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路景观设计(附图片).

道路景观设计(附图片).

道路景观设计(附图片).
道路景观设计(附图片).

道路景观设计(附图片)

§1 概述

一、景观与道路景观的含义

景观为多义性名词,在建筑、园林、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使用,其原意为风景、风景画、眼界等。作为地理学名词,整体概念,兼容自然与人文景观;一般概念指地表自然景色;特定区域概念,专指自然地理区划中起始的或基本的区域单位,是发生上相对一致和形象结构同一的区域,即自然地理区;类型概念,类型单位的通称,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的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单位,如草原景观、荒漠景观、森林景观、城市景观等。(辞海[M] . 上海:上海

辞书出版社,1999 :3777.)

道路景观指在道路上以一定速度运动时,视野中的道路及视线所及的空间四维景象。如静止时视野所及为道路与环境的三维空间景象。前者为动态,后者为静态。道路景观的内容系含公路与城市道路本体、沿线地形、地貌、山脉、河、湖、田野、绿化、森林、植被、建筑物、附属设施与建筑小品等所组成的自然物理形态与社会历史文物。也包括沿线招牌、广告、雕塑等所组成的线形空间与动态景物。

二、道路景观的要素

所谓景观要素乃形成景观的各个组成部分。

道路景观系由道路本体、桥梁、沿线建筑物、绿化、附属建筑物以及两边广告牌等各种物体构成。这些构成景观的单个物体(象),我们称之为道路景观的要素。道路景观要素包罗很广,宏观方面可以大至自然地形、地貌、山、水、田野、森林的开阔空间,微观方面可小至邮筒、建筑小品、电话亭、座椅等,景观构成要素列于表1。

道路景观构成要素类别表表1

景观主体要素1.道路本体各级公路、城市道路的路线、路基、路面、专用公路、高架路、桥梁、隧道、平交、立交桥、

排水构造物、行人天桥、地道、停车场等

2.道路沿线建筑物车站、饭店、办公楼、寺庙、道观、宫殿、陵墓、宝塔、图书馆、影剧院、宾馆、商场等

3.道路绿化公园广

公园林荫道、街心花园、休闲广场、纪念广场、名胜古迹、花园、植物园、名树园林、行道树

景观

辅助

要素

4.道路附属设施交通安全、管理、服务、防护与照明设施、沿线广告、宣传画、围墙、沟渠、隔离栏

5.景观背景江、海、河流、湖泊、山脉、森林、农庄、风车等自然景色,包括天空、云彩、喷泉、瀑布

6.景观动态要素车辆行人的活动(步行人群、自行车队…)

季节天气变化(雨、雾、雪、阴影、倒影…)

信息标志动态显示(交通与商业广告)

三、道路景观的类型与分类

1、景观的类型

一般来说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社会景观,他们都是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常因人的年龄、文化教育、兴趣、习惯、心情和知识状况的差异和鉴赏观点、时间、地点、角度的不同,对景观的认识与评价等亦会有所不同。

⑴自然景观,范围很广,包括山、水、田野、森林、一丘一壑、云雨、雾雪、阳光、月亮等所有可以成景的自然物体。设计者利用得巧妙、得当,都可以成为难得的风景和自然景观资源:山水田林作为景观背景、骨架或衬托的轮廓。而雨、云、风、雪及日、月的光线则可因时间、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成为动态景观,溶洞、奇山、怪石、温泉、瀑布等也可成为美丽的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自然的造化,是长期宇宙演进的结果,人类自身无法创造,更不应人为破坏或任意改造(图1为利用自然景物美化视轴的一例、图2为利用人工建筑物美化视轴的一例)。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尽量保护自然与自然景观并充分予以利用。

⑵人文景观是历代社会时期先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包括各种历史的、现代的建筑物、宫殿、庙宇寺观、碑林石刻、佛像、牌楼、陵墓、有代表性的民居、宅院以及文物古迹等艺术

作品和名人故居。

⑶社会景观是长期以来存在于社会的人们生活习惯与行为特征为内容的景观,如社会习俗、风土人情、村落、宗教信仰、民族服饰、饮食文化等均可形成一种特色,社会景观反映了一个地区或一个地域人民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社会景观涉及面广、包含内容十分丰富,同民族特点、宗教派别、社会制度、信仰风俗习惯等有关。

图1 线选时,突出了具有特色的自然景物给图2 在直线尽头利用人工建筑物提供可见的有趣景物驾驶者视觉上展示一幅优美的景色的视轴,这一类视轴必须在定线时就设计好

2、道路景观的分类

道路景观根据道路性质的不同,通常分为公路景观和城市道路景观两种,但由于风景区道路与这二者均有所区别,故将风景区道路单独列为一类。

⑴公路景观分类

公路景观学要研究的是在现代交通条件下,根据司机、乘客的视觉特点,从动态角度来研究线形的连续性、可预知性、视线诱导以及路线与环境的融合等。公路景观又可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分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①按公路景观客体的构成要素分类

按公路景观客体的构成要素分类如图3所示。这种分类方法包括了公路自身及沿线一定区域内的所有视觉信息,适用于对公路沿线一定范围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利用、开发、创造等工作的研究。

动物人类自身,珍禽异兽、地方动物

植物林海、草原、古木、松涛、花草、苔藓,地方植物

自然景观地形、地貌山形土源、沙丘、梯田、平原、沙漠、戈壁、垭口、山脊

奇石峭壁、峡谷、石林、雪峰、冰川、岛屿、溶洞

水体江、河、湖、泊、海岸、沙漠,潭溪湍流、瀑布涌泉、水天舟波、碧波涟漪

公路景观天象、时令云雾、雨雪、日出、日落、朝霞、暮晖、彩虹银链,月盈月蚀、四时季相

虚拟景观历史传闻、神话传说、诗词碑记

寓意象征、古迹遗址、名人轶事、地区风俗、礼仪、服饰

人文景观沿途景观城乡建筑特色、古建筑、陵墓、村落、水坝、湿地、矿山

电网、水网、路网

具象景观道路自身体态、形象

路上景观桥梁、涵洞、隧道、挡墙、立交、出入口、交通工程设施

车辆、车型、车速、物品

环境艺术道路沿线美化、绿化、服务、休息场所小品、雕塑、铺地等

图3 按公路景观客体的构成要素分类图

②按公路景观主体的活动方式分类

按公路景观主体的活动方式进行分类,公路景观分为动态景观(景观主体高速行驶)和静态景观(景观主体静止或慢行);动态景观包括道路用地范围内、外的景观;静态景观亦包括道路用地范围内、外的景观。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研究景观主体处于高速行驶或静止慢行状态下,对动态景观及静态景观的生理感受、心理感受、视觉观赏特征及与之相适应的动景观序列空间设计与静景观组景技法、手段的应用。

③按公路景观的处理方式分类

按公路景观的处理方式分类如图4所示。这种分类方法对于公路景观的规划、创造、建设者可明确哪些景观需在公路规划、选线、设计中予以保护、开发、利用和改造,哪些景观需在公路规划设计时进行设计与创造。

保护、利用景观线性景观道路用地范围内、外(地形、植被、水体、农田、林网)

点式景观道路用地范围内、外(地形、植被、水体、城镇、文物、建筑物、构造物)

公路景观线性景观道路用地范围内(道路线形、道路绿化及设施)

设计、创造景观道路用地范围外(道路线形与环境协调、沿线城乡建筑及水、路、电、林网)

点式景观道路用地范围内(道路立交、出入口及收费站、服务站所)

道路用地范围内(山形、水体、城乡建筑物、构造物)

图4 按公路景观的处理方式分类图

⑵城市道路景观分类

城市道路景观学主要根据用路者的视觉特性、行为特性研究以道路组织城市艺术,探索城市道路与视觉环境融为一体的设计方法。城市道路景观可按照设计要素分类,具体分类如图5所示。这种分类方法将城市道路景观分为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和城市道路景观的控制要素。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是构成城市道路景观的各种物象;城市道路景观的控制要素反映的是城市道路景观各构成要素彼此之间的联结关系。

自然景观:地形地势、水体、气象气候

静态景观道路、路面、交通设施

城市道路景观构成要素人工景观绿化、建筑与构造物、街道小品城市道路景观动态景观交通流:人流、车流,人的活动

景观特征的确定

城市道路景观控制要素廊道空间形态

景观轮廓标

尺度、质感、色彩

图5 城市道路景观分类

⑶风景区道路分类

根据在风景区内所起的作用不同,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①主干路

主干路指在风景区中结合自然景观的旅游游览路线,一般从风景区入口通向整个景区的各个主景区、广场、公共建筑、观景点、服务功能区、管理区,形成整个景区的骨架和环路,组成引导游览的主干路线应能适应风景区内生产运输车辆、管理车辆的行驶,以及应能满足突发事件如救护、消防等交通要求。风景区内主干路的等级一般较高,宽度在7~20m之间。

②次干路

次干路是主干路的辅助道路,成支架状连接风景区内各景点,车辆可以单向通过,承担风景区内游览、生产管理和运输产生的交通。道路宽度一般为主干路的一半左右,线形指标比主干路要低。

③园路

园路是风景区道路系统的末梢,一般为供游人休息、散步、游览的通幽小径。可通达风景区内各个角落,是到广场、景点的捷径,园路的宽度一般在1.0~2.0m之间,多选用简洁、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或者条砖层铺或用水泥仿塑各类仿生预制板块,并用材料组合以表现其光彩与质感。园路的功能除了提供行人交通之外,他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为风景区增添了情趣,形成了独有的景观特色,在交通上是主干路和次干路的重要补充。

上述三类道路指的是风景区内部道路,但有些道路穿过了风景区,其本身从功能上即作为风景区的主干路,同时又承担着区域交通的任务,其交通组成和风景区内部道路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将其区别于风景区内部道路来看待。根据上述分析,将风景区道路划分为穿过风景区的道路和风景区内部道路两大类,其中风景区内部道路又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园路三类。

§2 道路景观设计基础

道路景观设计的基础是建筑在人的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交通工程学、汽车运动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直接相关和较为重要的为人的动态视觉、视野、生理、心理感受与美学要求。

一、道路景观设计的要求

汽车上的人对道路景观的观察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驾驶人,一类为乘客。驾驶人关注正前方,乘客随意性较大,由于坐姿限制主要注视的是前方与侧前方。在高速行使的汽车上,由于路侧景观移动速度快,乘客不能长时间注视路侧景观。本文主要讨论驾驶人为主的道路景观。

根据许多景观专家的研究,道路景观设计应主要考虑与景观直接相关的人的动态视觉生理特性,由于汽车车速提高,人的动视力降低,视角变窄,视点前移,视野缩小,因此,对道路线形景观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家知道传统的美学与景观设计,多从静态考虑,从步行人视点出发,而现代道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作为高速行驶汽车的载体。乘客司机在高速行驶中的汽车上,观察道路及周围环境的变化,据国外观测研究的资料,一般车速为65km/h 时,视野广角为75°,前视点400m ,可见宽度为车两侧24m 以外,80km /h 视野广角为60°,前视点450m ,当车速为l00km /h 时视野广角仅为40°,前视点为550m(参见图6)而可见道路宽为车两侧33m 以外,这表明随着车速提高路面在司机或乘客视野中的比重迅速增大,如6车道40km /h 路面在用路人视野中占20%,96km /h 则路面在乘车人视野中要占80%。这表明车速提高,驾驶员与乘客视野中道路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即道路线形或景观对驾驶员视觉影响与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道路景观设计是以动态条件下视觉的美感为前提。具体要求为:

图8 在丘陵地形的长直线纵坡与竖曲线造成 图9 有些平、竖曲线组合不当会出现

视觉上出现不连续的线性。 错位、脱空、奇怪的线形。

图11-6 视野随车速变化图 图11-7 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示例(联邦公路管理局)

1)道路除了担负着将旅客和货物从一个地区快速运送到另一个地区的功能之外,道路还应具有赏心悦目的外观,和流畅的线形,优美自然与周围环境融合和谐,且其本身也应成为大自然与人工构造物相结合,并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组成部分,给旅客提供视觉上舒适感和心灵上美的享受。

2)道路规划选线时,应尽可能创造通过地区视野的多样性和开阔感,路线要充分利用最美好的沿途景观资源,并尽量同周围地区山水自然景观融成一体,以避免单调与枯燥。(参见图7充分利用自然景观)

3)道路要尽可能利用与适应自然地形、地貌,防止大填大挖。在道路线位选择线形设计、方案比选时,应认真思考,如何适应与融合于当地地形环境。也要尽可能减少路基、路面、桥涵等的施工痕迹,难以避免时应尽快予以恢复或通过精心整修和种植绿化物以恢复其自然外观(图8长直线与纵坡、竖曲线配合不当产生不连续的图例)。

4)道路应具有从旅客与驾驶员的角度来观看优美的三维空间外观,线形顺畅、柔和、连续和充分的预知感,没有任何扭曲与别扭、断续或突变、剧变的感觉(图9线形组合不当使人有错位、脱空、奇怪之感)。

5)从持续发展的观点,道路应具有充足用地宽度,以适应现在与未来交通设施发展的需要。道路的整体结构,如桥、涵构造物应当稳定整洁、美观,其坡顶与坡脚应做成舒缓的圆弧形坡,防止冲刷土壤。随着高速公路的增多,车速的提高,更加有必要加强道路景观的景观规划设计,为用路者创造优美的环境景观,以增加交通安全与行车的舒适度。

6)从环境保护方面考虑,道路用地范围与周边现存地形与合乎要求的植被均应设法保护好并尽可能使其同道路和周围环境协调,避免、减少各种修路与用路行为对自然与道路的破坏。

这些道路景观设计的要求,对公路或城市道路都是适用的,但实际采用时在农村与城市还是有区别的。在乡区公路上,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将公路巧妙的融合于大自然之中并尽可能使公路本身成为一种可供欣赏的线形景观;而在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是根据自然、生态、社会、城市发展、街道特性、两旁建筑性质体形、人的心理行为与美学要求进行,对自然与人工环境、景物等予以合理的利用组织、改造或艺术加工与再创造,使城市道路的环境、景观,呈现出协调、和谐、明丽的空间走廊。

景观设计承担着保护自然、维护风景、净化环境、美化视线和空间视野的重要任务。这些工作都是遵循国家、部(委)与有关地方政府的自然保护和风景维护的法律、规章及公路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工程技术设计标准与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进行的。为实现自然保护与景观维护的目的,必须取得规划、环保、园林、国土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协助,使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做得更好。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认真研究道路的区位、性质、功能,道路所在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条件可能提供的活动空间。景观设计应依据道路周边的自然条件、景观环境,以及道路在此环境中的作用,再进行相应的设计。道路在地区与道路网中的功能性质一般可分为四类(表2)。

道路景观类型表表2 类别

公路(著名风景区) 城市道路风景区道路规模

性质

特别重要干道高速公路快速路、出入城干道特大

重要干道国家干道主要省级干道主要干道主干路大

一般干道地方公路、县乡公路次要干道次干路中

支线道路乡区公路、拖拉机路支路、次要街道、胡同园路小

(1)特别重要的道路,多为国道网中的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网中快速道路等,对周围地区与环境有巨大的作用与影响。如首都或省(自治区)省会的特大城市机场路,称谓国门第一路,省门第一路,均应针对其环境景观特点作精心的规划和设计。

(2)重要干线公路或城市主干道路多位于车站、城市广场,反映城市形象的道路。设计此类道路应有规模宏大与严密的构想,两旁树木宜选择挺直高大的乔木,枝叶繁茂,整齐洁净。

(3)一般干线道路系城市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次要干道、商业街、繁华路段,其景观亦多具有对称整齐或错落有致的装设路灯、种植绿化树木,并常用分隔带与绿化地带分隔行人道与行车道。但为了从整体上创造一个亲切宜人、兴旺发达的环境,通常对街区与路旁布置一些美观的建筑小品或艺术作品,增加空间的多样性和轻松气氛,建筑物之间的空地与行人空间均应作精心的设计和合理布置。图10为错位交叉的街道景观布局。

图10 错位交叉、三路交叉建筑与绿化组合示意图

(4)乡区公路或市区的支线道路,交通量不是很大,路线技术标准较低,主要起连通性与供周边出入之用,特别在城市中此类道路多为宽度狭窄,两边商店住宅交错密集,空间狭小,易于产生乡、里与市井情绪,邻里间往来甚至儿童游戏气氛亦常有之,在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时要保持其特色与邻里居民的生活情趣和亲切的气氛。

二、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特点

1、构成要素多元性

从上一节道路景观客体的构成要素分类中,可见道路景观是由自然的与人工的、有静态的与动态的、有平面的与立体的各种复杂元素构成。在诸多元素中,道路景观决定了环境的性质。其他元素则处于陪衬、烘托的地位,它们可以加强或削弱景观环境的氛围,影响环境的质量。

2、时空多维性

从道路景观空间来说,它是上接蓝天、下连地势;从时间上来说,道路景观既有前后相随的空间序列变化,又有季相、时相、位相和人的心理时空运动的时空轴。

3、景观环境多重性

道路景观不同于单纯的造型艺术、观赏景观,为满足运输通行功能,它有自身的体态性能,组织构成。同时,它又蕴含一定的社会、文化、地域、民俗等涵义。因此,它既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既具有功能性、实用性又具有观赏性、艺术性。

4、评价的多主体性

道路景观评价的主体不同,评价主体所处的位置、活动方式不同、评价的原则和出发点必有显著的差别。如观赏者、旅行者多从个人的体验和情感出发;经营者、投资者多从维护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出发;沿线居住者多从出行是否方便、生活环境是否受到影响等方面考虑;而公路设计者。建设者考虑的更多是行驶的技术要求机建设的可行性。

三、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涉及到对原有景观的保护、利用、改造及对新景观的开发、创造,它不仅与景观资源的审美情趣及视觉环境质量有密切的联系。它的规划、设计还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持续发展和永久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可持续发展原则

道路景观建设必须注意对沿线生态资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持续维护和利用。在空间和时间上规划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空间,沿线景观资源的建设保持持续的、稳定的、前进的势态。

2、动态性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道路景观也应存在着一个不断更新演替的过程,在道路景观的设计中应考虑到道路景观的发展演替趋势。

3、地区性原则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气候气象特征,植被覆盖特征等等。同时,不同地区的人民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因此,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应考虑其地域性特点,形成不同地区特有的道路景观。

4、整体性原则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均应将道路宽度、纵坡、平竖曲线、道路交叉点、道路连贯性及其构筑物、沿线设施、道路绿化等与沿途地响、地貌、生态特征、景观资源等作为有机整体统一规划与设计,使道路建设的人工景观与原有的自然景观协调和谐。

5、经济性原则

在道路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中,不必将精力放在那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观赏景观塑造上,而应着重考虑对道路沿线原有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发及道路本身和沿线设施、构筑物等作为人文景观与原有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的相容性研究。

四、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

1、注重场地的设计理念

对于我们要进行设计的场地进行现场的考察、了解、分析、研究,是我们在着手进行设计前所必要做的基础工作。这种场地分析包括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交通状况、人文特点、人口状况、周边的建筑形态、绿化及植被状况等诸多因素。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应成为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景观规划设计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多地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它积极的方面并加以引导。其中,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说,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而已。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场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每一个场地都有巨大的潜能,要善于发现场地的灵魂。

2、注重空间的设计理念

道路景观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一些景观元素构成的实体,一是由实体构成的空间。实体比较容易受到关注,而空间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我们目前的设计方法,常常只注重那些硬质实体景物,对软质实体景物相对忽视,对空间的形态、外延,以及邻里空间的联系等等注重不够,形成各种堆砌景物的设计方法。因此,注重空间结构和景观格局的塑造,强调空间胜于实体的设计理念,针对视觉空间领域进行整体设计的方法,对我们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说:“……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也就是说,实体“有”之所以给人带来物质功利,是因为空虚处“无”起着重要的配合作用。

3、注重时效的设计理念

道路景观设计与道路工程设计的区别之一,在于道路景观是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是有生命的,是处在不断地生长、运动、变化之中的。因此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必须认真研究时间性和时效性因素,注重道路景观随时间变化的效果,以塑造随时间延续而可以更新的、稳定的道路景观。

4、注重地域景观的再现

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我们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观类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联系的。道路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道路沿线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道路景观类型。

5、注重简约的设计理念

“少即是多”,简约并不是简单,相反却是对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高度概括设计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现手段,是简约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简约的设计理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方法的简约,要求对设计对象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从而抓住其关键性因素,减少细枝末节过多的纠缠,少走弯路;二是表现手法的简约,要求简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现景观最主要的特征;三是设计目标的简约,要求充分了解并顺应场地的文脉、肌理、

特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也就是“最小干预”的原则。

6、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道路的规划、设计、建设者们开始注重生态理念在道路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道路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应努力把生态理念落实在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法上。生态学的本意,是要求规划设计者要更多地了解生物,认识到所有生物互相依赖的生存方式,将各个生物的生存环境彼此连接在一起。这实际上要求我们具有整体的意识,小心谨慎地对待生物、环境,反对孤立的、盲目的整治行为。不能把生态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大量种树、提高绿量。此外,生态学原理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研究自然的演变规律;要顺应自然,减少盲目的人工改造环境,减低道路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营建道路景观类型,避免对原有环境的彻底破坏;要尊重场地中的其他生物的需求;要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等。因此,荒地、原野、取土坑、弃土坑、再生、节能、野生动物、植物、废物利用等等,构成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理念中的关键词汇。

7、结合自然的设计理念

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是改造自然,还是顺应自然,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一般来说,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应较多地考虑到人工与自然结合,考虑到自然的人工性手法;而随着离城市环境的远去,在公路景观设计中,自然的作用应增强。景观设计实际上反映出设计者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并通过设计手段加以表现,自然始终是设计的源泉。

8、注重科学的设计理念

道路景观设计是一门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边缘性学科,与多门学科交叉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如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力学、生物学、生态学、环保学、土壤学、植物学、美学等等。因此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应采取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充分研究和了解各个学科特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调科学的设计方法。

9、注重个性的设计理念

在一个越来越强调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社会,个性体验、个人理解和个人感情的投入,在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也是道路景观设计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保证。注重个性的设计理念,并非鼓励个人刚愎自负或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而是强调个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态、对艺术、对历史等等的独特理解、在旅行中的独特体验、以及个性化的设计表现手法,强调个人对道路景观内涵与本质的独特认识。

五、道路景观的设计方法

道路的快速通行运输功能决定了道路景观结构体系具有绳(线性景观)结(点式景观)模式。这一特定景观结构模式的设计涉及动态的、自然的与人工的、视觉上的与情感上的问题,其规划设计思路与方法大致如下:

1、以安全为前提

保证道路畅通、安全是前提。保证运输畅通与行驶安全,避免对司乘人员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感、恐惧感、威胁感及视觉上的遮挡、不可预见、眩光等视觉障碍。为司乘人员创造安逸的环境。

2、以生态为根本

道路景观生态规划是根本。道路的建设,旨在推动经济饿发展,但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代价。因此,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应贯彻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合理优化利用道路沿线的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及环境资源,使道路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线性景观设计重在“势”

中国古代环境设计理论中出现“形势”说,千尺为势,百尺为形,恰可用于道路景观设计。“形势”说中关于形和势的概念如下:“形”有形式、形状、形象、近景等意义,“势”则指姿态、态势、趋势、远观等意义。

线形景观的观赏者多处于高速行驶状态下,在这一状态下景观主体对景观客体的认识只能是轮廓。因此,在线形景观的设计应力求做到形体连续、流畅、自然且通视效果好,与其他环境要素相容协调。在诸多线性景观要素中,设计的关键是道路自身的线形与体态。

4、点式景观设计重在“形”

道路通过村、镇、城乡及立交、收费、加油、服务站等处的景观其观赏者除一部分处于高速行驶状态外,还有很大部分处于静止,步行或慢速形式状态。因此,这些部位景观的设计重点放在“形”的刻画与处理上。如道路本身形体、形象设计;绿化植物选择搭配;交通建筑与地方建筑协调;场所的可识别性、可记忆性;道路景观与区域原有景观的协调及周围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保护、利用、改造与完善。

§3 道路景观设计任务、程序与要求

一、道路景观设计的任务

道路景观设计是道路设计的组成部分,要使道路线形优美,同自然融合与周围环境协调,让驾驶员有开阔的视野,车中的乘客有良好的空间环境,设计的主要任务如下: 1.道路本身各组成要素要和谐优美

道路景观,如同一位演员一样,必须本身具有良好的体能素质或美丽婀娜或矫健英武,气质高雅仪态端丽,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不能仅靠化妆、服饰或涂脂抹粉。同样一条道路的景观,首先要线路本身顺畅、协调、优美,平面、纵面、横断面、桥、涵构造物匀称融洽,不能仅靠路外栽花种树或建筑小品的点缀。一条高质量的道路,除了功能性质完善,线形、结构物等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有关规范与技术标准的要求外,各个组成要素之间要相互协调和谐,平面上的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左右偏角要互相配合,以期视野开阔,视觉连续舒顺,纵断面上升坡、降坡、大坡、小坡、长坡、短坡、凸曲线、凹曲线,半径的大小、曲线的长短要有机配合、相互协调。使车行其上犹如行云流水起伏有致,既不单调枯燥,使人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感;既不突变剧变,而又有车移景换,景色常新;既要平面协调、纵面协调、又要平、纵组合协调,平、纵、横协调,整体协调配合(图11平纵线形组合图式)。即所谓的立体三维线形的组合设计,再加上高速动态视线的透视分析则为四维空间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仿真透视图的分析,使路线线形平顺流畅优美和谐,无脱空、突变,行车顺适舒畅安全愉悦。

六种组合方式的主要特征示如图11。

图11 平纵线形组合的立体线形透视形状示意图

2.路线要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

首先是线路与地形结合,要使道路线形与地形地貌相适应,并融合于大自然之中,成为当地风景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次路线也要与沿线山丘、水体、森林等自然物协调和谐,充分利用山坡、山峰、河流、湖泊、森林为道路景观增色。必要时还要适当种树、栽花增强线路的绿化与线形特征,美化环境。当然道路上各种附属物,如交通安全、服务设施、管理设施等也要精心设计、细致安排,使其在完成本身的应具功能之外,也能与道路周边协调,为景观增色。

3.道路要同周围人工建筑物组合协调

道路同沿途的村庄、电站、停车站、加油站、商店、坝闸等建筑结构物的空间组合,特别是城市道路与两旁建筑物群和空间的组合设计,建筑的疏密、高低,街道的宽窄、断面形式,空间的大小、开合,线形的直曲或依山或临水。如何精心组织、统筹规划、综合布局、协调发展,使不同的路段形成不同的特点、不同氛围的道路景观,使乘客与驾驶员感到心情舒畅,图12为街道宽度与高度之比不同,使行人产生不同的感受。

4.视线引导的布局设计

视线引导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线形布设,沿线绿化,路口栽植等景观设计,使驾驶员在较长距离内或较大的视域可以较早地预知或预感路线走势和前方道路线形的变化,从而可以从容地选择车速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证车辆行驶平稳、舒顺、安全。

5.道路绿化体系设计

绿化栽植,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还可以美化环境、增添景色、丰富景观,反映道路线形走势,地方特色,避免驾驶员视觉单调枯燥。

总之,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和维护景观的目的,依据道路规划平面图,把各个局部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予以分析说明和补充完善。景观设计应说明有关设计范围的自然条件,保护有价值的地区和景物的分布现状,以及人为的影响和这种影响对自然环境所起的作用。

将通过调查所得到的历史和现状资料,经过论证评价可作为景观要素或景点的应提出相应的保护自然或作为景观设计的设想目标,并采取工程技术与组织协调措施。

景观设计过程必然会碰到各种矛盾,设计时应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提出保护有价值的原有风景,创建新的景观及组成要素的建议。

图12 空间给人的感受示意图

1注:图12摘自《城市道路规则与美学》,赵晶夫著,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4年。

二、道路景观设计程序

道路景观设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协调规划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实施性设计阶段,现

简述如下:

1.协调规划阶段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不应孤立进行、必须同道路规划与线形设计协调进行。首先,通过对线路所在地区或街道周围进行有关文物景观资源方面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或深入现场对当地的地形、山水、林木、历史、文物、建筑、景点等调查记录、探讨公路或城市道路在地区城市中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用路者或附近居民的意见愿望,研究规划的主导目的与基本思路,对主要景观资源的未来发展及与道路的协调性进行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景观规划的几种设想与不同思路的规划方案。通过专家和群众代表的评议,结合道路线形规划设计,选定与道路协调好且可以实行的较好的规划方案。

2.技术设计阶段

在方案设计主导思想定位的基础上:

(1)决定道路的线形空间组成、重点景观内容与景观基本构造的设计,包括道路的平纵线形各相关景观要素的尺度、比例等,一般称为景观的构造设计。

(2)要点设计或重点设计,主要研究对景观有突出影响的交叉路口,特别是枢纽、大型立交、桥梁、服务区等,在城市道路主要有广场、停车场、行人天桥及主要建筑物的处理。

(3)景观要素设计,包括照明设备、道路设施的选用布置,道路标志、标线、路面选型与绿化系统的设计等。

3.实施性设计阶段

在前述技术设计的基础上,从整体方面进行评价协调,必要时进行补充、修改、调整,或从现场中核对修改,然后绘制平面、纵面、横断面构造图、设备图、施工图等。

三、道路景观设计步骤

道路景观设计同任何其他设计相同,先弄清线路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景观现状,线路的性质、功能等,为此应先作好调查研究工作。

1.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应在道路设计开始阶段作为道路布局和线路定位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确定线路性质功能时,通常应绘制重要景观文物的草图,并进行环境协调的检查。道路设计必须包括景观设计的内容要求等,如评价所选路线在自然、经济、景观、客、货运量的状况、作用、功能以及线路直接影响范围内的情况等均应加以说明。

2.做好同相关单位协商工作

在道路线位大致确定之后,就要尽早与环保、园林、国土管理等有关部门协商并及早申报并确定,是否要在道路设计中说明道路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措施,是否要制定一个景观保护的规划,作为道路设计的一部分。在制定保护景观规划时,必须从充分尊重自然景观的观点出发,维护景观,保护景观,并在1/5000的比例图上绘出,表明所涉及景观与相邻地带的相互关系。以便充分掌握与评价一切景观生态与景观造型的关系。其中,一般要协商处理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1)自然条件、历史文物

地形、岩石和土、水、气候、植物、动物、保护区、保护物、保护珍贵的生态、历史文物,人文景观、社会景观等的借景、利用,应取得相关单位的同意。

(2)土地使用

在工程中使用农业土地、林业土地和疗养区等各项用地的范围。

(3)道路线形和横断面造型

通过选线、定线、土方结构物和人工结构物的造型和种植等,共同构成景观。道路对自然、景观、相邻地带产生作用和影响。

(4)景观造型措施

景观造型措施有:保护措施、协调措施与补充措施等。这些措施对相关单位的影响如何,应采用地形图或来自放大的航空摄影照片(比例尺1:500)可反映现状的新资料,予以分析说明,这是很有价值的。

3.技术设计与实施设计

技术设计通常以适当形式对保护景观的协同设计进行补充、修改。

在特殊情况下和在局部范围内,如取土坑的造型,保护景观协调规划图,可以用扩大比例尺的图和通过横截面标志作必要的补充、完善。

征购土地面积,有土地支配权的面积,以及暂时使用土地面积的证明,它具有特殊的法律意义,尤其是景观保护协同规划中说明的协调和补充措施,更是应当重视。

种植计划和其它实施计划,应按照规定的保护景观协同设计进行,并及时同有关单位协商处理。

§4 道路结构物景观与绿化设计

一、道路结构物景观设计

人们把道路工程的景观造型看作美化道路与协调平衡道路对自然和景观的影响,并视为能将道路和景观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有效措施。

1.一般造型原则

道路的新建和改造,根据运输要求、运输政策、设计方针和空间布局目标确定。路线设计必须尽量减少对自然和景观的负面影响。

道路对自然和风景的影响是由所选择的设计要素综合造成的,因此,在确定设计速度时,除了要考虑交通技术和经济观点外,还必须结合地形条件和自然经济情况,适当考虑维护景观的观点。

在自然保护和维护景观方面,在选择平面与立面设计线形时,同样也必须作大量调整,并尽量避开对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区域和景观的影响。

为了避免自然和景观的损失,路线应尽可能按原有地带坡度设置,使总的土方调配数量最小,工程造价低。

在选择景观造型措施时,必须考虑它们在生态、工程和经济方面的影响。

2.平面造型

在路线的平面设计中,必须尽量避免错误地割断生态景观空间或视觉景观空间的做法。种植树木是补充景观的措施。在曲线外侧种植树木,使曲线变化非常明显,而在曲线内侧则必须保证所要求的视野,从路堤到结构物的过渡段可通过植树以增强识别特征,并使造型与景观恰当地配合。由路堤到路堑的变化段,在土方工程和植树方面的选型设计应特别细致。种树要求的面积应考虑与维护景观协同设计提出的土地征购计划和目标相符。

3.立面造型

只要控制点和自然条件许可,道路的坡度根据路线立面造型和经济的理由,应与地带自然坡度接近。

跨越山谷时,根据视距和生态的要求,什么条件下可用桥梁结构物来代替高路堤需要作专门的调查分析。

有中央分隔带的双幅公路,在斜坡上来去两幅公路设计高程不同时,通常对造型和经济均显得较为有利。

在凸型竖曲线范围内种植树木,应着重强调视野,要使驾驶员能及时了解路线的变化。

只要不违背安全和交通工程的观点,在平原地区,对道路景观造型比较有利的做法是,采用与地带相协调的坡度,并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可使线路获得较为平顺的变坡点。

4.横断面造型

除了平面和立面设计中的线形外,横断面造型对道路与景观的恰当配合有特殊意义。因此,除了工程技术和经济观点外,景观造型对路堤或路堑边坡的坡度,以及它们与现有自然地带的适应情况是有意义的。

横断面造型的目的是使边坡造型和现有景观与绿化相适应。

由于景观原因常常同时还有经济上的理由会引出更加有力的造型措施。

对于单一的交通方式,如自行车和行人交通,应规定自己的交通空间,有可能时不仅应有

足够尺寸的分隔带,而且应有一个明显的横断面净空。在这分隔带中的绿化、保护作用和造型功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横断面造型借助于种树得到改善。应注意调整从车行道到侧向种树的规定距离。通常也适当地注意树木到道路用地边界的距离(图13)。征购土地面积的横向宽度由植树带的宽度和侧向间距共同决定。

图13 横断面上的种树要求

对双幅公路根据地区条件可以考虑下列特殊解决形式:

(1)扩大中央分隔带

由于造型的需要和为了保护珍贵的地物,可以把中央分隔带扩大成分开两幅道路的形式。

(2)斜坡上的高低双幅公路

由于地带形态、造型、交通工程和经济原因,同时也为了尽量减少对自然和景观的不良影响,常在斜坡上布置两幅高低不同,分道行驶的双幅公路。既降低了工程造价,又改善了景观环境。

5.交叉路口的景观设计

对于非主要道路车流量不大,行人较多的交叉口,可以仿照西欧做法,常在交叉口设置纪念碑、喷泉广场,成为具有观赏吸引力的景点,转角处的建筑物的艺术造型往往使路口具有明显特色,更多的情况让交叉路四角建筑后退,创造较为开阔的空间。在不妨碍转弯交通与驾驶员视线的前提下,布置一些雕塑、树木、报亭,以加强路口的景观印象。有时还借助于合理的布置和适当的绿化造型,来突出并促使人们识别和加深交叉口的印象。为了任何情况都不影响交叉口的行车视线,只允许在要求的视野外种植小丛林。

交叉口造型的目的是为了节省用地面积和获得良好的地面景观。对于立体交叉口升坡匝道和升坡匝道内的面积也要充分利用,以美化环境、改善景观。

丁字交叉口会合处推荐在支路的对面范围内种植密集的树木,在会合道路的右侧延伸的树木会引起驾驶员的注意,从而降低驶近交叉口的速度(图14)。由于景观要求,同时也有经济方面的理由,应在连接匝道周围种植树木(图15)。

图14 平面交叉视距示意图图15 立体交叉绿化示意图

6.构造物的景观造型

构造物造型必须特别细致。按照景观特征和构造物的类型,往往可侧重于上部、中部或下部。

构造物可以是桥梁、挡土墙、防噪声墙或其它显而易见的结构设施。在造型时,注意力不仅要放在有关工程技术和经济问题上,而且同时要满足优美的结构形式和色彩,考虑塑造的景观特点,以及本地区的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

预制构件形式的特殊结构物和较小的结构物,如涵洞和农村道路上的小桥,需要认真细致地造型,并注意与景观的配合。

挡土墙和护面墙需把它的标高约束在绝对必要的尺寸内,有可能时应尽量采用植物绿化遮盖措施,既可保护墙体,又能美化环境。

7.取土坑和废料堆的处置

在确定取土坑和废料堆的位置时既要便于施工,又要有利于景观与生态保护,因此必须有一个统筹兼顾的设计。在确定位置时,要注意保护自然和景观。设计需考虑土地的充分利用、新的景观造型和将来的发展空间。

对于取土坑和废料堆的布置,一般有两种可能:重新耕种或用于水产养殖,对此应认真研究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

8.噪声防护结构物的处置

噪声防护结构物的造型特别要把注意力放在材料;形式和色彩上,借助于它们使噪声防护与景观协调。墙与墙的组合形式常常可以改善防噪墙的外观。

广泛应用本地的小丛林作为噪声防护措施应尽先考虑。

防噪声墙的结构状态除符合规范要求,并尽可能使其美化与通俗化。

二、道路绿化设计的要求

1.交通方面要求

合理安排种植树木能满足或加强交通的视线要求。这在技术设计,或防护景观协调规划中都应加以说明。

(1)视觉引导

驾驶员借助道路的空间造型,尤其是种植的树木,了解前方道路变化的趋势走向。首先是在夜间黑暗时,或在有雾和下雪时,能有助于识别道路线形和侧向界限,而在白天则能看到比较远的距离。使驾驶员在心理上产生宽松的感觉,这种心理效果,有防止驾驶员疲劳,提高交通安全的功效。

(2)运行速度的调节

通过种植灌木林构成的道路空间的轮廓,对运行状态会产生影响,并使运行速度与路段特征相适应。

(3)交叉口的识别性

恰当地安排小灌木林的种植,通常能提高入口处和交叉口的识别性或易辨性。

(4)挡光防眩作用

中央分隔带的小丛林带优先担负起挡光防眩的作用,即便平行运行的两条道路,也要尽量

用植树遮隔。

(5)遮拦保护与防风

道路侧面,如果有足够的宽度和深度的密集灌木林,那么就有遮拦与保护道路的作用。灌木林会减小侧向强风对道路的威胁。

(6)防雪影响

结构和间隔合理的灌木林带,能起到阻拦吹雪的作用,可使吹雪从林带上空吹过道路,而不影响道路的使用。

2.工程技术要求

挡土墙、铺砌块石与边沟加固等,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用植物覆盖措施全部或部分地代替。植物覆盖措施应在技术设计中或在景观协调设计中优先考虑并予以说明。

植物的生长条件,尤其是边坡坡度、位置、朝向和植物的特性,使植物覆盖的作用和有效性受到限制。植物覆盖措施对工程排水设施有积极作用,它可代替其中部分设施的功能。

(1)防止土壤浸蚀

为了阻止地表水和强风对土的浸蚀,对于未加固的路肩、边坡、护坡台阶,以及其他由于土方作业产生的新界面、停车场和停车带等,均应借助种植、铺草皮或其它防护措施加以保护。

(2)防止土体滑塌

对于有滑塌危险的边坡和斜坡,应借助深根灌木和植物覆盖措施予以防护,对于不同状况,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与施工方法,以防止滑塌。

(3)防止落石和雪崩

在边坡和斜面上密集生长的植物,对落石和雪崩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必要时可以附加技术措施。

3.景观保护要求

(1)树木、灌木、路边草皮和绿篱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发挥各种各样植物的作用。

道路空间以外的森林、草皮和灌木丛等能对现有的景观作补充。它们能调整工程中难以避免的景观影响,并能保持动植物界有价值的生态平衡。一定的景观结构,如山谷、高地、静止和流动的水域,以及其他景观特征要素,一般应尽量保持它们原有的景象,并包括在景观设计中。

(2)保护有价值的区域和物体

有价值的区域和物体原则上应保留,要尽量调整路线,以避免损害,或使之减小到最低限度。

(3)防止噪声、灰尘和废气

栽种密集的尽可能高的阶梯形灌木,能防止一定范围的交通噪声。种植灌木还可减少尘埃和废气的扩散范围,降低风速,而且气体中的部分有害成分能被灌木树叶吸收。

(4)遮挡视线

住宅区和疗养区通过种树可以遮住道路,同样,树木可以遮隔杂乱的施工区和工业区对道路的干扰。

(5)适应环境的结构物

结构物应通过合理的景观造型,并借助树木的作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6)取土坑和废料堆的造型

取土坑和废料堆应通过重新整理与有计划地造型以及合理利用(作疗养区、林业区和农业区)使之成为美的景观。

(7)贮水池的造型

汇集地表水贮水池的景观造型要合理,并应尽量促进潮湿地带和水体的生态平衡。

(8)改善地带气候

种植灌木并合理地进行景观布局,使景观空间地带的气候受到有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必须避免灌木产生不利于地带气候的作用。

(9)保护动物

尽量不要损害受保护动物的生活场所,对于可能阻隔动物移动的路段,应设动物过道。增辟新的水面和适宜植物生长的地点,以改善森林动物的生活条件。

§5 道路铺装景观

一、道路铺装景观的地位与作用

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居民最重要的活动空间,其环境质量的高低对城市街道环境景观的影响举足轻重。随着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传统的城市街道设计与铺装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人们开始运用种类繁多的铺装材料和各种各样的施工工艺让路面美起来。丰富的色彩、各具特色的质感、形式多样的构形所表现出的韵律、动感,以及一些带有象征意义的细部设计等赋予路面生命力与个性,它们本身构成了一种景观,我们称之为“铺装景观”。铺装景观在街道环境景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⑴铺装景观不但能满足路面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特殊的色彩、质感和构形加强路面的可辨识性,以划分不同性质的交通区间,对交通进行引导和警示,有效地限制车速,给人以方向感和方位感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能。

⑵铺装景观是改善街道空间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其强烈的视觉效果使人们产生独特的激情感受,满足人们对美感的深层次心理需求;营造温馨宜人的气氛,使街道空间更具人情味与情趣,吸引人们驻足进行各种公共活动,从而使街道空间成为人们喜爱的城市高质量生活空间。

在现代化城市中,当地面交通足够发达时,街道面积将可能超过城市规划面积的30%。铺装景观不仅对于街区的景观环境至关重要,而且在城市外部空间景观环境中也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只有将景观功能与实用功能统一处理,使铺装既经济实用,同时又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和美学的基本原则,铺装景观技术才有可能发展并提高。

二、道路铺装的功能

1、物质实用功能

⑴交通与指导控制游览方向:道路铺装满足行人与车辆通行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方向指引性,使行人能按照设计的意愿、构想、路线和角度来欣赏景观环境中的不同景物。

⑵分割与组织空间:道路铺装起着分隔与组织空间的作用,设计时根据区域空间的功能需要,结合具体地形、地貌、环境,把整个景观空间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单元空间。

⑶活动场地:现代人对景观空间的要求从“简单浏览”向“可参与性”方向发展,道路铺装设计中,根据场地实际需要,布置文娱器具,这样道路铺装不仅是交通道,同时还担当了活动场地的角色。

⑷保护景观环境、改善小气候:道路铺装设计不仅在分隔组织空间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随着如透水透气性等道路铺装的发展,道路铺装也参与了改善景观小气候的工作。特别在地面植物的生长,吸收雨水、蓄养地下水流,减少热辐射,降低地表温度等方面,道路铺装作用的发挥显得尤为明显。

2、环境艺术功能

在景观设计中,道路铺装与其他景观要素一起参与景观的创造,共同构成了整个空间的统一效果。铺装景观的环境艺术功能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深层次的需求,通过铺装色彩、材质、构形、尺度的变化,运用不同形式的标高、边界处理手法,为人们创造优雅舒适的景观环境,营造功能性质和特色不同的温馨舒适的交往空间。既满足城市社会性的功能需求,又给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提供公众场所,创造生活情趣,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远离都市喧嚣的交通带来的不安全感,愉快、自由地进行集会、休闲娱乐、购物等一系列活动,并在这种丰富的外部空间活动中实现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满足。

三、路面铺砌设计

1、路面铺砌材料分类

铺装景观材料既要满足车辆通行和行人步行功能要求,又要满足色彩、图案、表面质感

等装饰特性的要求。铺装景观材料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

⑴整体性铺装:彩色沥青路面和沥青路面表面处理后的铺装。

⑵板块铺装: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特殊处理后的水泥混凝土铺装。其最小边尺寸通常大于1m。

⑶砌块铺装:包含多种类型,最小尺寸通常为10—40cm。形状以矩形为主。根据材料类型和表面处理后质感与纹理的不同,可大致分为:天然石材、水泥混凝土预制砌块、地面砖、装饰用建筑砖、其他砌块(沥青砌块、木砌块、玻璃砌块、金属砌块、橡胶砌块等)。

2、路面结构

铺装的景观设计除了与路面表层的色彩、质感及纹理特点等有关外,其表面层使用特性及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路面其他结构层的性能。铺装在施工中是从下而上进行的,最常见构造分别是面层、结合层、基层以及地基。

不论是柔性面层还是刚性面层,都承受着行人与车辆的压力和磨损,并将压力传递到支撑结构上去。面层还需要经受酷夏、寒冬;干燥、雨雪等各种气候条件的破坏。在设计施工中,面层的基本要求有:耐磨、坚固、平整、有一定摩擦力、便于清洁等。

结合层位于面层与基层之间,起着稳定面层材料、找平地面、传递压力的作用。根据面层的不同需要,结合层常使用粗砂、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石灰砂浆等材料。

基层是和路基相接的一层,它位于地基之上起承重作用。基层因为所处位置的原因,它受外界环境影响相对较少,所以对材料的要求比面层要低,常用的材料有坚硬的碎石、灰土、工业废渣等,高等级路面也会使用混凝土作为基层材料。

现有的路基条件也会影响铺地的强度与稳定性,排水性较好的砂子和级配砂石是最理想的,而排水不良的粘土就有可能会有问题。

四、地面铺装更具人性化

人们总在期待人性化舒适度不断提高,期待着充满个性、亲切而令人愉快的道路空间,由绿篱、街道树和人行道铺装等道路空间构成要素营造出来的情趣,那种“令人不禁想上去走一走的人行道”,不但丰富了我们所居住城市的表情,也表现了生活、文化和历史。为行人使用的道路和广场的铺装与汽车道路的铺装有很大的不同,不能仅仅从功能和耐久性来衡量其好坏,因为它还包含了诸如安逸,平静,情趣等让行人的走路变的更加轻松的因素。以人为本的人行道空间,是在结合考虑功能方面的体感性、弹性及对不同气候的适应性等特点的同时,兼顾材料的质感、色彩等美感特性以及与环境协调等因素情况下营造出来的。

五、注重生态环保的铺面——透水性铺装

透水性路面有现浇透水性混凝土和铺装透水性路面砖两种修筑方式,适用于小区、公园、庭院、人行道与轻型车辆车行道、停车场、护坡以及各种体育设施地面铺装。应用透水性路面可带来五个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①增加城市可透水、透气面积,加强地表与空气的热量和水分交换,调节城市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现象”改善地面植物的生长条件,调整生态平衡;②充分利用雨雪降水,增大地表相对湿度,补充城区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资源,发挥地下含水层的“蓄水池”功能;③减轻降雨季节道路排水系统的负担;④降低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提高车辆行驶及行人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创造安静舒适的生活和交通环境。

⑤减少城市地面淹水频次和涝灾程度。增大路面的透水和透气性,使雨水及时渗入地下土壤,以削减暴雨洪峰,减少水土流失,涵养当地水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透水性铺装的推广应用,其意义不但体现在相关行业的经济效益之中,还更多地体现为潜在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它对改善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贯彻实施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思考题

1.道路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道路景观设计的性质、作用,其发展趋势如何?

2.道路景观的含义、内容、要素及组成是什么?

3.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程序与基本要求是什么?

4.道路景观设计各项原则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否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如何改进提高?

5.道路景观设计的难点、重点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好道路景观设计?

6.道路景观设计三个阶段各自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做好协调规划阶段的工作?

7.绿化设计在道路景观设计中的性质、作用?如何做好道路景观设计的绿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张阳著.公路景观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2](德)汉斯·洛伦茨著,(日)中村英夫,中村良夫编译,尹家骍,赵恩堂,张文魁,等译.公路线形与环境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

[3] (德)汉斯·洛伦茨著,(日)中村英夫,中村良夫编译,尹家骍,赵恩堂,张文魁,等译.公路线形与环境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

[4](英)J·麦克卢斯基著,张仲一卢绍曾译.道路型式与城市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9

[5](日)土木学会,章俊华陆伟雷芸译.道路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 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城市道路景观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6

[7](英)贡布里希著,林夕等译.艺术与错觉.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8]陈丙秋,张肖宁编著.铺装景观设计方法及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9]孔以栋,陈刚编著.景观铺地工程[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王武祥.透水性路面与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砖[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5,NO.2:35-38.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分析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年日照总时数为2026.80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 日照:年日照2058.2小时辐射总量为114.0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 3.区域内土壤条件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8.38。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二、区位分析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3~5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入区项目101个,总投资368.5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三、规划设计依据 1、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2、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新城总体规划,及土壤、气候、地质条件。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4、对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勘察。 第二部分绿地景观设计 一、设计指导思想: ·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因地制宜,结合用地规划及现状提出布局合理,概念新特的景观构想。 ·充分考虑实地实情,使设计与施工达到完美结合。 二、设计原则 1、环境分析:泾渭新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春季降水偏多;夏季炎热多雨,但伏天降水偏少,温度高,蒸发量大;初秋时期多连阴雨,晚秋天晴气爽。本区全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最冷一月平均气温0.4摄氏度,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6.4摄氏度。泾渭新城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土壤,PH值为8.38。 2、设计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各种有利因素,通过群落式的植物布局、标志和景观小品点缀其中、远借外景等手段,注重空间的开合变化和整体形象;使规划道路两侧在充实绿化、美化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集观赏、观光、生态防护等为一体,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并举,既展示泾渭新城的人文景观、新兴工业文化和经济发展形势,又以大手笔、小尺度的设计手法呈现西金路等五条路段和15米宽绿化带作为泾渭新城主干道的综合景观风光带。通过磅礴的气势、明快的节奏、鲜艳的色彩表达出泾渭新城诚挚、热烈的迎宾之情。 3、设计指导思想:以创造特色鲜明的景观形象为目标,以环境绿化基础,结合泾渭新城的主体环境和项目具体现状条件,在充分调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景观知识和园林工艺,挖掘地域特色内涵,客观分析人的视觉感受,注重景观尺度的变化和处理手法的多样性,生态性和现代性相结合,巧于因借、富于变化、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将项目涉及五条路段XXXXX的“形象绿道”、“迎宾绿道”、“生态绿道”的目标,从而激发海内外宾客来此投资创业的热情及本地游客休闲、游憩的良好场所。 4、规划原则: (1)“生态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主旨原则:总体景观方案设计,应符合泾渭新城规划发展的特色并结合考虑其他已设计路段统一考虑,并突出本次规划的“生态性、现代性”的设计原则,注重现代人的审美感受和时代特色,同时注意吸收生态性景观绿化种植之精华,使道路绿化在简洁流畅,富有节奏的现代氛围中又具有生态性的气息,创造具有现代性的生态景观道路。

道路景观论文道路绿化论文

道路景观论文道路绿化论文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摘要: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 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 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关键词:绿化作用存在问题景观营造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 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 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

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据观测资料,在城市中40m宽的林带能降低噪音10分贝一15分贝,4m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约6分贝;根据苏联的测定,树木下空气的含尘量比露天广场中的空气含尘量低约42%;又根据北京的测定,多排树木的道路比没有树木的道路能减弱风速约50%。 此外,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二、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毛白杨、垂柳等大型乔木,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二)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引言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XX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XX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 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21T17:21:53.8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赵哲华 [导读] 摘要:道路景观设计的风格和特点是城市的名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程度。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道路景观设计的风格和特点是城市的名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程度。城市道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交通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我们重视景观设计的协调。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提高道路景观的美与道路的完美结合。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基本内容 导言:目前,城市道路已不再仅仅是人们出行的基本需要,与之一致的景观设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保证交通运输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根据其特点和实际情况对道路进行景观设计已成为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有关部门应重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规范化、美感和实用性,充分发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意义。 1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与功能 1.1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 要了解道路景观的内涵,首先要了解城市景观的内容。城市景观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它还包括建筑房屋,如商业商店和住宅。道路景观主要指城市街道周边的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有比较宽阔繁荣的路段,适合各种机动车行驶,以及安静的林荫大道,道路狭窄,人行道交错。城市道路景观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它由各种商业或住宅建筑、花卉植被、路标、栏杆和供路边休息的长椅组成。 1.2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走上文明的阶梯,但却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日益恶劣的环境提高了公众对保护自然环境必要性的认识。在城市交通中,道路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最重要的语境,贯穿城市主体。公共种植花木将减缓城市热岛效应,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平衡状态,逐步凸显道路景观的生态效应。“城市形象”认为,道路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首要要素,起主导作用。其余的环境要素围绕道路设计的核心,相互补充。形成的具体空间性质是:在公共场所和商业区实现迁移时,将居民的社区和办公区相匹配,组合起来表明采用多样化配置具有渗透性特征。基于物质和精神构成,道路相当于城市的血液,也是形成城市印象的主要因素。街道承载着公共生活和精神,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印记,这就相当于城市的灵魂;例如,浦东世纪大道见证了上海的繁荣,南京东路见证了该市的历史。道路的建设要体现城市文化的内涵,使街道与整体呈现完美的平衡,从而优化城市的功能,塑造城市的良好形象。 2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当前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更好地满足道路设计和使用的要求。同时,城市道路的布局必须与道路的功能性质相协调。即城市道路系统规划需要与城市景观系统规则、绿地系统规划等保持协调与整合,以建设城市道路景观,使其成为城市环境中非常美丽的景观。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还必须保证景观特征与城市景观特征、历史文化特征等相一致。道路景观要保持整体的统一和一致性。针对道路的不同性质和要求,需要设置不同的景观特征,以保证景观在环境中的独特性。即城市道路景观需要布局清晰,空间扩张顺序完整,形式、色彩、纹理协调处理,并根据功能要求和审美原则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以更好地发挥道路环境的生态绿化作用. 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 3.1道路绿化景观 道路绿化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在绿化植物栽培过程中,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如在隔离地带和人行道周围种植植物。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市,绿化应充分考虑到车辆和行人的方便。此外,在道路绿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空间感和植物分布层,以通过绿化提升道路的美感。同时,它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绿色植被的生态作用,以及对道路的隔离和保护作用。根据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草坪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不同层次的植被,如树木或树冠较大的树木。从宏观角度看,它有利于呈现城市的轮廓;从微观角度看,它有利于增强道路空间的凝聚力。 3.2道路铺设 道路铺设从直观的角度突出了城市的界面。不同的道路铺装方式可以更直观地体现城市道路的空间特征。因此,在城市道路铺设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景观设计的环保性能及其对城市排水的影响,还要注意其与周围风景的和谐。根据城市的地域、文化等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特色的铺面材料来引导行人。在铺筑城市道路时,应避免选择俗气的颜色,注意周围事物的着色,并根据道路的位置充分发挥铺筑的装饰效果。颜色、形式和纹理是道路的主要形式。这三种关系的协调可以大大提高道路铺设的效果。 3.3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是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一侧设置的一定宽度可减少人流、车辆的噪声,阻滞灰尘的绿化带。包括基础绿带、防护绿带、花园林荫路、街头休息绿地等。路侧绿带是阻隔建筑与道路的防护屏障,可保护建筑内部不受外界的干扰。对于路侧绿带的设计,不同性质的区域,植物配置方式也会有不同。 商业区的绿地宜采用规则式种植,作为街头休闲绿地,将绿地适当地隔离,创造出不同的休闲或是观赏空间,使绿地与建筑广场形成一个整体。居住区旁的人行道绿带宜采用自然式种植,由于居住区内人的活动较为频繁,为减少道路行车的尾气、噪声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可通过种植绿化作为防护措施,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可设置人活动、休憩的场所,使人们在绿地内,既可以观赏景致或休息片刻,也可以漫步其中。绿地通过不一样的景观设计与建筑、山石、植物灯相映衬,显示出城市的绚丽空间、多复色彩的美学效果。 3.4照明设计和道路公共设施 在照明设计中,选择灯具的灯柱在满足亮度要求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其造型。照明设计要对道路照明、建筑泛光照明和广场绿地照明等综合照明效果进行考虑,确保照明能够满足道路的多种使用需求,具有实用性。为了增强空间环境的文化内涵,可以根据城市的历史、

道路交通景观设计分析

道路交通景观设计分析

道路交通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改善乘车环境,另一方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道路交通景观总体地分析和了解,探讨道路交通景观设计的基本定义,以及道路交通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具体分析了不同类型道路交通的景观设计,加强其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的运用的目的。结果表明随着道路交通建设的快速展开,道路沿线的环境景观问题日益突出,建立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交通景观设计及评价理论显得十分迫切。 关键词:道路景观景观设计交通环境以人为本 1.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而且要求改善乘车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给乘客以精神上美的享受,所以对城市道路景观的研究变得日益迫切。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已经有100 年了,它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学科,然而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没有被学术工程界完整地接受和理解,我们对道路交通景观设计理论也一直缺少深入的研究。开展道路景观设计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无论设计内容或设计手段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现有的研究也仅限于对城市道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地进行绿化美化方面的探讨,全面系统地道路景观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必要的重视与关注。 国外的道路景观行业,对于道路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景观绿化非常重视,已由以往的普通绿化发展到目前的生态道路或景观生态绿化。它强调道路景观应综合考虑生态功能、景观美化功能、同周边环境协调功能、交通附属设施功能等多方面的完美结合。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城市道路景观理论的研究上已逐渐成熟,经过经济迅猛发展之后,都已经转到对以往忽视的环境生态问题,生活品质问题的研究上,他们注重从人的行为活动、环境心理出发,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道路景观环境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关键字:城市景观植物功能道路 摘要: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人们对城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自于街道,因此道路的景观构成对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本文试图从道路绿化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注重的问题以及道路景观和营造等几方面来展开,强调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要害字:道路绿地;分车带 引言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非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

条绿化带宽广、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熟悉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非凡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

从行驶视角分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46

从行驶视角分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摘要:以驾驶员的视觉特征作为切入点,基于行驶视角提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的设计原则,并从景观尺度,人行道绿化带、路侧绿化带和中央绿化带的种植间 距及高度,色彩设计等方面入手得出驾驶视角下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思路。 关键词:行驶视角;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景观尺度;种植间距;色彩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现代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美化、防护、安全、组织交 通等功能,是城市道路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然而,一些因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不合理 问题导致交通安全的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设计师没有从驾驶员的视 角去考虑道路绿化带的设计。 相对于城市公园、居住区绿地而言,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印象主要形成于车行、人行过程中,作为一种线状景观,所有的景物都处于相对的位移变化之中,景观印象及空间感受受到 速度的影响,景观敏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更需要从行驶视角考虑对其效果的影响。 然而,要从驾驶视角出发,研究制定既环保安全,又美观实用的人性化道路绿化景观,必须 先了解驾驶员的视觉特征。 1.简述驾驶员的视觉特征 通常人的视觉分为静态视觉与动态视觉。对于司乘人员而言,在汽车行驶状态下观察外 界事物时,其视觉特性主要表现为动态的。因此,以下主要简述动态视觉的特征。 1.1 视力减弱 视力,它是指人通过视觉器官辨别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通常在静 止状态下测得的视力叫静止视力,而在运动状态下驾驶员所具有的视力叫动态视力。实验表明,动态视力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下降。例如,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驾驶员能看 清240m处的交通标志,而以80km/h行驶,连180m处的事物都看不清了。因此,在车辆高 速行驶时,动态视力的降低会使视认距离缩短,影响驾驶员的感知和观察。 1.2 视野变窄 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其水平视野范围在160°~180°;处于动态时则速度越快,视野越小。就驾驶员而言,其视野会随车速增加而变窄。有关试验表明,当车速在40km/h时,其视角 在100°;当车速在120km/h时,其视角将缩小至24°,如表1: 1.3 识别能力下降 随着车外物体的位置变化,司机的识别能力也会发生变化。车速越快,驾驶员对车外慢 而细小的变化就越困难。因此,在驾驶过程中,司机对外界物体的运动的识别能力就会下降。 以上分析得出,驾驶过程中,行进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驾驶员的感知与观察;其视野也 会受到车速的影响,车速越快,视野越小;另外,车速的快慢也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辨别能力,车速越高,辨别能力越弱,反之亦然。 2.基于行驶视角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是遮荫、滤尘、减噪、美化环境[2]和组织交通。从行驶视角考虑,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原则首先是安全第一,其次要人性化、以人为本。 2.1安全性 城市道路绿化不仅能美化城市,还承担着引导视线及指示性作用。利用中央分隔带、人 行绿化带等进行空间分隔,合理引导车流与人流,维护交通秩序和保证交通安全。并且在立 交出入口及其匝道,应重点考虑绿化对出口缓冲、入口通视及车辆引导的影响,合理引导司 乘人员视线,增加安全系数。 分隔带及交叉口的植物配置需考虑防晕防眩。在符合安全视距的范畴内,栽种低矮灌木 和地被,并合理分配株距,实现安全性与观赏性的双重作用。 2.2 人性化 设计师在进行道路绿化时,应以人的视觉特性为设计基础,充分考虑到行人行进的速度、交通安全及视觉感受[3],提高行人的视觉效果与质量。

道路绿化设计说明

道路景观设计项目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介绍(项目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项目背景,本设计是一条交通景观型城市主干道,全长292米,绿化总面积为8072平方米,路宽14米,断面形式为两板三带式:绿化带(13米)+人行道(3米)+机动车道(14米)+中央绿化带(3米)+机动车道(14米)+人行道(3米)+绿化带(13米)。本次绿化设计的内容为3米宽中央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和两侧13米宽的绿化景观带。 (二).目的及意义,道路景观作为城市整体景观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城市景观和道路景观紧密结合。大气、时尚的道路景观风格体现着新通州蓬勃发展的城市风貌。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感的绿篱像是给通朝大街披上了飞舞的彩带,自然搭配的花灌、乔木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点缀其中,无处不在的洋溢着动感都市的特有魅力。充分考虑满足使用功能在不同地段合理的划分了商业、居住休闲、自然风景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每个空间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大道。因地制宜,根据周围环境及人们的使用需要,适当设置与整体城市风格相协调的道路铺装、文化休息、公共服务设施。 二、项目的研究方法、设计思路(设计立意、构思及指导思想) (一).设计立意,设计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道路与景观、人文、生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理念,结合现有道路现状,我们提出合理的布局及按照“绿化、美化、文化”的建设思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以人为本,极力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且性格独特的新景观街区。 (二).构思,本段路的绿化景观设计结合交通型主干道车速快、车流量大的特点,突出景观、生态效益,贯彻“四季常绿、四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的设计原则,达到引导视线、美化环境、组织交通的目的。本次设计运用几何构图形式,形成简洁、明快、具有时代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为驾乘人员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使司乘人员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道路景观设计案例(1)

道路景观设计案例 (案例分析)

目录 一、“Jon Piasecki的石头河” 二、“蹦床” 三、“走道” 四、“水公园” 五、“路到海边”

Jon Piasecki的石头河 景观设计师:Jon Piasecki 地点:纽约 合作者:Rob Davis Jon Piasecki 的“石头河”作品最近荣获了2011年ASLA的荣誉奖。这个作品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细节。这个项目是作为一件景观艺术作品而设计和建造的。设计基本上来自场地本身的灵感,来自设计师多年的林间作业和连接石材的实践,同时还来自设计师独立的对石材作业的研究。

“按照这个思路,我尽最大的努力把石头连接起来努力拼接这条路,以提供给参观者感受自然界多种感官刺激的融合的体验。这个作品的目的是连接文化和自然。这条路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类与世界达成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设计师自述: “这个作品是我自己建造的,没有使用其他的劳力。我捶打了每块石头的拼合处,用一个小的木头手推车运送每块石头。我用手推车移动了数十吨的沙砾和细沙作为垫层,移动了近400吨的石头,铺设了800英尺长的小路。我拆开了场地原有的石头墙,但保留了墙的路径,并重新连接剩下的石头墙,以使这条路径从原有的石头墙有机的生长出来。我之所以个人工作是为了避免个人对场地成团的蕨类植物,站立的树木,废弃的原木,和墙里长满苔藓的石头的破坏。这个尝试尽可能的保存巨大墙体里的预先存在的生命体。” “这个作品的设计背景是要求展示景观建筑学、室外雕塑和建筑学领域最高水平的文化作品。这个作品在这里呈现,既是我的作品之一,也是场地所有景观设计师作品中的一个。这条路,虽然是通向两个艺术家的雕塑作品的,但它也会作为一个雕塑作品被众人所知。” 大部分的工作使用简单的机械和设计师的体力劳动。设计师使用引擎坏掉的机械将材料运到工作场地,及做简单的石头裁切。这些机械使用的是生物柴油燃料。 “这个作品反映了我对个体劳动改变世界的意象。在这个例子中,连接石头和制造通往树林的路径,使我在一个很小的层面改善现代社会文化与土地的脱节问题。” “今天,设计和建造是明显分离的。劳力被贬值。不知名的人们低报酬的制造着我们需要的东西。机器快速满足了我们的需求和欲望,使产品失去人性化,疯狂地掠夺土地的资源。当然,机器是必要的,出现设计和建造的分离过程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个作品提出了一个疑问,是否我们想象中的设计与现实中的建造相差太远?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分离对自然和对我们人类都非常有害。” “这个作品的目的是使参观者在通过树林时与自然融为一体。我希望使这些参观者感受到生命,感受到自己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要求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要求 1、强调设计与地域特色相结合 传统的道路设计相对侧重于安全性、功能性、美观性,而对于道路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内涵缺乏重视,特别是城市道路,不单单承担着作为交通连接的作用,而且还承担着许多社会功能,作为一个城市之间及城市内部的连接,它本身包含着建筑、人、环境、设施等内容。以往的道路景观营造往往侧重于绿化景观设计,而忽略了道路景观对于城市意象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态建设、人文环境越来越重视,相应在道路设计中更应该在满足道路的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利用丰富空间轮廓、组合空间色彩等手法,充分展示道路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构建丰富、统一、协调的道路景观长廊。 2、强调道路与沿线环境的整体感 景观的布置要以环境中的自然景观为主、人工景观为辅,二者应相互兼容。在设计中,应该尽一切可能保留沿线周边的自然景观,如地形、地貌、山水等景观要素,并使之成为公路景观的一部分。同时道路作为环境中的一部分,应与沿线环境形成整体,既要赋有韵律感,又要有连续性,当要突出周边的环境时,道路绿化处理应该尽量使道路不引人注目,使其融入到环境之中,起到道路交通的作用;当要求突出道路存在并使其引人注目时,应采用强调的手法,通过景观设计使其成为区域景观的中心,并结合周边的环境物象,形成新的景观。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随着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地发展,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道路景观营造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城市道路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正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多种解读城市景观的角度,已经无法把握眼前的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创作的"画框中的艺术品"和政府部门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单纯地以城市规划去指导微观的项目建设,造成品质下降,不可长远。道路景观设计在彰显城市形象特征的同时,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使之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统一起来,尽量加强自然要素的运用,多采用本地的乡土植物,少人工雕琢,少华而不实,恢复和保持城市的生态环境,让城市的硬质景观与大自然相互融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将城市道路景观分为高速浏览型、低速浏览型和静态体验型。分别对应城市道路系统的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和城市广场,针对不同类型道路景观的特点来进行景观设计,让其功能在最佳的道路形态中实现,从而成为城市流动的风景线。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1、研究背景 道路是随着集镇的形成而产生,它的功能由走路、行车需求开始,到沿街进行贸易,进而逐步融入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因素。发展到今天,道路空间已经成为多功能活动集合的带形城市生活空间。它是人们室外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是人们户外活动的主要载体。 道路空间也是展示城市景观的舞台,是人们欣赏、体验城市生活的场所,其本质就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鲜明的空间特色。B?鲁道夫斯基曾就意大利的街道阐述:“道路不会存在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亦即不可能同周围环境分开。换句话说,道路必定伴随着那里的建筑而存在。道路是母体,是城市的房间,是肥沃的土壤,也是培育的温床。其生存能力就象人依靠人性一样,依靠周围的建筑。完整的道路是协调的空间,不论非洲的卡斯巴(Kasbah)那样的密室似的住房也好,或威尼斯的纤细大理石宫殿也好,主要是周围的连续性和韵律感。”这正是说出了道路空间依托于周围环境的特点。 在大部分城市中,道路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道路是城市形象的主要观赏地。在凯文?林奇看来,道路是意象产生的主导元素之一,人在道路的移动中获得环境意象,即获得对城市形象的感知,事实上任何对城市的形象感知,都是在与道路相关的活动中获取的;同时,道路也是一种空间关系,是城市中各种景观要素获得联系的视觉通廊。 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现在大部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还不够完善,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发表时间:2015-11-30T16:44:48.7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作者:惠凌 [导读]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要将道路景观融入到道路整体中,充分发挥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采用合理的设计策略,保障城市道路景观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惠凌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景观设计属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要将道路景观融入到道路整体中,充分发挥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采用合理的设计策略,保障城市道路景观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景观;景观设计;设计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建设规模逐渐扩大。道路景观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也同时增大。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从引导功能和景观形象等多方面考虑,尽量为城市建设增加感性色彩。 二.城市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1.尊重城市历史的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要向前发展。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 2.注重安全性的原则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充分考虑行车视距,满足交通安全的需要。利用植物引导视线的功能,设计出具有引导作用的植物空间,树种上选择根系不破坏路基品种。 3.保持整体性的原则 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等。 4.因地制宜的原则 利用现有道路绿化成果,并与现有绿化以及道路整体环境融为一体。根据当地气候和道路环境条件的不同,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木。 5.道路绿化生态原则 在保证生态适应性的前提下,即植物具有抗逆性强、生长发育正常、病虫害少以及易繁殖等性状,又具有水土保持能力强,生物防护性能好的。 6.连续性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就是要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充分反映这种演进和进化,并能为这种演进和进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7.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 道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的绿化景观,要求简洁明快、层次分明,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享受到“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意境。 8.经济实用性原则 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在达到绿化、美化目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择植物时本着易采购、易施工、易管护及造价低的原则。 9.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主张不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体的和长期的环境代价,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 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 1.基本设计策略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行人的安全,视觉效果,还要注意交通安全畅通,有引导车流的功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需要从景观和引导功能多方面综合考虑。这样才能给城市注入更多的感性色彩。 城市快速路因为行车速度快,主要承担机动车交通,速度快、流量大、路途广、车距大是这一道路的特征,交叉口多为封闭或立体交叉。景观设计时,就要考虑使用者动态、连续的大宽度视野,应有一种韵律和节奏感,减少行车疲劳。 城市主干道呈现间断流、不连续、短途特点。一般是分出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这三种隔断,交叉口大多为平面交叉,由红绿灯控制或者由交警指挥,重要街口是景观带最好的布局地点,这样的地点对景观会有很大的影响,也代表这一地方的特点。道路特点是机动车道行车速度高,在交叉口处行车速度低。那么道路景观的设计上,就要把中央分隔带进行安全性最高化的设计,同时也要考虑非机动车流与行人需求。而对于道路两边的景观设计主要考虑慢速车流与行人边走边欣赏的需要,景观设计要体现细腻、细致、能够品味,同时还要体现整体城市特点,不能破坏城市规划与风格。针对城市主干道的道路景观设计,效果图如下,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综述

道路绿地景观设汁综述 道路绿地是道路环境中的重要景观元素。道路绿地的带状或块状绿化的线性可以使城市绿地连成一个整体,因此,城市绿地的形式直接关系到人对城市的印象。成功的道路绿地往往是地方特色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产业园的道路正如一串俊美、意蕴 的绿色项链萦绕在现代化的产业园中,给在这儿生活工作的人们带来自然、舒适、健康,给外来的人带来清新宜人、与众不同的观感,引人展望产业园区的美好远景。山东?商河城区产业园位于泉城 济南北部,商河县境内,是济南市北部对外开放的窗口、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基地、推动济南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实施北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1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济南商河县城区产业园新湖街西段,该标段全线总长1300,两侧绿化带各宽15,绿化面积39000;该路段紧邻产业园城区管委会,在未来产业园的发展中承载重要的形象展示作用。2基地现状新湖街西段 为产业园区内道路,其主要路段穿过蔬菜大棚区,直通开发区城区管委会,是开发区接待外来宾朋的主要通道。目前新湖街西段道 路尚未形成统一的景观形象,其基本状况概括为1道路两侧绿化覆盖率低,且较为凌乱。 2道路穿过蔬菜大棚,设计绿线紧贴大棚,未来可能影响大棚采光。3现状道路中有桥体,河流,设计考虑滨水植物的配置。 3解析产业园3?1主要矛盾3. 1. 1产业园区开发与原有环境的关系产业园的开发势必与原有的地形、地貌发生矛盾冲突,因此,在大量的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综合平衡,体现对环境的尊重是开发和

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产业园来说,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开发的成败,迅捷的交通不仅使园区与外界联系方便,对于内部子系统的交流也是有利的。因此,流线型的道路景观的形成不仅是美学上的要求,也是世纪功能的体现。 3. 1. 2文化与产业园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脉络,是体现一个城市人文地域特色的窗口。因此,作为产业园区内的主要道路,体现文 化内涵显得尤为重要。以景观手法展现的历史文化,园区现代 发展,以及未来的无限发展空间,可以更精确直接的反应商河产业园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 3. 2目标与实施措施1通过道路植 物景观的创造展现产业园区的文化特色。2创造具有商河产业 园特征的景观形象。使产业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3对原有环境特征的尊重和发扬。对原有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充 分的考虑,对空间关系和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和整合。尽量保护原有的坡地,在完整体现原有环境特征的同时,创造出新的风格。 4规划设计4. 1设计理念与构思1生态性充分考虑道路沿线特征,利用植物造景层次,将道路景观与原有的乡村生态要素相结合,改善道路生态环境,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2地域性车型景观道路绿化设计应强调借景,利用原有的景观资源和道路工程技术措施造景,形成独特的道路绿化手法,突出该路段的地域性景观。3安全性充分利用视觉原理和心里作用,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色彩运用,发挥绿化的引导,示意和心理调节作川,营运安全、舒适、高效的交通环境。4经济性根据产业同区内的道路自身特

道路景观原则及设计

1、实用性原则 道路景观首先要满足人行道通行的功能要求,然后考虑如何体现它的商业价值。 2、因地制宜原则 设计应该强调结合利用现状地形,在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 3、可持续发展原则 道路景观的设计就是要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结合自然环境,对场地内生态资源、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进行保护和利用,既有利于当代,又造福于后人。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 4、可识别性原则 道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城市的标签,在设计中,不同等级的道路或不同功能的道路需要有所区别,在设计的时候,既要体现城市的地方特色,也要形成有特色的街道空问。 5、整体性原则 要求将公路本身与沿途地形、地貌、生态特色等方丽进行全面设计,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 6、美学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使城市满足居住、出行的功能,而且要使城市美观,美是人的高层次的需求。 各类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思路 不同的道路在城市生活、生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笼统地研究城市道路景观问题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因此,我们需要将城市道路进行分类,以便研究得更深入。城市中的道路按活动主体可分为车行道路、人车混杂型道路及步行道路等类型。不同类型道路因使用方式与使用对象之间的差异,在景观设计上的侧重与手法的运用上也各不相同。 3.1 车行道路的景观设计 市区车行道路(快速路)受城市用地的限制,城市中的快速路常常表现为高架与立交的型式,其道路景观设计与一般道路极为不同。 3.1.1 道路形式的设计 由于快速路是在市区内,其高度、宽度、尺度设计应对城市传统景观加以充分考虑,以降低快速路对于传统景观及周边环境的割裂,尤其是要控制快速路的高度以避免对传统建筑立面所讲求的比例关系造成破坏,必要时可采用地面式或拉开与建筑高度的差距。 3.1.2 建筑形式的设计 建筑物的尺度应与快速路和谐,可采用双重尺度,建筑的上部恰恰是在快速路上运动的汽车中人的视觉范围内,因而只需设计色彩效果,而建筑的下部是慢速运动的行人视觉可及范围,可采用人的尺度进行设计。快速路形式单一,交叉口少,很容易形成单调而乏味的街景,因此地标建筑的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它的视觉标志性可以成为道路景观的高潮,使枯燥的道路景观有节奏和兴奋点。 3.1.3 道路设施的设计 快速路上的道路设施包括快速路照明设施、标志广告牌、信息显示牌、护栏、隔音板等。这些设施的设计不应仅仅是道路功能的补充与完善,还要注重它的视觉效果上对快速路的美化与修饰功能,更要避免自身对景观的消极影响。 快速路的立交桥和匝道会产生大量的“失落空间”。这些空间为快速路的绿化设计带来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城市空间探求的角度,分析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若干原则,然后简要分析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可用思路和有效方法,简要阐述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 U4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框架,其对城市的重要性,相当于血管对人体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以及运输的基础,是城市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逐渐成为人们社会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户外活动空间,现代的城市道路不仅需要满足其正常的交通功能,帮助划分街坊,方便于城市中建筑的规划布置,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既满足正常的交通功能要求,又实现生态美观的绿化景观,为人们带来一种整洁而清新的感觉,向城市建设注入无限活力和生机,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现状和若干问题 虽然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正呈现出一种良好发展的势头,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不能很好地传承文脉、不能很好地以人为本、不能很好地整体连续。 1.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能很好地传承文脉。在对城市道路进行改建工程和扩建工程中,许多设计往往缺乏对其原有风格和特色的尊重,没有给予原有城市道路既成景观风格或特色以足够的了解和重视,通常都无法很好地融合一体,无法整理好新增元素和原有景观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无法使其协调共存。而这种现象,通常在那些拥有悠久历史意义的城市地段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对城市的文脉没有实现良好的继承和发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