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法医学复习资料 概念与简答

法医学复习资料 概念与简答

法医学复习资料 概念与简答
法医学复习资料 概念与简答

法医学(forensic,legal medicine):是应用医学、生物学与其它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法医学的研究领域(分支学科):1.法医病理学;2.法医物证学;3.临床法医学;4.法医毒理学;5.法医毒物分析;6.法医精神病学

法医学的任务:1.为揭露犯罪事实真相提供科学证据;2.为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提供科学证据;3.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科学依据;4.为处理重大事故提供科学依据;5.为卫生防疫部门处理传染病和职业中毒提供证据;6.对立法提供建设性意见

脑死亡(brain death):指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完全地、不可逆性的丧失。不论心跳、呼吸和脊髓功能是否存在,即可宣告死亡。也称全脑死亡(total brain death)。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深度昏迷,脑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出现平波或等电位脑电图,脑循环停止

假死(apparent death):指人体的生命功能(如心跳、呼吸等)处于极其微弱状态,以致被误认为死亡的状态。从外表看来似乎已经死亡,但如积极救治,能暂时地或长期地复苏的状态。法医学的死亡分类:暴力死,非暴力死

死亡原因:所有直接导致或间接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情和损伤,以及任何造成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死亡机理:在死因作用下,导致死亡的一些具体环节和机制(与生命活动不相适应生理、生化方面的紊乱)。

主要死因(根本死因):与死亡主要有关的原发性疾病或损伤。

直接死因:来自主要死因的致命性并发症。

诱因:单独存在时不足以引起机体严重损伤或致死的因素,可诱导身体原有潜在病变恶化而死亡的。

辅助(联合/合并)死因:独立于主要死因的疾病,在致死过程中仅起辅助作用(与主要死因主次难分)。

早期尸体现象:指在死后24小时内,由于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出现几种相关的死后尸体改变。

晚期尸体现象:指死后24小时以外,持续时间较长的死后尸体改变。

尸僵(rigor mortis):死后肌群发生僵硬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僵硬状态。

尸体痉挛(cadaveric spasm):死亡发生的瞬间,肌肉未经过松驰阶段直接进入僵硬状态,保持死亡时的姿势和动作。

尸斑(livor mortis):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血液因其本身的重力,而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的血管内,并透过该处皮肤显示出边缘不清的斑痕。

肌肉松驰法医学意义:压痕。

尸僵法医学意义:死亡确证、死因和死亡时间的推断、死亡时状态的判断、有无移尸。

尸体痉挛法医学意义:固定临死时动作、姿势、体位。

尸斑法医学意义:死亡确证、估计死亡时间、死因分析、移尸。

腐败尸体改变:尸臭,尸绿,腐败气泡和水泡,泡沫器官,腐败静脉网,巨人观,死后呕吐和口、鼻血性液体流出,肛门、子宫、阴道脱垂和死后分娩。

腐败的法医学意义:1.推断死亡时间;2.鉴别腐败现象与生前损伤或病理变化;3.尸体应尽早剖验或冷藏保存

猝死(Sudden death):外表似乎健康的人因内在病变(潜在性疾病或机能障碍)而发生急速、出人意料的自然性死亡(sudden unexpected natural death)。

猝死的特点:1.时间限度(24小时);2.意外性;3.自然性与非暴力性

猝死的原因:指人的主要器官有潜在性疾病、暴发性疾病或异常(过敏)体质。原因不明的猝死由机能障碍所致。

猝死的诱因:精神、心理因素;过冷过热;体力活动;其他: 暴饮暴食;吸烟、饮酒。

猝死的常见病理变化: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心脏及大血管内血液不凝,呈暗红色,无鸡脂

样凝血块形成,左心及腔静脉扩张,充血。肺、肝、肾、脾等各器官也多显著淤血;心和肺及其他器官表面可有小出血点。此外,可见心肌纤维断裂,末梢动脉呈收缩状。

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炎与心肌病,心内膜炎与瓣膜病,主动脉瘤,肺动脉栓塞,心包疾病)

呼吸系统病症猝死(肺炎、哮喘、急性喉头或肺水肿,肺结核)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意外、癫痫、占位病变和炎症)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出血性肠炎和胰腺炎、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急性大块肝坏死、肿瘤)

生殖系统疾病猝死(宫外孕、羊水栓塞)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MDS)的特点:死于睡眠中,以凌晨2~4时多见;多为青壮年,以30~49岁多见;绝大多数为男性,男女之比为13.3:1;死者生前多身体健康,死前无明显诱因;死亡迅速,死前有抽搐、呻吟、尖叫等症状;未见足以说明死因的检验结果。

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的特点:年龄以7天至2岁多见,2—4月龄为高峰;多死于睡眠中,以凌晨3—10时多见;性别差异不大,男略多于女;多数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死亡迅速,突发于母亲怀抱中或摇篮里;尸体剖验无特殊改变,有时肺内可见不足以说明死因的轻度炎细胞浸润/透明膜形成。

抑制死:由一种强度不足以造成一般人死亡的轻微刺激或外伤的作用,通过抑制反射使受害者在几秒或一、两分钟内心跳停止而死亡,且尸体剖验找不到明确死因者,称抑制死。

法医毒物学:研究以自杀或他杀为目的以及意外灾害引起中毒的一门科学,着重研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中毒问题,揭露以化学物作为暴力手段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为侦破和审理中毒案件提供证据。有时也向临床提供诊断,急救治疗和预防措施并涉及药物瘾癖及处理毒物违章造成的公害等。

法医毒物分析步骤:(1)从检材中分离和净化毒物及其代谢产物;(2)用微量化学分析法鉴定提取物(定性、定量)

毒物(poison):是指某种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和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中毒(poisoning):是指由毒物作用所引起的疾病。致死的称中毒死。

砷化物中毒症

1.毒理作用:ASO3三与体内酶蛋白-SH结合,使酶失活,使肝、肾细胞变性、坏死。刺激粘膜,损害毛细血管,使其麻痹、扩张、渗透性增加。

2.中毒特点:急性胃肠型(腹痛、腹泻、水样大便,有时带血);急性麻痹型(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症状);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症候群,皮肤粘膜病变,多发性神经炎)

氰化物中毒:

1.毒理作用:CN-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CN-与氧化型的Fe3+结合,阻止Fe3+还原,阻断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致组织细胞窒息,中枢神经系统对缺O2敏感,故中枢性呼吸衰竭是直接死因。2.中毒症状:大剂量(“闪电式”死亡);小剂量(强烈恐怖感)

阿片中毒:

1.毒理作用: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兼有抑制与兴奋作用,以抑制大脑皮质、脑干占优势,对脊髓和延髓的呕吐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呼吸中枢有显著抑制作用,是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连续应用易成瘾。

2.中毒症状:急性(昏迷、感觉消失、发绀、脉缓且不规则,呼吸浅慢,体温降低,瞳孔缩小如针尖);慢性(消瘦、贫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早衰、阳痿,久服易成瘾,戒断综合征)乙醇中毒:

1.毒理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首先抑制大脑皮层,使皮质下功能失控,呈兴奋状态;抑制皮质下中枢及小脑,致步态蹒跚,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跌倒致脑外伤,吸入呕吐物致窒息是常见死因;抑制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呼吸麻痹是主要死因);乙醇可扩张血管,使皮肤血管血流增加,产生温热感,实际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在寒冷环境中易冻

死;使生殖细胞退行性变,致胎儿畸形或生育不能。

2.中毒症状:急性中毒(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睡期);慢性中毒(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精神病等)

机械性损伤(mechanical injury):由机械性暴力造成的机体组织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以形态改变为主的损伤(擦伤,挫伤,创,内脏损伤,骨折,肢体断离);以功能改变为主的损伤(神经源性休克,振荡伤)

擦伤(abrasion):是指表面粗糙的致伤物与体表摩擦致表皮的一部分或全部剥脱和缺损,又称表皮剥脱。

挫伤(contusions or bruise):是指由致伤物作用于皮肤,造成皮内或皮下血管破裂,引起皮内或皮下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可发生在内脏器官。

创(wound):是指由较大暴力致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甚至肌肉直至内脏器官破裂的开放性损伤。创的形态特点:由创口,创缘,创角,创壁,创底和创腔(创道)六部分组成。

神经源性休克(neurogenic shock):是指机体某些部位(触发区)的神经末梢对机械性暴力的作用非常敏感,受到打击时,可引起严重的反射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休克并可迅速死亡。震荡伤(concussive injury):是指身体在钝力作用下所发生的以内部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损伤,以脑、心、脊髓、肺多见。

机械性损伤的类型:钝器伤,锐器伤,火器伤

钝器伤(blunt instrument injury):由无锋利刃缘和尖端的钝器打击人体造成的损伤称为钝器伤。

锐器伤(sharp instrument injury):具有锋利的刃口或尖端的器具(锐器),如刀、斧、匕首、剑、刺刀、剪刀、玻璃碎片等致伤物所致的损伤称锐器伤。

生活反应(vital reaction):又称活体反应,是指当暴力作用于活体时,损伤局部及全身出现的组织反应,是鉴别生前伤的经典依据。

亲子鉴定(identification in disputed paternity):是指应用医学和人类学的方法检测遗传标记,并依据遗传学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对被检者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子关系所作的科学判定。DNA指纹(DNA fingerprint):是指将人类基因组DNA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经电泳分离、萨森印迹转移,然后用已知序列小卫星DNA探针,根据碱基互补原则与未知基因组DNA 杂交,所显示出的高度多态性图谱。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指在两条同源染色体上,同源DNA序列长度相等,但个别核苷酸不同而产生的个体差异,也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微卫星DNA(STRs):是一类更简单的寡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重复单位为2~6bp,重复次数

(1)闭塞呼吸道入口所致窒息:捂死

(2)压迫颈部所致窒息:缢死、勒死、扼死

(3)异物堵塞呼吸道所致窒息:哽死

(4)液体吸入呼吸器官所致窒息:溺死

(5)压迫胸腹部所致窒息:压死、挤死、活埋

(6)体位窒息

机械性窒息的过程:1. 窒息前期(无明显症状);2. 吸气性呼吸困难期(吸气强于呼气);3. 呼气性呼吸困难期(呼气强于吸气,出现惊厥);4. 呼吸暂停期(呼吸暂停,假死状态);5. 终末呼吸期(间歇性深呼吸,瞳孔散大,血压下降,肌肉松弛);6. 呼吸停止期(呼吸停止)

机械性窒息死者的尸检所见:

(一)尸体外表征象:1.颜面肿胀、紫绀;2.颜面部皮肤和眼结膜下瘀点状出血;3.尸斑显著、出现早、暗紫红色;4.尸冷缓慢;5.牙齿出血(玫瑰齿);6.其他

(二)尸体内部征象:1.血液暗红色,流动性;2.内脏淤血;3.内部器官瘀点性出血;4.肺气肿或肺水肿;5.脾贫血

Tardieu氏斑:机械性窒息死者,于肺胸膜和心包脏层下出现的淤血性出血点。

窒息死亡的三个主症:血液暗红色,流动性;内脏淤血;内部器官瘀点性出血

缢死(hanging):以绳索状物套绕在颈(项)部,利用自身全部或部分体重的下垂作用,使绳索压迫颈(项)部而引起的窒息死亡,俗称吊死。缢死的三要素:条索状物件、套压在颈项部、自身体重下坠。

缢绳:按性质分硬、软和半硬半软三种;缢绳打结形成绳套,分固定绳套(死套)和滑动绳套(活套)以及开放式与闭锁式绳套。不同质的缢绳可复制出不同形的花纹印痕,同时绳结的性状与打结者的习惯或从事的职业有联系,因此缢绳可作为证物有助于案件的侦破。

缢型分类:前位缢型,侧位缢型,后位缢型

缢死分类:完全性缢死,不完全性缢死

溢沟(furrow/groove):缢吊时,绳索压迫颈项部皮肤所形成的沟状痕迹称溢沟(索沟)。

缢死的机制:(1)呼吸道的闭塞致呼吸障碍;(2)颈部血管受压致脑部血供障碍;(3)颈部神经受压导致反射性心跳停止;(4)脊椎和脊髓的损伤

勒死(strangulation by ligature):以绳索环绕颈项部,用自己的或他人的手或某种机械作用,使绳索勒紧而压迫颈项部,导致窒息死亡。

扼死(manual strangulation):用单手或双手扼压颈部而引起的窒息死亡称扼死,又称掐死。扼痕(throttling mark):扼压颈项部时,手指和指甲的压痕称扼痕。

溺死(drowning):由于大量液体吸入呼吸道所引起的窒息死亡称为溺死,俗称淹死。

干性溺死(dry drowning):指死者虽确系落水后发生的死亡,但呼吸道和肺泡内却不见溺液,也称非典型溺死。

溺死的机制:窒息(呼吸道阻塞和声门痉挛);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心脏骤停和原发性休克;其他因素。

溺死的形态学变化:

尸斑浅淡,呈淡红色;口鼻部蕈形泡沫;鸡皮样皮肤;手中抓有异物,如水草,泥沙,树枝等;皮肤膨胀,皱缩,脱落(“漂妇皮”,手套或袜套样表皮脱落);尸体的沉浮和腐败;其他: 尸冷强;皮肤、肌肉收缩;尸表损伤等。

蕈形泡沫(或蟹沫):在溺水过程中,溺液刺激呼吸道粘膜分泌出大量粘液。由于剧烈的呼吸运动,粘液、空气及水相互混合搅拌,形成细小而均匀的白色泡沫。这些泡沫因富含粘液,故极稳定不易破灭。当尸体捞出水面后,泡沫逐渐从呼吸道涌出,附着在口鼻部,形成色如棉花团,状如蕈形突起而封闭口鼻腔,称蕈形泡沫或蟹沫。

生前缢死与死后悬尸的鉴别:依据:生活反应如唾液、鼻涕流注、索沟处有无出血点,深部肌肉有无出血,舌骨骨折和动脉内膜损伤是否伴出血。

勒死与缢死的鉴别(见书65页)

生前溺死和死后入水的鉴别(见书72页)

医疗纠纷(medical tangle)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病人和家属或其工作单位对医院的工作不满意,并发生争执、上诉,要求追究责任,在事实真相尚未调查清楚之前,统称为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medical malpractice):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构成医疗事故的基本因素: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行为的违法性,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的分级:

一级: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有过失但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六种情况:

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

2.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法医学主要应用医学、生物学和其他自然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尸体、活体及人的组织、体液斑等,以解决法律上有关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法医学的研究对象:根据法律需要进行专门鉴定的尸体、活体(人身)、物证、物证、文证和现场。研究方法:(一)医学方法:1、尸体解剖2、临床医学检查3、动物试验(二)化学方法(三)物理方法(四)生物学方法

法医学检验的基本方法:1、现场勘验:现场、命案现场2、尸体检验:尸表检验、尸体内部检验3、活物检验4、物证检验5、文证审查(书证审查)

法医学鉴定人:是指具有法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人,受到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进行检验鉴定,做出结论的人。

法医学的鉴定程序:受理、检验、鉴定

法医学鉴定文书主要包括:1、序言2、文件摘录3、检验所见4、分析说明5、鉴定结论6.、结尾:日期、签名、盖章。

死亡的概念:死亡的标志是心跳和呼吸停止。临床医学也以心跳停止的时刻作为患者死亡的时间。

脑死亡:是指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的完全的、不可逆停止。

诊断脑死亡的依据:1、无反应性(深度昏迷)2、无自主呼吸3、无反射4、平线脑电图5、脑电波消失

死亡的过程:(一)濒死期(可逆阶段)(二)临床死亡期(可逆阶段)(三)生物学死亡期(不可逆阶段)(四)超生反应:人作为整个的机体已经死亡,但某些细胞、组织以及器官仍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部分或全部生活功能,这些功能表现出来,称超生反应。

假死:指人体的生命功能(如心跳、呼吸等)处于极度微弱状态时,从外表观察已经死亡,甚至呼吸、心跳用一般方法未能察觉,但如积极救治,能暂时或永久的复苏,这种状态,称假死。尸体现象:是指人死后,在体内外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的作用下,尸体本身发生一系列有相对规律性的死后变化,这些变化使尸体呈现特有的征象。

早期尸体现象:是指死后24小时内尸体上出现的变化。主要有肌肉松弛、皮革样化、尸冷、尸斑、尸僵、尸体痉挛、角膜混浊、自溶;

晚期尸体现象:是指死后24小时后尸体上出现的变化。根据腐败过程是否中断,分为:

保存型: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等;毁坏型:腐败、白骨化。

早期尸体现象的意义:①确证死亡;②提示尸体曾否被移动;③推断死亡时间;④反映死亡当时躯体的位置和状态;⑤推断死亡原因

尸冷,是指人死后代谢停止,体内不能再产生热量,而尸体原有热量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水分和蒸发而不断散发,尸体温度逐渐下降至与外界温度相当或略低,称为尸冷。

尸冷的法医学意义:尸冷下降的规律对于我们判断早期尸体死亡时间具有重要的价值。一般来说,春秋季节成年尸体在室内每小时下降速度为0.83℃,水中尸体每小时可下降3~4℃;夏季室外烈日下的尸体、死前发生肌肉痉挛或者激烈搏斗的尸体在死后的一段时间内,尸温还能暂时上升。

尸斑: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尸体血液依靠自身重力的作用,流向尸体低下部位,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血管中,从而在皮肤上显现出边缘不清,红色或暗红色的斑块。

尸斑的颜色:1)一般死亡:暗红色;2)急性CO中毒:樱桃红色;3)氰化物中毒:鲜红色;4)冻死:鲜红色;5)冷库、冰雪、水中的尸体:鲜红色;6)亚硝酸盐中毒、氯酸钾中毒:暗褐色或灰褐色腐败的尸体:污绿色

尸斑的发展:1)坠积期尸斑:死后12hr内

特点:①用手指按压尸斑可以完全褪色;②死后6小时左右,如改变尸体的位置,则原形成的尸斑可逐渐消失,在新的低下部位重新出现尸斑;(尸斑的转移);③切开尸斑处皮肤,可见血滴从血管断端流出,容易用纱布擦去;

2)扩散期尸斑:死后12hr~24hr内

特点:①尸斑处用手指按压仅稍微褪色;②改变尸体的体位(翻转尸体),原形成的尸斑不再消失,有时经过较长时间,在新的低下部位可出现尸斑,但颜色较淡;(尸斑的部分转移)③切开尸斑处皮肤,可见血管断端缓慢流出血滴,组织染成红色,用纱布不易擦去;

3)浸润期尸斑:死亡24hr以后的尸斑

特点:①尸斑完全固定,无论直接压迫或翻转尸体,尸斑不再消失,新的尸斑不能再产生;

②切开尸斑部位的皮肤,切面呈紫红色或暗紫红色,无血液自血管断端流出。

尸斑的法医学意义:法医鉴定可以根据尸斑的颜色来推断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

尸体痉挛,是一种少见的特殊肌肉僵尸现象,指人死后没有经过肌肉松弛阶段,在死亡的瞬间,全身或局部的肌肉立即僵硬,把临死时的姿势和表情固定下来,直至尸检。

尸体痉挛的法医学意义:尸体痉挛使他人无法伪装的,因此是判明死者临终状态和鉴别他杀、自杀的可靠依据。

腐败:机体死亡后腐败细菌在尸体内大量繁殖使蛋白质等化合物分解组织器官遭到破坏,最终只留下骨骼,这种现象称为腐败.

木乃伊的形成机理:形成条件:通风,干燥和较高的环境温度

死亡时间的推断一、根据尸体现象推测;二、根据胃肠内容物推测;三、根据蝇蛆生长发育状况推测;四、根据死后尸体化学变化推测;五、其他;动物对尸体的破坏

机械性窒息(一)概念:因机械性暴力的作用,致使鼻腔、口腔堵塞,呼吸道压闭,胸腹部受压导致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

(二)分类:压迫所致的窒息、堵塞所致的窒息

1.压迫所致的窒息:1)压迫口鼻2)压迫颈部3)压迫胸腹部4)胸腹腔内气体或液体压迫所致的窒息:

2.堵塞所致的窒息:1)堵塞呼吸道口所致窒息2)呼吸道内阻塞所致的窒息3)液体吸入呼吸道所致的窒息

窒息死的尸体征象(共有征象):

(一)尸表征象:1.颜面青紫、肿胀;2.淤点性出血:眼结合膜出血是最重要的尸表征象;3.尸斑暗紫红色,显著,出现早4.尸冷缓慢;5.玫瑰齿;6.其他

(二)尸体内部征象:1.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2.内脏淤血;脾贫血3.浆膜及粘膜下有点状出血:塔雕氏斑:最重要的尸体内部征象4.肺气肿和肺水肿。

缢死的概念:利用全部或部分的自身体重,使绳索或其他物体压迫颈项部而引起窒息性死亡。缢死的机制:(一)颈部的结构(二)机制:1.呼吸道闭塞;2.颈部血管受压导致脑血供障碍;

3.颈部神经受压引起反射性心跳停止;

4.脊椎和脊髓的损伤

缢死的尸体征象(一)缢沟:1.缢沟的位置和方向:2.数目;3.宽度和深度;4.硬索沟和软索沟;

5.形态和组织学改变;

6.印痕:

7.深部改变;

(二)缢死的其他尸体征象:1.颜面:前位缢死:苍白色;侧位缢死:青紫色;后位缢死:青紫色;2.尸斑和尸僵:3.内部改变:4.其他:1)口鼻经常有分泌物流出;2)舌尖微露;3)体表及手足损伤;

缢死死亡性质的判定:1)自杀多见(判定)2)他杀缢死少见3)意外少见

生前缢死和死后悬尸的鉴别:

从缢沟、体表损伤、现场、体位几方面鉴别

勒死的概念:以绳索缠绕颈项部,在绳索交叉处的两端,用自身体重以外的其他力量或用某种机械的作用,使绳索绞勒颈项部,导致窒息而死亡。

勒死的机制:1.压迫呼吸道致气道闭塞;2.压迫颈部血管致脑血供障碍;3.压迫颈部神经致反射性心跳停止

勒死的尸体征象(一)勒沟:1.位置:多位于颈中不2.方向:环形,近乎水平方向(横行)3.数目:两道为多,一道次之,多道也常发生 4.宽度和深度:深度基本一致5.颜色和出血点:尸斑紫黑,甲状腺、舌根、咽喉部可发生严重的淤血和不同程度的出血。 6.印痕:7.勒沟深部组织的改变;(二)其他窒息征象:颜面青紫肿胀明显、内脏的窒息征象比缢死的尸体明显;(三)体表及手足损伤

扼死:用手压迫受害人颈部而发生的窒息性死亡。

扼死的机制:1.压迫气管引起窒息;2.压迫颈部血管引起脑血供障碍;3.压迫迷走神经和颈动脉窦引起反射性心跳停止;

扼死的尸体征象:1.扼痕:性状、颜色、分布2.深部损伤:有些情况下扼痕不清楚;3.窒息征象,如:颜面改变、内脏改变;4.手足及体表损伤。

溺死的概念:由于大量液体吸入并堵塞呼吸道,引起呼吸障碍而发生窒息性死亡者,称溺死。溺死的尸体征象:新鲜尸体具有一般窒息死亡的特征;

溺死的特有征象:(一)尸表征象:1.口鼻部蕈状泡沫;2.手中抓有异物;3.尸温较低;4.尸斑浅

淡,出现慢;5.皮肤呈鸡皮样改变;6.皮肤膨胀、皱缩、脱落;7.尸体的浮沉和膨大8.其他变化;(二)尸体内部征象:1.呼吸道内有溺液和异物;2.肺的改变:水性肺气肿、溺死斑等;3.心血管改变:左右心血浓度不同;4.胃肠道内有溺液及异物;5.内脏器官中检出硅藻;6.其他。

生前溺死和死后抛尸入水的区别:1、生前溺死的手中可抓有异物(水草泥沙等),死后抛尸入水的没有;2、生前溺死的口鼻孔有蕈状泡沫(白色或红色),死后抛尸入水的;3、生前溺死的呼吸道各支气管个肺泡内可有溺液、泡沫和异物,死后抛尸入水的仅呼吸道有少量液体、异物,若水压较大可达下呼吸道,但无泡沫;4、生前溺死的有水性肺气肿,肺表面有肋骨压痕、溺死斑,切面有溺液流出,死后抛尸入水的没有;5、生前溺死的左心血比右心血稀薄,各成分减少。并有异物(淡水溺死),死后抛尸入水的左右心血浓度相同;6、生前溺死的,胃肠均有溺液、水草、泥沙等异物,死后抛尸入水的仅胃内可能有少量溺液,一般不进入小肠;7、生前溺死的在肺、肝、脾、肾等内脏及骨髓牙齿中可检验出相当数量的硅藻,死后抛尸入水的没有或仅有少量(平时吸入或污染)。

性窒息:是指由性心理变态者,以奇特的方式,造成一定的缺氧状态,刺激其性欲,由于实施过程中的措施失误或过度,意外地导致窒息死亡。

机械性损伤:物体以机械运动的方式作用于人体,使正常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称为机械性损伤。形成的三个基本因素:1、机械力2、致物伤:锐器、钝器、火器3、受伤机体

创的结构:1.创口;2.创角;3.创缘;4.创壁;5.创腔;6.创底;

创的分类:1.锐器创:分为切创;砍创;刺创;剪创2.钝器创:分为挫裂创和撕裂创3.火器创:枪弹创;爆炸创

切创:使用锐器的刃部沿刃的方向牵拉和下压,切割皮肤和皮下组织形成的损伤称为切创。

切创的性状:创口——长梭形;创角——尖锐;创缘——整齐;创壁——光滑;创底——平整干净;可伤及骨质,形成骨切痕;创腔——无组织间桥;创口一般比刃缘长;常伴有拖刀划痕(尾状划痕)

试切创:自杀者常有多次试切割的现象,主要由于自杀开始时心理矛盾和疼痛感,常常开始切的浅表,逐渐加重,故可发现数条与主创口平行的浅表切痕,有时可在创缘发现小的瓣状创,这种形态的创称为试切创。

砍创的性状:创口——短梭形,哆开明显;创角——可锐可钝,有时呈三角形;创缘——一般整齐,有时可见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创腔——深;创底——多伤及骨质,在骨骼上形成骨砍痕或骨折

切创和砍创的鉴别:1、切创多在颈部、腕部、腹股沟、(腹部、面部);砍创多在头面部、四肢、颈部、肩部(可在身体任何部位)2、切创的创口是长梭形;砍创的创口是短梭形,哆开明显3、切创的创角尖锐,有尾状划痕;砍创创角可锐可钝,有时呈三角形;4、切创的创缘整齐,自杀切创有试刀痕;砍创创缘可有较窄的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5、切创的创底严重,切创可伤及骨质,在骨上形成骨切痕;砍创多伤及骨质,在骨上形成骨砍痕或骨折6、切创多见于自杀;砍创多见于他杀。

刺创的典型特点:具有创口小,创腔深,体表损伤常轻而内部损伤严重的特点。

1.刺入口的形态与刺器的横截面形态基本一致,其创口长度不短于刺器的宽度。1)单刃刺器的刺入口:创角一锐一钝2)双刃刺器的刺入口:两创均锐角3)三棱刺器的创口呈等边三角形4)圆弧形刺器的刺入口呈半圆或弧形;

2.刺创管的长度一般与刺器长度一致,其方向和刺入方向一致;

3.刺出口只出现贯通性刺创,其形态一般与刺器刺出部分或横截面的形态相似,一般刺出口较刺入口小。

剪创的典型特征:在同一部位一次形成两个创口。分类:1、夹剪创2、刺剪创3、剪断创

圆柱形棍棒伤的特点:1、打击在人体较平坦的软组织部位可形成与棍棒长轴方向一致的条状表皮剥脱和皮肤出血,其损伤宽度一般小于棍棒直径;2、棍棒以较快的速度打击在软组织十分丰富的部位,可形成两条平行的皮下出血带,其中间皮肤苍白,中空区的宽度一般小于棍棒直径;

3、沿棍棒长轴形成条状挫裂创;

4、棍棒端头着力时会形成弧形挫裂伤。

高坠伤的特点:1)通常体表损伤轻微,而内部损伤严重;2)除着力处外,在远隔部位亦可见

到损伤,甚至更为严重;3)广泛而严重的损伤,都是一次巨大暴力所形成,这种损伤用凶器损伤难以解释(空中障碍物所致的损伤除外)4)可能发生多处骨折,内脏破裂,各不同骨上的骨折线,内脏裂纹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一致

车外行人损伤:1)直撞伤:伸展创2)摔跌伤3)拖擦伤4)辗压伤:

车内人员的损伤:1)人体与车内某些部件相撞形成的损伤;)安全带压迫的损伤;3)人体被抛出车外造成的损伤

枪弹创:指发射的弹头及其他投射物所致的损伤。

贯通性枪创的组成:弹头能量大但未将能量全部释放,穿过人体形成。包括射入口、射创管、射出口。

爆炸物的分类:1.化学性爆炸 2.物理性爆炸:

爆炸伤的性状:1.炸点伤2.烧灼伤3.冲击波 4.抛出物伤 5.附加伤

生前伤和死后伤的鉴定:区分的根本依据:生活反应——指活体对各种外来因素所致损伤或致病因子所产生的反应(一)局部生活反应1.出血2.创缘卷缩、创口哆开3.炎症4.酶活性变化5.骨质损伤(二)整体生活反应1.全身贫血2.栓塞3.吸入和咽入4.血尿

烧死的尸体征象(一)尸表征象1.皮肤烧伤:1)I度烧伤(红斑期)2)Ⅱ度烧伤(水疱期3)Ⅲ度烧伤(坏死期)4)Ⅳ度烧伤(炭化期)2.反射性强闭眼:3.拳斗姿势4.皮肤裂创

(二)尸体内部征象:1.呼吸系统的改变——热作用呼吸道综合症2.心脏和大血管血液成分中有不同浓度的HbCO3.硬膜外热血肿:与外伤性血肿区别

4.食道和胃内有烟灰、炭末

5.其他器官的改变

生前烧死和死后焚尸的区别:1、生前烧死的皮肤烧伤伴有生活反应(疱内有大量蛋白质和炎细胞);死后焚尸的皮肤烧伤无生活反应2、生前烧死的有反射性强闭眼,死后焚尸的没有3、生前烧死的呼吸道(口、鼻、喉头、气管、及各级支气管)均有烟灰盒炭末沉着;死后焚尸的仅见于口鼻4、生前烧死的有热作用呼吸道综合症,死后焚尸的没有5、生前烧死的心血及大血管血液中有高浓度的HbCO,死后焚尸的没有6、生前烧死的食道、胃甚至十二指肠内均可能有烟灰、炭末沉着;死后焚尸的没有7、生前烧死的没有其他暴力致死的征象,死后焚尸的有。

冻死的尸体征象(一)尸表征象 1.经常衣着单薄,尸体常呈蜷曲状;2.反常脱衣现象:少数冻死者冻死前反而脱去衣服,全身裸露,或将衣服翻起,暴露胸腹部,或仅穿内衣裤,称为反常脱衣现象。原因可能是体温调节中枢麻痹,有幻觉热感。3.面容和皮肤的变化 4.尸斑鲜红色或淡红色;5.冻僵(二)尸体内部征象:1.胃粘膜波波夫出血斑和波波夫溃疡;2.内脏改变:无特征性变化,出血充血(三)冻伤的局部征象;分四级一级冻伤(红斑);二级冻伤(水疱);三级冻伤(坏死);四级冻伤(坏死深达骨质)

影响电流损伤的因素:1.电流性质2.电压3.电流强度4.身体阻力(人体对电流的抵抗)5.电流通过机体的途径6.电源作用于机体的时间7.机体接触电源的状况8.机体状态9.环境状况

电击死的尸体征象 1.电流斑(电流印记)2.皮肤金属化(电镀现象)3.电烧伤 4.骨及关节改变(骨珍珠)5.电流出口6.电击纹7.内部征象

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给于时,引起机体功能障碍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合物;

中毒——生物体受到毒物的作用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影响毒物毒作用的因素(一)毒物的理化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二)毒物的剂量:中毒量——凡能使机体发生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致死量——凡能使机体发生中毒致死的最小剂量;半数致死量——在实验动物的群体中,能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全数致死量——在实验动物的群体中,能引起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决定毒物对机体作用的不是服入的量,而是毒物吸收后进入血流的浓度

(三)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四)机体状态1.习惯性或成瘾性2.过敏性3.年龄和性别4.体重;

5.健康状态;

6.胃肠充盈状态及食物性状

猝死:貌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的疾病或机能障碍而发生的急速的、出人意料的死亡。特点:基本上健康1.貌似健康外表健康,有某种疾患但一般情况下不致死2.意外性——出乎意料

3.时间限度——短

猝死的原因(一)诱因:1.体力活动;2.精神、心理因素;3.过冷过热;4.其他

(二)内因:成人——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

(三)年龄、性别分布、季节因素

青壮年猝死综合症:身体一向健康的青壮年,特别是男性,在夜间睡眠中发生迅速死亡,经过详细的尸体解剖,又不能发现明显死因的猝死;特点:1)好发于青壮年,发育营养良好,既往身体健康;2)年龄;3)男性多于女性;4)多数死于睡眠中5)突然迅速死亡,多为即时死;6)尸体解剖不能发现致死性的病变合原因

婴幼儿猝死综合症:指健康的婴儿急速的、出乎意外的死亡,而且全面尸体解剖,无确切的死因,这类死亡称SIDS特点:1)发育良好,既往健康的婴儿;2)一般在2岁以下,2月-4月龄为发生高峰;3)性别差异不大;4)多死于安静状态中

血痕检验实验步骤:1)肉眼检验;2)预实验:可能是血痕(联苯胺试验);3)确证实验:确定是血(血色原结晶实验);4)种属实验:确定是否人血(环状沉淀反应、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5)血腥检验(ABO血型测定)2、联苯胺试验试剂滴加顺序:1)冰醋酸; 2)联苯胺的无水酒精饱和液3)3%过氧化氢

人毛和兽毛的区别:1、人毛的毛小皮鳞片薄,较短小,毛小皮纹理细而呈不规则的锯齿状;兽毛的毛小皮鳞片较厚,粗宽,毛小皮纹理呈粗锯齿状。2、人毛的皮质较宽,占毛干的大部分,色素颗粒多集中于皮质的外围(毛头部色素少);兽毛的皮质较窄,色素颗粒多集中于近中央部。

3、人毛的髓质不发达,较窄,髓质指数在0.3以下;兽毛的髓质发达,宽,均匀,呈连续状直至毛尖,髓质指数大于0.5。

重伤:指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肢体残废;②毁人容貌;③丧失听觉;④丧失视觉;⑤丧失其他器官功能;⑥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轻伤——指理、化、生等外因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结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无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

评定损伤程度的依据:1)损伤当时的原发性病变:2)损伤引起的并发症:3)损伤引起的后遗症

肢体残废:指由各种致伤因素致使肢体缺失或者肢体完整,但已丧失功能

容貌毁损(毁人容貌):指毁损他人面容,致使容貌显著变形、丑陋或者功能障碍

诈病(伤)表现为三个方面:1诈病:无病装有病;2夸大病情:小病装大病;3匿病:有病装无病。诈病的特点1.过分夸大症状;2.症状混乱而矛盾;3.不正常的病程4.突然的恢复

造作病(伤)凡运用物(机械或温热)化学的(药物或刺激性毒物)或生物学(微生物或有毒的动物)故意损害自己或授意他人损害自己身体,在身上造成疾病或损伤者称造作病(伤)

造作伤的特点1.部位的特点:1)手可及处;2)无生命危险的部位;3)不毁容的部位;4)损伤与目的有关的部位;2.损伤的特征:1)伤数多,伤形大小一致;2)集中,密度大,间距小;3)排列整齐,伤形一致;4)程度浅表均匀,轻,并随体表弧度弯曲而弯曲;5)有试刀痕;3.衣服特征:在四肢或者胸部造作伤一般衣服无破损,如有破损,破损的情况与身体的损伤可能不一致,衣服上的血痕,大都不符合当时出血的一般特征4.自伤现场的特征:现场没有他人进出及作案的迹象

强奸的鉴定:主要依据:1.性交的证明:1)处女膜的检查;2)精液(斑)检查3)妊娠;4)性病感染2.暴力证明:1)被害人的检查:①机械性暴力;②精神创伤或心理创伤;③药物中毒;

④其他手段(主要针对特征人体,如正在发病的精神病人,痴呆等);2)检查嫌疑对象:①一般性检查;②损伤检查;③外阴部检查及物证采集;④检查衣裤有无精斑或破损

亲权鉴定:应用法医学或生物学的理论或技术,判断可疑的父母和子女之间是否存在亲生关系的方法,称亲权鉴定(亲子鉴定)

父权指数(PI):可疑父为孩子生父的可能性与人群中随机男人为孩子生父可能性的比例

父权概率(W):表示可疑父是孩子生父的相对机会

医疗事故的概念和特点: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特点:1、行为主

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针对医疗活动3、具有违法行为和主观过错4、过错造成了损害事实5、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确认的分级:1、一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废。分为甲等和乙等;2、二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分为甲乙丙丁四等;

3、三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等;

4、四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

●法医学(forensic medicine):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理论

和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问题的科学,用于侦察犯罪和审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证据。

●现场勘验(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发生犯罪、事故、发现尸体或遗留犯罪

痕迹的地点通称为现场。为了发现与案件相关的线索,查明案件的性质,证实并揭露犯罪行为而在现场实施的一系列侦查行为称为现场勘验,一般由侦查员、法医、痕迹员等合作完成。

●法医学物证(material evidence)所有与案件有关的能够证实犯罪的物品和痕迹

称为物证。包括与人体有关的生物学材料,一类是人体的构成成分,例如血液、毛发、指甲、骨骼、牙齿、组织脏器等;另一类是人体的分泌物、排泄物、例如唾液、精斑、鼻涕、呕吐物、粪便、尿液等。是重要的客观证据。

●物证检验:应用物理、化学、血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物证进行

检查,确定其性质、种属及个人特征等即为物证检验。

●书证检验:对案件的真实情况有证明作用的文字资料称为书证。通过对文字资

料内容进行的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科学的论证、答复委托机关所提出的问题为书证检验。

●鉴定:接受司法或行政机关的委托,对交付的有关资料,依据专门的知识与技

能进行检验、认定,就某些专门性问题作出结论并以鉴定书的形式报告委托机关的过程称为鉴定。

●鉴定人:被指派、聘请、委托进行检验和鉴定的专门人员。从事法医学鉴定的

专门人才称为法医鉴定人。在有些情况下,专业性比较强的鉴定问题,或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也可委托具有一定法医学知识的医师进行检验鉴定,称作医师鉴定人。

●宋慈:南宋人,著有《洗冤集录》,为中国古代法医学的代表作,出版于1247

年;该书是一部广泛总结尸体外表检验的书籍,对于尸体现象、窒息、损伤、中毒、现场勘验和尸体检查等各方面都有比较科学的记载,早于欧洲第一部系统法医学著作的诞生,在世界法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

●法医学鉴定:应用法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诉讼案件涉及的活体或尸体及其生物

源物质等进行检验并作出判断,称为法医学鉴定,是最常见的具法律效力的特殊证据。

●死亡(death):指个体生命现象永远停止,人体代谢的终止。经过濒死期、临

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三个阶段。可分为心脏死亡、肺脏死亡及脑死亡。

●死亡学:研究从生到死演变规律的科学。

●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全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功能不可逆的永久

性停止,因此也称为全脑死亡。常见于脑组织的严重损伤、出血、炎症、肿瘤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水肿、脑压迫、脑疝;也可继发于心脏与肺脏功能的障碍与停止。(主要诊断标准:不可逆的深度昏迷,无意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张力消失,深浅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脑干反射消失;呼吸机关闭后PaCO2>6.6kPa;脑电图和脑干诱发电位为等电位直线;脑血管造影无法进入脑。

/不可逆的深度昏迷;自发呼吸停止;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平坦))

●心脏死(cardiac death):食指心跳限于呼吸停止所引起的死亡。主要见于心脏

的原发性疾病或心脏损伤。多为渐进行的,也可心跳骤停。

●肺脏死亡(lung death)/呼吸死(respiratory death):呼吸停止先于心跳和脑

功能的完全停止。常见于肺或呼吸系统的严重损伤或疾病。又称呼吸死亡。

●植物人(vegetative patient):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受害者处于不可逆的深

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但皮质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此种状态称“植物状态”,处于此种状态的患者称“植物人”。

●超生反应(supravital reaction):是指机体死亡后组织器官细胞仍保持生命机能,

对刺激仍有一定反应,如死后数小时内仍有骨骼肌在机械性刺激下收缩、扩瞳或缩瞳反应、肠蠕动及精子活动能力。其在法医学上可用来推断死亡时间。

●濒死期(agonal stage):又称临终状态。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发生严重障碍,脑

干以上部位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或消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呼吸周期。此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取决于健康情况和死亡原因。

●躯体死亡(somatic death)/临床死亡期(clinical death):指作为一个整体的人

已经死亡。此期全脑和循环、呼吸功能已不可逆的停止,标志着死亡的开始。

但有些器官、组织和细胞还有功能活动,在人工呼吸机等支持生命的器械和药物的支持下,心脏和(或)肺仍具有功能活动。是器官移植的理想时间。

●细胞死亡(cellular death)/分子死亡(molecular death)/生物学死亡(biological

death):指从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说,机体已经或正经历着死亡,新陈代谢完全停止,身体逐渐分解,开始表现为死后的一系列变化。又称分子死亡。但各器官组织的分子死亡是不同步的。

●假死(apparent death):又称微弱死亡。是指人的循环、呼吸和脑的功能活动

高度抑制,生命机能极度微弱,用一般临床检查方法已经检查不出生命指征,外表看来好像人已死亡,而实际上还活着的一种状态,经过积极救治,能暂时地或长期的复苏。人体生命功能处于积极微弱的状态,以致被误认为死亡。可见于电击、机械性窒息、中毒、颅脑损伤、热射病、寒冷昏睡及新生儿。

●根本死因(underlying cause of death)/主要死因(main cause of death):指导

致上述直接死因的原发性疾病、损伤、中毒、窒息等事件,是直接死因的原因。

●直接死因(direct/immediate cause of death)主要死因的致命并发症。指直接引

起死亡的疾病或损伤。常为栓塞、感染、出血、中毒、窒息所引起的直接致命的并发症或继发症。

●辅助死因(contributory cause of death):死亡以外的疾病,在死亡过程中起辅

助作用。也叫促进死亡的因素,指虽然其本身单独不能引起死亡,但确实加快

或促进了死亡发生的因素。,可以是某种早先就有的或者并发、继发的疾病,或者合并存在的一定程度的外伤,或者某种外界的因素等。

●死亡诱因(inductive cause of death):身体原有潜在性疾病,在某种因素诱发

下导致疾病发作引起死亡。指本身显著轻微、完全不可能导致死亡的因素,由于它的作用使原本潜在的致死性疾病急性发作或突然恶化而引起了死亡,这种因素就叫作死亡的诱因。如情绪激动、劳累、烟酒、过度运动。

●自然死亡(natural death)/非暴力死亡(nonviolent death):指符合生命和疾

病自然发展规律,没有暴力干预而发生的死亡。分为衰老死和疾病死。衰老死(senility)是指人到老年期由于全部生命过程逐渐衰退、消失所引起的死亡。

●安乐死(euthanasia):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临死亡之状态时,由于精神

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或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全过程。是医生为了减轻濒死病人的痛苦对死亡过程进行的控制和调节。主动安乐死是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在无法挽救病人生命的情况下,采取措施主动结束病人的生命或加速死亡过程;

被动安乐死是在任何医疗措施对某些晚期疾病无能为力的时候,终止维持病人生命的一切治疗措施,任病人自行死亡。

●非自然死亡(unnatural death)/暴力死亡(violent death):最常见的是各种物

理、化学、生物性因素导致死亡。是指由于生命或疾病发展规律以外的因素作用而提前发生的死亡。包括自杀死、他杀死、意外死、安乐死等。

●自杀死(suicidal death):指故意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引起的死亡,而不论这种

行为是自己对自己实施的,还是假手于他人对自己施行的。

●他杀死(homicidal death):指违背他人意愿故意伤害他人,引起的他人死亡。

两个基本点:一是违背他人意愿,区别于自杀;二是伤害行为的故意,区别于意外死。

●意外死(accidental death):指出乎意料之外、非故意行为所造成的死亡。其核

心是意料之外,即没有预见所做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会导致死亡;非故意指其行为不是以伤害或致死为目的。

●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人个体死亡后,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

生命活动停止,尸体在内外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特殊征象的死后变化。在自然环境下,以24小时为界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尸体现象的发生发展是多个系列持续的过程。

●早期尸体现象(early postmortem phenomena):指在死后24小时内,由于化

学、物理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出现几种相关的死后改变。主要包括肌肉松弛、尸僵、尸体痉挛、皮革氧化、角膜混浊、尸斑、尸冷、自溶和自家消化。

●肌肉松弛(muscular flaccidity):躯体死亡后,肌张力消失,肢体变软,呈迟缓

状态(瞳孔散大、眼微睁、口微开、面部无表情、各肢体关节易屈曲、括约肌松弛可导致大小便失禁、精液外溢)。

●尸僵(rigor mortis/cadaveric rigidity):指死后肌群经短时间的松弛后变僵硬,

使关节固定、尸体呈强硬状态的现象,表现为口不能开、颈不能弯、四肢不能伸曲。可分为上行型、下行型。一般于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24小时达到高峰。36-48小时后开始缓解,冬季可持续72小时或更久,完全缓解多发生在死

后3-7天。可用于推测死后时间。残存的ATP决定形成尸僵早晚而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的量决定尸僵现象。

●再僵直(restiffeness):在死后4~6小时内,人为地将已形成的尸僵破坏,不

久可重新形成尸僵,这种现象称为再僵直。

●尸体痉挛(cadaveric spasm/instantaneous rigor):一种特殊的尸僵现象。死亡

瞬间,肌肉未经松弛阶段直接进入僵硬状态,保持着死亡时刻的姿势和动作,称尸体痉挛。与在高度神经兴奋状态下死亡有关,可以固定死者临死时的动作、体位和姿势,有助分析案情。

●尸体角膜混浊(postmortem turbidity of cornea):人死后,角膜透明度逐渐减

低,变混浊呈灰白色,最后完全不能透视瞳孔,称为角膜混浊。影响因素:眼睑是否闭合、温度、湿度。

●皮革样化(parchment-like transformation/local desiccation):指尸体局部表面,

尤其在皮肤较薄的部位及湿润的创面和黏膜面,水分迅速蒸发,以致局部干燥变硬,呈羊皮纸样或皮革样外观,同时局部颜色加深呈黄褐色或深褐色的现象,又称尸体局部干燥。与湿度、温度、通风有关。

●尸斑(livor mortis/hypostasis):死后血液循环停止,血管内的血液因其本身的

重力而下沉到尸体低下部位,坠积于尸体未受压处的血管内,这种现象称为血液坠积,因死后血液坠积使坠积处皮肤呈现边缘不清的有色斑痕,即为尸斑。

可分为坠积期、浸润期、固定期。用于确证死亡、推测死亡经过时间、判断有无移尸及推断死因。

●尸斑转移:在死后6小时左右,如改变尸体的位置,则原已形成的尸斑可以逐

渐消失,而在新的低下部位重新出现。

●两侧性尸斑:在死后6小时到12小时,改变尸体的体位时,原有的尸斑不再完全

消失,而在新的低下部位又可出现尸斑,称为两侧性尸斑。切开可见血液从血管断面流出。

●尸冷(algor mortis):指人死后,由于新陈代谢停止,热量不再产生而从体表不

断向外发散,体内的热能先传导到体表,继而经各种传导方式向外界传导能量,使尸体温度降到环境温度,甚至低于环境温度的现象。(一般成人尸体,16-18度环境中,死后10小时内平均每小时下降1度左右;10小时以后每小时下降

0.5度左右;一般死后24小时降至与周围环境温度相等。)

●自溶(autolysis):人死亡后,组织细胞因受细胞内固有的各种酶的作用而发生

的细胞结构的破坏,因而组织软化甚至液化,称为自溶。

●腐败(decomposition/putrefaction):指人死后机体组织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因腐败细菌在体内大量生长繁殖而被细菌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无机物和腐败气体,使软组织逐渐分解和消失的过程。可在腐败发展中表现为尸臭、尸绿、死后循环、腐败静脉网、巨人观等形态变化,多以生前就有细菌的器官速度快、开始早。用以推测死后经过时间。

●尸臭(odor of putrefaction):腐败细菌分解肠道内的蛋白质,产生以硫化氢和

氨为主的腐败气体,从口、鼻、肛门排出,具有尸体特有的腐败气味,称尸臭。

约在死后3-6小时发生。

●尸绿(greenish discoloration/cadaver):死后24-48小时,腐败气体的硫化氢与

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结合成硫化血红蛋白或硫化变性血红蛋白,或与血液中的游离铁结合成为硫化铁,透过皮肤呈绿色,称为尸绿,一般最早出现于尸体右下腹部,死后24小时即可出现,经3-5日后逐渐扩展到全腹、胸部和全身。与外伤性皮下出血鉴别。

●腐败气泡和水泡:腐败气体钻入表皮与真皮之间,形成大小不等的气泡,有的

在气泡内充满腐败气体。血管内产生的腐败气体推动血液使之流动成为死后循环。

●腐败静脉网:死后体腔内脏血管中血液受腐败气体的压迫,流向体表,使皮下

静脉扩张,充满腐败血液,在体表呈现暗红色或青绿色树枝状血管网,死后2-4日出现。

●死后呕吐(postmortem vomiting):死后胃内容物因受腐败气体的压迫,从食管

经口鼻腔排出,称死后呕吐。同样,也可压迫积聚在气管和支气管中的腐败血性液体自口鼻腔排出。

●死后分娩(postmortem delivery):高度腐败的尸体,腐败气体可以将子宫内的

胎儿挤出子宫,称为死后分娩,或棺内分娩。

●巨人观(bloated cadaver/giant cadaver):死后5-7天,尸体腐败扩展到全身时,

使整个尸体膨胀成一个庞然大物,称巨人观,表现为颜面肿大、眼球突出、口唇外翻、胸腹隆起、四肢增粗、皮下组织和肌肉呈气肿状,难以辨认。

●霉尸(molded cadaver):尸体被置于潮湿的环境中,在适宜真菌生长的条件下,

在尸体裸露部位或裸体的全身表面滋生一层白色霉斑和霉丝称霉尸。

●白骨化(skeletonized remains):指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而逐渐软化、液化直至完

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趾)甲脱落,最后仅剩下骨骼的现象。

●保存型尸体(preserved corpse)尸体受某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使腐败过程中断,

软组织免于崩解液化,并将尸体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称为保存型尸体。种类: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

●木乃伊(mummy):尸体处于干热或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体内水分易于蒸发而

迅速减少,不适于腐败细菌的生长繁殖,以致机体不发生腐败,以干枯状态保存下来,称为木乃伊或称为干尸。能长久保存个人特征及损伤,甚至某些器官的病变,具有一定法医学意义。

●尸蜡(adipocere):尸体长期浸泡在水中或埋在空气不足的湿土里,腐败进展缓

慢而,尸体的脂肪组织因皂化或氢化作用,形成黄白色的蜡样物质,使部分或全部尸体得以保存,称为尸蜡。可大体保存尸体的原形,并能保存某些暴力作用的痕迹,但较难推断死亡时间,具有一定的法医学意义。

●泥炭鞣尸(tanned cadaver in peat bog):尸体埋于富含多种腐植酸和单宁物质

的酸性土壤或泥炭沼泽中,由于鞣酸与腐植酸的脱钙与防腐作用,腐败停止发展,皮肤鞣化,肌肉和其他组织蛋白逐渐溶解,尸体体积高度缩小,骨骼和牙齿脱钙而变软,重量减轻、变软易曲,这种保存型尸体称泥炭鞣尸。可以保留当时的暴力痕迹。

●浸软(maceration):指8周以上的胎儿,在子宫内死亡后不能被完全溶解吸收,

浸泡于无菌的羊水中发生自溶改变。

●死亡时间(time of death):在法医学上实际是指死后经历时间(the time since

death, TSD), 或称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即从发现、检查尸体时到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隔。标志着案件发生的时间,并与有关的人和事密切相关,推断死亡时间对确定作案时间,认定和排除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划定侦查范围乃至案件的最终侦破均具有重要作用。

●超生反应(supravital reaction):生物个体死亡后,其器官、组织和细胞在短时

间内仍保持某些活动功能,对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能力称为超生反应。

●机械性损伤(mechanical injury):即由于致伤物机械力的作用而使人体产生的

器官组织结构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它不包括高温、低温、电流、雷击、放射线和中毒所导致的损伤。

●擦伤(abrasion):由于钝器(略有粗糙)机械力摩擦的作用,造成表皮剥脱、

翻卷、缺损为主要表现的损伤。可表现为抓痕、擦痕、撞痕、压痕、压擦痕等,损伤轻微,但可反映暴力作用点、暴力作用方向、施暴意图及致伤物特征等,有炎症反应表明为生前伤。

●抓痕scratch or finger nail abrasion/擦痕grazes or brush abrasion/撞痕

impact or crushing abrasion/压擦痕friction or pressure abrasion

●挫伤(contusion/bruise):钝器直接打击造成以皮内/皮下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损

伤。其形态特点为:皮内、皮下出血;伴表皮剥脱;局部肿胀;炎症反应(生前伤)。法医学意义为:暴力作用点;系生前伤;颜色改变可推断损伤时间;分布情况可推断施暴意图;形态可反映致伤物打击面。

●创(wound):是由强大的暴力致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森之肌肉直至内脏器官破

裂的开放性损伤。由创口、创缘、创角、创腔、创壁、创底等组成,钝器创可有组织间桥。根据形成原因不同,可分为钝器创(撕裂创、挫裂创)、锐器创(切创、砍创、刺创、剪创)、火器创(枪弹创、爆炸伤)。其法医学意义为:推断致伤物类型;创内异物可确定致伤物;特定部位的创可反映事件性质;常是致命伤。

●挫裂创:(contusion-laceration)具有钝器创的典型特征,以头部最常见。头皮

挫裂创的形状能较好地反映致伤物作用面地形状和大小。

●撕裂创:(laceration)少见的钝器创。只有皮肤裂开,两侧创缘和创壁并不伴

有明显的擦伤和挫伤。一般较表浅,有时在创腔内可见组织间桥,皮肤的裂开有时与皮肤的纹理一致。

●神经源性休克(neurogenic shock):是指机体某些部位的神经牟绍对机械性暴

力的作用非常敏感,受到打击时,可引起严重的反射性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休克并可迅速死亡。触发区(trigger regions):太阳神经丛,喉返神经分布区,颈动脉窦区,外阴部,肛门直肠部。

●钝器伤(blunt instrument injury):指由无刃无尖的钝性物体作用于人体形成的

创。其特点是创角钝圆,创缘和创壁不整齐,创底不平,创缘两侧常伴有程度不等的擦伤和挫伤,两侧创缘或创壁间常可见到未断的血管、神经、纤维组织等像桥样将两边相连,法医学称其为组织间桥(tissue bridge)钝器创可分为裂创、挫裂创。

●棍棒创:(stick injury)是以棍棒或条形硬物等致伤物造成的损伤。棍棒伤的

形态多种多样,既可表现为长条挫伤,周围伴有擦伤,也可为多种形态的挫裂

伤。力量较大时,尚可造成骨折或内脏破裂。

●竹打中空:(tramline or railway line bruise):又叫铁轨样挫伤或中空性挫伤,

用棍棒状致伤物垂直打击在软组织丰富部位形成的一种特征性挫伤。表现为两条平行的带状出血,中间夹一条苍白出血区。能清楚地反映致伤棍棒的宽窄、直径或形态特征。在人体平坦的部位,如面颊、胸部、肩背部、臀部及四肢等处形成的平行条状挫伤,又称中空性皮下出血,中国古代法医学称为“竹打中空”。无论伴有擦伤或不伴有擦伤,都可推断为圆柱形棍棒打击所致,但较难推断出此致伤物的材料性质。

●挤压伤:(crush injury)多见于建筑物倒塌、人群挤压、交通事故车辆碾压等

意外。其特点为分布广泛、类型复杂多样、严重程度不等。造成深部组织和皮肤的广泛损伤

●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外伤后大面积肌肉等软组织挫伤,血浆大量

渗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损伤的肌肉细胞释放大量肌红蛋白入血,血液和组织蛋白破坏分解后在肾小管内形成管型造成急性肾小管坏死和由其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此为广泛性软组织挫伤的伤者晚发性死亡的常见原因。

●锐器伤(sharp instrument injury)由有刃和(或)尖的物体作用于人体形成的

创。其特点是创角尖锐,创缘和创壁整齐,创底平,两侧创缘和创壁不伴擦伤和挫伤,没有组织间桥,外出血常明显。依锐器底刃和尖端作用于人体的方式不同,又可将其再分为砍创、切创、刺创、剪创、及锯创,以及由复合作用方式形成的复合创,如砍切创、刺切创、刺剪创等。

●切创:(incised wound):指锐器的刃部或尖端压迫皮肤同时沿刃口的长轴移动,

划切表面所形成的创。其特点为①创口长、创腔深,②创缘平、创角锐、③有拖刀、无间桥,④无擦伤,⑤多见于自杀,特别是女性。

●试切痕(hesitation marks/tentative cut):在致命伤创口旁有一条或多条与伤口

平行的同类伤口,多见于腕部或颈部。是自杀的特征性损伤,反映死者在最终的致命性切割前的犹豫与试探的心理过程,开始比较浅,而后逐渐加重。

●抵抗伤(defense wound)是被害人为保护自己头面、躯干等较重要部位免遭攻

击,或与凶手搏斗抢夺凶器时造成的损伤。为典型的他杀伤,常见于死者前臂外侧、手背、手掌与手指之间等部位。

●砍创:(chop wound):指锐器刃部以接近垂直于人体体表、且以上下挥动的形

式致伤人体所形成的创。其特点为创口大、创腔深、无组织间桥、创下骨质和器官损伤较重、可伴擦伤。皮肤上的砍创创口形状能较好地反映砍器的大小和形状。多见于他杀。

●刺创:(stab wound):锐器的尖端沿纵轴以接近垂直的方向刺入人体所形成的

创。是最多见的锐器创。特点为①创口小、创腔深,②无组织间桥,③常伤及内部器官或大血管而危及生命,④此入口的形状可提示刺器的类型。

●剪创:(scissoring wound,clip wound)指用剪刀的刃部夹绞或剪切人体所形成

的创。较少见,其特点为创口小、创缘中段可见夹绞所形成的小皮瓣突起。包括剪刺创、剪切创、剪断创。

●射击伤(gun shot wound):由高速运行的弹头击中人体造成的损伤称射击伤。

●枪弹创:子弹射入机体所形成的损伤,由射入口、射创管和射出口三部分组成,

可分为贯通创、盲管创、回旋创、擦过创(即沟装缺损)。

●擦伤轮(abrasion collar ):也叫挫伤圈(contusion collar),射入口边缘周围

的圈擦伤带。旋转的弹头进入机体时,其顶端使皮肤挫碎成创口,而其周边部位因旋转、碾压作用则形成了创口周围的擦伤圈。擦伤圈开始为鲜红色不太明显,死后随着水分的蒸发,擦伤圈发生皮革样化,成为暗褐色,比较容易观察。

●烟晕:近距离射击时,射入口周围皮肤可见烟灰和火药颗粒沉积形成的黑色烟

晕。

●枪口印痕:(muzzle imprint)接触射击或半接触射击时,创口周围皮肤或衣着

上可以见到圆形或半月形的枪口印痕。其原因为,枪口喷出的气体在皮肤下膨胀,将皮肤向外冲起,其表面紧贴在枪口上而形成的。

●污垢环(grease ring或collar):围绕皮肤缺损边缘的一圈污秽黑褐色的轮状

带,其宽度约为1mm。弹头射过皮肤时,附着在弹头上的油污、铁锈、金属碎屑或尘埃等擦拭在皮肤上而形成的。

●射出口:因弹头由内向外穿透皮肤形成,故创缘组织外翻,常呈撕裂状,似喇

叭口。射出口创缘多无组织缺损,亦无擦伤圈、无垢环或烟晕等。

●爆炸损伤:(explosion injury)是由易燃易爆品爆炸所致的人体多种复合性损

伤。常见于火药、爆竹、化工厂、矿井、锅炉及液化气罐或煤气管道等爆炸时形成。爆炸伤多见于破坏、意外事故,也见于他杀或自杀。

●撞击伤(impact injury):指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与车内或车外人员碰撞,

而在人体上形成的损伤。

●保险杠损伤(bumper injury):汽车保险杠造成的人体下肢的损伤。损伤形态

有时可反应保险杠形状。典型胫骨骨折呈楔状,其尖端提示车行驶方向。

●摔跌伤:(tumbling injury,injuries sustained by falling):指人体被行驶的车辆

碰撞后,摔跌时与地面撞擦所形成的损伤。表现为身体突出部为多发性的擦伤和(或)挫伤,损伤表面常有路面的泥沙附着。

●碾压伤:(run-over injury):指车辆全部或部分从人体碾过所形成的损伤。在被

碾过部位的皮肤上有时可以留下反映车辆轮胎花纹形状的擦伤和挫伤,法医学上称之为轮胎印痕。碾压部位常见严重的闭合性多发骨折、多发性内脏破裂出血。

●伸展创:被碾压部位临近或对面的皮肤上有时可以见到因张力过大后形成的伸

展伤。

●拖擦伤:(dragging injury):指人体被行驶的车辆挂住在地面上拖擦所形成的

损伤。多表现为躯体一侧大面积、有方向性的擦伤和(或)挫伤。损伤表面常见路面的泥沙附着。

●挥鞭样损伤:(whiplash injury):多见于高速行驶车辆因突然刹车,或撞击到

相对静止的车辆尾部使其突然减速,车上的乘客因惯性作用,头部在很短的时间内过屈和过伸,是颈椎和颈髓及脑组织遭受牵拉、扭转断离及压迫发生的损伤,造成颈椎半脱位,颈髓受压或挫伤。常见第1~2、5~6颈椎骨折或脱位,以及其内的颈髓损伤和邻近软组织的挫伤出血。

●高坠创:(injury due to fall from height):因人体由高处坠落碰到地面造成的损

伤。又叫坠落伤,外轻内重,广泛而严重,一次外力作用可以形成,除着力处,

远离部位损伤可更严重,各种损伤并存,可发生多处骨折,其骨折线表明其作用力的方向一致。

●对冲性颅底骨折(contre coup fracture of base of skull):外力作用于颅骨时,

力传导到远离着力点的部位,在颅底骨较薄弱处造成骨折,如打击头顶部造成颅底薄弱处骨折。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又称弥漫性白质损伤。指头

部受到顿器暴力作用后发生的,主要弥漫分布于脑白质、以轴索损伤为主要改变的一种原发性脑实质的损伤。其特点为①广泛性白质变性,小灶性出血,②神经轴索回缩球,小胶质细胞簇出现,③常与其他颅脑损伤合并,死亡率高。

●脑挫伤:(cerebral contusion):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脑损伤,只由于外力作用形

成的软脑膜完整而脑皮质浅层的出血和(或)挫碎。主要因脑组织在外力作用后在颅内作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或旋转运动,脑表面与颅骨内面或颅底碰撞、摩擦而形成。

●冲击伤:(coup injury):指紧靠头部受打击或碰撞部位以下的脑皮质发生的挫

伤。多见于头部加速运动时,或头部处于静止状态受钝物打击或碰撞时。脑对冲伤:头部受外力作用时,着力点的对侧部位的脑组织发生损伤,称为对冲性脑挫伤。对冲伤多见于跌倒时头颅撞击外界物体而形成,少见于致伤者在受打击时形成。

●对冲伤:(contre-coup injury):指沿头部被打击或碰撞作用力方向对侧的脑皮

质发生的挫伤。如枕部受打击或碰撞,额极和颞极脑皮质发生的挫伤。一般见于运动中的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突然做直线减速运动时。此类在现实中最多见。

●脑震荡(cerebral concussion):外力使头部受伤后,即刻引起脑功能障碍,而

无明显的器质性改变。轻者表现为短暂的昏迷,重者伴有记忆力障碍,多可吱吱能够恢复,有些可发生后遗症。可伴发或不伴发颅骨骨折。神经系统检查无发现,有逆行性遗忘。

●绝对致命伤(absolutely fatal injury):根据当前的医学水平,在任何条件下,

对任何人多足以直接致死的难以抢救复苏的的损伤称绝对致命伤。属根本死因,也是直接死因。如头颅粉碎性损伤,切断颈部大血管等。

●条件致命伤(conditional fatal injury):指在某种不利条件下,损伤或其合并症

才能导致死亡的称条件致命伤。分为个体条件致命伤和偶然条件致命伤。

●阳性生活反应(positive vital reaction):活体对损伤的反应在机体全身和局

部表现出的可观测的组织反应。

●死亡方式(manner or mode of death):是指暴力死如何实现,可由他人施加或

由自己施加暴力,或因某种意外事故造成。分为自杀、他杀、意外。

●窒息(asphyxia):人体的呼吸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受阻或异常,外呼吸、内呼吸、

血液的运输这三个环节任何一个过程发生障碍,所产生的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和形态结构损伤的病理状态称为窒息。

●机械性窒息(mechanical asphyxia):由机械性暴力作用引起的呼吸障碍,如压

迫颈部胸腹部,阻塞呼吸道等,妨碍了呼吸而发生的窒息其主要阻碍外呼吸。

肋间肌及膈肌运动受阻等也可引起窒息。

语言学重点概念总结

Design features(定义特征):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essentially make human language distinguishable from languages of animals. Synchronic(共时的): said of an approach that studies language at a theoretical “point” in time. Diachronic(历时的): said of the study of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s over time. Prescriptive(规定式): to make an authoritarian statement about the correctness of a particular use of language. Descriptive(描写式): to make an objective and systematic account of the patterns and use of a language or variety. Competence(语言能力): unconscious knowledge of the system of grammatical rules in a language. 对于一门语言的语法规则系统的无意识获得的知识。Performance(语言运用):

the language actually used by people in speaking or writing. 人们说话写作时实际使用的语言。 Langue(语言): the language system shared by a “speech community”. 一个“语言社团”共有的语言系统。 Parole(言语): the concrete utterances of a speaker. 说话人实际说的话语。 Phonology(音系学): the study of the sound patterns and sound systems of language. It aims to discover the principles that govern the way sounds are organized in languages, and to explain the variations that occur.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国际音标): a set of standard phonetic symbols in the form of a chart (the IPA chart), desig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since 1888. It has been revised from time to time to include

法医学经典小抄加复习题目

1、法医学的研究的对象(内容):死亡或伤害发生的现场、尸体、活体、物证和文证审查。 2、脑死亡:是指脑的功能全部停止,而且是不可恢复地停止,不管心跳呼吸是否存在。 3、肺呼吸是否存在的确定方法:玻片法;纤毛法;泡沫法;观水法。 4、心跳是否存在的确定方法:听诊法;压迫止血法;x光透视法;心电图法。 5、暴力死亡:除病死和老死其它都是。6.早期尸体现象:肌肉松弛、尸僵、尸冷、尸斑、尸体痉挛、皮革样变、角膜混浊、自溶等7、晚期尸体现象包括:尸臭;尸绿;腐败静脉网;腐败气小泡;腐败巨人观;白骨化。8、死亡时间的判断:利用尸体现象;利用蝇蛆生活史;死后尸体化学变化;胃肠道食物的消化及移位情况;植物生长规律;其它方法。9、损伤:机体受到外界因素作用引起人体组织结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10、机械性损伤:机械性外力与人体作相对运动所造成的损伤。11、机械性损伤形成三要素:造痕体;承痕体;作用力。12、钝器创特点:创口裂开不规则,创缘不整齐多伴有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创角钝,创壁粗糙,创底不平有时大于裂开创口,创腔有组织间桥。 13、常见钝器创:表皮剥脱、皮下出血、骨折、内脏破裂挫伤。14、高坠伤:躯体从高处坠落撞击地面或者其它物体上造成的损伤。特点:广泛而严重多种损伤并成;体表损伤相对较轻内脏损伤重; 损伤多集中在躯体的一侧;人体震荡伤显着;15、射击伤:远距离:组织缺损、挫伤轮、污垢轮、近距离:加火药烟晕、枪口印痕、火药颗粒附着物。 16.爆炸损伤特征:炸碎伤,烧灼伤,抛出物及弹片射入伤,冲击波伤。17、烧死的特征:尸体外表特征:局部烧伤;闭眼特征;高温作用。尸体内部特征: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血液内有碳氧血红蛋白;胃十二指肠内有烟灰炭末;硬脑膜外热血肿。18、烧伤与死后焚尸鉴别:生前:皮肤有烧伤的生活反应;呼吸道内有烟灰炭末;呼吸道有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其他致命伤无 19、机械性窒息的特征;尸体外表特征:尸斑出现早且显着;颜面肿胀发绀;面部皮肤及粘膜下出血点;尸冷缓慢;流涎,流涕。尸体内部特征:血液呈暗红色;内脏淤血;浆膜及粘膜下点状出血;肺气肿和肺水肿;20、扼死要注意的问题:警惕加害人扼颈时的辅助手段;扼痕的形成显现时间有时需经12-24小时;在勘验扼死案件现场时,需要发现和提取(微量物证)。21、溺死的尸体特征:外:尸斑出现缓慢,颜色较浅;手中抓有异物;口鼻围部有白色泡沫;皮肤肿胀皱缩;皮肤呈鸡皮样改变;尸体沉浮及腐败;水中尸体多见损伤。内:呼吸系统的改变;心血管的改变;消化道有溺液;内脏有浮游生物;肌肉出血;尸体器官内溺液外渗。 22、毒物的吸收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注射。 23、一氧化碳中毒检材提取:检材采取心血,防止心色液或胸腔积液混入,盛器内不留空隙,无法取心血液时取骨髓。 一。判断题是非题 1、临床医师可以受人民政府或公安、司法机关委托而担任检验、鉴定刑事或民事案件工作。( 2 ) 2、急死或突然死亡,有自杀或他杀嫌疑者,应当进行法医学解剖。( 1 ) 3、心跳呼吸停止,意味着机体死亡。(2 ) 4、辅助死因多指引起体内潜在疾病发作而致死的损伤或情况。(1 ) 5、尸蜡和蜡质化学成分类似,由饱和脂肪酸等构成。( 2 ) 6、创系指皮肤真皮层破裂的损伤。( 2 ) 7、窒息时,肺胸膜、心外膜和胸腺被膜点状出血称为塔雕氏斑。(1 )

传热学基本概念知识点

传热学基本概念知识点 1傅里叶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所传递的热量,正比例于当地垂直于截面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 2集总参数法: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简化分析方法 3临界热通量:又称为临界热流密度,是大容器饱和沸腾中的热流密度的峰值 5效能:表示换热器的实际换热效果与最大可能的换热效果之比 6对流换热是怎样的过程,热量如何传递的?对流: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方式。对流仅能发生在流体中,而且必然伴随有导热现象。对流两大类: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 影响换热系数因素:流体的物性,换热表面的形状与布置,流速 7何谓膜状凝结过程,不凝结气体是如何影响凝结换热过程的? 蒸汽与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如果凝结液体能很好的润湿壁面,它就在壁面上铺展成膜,这种凝结形式称为膜状凝结。 不凝结气体对凝结换热过程的影响:在靠近液膜表面的蒸气侧,随着蒸气的凝结,蒸气分压力减小而不凝结气体的分压力增大。蒸气在抵达液膜表面进行凝结前,必须以扩散方式穿过聚集在界面附近的不凝结气体层。因此,不凝结气体层的存在增加了传递过程的阻力。 8试以导热系数为定值,原来处于室温的无限大平壁因其一表面温度突然升高为某一定值而发生非稳态导热过程为例,说明过程中平壁内

部温度变化的情况,着重指出几个典型阶段。 首先是平壁中紧挨高温表面部分的温度很快上升,而其余部分则仍保持原来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上升所波及的范围不断扩大,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平壁的其他部分的温度也缓慢上升。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非正规状况阶段和正规状况阶段 9灰体有什么主要特征?灰体的吸收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灰体的主要特征是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灰体的吸收率恒等于同温度下的发射率,影响因素有:物体种类、表面温度和表面状况。 10气体与一般固体比较其辐射特性有什么主要差别? 气体辐射的主要特点是:(1)气体辐射对波长有选择性(2)气体辐射和吸收是在整个容积中进行的 11说明平均传热温压得意义,在纯逆流或顺流时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差别? 平均传热温压就是在利用传热传热方程式来计算整个传热面上的热流量时,需要用到的整个传热面积上的平均温差。 纯顺流和纯逆流时都可按对数平均温差计算式计算,只是取值有所不同。 12边界层,边界层理论 边界层理论:(1)流场可划分为主流区和边界层区。只有在边界层区考虑粘性对流动的影响,在主流区可视作理想流体流动。(2)边界层厚度远小于壁面尺寸(3)边界层内流动状态分为层流与湍流,湍流边界层内紧靠壁面处仍有层流底层。

语言学 重点概念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一、定义 1.语言学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2.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General linguistics. 3.语言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性的有声符号体系。 4.识别特征Design Features It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语言识别特征是指人类语言区别与其他任何动物的交际体系的限定性特征。 Arbitrariness任意性 Productivity多产性 Duality双重性 Displacement移位性 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递 ⑴arbitrariness 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meanings and sounds. P.S the arbitrary nature of language is a sign of sophistication and it makes it possible for language to have an unlimited source of expressions ⑵Productivity Animals are quite limited in the messages they are able to send. ⑶Duality Language is a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two sets of structures ,or two levels. ⑷Displacement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contexts removed from the immediate situations of the speaker. ⑸Cultural transmission Human capacity for language has a genetic basis, but we have to be taught and learned the details of any language system. this showed that language is culturally transmitted. not by instinct. animals are born with the capacity to produce the set of calls peculiar to their species. 5.语言能力Competence Competence is the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6.语言运用performance Performance is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语言运用是所掌握的规则在语言交际中的体现。 7.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change through time. a diachronic study of language is a historical study, which studi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over a period of time. 8.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a given language at a given time. 9.语言langue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shared by all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10.言语parole The realization of langue in actual use. 11.规定性Prescriptive It aims to lay down rules for ”correct” behavior, to tell people what they should say and what should not say.

同济_法医学复习题

法医学复习题 A型题: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答案 1、下列关于法医学定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是研究并解决医学实践中有关法律问题一门医学科学。 B 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一门医学科学 C 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一门法律科学 D 是研究并解决医学实践中有关法律问题一门法律科学 E 以上都错 2、关于法医学的研究领域,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和检验对象主要是尸体 B 临床法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 C 法医物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性检材 D 法医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性检材 E 法医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 3、现存最早的古代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是: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4、中国古代法医学家宋慈所撰的法医学著作是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5、张举以猪为实验,鉴定烧死和焚尸,记录在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6、下列哪些是诊断脑死亡最可靠的指征: A 深度昏迷 B 脑反射消失 C 无自主呼吸 D 出现平波或等电位脑电图 E 脑循环停止 7、下列关于脑死亡的概念正确的是: A 脑死亡作为死亡的标准是最为准确的 B 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的最主要目的是器官移植 C 假死即脑死亡,但心跳、呼吸存在 D 深度昏迷的病人只要有自主心跳、呼吸的存在就可以复苏 E 脑死亡的基本概念是大脑功能不可逆的完全丧失 8、下列哪项是非暴力死: A 服大量安眠药中毒自杀死 B 意外猝死 C 安乐死 D 医疗事故致死 E 交通事故致死 9、下列关于尸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与ATP耗竭有关 B 尸僵顺序以上行性多见 C 尸体痉孪属于尸僵 D 可作为推测死因的参数 E 可作为推测死亡

同济大学法医学复习题

法医学(统编教材第三版) 复习资料 A型题: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答案 1、下列关于法医学定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是研究并解决医学实践中有关法律问题一门医学科学。 B 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一门医学科学 C 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一门法律科学 D 是研究并解决医学实践中有关法律问题一门法律科学 E 以上都错 2、关于法医学的研究领域,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和检验对象主要是尸体 B 临床法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 C 法医物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性检材 D 法医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性检材 E 法医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 3、现存最早的古代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是: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4、中国古代法医学家宋慈所撰的法医学著作是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5、张举以猪为实验,鉴定烧死和焚尸,记录在 A 《淌律疏议》 B 《素问,玉版论要篇》 C 《疑狱集》 D 《洗冤集录》 E 《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6、下列哪些是诊断脑死亡最可靠的指征: A 深度昏迷 B 脑反射消失 C 无自主呼吸 D 出现平波或等电位脑电图 E 脑循环停止 7、下列关于脑死亡的概念正确的是: A 脑死亡作为死亡的标准是最为准确的 B 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的最主要目的是器官移植 C 假死即脑死亡,但心跳、呼吸存在 D 深度昏迷的病人只要有自主心跳、呼吸的存在就可以复苏 E 脑死亡的基本概念是大脑功能不可逆的完全丧失 8、下列哪项是非暴力死: A 服大量安眠药中毒自杀死 B 意外猝死 C 安乐死 D 医疗事故致死 E 交通事故致死 9、下列关于尸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与ATP耗竭有关 B 尸僵顺序以上行性多见 C 尸体痉孪属于尸僵 D 可作为推测死因的参数 E 可作为推测死亡时间的参数 10、关于临床死亡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又称躯体死亡或个体死亡 B 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由大脑皮质波及到皮质下,延髓极度抑制 C 无复苏的可能 D 瞳孔放大,各种反射消失 E 血液循环停止 11、下列关于尸斑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尸斑一般在死后6小时开始出现 B 坠积期形成的尸斑可消失 C 扩散期可见新尸斑的扩展 D 浸润期尸斑固定,但指压尚可退色 E 切开扩散期尸斑处皮肤,无血液从血管断面流出

传热学总复习试题及答案【第五版】

总复习题 基本概念 : ?薄材 : 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 , 若物体内温度分布均匀 , 在任意时刻都可用一个温度来代表整个物体得温度 , 则该物体称为 ----、 ?传热 :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 , 凡就是有温差得地方 , 就有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 , 这种由于温差引起得热量转移过程统称为 ------、 ?导热 : 就是指物体内不同温度得各部分之间或不同温度得物体相接触时 , 发生得热量传输得现象、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依靠物体内分子原子与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得热运动而产生得热能传递成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对流 : 指物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得热量传输现象、由于流体得宏观运动而引起得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渗混所导致得热量传递过程 ?对流换热 : 指流体流过与其温度不同得物体表面时 , 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发生得热量交换过程称为 ------、 ?强制对流 : 由于外力作用或其它压差作用而引起得流动、 ?自然对流 : 由于流体各部分温度不同 , 致使各部分密度不同引起得流动、 ?流动边界层 : 当具有粘性得流体流过壁面时 , 由于粘滞力得作用 , 壁面附近形成一流体薄层 , 在这一层中流体得速度迅速下降为零 , 而在这一流层外 , 流体得速度基本达到主流速度、这一流体层即为 -----、 ?温度边界层 : 当具有粘性得流体流过壁面时 , 会在壁面附近形成一流体薄层 , 在这一层中流体得温度迅速变化 , 而在这一流层外 , 流体得温度基本达到主流温度、这一流体层即为 -----、 ?热辐射 : 物体由于本身温度而依靠表面发射电磁波而传递热量得过程称为 ------、物体由于本身温度而依靠表面发射电磁波而传递热量得过程成为热辐射 ?辐射力 :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 , 由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得全部波长得辐射能得总量、 ?单色辐射力 :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 , 由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得波长在λ -- λ +d λ范围内得辐射能量、 ?立体角 : 就是一个空间角度 , 它就是以立体角得角端为中心 , 作一半径为 r 得半球 , 将半球表面上被立体角切割得面积与半径平方 r 2 得比值作为 ------ 得大小、 ?定向辐射强度 : 单位时间内 , 在单位可见面积 , 单位立体角内发射得全部波长得辐射能量称为 ----、 ?传质 : 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得流体内部 , 如果有浓度梯度存在 , 则每一种组分都有向低浓度方向转移 , 以减弱这种浓度不均匀得趋势、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转移过程称为 ----、

传热学概念练习1-导热

1.传热的基本方式是( )。 (A ) 导热、对流和辐射;(B )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 (C )导热、对流和辐射换热;(D )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2.按照导热机理,水的三种状态下( )的导热系数最小。 (A )冰;(B )液态水;(C )水蒸汽;(D )不确定。 3.当外径为d 2的管道采取保温措施时,应当选用临界热绝缘直径d c ( )的材料。 (A )大于d 2;(B )d c 没有要求;(C )小于d 2;(D )不确定。 4.通过有内热源的大平壁的导热,其内的温度分布为( ),热流密度( )。 (A )直线,常量;(B )曲线,变量;(C )直线,变量;(D )曲线,变量。 5. 热力管道外用两层保温材料保温, 两种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2 ,λλ()12λλ>。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导热系数小的材料放在内测,则保温效果好; (B )将导热系数大的材料放在内测,则保温效果好; (C )无论保温材料怎么放置,保温效果一样; (D )无法确定。 6.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大于( )W /m ·℃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A )0.2;(B )0.12;(C )0.02;(D )0.18 7.一维常物性稳态导热物体中,温度分布与导热系数无关的条件是( )。 (A )无内热源;(B )内热源为定值;(C )负内热源;(D )正内热源。 8.物性参数为常数的一圆柱导线,通过的电流均匀发热,导线与空气间的表面传热系数恒定,建立导线的导热微分方程采用( )。 (A )直角坐标下一维有内热源的稳态导热微分方程; (B )直角坐标下一维有内热源的不稳态导热微分热方程; (C )柱坐标下一维有内热源的稳态导热微分热方程; (D )柱坐标下一维有内热源的不稳态导热微分热方程。 9.冬天时节,被子经过白天晾晒,晚上人盖着感觉暖和,是因为( )。 (A )被子中蓄存了热量,晚上释放出来了; (B )被子变厚了; (C )被子的导热系数变小了; (D )被子外表面的对流换热减小了。 10. .不稳态导热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温度场,关于差分方程的那种说法是对的。

西方语言学史重点

西方语言学史重点 一、语言学的分类 (一)功能角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二)具体研究对象:普通(一般)语言学/个别(专语、具体)语言学 (三)研究时段: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四)研究方法: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五)研究对象的状态:静态语言学和动态语言学 (六)研究角度和范围: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 二、应用语言学类别 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统计语言学 三、西方语言学史的分期 1.一般的划分方法 (1)古代语言学(19世纪以前) (2)近代语言学(19世纪) (3)现代语言学(20世纪上半叶) (4)当代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 ——“五段两线三解放 “五段”指语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形式语言学、交叉语言学等五个阶段;“两线”指“整齐论”和“参差论”两条路线的斗争;“三解放”指历史比较语言学、索绪尔、社会语言学这三个有代表性的里程碑。 2.传统语文学的定义、性质、局限性 定义:传统语文学是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三大语文传统,分别是古希腊传统、古印度传统,以及中世纪阿拉伯传统。 传统语言学是一个与现代语言学相对的概念,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之前的各种语言学理论。那么,与它相对的现代语言学就是指20世纪以来,建立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基础上的各种语言流派及其分支学科的总称。 性质:“依附性”是传统语文学重要的性质。传统语文学并不能算作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只能称为语言学的前奏。 局限性: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独立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样化的研究材料,而传统语文学并不具备。 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 四、古希腊语言研究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超全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 资料-超全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免疫、免疫功能。 答:微生物:一大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三大类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功能。(正常时对机体有利.异常时对机体有害。)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2、你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意义、研究现状有何认识? 答: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还与药物生产及药物保存和微生物污染有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障人类健康;反之则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机生命.如近年来所出现的药品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多数都与微生物污染和超敏反应有关。另外.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免疫应答的产物等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如何将微生物和免疫应答产物作为药物资源来开发.将为解决与感染有关疾病的防治问题作出大贡献。 第一章思考题 1、抗原 答: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基本特性 答:1、免疫原性 2、抗原性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答:(一)异物性 (二)理化性状 (三)完整性(进入途径) (四)宿主的应答能力与免疫方法 4、表位 答: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5、异嗜性抗原 答: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佐剂 答:佐剂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1 “三个W” §1-2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1-3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热过程及热阻的概念有所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对工程实际中简单的传热问题进行分析(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和环节)。作为绪论,本章对全书的主要内容作了初步概括但没有深化,具体更深入的讨论在随后的章节中体现。 本章重点: 1.传热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物体内部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 热量的传递速率 增强或削弱热传递速率的方法 2.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1).导热: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传热学重点研究的是在宏观温差作用下所发生的热量传递。 傅立叶导热公式: (2).对流换热:当流体流过物体表面时所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牛顿冷却公式: (3).辐射换热:任何一个处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射和吸收热辐射的能力,辐射换热就是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电磁波只能直线传播,所以只有两个物体相互看得见的部分才能发生辐射换热。 黑体热辐射公式: 实际物体热辐射: 3.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热量从固壁一侧的流体通过固壁传向另一侧流体的过程。 最简单的传热过程由三个环节串联组成。 4.传热学研究的基础 傅立叶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牛顿冷却公式+ 质量动量守恒定律 四次方定律 本章难点 1.对三种传热形式关系的理解 各种方式热量传递的机理不同,但却可以(串联或并联)同时存在于一个传热现象中。2.热阻概念的理解 严格讲热阻只适用于一维热量传递过程,且在传递过程中热量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损耗。 思考题: 1.冬天经太阳晒过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为什么?

语言学重点概念总结

Desig n features (定义特征): the disti nctive features of huma n Ian guage that esse ntially make huma n Ian guage disti nguishable from Ian guages of ani mals. Synchronic (共时的): said of an approach that studies Ianguage at a theoretical point "in time. Diachro nic (历时的): said of the study of developme nt of Ian guage and Ian guages over time. Prescriptive (规定式): to make an authoritaria n stateme nt about the correct ness of a particular use of Ian guage. Descriptive (描写式): to make an objective and systematic acco unt of the patter ns and use of a Ian guage or variety. Compete nee (语言能力): uncon scious kno wledge of the system of grammatical rules in a Ian guage. 对于一门语言的语法规则系统的无意识获得的知识。 Performa nee (语言运用): the Ianguage actually used by people in speaking or writing. 人们说话写作时实际使用的语言。 Langue (语言): the Ianguage system shared by a speech community ” 一个“语言社团”共有的语言系统。 Parole (言语): the con crete uttera nces of a speaker. 说话人实际说的话语。 Pho no logy (音系学): the study of the sound patter ns and sound systems of Ian guage. It aims to discover the principles that govern the way sounds are organized in Ianguages, and to explain the variati ons that occur. Intern ati onal Phon etic Alphabet (国际音标) a set of standard phonetic symbols in the form of a chart (the IPA chart), designed by the Intern ati onal Phon etic Associati on si nee 1888. It has bee n revised from time to time to include new discoveries and changes in phonetic theory and practice. Cardi nal Vowels (基本元音): a set of vowel qualities arbitrarily defined, fixed and unchanging, intended to provide a frame of reference for the descriptio n of the actual vowels of exist ing Ian guages.

法医学复习资料

A: 法医学:法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和解决法律上有关问题的一门科学。 脑死亡:经过缺氧、心脏停搏、颅内出血、中毒和脑外伤等一系列生理刺激,全部或部分脑受到不可逆损害。 个人识别:以未知个体为对象,根据同一认定原理,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物证检材作出科学鉴定,研究其是否确系为某人或与某人是否为同一个人。 腐败静脉网:随着尸体腐败的发展,腐败气体大量产生,胸腹腔的压力增高,血液由于受压而流向外表,充积在皮下静脉内,并通过血管壁染红周围组织,在皮肤上呈现出暗褐色的网状条纹,这种网状条纹以后逐渐变成绿色,这种现象称为腐败静脉网。 白缢死:若前位缢死或颈部受绳套外力大于17公斤,颈部静脉、动脉完全压闭,则面色苍白。 猝死:猝死又称急死,是病理性死亡。它是指外表似乎健康的人或疾病症状不明显的人,由于体内潜在性疾病或机能障碍所引起的突然的出人意料的死亡。 B 死亡:死亡不是单纯的生命消失,而是有机组织生活的停止。死亡可以分为躯体死亡和细胞死亡。 尸体检验:法医学鉴定人受政法机关或有关部门的委托,对死者尸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剖验。 尸斑:死亡后由于血液坠积在尸体低下部位未受压的皮肤上出现的紫红或暗红色的斑块。 青缢死:若侧位缢死或非典型缢死时,颈部血管未完全闭塞,但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面部肿胀呈青紫色。 中毒: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 论述 1.尸体现象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早期尸体现象(24小时之内):肌肉松弛是最早发生的尸体现象,根据压痕和皮肤苍白的位置可以判断尸体死后停放姿势以及是否移尸和移尸时间;尸僵一般发生在肌肉松弛以后一,两个小时之内,尸体呈僵硬状态,是死亡的确证;皮革样化,机体死亡后水分从皮肤较薄部位迅速蒸发,局部干燥变硬,呈黄褐色或深褐色;通常在死后2小时便会出现尸斑,<12h :这时的尸斑可消失,能转移,>12h,<24h:这时的尸斑不会消失,能转移,>24,尸斑以永久的固定了;尸冷,死亡一段时间后,尸体温度下降,经过一段时间可降至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 角膜混浊,角膜透明度降低或者完全不透明,呈乳白色的现象;血液坠积,血液由于重力作用在体内组织,器官形成血液坠积;自溶,人死后组织细胞失去生活能力,在其本身所释放的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而使各器官组织变软或液化。 晚期尸体现象(大于24小时):分为保存型和毁坏型。保存型:木乃伊化和尸蜡,在温暖的条件下,由于气候或当地环境的因素,尸体会变干而不致遭受潮湿腐败,并导致尸体木乃伊化;尸蜡是尸体脂肪组织的一种化学变化,将脂肪水解成肥皂样的蜡样化合物。毁坏型:腐败和白骨化,由于

语言学重要概念梳理(中英文对照版)

第一节语言的本质 一、语言的普遍特征(Design Features) 1.任意性 Arbitratriness:shu 和Tree都能表示“树”这一概念;同样的 声音,各国不同的表达方式 2.双层结构Duality:语言由声音结构和意义结构组成(the structure of sounds and meaning) 3.多产性productive: 语言可以理解并创造无限数量的新句子,是由双层 结构造成的结果(Understand and create unlimited number with sentences) 4.移位性 Displacemennt:可以表达许多不在场的东西,如过去的经历、将 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者表达根本不存在的东西等 5.文化传播性 Cultural Transmission:语言需要后天在特定文化环境中 掌握 二、语言的功能(Functions of Language) 1.传达信息功能 Informative:最主要功能The main function 2.人际功能 Interpersonal:人类在社会中建立并维持各自地位的功能 establish and maintain their identity 3.行事功能 performative:现实应用——判刑、咒语、为船命名等Judge, naming,and curses 4.表情功能 Emotive Function:表达强烈情感的语言,如感叹词/句 exclamatory expressions 5.寒暄功能 Phatic Communion:应酬话phatic language,比如“吃了没?” “天儿真好啊!”等等 6.元语言功能 Metalingual Function:用语言来谈论、改变语言本身,如 book可以指现实中的书也可以用“book这个词来表达作为语言单位的 “书” 三、语言学的分支 1. 核心语言学 Core linguistic 1)语音学 Phonetics:关注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过程,着重考察人类语 言中的单音。Its main focus is on the articul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human sounds, especially isolated sounds 2)音位学Phonology: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出现在某种特定语言中的语音及其 组合、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的语言学分支。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sound patterns from function perspective. 3)形态学 Morphology:研究单词的内部构造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4)句法学 Syntax:研究组词造句的规则the rules governing the combination of words into sentences.

法医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医学 一。判断题是非题 1、临床医师可以受人民政府或公安、司法机关委托而担任检验、鉴定刑事或民事案件工作。() 2、急死或突然死亡,有自杀或他杀嫌疑者,应当进行法医学解剖。() 3、心跳呼吸停止,意味着机体死亡。() 4、辅助死因多指引起体内潜在疾病发作而致死的损伤或情况。() 5、尸蜡和蜡质化学成分类似,由饱和脂肪酸等构成。() 6、创系指皮肤真皮层破裂的损伤。() 7、窒息时,肺胸膜、心外膜和胸腺被膜点状出血称为塔雕氏斑。() 8、电流通过皮肤产生热能,在皮肤局部造成特殊的损伤称为电流斑。() 9、青霉素皮试是将青霉素规定的稀释液注射在手腕部的皮下。() 10、宫外孕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 11、皮内出血系是真皮内血管破裂出血。() 12、挥鞭样损伤常见于车祸。() 13、凡能引起死亡的损伤,均为致命伤。()

14、裂伤一定系锐器所致。() 15、热血肿与外伤后硬脑膜外血肿是一样的。() 16、烫死和火烧死是一样的。() 17、组织间桥断裂常见于切创。() 18、伸展创是一种挫裂创。() 19、超生反应就是生活反应。() 20、竹打中空也叫中空性皮下出血。() 21、磨擦力指致伤物垂直于接触组织平面运动而作用于组织的机械力。() 22、缢死一定不可逆转的。() 23、强奸一定是用暴力手段强迫妇女进行性行为。() 24、尸斑不仅可在体表形成,而且在内脏也能形成。() 25、把射入口和射出口连起来表明子弹进入机体方向。() 26、法医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就是尸体、活体和物证。() 27、现场勘验不属于法医学鉴定的范围。() 28、脑、心、肺是人体三个重要的生命器官,其中最重要的器官是心。() 29、按心跳、呼吸停止先后顺序,分别称心脏死亡和肺脏死亡。() 30、皮肤受伤称之为创。()

传热学

绪论 §1-1 “三个W” §1-2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1-3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传热过程及热阻的概念有所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对工程实际中简单的传热问题进行分析(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和环节)。作为绪论,本章对全书的主要内容作了初步概括但没有深化,具体更深入的讨论在随后的章节中体现。 本章重点: 1.传热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物体内部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 热量的传递速率 增强或削弱热传递速率的方法 2.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1).导热: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传热学重点研究的是在宏观温差作用下所发生的热量传递。 傅立叶导热公式: (2).对流换热:当流体流过物体表面时所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牛顿冷却公式: (3).辐射换热:任何一个处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射和吸收热辐射的能力,辐射换热就是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电磁波只能直线传播,所以只有两个物体相互看得见的部分才能发生辐射换热。 黑体热辐射公式: 实际物体热辐射: 3.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热量从固壁一侧的流体通过固壁传向另一侧流体的过程。 最简单的传热过程由三个环节串联组成。 4.传热学研究的基础 傅立叶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牛顿冷却公式 + 质量动量守恒定律 四次方定律 本章难点 1.对三种传热形式关系的理解 各种方式热量传递的机理不同,但却可以(串联或并联)同时存在于一个传热现象中。 2.热阻概念的理解 严格讲热阻只适用于一维热量传递过程,且在传递过程中热量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损耗。思考题: 1.冬天经太阳晒过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为什么? 2.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 3.冬天住在新建的居民楼比住旧楼房感觉更冷。试用传热学观点解释原因。 4.从教材表1-1给出的几种h数值,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叶蜚声版语言学纲要学习笔记

叶徐版语言学纲要复习重点 导言 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舌位是指发元音时舌头隆起部分在口腔中所处的位置。前,指舌的前部隆起;后,指舌的后部隆起;高,指舌位隆起点距离上腭的位置,口腔开口度越小,隆起点离上腭越近,舌位就越高;低:口腔开口度大,隆起点离上腭越远,舌位就越低;如i.e.a的相同点是舌位前,不同点是舌位高低不同。嘴唇的圆展,指发元音时双唇是拢圆还是自然展开。不同元音的音色就是上述三个方面协同作用形成的。重点掌握8个基本元音的发音和汉语普通话中所有的元音如y.-i.-i.e等,这样既可以弄清楚不同元音之间的差别,又可以为学习其它元音打下基础。 二、辅音 辅音的发音特点可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认识。 1.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肺部呼出的气流总要在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例如发辅音[p],双唇闭合阻挡气流,发[k]时,舌后部抬起,与软腭接触形成阻碍。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十余种,汉语

普通话有六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2.发音方法: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汉语普通话有前五种发音方法。此外,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辅音还分清音和浊音两类,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把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一般也把这两种方式归入发音方法来认识。 第三节音位 一、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某一语言中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也就是说,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且音位总是属于一定语言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研究音位就没有了意义。 二、音位的对立和互补 1.对立:所谓对立,是指两个或几个音素如果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即改变了原来音节所表示的意义,那么这里互相替换的几个音素,就是一种对立关系,它们不能划为一个音位,而要看作是不同的音位。对立是鉴别一个音素能否成为一个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则,是划分音位的主要根据。 2.互补:所谓互补,是指几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的出现环境各有分工,我出现在甲处,你出现在乙处,他出现在丙处,各守一个地方,出现的环境相互补充,彼此处于互补关系之中。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每个音素都不是独立的音位,它们可以共同归纳为一个音位,因为它们之间没有对立关系,不能构成对立,互相可以替换,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替换以后不影响一个音节所代表的意义。 三、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