曲行当表演体系在宋杂剧中已经初步形成,演出形式分为A:艳段(开场)、B:正杂剧(正式戏曲)、C:后散段(临时加演)。音乐部分常常采自歌舞大曲和民间曲调与说白交替出现,并贯穿全剧。形式简短,并有乐器伴奏,宋金时代的杂剧初步奠定了我国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②元杂剧:元杂剧是在宋杂剧和院本的基础上吸收唱赚、诸宫调等民间

艺术成就发展而来,又称北曲或元曲。元杂剧每句有四折构成,有时根据剧情的需

要还可以在第一折之前或折与折之间加一个类似序幕或过场的“楔子”。演出形式

由“曲”(歌唱)——“宾白”(语言)——“科”(动作)三者构成。“曲”占突出

地位,是整个杂剧表演的中心环节,并由一人主唱。角色有“正旦”、“正末”、“净”、

“丑”等。杂剧多为一本演一个故事,也有的因故事情节繁杂,而增加本书的连台

本戏。杂剧中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属于一宫到底的艺术程式,每

套曲子由三、四支或多则二、三十支曲牌组成,一本戏四折中有四个宫调的变化。

音乐结构趋于紧凑、集中。音节形式上常由七声音阶构成,旋律4度以上的大跳音

程进行,节奏较为紧促、节拍较快。用琵琶等弹拨乐器以及鼓、板、笛伴奏,具有

雄健刚劲的音乐风格。代表作品: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

宫秋》、白朴《墙头马上》被列为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戏剧之一。。

2)南戏:属于地方性剧中。又叫戏文。宋元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戏曲,

是为区别北方的杂剧而命名的。它源于浙江温州,因此又称作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角色行当打破了杂剧一人主唱的局限:“生”、“旦”、“净”、“末”、“丑”、“外”、“贴”。、

音乐结构能够结合剧情的发展而合理安排一套曲牌,即把若干单个曲牌连接成套曲,

较为灵活自由。音乐成份主要是村坊小曲和里巷歌谣。东南沿海地区的民歌构成了

南戏的基本特征。音乐特点:用五声音阶,旋律多为级进,节奏多为舒缓婉转,以

清唱为主,伴奏常以笛为主板点拍,有柔和缠绵的风格。(南戏被认为是我国戏曲艺

术正式成立的标志)代表作品有:高明的《琵琶记》;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

《拜月记》、《杀狗记》。

4、散曲音乐:元曲包括杂剧(戏曲形式)和散曲(古代的艺术歌曲)

1)形成过程: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以后,他们的音乐便和民间的俗谣俚曲以

及一部分宋词曲调一起汇集成散曲的基本来源,替代了长期流传的词调音乐。

2)音乐风格:抒情优美,是一种在器乐伴奏下的清唱音乐,形式上分“小令”

和“套数”。“ 小令”又叫叶儿,是单个的“只曲”。也是散曲的基本单位,以一个曲牌为独立单位使用。“套数”又叫“套曲”或“散套”,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结构形式,把同一宫调的许多只曲连缀成一套大型的曲式。

5、音乐理论及著作

1)蔡元定十八律:南宋律学家蔡元定创立的一种律制,又叫作“三分损益十八律”。记载于《律吕新书》。即在三分损益法生出的十二律之后继续生出六个变律,并置于同名律之后,从而在理论上合理的解决了三分损益率的转调问题。缺点是仍未脱离三分损益律的局限,无法解决“黄钟还原”问题,既不能循环往复的旋宫。

2)《陈暘乐书》——北宋一部规模巨大的音乐理论著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百科全书,全书共200卷。陈暘是北宋时期宫廷雅乐的代表,音乐思想具有保守性,对胡乐和俗乐持否定态度。

3)《碧鸡漫志》——南宋王灼

4)《梦溪笔谈》——北宋沈括

5)《琴史》——北宋朱长文

6)《唐会要乐类》——北宋王薄

7)《事林广记》——宋末元初,陈元靓

8)《唱论》——元代燕南芝庵,是我国最早一部最早关于探索歌唱艺术的论著。

二、明清音乐文化

1、民间歌曲

1)明清时期民歌艺术特点

明清时期民歌又叫小曲或小唱,流行地区广泛、曲目众多。在反映社会生活的

广度和深度方面,在我国音乐史上有突出的地位,成为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

生活和社会斗争中创造的艺术财富。

①以单个曲牌为主题,常由多首曲牌连缀成一只套曲形式。

②旋律发展为一字多音的声腔基础上,具有曲折动听、百唱不厌的效果。

③简洁的素材,运用换头前后拆开、插入新材料、加花变体移位、调和调式的

变化等多种旋法,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

2)民间歌曲作品

①《开门六喜》是一首苏南牌子小曲,流行于江苏地区用琵琶自弹自唱的曲牌体套曲。由无锡天韵昆曲社社长吴畹卿传授。

②蒲松龄俚曲:清代初叶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将《聊斋志异》中的部分故事,采用当地方言和元明清时广为流传的各种小曲,编写成有说有唱通俗易懂的民间说唱形式。代表作《耍孩儿》、《折断桥》等。其音乐特点:质朴优美,体现民间歌曲的艺术风格,较多运用拖腔、装饰音和滑音。

2、民间歌舞

1)木卡姆:是一种维吾尔族的传统古典音乐,是由民歌、歌舞和器乐组成的

大型歌舞套曲,全曲共十二套,又称十二木卡姆。每套又可分为三

部分:穷乃额玛、达斯坦、麦西莱普(组歌形式)。按流行情况大致

分为四种不同风格的木卡姆,分别是:南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哈密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和伊利木卡姆,其中南疆木卡姆最为宏

大。常用萨塔尔、弹布尔等伴奏。

2)囊玛:藏族的传统古典歌舞,流行于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音乐由

三部分组成;引子—歌曲—舞曲。用横笛、扎木聂等伴奏。

3)堆谐:藏族的传统古典歌舞,是泛指雅鲁藏布江上游一带地区,舞时以脚踏地,又称“踢踏舞”。音乐分为降谐和觉谐两部分。

4)花鼓:又叫“打花鼓”,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在表演形式上各地有所不同,通常是男女二人对舞,花鼓以“凤阳花鼓”最为著名。

5)秧歌:是流行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民间歌舞,分为高跷和地秧歌两

种,表演形式有过街、大场、小场等,伴奏乐器有唢呐、管子和部

分丝竹乐器和锣鼓等,各地秧歌都有自己的地方风格。

3、说唱音乐

1)鼓词:与宋元时代的鼓子词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主要流行于北方,演员

边唱边击鼓,伴奏乐器主要是鼓,主要流派有木板大鼓、京韵大

鼓、梨花大鼓、西河大鼓等。

①西河大鼓:流行于河北一带,又叫“西河调”。是清末马三峰在木板大鼓的

基础上,吸取戏曲和民歌曲调,创出新的声腔,并将小三弦改为

大三弦,木板改为铁板。以说长篇中篇为主。

②山东大鼓:又名“梨花大鼓”演唱者除用书鼓外,另用两枚梨铧的碎片击

拍,后用铁铜片,主要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一带,艺术流派分北

口和南口。代表人物有范其凤、张兴隆,表演形式是一人自己短

足鼓敲梨花片演唱;也有男女二人对长的。主要伴奏乐器有三弦,

代表性书目有《三全镇》《瓦冈寨》《草船借箭》等。

③京韵大鼓:说唱曲艺的一种,又名京音大鼓。流行于京津地区用京音演唱,在木板大鼓与子弟书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演唱上京音代替河间方言,并借鉴京剧的发音吐字方法,吸收京剧及其他姊妹艺术的唱腔。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自击鼓板,伴奏除鼓板外还有三弦和四胡,表演以唱为主中间加以说白。代表人物有白元鹏、刘保全、骆玉笙,代表曲目《单刀会》《白帝城》《大西厢》等

2)弹词: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说唱形式,是板腔性曲艺,唱词

以七言诗赞为主,来源于宋代“陶真”。用琵琶和三弦伴奏。曲种有:扬州、苏州、长沙、四明南词等,其中以苏州弹词影响最大。演唱形式分别有一人一档,两人双档等。

3)子弟书:清乾隆年间,北京的满族八旗子弟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创造出供自

己娱乐的说唱形式。文词娴雅清丽,曲调丰富,有四种不同类型:

①东城调;②西城调;③南城调;④北城调

4)牌子曲:明清时期流行的民间小曲以“曲牌连套体”构成的套曲,用于演唱

某种故事情节,也是各种曲牌体说唱的统称。伴奏乐器北方多以三

弦为主,南方常用琵琶、二胡、扬琴等。

5)道情:原为道士布道所唱的歌曲,明清时与各地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

了同源异流的多种支流,如陕北、江西、浙江道情等,演唱时主唱

怀抱渔鼓、手持简板击节说唱,曲调丰富。

6)琴书:明清时曲艺的一种,因主要伴奏因扬琴而得名,有说有唱,以地方方言说唱,曲调因地而异,常由当地民间小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坐站唱表演形式。主要流派有山东、四川、云南琴书等。

4、戏曲音乐

1)明代四大声腔: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

①昆山腔:又称“昆腔”,原是昆山地区的土戏,它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众声腔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声腔,它的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革,魏良辅在原生腔的基础上与其他声腔相结合创造

了新调,它在唱法上强调清新委婉,丰富乐队的配置,经魏良辅改

进后的昆山腔很快流传到北方地区,使昆山腔成为南北曲大成的优秀戏曲声

腔。影响最大的剧目是梁辰鱼的《浣纱记》(第一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的剧

种),此剧奠定了昆山腔的地位。在昆剧艺术极盛时期,明代汤显祖的“临川

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

任的《桃花扇》等剧都是一代名作。“南洪北孔”

魏良辅:明代戏曲改革家,在昆山腔的改革上做出了成就,代表作是《曲律》。

汤显祖:明代著名的文学、戏曲作家,《牡丹亭》是继《西厢记》之后,戏曲

音乐的又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著有《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

合称《临川四梦》。

②弋阳腔:起源于江西弋阳,清代称“高腔”。音乐风格粗狂豪放,演唱形式由

一人演唱,众人帮腔。伴奏用打击乐器。结构为曲牌联套体,行当为

生旦净末丑。所构成的声腔系统称“高腔系统”。

③海盐腔:因形成与浙江海盐而得名,后扩展至浙江、江苏、江西等地。为曲牌联套体结构,行当为生旦净末丑,演唱采用官话,腔调委婉,盛行于上流社会。乐器用鼓板锣打击乐器。

④余姚腔:形成于浙江余姚而得名,流行于浙江、江苏、安徽一带。伴奏用鼓板,演唱中常用滚调的唱法,并突破曲牌套体的演唱形式。

2)乱弹:指清代中期各类新兴的地方声腔剧种,在音乐上创造了板式变化为主的“乱弹”形式,重要的两种形式梆子腔和皮黄腔。

①梆子腔:又称“乱弹”、“秦腔”。由陕西、甘肃民间流行的弦索调演变而来,因采用梆子击节,又名梆子腔。梆子腔是戏曲音乐板腔体的首创剧种。它以一个基本调为基础,做各种节奏、速度的板式变化。唱腔分欢音和苦音。清初流行于各地的西秦腔,与当地方言、民间曲调相结合,形成不同流派,如山西、山东、河北梆子。伴奏用月琴、梆笛及锣鼓等打击乐。

②皮黄腔:乱弹剧的重要声腔之一,距今三百年的历史,由“西皮”(陕西秦

腔)和“二黄”(江西安徽一带)两种声腔组合而成并由此得名。

原是各自独立,产生不同的地方后合流,常在一出戏中运用,故称

皮黄腔。西皮腔:刚劲有利,音程跳动较大,节奏形式多样,具有

高亢跳跃、轻快活泼的特点;二黄腔:流畅平和,节奏较稳定,速

度较慢,端庄、凝重、婉转。

③京剧:在徽剧、汉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皮黄戏。流传于我国各地,又吸收了昆曲、梆子腔等唱腔戏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使用的主要腔调是西皮和二黄以及一些其他腔调。伴奏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笛子、唢呐、鼓板、大锣等,代表人物有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马连良、汪笑侬、梅兰芳等。

A:周信芳——麒麟童——“麒派”

B:谭鑫培在光绪年间,创立了一种神骨清隽、抒婉自如、韵味清醇的“老生”

新腔—“谭派”,艺名“小叫天”。

C:梅兰芳以自己杰出的艺术表演,成功地突破了原来京剧旦角中青衣与花

旦的严格区分和一些陈规,实现了青衣和花旦两种角色逐渐统一的改革主张,

并创造了许多以“旦角”为主的“古装新戏”,例如:《黛玉葬花》《霸王别

姬》《洛神》《嫦娥奔月》《天女散花》《贵妃醉酒》等。梅兰芳的革新与创造

对后来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本入侵时八年闭

门不演。

D:汪笑侬——创立“海派京剧”

四大徽班:清代四个戏曲班社的合称,包括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

班,四大徽班对京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5、民族乐器

1)西安鼓乐:长期流行于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一种大型器乐演奏形式,是由隋唐以后各代逐渐积累发展形成的,有近千年的艺术传统。

演奏形式分“坐乐”和“行乐”,坐乐是大型的器乐演奏,其结构分前、后两大部分。伴奏以笛为主笙为辅。行乐是街道进行和庙会场合站立演奏,形式简单。曲调为单牌子的散曲。节奏乐器起着伴奏击拍的作用,有两种形式:一种叫高把鼓,一种叫单面鼓,旋律乐器为笛,笙管衬之。记谱法为宋代俗子谱体系。

2)福建南音:又名南曲,流行于福建闽南地区。有三大组成部分“曲”(散曲)、“指”(套曲)、“谱”(器乐曲),包括清唱和器乐演奏两种形式。所用乐器有唐式板拍,晚唐式四相九品琵琶、洞箫和笛、三弦。演奏形式按使用乐器的不同分“上四管”和“下四管”。谱式属于工尺谱体系。代表作品:《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白鸟归巢》。

3)十番鼓:又叫“吹打”或“十番笛”,流行于江苏南部、苏州等地的民间

器乐乐种。用鼓笛为主要乐器,有正套、散套、散曲三种套曲形式。

4)十番锣鼓:又称“十不闲”,流行于长江下游地区。演奏形式以笛吹锣鼓、笙吹锣鼓、粗细丝竹锣鼓、清锣鼓等多种编制。

5)古琴流派:明清时的琴曲《秋鸿》、《平沙落雁》《良宵引》《水仙操》

浙派——南宋,郭沔《潇湘水云》;

虞山派——明代,主张弹独奏曲目,提倡清徽淡远的艺术风格。徐上瀛《溪山琴况》

广陵派——清代,徐常遇

川(蜀)派——近代,张孔山《流水》、编有《天文阁琴谱》,

徐上瀛:号青山,明末古琴家,是虞山派的集大成者,编有《大还阁琴谱》,著

有古琴演奏美学著作《溪山琴况》,全书共分为24则,专论琴声。

《溪山琴况》:明末清初著名古琴家徐上瀛所著,是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古琴

表演艺术理论的美学论著,“琴况”即琴乐审美之况味,他对古琴表

演艺术作了相当细致而深入的论述与归纳,并总结出24况。对每一况

都作了阐述,为后人研究、借鉴与吸收古琴演奏技巧和审美思想提供

了较完整的理论。

6)琵琶流派:

无锡派——华文彬(秋苹),清代琵琶演奏家,编有《琵琶谱》这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刊行的琵琶曲。《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传》又称华秋苹琵琶谱,编于嘉庆年间,创造性标有琵琶指法符号。

平湖派——李祖芬(芳园),清代琵琶演奏家,编有《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

谱》书中收有流行于江浙一带的平湖派琵琶曲十三套,对近代琵琶

音乐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浦东派——沈翰(浩初),编有《养正轩琵琶谱》。

崇明派——沈其昌(肇州),编有《瀛州古调》。

山东派——王露(心葵),编有《玉鹤轩琵琶谱》。

李近楼——明代,名良节,号称“琵琶绝”,是一位盲人琵琶家。

汤应曾——又称“汤琵琶”,明代

《十面埋伏》载于清代华秋苹编印的《琵琶谱》,共十三段是我国著名的武套大曲之一。

6、乐律理论

朱载堉:明代乐律学家。首创新法密律,即十二等程律,,收入其著作《律学新说》中,使用等比数例为计算原理从而确立的一种律制,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以“等比数例”来平均划分十二律的乐律理论,从而彻底解决我国律学史上长期不能解决的“黄钟还原”的难题,比欧洲提出的十二平均律时间要早一百多年左右。另有著作《乐律全书》,该书是一部综合性巨著,涉及乐学和律学等多种相关学科,一半文字一半乐、舞谱。

7、曲谱和记谱法

1)《弦索十三套》:又称《弦索备考》,十三套弦乐合奏曲。清代蒙族文人荣斋编,所用的四件乐器有琵琶、三弦、古筝、胡琴,均有分谱。是我国第一部器乐合奏谱。代表作品《将军令》《合欢令》。

2)《神奇密谱》:明代朱权从众多乐曲中选编而成,是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叫《太古神品》,收有16首;中下卷叫《霞外神品》,收有34首,每首都有解题,对研究古琴音乐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使用价值。

3)《九宫大成南北辞宫谱》:由清代允禄奉乾隆旨编写的,全书82卷,记录了2000多个南北曲曲牌,变体4000多个;还有唐宋词等曲调,用工尺谱记谱。是一部研究南北曲音乐较为丰富的史料。

4)《纳书楹曲谱》:清代叶堂编订,谱中吸有昆曲单折戏,部分折子戏和散曲、诸宫调,是一本重要的戏曲谱集。

5)《风宣玄品》:明代朱厚爝刊印的古琴曲集。

6)《西堂琴统》:明代汪芝编印。

7)《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又称《李芬园琵琶谱》清末李芬园编印。

8)《工尺谱》我国传统的唱名谱,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由宋代俗字谱发展而来,广泛应用于民间歌舞、曲艺、戏曲、器乐等音乐形式中。板拍代表强拍,眼拍代表弱拍。工尺谱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在唐代称为燕乐字谱,宋代称为俗字谱,一直发展为明清以来通行的工尺谱。

专业音乐创作时代

第一讲:清末民初音乐

一、西方音乐的传入

1、中国近代早期的音乐教育,是由西方传教士首先创立的。他们把音乐作为西方文

明之一引进中国,也为中国的学堂乐歌的兴起准备的了前提条件。

2、军乐队

A:中国最早的军乐队是1878年成立于上海有菲律宾乐工组成的铜管仪仗乐队。

B:1885年由爱尔兰人罗伯特赫特在天津海关建立的私人乐队,成为了欧式军

乐队的先驱。

C:1905年李映庚编写的一部《军乐稿》以传统曲牌按曲填词的方式编创了各种

礼仪场合所用的赞颂式的军乐,还有少量的器乐合奏乐调,如《将军令》、《朝

天子》、《归朝欢》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军乐文献。

二、学堂乐歌的兴起

1、学堂乐歌概念:是我国自十九世纪末开始在新式学堂和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一种歌唱形式及学堂开设乐歌课及其所教唱的歌曲。

2、历史背景:是从清末民初康有为、梁启超的“百日维新”开始的,他们力主在学

校开设“歌乐”课程,效仿日本与西方的科学文明,他们的主张在中国

的教育界、音乐界产生巨大影响。

3、特点:1)借鉴日本、欧美歌曲的旋律填入歌词,创造了一种有别于我国传统音乐的新的歌唱形式。 2)反映中国人民抵御外悔、富国强兵的迫切愿望,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

3)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有学堂推向整个社会,是音乐的教育作用更加富有现实意义。

4)不拘一格的引入西方的乐器、乐理和记谱法,对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作出启蒙性的贡献。

5)划时代意义在于它在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近代音乐之间画上了分界线。

4、内容:1)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例如李叔同作词的《哀祖国》、《中国男儿》。2)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的胜利,例如沈心工作词的《革命军》;华航琛作词的《光复纪念》。3)配合中小学生进行所谓“军国民教育”的军歌,例如《出征》《出军》。

4)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例如秋瑾《勉女权》等。

5)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出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例如《格致》等。

6)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和热爱生活和自然。例吴怀疚作词的《勉学》。

7)鼓吹忠君尊孔等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题材。例如陈颂平作词的《尊孔》,康有为作词的《演孔歌》;胡君复编的《中军》,沈心工《孔圣人》等。

5、曲调来源

1)中国民间歌曲与小调;2)日本与欧洲的流行曲调;

6、历史意义

1)是我国清末民初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音乐文化现象,在中国封建

社会和近代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音乐文化转型的桥梁。在完成历史使命之后,

便销声匿迹,为专业音乐创作各种的音乐形式与作品所取代。

2)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音乐文化,是我国近代传播西方音乐的

主要渠道。尤其是五线谱、简谱和音乐的基本乐理的推广。

3)是以学堂为中心发展与推广起来,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为我

国近代培养了一批传播现代音乐文化和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音乐家。

4)歌唱形式反映十九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民在饱受帝国主义侵略的背景下盼望变新图

强的思想情感,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对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

影响。

7、代表人物

1)沈心工: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家、学堂乐歌先驱者之一,被誉为“学堂乐歌之父”,早年留学日本,曾在日本创办音乐讲习会。填配的歌曲题材广泛、词曲结合紧密,音乐语言生动,共创作约180首歌曲。

贡献:①《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民国歌唱集》《心工歌唱集》(歌词多为白话文,是乐歌界第一个竖起白话文的大旗)

②《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曲调借鉴日本歌曲《手戏》;《黄河》是中国第一首创作歌曲,杨度作词。入选为1922

年举行的“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且为第一首歌曲)。

③其他还有重唱与合唱的歌曲,如《光福之柏》《鹁鸪鸪》《巢中鸟儿啼》。

2)曾志忞: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家、学堂乐歌作者之一。曾留学日本。音乐活动可归纳为三个方面:①致力于开展普及音乐教育的社会音乐活动;组织“亚雄音乐会”和“上海贫儿院音乐部”。②致力于学堂乐歌的编写,1904年编印出版了《教育唱歌集》;还编写了多首学堂乐歌《练兵》《游春》《扬子江》《新》《秋虫》等,发表于《江苏》杂志上。③致力于音乐理论方面的著述,这是他对中国音乐事业建设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

1904年编译介绍西方理论体系的《乐典教科书》,这是中国第一部乐理教科书。1905年《和声学》(《和声略意》)中国最早介绍西方和声的丛书。

3)李叔同: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有重要位置的大名士。中国近代音乐、美术教育家,学堂乐歌先驱者之一,早期话剧活动家。曾留学日本,学习西洋绘画与音乐。1906年与曾孝谷在日本创办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1906年编印出版我国第一份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仅发表一期)。他是整个中国历史上能同时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音乐舞蹈卷和美书卷得以分列条目的著名艺术家之一。历史地位:A:是中国20世纪戏剧改革的先锋;B:是中国第一份音乐刊物的创办人;C:是中国留学日本学习西洋美术并成功完成学业的第一人;D:是把人体写生教学法在中国学校美术教育中加以实施的第一人;E:是20世纪中国书法史上杰出的书法家;F:是中国佛教史上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法名“演音”,号“弘一”。

代表作品:①早期学堂乐歌流露出对祖国存亡的忧虑,例如《哀祖国》《出军歌》

《祖国歌》等;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例如《春游》、《送别》、《归燕》等。还有触景生情的个人抒怀之作《早秋》《忆儿时》《冬》等。

②《祖国歌》曲调来源于源远流长的民间乐曲《老六板》;《送别》曲调采用美国作曲家约翰·P·奥德威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春游〉

中国最早的一首三部合唱曲。

三、近代早期音乐创作及音乐社团和音乐机构

1、近代早期音乐创作

1)《黄河》杨度词、沈心工曲

2)《春游》李叔同词曲,中国最早的一首三部合唱曲。

3)《请君对镜》沈心工词、许淑彬曲。刊印于《心工歌唱集》是我国第一首分节歌形式的对唱歌曲。4)《和平进行曲》作者赵元任。是我国第一首创作的钢琴作品,也是我国近代早期在复调思维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一首钢琴曲。

5)《行路难》作者李四光。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的一首小提琴曲。

2、音乐社团和音乐机构

1)音乐讲习会:由沈心工在日本发起,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音乐社团。

2)亚雄音乐会:由曾志忞创立,附设歌唱讲习会和军乐讲习会。

3)伶工学社:由张謇创办的我国第一个专业戏曲学校。

四、音乐刊物和音乐理论著作及音乐思想

1、音乐刊物和音乐理论著作

1)《乐法启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介绍西方基本乐理的著作,作者狄就烈。

2)《音乐小杂志》作者李叔同,是我国近代最早的音乐刊物。

3)《和声学》是我国最早刊印并由教育部正式审定的的一部和声教材。

4)《宋元戏曲史》作者王国维,是我国第一部戏曲史论著,以宋元戏曲作为研究对象,系统的论述了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2、音乐思想

1)匪石的音乐思想:将我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对立,完全否定传统音乐,是近代音乐全盘西化的始作俑者。

2)曾志忞的音乐教育思想:在借鉴西方音乐的前提下,创造符合中国国情的音乐,对匪石的观点嗤之以鼻。

3)王国维的音乐思想:是我国第一次提出美育一次的人,强调美育的独立意义和价值,充分肯定学堂乐歌的的时代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继承我国传统古文化的必要性。

第二讲:二十年代的音乐

一、萧友梅——专业音乐创作的开拓者

广东人,1901年去日本学习教育与钢琴,并加入了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1912

年赴德国学习音乐,并以《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一文获得博

士学位。他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者,1927年与黄自在上海创办“上海

国立音乐院”,杰出的音乐教育家,1929年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长。

1、音乐教育:

①1927年创办上海国立音乐院,1929年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由萧友

梅担任校长。②萧友梅特别重视教师队伍,中国教师不仅具有高等学校毕业的

学历,而且大多还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外籍教师也是真才实学的音乐家。③重

视教学,对师生的课外艺术实践特别是演出相当重视,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具有

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2、音乐创作:

①爱国题材:根据古诗词作曲的《卿云歌》、《五四纪念爱国歌》②艺术歌曲:《问》、《南飞之雁语》③合唱作品:《春江花月夜》、《别校辞》④器乐作品:《D大调弦

乐四重奏》《哀悼进行曲》,钢琴管弦乐《新霓裳羽衣曲》;大提琴《秋思》,管弦

乐合奏《卿云歌》

3、音乐理论研究

代表性论著博士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中文题名为

《中国乐器考》;《乐学研究法》《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另外,萧友梅也是我

国音乐家中较早注重对中国音乐史学和中外音乐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位杰出的代

表。例如《旧乐沿革》是介绍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史学教材。

二、赵元任

语言学家,物理学家、作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致力于本科学研究的同

时从事音乐创作、共创作歌曲40多首,大型合唱一首,钢琴小品三首。被萧友

梅称之为“中国的舒伯特”。

1、歌曲创作:

1)20世纪20—30年代,五四时期提倡白话新体诗为歌词,具体体现“五四精

神”。例如《卖布谣》《织布》《教我如何不想他》等;生前共发表作品有歌曲

40多首,3首钢琴小品,1首大型合唱曲,1928年出版《新诗体集》。

2)为左翼电影《都市风光》所写的主题歌《西洋镜歌》;

3)根据明代民谣创作了一首歌曲《老天爷》;

4)乐观向上和迫切要求冲破封建牢笼的坚强决心,例如《教我如何不想他》《茶

花女中的饮酒歌》等,重表现当时中国青年那种大胆追求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

的激情。例如《他》《听雨》《也是微云》等;

5)最优秀的合唱作品《海韵》是一部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清唱剧,是中国近代

音乐创作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6)另有作品《扬子江上撑船歌》《我是北方人》等。

2、钢琴创作:

1915年发表了《和平进行曲》,这是中国最早的钢琴曲;《偶成》等。

3、创作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