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七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

1、燃烧是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

2、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2)(3)

观察演示实验如下图所示,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

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上

一端放一块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

的白磷,进行上述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1)铜片上的

燃烧起来,而不能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

要;(2)铜片上的燃烧起来,热水中的没

有燃烧,说明燃烧;通过以上实验观察可推断出,

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清除(2)隔绝(3)降温到以下常用的灭火器有、、;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可用,扑灭油、气、电器引起的失火可

用,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可用。

4、(1)、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氧气的、与氧气的

(2)、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①

②。

(3)、燃料不充分时不仅,而且。

5、爆炸:可燃物在急速燃烧,而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性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或)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发生爆炸。

平行训练

一、选择题

1、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 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 火柴梗着火点较高

C. 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 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2、下列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A、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喷灭

B、煤气着火用灭火器喷灭

C、电源着火用水浇灭

D、炒菜时着火用锅盖盖灭

3、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

A.纸不是可燃物B.没有与氧气接触 C.没有达到着火点D.水能灭火

4、奶奶年轻时用煤块煮饭,现在家庭用煤做成蜂窝状,这样变化是为了()

A.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

C.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D.降低煤的着火点

5.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氧气

B. 氮气

C. 甲烷

D. 二氧化碳

6.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 到溶洞探险打灯火照明

B. 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

C. 到小煤窖挖煤用火把照明

D. 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7. 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 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B.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 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火图书档案等火灾

8.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烧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 熄灭

B. 燃烧得更旺

C. 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 无明显现象9.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10.下列规定或做法错误的是()

A.煤矿矿井里严禁烟火 B.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窑前,先做灯火实验

C.用打火机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泄漏 D.城市、林区禁止任意燃放烟花鞭炮

二、填空题:

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

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向曹军的连

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

是: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战船逃脱,这些

战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军,还为燃烧提供了,使火势烧得更旺。

2、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成语中的化学原理:

钻木取火煽风点火釜底抽薪杯水车薪

3、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填标号) 。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5.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见各种各样的图标,下列图标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 B. C. D.

6.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

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7.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

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

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

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A.隔绝了氧气

B.可以燃烧

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清除了可燃物

交流反思: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二)

1、三大化石燃料: 、、(混合物、均为能源)、

(1)煤(主要含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引起酸雨)、、烟尘等,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可以将煤干馏,即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为、、等有用的物质。(干馏是变化)、煤气的主要成分有、、

(2)石油(主要含、元素);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将石油分馏,使石油中各成分分离。(分馏是物理变化)由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油、油、油、油、油、油、、。

(3)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化学式: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 色, 味的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化学方程式:(发出色火焰)

(2)乙醇 (俗称: , 化学式: )

化学性质: 可燃性化学方程式: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2)

(3)

(3)“西气东输”中“气”是指,其主要成分是:。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另外两个反应、

(2)吸热反应:如

(3)4、新能源:

氢气本身毒,极易,燃烧产物是,被认为最。

化学方程式为:。在实验室里,常用和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1)优点:、、。由于氢气的和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平行训练:

1、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地球上已探明蕴藏量是有限的,从人类目前对这些能源的消耗速度估算,石油和天然气的不过几十年,煤不过几百年就会消耗殆尽。因此,

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已经显得十分迫切。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下列①~⑥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归纳的工业制取氢气研发方案:

①电解法:2H2O====2H2↑+O2↑

②甲烷转化法:③水煤气法:④碳轻化合物热裂法:+⑤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O2↑

⑥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2H2O==== 2H2↑+O2↑

(1)你认为人类要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至少列举3种)

(2)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的依据是 。

(3)上述6种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有发展前途的是哪几种?如何评价?

2、 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C 、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 、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3、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 )

A. 石油

B. 天然气

C. 煤

D. 太阳能

4、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 甲烷和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5、汽车尾气中的CO 在四氧化三钴(CO 3O 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 2反应生成CO 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C.反应前后CO 3O 4质量改变

D.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6、“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 2的排放有关的是 ( )

A .酸雨

B .白色污染

C .臭氧层破坏

D .温室效应

7、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

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

B .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 2O = 2H 2

↑+O 2↑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作为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可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甲烷(C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从分子角度,CH4表示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物质角度,CH4表示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煤气”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

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石油属于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若厨房失火时,要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原理灭

火。

10.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大大增加.其中,一种气体(与二氧化碳性质相似,能与水和碱反应)是酸雨的主要成分,酸雨形成的原因是,

11.现实生活中,氨气多用作致冷剂及农用化肥,其实它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氮气.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

(1)N2+3H22NH3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2

32沸点高,所以更易,便于储存和运输.

②NH3泄漏时易发现是因为,同时它易溶于水,便于处理.

12.香烟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毒副作用大的有、尼古丁和焦油;随手丢弃的烟头还容易引发火灾,原因是(选填字母)

1、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员通常用水来灭火,该方法的化学原理是。

13.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们给敬老院送去鲜花,花香满屋。请用分子的观点解

释闻到香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燃料乙醇可制得乙醇汽油,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越来越受到重视。请你答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小魔术:吹气生火。只见老师用嘴通过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对着蒸发皿中的一团棉花吹气,不一会,棉花就燃烧起来。同学们觉得很好奇:通常情况下,嘴中呼出的气体是不会使棉花燃烧的。为什么老师对着棉花吹气就能使其燃烧?

同学们已经知道: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两个条件①②;

小娟同学课下询问老师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口中吹出的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CO2,棉花(实为脱脂棉)中包裹着黄色过氧化钠(Na2O2),CO2与Na2O2反应生成白色的Na2CO3和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最终使棉花燃烧起来。请帮助小娟同学完成下列问题:

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A .探究燃烧的条件B.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 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复习学案

第七单元复习学案(一) 第一:基础知识过关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4分) ①读拼音,写词语。(5分) jiè shào shā mò lǐ mào cán kuì zhuō zéi ()()()()() qíng yì huǒ jù páo xiào shēn yín dǎn qiè ()()()()() ②用“——”线画出带点字的读音,并用另一种读音组词。(6分) 关系(xì jì)________ 调走(diào tiáo)________ 倒水(dǎo dào)_______ 乐曲(yuè lè)________ 缝补(féng fèng)________ 开会(huì kuài)________ ③按要求写词语。(3分) 描写外貌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神情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动作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二,基本技能过关 二、指出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①列举省略。②文中意思的省略。③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④话未说完。 ①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 () ②“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 ③“我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老班长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下去了。() ④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拾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 () 三、选词填空。(6分) 保护爱护爱惜爱戴 ①学校一草一木,我们都要()。 ②周总理受到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 ③为了()集体财产,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鼓励勉励激励 ①第一次上台发言,我有些害怕,老师()我说:“勇敢些,没什么可怕的。” ②他的事迹()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郑老师经常()我们要有志气,学好本领,将来为国增光。 第三部分:能力拓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5分) ①妈妈今天买回的新冰箱造型美观耐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冬对小明说:“以后复习功课完了去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盛开的菊花完全开放,非常美丽。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编号八下第七章课题7.1力编制人田进梅 学习目标1、能说出力的概念,能写出力的单位和符号; 2、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4、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力的概念,会画力的示意图 难点: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 自主学习 开学第一天 新学期开始了,大家都有了新的变化,小洋同学更机灵了。知道各科老师要检查作业,小洋自信的将假期认真完成的作业整理好,准备从宿舍抱到4号教学楼4楼教室。他抱着所有作业走到宿舍门口时就感觉到非常累,他立即返回宿舍拿出自己的行李箱,将作业装进箱子里,推着箱子走的时候感觉轻松了很多。小洋边走边探索,发现拉箱子的不同部位,自己费的劲也不同,拉箱子的方向不同,箱子运动的方向也在变化,用的劲大箱子就跑的快,小洋在思考:如果能总结出省力的规律,拿每次拉箱子的时候岂不是非常方便了,所以他进行了研究,请你帮他归纳问题的答案吧 1.为什么拉箱子的不同部位,自己费的劲也不同? 2.拉箱子的方向不同会有什么影响? 3.为什么用的劲大箱子就跑的快? 小洋将作业放好就去操场和小鹏踢足球,小洋一脚就将足球踢的非常远,小鹏接住球继续踢,过了不久,机灵的小鹏发现足球撞击尖锐物体后有一块凹进去了,立即停止了玩耍,开始观察足球,思考为什么足球表面会凹进去。 4.为什么足球表面会凹进去? 5.如果用如图所示图形代替足球,你能否画出足球撞击尖锐物体的受力示意图?用适当的文字说明。【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作用不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有的物体本身就有力,如磁铁的吸引力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2.如图甲所示,长期不用的水龙头会因生锈而很难打开,维修人员常会用一长铁管套在水龙头上,如图乙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管端A点处,则会很容易打开水管,此过程中,改变了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A.大小B.作用点 C.方向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作用在A、B两点来开门,且F1与F2的大小相同,作用力的方向也相同,那么作用在点的力更容易把门打开(选填“A”或“B”),由此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4.如下图,是一吊灯挂在天花板的示意图,线对灯的拉力F=6N,在图中画出吊灯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5.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 C.飞机收到的力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6.甲乙两组同学拔河比赛中,突然绳子向甲方运动,则此时() A.甲用的力大B.乙用的力大 C.甲乙用的力一样大D.无法确定 7.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①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弹起;②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③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④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上述现象中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B.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以上说法都不对 9.用电线把电灯挂在天花板下面,电灯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天花板B.地球C.电线D.电灯 10.放学时小刚同学手提书包走出教室,手对书包施加了一个提力,同时书包对小刚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那么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A.完全相同B.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和方向都不同 题2 题4 题3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九年级化学的教学过程,是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素质为目标。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3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其中1、3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 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 重要性。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 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 中对环境的污染; 3、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 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对现象,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的科学方法,认识燃烧的条件;认识灭火的基本原理;掌握灭 火的常用措施;了解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 全意识; 2、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 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体会化石燃料的宝贵性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能源 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

课题 22、《人物描 写一组》 课时2课时主备人 学习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 2.熟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还原人物形象,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熟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 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 学习难点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写作方法 知识链接《小兵张嘎》以1943年的白洋淀为背景,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生长在白洋淀附近的张嘎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最终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八路军战士的过程。 教学 环节 学案导案 自主学习1.谈话导入 2.揭示课题,通读课文 3.默读课文,畅谈感受 3.深入研读,感受人物 1.说说以前学过的课 文或读过的课外读物 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 是怎样描写的。

学习过程 2、朗读课文,认识生 字,把课文读通顺。 合 作 探究 1、默读课文,寻找印象深刻的段 落,多读几遍。 2、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展示 交流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1)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 评价,比如:小嘎子很机灵;凤 辣子很泼辣;严监生很吝啬…… (2)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 言行的感受,比如:严监生临时 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动作, 课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严监 生的吝啬…… (3)可以说说课文的语言在表现 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比如: “凤辣子”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 的性格…… 解难释疑 适时点拨 达标 检测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 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导学案(有答案)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及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问题的 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 运动。 2. 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停止使用“”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开启了 我国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的工作全面展开。 5.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为恢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 平反。 6.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胜利完成。 二、合作探究 粉碎“四人帮”后,为什么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什么?有何意义?

三、练习巩固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的转折是指(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开国大典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 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的错误性 D.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3.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党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 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4.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是1978—1982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拨乱反正的实 质是() A.恢复老干部名誉 B.从组织上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C.扭转混乱局面 D.在经济上尽力挽回“文革”损失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这两次会议有很强的对比性,你能分析这两次会议的相同点 吗? 四、课后反思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版 知识梳理: 将课本复习完一遍,然后填写完整。 一般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爆炸:条件 燃料促进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煤主要含_____元素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化石燃料石油主要含______和_______元素 天然气主要成分________ 化学式__________ 新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典例分析 例1 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①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端下油锅 ②秸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 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 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⑤汽油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⑥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抹布盖灭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③⑤ 变式训练:1、水可以使燃烧的固体物质熄灭的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降低温度和隔绝空气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C.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D.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例2点燃某气体,在上方找一个干冷得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把烧杯迅速直立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可能是() A H2 B CO C CH4 D H2和 CO 【变式训练】1、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完全相同的是() A H2和 CO B CH4和 CO C C2H5OH 和 CH4 D H2和 C 2、某有机物4.6克完全燃烧生成8.8克CO2和H2O,若该有机物物的化学是写成CxHyOz的形式,则x:y:z=______________,该有机物俗称为_______________。 例3 环保部门对空气污染程度所作的监测报告,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②二氧化硫;

(完整)新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七章《力》导学案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力单位及三要素,并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完成下列问题】 1、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 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3、力的三要素是什么?怎样画力的示意图? 4、使劲拍桌面手会感到疼,为什么? 5、你知道1N的力有多大么? 【巩固练习】 1、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 C、人坐在软沙发上,可发现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下列物体中没有相互作用力的是() A、推出去的铅球和人的手 B、地球和月球 C、课桌和地面 D、飞行的飞机和地球 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受到向左的拉力为20N,做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预习反思】 通过自主学习,你认为这部分知识的疑点、难点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请记录下来,上课时小组内一起解决。 课内探究学案 【情境导入】 为什么地球等九大行星能绕太阳旋转而不会“跑掉”呢?海水为什么会时涨时落呢?磁悬浮列车又是如何实现高速行驶的呢?这一切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力,生活中力无处不在,它主宰着宇宙万物的一切活动,那么力究竟是什么呢?它的作用效果又有哪些呢?这节课我

们将一起来探讨其中的奥秘。 【自主学习】 1、预习总结,展示问题(学习要求:组内交流预习情况,找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初步构建知识体系。 自主探究点一:力的作用效果 看课本P3“演示”: 用图7.1-2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猜想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①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 现象:向磁铁方向运动。 ②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磁铁吸引。 现象:速度变快。 ③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 现象:运动方向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自主探究点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2、探究: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这说明:力作用效果跟有关。 (2)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这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有关。 (3)推门实验:用相同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可见,力的也影响力的效果。 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和有关。 自主探究点三:力的示意图 我认为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是: 自主探究点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看课文第5页想想做做,回答: (1)如图7.1-5甲,松手后小车发生什么现象? (2)如图7.1-5乙,用手推墙会发生什么现象? 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也就是

高中政治必修3第七课学案教案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高靑一中高一政治组设计:张守宝王雪贞2010-1-20 【学习目标】 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理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学习重点】爱国主义 【学习方法】收集整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转折点,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结合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理解中华民族精神。 【知识链接】品《上下五千年》感受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名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明。在《上下五千年》里,你可以与历史人物共席对话;在《上下五千年》里,你可以与时代风云同声呼唤。 品历史文化,爱中华民族。重温五千年历史,使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感到自豪。 【学习过程】 探究a: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什么? 1.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作用是什么?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是____________________,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_______,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________,是中华民族之魂。 2.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 (2)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探究b: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知识整合】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永葆生机的原因? 是什么?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复习目标: 1、强化基础知识(见复习提纲) 2、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习重点】: 1、指示剂与酸碱溶液的作用 2、什么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3、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学习准备】: 上册教材课堂笔记学案 ◆课堂导学 活动一:看下面复习提纲,结合笔记和课本自主复习10分钟 1、写出常见原子团并标出化合价酸的定义?碱的定义?盐 的定义 2、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盐酸和浓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化情况 3、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沿器壁慢慢注入中,并不断搅拌。 4、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溶液。氢氧化钠不慎沾在皮肤上 5、将一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先看到现象,又会看到现象,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依次是 6、下列名称与哪些物质对应: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烧碱、火碱、苛性钠、铁锈 7、总结第7单元中放入水中能放热的物质,它们的实质相同吗? 8、能做干燥剂的物质有。 9、NaOH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你如何证明? (1)用特殊的反应装置 (2)验证生成物,我们可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溶液,若观察到现象,证明NaOH溶液确实与二氧化碳发生也反应,也可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 溶液,若观察到现象,也可以证明。 10、迄今学过的反应类型有。 11、默写酸碱的通性,每条写两个方程式 13、溶液的酸碱度可用表示,PH ,溶液呈酸性; PH越,酸性越强;PH , 溶液呈碱性,PH越,碱性越强;PH ,溶液呈中性。 14、你会测土壤的PH吗?用湿润玻璃棒测酸性溶液的PH,测得值会偏;若测碱性溶液 的PH,测得值会偏; 15、某溶液PH=3,若要使其PH升高,你有哪些方法? 16、在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此时溶液呈色,PH ;逐渐滴入NaOH溶液,当溶液刚好变成红色时,溶液呈性。 17、什么是中和反应(写简单表达式),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活动二:同桌互相提问5分钟(重点知识提问)。 活动三:自主强化重难点及自己出错知识点。(5分钟)

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力研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 力 【课前热身】 P 、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 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 点出发向Q 运动,它们运动的s-t 图像如图16所示,由图像可知 (1)、甲乙两车都做 运动,甲车速度 乙车速度 (2)、经过6s ,乙车离P 点 m (3)、甲车比乙车早 s 通过Q 点 (4)、经过3s ,甲、 乙两车相距 m 【教学目标】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过程】 一、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变化) 二、力的单位 三、力的三要素 四、力的图示(表示力的三要素) 五、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请同学们观察或进行下列实验,通过观察或实验你们对力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认识? (1)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2)两个带相同电荷的通草球靠近时能看到什么现象? (画图表示) (3)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 (4)你用所料袋提西瓜时,你对袋用力了,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5)看课文图12.4-4,分析两幅图片产生的现象。 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关于这一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小组交流、讨论) 【达标自查】 1、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 2、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 ,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为 。 3、力的 、 、 称为力的三要素,因为 。 4、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 ) A 、一头小牛 B 、一块砖 C 、九年级物理课本 D 、两枚1元硬币 5、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导学案 第七课 第1课时 自由平等的真谛(导学案)含答案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 第1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由限制的,相对的。 2.理解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3.识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两层含义。 二、自主预习 1.必要的限制是对的保护。无限制的,只会走向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2.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守才能享自由。 3.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情况;其二是不同情况 。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三、合作探究 有位哲人说过,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怎么看? 四、随堂演练 1.据了解,北京市政府决定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排队日”的设立启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做到() ①自觉遵守公共秩序②自觉排队上下车、购物③自觉、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④有急事要办,可以插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D.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3.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下列对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A. 平等就是“等贵贱,均贫富” B. 真正的平等不该有丝毫的不均衡 C. 平等是指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D. 社会不可能实现平等 4.民主、自由总是相对的、具体的,任何社会都不会存在不受限制的绝对的自由和民主。因此() A.真正的自由、民主是不存在的 B.任何社会的民主、自由都是虚伪的 C.必须加强法制观念,在法制范围内享受民主和自由 D.任何社会的自由、民主都是统治阶级享有的民主和自由 5.信息科技的发展助推了网络时代的到来,生产生活的需要刺激了网络自由的膨胀。在网络空间,每个人都是言论自由者,不受身份、姓名、年龄、职业、时间和地点等任何限制,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传递自己的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转发别人的动态、评论时下的热点,号称“有网络就有自由”。不否认网络自由带给社会的经济效益、带给生活的方便快捷、带给人类的引力诱惑,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传播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我们不反对网络营销,但坚决抵制通过网络谣言、言语戏谑进行网络非法炒作,一切网络自由言论都应该坚守遵守法律法规、坚持社会公德、尊重历史事实的传播底线。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法治与自由有什么关系? 五、课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第一节 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导学案(新 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力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情感态度价观(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学习过程情境导入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自主学习 1、叫做力。物理学中力通常用字母表示。 2、我们在讨论一个力时一定存在个物体,一个是另一个是。因此力不能离开两个物体而单独存在。足球运动员在踢球时,相对足球来说是对施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物理学中,把力的单位定为,简称,符号是。托起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体验1N的力的大小。) 4、我们将叫做力的三要素、合作探究 & 小组展示小组讨论探究力的三要素例如:“开门”或“关门”实例来引出力的三要

素。①保持推力大小和方向不变,离门轴较远和较近时比较推力的效果如何?小组讨论回答。②保持推力和作用点不变,方向不同时推门效果如何?小组讨论回答。③保持方向和作用点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推门效果如何?小组讨论回答。学生动手分组实验扳手拧螺母器材:扳手,螺母步骤:① 。② 。③ 。实验结论:力的三要素: , , ,影响。教师点拨学生动手分组实验部分,关于实验步骤,学生可仿照上面的实验例题,参照来写。跟踪训练 1、人推车时,是和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2、力的、、称为力的三要素。 3、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4、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用50N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桌子的力 5、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6、火箭起飞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就腾空而起,这一现象说明了。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第7课

班级:姓名:组别:组长: 第七课战国争雄 点击新目标 1、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 2、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和著名战役及军事家; 3、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 链接旧知识 1、齐读上课知识建构 2、填一填: 春秋时期起止时间;春秋五霸:、、、上节课所涉及到的成语有: 课前导学 一、初读课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1、战国的起止时间是: 2、战国七雄: 3、战国时期的战争:A武器改进、军队构成变化、攻防技术提高; B战争规模扩大,争夺激烈; C著名战役的发生 D重要军事家的涌现: 4、战国时期的外交A :“合众势以攻一强” B :“事一强以攻众弱” 二、写一写 右图为战国形势图。请回答问 题 (1)请填出图中战国七雄的 地理位置。 A B C D E F G (2)H和I是战国时期两个著 名战役的地点,请分别写出这 两地的地名。 H I 三、战国时期的外交: 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合众”与“连横”之争成为战国纷争的重要内容 1、根据教材41页内容,用简要语言说明“合众”与“连横”策略:

“合纵” “连横” 2、读课文42页内容,说说,在“合纵”与“连横”之争中,一些研究纵横之术的读书人十分活 跃,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谁? 课堂大练兵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这个国家是() A.齐国 B.秦国 C.楚国 D.赵国 2. 要想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探索战争的规律,下列朝代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3.战国时期,七国之间战争不断。主要的兵种有() A.车兵 B.步兵和骑兵 C.水兵 D.藤甲兵 4.战国时期促使兵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军事家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B.作战环境发生了变化 C.统治者的个人喜好 D.经济的发展,铁兵器的出现 5.“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交战双方是() A. 秦国和齐国 B.魏国和赵国 C. 秦国和楚国 D.秦国和赵国 6.下列战役中,属于战国时期著名战役的是() ①城濮之战②涿鹿之战③围魏救赵④长平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在战国七雄中,位置最西的是诸侯国是() A.燕国 B.赵国 C.魏国 D.秦国 8. 战国后期,主张合纵的诸侯国不可能有() A.秦国B.赵国C.楚国D.燕国 9.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齐国 B.晋国 C.吴国 D.宋国 10.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争霸的结果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争霸中一些国通过改革加强自身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融合加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巩固提高 阅读材料: 材料一:“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材料二: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七单元复习》

第七单元复习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认识常见的燃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了解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回顾第七单元内容,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示例: 燃 料 及 其 利 用

1.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发现水 的是(D) 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 ..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2.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 ℃时,打开活塞,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 ℃,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的原因是使可燃物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着火点,同时又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A。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B。 A.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并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学习化学后,我们可以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1)家用燃气热水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主要有毒气体是CO。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分析,在氢能、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中,应尽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形成酸雨的原因是空气受SO2和氮氧化合物的污染,酸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很大危害。 (3)当今社会,汽车用量急剧增加,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使能源和环保问题日趋严峻,研究以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为动力的汽车迫在眉睫,氢燃料汽车使用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从环保角度看,使用氢燃料汽车最突出的优点是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4)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燃料燃烧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做饭、取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

21、圆明园的毁灭 基础达标 1、初读课文,我能划出文中生词、佳句。 2、我能学会这些生字。 音节 生字珑剔莱瑶宏烬瑰杭损统侵 组词 这里我认为容易读错的生字是:容易写错的生字是: 3、我能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在易错字下标出“△”。 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笼罩罪证灰烬安澜园狮子林 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山乡村野 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天南海北奇珍异宝 4、我会填 通过读文,我体会到作者主要抓住圆明园的和 来写的。我真为而自豪,更为 而愤慨。 5、我想把我感受最深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设问导读 1、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 请用抓住关键词语的方法来体会。如: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 2、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我认为主要有这些方面: 3、通过对比读,相信你一定有所体会: 巩固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líng lóng tī tòu gū liang hóng wěi huī jìn ( ) ( ) ( ) ( )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众( )( )月诗()画()奇()异()天南()() 举()闻()玲珑()()金碧()() 3、请写出下列新词的近义词。

估量()境界()举世闻名()瑰宝()销毁() 4、火眼金睛,我能辨。 珑( ) 踢( ) 瑰( ) 侵( )销()杭()瑶() 胧( ) 剔( ) 愧( ) 浸( )稍()抗()遥() 5、熟读成诵,我会填 (1)、圆明园中,有()的殿堂,也有()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的山乡村野。 (2)、漫步园内,有如漫步在(),饱览着中外();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的境界里。 6、关联词语填空 (1)、园中,()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2)、圆明园()建筑宏伟,()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3)、圆明园的毁灭()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7、工整地书写这些新词。 为了___(xiāo huǐ)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__ (qīn lüè)者在园内放火。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___(guī bǎo)、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__(huī jìn)。 拓展延伸 课文学完了。作者的感情,通过语言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们。看到祖国灿烂的文化,我们心里是一种深深的爱;看到强盗的种种行径,我们心里是一种刻骨的仇恨。现在如果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心里只有爱和恨吗?我想你会陷入一种深深的思索。你会想些什么? 22、狼牙山五壮士 基础达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了解故事的内容。 3、多读几遍文章,我能解决本课的生字词(把生字词写下来) 日寇龙王庙任务葛振林大吼满腔怒火抡圈绷紧全神贯注崎岖横七竖八尸体棋盘陀悬崖绝壁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居高临下粉身碎骨嗖屹立眺望仇恨叽里呱啦昂首挺胸共产党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我来闯关: 1. 我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地点在______,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 第一节 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一节力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力(共1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教学重、难点、考点]重点: 1、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难点:对力的概念的理解考点: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应用[课前导学] 1、知识回顾单位换算:4105μm=_______m; 7、84106m=______km25nm=________m15km=__________cm 3、6m=__________nm3105km=______mm 2、预习引导(1)预习课本中本节内容(2)预习配套练习中相关内容问题(1)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的。(3)力可以使

物体的 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课堂导学] 一、课题引入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二、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活动 一、力的作用效果演示:力的两种作用效果。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下列探究问题:力的作用效果一:回答下列问题:①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钢球由变为。②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磁铁吸引,速度变。③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结论: 。(力改变物体的动状态包括两方面: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力可以改变物体物体运动。)力的作用效果二:④用力压弹簧,弹簧会,用力压弹簧,弹簧会。⑤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会。⑥用力压乒乓球,球会被压。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练一练:①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力使物体。②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力使物体。③足球守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力使物体。④如图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发生改变。活动

第七课复习学案

第七课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复习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等级 一、复习目标 1、掌握第七课的课本重点知识; 2、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运用; 3、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二、自主复习 (一)复习课本P82——95页,熟练掌握下列基础问题,构建知识网络。组内相互检查。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15分钟) 1、法律的含义?特征?本质?作用? 2、高官落马的案例说明了什么? 3、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4、公民应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5、公民应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6、我国法律怎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7、诉讼的分类?制裁的分类? (二)复习检测 针对本课重点题目1-6题任意抽取一题对桌检查,并计入小组量化,记住的组内加1分,记不住的组内扣1分(要求熟练背诵) (三)我的疑惑 请你将自学和测试过程中的疑惑提出来。要求:言简意赅,明确清晰.首先请教同桌,不能解决的提出来下一环节中在组内或班内解决。 三、合作探究 2014年7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了中央纪委开展核查工作情况的汇报,决定对周永康立案审查。经查,周永康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利用职务便利为多人谋取非法利益,直接或通过家人收受巨额贿赂;滥用职权帮助亲属、情妇、朋友从事经营活动获取巨额利益,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泄露党和国家机密;严重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本人及亲属收受他人大量财物;与多名女性通奸并进行权色、钱色交易。调查中还发现周永康其他涉嫌犯罪线索。周永康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极大损害党的形象,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影响极其恶劣。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给予周永康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受贿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周永康涉嫌犯罪立案侦查并予以逮捕。 (1)周永康作为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却被依法逮捕,受到法律的制裁,说明了什么?(请结合课本所学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