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仁义礼智信_的由来_发展及其基本内涵_上_

_仁义礼智信_的由来_发展及其基本内涵_上_

邓球柏
(长沙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3)
摘 要:“仁”、“义”、“礼”、“智”、“信”为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
标准。“仁”是先秦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它的内涵在各个时代各有不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的“团结
友善”、“敬业奉献”可视为“仁”德在今天的体现与发展。“义”德的基本内涵是威仪、友谊、情谊、美善、公
平、正义、适宜,目的在于实践“仁”。“礼”德的核心是“敬”,其根本是“孝”,其效果是构建和谐人生、和谐家
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与和谐世界。“智”是关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明辨是非、分
别善恶的智慧。“信”德是诚实、有信用,中国近现代的儒商都以诚信为事业之本。《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
“爱国守法”可视为“义”德在今天的继承,“明礼诚信”中的“明”以及“勤俭自强”可视为“智”德在今天的发
展,“诚信”二字则是对传统“信”德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仁义礼智信;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05)06-0004-07

一 “仁”德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
(一)“仁”德的由来与发展
1、先秦之“仁”德
“仁”这一道德条目,是由孔子和孟子等人在继
承和发展唐尧、虞舜、夏禹、商汤、文、武、周公等人的
亲亲、爱亲、爱人、仁民、敬德保民、忠厚等仁爱思想
的基础上,为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概括提
升出来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
标准。是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孟子等儒家的最高
道德准则。
“仁”源出《尚书》。《尚书·仲虺之诰》“克宽克
仁,彰信兆民”,言汤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六
经》言“仁”盖始于此。《尚书·金》“予仁若考”,指
一种好品德。史臣赞美尧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亲”乃“仁”之根柢。为了改变“百姓不亲,五品不
逊”的社会状况,舜命契“敬敷五教”,莫先于父子有
亲。唐虞之道以爱亲为本。可见“亲”之一字乃“仁”
德之根源,故《说文解字》“亲”、“仁”互训,谓“亲、仁
也”、“仁、亲也”。成汤乃契之后裔,其德行以“仁”为
体,以“宽”为用。孔子以“仁”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
德境界。孔子要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
身以成仁”。(《卫灵公》)孔子的学生有若之言似孔
子者也,《论语》记载其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与”,是为了使人们懂得“仁”之本在于“孝、弟”。曾
子授《孝经》而卒传孔子“一以贯之”之道,其为《大
学》之传曰:“一家仁,一国兴

仁”,“仁”指的就是忠、
恕、孝、悌、慈、爱。因而“仁”德是《孝经》道德思想的
核心。
孔子之前,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仁”或“仁爱”思
想的提出,是与氏族宗族血缘关系分不开的。《国语
·晋语》上有“爱亲之谓仁”。周单襄公谓“言仁必及
人”、“爱人能仁”(《国语·周语下》),乃是“爱亲之谓
仁”的延伸与扩大。孔子的“仁”,乃是对以往“仁”德
的总结和发展。
首先,孔子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认为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他的学生有
子谈得更明白:“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学而》)所以孟子说:“亲亲,仁
也。”(《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离娄上》)这
就是说,血缘的亲子之爱乃是“仁”的心理基础;“仁”
作为道德意识,首先是指“爱亲”的心。
其次,孔子又把“仁”规定为“爱人”。“樊迟问
仁。子曰:‘爱人’。”(《八佾》)仁人“爱人”的对象超
出了“爱亲”的范围,而获得了“泛爱”的性质。将
“仁”由“爱亲”推广到“爱人”,不仅体现了“爱”由近
及远、由亲而疏的量的变化,而且体现了质的飞跃。
第19卷 第6期
2 0 0 5年11月 长 沙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CHANGSHAUNIVERSITY Vol.19 No.6Nov. 2 0 0 5
收稿日期:2005-10-16
作者简介:邓球柏(1953-),男,湖南祁东人,长沙大学副校长,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导师。这种变化首先表现为“泛爱众”(《学而》)。由家庭的
仁爱产生家庭和谐,扩大到社会的仁爱产生社会和
谐。
因而孔子还要求行“仁”德于天下,并且将“仁”
的德目细化为“恭”、“宽”、“信”、“敏”、“惠”。仁者
“爱人”之适用于治民,就是“养民也惠”。“惠”是
“仁”的五个德目之一,故《说文解字》训“惠,仁也”。
仁惠包括“富之”、“教之”(《子路》)、“使民以时”(《学
而》)、“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因民之所
利而利之”(《尧曰》)。孔子的仁民惠民伦理是他“为
政以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周公“敬德保民”仁德的重
大发展,并为孟子的“发政施仁”、“保民而王”的“仁”
德提供了伦理基础。
孔子用“爱人”定义“仁”,“仁”作为普遍的伦理
原则,体现了包含多层次的“爱”的道德要求。进而,
孔子又将“忠恕”作为实行“爱人”原则的根本途径,
也就是能够将心比心的行“仁之方”。“爱人”与“忠
恕”的统一,就构成了孔子“仁”德的基本内容。
孔子认为要实行“爱人”的“仁”德,还必须“克己
复礼”。“颜渊问仁。子曰:‘克

己复礼为仁。一日克
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颜渊》)
孔子提出“仁”以及“仁”“礼”统一的道德要求,
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承担历史使命的仁德君子。这
种仁德君子不仅有仁,而且有智、有勇。子曰:“知者
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所以《中庸》称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但在孔子那里,知
比勇为重,多以仁、知并举,后来的儒家多以“仁且
智”来赞美孔子。孟子引子贡的话说:“学不厌,智
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
孙丑上》)荀子说:“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德与周公
齐,名与三王并。”(《荀子·解蔽》)
《尚书》有“仁”字5个。《毛诗》有“仁”字7个。
《殷周金文集成引得》有“仁”字13个。《论语》有
“仁”字109个。《孟子》有“仁”字158个。《周易》有
“仁”字10个。
2、汉唐之“仁”德
汉代董仲舒将“仁”定义为“天心”。他说:“霸王
之道,皆本于仁。仁,天心。故次以天心。爱人之大
者,莫大于思患而预防之。”(《俞序》)
唐代韩愈将“仁”定义为“博爱”。他说:“夫所谓
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
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原道》)韩愈所讲的仁
义道德,与孟子一脉相承,他用“博爱”界定“仁”,就
是对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
上》的发挥。“博爱”的原则是“一视同仁”,不仅要把
爱施于中国,而且还应及于“夷狄于禽兽”(《原人》),
但并不是墨家的“爱无等差”。韩愈明确指出:“圣人
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原人》),就是说,“博爱”
又必须以“亲亲而尊尊”(《送浮屠文畅师序》)为基本
前提。韩愈用“博爱”界定仁,对北宋张载的“民,吾
同胞;物,吾与也”,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
体”,以及朱熹的“理一分殊”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3、宋元明清之“仁”德
北宋周敦颐则以“生”释“仁”,以“成”释“义”。
他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
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
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
知其然之谓神。故天下之众,本在一人,道岂远乎
哉?术岂多乎哉?”(《通书·顺化》)。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在阐发孔子“志
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时说:“语道之全,则无不在
也,无不为也,学者所不能据也,而不可以不以心存
焉。道之在我者为德,德不据也。以德爱者也,仁譬

左也,义譬则右也,德以仁为主,故君子在仁义之
间,所当依者仁而已……礼者,体此者也;智,知此者
也;信,信此者也。”(《答韩求仁书》)在王安石看来道
德就是仁义,在社会伦理范围内,就是仁义礼智信
“五常”之全体,其核心是“爱”。人们只能通过学习
修养去把握它,使之转化为学者的内在德性,也就是
学而心有所得,这就是“德”,这就是“爱”,也就是王
安石所讲的“仁”,而仁爱适宜就是“义”。王安石以
仁义为道德,仁义有机统一,但以“仁”为主,君子“当
依者,仁而已”。所以他说:“不知仁义之无异于道
德,此为不知道德也。”(《道德经注》四章)
王安石的“仁义”及其“五常”体系,从总体上来
说,并没有超越儒家伦理的基本范围。但当王安石
对仁义内容作具体阐释时,则引发了功利主义新义,
发展了仁义道德,从而使他的仁义道德具有独特的
个性和进步意义。具体表现有两点。
第一,在道德与物质利益(即义与利)的关系上,
王安石提出了“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的
观点,从而给“义”以新的价值取向标准。
第二,王安石还从“为己”与“为人”的关系上,给
“仁义”以新的价值取向标准。他认为,只是“为己”、
“利己”,如杨朱那样“利天下拔一毛而不为也”,是
5总第68期 邓球柏:“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上) “不义”;只是“为人”、“利他”,像墨子那样“摩顶放踵
以利天下”,是“不仁”。在王安石看来,这是两种极
端,是“得圣人之一而废其百者也”,都不是圣人的
“仁义之道”。所以他说:“由杨子之道则不义,由墨
子之道则不仁。于仁义之道无所遗而用之不失其所
者,其唯圣人之徒欤!”(《杨墨》)
北宋理学五子之中,程颢(公元1032-1085
年)、程颐(公元1033-1107年),在继承孔孟儒家伦
理“仁”德的基础上,奠定和初步形成了理学伦理
“仁”德。他们把儒家道德抽象为宇宙的“客观”本体
———“天理”,反之又将“天理”视为儒家道德的本原;
进而用“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生之谓性”)的人
性二重说,以论证人的善、恶的根源;并要求人们“去
人欲,存天理”,努力从事“格物致知”的修养功夫,以
保证“仁”德的实施。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在继承二程的理学
伦理“仁”德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阐发了“天理”与
“仁义礼智”的关系。他说:“且所谓天理,复是何物?
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岂
不是天理!”(《文集》卷五十九)“理便是仁义礼智。”
(《语类》卷八十二)
与朱熹“性即理也”(《语类》卷五

)不同,陆九渊
(公元1139-1193年)的心学的一个中心命题乃是
“心即理也”。他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
理也。”(《与李宰书》)他认为“仁即此心也,此理也”
(《与曾宅之》)。
王守仁(公元1474-1528年)认为“仁义礼知,
性之性也”(《答陆原静书》)。
4、近现代之“仁”德
近代谭嗣同1898年撰成《仁学》,借用当时物理
学上“以太”这一概念阐释“仁”并溶入佛教思想,赋
予“仁”以“通”的涵义,称“仁以通为第一义。以太
也,电也,心力也,皆指出所以通之具”(《仁学》)。提
出“仁、不仁之辩,于其通与塞”,认为“通之象为平
等”,要求由“平等”达致一,而“一则通”、“通则仁”。
上世纪末罗国杰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
篇《从“仁”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视为现
代人对“仁”的继承和发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
的“团结友善”、“敬业奉献”可以视为“仁”德的体现
和发展。
(二)“仁”德的基本内涵
“仁”德的基本内涵:
(1)《说文》训“仁”为“亲也”,谓能爱亲;
(2)“仁”字从人从二,谓爱人、爱他人;
(3)古文“仁”字从千心,谓能将心比心,心中有
他人;
(4)古文“仁”字从尸从二,谓能体察死人之心,
心中拥有天地万物;
(5)恻隐之心;
(6)楚简“仁”字从身从心,谓仁人能够身心合
一、内外合一,将仁爱之身与仁爱之心有机地统一协
调、和谐处世、和谐待人、和谐接物。因此,“仁”这种
美德乃是合天地、合身心、合内外、合人己、合物我为
一的美好境界。
此外,“仁”还被解释为同情、友爱的思想感情;
果核的最内部,种子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如
桃仁,花生仁。
二 “义”德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
(一)“义”德的由来与发展
“义”作为道德条目是由春秋时代的孔子和孟子
等人在继承和发展远古时代、唐尧、虞舜、夏禹、商
汤、文、武、周公等人的尊贤、正义、公平、无私、禁民
为非等思想的基础上概括提升出来的侧重于处理君
臣关系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标准。目的在于实践
其最高道德标准“仁”。因而儒家往往“仁义”连用。
义,即古之“义”字。“义”德起源于人的仪表、人际交
往的友谊和追求美好、善良等需要。《说文解字》:
“义,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段氏注:“古者威仪字
做义,今仁义字用之。仪者,度也,今威仪字用之。
宜者,人所宜也。今情谊字用之。郑司农注《周礼·
肆师》:‘古者书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为谊。’……义
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礼容得宜则善矣。故《文
王》、《我将》毛传皆曰:‘义,善也。’”“义”字从羊,羊

六畜主给膳,其肉为美食,其皮毛为美服,其性温
顺善良,故“美”、“善”等字均从羊,因而知“义”与
“美”“善”同意。
孔子“贵仁”,并且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以“克
己复礼”作为“为仁”的标准,强调“仁”与“礼”的有机
统一,提倡赞美“杀身以成仁”。
孟子继承了孔子“贵仁”的思想,但不突出强调
“礼”,而是格外突显“义”,提倡赞美“舍生而取义”,
“仁”、“义”并举。孟子对“仁”、“义”的定义,首先是
指“亲亲”、“敬长”。他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尽心上》)并将“仁”、“义”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他
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
而不知求,哀哉!”(《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义,
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6长沙大学学报 2005年11月(《离娄上》)孟子要求人们“居仁由义”(《尽心上》)、
“求其放心”(《告子上》)。孟子“仁”、“义”并举,提出
了以“仁义”为主体的“仁、义、礼、智”等四种美德相
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并首创“人伦”范畴以概括
“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种道德关
系,作为“仁义”之道的伦理前提。他说:“人之有道
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
之。使契(xiè)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
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并且指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乃是所有的人
都具备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要求。“仁”就是“不忍人
之心”或“恻隐之心”。所以孟子又给“仁”下了一个
最广泛的定义:“仁者爱人”(《离娄下》)。“义”就是
“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或“羞恶之心”。
墨子则以“义”为最高道德准则。墨子赋予了
“义”以“兼相爱,交相利”、“爱无等差”等内容,并把
它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墨子忽视了爱人的
界限,把“爱人”引向了“兼爱”,甚至要求“爱一切
人”。
孟子在与墨家论战中克服了孔子“爱人”原则的
弱点,提出“义”来作为规定“爱人”的界限,目的在于
区别他人与自我的行为是应当还是不应当,从而使
爱能爱其所当爱,使恶能恶其所当恶。也就是说要
达到“义”的境界。因此,孟子的“义”德要求人们对
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不当者(非义)报之以羞耻和憎恶
的态度,所以说“羞恶之心,义也”。

《尚书》有“义”字22个。《毛诗》有“义”字21
个,其中“礼义”并列的7个。《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有“义”字94个。《论语》有“义”字24个。《周易》有
“义”字39个。《孟子》有“义”字108个,其中“仁义”
并列者27次。
(二)“义”德的基本内涵
“义”作为儒家伦理范畴,其基本内涵是威仪、友
谊、情谊、美善、公平、正义、适宜。朱熹《集注》:“义
者,行事之宜。”宜的标准为仁,合符仁则为宜,所以
义是符合仁的道德规范。又释为符合正义或道德规
范的行为(事)。同时还包涵有善良、美好等意义。
《周易·系辞下》则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义”德的具体内容为尊兄、敬长、敬上、尊贤、公平、
正义、无私、禁民为非、尊重和保护私有财产权,反对
侵凌、兼并、残民以逞的不义战争等。
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准
则,“君子义以为上”(《阳货》),“君子义以为质”(《卫
灵公》)。孔子反对“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主张“行
义以达其道”(《季氏》)。孔子还把“义”和“勇”联系
起来,认为“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
为盗”(《阳货》),反对“见义不为”的“无勇”(《为政》)
行为。在义利问题上,孔子首先考虑利是否符合义,
要求人们“见利思义”(《宪问》)、“见得思义”(《季
氏》),其态度非常明确,“义然后取”(《宪问》),“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他主张用“义”来
规范求“利”的行为。
孟子视“义”为裁别是非的标准,领导人发政施
仁的尺度,指导一般人立身修养做人、做事的原则。
他认为“义”在人生价值中最为重要,因而重义而轻
利,主张一切唯义是从,反对唯利是取,认为“上下交
征利而国危矣”(《梁惠王上》)。
《周易·文言》有“利者义之和也”与“利物足以和
义”两句,邢《周易正义》谓“利物为义”。《尚书·仲虺
之诰》:“以义制事。”谓以公平正义的标准裁制事理,
则事得其宜。
《礼记·礼运》:“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
艺、讲于仁,得之者强。”陈皓《集说》:“艺以事言,仁
以心言。事之处于外者以义为分限之宜,心之发于
内者以义为品节之制,协于艺者合其事理之宜也,讲
于仁者适度其爱心之亲疏厚薄而协合乎行事之大小
轻重,一以义为裁制焉。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故得
之者强。”认为“义”的基本涵义是“艺之分、仁之节”,
一切都用“义”去裁判节制,老百姓就会信服钦佩。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爱国守法”可以视为“义”德
在今天的继承和发展。
三 “礼”德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
(一)

“礼”德的由来与发展
“礼”作为道德条目是由孔子、孟子等人在继承
夏、商、周三代接人待物、事神祀天的社会规范与道
德规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
德范畴和价值取向准则。
《论语·为政》:“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
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
也。其或继周者,百世可知也。”马融说:“所因,谓三
纲五常;所损益,谓文质三统。”以为君臣、父子、夫妇
三种主要人伦关系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主要道德
7总第68期 邓球柏:“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上) 规范是永恒的、代代相传的。
因此,孔子要求人们恪守“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的“礼”德规范。并且强调“克己复礼为
仁”(《论语·颜渊》),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
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礼”德起源于祀神和饮食等日常生活。《礼记·
礼运》对“礼”德的由来做过简要的探讨:“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不饮,蒉浮而土鼓,犹
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说文解字》:“礼,履也。所
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亦声。”其训“ ”云:
“,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读与礼同。”“礼”,
故文“礼”字。殷代甲骨文“礼”作“ ”。如“贞日于
祖乙,其作”。“作”即“作礼”,盖谓施礼、行礼
也。经过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代的发展,礼已经
成为国家确立的区别亲疏贵贱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
相适应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起着“经国家,定社
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隐公十一年》)的作用。
《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了郑大夫游吉回答
晋卿赵鞅关于“何谓礼”的问题时说:“吉也闻诸先大
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
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
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
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认为“礼”德是天经
地义民行的道德规范。《孝经》上也有这样一段话,
其“夫礼”作“夫孝”,因此有学者认为“孝”乃“礼”之
代名词。《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范祖禹说:“凡礼之体主于敬,而其用则以和为贵。”
“礼”德的核心是“敬”。《礼记·曲礼》:“毋不敬。”范
祖禹说:“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以一言蔽之曰:毋
不敬。”真德秀说:“《曲礼》一篇为《礼记》之首,而‘毋
不敬’一言为《曲礼》之首。盖‘敬’者礼之纲领也。
‘毋不敬’者,谓身心内外不可使有一毫之不敬也。”


“礼”德主要由西周的典章制度、风俗礼仪、道德规范
发展而来。《十三经》中有《周礼》、《仪礼》、《礼记》三
部礼书。孔子所说的“礼”德涵盖祭神仪式、交际礼
节、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四个方面。孔子将礼与仁
有机结合,将礼与仁并举,作为其社会规范和道德规
范的核心。受孔子的影响,孟子也很重视礼,他将礼
与仁、义、智一起作为人们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
规范。以礼为“辞让之心”和“恭敬之心”、使礼成为
人的基本德行之一。进而他把孔子的仁礼并重发展
为仁义并重,视礼为从属于仁义的辅德。
荀子非常重视“礼”,他认为人际之间利欲冲突
是社会不和谐的根源,社会不和谐的结果便是人们
的贫穷。为了调节人际间的物质冲突,构建和谐社
会,所以先王制礼,用礼指导、约束人们修身治国。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国家的道德规范
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到了重
大作用。有子的“礼之用,和为贵”成了构建和谐社
会的名言。朱熹说:“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尚书》中有“礼”字18个。《毛诗》有“礼”字45
个,其中有“礼义”7条,“礼仪”4条,“礼乐”3条。
《殷周金文集成引得》有“ ”字13个、“礼”字1个。
《周易》有“礼”字8个。《论语》有“礼”字75个。《孟
子》有“礼”字68个。
将“礼”作为最高道德准则加以推行的,当为管
子。管子将“礼义廉耻”定为“国之四维”,而把“礼”
放在首位。他说:“四维张则君令行……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
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
起也,灭不可得覆。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
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
(二)“礼”德的基本内涵
“礼”德的基本内涵有:(1)祭祀鬼神的礼节;(2)
交际礼节;(3)典章制度;(4)道德规范;(5)礼仪,礼
貌;(6)辞让之心;(7)恭敬之心;(8)进入仁义正路的
门;(9)道德践履。其核心是“敬”。其根本是“孝”。
其作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代。其效果
是构建和谐人生、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与
和谐世界。
四 “智”德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
(一)“智”德的由来与发展
“智”作为道德条目是由孔子、孟子在继承和发
展远古、唐尧、虞舜、夏禹、商汤、文、武、周公等人关
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明辨是
非、分别善恶的智慧等美好思想的基础上概括出来
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
知人则哲。古代“知”与“智”相通。孔子将认识自我
作为成为有道德的君子的前提,将

认识礼仪作为立
身的前提,将理解认识他人的言语作为认识理解他
人的前提。其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智”德是建立
在仁爱他人的基础上的。孔子将“智”与“仁”、“勇”
视为人的三种美德。他将这三种美德的人进行比较
说:“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
宪问》)他又将具有仁德与智德的人进行比较说:“知
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
寿。”(《论语·雍也》)。有学者认为“智”字应当包含
8长沙大学学报 2005年11月本心之虚灵知觉与体认操存等涵义。
孟子和董仲舒等人则认为“仁且智”乃是孔子所
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庸》的作者子思则认为“好学
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并把“智”、
“仁”、“勇”称作天下三种通达的美德。北宋邢认为:
“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故不忧也;知(智)者明于
事,故不惑;勇者折冲御侮,故不惧。”(《论语注疏》)。
朱熹说:“知正之所在,固守而不去,万事依此而立,
在人则是智,至明至灵,是是非非,确然不可移易,不
可欺瞒,所以立事也。”
《尚书》有“智”字2个、“知”字43个。《殷周金
文集成引得》有“智”字25个,“知”2个,尚有“圣智”
9次。《周易》无“智”字,有“知”字61个。《论语》有
“智”字1个、“知”字117个。《孟子》有“智”字32
个,“知”字114个。
(二)“智”德的基本内涵
“智”德的基本的内涵是:
(1)聪明,智慧;
(2)明辨善恶,正确认识仁义道德和实践仁义道
德的能力;
(3)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对“智”德的基本内涵做过比较深入的探
讨。他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智之实,智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
也。乐之实,乐斯二者。”(《离娄下》)孟子的意思是
说,“仁”德的基本内涵是事亲,“义”德的基本内涵是
从兄长,“智”德的基本内涵是懂得做人离不开“仁”
(事亲)与“义”(从兄),“礼”德的基本内涵是节文事
亲从兄而使不失其节而文其礼敬之容,“乐”德的基
本内涵是乐于事亲从兄,故中心乐于居仁由义。因
此孟子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
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
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道在迩而求诸
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
平。”(《离娄上》)《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的“明礼诚
信”之“明”以及“勤俭自强”可视为“智”德在今天的
继承和发展。
五 “信”德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
(一)

“信”德的由来与发展
“信”德作为道德条目是由孔子、孟子等人在继
承和发展远古、唐尧、虞舜、夏禹、商汤、文、武、周公
等人关于构建和谐交往、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
文化、和谐社会的诚实不欺、有信用的伦理思想基础
上提出来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
向标准。
“信”是由“允”、“孚”等范畴发展起来的一个道
德范畴。《尚书》中有“信”字11个,“孚”字12个。
《殷周金文集成引得》有“信”字24个,“允”字33个,
且有“蔼蔼允义”5条、“相邦建信君”11条。《毛诗》
有“信”字27个,其中“信义”1条,“信厚”1条,而且
还有“贞信之教兴”一句。《周易》中“孚”字出现47
次,其中明确要求必须恪守孚信原则的17次,称作
“有孚”。“有孚”者,有信用也。如“有孚中行”、“有
孚在道”、“有孚惠心”、“有孚惠我德”、“有孚元吉”
等。《周易》中有“信”字23个。《论语》中有“允”字
1个,谓“允执厥中”(《尧曰》),包咸注为“信执其中”
是也。《论语》中有“信”字38个。孔子将“信”德作
为教育学生的四大任务规定下来。“子以四教:文、
行、忠、信。”(《述而》)《论语》中记载了孔子三次强调
“主忠信”。“信”德是成就君子的必要条件之一。他
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卫灵公》)。同时孔子还认为“信”德是为
政的三大法宝之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
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
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
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
渊》)将取信于民作为政治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充分必
要的前提和条件。孔子的学生子夏也明确提出“与
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的道德要求。“信”德要
求人们恪守做人的基本原则,即诚实不欺,有信用。
《国语·周语上》就已规定:“礼,所以观忠、信、仁、义
……信,所以守也。”把诚实不欺作为行礼必备的品
德之一,将“信”德视为恪守“忠”德、“信”德、“仁”德、
“义”德的充分必要条件,反映了周人对“信”德十分
重视。《左传·襄公九年》:“所临唯信。信者,言之瑞
也,善之主也。”孔子把“信”作为“仁”的重要表现之
一,要求做到“敬事而信”、“谨而信”(《论语·学而》,
认为这是贤者应有的美德。“信则人任焉”(《论语·
阳货》),诚实守信用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大学》
修身之道的“八条目”以修身为本,修身的前提是“正
心”“诚意”,诚意是取信于人的关键。鲁太史克

语:
“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左传
·文公十八年》)《孟子》中有“信”字30个。孟子则认
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孟子·尽心下》)
将自身确实有善德称之为“信”。因而孟子将人言为
信、以言语取信于人的“信”德上升到诚身明善,提出
9总第68期 邓球柏:“仁义礼智信”的由来、发展及其基本内涵(上) 了“诚”与“思诚”的道德原则和方法。“诚”,内心实
在、真实无妄的意思。孟子认为,人们进行内心修
养、反求诸已还必须有“诚”,努力做到“诚身”或“反
身而诚”。孟子认为“诚身”、“反复而诚”对于道德实
践至关重要;道德行为能否感动别人,就在于是否心
诚。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
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
子·离娄上》)
例如,悦亲而不诚实,就不能真正“悦于亲”;相
反,能至诚待人,既可以悦亲,又能够取信于民,也能
得到领导的信任。可见,“诚”德实际上是一种极高
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对“善”的追求的坚定信念和真
实感情。所以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
莫大焉。”(《孟子·尽心上》)
《礼记·礼运》中有“讲信修睦”,描述的是“大道之行
也”的“大同”世界人们的道德生活。
《中庸》对“诚”德的论述非常详细。认为“君子
诚之为贵”、“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也”。将“诚”德提到
了非常的高度。并要求人们博学诚德、审问诚德、慎
思诚德、明辩诚德、笃行诚德。提出:“至诚无息。不
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
明。”《中庸》中提出了“九经”之说:“凡为天下国家有
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
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凡
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朱熹说:“一
者,诚也。”意思是说,要实行“九经”关键在于实行
“诚”德,也就是“修诚实之身”。这与《大学》修、齐、
治、平以“修身为本”,而修身在于正心、诚意的说法
相一致,都强调了“诚”德对于道德实践和治理国家
的重要性。
中国近现代的儒商都以诚信为事业之本。
诚信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
政治生活,还是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都追求诚信美
德。保险业界还将诚信原则列为根本原则之一。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0个字中有“明礼诚信”,
其中“诚信”二字是对我国传统“信”德和“诚”德的继
承与发展。
(二)“信”德的基本

内涵
“信”德的基本内涵有:
(1)真诚孚信,真心实意,像母鸡孵小鸡那样专
心专意,那样无私真诚,那样毫不吝惜地奉献自己的
热与能,那样准时地把鸡蛋孵化成小鸡,那样令人信
服;
(2)公平允信,讲信修睦;
(3)说话算数;
(4)用诚实的语言取信于人;
(5)真实不欺,严守信用;
(6)诚意修身;
(7)诚身明善;
(8)诚心为善;
(9)明礼诚信。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Kindness, Justice, Etiquette, Wisdom and Faith and Their Connotations
DENGQiu-bai
(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3, China)
Abstract:First put forward by the Confucians in Qin Dynasty, Kindness, Justice, Etiquette, Wisdom and Faith have developed into the
moral category and value standard. Kindness is the highest moral principle of the Confucians in Qin Dynasty, and its connotation varies with
different times. InThe Implementation Compendium ofCitizens’Ethics, being untied and kind, love for one’s career and dedication can be
regarded as the embodiment and development of Kindness today. Justice means dignified manner, friendship, affection, beauty, impartiality
and decency, which aim at the practice of Kindness. The core of Justice is respect, and filial piety is its root. The effect of Justice is to set up
a harmonious life, a harmonious family, a harmonious society, a harmonious country and a harmonious world. Wisdom is the wisdom of ac-
knowledgement of oneself and others, caring for and understanding others, distinguishing right fromwrong, good from evil. Faith suggests hon-
esty and credit, on which Chinese modern businessmen base their career. InThe Implementation Compendium of Citizens’Ethics, love for
one’s motherland and obedience to the law can be regarded as the succession of Justice. The courtesy in being courteous and faithful and being
thrifty and self-independent can be regarded as the development ofWisdom inmodern times. Being honesty and faithful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Faith.
Key words:Kindness; Justice; Etiquette; Wisdom; Faith;The Implementation Compendium ofCitizens’Ethics
10长沙大学学报 2005年11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