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低层多层土建结构民用建筑抗震性和耐久性

低层多层土建结构民用建筑抗震性和耐久性

低层多层土建结构民用建筑抗震性和耐久性
低层多层土建结构民用建筑抗震性和耐久性

低层多层土建结构民用建筑抗震性和耐久性

【摘要】文章从地震倒塌现场看低层多层土建结构民用建筑抗震性和耐久性,着重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进行分析,给出实用有效的建议。共分两部分论述低层多层土建结构民用建筑抗震性和耐久性

【关键词】低层多层民用建筑抗震性耐久性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瞬间夺取无数的生命,一个个血淋淋的场面,一个个残缺的躯体,深深得震撼着每个人,留给我们的心灵创伤久久不能愈合。作为一个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我们能做的除了祈祷和捐款外,还有责任去深深思考,如何提高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增强建筑物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并自觉贯彻到自己的执业中,贡献自己的技术力量。

此次地震震中在汶川,受损范围几乎整个川北和部分陕西和甘肃等欠发达地区,倒塌的建筑大都属于低层多层乡村城镇级的房屋,造成大量百姓生命伤亡,财产损失。中高层建筑(7-9层)、高层(10层以上)建筑或土建结构之外的钢构、木结构、甚至膜结构,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建筑大都走完建筑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受损情况相对轻的多。所以本文着重介绍除此之外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低层多层(低层1-3层,多层3-6层)建筑之中的土建结构的抗震性和耐久性。这些建筑的居民占中国的大部分,这些农村乡镇甚至些城中村的房子现状令人堪忧:基本上是没有抗震方面的设防和考虑的,规划施工处于随意、放任自流的状态,也是被监管忽略的地方。由于上述条件的限制,摆在我们建筑业面前的课题是:如何在现有经济条件不高的情况下建造安全、实用的民房。

1低层多层土建结构民用建筑抗震性、安全性

1.1首先是规划上:建筑选址很重要。建筑地段一般分危险地段、不利地段、有利地段,尽量选址在有利地段,不要选在断裂带上。有利地段指场地开阔、地基坚固(对于软弱土采取换填等工程措施是能处理的)。震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全国最好的规划设计师做这项工作。但对于普通的建房者,没条件得到地质勘察,只能通过老祖先的经验和专家的建议,不要住在容易滑坡的地方,陡峭的山腰,山脚下。

1.2其次是设计上:结构抗震性、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抗震性、安全性主要取决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本

次地震中,有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请专业公司设计施工私家院,完好无损。合理的设计,好的施工质量可保证房屋大震不到,至少让人有逃生的机会

在中国相当多的农村房子是不考虑抗震设防,农村没有有效的抗震构造做法,另外没有经济能力去做。新疆和云南地方政府也有已经开始做这项工作,政府按一定统一的图纸,或者是推荐性的图纸,集中培训工匠进行施工,政府给与一定的补贴,3月份的新疆地震证明这个做法是有效的,抗震房都没有倒塌。

1.3施工上保证抗震的性能:对于设计上简单提高设防等级,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不是包治百病,且提高一度设防,建筑成本将增加10%~15%,全国范围来讲,这将是巨大的浪费,且在建筑物服役期能不能遇到如此大的地震呢?要安全也要经济上能承受的起。抗震标准定的非常高,个人和国家承受不了也是徒劳。

最简单有效、经济实用的方法是:改进、推广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淘汰落后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加强构造措施。此次地震中,靠近北川的香水学校小学部教学楼,建造于1980年代初,虽然是砖混结构,当时的国家设计规范标准比较低,但因为质量可靠,离震中那么近,而主体承重结构并没有明显的破坏,只有瓦片震落了。还有两所希望小学,地震中完好无损,这个施工方,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的施工队”。校长很骄傲,他们学校没一个学生伤亡。这充分证明施工质量对房屋抗震性和耐久性的重要性。民房只需要加上圈梁构造柱都有逃生的机会”,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教授张雷认为,他是灾后安置规划的参与者之一。

1.4从地震现场看抗震性:地震之后,建筑物倒塌的面貌,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这里是最好的倒塌施实验场,为建筑抗震提供现实依据。

场景一:有个典型的例子,一边是预制楼板、一边是现浇楼板,预制板的全部塌落,现浇楼板完整的,无论砖混或框架结构,尽量采用现浇的楼板,要用预制板必须加强构造措施,预制板的钢筋和墙柱的钢筋加强连接,这是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能起到一定的抗震作用。配筋上,墙柱钢筋满足规范要求下,等面积尽量选中粗径钢筋,增加墙柱的强度,也不能过粗要适当增加柔性,梁板筋等面积尽量选细直径钢筋,另外满足受力情况下尽量采用低标号的混凝土,增加梁板的柔性。使土建结构在地震中增加变形协调性。另外混凝土尽量不要使用外加剂,外加剂一般影响混凝土的寿命,尽量不要在冬季施工,。

场景二:一个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楼,教学楼破坏严重,它使用的是石灰砂浆;

另一边是宿舍楼就没有大问题,它使用水泥砂浆,强度要高得多。所以砖混结构的砖料粘结料要选用水泥砂浆,尽量提高水泥标号和施工的质量,这样抗震性能都高很多。

场景三:地震现场普遍的问题是:梁板没被损坏,墙柱和梁板的连接断裂,甚至墙柱中间断裂,整个楼板压下来,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事实证明,地震中水平侧向力对梁板和墙柱的作用最大,不同的是梁板主要承受压力可能翘曲,但墙柱除了承受巨大的弯矩还有剪力,所以地震大都先使从梁柱墙板的节点开始断裂,房屋失去支撑而垮塌。节点锚固,这是薄弱环节,所以要坚决执行一个重要的抗震原则“强节点强锚固”对节点加强配筋及其构造柱、构造梁等构造措施,另外加强柱的强度。

场景四:北江中学的教学楼整体倾斜,砖混结构两窗户之间的呈“×”裂缝,从一窗的上角一直贯彻另窗的下角。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突变,造成应力集中处,是受力最不利处,特别是门窗洞口,设备管道等预留洞口,要加强构造措施,增加洞口配筋。看到一个遗弃的房子(未抹灰)门窗的混凝土过梁增加个很大腋角,这是个不错的措施,简单实用,值得推广。至于建筑外观的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调整为隐蔽腋角

场景五:还有个大家不注意的地方,有的老房子未倒塌,新房却倒塌了,一些老房子“年久失修”倒塌,这牵涉到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2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2.1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现状

大多数土建结构由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困扰土建基础设施工程的世界性问题,但是至今尚未引起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设计与施工部门的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应是非常耐久的材料。直到70年代末期,才逐渐发现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民房虽然自然环境要好很多,但是我国建设部于80年代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内大多数工业建筑物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使用环境相对较好,一般可维持50年以上,但室外的阳台、雨罩等露天构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仅有30~40年。本次地震中有些框架结构的房子的倒塌很大程度上

和混凝土的耐久性有很大关系。桥梁、港工等基础设施工程的耐久性问题更为严重,我国对混凝土保护层和强度的要求仅为2.5cm与C25,按这种标准设计的一座大桥,建成后仅8年,由于盐冻侵蚀,现已不得不部分拆除重建。,由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过薄且密实性差,许多工程建成后几年就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京津地区的城市立交桥由于冬天洒除冰盐及冰冻作用,使用十几年后就出现问题,有的不得不限载、大修或拆除。盐冻也对混凝土路面造成伤害,东北地区一条高等级公路只经过一个冬天就大面积剥蚀。一些北方城市新建成的立交桥和高速公路桥,仍没有在材料性能和结构构造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防治冻融和盐害的综合措施。

使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进一步加剧的原因有:由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习惯上以单一的强度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导致水泥工业对水泥强度的不适当追求,使水泥细度增加,早强的矿物成份比例提高,这些都不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我国对水泥质量的检验在强度上只要求不低于规定的最低许可值,而国外则同时还要求不高于规定的最高值,如果强度超过了也被认为不合格,这种要求还有利于水泥产品质量的均匀性。工程施工单位不适当地加快施工进度,尤其是政府行政领导对工程进度的不适当干预。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尤其需要有足够的施工养护期加以保证,早产有损生命健康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混凝土。国内媒体上大加宣传的所谓几个月就修成一条大路、建成一座大桥、或盖成一幢高楼的工程以及抢工献礼工程,很可能就是今后注定要花掉更多资金进行大修的短命工程。提前完成合同规定施工期的在国外要被罚款,因为意味着工程质量有遭到损害的可能。

2.2提高建筑物结构耐久性的意义:除了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增加建筑物使用期,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周期,节约国家建设资源外。重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产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均需大量消耗国土资源并破坏植被与河床,水泥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已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1/5~1/6,而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居世界第二。我国现在每年生产5亿多吨水泥,与之相伴的是年耗20多亿方的砂石,长此以往实难以为继。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意味着节约材料,而耐久的混凝土一般又应是水泥用量较低和矿物掺合料(工业废料)用量较高的混凝土,所以耐久的混凝土正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考虑到耐久性不足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国际上近年来有要求将这些工程的最低工作寿命进一步延长的趋势,如提出城市环境中的桥梁至少应有150年。

2.3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

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说尤其如此。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我国有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但没有如何使用的规范。有些工程倒塌事故,例如最近四川宜宾的南门大桥发生桥面坍落事故,就是因为桥面结构与主拱之间的吊杆在连接处发生锈蚀,如果有定期的检测要求,这样的事故很有可能避免。有些国家对于结构的损坏可能导致公众安全的建筑物与桥、隧等公共工程,强制规定必须定期检测;即使是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和外墙面砖等建筑部件,因其坠落后容易伤及公众,也有强制定期检测的要求。我国由于施工管理水平和事故操作人员的素质相对较差,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对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的设置水准又相对较低,已建的工程中往往存在较多隐患,所以更有必要从法制上确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定期检测的要求。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质量,虽然政府已作出了设计与施工的责任单位和个人需对其“终身负责”的规定,但是这种要求执行起来缺乏可操作性。要将结构安全质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还应以预防为主,通过例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基于耐久性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分析

基于耐久性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01T17:13:17.8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作者:卢俊坤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快发展,这对建筑的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的建筑工程耐久性设计技术。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10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快发展,这对建筑的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的建筑工程耐久性设计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耐久性;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耐久性是现代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筑安全设计的重点内容,建筑结构耐久性直接和建筑功能结构设计、工程材料以及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下面笔者主要基于耐久性的角度分析了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要点。 1.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要性 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目前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工程结构设计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一直以来建筑结构耐久性设计都是其中的重难点内容。当前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是混凝土结构,而且多数人认为混凝土是稳定性、耐久性比较好的建筑材料,然而通过相关的研究显示,混凝土建筑结构在相应的应用环境下极易出现早期失效现象,甚至有的建筑结构应用20-30年后就容易出现稳定性急速下降的现象。近年来很多建筑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建筑结构早期失效导致的,因此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应该充分重视建筑结构耐久性设计,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耐久性设计水平。 2.目前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建筑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时候,由于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会通过经验式方法来补强结构,并没有建立一种系统性的耐久性设计体系,这样很容易导致耐久性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出现以下几点问题:①建筑结构耐久性设计制度、设计规范以及设计标准等有待进一步完善,尚未形成一个可靠、完善、全面的技术体系,虽然针对抗氧离子、混凝土配合比以及结构保护层厚度等容易实现的指标提出了相应要求,然而并未系统性分析混凝土碳化以及钢筋锈蚀等情况。②影响耐久性的相关因素并未得到全面分析,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并未强调实际的工艺问题以及结构设计细节的影响。③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耐久性设计,这样会导致构件截面厚度相对较小、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以及钢筋直径偏小等诸多问题,这样会对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3.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技术要点 3.1混凝土耐久性的设计及原则 在混凝土结构应用中,其周围的环境能明显的致使混凝土的结构材料的性能发生变化,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劣化,所以混凝土的结构耐久性设计是其结构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进行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方面,设计人员首先要明确这个结构耐久性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预期设计中的使用寿命是多少,然后要清楚耐久性的失效标准是什么。关于结构的预期设计使用寿命情况,我国新修订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已经明确把结构设计的使用年限划分为4 类(见表1)。 表1 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3.2防冻融设计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有早期破坏问题主要是由于冻融循环应力所致,这也是评价和衡量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混凝土实现水化硬结后,混凝土的内部会出现很多毛细孔,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添加的水量往往会多于水泥水化所需水量,从而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毛细孔中残留的水处于低温环境中会快速结冰,而且当温度反复、持续变化的时候会使毛细孔中的水分发生体积上的变化,进而破坏混凝土内部毛细孔体积,进而破坏整个混凝土结构。因此,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循环冻融作用,一定要采用相应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措施,从而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水泥品种,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混凝土适用于0℃左右的低温环境下,比如盐水泥、早强硅酸盐水泥等可以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早期化热强度高、水化热比较大等特点尽可能减少混凝土毛细孔内残留水分。而且制作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将水灰比适当降低,进而加大水泥比重,提高混凝土化热量。 3.3建筑功能结构耐久性设计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建筑使用功能结构设计会对整体建筑结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为了有效提高建筑结构耐久性,非常有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结构设计。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做出以下工作: ①科学合理地设置水分侵袭结构。比如防结露、防潮、放水等技术构造,主要是指室内外高差台阶、防水层、踢脚、檐口、腰线、天沟、室内外高差台阶、雨水口、地漏、防潮层以及雨水口等,确保建筑结构都可以处在一种相对干燥的环境。②防止高温、低温的建筑结构措施设置。比如,防火墙、屋面隔热层、墙体保温层以及防火区等技术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③有效控制建筑结构裂缝节点构造以及变形缝。具体包括墙体连接位置结构、沉降缝、温度缝以及防震缝等。 3.4钢筋防锈蚀设计 一旦建筑混凝土出现硬化后很容易生成氢氧化钙,这种物质带有碱性性质,这样会导致混凝土孔隙残留水分也带有强碱性质,而且钢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题库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题库《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试题 一、选择题: 1、鉴定单元中细分的单元,一般可按地基基础( )和围护系统划分为三个子单元。 A、主体结构 B、混凝土结构 C、砌体结构 D、上部承重结构 E、屋面部分 2、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安全性鉴定( )哪一个是错误答案。 A、危防鉴定及各种应急鉴定 B、房屋改造前的安全检查 C、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的鉴定 D、临时性房屋需要延长使用期的检查 E、使用性鉴定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3、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 )哪一个是错误答案。 A、建筑物大修前的安全检查 B、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 C、重要建筑物的定期检查 D、建筑物超过设计基准期继续使用的鉴定 E、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 4、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中详细调查的承重结构检查,包括( )以下哪一个是错误答案。 A、基础和桩的工作状态 B、构件及其连接工作情况 C、结构支承工作情况 D、建筑物侧向位移和局部变形 E、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 5、砌体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非受力裂缝和( )等三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 A、承载能力 B、构造 C、有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D、风化 E、裂缝

6、木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干缩裂缝和( )三个检查项目的检测结果,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 A、承载能力 B、虫蛀 C、裂缝 D、危隐性的腐朽 E、初期腐朽 7、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和( )两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 A、裂缝 B、承载能力 C、构造 D、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E风化(或粉化)、 8、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报告不包括以下内容( ) A、工程地质状况 B、建筑物概况 C、鉴定的目的 D、检查、分析、鉴定的结果 E、结论与建议 9、对承重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性鉴定所查出的问题,可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取以下措施( ) A、考虑经济因素而接受现状 B、减少结构上的荷载 C、加固或更换构件 D、临时支顶 E、 停止使用 10、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根据其所含各种构件的使用性等级和( ) 和进行评定。 A、各种构件的安全性等级 B、结构的侧向位移 C、结构的整体性等级 D、围护系统的工作状态 E、其承重部分的使用功能等级 二、判断题: 1、已有建筑物是指已建成且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 ) 2、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应进行可靠性鉴定( ) 3、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可仅进行正常使用性鉴定。( )

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问题的研究

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问题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6-09-28T11:34:29.2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1期作者:吴新成[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其投入使用后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它与使用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是紧密相关的。我国现行结构设计标准的可靠度原则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国情,提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度水平将有利于生产、生活水准的改善,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也符合建筑物业主的利益和要求。 身份证号码:32062419660507**** 南京双佳涂装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其投入使用后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它与使用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是紧密相关的。我国现行结构设计标准的可靠度原则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国情,提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度水平将有利于生产、生活水准的改善,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也符合建筑物业主的利益和要求。关键词:建筑工程;可靠性;结构设计通过工程界无数人员的长期摸索和不懈努力,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方法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建筑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也取得了质的变化和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建筑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探讨。 一、安全性设置标准的探讨 (一)可靠性理论需要继续完善发展可靠性理论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将定性的\"安全\"概念尽可能量化,是结构设计理论的重大进步,并成为国际上的主导潮流。我国在这方面已处于先行地位,理应坚持和发展。建筑结构设计再退回单一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当然也不能将可靠性理论绝对化。一方面,对土木工程某些领域由于不确定因素太多而难以应用,可不必勉强统一,到条件成熟时再考虑不迟。另一方面,对难以实现定量统计的因素以及因经济发展而引起应超前考虑的社会及人文因素的变化,可以用经验修正的方式对可靠指标及各种分项系数作适当调整来加以反映。 (二)建筑结构可靠度标准应依据现况调整我国目前的可靠度是采用校准法于80年代初确定的,反映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及社会经济情况。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安全储备存在着明显差距。但是在\"三正常\"(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条件下仍能给建筑结构以必要的安全保证。当然,抵御意外情况的能力仍然很差。在目前我国经济状况已经改善的条件下,从安全性可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似有调整的可能和必要。但对不同的结构,调整的幅度应视具体情况分别考虑。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因涉及面广,只能微调,提高一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情况比较复杂,材料的分项系数和设计强度只能微调或个别调整;抗剪、局压、最小配筋率等适当提高;冲切等少数项目安全裕量大,应予下调。总之应分别处理,但总体上应该适度上调。(三)结构可靠度调高的影响 目前大幅度提高可靠度不太现实,可留待将来考虑。但作适当调整使可靠度渐趋一致并有所提高,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国经济环境已由物资旺乏转向市场调控,建筑钢材供应已能充分满足。建筑费用中材料造价比例大幅度减少,钢筋所占份额更小。适当提高可靠度而增加钢筋用量不会引起造价波动。根据荷载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修订,适当提高可靠度后进行试设计的后果,由于荷载标准值增加而引起用钢量的增幅在7%左右;由于设计规范修订而引起的增幅则在10%左右。如果优化材料选取,采用强度价格比较高的钢筋及混凝土,材料造价增加可控制在5%以内,这是可以接受的。 二、对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评述(一)工程事故与可靠度 当前频繁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大都是违反标准规范而引起的,属于\"三不正常\"的情况,因此不能归罪于可靠性存在缺陷。但是可靠度设置水平低,相应失效概率大,抵御意外情况的能力差,也是引发事故的原因之一。反过来如提高可靠度,对抵抗意外作用减少事故,肯定能起到明显的效果。目前,适当提高可靠度以减少事故,使人民的生命有更可靠的保障,并避免更多的社会财富损失是值得的。(二)使用状态缺陷问题 数量大得多的使用状态缺陷(如可见裂缝和变形等)应予以足够注意。配筋较小,构造措施不当等使结构不能适应条件变化和非荷载(如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因素的影响,虽一般不致危及承载力,但也难以适应建筑市场的要求。由于建筑(尤其是住宅)的商品化,用户作为消费者有权对商品提出更高的期望。如处理不当往往激化矛盾,引起社会不安定。适当增加配筋并完善构造措施以提高使用质量至关重要。 (三)施工质量低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施工队伍素质太低是目前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加强管理并法制化是当务之急。严密施工过程中各层次质量监督和验收程序;完善质量检测手段;制定统一的强制性验收标准并严格执行,这是结束当前建筑市场混乱局面的必要措施。(四)应大力提高设计质量 建筑结构设计不仅应遵守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如结构选型、传力途径、计算简图、配筋原则、构造措施等非计算因素同样影响结构安全而且更具根本性。力学概念不清、工程经验缺乏、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等,都可能引起安全问题。因此,对设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考核十分必要,设计审核也应加强。三、推进可靠性理论研究的有效进行以《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为标志的我国可靠度理论曾处于领先地位,并已在土木工程的其他领域逐渐得到应用。对今后的研究,作以下建议: (一)可靠性理论及设计方法的完善随着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结构形式、材料、功能和荷载都有很大变化。通过调查统计以及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完善原有的理论及设计方法。调整设计参数和指标使之更为合理;为将来更准确调整可靠度指标积累资料。(二)可靠性研究向整体结构体系延伸

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及施工质量检测鉴定方案

广州金融街海珠区石岗路项目 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及施工质量检测鉴定方案 广州金融街海珠区石岗路项目部 2017年11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4) 三、检测鉴定目的及鉴定范围 (5) 四、检测鉴定技术要求 (6) 五、检测鉴定主要内容 (7) 六、检测质量保障措施 (23) 七、检测安全及文明作业措施 (25)

一、编制依据

03:2007 13其它相关的国家技术标准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 称 广州金融街海珠区石岗路项目 工程地 址 广州海珠区石岗路 建设单 位 广州融辰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基坑支护设计: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 建筑结构设计:深圳市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 位 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

本工程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西南部珠江北岸,通过石岗路和工业大道与广州市中心连通,北侧为新滘西路,南侧及东侧为规划道,西侧接一片市政绿地,属于轻工厂区用地,现场地形地貌条件较为简单。该项目拟建5栋建筑,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39层,建筑高度120m,总用地面积56209㎡,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08787㎡。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9.30m,现场地面绝对标高为+7.20m~+7.90m,现场地面相对标高为-1.50m,基坑开挖底相对标高为-12.85~-13.55m,基坑开挖深度为12.05m。项目建筑分类为一类超高层建筑,建筑性质为住宅、沿街商业及配套公建。配套公建托儿所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是多层公共建筑,其中一层层高为 3.900m;二层层高为3.900m;三层层高3.650m;±0.00相当于绝对标高+9.15m。 三、检测鉴定目的及鉴定范围 1、检测鉴定目的: 通过对建筑物结构主体进行抽检,并根据检测结果和工程相关设计资料进行结构分析验算,评定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及施工质量,为建筑物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2、鉴定范围:

厂房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报告材料完整版

厂房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报 告 委托单位: 建筑地址: 鉴定日期: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核人: 报告签发人: xxxx有限公司 xx年 xx月 xx日

目录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报告 (1) 一、建筑物概况 (3) 二、鉴定目的、内容、依据及检测仪器 (3) 2.1 鉴定目的 (3) 2.2 检测鉴定内容和方法 (3) 2.3 主要依据 (4) 2.4 检测仪器设备 (4) 三、建筑使用历史及图纸资料调查 (4) 3.1 建筑使用历史、现状和使用环境调查 (4) 3.2 建筑资料调查 (5) 四、结构构件工作状态检查 (5) 4.1 地基基础检查情况 (5) 4.2 上部结构变形、损伤检查情况 (5) 4.2.1 上部承重结构 (5) 4.2.2 围护构件 (6) 五、建筑主体结构构件检测 (6) 5.1 结构平面布置图测绘 (6) 5.2构件尺寸检测 (6) 5.3钢筋配置检测 (8) 5.4 材料强度检测 (9) 5.4.1混凝土强度检测 (9) 5.4.2钢材的强度检测 (11) 5.5钢结构构件焊缝检测 (11) 六、结构承载力验算 (11) 6.1 计算参数 (12) 6.2 结构分析模型 (13) 6.3 柱承载力验算及安全性评定 (13) 6.3.1柱承载力验算 (13)

6.3.2框架柱的轴压比验算 (14) 6.4 梁承载力验算及安全性评定 (15) 6.5 屋桁架杆件验算及安全性评定 (15) 七、结构系统的鉴定评级 (16) 八、结构可靠性鉴定结论 (17) 九、处理建议 (18) 评级解释 (20) 附图一:结构平面布置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 部分现场工作照片及部分缺陷照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2 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3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检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4 焊缝质量检测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及抗震鉴定的探索

对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及抗震鉴定的探索 摘要:本文就作者在苏州地区实施的建筑物安全性及抗震鉴定工作,所遇到的检测鉴定的主体、分类及检测项目进行整理,对建筑结构鉴定的实施进行了初步分析,阐述了作者在安全性及抗震鉴定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结构鉴定;安全性鉴定;抗震鉴定 Abstract: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 suzhou area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uilding safety and aseismatic appraisal work,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testing, classification and the test it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with a preliminary analysis, the author expounded in safety and some opinions of aseismatic appraisal. Keywords: the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Safety appraisal; Aseismatic appraisal 一、引言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己建造了大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由于城区规划、经济利益等原因,对既有建筑的改造项目呈日趋增长的趋势,故而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及抗震鉴定亦逐渐被重视起来。作为建筑物结构鉴定工作者将本人在鉴定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并提出作者之见解,希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二、建筑结构可靠性及抗震鉴定的基本程序 对于既有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及抗震鉴定程序应根据承接单位资质不同采用不同的鉴定程序,以下列出两类程序可基本代表不同资质情况下的鉴定程序: 委托单位 委托有鉴定资质的单位进行鉴定委托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7-10-16T15:10:36.6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作者:张春晓[导读] 它是达到工程设计的“安全、适用、经济”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即重点探讨了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优化设计的措施。 身份证号码:13012419820113xxxx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房屋结构优化设计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每个工程建筑想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用最少的资金投入提高整个工程结构的坚固性和可靠性,以至达到最大最长远的经济效益。优化设计方案与传统的设计方案相比较下的优势就是,它可以节省工程的开支,它是达到工程设计的“安全、适用、经济”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即重点探讨了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优化设计 的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优化;剪力墙;材料 一、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这种情况多发生于VI度抗震设防区。一些结构设计者误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为图受力分析方便,他们故意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把梁简化为铰支梁,柱按轴心受压计算这样,这不但影响了房屋的耐久性,而且也常常引起用户的恐惧心理。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时,将会倒塌,这违背了现行抗震规范中“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 (二)砖混结构中房屋构造柱与承重柱混淆不清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作法将引起以下几个问题: 1、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后,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这不但会降低构造柱对砌体的拉结和约束作用,而且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时,在构造柱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中,首先破坏。这样,构造柱不但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房屋结构中的一个薄弱的部位。 2、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圈梁中,没有另设基础,构造柱兼作承重柱使用后,柱底基础的抗冲切、抗弯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柱底基础一旦发生冲切或局部承压破坏,将导致构造柱下沉,引起其周围的墙体出现裂缝。建议承重大梁下的柱子应按承重柱设计。若梁上荷载和跨度都比较小时,构造柱也可布置于梁下,但此时必须按不考虑构造柱作用来验算梁下墙体的局部承压和抗弯强度,经验算满足后,方可在梁下布置构造柱。 3、悬挑梁的梁高选用过小设计者往往只注意了对梁的强度和倾覆进行验算,而忽略了对梁挠度的验算。梁高选用过小,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区应力过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梁截面受压区产生非线性徐变,梁挠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挑梁的变形引起梁上板出现裂缝,裂缝宽度随着挑梁变形的加大而加宽,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当为托墙挑梁时,梁过大的挠度会引起梁上墙体在梁支座附近出现裂缝。裂缝在梁支座处沿竖直方向向上发展,当到一定高度时沿斜向延伸,缝愈靠上愈宽。挑梁的截面过小对结构的抗震也很不利,悬挑结构对竖向地震的作用最为敏感。梁过小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较大,梁的延性减小,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失去承载力。 二、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措施 (一)加强设计中建筑结构形式的选用不同的建筑类别和功能要求决定了户型的选择,从砌体结构和底部剪力墙结构谈起。 1、加强砌体结构的设计 作为承重构件和抗侧移构件的砖砌体,其平面布置较为灵活,但不事宜做跃层结构,杜绝受力较大的突兀结构形式。门窗开洞宽度不宜超过2.1m,纵向墙体数量不宜少于三道,这一措施可以适当减少构造柱的配筋。 2、剪力墙的优化设计 剪力墙设计中连梁的设计是关键。联肢墙是通过连梁连接的各墙肢联结而成,从而增加了墙肢的约束条件。连梁的刚度增大必将使得结构的地震作用也增大,这样连梁和墙肢分配内力也相应增大,此时必须增大构件的配筋量,显然这一设计结果必然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因此,在住宅结构设计时,有经验的设计师都是将连梁设计成为截面、刚度较小的弱连梁。同时,在满足结构刚度与变形要求时,应从经济角度与抗力、变形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显然,剪力墙数量越多,结构抗侧力刚度愈大,相应结构位移会减小,但是结构地震力会随抗侧力刚度增大而加大,对结构的造价控制不利。因此剪力墙应以周边均匀、对称、分散等原则合理布置,以规范规定的水平位移限值为准尽可能减少剪力墙数量。 (二)注重细部优化 1、在注重整体设计的同时,也应加强结构局部构件的精细设计 比如现浇板设计中尽量把异形板划分为矩形板,这样既达到合理受力的目的,也避免了拐角裂缝的出现。 2、底部框架抗震墙的底框梁箍筋配箍量一般较大,此时若选用冷轧带肋钢筋作为箍筋,便可减少箍筋肢数或箍筋直径,达到造价的降低以及施工的方便化。还有,为减少底部截面,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是柱构件不错的选择,但是水平构件混凝土可适当减少混凝土的标号,满足了受力要求,也节约了成本。 3、关于梁、板的计算跨度 梁板结构,简单点讲,可认为是在梁的中心线上有一刚性支座,取消梁的概念,将梁板统一认为是一变截面板。在扁梁结构中,梁高比板厚大不了多少时,应将计算长度取至梁中心,选梁中心处的弯距和梁厚,及梁边弯距和板厚配筋取二者大值配筋。(借用台阶式独立基础变截面处的概念)柱子也可认为是超大截面梁,所以梁配筋时应取柱边弯距。削峰是正常的,不削峰才有问题。 4、主梁有次梁处加附加筋 总的原则,当主梁上次梁开裂后,从次梁的受压区顶至主梁底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加箍筋能承受次梁产生的剪力时,主梁可不加附加筋。梁上集中力,产生的剪力在整个梁范围内是一样,所以抗剪满足,集中力处自然满足。主次深梁及次梁相对主梁截面、荷载较小时,也可满足。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试题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试题 一.选择题: 1.鉴定单元中细分的单元,一般可按地基基础()和围护系统划分为三个子单元。A .主体结构 B.混凝土结构 C.砌体结构 D.上部承重结构E.屋面部分 2.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安全性鉴定()哪一个是错误答案。A .危防鉴定及各种应急鉴定 B.房屋改造前的安全检查 C.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的鉴定 D.临时性房屋需要延长使用期的检查 E.使用性鉴定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3.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哪一个是错误答案。A .建筑物大修前的安全检查 B.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 门鉴定 C.重要建筑物的定期检查 D.建筑物超过设计基准期继续 使用的鉴定 E.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 4.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中详细调查的承重结构检查,包括 ()以下哪一个是错误答案。A .基础和桩的工作状态 B.构件及其连接工作情况 C.结构支承工作情况 D.建筑物侧向位移和局部 变形 E.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 5.砌体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非受力裂缝和()等三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A .承载 能力 B.构造 C.有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D.风化 E.裂缝

6.木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干缩裂缝和 ()三个检查项目的检测结果,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 A .承载能力 B.虫蛀 C.裂缝 D.危隐性的腐朽 E.初期腐朽 7.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按位移和()两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A .裂缝 B.承载能力 C.构造 D.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 E风化(或粉化). 8.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报告不包括以下内容() A.工程地 质状况 B.建筑物概况 C.鉴定的目的 D.检查.分析.鉴定的结果 E.结论与建议 9.对承重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性鉴定所查出的问题,可根据其 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取以下措施() A.考虑经济因 素而接受现状 B.减少结构上的荷载 C.加固或更换构件 D.临时支顶 E.停止使用10.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的正常使用性鉴定应根据其所含各种构件的使用性等级和()和进行评定。A .各种 构件的安全性等级 B.结构的侧向位移 C.结构的整体性等级 D.围护系统的工作状态 E.其承重部分的使用功能等级 二.判断题: 1.已有建筑物是指已建成且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 2.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应进行可靠性 鉴定() 3.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可仅进行正常使用性 鉴定。()

建筑结构可靠性论文

浅谈建筑结构的可靠性研究 摘要:我国现行结构设计标准的可靠度原则已不能适应当前的 国情,提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度水平将有利于生产、生活水准的改善,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也符合建筑物业主的利益和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可靠性;结构设计 abstract: our current structure design standard reliability principle already can not adapt to the current national conditions, improve construction structure design reliability level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production and lif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lso fit into the interests of the building owners and requirements. 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reliability; stru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通过工程界无数人员的长期摸索和不懈努力,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方法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建筑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也取得了质的变化和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建筑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探讨。 一、安全性设置标准的探讨 (一)可靠性理论需要继续完善发展 可靠性理论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将定性的“安全”概念尽

建筑物可靠性鉴定

规范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99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2008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99(2004年版) 《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第4章 建筑物可靠性鉴定

4.1.1鉴定方法及程序 传统经验法 目测检查,经验评估; 快速、简便、经济; 适用于对构造简单的旧房普查和定期检查; 概率法 可靠度鉴定法,S 、R 作为随机变量,计算失效概率。 4.1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动机调查各调查项目的评价综合鉴定鉴定报告

4.1.1鉴定方法及程序 实用鉴定法 运用现代检测手段,实测确定参数; 将鉴定对象从构件到鉴定单元划分成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划分三到四个等级; 包括初步调查、详细调查、补充调查、检测、试 验、理论计算等多个环节; 初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建筑物的现状和历史; 详细调查包括细部检查、材料检测、结构试验、 计算分析等。

4.1.1鉴定方法及程序 实用鉴定法 补充调查 动机 初步调查 确定调查鉴定方案 计划、检验试验项目 详细调查 综合评价 和结论 鉴定报告 使用状况地基基础材料性能结构构件鉴定标准检测规程结构计算结构分析荷载试验振动试验

4.1.1鉴定方法及程序 概率法 建筑物的作用效应S、结构的抗力R之间的关系: R > S表示结构可靠 R = S表示结构达到极限状态 R < S表示结构失效 结构失效概率用P f表示,可靠概率用P s表示, 则: P f+ P s= 1 或P f=1-P s 概率法即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采用非定 值理论对已建建筑物可靠性进行评价和鉴定。 运用概率法的难点在于结构的不定性,即来自结 构材料强度和计算公式的不定性。实际所用为近 似概率法。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浅析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浅析 发表时间:2016-12-08T14:35:00.7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2期作者:李建国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内容之一,承担着城市内部人民生活与办公及企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 吕梁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山西吕梁 033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内容之一,承担着城市内部人民生活与办公及企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基于此,本文以笔者实践经验出发,并结合我国城市建筑发展的基本情况,就我国现代化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促使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更加多元化、标准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盼为读者学习。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分析;设计优化 引言:房屋建筑作为城市运行的基础和社会活动的载体,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与宜人的生态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意识的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多元化与标准中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如何加强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管理任务,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已成为当今建筑工程建设行业研究的重点课题。 1.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原则 1.1平面布置形成规则结构效应原则 建筑平面布置与体型构造有规则的结构形式,因其造价低廉,受力简单等特点,是我国目前使用最早也最普遍的一种结构优化设计形式。但同时也由于用户使用功能需求的差异与建筑平面布置与体型构造的多样性,以此,不可能达到为满足结构要求规则而对建筑设计者的创作过程提出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倒是可以在满足不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对结构墙、柱的布局和墙肢长短的调节,使不规则的建筑体型和平面布置产生规则结构的效应,同样可以达到建筑结构经济性与安全性的设计与使用效果。 1.2提高建筑舒适度原则 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应包含结构体系的优选、传力途径的科学性、构件布置的合理性、构件和材料选用的正确性等内容,应该把尽可能提高建筑舒适性作为投入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重要原则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1.3建筑结构整体安全度原则 对于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其操作过程中应对每个构,进行全面考虑,以保证结构体系中各构件的合理性与可靠性,从而保证建筑结构整体体系的安全性,达到行业规范规定的相关标准,使建筑结构满足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双重指标。 1.4不同构件采用不同安全系数的结构优化设计原则 一切关于建筑结构优化的设计,均应在保证结构整体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以建筑整体 结构分析为依据,通过采用合理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来达到结构优化的目的,在有效控制工程总体造价的基础上,满足投资方与用户的不同要求。实践证明,相比于传统的设计方法,优化设计通常可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5%~30%的目的。 2.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意义 2.1降低工程总造价 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设计优化手段的应用,虽然通过增加层数的方法增大了建筑总面积,降低了土地占用面积和用地成本,但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楼体总高度随之加大,楼与楼之间的距离也就必须放大,此时节约土地占用量与建筑层数增加所消耗的比例出现差异,并不能完全保证降低工程总造价。例如屋盖部分,一栋楼只有一个屋盖,并不会因为层数的增加而有所改变,它的成本下降会比较明显;对于建筑基础来说,其虽然为各层共用,但是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建筑自重增大,此时,基础为满足承载力需求就必须对其进行尺寸增大或变换结构形式,这样虽然降低了建筑单位面积造价,但是相比于屋盖效果不明显。 2.2提高建筑结构经济性 由于柱体体积与墙体面积随着建筑层高的增加而增大,相应的使得基础与柱体的承载力增加,同时也加长了水卫与电气管线的用量;相反,降低层高,可在节省用料的同时减小建筑总高度和建筑间的日照距离,间接的节约了用地,并且有利于建筑抗震。建筑面积相同,建筑使用不同的平面形状时,它的外墙周长也就会不同,这样当选择圆形或是越接近于方形时,外墙周长系数就越小,基础、外墙砌体、内外表面装修都随之减少,同时其受力性能也得到增强,提高了建筑整体的经济性能。相比于传统的设计模式,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的利用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约7%~35%。除此之外,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技术的实现与应用,还对材料性能的合理利用和建筑结构内部各单元的协调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不仅实现了建筑结构的实用性与美观性要求,而且还利用于工程造价的节省,达到了建筑工程设计对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和便于施工的一般要求。 3.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 3.1并行算法 建筑结构单位结构面积的材料使用中,用荷载于承担重力荷载的结构材料用量与建筑结构层数在关系上呈近似正比线性,另外,建筑结构楼顶材料用量一般为定值,与建筑结构层数无内在关系,其不随结构层数变化而变化;但是对于墙、柱等构件的材料用量,其与建筑结构层数呈正比增加关系;而对于抵抗结构侧向移动的构件材料用量,其与建筑结构层数呈二次方的增长关系。 3.2可靠度优化法 高层建筑在非地震灾害区确定选型方案时,抗风性能则为建筑体系结构性能的优先考虑,较小的风压体形系数对于建筑结构体系的稳定性拥有良好的保障效果。例如,圆形、椭圆形等拥有良好流线型的结构外形与从下往上逐渐减小的锥形体系,均拥有较小的风压体形系数,有利于很好的抵抗与消除风力作用。除此之外,对于建筑结构平面的布置,合理选择结构刚度分布均匀对称的结构体系类型和平面形状,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小风荷载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引起的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 3.3高层体系优化法 建筑结构的使用性能决定了其对内部空间的要求,不同的使用性能拥有不同的空间布局,特别是对高层建筑,使用性能与空间布局有着严格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小空间平面布置适用于居民住宅与旅馆客房;大空间平面布置适用于饭店、展厅、商场、工厂厂房、舞厅及宴会厅,但舞厅与宴会厅要求其结构内部没有柱子;办公楼则适合大小空间配合布置。结构体系的不同决定了其内部空间大小的不同,建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CCES 01-200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一、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CCES 01-2004的2005年修订版,已于2005年10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5年修订版说明 根据《指南》第一版(CCES 01-2004)使用过程中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以及近期获得的新的信息,这一修订版对原有条文作了局部的修改、补充和必要的订正,并以单印本的形式正式发行,取代原先刊载于文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中的条文。与第一版相比,修订版增添了一些新的条文和附录,篇幅增加近40%。读者如欲继续使用指南第一版中的条文内容,请注意新的修订版中已作出的更改,后者可从以下网站查得: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4345244.html, 2005年9月 二、 《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主要修改内容 持有《指南》第一版的读者如欲继续使用或参考第一版的条文,请注意修订版中已作出的局部修改,其中与第一版有较大区别的,可下载修订版中的如下条文。至于修订版中的增加内容,可参阅新出版的指南,主要有:对于不同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下的混凝土原材料品种与用量的范围作了限定;对混凝土养护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验收要求作了补充;新增了附录C(氯离子侵入混凝土过程的Fick模型)和附录D(后张预应力混凝土体系的耐久性要求)。 1 环境类别与环境作用等级 修订版对环境类别和环境作用等级有个别调整,相关条文如下,与之对应的第一版中条文为3.0.4条。

3.1.1 结构所处的环境按其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不同腐蚀作用机理分为5类(表3.1.1)。 表3.1.1 环境分类 类别 名称 Ⅰ Ⅱ Ⅲ Ⅳ Ⅴ Ⅴ1Ⅴ2Ⅴ3碳化引起钢筋锈蚀的一般环境 反复冻融引起混凝土冻蚀的环境 海水氯化物引起钢筋锈蚀的近海或海洋环境 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引起钢筋锈蚀的环境 其他化学物质引起混凝土腐蚀的环境: 土中和水中的化学腐蚀环境 大气污染环境 盐结晶环境 注:氯化物环境(Ⅲ和Ⅳ)对混凝土材料也有一定腐蚀作用,但主要是引 起钢筋的严重锈蚀。反复冻融(Ⅱ)和其他化学介质(Ⅴ1、Ⅴ2、Ⅴ3) 对混凝土的冻蚀和腐蚀,也会间接促进钢筋锈蚀,有的并能直接引起 钢筋锈蚀,但主要是对混凝土的损伤和破坏。 3.1.2 环境作用按其对配筋(钢筋和预应力筋)混凝土结构侵蚀的严重程度分为6级(表3.1.2)。 表3.1.2 环境作用等级 作用等级 作用程度的定性描述 A B 可忽略 轻度

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考试大纲 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地下建筑工程设计约40% 地下建筑施工约60% (二)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20% 简答(述)题约40% 论述题约40% 考试内容与要求: 地下建筑工程设计 一、地下建筑结构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 地下建筑结构的定义地下建筑结构体系的组成地下建筑工程的特点地下支护结构的类型地下建筑物的用途地下建筑结构的功能与要求 考试要求 1.理解地下建筑结构的定义。 2.了解地下建筑结构体系的组成。 3.理解地下建筑工程的特点。 4.掌握地下支护结构的类型。 5.了解地下建筑物的用途,了解地下建筑结构的功能与要求。 二、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考试内容 围岩初始应力场的组成、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确定初始应力值的原则和经验围岩应力重分布的计算各类结构围岩的变形特点围岩位移计算理论围岩破坏区范围及塑性松动圈半径的确定方法围岩压力概念围岩压力的计算围岩岩体破坏类型与特征分析围岩失稳分析方法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支护作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围岩初始应力场的组成、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了解确定初始应力值的原则和经验。 2.理解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方法,掌握圆形洞室重分布应力的特征,会分析各种形状地下洞室的应力集中特征,掌握圆形洞室弹性和塑性状态下应力变化图,理解应力集中系

数概念。 3.掌握各类结构围岩的变形特点。 4.了解围岩位移计算理论。 5.了解围岩破坏区范围及塑性松动圈半径的确定方法。 6.掌握围岩压力概念,掌握围岩压力的计算理论,掌握围岩特征曲线、支护特征曲线的基本概念,并理解支护与围岩间的平衡关系。 7.掌握围岩岩体破坏类型,理解岩体破坏特征。 8.理解围岩失稳分析的基本步骤,掌握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与支护作用。 三、地下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考试内容 地下建筑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历史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内容常用的地下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力学分析法工程类比法新奥法思想与信息化设计法解析计算设计方法不连续面分析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地下建筑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征。 2.了解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内容。 3.了解常用的地下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4.理解力学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5.理解工程类比法基本思路。 6.掌握新奥法的基本思想,了解新奥法设计的程序,掌握信息化设计基本原理,了解其基本流程。 7.了解解析计算设计方法基本思路。 8.理解关键块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围岩分级与初期支护结构设计 考试内容 围岩分级概念“Q”系统围岩分级法与经验设计岩体RSR分级与经验设计 RMR法分级与经验设计我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岩体锚喷支护理论分析法设计软岩锚喷支护结构设计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围岩分级概念,了解围岩分级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征。 2.了解“Q”系统围岩分级法的原理与特点。 3.掌握采用“Q”系统围岩分级法进行地下建筑结构设计经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步骤。了解常用的地下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4.了解RSR围岩分级法的原理,了解荷载和锚喷支护参数的确定原则。 5.了解RMR围岩分级法的原理,了解锚喷支护参数的确定原则。 6.了解我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的基本原理,了解锚喷支护参数的确定原则。 7.掌握初期支护结构设计的三种方法及其特点。 8.了解锚喷支护理论分析设计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9.了解采用支护剪切锥理论进行锚喷支护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五、隧道衬砌结构计算 考试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