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科学记数法》课时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科学记数法》课时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科学记数法》课时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科学记数法》课时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科学记数法》课时练习含答案

能力提升

1.为了响应国家“进展低碳经济、走进低碳生活”的号召,到目前为止,某市共有60 000户家庭建立了“低碳节能减排家庭档案”,则60 000那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60×104

B.6×105

C.6×104

D.0.6×106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870 000=m×10n,则m,n的值分别是()

A.m=87,n=4

B.m=8.7,n=4

C.m=87,n=5

D.m=8.7,n=5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23 000 000,正确的是()

A.-1.23×106

B.-123×106

C.-1.23×108

D.-0.123×109

4.设有理数A用科学记数法记为A=a×109,则A的整数数位有位.

5.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约为7.2×105平方米,即平方米.

★6.某街道两侧统一铺设长为20 cm,宽为10 cm的长方形水泥砖,若铺设总面积为10.8万平方米,则大约需水泥砖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7.纳米技术差不多开始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已知1米等于1 000 000 000纳米,请问216.3米等于多少纳米(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8.比较大小:

(1)9.523×1010与1.002×1011;

(2)-8.76×109与-1.03×1010.

9.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够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那么,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多少个细菌?100只草履虫呢?(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0.小明说:“祖父一生共活了3.5×107h”,那么他祖父共活了多青年?有这种可能吗?

11.据测算,我国每天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缺失约为150 000 000元,若一年按365天运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我国一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缺失.

创新应用

★12.40 200 000÷2 000=20 100可改写为4.02×107÷(2×103)=2.01×104,照上面的改写方法,你发觉(a×10m)÷(b×10n)的算法有什么规律吗?请用你发觉的规律直截了当运算

(7.392×109)÷(2.1×104)÷(2×102).

参考答案

能力提升

1.C用科学记数法a×10n表示大于10的数时,1≤|a|<10,n为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因此60000=6×104.

2.D

3.C

4.10

5.720 000

6.5.4×106

7.解:216.3×1000000000=216300000000

=2.163×1011(纳米).

答:216.3米等于2.163×1011纳米.

8.解:(1)9.523×1010<1.002×1011.

(2)-8.76×109>-1.03×1010.

9.解:30×60×24=43200=4.32×104(个),

4.32×104×100=4.32×106(个).

答: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2×104个细菌,100只草履虫则可吞食4.32×106个细菌.

10.解:因为一年≈365天=365×24h=8760h,3.5×107=35000000,

35000000÷8760≈3995(年),

因此他祖父共活了约3995年,这是不可能的.

11.解:150000000×365=5.475×1010(元).

答:我国一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缺失约为5.475×1010元.

创新应用

12.解:规律:(a×10m)÷(b×10n)=×10m-n.

(7.392×109)÷(2.1×104)÷(2×102)=(7.392÷2.1÷2)×109-4-2=1.76×103.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水平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将唯一正确答案前的代号填入下面答题栏内) 1、若m >n ,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 A.m+a <n+a B.ma <na C.ma 2 >na 2 D. a-m <a-n 2、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 A.为了了解人们对中国教育台某栏目的喜爱程度,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10名九年级学生。 B.为了了解“神七”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C.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明同学在网上向3位好友作了调查. D.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3、要反映我县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直方图 4、如图,一把矩形直尺沿直线断开并错位,点E 、D 、B 、F 在同一条直线上,∠ ADE=125°,则∠DBC 的度数为 ( ) A.55° B.65° C.75° D.125°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a 2 +1,-3)所在的象限是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小明身高1.5米,小明爸爸身高1.8米,小明走上一处每级高a 米,共10级的平台说:“爸爸,现在两个你的身高都比不上我了!”由此可得关于a 的不等式是 ( ) A.1Oa >1.8×2 B.1.5+a+10>1.8×2 C.10a+1.5>1.8×2 D.1.8×2>10a+15 7、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总和为900°,此多边形的边数是 ( ) A.4 B.5 C.6 D.7 8、一条线段将一个四边形分割成两个多边形,得到的每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原四边形内角和比较将 ( ) A.增加 180° B.减少 180°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甲、乙两个书店共有图书5000册,若将甲书店的图书调出400册给乙书店,这样乙书店图书的数量仍比甲书店图书的数量的一半还少400册,问这两个书店原来各有图书多少册?设甲书店原有图书x 册,乙书店原有图书y 册,则可列出方程组为( ) A.?????=--=+400)400(215000y x y x B. ??? ??=+--=+400)400()400(2 15000y x y x C.?? ???=--+=+400)400(21 )400(5000x y y x D. ?????=--=+400)400(215000x y y x 10、如图,四个电子宠物排座位:一开始,小鼠、小猴、小兔、小猫分别坐在1、2、3、4号的座位上,以后它们不停地交换位置,第一次上下两排交换位置,第二次是在第一次交换位置后,再左右两列交换位置,第三次是在第二次交换位置后,再上下两排交换位置,第四次是在第三次交换位置后,再左右两列交换位置,…,这样一直继续交换位置,第2012次交换位置后,小鼠所在的座号是( )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标解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1)用整式和整式的加减运算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用整式表示出火柴棍的根数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整式表示出月历中不同位置上的数字的一般表达方式并探寻一些规律。 (2)掌握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地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达成目标(2)学生需要体会在较为复杂的图形中寻找一般规律,通常先把复杂图形分解,从其中的特殊图形入手,先就个体观察特征,在扩展到一般,最后由整体总结规律。感受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模式。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达成目标(3)的标志: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积极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自主探究两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合作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成功的快乐,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1学习习惯:七年级是由小学到初中的重要过渡阶段,知识量明显增加,学生感到适应困难,我们将从课前预习、课堂积极思考、课后认真复习这三个环节进行探讨。与学习小组互帮互助学习,接受教师和同学的学习监督,逐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2心理特征: 逆反心理出现。利用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老师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3知识经验:学生刚学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为本课提供知识支持。 4能力基础:具备一定符号意识,运算能力,观察,分析,判断,归纳能力,为本课提供能力基石。 5障碍预测:本章学生已经学习用整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整式的加减运算。但是正确理解字母的真正含义,熟悉用符号表示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在拼图的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发现火柴棍根数的变化情况,但要借助观察图形的变化寻找火柴棍的根数与三角形的个数n 之间的对应关系,还是有一定困难,在总结变化量与n的对应关系时,学生容易出错,所以用整式准确的表示出这种对应关系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活动2中,探索月历中数字的排列规律比较容易,但要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探究月历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学方法设计(结合教学重点与难点和学生情况描述所选择的具体方法): 重点:用整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教学活动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法。 难点:利用整式和整式的加减运算准确表示出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方式,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探究两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合作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成功的快乐,建立学好数学信心。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经典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课题: 1.1 正数和负数(1)授课时间: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 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 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69米,体 重74.5千克,今年43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 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 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 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 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 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 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先回顾小学里学 过的数的类型, 归纳出我们已经 学了整数和分 数,然后,举一 些实际生活中共 有相反意义的 量,说明为了表 示相反意义的 量,我们需要引 入负数,这样做 强调了数学的严 密性,但对于学 生来说,更多地 感到了数学的枯 燥乏味为了既复 习小学里学过的 数,又能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创设如下的 问题情境,以尽 量贴近学生的实 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 学生探究的欲 望,学生自己看 书学习是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的重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P2~P4)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表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 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 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教学难点:用自已的语言准确地描述一些几何图形的某些特征。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归纳法。 教学技术与教具:几何画板、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实物教具。 活动准备:1、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 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等。并展示实物教具和第3 页下图,让学生系统回忆这些几何体的形状。 2、就是由这些基本图形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下面是一幅城市 一角的 街景照片,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实投)从而引出新课——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板书) 教学过程: 1、课件展示一些建筑物照片和一些邮票(有建筑画面),让学生感受立体 几何图形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同时让学生观察每幅图中,能找 到哪些熟悉的几何体(让学生上台说明,看谁能找到最多和最准 确,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2、展示课本第2页各图(实投),让学生仔细观察回答又有哪些熟悉的 几何体? 培养学生敏捷的观察力。 3、展示第3页上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分小组讨论,再回答下列 问题: (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 (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 (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 (4)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 4、课件展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棱台、球的几何透 视图,

2017年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套)

第一章有理数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2、阅读课本P和P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12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2页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 【课堂练习】: 1. P3、1,2(直接做在课本上)。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133.已知下列各数:,,3.14,+3065,0,-239;54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B.O是最小的正数C.0是最大的负数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1 5.给出下列各数:-3,0,+5,,+3.1,,2004,+2010;22 其中是负数的有……………………………………………………()C.4个 D.5个 A.2个 B.3个【要点归纳】: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大全

姓名 得分 一、精心选一选:(每题2分、计18分) 1、a,b,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a+b<0 (B)a+c<0 (C)a -b>0 (D)b -c<0 a b 0 c 2、若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一定有结论( ) (A )两个加数都是正数; (B )两个加数有一个是正数; (C )一个加数正数,另一个加数为零; (D )两个加数不能同为负数 3、654321-+-+-+……+2005-2006的结果不可能是: ( ) A 、奇数 B 、偶数 C 、负数 D 、整数 4、、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是0,则它们的商为: ( ) A 、0 B 、-1 C 、+1 D 、不能确定 5、有1000个数排一行,其中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中,中间的数等于它前后两数的和,若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都是1,则1000个数的和等于( ) (A)1000 (B)1 (C)0 (D)-1 6每天供给地球光和热的太阳与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它距地球的距离约为千米,将0千米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910千米 B .×810千米 C .15×710千米 D .×710千米 *7.20032004 )2(3)2(-?+- 的值为( ). A .2003 2 - B .2003 2 C .2004 2 - D .2004 2 *8、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 、B 、C 分别表示有理数a ,1,1-,那么1+a 表示( ). A .A 、B 两点的距离 B .A 、C 两点的距离 C .A 、B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D . A 、C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9. 3028864215 144321-+-+-+-+-+-+-ΛΛ等于( ). A .41 B .41- C .21 D .2 1 - 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42分) 1、如果数轴上的点A 对应的数为,那么与A 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大全.docx

姓名得分 一、精心一:(每 2 分、 18 分) 1、 a,b,c三个数在数上的位置如所示,下列中的是() (A) a+b<0(B)a+c<0 (C) a- b>0(D)b-c<0a b 0 c 2、若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一定有() ( A)两个加数都是正数;(B)两个加数有一个是正数; ( C)一个加数正数, 另一个加数零;(D)两个加数不能同数 3、1 2 3 4 5 6 +??+2005-2006的果不可能是:() A、奇数 B、偶数 C、数 D、整数 4、、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是0,则它们的商为:( ) A、0B、-1C、+1D、不能确定 5、有1000个数排一行,其中任意相的三个数中,中的数等于它前后两数的和,若 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都是1,1000 个数的和等于() (A) 1000(B)1(C)0(D)-1 6 每天供地球光和的太阳与我的距离非常遥,它距地球的距离千米,将0 千米 用科学数法表示() A.×109千米 B .×108千米 C. 15×107千米 D .×107千米 *7. (2)2004 3 ( 2)2003的(). A.22003B.22003 C .2 2004D.22004 *8、已知数上的三点 A、B、C分表示有理数a,1,1,那么 a 1 表示( ).A.A、B两点的距离B.A、C两点的距离 C.A、B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D .A、C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9 .1 23414 15 等于().24682830 A.1 B .1 C . 1 D .1 4422 二. 填空:(每 3分、 42 分) 1、如果数上的点 A 的数,那么与 A 点相距 3 个位度的点所的有理数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学教案是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评定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整理了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5.1相交线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好奇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

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 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 几何语言准确表达 AOC与AOD有一条公共边OA,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AOC与BOD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AOC的两边分别是BOD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教师提问:如果改变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初步应用 练习:

初中数学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教材的教材分析

初中数学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教材的教材 分析 编者按:本人对“基教课改讲座”分为若干个系列,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本文《初中数学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教材的教材分析与教学体会(基教课改讲座系列八[数学七年级]之专题7)》,分为四个版块:一是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教材的教材分析;二是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教材的说教材;三是对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教材的看法;四是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教材的教学体会。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一、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教材的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全册。今天我将从七个方面对七年级数学教材进行分析. 、本学段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1)数与代数。学习有理数,整式、方程、不等式等知识,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含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的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发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空间图形。探索基本图形(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等图形)的基本性质及相关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学习平移的基本性质,欣赏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 (4)实践与运用。探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材的体例安排和编写意图. ⑴体例安排。 ①章前图直观新颖,引言引人入胜。如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章前图是一副气势宏伟的吊拉桥,引言中列举了大量实例学校操场上的双杠,棋盘上的横线和竖线等生动形象,直观新颖图文,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正文有“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或填空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如教学垂线段最短时,首先提出了一个挖渠的实例,通过探究,让学生比较垂线段与其他点到直线的连线的长短,从而发现垂线段最短的性质,该性质的应用在日常很广泛。 ③章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选择习题内容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学的是生活中的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既有居民用水节电问题,运输购物问题,还有农业生产问题等。由于教材中生活化素材较多,学生感到亲切,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数学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教材的

初中数学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教材的 教材分析 编者按:本人对“基教课改讲座”分为若干个系列,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本文《初中数学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教材的教材分析与教学体会(基教课改讲座系列八[数学七年级]之专题7)》,分为四个版块:一是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教材的教材分析;二是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教材的说教材;三是对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教材的看法;四是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教材的教学体会。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一、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教材的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全册。今天我将从七个方面对七年级数学教材进行分析. 1.1、本学段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1)数与代数。学习有理数,整式、方程、不等式等知识,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含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的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发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空间图形。探索基本图形(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等图形)的基本性质及相关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学习平移的基本性质,欣赏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空间观念。(3)统计与概率。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 (4)实践与运用。探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1.2、教材的体例安排和编写意图. ⑴体例安排。

①章前图直观新颖,引言引人入胜。如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章前图是一副气势宏伟的吊拉桥,引言中列举了大量实例学校操场上的双杠,棋盘上的横线和竖线等生动形象,直观新颖图文,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正文有“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或填空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如教学垂线段最短时,首先提出了一个挖渠的实例,通过探究,让学生比较垂线段与其他点到直线的连线的长短,从而发现垂线段最短的性质,该性质的应用在日常很广泛。 ③章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选择习题内容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学的是生活中的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既有居民用水节电问题,运输购物问题,还有农业生产问题等。由于教材中生活化素材较多,学生感到亲切,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⑵编写意图。 ①正确处理数学、生活、学生三者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又服务于生活。 ②遵循认知规律,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为教师营造指导、点拨的氛围,体现师生互动,构建和谐,愉快的数学课堂。 1.3、说教材的知识体系. 七年级数学共有十章内容,上册四章,下册六章,各章在内容上安排如下。 ⑴有理数。从实例引入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有理数的运算是本章的重点,对法则的理解是难点,克服它的关键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整式的加减。由实例引出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内容是整式的加减运算,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是整式加减的基础,它们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通过必要的练习,熟练掌握运算法则。 ⑶一元一次方程。主要包括一元一次方程概念、解法及应用。解法和应用是全章的重点和难点。准确找出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⑷图形的初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测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a 10第一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整数都是正数 B.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 C.0不是最小的有理数 D.正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2. 12 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 ) A.-12 B.2 C.-2 D.12 3.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1所示,那么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 A.a>b B.a0 D.0a b 4.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5.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那么这个数必定是( ) A.是正数 B.不是0 C.是负数 D.以上都不对 6.下列各组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 A.收入200元与支出20元 B.上升10米和下降7米 C.超过0.05mm 与不足0.03m D.增大2岁与减少2升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一定是负数; B.│a │一定是正数; C.│a │一定不是负数; D.-│a │一定是负数 8.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 A.0 B.1 C.-1 D.±1 9.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它们的积,所得的商为零,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A.互为相反数但不等于零; B.互为倒数; C.有一个等于零; D.都等于零 10.若0b>0 B.b>c>a; C.b>a>c D.c>a>b 15.若│x │=2,│y │=3,则│x+y │的值为( ) A.5 B.-5 C.5或1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6.某地气温不稳定,开始是6℃,一会儿升高4℃,再过一会儿又下降11℃, 这时气温是__. 17.一个数的相反数的倒数是113 -,这个数是________. 18.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 19.-2的4次幂是______,144是____________的平方数.

7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案

7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初中7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最新)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5.1 相交线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5.3 平行线的性质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5.4 平移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六章实数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6.1 平方根 9.1 不等式6.2 立方根 9.2 一元一次不等式 6.3 实数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7.1 平面直角坐标系10.1 统计调查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1 课题:5.1.1 相交线【学习目标】 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1图片及文字,了解本章要学习哪些知识?应学会哪些数学方法?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 2.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引发了什么变化?.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3.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剪纸过程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合作探究】 1.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_ C _ B_ D 成的角的问题, 阅读课本P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_ A例如: (1)∠AOC和∠BOC有一条公共边.....OC,它们的另一边互为,称这两个角互为。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2)∠AOC和∠BOD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的两边分别是∠BOD两边的,称这两个角互为。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3.用语言概括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的两个角叫邻补 2角。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4.探究对顶角性质. 在图1中,∠AOC的邻补角有两个,是和,根据“同角的补角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知识要点概括(摘自网络)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知识要点概括(摘自网络) 1、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两种具有的量。 2、有理数的分类:按定义分按符号分正整数 正整数正有理数 0 整数有正分数(含正有限小数 负整数理 0 和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正分数数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无限循环 小数负分数负分数(含负有限小数 和循环小数)注意:常见的不是有理数的数有π和有规律的但不循环的小数。如:0.0100100010001000010000010000001…… 3、数轴三要素是、、。数轴是线。 4、数轴上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表示这两个点的数的差的绝对值:表示数a的点A与表示数b的点B之间的距离 AB=︱a-b︱或AB=︱b -a︱。与表示数m的点的距离为a(a>0)的点有两个:它们表示的数是m±a. 5、数轴上居两侧且到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几何定义)。0的相反数 是,a的相反数是。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添“”号后再化简。6、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叫这个数的绝对值。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即┃a┃ 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若表示两个非负数的式子和为0(或这两个式子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式子都等于。即非负条件式。如:若(x-3)2+┃x+y+7┃=0,求y x的值。 7、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等于。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互为负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等于。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商等于。

8、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取法: (a>0) (a≥0) (a>0) |a|= (a=0)或|a|= 或 |a|= (a<0) (a<0) (a≤0) 9、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异号两数大;两个负数大的反而小;0大于而小于; 数轴上原点边的数大于边的数。 10、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的符号,并把相加。⑵绝对值不同的异 号两数相加,取的符号,并用 减去。互为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与0相加。 注意:做有理数的加法要经过两个步骤:⑴定;⑵定。 11、有理数加法运算律:⑴,用式子表示为:; ⑵,用式子表示为:。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12、有理数减法法则:。用式子表示为:。 13、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化主要表现为省略加号的写法:-20+(+3)+(-5)-(-7)+(-8)可写成的 形式,它读作:的和或。 14、有理数的乘(或除)法法则是:⑴两数相乘(或除),;⑵几个 非0因数相乘除,;⑶0乘以(或除以)任何数都得,若几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为0则结果等于。 注意:有理数的乘除法仍与加减法类似应先定,再定。会灵活应用乘法运算律简便运算:①分配律:;②结合律:;③交换律:。 15、乘方是求几个因式的积的运算。其结果叫。如: a2a2a2……2a2a2a=a n 其中a叫,n叫,a n叫 .当n=1时,省略不写。 n个a 16、乘方法则:负数的幂是负数,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数;0的任何正整 数次幂都是;一切有理数的偶数次幂都是数。 注:当a>0时,a2n+1或a2n-1 0;当a≤0时,a2n+1或a2n-1 0. 当a为一切有理数时,a2n 0,即a2n是数(其中n是正整数)。 17☆、当一个式子表示几个乘积关系的式子的和时,其中每个表示乘积的式子就叫这个和式的项。每项必须带上前面的,一个项是表示数字与字母的积时,这个数字连同前面的符号叫这项的。 含有的字母及其指数分别都相同的两个项可以合并:将相加减,不变。18☆、去括号法则:当括号前带“+”号时,去掉括号及“+”后,括号里的各项都,当括号前带“-” 时,去掉括号及“-”后,括号里的各项都,并把括号前的因数与括号里的每一项都。 19、有理数的除法法则:⑴除以一个数等于。用式子表示为。 20、特殊数字知识点:相反数是本身的数是;绝对值是本身的数是;绝对值是相反数的 数是;倒数是本身的数是;平方等于本身的数是;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是; 平方等于相反数的数是;立方等于相反数的数是;奇数次幂等于本身的数是;偶数次幂等于本身的数是;任何次幂都等于本身的数是。(注意:非负条件式) 21、(x+4)2-5有最值是,此时x=;-(x-4)2+3有最值是,此时x= . 2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的基本形式是a310()(其中a的范围是 .) 23、精确度表示的接近程度。判断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就是看这个数的最位数字 在什么数位上就说精确到哪一位;对于带记数单位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应看单位前的数字最末一位在还 .. 原后的数 ......的哪一位上就是精确到哪一位。 ....的哪一位上;科学记数法也看a中的最末一位在还原后的数 按要求取近似值就是将要求精确到的数位后一位四舍五入,对于要求精确到的数位比个位高时应先化为科学记数法再取近似值,如:35780000(精确到百万位)应为35.780000=3.57..83106≈3.6.3106. 24、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数字起到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科学记数法的近似数看“a”中的有效数字;带数量单位的近似数只看单位前的数的有效数字。写有效数字时应将有效数字用“,”隔开。说明:带“☆”是以后将要学习的内容,现在可以不填。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 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 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 去括号的法则。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 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 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 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 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潜 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 备课,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上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份 试卷,搞好每一节辅导,组织好每一次测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喻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大全(一--四章)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精心选一选:(每题2分、计18分) 1、a,b,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a+b<0 (B)a+c<0 (C)a -b>0 (D)b -c<0 a b 0 c 2、若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一定有结论( ) (A )两个加数都是正数; (B )两个加数有一个是正数; (C )一个加数正数,另一个加数为零; (D )两个加数不能同为负数 3、654321-+-+-+……+2005-2006的结果不可能是: ( ) A 、奇数 B 、偶数 C 、负数 D 、整数 4、、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是0,则它们的商为: ( ) A 、0 B 、-1 C 、+1 D 、不能确定 5、有1000个数排一行,其中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中,中间的数等于它前后两数的和,若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都是1,则1000个数的和等于( ) (A)1000 (B)1 (C)0 (D)-1 6每天供给地球光和热的太阳与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它距地球的距离约为15000000千米, 将150000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15×910千米 B .1.5×810千米 C .15×710千米 D .1.5×710千米 *7.20032004 )2(3)2(-?+- 的值为( ). A .2003 2 - B .2003 2 C .2004 2 - D .2004 2 *8、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 、B 、C 分别表示有理数a ,1,1-,那么1+a 表示( ). A .A 、B 两点的距离 B .A 、C 两点的距离 C .A 、B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D . A 、C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9. 3028864215 144321-+-+-+-+-+-+- 等于( ). A .41 B .41- C .21 D .2 1 - 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42分) 1、如果数轴上的点A 对应的数为-1.5,那么与A 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 为_______。 2、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 。 3、m -的相反数是 ,1m -+的相反数是 ,1m +的相反数是 . 4、已知9,a -=那么a -的相反数是 .;已知9a =-,则a 的相反数是 . 5、观察下列算式: , ,,, 请你在观察规律之后并用你得到的规律填空: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 2、了解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解法。教学重点: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与表示。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小胖子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时距离A地50千米。要在12:00以前驶过A地,车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若设车速为每小时x千米,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二、探究新知 (一)不等式的概念 1.归纳得出:用“<”或“>”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并”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2.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不等式? (1)a+b=b+a(2)-3>-5(3)x≠l(4)x十3>6(5)2m50的解? 问题4.下列数中哪些是不等式 x 3 2 >50的解: 76,73,79,80,74.9,75.1,90,60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练习题50道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练习题 1、6a2b+5ab2-4ab2-7a2b 2、-3x2y+2x2y+3xy2-2xy2 3、-2(a2-3a)+(5a2-2a) 4、2x-(x+3y)-(-x-y)-(x-y) 5、(2x4―5x2―4x+1)―(3x3―5x2―3x) 6、―[―(―x+ )]―(x―1); 7、―3( x2―2xy+y2)+ (2x2―xy―2y2) 8、化简、求值:5ab―2[3ab―(4ab2+ ab)]―5ab2,其中a= ,b=―。 9、3ab-4ab+8ab-7ab+ab.10、7x-(5x-5y)-y 11、23a3bc2-15ab2c+8abc-24a3bc2-8abc.12、-7x2+6x+13x2-4x-5x2.13、2y+(-2y+5)-(3y+2) 14、(2x2-3xy+4y2)+(x2+2xy-3y2) 15、2a-(3a-2b+2)+(3a-4b-1).16、-6x2-7x2+15x2-2x2

17、2x-(x+3y)-(-x-y)-(x-y) 18、2x+2y-[3x-2(x-y)] 19、5-(1-x)-1-(x-1). 20.一个多项式减去3m4-m3-2m+5得-2m4-3m3-2m2-1,那么这个多项式等于______. 21.-(2x2-y2)-[2y2-(x2+2xy)]=______. 22.若-3a3b2与5ax-1by+2是同类项,则x=______,y=______. 23.(-y+6+3y4-y3)-(2y2-3y3+y4-7)=______. 24.化简代数式4x2-[7x2-5x-3(1-2x+x2)]的结果是 ______. 25、x-[y-2x-(x+y)] 26.27.3x-[y-(2x+y)]=______. 28.(0.3x3-x2y+xy2-y3)-(-0.5x3-x2y+0.3xy2).29.-{2a2b-[3abc-(4ab2-a2b)]}.30.(5a2b+3a2b2-ab2)-(-2ab2+3a2b2+a2b).31.(x2-2y2-z2)-(-y2+3x2-z2)+(5x2-y2+2z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