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物理学案-热学模块-知识点梳理-复习笔记-填空

初中物理学案-热学模块-知识点梳理-复习笔记-填空

初中物理学案-热学模块-知识点梳理-复习笔记-填空
初中物理学案-热学模块-知识点梳理-复习笔记-填空

学案——热学模块

3.1、温度

(一)温度

1、定义:温度是指物体的。

2、温度的单位:常用单位是

摄氏度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把_ 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某地气温-3℃读做: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1)温度计的原理:

(2)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面盛有或、_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4、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_ _和_ __

(2)使用时温度计要浸没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 _或_

(3)待温度计示数_ 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_ __。

5、常见的温度计的分类及比较:

3.2熔化和凝固

(一)熔化和凝固

1、固态、液态、_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熔化:物质从_ 的过程叫熔化。热。

3、凝固:物质从_ _的过程叫凝固。热。

4、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的温度。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 。

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_熔点。

常见的晶体物质:_ 、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

常见的非晶体物质:松香、_、、沥青、蜂蜡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6、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

晶体熔化特点:_

非晶体熔化特点:;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晶体熔化的条件:⑴_。⑵ _ 。

晶体凝固特点:固液共存,,不变

非晶体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变为固态。

晶体凝固的条件:⑴。⑵

3.3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

1、汽化

(1)汽化:物质从_ 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过程需要

(2)汽化现象分为:_和,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2、沸腾

(1)沸腾:一定温度下,在液体_ 和_ _同时发生的_ 汽化现象。沸腾时液体的温度_ _。

(2)沸腾现象:例如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气泡,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3)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__ 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4)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_、

说明:

(1)不同液体

(2)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增大;

3、蒸发

(1)蒸发:任何温度下,只在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时液体温度_

(2)蒸发吸热,有_ 作用

(3)蒸发的特点

①从发生的条件看,蒸发不受温度限制,所有液体在都能发生,液体只要是敞开的,便会蒸发,蒸发无条件可言。

②从发生的部位看,蒸发是只发生在_ 。

③从液体自身的温度情况看,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所以

(4)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①液体自身的_ ;

②液体蒸发的_ _大小;

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_ 。

(二)液化

1、液化

(1)物质从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过程需要。

(2)液化现象:、、露、小水滴等。

2、液化的方法分为:和_ 两种方法

3、使气体液化的优点:便于_ _

3.4、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

1、升华:物质从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过程需要__ _。

2、升华现象:

(1)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_出现。

(2)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最后不见了。

(3)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__)

(4)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_ _。(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

3、升华吸热:

(1)干冰可用来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2)人工降雨

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就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

为雨点降落到地面。

(3)文艺演出时,为了增加演出效果,人们通过往舞台上喷洒干冰来制造“白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感觉。“白雾”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 _成小水珠而形成的。

(4)固态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发生升华现象,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燃烧物的温度低于它的_ _。

(二)凝华

1、凝华:物质从_ __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过程需要_

2、凝华现象:

(1)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_ _而成)

(2)冬天看到树上的“_ _”

(3)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水蒸气凝华)

13.1、分子热运动

(一)物质的构成

1、物质由_ _、_ _构成;

2、以_ 为单位度量分子。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

(1)定义:不同的物质时,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①___ _____;

②___ __。

2、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_现象。

如:固体的扩散:____

液体的扩散:___ __

气体的扩散:__ ___

3、扩散快慢与_ 有关,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因此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叫__ _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有引力,举例说明:___

2、分子间有斥力,举例说明:_ ___

3、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 ___和__ _是同时存在的。

4、分子间存在间隙,且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隙从小到大依次是__ 、__ __、_ _

5、物体能被压缩说明____

(四)分子动理论

1、常见的物质是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

3、分子间存在

4、分子间存在

13.2、内能

(一)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和的总和

2、影响因素:__ _、_、_ __。

3、单位__ __。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改变能能的方式有_ __和_ _

2、热传递

(1)条件:①__ ____

②__ ______。

(2)发生热传递时,内能从_ __物体传递到_ _物体;或从物体的__ __部分传递到_部分

(3)热量

①定义:_ __

②热量不能说具有、含有、增加、减少,只能说

(4)物体吸热,内能_;物体放热,内能__ _

(5)热传递的实质:能量_

3、做功

1)对物体做功,,如:

2)物体对外做过,,如:

压缩活塞,硝化棉着火:整体说明对;分细节研究,,空气,温度升高,再与硝化棉热传递,使硝化棉到燃点。

13.3、比热容

(一)比热容

1、定义:

2、物理意义:比热容是表示物质_的物理量

5、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

6、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_ _,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吸热放热多少、等无关

7、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_

(二)热量的计算

1、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物质升温时吸收的热量:Q吸= _

②物质降温时放出的热量:Q放=__ ___

公式中的物理量及单位:Q:热量(J)

c:比热容(J/(kg?℃))

m:质量(Kg)

t0:初始温度(℃)t: 末温(℃)△t: 变化温度(℃)

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1)实验方法:、

(2)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相同的温度计、两个规格相同的加热器、秒表、天平、适量的水和食用油

(4)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

控制相同的加热器的目的是:控制水和食用油,即把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转换为。

注:两种物质的初温没有必要相同

(5)实验方案:

A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

B使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即代表吸收热量相同),比较

14.1、热机

(一)热机

1、定义:利用__做功的机械。

2、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3、内燃机

(1)定义:利用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产生的热量_ __的机械

(2)分类:按燃料种类不同分为___ ___ 、____ ____。

(二)汽油机

1、汽油机的结构:

2、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_运动,吸入_ _

压缩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活塞向__ _运动,压缩气缸内的气体,使其内能__ ___温度___ __。能量转化:___ ____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点火,时气缸内的气体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_ __运动,对外做功。能量转化:__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__ _运动,排除废气

(上面四个图有两个标错了,是哪两个)

3、一次工作循环,有_ _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__ __次,曲轴(飞轮)转__ 转,对外做功___ __次;

4、四个冲程中,除__ __ 冲程以外,其余三个冲程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三)柴油机

1、柴油机和汽油机的不同点:

(1)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_ ____;

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__ _____。

(2)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__ __和__ __组成的燃料混合物;

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____ ____。

(3)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___ ___;

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___ ___。

(4)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

2、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相同点:

工作循环相同,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14.2、热机的效率

(一)燃料的热值

1、定义:某种燃料___ ___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___ __表示

2、单位:J/Kg,读作_ ___

3、物理意义: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 ,它表示:_ _。

4、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_ __,与燃料的__ _、_ __、_ ___等无关,只与燃料的_ __有关。

5、利用热值计算热量

(1)Q= 适用范围:固体,液体(2)Q= 适用范围:气体

6、公式中的物理量及单位:Q:热量(J)q:热值(J/Kg)

m:质量(Kg)V:体积(m3或L)

(二)热机的效率

1、定义:热机工作时,_ ____那部分能量与_ ___放出的热量之比

叫做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总小于___。

2、计算公式

η总

W W =

= 烧水的热效率:

η总

有W W ==

3、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 (1)让燃料燃烧 (2)设法利用_ _带走的能量

(3)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减少各种能量损失 (4)机件间减少摩擦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一)能量的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 ____的。并且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_ ___的。

(二)能量的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_ _______,也不会 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 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 ___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 ___。

(三)例

燃烧: 转化 ; 钻木取火: 转化为 ; 电动机: 转化为 ; 发电机: 转化为 ; 电灯发光: 转化为 ; 蓄电池放电: 转化为 ; 蓄电池充电 转化为 ; 光合作用 : 转化为 ;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复习填空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复习填空 电流和电路 一、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中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四、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 五、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电的电子组成; 2、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 ;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八、电流:电荷的形成电流;电流方向: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极流向极; 九、电路:用导线将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装置;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开路:某处的电路;3、短路:用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 十二、串联和并联 1、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影响; 2、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影响; 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1、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2、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要与电路图一致;3、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节点。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的物理量,符号,单位是,符号,还有毫安(mA)、微安(μA)1A= mA=μA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 欧姆定律: 电功: 电功率: 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 1+P 2,也可以跟据P=UI 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U R 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

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 t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 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 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 U R、P = W t、P = UI、Q = I 2Rt 。其他 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2)I = P U(5) U = IR (6)R = U I(7)R = U2 P(12)P = U2 R(13) P = I 2R (14) W = Pt (17) Q = I2Rt 这八 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初中物理电学详细知识点 一电荷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1.①电荷只________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正电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③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 ____④电荷的多少称为________。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等是常见的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__是常见半导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 3、电路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________,此时有电流通过;断开的电路叫______也叫______,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起来的电路叫________。 4、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理解:识别电路的基本方法是电流法,即当电流通过电路上各元件时不出现分流现象,这几个元件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若出现分流现象,则分别在几个分流支路上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并联。 二、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1、电流的产生:___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①____________________为电流的方向 理解:在金属导体中形成的电流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____________相反。而在导电溶液中形成的电流是由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定向移动所形成的,因此导电溶液中的电流方向跟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而跟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②电路中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经用电器、开关、导线等流回电源的负极的。 电流的效应:________、________和化学效应 2、电流强度:____________,简称电流。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公式:____________ ②单位:________ 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换算:1 A=____mA=____6μA 4、______是形成______的原因,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5、①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有:兆伏(MV)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它们之间的换算: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 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1)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 0(r =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 力为0,对外不显力; (2)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3)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4)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 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初中物理笔记--热学

热学知识点1:温度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温度计的种类 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巩固: 1.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度值为?C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测量 2.实验室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计,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图。 体温计:分度值?C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不能甩,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分度值1?C 寒暑表:分度值1?C 体温计需要用力甩,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知识点2:物态的变化 1.物质的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固态 2.物态变化 气态液态 固态

3.物态变化的例子——天气现象 雨、云、雾、露、霜、雪 【易错点】 ①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②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上升。是由于沸点与大气压达到平衡状态,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易混淆点】辨别以下几种物态变化: ①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 ②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③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C)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 ③夏天,自来水常常会“出汗” 巩固: 1.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初三物理知识点复习

初三物理概念公式复习一 姓名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刻度尺 。 2.长度的主单位是 米 ,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103 米;1分米= 10-1 米, 1厘米= 10-2 米;1毫米=10-3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mm 地球的半径:6400 k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 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 ,在精 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 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 数字 和 单位 组成。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 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秒表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秒 (s),它的常用单位有 小时 , 分 。1h= 60 min= 3600 s. 1.2 机械运动 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位置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标准 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 不动 的物体) 叫参照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 。 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相等 。(速度不变) 5.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6.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 路程 。公式: v=s/t 速度的单位是: m/s ;常用单位是: km/h 。1米/秒= 3.6 千米/小时 7.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 路程 除以 时间 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 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 v=s/t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 平均速度 。 9.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v=s/t 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 刻度尺 和 秒表 。 1.3 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介质 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来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 。声音在 固体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 播又比 气体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 121== 4. 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 、 音调 、 响度 。(1)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它与发声体 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 大小 ,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 、声源与听者 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音色 不同 5.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dB ~40dB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 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 分贝。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声源处 减弱;(2)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 人耳 处减弱。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填空和答案演示教学

初中物理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m ”。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 106 μm;1m= 109 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选、放、看、读、记、算。 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④“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带单位。⑥“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值。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秒”。 (2)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停表、时钟等。 3.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高精度仪 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 (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

初中物理知识点填空题(人教版)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长度的主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米.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 3.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s),它的常用单位有 , 1.2 机械运动 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 的物体)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 3.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速度不变) 4.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 。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 。1米/秒= 千米/小时 5.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 除以 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 。 9.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 和 。 1.3 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而产生。 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传播。 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来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声音在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 121== 4. 乐音的三个特征: 、 、 。(1)音调:是指声音的 ,它与发声体的 ` 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 ,跟发声体的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不同 5. 人们用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减弱;(2)在 中减弱;(3)在 处减弱。 2.1、2.2 光的色散 光的传播 1.光源:自身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色散:将光分解成红、 、黄、绿、蓝、 、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光的三原色: 、 、 ;颜料的三原色: 、 、 。 3.红外线主要特点:热效应,应用:取暖、摇控、探测、夜视等。紫外线主要特点: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灭菌、验钞等,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健康,过量照射紫外线有害于身体健康,要进行防护。 4.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中是沿 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日食、月食,属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 5.光在 传播速度最大,是 m/s ,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 m/s 。 5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 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6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 角等于 角。(注:光路是 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 。 7.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 (2)像到镜面的距离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平面镜成的是 。平面镜应用:(1) (2)改变 。 2.3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 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折射光路也是 ) 光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从初中进入高中以后,就会慢慢觉得物理公式比以前更难学习了,其实学透物理公式并不是难的事情,以下是我整理的物理公式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作为参考借鉴。 基本符号 Δ代表'变化的 t代表'时间等,依情况定,你应该知道' T代表'时间' a代表'加速度' v。代表'初速度' v代表'末速度' x代表'位移' k代表'进度系数' 注意,写在字母前面的数字代表几倍的量,写在字母后面的数字代表几次方. 运动学公式 v=v。+at无需x时 v2=2ax+v。2无需t时 x=v。+0.5at2无需v时 x=((v。+v)/2)t无需a时 x=vt-0.5at2无需v。时 一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匀加速)=(v。+v)/2

一段时间的中间位移速度(匀加速)=根号下((v。2+v2)/2) 重力加速度的相关公式,只要把v。当成0就可以了.g一般取10 相互作用力公式 F=kx 两个弹簧串联,进度系数为两个弹簧进度系数的倒数相加的倒数 两个弹簧并联,进度系数连个弹簧进度系数的和 运动学: 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v=v(初速度)+at ②x=v(初速度)t+?at平方=v+v(初速度)/2×t ③v的平方-v(初速度)的平方=2ax ④x(末位置)-x(初位置)=a×t的平方 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套前面的公式,初速度为0 重力:G=mg(重力加速度)弹力:F=kx摩擦力:F=μF(正压力)引申: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小于等于物体的最大静摩擦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 公式总结: 欧姆定律: 电功: 电功率:

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1+P2,也可以跟据P=UI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U R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但此 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 t 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 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 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错误!、P =错误!、P = UI、Q= I2Rt。其他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2)I= 错误!(5)U = IR (6)R=U I (7)R =\F(U2,P) (12)P =错误!(13)P= I2R(14) W =Pt(1 7) Q =I2Rt这八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初中物理电学详细知识点 一电荷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1.①电荷只________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正电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负电荷。②同种电荷互相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③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 ____④电荷的多少称为________。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等是常见的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__是常见半导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填空题

第七章力 7.1力(F) 1、定义:力是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4)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是、、、。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 (N)。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是 N。 4、力的三要素:力的、、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 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如、、 ) 3、产生条件:发生。 4、实验室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和,不能超过它的。(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 C、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 D、视线要与刻度面。 7.3重力 1、定义: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表示。 2、重力的大小: ①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 ②计算公式:其中g是,g=。 g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③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 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3、施力物体:。 4、重力方向:。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桌面是否。 5、作用点:(质地的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6、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课堂笔记)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 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 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 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知识点及练习题

(一)功 1)概念: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 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a)一是要有力的作用 b)二是物体沿着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注意力作用 的阶段性) 3)三种情况对物体没有做功(适当加点分解原理)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动 b)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 动距离的方向跟这个力的方向垂直。如手提水桶在 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 c)物体通过了距离,但在物体通过距离的方向上没有 力的作用 4)功的计算和单位: a)计算:在物理学中,把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 离的乘积叫做功。功用W表示 W=FS(其中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 b)单位:焦耳符号:J 5)功的原理 a)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 时直接对物体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b)在使用机械做功时,由于机械有重力,机械之间存 在摩擦,所以人们要克服重力和摩擦做功。 c)在理想的情况下,即不考虑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 的情况下,人们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 时直接用手做的功。 d)既然使用机械不省功,为什么还要使用机械? ①这是由于使用的机械有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有 的可以省力、有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有的可以省距离、有的还可以改变做功的快慢 ②运用功的原理可以推导出使用斜面的省力公式 为:F=hG/s 直接用手做功:W1=Gh 使用斜面做功:W2=Fs 根据功的原理:W2=W1,则F= hG/s (二)机械效率 1)相关概念: a)有用功: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 b)额外功:利用机械做功时,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 外功。它是由于摩擦、机械自重等原因而不得不做的功。 c)总功:人在利用机械达到目的过程中实际做的功叫做总功。 W总=W有用+W额外 2)怎样区分总功和有用功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 一、比热容:定义公式:c= t m Q ? 1、公式中各量及其单位 (1)Q ——热量——J (2)m ——质量——kg (3)Δt ——升高的温度(末温t —初温t o )——o C (“升高到”指末温,“升高了”就是指升高的温度) (4)c ——比热容——J/(kg.o C ) 二、热量的计算公式: (一)Q=cm Δt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 物质的比热容 、 物体的质量 、 升高或降低的温度 都有关) 【Q 吸=cm(t-t 0);Q 放=cm(t 0-t)】 1.各量及其单位: (1)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J (2)c ——比热容——J/(kg.O C ) (3)m ——质量——kg (4)Δt ——变化温度——O C A .对于吸热来说,Δt 是指升高的温度,Δt=t —t 0;对于放热来说,Δt 是指降低的温度,Δt=t 0—t B.“升高多少℃”“ 升高了多少℃” “降低多少℃”“ 降低了多少℃”是指Δt ;“升高到多少℃” “降低到多少℃”是指末温t 2.各量的关系:(1)在Q 和c 一定时,Δt 与m 成 反 比(2)在Q 和m 一定时,Δt 与C 成 反 比; (3)在Q 和Δt 一定时,m 与c 成 反 比;(4)在c 和m 一定时,Q 与Δt 成 正 比;(5) 在c 和Δt 一定时,Q 与m 成 正 比;(6) 在m 和Δt 一定时,Q 与c 成 正 比。 (二)、变形公式:(1)Δt=cm Q (求变化温度) (2)m=t c Q ?(求质量) (3)c=t m Q ?(求比热) 三、燃料燃烧放热公式: 1、固体、液体燃料:Q 放=qm (1)各量及其单位:Q 放——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J q ——热值——J/kg m ——质量——kg (2)各量的关系:在q 一定时,Q 放与m 成正比;在m 一定时,Q 放与q 成正比;在Q 放一定时,m 与q 成反比 (3)变形式:q=m Q 放 (已知质量和放热,求热值);q Q 放=m (已知热值和放热,求质量) 2、气体燃料:Q 放=qv (1)各量及其单位:Q 放——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J q ——热值——J/m 3 V ——体积——m 3 (2)各量的关系:在q 一定时,Q 放与V 成正比;在V 一定时,Q 放与q 成正比;在Q 放一定时,V 与q 成反比 (3)变形式:q=V Q 放 (已知体积和放热,求热值);q Q 放=V (已知热值和放热,求体积) 四、效率问题 效率——有用能量与总能量之比 (一)、锅炉的效率 1、定义:锅炉热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那部分(被加热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之比。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清单填空重点100题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归纳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而产生。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米/秒。声音在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快。 4.利用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声源与听者的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处减弱;(2)在中减弱;(3)在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 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测量的工具是 ,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每一小格是℃。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而非晶体没有。 10.(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填空题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总(填空)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3m;1m=10dm;1dm=10cm; 1cm=10mm;1mm= μm;1μm= 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选、放、看、读、记、算。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④“读”要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单位。⑥“算”多次测量取值。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 (2)时间的测量工具:、时钟等。 (3)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 3.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误差不是错误,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 (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专题复习解析(含答案)

热和能专题复习(一) 扩散、分子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多考简单填空或单选题目,重要度1) 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 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 应(选填“A”或“B”)瓶.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 A.物质的温度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 固态物质分子间排列比液态和气态分子间排列要紧密得多,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更(填“强”或“弱”),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形状。 王安石在一首诗《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诗句.诗人根据远处飘来的淡淡的梅花香味判断出“是梅而非雪”,而他从远处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间存在间隙来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将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 C.一根细铁丝很难被拉断 D.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内能及其改变(多考单选和多选,概念模糊个别选项会比较困难,难度中等,重要度1)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 在下列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变热 B.电炉丝通电后变热 C.晒太阳感到暖和 D.一壶水在煤气炉上加热,温度升高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填空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填空 虎踞中学:李二桃 十三、内能 1、分子热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1)扩散的快慢与有关。(2)扩散现象的特点:扩散现象的主体是:;扩散的过程是,无需外力;扩散的结果是的。(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 都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又有,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 4、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物体的、、体积、状态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5、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与。 (1)做功: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 6、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7、热量 (1)概念:物体通过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 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物理中,热量以及功、能量的国际主单位都是(J)。 7、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符号表示。 (2)、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符号是。 (3)、水的比热容是。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是J。 (4)、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也 不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 (2)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3)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如水变成冰。 (4)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8、热量的计算:Q=。式中,Δt叫做温度的变化量。 十四内能的利用 1、热机的工作原理:将燃料的能通过燃烧转化为能,又通过做功,把能转化为能。 2、(1)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冲程、冲程、冲程、冲程。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次功,曲轴转周,飞轮转圈,活塞往返次。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这时机械能转化为能。

高考状元必备笔记_高一物理:知识点理解记忆口诀

高一物理知识点理解记忆口诀 其他学科 2011-07-04 14:24 高一物理知识点理解记忆口诀 力 力是物间互作用,受力施力成对生, 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共决定, 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图示求细心. 重力弹力摩擦力,性质记分明. 重心 决定重心两因素,几何形状和分布, 二力平衡来应用,两次悬挂可得出. 分布均匀形状定,对称图形即中心, 心在物外不稀奇,分布变化位更新. 弹力 恢复形变生弹力,必要条件是接触, 大小胡克定律定,方向要看咋恢复, 与面接触垂直面,绳子拉力沿绳走. 摩擦力 摩擦力,有两种,三具备,才产生,

接触挤压和粗糙,相对运动和“想动”, 想动没动静摩擦,相对运动冠“滑动”. 方向总跟相对反,常用假设来判定. 静摩擦是被动力,欲求大小用平衡. 滑动摩擦有公式,压力和μ来相乘, μ与面积没关系,压力并非恒物重. 注f滑 = μF N. 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很重要,施力物体须找到, 先重力,再接触,其它外力莫丢掉. 力的合成 两力求合成,平行四边形, 大小和方向,均可做图定. 分力大小一定时,合力随角来取值, 最大和值最小差,角度减小值增加. 力是矢量有特点,分力可比合力大. 力的分解 力分解,逆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 理论可能无数种,依据效果来确定, 首先体会两效果,再作平行四边形.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实验来验证, 两拉橡皮条,效果要相同, 三力记录全,作图来验证. 两只弹簧秤,型号要相同, 拉力和木板,要求是平行. 夹角宜稍小,力太小不行, 标度稍小好,铅笔细更精. 加速度 速度变化快和慢,加速度大小来体现, a大速度变化快,a小速度变化慢. 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能分解,能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 物体直线运动中,a的正负要分清, 初速方向定为正,反向为负同向正, a为负,是减速,a为正时速度增. 追击 两物同向来追击,追上相遇等位移, 速度相等关键点,距离最远或最近, 草图图象方法好,审题分析求严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