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第二节光的反射(2)——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虚像..

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

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探究.

教学难点

虚像的概念.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玻璃板(带支架)、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白纸一张、光屏、刻度尺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定律,请大家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早晨起床后,大家往往对镜子整理一下,镜子中那位天真活泼、充满朝气的少年朋友就是你的像,生活中这种表面光滑平整的镜子叫做平面镜。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相当于平面镜能成像,大家想知道平面镜的知识吗?想知道平面镜的哪些知识呢?请大胆提问。

二、设疑自探:

提出问题: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

3、平面镜成像时,成实像还是虚像?

4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像与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5、平面镜成像有什么应用?

三、解疑合探: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你的猜想。

猜想与假设:像与物体大小可能相同、像与物体距离可能相等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玻璃板(带支架)、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白纸一张、光屏、刻度尺。.

平面镜,在前面竖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观

察后面的像。能否把你看到的像描述出来?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从后面观察是否有像,研究像

的实虚。

3、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

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研究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后面蜡烛放置就是前面蜡烛

的像的位置。

4、换用其它小组不同的蜡烛(但两支完全相同)再做两次,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5、在白纸上画出玻璃位置,移去玻璃板,用刻度尺把两支蜡烛位置连接起来,测

量他们到玻璃板的距离,比较距离是否相同?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

6、把结果填入下表中。

注意事项

1、实验中玻璃板和两支蜡烛要垂直桌面,

2、用支蜡烛大小一定要相同。

3、确定两支蜡烛位置尽量准确,测量实事求是。

实验表格:

分析论证:从小组实验过程分析平面镜成像有怎样的特点

交流合作:从其它小组了解实验情况看是否与你的结论相同。

四、质疑再探:

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大家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

五、运用拓展

1、早晨起床,面对平面镜整理,你会看到一个_______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小明同学身高1.5 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2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A.山的影子B.山的实像

C.山的正立的虚像D.山的正立的实像

3、你到理发店理发时,通过前面的大镜子,看到背后

墙上钟面如右图,此时钟点实际时刻应是()

2:25 B.2:35

C.9:25 D.9:35

4、你近视吗?请注意用眼卫生。检查视力时,人眼睛距视力力表应5米。检查室内,视力表和平面镜正对着,挂在相距3米的墙

上,人正对平面镜、从镜中看视力

表的像,则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应

是()

A、1米

B、2米

C、3米

D、5米

六、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谈谈你的体会。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虚像相同相等垂直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成像﹛﹜改变光路

七、作业: 1、课后4、5

2、动手制潜望镜,看谁制作的最好

八、板书设计: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等大)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距)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且平分。(垂直)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问题解答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问题解答

————————————————————————————————作者:————————————————————————————————日期: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问题解答1.实验放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效果更好。 2.关于玻璃板 (1) 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的关系; (2)如果在实验中透过玻璃板看到两个蜡烛的像,(其中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那是因为:玻璃板太厚,蜡烛分别经过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成像。所以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在实验中如果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都不能和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原因是:玻璃板没有和桌面垂直。 3.实验中对选择的两支蜡烛,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答:实验中要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支点燃,另一支不点燃,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此物理研究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4.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并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 5.实验中若用两枚相同的棋子代替蜡烛,发现棋子的像不太清楚,你该怎么做? 答:棋子的像不清楚,可用手电筒对准棋子照射。 6.为证实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应多次实验,你认 为应怎样多次实验?()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复实验。 7.取一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不会出现像。说明平面镜成像是虚像。 8、图中甲图为刘军 和其他同学“探究平面镜 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 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 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刘军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刘军重新做实验,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4)刘军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有四个同学将收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问题解答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问题解答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是中考中常考到的一个实验,我们要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作解答。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 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 择__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解答: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是中,我们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观察和 确定像的位置。选择的玻璃板要较薄,应选2mm厚的块玻璃板。 2?实验中对选择的两支蜡烛,要求是什么?为什么? 解答:实验中要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支点燃,另一支不点燃,点燃的蜡烛 放在玻璃板前。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实验中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实验中利用刻度尺比较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大小关系。 4?实验中用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实验装置放在明处好还是暗处好? 解答:由于蜡烛的烛焰是发光的,因此实验放在暗处效果好。 5?实验中若用两枚相同的棋子代替蜡烛,发现棋子的像不太清楚,你该怎么做解答:棋子的像不清楚,可用手电筒对准棋子照射。 6?如图1是某一个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 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 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 体,点燃A蜡烛。 (1)小明小心地移动B蜡烛,发现它能与A蜡烛的像为 重合,“重合”说明________ ;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重合时, 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中小明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答:(1) B蜡烛与A蜡烛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2)要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必须多次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位置进行实验。选项为B。( 3)实验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等效法。 7.图2中甲图为刘军和其他同 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 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 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 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 z ?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不能与蜡烛 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B使其与像A /完全重合?但刘军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教案)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 录。 (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 3 )通过对平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课型:科学探究,新授课 教学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它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 教学仪器:每个实验小组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2支、小蜡烛和大蜡烛各一支、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刻度尺、电脑等多

媒体设备。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很有创意的视频,你知道它有什么样的效果?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器材可以模拟出这样的效果来呢? 学生:镜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也能用镜子制造出神奇的效果来。我们每天都会照镜子,它的面是平的,我们把它叫做平面镜。除了生活中常用的镜子以外,在以前人民利用光滑的金属当做平面镜、在自然界中也有平面镜(平静的水面)。现在让我们面对手中的平面镜,我们能够看到什么?生答:自己的像。 二、进行新课 (- )平面镜成像特点: 1、提出问题:同学们,面对平面镜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猜想……) (1)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2)平面镜为什么要成像?原理是什么? (3)平面镜有什么用途?…… 2、进行猜想: 好,对平面镜同学们许多感性的认识,那你们猜一猜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 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的猜想) (1)像与物等大;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物理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 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支架、白纸两张、刻度尺一把、铅笔一支。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2.猜想与假设: (1)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像与物的大小可能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在桌面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2)把一个“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它的像在镜前还是镜后? (3)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放在镜后并移动,让它跟“蜡烛”A的像重合,此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4)观察比较A的像与B的大小关系。 (5)用铅笔描出电池A和B的位置,画出它们的连线,并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电池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在表格里。 (6)把一张白纸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上有没有“蜡烛”A的像 (7)改变A的位置,重复上面的步骤 4.记录实验数据 5 (1)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2)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3)像和物的连线是否被镜面垂直平分? 6、总结实验结论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____。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 (3)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_____________。 (4)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整理实验器材 7、评估与交流: (1)、实验中为什么使用两支同样的“蜡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在玻璃板前面的蜡烛要求点燃,而放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为什么不要求点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为什么用能够透光的平板玻璃,而不用镜子去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平面镜成像教案

探究平面镜成像教案 【篇一:优质课平面镜成像教案】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滨海县条港初级中学于正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通过亲自实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总结、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真正地参与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并能顺利地完成合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另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求知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初步认识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也真正的服务于社会。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虚像的概念 三、实验器材: 每个实验小组不等大蜡烛2支、棋子2颗,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白纸、方格纸,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甲天下的山水图片吧!(课件出示三幅图片:船行山顶) 面对此情此景,清代诗人袁枚这样赋诗:“船于山顶行,桨在天上撑”,你能根据画面说说:船能在山顶行是怎么一回事吗? 如果在波涛汹涌的海面还会出现刚才的景象吗?这是因为?(水面是光滑的平的可以看作镜子) 学生说出镜子后:同学们的课桌上也有一面的镜子,大家可以拿起来观察一下,你注意到它的表面怎么样?

师:像这种表面是平的镜子(教师板书)物理学中叫做“平面镜”。(课件出示:平面镜) 师: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镜子大都是在玻璃后面涂上水银制成的,是不是只有涂了水银的玻璃才是镜子呢?生:不是 师:同学们说说看,还有哪些可以当作平面镜?生:铜镜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其实,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王朝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制造了铜镜。 师:是不是只有铜才能做成镜子。(学生讨论) 生:不是,有平静的水面。 生:光亮的金属表面。 师:不仅玻璃可制成平面镜,抛光的金属平面(向学生展示光盘的光滑一面)、平静的 水面都可以看作平面镜。 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一)虚像 这个玻璃板可以看作镜子吗? 师:都说水火不容,下面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不灭的火焰((表演:一块平板玻璃与黑板平行,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平板玻璃的两边分别对称地放置两支相同的蜡烛,朝学生的一面点燃,朝教师的一面未点燃,教师向未点燃烛焰上浇水,问学生火焰灭了吗?生答没有,师转过玻璃板让学生看到蜡烛其实是灭的) 教师:这奇妙的现象是因为什么呀? 生:平面镜 教师:对,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像一般能呈现在屏幕上,那么这烛焰的像也可以呈现在屏幕上吗? 生:可以 教师:好,我们来试一试,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观察,并把现象告诉大家(白纸上没有烛焰的像) 教师:看来这种像有点神秘,物理学中把这种能被看见,但在屏幕上得不到的像叫做虚像。(课件出示)所以我们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二)实验探究(将虚像的讲解放入第一次探究中问题汇总时,效果会怎样?)师:小时候的我们就对镜中的自己充满了好奇(出示课件小孩照镜子),现在我们再拿起桌上的镜子观察,

专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专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河南中考】 (2017?河南)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 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 点,便于确定,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板。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若用光屏替代蜡烛B,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1)像的位置(2)垂直(3)大小;虚 【知识解读】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正立、等大、等距”的“虚像”,物与像“上下一致、左右颠倒”,即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眼睛逆着反射光线看到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像点发出,所以说像点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 镜面的选择与放置:用薄的茶色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由于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的干扰,玻璃板要薄一些较好。放置时玻璃板要和纸面垂直,否则玻璃板后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镀膜玻璃板的镀膜的一侧对齐方格纸的中线,且朝向像的一侧。 2. 像的位置与大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1)镜前蜡烛点燃,目的是成像清晰;镜后蜡烛不点燃,替代镜前蜡烛的像,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的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像,因为镜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即“镜前观察,镜后成像”。

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探究课题: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探究方法等效替代法,归纳法 探究过程1.验证玻璃杯是否代替平面镜成像: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是否有蜡烛的像。 2.验证像的虚实: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验证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将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物体是否完全重回。 4.验证像与蜡烛到玻璃板距离关系: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结论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是对称的。 满分归纳——考点方向 器材作用1.刻度尺的作用:; 2.白纸或坐标纸作用:; 3.为何选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4.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的原因:; 5.为何选择茶色玻璃板:; 6.为何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注意事项1.为什么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2.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放置在桌面上,出现什么现象: ; 3.记录物体与像的方法:; 4.多次改变蜡烛位置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 5.物体与像的对应关系:; 6.字母“F”相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经典例题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1所示: (1)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是为了。 (2)为了得到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需要将镜前蜡烛放在位置进行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 (3)将蜡烛远离平面镜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一光屏放在镜后,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的特点 桃源县黄甲铺乡中学:聂小凤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 该实验是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第三节内容,在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规律的基础上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的特点,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平面镜成像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作用: 该实验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的关系,探究平面镜成实像还是成虚像,以及物体位置变化时像的位置怎样变化,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客观具体,学生容易接受,降低了教学难度。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实验原型: 如图,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 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把一 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 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 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 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并注 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移动点燃的蜡烛, 重做实验;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 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到表中 并比较。 2.不足之处: (1)实验需要两支蜡烛一直等长,蜡烛移动后也不易记住原来的位置。 (2)用刻度尺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时容易碰到蜡烛,不论是被火焰烫着还是被晃动而滴下的滴蜡烫着都有危险。 (3)用蜡烛做实验,不便通风,使得教室或实验室空气质量差,烛烟熏人,烛泪污染桌面,蜡烛消耗量大,浪费资源;且一支蜡烛燃烧变短,另一支没有燃烧长度没变,不利于正确观察、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 (4)实验中没有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也没有探究物体大小变化时像的变化,而且物体左右移动或前后移动时所形成的像相应的怎样变化也没有探究。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改进实验器材,采用橡胶塞或橡皮,在中间插上铅笔或笔芯,这样可以在物

(完整版)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最全(有答案)

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1)探究物体和像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 (2)通过实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4个特点;(3)感受并体会什么是“虚”像。 二、实验原理: 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三、实验器材: 玻璃板、光具座、刻度尺、铅笔、两只完全相同的模拟蜡烛、光屏。 四、实验步骤 利用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 ①在桌面上铺上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②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③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 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 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 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④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第③步。 ⑤熄灭蜡烛,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五、实验处理 用刻度尺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出他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第一次10 10 相同 第二次15 15 相同 第三次20 20 相同 六、分析论证 像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结论(平面镜成像的四大特点):①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同; ③物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垂直;④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①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同; ③物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垂直;④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七、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1)本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的研究方法。 (2)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 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 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 示.在此实验中: 1、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_便于找到像的位置_ 2、用薄的玻璃的目的:_防止前后两个面各自反射成像_ 3、选两只相同的蜡烛的目的:_便于比较物体和像大小关系 4、刻度尺作用:_测量物体和像到镜子的距离_ 5、白纸板作用:_相当光屏,探究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_ 6、反复做三次目的:__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__ 7、玻璃板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是为了:防止成像在斜上方或斜下方,物象不能重合8、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或者说遵循的规律)是;光的反射规律。 9、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不能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虚_像. 10、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做实验的而非白纸上的好处是: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更容易判断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 11、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蜡烛A与其所成像的大小相同 12、如光将蜡烛A和B全部点燃,然后放于玻璃板两侧做实验,这样行吗?这样做得后果是什么?因为那样会在玻璃板的两侧都会出现虚像,形成重影,无法探究像和物的关系。13、在本实验中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 14、如上图乙所示,是经过三次实验后做的标记位置,请问下一步该如何处理白纸上留的这些信息。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或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 15、小明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离30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实验0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原卷版)

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 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①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②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③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④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⑤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数据】: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物体与玻璃 的距离(cm) 像与玻璃的 距离(cm) 物像连线与 镜面的关系 实像或虚像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大小; 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4.平面镜所成像是像。

【考点方向】: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镜面的选择与放置:用薄的茶色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由于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的干扰,玻璃板要一些较好。放置时玻璃板要和纸面,否则玻璃板后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 3、像的位置与大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 (1)镜前蜡烛点燃,;镜后蜡烛不点燃,替代镜前蜡烛的像,用到了法。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的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像,。即“镜前观察,镜后成像”。 4、多次测量探求规律:要分析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就要改变物距并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记录像距和物距,比较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使用有刻度的方格纸,。 5、虚像的理解和应用:。 6、像的亮度:。可以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蜡烛的像;若用棋子或圆斑小人代替蜡烛时,若像不清晰,可以用激光灯照亮棋子或小人,注意。 7、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垂直于桌面的玻璃板向蜡烛方向倾斜,那么看到玻璃板另一侧的像会怎么变化:。 8、评估: (1)像无法和蜡烛重合,可能是因为。 (2)分析像距与物距关系时,一组数据太少,。 9、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取决,像距取决于。 【经典例题】: 【母题】:在学习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后,聪明的小明也在家里也独自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完整版)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最全(有答案)

班级:姓名:同组实验者姓名: 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1)探究物体和像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 (2)通过实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4个特点;(3)感受并体会什么是“虚”像。 二、实验原理: 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三、实验器材: 玻璃板、光具座、刻度尺、铅笔、两只完全相同的模拟蜡烛、光屏。 四、实验步骤 利用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 ①在桌面上铺上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②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③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 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 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 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④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第③步。 ⑤熄灭蜡烛,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五、实验处理 用刻度尺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出他们到平面 镜的距离。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第一次10 10 相同 第二次15 15 相同 第三次20 20 相同 六、分析论证 像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结论(平面镜成像的四大特点):①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同; ③物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垂直;④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①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同; ③物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垂直;④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七、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1)本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的研究方法。 (2)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 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 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 示.在此实验中: 1、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_便于找到像的位置_ 2、用薄的玻璃的目的:_防止前后两个面各自反射成像_ 3、选两只相同的蜡烛的目的:_便于比较物体和像大小关系 4、刻度尺作用:_测量物体和像到镜子的距离_ 5、白纸板作用:_相当光屏,探究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_ 6、反复做三次目的:__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__ 7、玻璃板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是为了:防止成像在斜上方或斜下方,物象不 能重合8、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或者说遵循的规律)是;光的反射规律。 9、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不能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虚_像. 10、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做实验的而非白纸上的好处是: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更容易判断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 11、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蜡烛A与其所成像的大小相同 12、如光将蜡烛A和B全部点燃,然后放于玻璃板两侧做实验,这样行吗?这样做 得后果是什么?因为那样会在玻璃板的两侧都会出现虚像,形成重影,无法探究像 和物的关系。13、在本实验中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 14、如上图乙所示,是经过三次实验后做的标记位置,请问下一步该如何处理白纸 上留的这些信息。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 到镜面的距离(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或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 15、小明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离30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实验者姓名: 初二年级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1)探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 (2)通过实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4个特点; (3)感受并体会什么是“虚”像。 二、实验原理: 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三、实验器材: 玻璃板、光具座、刻度尺、圆珠笔、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光屏。 四、实验步骤 利用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 ① 在桌面上铺上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②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③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 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④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第③步。 ⑤ 熄灭蜡烛,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五、实验处理 用刻度尺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出他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六、分析论证 像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七、习题 1、本实验应用了 的研究方法。 2、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 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 ___关系; (3)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 __接收到蜡 烛A 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3、为什么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一个是成像原理. 在学生实验前应该让学生明白两件事,一个是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另一个是成像原理,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学生第一次做分组实验。也是学生刚学物理接触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实验,①提出问题与猜想②设计实验③进行实验④收集数据⑤得出结论⑥交流评估。按照这样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在提出问题时,用同学们比较熟悉的照镜子这一情景让学生作出猜想。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教师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归纳研究的课题有两个,①像物大小比较②像物与镜面距离关系。在设计实验时,用问题导读时设计的几个问题做铺垫,(1)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为什么选用两只完全一样的蜡烛?(3)实验中为什么要用到白纸?让学生明确仪器作用。为了进行实验的顺利,告诉同学一些必要的细节,和注意事项,在放手让学生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动手的机会,再让学生分析数据,结论自然得出。 对于虚像的讲解,先让学生做实验体验,一个是放在纸上看是否能承接像,一个是用手摸是否有热的感觉。教师再从本质上,画图说明成虚像的成因,是光的反射。 反思:上完这节课后,从学生分析总结出的结论看,心中有一种失落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⑴教学是慢的艺术,让学生自己感悟自己体验自己思考,有些环节在把握课堂的时间和节奏上有欠缺,效果检测没有来得及完成。 (2)课堂气氛过于活跃,真正认真探究的同学没几个。探究平面成像特点时,问学生有没有新的发现,但是学生们做完实验后,没有得出任何新的结论,说明我与学生没有研究达成这一默契,探究实验的最后一步是交流评估,这一步往往是我们教师易忽略的,我虽然没有想忽略,但是学生帮我省略了,学生得出数据都是物像等距,没有不等距的,我希望学生更真实的出现错误数据,由此分析错因,如镜面没有竖直放置,但是学生没有记录这样的数据,我也不能去制造难度,把这一步省了,其实希望课堂有更多的生成资源,意外的风景,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习,印象更深,在以后的学生的这个题可能稍难一些,学生感觉费力,要给学生说与思考的时间,不能时间紧就草草的收兵,所以效果检查题就没有时间做了。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及装置 1.实验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2. 实验装置如右图: 三、实验器材 玻璃板、蜡烛、白纸、笔、刻度尺、支架、火柴 四、注意事项 1.实验时蜡烛应该粗一些,烛焰小一些,另外,两支蜡烛露出的烛芯长短要尽量相同。 2.在探究像与物大小关系时,应将没有点燃的那支蜡烛(模拟像)放到玻璃板的后面,并调整其位置,直至它与烛焰的像重合。 3.在探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时,可以直接将一根直尺放置在玻璃板的下面,移动直尺,从直尺上读取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也可以在纸上分别画出玻璃板、蜡烛、像的位置,而后移去玻璃板和蜡烛,用直尺测量蜡烛与其像分别到玻璃板面的距离。 4.在探究平面镜成虚像时,人的眼睛应该与光屏在玻璃板的同一侧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如果光屏上有像,说明该像是实像;如果光屏上没有像,说明该像是虚像。 五、实验操作 1.准备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 (2)设计数据记录表格:

2. 观察记录 (1)在桌上铺上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而未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 (4)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并记录。 (5)在后面蜡烛位置放一张白纸,看在白纸上能否呈现前面蜡烛的像。 (6)改变点燃的蜡烛位置,重做一遍上述(2)、(3)、(4)、(5)的实验。 (7)用直线把两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整理器材 熄灭蜡烛,把器材有序地摆好。 4.总结规律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 (3)如果在你看到蜡烛像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能不能在白纸上看到蜡烛的像?______。这种像我们把它称为___________。 六、评分细则 1.准备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3分) (2)设计数据记录表格(4分) 2. 观察记录 (1)把平板玻璃放在支架上,在桌上铺上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10分。没有画线,扣5分) (2)点燃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能够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3分)

最新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 像》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1(09烟台)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_______。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___。2(09威海)小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15所示,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3(09江西)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回想我们的实验过程,我们是选用了玻璃作为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4 (09新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关系。

(4)移走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2)到平面镜的距离(3)大小 (4)不能、虚(5)不变) 5(09河池)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图16),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方,将蜡烛B 放置在玻璃板的后方. (1)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关系;(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答案(1)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2)大小(3)虚 6(09来宾)(14分)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常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13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另选一支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进行观察。在此探究活动中:

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报告最全(有答案)

! 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2)通过实验了解平面镜成像的4个特点;(3)感受并体会什么是“虚”像。 二、实验原理: 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三、实验器材: 玻璃板、光具座、刻度尺、铅笔、两只完全相同的模拟蜡烛、光屏。 。 四、实验步骤 利用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 ①在桌面上铺上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②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③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 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 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 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④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第③步。 ⑤熄灭蜡烛,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 五、实验处理 用刻度尺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出他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 第一次10\相同 10 第二次1515相同 第三次20, 20 相同 六、分析论证 像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像和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结论(平面镜成像的四大特点): ①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同; ③物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垂直;④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①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同; ) ③物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跟平面镜垂直;④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七、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1)本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的研究方法。 (2)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 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 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 示.在此实验中: 1、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_便于找到像的位置_ 2、用薄的玻璃的目的:_防止前后两个面各自反射成像_ 3、选两只相同的蜡烛的目的:_便于比较物体和像大小关系 4、刻度尺作用:_测量物体和像到镜子的距离_ 。 5、白纸板作用:_相当光屏,探究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_ 6、反复做三次目的:__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__ 7、玻璃板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是为了:防止成像在斜上方或斜下方,物象不能重合 8、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或者说遵循的规律)是;光的反射规律。 9、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不能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虚_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