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十年发展概述

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十年发展概述

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十年发展概述

(来源:《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

A General Overview of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Decade of Overseas Students Pioneer Park in Beijing

赵峰*崔巍微*

[摘要]经过十年建设,北京市建立了23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形成了全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网络。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培育出一批掌握先进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留学人员企业,成为吸引、培育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的重要基地和实现、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文章介绍了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归纳了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基本特点与主要作用,分析了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快速发展因素。

[关键词]留学人才创业园发展

留学人员创业园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是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是引进、培养和发挥留学人员作用的重要途径。北京市一直将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作为留学回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7年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共同建立北京地区第一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以来,截至到2006年12月,全市已经陆续建立了23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形成了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网络。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在宣传示范国家留学人员政策、吸引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促进高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吸引、培育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的重要基地和实现、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

一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历程

1.启动建设阶段(1997年—2000年)

1997年,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国服务”并举的方针,积极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转化高科技成果。同时,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意愿日益增强,迫切需要解决创业基地、创业途径问题。

为落实国家留学政策,吸引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企业,促进首都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北京市留学人

*赵峰,男,1954年出生,副教授。1992年至1996年,于中国驻美国休斯敦总领事馆担任教育领事,1996年至今,担任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主任。

*崔巍微,男,1975年出生。2001年至今,在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工作。

员工作主管部门借鉴台湾新竹高科技园区与兄弟省市的经验,于1997年初提出了“根据留学人员的不同需要逐步建立若干个特点不同的留学人员创业园,最终形成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网络”的总体构想。同时,从北京地区留学工作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体制创新,实行“共建模式”,设计了由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分别同各区县有关部门、开发区、工业园区签订协议,共同创建各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总体规划。1997年中,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首先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签订协议共同建立“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之后,又先后与有关单位共同创建了“北京市留学人员大兴创业园”、“北京市留学人员空港创业园”和“北京市留学人员望京创业园”(后改为“中国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2000年,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领导要求,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等三大专业服务机构与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大国有企业共同投资、共同创建了以“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为模式的新型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园,探索吸引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新模式、新机制。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工作取得良好开端。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创建了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共建模式”。“共建模式”发挥了创建单位的各自优势,组合了创建单位的不同资源,实现了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快速建设,受到国家留学主管部门的肯定。在留学人员创业园共建中,人事主管部门起着组织、推动、审核的主导作用。

——初步形成首都留学人员创业园特色。按照统一要求,各留学人员创业园都能提供专门的场地、专门的优惠政策、专门的管理机构与人员、专业化的优质服务(“三专一优”),从而形成首都留学人员创业园特色。

——留学人员创业园为留学人员企业主要提供场地租住、物业服务、行政服务和其他简单的初级服务。

——留学人员创业园场地供不应求。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数量较多,而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数量较少,创业园内留学人员企业数量急增,创业园的场地利用率保持较高的水平。如海淀创业园第一期7000平米场地在开园半年内就已驻满,另有数十名留学人员排队等待入驻。

2.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2004年)

200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北京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规定》,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吸引留学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良好的区域环境和优惠的政策规定,吸引大量海外留学人员来京创业,也推动了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发展,促使全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从2001至2004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与部分在京高校陆续共建了“北

大留学人员创业园”、“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北航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科大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理工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北邮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也相继建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在短短四年内,全市陆续新建了9个各具特色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全市留学人员创业园数量达到14个,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网络基本形成。

在全市留学人员创业园总体数量增长的同时,创业园个体规模及场地面积也迅速增加。如: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的场地面积从1997年建园时的7000平米,到2000年发展为近3万平米,到2004年发展为近8万平米。2000年以前创建的海淀创业园、大兴创业园、望京创业园、空港创业园和中关村国际孵化园等5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场地面积之和从2000年的8.1万平米发展到2004年的16.3万平米。2000年之后创建的北大创业园、清华创业园、北航创业园等场地面积比创建之初也有成倍增长。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鼓励留学人员回国、来京创业的优惠政策日臻完善。国家留学人员工作主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的意见》(2000年)、《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2001年)、《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办法》(2001年,);北京市陆续发布了《北京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规定》(2000年)、《北京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规定实施办法》(2001年)、《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奖评选暂行办法》(2003年)等一系列针对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生活的优惠政策。为留学人员来京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解决了留学人员创业的各种问题。

——北京市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留学人员创业扶持体系。包括全市的创业政策体系、创业基地体系、创业资金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创投孵化体系、共建大学与科研院所体系、项目融资与推介体系、政府资金支持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各留学人员创业园开始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创业园的服务层次逐步提升,除提供孵化场地和商务服务等基础服务外,投融资、专业技术、管理咨询等深层服务普遍改善。各创业园努力形成各自特色的创业服务模式。

——部分留学人员创业园场地渐显供大于求。在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数量与创业园数量均快速增长的同时,有部分留学人员创业园场地仍供不应求,也有部分留学人员创业园场地初现供大于求。

3.规范提高阶段(2004年—2007年)

2004年底,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完善留学人员创业

服务体系,北京市人事局与北京市科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的若干意见》。由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发文,出台定位在促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的文件尚属首次。

2005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服务中心与汇龙森国际企业孵化器(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北京第一家民营企业投资建立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汇龙森)创业园”。之后,“中科院中自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国农大留学人员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北师大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国人民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北工大留学人员创业园”相继挂牌。

根据《关于促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9月—11月北京市人事局与北京市科委联合开展了“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评价命名工作。对当时全市17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的人才引进、发展与运营状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评价,对其中符合条件的8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命名为“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并各拨付50万专项资金的奖励用于创业园的建设。通过留学人员创业园评价命名工作,系统了解了各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通过政策制定和宏观指导引导各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发展,是政府对于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角色与管理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

2006年又相继有三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分别是“北京集成电路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关村数字娱乐留学人员创业园”和“中财大留学人员创业园”。

2007年6月—7月,北京市人事局与北京市科委联合开展了第二次“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评价命名工作。第一批命名的8家“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全部顺利通过复核,3家留学人员创业园达到标准,被命名为第二批“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

这一阶段正在显现的主要特征为:

——《关于促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战略发展思路以及降低兴建门槛、鼓励共同发展、实行分级管理、坚持重点扶持等具体发展举措,基本解决了现时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的问题。

——创业园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2005年5月挂牌成立的汇龙森留学人员创业园成为全国首家民营留学人员创业园。

——创业园的运作模式更趋多样化。随着留学人员创业数量与场地面积的增加,促使各创业园将工作重点从简单的房租优惠转向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上,各创业园逐步建立具备各自特色的运营模式,各创业园的形态也出现较大的差异。

——创业园开始从综合园向专业园发展,出现了以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文化创意、数字娱乐等产业方向为主的专业化创业园,从早期的大而全向专而精的

方向发展,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北京地区各创业园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北京市留学人员工作主管部门在对创业园的管理上实现了由微观服务转变为宏观指导,从直接参与个别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转变到全面指导全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

二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现状

1.留学人员创业园

截止2006年12月,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数量已发展至23家。伴随着留学人员创业园整体数量增加和留学人员创业园个体规模扩大,全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场地面积同步持续增长。1997年首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时,场地面积不足7000平米。到2006年底,23家创业园可提供场地面积达到40万平米,可供发展壮大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使用的发展园、产业园超过113万平米。其中,留学人员企业实际使用面积达到27.6万平米。

图1 历年创业园的场地面积及管理人员数量

伴随留学人员创业园数量与规模的增长,创业园管理机构也相应发展,管理人员数量也同步增长。1997年首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时,创业园管理人员20人。到2006年底,创业园管理人员数已增至288人,其中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占27.1%,创业园内部管理与服务能力也相应改善。

图2 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人员学历结构

2.创业留学人员

北京各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了大批留学人员入园创业。到2006年底,北京市各留学人员创业园累计吸引留学人员2135名,当年在园内创业的留学人员有

1780人。

图3 历年创业园内的留学人员数量

留学人员创业园内高学历的留学人员占有较大比重,获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到90%以上。

图4 在园留学人员学位构成

3.留学人员企业

截止2006年12月,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累计吸引了1641家留学人员企业入园创业,其中有940家留学人员企业仍在园创业,有701家企业因毕业、创业失败或其他原因离园,其中562家企业属正常毕业企业。

图5 历年在园留学人员企业数与累计

随着全市留学人员创业园数量、规模的扩大和入园企业数量的增加,创业园内留学人员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当年实际在园留学人员企业注册资本总量从1997年的1280万元增长到2006年底的26.3亿元。

图6 历年在园留学人员企业注册资本总量

创业园内留学人员企业的收入规模呈快速增长。2004年留学人员企业总共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9亿元,2005年为24亿,2006年增长至33亿。自2000年至2006年,园内留学人员企业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为110亿元,累计实现利润约5.95亿元,累计上缴税费4.53亿元。

图7 历年在园留学人员企业技工贸总收入

图8 历年在园留学人员企业收益与贡献状况

截止2006年12月,创业园内留学人员企业有17766名从业人员,其中获博士学位超过7%,硕士学位的近19%,获学士学位的近51%。

图9 园内留学人员企业从业人员数量 留学人员创业企业的总体技术素质较高。2005年,当年865家在园留学人19774187

5814109391476017766

7973

5000

10000

15000

20000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当年园内留学人员企业从业人数

员企业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752家,约占87%。北京市39家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累计孵化企业4407家,其中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3049家,比例约为69%。而北京市2005年累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数有20364家,同期第二、第三产业企业单位有22.86万户,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比例为8.92%1。

在专利申请方面,近两年留学人员创业园内留学人员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2006年达到723项。由于留学人员企业规模尚小,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与意识较弱。从2004年开始,留学人员企业与留学人员创业园逐步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部分留学人员创业园开始加大对在园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扶持,出台了专项补贴措施。在园留学人员企业知识产权拥有数量呈现迅猛增长态势。以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为例,在园企业累计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包括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等)从2005年的510项迅速增加到2006年的630项。2006年,海淀创业园225家在园企业新申请专利数120项,其中专利95项(发明专利60项),软件著作权16项,商标9项,户均新申请及平均申请数分别0.42项与1.67项2。

图10 在园留学人员企业专利申请状况

留学人员创业园与在园留学人员企业在区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调整中开始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在园的940家留学人员企业的行业构成以电子信息业和生物医药业为主,分别占到52.3%和14.1%,经营范围多为北京市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1高新企业认证数引自《2005年北京市统计年鉴》,第二第三产业企业单位数引自《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2《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2006年度发展报告》。

图11 园内留学人员企业行业构成

自2001年至2006年,北京市各创业园累计已有562家企业毕业,其中毕业存活两年以上企业有321家,这些企业大多发展良好。以海淀创业园首批毕业的11家企业为例,目前仍由留学人员存续经营的有9家。经过七、八年的成长,部分企业已迈入规模化发展的阶段,这些成功毕业企业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表1 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2001年第一批毕业企业名单

三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基本特点

目前全国有100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除个别省份外,全国各地都建有留学人员创业园。同其他区域的留学人员创业园相比,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具有以下特点:

1.政府主导建设

政府主导创业园建立。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留学人员创业园还处于萌芽阶段。北京市政府留学人员工作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实行了“共建模式”。由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分别与有关部门、开发区、工业区签订协议,创建了北京第

一批留学人员创业园。即使是公司形式组建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如中关村国际孵化园也是政府决定探索新模式而直接推动建立的。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主动与大学、科研院所联系,共同创建了北大创业园、清华创业园等多家大学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所在区县政府也积极支持本区域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立,如大兴区、顺义区、朝阳区政府都专门下发文件,对建立大兴创业园、空港创业园、望京创业园给予优惠政策或专项资金。

政府推动创业园发展。针对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围绕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北京市在全国范围内较早组织和完善了政策法规体系、资金扶持体系和组织服务体系。同时,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留学人员创业园数量与规模的快速发展。其中,北京市人事部门与科技部门目标一致,协调合作,在推进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底北京市人事局与北京市科委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的若干意见》,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共同开展了“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评价、命名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设和发展。

与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过程相比,北京市人事部门作为留学人员工作主管部门,无论在创业园建设阶段,还是在创业园发展阶段,都发挥了主导作用,成为全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与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指导者。

2.以孵化器类型为主

全国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可以分为孵化器类型和开发区类型。

北京市的各留学人员创业园基本属于孵化器类型,主要承担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成长前期的孵育职能。全市23家留学人员创业园,除地处郊区的大兴创业园和空港创业园外,一般都为入园企业提供以40—60平米为主的小开间孵化场地,规定创业期一般为三年,并针对处于创业期、成长前期企业的特点,提供各类孵化服务。北京各留学人员创业园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与科技企业孵化器混营的模式,有相当部分创业园实现了服务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北京市各留学人员创业园主要以孵化器类型运营,客观上形成了园内留学人员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940家在园留学人员企业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827家,约占88%。同时,创业园内留学人员企业规模较小,据2006年的数据,园内留学人员企业户均注册资金约为280万、技工贸收入为350万左右,户均从业人员19人左右。因此,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贡献更多体现在企业、科技项目的孵育和成功企业输出上。

3.创办主体多元

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绝大部分是以共建的方式创建的,这决定了各类主体

纷纷参与到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设中。目前,北京市23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创办主体中,既有政府相关部门,如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朝阳区人事局等,又有事业单位,如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服务中心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家高校,还有企业单位,如汇龙森国际企业孵化(北京)有限公司、实创、首创等国有及民营企业。各类主体、各种资源的聚集、联合共同推动了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立和发展。

其中,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是全国范围内北京市独有的,占全市留学人员创业园总数的48%,展现了首都丰厚的科技孵化资源及留学人才资源的结合,也体现了大学资源与地区资源的结合、大学与地区发展的相互促进。

4.运营机制多样

北京市各留学人员创业园的运营管理机制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建立模式有共建型,也有独建型;园区性质有综合园、专业园和大学园;单位性质包括国有、民营、联营;管理主体既有企业单位、也有事业单位。23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中,有18家从所依托的产业园和科技园中独立出来,以专业公司方式运作;3家采取内部机构负责运营方式;另外2家则采取事业单位机制运作。

5.区域分布合理

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布局既突出了重点也照顾了一般,使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北京市23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中有16家分布在科研院所集中的中关村园区核心区域——海淀园内。海淀园内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留学人员企业数与留学人员数均占总数的近80%。同时,在北京其他重点发展区域大都建有留学人员创业园,如朝阳、亦庄、顺义、大兴、丰台、昌平、石景山等。

在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建过程中,注重了从全市大局角度规划。按照北京市发展整体规划,为促进东部重点区域发展,北京市留学人员工作主管部门选择、推荐新建的地处朝阳区的望京创业园作为首家北京市人民政府与国家人事部共建的留学人员创业园,使之成为北京市两个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之一。

6.行业结构适宜

北京市各留学人员创业园经过多年的发展,多数已逐步实现了从综合园向专业园转变。各留学人员创业园结合自身特点,确定了重点吸引留学人员企业的行业领域,如海淀园以电子信息与生物医药为重点,北科大创业园以新材料为重点,北邮创业园以通讯为重点,中关村集成电路创业园以集成电路研发为主,中关村软件园创业园与北航创业园以软件为重点,人大创业园与中关村数字娱乐创业园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等等。

目前,留学人员创业园内留学人员企业的行业构成主要以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业为主,分别占到52.3%和14.1%,光机电一体化、环保节能、新材料、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也占有较大比例。此外,也有相当数量的科技服务、中介服务企业进入各留学人员创业园。这些行业领域都是首都经济重点发展行业,符合北京市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方向。

四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主要作用

留学人员创业园是引进、培养和发挥留学人员作用的重要载体,是海外留学人员施展才华的创业基地。在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是针对专门人才——留学人才的孵化机构,而留学人员创业园又不等同于其他各类孵化器及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立宗旨和根本任务首先是吸引、扶持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企业,然后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项目产业化。

1.凝聚作用

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本质特征是“人才+项目”,留学人员创业园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吸引聚集海外留学人才上面,成为为回国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提供场地、资金、信息等服务的专门机构和专门场地。

截止2006年12月,北京各留学人员创业园已累计吸引了2135名留学人员入园创业,创办了1641家留学人员企业。从2000年到2006年六年间,园内留学人员数复合增长率达49%,在园留学人员企业数复合增长率达41%。充分体现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对创业留学人员的吸引、集聚作用,已经成为高层次创业留学人员的聚集之地。

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聚集的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一般具有以下主要特征:——所携带项目与产品技术含量高,大多属高新技术,所创办企业对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我国民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与国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便于及时跟踪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并有利于开展国际合作;而且相当部分在国外也有企业,属于“哑铃型”创业,可内外结合,利用国内与国外有利条件,研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

——能带回资金,虽然留学人员本人资金有限,但他们中有些项目能够引进国外大公司或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投入企业。

——管理观念新,经营观念新,一般都引入了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

北京市在首都人才发展战略中提出了高层次人才资源发展的“三高一化(高级公共管理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目标。留学回国的创业人员正是北京发展迫切需要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资源。

截止到2006年12月,各留学人员创业园内在园创办企业的1780名留学人

员中具博士学位的占36.5%,硕士学位的占55.6%,二者合计达到92.1%,获学士及以下学历的仅占7.9%,其中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留学人员所占比例比全市留学人员高出8.8%。在各创业园创业的留学人员中相当一批已加入外国籍或已获得国外永久居留权,其比例也高于全市留学人员比例。由于各国对入籍均设立较严条件,因此这些已加入外籍者多数都是在海外学习和工作时间较长、综合素质较高的留学人员。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是持有先进的科技项目,进入留学人员创业园创业,施展个人才华,开始新的事业。

2003年,由中央组织部等六部委组织的“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单位表彰”活动中,北京市有10名优秀留学人员受到表彰,仅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就有三名优秀留学人员企业家韩庚辰、严望佳、俞孔坚获得“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占全国受到表彰的创办企业的优秀留学人员的十分之一。

2.孵化作用

引进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民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为一些国家和地区证明是一条有效途径。

留学人员创业园通过吸引留学人员这个特定人才群体,引进他们所持有的高新技术项目,协助留学人员企业实现技术项目商品化与产业化,从而推动了国家和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国家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这同样是留学人员创业园的重要作用所在。

留学人员创业园作为针对专门人才——留学人才的孵化机构,在市场、技术、资本和留学人员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建立了以留学人员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并为之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为科技成果商品化和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培育了以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企业家为主体的新的活跃的经济增长点。正基于此,留学人员创业园不仅吸引了众多回国创业的留学人员入园将自己掌握的技术、项目商品化、产业化,而且吸引了一批已在中科院、北大、清华等科研院所、大学任职的优秀留学回国人才入园创业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抱负。实践表明,留学人员创业园能够显著提高留学人员创业的成功率,降低创业风险,切实加快了留学人员企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进程。留学人员创业园已成为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实现经济方式转变以及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重要载体。

几年来,北京市各留学人员创业园培育出一大批像奥瑞金、威讯紫晶、华大基因等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在各自领域内居全国甚至国际前列的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留学人员创业园已成为留学人员实现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首都创新创业体系发展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

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12月,是入驻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的第一批留学人员企业之一,也是一家专门从事农作物优良新品种选育、生产、加工、销售及技术服务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成立后短短的8年里,注册资金300万元发展到1亿元,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科研、生产、加工、仓储、营销、服务体系,2006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公司被中国种子协会评选为“2003年中国种业五十强企业”。公司的“玉米杂交种豫玉22的选育与雄性不育利用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11月9日,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美国NASDAQ上市交易,成为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培育出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NASDAQ股市上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种业公司。

北京威讯紫晶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并入驻中关村国际孵化园,研发重点是符合IEEE802.15.4系列国际标准、中国无线个域网标准和无线个域网(传感网)收发机芯片、介质层 / 网络层软件和各种解决方案。几年来,北京威讯紫晶科技有限公司从高端“标准”入手,先后与国外公司合作成功完成国际无线个域网标准IEEE802.15.4-2006 ,与20多个国内外企业、研究机构联合发起中国国家无线个域网标准项目组并完成中国无线个域网标准草案,得到国家标准立项GB/T15629.15-2007,推动国际标准委员会成立一个新的标准组IEEE802.15.4c。北京威讯紫晶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IEEE无线个域网国际标准和中国国家无线个域网络标准的重要参与制定者。

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并入驻北京市留学人员空港创业园,始终致力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主要承担和完成了全球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使我国能够和美、英、法、德同时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毕。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型计算机及基因组分析仪器等研发设备,建成了生物信息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多项国家“863”、“973”、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重大重点项目,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科研实体。

3.示范作用

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是“鼓励回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回国创业的留学人员多为具有一定海外求学、研究或工作经验的高学历、国际化人士,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积累了一定海外关系和国际视野。

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创业比留在国外或回国就业往往面临更大的风险,也更需要专门的扶持和帮助。留学人员创业园通过为回国创办企业的海外留学人员提供场地、资金、信息、技术、创业辅导等服务,协助落实国家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

解决创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帮助入驻的留学人员企业走向成功。留学人员创业园以自身形象和所做工作鲜明、形象地宣传了国家和北京鼓励留学人员回国、来京创业的政策和态度。1999年,留美博士邓中翰受到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的吸引来京创业,率领团队建立了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领导研发“星光”系列“中国芯”,成功地实现了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光”系列产品产业化,成为中国第一块打入国际主流市场数字影像的“中国芯”,为我国芯片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成功创业案例的示范下,可以吸引、集聚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走上来京创业之路。事实上,一些留学人员正是慕名或受园内留学人员相互推荐而要求进入创业园,一些留学人员则是受到前人成功创业启发而来京创业的。

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与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重视与关怀,两代领导人先后到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与中关村国际孵化园视察。2000年1月24日,在时任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市长刘淇陪同下,江泽民及其他中央领导到中关村创业大厦,听取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汇报,参观了由留美博士严望佳创办的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接见了12名入园创业有所成就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代表,鼓励他们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2003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市委书记刘淇等领导的陪同下到国际孵化园视察,肯定了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工作,对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工作做了重要指示。胡锦涛主席在亲切接见回国创业的15位留学人员时说:“欢迎大家回国创业,你们以自己的行动表明,你们既有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同时也有抓住机遇、推进事业发展的战略眼光,我对你们的选择和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

4.辐射作用

留学人员创业园提供企业发展基础环境条件、提供孵化服务,培育成功企业的同时,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富于“冒险”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科技企业家队伍。绝大多数进入创业园的留学创业人员均属掌握一定技术项目的科技人才,他们对于国内社会、经济环境和创业企业管理并不十分了解。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留学人员创业园通过培训、咨询和辅导,使掌握国际先进知识和技术的留学人才逐步成为懂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企业家,更好地发挥其技术和国际化背景优势,为区域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留学人员创业园也是一所学校。

留学人员创业园聚集留学人员入园创业还具有较强的辐射效应和溢出效应。留学人员企业以科技型和外向型企业居多,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有机会参与到国

际前沿的技术研发工作,熟悉国际化的商业运作惯例。在留学人员企业经营运作和对外业务、学术交流过程中,一些国际先进的技术、经营和商业理念也会对企业外的相关人员、相关机构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从留学人员创业园毕业的成功的留学人员企业,更是把“创业”、“创新”的理念和精神以及业内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带到社会各个领域,传播到各类人群,从而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设。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成功经验受到了留学工作主管部门与外地人事与科技部门广泛的关注、肯定与学习借鉴,各地留学人员创业园及主管部门、领导纷纷来京学习考察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与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由于在培育富于创新精神科技企业家和推进区域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在国际范围的影响也日益广泛,仅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器有限公司成立6年来,共接待来访团组483个13000多人次,其中,包括国家政要、驻华使节、媒体记者、著名大学校长、跨国公司总裁、投资机构代表等。

北京市各留学人员创业园利用自身积累的丰富经验与外地科技园区进行交流合作,通过管理输出等手段,在实现自身成长扩张的同时,有力推进了外地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设和发展。如北航创业园先后与南通和昆明市政府和相关机构合作,建立了“南通—北航孵化器”、“昆明—北航软件产业创新孵化中心”,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分别在山东威海和河南洛阳建立了“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威海产业基地”、“中关村国际孵化园洛阳产业化基地”,北京理工创业园与昆明五华科技园共同成立了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和云南市场推广平台。北京各留学人员创业园纷纷向外输出创业园的管理和品牌,在做好入园留学人员培养的基础上,提升了外地留学人员创业工作,显示了对外辐射作用。

五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快速发展因素分析

十年中,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得到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这主要归因于大批海外留学人员首选北京创业、北京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系列举措和北京市创业孵化体系快速发展。

1.大批留学人员选择回国首选北京创业是客观因素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别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有着较强的首都优势。在北京市政府及各方的努力下,北京已经成为留学人才回国创业工作的首选城市之一。据调查3,超过八成的海归倾向在北京工作,仅选择北京而没有选择其他城市的海归在五成以上。北京巨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

3慧博研究院:《中国2007海归人才现状调研报告》,《北京青年报》2007年7月2日。

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选择北京创业和工作。北京地区创业和工作的留学人员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北京地区留学回国人员创业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06年底,全市有留学人员企业6000多家,在全国居首位。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注册的企业高达3588家,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2-3家留学人员企业注册成立。

经过多年发展和成功创业的示范作用,使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对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孵育作用和取得成效日益认可。特别是资金起点低,处于发展早期的留学人员企业更愿意进入孵化器类型的创业园。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不仅数量多,而且各具特点,各有优势,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留学人员企业需要,已形成了一定的聚集优势和一定的影响力。

2.北京市鼓励留学人员创业的政策举措是决定因素

制定、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北京市提出坚持首都人才发展战略,建设人才之都,努力成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聚集之地,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型人才观念,制定了一系列吸引海外人才来京创业的政策措施,为留学人员来京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也有效促进了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发展。如1999年,北京市政府颁发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提出“鼓励留学人员携带科技成果来本市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2000年,北京市政府下发了《北京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规定》和相关配套实施办法,开辟了海外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绿色通道”,解决了留学人员来京创办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若干规定》中有些内容和规定在全国尚属首次,在当时具有突破意义。2004年底,北京市人事局与北京市科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发展思路、管理方式、政策支持等内容。在全国首次提出了降低门槛、分级管理、重点扶持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和发展思路。

建立、强化创业资金体系。北京市建立了北京市留学人员专项资金和中关村归国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金,支持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推动留学人员在专业技术领域前沿课题的探索和世界先进科技成果的跟踪,加速留学人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北京市留学人员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留学人员的科技活动择优资助、创业奖、创业园的建设、扶持留学人员企业以及对留学人员的自主成果进行示范和规模化推广等方面。其中,仅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经费一项,到2006年底,已累计资助留学回国人员400余人,资助金额超过2000万元。“中关村归国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金”主要是扶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留学人员企业。使用范围包括:对新近创业的企业提供资金资助;对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货款贴息和补贴担保费用;支持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留学人员创业服

务体系建设。2005年,创业专项资金资助的留学人员企业已达628户,资助金额5090万元。中关村科技园区还利用金融杠杆,开辟了小额担保“绿色通道”,累计有137家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获得贷款金额1亿多元。相关区县政府也设立专项资金或以其他财政手段对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及留学人员创业园予以支持。如:自2003年起,朝阳区政府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金;顺义区政府制定了注册资金返还政策等等。此外,科技部门在北京市科技经费中也设立了部分专项经费,支持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

发展、健全创业服务体系。除了硬件投资建设外,各级政府部门还在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完善创业服务功能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建设健全首都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体系。一是成立机构。北京市设立了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和“北京留学网”,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设立了留学人员服务总部并设立了5个海外联络处。通过上述机构广泛建立对外联络渠道,统一对外宣传,组织招商和引进人才活动。二是搭建平台。北京市人事部门专门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设立了“一站式”办公的“留学人才引进”窗口;在留学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实行“快办单”制度,为留学人员企业登记注册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每年在北京科博会期间举办“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及国际科技项目交流会”系列活动,搭建对接与交流平台,邀请海外留学人员携技术项目参会洽谈、考察留学人员创业园,使一批海外人员入驻创业园,一批国内外领先的高新技术项目落户京城。三是组织交流。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与中关村留学人员服务总部定期组织留学人员创业园进行园区间交流,开展创业园评估,组织创业园工作人员培训班,组织创业企业培训等,至今已召开三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研讨会”,已逐步形成固定的交流例会制度,促进了各创业园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创业服务人才建设。四是营造氛围。北京市设立了“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奖”等奖项,对杰出留学人才与留学人员企业进行表彰。至今已评选两届,表彰了27名优秀留学人员。组织“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成果汇报会”、“北京留学人员成果展”和“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成就展”,拍摄《海外学子在北京》专题片,编写发行了《海归抢滩中关村》、《海归创业中关村》与《海归汇聚中关村》,广泛宣传留学人才来京创业工作的辉煌成就和来京创业的海外学子的典型事迹,营造吸引留学人员来京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是对外宣传。通过报刊、网络、宣传册等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对外宣传与介绍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政策和各留学人员创业园状况。至今已两次在《神州学人》杂志上集中、连续介绍北京市主要留学人员创业园,编印了四版《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简介》宣传册,编写出版了《留学人员北京创业服务指南》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商务指南》。此外,还通过组织招商、考察团队出访留学人员集中的地区,向当地的留学人员面对面宣传北

京市留学人员创业政策,推荐北京市的留学人员创业园。

3.北京创业孵化体系快速发展是重要外部因素

1989年,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与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海淀园前身)创业服务中心相继成立。到2005年末北京共拥有各类企业孵化器70家,孵化场地面积达到108万平米,在孵企业近3489家。此外,全市共有大学科技园14家,其他孵化服务配套机构建设也取得较大成就。

图12 全国及北京创业孵化机构发展状况

由于北京市各留学人员创业园基本属于孵化器类型,因此,可以学习借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模式、成功经验,也可以避免错误,少走弯路。同时,北京市整体创业孵化体系的不断发展,也不断给留学人员创业园提供新鲜经验,提出新鲜课题,推动向前发展,从而使留学人员创业园可以伴随北京市整体创业孵化体系发展而取得长足的进步。因此,借鉴一般孵化器建设、运营经验用于留学人员创业园,是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得以较快发展的重要外因。

Abstract: A fter ten years’ construction,there are 23 overseas students pioneer parks in Beijing; meanwhile, these of them form a network. Overseas students pioneer parks in Beijing nurture many of outstandin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