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手段,在小组目标和小组规范的导引下,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分享和相互承担,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

2.小组评估:小组评估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一种工作方法,指的是对小组的一次干预过程活整个干预过程进行资料收集,从而监测干预过程是否有效完成了既定的目标,是否满足了组员的需要。是否产生了任何有害的影响,干预过程的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等事项

3.1.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一种方法,通过小组工作者的协助,引导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互助,促使成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和需求为基础,获得成长经验,达成个人、小组、社区的发展。

4.2.小组动力:小组动力是源自于小组份子间互动所产生的力量和现象,小组动力会影响小组的发展及小组成员的行为反应与情感支持

5.3.小组工作评估:小组工作评估是指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运用相关的资料与技术,对小组工作的需求、目标、理论、过程与结果等各个方面进行单一或综合的评价,从而发现问题、提供信息作为决策和改进的依据。

6.4.社会工作本土化: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

7. 5.小组领导:小组领导指在一定的组织环境和条件下,小组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人或群体,通过共同的社会活动带动和激发小组成员共同实现小组目标的行为过程

8.小组冲突:小组冲突小组冲突是指小组中成员个人内部、成员与成员间、成员与小组次级系统间、小组次级系统彼此间及小组整体与其他小组间,由于彼此目标、利益需求、期望及价值不一致等情境的刺激,而引起认知和情绪变化的一种敌对或斗争的互动行为。

9.库利的首属小组:库利的首属小组是指那些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影响最深远的小组,很多积极的品质和消极的品质都是在首属小组获得并强化的,包括家庭、邻里以及儿童游戏伙伴。

10..沟通:沟通是人际互动的基本形式,是小组活动的基本内容,是指的是两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接受者能够完全理解信息发出者所赋予信息的含义

论述题

次小组形成的原因有:

(1)成员相似性。在小组开始阶段,成员有一共同的工作就是寻找相似性的成员

。(2)小组的规模。大的小组倾向于产生次小组。

(3)小组的情境。小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次小组的情境。(

4)成员的安全需求。成员对小组或某些他人有恐惧时,容易形成自我支持的次小组

。(5)小组意见不一致,小组发生不高的事件,或意见分歧时,次小组最容易形成。

(6)协同领导者造成的分裂。由于两位领导者有不同的吸引力、经验与人格物质,成员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与偏好下,可能倾向于支持某一位工作者,也可能是工作者的不协调,造成小组的分裂。

次小组的形成对小组产生的影响有:(1)分工。次小组作为小组分工的中间人,次小组能够促进分工,提高小组的整体性,同时也会造成抵制小组分工,造成小组的分裂。

(2)安全。次小组能够提供个别的、特定需求的满足给员,加强小组的力量,同时也会造成成员先信任次小组还是先遵守小组要求的困境

(3)包容与排斥。次小组的成员可能对非小组成员产生排斥,而导致小组中更多次小组的产生甚至导致小组的分裂。

2.试述小组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的解决方式以及小组工作在解决冲突时应该注意的基本原则。

小组冲突产生的原因常是通过两个以上的参与争取同一事物,一方获得,一方推动。一般地说,解决冲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消除法。当小组各方成员互相争斗,要求获胜的话,有一种现象是把敌对的一方成员或个别的领导者消除出小组

。(2)压制法。最强有力的次小组可能强迫其他接受他们的意见面掌握了小组的决策权

。(3)让步法。当不同意见的次小组差不多是势均力敌的时候,他们双方可能各自让步,使小组可以继续动作。

(4)联合法。小组内不同意见的次小组可能依然维持他们的独立性,但在某些事件中与人联合以求达到同一目标。

(5)融合法。小组经过纷争以后可能达到一种解决办法,而这个办法比以往几个次小组争持的不同的解决意见更好。小组工作在解决冲突时应该注意的基本原则是:避免助长输赢观念;利用整个小组的力量处理冲突;建立小组组织动作的标准和基本规则;保持冷静,分析小组表境,寻找合适的介入策略。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

1、小组工作的特征:(P3)

(1)小组是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

(2)小组是在互动的过程中产生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4)小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

2、小组的类型:p6

(1).小组的形成:组成小组、自然小组

(2).组员的参与:自愿小组、非自愿小组

(3).成员间的联系:基本小组、次层小组

(4).小组的结构:正式小组、非正式小组

(5).组员的界限:封闭小组、开放小组

(6).小组的性质和目的:社交小组、教化小组、服务与志愿者小组、兴趣小组、任务小组、意识提升小组、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治疗小组、社会化小组、自助与互助小组、社会行动小组

3、小组工作起源:p9

1844年,英国人乔治威廉姆斯爵士创立基督教男青年会

第二章小组工作价值观与实践原则

1.小组工作的价值观:p21

特斯兰德和利瓦斯特别强调了小组工作中的三个基本价值观:

1、重视组员具有互相帮助的能力。

2、重视小组能够使组员的能力得到提升,实现赋权。

3、重视小组有能力促进来自不同背景的组员之间的理解和融合

在学习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助互惠的原则。小组工作的实务核心就是互助的概念

第二,尊重组员的权利和能力。这是小组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信念。

第三,民主参与和决策。第四,赋权的原则。第五,高度的个别化原则。

第三章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p30

(1)五种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马斯洛把当得不到满足时将直接威胁个体生存的需要叫做低级需要或缺少性需要。那些并非生存所绝对必需的,可以做一定的延缓性满足的需要,被叫做高级需要。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和富有创造力,因此,高级需要也叫做发展需要

2 镜中自我p36

(1)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过程的复合体。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在社会这个庞大的互动组织中,他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这个有机体所有的其它部分

(2)镜中自我。镜中自我是库利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即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

(3)首属小组。库利首次正式提出并使用了首属小组这个概念,它是指那些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这些小组主要包括家庭、邻里以及儿童游戏伙伴。首属小组是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影响最深远的小组。人的很多品质是在首属小组中获得并强化的

3、交流分析理论:p37 理论内容与实际运用、三种自我状态及特点

交流分析理论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波恩1959年创立的一种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交流分析理论就是用于检查“我对你做了什么,你反过来对我做了些什么”一类的相互作用,目的是了解在我们的交往过程中,双反的关系是相辅的、互补的还是矛盾的、冲突的,帮助人们了解自己与别人互动的本质,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的领悟力,从而促使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建立更成熟、更有自尊的人际关系。核心内容包括:

(1)关于自我状态。波恩认为,在我们的人格结构中,并存着父母意识、成人意识和儿童意识。波恩把他们叫做3种自我状态: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是“教

导”的、“权威”的。成人自我状态的特征是“理性的”、“逻辑的”。儿童状态的特征是“情绪的”、“冲动的”、“自发的”,常常是凭感觉。

(2)沟通形态。波恩总结了3种交流的形态:互补型、交叉型、隐含型互补型是一种符合正常人际关系的自然状态下的反应,是一种为人们所预期的反应。交叉型也叫交错型交流,指当一个人发出信息后,没有得到预期的反应。相互作用是交叉的、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交流会中断,甚至双方发生冲突。隐含型交流也叫做“暧昧型”交流,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交流方式,在隐含型交流中,总是设计两种以上自我状态,真正的信息往往没有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另外的社交客套的交流中,这种方式常常容易引起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3)人生的四种基本态度:

“我不好-你好”型,这是抑郁症患者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依赖他人的施舍,特别需要被爱抚和承认,这种消极思想会是个人放弃自我,顺从他人。

“我不好-你也不好”型,这是严重精神紊乱或厌世者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常会放弃自我,陷入绝境。

“我好-你不好”型,这是怀疑和独断的态度。持这种提啊赌的人往往因为孤傲、仇视等原因而十分孤立。

“我好-你也好”型,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认可自己也认可他人。波恩认为前面三种态度常常依赖于情感,容易引发心理不适。这种态度则依赖于思考、信仰以及行动的保证

4、小组动力概念:p41

(1)小组动力是指在任何时间内发生在小组中的包括察觉到的或未被察觉到的所有心里的和行为的内容。

(2)小组动力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的管理服务的工具

(3)小组动力是用来说明小组行为的一套基本知识,用来解释小组内各类行为的转化、演变和相互影响。

(4)小组动力也是一套正在兴起的适用性的专业技术

第四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1、小组工作的三大模式以及关注重点的转变:社会目标模式(社会结构层面)、互惠模式(人际关系层面)和治疗模式(个人治疗层面)。

2、理解三种模式的特点和区别

社会目标模式

源于社会小组工作的早期实践,主要在社区层面展开,较多运用在社会政治小组和组织小组中。

(1)、小组工作的目标

三个层次 a.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和潜能,同时也提高其实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 b.发展小组成员的社会能力,提高其对社会环境方面的个人能力,增强自尊心和社会能力

c.培养当地的社区领袖,使其有意识和能力去带领、推动社会变迁

(2).小组性质通过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实现,培养成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

变迁。多以任务小组出现。

(3).小组成员成员可以是全社会的所有公民,特别鼓励那些社会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参与。一般属于统一社会阶层、居住统一社区或有相同背景的民众容易聚集在一个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中。

(4).工作者的角色

小组工作者是“团体中进行社会意识的耕耘者”。开始阶段与结束阶段:倡导者,引导者中间阶段:使能者,资源提供者或榜样的角色

(5).实践原则

民主参与和自决、明确目标、运用社会资源

(6).优势与限制

优势:注重民主参与,接近社区工作,可以通过小组发展社区组织,发展社区教育

限制:过分依赖意识形态,理论基础薄弱;过分注重组织力量,忽视个人需要

互惠模式

(1)小组工作的目标:在社会归属和相互依存中得到满足,通过互动增强其个人和社会功能,通过组员讨论和交谈来确定小组目标

(2)小组的性质:小组是一个互助的系统,小组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必备环境

(3)小组成员:每个组员是平等地位的个人

(4)工作者的角色:中介者、协调者(不是针对案主,也不是为了案主,而是与案主一起在两个层面上扮演“调节”角色)

个人与小组之间;小组与机构、邻舍或其他系统之间

(5)实践原则:重视个人价值、确认人际互惠共存的关系

(6)优势与局限

优势:突出助人自助的信念;有利于发挥能动性和培养自觉意识;防止外界的价值干预局限:对个人期望与个别化的关注不够;小组领导者权力不足,难以影响小组过程;中国人含蓄内敛不善表达,限制这一模式充分发挥作用

治疗模式(也称为预防与康复模式或临床模式)

以治疗个人为小组工作的任务,同时也提供个人的预防和康复,往往提供了与个案社会工作相联结的机会充分吸纳了精神病学,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与技术

(1)目标:以治疗个人为小组目标。通过团体经验来治疗个人心理、社会与文化的适应不良问题。

(2)小组的特点:是再教育的过程;持续时间长;依赖专家的判断和专业化的指导(3)小组成员:有较严重心理或行为问题的人(注意入组前的评估)

(4)社会工作者的角色:通常是临床心理学家、精神医学家或临床社会工作者。不同理论取向的工作者在小组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多以权威、专家的身份出现

(5)实践原则:组建前充分准备

明确方向:确定理论倾向,选择特定治疗理论和技术实施中的立体多面推进

(6)优势和限制

强调“为案主”工作,强调专业性和权威以及小组工作者的影响力治疗体系丰富,不同理论与技术都有其优势

不注重成员的互助系统,强调医患关系,而非平等的合作关系

第五章小组的领导

1、小组领导的素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2、领导方式:专权、民主与放任式

3、协同领导的模式:新手模式、分担模式与交替领导模式

4、领导技巧:(1)反映p85

反映是同感的传达过程,主要是通过复述成员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和解释背后的情感来实现。反映是建立在积极倾听的基础上的工作。领导者的反映技巧可以表达双重目的:既能够帮助发言的成员更清楚自己所讲的内容和感受,又让他知道你听懂了他、了解他。

领导者对小组反映有三个层次:对某个组员的反映;对两个或更多组员就某一话题的反映;对整个小组正在经历的事情和阶段的反映

自我流露p88

自我流露是指领导者在成员们交流思想和情感时,将个人的资料、感受真实的呈现在小组中的情况。自我流露之所以是重要和游泳的技巧,是因为领导者的行为、沟通风格、倾听能力、对他人的鼓励和他的真实自在都会成为其他人学习并超越的典范。领导者的自我流露,可以显示自己愿意透露个人的情况以及愿意冒险与大家交流个人情况;自我流露也可以告诉大家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和成员们一样要面对的问题;自我流露还可以作为一个样本,让大家知道领导者希望从成员们那里得到怎样的回应。(3)面质:对质p93 领导者出于助人的目的,指出成员存在于各种态度、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对质的形式:挑战小组与挑战个人

目的:促进成员自我思考,勇敢面对现实有助于成员的成长。需要对质的情况:

a.成员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

b.成员的思维、情感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差异

c.成员所说的与领导者感受的差异对质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伯珍特提出小组领导者在处理阻抗时可采用三个步骤:第一,尽量以没有威胁的方式,让成员把注意力放在他所表现的行为上;第二,确认这个行为,并找出适当的前后关系;第三,邀请成员探索这个过程,即检查他们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如此做的原因。这种探索的的邀请,应该是一种支持的、非辩解的、没有防卫的。(4)澄清:p85

澄清是指使用某些方法使组员陈述的内容和感受更加清楚和条理化的过程。澄清对小组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组员更好的了解他自己想说的话。通过澄清,也可以保持小组内沟通的清晰性,不让混乱的的信息造成组员的疲惫和泄气,从而影响小组的进程和功能。澄清的方法:运用开放式的提问,获得更多的信息;可以采用重述的方法,将组员混杂在一起的信息重新排列;请其他组员帮助澄清。

第六章小组的沟通和冲突

1、五种沟通方式p107

(1)链状沟通:沟通方向只有往上和往下两种,常见于小组初期(2)Y状沟通:组员关系不平等,反映了一种控制与被控制、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3)轮状沟通以这种沟通方式为主的团体有一个强有力的轴心人物,具有比较明显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4)环状沟通:可以分享平等的地位,没有沟通的开始和结束,但是沟通并不充分

(5)开放式沟通(全通道沟通):沟通充分,地位平等,没有沟通的开始与结束,反映了小组的凝聚力与成熟

2、解决冲突的五种策略及特征p113

(1)解决问题式的谈判策略。当事人关注的是个人的目标和与对方的关系,在处理冲突时,就会本着解决问题和坦诚的态度,积极寻找办法,保证双方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消除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个策略实际上是双赢的策略。常用手法:面对冲突、协商

条件:一、双方实力相当二、双方对运用谈判方式来解决问题能达成共识(2)自我牺牲的顺应性策略。当事人一般非常重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个人的目标不占据重要地位。在处理冲突时,会以牺牲自己的利益和目标为代价,来换取与他人的关系。处于劣势的成员常会采用此策略常用手法:幽默、道歉、找台阶

(3)强迫进攻型策略。采用这个策略的人,一般都会将自己的目标实现放在第一位,而与他人的关系并不重要。为了实现目标,可以不择手段,千方百计是对方妥协、放弃自己的目标。当需要快速决策的时候此策略往往有奇效,但要注意

避免危机的延续。运用此策略的双方关系极端不平等。常用手法:坚持立场、恐吓,攻击、惩罚

(4)妥协式策略。采用这个策略的人,通常很重重视自己的目标,也重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冲突解决过程中需要双方各自妥协退让一步,使双方的目标有条件的部分实现,使双方的关系也是有条件的得到维持。适度考虑个人目标与人际关系,不能兼得时放弃某一部分目标与牺牲某些人际关系。此解决方法常见于问题解决策略无效之后。使用这个策略的双方都具备这样的特点:双方的实力处于同一水平上,同时也都同意用妥协退让来解决问题。(5)逃避式策略。个人目标与人际关系都不重要,放弃目标与人际关系,避免与他人冲突。这个策略在某些特定情境中具有积极效应。常见手法:忽略、沉默

第七章小组构成

1、成员特征:年龄、性别、问题性质

年龄因素。年龄越增加,社会关系、互动模式、社会敏感度、以及社会经验都会相对增加,所以,不同年龄层有着不同的适合的工作模式。不同年龄层的成员对团体有着不同的认识,也就有了不同的对团体的接受度。成员年龄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通常与年龄层、团体的性质有关

性别因素。治疗小组常以单一性别小组有利,而任务小组或成长小组以混合小组为多。某些特殊年龄层或特殊目标的团体适合单一性别团体。一般来说,性别对于儿童团体或青少年团体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对于成年人团体,性别并非很重要的因素。

问题性质:问题的相似性、问题的异质性、问题的多元性。一般来说,小组成员的问题最好具有同质性——利益相似性。治疗小组最好是问题同质性,教育性小组要求信息多元化,任务小组则以技巧,能力,知识,经验多元化的小组为最理想。

2、小组目标:四部分p128

小组目标是小组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达到和期望达到的目的和指标。所谓小组目标包含了机构目标、工作这目标、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四个部分。小组目标管理主要包括小组目标的确立、目标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目标成果的评估三个环节。 3、小组构成的时间因素

小组的时间要素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小组的期限、聚会期的长短、聚会的频率和聚会的时间等。

小组的期限可以使成员了解到他们有多长时间来完成个人的目标。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学期长度、领导者可以出席的时间、被服务群体的需求或者所涵盖的教育内容的数量。

聚会的时间必须足够,否则成员会感到没有获得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但是如果过长又会使成员感到疲惫与无趣。教育小组、讨论小组和任务小组可以持续1-2小时,学校的咨询团体常在40-50分钟。儿童小组的时间要短些,30-45分钟适宜。

聚会的频率由很多因素决定,比较重要的是团体的目的和成员的构成。社区机构内的小组经常每天会面或一周会面2-3次,门诊患者每周会面一次,或两周一次。支持性团体一个月会面1-2次等等

聚会的时间。如果会面场所是行政机构、学校或医院,会面的时间选择应当本着尽可能少的打扰其日常工作的原则。应考虑成员的时间安排,不要与成员的其他活动发生冲突。领导者的时间安排也很重要。会面时间应避开领导者忙碌的日子。因此任何领导者一天中领导的团体不能过多

4、小组构成的空间要素:三个p136

(1)活动空间:组员或小组对地理区域的占有倾向。个人活动场:空间的拥有提供个人的安全感小组活动场:固定地点可以有助于组员的认同感

(2)个人空间:个人与他人活动的主要环境,是成员的私人空间。

(3)空间安排:空间安排会影响小组的动力,影响成员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每个人有座位偏好,座位表现互动特征和领导特征。如面对面坐的,并肩坐的,座位距离远的,坐上位或坐主位的等等都传达不同的意义。

第八章小组的筹备

1、需求评估:理解

2、小组目标明确化的要求

(1)目标应该是可测量的,方便对小组活动及组员的评估

(2)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使成员知道在何时能够实现小组目标

(3)目标应切合实际,使其处于每个组员的能力范围之内

(4)避免各分目标之间重复和冲突

(5)应尽量用正面的语言表述小组目标,让小组成员明确知道他们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该做什么。

3、组员招募的方法

(1)直接与案主接触。最有效,但费时费力,覆盖范围小

(2)使用招贴画、横幅、小册子等宣传品。可以扩大宣传范围,但交流是单向的

(3)使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优劣势同上,发出的信息更难控制

(4)与相关的服务机构联系。可以获得转介过来的案主,能够确定合适的案主

(5)给潜在的案主寄送资料。有效的把资料集中在潜在案主身上,不会浪费过多时间

第九章小组初期

1、第一次小组聚会的特征心理与行为p164

(1)趋避困境的矛盾心理

趋:对新体验的好奇,希望从小组中获得满足,期待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避:小心、陌生、害羞,考虑参加小组的代价,怀疑小组实现目标的能力

(2)试探与兜圈的行为

试探原因:存在大量的未知因素,大多数成员从未有过相似的小组经验,通常会有些不知

所措

表现:试探和打量他人,进行一些无关痛痒的、漫无边际的交流与谈话

兜圈,像推磨一样,兜着圈子绕,谁也不愿先露出自己的真实面目。通过兜圈子寻找同伴、试探小组注意:可能导致个别联盟以及次小组的出现。初次活动找到的同伴可能会一直存在到小组结束而不分离,也可能不持久

。 2、小组第一次聚会时的工作

(1)寻找相似性

互不认识的组员第一次会面时,主要是在比较表面的一些个人特征和以往经验的相似性上进行互动的。寻找相似性可以为小组的凝聚力奠定基础。社会工作者要协助成员寻找与自己相似的成员,如生活体验,面临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方式等

(2)鼓励组员彼此交谈

组员更愿意与社会工作者谈话——将组员的问题抛回小组,形成共同讨论的话题,引导成员彼此交谈。只想听别人说,羞于开口——协助整理思路,鼓励开口

(3)消除顾虑,澄清可能的误解。互不熟悉容易产生误解,轮流把焦点放在每个人身上;让成员最大限度的沟通

(4)培养组员的积极倾听习惯

常见情况:急于表达自己;沉默不语;为了准备自己所要陈述的话题无法注意别人的表述等。方法:一及时反馈:相互轮流做阶段总结;询问是否理解他人所说的;二用同理心强调倾听的重要性

第十章小组中期

1、小组冲突时期的特殊组员:替罪羔羊p178

替罪羔羊是指那些自己选择或他人选择为小组内不良情绪的发泄对象的组员。小组中有的成员把自己的愤恨、不如意推卸到别人身上,从而减轻自己的负担和压力,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他人身上。而在小组中,有些人由于个人的不自信,也喜欢扮演小组中受虐者的角色,从此来获得众人的接纳使其留在组内。替罪羊的产生与个人的人格特征、小组的气氛、情境等都有关系

2、小组冲突时的特点:p177(正确看待次小组)

(1)成员的自我意识和权力控制意识增强。小组工作者从权力中心地位的主动撤离

(2)向工作者提出对质。冲突期如同人的青少年期

(3)小组冲突的形式和小组中的次小组问题。

小组冲突的形式:个人内在心理冲突、成员之间的冲突、成员与工作者之间的冲突。

产生次小组是小组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

原因:成员的相似性;小组的规模;成员的安全需求;成员意见的不一致等对整个小组的影响:有正有负

3、小组成熟时的特点:p184

(1)理想的沟通结构。以组员而不是工作者为中心的沟通模式

(2)良好的人际交往结构。次小组会再次出现,但此时它的形成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小组功能,更好的实现小组的整体目标

(3)适当的权利结构。以小组为整体进行决策:近似共识模型

(4)调整的角色结构。工作者与成员履行各自的角色与责任,工作者还应协助小组成员尝试新的角色

第十一章小组后期

1、如何保持组员的小组经验p193

(1)模拟练习

(2)肯定正面的感受,加强组员的自信

(3)寻求外部资源支持,做好跟进工作

(4)鼓励组员独立

2、后期开始的离组准备:p194

(1)告知离组日期,协助组员回顾在组中的收获,检验组员目标达成的状况

(2)鼓励组员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他们对小组的依赖

(3)了解组外的社会资源

3、小组结束后的跟进:p206

(1)转介。对转介机构有所了解和准备

;与成员对转介达成共识;

保持相应的联系

(2)建立自助网络。寻求社会支持网络,发现自身社会资源(

(3)安排探访。一对一的个别追踪;对组员家人的探访

第十二章小组的评估

1、概念:基线数据、目标行为p212

基线数据:组员在参加小组前,目标行为的表现。可作为对照资料,通过前后两组数据对比说明组员在小组中的变化水平。

目标行为:在小组设计中,确定小组干预的需要改变的行为。根据组员的需求评估和小组的性质来决定。目标行为是可以测量的,通过观察目标行为的改变,才能推断出小组的有效性。

要求:代表性;可测量可观察

2、三角测量方式:p214

(1)选择一种以上的测量方式

(2)有一个以上的人进行测量

(3)选择一个以上的指标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完美综合版(第一章)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 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过程:人的心理现象是在时间上展开的,它表现为一定的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的 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 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5.知觉: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 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 6.记忆: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 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7.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 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8.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9.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10.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2.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3.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14.气质: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的稳定的动力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 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 15.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16.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 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 17.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 动,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的方法 18.实验室实验法: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方法 19.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使人们在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情景中进行的实验方法 20.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21.调查法:通过访谈调查法或问卷调查法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 问题的研究方法 22.个案研究法: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 象的原因的方法 23.无意识: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24.双盲控制:在实验中,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到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这种实验叫双 盲控制

一基本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基本名词解释 1、产权证书:产权证书是指“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房屋产权证书包括:产权类别、产权比例、房屋坐落地址、产权来源、房屋结构、间数、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共有数纪要、它项权利纪要和附记,并配有房地产测量部门的分户房屋平面图。 2、使用权房:是指国家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的住宅,政府以规定的 租金标准出租给居民的公有住房。 3、公房:公房也称公有住房,国有住宅。它是指由国家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 投资兴建、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产权(拥有权、占有权、处分权、收益权)归国家所有。目前居民租用的公有住房,按房改政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售公有住房,一类是不可售公有住房。上述两类均为使用权房。 4、不可售公房:不可售公房是指根据本市现行房改政策还不能出售给承租居民的 公有住房,它主要包括旧式里弄、新式里弄、职工住房等厨房、卫生合用的不成套房屋,也包括部分公寓、花园住宅等成套房屋。 5、已购公房:已购公房又称售后公房,就是购买的公有住房。 6、单位产权房:单位产权房是指产权属于单位所有的房屋,也称系统产权房、系 统房。 7、廉租房:廉租房是在新出台的国家房改政策中首次提出的一种概念。我国的廉 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给城镇居民中最低收入者。廉租房的来源主要是腾退的旧公房等。 8、私房:私房也称私有住宅,私产住宅。它是由个人或家庭购买、建造的住宅。

在农村,农民的住宅基本上是自建私有住宅。公有住房通过住宅消费市场出售给个人和家庭,也就转为私有住宅。 9、二手房:二手房即旧房。新建的商品房进行第一次交易时为“一手”,第二次 交易即为“二手”。一些无房的人可以买一套别人多余的房;而又一些手里有些积蓄又有小房子居住的,可以卖掉旧房买新房;而那些住房富余户,也能卖掉自己的多余住房换取收益。 10、期房:期房是指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大产证 止,在这期间的商品房称为期房,消费者在这一阶段购买商品房时应签预售合同。期房在港澳地区称作为买“楼花”,这是当前房地产开发商普遍采用的一种房屋销售方式。购买期房也就是购房者购买尚处于建造之中的房地产项目。 而在成都市通常对期房的理解是未修建好,尚不能入住的房子。 11、现房:所谓现房是指开发商已办妥房地产权证(大产证)的商品房,消费者在 这一阶段购买商品房时应签出售合同。在成都市通常意义上指的现房是指项目已经竣工可以入住的房屋。 12、外销商品房:外销商品房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的,取得了外销商品房预 (销)售许可证的房屋,外销商品房可以出售给国内外(含港、澳、台)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 13、内销商品房:内销商品房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的,取得了商品房销售许可 证的房屋,内销商品房可以出售给当地企事业单位和居民。 14、准现房:准现房是指房屋主体已基本封顶完工,小区内的楼宇及设施的大致轮 廓已初现,房型、楼间距等重要因素已经一目了然,工程正处在内外墙装修和进行配套施工阶段的房屋。 15、共同共有房产: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全部共有房产不分份额地享有平等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幼儿学习游戏化:是指幼儿园将幼儿日常学习活动都纳入游戏之中,将幼儿的学习和游戏交融,综合运用教学游戏与幼儿自然游戏形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2、表演游戏:也称戏剧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故事或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 3、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又被称为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身体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4、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表现其生活体验的一种游戏。 5、结构游戏:也称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金属片、泥、沙、雪等),构造物体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6、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规则的游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把幼儿比作花朵,把教师比作园丁,把幼儿园比作花园。 A、福禄培尔 B、杜威 C、蒙台梭利 D、欧文 2、( A )提出了游戏的复演说。 A、霍尔 B、拉察鲁斯 C、阿普利登 D、奇尔摩 3、下列不属于角色游戏的特点的是(D) A、表征性 B、创造性 C、自主性 D、自然性 4、下列哪个不是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的角色(B) A、观察者 B、设计者 C、引导者 D、支持者 5、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自身表演、桌面表演、影子戏和( C) A、过家家 B、扮警察 C、木偶戏 D、扮演医生 6、(A )是将竹片、竹块、竹圈等材料粘合成某物体的结构游戏。 A、积竹游戏 B、积木游戏 C、积塑游戏 D、拼图游戏 7、( D )能培养幼儿的细心、耐心、坚持克服困难等优良的个性品质。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体育游戏 D、结构游戏 8、积木构造的基本技能包括延长、铺平、围合、(B )等等。 A、连接 B、加高、加宽 C、分割 D、组合 9、( C )是以发展幼儿基本动作为主的活动。 A、集体娱乐游戏 B、结构游戏 C、体育游戏 D、智力游戏 10、(B )是由重复做规定动作的活动和有一定教育目的的附加措施构成,是决定游戏效果的重要因素。 A、游戏动作 B、练习方法 C、游戏情节 D、活动条件

生理第一章名词解释与问答题答案

11级临本八班 一、名词解释 1.是关于膜的分子结构的假说,其基本内容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 同分子结构、因而也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2.脂溶性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3.溶液中的带电离子,借助于通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扩散,称为经通道易 化扩散。 4.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通常是带电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 过程,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 5.许多物质在进行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时,所需的能量并不直接来自ATP分解,而是 来自Na+在膜两侧的浓度势能差,后者是钠泵利用分解ATP释放的能量建立的。这种间接利用ATP 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6.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称为出胞,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神 经细胞分泌递质等。 7.大分子物质或物质的团块(细菌、细胞碎片等)借助于与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 细胞的过程,称为入胞,如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吞噬异物等。 8.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9.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跨膜静息电位,简称静 息电位。 10.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细胞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这 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11.在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刚能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 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12.在一段膜上能够诱发去极化和Na+通道开放之间出现再生性循环的膜内去极化的临界值,称为阈 电位;是用膜本身去极化的临界值来描述动作电位产生条件的一个重要概念。 13.将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14.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称为等长收缩。 15.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称为等张收缩。 16.骨骼肌受到一次刺激,先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随后会出现一次机械收缩,称为单收缩。 17.每次新的收缩都出现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过程中,表现为锯齿形的收缩曲线,称为不完全强直收 缩。 18.刺激频率更高时,每次新的收缩都出现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过程中,表现为机械反应的平缓增加, 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19.肌肉收缩前已存在的负荷,称为前负荷。 20.前负荷使肌肉在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的状态,使其具有一定的长度,称为初长度。 21.在肌肉开始收缩时才能遇到的负荷或阻力,称为后负荷。 22.肌肉收缩能力是指与负荷无关的、决定肌肉收缩效能的内在特性。主要取决于肌肉兴奋-收缩耦联 过程中胞质内Ca2+的水平和肌球蛋白的ATP酶活性。 23.由膜的被动电学特性决定其空间分布的膜电位称为电紧张电位。 24.在乙酰胆碱作用下,终板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这一去极化的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 25.每个囊泡中储存的Ach量通常是相当恒定的,释放时是通过出胞作用,以囊泡为单位倾囊释放, 称为量子释放。 26.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膜内电位较膜外电位为负,这种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称为膜的极化。 27.当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极化。 28.当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去极化或除极化。 29.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复极化。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日心说 2.开普勒三大定律 3.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4.黄道 5.宇宙学原理 6.黑洞 7.三角测距法 8.大爆炸理论 9.微波背景辐射 10.宇宙常数 二、是非判断题: 1.黑洞也会向外辐射 2.微波背景辐射具有黑体辐射谱 3.恒星都能由核聚变而生成铁元素 4.宇宙中星系等结构的形成以暗物质为主导 5.星系后期的演变十分缓慢 6.太阳最后会变成白矮星 7.甚早期宇宙的物质是完全均匀的 8.原初核合成完全不能生成6号元素碳及其以上的元素9.原初的核合成发生在宇宙年龄为3分钟到1小时之间

10.恒星内部的热核反应会生成数量庞大的中微子11.星系的诞生是宇宙演化的结果 12.在宇宙早期,宇宙中的物质形态以辐射为主 13.越早期的宇宙, 物质的密度就越大, 温度也就越高14.大爆炸理论最早由哈勃提出 15.射电望远镜接收的也是电磁波 16.经典宇宙学以宇宙年龄为普朗克时间时为开端17.银河系内部并没有膨胀的现象 18.原子核直接由夸克组成 19.银河系中的天体都可以用三角法测量它们的距离20.宇宙正以我们为中心向外膨胀 21.哈勃常数并不是一个常数 22.宇宙中大部分的物质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3.宇宙中大部分的重子物质是不可见的 24.新星就是新生成的恒星 25.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是金星 26.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平面和黄道面非常接近27.用肉眼能够直接观测到的行星只有金,火,木,土星28.在木星和土星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 29.超新星是恒星所能经历的规模最大的灾难性爆发30.白矮星也会发光 31.光子退耦发生在核合成之前

32.中子星是由简并中子组成的超密态天体33.巨星的特点是温度较低,体积较大34.行星没有明显闪烁现象 35.下半夜比上半夜更容易看到流星 36.月亮盈亏的周期与其公转周期是一样的37.月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38.太阳是一个主序星 39.恒星发光发热的能量来自于内部的核聚变40.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恒星都是主序星 三、论述题: 1.对本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2.所属专业与宇宙学之间的关系 3.谈谈你对宇宙学的认识

一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变态心理: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 2思维奔逸:意念飘忽、联想过度。思维联想速度异常加快,表现为明显的话多和语速快,口若悬河。 3思维迟缓:抑制性思维。思维联想速度异常缓慢,明显表现为话少、语速慢,语音低沉。严重时达到无言语的程度。 4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5癔症:也称歇斯底里,指一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并且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精神障碍。 6心境障碍: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 7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8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 9强迫观念:也叫强迫性思维,表现为某一概念、形象、想法等在脑子里反复出现,纠缠不休(强迫),明知没有必要,并且主动有意识地抵抗(反强迫),但是始终摆脱不掉,为此感到痛苦。 10强迫行为:为阻止或降低焦虑和痛苦而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动作。往往是借此抵消强迫观念所激发的焦虑,但其缓解仅仅是暂时的。如强迫洗涤,整理 11分离障碍;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把引起心理痛苦的一些意识活动从整体的意识活动中分离出去。 12转换障碍: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 13痴呆:指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已获得的职业和社会活动技能减退和障碍,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和丧失,视空间技能损害,定向力、计算力、判断力等丧失,并相继出现人格、情感和行为改变等障碍,且呈进行性加重过程。 14性心理障碍:泛指以两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惟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除此之外与之无关的精神活动并无其他明显异常。 二重要人物: 克雷培林:德国精神病学家在实验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之间搭起了桥梁,建立了用于研究变态心理学的实验室,从而成为实验变态心理学的创立者。

国贸习题集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一国(地区)同别国(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它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3.国际贸易额:又称国际贸易值,是指以货币表示现行世界市场价格计算的各国(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它能够反映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额。5.贸易顺差: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其差额称为贸易顺差,或称贸易黑字,我国也称之为出超。 8.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对外贸易密度,是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对外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开放程度的基本指标。 9.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10.总贸易: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的贸易活动。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即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入出口,即总出口。总出口额与总进口额之和即为总贸易额。 11.专门贸易:以进出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的贸易活动,从外国进入关境和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称专门进口。离开关境的商品称专门出口。 但从关境外国境内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商品,则不被统计为出口。专门出口额与专门进口额之和,即为专门贸易额。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 2.绝对优势: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 5.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指出,各国应该按照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和交换,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绝对劣势的产品,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 6.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7.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指出,国家之间应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各国都应该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章新古典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 2.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总量。它既包括自然存在的资源(如土地和矿产),也包括“获得性”资源(如技术和资本)。这是一个绝对量的概念。 5.要素禀赋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简称H-O模型。在国际贸易中,一

1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 ●天然对比度:人体组织可概括分为骨骼、软组织、脂肪和气体四类,由不同 组织间天然存在的密度差别所显示的对比,称为天然对比。 ●X线的荧光效应:X线作用于荧光物质,使波长短的X线转换成波长较长的 荧光(肉眼可见),这种转换叫荧光效应。 ●CT值:是表达组织密度的单位。CT值是以单位容积的X线吸收系数(衰减 系数)同水的衰减系数对比换算出来的。 ●窗宽:CT图像上显示的CT值范围。 ●T1WI:用短TR(<500ms)和短TE(<25ms)而显示长T1低信号(黑)和短 T1高信号(白)的成像。 ●T1弛豫:质子在受到射频脉冲激励后,吸收能量。射频脉冲停止,纵向磁 化开始,并释放能量,T1弛豫即纵向磁化恢复的过量和时间。 ●螺旋CT:利用滑环技术的CT机,在扫描过程中X线管球作连续旋转,同时 扫描床自动作匀速进床,从而在病人体表上的扫描线呈螺旋状,故称螺旋CT。 ●高分辨CT ●动态增强扫描 填空 ●X线产生的具备条件:_自由活动的电子群_____电子群高速运行__高速运行 的电子群撞击靶物质_ ●X线之所以能人体在荧屏上或胶片上形成影像,一方面基于X线的特性___ 穿透性___荧光效应_摄影效应____电离效应___,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__密度_____和厚度的差别。 ●CT检查方法有:平扫___造影增强扫描___造影扫描__ ●自旋回波脉冲序列使用了两个角度的脉冲_90°脉冲____180°脉冲__ ●决定MR图像的组织参数有三个:_质子密度_T1弛豫时间T2弛豫时间 ●MRI设备中主要有:_磁体__梯度系统__射频系统__计算机系统__射频屏 蔽和磁屏蔽__ ●根据异物特性分为不透X线异物及透X线异物。 ●医学影像学包括_超声成像__、_γ闪烁成像_、__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_、_ 磁共振成像_、__发射体层成像_。 ●X线与CT成像基础是靠相邻组织间的__密度__差别,而MRI则是靠MR_ 信号__差别。 ●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可归纳为三类_高密度_、__中等密度_、_低密度_。 ●CT是___Hounsfield__1969年设计成功。 ●磁共振是一种__核物理__现象。 ●在放射术语中,通常用密度的_增高__和__减低__表达影像白与黑。 ●造影剂反应可以分为两类__过敏反应__和__中毒反应__。 ●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观察异常X线表现,应注意观察它的部位和分布、数目、形状、大 小、边缘、密度及其均匀性与器官本身功能变化和病变的邻近器官组织的改变。 ●HRCT主要技术要求: ⑴薄层面1~1.5mm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配比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中,应将营业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互配比,从而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2.账龄分析法——是指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3.现金流量表——是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净流量的会计报表。 4.固定资产折余价值——也称净值,是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 5.盈余公积——是指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具有特定用途的留存收益。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转账结算方式中,只可用于同城结算的是( C )。 C.银行本票结算 2.下列设备不属于存货核算内容的是( C )。 C.购进生产车间用设备 3.下列各项不属于存货范围的是( D )。D. 在建工程物资 4.下列存款不通过“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核算的是( D )。 D.转账支票存款 5.下列各项中,与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无关的是( A )。 A.增加财务用 6.对所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会计上应借记的账户为( B )。 B.“资产减值损失” 7.对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的确实无法查明原因的长款,批准后应将其计入(D)。 D.营业外收入 8.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内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分期付息债券利息,除该项投资发生时已计入应收项目的外,应( A )。A.增加投资收益 9.工业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会计上应确认为( C )。C.其他业务收入 0.- 1. 2010 2. 2008 A 3.认购C B.2/10、1/20、 4.2006年 2 000 5 D. 6.元 7 8 9.某企业2003年 1 2 3 4.存货采购途中发生的合理损失,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A )。A.计入采购成本 5.根据我国《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下列账户中可办理借款转存的是( B )。 B.一般存款账户 6.2009 年初购入设备一台自用,实际支付买价5 000元,支付安装费1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 850 元。则该设备的入账原值应为( B )。 B.6 000 元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D )。 D.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H 公司采用备抵法并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估计坏账损失。2008年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 2 万元,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 100 万元。2009年5月确认坏账损失3万元,7月收回以前年度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1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80万元。据此2009年末 H 公司应补计提坏账准备(C )。C. 1 万元

一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山药蛋派:又称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火花》派等。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流派。主要作 家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5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培养、形成风格相近的创作流派。代表作有赵 《三里湾》、《登记》、《锻炼锻炼》、马《饲养员赵大叔》、《三年早知道》、西《赖大嫂》、《宋老大进城》等。这一流派的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口语化的写作特点,追求生活的真实,反映生活的矛盾和问题。文学史上认为现实主义是“山药蛋派”的本质特征和灵魂。 11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他在编辑《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时,通过这块园地,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维熙就写出了不少慨慷悲壮的作品,与“荷花淀”派的风格不同。 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我该怎么办》(陈国凯)、《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等。 反思文学: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称为反思文学。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它们共同具有的特色。如《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布礼》(王蒙)、《人到中年》(谌容)、《芙蓉镇》(古华)等。 寻根小说(寻根文学):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作品的文化意蕴。代表作家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等。 .改革小说:改革小说把目光投入到现实生活领域,在伤痕和反思过后呼唤改革。蒋子龙在这方面尤为突出,连续发表了《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另外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贤亮《龙种》;张洁《沉重的翅膀》;贾平凹《浮躁》手术与改革小说之列。 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疝 2.生产瘫痪 3.垂直传播 4.EPG 5.瘤胃酸中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悬跛最基本的特征是和。 2.化脓创的清洗创面的常用药液有:、0.1%~0.2%高锰酸钾溶液、等。 3.流产的症状主要有、、胎儿浸溶、胎儿腐败分解、胎儿干尸等。 4.急性肾炎时,尿量。 5.牛前胃迟缓时,触诊瘤胃。 6.华枝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第二中间宿主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感染途径中,牛炭疽罕见的是()。 A.消化道 B.胎盘 C.伤口号 D.呼吸道 2.下列传播途径中,不属于水平传播的是()。 A.消化道 B.呼吸道 C.生殖道 D.蚊子 3.下列临床症状中,典型鸡新城疫罕见的是()。 A.发热 B.腹泻 C.呼吸困难 D.关节炎 4.以下哪项是脐疝常用的疗法?() A.手术 B.按摩 C.药物 D.温热 5.手术室内进行空气杀菌,可用()。 A.红外线灯照射 B.日光灯照射 C.钨丝灯照射 D.紫外线灯照射 6.应用消毒和灭菌方法抑制或杀灭手术区的病原微生物,预防手术创感染的措施称为() A.消毒术 B.灭菌术 C.无菌技术 D.清洁术 7.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和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多为()。 A.急性经过 B.慢性经过 C.良性经过 D.恶性经过 8.下列哪种检查在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定性上有重要意义?() A.鼻液的检查 B.血液的检查 C.尿液的检查 D.乳汁的检查

9.卵巢机能减退的治疗时用促卵泡素:牛50~100U,每日一次,共注射3~4d。请问用以下哪种注射方法是正确的?() A.静脉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肉注射 D.子宫内注射 10.肝片吸虫主要寄生于牛羊反刍兽的()。 A.肝脏胆管 B.胰脏及胰管 C.小肠 D.胃内 11.鸡球虫病易感日龄为()。 A.1—7日龄鸡 B.2—3周龄鸡 C.4—6周龄鸡 D.7—8周龄鸡 12.牛环形泰勒虫的终末宿主为()。 A.残缘璃眼蜱 B.微小牛蜱 C.革蜱 D.扇头蜱 13.猪带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分别为()。 A.猪和人 B.人和犬 C.猪和犬 D.全部寄生于人 14.砒霜(砷化物)中毒的特效解毒药是()。 A.美蓝 B.二巯基丙醇 C.葡萄糖 D.亚硝酸钠 15.膀胱炎时,会出现以下哪种症状?() A.频尿 B.无尿 C.多尿 D.尿闭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急性典型猪瘟的主要剖检变化。 2.简述3日龄小公猪的去势术的具体操作方法。 3.简述流产的原因和分类。 4.简述胃肠炎的治疗原则。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口蹄疫的防制措施。 2.试述支气管肺炎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腹腔内器官连同腹膜壁层脱至皮下或其他解剖腔内时称为疝,又叫赫尔尼亚。 2.生产瘫痪也叫乳热症,是以昏迷和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症,常在母畜分娩后1~3天突然发生。 3.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从亲代到其子代的传播方式,从广义上讲属于间接接触传播。

一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 水文学 2. 水循环 3. 大循环 4. 小循环 5. 水的三相点 6. 多年平均径流系数 7. 多年平均蒸发系数 8. 总热 9. 分子混合 10. 紊动混合 11. 对流混合 12. 气旋雨 13. 对流雨 14. 地形雨 15. 台风雨 16. 暴雨 17. 暴雨型霪雨 18. 霪雨 19. 降水量 20. 降水历时 21. 降水时间 22. 降水强度 23. 降水面积 24. 降水过程线 25. 等雨量线 26. 团粒结构 27. 土壤比重 28. 土壤干容重 29. 土壤孔隙比 30. 孔隙度 31. 分子力 32. 毛管力 33. 结合水 34. 吸湿水 35. 薄膜水 36. 自由水 37. 毛管悬着水 38. 支持毛管水 39. 自由重力水 40. 支持重力水 41. 土壤重量含水率 42. 土壤容积含水率 43. 最大吸湿量44. 最大分子持水量 45. 凋萎含水量 46. 毛管断裂含水量 47. 田间持水量 48. 饱和含水量 49. 土水势 50. 基模势 51. 溶质势 52. 压力势 53. 重力势 54. 渗透系数 55. 下渗 56. 渗润阶段 57. 渗漏阶段 58. 渗透阶段 59. 下渗率 60. 下渗能力 61. 饱和带 62. 水分传递带 63. 湿润带 64. 湿润锋 65. 土壤水分的再分布 66. 饱和蒸发面 67. 汽化潜热 68. 饱和水汽压 69. 蒸发潜热 70. 蒸发能力 71. 孔隙空间 72. 裂隙空间 73. 岩溶空间 74. 包气带水 75. 饱水带水 76. 承压水 77. 孔隙水 78. 裂隙水 79. 岩溶水 80. 河岸调节作用 81. 潜水泉 82. 径流形成过程 83. 流域蓄渗过程 84. 坡地汇流过程 85. 河网汇流过程 86. 等流时线 87. 等流面积

文学概论第一章名词解释

再现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在西方,最古老的模仿说也就是再现说。 表现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实用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文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功利性的。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就是实用说。 独立说:认为文学是无关现实功利的独立形式的创造。 客观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把文本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文本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成为一个自足体,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建构。 体验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觉和再创造。认为文学只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活动中。 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 文学四要素:是由美国学者布拉姆斯提出的。他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 文学活动: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展开的,包括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构成的完整的文学活动。 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组织。 符号论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灯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品质阅读: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价值阅读: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的阅读。 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一定的中介作用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和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人类的审美意识具有了价值倾向的意识,这就形成审美意识形态 情致:创作或阅读时,认识与情感完全结合为一体的形态。 经验:个人的见闻和经历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 体验:经验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经验中见出深意、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 移情说:移情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结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更易于被我们理解。因为我们把自己沉没于事物,那么事物也就像我们一样有情感。 距离说:主张体验是一种拉开功利距离的体会。 出入说:入是指作者在写作的体验时必须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为人物和景物设身处地的充分领悟人物和景物的生命。出是指当作家的体验达到出乎其外的境界时,所写事物的根本性质就会显著地突现出来,放射出诗意的情感的光辉。这一入一出,是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必须达到的两种境界。 童心:无偏见无功利意识之心。天真、真诚、富于想象力之心。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班级授课制(班级上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得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3.社会本位论: 主张教育目的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认为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4.依法治校 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5.变量 所谓变量是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 6.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观察被试的行为和行为特征,并予以记录,以便提供可用作分析的素材的一种方法.研究者对观察情境不加任 何控制条件,不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 7.学校教育制度 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 8、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9、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

西的程度。 10、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11、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做罗森塔尔效应,或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12.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13.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14.学习动机: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5.学习需要: 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16.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17.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心理学题库基本名词解释(总汇)1

心理学题库: 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致力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级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 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心理健康: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行为有目的、有计划观察并记录及进行分析,以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测验法:特定量表为工具,对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调查法:就某个问题要求回答自己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问卷法: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谈话法:根据预先拟定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级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测验法(人格):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索和鉴别的方法。 横断研究法:在同一时间研究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 纵向研究法:对被试进行较长时间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的质的变化规律。 群体序列研究法: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 投射测验: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动机、态度。感情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 意识与注意 意识(心理活动):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无意识:不能觉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前意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过度层面。 催眠: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注意: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指向性:瞬间意识选择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意识指向某个对象时,在这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节省意志的努力。 感觉 感觉: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在脑中的反映。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感到性大小的基本指标。 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察觉能力。 知觉 知觉:通过感官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知觉的整体性:在经验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时,从复杂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组织成知觉对象,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 知觉的理解性: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对象。 知觉的恒常性:感觉不断在变化,知觉稳定不变。 方位知觉: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

第一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名词解释 1,反射,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 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先天形成的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弧是固定的,反射比较恒定,是一种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形成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弧是不固定的、临时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2,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动物只能对外界具体事物的刺激发生反应,形成条件反射,这种只对具体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而人类除对具体信号刺激发生反应外,还可以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人类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3,动力定型: 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重复多次后(强化),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神经联系的牢固建立),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自然地重现这一系列的活动,并提前做好准备,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动力定型。 4,屈光不正,生理性远视,斜视,弱视,常规遮盖法 眼睛要看清东西,外界物体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球折光系统的作用,物像必须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如果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前或之后,物像就模糊,视力就不好,这就叫做屈光不正。 幼儿的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往往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称为生理性远视。 当两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称为斜视。 弱视是指视力低下但又检查不出眼睛有器质性病变的眼疾。 常规遮盖法即平日遮盖健眼,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配合一些需精细目力的作业(如穿小珠子、剪纸等),定期复查,以决定遮盖的时间长短。 5,噪声: 噪声是指使人感到吵闹或为人所不需要的声音,它是一种环境污染,会影响学前儿童听力的发展。 6,青枝骨折: 学前儿童骨骼含有机物比成人多,无机盐比成人少,故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强,容易变

一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doc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园林绿地面积 2.人均绿地面积 3.绿地率 4.绿化覆盖面积 5.绿化覆盖率 6.公共绿地面积 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8.公园服务半径 9.城市绿线 10.道路红线 二、城市园林绿地指标计算方法 1.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 2.城市绿化覆盖率 3.市区绿地率 三、填空题 1.城市景观的五大要素为( )、( )、( )、( )( )。 2.城市园林绿地可分为( )绿地、( )绿地、( )绿地、( )绿地及( )绿地。 3.我国城市绿地的布局形式有( )布局、( )布局、( )布局和( )布局。 4.综合性公园除具有绿地的一般作用外,在( )方面、( )方面、( )方面对丰富城市

5.综合性公园按照在城市中的服务范围可分为( )、( )两种。 6. 综合性公园根据公园的活动内容,进行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 )、( )、( )、( )、( )、( )、( )及( )。 7.市级综合性公园服务半径约为( )km。区级综合性公园服务半径约为( )km。城市小游园服 务半径约为( )m。 8.公园景色分区的形式可按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划为( )、( )、( )和( )等。9.综合性公园的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应设在( ),但不要受外界过境交通的干扰。 10.小游园在城市中的作用是( )、( )、( )、( )。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利于城市通风、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的体现绿地布局形式是()。 A 块状绿地布局 B 带状绿地布局 C 楔形绿地布局 D 混合式绿地布局 2.下列用于政治、文化集会、庆典、游行、检阅、礼仪、传统民间节日活动的广场是()。 A 集会游行广场 B 纪念广场 C 交通广场 D 商业广场 3. 综合性公园中起辅助性作用的,是为附近局部地区居民服务的出入口为()。 A 主要出入口 B 次要出入口 C 专用出入口 D 其它 4. 居住区的小游园中次路宽()。 A 3m B 1.5~2km C 4m D 7m 5.安全视距一般采用()。 A 20~25m B 30~35m C 40m D 40~45m 6.市级综合性公园服务半径约为()。 A 1~1.5 km B 2~3km C 3~4km D 4km以上 7.下列的哪种绿地布局形式可以做到城市绿地点、线、面结合,组成较完整的体系。() A 块状绿地布局 B 带状绿地布局 C 楔形绿地布局 D 混合式绿地布局 8.下列哪种防风林带是由乔木、落叶乔木和灌木相结合组成的,防风效果好,但是气流越过林带会产生涡流,会很快恢复原来的风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