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第三章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通过讲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即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核心”、联系和发展两个总特征、三条基本规律和五对范畴等基本理论,使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基本规律,学会用辩证思维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重点:

一、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它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及实质

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质量互变规律,又称质变量变规律,是在事物量与质、量变与质变的辩

证关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指出事物的发展是

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

的统一。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性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所谓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

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仅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

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间、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联系不仅是客观的,而且还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

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

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

2、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是普遍的,但各个具体事物因情况、性质和条件的不同,联系的形式也不同。

事物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的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等等。

3、普遍联系与系统论

科学的发展不断地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现代系统论和系统科学的产生,就是普遍联系的思想走向具体化、定量化的一个重要成果。这表明,人类对世界普遍联系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按一定方式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物质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又是永恒发展的辩证过程。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密不可分的。

1、发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事物的发展同联系一样,也是客观的、普遍的。发展的客观性表明物质世界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矛盾关系所决定的,发展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特性,不是主观随意的,它表明了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的根本区别。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中,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成不变、永远如此的事物,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发展就是新生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反之,旧事物就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

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客观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概括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本质的哲学范畴。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中客

观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所谓规律是本质的联系是强调,规律与本

质的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规律具有客观性。第二,规律具有普遍性。第三,规律具有重复性。第四,

规律具有稳定性。

四、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它是由一系列普遍规律和范畴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主要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

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

是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二节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它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及实质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矛盾及其属性

矛盾是反映事物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两

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对

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双方总要限制和否定对方,同时又

总要打破对方对自己的限制和否定,因而对立面之间必然是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虽然是矛盾双方两种相反

的趋势,但两者又是互相联结、不可分割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辩证的矛盾范畴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实质。黑格尔说,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在本身之中包含着矛盾,所以它才能运动,才具有趋向和活动。”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为了认识矛盾双方是如何又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的,可以分别地考察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各起何种特定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是: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着矛盾发展的基本趋势,为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提供由此达彼的桥梁。

与矛盾的同一性一样,矛盾斗争性也对事物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是:

第一,在事物的量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能够引起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造成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状况的变化,为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在事物的质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能够突破事物存在的界限,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使旧的统一体解体和新的统一体建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但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2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发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及其相互关系。

内因就是内部矛盾,是指一个具体事物或系统内部所包括的各要素间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外因就是外部矛盾,是指一个具体事物或系统与其他事物或系统之间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内部矛盾之所以是第一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因为内部矛盾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它不仅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而且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而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他只能加速或延缓

事物发展的进程,使事物的发展显示出特定的外貌,只能对内因施加各种影响,它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再大,也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正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是说每一个事物,从其产生到灭亡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矛盾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认识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的基础,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有差别的根据。其次,认识矛盾特殊性是科学划分的依据。最后,认识矛盾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前提。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任何矛盾既有个性、相对性,又有共性、绝对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的这个道理就不能掌握唯物辩证法。第二,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既是客观事物本来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第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意义。

4、矛盾的不平衡性

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各种矛盾之间和矛盾的各方面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第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力量不平

衡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既要看到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否则,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不能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抓重点,又要兼顾全面。

二、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又称质变量变规律,是在事物量与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

1、质、量、度

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就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质和量是事物的两种规定性,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量以质为基础,质制约着量。另一方面,质以量为必要条件,量制约着质。离开一定质的量和离开一定量的质,都是不存在的。

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所谓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度的极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变化不会引起质的变化,超过这个限度,事物的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2、质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物的变化具体地表现为事物自身质的规定性或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它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的变化,原有的矛盾统一体仍然存在,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因而具有渐进性(或连续性)和不显著的特点。质变即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指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它体现着事物发展变化的非连续性。质变是对事物原有质的突破,是旧的矛盾统一体的瓦解,新的矛盾统一

体的形成,因而具有间断性(非连续性)和显著性的特点。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量变和质变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不仅相互区别,而且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是辨证的统一

首先,从二者的相互依存来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以量变为基础,没有量的积累作基础,质变就不可能发生,但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限度时,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其次,从二者的发展过程来看,在量变基础上发生的质变并不是事物发展的结束,而是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质变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说明事物发展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使事物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3、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及形式的复杂性

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数量的增减而引起质变;另一种是场所的变更,即事物在构成要素排列组合和结合形式上的不同而引起的质变。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大体上也可以归纳为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指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1、肯定和否定

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因素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和否定不但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而且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告诉我们,在考察任何具体事物时,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如果看不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当前性质;如果看不到事物的否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

同时,在考察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时,还应当根据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来决定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如果它们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就应当予以支持;如果它们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就应当予以反对。

2、辩证的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第一,否定是自我否定,是事物“自己运动”合乎规律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就是质变和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辩证转化。只有经过否定,除旧布新,事物才能继续向前发展。因此,否定作为一个环节,是事物发展的契机,是事物发展必经的决定性环节。第三,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但是,新事物不是凭空而来的,都产生于旧事物。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扬弃”的含义是既克服又保留。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由一个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三个阶段两度否定所完成的完整过程或周期。事物经过第一次否定,虽然吸取了原有事物中有益的因素,使矛盾得到了初步解决,但发展的否定阶段同原来肯定阶段形成新的对立双方,又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产生着新的矛盾。因此,只有通过第二次否定,才能克服这种片面性,解决前两个阶段的矛盾,既保留了各自的积极因素,有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达到在更高基础上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事物才能在其自身的矛盾运动中,使自己不断完善,从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到成熟,完成它的历史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即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既不是直线上升,也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即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前进的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即事物螺旋式发展的规律,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二节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除了包括基本规律外,还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范畴。这些基本范畴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事物的矛盾关系,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补充和展开。

一、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也是反映人们对事物认识深度和认识过程的一对范畴。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现象和本质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表现在:第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把握。第二,现象是事物个别的方面、具体的表现,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方面。第三,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第四,现象是丰富、生动的,本质则是单纯、深刻的。由于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形之于外,千差万别,且多变易逝,所以比本质丰富、生动;而本质由于是同类现象中的共性,深藏于事物的内部,所以比现象单纯、深刻,正如“河水的流动就是泡沫在上面,深流在下面。”1

现象和本质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现象和本质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2这表明,现象是表现本质的,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某种属性、状况的外在表象,它的存在和变化,究其根源是有本质规定的;本质是现象的内部联系,任何现象也都是本质的表现,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也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

掌握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认识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内容和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以及外部表现

形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事物内在

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不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对于某一具体事物而言,内容是该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则是该事物存在的方式,二者分别是事物矛盾的两个侧面,其性质、作用都有着确定的差别,内容不是形式,形式也不是内容,二者是对立的。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任何内容都具有某种形式,离开了形式,内容就不能存在;任何形式都是一定内容的形式,离开了内容就没有形式。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只有对特定的事物和确定的关系才有意义,在一定的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联系中可以成为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例如,思想是人们反映客观世界的主观形式,同时又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想的形式,同时又是语言学的内容,等等。

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第二,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

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三、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不难发现,客观世界中到处都存在着事物、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将其中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称为原因,被某一现象引起的现象称为结果。原因和结果之间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因果观念不过是客观因果联系的反映。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原因和结果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原因和结果的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不能混淆颠倒。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性。如果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其次,原因

和结果又是统一的。

掌握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四、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是因果联系的进一步深化。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如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必然的,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经过怎样的曲折的道路则是偶然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它们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二者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两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共处于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必然性只有通过大量的偶然性现象才能表现出来,偶然性只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同偶然性相脱离、不通过偶然性表现的纯粹的必然性是不存在的。偶然性也依赖于必然性,偶然性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它总是受必然性的支配。同必然性相脱离、不表现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也是没有的。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样的现象,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相对于另一过程来说就成为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

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就要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的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两种错误观点。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现实就是现在存在着的客观实在,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为了全面理解可能性这个范畴,必须注意区分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第二,要分清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第三,区分两

种相反的可能性。第四,可能性在量上也有大小之别。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区别。可能性之所以是可能性,因为它只是一种可能的发展趋势,还不是现实,可能不等于现实,可能也不一定会变为现实,因为在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中,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只有其中的一种可能会转变为现实,而使得其它种种可能不能成为现实。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它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的东西不会变成现实性;可能性是尚未展开,尚未实现的现实性。可能性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性产生于现实,并将进一步转化为现实性,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的。

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节辨证思维方法

一、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在客观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辩证运动中,“这些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补必然性的方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所谓主观辩证法,是指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规律,是指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体系等诸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类思维发展的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即外部世界的运动规律和人类思维的运动规律,是对立统一的,他们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归纳和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有一般到个别的两种最常见的推理

形式,它们有共同的客观基础,那就是客观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和个别的矛盾统一体。由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一般总要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所以人们可以通过个别事实去认识一般,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同时,每一个别事物都包含着同类事物的一般特点,人们又可以通过一般去深入认识个别,从普遍性中推出特殊性。

归纳是从个别事务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一种由个别性的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归纳方法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指根据某类事物的全体对象而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由于考察了某类事物的所有,所以得出的结论却是可靠;在科学研究中,往往难以穷尽某类事物的所有对象,因而通常只能采用不忘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又称简单枚举法,它根据部分对象具有的同一种属性,又没有遇上反例时,作出改种事物都有此种属性的推理,由于不能保证为穷尽的对象不发生例外,其结论具有或然性。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到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演绎方法由前提、逻辑规则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前提通常是已知的判断,逻辑规则是推理的形式结构,结论则是由前提按照一定逻辑规则推离出来的新判断。我们可以把一般原理(科学定理、公式等)作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从而证明或反驳某些论断,这就是在实践中广泛使用的逻辑证明。

归纳和演绎两种基本方法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一方面,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作为演绎出发点的一般性原理,使人们运用归纳法从经验材料中概括出来,并经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结论。另一方面,演绎是归纳的前导,是归纳的补充。①归纳必须由演绎为它提供理论根据。就是说,人们在进行归纳时,又总是在通过演绎所获得的一定的理论观点指导下进行的,而不是毫无目的和方向的。例如,进化论是达尔文在经过调查的来自实验,积累了大量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的一般性结论。这可以说是归纳。但是,达尔文在作出进化论的结论之前,事实上就已经接受了拉马克,赖尔等人的进化论观点,他正是在前人这种进化论观点的指导下,才概括归纳出自己的进化论结论的。这就是说,演绎为归纳提供了理论根据②归纳所得出的结论还不是充分可靠的,必须由演绎来检验、修正和补充。演绎也能为归纳提供前提,即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证明归纳研究的目的和方向。归纳虽然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能摒弃片面性和表面性,所的结论还是不可靠

的,因此,必须靠演绎来补充和修正。演绎以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为基础,共性只大致的包含个性。因此,从共性处罚不能揭示个别事物多方面的属性,要了解事物本身的多样性,就能进一步分析归纳。总之,在实际认识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渗透,综合应用的,我们不能片面地夸大其中任何一个的作用,而贬低另一个的作用。

2、分析和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比归纳和演绎更深刻地揭示事物内在本质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分析方法的类型很多,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结构分析、功能分析、系统分析等,贯穿分析法的最基本的方法是矛盾分析法,所以,分析实质上分析事物的矛盾。

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连接起来,加以研究,在思维中形成对客体的整体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的实质是从整体性出发,找出各部分和方面的内在联系。把各部分的抽象认识综合为具体的、多样性统一的整体的认识。因此,综合不是把各部分的只是简单相加或随意捏合,而是根据客观对象各部分间固有的联系,把对各部分质的规定性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从而使事物在分割状态下不曾显现出来的特性凸现出来,最终达到对事物整体的本质的认识。

分析和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分析和综合是两种相互区别的思维方法,分析是从感性的整体到部分,综合则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思维过程。分析和综合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综合以分析为基础,因为没有对客体各部分的周密分析和研究,就不可能进行正确的综合;分析则以综合为指导,只有在整体观的指导下,才能对事物各部分的性质、地位作出正取得分析和理解。

从科学史来看,分析和综合在不同时期虽有侧重,但又相互渗透,分析中有总和,综合中叶渗透着分析,科学认识是在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矛盾转化及相互渗透中不断发展的。分析与综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经过一次分析和综合就能完成,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当分析达到了一定程度时,思维转化为综合;而综合得到了一定的成果之后,又要开始进一步的分析。

3、抽象和具体

抽象和具体事同分析和综合密切相关的思维方法。抽象必须借助分析才能到到,具体则通过综合得以实现。

抽象是指在思维中把客体的某些本质属性抽取出来深入研究,而安适社区其他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因此,作为思维成果的抽象对客体某一方面本质的规定。

具体是客体的多样性的统一体。在认识活动中,具体有两种形态:一是感性具体,即完整的表象,它是对感觉直接综合的结果,是事物外部联系和外部特征的反映。二是思维具体,即理性具体,是在抽象基础上对客体各种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综合反映。

抽象和具体是对立统一的。从感性具体出发,通过分析达到对客体各个方面质的规定;再从质的规定处罚,达到理性对整体的认识,即理性具体。抽象和具体又是相互依赖的,抽象规定是理性具体的基础和逻辑出发点,没有对事物各方面本质属性的抽象,就没有客体在思维中的明晰再现;理性具体又使抽象规定的目的和逻辑终点,因为抽象规定是客体某一方面本质的反映,具有孤立性、单一性的特点,思维停留在这一阶段,就会犯片面性的错误,还不能把握具体真理,因此,抽象规定必须上升到理性具体,以揭示出客体各方面本质的内在联系,全面深刻的反映客体。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必须以抽象为逻辑起点,作为逻辑起点的抽象,有下列几个特征:其一,它必须是关于对象的最基本、最一般的本质规定;其二,它必须是构成对象最简单、最基本单位的反映;其三,它必须内含着对象的一切矛盾的“胚芽”;其四,它在总体上必须与历史上最初的东西相吻合。

从抽象上升的具体的逻辑中介就是连接抽象和具体的中间环节,由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范畴组成,每一个范畴都承前启后,相对于前面的范畴较为具体,相对于后面的范畴较为抽象,循序渐进的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

3、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是辩证思维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历史的东西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反映裤管实在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哲学史、科学史、语言史等等。逻

辑的东西则是指逻辑范畴之间的次序、层次、关系等。

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在辩证思维看来,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理论概念体系的逻辑顺序是对客观事物历史发展顺序的反映。即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因此,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一致性。同时,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又是包含着差异和对立的统一。历史的东西包含着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加工改造,抛弃历史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抛弃曲折和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更能深刻的反映历史。

历史和逻辑的辩证统一,决定了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对立统一。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是相互区别的两种认识方法。历史方法是根据历史发展的自然进城来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它要求严格按照事物的历史发展顺序,全面研究对象的自然发生过程。逻辑的方法则是社区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和偶然因素,用理论逻辑形态再现历史的方法,因此,逻辑的方法又可以离开历史的具体细节,以客观对象的内部联系为根据再现历史。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又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在思维进程中必须把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结合起来。没有历史作材料基础,逻辑方法就无用武之地,没有逻辑方法加入,历史材料便成了一盘散沙甚至一堆废物。要进一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就离不开逻辑的方法。只有坚持二者的统一,才能形成科学认识创建科学体系。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

1、辩证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科学研究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工作。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可促进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深刻反映事物辩证本性的辩证思维方法则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成为现代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光反应用于现代科学研究;辩证思维方法是实现经验只是想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条件;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2、辩证思维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这些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的方法;

2)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方法;

3)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这一矛盾问题的精髓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要求;

4)“两手抓”的方法是邓小平在处理新时期各种复杂矛盾中创造性提出的新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观有何现实意义?

2、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4、辩证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5、试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分析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教学参考书:

1.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

2.黑格尔:《美学》,第1卷。

3.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 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头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反映论是()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 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形象性 B.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9.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0.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1.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2. 真理是指()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教育学复习-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教育学复习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展和体制增强两个方面。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制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制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 教育学中所说的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指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质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质的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时期:感觉运动时期(婴儿期或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时期(2岁到7岁);具体运算时期(7岁到11岁);形式运算时期(11岁到成年期)。年龄的规定只是一个大体的平均数,因此,阶段的划分会随着某些因素如儿童的环境不同而变化。对于每一主要的时期,他都概括了标志着该阶段儿童特点的认知活动,构成这些认知活动的形式,以及这些认知活动形式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理论认为个人具有实现某种逻辑行为的潜能的,这种潜能起源于人最初的动作图式,思想是动作的内化。皮亚杰强调智力发展的生物成熟基础,并认为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严格确定的。在他看来,外部刺激会引起个体的主动反应,或者同化,或者顺应。但是外部刺激本身和智力发展并无关系。 2.智力发展理论 (1)斯滕伯格(S.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采用信息加工学说去解释与度量智力,提出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与人类处理日常生活事件的能力有密切的相关,因此把智力分成三个子理论,即成分子理论(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经验子理论(经验智力,Experimential Intelligence)、情境子理论(实用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 第一,组合智力指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由思考、判断、推理以达

第三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第二节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教育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一)承认遗传是先天的东西,但并不是神秘的东西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 (二)既不否认遗传的作用,也不夸大遗传的作用 一方面,应当承认,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是不行的。例如,无脑畸形儿生来不具有正常脑髓,因而就不能产生思维,最多只能有一些最低级的感觉,如关于饥、渴的内脏感觉等。一个生来就是全色盲的孩子,就无法辨别颜色,更无法成为画家。而且,由遗传带来的解剖生理特征,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在儿童心理发展上是有一定作用的。例如,儿童自出生的时候起,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就表现出天然的差别;在产房中可以观察到那些出生几天的孩子,有的安静些,容易入睡;有的手脚乱动,大哭大喊。当然这些天然的神经类型在后天的生活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在人们进行护理工作的时候,却不能不考虑到这些特点。又如,儿童生理发展的情况和特征(像青少年时期的性成熟和由此引起的两性差异),虽然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却是儿童教育上必须注意的一些起作用的条件。 研究也证明:有许多遗传疾病是直接与儿童智力低下有关的。例如,

有一种“三色体病”,是在遗传过程中,第21对染色体上多了一条染色体,这种儿童一生下来就有躯体和智力上的缺陷,也叫做“先天愚”(大约占产儿中的1/650)。又如,有一种“苯丙酮尿症”,由于在遗传过程中,血液中缺乏一种分解苯丙酣酸的酶,以致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儿童严重的智力低下。如果在6岁以前,通过饮食治疗(通过饮食降低苯丙酮酸),也可以使智力恢复正常。 另一方面,也决不夸大遗传这个条件。因为它只能提供儿童发展以自然前提和可能性,但决不能预定或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谁都知道:一个言语器官生来很健全的儿童,如果出生以后不与人类社会接触,就不可能学会说话,甚至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所谓“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总之,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否认这一点是不对的。不过它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决定的条件。儿童心理向什么方向发展,并不决定于遗传,而是决定于环境和教育。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决定作用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的。其中教育条件起主导作用。 (一)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例如,儿童虽然同样地生来就有健全的头脑和眼睛,但有的孩子可能读书识字,有的孩子可能目不识丁。如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子女失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又如,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同是属于所谓“不可遏制塑”的孩子,其中一个由于受到良好的教育,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六章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认识论”一词来自希腊文“知识”和“学说”的结合,是一种关于认识(或知识)的学说;定义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识就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作用中,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要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进行规定,就必须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为前提和基础。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主观感觉和思维到客观事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这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1.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并不是人本身,认识的客体也不是物质,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东西,认识不过是从精神到精神,即精神对自身的认识。唯心主义把认识当成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和实践的东西,主张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头脑中固有的。

2.一切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对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主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形式: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②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实践性: ③主体的形式: A.个人主体B.集团主体又称群体主体C.社会主体 2、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①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 ②客体的特征: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二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本章引言: 本章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掌握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掌握社会形态的划分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弄清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1) 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第一、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唯心史观看到了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这种特殊性,但是却片面地扩大夸大了这种特殊性.它只是从意识和精神的方面理解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却没有看到社会对自然界的深刻依赖性、社会生活本身的物质性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性。 第二、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史人物的活动,它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惰性"的物质、无知的"群氓"(旧)(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发展的状况。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 3,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以往哲学家仅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去研究社会历史的局限,努力寻找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出发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否定唯心史观而创立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读书笔记 --李莉华 20110702703 汉语1101 本章一开篇第一节就讲述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其中的某些观点增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有讲述如: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唯心史观,而历史证明,唯物史观才是正确的。由此可以展开下一个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也就是社会物质条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社会意识则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对社会存在产生一定的反作用。而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无论是生产劳动还是社会革命,都是在人类精神的支配和制约下进行的。人类总是在认识世界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然后再运用这些认识来指导自己改造世界的实践去改造客观世界的。 由上述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可以明显看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只有在人类实践中才能发生。在认识世界的实践中强调唯心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强调唯物主义也是极其错误的。要想科学地改造世界,必须科学地认识世界。 而且不同年代及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也会有所不同。这也涉及到我们的现实状况,我们现在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种思想和物质文化充斥着我们身心。我们在这时做的不应该是盲目接受而是有自己的辨别力,接受积极的,向上的文化,并且不断吸收、借鉴、融合,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我们自己的特长。适应新形势是我们明智的选择。反之亦然,对于不好的,我们应毫不犹豫地摒弃。最重要的一点是,社会存在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我们也应紧跟不断进步的历史脚步。 在这里,还补充一个观点是: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这种观点早在古希腊就曾以柏拉图为典型代表。这种二元论明显地更上述的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或者意识,两者中之一)是不同的一种观点。而且,二元论中的“意识”不是人类出现后的“意识”,而是指自然法则。在人类出现以前的物质和意识就是指物质和自然法则,譬如数学就是一种自然法则,数学并不是因为人类出现才有的“意识”。一元论和二元论到底谁对谁错,弄清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也就澄清了。 第二方面是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解。课文提到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状况是量和质的相统一。另一方面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

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发展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变化。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使个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发展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发展是连续的,各阶段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互相重叠地渐进,在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初期和后期都包含着前后相邻阶段的特点,发展中任何新的一步都是和以前的发展水平整合在一起的。à连续性 在某些年龄阶段会因为持续发展的积累而出现某种心理特质的突发性变化或出现新的心理特征。à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性。发展顺序是不可逆的,每一发展阶段也不可逾越,个体都必须以同样的顺序,从低向高地发展每个阶段。 3.不平衡性 指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心理各组成成分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 虽然任何个体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起始时间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最终达到的水平有高有低,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也存在千差万别。个体差异非常明显,每一个个体的发展曲线都具有相同的发展趋势,但决不会完全重合。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对儿童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1.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这四个概念来解释这一过程。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人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如抓握反射、吸吮反射等。同化,是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顺应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通过顺应,儿童的认知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个体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 2. 影响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发展的因素有四:成熟、练习与习得经验、社会性经验和平衡化。成熟,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为认知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练习与习得经验,是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儿童认知发展的源泉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活动。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主要涉及教育、学习和语言等方面。平衡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3.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①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②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③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④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意义: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①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②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③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方法论意义: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 在本质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二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唯心主义哲学点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不能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否则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反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4、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就是任何真理都必然饱含着相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据优先股地形的真理,之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在邮箱对象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方法论意义:我们必须反对格列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步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是相对和足以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的认识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而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优势互相联系的。真理是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过程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这里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所取代。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想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梳理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理念。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 7、实践中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成功的时间必然是一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习题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习 题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部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一、选择题Ⅰ 1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A.血缘关系 B.生产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 D.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 3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 A.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B.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C.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 D.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4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5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A.产品的分配关系 B.产品的交换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 6在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劳动资料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A.生产工具系统 B.信息传递系统 C.自动化控制系统 D.能源动力系统 7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政党 B.国家政权 C.政治法律制度 D.道德伦理 二、选择题Ⅱ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因为科学技术() A.现代科技进步是生产力增长的第一位因素 B.现代科学技术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学、技术、生产越来越一体化,并起先导作用 C.现代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变革的重要的推动力量 D.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的作用不断增强,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中第一位的人力资源 9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B.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C.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D.生产关系的三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三、分析题 10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 1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一、选择题Ⅰ 1.【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解析】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所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是最基本的人类社会关系。 2.【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力范畴的含义。 【解析】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力量,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C项是生产关系所涵盖的;D项不准确:人类社会也属于物质世界。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1、儿童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规律 儿童心理研究范围是0-18岁,又将其分为几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0-7岁),儿童期(7-12岁),青春期(12-18岁)。 现在,越来越多的妈妈重视胎教,胎儿期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胎儿期的特点如下:(1)胎儿和妈妈是一体的,所需营养全由妈妈提供;(2)妈妈的情绪胎儿可以感受到,如果妈妈的情绪不好或者害怕,胎儿也会感觉恐惧。胎教其实并不是教育胎儿,而是有助于妈妈。至于胎教音乐,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根本听不到,不过胎教有用,主要是妈妈情绪好,有助于胎儿。 宝宝出生之后,要面临新的外在环境,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挑战。胎儿其实要12个月才能离开母体,但是为什么现在是10个月呢?因为人类进化,头部较大,12个月生产困难。因此,婴儿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妈妈体内会分泌催产素,对孩子的反应有直觉,比如说,孩子哭了,爸爸可能不知道,但是妈妈会知道,可能是孩子要换尿布了。怎么建立安全感呢?就是孩子有需求的时候,爸爸妈妈是否在身边照顾。婴儿表达需求的方式就是哭,因此孩子有需要时,亲人要及时满足。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婴儿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可信,长大以后会与父母不亲,与伴侣关系也不好。这个需求并没有消失,一直处于一个向外索取的状态。 3-7岁的阶段,心理发展又不同。比如,向外界的人一定要说接受。小时候可以随意吃饭大小便,但是现在不可以了,要按时吃饭,无法自由表达情绪。这个阶段开始社会化,要适应社会的环境。于是,孩子的感觉开始变得不重要,规矩重要。特别是在中国,孩子都变得统一规范化了,孩子必须遵守规矩才能生活下去。延迟满足:我想要的东西,必须通过抑制眼前可以得到的满足,才能最终得到。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长大以后在事业上比较成功,家庭比较幸福,生活在社会中上层。在孩子小学阶段,要开始了解世界,以及获得知识。这个阶段培养孩子获得知识的能力很重要。 到了青春期阶段,孩子可以用一个词来总结,那就是“叛逆”。一开始是,爸爸妈妈是对的,我是错的,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你让他怎么做,他偏不怎么做,一切都靠不住,一切都不可信,甚至对他自己,他也可能不相信。这个是时候是儿童开始独立,形成人格个性的关键时期。如果青春期的孩子不叛逆,这是不是一个好事呢?这还真不是一个好事,因为将来出来以后,他还会有反抗。这个反抗存在两种情况:(1)大学以后,开始逃离,绝对的一种逃离方式就是毁灭自己——自杀;(2)什么都不做。那么,青春期的叛逆该怎么应对呢?需要让他充分地完成,否则,青春期的这些特点在他的性格中将长期存在。 青春期过了以后,比方说18-25岁,这时孩子要形成一个独特的自我,是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时候,孩子开始考虑,我到底是谁?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要为这个世界创造什么?我将来的发展,我可能要为自己做些什么?所

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六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1质的含义 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它物的内在规定性成为某特定事物而不是其它事物的内在根据,是事物本身固有,非现露于外表的,比如,水、生命、社会主义、抽象地说就是使社会主义的,使粉笔之成为粉笔者 理解该概念的要点(1)、质和事物的关系是直接同一关系不仅仅是教材上的两层、 更根本的是、质一改变事物就变为它物(2)、质和属性及其关系 A.、属性的含义是事物相互关系中质的外在表现流动性可燃性 B、质和属性的关系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内在根据与外在现显的关系是表里关系 (3)、怎样确定事物的质结合人的实践需要、抓住本质属性比如;买一个杯子 是作为一件艺术品还是作为喝水的用具选一名运动员还是选先进个人(4)、质的多样性由于事物之间区别的多样性如常三好学生社会主 1、量 (1)、量的含义 (2)、内涵的量与外延的量 (3)、量和事物的关系 (4)、量和质的关系 2、度 (1)、度的含义(2)度和关节点的关系(3)、度的特征A、质和量的相互结合B、质和量的相互规定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关系 1、含义 2、关系(1)、区别是否超出度体现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还是间断性(2)、联系A、必要准备必然结果理论理由事实根据 B、巩固成果、开始新的量变 2、复杂多样性 (1)、量变的复杂性A、具体形式多样基本形式两种B、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A、阶段性部分质变(造成的原因)B、局部性部分质变(造成的原因) C、时间延续上的多样性 (2)、质变的复杂性A、具体形式多样基本形式两种B、相互渗透及其原因C、质变过程中量的特征(与单纯量变的区别) D、质变过程本身的多样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第三章人类 社会及其发展规律(附答案) 三、辨析题 1?“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答:错。因为:“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精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答: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 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 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 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4.劳动是财富的惟一源泉。 答:错。因为:首先,劳动的主体和客体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主体来看,劳动 离不开人的肉体组织的作用,而人的肉体组织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的客体即劳动对 象来看,无论是天然的劳动对象还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都来自自然界,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其次,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离开自然界劳动便无从发生。 劳动不能创造物质自然界本身,它只能改变自然物的形态,而且在改变自然物形态的过程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劳动并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自然界的存在是劳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可以说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界是财富之母。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惟一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加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5 ?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儿童心理学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上,涉及如下的一些理论问题。 第一,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先天遗传,遗传只给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前提,但不能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则起着主导作用。 第二,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问题。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或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的内部,即存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在儿童心理发展上,也是一样。 第三,关于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但并不是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它必须通过儿童心理的内部原因来实现。 第四,关于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儿童心理一方面是不断发展的,但同时又是有阶段性的。只看到不断发展的一面,或只看到发展阶段的一面,都是不对的。 这是我们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的理解。这几个问题是儿童心理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的一部分,本书第三章将作详细的论述。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 颜色。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 里有一个世外桃源。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 流星雨的来临… 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 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 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偶尔, 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在一个 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作为关于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的学说,唯物辩证法揭示并阐述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18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为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学习唯物辩证法,最重要的是掌握对立统一规律,树立矛盾观点,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 盾,并根据这种分析,找到解决矛盾的途径和办法。 1、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 正确地理解矛盾、同一性、斗争性三个基本范畴的含义,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前提。 (1)什么是矛盾? 矛盾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指的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或事物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当我们的认识由事物的现象深入到本质时,就会形成关于矛盾的观念。矛盾是用来表达和说明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本质的概念。 一切矛盾都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矛盾关系就是发生在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关系,没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则不构成矛盾。 (2)矛盾关系包括二方面:一方面是对立关系,另一方面是统一关系。只有同时具有这两方面的关系,才是矛盾(关系)。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通常,我们把矛盾的对立称为斗争性,把矛盾的统一称为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性质。同一指的是一种联系,但不是任何联系都可以称作矛盾的同一性,只有处在统一体中的对立面双方之间的联系,才具有同一的性质。具体说来,矛盾的同一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这意思是说,矛盾着的每一方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一方必须以另一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所谓相互贯通表现为二种情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即所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性质。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和矛盾的同一性一样,矛盾的斗争性也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无限多样的形式。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 A.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 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3. 阶级(D) A.既是一个思想范畴又是一个哲学范畴 B.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思想范畴 C.既是一个政治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D.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4. 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B) A.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5.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A) A.科学技术 B.生产资料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A)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政治制度 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D)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平衡 C.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反作用 8.地理环境(D) A.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的性质 D.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9.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B) A.活跃的、革命的因素 B.相对稳定的因素 C.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 D.始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10.“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B) A.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C) A.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12.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B)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人的需要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14. 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B) A.道德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15.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A)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相决定 D.经济基础反作用于上层建筑 16.社会经济结构是指(A) A.由一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和 D.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三个方面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总分:2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2,分数:84.00) 1.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 ) A.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C.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A. √ B. C. D.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运动变化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A. B. √ C. D. 3.事物的规律是( ) A.事物的特殊的联系 B.事物的普遍的联系 C.事物之间的联系 D.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A. B. C. D. √ 4.辩证联系的含义是( ) A.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 B.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C.事物发展过程中直接的本质的关系 D.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 A. B. √ C. D. 5.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 A. B. C. √ D. 6.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A. B. √ C. D.

7.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是( ) A.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B.唯心论同唯物论的根本区别 C.相对主义同绝对主义的根本区别 D.唯理论同经验论的根本区别 A. √ B. C. D. 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形式和内容 B.方向和道路 C.内因和外因 D.动力和性质 A. B. √ C. D.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普遍联系的规律 A. √ B. C. D. 10.同一矛盾内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D.矛盾的对抗性和矛盾的非对抗性 A. B. √ C. D.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其中( ) A.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B.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C.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也是相对的 D.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A. B. √ C. D. 12.否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观点是( ) A.形而上学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A. √ B. C. D. 13.“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法是(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辩证法 D.唯物主义 A. B. √ C. D. 14.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 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 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 政治法律制度 B. 生产关系 C. 历史文化传统 D. 伦理道德规范 6.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

A.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B.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 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 7.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8.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 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 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