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李庭仙)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李庭仙)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

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作者姓名:李庭仙单位名称:龙泉镇梅营小学详细地址:易门县龙泉镇梅营小学邮政编码:651100 联系电话:139********

【摘要】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要充分认识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还要善于挖掘生活素材把生活中的数学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创设具体生动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教学境界,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习惯与方法激发

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思维性,学习并掌握这门学科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具备更好的对事物的理解和归纳能力。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创设情景,激励探究,实践运用,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方法。

一、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在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可见,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命运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必须结合教学过程进行。必须做到从小抓起,长抓不放。例如:要求学生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必须先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这样做不但能从整体上把握好运算顺序,寻找简便计算方法,而且还能避免因看错抄错数据、运算符号而产生错误。学生明白了,就会认真审题,逐渐形成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学生计算时,老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算得是否正确,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做,是否独立完成,按要求做的,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再加奖励一个“笑脸”或是一朵

“小花”等,同时示范给其他同学看。让做得好的学生能体验到成就感,激励其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二、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关键是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得“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得“渔”。也就是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一是合理计划,即:善于给自己制定奋斗目标,拟定学习计划,能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等;二是会自主学习。对新知识,不依赖老师,根据导学案的要求自己探究,主动寻求最后的结果;三是会操作体验,善于带着既定的目标去观察、操作、体验、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学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会质疑问难,提高对数学的敏感性,能对自学中、课堂上的疑难问题向教师、同学提问,对已解决的问题敢于求异,时刻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五是会合作评价,会与人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当自己无法解决时,会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会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成长进行反馈评价,及时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

三、创设佳境,开辟探究通道。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学生的“再创造”,既由学生要把学习的数学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发现出来。学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学会运用,才能有所创新。“情系数学法”正是达到这种目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数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学生的应用情思,让学生动脑参与,发现和展示数学方法。进行数学的“再创造”。

1、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数学家华罗庚曾指出:“人们早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的、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教学成功与否,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的学习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架设学习的桥梁,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特长,提高素质。例如:在讲解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我利用生活中购物事例创设教学情景。小朋友们:“妈妈带你们在超市买过牛奶吗?”,这种貌似课外的购物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进一步的引导,所购买的牛奶每箱有多少袋呀?

学生会对不同的牛奶有不同的回答,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如果说:有一种牛奶每箱有12袋,妈妈买了3箱这样的牛奶,一共有多少袋呀?这样通过一个生活情境的创设,有效的引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根据已有的计算经验列出12×3这个算式,但是对于12×3怎么计算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猜一猜、算一算来验证、交流计算的方法,体验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2、创设想象空间,让学生思维闪烁。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想,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在这个广阔的空间中交流感情,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如:教学“认识分数”时,在解决了如何给小猴子分饼的问题后,我反问:每只小猴都吃到这个饼其中的1份。同样只吃了1份,它们吃得一样多吗?为什么会不一样多呢?在学生自主创造分数环节,我又追问: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写的数中怎么都有数字2和1?这里的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练习环节设计了这样的习

题:

①涂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②涂色部分是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③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在学生回答每个问题后,教师又追问:同样是这个小正方形,为什么一会用41,一会用61,一会用9

1表示呢?教师的追问,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推理能力。灵活的思维方式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学生如果只会按一种固定方式或老师教的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是不会形成创新能力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敢于求异,打破思维定势,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教师又要善于挖掘那些具有探索性、解题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积极寻找不同的思路,让学生在求异思维中培养创新能力。

四、鼓励尝试,架设探索阶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

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如:教学“9加几”,教材上是通过演示,引导学生从“几”里分出“1”来,再用普遍认为是最优的“凑十法”解答。我觉得这样的教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小圆片表示“9+6”。通过操作,学生得到了不同的解决方法。(1)数一数,得到答案是15。(2)先数出10个,发现还多5个,10+5=15。(3)从6里借“1”给9,变成10+5=15。(4)从9里借“4”给“6”,变成5+10=15……虽然学生的表述没有教材上说明得那么严密,可学生因为自己的“再创造”而兴奋,因为找到了自己认为的最优法,体验了成功的愉悦而有了更浓的探究热情。

五、精心设计习题,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

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数学习题好比磨刀石,使学生的思维越磨越锋利。”数学教学中常见的“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开放性练习,是训练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材料。因此,教学中,除了设计一些解法不唯一的开放题外,还可设计一些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

如:24÷□>4。

学生甲说:因为24÷1=24,24÷2=12,24÷3=8,24÷4=6,所以□里可填1、2、3、4;

学生乙说:也可以填5,24÷5=4……4,结果肯定比4大;

学生丙说:因为24÷6=4,所以□里只要比6小的数就行了;

学生丁补充说:你说的不全对,因为□里不能填0,我们可以这样表示答案“0<□<6”……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重视思维发散训练,提供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把同一个问题作多种思考,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解题思路。如:在二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成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虽然是二年级小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上述练习。然后,教师又出示3+3+3+3+2,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的点拨,学生列出了3+3+3+3+2=3×5-1=3×4+2=2×7……虽然课堂费时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总而言之,在解法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创新欲望就会更加强烈。

六、实践运用,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的编写应以课标为依据,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这里所说的虽然是教材编写,但同样给我们启示:练习不应只停留在巩固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有所用。学生在深刻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自觉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学习了“除法性质”后,自觉地将笔算“540÷45”转化为“540÷9÷5”进行口算,这种应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研究并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好办法。如孩子熟知用瓶子装水一事,但怎样提高装水机的效率是一个有创造空间的实际问题。一般来说,装水机装一瓶水需2秒钟,加盖、贴标签各需1秒钟,那么1分钟时间可装多少瓶水?让学生结合实际思考探索,传统方法是先装水、再加盖子,最后贴标签,也就是装一瓶水需4秒,1分钟可装:60÷(2+1+1)=15(瓶)。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装水机械化、自动化包装可同时进行:

方法一:先装水,接着加盖和贴标签同时进行,即装一瓶水要3秒,1分钟可装:60÷(2+1)=20(瓶)。

方法二:装水加盖贴标签都同时进行,装一瓶水只需2秒,1分钟可装;(60-2)÷2=29(瓶)。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敢于独创,设计出三种灌装方法。其中的第三种灌装方案比第一种工作效率提高将近1倍,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正是创新的价值所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条件,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并加以正确引导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变成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独特,而这正是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灵活、流畅、新颖的特点,也只有做到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意识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字数:3833字)参考文献:

1、《(2011版)数学新课程标准》

2、《小学教学参考》

3、《小学数学教学》

4、《福建教育》

5、《云南教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