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

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

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
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

《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读书心得

读了《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这本书后,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这是一本对音乐教育,音乐教学和我们音乐教师都非常有意义的书,书中说了一句话“中国音乐教育的进步,离不开音乐教育心理研究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先了解孩子的心理,走进他们的内心,用心施教。这本书介绍了很多案例和分析,我也尝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在教学中确实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音乐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许多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和音乐教师都被当前的一个音乐教育现象所震撼:为什么能够带给人们无限美好与快乐的音乐,在中小学里,学生们却不感兴趣,通过这本书《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让我们深刻反思并重新认识基础音乐教育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影响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学习是一个“内心的旅程”,而音乐素质的形成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然而,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我很少关注学生的想法,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音乐,他们音乐有哪些心理需求,他们能否运用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而对这些问题认识上和研究上的薄弱正是影响我们基础音乐教育质量的因素之一。

书中还为音乐教师提供了很多音乐课中的小游戏,这些游戏都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的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帮助,但是书中提出的观点建议总是有限的,作为一名身处教学一线的老师而言,我们应该在自己的教学中多反思,探究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音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需要扮演好各种不同的角色才能在现在的音乐教

学中得以胜任:1 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用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行为规范塑造学生的良好的审美心灵,教师必须清楚,音乐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2 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学生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音乐才能的发展和身心的健康;3 学生身心健康的保健者:让学生能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师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能通过音乐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健康的人生观生活;4 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音乐教学不光涉及课堂教学,还涉及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音乐教师要将这两个方面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成为学校音乐生活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注意培养音乐积极分子和骨干,更要发挥好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组织观和集体观;5 孜孜不倦的学习者:音乐教师要想把音乐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自己就必须要具备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有强烈的

再学习的意识,在现代这个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时代,音乐教师的知识的容量和质量都是要进一步得到提高的,这样学生在听课时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体系。

这本书还非常系统地在音乐的很多方面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是一本音乐教师不可不读的书。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选题的意义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对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最近在全国正式启动。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此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使我们课改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根据纲要精神出台的《音乐课程标难》,又在音乐学科范围内做了更具体的要求。强调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鉴于我区是这次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特选题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思动和主票观点 (一)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验证性研究 1.验证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实验及时了解课程

标准的适切性,根据实验情况,分年度形成对课程标准的修改建议。2.检验实验教材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教材改革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材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3.检验实验教材在试验区的可行性。教材是否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否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教材内容的组织是否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体验、模仿、讨论的建议。 4.实验教材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实验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生认知发展的适切性研究j实验教材主题式的课程体系、语体风格、呈现方式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 (二)教师培训与提高研究 1.培训内容:设置以问题、专题为中心的结构体系。分解为理论与技能、考察与实践、课题研究三大板块。具体内容包括(回)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2)新课程的教与学;(3)新课程与学生发展;(4)新课程与教师教育;(5)新课程与教学评价;(6)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实施与评价;(7)教学方法的新探;(8)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 2.培训模式:分解为专题培训、反思实践培训、案例式培训、观摩研讨培训、课题研究培训、导师指导培训、学术沙龙培训、网络交叉培训。3.培训目的:(l)被培训者对新课程有着思想上的共鸣与理念上的认同;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6-01-22T11:12:03.84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6期供稿作者:刘玲张金梅 [导读]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职业高中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和教师展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尊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职业高中251700 摘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和教师展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尊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性 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2.对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过杂、太乱、知识无序的情况,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 3.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在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地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4.对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 二、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高中音乐教学对策 1.在教学目标方面。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地、有个性地发展。 2.在教学内容方面。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理解而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现。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的“艺术推进项目”认为:“当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种智能来看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音乐教育就和音乐教育课或音乐技能训练有所不同了。我们应该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并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 4.在教学评价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育方针、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可能的评价技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的评价中非常重视真实测验。 三、结束语 多元智能理论是我国近年来关注的国外教育思潮之一,加德纳把智能定位为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支点;同时提出了智能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我们的教育观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呼唤我们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而随之变化。 总之,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与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融合,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们学生的教学实际、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而服务于我们的音乐教育改革。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导入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导入 武进礼嘉中学戈玉燕【内容提要】:高中音乐欣赏,是一门让学生用情感、用知识体会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课程,要让学生们了解它们、热爱它们、喜爱他们。但是由于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年代和时代背景与现在的时代相隔久远,或是内容上与学生们今天的生活内容“格格不入”,所以就造成了学生们喜欢音乐课,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结合古今、结合综合学科知识,吸引学生去感受、去了解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所以教师从新课一开始的导入就要激起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自己喜欢到你的音乐课堂中来学习。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导入兴趣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动人心扉的。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作为塑造人类美好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是,由于音乐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就不太重视,会出现课堂纪律松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学任务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我认真思考了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音乐课、爱上音乐课,思考过后,我觉得要想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心甘情愿、热情洋溢的跟随你走进音乐课,那么,新课的开端——导入是很重要的。 导入是新课教学的第一步。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环节,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爱迪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学习音乐。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导入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他们所需要的、所喜欢的去设计。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式: 一、故事导入法

江苏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精)

江苏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精神,推进我省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推进,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国力的高度,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要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负责地以实验的方式推进我省高中音乐课程的实施。 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实验是为了尽快改变学校美育薄弱的状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高中音乐课程力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为每个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目标与任务 我省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实验,应在国家对高中课程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下,体现我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并发挥艺术教育的资源优势,努力形成符合江苏省情的、具有江苏特色的高中音乐课程体系。 (一)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目标 我省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面贯彻《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和各项具体要求,探索和总结我省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验的规律、途径、方法、措施,积极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实施,为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用3—5年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我省特色的高中音乐课程实施体系,为高中学生和教师提供和谐发展的平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以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育科研,推出一批中青年教学、教研骨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我省高中音乐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 (二)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1.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全面、积极、稳妥地开展课程实验工作,取得适合我省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课程改革推进经验; 2.确立现代课程观念,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建设符合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的、具有我省特色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整合的课程体系; 3.通过实验验证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和实验教科书,为国家修订课程标准和修订教材提供依据和经验; 4.探索符合高中音乐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新课程改革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 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音乐课堂教学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和反思。音乐教育需要改革,但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以前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准确地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比以前更高,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并且要有把握学生身心变化的能力。并就中学音乐课常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用实例提出了见解和解决课堂教学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及课堂教学观,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问题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指导下音乐课的常态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及在音乐新课程实践。 一、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教学行为的反思。从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课程标准,各地方的课程改革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新的课程标准具有发展性,适合学生新时期发展的不同需要。那末具体怎样实施,就是要通过基层教育者反复思考--实践-修正-再实践的过程。 实行新课程改革后,没有不用多媒体的,歌曲的二部合唱如何处理没有了,启发学生怎样唱出优美的声音不见了,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几乎消失了,教师的范唱少之又少,有的只是热烈的课堂气氛和各种音乐活动,给人感觉像在做秀。每节课的内容都需要多媒体?新课程改革难道只是教学形式的改革?难道常态教学都这样上? 音乐教育需要改革,但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以前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准确地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比以前更高,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并且要有把握学生身心变化的能力,并非部分教师理解的那样,借用现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几点技巧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几点技巧 发表时间:2016-09-07T16:19:22.70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下作者:王双健[导读] 对于我们的音乐课来讲,我们教材中所选取的每一首曲子、每一首歌曲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摘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教学也不例外。如果缺少教学技巧,我们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事倍功半;相反,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了某些技巧,则可能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作为一门美育课来说,音乐教学更应该注重一些教学技巧的使用。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文本中的内容,充分感知其中的情感因素。对于我们的音乐课来讲,我们教材中所选取的每一首曲子、每一首歌曲都是有一定意义的。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在备课时就应该了解这些曲目创作的时代背景,充分领略这些曲目背后蕴含的作曲作词家的情感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音乐课上好。 关键词:教学技巧;情感因素;情境渲染;准确范唱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教学也不例外。如果缺少教学技巧,我们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事倍功半;相反,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了某些技巧,则可能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作为一门美育课来说,音乐教学更应该注重一些教学技巧的使用。本文就试着谈谈这方面的经验。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在教学时,我们都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在备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文本中的内容,充分感知其中的情感因素。对于我们的音乐课来讲,我们教材中所选取的每一首曲子、每一首歌曲都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在备课时就应该了解这些曲目创作的时代背景,充分领略这些曲目背后蕴含的作曲作词家的情感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音乐课上好。 现在电视上有很多音乐类节目,很多人在电视这个平台上能够一展歌喉。我们在观赏这些电视节目时也经常会被感染,比如在某些歌者演绎父母亲情的歌曲时,我们在下面经常会热泪盈眶,被某种情绪感染。这就是音乐中蕴含的情感的力量。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的音乐课要是能够通过情感打动学生,那么,我们的课就成功了一半。因此,笔者在备课环节中,就把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看看如何能够成功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二、授课时中着力加强情境渲染 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融合为一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如果我们能够依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的以及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自觉运用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情境,可以起到增强音乐教学效果的作用。 1.利用影视剪辑技术创设情境 常言道:“触景生情”。创设良好的场景,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音乐的氛围,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我们的音乐教学事半功倍。比如,在进行《义勇军进行曲》的教学时,笔者特意观看了《英雄儿女》的电影,将其中《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剪辑下来,在课上让学生观看,了解这首歌曲创造的时代背景,然后将曲子作为授课时的背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到那个时代,和剧中的人物同悲同乐,共同体验这首曲子的创作过程,效果十分好。 2.教师准确范唱激发学生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进行范唱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因此,笔者就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工作。通常,笔者在教学前都要对照镜子进行准备,感觉准备的差不多了,才允许自己到课堂上给大家进行范唱。在进行范唱时,笔者一般都会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表情和身体动作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一同进行歌唱的愿望。从这个角度来讲,音乐课上如果教师能够以较高的审美角度去理解歌曲的体裁风格、情感,力求歌声规范、流畅,蕴含情感,以此深深打动学生,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那么,这样的音乐课教学效果一定差不了。 3.恰当配舞,音舞结合,以动感情 我们都知道,原始的音乐都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总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等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观看一些节目时,也会发现这样的现象:除了歌唱者个场外,总是有一些伴舞的人进行伴舞。这样的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使音乐更具有动感,让人们不仅享受到美好的天籁之音,还享受到美好的视觉盛宴。因此,如果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将律动、舞蹈和一些动作加进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笔者的音乐课上,常常在范唱时,自创一些舞蹈动作融入其中,或者让同学们进行即兴伴舞,从而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之中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分析音乐元素,深化情感体验 音乐作者往往是通过音乐来向听者传达自己的某些情感,因此,作品中的某些关键乐句和音乐高潮之处,往往是作者炽热情感喷发的火山口。如果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正确分析、把握,强调音乐元素在关键乐句和音乐高潮处的表现作用,引导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和碰撞,是深化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它能使学生在内化和吸收中,迸发出强烈的情感火花。如,在教授国歌时,笔者就紧紧抓住关键乐句,巧妙设问: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深深思考,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去进行独立思考,从而理解到当时中国人民那种愤怒的为国担忧的期望抗战的强烈感情。之后,继续深入,从歌曲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歌曲是怎样来表现这种感情的”?最后,指导学生在歌唱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爱国热情。 总之,音乐教学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这些技巧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而在所有的教学技巧中,调动情感,让学生进行切身的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最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65900)

对当前高等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18121131.html, 对当前高等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作者:徐显辉 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05期 近年来,我国的音乐教育教学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与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分不开。这主要包括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以及教研机构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初步建立,从内在改变了以往没有专门机构提供宏观调控的现状;全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教学人才,提高了素质人才的发展空间;引进国外优秀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课间活动,不断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此外,音乐教育科研建设、音乐的教材、教学器材设备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创新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难发现,各地的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音乐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先行学科之一,各种新理念、新教材层出不穷,让一些音乐教师颇有应接不暇之感。笔者结合近年来音乐教学实践,谈一些新思考。 一、我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突出问题 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艺术课程教育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不但艺术教育课程需要改革,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更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基于我国艺术教育现状出现的新问题,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本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的音乐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艺术教育工作。近年来,我国各艺术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艺术师范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结合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不难发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能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是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就会感觉到所学知识无法运用到基层音乐教学中。这也说明了培养出有全面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学生自主学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原因则与学校艺术教学课程设置与制定的培养目标分不开。此外,音乐教育教学事业很多方面只是停留在外在形式上,音乐教育在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学生个体的自由发展方面都达不到全民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音乐教育的专业化要求,与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严重违背 我国音乐教育教学存在的又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方面,大都倾向于专业化,而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要求。因此,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方面,教师注重专业机构所传输的专业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目的和要求的专业化,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基本要求;教材选定以及编排方面注重逻辑上的规定,与音乐教育教学本身的创造性相悖,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传输,忽视了教育教学过程的演变;注重教师的专业主导灌输,忽视学生的个性接受;

音乐教学改革实施计划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计划 南墅中学程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纲要精神,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师观念,培养具有新教学理念的教师队伍。 二、实施目标 1、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开展课改实验,将《音乐新课程标准》和初中新教材从2012年9月起在全校初一实施。 2、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探索与县情、校情相符合的课改道路。 3、探索适合音乐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造就合格师资 4、积极探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实施容 1、解读和试用新课标:

a、学习领会音乐新课标在三个层面的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以及教学领域的四个方面: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b、明确目标更新教师观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 2、实施新课标中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研、教改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以音乐课程改革为核心,改革并不断完善教研、课改,以教学改革为中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大胆创新、不断完善。 3、执行新课标过程中评价机制的研究。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通过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充分认识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材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完善评价机制,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刻变革。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浅谈高中音乐教学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浅谈高中音乐教学 九五年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出版以来,全国高中普遍开设了音乐欣赏课。对欣赏教学的研究也日益深化,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在逐步提高。这里,我们就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有无抽象思维的必要 音乐欣赏是否需要给抽象思维留有位置?对这个问题,有些中学音乐教师的认识是不确切或不明确的。他们通常把学生失去欣赏音乐的兴趣归咎于用抽象思维的方式思考音乐,认为欣赏音乐只是感性体验的事,中学生年龄段不适宜讲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学应突出直观性。他们讲述音乐喜欢从标题着眼,把想象中的视觉形象描绘得有声有色,或者讲一个天花乱坠的故事,让学生按图索骥。 苏联教育学专家、心理学家赞科夫认为,现代心理科学并没有为“儿童思维要具体”的结论提供任何根据。他并不否定直观在小学生思维中的巨大作用,但他认为不能把直观形象的表象看作是学龄初期儿童思维的主导成分。相反,他指出只有抽象和概括方面的进步,才能首先表明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里所发生的变化。小学生尚且需要克服思维中固有的片面性,高中生为何就该在音乐科学中轻视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呢?

诚然,形象思维是音乐欣赏的重要思维方式,人们欣赏音乐时往往不很明确但却敏锐地感到音乐形象中有某种东西、某种意义打动和吸引自己,这是一种美感的直觉能力。但这不等于说音乐欣赏只需要单一的思维方式。思维科学告诉我们,抽象与形象两种思维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结合为用的,扬长避短,各显其能。其生理依据是人类左右脑半球之间有两亿条排列得很规则的神经纤维,每秒钟之内可以在两半球之间往返传输四十亿个神经冲动,共同完成思维活动。 二、如何看待审美的主观性 俗话说,趣味无争辩。一位中学音乐教师在黑板上抄了一个公式:审美逻辑=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另一位老师给中学生听各种管弦乐器演奏的音乐后让他们 描述音色感受,结果如其文章所写:“由于听觉上的差别,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主观评定’。”这一切似乎告诉了我们,审美感受是纯主观的,欣赏音乐本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到审美个性的存在,这丝毫没错。问题在于,如果音乐欣赏中根本不存在审美评价的客观标准,唯个人对个别音乐作品的体验为是,那么,音乐欣赏教学岂非在浪费时间? 音乐作为审美对象,并不是一种清晰可辨的物体,也不像理论文章中的概念、范畴那样具有逻辑的严格规定性,它

中小学音乐课程革新

中小学音乐课程革新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的倾向,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以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往往在实践中变成了非中小学的、非音乐的教育。现代社会,音乐正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文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同时,我国的音乐教育基础不高,发展失衡,尽管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仍存是着的。 在上述问题中,虽然有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这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我在实习期间做了很多关于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了解,例如;音乐教育的管理和管理队伍不健全,开课不平衡,有的还很低,对音乐教育认识不科学不全面,教师素质低,具体表现在,并不是没有音乐课而是音乐课被文化课教师占用,文化课教师还嘲笑着说“音乐课没有用,就是带孩子们唱歌,还不如让学生多学点知识”。其实,学生都很渴望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只不过,音乐课时间被文化课教师给占用了。还有就是音乐专职的教师学历低,口头上说的多,学历高的音乐教师真正在音乐课上投入却很少,在实习期间我了解到。音乐课上,音乐教师还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授课,音乐课不用琴,唱几句就自习了,对工作不认真等等。这些都是很严重的问题。

教材编写具有两个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要依据,具体到中小学音乐教材,前者则主要表现为以音乐学习的主体——中小学生为中心,后者则是以教师为中心。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各种版本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不断的进行改革和修订,无论从教材编写上,还是教材的质量上都有很大的革新和提高,但整体来说,仍是在传统专业音乐教育教材体系的束缚下,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的选择都没有突破,没有创新,教材封闭、刻板,理性化,专业化,而忽视了音乐教育自身的特点。 我们要改革传统的音乐教育手法音乐教育长期受专业音乐教育的影响,过于强调音乐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专业性较强,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的理性化色彩浓厚,忽视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愉悦性。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喜欢音乐而对音乐课没有兴趣。 现代社会,音乐正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文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本着让每一个爱好音乐的人都能学习到音乐知识的原则;我们更要认真学习,认真研究,努力探索,音乐教育期待着我们探索出更多的音乐教育方式,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理念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理念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在课改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明白了课程改革归根结底就是要改革教什么、学什么。在课改实践中,我感受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那一点一滴的积累是智慧的结晶,是在以后教学中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一、更新观念,转变思路 有人说:“换教材要换脑筋”,在我看来,面对新事物,最重要的就是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新的课程标准已代替了旧的教学大纲,新的教育理念已代替了传统的教育思想,新的学习方式已代替了以往的接受学习,我们应关注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1.以往的音乐课过于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与音乐技巧的训练;现在的音乐课强调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淡化枯燥的技巧训练。 2. 以往的音乐课以教师为主,教师是领唱,学生是合唱者;现在的音乐课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淡化教师的权威指挥作用。 3.以往的音乐课以“一教一学”“一问一答”“一说一听”为教与学的方式;现在的音乐课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与实践,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4. 以往的音乐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且教材已用过多年,体现不出时代特色;现在的音乐课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有童趣、有美感、有创新,教材令人赏心悦目。 在更新观念,转变思路的同时,我收获了教学中的轻松与快乐,体验到了课改所带来的益处,同时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音乐课堂的美与愉悦,在这自由、轻松的空间中,我和学生共同享受着成功的乐趣。 二、真诚用心,以心换心 “孩子,你们真的很聪明,你们真行。老师相信将来的作曲家、作词家就在你们当中。”“同学们只要稍稍努力了,你们都会做的最好。”“老师喜欢你们每一个人,你们的微笑是最好的,如果你们也喜欢老师,也笑一笑,好吗?……” 其实教育教学中的真诚就体现在课堂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课改强调师生交往与互动,平等与交流。这交往、交流来源于教师真诚的语言、关爱与鼓励,这互动、平等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真心、诚心、爱心。 只有对学生充满了爱,才会对教学用心,对课改用心,对自己的事业用心。课改过程中,每个人都是探索者、研究者。对于课改我们可以去摸索,可对学生的用心、关心是最可宝贵的,这是来自教师内心的、真挚的情感,有了这种内在支持,教学才会更加吸引学生。 对学生用心换来的是学生对音乐的喜欢,对教师的喜欢,对音乐课的喜欢。这就是成功,这一点一滴的成功快乐就是教师用心的回报,真诚的结晶。 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1.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在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如同一首歌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歌词,同一首歌可以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以有多种理解。《在动物园里》一课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前提下,可以自己创编歌词。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创编

谈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谈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被音乐教师们所理解和接受,并实践于各自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行动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的特性”,我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大的冲击,也真正体验到了新课改带来课堂的新气象。 一、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理念实际上就是改变传统教学的灌输式、一言堂的强制或僵化的教育,建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积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综合其他学科,穿承多元文化,”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机能发挥出来。 1.转化教学角色。 教学角色的转化,把原来课堂上教师教的主体地位转换成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的参与教育过程,最大限度的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逐渐的形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培养他们注意倾听,喜欢提问,独立思考,善于联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必然条件,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而音乐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在音乐中有学唱新歌、学习乐理、乐器演奏,欣赏音乐等教学内容,这些教学活动内容,无不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

3.更新教学方式。 为了使音乐知识能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的教学观念要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要更新。一方面,我们要教学生音乐知识的用途,另一方面也要教给学生装获得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到知识并注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为学生今后热爱音乐,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音乐课绝不能就音乐学音乐,一定要把它看成是音乐文化的传承。 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和社会的一体化都呼唤创造性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的范围,还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意,使他们的个性化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通过生动活泼又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创编活动,并从中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 1.自填歌词,让学生感受创造的乐趣 在教学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歌曲,让学生重新填词,或少量的改写歌词,有利于提高学生装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唱具有京味的《唱脸谱》后,我对学生说:“唱”脸谱,只要能够把脸谱唱出来他就是一门艺术,不一定说非要唱有京味的脸谱,并把“唱脸谱”的歌词套用学生们都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的选段,来给他们做示范,鼓励学生用他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摘要音乐欣赏是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天地,通过欣赏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高中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欣赏作为一种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也就在教学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利用针对式欣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的人,做音乐的“主人”。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欣赏音乐教育 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与改进,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面对高考大关,高中生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音乐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压力,在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高中生的音乐认识还处在发展阶段,虽然他们比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生活阅历限制,他们的认识具有片面性。所以,高中音乐教育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力。其实学会欣赏也正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正如美国音乐家莫塞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①而我们的音乐课堂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成为音乐的“享用者”,即“音乐欣赏是一切音乐教育的中心动力和真正目的。”②也就是说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起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在这时,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承担起引导的责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一、引导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体 现在的课堂已经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模式,而 是注重于师生间的互动。特别是在高中教育上,面对一群已经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有自己观点的高中生,他们刚升入高中,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具体我门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听” 在对一个作品了解之前,“听”是关键的一步。老师可以利用预先提问法提出问题,例如,这部作品的速度怎么样?它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听后有什么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思维变得积极主动。 (二)“唱”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是唱主题也是欣赏作品中必要的阶段。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引导学生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形象,把学生的自主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例如,《音乐鉴赏》第一章的第一节《音乐人生》,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草原放牧》,学生在听完一遍后对这段音乐的第一主题印象较为深刻,那么就可以指导学生哼唱这一主旋律,帮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 (三)“想” “想”是指在欣赏作品的是后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这也是音乐欣赏中不可缺少的一步。通过音乐欣赏过程中“想”的参与,能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拓展视野,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第一节中的歌曲《长江之歌》,学生对这首歌已经教为熟悉,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时闭上双眼,用心聆听,并且展开想象,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想象的广阔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四)“说” 从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上来说,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乐曲做出的某种抽象之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一堂课上既

浅谈对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的认识

浅谈对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的认识 一、音乐鉴赏的模块功能和价值 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是能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高中学生,更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教材中《音乐鉴赏》的框架:共有18个单元,36个课时。 框架思路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价值观。既强调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弘扬,又重视对世界音乐的了解;既强调对传统音乐的继承,又重视对现代音乐的学习;既重视艺术性,也关注流行性。 二、音乐鉴赏的内容标准 详细地规定了学习音乐鉴赏的方法与步骤,最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这也是我们正确把握课标方向的准绳。 课程标准的内容共有11个要点, 1、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从中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增进对音乐的热爱,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 2、能够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欣赏中外作曲家的优秀音乐作品,感受、体验其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等。 4、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 5、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了解西方音乐不同发展时期的简要历史。 6、聆听有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认识了解中外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况,并能对其做出评价。 7、能够联系姊妹艺术或其他相关学科,对所聆听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文化特征作比较,并进行综合评论。 8、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能够对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有基本的认识。 9、能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对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或社会音乐生活现象做出恰当的评价及选择。 10、能够借助乐谱熟悉音乐作品的主题。 11、能够在电脑上应用相关软件欣赏音乐,并能够通过互联网搜寻和下载音乐资料。 三、音乐鉴赏的特点 1、突出对各种音乐风格的把握和提炼,以点带面,从小见大。 2、开放性的学习,注重实践,使课堂延伸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3、每个单元都设计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浅谈对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浅谈对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内容摘要: 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课程改革,对于我国普通音乐教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是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而提出的。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这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关键字:音乐教育基础改革现状分析 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课程改革,对于我国普通音乐教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是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而提出的。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这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一、对现今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 1、教育思想 以升学为目标的非普及性音乐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国家对美育的重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进入了

恢复和发展的新阶段。部分地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努力下,学校音乐教育工作逐步得到了加强。但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学校仍不够重视,学校领导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不足,大部分的领导在乎的往往是主课,将主课摆在首位,欠缺考虑音乐的教育作用。现今音乐教育,音乐的理论知识较为欠缺。 2、师资队伍建设 据调查,现今很多学校,都是一个学校一位音乐教师,这是较为严重的状况,要跟上现代的教学脚步,必须要在师资队伍上下足功夫,特别是较为有特色的学校,在师资队伍上是主课教师与艺体类教师并存的,而且要全面和谐发展,这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才能得以全面。 3、教学设施 现今,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教学设施,音响设备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部分学校有了像某些小学那样的教学设施。除去家庭较为好的可以有经济条件去外面的培训机构学习音乐外,很多家庭都承担不起费用,但是在学校里大多数学校都有多媒体设备,老师一般都是使用多媒体教学了。 4、教学模式 现在农村学校音乐教学大都是单一的以教唱为主的教学模式,部分学校有个别音乐爱好者,家中有条件学习的学生都是在校外请的专业老师个别辅导。比如学生家长意识到音乐对孩子具有一定的熏陶才发展起来的,艺术氛围不高,现在这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