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南财大 国际经济学--双语期末试卷

中南财大 国际经济学--双语期末试卷

中南财大 国际经济学--双语期末试卷
中南财大 国际经济学--双语期末试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国际经济学(闭卷)卷

学院专业年级班级课堂号姓名

(单选,共20题,每题2分)

1, Under Ricardian model, If one country's wage level is very high relative to the other's (the relative wage exceeding the relative productivity ratios), then ( )

A.it is not possible that producers in each will find export markets profitable.

B.it is not possible that consumers in both countries will enhance their respective

welfares through imports.

C.it is not possible that both countries will find gains from trade.

D.it is possible that both will enjoy the conventional gains from trade.

2, According to Ricardo, a country will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 in which its (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19000107.html,bor productivity is relatively lo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19000107.html,bor productivity is relatively high.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19000107.html,bor mobility is relatively lo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19000107.html,bor mobility is relatively high.

3, If Australia has more land per worker, and Belgium has more capital per worker, then if trade were to open up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 )

A.Australia would export the land-intensive product.

B.Belgium would import the capital-intensive product.

C.Both countries would export some of each product.

D.Trade would not continue since Belgium is a smaller country.

4, Under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At the production point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is tangent to a line whose slope is ( )

A.the price of manufactures.

B.the relative wage.

C.the real wage.

D.the relative price of manufactures.

5,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 predict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A.which country will export which product. ( )

B.which factor of production within each country will gain from trade.

C.the volume of trade.

D.that wages will tend to become equal in both trading countries.

6, If P C / P F were to increas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place, then ( )

A.all countries would be better off.

B.the terms of trade of cloth exporters improve.

C.the terms of trade of food exporters improve.

D.the terms of trade of all countries improve.

7, When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shifts out relatively more in one direction, we have ( )

A.biased growth.

B.unbiased growth.

C.immiserizing growth.

D.balanced growth.

8, If Slovenia were a large country in world trade, then if it instituted a large set of subsidies for its exports, this must ( )

A.cause retaliation on the part of its trade partners.

B.harm Slovenia's real income.

C.improve Slovenia's real income.

D.improve the real income of its trade partners.

9, A lower tariff on imported steel would most likely benefit ( )

A.foreign producers at the expense of domestic consumers.

B.domestic manufacturers of steel.

C.domestic consumers of steel.

D.workers in the steel industry.

10, If the poor AID(aid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cipient countries have a higher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each and every product than does the United States, then such aid will ( )

A.worsen the U.S. terms of trade.

B.improve the U.S. terms of trade.

C.leave the world terms of trade unaffected.

D.worsen the terms of trade of both donor and recipient countries.

11, A large country experiencing import-biased economic growth will tend to experience ( )

A.no change in terms of trade.

B.deteriorating terms of trade.

C.improving terms of trade.

D.immiserizing terms of trade.

12,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price discrimin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s ( )

A.non-tariff barriers.

B.V 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

C.dumping.

D.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

13, An appreciation of a country’s currency ( )

A.decreases the relative price of its exports and lowers the relative price of

its imports.

B.raises the relative price of its exports and raises the relative price of its

imports.

C.lowers the relative price of its exports and raises the relative price of its

imports.

D.raises the relative price of its exports and lowers the relative price of its

imports.

14, Under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 )

A.E$/E = P i US/ P i E.

B.E$/E = P i E / P i US.

C.E$/E = P US / P E.

D.E$/E = P E / P US.

15, Under the monetary approach to the exchange rate, ( )

A. a reduction in the money supply will cause immediate currency

depreciation.

B. a rise in the money supply will have no effect on exchange rate.

C. a rise in the money supply will cause immediate currency appreciation.

D. a rise in the money supply will cause a proportional long-run currency

depreciation.

16, When EP*/P rises, ( )

A.IM will rise.

B.IM may rise or fall.

C.IM will fall.

D.IM is not affected.

17, In the short run, a temporary increase in fiscal policy causes ( )

A. a shift of the DD curve to the left, an increase in output, and

currency appreciation.

B. a shift of the DD curve to the right, an increase in output, and

currency appreciation.

C. a shift of the DD curve to the right, an increase in output, and

currency depreciation.

D. a shift of the DD curve to the left, a decrease in output, and

currency depreciation.

18, How does a rise in real income affect aggregate demand? ( )

A.Y ↑→ Yd ↑→Im ↑→CA ↓→AD ↓, but Y ↑→ Yd ↑→ C ↑→ AD ↑ by more.

B.Y ↑→ Yd ↑→Im ↓→CA ↓→AD ↓, but Y ↑→ Yd ↑→ C ↑→ AD ↑ by more.

C.Y ↑→ Yd ↑→Im ↑→CA ↑→AD ↑, and Y ↑→ Yd ↑→ C ↑→ AD ↑.

D.Y ↑→ Yd ↑→Im ↑→CA ↓→AD ↓, but Y ↑→ Yd ↑→ C ↑→ AD ↑ by less. 19, Under fixed rates,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he most accurate? ( )

A.Monetary policy can affect only output.

B.Monetary policy can affect only employment.

C.Monetary policy can affect only international reserves.

D.Monetary policy can not affect international reserves.

20, Under fixed exchange rate,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he most accurate? ( )

A.Devaluation causes a rise in output.

B.Devaluation causes a decrease in output.

C.Devaluation has no effect on output.

共5题,每题6分)

1,An Economy can produce goods A using labor and capital and goods B using labor and land. Calculate the effects of the fall in the relative price of goods B on the income of the specific factors capital and land.

2, suppose that one country subsidizes its exports and the other country imposes a countervailing tariff that offsets its effect, so that in the end relative price in the second country are unchanged. What happens to the terms of trade? What about welfare in the two countries?

3, Describe the pattern of trade under H-O model.

4, International trade leads to complete equalization of factor prices. Discuss.

5,What is the Fisher Effect? Provide an example.

6,Suppose E is fixed at E0 and that the asset markets are in equilibrium.

Suddenly output rises. What monetary measures keep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constant given unchanged expectations about the future rate?

(共1题,10分)

A small country imports peanuts at the price of $10 per bag. The demand curve is D=400-10P. The supply curve is S=50+5P

Determine the free trade equilibrium. Then calculate and graph the following effects: A: The increase in the domestic price

B: The quota rents

C: The consumption distortion loss

D: The production distortion loss.

四.Essay Questions(共2题,每题10分)

1,Comparing the interindustry trade and intraindustry trade.

2, Construct a table that will summarize the effects of money market and output market changes on the long-run nominal dollar/ euro exchange rate.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年第----学期期末

考试答案和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卷

课程代号:_02013020_

考试形式:闭卷

使用对象:

1,Because good B uses land, a fall in its relative price will result in a fall in rental rates on land, and an increase in the return to capital.

2,The first country is worse off by subsidy and a foreign tariff while the second one is better off by subsidy in the first one and its own tariff.

3, Countries tend to export goods whose production is intensive in factors with which they are abundantly endowed.

4,This statement is typically "true…but". Under a strict and limited set of assumptions, such as the original Heckscher-Ohlin model which excludes country specific technologies; non- homothetic tastes; 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s; large country differences in (relative) factor abundances, and more factors than goods, then it may be demonstrated that internal consistency demands that the above stated sentence is "true". However, the minute one relaxes any of the above listed assumptions one may easily identify solutions, which contradict the 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5, All else equal, a rise in a country’s expected inflation rate will eventually cause an equal rise in the interest rate that deposits of its currency offer. Similarly, a fall in the expected inflation rate will eventually cause a fall in the interest rate.

6, ?Since output rises, demand for domestic money ris es; this increase in money demand normally pushes the domestic interest rate upwards. To prevent appreciation of home currency (given E0is expected) the central bank buys foreign assets in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This eliminates excess demand for domes tic money because the central bank issues money to pay for the foreign assets it buys.

?The bank increases the money supply in this way until asset markets clear with E = E0 and R = R*.

三.计算题

A: D-S=50,P=20(3分)

B: (20-10)*50=500(3分)

C: 100*10*0.5=500(2分)

D:50*10*0.5=250(2分)

四.论述题

1, Interindustry trade reflect comparative advantage while intraindustry trade does

not reflect comparative advantage.(4分)The pattern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tself is unpredictable while interindustry trade is predictable.(3分)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intraindustry and interindustry trade depends on how similar countries are.(3分)

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试题( 2)及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每小题 5分,共 20 分) 1.需求收入弹性 2.消费者剩余 3.短期边际产量 4.帕累托最优 二、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20 分) 1. 如果商品A 和商品B 是替代的,则A 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A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 如果价格下降 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 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 A. 富有弹性; B. 具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弹性不能确定 3. 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 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 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D.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4. 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 加, 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 少, 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5.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 和丫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6. 对应任何产量的LTC 决不会大于该产量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决定的 个说法()。 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STC 这

A.有可能对; B.总是对的; C.肯定错了; D.视规模经济的具体情况而定。 7.在企业的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 A.AR=AVC B.总亏损等于TFC C.P =AVC D.以上说法都对。 8.完全竞争企业和垄断竞争企业在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 A.前者为零,后者不确定; B.前者不确定,后者为零; C. 一定为零; D.不确定 9.垄断竞争区别于寡头垄断在于()。 A .寡头是不完全竞争; B .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C.垄断竞争企业不需要考虑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D.寡头垄断没有竞争 10.垄断竞争企业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 A.价格和产量的同时调整;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可能使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请用基数效用论推导出消费者需求曲线。 2、运用斯威齐模型解释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刚性现象。 四、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 分) 1、已知某企业的需求函数为Q=5O0- 100P,求:(1)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弧弹性;(2)价格为2元时的需求价格点弹性。 2、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X和商品丫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x=20元和R=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 3X Y,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微观经济学”复习题的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需求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相对变动对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的差额。 3.短期边际产量:一定技术条件下,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内,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马原期末考试简答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其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或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事件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理论品质;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理论、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 答: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全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概念及意义 答: 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3、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答: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发展是指合乎历史前进的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要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

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需求收入弹性 2.消费者剩余 3.短期边际产量 4.帕累托最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 富有弹性; B. 具有单元弹性; C. 缺乏弹性; D. 弹性不能确定 3.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 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 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 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D. 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4.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效用之比; D. 边际成本之比 6.对应任何产量的LTC决不会大于该产量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决定的STC。这个说法()。 A. 有可能对; B. 总是对的; C. 肯定错了; D. 视规模经济的具体情况而定。 7.在企业的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 A. AR = AVC; B. 总亏损等于TFC; C. P = AVC; D. 以上说法都对。

国际经济学第九版英文课后答案 第7单元

CHAPTER 7 ECONOMIC GROWTH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UTLINE 7.1 Introduction 7.2 Growth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7.2a Labor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Over Time 7.2b The Rybczynski Theorem 7.3 Technical Progress 7.3a Neutral, Labor-Saving, and Capital-Saving Technical Progress 7.3b Technical Progress and the Nation's Production Frontier Case Study 7-1: Changes in Relative Resource Endowments of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Case Study 7-2: Change in Capital-Labor Rations in Selected Countries 7.4 Growth and Trade: The Small Country Case 7.4a The Effects of Growth on Trade 7.4b Illustration of Factor Growth, Trade, and Welfare 7.4c Technical Progress, Trade, and Welfare Case Study 7-3: Growth of Output per Worker from Capital Deepen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mprovements in Efficiency 7.5 Growth and Trade: The Large-Country Case 7.5a Growth and the Nation's Terms of Trade and Welfare 7.5b Immiserizing Growth 7.5c Illustration of Beneficial Growth and Trade Case Study 7-4: Growth, Trade, and the Giants of the Future 7.6 Growth, Change in Tastes, and Trade in Both Nations 7.6a Growth and Trade in Both Nations 7.6b Change in Tastes and Trade in Both Nations Case Study 7-5: Change in th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Various Countries or Regions Case Study 7-6: Growth, Trade, and Welfare in the Leading Industrial Nations Appendix: A7.1 Formal Proof of Rybczynski Theorem A7.2 Growth with Factor Immobility A7.3 Graphical Analysis of Hicksian Technical Progress Key Terms Comparative statics Antitrad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Dynamic analysis Neutr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Balanced growth Normal goods Rybczynski theorem Inferior goods

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 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需求收入弹性 2.消费者剩余 3.短期边际产量 4.帕累托最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 富有弹性; B. 具有单元弹性; C. 缺乏弹性; D. 弹性不能确定 3.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 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 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 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D. 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4.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效用之比; D. 边际成本之比 6.对应任何产量的LTC决不会大于该产量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决定的STC。这个说法()。 A. 有可能对; B. 总是对的; C. 肯定错了; D. 视规模经济的具体情况而定。 7.在企业的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 A. AR = A VC; B. 总亏损等于TFC; C. P = A VC; D. 以上说法都对。 ;.. .. 8.完全竞争企业和垄断竞争企业在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

1.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就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就就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就是指矛盾双方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一就是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就就是矛盾双方中都包含着对方的因素。二就是矛盾双方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就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既包括矛盾双方的激烈冲突,也包括矛盾双方的区别与差异。正确理解矛盾的斗争性,第一,不要把哲学上讲的“斗争”仅仅归结为社会领域的斗争,甚至只瞧成敌我之间的对抗与冲突。第二,有矛盾就有斗争。第三,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一个从差异、对立到矛盾解决的过程。差异就就是矛盾,就包含着斗争。同一性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对立双方既同一又斗争,使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引起事物的变化与发展。只讲斗争性不讲同一性,只讲同一性不讲斗争性,都不符合事物矛盾的本性。我们必须善于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做好矛盾转化工作。 2、、1谈谈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理解。 答: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其后人不断丰富与发展的理论体系; 从阶级属性讲,就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与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从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讲,就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就是关于自然、社会与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就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与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也称基本原理)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2谈谈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理解。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基本原理同中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就是在实践中学习与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2020-2021年中南大学经济学考研择校、参考书、真题、考研经验

2020-2021年中南大学经济学考研择校、参考书、 报录比、真题、考研经验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湖南省唯一副部级大学,是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也是“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是一所以工科和医学为特色,涵盖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农学,辐射军事学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质量优先,努力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9年中南大学经济学招生专业目录以及考试科目 参考书 《西方经济学》包括宏观和微观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试题型 简答题 计算题 论述题

2018年中南大学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 1.生产者均衡条件是什么?有什么经济意义? 2.什么是帕累托改进?对制定经济政策有什么启示? 3.简述GDP的三种核算方式(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 4.长期菲利普曲线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5.简述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二、计算题 1.类似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五版97页第11题。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数量,以及分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寡头市场的价格领导模型。类似第五版199页。 3.四部门下的国民均衡收入。 4.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水平和国民收入。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生产外部不经济?如何解决?需要什么条件? 2.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普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什么经济影响,以及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中南大学经济学报录比数据 中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 复试内容 商学院:复试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思想政治表现考核、专业课笔试、外语能力测试、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含心理健康测试)。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9章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 一、概念题 1.约束(binding) 答:在国际贸易中,约束一般是指税率的约束,即“约束”关税的税率。约束税率是指经过谈判达成协议而固定下来的关税税率。按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各国应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有选择的产品对产品的方式,或者为有关缔约国所接受的多边的程序进行谈判,谈判结果固定下来的各国税则商品的税率为约束税率,汇总起来形成减让表,作为总协定的一个附属部分付诸实施。按关贸总协定规定,关税减让谈判有四种减让形式来约束关税的税率:①降低关税并约束在降低了的关税水平;②约束现行关税税率;③约束在现行关税水平以上的某个关税水平;④约束免税待遇。 2.支持自由贸易的政治依据(political argument for free trade) 答:支持自由贸易的政治依据是指,尽管理论上可能还有比自由贸易更好的政策,但从政治上认可和支持自由贸易的原则更重要。现实中的贸易政策经常会由具有特殊利益关系的集团所左右,而不考虑国家的成本与收益。虽然从理论上可以证明某些选择性的关税和出口补贴政策能够增进整体社会福利,但现实中,任何一个政府机构在制定一套干预贸易的详细计划时都有可能被利益集团所控制,从而成为在有政治影响的部门中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如果上述观点正确的话,那么倡导自由贸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3.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 答:集体行动是指关于经济活动中个人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理性。如果某项活动或者

福利的获得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集体行动问题就出现了,即决策集体的每个成员必须单方面决定是否参与提供某种集体产品。因为集体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所以使得不为集体产品的提供付出成本的集团成员也可以获得集体产品。集团越大,分享收益的人越多,个人的行动对集团利益的影响越小,集团内的成员“搭便车”的动机就越强烈。这就意味着仅仅依靠个人的自愿,集体产品的供给将是不足的,集体产品不可能依靠个人的自愿提供来解决。因此,个人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理性,个人理性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4.特惠贸易协定(preferential trading agreement) 答:特惠贸易协定是指各签约方之间相互减让关税或实行其他贸易优惠措施,但不将其给予非签约方的贸易优惠协定。由于这种协定违反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因而一般被世界贸易组织所禁止。但是,如果它能够促进签约方之间的自由贸易,那么世界贸易组织就允许其存在。如下两种方式的特惠贸易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 (1)自由贸易区,各签约方设立对外关税率,但相互之间免除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 (2)关税同盟,各成员国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率,而成员国之间则是“特惠”的。 5.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答: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参加同盟的国家划为一个关税区域,在区域内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自由贸易,同时对区域外采取统一的关税及其他贸易限制等措施。关税同盟是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关税同盟可以分为完全关税同盟和不完全关税同盟。完全关税同盟是指将各加盟国的关税完全废除,这种关税同盟按惯例不受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约束。但事实上,当关税同盟成立时,各国原有的关税并不能立即完全废除,为避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 课后习题答案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答案提示: 第二章答案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试题( 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试题(11)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边际量 2.供给的变动 3.无差异曲线 4.等成本线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X商品总的需求数量()。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 2.如果价格提高5%能使企业总收入增加2%;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弹性不能确定。 3.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需求价格点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 A.一定正确; B.一定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 D.无法断定 4.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不变动; D.不能确定 5.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A.正常物品; 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D.低档物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其边际产量()。 A.递增;B.递减;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在任何产量上的LAC决不会大于该产量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决定的SAC。这个说法()。 A.有可能对; B.总是对的; C.肯定错了; D.视规模经济的具体情况而定 8.对应于平均产量曲线的递增阶段,有()。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19000107.html,C曲线递减; B.AVC曲线递减; C.AC曲线递减; D.B和C 9.完全垄断企业在短期均衡时,经济利润()。 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D.以上情况都可能存在。 10.完全垄断企业如果处于()。 A.长期均衡时,一定处于短期均衡; B.长期均衡时,不一定处于短期均衡; C.短期均衡时,一定处于长期均衡; D.以上都不是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某类产品或服务,分析其需求数量的影响因素。 2、政府决定自2006年7月1日起对貂皮大衣的生产企业征收奢侈品税(每件征收80元),若生产貂皮大衣的企业很难改行,试用供求与弹性理论图示分析此政策的市场均衡结果。 四、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某垄断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000,面临的反需求曲线为:P=150- 3.25Q,求该企业的最优价格、产量和对应的利润。 2、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试求:(1)当市场价格为P=55时,企业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企业必须停产;(3)企业的短期供给函数。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边际量:一单位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 2.供给的变动: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条件变动导致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3.无差异曲线:能够使消费者得到同样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的轨迹。4.等成本线:既定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二、选择题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第9版教材答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Organization What 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bout? The Gains from Trade The Pattern of Trade How Much Trade? Balance of Payments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rade and Money ?Chapter Overview The intent of this chapter is to provide both an overview of the subject matte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o provide a guide to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It is relatively easy for an instructor to motivate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The front pages of newspapers, the covers of magazines, and the lead reports on television news broadcasts herald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U.S. economy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is interdependence may also be recognized by students through their purchases of imports of all sorts of goods, their personal observations of the effects of dislocations due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ir experience through travel abroad.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enerates an understanding of many key events that shape ou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 recent history, these events include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larg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dramatic appreciation of the dollar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80s followed by its rapid deprecia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80s; the Latin American debt crisis of the 1980s and the Mexican crisis in late 1994; and the increased pressures for industry protection against foreign competition broadly voiced in the late 1980s and more vocally espouse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90s. The financial crisis that began in East Asia in 1997 and spread to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globe and the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in Europe highlighted the way in which various national economies are linked and how important it is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se connections. These global linkages have been highlighted yet again with the rapid spread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protests at global economic meetings and a rising wave of protectionist rhetoric have highlighted opposition to globalization. The text material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context in which such events occur. ? 2012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Addison-Wesley

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A. 培根、洛克 B. 斯密、嘉图 C. 黑格尔、费尔巴哈 D. 圣西门、傅立叶 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B.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C. 思想 D. 理论 4.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不包括() A.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 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 6. 下列各项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容的是()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7. 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一元论

8.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 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9.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10.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 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11.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 话表明意识具有() A.客观性B.能动性 C.对象性D.任意性 12. 下列观点属于错误理解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是() A.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 B.主观世界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 C.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 D.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 13. 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 A. 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气严重污染 B. 过度毁林开荒导致严重水土流失 C. 人的生辰八字决定其一生命运 D. 人的社会环境影响其一生命运 1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中南大学西经济学965考研真题0218

中南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965西方经济学 一、名次解释(4*5=20) 1.需求的变动; 2.消费者剩余; 3.乘数与加速数; 4.拉弗曲线; 5.理 性预期 二、简答题(10*3=30) 1.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 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2.为什么个人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3.在西方有哪些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 三、计算题(数量经济1.2,区域经济3.4题) 3.已知生产函数为Q=min(L,K/2),劳动的价格为3,资本的价格为1.在短期里,资本投入固定为200单位。求该生产过程的短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函数。 4.假设一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为C=600+0.8Y,投资函数为I=400-50r,政府购买为G=200,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货币供给Ms=1250(单位均为亿美元),价格水平P=1,试求: (1)I S和LM方程(2)均衡收入和利率(3)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

政策乘数 (4)设充分就业收入为Y=5000(亿美元),若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购买? 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量? 四、论述题(15*2=30) 1.论从微观角度论述市场机制的效率、局限性,以及调节政策 2.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中南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965西方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5*6=30). 1.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2.扩展线 3.长期总成本函数 4.平衡预算乘数 5.凯恩斯陷阱 6.公开市场业务 二、简答题(10*5=50) 1.如果生产中使用的某种投入要素是免费的,而且可以用之不尽, 取之不竭,那么厂商使用这种投入要素是否越多越好?为什么? 2.垄断厂商一定能保证获得超额利润吗?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 它在短期内会继续生产吗?在长期内又会怎样? 3.有人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 平。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有道理吗?

马原期末考试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A) 适用班级:08级本科生开卷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上坚持了() 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唯心主义D.可知论 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 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 3、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B.生产商品的两次不同劳动 C.生产同一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 D.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正确揭示 C.是唯意志主义的表现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表现 5、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绝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6、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 A.平均利润的变动 B.成本价格的变动 C.商品价值的变动 D.商品价格的变动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 C.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 8、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D.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9、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1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3、“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14、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依赖于物质 D.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15、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16、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 D.商业设施 17、“纸上得来终归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间接经验毫无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8、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 价值 C.交换价值 D .价格 19、“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2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全党服从中央 D.一切服从大局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及错选都不得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