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白居易诗论

浅谈白居易诗论

浅谈白居易诗论
浅谈白居易诗论

浅谈白居易诗论

摘要:

白居易诗论是由文学观、方法论、政策论等学说构成了一个体系严密、功能完备的以封建政治主义为核心的理论系统。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曲解,它的本来面目一直未被人认识,消极因素不被重视。为此本文主要在于揭示白居易诗论的理念框架,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它。

关键词:政治现实生活功能创作方法

一,总体论述

关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一、强调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二、强调文学必须植根于现实生活;三、阐述了诗歌的特性及其社会功能;四、强调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因而他的诗论是"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是"先进的诗论"。这基本成为对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权威性结论。

首先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负起“补擦时政”“泄导人情”的政治使命,从而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上下交合,内外胥悦”的政治目的。他响亮的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和为事而作”的口号。所谓“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也就是他在《新乐府序》中说的“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针对当时的社会特征,他特别强调“为民”,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疾苦:“惟歌生民病”、“但伤民病痛”。将诗歌和政治、和人民生活密切结合,这是白居易

诗论的核心。

其次,白居易还认识到文学植根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他指出要写作为政治服务的诗就必须关心政治,主动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源泉。《策林》六十九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行于歌诗矣。”并认为像《诗经》中《北风》之刺微虐,《硕鼠》之刺重敛,汉童谣“广袖高髻”之刺奢荡等。

第三,他阐发了诗歌的特性,并结合这种特性强调诗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与元九书》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他以果木成长过程为喻想象的、系统的提出了诗的四要素。“情”和“义”是内容。“言”和“声”是形式,其中尤以“实义”最为重要。白居易强调诗歌应为政治服务,也正因有见于诗歌的巨大感染力。

第四,为了充分的发挥诗的功用,更好地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政治目的,白居易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必须服从内容,为内容服务。

但是,这是以六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框架去图解古人的理论,拔高了古人,混淆了古今的理论界限。其结果,理论体系倒是建立了,而对白居易诗论的本质却是曲解了。白居易诗论的确具有严密自足的理论体系,但并非上述《中国文学史》所描述的那样,那是面目全非的另外一种理念框架。对于白居易的诗论及其新乐府诗,在八十年代中期理论界曾展开过颇具规模的讨论,但是多集中于白居易诗论的理论是非,而对其诗论的本来面貌及其完整的体系性却较少

涉及。

二,从文学功能看

在文学政治本体论的前提下,白居易论述了文学的功能及其实现文学功能的途径。

既然文学的本质不是主体的精神活动,而是客体的政治行为,那么文学的功能自然离不开政治。对于文学的功能,白居易在《策林》六十八中说:"国家以文德应天,以文教牧人,以文行选贤,以文学取士"。这几句话中,从以文德应天的宇宙天人论讲到文学取士的科举政策,但最重要也最能体现他皇家文学观的是"以文教牧人",这代表了他的文学功能观。他认为,帝王治理国家,需要运用"文教"这个"牧人"的工具。"以文教牧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重视文学的信息反馈作用,另一方面要重视文学的宣传教育作用。对于第一方面,他在《策林》六十九中以设问的方式云:"圣人之致理(治)也,在乎酌人言,察人情,而后行为政,顺为教也。"通过诗歌可以了解民风民怨,然后"酌人言,察人情",也就是他在《策林》六十八中说的诗歌的"稽政"作用。第二方面,帝王利用文学来"立理本,导化源",实现文学的惩恶劝善功能。因此文学的作用在于"以文教牧人",在于具体地服务于封建政治教化活动。也只有在实用层面上使文学能够"牧人",才能真正使文学成为"皇家之文章"。

在如何使文学具体地实现"牧人"的政治功能上,白居易也在方法论层次作了阐述。他认为,帝王"以文教牧人"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立理(治)本"二是"导化源"。"立理本"使诗直接地为封建政治服务,"

导化源",则是使诗歌为封建伦理教化服务,"当然它最终也服务了封建政治。为政治服务,要求诗歌要"稽政",通过"上以纽王教、系国风,下以存炯戒、通讽谕"(《策林》六十八)的途径来"补察时政";为教化服务,则要求文学要"惩劝善恶","泄导人情"。诗歌"稽政"可以使"王道"日臻完备美好,诗歌"惩劝善恶",可以使"王教"风行、民风淳厚。用白居易的话说:"若此,而不臻至理,不致升平,自开辟以来,未之闻也"),他对此十分自信。

白居易的诗论之所以被目为"先进的""现实主义的诗论",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论者忘记了白居易诗论的封建政治主义的本质,而只看到它所具有的民主因素。这与六十年代的极左文艺思潮和庸俗社会学的文艺理论前景有关。二是只看到封建政治主义文学积极的一面,而忽略了其消极的一面。白居易在其诗论的指导下,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批判现实意义的讽谕诗,揭露了社会丑恶,使"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执政柄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表现了统治阶级中一部分清醒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社会良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呼声,是能难可贵的。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人们忘记了其诗论

的封建政治徽章,也忘记了其诗论的消极面。如果把文学完全政治化,在帝王开明时还能有一些批判性文学,但在高压政治的黑暗时代,充斥朝廷的只能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无聊文学。这似乎是人们不愿看到的事实。

三、文学创作方法

为了实践其封建政治主义的文学主张,白居易提出了一整套政治

诗歌的文学创作方法,即新乐府的写作程式。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具体地制定了新乐府的创作程式。这主要有:(一)开头方法,要"首句标其目";(二)结尾方法,要"卒章显其志";(三)题材要求,要"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四)语言要求,要"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戒也";(五)体制篇章要求,要"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样,在操作层次对文学提出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系统要求。这些方法,开头与结尾的方法是沿袭汉儒的《诗经》理论,即所谓"《诗三百》之义也。"其他几点,则是白居易的创造。

这是一套规定细致具体的诗歌创作论,按照这个创作模式产生的文学将是怎样公式化、类型化,不在本文论述之列。但这套方法体现出一个基本原则:只重政治内容的传达,因而这套方法又是实践其政治主义文学观的文学保证,表现出白居易诗论从理论到创作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参考文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

高三作文议论文:诗酒人生

高三作文议论文:诗酒人生 日子在平淡中流逝,一年又一年,就这样在清汤寡水的日子里把生命过得生涩而又毫无色彩。也许是活得过于现实,总觉得活得没劲,活着没意思。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下联是“琴棋书画诗酒花”,横批是“活得像人”,才深有感触和恍然大悟。原来日子也可以这么过。 学会过日子,把单调的日子过得生动活泼些,在乏味的日子里掺入“诗酒花”就丰富多彩了。唐代诗人李白正是个能把日子过得鲜活而又灿烂的人。他也窘困,他也寂寞,但他能对酒当歌,举杯邀来明月,静夜中竟有“三人”与他对饮;又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中华古国是酒的故乡,也是诗的国度。诗一产生,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诗和酒是神州沃土上盛开的艳丽的并蒂莲。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曾对李白作过精彩的描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集酒仙、诗仙和醉圣于一身的李太白,是中国诗人的典型。

在李白的传世佳作中与酒有关的诗句俯拾即是。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乘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那元参军》) 平台为客忧思乡,对酒遂作《梁园歌》。(《梁园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我醉君复然,醉然共忘机。(《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好一个在这欲醉非醉中舒畅快乐的时刻,人们都忘却了世间的巧诈烦忧,如此一来再苦的日子也充满了欢乐。 有人说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是一种消极的行为,而且我辈乃是凡夫俗子,岂能仿效之。当然你如果智商不敌而且又有钱,日子还过得充满阳光,我深表仰慕和为你祝福。可现实就是现实,人生很难有人有过人的本领挣回金山银山。但即使你真挣回了金山银山,也并不见得就真的幸福快乐,人生传说有108种烦恼,更别说是人生的三大不幸(幼年丧

2020年白居易的古诗大全

白居易的古诗大全 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白居易的古诗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忆江南·江南忆》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6、《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8、《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9、《长相思·汴水流》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10、《宫词》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白居易《草》原文、译文与赏析

白居易《草》原文、译文与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又名《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自幼聪慧过人,传说始生就会说话,能认识“之无”二字,五六岁就能懂得声韵,十五岁就能做诗作赋。十七八岁时,曾一次携带着自己作的诗文到长安,特意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见他年轻,起初瞧不起他,一眼觑卷上的名字“居易”二字,便戏笑他说:“居易、居易,长安米价昂贵,恐怕居住下来大不容易”。可是当他翻阅到白居易的诗卷第一篇正是《赋得古草原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特别其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顿时吃惊,非常欣赏称赞,慌忙改口说:“有才如此,能作这样的诗真是难得,那就在长安居易不难了”。于是设宴款待,多方宣扬,白居易的声名大振。 〖译文〗 茂密的野草布满了原野, 他们每年都秋天枯萎春天繁荣。 纵然是燎原的烈火也不会把它烧尽, 等到春风吹拂它有重新萌生。 【注释】本诗又题《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又送”两句诗意,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简析】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全诗结构严紧,格调清新,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点评〗 此诗直观是对自然演变的描写,但含意深刻,常用以比喻进步的东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谪仙”李白 诗酒人生 悲情人生2

论文提纲 “谪仙”李白——品诗悟人生 李白的一生是洒脱浪漫的一生,也是无奈悲情的一生。他擅长表达胸中炽热的情感,突出表现自我的傲岸豪迈的性格,如大河奔流般表现自己的悲伤愤怒、希望和失望,但他并不快乐,他的人生是悲情人生。 一、豪迈奔放的浪漫特质 李白诗歌最具鲜明的风格特点是:是喷发式的,他感情的表达往往是一泻千里、喷涌而出的,表达的豪迈中隐隐有一种苦闷和哀愁。风格即是人,他的诗风恰好是他性格体现,他要冲决束缚追求自由,因为胸中有豪迈奔放如火焰般的激情,这种激情无处宣泄,只好在他的诗里自由挥洒,于是造成就了他浪漫奔放的诗风。 二、狂放不羁的自由精神 李白的诗让人联想到自由的激情,他的诗处处有激情。他向往雄壮有力的事物和广阔天地,他想冲破羁绊,远离世俗,神游天地。然

而他的人生不如意。从他的诸多诗中我们都能看到一颗自由奔放,激情飞扬的诗心。在诗中他的自由自在的人生追求展露无疑,他心无羁绊。也许他不甘心走放情山水这条路,李白才华横溢,素有远大抱负,而朝政昏暗,使他一生不得志,他只能把这种失志寄托在诗里,他的诗就是他自由精神的充分展现。 三、豪放不快乐潇洒露悲情。 李白极具才华,有远大的政治报负,却得不到重用。可以说,他是失望的,他是愤慨的。他只能在诗和酒中得到释放,得到解脱。他想喝醉,然而酒只能给他带来更深的苦闷、更大的失落;只能是对生活的更彻底的失望。所以他只是在醉酒之下狂歌且舞。他想喝醉以后便忘记一切,将所有的不满和愤慨都发泄出来,然而现实的残酷只能给他带来更深的刺痛。尽管我们都能看到了李白的潇洒飘逸、狂放不羁,可他的背影是落寞的,步伐是孤单的。他从不掩饰自己,那悲怆,那人生的失意只能到诗中、酒中去释放,去解脱。 李白的一生其实就是一幕悲剧人生,只不过他悲伤,却不沉沦;借酒浇愁,却并不醉生梦死;李白的一生也是单纯的一生,快乐简单;李白的一生是梦想主义者,可现实让他失望。李白不懂得人情世故,他还没有被俗世的污浊侵染。他的生命中还保留着那种朴质无华的天性和那种可爱的纯情,但黑暗复杂的社会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理想的幻灭让他陷入极大的失望之中。 总之,李白的一生洒脱、浪漫,他的诗歌把自己的傲岸豪迈的自我性格表达的淋漓尽致,但悲伤愤怒、希望和失望却是他人生的主

白居易诗12首带拼音

卖m ài 炭t àn 翁w ēng 白b ái 居j ū易y ì · 唐t áng 朝ch áo m ài t àn w ēng , f á x īn sh āo t àn n án sh ān zh ōng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m ǎn mi àn ch én hu ī y ān hu ǒ s è , li ǎng b ìn c āng c āng sh í zh ǐ h ēi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m ài t àn d é qi án h é su ǒ y íng ? sh ēn sh àng y ī shang k ǒu zh ōng sh í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k ě li án sh ēn sh àng y ī zh èng d ān , x īn y ōu t àn ji àn yu àn ti ān h án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y è l ái ch éng w ài y ī ch ǐ xu ě , xi ǎo ji à t àn ch ē ni ǎn b īng zh é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ni ú k ùn r én j ī r ì y ǐ g āo , sh ì n án m én w ài n í zh ōng xi ē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pi ān pi ān li ǎng q í l ái zh ě shu í ? hu áng y ī sh ǐ zh ě b ái sh ān ér 。 翩翩两骑来者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sh ǒu b ǎ w én sh ū k ǒu ch ēng ch ì , hu í ch ē ch ì ni ú qi ān xi àng b ěi 。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y ī ch ē t àn , qi ān y ú j īn , g ōng sh ǐ q ū ji āng x ī b ú d é 。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b àn p ǐ h óng sh ā y ī zh àng l íng , x ì xi àng ni ú t óu ch ōng t àn zh í 。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bái 白 jū 居 yì 易 : chánɡ 长 hèn 恨 ɡē 歌 hàn 汉 huánɡ 皇 zhònɡ 重 sè 色 sī 思 qīnɡ 倾 ɡuó 国 , yù 御 yǔ 宇 duō 多 nián 年 qiú 求 bù 不 dé 得 。 yánɡ 杨 jiā 家 yǒu 有 nǚ 女 chū 初 zhǎnɡ 长 chénɡ 成 , yǎn ɡ 养 zài 在 shēn 深 ɡuī 闺 rén 人 wèi 未 shí 识 。 tiān 天 shēnɡ 生 lì 丽 zhì 质 nán 难 zì 自 qì 弃 , yì 一 zhāo 朝 xuǎn 选 zài 在 jūn 君 wánɡ 王 cè 侧 。 huí 回 móu 眸 yī 一 xiào 笑 bǎi 百 mèi 媚 shēnɡ 生 , liù 六 ɡōnɡ 宫 fěn 粉 dài 黛 wú 无 yán 颜 sè 色 。 chūn 春 hán 寒 cì 赐 yù 浴 huá 华 qīnɡ 清 chí 池 , wēn 温 quán 泉 shuǐ 水 huá 滑 xǐ 洗 nínɡ 凝 zhī 脂 。 shì 侍 ér 儿 fú 扶 qǐ 起 jiāo 娇 wú 无 lì 力 , shǐ 始 shì 是 xīn 新 chénɡ 承 ēn 恩 zé 泽 shí 时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_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赏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_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题材:五言律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南朝梁元帝《赋得兰泽多芳草》诗是现存较早的;;赋得体;;诗。而;;赋得体;;之大兴是在唐代,以后历代沿用。试帖诗比一般的赋得体要。 2.离离:青草繁茂的样子。 3.远芳:广远的草原。 4.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5.王孙:公子王孙。此指所送之人。 6.萋萋: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这是作者十六岁所作。本来只是练习应试的习作,但因作得好,

便成了他的成名作。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作者初进京城,携诗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借;;居易;;之名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待读其诗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遂广为延誉。按;;赋得体;;的标准,此诗之结构可谓严谨妥当:前四句写;;原上草;;,后四句写;;古道送别;;。然而此诗之佳处远不止于此。其为名作,实因意胜──赞美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 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这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而且还写出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野草离离,生生不已。离离是生长的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然而永恒的生命并不是在平庸中延续的。诗人把它放在熊熊的烈火中去焚烧,在毁灭与永生的壮烈对比中,验证其生命力之顽强。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执著不移;侵古道、接荒城则言其无所不往,势不可阻。诗的前四句侧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如此的野草,才有资格成为宇宙间一切生命的象征,才拥有值得人赞美的生命意义。尾联扣送别之意,;;又;;字暗示离别

白居易的名诗

白居易的名诗 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1、《大林寺桃花》描写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忆江南·江南好》描写春天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 4、《赋得古原草送别》送别诗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 5、《琵琶行》唐诗三百首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6、《钱塘湖春行》描写春天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观刈麦》描写夏天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 8、《忆江南·江南忆》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9、《采莲曲》爱情诗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

白居易岁晚旅望赏析翻译

岁晚旅望 唐代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万物秋霜能坏色, 四时冬日最凋年。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 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这是一首关于:的诗 翻译 赏析 个人作品 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从而 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蜗 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白云泉》白居易唐诗鉴赏

《白云泉》白居易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白云泉》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之作,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借此诗来表达诗人在任苏州刺史期间,渴望能早日摆脱世俗的一种坦荡淡泊的情怀。 【原文】 白云泉① 天平山②上白云泉,云自无心③水自闲④。 何必⑤奔⑥冲山下去,更添波浪⑦向人间! 【注释】 ①白云泉:天平山山腰的清泉。 ②天平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 ③无心:舒卷自如。 ④闲:从容自得。 ⑤何必:为何。 ⑥奔:奔跑。

⑦波浪:水中浪花,这里喻指令人困扰的事情。 【白话译文】 天平山白云泉边是那样清幽静谥,天上的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山上的泉水淙淙潺流,从容自得。我问泉水,你既然在这里如此闲适,何要奔冲山下去,给原本纷扰多事的人间推波助澜? 【创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至二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政务十分繁忙冗杂,觉得很不自由。面对闲适的白云与泉水,对照自己“心为形役”的情状,不禁产生羡慕的心情,自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思想则逐步增加。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到“公私颇多事,渴望能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故而创作这首诗来抒发自己情怀。 【赏析】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

浅谈李白与酒

浅谈李白与酒 【摘要】若论酒中仙人,当之无愧的自然是诗仙李白。李白一生放荡不羁,诗作甚丰,他大多数的传世名篇都是在半醉半梦中写就的,他一生以酒会友,以友舒怀,以酒为朋,嗜酒如命。他借酒助兴,酒中作诗,诗中有酒,酒诗颇具深意。李白将人生体味诉诸于酒,由酒来激发,以诗来张扬,诗歌因奇绝的想象与酒的醇香而获得了生命的品质。他将酒与诗的完美结合,以瑰丽肆意谱了一曲“酒神颂”,把整个盛唐带上了浪漫主义的巅峰,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千年不衰。本文就其酒诗进行分类探讨,寻找其诗酒诗创作的思想很源、人生价值取向及酒诗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酒诗送别郁结糊涂豪情太白精神 一、别友酒诗 古人与友分别时,均要饮酒设宴,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祝愿等思想感情。李白将离别的心情倾在酒杯中为友人壮行,如《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此诗饯别风格平淡、自然朴质。天宝三年,由于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生活使他看清了朝廷的腐败,常醉酒狂放,被玄宗疏远,最后不得不自请放还。次年,与杜甫第二次分别时,做《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中别后重逢,又举杯相送,表达出了人生

的悲欢离合,感慨世事艰辛。开元二十七年,李白过襄阳与自京放还的孟浩然相见时所作《赠孟浩然》。其中孟把酒赏月,常常醉于月色中,盛唐的繁荣激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科举的失败造成政治上的失意,最后归隐。这同样是李白的人生写照。在开元年间第一次到长安求仕,同样失意而归,最后寄情山水,不得不漫游祖国的江河山川,虽已是“文窃四海声”,但却落得“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中。 二、糊涂酒诗 当李白历尽沧桑之后,就会在酒中思考现实,追求人生的契机,产生了难得糊涂、及时行乐的心理思想。这偏重于消解不快,平衡心理。首当其冲的是《把酒问月》。此诗饮酒问月,与苏轼的《水歌调头》风格相似.。在广袤的时空中思考宇宙人生:何时有月亮?想象嫦娥与谁为邻?从而发出了宇宙之恒、人之渺小:今人古人皆流水!获得了精神上的升华与自由。对自身一定的解脱。故有“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的感慨。 又如《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写自己因李璘之事长流夜郎。“借巴陵无限酒”醉倒在洞庭湖的秋天,淋漓尽致表露出内心的悲愤苦闷,报国无门,就抚平了作者苦痛与创伤。 在李白传世名篇《行路难》中,对历史的观照中重新发现现实,从而发出了“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李白的诗酒情结

李白的诗酒情结 仲伟玉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号称“斗酒诗百篇”,一生中与“酒”相伴,创作了大量与“酒”有关的诗歌,他的诗与酒往往是一体的,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他的诗歌始终洋溢着一种浓郁的酒香。 一句“与尔同消万古愁”,痴迷了几代豪杰,“举杯邀明月”的意境,醉了整个世界。李白一生爱酒,就如热爱诗歌一样。他的诗词沁满酒的浓香,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又如《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如《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在以上李白的诗歌中,都溢满、荡漾着酒的醇香。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李白被后世尊为诗仙,而此《将进酒》一诗,则是太白借酒消愁、以酒抒愤的名作!

古典诗词鉴赏: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赏析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注释】 (1)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前四句都是三言,由七言绝句的前两句折腰而成。后两句仍为七言,有明显痕迹,表明是从七言绝句演变而来,用首句花非花为调名。 (2)来如:来时。 (3)几多时:短暂美好的。 (4)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5)朝(zh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赏析】 白居易既然号香山居士,所谓居士,是在家修菩提果,行菩萨道之人,古此词又不得不从白居易的身份考虑。 花非花:其实说的是自然界的真实状况,是对修行证悟的最好说明。也就是说花的长成,并不是因为人们给他们命名为花而长成。就像你的名字,并不可代表你这个人。而是人为的一种称呼。而这种行为在修道之中,被称为污染了人心。 雾非雾:同上。前一个雾如果指的是雾这个自然现象,那么显然不是雾这个大家所认为的汉字。 来如春梦几多时:所以下面这句正好点名了的心思。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更是在体悟到人生,明白了花非花,雾非雾这个道理之后,对自己的之前,以及对仍未明白的人的一种感慨。 去似朝云无觅处:同上。人来人往,人生苦短,命运多舛。你的今天是手足俱全的人,死了之后,就是一堆骨灰。这就是体悟到的世事无常。一切色相皆是空的感悟啊。一颗真心,谁能解?来如春梦兮去似朝云。 【赏析二】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

白居易的诗词全集

白居易的诗词全集 的:《村夜》 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麦花如雪。 白居易的.诗词:《秋思》 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白居易的诗词:《宫词》 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白居易的诗词:《采莲曲》 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白居易的诗词:《观刈麦》 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的诗词:《》 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的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的诗词:《忆江南·江南好》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的诗词:《暮江吟》 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的诗词:《大林寺桃花》 年代: 唐作者: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酒人生作文800字

诗酒人生作文800字 酒,观之如西湖之水——清纯浓郁,闻之如兰桂之息——沁人心脾,难怪古人云:酒不醉人人自醉。人们喜爱饮酒,而诗人为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没有人会对这位寄情山水田园的诗客感到陌生,他不但诗写得妙,而且酒也饮得出色,于田园中躬耕自乐,再于凉亭中品酒写诗,陶潜因此得以在不安的社会里活出恬淡。“樽中一杯酒,篱下诗两首”,陶潜总是把酒香注入诗魂里。品他的诗犹如品葡萄美酒,幽香醉人。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相对于陶潜的独酌,杜甫则更喜欢与友人共饮美酒。酒于杜甫是一种解脱。生活在山河破碎的时代,杜甫心欲碎,忧愁几乎冲破胸口。是酒,支撑着他,又是酒,折磨着他。于国的忧思,他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来让自己忘却现实,借诗来抨击丑恶世态,给自己构建心之圣地。品他的诗犹如品烈酒一般,能警醒人。 古之英雄,于酒最狂热的莫过于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人们只知李白为“诗仙”,却不晓其亦为“酒仙”,但闻“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还。天子呼来不上殿,自称臣是酒中仙”。人们不解正是“酒仙”造就了“诗仙”太白。于酒,李白是刻骨铭心的那种爱,因为酒,李白丢了仕途,丢了一切甚至生命。而唯一未丢的只

是诗。“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少年李白文武双全,父亲寄了很大希望,可谁知仕途之门总是向他紧闭着。现实中施展不了抱负,李白毅然选择在酒中寻、诗中找。是酒,塑造了飘逸的李白,又是酒,吞噬了无敌的“诗仙”。李白的诗中既有现实,更有理想;既有快乐,更有忧思。品他的诗,尤如品鸡尾酒,能尝到百味人生。 一杯酒,一首诗。诗人在写诗的同时,把酒的馥香注入诗中。因为酒,诗能醉人;因为诗,酒更迷人!

酒诗

描写酒的诗句 《问刘十九》白居易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新丰主人储光羲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少年行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客中行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高适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燕飞。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赠卫八处士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晨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白居易唐诗赏析:《长相思》

白居易唐诗赏析:《长相思》 《长相思》 白居易唐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赏析】: 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因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 山而生愁。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 (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 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但同样汴水、泗 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爱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即使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还是一片痴情,终难忘怀,于是就在下阕抒发 了自己的相思之痛。两个“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这种情感 的强烈,只有到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不过那与不过是个空想,无奈啊,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只能倚楼而望,回忆昔日的欢乐,来遣散心中 的郁闷罢了。可大家想一想“月明人倚楼”,想象皓月当空、独自倚 楼远望这样一幅画面,是怎样的意境啊。 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 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更加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这篇作品是中唐时期比较正规成熟的词作。形式虽然短小,但它 却用回环复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个间歇终点

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 得更加淋漓尽致。 “月明人倚楼”,想象皓月当空、独自倚楼远望这样一幅画面, 觉得更有意境。 “长相思”为词牌名,但本词内容与此密切相关。词分上下两阕,格律和字数一样。每阕四句,押平声韵。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 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 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 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 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 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 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心弦。

浅析陶渊明和李白的诗酒风流之异

浅析陶渊明和李白的诗酒风流之异 在李白的作品中,我们时时可见陶渊明和李白的渊源关系,或者表达对陶 渊明的推崇:“陶今日日醉,不如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 窗下,自谓義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戏赠郑溧阳》),寥寥数语,便生动地画出了陶渊明的性情爱好、精神风采;或者引用陶渊明之轶事诗文,如“安能摧没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 抱琴来”(《山中下幽人对酌》)。综观陶、李二人之行为处世和作品,二人确有许多共同之处,如他们的思想中都充满儒道色彩,都有队权贵的傲视的一面,都好自然,追求本真,都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们都好酒吟诗,以诗酒 谴性抒情。此外,前人对他们都有“真”的评价。如《宋书·陶潜传》称其为“真率”,萧统《陶渊明传》称其“任真自得”、“真率如此”,在《陶渊明 集序》中又评曰:“论怀抱则旷达而且真”。而杜甫则以“嗜酒见天真”(《寄李太白二十韵》)评李白,皮日休在《七爱诗》中称李白有“真效”。《原诗·外篇》中说:“作诗有性情,必有面目,……而面目无不于诗见之。其 中有全见者,有半见者,如陶潜、李白二人是完全达到了”真“。但二人在同 之中任然存在很多差异。 “隐“之差 陶渊明处世行为方式最大的特点是“隐“,即最终选择了隐居田园的生活 方式。而此前他曾三次徘徊于仕隐之间,直到最后辞去彭城县令。这是陶渊明 与官场彻底的决裂,也是经历人生和看穿官场后的大彻大悟,故其能以恬淡宁静、平和冲远的心态归隐田园,亲和自然,亲和田园,陶然自乐成为真正的隐士,所以,他被称为”古今隐士之宗“。陶渊明是田园诗酒结合的典型,是中 国文人中真正的隐士,有别于在江湖而心怀魏阙的假隐士。“少无适俗韵,性 本爱丘山。误落网尘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反映了他与官场浑浊,黑暗的不合。因此,他能安心归居,乐于田园,这是人的一种向往自由、脱却 羁绊、热爱自然的本性的回归,也展示出一种人生自在价值取向。 相较而言,李白向往隐居,且一生不断有隐居的生活,如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出暑后在湖北安陆、山东,以及五十多岁在时暂隐庐山。归隐似乎成了李 白人生最终的归宿。但实际上李白的用世之心很强烈。李白向往的是功成身退 的道路,然而他始终未能从用世之心中超脱而出。因此,他的隐是暂时的。“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赠韦秘书子春》)、“待吾尽节报明主,然

唐白居易经典诗歌二十首

唐白居易经典诗歌二十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1.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 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4.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6.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8.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9.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0.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11. 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12.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13. 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14. 浪淘沙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5. 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6.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中国吟酒古诗词全集

中国吟酒古诗词全集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哟哟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在用相存。契阔谈谦,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

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少年行》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客中行》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赠卫八处士》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诗鉴赏 明朝钟惺《唐诗 归》云:“看古人轻快诗,当另察其精神静深处。如微之‘秋依静处多’, 乐天‘清冷由木性’、‘恬淡随人心’、‘曲罢秋夜深’等句,元白本色几无寻 处矣。然此乃元白诗所由出,与其所以可传之本也。”——题记 白居易 是何许人也?白居易既是唐朝著名的三大诗人之一, 又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 有关白居易的具体生平事迹, 在 《旧唐书》 和 《新唐书》 中有详细记载。 后晋刘昫《旧唐书·元稹庞严附白居易弟行简敏中附》云:“白居易,字乐 天, 太原人。 ”北宋欧阳修与宋祁 《新唐书·武李贾白》 云: “白居易, 字乐天, 其先盖太原人。 ”我们由此可知白居易是今山西太原人, 然而到其曾祖父时迁居 陕西下邽,事实上是河南新郑生长人氏。 唐朝白居易生前官拜翰林学士和左赞善大夫, 并且素有“诗王”与“诗魔” 之称。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因而合称为“元白”;又因与诗 豪刘禹锡齐名,故而并称为“刘白”。因为“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所 以“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稹卒又与刘禹锡齐名,号‘刘白’”。 唐代白居易在诗歌 创作上,不但题材广泛而形式多样,而且语言平易通俗便于传播。白居易代 表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和《琵琶行 》等诗歌,并且著有诗文集《白氏长庆集》传世。 清朝彭定求在其 《御定全唐诗》 中作者“小传”里所云: “白居易, 字乐天, 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 校理。 寻召为翰林学士、 左拾遗、 拜赞善大夫。 以言事贬江州司马, 徙忠州刺史。 穆宗初,征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复乞外,历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秘书监 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 刺史不拜, 改太子少傅。 会昌初, 以刑部尚书致仕。 卒赠尚书右仆射, 谥曰‘文’。 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 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