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

摘要:B.F.斯金纳是美国一个很有名望、影响很大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也是一个最受争议的心理学家。他的行为主义因坚持心理学走客观化的道路,突出心理学对象与方法的客观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做为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因而就决定了其心理学更加注重面向实际生活,重视心理效应,发展应用心理学。

关键字:斯金纳行为主义强化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教学机器程序教学言语作用

一、斯金纳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1904年3月20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一个车站小镇。斯金纳从小喜爱发明创造,富有冒险精神。1922年斯金纳进入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并开始从事写作。由于他对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深感兴趣,因此他曾选修过生物学、胚胎学和猫体解剖等学科。

斯金纳在行为主义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一生,著述甚多,成果显著。他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在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他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为表彰斯金纳在心理科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卓越科学贡献奖”,196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

二、斯金纳的环境决定论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有机体行为的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的行为规律,实现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控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了解人的行为原因。人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斯金纳对此有过反复的、全面

而系统的论述。我们可以称他的见解为“环境决定行为论”。它的核心内容是:环境决定人的全部行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是环境产生行为时的副产品,不能用于解释行为;同时,也不能用神经系统的活动去代替对行为原因的科学解释。

无庸置疑,外部环境与人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斯金纳从客观环境入手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强调人的行为和心理都在客观环境中产生,这是应该肯定的。较之传统的意识心理学,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是,斯金纳在反抗意识心理学的道路上走向了极端,把环境的作用绝对化了。我们认为,人必须依据客观环境而发出行动,人的过去经历对于他当前的心理和行动有影响作用。只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认识到人的行动和心理和其依赖于客观环境的被动性一面。但是,这种被动性决不意味着人完全听任于环境的摆布。行动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是机械的函数关系。因为这种被动性是相对的,除此而外还有其主动性的一面。人不仅接受环境中事物作用的影响、而且还在客观环境中打下自己意志的印记。三、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中强化指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强化物向学生传递对其特定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信息,以达到增强或减弱其行为发生概率的目的。根据强化物的存在形式,强化可分为物化形式的强化和心理形式的强化。根据强化对行为的结果,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指对儿童积极行为起增强作用的强化;负强化指对儿童积极行为起阻碍作用的强化。根据强化的来源,可分为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外部强化是教师施予学生身上的强化手段;内部强化则是自我强化,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而增强自己的情绪和信心,产生更加努力的学习行为。

(一)、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

斯金纳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当主体学习时反应速率就增强,不学习时反应速率则下降。因此他把学习定义为反应概率的变化。斯金纳激烈抨击传统的班级教学,指责它效率低下,质量不高。他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对教学进行改革,设计了一套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方案。斯金纳认为课堂上采用教学机器,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比较有许多优点。第一,教学机器能即时强化正确答案,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能加强学习动力。第二,传统的教学主要借助厌恶的刺激来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学习是为了不得低分,不被教师、同学、家长羞辱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第三,采用教学机器,一个教师能同时监督全班学生

尽可能多地完成作业。第四,教学机器允许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循序渐进地学习第五,采用教学机器,教师就可以按一个极复杂的整体把教学内容安排成一个连续的顺序,设计一系列强化列联。第六,教学机器可记录错误数量,从而为教师修改磁带提供依据,结果是提高了教学效果。第七,学习时手脑并用,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采用机器教学必须把教学内容编成程序输入机器,因此,机器教学就是程序教学,但程序教学不一定要用机器。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的主要原则有五条。第一,积极反应。第二,小的步子。第三,即时反馈。第四,自定步调。第五,最低的错误率。程序的编制模式分直线式和分支式两种。斯金纳创造的是直线式程序,其基本模式是①→②→③→④……即学生学了第一步后作出回答,不管答案正确与否,机器接着呈现正确答案,然后进入下一步,依此类推,直到学完一个程序。斯金纳顺应时代潮流,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上的运用开辟了道路

(二)言语行为

斯金纳认为,言语行为是由肌肉组织的运动完成的,这些言语行为是一些可能具有极少量的共同要素的反应。对于把言语行为看作是由独立的单位(即单词)组成的观点,斯金纳认为:单词决不是一种功能单位,单词的组合———短语、词组或所记住的段落———可能受某一变量的控制布共同变化。在斯金纳的观点中,言语是一种物理刺激,这种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外显言语行为或者非言语行为的产生。言语同行为一样,都是外显性的。

言语反应是一种特别的操作性反应,它只能在言语社会中发生。言语社会的强化必须依随着一定的情景和一定的言语反应,才能造成言语行为。斯金纳认为:“言语行为受那些认为‘为了强化说话者的行为必须用极为精确的方式作出反应’的人的调节。”

1、操作作用

斯金纳认为,在操作性行为中,紧跟一种强化事件发生的单一反应可能得到加强,即使同样的结果永远不复发生,这种影响也会持续很长时间。儿童习得了有效的言语行为,通过推理过程他也作出各种言语反应,而这些反应也只具有一种瞬时的“偶然性”效果。例如,由于曾成功地叫人停下,他向一个正在滚动而他又伸手不及的球大喊“站住!”。这就是利用言语行为进而对滚动的球大喊“站住”

的操作。虽然这一言语行为并不能等同于抓住球而使球停止滚动这一操作,但是,言语行为的这一操作作用还是能够体现出来的。

2、强化作用

在行为受到他人强化时,会出现几种重要的类化强化物,赞许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常常用这种类化强化物培养和塑造他人的行为,在教育中尤其是这样。例如,当某人做出了正确的行为时,我们就教育儿童和成人说出“好”以表示赞许。在此,“好”这个词就表达了一种正强化,也即积极强化。

3、指导作用

斯金纳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言语技能的重要性。他认为,一种言语技能可能同时对个体的其他行为产生影响。比如说话者对听话者产生的许多影响,其中一种影响可称之为“指导”,说话者产生的言语刺激改变了听话者的言语或非言语的反应的概率。而且,教育机构通常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直接地指导学生。

4、暗示作用

言语行为对一些人的作用不只是指导,同时还能产生一种暗示作用。在心理治疗中,心理咨询师就是通过言语行为的暗示及指导来促使来访者说出深藏内心的私密事件以及思想。通过这种暗示及指导,来访者可能暴露出来一直隐藏在内心或者潜意识中的意念,催眠疗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四、对斯金纳的评价

斯金纳提出的关于言语行为的控制作用对我们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启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提高了行为发生的概率,

然而,强化并不一定直接引起行为的学习,斯金纳也没有对强化是如何作用于学习者做出解释。斯金纳无限放大了环境以及说者的对听

者的作用,忽视了个体本身具有的个人理性。

斯金纳有关控制行为的理论,还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问题儿童的处理,智力迟钝儿童的教育以及课堂管理等领域,取得了有效的成果。斯金纳的理论,现在已引进工业管理。他主张在管理工作中用积极强化,不用惩罚性的控制。斯金纳认为工厂工作的条件,工作的难易,工具的好坏等等,都对工作有影响。

参考文献

(1)乐国安:《论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关于人的行为原因的研究》,《心理学报》1982年第3期。

(2)文敏:《浅述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余江敏:《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1月第20卷第1期。

(4)符正欣:《B.F斯金纳言语行为探析》,《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年10月第8卷第4期。

(5)赵瑞英:《斯金纳》杭州大学。

(6)吴菲:《斯金纳行为主义语言习得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64291.html,/xueke/091016/10461638.html

(7)《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斯金纳》,《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64291.html,/20050617/3141116.shtml

(8)《博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百度百科》,https://www.wendangku.net/doc/d2164291.html,/view/17432.htm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