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

浅析陀氏所具有的双重人格

——从《罪与罚》的主人公看陀氏

内容摘要:陀斯妥耶夫斯基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将生活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社会转型期的人民那种精神和思想意识的转型,即人格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展现在我们面前。作品中人物的双重人格的塑造是作者文学创作的一座里程碑。

关键词:苦难、双重人格、精神分析、社会现实

作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一般都本着源于“生活而有高于生活”的创作理念。对于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更是如此,也就是无时无刻不在折射社会时代的面貌。被称为“伟大的天才”、“以自己的天才的力量震撼了全世界”①的陀斯妥耶夫斯基不仅将他的作品真实的反映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处于转型期的诸多特征,更重要的在于他深入到人的灵魂最隐秘的角落,亏蚀着他们的矛盾心理和人格分裂。而作者通过《罪与罚》将心理分析推向了双重人格描写的高峰。

一、苦难的人生历程

Ⅰ.作者所生活的社会背景

陀斯妥耶夫斯基身处的十九世纪是个没落的世纪。“欧洲的没落”的到来是一场可怕的灭顶之灾,它或者是充斥着杀戮和暴力的革命,或者是犯罪、堕落、偷盗、谋杀和一切罪恶的渊源。②可以说,这是一个非理性的时带。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宣告了理性时代的终结。人类最终从上帝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获得了绝对的自由,但同时也陷入了虚无之中。作者正处于这个“缺失信仰”的时代而作家本人性格的复杂,命运的一生多舛造就了他身兼艺术家、道德家、神经病人和罪人四种身份。

Ⅱ.作者所生活的家庭背景

陀斯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圣彼得堡的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一家贫民医院的医生,他童年体会最多的便是穷人贫困疾患而痛苦的呻吟声、哀号声。后因有反思想政治的倾向而被捕入狱。后又判死刑,后改判四年,流放西伯利亚。其间因受到非人的待遇,神经受到刺激,患上了折磨他一生的癫痫病。在圣彼得堡,陀斯妥耶夫斯目光所能触及到的无一不是贫穷,以及贫穷带来的黑暗与罪恶。一方面是权贵和有闲阶级们纵情声色,挥金如土的奢华,而另一方面则是穷人们在饥饿边缘挣扎的贫穷。贫穷滋生着犯罪。在一个理性,正义极度缺失的年代里,陀氏在苦苦思考着最源。而个人是苍白无力的,时代的先知和圣者,必然会承载着胜于常人的苦痛、焦虑和孤独。陀氏孤独的思考着人类困境的出路,因为心灵无法承受生命之重,精神极度痛苦,频于崩溃。在现实世界里无法找到出路后,陀氏像许多作家和思想家一样,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宗教,选择了一条皈依之路,他希望能从宗教中找到人类苦难的根源和解决之道。在小说中,拉斯科尔尼科夫也最终否定了自己的理论,在索尼娅的引领下,走上了一条用苦难来净化灵魂的救赎之路,走上了精神的复生。

Ⅲ.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在作品中,陀氏为我们揭示了人心理最隐秘、最罪恶的冲动,作品被说成是“在病态的灵感刺激下的佳作”。很难想象,一个正常的陀斯妥耶夫斯基能够将主人公病态

的心理刻画的如此入木三分。“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弹劾着他的恶,犯人在台阶下陈述他们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③他是虔敬的蒙受责骂者,他是病态的天才和被当作天才的病态,集圣贤和罪犯于一身的病患者和癫狂者。④陀斯妥耶夫斯基从早年不向世俗妥协,到在残酷重压下不得不畏缩,最终寄托希望于宗教,这种性格和思想上的复杂多变体现在作品中也必然是隐晦和矛盾的。所以,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付诸于笔端,塑造了这个矛盾的个体——拉斯科尔尼科夫。

二、善与恶的交织与斗争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处于最腐败最黑暗的时代,讲良心道德就要被社会欺凌吞噬,而没有良心道德反而得到社会的尊敬与畏惧。陀斯妥耶夫斯基是心理描写的大师,心理描写是他艺术表现手法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着他的艺术观点和对待现实的审美态度。他在社会环境和人的密切联系中来描写人的内在复杂性,反映恶劣环境对人的美好心灵的压抑、摧残和毁灭,以及人被畸形社会压迫的恶欲本能复苏膨胀但又被良心道德的价值观折磨的痛不欲生的精神灵魂之矛盾。鲁迅这样评价陀斯妥耶夫斯基:“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博取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地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⑤他笔下众多的人物的内心深处都充满善恶之争,这种矛盾是因为源于天性的恶念和人所信仰的道德理想不一致造成的。陀斯妥耶夫斯基心理描写的着眼点。他笔下众多人物的内心深处充满的这种矛盾是因为作者很早就注意到人的这种内在分裂性。但他并没有将这种现象简单化,理念化,而是将人格与社会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揭示人在畸形社会的逼迫下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冲突,他笔下的任务常常是被社会扭曲了的,是环境的牺牲品。

陀斯妥耶夫斯基在拉斯科尔尼柯夫身上完全体现出双重人格的特征,并且很早的凭直觉认识到人格的不统一性:人心就是善恶斗争的战场。拉斯科尔尼柯夫是一个善良、正直、仁慈的青年人,他承袭了传统的价值观点,道德准则和社会理想,体现出人性中善的一面。如果他生活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他会将这些美德发扬光大,并永远遵循这样的人生轨道走下去。生活在那个社会条件下,导致拉斯科尔尼柯夫头脑中形成这样的观念:谁藐视的东西越多,谁就是他们的立法者。这样社会便将人的意识导入歧途,恶性本能的回复也就成了必然。所以,拉斯科尔尼柯夫杀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她温顺无辜的妹妹。他杀人没有什么高尚的目的,知识人性中恶的一面被激发,遵循恶的原则而行动的表现。他那被释放的恶性无限膨胀,野心不断扩大。他要做一个非凡的人,杀人,那算的了什么,不过是他大计划中的一个小尝试,初试锋芒而已,敢于涉过血泊,跨过尸体,那才是超人的形象。

三、人格由分裂到统一

Ⅰ.人格的分裂

在《两重人格》中,作者首次以人格分裂来突出作品主题,因此,任何人都抹煞不了陀斯妥耶夫斯基天才的发现和为此作出的巨大贡献。人格具有同一性,他是在秉性气质、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统一的稳定和谐的个性特征,对于一个精神健全的人来说,人格的同一性是他能有效而成功的与外界进行交往,以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必要条件。拉斯科尔尼柯夫相信自己也可以成为拿破仑,但是他跟当年的拿破仑一样,因绅士贫困而苦于没有机会,不过拿破仑努力争取机会,甚至因此流人血;

而他也需要机会。他需要钱,但绝不是为了贪图享乐,相反,拉斯科尔尼柯夫却怀者崇高的济事理想。然而他的这种想法却时刻受到身体的另一种力量——良心的压制,让他常常产生强烈的负罪感,恐惧感,本我与自我的反复碰撞,搏斗让拉斯科尔尼柯夫几近疯狂。特别是他杀人之后,他几乎换了一个人,顿生的罪恶感与恐惧让他濒临崩溃的边缘,他并不为他所犯下的罪行而后悔,“不,那些人可不是这样。真正的统治者什么都可以做。攻占土伦,血染巴黎,把军队丢在埃及,远征莫斯科一下子就损失了五十万军队,在维也纳用一句俏皮话就把自己给开脱了,然后还硬是给他建了不少铜像。”道德与无道德,罪与无罪,本我与自我力量之间冲突的交替反复构成了拉斯科尔尼柯夫几乎所有的内心活动。痛苦和受难对于有着大智慧和伟大灵魂的人来说总是无法避免的,真正伟大的人,我想,一定有着人世间极大的忧伤。⑥这属于人格分裂的范畴。

Ⅱ.人格的统一

弗洛伊德曾在他的著作中这样谈过:凡懂得人类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要一个人放弃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快乐,比什么事情都更困难。事实上,我们从来不可能丢弃任何一件事情,只不过是把一件事情转换成另一件事情罢了。表面上看来抛弃了,其实是形成了一种替换物或代用品。创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正是通过拉斯科尔尼柯夫而让“原欲”得到升华,从而达到了“移情”的效果,而主人公分裂的两重人格也正是作家作为罪人的本我与艺术家和道德家的自我不断冲突的结果。当本能得到宣泄,原欲得到升华之后,汹涌的,翻滚着的无意识河流重又复归平静。由此,由精神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家心中被压抑着的,时刻寻找机会跃出水面的心底无意识和本我的冲动——罪恶的欲念,对“超人权利意识”学说的深信到怀疑,对人类困境的思考和救赎之路的宗教追问,是作家本我——罪恶的欲念——与表现为良心的自我两种人格冲突的体现。而拉斯科尔尼柯夫历经灵魂的拷问最终通过虔信上帝,用苦难来寻求精神的重生,则是作家自己精神的重生。这种重生的境界既是人格的统一。

陀斯妥耶夫斯基创作了主人公拉斯科尔尼柯夫,而在创作的过程中,主人公也在塑造着作家的性格,影响着作家的创作。这使作家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自己的人格完成了由分裂到统一的转变。

四、对社会现实的透视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能够经的起历史的考验和洗礼,一直深受文学爱好者的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作品真实而客观的描绘了社会现实,从而也可以看出作者那颗炽热的爱国心。

Ⅰ.想象与现实的差别

他想象俄国是一个不能平静,无限博大的灵魂,是一片无穷的矛盾的海洋。⑦然而他想象正是这个野蛮的,愚昧的,和文化落后的国度,彼得大帝们和为信仰自焚的人们的国度,才最有能力赐给世界以光明伟大的新的东西。如果说十九世纪前五十年,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而且他们分别由不同的人和集团为体现者;那么十九世纪后五十年两种文化已经同时内化到主体的内心世界,在那里进行冲突和融合,而且是融合多于冲突,精英分子将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整合到了民族文化之中。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化不是在寻根,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几乎无根可寻,它是西方文化的急风暴雨催熟的一棵早熟的大树。⑧

Ⅱ.非理性的反抗

作为一个贫困大学生的他——拉斯科尔尼柯夫,在学习固有文明的同时,也接受着新的思想的传递与灌输。所以他把世界上的人分为平凡的和不平凡的两类。平凡的占大多数,他们俯首帖耳,屈从暴力,心甘情愿任人宰割,不敢触犯刑律。不平凡的,即超人,占少数,他们可以为所欲为,骄横恣肆,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凌驾于道德和法律之上,这样的人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服从,这本是对那个社会中剥削与被剥削阶级的真实写照,但拉斯科尔尼柯夫却把他绝对化了,认为这是一条在人类社会中亘古不变的生存规律和真理,因此,在他本质上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被社会定为受压迫者的情况下,他想成为不平凡的人,成为超人,把那些自以为是,欺凌百姓,作恶多端的上流人踩在脚底下,让他们对自己背躬屈膝,俯首帖耳,这与他原有思想积淀形成多么强烈的反差,这种矛盾冲突导致了他痛苦不堪,分裂的扭曲的双重人格。而以拉斯科尔尼柯夫为代表的人物将会有很多。在尼采的一句:“上帝死了!”之后,他们就更加的迷茫了。理性时代的终结预示着人们获得了绝对的自由。人是依靠意义而生存的,对宗教终极意义的追问,回答了人为什么要活着的问题。“上帝死了”围绕基督教上帝而建立起来的一切社会法则也随之瓦解,世界变成了荒原,人即是碎片。“上帝死了”,彼岸消失了,只剩下现实的此岸世界,人又陷入了新的痛苦之中。因为,对人来说,人需要一个目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可无所追求。主人公对自己生存理想的追求正是反映了这一点。

Ⅲ.社会是一个矛盾的熔炉

拉斯科尔尼柯夫的生存困境,是表现他人性恶的一面的导火索。他同样对荣誉和显赫怀着抑制不住的渴望,拥有磅礴的,挥洒自如的才力。他能够承受无穷的痛苦,也能够对别人寄予无限的同情。他不忍心看着把马给打死的人,曾帮助别人赡养老父,生存迫使他做了当“拿破仑”的试验。他因为没钱付学费不得不离开大学,而心爱的母亲和妹妹正有饿死之虞。绝望的处境加剧了他对整个虚伪不合理世界的社会秩序的反抗意识,使他产生任性妄为的念头。他深刻的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小市民向往甘美的人生之杯,可是他们的希望从来没有实现过。他们多半成了弃物和失败者,注定要过灰色的,暗淡的生活,甚至弄的一贫如洗;对于强烈的渴望享受的人,贫穷格外难以忍受。⑨同时主人公在资产阶级市侩卢仁身上看到自己以科学,理性来辩解的罪恶,在人面兽心的,无视任何道德良心的好色之徒斯维德里加依洛夫身上看到自己的化身;不跨过界限,安于现状,象马尔美拉多夫一样承受生活注定要加在他身上的重负,等等多种人物形象,都代表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那种虚无的生活,特别是反映中下层阶级的贫困生活场景。

对于心灵的重负,并非每个俄国人都心甘情愿去承担,于是有人就拼命要卸下这个重负。《罪与罚》作者之所以去进行杀人试验,就是想以这种犯罪意识来摆脱内心的沉重的罪孽感。⑩在作者笔下还有很多这样的人物,他们“一切皆可妄为”,心中何罪之有?如《地下室笔记》中“处于地下的人”,《少年》中多尔罗果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凡·卡拉马佐夫。

总结:原罪,实质上是现实中的人同上帝设计的人异化后,现实中的人的自我谴责。它包括人在苦难中生存以及去救赎。原罪所反映的是感性的人与神性的人的异化,灵与肉的脱节。因此,赎罪的最好途径是否定感性的人,否定肉体的欲求,肯定神性的人,肯定灵的志向,以达到灵魂的超升,回到上帝的身边。在各种痛苦中宣泄积郁在内心的罪孽意识,以获得灵魂的超升。而这种超升必然要经历一个破茧的过程,即具有两重人格的时候,那样才能蜕边成蝶,凌空飞舞!

参考文献:①高尔基:《高尔基文学续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第50页

②赫尔曼·海塞:转引《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陀思妥耶夫

斯基研究论述》北京,社会科学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77

③鲁迅:《穷人》小引,语丝出版社,1922年,第83页

④托马斯·曼:《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应恰如其分》,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1973年,第162页

⑤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事》,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1973年,第16页

⑥赵桂莲:《漂泊的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传统文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272页

⑦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12月,第211页

⑧刘亚丁:《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年9月,第12页

⑨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12月,第200页

⑩[英]马尔库姆·琼斯《巴赫金之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

思妥耶夫斯基幻想现实主义解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年1月,第103页

鲁迅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文章两篇

《穷人》(1)小引 千八百八十年,是陀思妥夫斯基(2)完成了他的巨制之一《卡拉玛卓夫兄弟》这一年;他在手记(3)上说:“以完全的写实主义在人中间发见人。这是彻头彻尾俄国底特质。在这意义上,我自然是民族底的。……人称我为心理学家(Psychologist)。这不得当。我但是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即我是将人的灵魂的深,显示于人的。”第二年,他就死了。 显示灵魂的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学家;尤其是陀思妥夫斯基那样的作者。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又因为显示着灵魂的深,所以一读那作品,便令人发生精神的变化。灵魂的深处并不平安,敢于正视的本来就不多,更何况写出?因此有些柔软无力的读者,便往往将他只看作“残酷的天才”〔4〕。 陀思妥夫斯基将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们,有时也委实太置之万难忍受的,没有活路的,不堪设想的境地,使他们什么事都做不出来。用了精神的苦刑,送他们到那犯罪,痴呆,酗酒,发狂,自杀的路上去。有时候,竟至于似乎并无目的,只为了手造的牺牲者的苦恼,而使他受苦,在骇人的卑污的状态上,表示出人们的心来。这确凿是一个“残酷的天才”,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 然而,在这“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的实验室里,所处理的乃是人的全灵魂。他又从精神底苦刑,送他们到那反省,矫正,忏悔,苏生的路上去;甚至于又是自杀的路。到这样,他的“残酷”与否,一时也就难于断定,但对于爱好温暖或微凉的人们,却还是没有什么慈悲的气息的。 相传陀思妥夫斯基不喜欢对人述说自己,尤不喜欢述说自己的困苦;但和他一生相纠结的却正是困难和贫穷。便是作品,也至于只有一回是并没有预支稿费的著作。但他掩藏着这些事。他知道金钱的重要,而他最不善于使用的又正是金钱;直到病得寄养在一个医生的家里了,还想将一切来诊的病人当作佳客。他所爱,所同情的是这些,——贫病的人们,——所记得的是这些,所描写的是这些;而他所毫无顾忌地解剖,详检,甚而至于鉴赏的也是这些。不但这些,其实,他早将自己也加以精神底苦刑了,从年青时候起,一直拷问到死灭。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左拉的小说艺术比较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左拉的小说艺术比较 /h1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在美学方面的一个重大特色是狂欢化手法的使用。狂欢化文学是古希腊时期即已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经历了古罗马时期和中世纪的变迁,在拉伯雷、塞万提斯和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里得到了发展,最后被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性地加以利用。无独有偶,法国的左拉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也继承和发展了狂欢化手法。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和左拉小说的狂欢化手法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人物和作者都平等地参与对话,让思想进行交锋;共时艺术的使用;大量的双声语。但两位作家的狂欢化手法又有着重要的区别,这种区别产生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和个性差异所导致的创作风格差异。 在巴赫金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论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狂欢化是同复调小说联系在一起的。虽然狂欢化只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体裁特点和布局特点”一章谈到,但是实际上,对狂欢化的讨论囊括了关于复调小说的几乎所有问题。也就是说,狂欢化和复调小说,只是同一问题的不同切入角度。可以说,狂欢化是一个总体的精神,而复调则是具体的小说审美形式。从巴赫金的论述中可以看到,狂欢化是许多欧洲作家采用过的手法,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在受到许多西欧作家影响后形成了独特的狂欢化手法。因此可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是在狂欢精神基础上的发展。从比较的视角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艺术与许多西欧作家的艺术方法是同源同宗的。事实上俄罗斯文化和文学虽然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并且有很多方面与西欧文学迥异其趣,但从大文化的角度看,俄罗斯文化与西欧文化确实共同拥有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这两个渊源的。一段时期中,由于欧洲各民族分支形成,各

民族文化的发展呈现分流的形式。然而在19世纪后半叶,欧洲各民族的文化和文学又出现了互相影响和互相融合的趋势。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完全可以分析和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和左拉小说之间的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而我们的切入点则借用巴赫金的概念:狂欢化。虽然狂欢化是巴赫金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进行审美研究时提出的一个概念,笔者在长期研究左拉小说的过程中,发现左拉小说在很多方面具有巴赫金所说的狂欢化的特点,并且感觉这一现象是一个有趣的文学现象,值得进行一番比较研究。因此,本文试图比较陀氏小说和左拉小说在诸多重要方面的异同,以“狂欢化”的理论加以阐发式的研究,并探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就教于同行专家。 一 巴赫金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p.29)这就是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首要特征是人物不再作为作者意识的附属物而存在,不再是表现作者意识的工具。人物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意识。而作者在处理主人公的声音时采用了从前的小说处理作品人物声音的办法。因此,小说中主人公对自己、对世界的议论,与作者本人在小说中所发议论有同样的价值和份量。举例来说,《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柯夫作为一个人物,他的讲话、他的思考,都代表了一种独立的意识。这些内部和外部的声音已不是刻画这个人物的手段,它们本身就是作者竭力要在作品中表现的。这就是说,作者感兴趣的只是拉斯科尔尼柯夫对周围现实的看法和评价,而不是给读者讲述他是怎样一个人。拉斯科尔尼柯夫倾心于强者哲学,并不等于作者对强者哲学感兴趣。作者在这里只是要展示一种独立的思想意识,至于这种意识正确与否,作者并不打算去评价。而且在《罪与罚》中,作者要表现的还不仅仅是拉斯科尔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鲁迅的思想影响-资料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鲁迅的思想影响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下简称陀氏)在文学上的联系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遗憾的是,学术界虽然在两者思想与艺术的比较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却很少有人在鲁迅接受陀氏影响的客观根据及历史发展过程上做过详细的梳理和分析。笔者相信,如果能有充足的、令人信服的依据和材料证明鲁迅接触过、熟悉甚至精通陀氏,将为两者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厚实的平台。 一、鲁迅接受陀氏影响的客观依据 1.曾大量接触过陀氏的作品及研究资料 据鲁迅日记中记载,他早在1913年8月8日,即购得日文版的《罪与罚》;1917年10月2日,又购得陀氏小说3本。据北京鲁迅博物馆编印的《鲁迅手迹和藏书目录》来看,他还收藏有很多德文、日文版的陀氏原著,如德文版的《罪与罚》、《白痴》、《死屋手记》、《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小说集》;日文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罪与罚》、《赌徒》等;还藏有一些日文版研究陀氏的论著,如纪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论》、升曙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再认识》、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据《(穷人)小引》中所记,他还读过《Dostoievsky’s Literarsche Schriften》和升曙梦的《露西亚文学研究》等书中关于陀氏的论述;据增田涉回忆,他还买过日文版的《舍斯托夫全集》,因此也必然会接触到《悲剧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克尔凯郭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战胜自明(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一百周年纪念)》等著作。中文版的陀氏著作,他至少藏阅有韦丛芜译的《穷人》和李霁野译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等书,这在他的日记及书信中都有记载。 2.对国内陀氏的介绍与研究工作给予过热情的帮助与支持 在鲁迅主编的很多刊物中,都发表过与陀氏有关的译介性文章,比如:《莽原》第2期与第6期上分别刊有《阿列伊》和《(穷人)英译本引言》;《语丝》第4卷第17期~18期上载有《朵思退夫斯基与屠格涅夫》;《未名》第1卷第1期上刊有《陀思妥夫斯基的忌妒》;《译文》第2卷第2期、终刊号、新2卷第3期、第4期中分别刊有《杜斯退益夫斯基的特质》、《果戈理和杜思退益夫斯基》、《杜斯退益夫斯基的样式与方法》、《杜思退益夫斯基》等文章。这些刊物是当时介绍陀氏的一股重要力量,无疑与鲁迅的关注与支持分不开的。尤为令人难忘的是,陀氏第一篇中译本《穷人》的出版,是在鲁迅的大力支持与参与下完成的。鲁迅不仅出资将这篇译稿编入在“未名丛刊”中,而且亲自比较了日本译者白光的原译文,写了《(穷人)小引》,以致数十年之后韦丛芜依然牢记着鲁迅所寄于他的“以后要专译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说,最好能把全集译完”的希望。此外,林语堂在《鲁迅》一文中曾提到1927年鲁迅在广州时,“经常给学生讲陀斯托耶夫斯奇”。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本人对陀氏有着怎样大的兴趣与热情。 3.在许多文章与译作中都有过对陀氏的专门评论 鲁迅论述外国作家的专文并不多,而陀氏却是其中之一,而且一下还写了两篇:《(穷人)小引》和《陀思妥夫斯基的事》。据笔者粗略统计,鲁迅在其全部著作中,至少还有50余处提及过陀氏或其著作。尽管鲁迅没有译过一篇关于陀氏的作品,但他所译的其他文章中谈及陀氏的地方却为数众多,比如《“否定”的文学》中称陀氏的作品“发源于否定”;《文学者的一生》中指出其作品中有着“非这人便不能表出的真实”《LEOV TOLSTOT》中对陀氏“描写那病底心理”的分析;《一九二八年世界文艺界概观》中对其“人不能单用面包来活的”“这一思想的阐释;《果戈理私观》中对他的“锋利到了病象的人间心理的写实”的称赞等。作为这些文章的翻译者,鲁迅不可能不从中受到触动与启发。

最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1 2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内容丰富,题材3 广泛,艺术方法繁复多样,被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代表作有《双4 重人格》、《穷人》、《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等。 5 纵观他的作品,我们总结出来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几点艺术成就。 6 一、复调小说 7 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他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把8 陀氏的小说称为“复调小说”。他认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9 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是陀思妥10 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他创造11 出一种全新的小说体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常常让各种人物汇合在一12 起,对同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和主张。这些观点必然千差万别,互不相13 同,甚至互相对立。但作者只作客观的描述,不加评论,造成作者与人物、14 人物与人物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各个人物的思想是独立的,不是作者15 声音的传话筒。 16 例如在他的作品《罪与罚》中对待上帝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17 而这些观点互相争论,没有一个最终的评判。作品中卡杰林娜忍辱负重,孤18 苦无告,总想获得上帝的庇护,但最终不可得,死前对上帝做了否定。但是19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索尼娅却被作者当做上帝精神的体现者和理想的化身,博20 爱宽恕,认为通过上帝人才能得到自我的救赎。两种人,两个不同的观点在21 作品中相互存在,对立着,体现了作者复调小说的特点。 22 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像乐曲中的不同声部,互相对话,共同奏23 成交响曲。

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对小人物形象的继承与发展

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对小人物形象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小人物是19世纪小说作品中一个极为经典的塑造对象,普希金在《驿站长》中首开“小人物”塑造的先河,也开启了文学史上关于小人物创作的潮流,果戈里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分别在自己的作品《外套》和《穷人》成功塑造了一个一个鲜活的小人物形象,并在普希金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了小人物的涵,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斯基笔下《穷人》中的杰物什金不仅继承了原有小人物地位低微、性格懦弱的特点,还更加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底层人民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 关键词:小人物;继承;发展;人物塑造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人物”形象的继承 1. 卑微的身份 无论是《驿站长》中的十四品文官维林,果戈里《外套》中的九品抄写员巴什马奇金,还是《穷人》中生活上捉襟见肘的杰武什金,他们潦倒,困顿,遍尝冷眼与侮辱,为食不果腹的生活担忧。杰武什金有和以往的“小人物”主人公如出一辙的简陋的生活环境,他住在一个斗形室,在遇到瓦连卡之后为了照顾她方便,又在瓦连卡的小厨房挤出了一个可以容一人住的地方。《穷人》中的杰武什金为此感到痛苦,

他深知自己的卑微,也曾坦言“狠狠折磨我的倒不是钱,而是这些日常的烦恼。”由于贫穷所导致的人性中的卑微,这其中就会潜藏着一种人格上的懦弱。在俄国等级明确的官僚体制中,小官员们构成了一个十分特殊的阶层,尽管人们仍旧称他们是“先生”,但是底层文官并未得到他们应有的尊重与社会地位。 “小人物”在19世纪的俄国文学中诞生出来并逐渐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文学主题,这并非偶然,作家们一针见血的文字都无一例外地控诉着当时俄国腐败的社会官僚体制。在这些作品中都多多少少地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呈现小人物与大人物之间的差距,我们在书中看到明斯基对维林要回女儿的请求时冷漠的嘴脸,将军对丢失外套的巴什马奇金毫无同情之心,大人眼见杰武什金出尽洋相却袖手一边,这样的情节反差相比对他们窘迫生活的描写,更深切的体现了“小人物”们的渺小卑微。 2. 悲惨的命运 《驿站长》、《外套》和《穷人》,三部作品可以看作“小人物”在三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把现实主义的涵寓于不同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中。三者的相似之处可以归为不仅生活穷困,又失去了自己生命中最心爱的部分。老维林尽管日子不甚宽裕但是他有自己引以为傲的小女儿杜妮娅,但明斯基却骗走了他的女儿并拒绝把她还给维林,自此他郁郁寡欢,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思想拷问灵魂 他和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称为俄罗斯文学“三巨头”,他的才华曾让高尔基称赞“只有莎士比亚堪与相比”,忧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注重人性的发掘,以近乎残酷的方式,不断拷问着自己的灵魂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云端,也在地狱;是天使,也是魔鬼。人们叹息于他自我审视的力度和勇气,却也感受到他绝望的叹息和无助的挫败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籽粒来。”在自己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此题词。艰深、沉重,充满对人类灵魂的探索与对哲学宗教的思考,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此拷问着自身与人类生存的困境。 1881年2月,正准备撰写《卡拉马佐夫兄弟》续篇时,60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咳血了。他最终没有完成这部曾经许

诺给读者的作品。2月9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充满戏剧性的一生结束了。 他死了。留给身后的评论家百余年喋喋不休的话题,也留给众多思想者灵感的种子。 触到死神苦涩的嘴唇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才华曾让高尔基称赞“只有莎士比亚堪与相比”,但他的颓废又让托尔斯泰叹息“不能奉为后世楷模”。他和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称为俄罗斯文学“三巨头”,但忧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诗意的屠格涅夫、庄重的托尔斯泰相比,具有更多诡异的色彩、更多苦难的烙印。 “屠格涅夫以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以诗意的笔调展现美好。托尔斯泰具有思想家的灵性,能洞悉社会的全貌。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注重人性的发掘,逼视着人性的阴暗面。他沉郁的风格,与他的经历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学》等书的作者汪介之介绍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论文

内容提要: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对人类苦难有着深刻理解并善于将这种苦难做骇人听闻 描述的作家,百多年来世界对其的研究论述汗牛充栋,但很少有人对其饱含血泪的作品中隐含着的某种鲜为人觉察的深刻喜剧性做过专门论述,本文试图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人物和内容的喜剧性为切入点,从一个新的角度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创作和哲学思想进行初步阐释。双重、多重性格是陀氏作品大多数人物的特征,而正是这种性格的矛盾性造就了这些人物的喜剧性。在陀氏作品中常常能找到一些相悖的作品元素,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并巧妙的结为一体,而这种悖谬性也形成了其内容的一种喜剧特性;透过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我们可以发现陀氏作品内容的喜剧根本特性——狂欢性,狂欢式的笑、狂欢广场效果是它的表现形式;悲剧与喜剧是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陀氏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互相蕴含,通过对此的探讨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把握陀氏作品的喜剧性。透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陀氏作品确实存在一种怪异的喜剧性,但不能就此把其作品归入喜剧一类,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是极为深刻的,喜剧性不过是这深刻思想所 表现出的一个侧面,本文也只不过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一点不同探索而已。 关健词:陀思妥耶夫斯基、喜剧性。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因其作品思想的深刻与复杂性,一直以来饱受争议,但同时也在世界文坛占有独特而又显著的位置。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有一种诡异的喜剧性,但这一直为人所忽视,不能不算 是遗憾,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专门地论述。 一、人物的喜剧性 陀氏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作家,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深刻复杂的人物,他们那些怪异 的行为往往表现出奇特的喜剧性。 首先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有着众多的小人物形象,作家对这些被侮辱与被损害者抱以深深地同情。但在他笔下的一些小人物不但丧失了与不公平命运抗争的勇气,相反倒是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甘愿去作小丑,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地下室手记

浅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犯罪问题

浅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犯罪问题 浅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犯罪问题 摘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存在着众多的犯罪问题。犯罪问题的复现与作家自身经历、所处社会背景及其宗教原罪观念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区别于传统的侦探小说,他在犯罪问题处理上呈现出某种独特性,主要表现为他热衷于揭开人物内心的隐秘,表现罪犯的双重人格,以及对犯罪行为的偶合处理,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作家个人的艺术追求和崇尚神秘的宗教情结。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犯罪问题双重人格宗教情结 “爱能拯救世界”,“爱能征服世界”。这是十九世纪忧国忧民的俄国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坚定信仰。十九世纪的俄国,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过程中,西方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腐朽观念也乘虚而入,侵蚀着斯拉夫人传统的道德文明;与此同时广大俄罗斯下层人民在沙皇政府和农奴制度的压迫下,生活日益贫困艰难。畸形的社会造就畸形的事物,刑事犯罪率激增,道德堕落等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的日益突现,使作家迫切地感到需要一种力量,来净化人类的心灵,拯救千千万万罪孽深重的灵魂。然而面对残酷的现实,直面这个充满罪恶的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到底如何应对,下面我们就结合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以及他的作品来深入探讨一番。 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人。对此,俄国文学历史上也存在过斯特拉霍夫和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的争论。尽管公婆各持一辞,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斯特拉霍夫作为陀氏“非常”时期的密友,安娜作为作家十四年的妻子,他们对陀氏是十分了解的,而各自站在自己的主观角度,对陀氏进行描述。斯特拉霍夫曾写到:“他身上非常清楚的显露出一种独特的双重人格,它表现为一个人醉心于某种思想和感情。”①而安娜则认为自己的丈夫干什么都好走极端。一方面在自己一生中有那样的勇气忍受了各式各样的苦难(在要塞里监禁过,上过断头台,流放,亲历亲人的死亡);另一方面,又不能忍受戒赌的痛苦,没有足够的毅力控制自己不去赌博。这是与他的高尚性格极不相称的。他是善与恶,爱与恨,灵与肉,理智与情感,天使与魔鬼,赌徒与忏悔者,健康与病态,常态与变态的混合体。他是一位“残酷的天才”。作家的个性和经历,一般都会或多或少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所折射,基于对作家的熟悉,我们再去挖掘他作品中的犯罪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如果我们将陀氏的作品大致浏览一遍,可以清晰的发现,他的小说与犯罪问题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地下室手记》中的“地下人”在盲目的意志支配下,听凭身体的本能和自由的意愿,甚至发展到有点发狂幻想的冲动,犯下一件件难以饶恕的罪行;《卡拉玛佐夫兄弟》中的将军唆使猎狗把用石子伤了他狗的小孩活活撕碎;《死屋手记》中的少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宗教问题研究

目录 一、《圣经》表达的宗教思想1 ..........................................................................................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宗教观念2 ......................................................................... (一)救赎意识2.................................................................................................................. . 1.苦难(3)....................................................................................................................... . 2.忏悔(4)....................................................................................................................... . 3.博爱(4)....................................................................................................................... . 4.宽容(6)....................................................................................................................... . (二)基督教的爱(7) ........................................................................................................ 三、总结(7).............................................................................................................................. 参考文献(9).............................................................................................................................. 一、《圣经》表达的宗教思想 要想透彻分析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宗教观念,就必须谈到基督教的圣典——《圣经》。纵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其表现的宗教观念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从《圣经》入手来综合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打烙着陀氏独特观点的宗教信仰。 《圣经》是一本记录着上帝所说的话以及上帝借灵感所赐予人类默示的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旧约》和《新约》。它作为千百年来的经典,是所有基督教徒必不可少的读物,是他们信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他们人生价值观存在的根据。它如海边的灯塔一般,在生活上指导着基督教徒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意识上救赎基督教徒的灵魂,指引他们从地狱走向天堂。基督教徒信仰上帝,他们以《圣经》为教义,一方面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拯救,但另一方面还肩负着荣誉上帝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传播上帝的“福音”,让所有人类都能得到拯救,即学者们所说的“普世情结”。 《圣经》作为千百年来永垂不朽的书目,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发行量最大、翻译成语言种类最多的书。而《圣经》在有信仰的人心中,不仅仅只是一本给历世历代解读的经书,更是一本超越所有的书,凌驾于一切书籍以上的经书,是“书中之书”。众所周知,《圣经》向教徒们传达的核心思想是:救赎意识、世界大同意识以及博爱意识。在这部圣典中,“耶稣(或者说上帝)是一切”:它虽然是不能被看见、不能被触碰的无法感知者,却是处处存在的。它是世界万物的统治者,代表着最高程度的善。它之所以要使人类消亡,是因为人世间充满了肮脏和丑陋,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洗涤一切丑恶和污浊,追求原始本能的人性和善。《圣经》里的耶稣虽然不是人性的具体所指,但它是凌驾于人性上面的,是一个能够操控、辨别人性的万能存在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道德本体。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一名信仰三大基督教派别之一——东正教的俄国作家,他用笔杆子记录斯拉夫民族的苦难历程和奋斗的血泪史,记录斯拉夫民族在东正教影响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规范以及思维方式。东正教派独特的创世论、原罪论、上帝万能论、救世论等基本教义形成了俄国斯拉夫独特的民族性格,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和托尔斯泰并称的伟大作家。就其深刻的思想内容、无与伦比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洞察力和表现力,对世界产生历久不衰的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而言,他在整个俄罗斯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他是一个写城市下层平民和犯罪心理的能手。贫困不幸、犯罪、上帝是他作品内容的核心。他把战场设在人的心灵深处,表现人的道德感的交战。因为他要解决的是人的道德问题。其作品有《穷人》、《同貌人》、《群魔》、《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现代主义是一种同传统的创作方法相对立的西方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始于十九世纪末,确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包括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派、未来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意识流、黑色幽默等各种流派,文学是其中的主要部分。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是表现“现代意识”,即危机感和荒诞感。第二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四种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反映,表现异化的主题。第三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其艺术特征是: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按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的说法,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三大发现:一是思想观念成了艺术描写的主要成分;二是创造了人物形象的全新结构,主人公的意识不为作家的框架所限,和作家具有平等地位;三是小说的全面对话性。后两个方面是巴赫金所论述的“复调结构”。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像乐曲中的不同声部,互相对话,共同奏成交响曲。 由此可见,无论是思想观念作为艺术描写的主要成分,还是他的“复调小说”结构,都表现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特征。另外,陀思妥耶夫斯基还利用现代主义文学手法,即意识流手法,大量地创作了意识流小说。挖掘人的潜意识,大量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手法,表现人物意识“自然”流动状态,力求开掘人物心理的复杂性,扩大了心理描写的范围。如《同貌人》通过同貌人揭示了人的灵魂深处人的性格的两重性,并表现了人的异化现象。小说注重对人的复杂精神世界的表现,并对许多病态的心理、人格分裂、幻觉等作了深刻的描写。《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他一生创作的总结,小说突出集中地反映了他对人类存在的哲理思考。作者通过人类灵魂的搏斗,揭示了他眼中的整个人类社会现实的内在本质,并为人类指出了上帝安排的道路。《罪与罚》被誉为“一份犯罪的心理报告”。主要表现了他的心理的发展过程。作者运用多种心理表现手法,如内心独白、梦境、幻想、直觉等,表现人物犯罪前后近于疯狂的复杂心理活动,写出了他的紧张、痛苦、孤独、疲惫。这就加大了作品纵向开掘的深度,正象鲁迅先生所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另外,作品的“复调小说”结构特征也极为明显。改变了传统的作者全知全能,至高无上的写作特点,实现了作者与人物之间的平等对话。 总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立于传统文学的创作手法,为后来的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各流派所借鉴;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主义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艺术方面。首先是他的新的小说观念,认为作者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对话的关系,因此他开创了被称为“复调小说”的新的小说形式,从而削弱了作者在创作中的作用;其次,是横向描写的艺术。与以往的小说注重纵向展示不同,陀氏的小说以繁复的横向描写见长,抓住生活的一个横断面,给予充分的展示。第三,对人物心理的深入挖掘。陀氏擅长写非常态的人物心理,因此常常运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这一点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罪与罚》的艺术特色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宗教问题研究

目录 一、《圣经》表达的宗教思想 (1)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宗教观念 (2) (一)救赎意识 (2) 1.苦难 (3) 2.忏悔 (4) 3.博爱 (4) 4.宽容 (6) (二)基督教的爱 (7) 三、总结 (7) 参考文献 (9)

一、《圣经》表达的宗教思想 要想透彻分析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宗教观念,就必须谈到基督教的圣典——《圣经》。纵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其表现的宗教观念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从《圣经》入手来综合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打烙着陀氏独特观点的宗教信仰。 《圣经》是一本记录着上帝所说的话以及上帝借灵感所赐予人类默示的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旧约》和《新约》。它作为千百年来的经典,是所有基督教徒必不可少的读物,是他们信仰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他们人生价值观存在的根据。它如海边的灯塔一般,在生活上指导着基督教徒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意识上救赎基督教徒的灵魂,指引他们从地狱走向天堂。基督教徒信仰上帝,他们以《圣经》为教义,一方面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拯救,但另一方面还肩负着荣誉上帝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传播上帝的“福音”,让所有人类都能得到拯救,即学者们所说的“普世情结”。 《圣经》作为千百年来永垂不朽的书目,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发行量最大、翻译成语言种类最多的书。而《圣经》在有信仰的人心中,不仅仅只是一本给历世历代解读的经书,更是一本超越所有的书,凌驾于一切书籍以上的经书,是“书中之书”。众所周知,《圣经》向教徒们传达的核心思想是:救赎意识、世界大同意识以及博爱意识。在这部圣典中,“耶稣(或者说上帝)是一切”:它虽然是不能被看见、不能被触碰的无法感知者,却是处处存在的。它是世界万物的统治者,代表着最高程度的善。它之所以要使人类消亡,是因为人世间充满了肮脏和丑陋,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洗涤一切丑恶和污浊,追求原始本能的人性和善。《圣经》里的耶稣虽然不是人性的具体所指,但它是凌驾于人性上面的,是一个能够操控、辨别人性的万能存在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道德本体。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一名信仰三大基督教派别之一——东正教的俄国作家,他用笔杆子记录斯拉夫民族的苦难历程和奋斗的血泪史,记录斯拉夫民族在东正教影响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规范以及思维方式。东正教派独特的创世论、原罪论、上帝万能论、救世论等基本教义形成了俄国斯拉夫独特的民族性格,他们认为上帝耶稣是为了赎人类的罪而死的,耶稣创造了人类,而人类只有经历了磨难和痛苦,在苦难中洗涤心灵的罪恶,从而得到灵魂的救赎,得到重生。与基督教的原罪意识不同,东正教派承认原罪的存在,但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磨难中、在救赎中慢慢产生的,这种原罪意识伴随他们的一

精选的陀思妥也夫斯基名言大全

精选的陀思妥也夫斯基名言大全 导读:1、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后的幻灭是很难过的,在他们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时就更难过了。——陀思妥耶夫斯基 2、要做到坚韧不拔,最要紧的是坚持到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3、对人不尊敬的人,首先就是对自己不尊敬。——陀思妥耶夫斯基 4、爱情是无邪的,神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5、一个人的后半辈子均由习惯组成,而他的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6、无论是人类还是民族,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就不能生存。——陀思妥耶夫斯基 7、一个人如若不劳动,如若没有合法的、正常的财产,他就不能够生存,他就要腐化堕落,变成兽类——陀思妥耶夫斯基 8、我不能同镀金的邪恶和睦相处!——陀思妥耶夫斯基 9、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10、事情是很简单的人,全部秘诀只有两句话:不屈不挠,坚持以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11、发表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见,要比叙述别人的一个真理更有意义;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才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过是只鹦鹉。——陀思妥耶夫斯基 12、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陀思妥耶夫斯基 13、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陀思妥耶夫斯基 14、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15、简洁是艺术性的第一个条件。——陀思妥耶夫斯基 16、对具有高度自觉与深邃透彻的心灵的人来说,痛苦与烦恼是他必备的气质。——陀思妥耶夫斯基 17、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陀思妥耶夫斯基 18、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地工作,才能前程远大。——陀思妥耶夫斯基 19、金钱是被铸造出来的自由。——陀思妥耶夫斯基 20、对于一个病人来说,仁爱、温和、兄弟般的同情,有时甚至比药物更灵。——陀思妥耶夫斯基 21、一切都会过去的,惟有真理长存。——陀思妥耶夫斯基 22、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艺术的“聚和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艺术的“聚和性” 本文来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356935.html, 内容摘要:巴赫金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艺术定义为复调构造,但却逃避了构成这一构造的思想本源,以往学术界常常是从作家的创作心理和世界观的矛盾中去探究本源,在社会理想生活和人本身的复杂心态中去寻觅阐释。本文则将从俄罗斯民族信奉的东正教以及陀思妥耶夫斯根本人的宗教认识和文艺创作办法动手,开掘其复调小说构造艺术构成的深层缘由,即东正教的“聚和性”认识。 关键词:“聚和性”认识陀思妥耶夫斯基特鲁别茨科伊小说创作 20世纪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一书倍受学术界的赞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创作艺术也被定义为渊源于庄谐体款式的复调构造。但是,但凡阅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读者又常常会感某种缺憾:小说中洋溢的宗教思想和共同的艺术表现似乎又很难用一个“复调小说构造”来加以概括,至少是很不全面的。终究是什么缘由培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艺术的复调构造?是作家的何种思想缘由招致构成了其小说中“主人公与作者的对等对话”呢? 以前学术界常常最为常用的办法是从作家的创作心理和世界观的矛盾中去探究本源,在社会理想生活和人本身的复杂心态中去寻觅阐释。当代俄罗斯著名研讨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学者格奥尔吉…米哈伊洛维奇·费里德连杰尔就是从这一视角动身,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想主义》一书的第八章中特地研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想主义的历史特性及其矛盾”(365—398)。2005年出版的由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讨所主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材料与研讨》(第17卷)也是从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中去提醒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矛盾和创作之间关系的一些迫切问题。陀思妥耶夫斯根本人则宣称本人是对理想社会中人的心灵的挖掘:“人们称我为心理学家:不对,我只是最高意义上的理想主义,即描写人的心灵深处的全部奥 妙”(390)。以至有学者还指出:“陀氏心理剖析的主要奉献之一是写出了资本主义形成的心理畸形变态——二重人格。这是一种病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冯增义13)。复调构造的提出者巴赫金则痛快逃避了这个问题,他明白指出:“我们在剖析中将撇开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表现的思想的内容方面,此处我们看重的是它们在作品中的艺术功用”。 显然,仅仅从作家的世界观矛盾,以至作家的肉体团结以及社会理想的心灵探究,去研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复调构造的成因是相当不够的,逃避这一问题又是基本逃避不了的。因而本文将从俄罗斯民族信奉的东正教以及陀思妥耶夫斯根本人的宗教认识和文艺创作办法人手,开掘其复调小说构造艺术构成的深层缘由,即东正教的“聚和性”认识。 一、“聚和性”:和而不同 翻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读者感受最深的或许是扑面而来的是众多人物形象的互相对峙的思想和生活感受。在长篇小说《罪与罚》中,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与妓女索尼娅的不同处世态度就构成了小说的框架,前者不顾立功也要以暴力手腕来抗恶,经过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用得到的钱来解救本人和受苦受难的穷人。后者则坚持要用以一颗仁慈的心去看待一切,无论如何都不可以采取暴力的手腕,犯了罪就要承受惩罚,用受苦受难来净化本人的灵魂,忏悔本人的罪恶,从而到达自我完善。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卡拉马佐夫一家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支离破碎,他们思想感情上相互对立,以至到达互相敌视的境地,以致于弑父。这里既有病态而又狠毒的灵魂。也有理想而又仁慈的心灵;既有无神论者,也有上帝的忠实信徒;等等。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这种众多声音的汇集不只反映在同一个空间上的不同思想的碰撞,而且也表现在小说构造中作风悬殊的双重层面的有机交融。小说《白痴》的艺术构造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创作中极具代表性。小说由两个篇幅大小不平衡的局部组成,每一局部都是以梅思金公爵回彼得堡收场。作家

“聚合性”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艺术

“聚合性”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艺术“聚合性”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艺术 巴赫金以复调理论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在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多声部性?的成因时~巴赫金辨析了多位批评家的观点~如伊万诺夫的宗教体验说、格罗斯曼的戏剧形式说、恩格尔哈特的思想小说观以及卢那察尔斯基的社会因素说等~但他认为~上述诸观点有着共同的缺陷~他们走进了复调小说的迷宫却找不到通路~对复调的成因做了错误的推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赫金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调形式本身对内容的强大制约功能~强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形式具有? 解放人和使人摆脱物化的意义?,二是以历史诗学的方法~追溯了复调性的来源~考察了欧洲的文化狂欢传统及狂欢式?世界感受?转化为体裁传统的过程与机制。 巴赫金的论证独出机杼~富有启发性。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原则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必然包括作家所臵身其中的民族文化。而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之下~当巴赫金谈到历史诗学这一概念时~他有意避免涉及俄罗斯的文化问题~因为谈俄罗斯文化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其宗教内容~而?宗教?是一个禁忌话题。正如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教授叶萨乌洛夫所说~?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中的东正教‘符码’是如此显而易见~在我们考察的范围里不能不产生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什么复调小说理论的创立者在其印 行了两版的著名著作中~恰恰是在对陀氏诗学的研究中~却对其宗教范畴未加阐明呢 ??对此~叶萨乌洛夫引述了巴赫金的发现者之一鲍恰罗夫的巴赫金晚年谈话录~说明其不得不仅限于?文体研究?的苦衷。巴赫金曾谈到~在当时?不自由的天空之下?~他只能?将形式从主干中剥离出来~仅仅是因为不能谈那些主要的问题……那些哲学思想以及毕生都折磨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上帝的存在。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艺术方法繁复多样,被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代表作有《双重人格》、《穷人》、《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等。 纵观他的作品,我们总结出来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几点艺术成就。 一、复调小说 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他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把陀氏的小说称为“复调小说”。他认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小说体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常常让各种人物汇合在一起,对同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和主张。这些观点必然千差万别,互不相同,甚至互相对立。但作者只作客观的描述,不加评论,造成作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各个人物的思想是独立的,不是作者声音的传话筒。 例如在他的作品《罪与罚》中对待上帝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互相争论,没有一个最终的评判。作品中卡杰林娜忍辱负重,孤苦无告,总想获得上帝的庇护,但最终不可得,死前对上帝做了否定。但是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索尼娅却被作者当做上帝精神的体现者和理想的化身,博爱宽恕,认为通过上帝人才能得到自我的救赎。两种人,两个不同的观点在作品中相互存在,对立着,体现了作者复调小说的特点。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像乐曲中的不同声部,互相对话,共同奏成交响曲。 二、对话性 对话性是复调小说最主要的特点。传统小说中的对话往往是在作者意志主宰下的对话,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意识,因此具有单声道的特点,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对话却表现为不同意识、不同思想之间的争论,即使是在独白之中,也暗含着形成争论的另一方。 在《罪与罚》中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决不会成功?不让这门婚事成功,你有什么办法呢?你去阻止吗?你有什么权利?要获得这样的权利,从你本身来说,你能应许她们什么呢?等到你从大学毕业,有了工作,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整个前途都献给她们吗?这话我们都听到过了,这不是一句空话,可是目前怎么办?目前应该做些什么,这你知道吗?但是现在你在干什么呢?你不是在剥削她们嘛……”上面这段话虽然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一个人的内心独白,但是时刻充斥着他人的话语和思想,两人辩论的是不可开交,出现了对话。 这样的对话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数不胜数,体现了作品对话性的艺术特点。 三、戏剧化情节 戏剧化情节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另一个特色,他的小说并不注重在纵向的历史时间上发展情节,而是把矛盾冲突集中在了很短的时间内,虽然没有达到“三一律”那样对时间的严格限制,但也足以让读者感受到情节的紧张与压迫感,只要你走进了他的小说里,就会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没有片刻喘息的机会。他的作品情节设置许多悬念,整个情节始终处在紧张的态势之中,扣人心弦。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作夫兄弟》,戏剧化情节运用的非常纯熟。这部作品的题材“弑父”本身就具有戏剧性,情节曲折多变,显示了戏剧性情节的特点。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小说的第四部分第三卷《错误的审判》中的情节。德米特里犯罪被抓,所有的人都在为他奔走,试图解救他。家人请来闻名全俄的辩护律师,并且从莫斯

2012高考作文素材 :陀思妥耶夫斯基妙语大全_3000字

2012高考作文素材:陀思妥耶夫斯基妙语大全_3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社会 世界宣告了自由,特别是在最近时代,但是在他们的自由里我们看到了什么呢:只有奴役和自杀。因为世界说:“你有了需要,就应该让它满足,因为你跟富贵的人们有同等的权利。你不必怕满足需要,甚至使需要不断增长。”这就是目前世界的新信条。这就是他们所认为的自由。但是这种使需要不断增长的权利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富人方面是孤立和精神的自杀,穷人方面是嫉妒和残杀,因为只给了权利,却还没有指出满足需要的方法。 ——《卡拉马佐夫兄弟》

谁会否认,人民里面也有罪孽。腐败的火焰甚至眼看着随时在增加,在公开蔓延。人民里面也有了孤立的现象:出现了富农和高利贷者,商人也越来越想装得体面些,实际什么也不懂,却拚命显出有学问的样子,因而卑鄙地忽视古老习俗,甚至把父辈们的信仰看作是丢人的。出入豪门,其实自己不过是一个忘了本的庄稼人。老百姓好酒贪杯,不能自拔。对待家庭、妻子,甚至孩子们十分残忍,全是由于酗酒的缘故。 ——《卡拉马佐夫兄弟》 为人类服务的思想,人类博爱和团结的思想,在世上愈来愈销声匿迹,甚至被人嘲笑,因为既然一个人已习惯于满足自己想出来的无数需要,那还怎么能叫他放弃自己的习惯,这样一个身不由主的人又能走向何处?他既已孤身独处,人类的整体与他又有什么相干。结果是:财物积得越多,快乐却变得越少。

——《卡拉马佐夫兄弟》 有人说,世界正愈来愈趋于一致,因为距离缩短了,可以从空中传达思想,所以友善相处的局面正在形成。唉,像这样的所谓人们的一致你们不必去相信。当他们把自由看作就是需要的增加和尽快满足时,他们就会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因为那样他们就会产生出许多愚蠢无聊的愿望、习惯和荒唐的空想。他们只是为了互相妒嫉,为了纵欲和虚饰而活着。 ——《卡拉马佐夫兄弟》 对我们来说,我们都是对这一切已经见惯不怪的人了!可怕的地方正在于这种阴森森的案件对我们来说几乎已经 不再是可怕的了!可怕的正是这个,正是我们这种见惯不怪,而不是这个人或那个人个别的恶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