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宋高宗《付岳飞》

宋高宗《付岳飞》

宋高宗《付岳飞》
宋高宗《付岳飞》

德寿宫

南宋皇城为何选遗杭州呢?南宋朝廷建立后,不少人建议将皇城选在建康(今南京),但宋高宗赵构执意将皇城选址杭州,理由一是杭州城繁华,二是离与金邦对峙的前线有一段距离,皇城选好址后,宋高宗不下旨在凤凰下麓修建皇城,皇城东至凤山门,西至凤凰山西麓,南起笤帚湾,北起万松岭,方圆4.5公里,当时南宋皇宫建筑规模宏伟瑰丽,造型精致,望之犹如天宫。 德寿宫位于现在的胡岩故居以北,中河中路以东的位置,距离赵构皇帝移居德寿宫,数度大兴土木,构筑楼台宫殿的日子,已经相隔了800多年。现在,这里早已看不出当年的皇家气息,有的只是待拆的楼群和破败的砖瓦……”这座秦桧旧宅,经过数度扩张与整修,曾是一个精致繁华不输于皇宫的所在,而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断壁颓垣,青瓷残片。 宋高宗赵构为何盛年主动禅位? 对于一位活了八十多岁的封建帝王来说,五十来岁恰好是盛年,也是执政的黄金时期。再者,凡是封建帝王,没有一个不贪恋权势的,没人情愿将皇权拱手让人,哪怕继任者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在这一规则下,宋高宗盛年主动把皇位让给养子赵眘的壮举,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宋高宗突然提出要禅位,他身边的丞相及其反对,认为这样会致使朝政陷入混乱、金兵趁机而入。但宋高宗不理不睬。以“老且病,久欲闲退”为由,下诏传位皇太子赵眘,自称太上皇帝,移居德寿宫。六月十一日,赵眘即位,是为宋孝宗。 有人认为,宋高宗固然贪恋权势,却又苦于国事忧勤,所以愿意以太上皇帝的身份继续享受皇帝的尊荣,却又可以免于国事的困扰。但事实上,宋高宗禅位后,并没有躲在深宫,颐养天年,不问朝政,而是一到关键时刻,他都会出面干涉,多方牵制,寸步不让,说明他还是愿意为国事忧勤,还是对权力狠抓不放,并非他所讲的“久欲闲退”。 众所周知,历代皇帝传位,都会选择一个对自己感恩戴德之人作为接班人。宋高宗生平只有一子,名叫赵旉[fū],但他的儿子在三岁时受到惊吓就死了。此后,宋高宗一直没有再生子,而朝野上下主张确立“根本”的呼声却越来越高。不得已,绍兴二年(1132),宋高宗以宋太祖的裔孙赵眘为养子,并当作内定的储君来培养。到了绍兴三十二年(1162),赵眘已经在皇宫生活了三十年。如果等到宋高宗临终时再传位,赵眘很可能年过半百甚至年过花甲,这样不仅不会对宋高宗有感激之情,反而会产生怨恨,宋高宗盛年禅位有施恩之意。 宋高宗属于宋太宗一支,亲生儿子赵旉夭折后,按照血缘关系远近,他应该将皇位传给宋太宗的其他裔孙,毕竟符合条件的大有人在。然而,宋高宗却经过再三斟酌,最终选择了宋太祖的裔孙赵眘为接班人。这种做法势必会招来种种非议。再者,以太祖子孙继位,打破传统惯例,也势必要遭到反对,甚至产生变故。所以,宋高宗只有生前禅位,再以太上皇帝的身份压阵,才能确保传位计划的顺利执行,才能确保南宋政治稳定。事实证明,宋高宗以太上皇帝身份作为赵眘的后台震慑朝政,赵眘以非嫡长子的身份即位,朝野上下风平浪静,没有一人敢有半点异议,这在宋朝历代皇帝传位中是极其罕见的。 宋高宗传位赵眘,除了顺应多数士大夫的愿望,赢取归还太祖裔孙帝位的美名,还有难以启齿的目的。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为了掩盖生母在金国嫁夫生子的宫廷丑闻。宋高宗选择盛年禅位,然后作为太上皇帝在幕后继续维护对金妥协投降路线,不仅可以维护自己死后的声誉,还可以阻止宋太宗裔孙登上皇位。 还有一个因素往往被人们忽视,就是宋高宗的一贯贪生怕死。南宋建立后,面对金人多次寇掠,从南京跑到杭州,从陆地跑到海上。一次次的逃生经历,使宋高宗认识到,皇帝虽然显赫,但同时也是金人追击的靶子,一旦遇有危难,以皇帝的身份逃窜很扎眼,也很不方便;如果当了太上皇帝,关注度会大大降低,逃命要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所以,便于逃跑也是宋高宗盛年禅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宋高宗主动禅位也与宋金议和失败和全国抗金形势有关。宋高宗在位时早已有心为岳飞平反,但又放不下皇帝说一不二的架子,索性及早禅位,让急需人气、急需威望、急需朝野支持的赵眘当这个好人吧。

宋高宗《真草二体书嵇康养生论》如何被上博收藏

宋高宗《真草二体书嵇康养生论》如何被上 博收藏 宋高宗《真草二体书嵇康养生论》是国内拍卖场上出现的年代最早的皇帝书法手卷,由民间送拍,经过一波三折,最终于2000年11月6日在嘉德秋拍中以990万元成交,并入藏上海博物馆,成为上博的镇馆藏品之一。 征集这件《养生论》的过程很有意思。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最先收到了《养生论》的藏家寄来的一叠彩色照片,照片质量相当好,一定是特意去照相馆里拍的。当时的嘉德书画部经理胡妍妍一收到照片就喜出望外,赶忙与藏家取得了联系。 这位藏家是一位老人,他父亲在沈阳经商时,恰逢末代皇帝溥仪携清宫珍藏北上任职满洲国。日军投降时,溥仪逃离伪满首都长春,慌不择路,大量清宫珍品就此遗落民间,这位藏家的父亲就是当时在沈阳买下的《养生论》。 胡妍妍因为忙于拍卖前的各项事务性工作而抽不开身,希望藏家能带着藏品到北京来嘉德面谈,但藏家出于各种考虑一直犹豫不定。虽然这是一件未曾见过实物的藏品,但是那照片上圆润飘逸的书法总是在胡妍妍脑海盘旋,印象十分深刻。最终,胡妍妍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抽时间去一趟东北。临行那天北京飘起了鹅毛大雪,机场封闭,飞机无法起

飞,她当即给藏家打电话说明情况。也许是缘分使然吧,最终这位藏家决定带着《养生论》到北京来了。 与藏家见面后,胡妍妍终于见到《养生论》原作,她十分地惊讶:这么一件宋代的作品从头到尾完好无损,品相良好,应该是一个奇迹!藏家介绍说:《养生论》是父亲偶然得来,并未张扬,自己也不是收藏家,因此才得以躲过“文革”的抄家,而完好地保存下来。 双方关于上拍事宜谈得十分顺利,当场就签订了委托拍卖合同。 为了谨慎起见,嘉德书画部邀请了启功、徐邦达、傅熹年、王连起等书画鉴定名家亲自鉴定了原作,他们均对《养生论》给予了一致肯定。对于《养生论》的出现,徐邦达先生兴奋不已,说:“我找了它很久了。” 宋高宗赵构(1107-1187),是北宋最末一个皇帝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他对书法十分喜爱,其书法初学黄庭坚,继学米芾,后专意钟王、智永,又辅以六朝风骨,遂自成一体。宋高宗的这件《真草二体书嵇康养生论》手卷,纸本,纵23.5厘米,横602.8厘米,正文总计2,472字,用真草两体所书,是他存世的精品之一。其书法用笔温柔圆润又不失清逸之气。明朝年间,这件《养生论》曾被杨一清等人收藏,至清初成为宫廷藏品。 嵇康,作为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养生学

漫谈宋高宗

漫谈宋高宗 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没错,这样一个文武全才,英姿勃发的年轻人说的就是南宋高宗皇帝赵构。 赵构第一次在历史这方大舞台上露面很是激越慷慨:“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犯京师,军于城西北,遣使入城,邀亲王、宰臣议和军中。”“钦宗召帝谕指,帝慷慨请行。遂命少宰张邦昌为计议使,与帝俱。金帅斡离不留之军中旬日,帝意气闲暇。二月,会京畿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夜袭金人砦不克,金人见责,邦昌恐惧涕泣,帝不为动,斡离不异之,更请肃王。”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大敌当前,年轻的赵构还是很有勇气和骨气的。可从其中我们也隐约可以看出来,他的那位宝贝哥哥——仅当了一年多皇帝的赵桓对他似乎不怎么待见。明知弟弟在金营里面,还允许将领们去偷营,这不是把他往死路上赶吗。民间说法是赵构命大福大,其实说来还是那句话——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出了这档子事,赵构还很镇定,这使得金人心生疑惑:在他们看来这些长在深宫里,只知声色犬马,锦衣玉食的王子哥儿在这样的情况面前早应该是吓得屁滚尿流了。而如果真是亲王的话,也太不把他当回事了。所以他们认为这个亲王是冒牌货,即使不是冒牌货分量也不足。他们倒是猜对了,因为赵构虽是九王爷,可是在王室里地位确实不高,因为他是庶出,而且徽宗对他老妈感情也不深厚。因此金人要求换人—因祸得福啊,赵构得以逃出生天。从以后赵构的表现来看,我想在这次作人质的过程中,他深刻的认识到了两点。第一就是他看到了金朝兵威之强盛,使得他那点在深宫里养成的不知深浅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壮志豪情深受打击,也第一次深刻的体会到了现实军事政治斗争的残酷。其二是他可能也因此对老爸老哥有了很深的成见,并体会到了帝王家里亲情的凉薄—这也可能是他以后对国耻家仇不那么刻骨铭心的一个原因。 过了不久,金兵第二次围汴京时,他又摊上了一个和上次一样的苦命差事——去金朝议和。这次是金人指名道姓要他去的,可能是经过上一次他的表现,金国人觉得在宋室里面还就他有点出息,所以要先抓过来。哪知我们的九王爷又一次因祸得福,还因为这一趟“出差”从此踏上了延续宋室香火,保存国祚的中兴之路。 谈论赵构,我们还是从这里说起—他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三个中原王朝因为内乱或外族的入侵被迫南渡,它们分别是晋朝、宋朝和明朝。在宋之前,是晋室的衣冠南渡。据史载高宗听说杨万里的诗里把他比成晋元帝,非常不高兴。有些对赵构不感冒的人会说,晋元帝再怎么不济。也不比你赵构差—毕竟人家没有向北方称过臣。但我们还是需客观的承认,高宗无论是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还是对王朝的建设和发展,

历史趣谈:南宋皇帝孝宗谢皇后的故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南宋皇帝孝宗谢皇后的故事 导语:谢苏芳南宋宋孝宗谢皇后名苏芳(1132-1204年)今天的渐江绍兴人1132年宋高宗绍兴五年生公元1146年入宫,曾是宋高宗的吴皇后的侍女,1156年 谢苏芳南宋宋孝宗谢皇后名苏芳(1132-1204年)今天的渐江绍兴人.1132年宋高宗绍兴五年生.公元1146年入宫,曾是宋高宗的吴皇后的侍女,1156年因其长相美艳绝伦,又懂得书法绘画,被赏赐给当时的宋高宗养子赵昚既后来的宋孝宗,赵昚因她长得像他已经死去的爱妻郭氏,加上谢氏又知书达理,贤惠善良,深得赵昚喜爱.公元1162年,宋高宗退位,传位于赵昚,赵昚即位就是宋孝宗.宋孝宗即位后,立即册立谢氏为贵妃,代掌后宫,时年29岁. 由于谢氏对宋高宗和吴皇后极为孝敬,宋孝宗于公元1164年隆兴二年册立为皇后,时年31岁.谢氏协助宋孝宗恢复岳飞名誉,严厉惩治已经死去的秦桧的家族,重用张浚和虞允文等主战派,力图整军备战,恢复中原,收复中原失地.宋孝宗在位二十多年间,南宋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政治清明,史称乾淳之治.这里面和谢皇后的贤德分不开,宋孝宗对谢皇后的默默支持十分感动,对她理加敬爱.公元1189年,宋孝宗退位,传位给太子赵惇,赵惇即位就是宋光宗.谢皇后被尊称为太上皇后.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专横跋扈,谢太后因此看不下去,劝阻李凤娘要学学吴太皇太后的母仪风范,却被李凤娘恶语中伤,两人由此争执甚至发生动手动脚,皇后李凤娘一把将谢太后推倒在地.太上皇赵昚听罢谢太后的哭诉后,大怒,气得大病一场.此后几年,宋光宗和太上皇之间由于李凤娘的挑拨离间关糸越来越差.公元1194年,一代有作为的南宋皇帝宋孝宗在对不孝儿子宋光宗和不孝儿媳皇后李凤娘极度失望和伤心中忧郁而死去时年68岁,临死前,身边只有谢太后陪伴他,光

南宋第二任皇帝

中国史上唯一用“处女选拔法”选出的皇帝赵构禅位后,赵昚shèn便登基做了皇帝。就这样赵昚用10个处女之身换来了皇帝的宝座。后人对赵构的立储禅位之事曾经有所评价,说他一生所行败事很多,只有这件事却做得很是公允。 南宋的第一代皇帝赵构虽然后宫嫔妃如云,但是儿子却只有元懿太子一人,这元懿太子又偏偏短命,年近三岁就夭折了。这件事让赵构十分悲痛,最不幸的是宋高宗赵构自己又在南逃的途中受到惊吓,患上了不育的疑难病症,不可能再生子嗣,因此南宋的皇室出现了嗣位悬空,后继无人的局面。如何寻找宗室后人、确立储君,就成为了南宋王朝的当务之急。 不过这话还要从南宋建炎二年,也就是公元1129年说起。这一年,金国左副元帅宗维攻陷徐州,驱军南下,扼守在淮阳的韩世忠军一触即溃,败走盐城,金兵长驱直入,一路杀到扬州附近的天长军。就在第二年的二月初三清晨,正在扬州驻跸的宋高宗与一名年轻貌美的嫔妃经过一夜凤颠鸾倒的折腾后,正在酣睡之中,内侍省押班康履把他推醒,向他报告紧急军情,说天长已经陷落,金兵正奔袭扬州。这一紧急情况令赵构大吃一惊,睡意顿消,从床上一跃而起,来不及穿戴,只身着一身内衣就急急忙忙地向外出逃,跟随在他后面的只有御营都统制王渊、内侍康履等五、六人。当时赵构因为逃跑的过于狼狈,受到了惊吓,就此

失去了生育能力。 赵构先逃到南京,后又跑到杭州,建都立国之后,寻找宗室、确立储君随之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赵构这一门属于太宗赵光义宗室后裔3千多人在靖康之变后被金国全部掠到北方去了,要选储君只能从宋太祖赵匡胤宗室后裔中挑选。赵构此时也感到天命如此,于是就说,太祖大公无私,自己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其后人衰微,朕准备将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 当时太祖的后人有1600人之多,宋高宗经过千挑万拣,最后选出一胖一瘦两个小孩。其中瘦的小孩叫做伯琮,也就是赵昚;胖的小孩叫做伯玖。是“去胖留瘦”,还是“去瘦留胖”,高宗经过反复思量,便决定留下胖的伯玖做太子。按说赵昚的皇帝梦也就到此结束了,可偏偏突然窜出来了一只狸猫,从他们的脚边跑过。赵昚站着没动,依然是目不斜视;而伯玖却飞起一脚向狸猫踢去,动作极其粗鲁。高宗当即生气地说,如此轻狂,如何担当社稷重任?于是决定“去胖留瘦”,赵昚便留了下来,由张婕妤在后宫抚养。而此时吴才人因无子嗣感到孤独寂寞,便把伯玖领去抚养。 赵昚天资聪明,博闻强记,文采过人,深得宋高宗钟爱。而伯玖长大之后也非庸人之辈,才能也很出众,被加封为恩平郡王,赵昚也被封为普安郡王,二人的才能不相上下,这又使赵构犹豫不决起来。其实让赵构下不了决心确立赵昚为太子的还有三个鲜为人知的原因:

赵构如何掩饰生母遭金人奸淫生子经历 篡改年龄

赵构如何掩饰生母遭金人奸淫生子经历篡改年龄? 靖康二年(1127)春,金人攻破汴京,俘虏徽钦二帝,北宋灭亡。破巢之下,焉有完卵?接下来,便是一场对汉人、汉文化的摧残和洗劫。除了疯狂抢掠金银,野蛮的金人还大肆搜捕帝后、帝妃、王后、王妃、帝姬、郡主以及大臣妻妾子女,并“依照去目,逐名补送,目详封号,以免混淆”(《开封府状》),将所有被俘人员的姓名、年龄、户口、职官、封号详细登记,分类造册,然后分批押赴北地,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氏也在其中。 关于韦氏被俘时的年龄,《开封府状》称当时“乔贵妃四十二岁。……韦贤妃三十八岁。”也就是说,韦氏生于元五年(1090),靖康二年(1127)时只有三十八岁。然而,《宋史·韦贤妃传》却称“绍兴……十九年,太后年七十,……二十九年,太后寿登八十,……九月,得疾,……俄崩于慈宁宫,谥曰显仁。”照此推算,韦氏生于元丰三年(1080),靖康二年(1127)时已经四十八岁。两份史料中,韦氏的年龄竟相差了十岁之多。 作为北宋亡国的见证,《开封府状》是当时金元帅府与开封府之间的往来公文,具有政府案牍性质,它所记载的内容也可以在其他史料中得到验证,其史料价值可与国史等相侔,具有很强的真实性。而作为正史之一,《宋史》是记载两宋大人物、大事件的官方硬性文献,在史学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在韦氏年龄问题上,《开封府状》和《宋史》孰对孰错?带着这份疑惑,笔者查阅了与韦氏有关的两位后妃的史料,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宋史·乔贵妃传》载,“乔贵妃,初与高宗母韦妃俱侍郑皇后,结为姊妹。”史料中提到的郑皇后,初为向太后的押班侍女(按:领班侍女),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及即位,遂……赐之。……政和元年,立为皇后”(《宋史·郑皇后传》)。从以上史料中,笔者发现两处疑点:其一,郑氏担任押班侍女期间,不应该有自己的侍女;其二,郑氏嫁给宋徽宗时,韦氏已经二十一岁,这么大的年龄没有嫁人却被选入宫当侍女,于理不通。 此外,《宋史·韦贤妃传》还称,“绍兴……十二年,……太后年已六十”,这与同一传记中“十九年,太后年七十,……二十九年,太后寿登八十”的记载前后明显矛盾。可见,在韦氏的年龄问题上,《宋史》有所藏掖;或者干脆说,宋高宗故意把生母年龄虚增了十岁。《宋史》欲盖弥彰,恰恰反衬《开封府状》记载韦氏被俘时三十八岁并非杜撰。那么,宋高宗为何要刻意掩盖生母的真实年龄呢?个中缘由,还应该从“靖康之难”说起。 韦氏被俘后,与成千上万的北宋男女受尽了折磨和蹂躏。对于男人来说,被殴打,被杀戮,咬咬牙,闭闭眼,也就过去了;而对于女人来说,面临的却是禽兽般的奸淫和侮辱。《燕人麈》载,“天会时掠致宋国男、妇不下二十万,……妇女分入大家,不顾名节,犹有生理;分给谋克以下,十人九娼,名节既丧,身命亦亡。邻居铁工,以八金买倡妇,实为亲王女孙、相国侄妇、进士夫人。”一般女俘如此境遇,皇帝后妃的屈辱遭遇可想而知。 三十八岁的女人只要保养得当,韵味依然十足;而对于在后

名人故事: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宋朝南迁第一任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在位35年。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赵构在位初期因为动乱,为了保持江山,起用主战派李纲、岳飞等等。但他中期眼见女真的强势,又为了集权中央、强化皇权,因此采用了求和政策,大部分时间都是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并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位于孝宗,自称太上皇。着有《翰墨志》。被迫让位后病死,终年81岁,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 宋高宗赵构从建炎元年(1127年)到绍兴八年(1138年)的十余年间,高宗一直辗转在东南沿海各地,躲避金军。他否定了张浚“权都建康,渐图恢复”的建议,南逃至临安(今杭州市)定都。东京留守宗泽欲渡河北伐,力劝高宗回汴京坐镇,高宗置之不理,沉迷于偏安一隅。在他逃抵临安后,又为形势所逼,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金,后却又任用投降派秦桧为宰相,对金以求和为主,一味地屈膝妥协。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大举入侵,宋军在反击金军的南下中,取得了顺昌、郾城等役的胜利,岳飞军收复西京(即洛阳),前锋直抵朱仙镇,离汴京仅45里之遥。然而宋高宗却惟恐有碍对金的和议,他与秦桧迫令张俊、杨沂中、岳飞等撤军,完颜宗弼(金兀术)则乘机率重兵进军淮南,形成大军压境之势。为了彻底求和,高宗召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入朝,明升官职,实解兵权。同时还

撤销了专为对金作战而设置的三个宣抚司。不久,更诬陷、冤杀了岳飞,以割地、纳贡、称臣的屈辱条件,与金朝订立了“绍兴和议”。高宗对内还全力镇压了洞庭湖地区的钟相、杨么农民起义。绍兴和议后则全力排斥打击抗战派,朝政完全被议和派所把持。至使大批主战派官员被贬谪被迫害。高宗还严禁对议和不满的呼声,太学生张伯麟在壁上题词:“夫差,你忘记越王杀害你的父亲吗?”结果被打几十大板刺配吉阳充军。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9月,金废帝完颜亮撕毁和议,再次大举南侵。在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为虞允文统帅的宋军所击败,使南宋再次转危为安。不过高宗屈辱求苟安的国策遭到了军民的强烈反对。而使他的统治难以继续维持,高宗和宰相陈康伯等商议后,以年老厌烦政务和想以“淡泊为心,颐神养志”为借口,在次年6月宣布退位,禅位于太子赵昚,自称太上皇,退居德寿宫。

邢秉懿:史上唯一未曾入主中宫的皇后

邢秉懿:史上唯一未曾入主中宫的皇后 邢秉懿:史上唯一未曾入主中宫的皇后 邢秉懿:开封祥符人(今河南开封)。父:邢焕、著名宋朝大臣。 翻遍中国历史,刨去那些死后被追封的皇后,生前被册立为皇后却没当过一天皇后的女人,恐怕也只有她了。作为赵构的嫡妻,如果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靖康之难”,她的丈夫不可能当上皇帝,她也不可能被“遥册为皇后”,也不会因为有“皇后”头衔而倍受金人的折磨和蹂躏。这位目睹国破家亡,身陷异族囹圄,饱受屈辱煎熬,日夜期盼南归,而最终却魂归五国城的有命无运的女人,就是宋高宗的第一任皇后邢氏。 邢氏(1106—1139),开封人,赵构为康王时聘之,后封为嘉国夫人。北宋亡国前夕,康王赵构奉命出使金国和谈。不久,便发生了“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连同所有后妃、王妃、宗室、公主全部被金人掳掠到北地,赵构的嫡妻邢氏、两位侧室及五个女儿也在其中,只有身边的潘妃幸免。慌乱之中,赵构在宗泽的掩护下率众南逃,于靖康二年(1127)五月一日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坛受命,即皇帝位,改元建炎,建立南宋政权。 赵构称帝后,只想偏安一隅,无意收复故土,但在册立

皇后方面却显得非常积极。当时,嫡妻邢氏生死未卜,而潘妃却怀孕在身,赵构便有意立潘妃为皇后。大臣吕好问极力劝谏,赵构最终遥立邢氏为皇后。赵构之所以这么做,除了与结发之妻邢氏感情较好,关键在于他想在政治上迷惑南宋臣民。立邢氏为皇后,在当时应该说是力图收复失地的一种进取姿态,一种积极表现,赵构此举在于笼络人心,安抚民意,以巩固侥幸得来的皇位。 就在赵构忙着称帝之时,他的嫡妻邢氏却踏上了不归之路。作为第二批“北归”的战俘之一,邢氏虽然没有死在路上,但她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却遭受到了非人的摧残和蹂躏。还在靖康二年(1127)正月时,金将翰离不曾专门颁布了一条针对女俘的命令,即“元有孕者,听医官下胎”,强迫关押在金 营的北宋皇室后妃公主全部接受身体检查,凡是怀孕的女性,一律用药打胎。有史料称,邢氏被俘时已有身孕,自然逃不了这次集中堕胎行动。 然而,到了三月二十九日,也就是第二批俘虏启程北上的第二天,“邢朱二妃二帝姬以堕马损胎不能行”。其中的邢妃,就是邢氏。邢氏被关押期间居然又怀孕了,这不能不说是金人造的孽。怀孕之人最怕颠簸,更何况骑马了,再说她也从未骑过马,怎能不回从马背上摔下来,所以导致了邢氏“以堕马损胎”的第二次流产。被俘之后忍辱苟活,早已是痛 不欲生;孽种流产,对包括邢氏在内的四个女人来说,无疑

对赵构的评价引发的感慨

对赵构的评价引发的感慨 日前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专家建议,在岳王庙增加宋高宗赵构的跪像。当时,只觉得心里一阵难受,久久不能忘怀,越想越觉得:赵构虽不是什么明君,但总不至于低劣到要与秦桧为伍的地步吧? 很多人认为杀岳飞的罪魁祸首是赵构,的确,没有赵构的认同,秦桧是不敢擅自杀死岳飞的,但是这就能说明是秦桧替赵构背了黑锅么?也不尽然。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里,有这样几段对话。 曲三(曲凌风)道:”秦桧做的是宰相,议和也好,不议和也好,他都做他的宰相。可是岳爷爷一心一意要灭了金国,迎接徽钦二帝回来。这两个皇帝一回来,高宗皇帝他又做甚么呀?” 张十五道:“对,对!这一位兄弟说得很是。真正害死岳爷爷的罪魁祸首,只怕不是秦桧,而是高宗皇帝。这个高宗皇帝,原本无耻得很,这种事情自然做得出来。” 郭啸天又在桌上重重拍了一记,震倒了一只酒杯,酒水流得满桌,怒道:“不要脸,不要脸!这鸟皇帝算是哪一门子的皇帝!” 由这三段对话看了,在这几人眼中,岳飞之死,赵构当负全责。不过这四人中,张十五毕竟只是普通百姓,他更多的是

在陈述赵构对金称臣、杀岳飞等事实;而郭、杨二人,祖上虽是梁山好汉,但由包惜弱为知赵扩之名看来,他们此刻也算作是平常的良民,除了骂几句“不要脸”,也说不出什么其他;而只有曲三一人的话,确是值得琢磨的。 先不论曲三所说的内容,单是他说话的角度和语气,便有十足的大侠风范:不理会朝廷的权威,以心中之正义臧否时事。这样的话从曲三口里说出,可赞可叹。我个人很喜欢这种行事作风,甚至可以说是向往。 但若就内容而言,曲三的话却有很多值得斟酌之处。首先,二圣回朝,赵构这皇帝便当真做不得了么?赵构当年继统之时,曾经百般退让,后来在大臣的力谏之下继统,虽然这是帝王即位的一般过程,没有什么特殊意味,但是太后以及大臣们既然能够选择赵构,还是承认了赵构血统上的正宗的,甚至,当时还流传着“谓靖康纪元,为十二月立康之兆”和“泥马渡康王”一类的传说,以证明康王受命于天的正统。试想,如果等赵构地位稳定以后,大臣们再逆自己以前所谓“天命”,更立二圣为帝(若徽宗未死,只怕立哪个还有引起无谓的争执),只能无端扰乱大宋的统治秩序,这些大臣又如何会这般不明智? 而且,赵构当时的地位已经比较稳定了,并不是两个退了位的无道之君可以取代的。举一个例子来说,若是在赵桓、赵构两人中选择,岳飞只怕是更倾向于赵构。别看赵构最后猜

第228集凯叔讲历史-宋钦宗:这个皇帝最爱哭【5月9日更新】

第228集凯叔讲历史-宋钦宗:这个皇帝最爱哭 【第228集】这个皇帝最爱哭 宋钦宗 宝贝儿,欢迎收听《凯叔讲历史》。前几集咱们讲了宋徽宗,你还记得他有一个临危受命的儿子——宋钦宗赵桓吗?今天,凯叔就给你讲讲这个赵桓的故事。 公元1125年12月,汴梁城刮着经久不息的寒风,这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东宫内,25岁的太子赵桓,正躺在床榻之上,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满面愁云。 突然,窗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赵桓听见,立刻闭眼装睡。 这脚步声进了门,宦官的声音响了起来:“太子,太子……” 赵桓眼皮动了动,没吭声。 “太子殿下,陛下……” “我说过了,我身体实在不适,怕是难以继承大统,若……” “太子,陛下患疾,传您速速入宫!”

“什么?” 听闻父皇病了,赵桓一刻都不敢耽搁,立刻跟随宦官,赶往宋徽宗赵佶的寝宫。然而,他一进门,却发现寝宫内两边站满大臣,而自己的父皇正直直的坐在龙座之上,一言不发地望着他。 赵桓心中顿时一片阴影:“父皇,这是……” 话还没问出口,一个宦官开始宣旨:“门下,朕绍(shào)膺(yīng)骏命,皇太子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退处龙德宫。” 一听这话,赵桓的脑子“嗡”了一下,瞬间瘫软在地:“父皇,儿臣不敢呐!” 眼见着父皇铁青着脸,欲言又止,群臣在两边喋喋不休地说着什么,可这位赵桓,这位新任的皇帝什么都听不见,他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等他再醒来时,发现自己正瘫坐在龙椅上,身上也披了一套崭新的龙袍。大殿之内一众大臣见他醒了,齐齐跪倒:“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瞬间,他成了一国之君,可一手遮天,也可一语震地,可这皇帝,他是死活不愿意做呀!在这之前,父皇屡屡下诏让他即位,他几度哭晕过去,又借病推脱,最终还是躲不掉。 望着满朝大臣,赵桓苦涩一笑,心想:“眼下金军大肆南侵,说不准哪天就攻到汴梁城下。父皇偏要我来做皇帝,万一亡国,天下骂名皆我一人背负,我赵桓背不起呀!可背不起又能怎样?既然坐上皇位,难道要一动不动,坐以待毙吗?偌大的大宋,难道真要任金人宰割吗?此刻金军距离汴梁城尚远,难道汴梁城果真毫无反抗之力?” 赵桓不信,他要拼一把。

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曾是南宋皇帝赵构钦点的御酒酿造作坊

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曾是南宋皇帝赵构钦点的御酒酿造作坊。曲院风荷原名麯院荷风,位于洪春桥一带。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建都杭州,嗜酒的皇帝在西湖九里松洪春桥堍设立了一所麯院,招聘天下酿酒能手酿制美酒,酿酒之水则取自西湖。麯院建造得十分讲究。前面挖了一口大池塘,引进西湖水,种植了并蒂莲、红莲、白莲等各种名贵荷花,四周造起曲折回廊,亭台水榭,后面是制酒、酿酒工场。每逢莲塘碧露、南风送香的初夏季节,满院红、白荷花盛开,煞是好看。宋亡,麯院荒湮,景也不存。清雍正《西湖志》卷三记载,“国朝康熙三十八年,构亭于跨虹桥之北,引流叠石为盘曲之势。圣祖仁皇帝亲洒宸翰,改‘麯院’为‘曲院’,‘荷风’为‘风荷’,恭制匾额,奉悬亭楣。”这才有了现今的曲院风荷旧址。 为找回杭州千年古酒华彩,曲院风荷景区工作人员请教宋史专家,根据北宋化成殿和南宋“麯院荷风”的酿酒方法再次请教当今权威酿酒专家,酿出“尚宋”宫廷酒和“风荷御酒”。如今来曲院风荷湛碧楼就餐的人们能有幸品尝“尚宋”宫廷酒和“风荷御酒”。美酒在手,佳人在侧,在荷香阵阵的曲院风荷品尝南宋佳酿最是人生佳绝之境。 曲院风荷 明·汤焕 金沙泉湛碧醍醐,曲院初开自宋都。 酿得荷花胜仙鳢,坐令游女解明珠。 红枚波飐青帘舫,绿柄香浮白玉壶。 回首西冷风露晚,满船凉月醉堪呼。 曲院风荷 明·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应天长曲院风荷 明·张矩 换桥度舫,添柳护堤,坡仙题欠今续。 四面水窗如染,香波酿春曲。 田田处,成暗绿。正万羽、背风斜矗。

乱鸥去,不信双鸳,午睡犹熟。 还记涌金楼,共抚雕阑,低度浣沙曲。 自与故人轻别,荣枯换凉燠。亭亭影,惊艳目。 忍到手、又成轻触。悄无语,独捻花须,心事曾卜。

宋高宗赵构的年号是什么

宋高宗赵构的年号是什么 赵构,字德基,南宋的开国皇帝。那么宋高宗的年号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宋高宗的年号,希望对你有帮助! 宋高宗年号有两个,一个为建炎,另一个则是绍兴。年号建炎是公元1127年至公元1130年期间使用的;而绍兴这个年号则是用于公元1131年至公元1162年,直至他退位,宋孝宗赵昚即位,改年号为隆兴。 宋高宗赵构的父亲宋徽宗与异母兄长宋钦宗曾在靖康之变中被金兵抓去作为俘虏,并被押送北上,至此,北宋灭亡。于是在一年之后的五月初,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建炎,并沿用宋朝的国号和正朔,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这就是宋高宗年号之一建炎的由来。 宋高宗在位期间,宠信佞臣小人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与他们一意享乐,虽然后因舆论压力所迫而罢免了汪伯彦等人的官职,但是宋高宗早前的行为早就引起了众人的不满。其中苗傅与刘正彦两人利用军中将士对宋高宗的不满发动了兵变,史上称为苗刘兵变。之后金兵再次渡江南侵,宋高宗率领众朝臣逃亡南方,相继逃到了越州、明州、定海、温州等地。直到建炎四年,也就是公元1130年的夏天,金兵退兵撤离江南后,宋高宗才率人返回绍兴府、临安府等地。一年之后,公元1131年,宋高宗改年号为绍兴。以上就是另一个宋高宗年号的

绍兴的由来。 赵构生平简介赵构,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的第九个儿子,生母为韦贤妃,南宋的开国皇帝。 公元1107年五月,赵构出生于汴京开封,被封为蜀国公,次年正月,又被封为广平郡王,年幼聪慧,知识渊博,记忆力非常强,而且臂力也很强。 公元1126年春,金军第一次包围了开封府,赵构曾在金营中当过短期的人质,当年冬,金军有一次入侵,赵构奉命出使求和,但被宗泽劝阻拦下,这才得以避免被掳。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爆发,汴京被攻破,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以及一干妃嫔朝臣近三千余人被俘,次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改年号建炎。公元1161年,赵构将皇位禅让于养子赵昚,自称台上画卦。 赵构在位时期,是投降派的首脑,坚持与金朝议和,甚至不惜纳贡称臣,还将岳飞父子杀害,但也曾组织抗击金军入侵,又延用宋朝的国号,不能被定义为“卖国贼”。而历代将赵构定位为昏庸之主,赵构还是解决了一些问题的,比如农民暴动、流寇等,稳定了当时南宋的政局,并不是一点功都没有。赵构在政治上确实是昏庸无能,但是在书法上却颇有造诣,他擅长书写真行草书,笔法自然流畅且洒脱婉丽。 公元1187年,赵构在临安行在的得寿宫内病死,享年八十一岁,两年后葬于永思陵,庙号高宗,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 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岳飞的死可以说是千古冤狱,岳飞一片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