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闻期末

新闻期末

新闻期末
新闻期末

《报刊的四种理论》》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1956年出版

(一)集权主义新闻理论:

16世纪到19世纪,最古老、最普遍性

主要内涵: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观点

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意见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对事实的信念:客观性原则

1947年,报刊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

内容:

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景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

报刊应当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报刊要应成为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

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报刊要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

一定程度上缓解西方国家新闻自由面临的危机,但不能从根本

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

1980年《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

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三、学习新闻传播理论的意义

(一)理论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新闻传播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部分;

回答新闻学的根本问题

(二)理论对实践的宏观指导作用

能够提高政治洞察力和历史洞察力;

能够正确对待新出现的各种新闻现象;

能够为新闻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四、学习新闻传播理论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一)基本方法

多读多思;

理论联系实践;

借鉴、继承和创新

(二)学习要求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课后要求

消化教材内容

关注学科相关内容,加强积累。

第一章什么是新闻?

定义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43.9.1,陆定一《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

定义二: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

二、新闻本源

——新闻从何处获得

?记者采访他人

?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 (陆

有什么样的事实写什么样的新闻;

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

三、新闻的基本特点

(一)真实性

新闻与文学相区别的标志。

一切新闻报道都要以可查证的事实为依据

(二)新鲜性:

?新闻与历史相区别的标志

?事实新:新近发生和出现的最新鲜的事实信息

?思想新:新闻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和说明的问题要新

?时间新:新闻的时效性

§2、新闻的要素和类别

一、新闻的要素: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

?5W: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为何)

?迅速弄清事实要点,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

?迅速抓住新闻重点(新闻导语的写作)

?有助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

二、新闻的分类

(一)根据内容划分:

政治新闻

财经新闻

军事新闻

文教新闻

体育新闻

社会新闻等

(二)根据新闻发生地划分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地方新闻

(三)根据新闻的时间性分

突发性新闻: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如空难、火灾、车祸以及不期而至的战争、突然变动的政局等。

延缓性新闻: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所做的报道

(四)根据新闻和读者的关系分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严肃新闻;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知识性、趣味性,与人的切身利益无直接关系,更多提供娱乐和消遣的新闻。

(五)按照价值划分:

重要新闻:内容上和形式上

头条新闻:头版头条、第一条

独家新闻

花絮新闻

(六)根据媒介划分

报纸新闻

广播新闻

电视新闻

网络新闻

第二章新闻传播活动

一、新闻传播的起源

(新闻传播产生和发展的最初动因):人类社会生产的需要

好奇说: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是新闻活动产生的源泉

新闻欲:新闻的产生是由于人类自身具有“新闻欲”,即了解未知世界的本能。群居说: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人类的群居生活的需要

都是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探讨新闻传播活动起源

从现象上分析新闻传播行为,没有深入到本质层面;不能准确、彻底解释新闻传播起源,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

劳动需要起源论:新闻传播行为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

二、新闻传播的过程:

(一)新闻传播过程的常见模式:

单向传播模式:

?1948年,拉斯韦尔“5w”模式

?1949年,香农、维纳模式:

信源→编码器→信道→解码器→信宿

噪声

?优点:清晰、简练有效

?缺点:缺乏对传播效果检验的反馈信息

双向传播模式:

?1948年维纳最早提出“控制”和“反馈”概念

?“反馈”:传播者接收到受众传递过来的信息

(二)构成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

?传播者:发送新闻信息的一方,居于传播的第一道关口

?传播内容:被传播的新闻信息

?传播媒介:用来传播新闻信息的物质手段

?接收者:接收新闻信息的一方,是新闻传播的“终点”和中心

结论:新闻传播过程是传播要素相互制约、缺一不可的过程——

以传播者为例:

?受传播内容制约;

对内容只能选择不能创造

只能根据事实的本来面目来制作传播内容

由事实决定对传播内容的发挥

?受传播媒介制约

传播能力、新闻内容的选择、表达形式

?受接收者制约

1、真实是新闻传播的生命

1)真实是新闻的力量,是受众对新闻的共同要求

2)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3)新闻报道必须真实是国际新闻界共同遵守的准则

4)虚假新闻会产生巨大的危害:

?损害新闻事业的威信;

?损害被报道者的声誉;

?腐蚀新闻工作者队伍;

?在社会上造成危害与混乱。

2、把握新闻传播真实的理论含义

传统观点认为:

1)具体事实确凿无疑,不能虚构,不能“客里空”

?必须确有其事

?对事实的描述必须真实:

5w真实;

一切细节真实;

数据、引语和场景描述等真实。

2)总体真实

新闻报道的事实与这类事实的总体要一致

对新闻真实传统观点的质疑(陈力丹)

过于理想化,在实际新闻工作中有操作困难

客观认识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是一个不断运动,历经反复的过程

?“报纸的有机运动”:在有机的报纸运动下,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马克思)

3、新闻传播失实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方法:

1)表现:

?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道听途说,胡摘乱编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添枝加叶,虚构情节

2)原因:

体制性失实:因政治需要或经济利益需要而默许或鼓励某些不实报道

利益的驱动使新闻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彰显让位于受众心理需要的满足

?重灾区:社会新闻、娱乐新闻

?迎合某些社会心理和思想:“仇官”“仇富”

?新闻策划造成的“传媒假事件”

新闻工作者素质水平良莠不齐,求真求实精神缺失

?道听途说,不经核实

分不清文学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以“合理想象”代替调查研究

?缺乏基本常识的储备,在叙述事实时态度不够科学严谨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监督和惩戒机制的缺失

?新闻时效性竞争中,违反采写编工作流程

命的意义,把新闻失实现象提高到一定高度加以重视和切实克服

b)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严密的防治失实报道出笼、严惩造假的

规章制度

c)做好新闻报道队伍的清理整顿工作,把品质不良、弄虚作假者从中

清除出去

d)推动新闻立法,运用法律武器,同通过假新闻谋私的不良现象作斗

争,制裁造假者

e)整顿党风,淳化民风,领导机关和主要领导人带头,提倡真实新闻,

反对虚假报道

f)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对传媒形成无形的社会监督压力;媒体应健

全“更正与答辩”制度,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

(二)新闻传播必须客观

1、把握新闻传播客观性的科学含义

我国媒体报道中常见的主观操控问题:

主观定性在前、找寻例子证明在后

国际新闻报道中主观色彩明显

采访中对观点选择不注意平衡

新闻报道中倾向性词汇太多

1)新闻传播客观性的起源

产生背景:政党报纸向廉价报纸转变

20世纪初期,客观性原则在美国、英国广泛流行起来

2)我国历史上的“客观主义”概念

用来批判罗列事实以示客观的报道的,是对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否定。

最早出现:1948年10月中宣部对华北《人民日报》关于自然灾害

新闻传播客观性是指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要尊重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世界的外部实在性,竭力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进行

报道,避免在新闻报道中直接、公开地表达自身的观点和倾向。

内容:客观存在或客观上正在发生与发展的事实;

形式:客观报道。

2、客观报道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5W 1H交代清楚;

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

事实与意见尽量分开,交代观点的出处;

力求准确,注明消息来源;

使用引语要完整,避免断章取义或漏词;

力求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

1)公正性含义的要求:

不以一己立场片面报道;

不以一己观点误导受众;

不以一己私利把“社会公器”变为“个人私器”

2)客观性与公正性的关系

客观性是构成公正性的基础

公正性是客观性的保证

2、媒体存在的不公正性问题(见教材P77)

偏袒一方,压制另一方

强扭事实,片面报道

主观武断,强加于人

不给更正,难以申辩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

?辨析:不隐匿事实仅针对题材重大的事实,而非“有闻必录”

2、新闻传播不全面的危害

片面报道:歪曲事实,使受众误解

隐匿事实:危害群众的知情权,损害媒体甚至政府形象

3、如何维护全面性(教材P79)

向公众提供

?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

?整体的而不是零星的

?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事实、情况和意见。

(五)新闻传播必须快捷

1、处理好“三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时间性:一般与时效性成正比

时新性:新闻事实本身的价值

时宜性:选择报道的最佳时机

预防:明确把关人职责,加强新闻道德素养

遏制:公众监督机制和查处机制

实际工作中:冷静、客观、灵活

本章小结:

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必要

新闻专业理念

?新闻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三章新闻传播者

§1、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角色定位(P28)

新闻传播者是:

?“新闻流通的动力”

?“意见交流的桥梁”

?“监督权力的镜鉴”

?“社会民众的教师”

把关人必不可少但作用在弱化:

?网络把关人泛化

?把关过程较以往不同

“社会民众的教师”

?形式:

各种实用知识

新闻信息中的知识性

?要求:

知识检索能力、专家信息源

专业知识报道“平民化”

传播健康的、有益社会的知识

?业务专长

?知识修养

?精神境界

一、业务专长:

(一)社会活动能力

1、内涵: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

?判断某事件是否可能引起受众兴趣的能力

?判断那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线索能导致发生新闻的能力

?在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判断哪个重要哪个次要的能力

?判断在已经发表的新闻中,哪些可能发展为更重要新闻的能力

2.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加强理论政策修养,胸怀全局

?深入社会观察生活,实践中磨练

?学会正确地分析比较

?关注民生,从群众关注点切入

?广泛的知识和资料积累

(三)熟悉新闻生产的整个业务流程

(四)运用现代传播工具的能力

(五)具有法律保障能力

二、新闻传播者的知识修养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社科知识:哲学、政经、科社、革命史

文字功底:汉语、逻辑学、文学

新闻学知识:理论、历史、业务

专门知识:与专业分工有关

?“精”与“杂”、“专”与“博”结合:专家型(学者型)记者三、新闻传播者的精神境界

(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责任意识

(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敬业精神

?以人为本

?不惧风险

?爱岗敬业

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下降,为人民服务观念淡薄

新闻从业人员以稿谋私情况普遍

新闻报道的客观、全面、真实、平衡、公正的理念被践踏

团结协作精神淡化,恶意竞争盛行。

2、怎么办

一、享有的权利:

?采访权

?报道权

?评论权

?秘匿权(新闻来源保护权)

二、应履行的义务:

对自身职业负责

对新闻报道负责

对社会负责

对受众负责

?新闻报道的内容直接违法,造成对人身权利的侵害

?揭露性、批评性稿件不重证据、不搞取证,造成基本事实失实,或关键情节失实

?轻易用判断性、结论性文字或定性的词语

?报道中自觉不自觉地暴露公民的隐私

(三)新闻侵权的三种表现

1、侵犯名誉权(李良荣教材P215)

2、侵犯隐私权

3、侵犯肖像权

(四)记者编辑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多方核实情况

?采用中立立场

?充分掌握材料(证据)

?摆正记者的位置

?端正态度,及时补救过失

第四章新闻传播内容

§1、新闻和信息

P42)

?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一)观念上:(李良荣教材P48)

?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

?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二)业务上的要求:

?提高信息的密度,绘制社会地图

?延伸信息的广度,进行“全息”报道

?挖掘信息的深度,强化深度报道

?重视信息的线度,多做连续报道

——事前有预测报道

事中有动态报道和追踪报道

事后有反馈总结报道

人们的新闻活动就是发现新闻价值并实现新闻价值的一种活动。

(一)新闻价值的涵义:

事实本身所包含的能够引起受众共同兴趣的各种素质的总和。

它是新闻工作者选择和衡量事实能够构成新闻的标准。

1、新闻价值是客观的

用来选择、评价新闻的依据和尺度。

实践意义:避免按照主观意图,随意附加给新闻一些属性和功能

(二)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1、时新性

2、重要性

我国新闻价值标准的核心和基础

具体分析与衡量

防止“制造”重要性

3、显著性

?要素:显著人物:“名人出新闻”

?显著地点:“名地”本身包含的新闻价值因素

4、接近性

地理上接近

年龄上接近

职业上接近

信仰上接近

5、趣味性

?奇特的事物

?冲突性强、情节曲折的事件

?具有人情味的事件

三、宣传价值

P50)

1、宣传

?定义: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基本职能:传播一种观念

2、区别

3、联系:

?具有工作交叉:传播工具大多相同

?融合:传播内容广泛交叉和渗透

?不可分离: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媒体取舍新闻事实的重要参数

?构成要素:(P346)

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时宜性

(三)

1、材料选择标准上以新闻价值为基础,同时考虑宣传价值

2、办报实践中讲究宣传形式和技巧,融宣传于新闻之中。

?以新闻形式为党宣传是党报的根本任务

?讲究宣传技巧,淡化说教痕迹,按新闻规律办好党报(外部和内部)

四、新闻法规

1、基本内涵

新闻法规:国家颁布的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定

对新闻价值的实现产生直接影响。

第五章新闻传播事业的性质

§1、新闻传播媒介“三性”

一、共性(P141)

?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世界新近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

◆特性(P136)

所有制:私营、公营、国营;

与政府或执政党的关系:独立、官方、半官方

阶级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

办报(台)方针:商业性、政治性和政企合一型

媒介内容:严肃的高级媒体和大众化的通俗媒体

?新闻媒介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之处。

?以新闻报道的迅速及时见长

?以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取胜

?以发表具有独到见解的评论为世人瞩目

?以编排的新颖活泼、具有独创性显得抢眼

§2、新闻传播媒介的“双重属性”

一、内涵

?新闻事业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二.外在表现形式

事业性质

企业管理

◆确立双重属性的意义:极大解放新闻媒介的生产力(P145)

形成积极竞争的态势

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设备的更新

注重受众的反馈

重视自身管理

◆认识的发展——李良荣《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

1、当前面临的困境:

?多样化的媒体遭到单一管理和经营模式的捆绑:“大报小报化、小报大报化”

?双重性被误读,并非必然结果

喉舌媒体政策支持:

?给予重大新闻的独家报道权

?公费订阅

?频道频率垄断

?必要的财政补贴

?必要的广告政策

?输送高质量人才

非喉舌媒体独立运转

§3、新闻传播媒介的商品性

一、内涵:

新闻具有一般商品的特性

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二、商品性的实现:

新闻作者与传媒的交换:稿费或工资

传媒与受众的新闻交换:收视(听)费、买报钱

传媒与广告商之间的商品交换:广告费

三、确立商品性的意义:(P147)

促使传媒经常考虑受众的需要

自由竞争迫使新闻工作者不断改进工作

加强对媒体的经营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新闻传媒相关常识

石家庄精英中学早读资料高二语文(文) 使用时间:2018-02-25 组编人:祁业达 1 一、理解记忆:常见传媒方式对比 报刊 传媒特点:1.易保存,可反复阅读。2.有很强的阅读自由度。 3.时效性差,读者范围有限,感染力相对较弱。 报道特色:适合深度解释信息。 接受信息策略:1.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2.可以采取快速浏览和细细品读相结合的方式。 广播 传媒特点:1.诉诸听觉,综合音响效果、音乐、对话,甚至沉默,可以引发听众的想象。2.声音转瞬即逝,不利于保存。 3.按时间顺序播放,听众的选择性差。 报道特色:1.可以直接采录现场的种种音响,使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包括更多的描述性话语,通过语言传达清晰而又吸引人的视觉图像。3.口语化强。4.经常运用重复的语句来强调某些关键信息。 接受信息策略:1.或躺或走或站,可以以轻松的心态去听。 2.发挥想象,在脑中再现现场画面。 3.声音转瞬即逝,要求在听的过程中集中精力,抓住关键信息。 电视 传媒特点:1.视听综合,感染力更强。 2.声音和画面转瞬即逝,不利于保存。 3.按时间顺序播放,观众的选择性差。 4.空间限制较大。 接受信息策略:1.长于纪实再现,直观性强。 2.时效性强。 接受信息策略:1.关注画面细节,感受现场氛围。 2.关注镜头剪辑的方式,体察记者的创作意图及倾向性。 3.声音、画面转瞬即逝,要求在观看的过程中集中精力,抓住关键信息。 网络 传媒特点:1.传播迅速及时。 2.综合运用文字、图像、视频、音频。 3.互动交流性强。 接受信息策略:1.时效性强,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可以及时更新。 2.网络新闻选材宽泛,内容活泼,较少受限,但良莠不齐。 3.多媒体报道的形式,综合了电视和报刊的优点,既有直观性,又适合深入解释。 4.标题清晰、突出。 接受信息策略:1.增强鉴别力,保持清醒的判断,不被假信息所左右。 2.通过快速浏览标题,确定仔细阅读的内容。 3.可以随时发表评论,与网友交流。 二、理解:文体知识 动态消息是刚刚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的简洁报道,是消息诸体裁中报道量最大、时效最快的一种体裁,也是最受读者欢迎的新闻体裁之一。 动态消息的题材范围很广,政治、经济、文教、体育、军事、科技、社会生活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动态消息,按照题材的性质可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两大类。 “硬新闻”相当于通常所说的事件消息,主要是报道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诸如政治事件、军事冲突、外事活动、经济动态、自然灾害、各种事故等等。这类事件有的是突发性的,有的是事物发展进程的飞跃阶段,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这类事件对人类的生活有重大影响,报道这类事件的消息也就最引人注目。 “软新闻”属于非事件消息,主要是报道社会生活中的新气象、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新人物等等。这类事物的变化过程相对地长些,时间性不像突发事件那样强。但是,这类新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工厂、机关、学校、城市、农村到处都有,是新闻报道的广阔天地。这类新事物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报道这类新事物的消息也受到读者的普遍关注。 三、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 1. 便于受众迅速掌握全篇的精华,同时也满足了受众尽快获得最新消息的心理需求。 2. 便于记者抢新闻,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发出去。 3. 便于编辑快速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果版面不够,可以从后往前删,不必调整段落。 四、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弱点: 程式化、单一化,比较枯燥。 五、成语背记: ①不通文墨: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②过门不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③“独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见解高超。 ④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⑤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⑥独善其身,指修身养性,保全己身,不管世事。现指只顾自身而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①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觉得 很平常。 ②醉生梦死:像在醉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确而颓废、沉沦,侧重于形容昏沉颓废,偏重在浑浑噩噩,指糊涂、昏沉。 ③久而久之:指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使用正确。 ④勠力同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使用正确。 ⑤势如破竹: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⑥同日而语:同一事物或人在不同时间的比较。使用正确。 六、理解记忆 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目的:设立国家公祭日意在以国家的名义祭奠遇难的同胞,悼念死难者,缅怀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出民族儿女的赤子之心、家国情怀;国家公祭日传递的是中华儿女远离战争、珍爱和平的良好愿望;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希望警钟长鸣,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苦难的历史,要化悲痛为力量,从而促使我们承担圆梦中华的历史使命。 好处: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引起下文。(2分)②让读者了解事件发生在敌军的领域内,渲染紧张气氛,为下文写军人的乐观互助做了反衬。 “变与不变,和谐共处”如何理解:要在变与不变中各取所需。“变”的是偶像崇拜的对象,偶像崇拜的精神,偶像崇拜的趋势。“不变”的是爱国主义情怀、艰苦奋斗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许多根本的价值观。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时代的包容与开放,了解这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生态,并着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七、背诵《荀子·劝学》理解性默写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以金石为例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新闻采编试题[1]汇编

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分) 1.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提出,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努力使新闻报道做到“三贴近”,即()。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事实是新闻的(),新闻是事实的反映(或报道)。 3.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基本分为三个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 ()广播电视制度,以英国和大部分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以()为主的双轨制,少数欧洲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盛行的政府控制国有制。 4.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以下内容:(1)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3)(),破坏民族团结的;(4) ();(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传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5.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如下几类作品:(1)文字作品;(2)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拟作品;(8)计算机软件;(9)民间文学艺术作品;(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6.我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填年限)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填年限)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7.我们在新闻实践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要做到坚持辩证法,防止 ()。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最佳选择) 1.第一个明确提出“政治家办报”思想的人是______。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 2.数字电视的特点是______。 A 、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可以实现双向、互动传播,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还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B、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是单向的;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C、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但是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D、频率资源利用率不高;但能改善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3.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求“新”与求“真”,是记者这

2017北大新闻与传播考研基础知识很重要吗

2017北大新闻与传播考研基础知识很重 要吗 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难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辅导,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 (一)总结归纳知识 整理笔记对一个三凯程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报考院校近10年的真题找出最爱考的知识点,然后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梳理知识,第二可以加深记忆。薪火的重点还是很靠谱的,可以边看边记忆,不懂得再翻书,再总结,再记忆。 在此凯程辅导老师们要提醒一点,最好的办法是,每看一遍书都得要把自己的笔记再整理一遍,查漏补缺,千万不能遗漏重点考点。还有些在每轮复习中出现的新概念,新名词解释都该单独列出来,找出解释。加强记忆。说实话,名词解释就比各人的积累,谁看得多记得多,谁的胜算就大。 (二)重视基本知识 纵观各名校历年的考题,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题考得也满基础的,但你自己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提醒大家牢记每本书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如果在基本概念和内容上失误,这太不应该。 (三)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凯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的老师分析15年各名校的考试题,就会发现,各学校越来越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无论是试论还是业务,都注重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今年新闻业务就有高分的写作题,而且紧跟热点,切合实际,要做好此类题就要广泛涉猎新闻与传播类期刊。 当然,更应当对当年的媒介热点抱以敏锐和理性的态度。考新闻千万不要与新闻本身脱节,每天及时了解新闻是必要的,如果没时间看报,可以再吃饭时翻翻手机报也可以啊。其他有关新闻业界的网站,如CJR,中华传媒网,传播学论坛,人民网传媒,或者著名传媒人的BLOG如陈力丹之类的,在放松的同时也得了解下业内的动态,要真正的融入这个圈子,你首先得从学习别人开始。 关于热点的问题,凯程老师建议,可以把每个热点做成一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关键词,然后就这个关键词在全文期刊数据库搜索相关的核心期刊的文章,找出业内著名专家或者代表性观点的文章集成合集,打印出来,这就是你考试最好的复习资料。这个方法对三跨的考生最有效,不仅能即时补充更新知识,而且还能借鉴名家的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思路,真的可谓一举多得。 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硕士计划招生110名,总体来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北京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新闻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 3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第二章报纸设计 1、报纸设计——报纸编辑根据报纸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在确定编辑方针的前提下,对报纸的规模、结构和形象进行整体设计 2、编辑方针——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与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第五章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2、大标题——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用以概括这些新闻的共同主题;可以对新闻事实加以揭示,也可以提出观 点、发出号召 3、提要题——传统意义的提要题指在重要的长新闻的主题之下,所加的“内容提要”式的长副题,较详细地概 括新闻最主要的内容。近年来提要题有新的发展,内容、形式和位置都可有所变化。 4、小标题——又称分题、插题,通常用于篇幅较长的稿件,具有长文短化、方便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在不影 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小标题的结构、字数应尽量相近,所辖文字长短也相近,富有节奏感,层次更分明 第六章版面设计与排版 1、报纸版面——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接触的对象 2、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3、基本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一般为5-8栏之间 4、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5、大头条——在版面上占有绝对地位,是本版最重要的稿件,一般占四至六栏宽。 6、小头条——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并非头条的稿件。一般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头条, 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但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字号多为一号 7、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版面的布局结构。 8、版面空间——版面所提供的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面积、距离、形状。 9、编排手段——安排稿件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包括:字符、图像、线条、色彩 10、综合式版面——整个版面包含的稿件较多,虽有主次之分,但不强调稿件之间的轻重差别 11、重点式版面——特别强调版面的某一局部,使其成为版面上的重点 12、集中式版面——用整个版面或版面的绝大部分刊登有关同一主题的稿件 13、编排思想——依据报道思想对版面编排的决策,是版面编辑根据对各篇稿件的评价对在版面上恰当安排这些稿件的整体构想 14、同题集中、专栏集中、集纳性专栏、单一性专栏 15、集纳——将几篇有联系的稿件组合在一起,使之或相互补充,或相互映衬、比较 补充:新闻图片:图片的一个子概念,广义指在新闻媒体上出现的全部图片,狭义仅指与新闻保持着直接与密切关系的图片,或者直接反映新闻,直观传递新闻信息,或者评价新闻事实,表达媒体观点。 二、简答题 第一章概论: 1、你认为当前报纸版面编辑出现了哪些新特征或趋势。大信息量;版面简洁;图像化;强化新闻版;专刊、副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学年第学期) 考核科目新闻学概论课程类别必修课考核方式闭卷卷别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从世界各国看,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公营媒介和。 2、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包括:传递信息、、、 和提供娱乐。 3、从时间性的角度看,新闻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和延缓性新闻。 4、新闻选择的标准包括新闻定义、、和新闻法规。 5、我国新闻事业的工作路线是、。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 1、舆论 2、新闻真实性 3、宣传 4、受众 5、新闻体制 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2、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是什么? 3、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有哪些决定性的影响? 4、大众化报纸的特征。 四、论述题:(共30分,每题15分) 谈谈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五、案例分析题: 结合实例论析新闻失实。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私营媒介、国营媒介 2、进行宣传;舆论监督;传播知识 3、突发性新闻 4、新闻价值、宣传价值 5、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 1、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2、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3、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4、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5、新闻体制:媒介机构的隶属关系、传播宗旨、管理方式和经营运作模式,其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和新闻报道的支配权。 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2分)(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2分) (3)实施舆论监督。(2分)(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2分) (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2分) 2、(1)时新性。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2分)(2)重要性。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2分)(3)接近性。包括地理上接近和心理上接近。(2分)(4)显著性。包括名人、胜地和著名团体、单位的动态。(2分)(5)趣味性。奇事趣闻,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等。(2分) 3、(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2.5分)(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2.5分)(3)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2.5分)(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2.5分) 4、大众化报纸的特征:①强调报纸是“独立舆论”。(2分)②实行企业化管理。(2

1、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情感目标: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教学难点: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课时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获得信息一般通过什么途径?我们要知晓国内外的大事,一般得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但是,广播、电视、报纸都只是传播媒介,而报导这些事件的文字,才是最主要的,它们被称为"新闻"。 二、介绍新闻: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有时(看需要而定)兼有议论(精辟的画龙点睛式的)、描写。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三、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介绍写作背景并背诵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 (1)时代背景简介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

新闻传播学硕士必读50知识点

新闻传播学硕士必读50知识点 1、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与基本构成(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意识形态属性。 2、新闻的定义(陆定一、李良荣)、新闻的基本特征与新闻的要素。 3、新闻起源与新闻本原的异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起源(实践论)与本原(新闻与事实的关系,事实第一性)观。 4、新闻与宣传的异同。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5、新闻事业及其性质、社会功能与阶级性。 6、新闻价值的含义及其要素。作为新闻人选取新闻素材的标准,新闻价值观在当今的新闻实践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怎样看待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的区别。 7、新闻为什么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真实的前提、主观真实的努力、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如何看待新闻真实性、新闻客观性、新闻公正性的关系?新闻真实的含义与分类(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或者说个别真实与整体真实)。如何看待新闻的“本质真实”这一观点?结合实际分析,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与防止新闻失实的对应措施。 8、新闻媒介的定义。新闻媒介的种类及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结合实际,分析网络新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国内外着名新闻媒介机构概况。 9、结合当今全球新闻媒介发展的现实,分析世界上存在的不同的新闻媒介运行机制。 10、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与社会责任论的基本观点、精神实质以及两者的演变过程。 11、新闻自由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异同。 12、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职能及其实施方式。结合当前实际分析,在我国信息公开机制尚不前健全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如何在“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下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3、简述90年代以来出现在美国的“公共新闻”(或称“市民新闻”)理论。如何评价这一理论及其实践? 14、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政治理论素养、文化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和职业道德(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评价,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特征)。 15、新闻工作的自律(行业协会、组织规章等)与他律(社会监督、法律等)机制及其关系。我国新闻业自律机制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新闻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新闻腐败、虚假新闻等)。 16、2005年3月,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重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行为,维护新闻界的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结合新闻职业的特征和社会功能分析上述规定出台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17、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的内涵及其产生和发展演变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办报实践和新闻思想。我党三代领导核心的新闻思想。结合新闻传播的发展规律和党性原则,分析当前形势下党报的改革问题。 18、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基本流程。新闻报道的体裁及其特征。新闻写作的主要体例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 第二章报纸设计 1、报纸设计——报纸编辑根据报纸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在确定编辑方针的前提下,对报纸的规模、结构和形象进行整体设计 2、编辑方针——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与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第五章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2、大标题——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用以概括这些新闻的共同主题;可以对新闻事实加以揭示,也可以提出观 点、发出号召 3、提要题——传统意义的提要题指在重要的长新闻的主题之下,所加的“内容提要”式的长副题,较详细地概 括新闻最主要的内容。近年来提要题有新的发展,内容、形式和位置都可有所变化。 4、小标题——又称分题、插题,通常用于篇幅较长的稿件,具有长文短化、方便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在不影 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小标题的结构、字数应尽量相近,所辖文

字长短也相近,富有节奏感,层次更分明 第六章版面设计与排版 1、报纸版面——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接触的对象 2、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3、基本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一般为5-8栏之间 4、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5、大头条——在版面上占有绝对地位,是本版最重要的稿件,一般占四至六栏宽。 6、小头条——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并非头条的稿件。一般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头条, 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但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字号多为一号 7、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版面的布局结构。 8、版面空间——版面所提供的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面积、距离、形状。 9、编排手段——安排稿件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包括:字符、图像、线条、色彩

《看新闻图片写故事》作文教学设计

《看新闻图片写故事》作文教学设计

————————————————————————————————作者:————————————————————————————————日期:

《看新闻图片写故事》作文教学设计 板桥镇左里堡学校钱金芬 【习作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习作——《看新闻图片写故事》 【习作分析】 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目的是以生动的事实告诉学生,动物不仅有浓浓的亲情,也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与热爱,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 这是一篇趣闻,因此把文章写出趣味是重点。设置这么一个图片作文,便旨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想象、揣摩,把文章的趣字写出来。同时还在于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用含蓄的语言去表达其中的人文意味。 【教学目标】 1、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以生动的事实告诉学生,动物不仅有浓浓的亲情,也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与热爱,深化对单元主题的认识,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 3、有独立完成习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教学重点】 从习作的想象角度和表达情感的方法评议,鼓励学生找准问题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的故事以及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习作主题 1.播放一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 2.学生看后说一说感受。 3.看后教师总结。 4、接下来请大家打开课文133 页,我们一起来再看一幅与动物有关的新闻图片。 二、读图,引发自由联想 1、出示文中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过图片你还想到了什么? 2、指名全班交流、汇报。 3、在我们印象中,小鸭子一般是生活在……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街头?他们有过怎样的经历?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心中的疑问。现在我

新闻编辑岗位面试试题及 应聘者回答答案

新闻编辑岗位面试试题及某应聘者回答答案 1.请举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热点新闻事件并分析网络媒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鹿奶粉事件”。在此次三鹿奶粉事件当中,网络媒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的贡献和社会价值绝不亚于传统新闻媒体。它第一时间实时,准确,客观的报道着整个事件的进展过程,满足广大受众的急切需求,让受众及时了解事态的进展信息。在这次事件当中,网络媒体起着监督的重要作用,第一时间让“三鹿奶粉”事件公开,透明,让受众及时了解整个事态的进展过程,同时给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让他们在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网络媒体在此次事件报道中向前跨了一大步。它标志着中国的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一个更高的新起点。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它也充分有力的说明了网络媒体在今后的新闻报道中必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目前房价、股价下跌,市场出现希望政府救市的呼声,请谈谈你对救市的看法。 答:对于这种呼声,我们首先应该保持冷静的思考。危机已经恶化到了政府一定要出来救市的地步了吗?政府救市就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吗? 首先,我个人认为中国目前市场危机还没有恶化到政府必须出来救市的地步。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应该由市场经济来调节。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如果强行救市,就会打乱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面临风险和危机这是必不可免的,政府应该相信市场经济规律,让他们勇敢的去面对此次危机,让市场经济在危机之中变的更加的成熟,让他们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的考验。 其次,我认为政府救市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政府救市用的是谁的钱,纳税人的钱。而纳税人呢,很大程度上是这次危机的受害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次危机呢?很大程度上说明市场经济体制和规则不合理,既然是不合理的东西,政府为什么还要来维持这种体制和现状呢!就应该由市场经济进行调节,让它重新回到正常的,科学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上来。 3.有人说美国大选是“金钱政治”,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人说美国大选是“金钱政治”是有一些道理。但我认为这更多的是受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所以形成了这种思维定式。民主和专制是相辅相成的,而又是相互对立的。一个国家的政府只可能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可能维护到每一个人的利益。而在美国正是这些大财团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向前发展,那么美国政府理所当然的就应该维护这些人的利益。而大财团为了得到政府的拥护那么必然要支持总统候选人,从这一点上来讲,说美国的大选是“金钱政治”也无可厚非。 其次,即使是在以民主国家、民主制度自诩的国家,要真正做到像林肯所期望的为由人民来决定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政府永远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利益,且代表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的利益。其实我个人认为美国的“金钱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面民主,因为它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潮流。 最后,美国的经济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大选政策。我们应该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之上。那些说美国大选就是“金钱政治”的人正是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

新闻摄影期末考试题

●新闻摄影的三大特征: ●、新闻性。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取向。要做到:重视重大题材;多拍独家新闻;敢于攻难度大的题材;注重时效性。 ●、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基本要求:①所拍摄的是真人真事;也就是说应做到事实真实。②所拍摄的人物、事物、瞬间形象都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反映基本面貌和特点,也就是说应做到总体的真实。防止“用真实的材料写出失实的报道”。③应尽可能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自然流露出的典型瞬间形象,从而保证新闻形象的自然和真实。④文字说明应准确而真实,不能含糊,更不能随意编造。不能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形象性。新闻摄影形象性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指新闻照片要用形象说话。主要特点是表现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要有形象冲击力——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震憾人心的效果。 ●“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的发起人: 基斯·谢勒、布拉姆·威斯曼、本范·米伦登克。 ●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是比鸥鸟、史特尔茨纳的《汉堡大火废墟》 ●为什么要用镜头来拍摄而不直接利用针孔成像的原理直接记录景物影像呢 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摄影感光需要一定量的光线.针孔的大小,直接影响通光量的多少.要想获得能满足摄影曝光需要的光线,针孔就得大,而针孔大时,所成的影像就会变虚,从而无法获得景物的清晰影像;可针孔小时,又无法获得充足光线.这是无法解决的一个矛盾.只有用镜头才可以有效控制. 第二,照相机镜头利用了光的折射的原理,把镜头制成具有凸透镜效果的能够聚光的光学透镜,通过聚光,从而获取摄影感光所需要的光线的量.也就是说,高级相机的镜头可会聚光线,控制纳光量,改善成像质量. 第三,照相机镜头能使得景物影像汇聚于焦点平面,形成清晰影像. 所以,镜头代替了针孔成像. ●图片新闻,是以照片为主辅之以以简明的文字说明来报道最新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摄影体裁。(图片新闻的特点是简洁、率直,其文字说明的写作简短、直接、具体。)图片新闻的特点首先是具有新闻时效、新闻价值、形象性,其次,视觉冲击力强和时效性要求特别强。突发性事件与预期时间这类事件性新闻最适合用图片新闻这一体裁来报

新闻传播学综合知识题集

新闻传播学综合知识题集 (一) 1.希腊神话中的海洋神是() A.波塞冬 B.阿尔米斯 C.宙斯 D.赫淮斯托斯 2.被称为“悲剧之父”的古希腊悲剧诗人是() A.索福克勒斯 B.阿里斯托芬 C.欧里庇得斯 D.埃斯库罗斯 3.欧洲文学史上“社会问题剧”的始创者是() A.索福克勒斯 B.欧里庇得斯 C.肖伯纳 D.易卜生 4.哥尔多尼著名喜剧《一仆二主》中充满活力的仆人形象是()A.彼阿特里切 B.弗罗林多 C.特鲁法尔金诺 D.斯韦沃 5.米开朗琪罗雕塑代表作品是裸体石雕() A.《酒神》

B.《哀悼基督》 C.《大卫》 D.《摩西》 6.但丁的代表作是() A.《新生》 B.《飨宴》 C.《论俗语》 D.《神曲》 7.巴尔扎克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的作品有()A.《弃妇》 B.《高利贷者》 C.《高老头》 D.《古物陈列室》 8.《罗兰之歌》是法国中世纪的() A.武功歌 B.宫廷小说 C.喻意小说 D.寓言故事 9.法国“新浪潮电影”兴起是在() A. 1931年 B. 1958年 C. 1962年

10.莎剧《麦克白》描写了一个发生在()的故事。 A.挪威 B.丹麦 C.英格兰 D.苏格兰 11.狄更斯的第一部孤儿小说是() A.《奥列佛·退斯特》 B.《老古玩店》 C.《大卫·科波菲尔》 D.《远大前程》 12.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是() A.《谢利》 B.《呼啸山庄》 C.《简·爱》 D.《维莱特》 13.作为《浮士德》全剧总纲的是() A.“献诗” B.“舞台上的序幕” C.“天上序幕” D.《浮士德》第一部 14.对歌剧艺术的改革作出了许多贡献的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歌剧作家是()

新闻编辑记者考试试题

新闻编辑记者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 【】新闻活动最早出现于。A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C A、徐宝璜 B、李大钊 C、陆定一 D、范长江 3. 【】新闻工作者准确迅速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称为。B A、政治敏感 B、新闻敏感 C、新闻价值 D、新闻线索 4. 【】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D A、生产力 B、经济基础 C、政权机关 D、意识形态 5. 【】福克斯广播公司属所有。D A、时代华纳 B、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6. 【】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A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D、坚持政治家办报 7. 【】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功能。B A、监测环境 B、社会调节 C、社会控制 D、社会制衡 8.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A 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D、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 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在每天使用种语言进行广播。C A、17 B、38 C、43 D、63 10. 【】“报喜不报忧”,实质上是一种。C A、正面宣传 B、鼓动性宣传 C、片面性宣传 D、指导性宣传 11. 【】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B A、徐宝璜 B、邵飘萍 C、黄远生 D、邹韬奋 12. 【】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D A、事实为政治服务 B、本质真实 C、现象真实 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 13. 【】在当代信息社会,通常所称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包括。A A、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 B、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 C、报纸、广播、电视、摄影、通讯社 D、报纸、广播、通讯社、特稿供应社、电视 14. 【】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份日报是。A A、《热血日报》 B、《人民日报》 C、《新华日报》 D、《解放日报》 15. 【】1947年在解放区发起反“客里空”运动的报纸是。D A、《解放日报》 B、《人民日报》 C、《群众日报》 D、《晋绥日报》 16. 【】新闻机构最主要的活动内容是。D A、进行政治宣传 B、服务社会生活 C、提供文化娱乐 D、传播新闻信息 17. 【】新华通讯社是。B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学年第学期) 考核科目新闻学概论课程类别必修课考核方式闭卷卷别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从世界各国看,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私营媒介、公营媒介和国营媒介。 2、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包括:传递信息、进行宣传;舆论监督;传播知识和提供娱乐。 3、从时间性的角度看,新闻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 4、新闻选择的标准包括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 5、我国新闻事业的工作路线是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 1、舆论2、新闻真实性3、宣传4、受众5、新闻体制 1、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2、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3、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4、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5、新闻体制:媒介机构的隶属关系、传播宗旨、管理方式和经营运作模式,其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和新闻报道的支配权。 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 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1、(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2分)(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2分) (3)实施舆论监督。(2分)(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2分) (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2分) 2、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是什么? 2、(1)时新性。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2分)(2)重要性。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2分)(3)接近性。包括地理上接近和心理上接近。(2分)(4)显著性。包括名人、胜地和著名团体、单位的动态。(2分)(5)趣味性。奇事趣闻,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等。(2分) 3、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有哪些决定性的影响? (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2.5分)(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2.5分)(3)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2.5分)(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2.5分) 4、大众化报纸的特征。 大众化报纸的特征:①强调报纸是“独立舆论”。(2分)②实行企业化管理。(2分)③以市民为读者对象。(2分)④追求趣味性。(2分)⑤文体简洁,以新闻报道为主。 四、论述题:(共30分,每题15分) 谈谈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1)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在新闻岗位上为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忘我奋斗的献身精神。(3分) (2)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十分熟悉党的方针政策。(3分) (3)乐于深入实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3分) (4)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知识。(3分)

理论新闻传播学的知识梳理

实用标准文案 绪论 1.理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及定义 拉斯韦尔公式“五W”模式: 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相对应指出了传播研究的五个方面,即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 (提示:5W模式的优点在于直观的表现了传播的过程,规划了传播学研究。缺点缺少了 反馈环节,忽视了噪音的干扰。) 传播学研究人类传播行为、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新闻传播学应是传播学的一部分,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这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可细分为理论、应用和历史三个分支,即理论新闻传播学、应用新闻传播学、历史新闻传播学。 第一章新闻传播行为 1 .人的需要、动机与行为发生的关系 需要——→动机——→行为——→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是指生命体对某种目的的渴求和欲望。需要是行为得以产生的原动力。动机,是指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采取行动的念头。动机是基于需要而产生的,动机性行为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动因,都是由动机而激发而形成行为。二是有目标,都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总之,需要时动机产生的动因,但不是任何需要都能成为动机,只有需要指向特定的目标,并且具备了达到这一目的的可能性时,动机才能形成,才会具备激发人的行为的动力,即当和需要相适应的客观条件出现时,愿望、需要才能成为行动的动机。 2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衣、食、住、行等。 (2)安全需要,如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等。 (3)社交需要,如友谊、情感、归属等。 (4)心理需要,如自尊、尊重、权威、地位等。 (5)自我实现需要,如胜任感、成就感等。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 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不同时期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不同,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 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时从外部的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精彩文档

新闻编辑整理试题

第一章 1.“编辑”一词的正式出现是在什么时期?(南北朝时期) 2.试分析二十一世纪的新闻编辑工作环境。 社会环境——复杂多 A.报纸类型增多:党报之外,都市报的崛起繁荣B.读者要求提高:读者的细化要求报纸编辑具备更强的信息意识 市场环境——压力巨大A.报纸与电子媒体的竞争B.报纸之间的竞争要求报纸编辑具备更强的特色意识 技术环境——日新月异 A.报纸硬件条件的进展 B.编辑技术的发展要求报纸编辑具备更强的发展意识 当今的新闻编辑环境 (一)社会变革加剧使新闻编辑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各界对信息的需求迅速增长,报纸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版面也在不断增加。报纸的读者出现了不断"细分"的趋势,而且社会转达型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编辑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媒介种类与数量的递增使新闻编辑面对压力强大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报纸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以后,内部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同时,电子新闻媒介也迅速崛起,二千多家广播电台、三千多家电视台成为当代报纸的强大竞争对手。正在迅速发展的网络媒介也对报纸造成压力,报纸编辑工作要不断寻找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现代科技发展使新闻编辑处在崭新的技术环境。我国报纸已经告别"铅与火"的历史,走入"光和电"的时代。现代科技不但改善了编辑工作条件,还使报纸编辑能够更好地开发新闻信息资源,并使编辑工作流程更加合理、高效。现代科技还推动了报纸编辑业务的改进,带动了报纸质量的提高和形象的改观。 3.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及流程 报纸编辑工作指报纸编辑在报纸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策划、编稿和组版三部分。策划指报纸的整体设计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编稿指分析与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和制作标题;组版指配置版面的内容和设计报纸版面。流程,一般指生产过程中从原料到制成成品各项工序安排的程序。报纸编辑工作是报纸生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由多道工序组成,报纸编辑工作各工序安排的程序就是报纸编辑工作流程。编辑工作流程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将报纸从创刊伊始至报纸出版问世作为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编辑在这一周期中各项工序的安排程序就是报纸编辑工作流程。在这样的前提下。报纸编辑工作流程不是从接收具体稿件开始的,而是从确定报纸的编辑方针开始的,如图1-2。 报纸编辑工作流程 4.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1)相对于报纸及其新闻传播活动而言是"总设计"与"总指挥" 2)相对于新闻传播活动而言是"集大成者"和"总把关人" 3)对于新闻素材的"再认识"和"再创作" 5.新闻编辑应具备的能力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为了成为一个适应二十一世纪新环境的合格新闻编辑,我们今天应该做哪些准备?如何在学习中体现出来? 一)成为一个适应二十一世纪新环境的合格新闻编辑,我们今天应该做基本知识构成和能力结构的准备。 新闻编辑的基本知识构成: 1)基础知识。主要指文、史、哲知识。 2)百科知识。指包罗万象的知识,这种知识不限于一两个领域或专业,而是无所不及。 3) 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编辑作为新闻传播者所应具备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另一部分是编辑所从事的报道领域所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 报纸编辑的能力结构: 1)信息能力:指的是报纸编辑主动地、积极地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主要有:社会信息、行业信息、来自读者的信、媒介内部的信息。 2)鉴别能力:指的是报纸编辑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 3) 创造能力:指的是报纸编辑突破传统思维、创新编辑业务的能力。 4) 组织能力:指的是报纸编辑组织报道和组织新闻人才的能力。 5) 写作能力;指的是报纸编辑撰写、修改稿件的文字运用能力。 6) 现代化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指的是报纸编辑使用与出报有关的现代通讯手段、语言工具和交通工具的能力。 二)结合实际分析,例如:北京青年报需要的三种人—— 能跑而又有学问的优秀记者。那种有新闻冲动,追赶突发新闻但是稿子深度不够的记者和那种有了几年实践经验,自认为了解了一个领域,开始往专家路上靠,不愿写新闻的记者,都不可取。 会管版面又会管人的人。不仅业务拨尖,而且在协调周围优秀人才发挥合力方面有独到的功夫。这样的人会发展成为大编辑和媒体的高层人员。 懂媒体也懂经营的人才,是加速媒体产业化必不可少的。 ——北京青年报总编辑张延平(2002年于“21世纪新闻教育峰会”) 第二章 1.报纸的特点是什么? 出版的周期性——时效特点 纸质印刷——容量特点 以文字语言为主——信息特点 采用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形象特点 人工进行发行——传播范围有限性特点 2.试对报纸的发展条件加以分析。 外部环境因素 读者 控制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