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滨城区小学英语第二期学习简报

滨城区小学英语第二期学习简报

2015年滨州市滨城区小学英语远程研修

主编:童梅李淑霞孙会莲

组员:张会青李青青张玉翠王新静伊霞

崔玉芬张丽兰蔺乐乐马艳李海霞

※学习导航※

问题聚焦 学习点拨

异地风采 作业欣赏

话题讨论 温馨提示

问题聚焦

分散研修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发现以下突出问题,望各位小伙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观课评价表以及观课报告什么时提交?

根据区小学英语分散研修计划我们第一次提交观课评价表的时间应该是8月18日前,但由于平台问题,期间关闭了很长一段时间,为我们的分散研修带来了很大难度,鉴于此,我们不得不再次统一部署:9月10日6点之前,请大家提交六次观课评课表以及观课报告(也就是作业)。9月7号上午8:20——9:50为网上集中教研时间,请老师们早调好课,以便于集中安排。在这里,肯定各个研修组的组长在组内做好强调,因为我们的研修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市。切记!如果经过三令五申之后还有学员置若罔闻,不按时完成研修作业,我们将会公布未完成作业的教师姓名和单位,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2.观课评课满分项还需要写扣分理由吗?

很多学员有这样的疑问,如果评价表中的某一项是满分,还需要写扣分理由吗?我认为如果你经过反复的推敲后,觉得该老师的这一项确实做得非常好的话,你可以打满分,该项打了满分后,可以不写扣分理由了。

3.观课评价表怎样写才能接近离散度?

首先有老师对离散度这个名词感到困惑,离散度指的是学员对这节课的评分的一个平均值,如果你的评价分数偏离了这节课的离散度,那么就会影响到你的研修成绩,因此,老师们一定要慎重打分,而且要认真对待,不能随意打个分数就可以了,你要对这个分数负责。那么怎样才能不偏离这个离散度呢?我认为:

(1)观课要全面。通过观看部分亲人提交的观课评价表,发现有学员只观课课堂实录,而没有浏览其他相关资源,建议老师

们一定要全部观看完毕之后,再做评价,这样会更有助你全

面的评价这节课。

(2)观课评价表要多角度,有针对性和侧重点。通过观看部分学员的作业,尤其是综述部分,发现有学员的评价流于形式,

泛泛而论,评价仅仅停留在教师素质上,缺乏针对性和侧重点。那这样你的评价就比较危险了。那么如何来写观课评价综述部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出发:一是评教学思想:看能否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观点是否正确;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育标准,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二是评教材处理:横向拓展,纵向深入。对教材等相关资料能否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有宽度、有深度,即知识面要宽,理解要深。三是评教法运用:看教师是否1.有亲和度:师生亲密,相互尊重,讨论互动有意义。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一种希望和爱心,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朋友式,教态要亲切、庄重、自然、不矫揉造作,不夸张,贴近学生的认可形象。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晰、幽默、有序、有效。2.有节奏: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的情感放松,对课堂的教学活动组织和开展有一种激情,形式灵活。有丰富的现场技巧,体现学生探究过程。给学生的是一个文件夹,而不只是文件。3.能及时给学生学习进步的反馈,鼓励学生,帮助特殊群体的学生,使他们每个人一有阳光就灿烂,一遇雨露就发芽,让学生达到最大的实惠。四是评学法指导:全程、全身心参与,学习是将知识变成技能的过程。每个学生就是一个有个性的小世界,教师要很好地驾驭课堂教学,课堂上各种教学因素是多变的,能针对每个学生处理好突发事件,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时常进行指导,形成习惯。五是评教学过程:精讲精练内容,不在多而在做明白,不做无意义的重复,给学生有自由的空间,有良好的教学秩序,有运行正常的设备,有实用的教学工具。能抓住知识主线,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讲有练,组织严密。能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计划,能在具有变化因素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六是评教学效果:有恰当的练习运用,给学生提供有用的帮助。每个学生都知道正确答案,完美无缺,那还用教吗?有缺失,有待完善,才叫真实。板书设计要工整,布局合理,脉络清晰,给人一种简洁的美。教学手段,教具运用,要恰当、规范、高效,具有实效性。总之,对观课评价,不能以偏概全,要有侧重,要有个性评价,这样才会不会偏离离散度啊!

学习点拨

通过和组内的部分学员沟通以及观看部分学员的观课评课表,发现对如何评课比较迷茫,有的也是泛泛而论,抓不住评课的关键点。鉴于此,让我们再学习一下LICC观课模式:

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

崔允漷

[摘要]传统的听评课存在听课无合作、评课无依据、听评课无研究的症状,体现

了专业性的丧失。课堂观察LICC范式从当前作为一种课堂研究的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出

发,坚持科学实用主义,通过对课堂的解构,倡导教师组建不同的合作体,采用类似科学观察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该范式在丰富课堂知识、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在可靠性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关键词]听评课;课堂观察;课堂研究范式

[作者简介]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上海200062)

课堂研究由来已久,历史上也出现过多种类型,如记录式、回忆式、测量式、描述式、解释式等。然而,从研究范式的角度来看,在“常规科学”时期占主流地位的、能提取出范式的要素的课堂研究类型似乎不太清楚。本文试图陈述一种新出现的课堂研究范式,旨在推进人们对学校教育主阵地——课堂作进一步的关注与研究。

一、从传统听评课到课堂观察:专业化的需求

听评课始于何时?笔者尚未考证。但毫无疑问,听评课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师一项重要的专业业务活动。据笔者不完全调查,一般来说,我国学校规定教师一学期的听课节数在10~20 节之间。“最牛”的一所学校规定,每个教师一学期必须听38 节课,并递交听课笔记以备检查。然而,可参照的日本、新加坡的学校在这方面都没有给教师作如此硬性的规定。

日本学校一学年有三个学期,小学一般每月教师参加听评课1~2 次,4 月份、9 月份、1 月份,由于刚开学或学期结束,学校一般不开展听评课,所以按学年算的话,一学年大概有7~8 次。初中只有热心课例研究的学校,教师才会做到一个月参加听评课一次,一般的学校就很难说。高中几乎没有听评课活动。

新加坡学校没有明确规定每学期的听评课节数,只有如下两条规定与之有关:(1)教师每年需参加100 小时的专业发展活动,主要形式有:阅读与教学相关或其他专业领域的书籍;上培训课、参加研讨会、讲座等;教师之间听课、观课与议课;进行教研活动,如行动研究。(2)学校安排相同科目、

相同年级的教师每周有一小时是大家共同的空节,可用来共同议课、备课。

如果听课节数不能说明多少问题的话,那么,教师是如何开展听评课这项专业活动的?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所从事的活动是否具有专业性?这可能是我们更需要探讨的问题。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参与同伴间的听评课,所花时间较多,所获效果有限。究其原因,是专业化程度不高。这主要体现为“三无”:听课,无合作的任务,无明确的

*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评估的理论和技术研究”(项目编号:7964102A)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工;评课,无证据的推论,基于假设的话语居多;听评课,无研究的实践,应付任务式的居多。[1]鉴于听评课活动中存在的上述“去专业”现象,我们是否需要用一种专业的思维来思考教师同伴间的听评课,以改善教师日常的专业活动呢?

笔者所参与的团队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教师同伴合作研究课堂的听评课模式——课堂观察LICC 范式。[2]我们的假设及基本观点是:课堂教学是一种专业实践,因此,我们需要“从简单思维走向复杂思维”,摒弃简单化的理论思维即分解思维,用复杂的实践思维来审视听评课活动;课与人(教师与学生)是二合一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人”的课,因此,我们需要“从对立思维走向理解思维”,摒弃那种所谓的“自我本位即假如我来上……”“就课论课不涉及人”的思维,用理解、体谅、多元、支持的态度来对待他人的课;听评课是教师同伴合作实践的重要活动之一,因此,我们需要“从业余的思维走向专业的思维”,摒弃那种“无需知识基础”、“谁都可以听评课”、“随意点评”的做法,倡导那种理解课堂、重在合作、关注学习、基于证据的听评课。

二、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新的课堂研究范式

“范式”这一术语的广泛传播以及人们对此的普遍认同,不仅源于库恩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对“范式”概念的提出,更是源于“范式”一词对于科学革命结构变更的经典诠释。库恩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以及科学家如何通过自己的研究促进这种增长,这些研究领域里司空见惯的事情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有科学发展模式的。这种模式就是:前范式科学——常规科学——革命科学——新常规科学,表征每一阶段的核心就是“范式”,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阶段必须要经历一种“格式塔”的转换。[3]尽管库恩的本意在于用“范式”一词来解释科学革命的结构,并提出了科学革命结构的间断模式,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以范式的转换为标志,“但他赋予了‘范式’一词以元理论判据意义上的内涵,从而使‘范式’一词成为一种广泛适用的划界术语”。[4]

那么,到底什么是范式呢?或者说范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英国学者玛斯特曼将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所使用的至少21 种范式的涵义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形而上学范式或者元范式、社会学范式、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5]鉴于这一术语的多义性,库恩于1987 年撰写了《再论范式》一文,将“范式”的涵义诠释为科学共同体在专业领域所达成的共识。如果从库恩坚持常规科学的中心地位这一立场出发,进行哲学上的推论,就可以得出:范式就是指某一科学共同体采用基本一致的思考方法来研究同一领域的特定问题。[6]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范式”所指涉的三大核心要素:共同体是科学范式形成的最基本的实体要素,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无形的,只要拥有共同的信念;问题域是研究信念的寄托和载体,亦是科学范式得以形成的保障;解题方法或思考方法是共同体对话的基础,也是产生可比性的科学成就的前提条件。我们按照这三个要素来分解课堂观察LICC 范式。

(一)教师课堂观察合作体

教师的专业事务可以分两大类:一是个人实践,二是合作实践。课堂观察不是教师个体的业务活动,而是一个合作体的专业实践。课堂观察主要不是教师的自我观察,也不是教师个体随意去“观”别的教师的课,而是指有组织、有准备、有程序的专业活动,关键在于什么样的团队或小组才是合作体。据笔者研究发现,一个合作体必须至少拥有四个元素:有主体的意愿、可分解的任务、有共享的规则、有互惠的效益。[7]尽管库恩在描述科学共同体时非常强调“共同的信念”,但笔者以为,在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主体的意愿”可能更通俗、更容易接受。不仅如此,笔者还在合作的技术与可持续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样的合作体就不像库恩的共同体“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而是强调任务驱动的、持续合作的研究团队。它可以是正式建制的组织,如备课组、教研组等,也可以是自愿组合的组织。

(二)问题域:课堂教学的解构

课堂观察,言下之意,就是观察课堂。然而,课堂是什么?是教师的教吗?为什么我们的听评课习惯都是“听评”教师的行为呢?笔者从实践中演绎出课堂的四个要素(见下图):学生学习(Learning)、教师教学(Instruction)、课程性质(Curriculum)和课堂文化(Culture),课堂观察LICC 范式的命名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其中学生学习是课堂的核心,另外三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图中的箭头表明各要素间的关系。出于观察的需要,遵循理论的逻辑,将每个要素分解成5 个视角,再将每个视角分解成3~5 个可供选择的观察点,这样,就形成了“4 要素20 视角68 观察点”(见表1),这为我们理解课堂、确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任务提供了一张清晰的认知地图和实用的研究框架。[8]

要素视角观察点举例

生学习(L)(1)准备

(2)倾听(3)

互动

(4)自主

(5)达成

以达成”视角为例,有三个观察点: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

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教师教学(I)(1)环节(2)

呈示

(3)对话(4)

指导

(5)机智

以环节”视角为例,有三个观察点:

·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课程性质(C)(1)目标(2)

内容(3)实施

(4)评价(5)

资源

以内容”视角为例,有四个观察点:

·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

是否合理?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

的需求?

课堂文(1)思考

(2)民主(3)

以民主”视角为例,有三个观察点: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

化(C)创新

(4)关爱

(5)特质

是怎么样的?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

课堂气氛怎样?

·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

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按照库恩的说法,范式的科学成就旨在为科学共同体的继续研究“开拓广阔的天地,提供各种各样的问题”。[9]上述68 个观察点并不是要求每堂课都需要观察68 个点,它只是说明课堂是非常复杂的,充满着丰富的信息。我们通过解构课堂,一是为观察者开展课堂观察提供知识基础或问题基础;二是让观察者认识到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课堂观察需要“合而作之”,正如医生碰到个人解决不了的病情就需要会诊一样。

(三)解题方式:课堂观察的程序

在明确了主体层面的“合作体”和内容层面的“问题域”后,范式的最后一个要素就是“解题方式”了。在库恩看来,运用这一层面上的范式能使常规科学解决疑难的活动得以完成,所以,范式可以“提供概念上和实验上的工具”。[10]

一个范式,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研究方式、方法、工具来解决疑难的科学问题;作为听评课的新型范式,一项专业的研究活动,课堂观察同样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在研究方法层面有两层意思。其一,课堂观察遵循可观察、可记录的原则,通过解构课堂,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其二,课堂观察的有效实施,需要借助于三个阶段的持续活动——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课前会议主要是让上课教师陈述内容主题、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学习结果检测等,以便观察者确定有针对性的观察点。课中观察主要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任务开发课堂观察工具,以便自己收集更可靠的证据,并根据课堂观察工具,选择观察位置、观察角度进入实地观察,收集那些可以作为关键性证据的课堂实录,或记下自己的思考。课后会议阶段主要关注定量或定性分析、有效学习的证据、资源利用的适宜性、预设与生成以及上课教师的自我反思等;最后,围绕课前会议确立的观察点,提出指向教学改进的、针对此情此境此教师的建议和对策。

三、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贡献与局限

如果从范式的视角去审视传统的听评课,那么它大概可以归为前范式时期,因为范式的要素没有清晰地表现出来。课堂观察LICC 范式生长于传统的听评课,日前已在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教师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有用的课堂研究范式。那么,它的贡献到底在哪里?它给课堂研究领域带来什么样的进步呢?

(一)课堂研究的范式

课堂一直是人们关注或研究的领域,课堂研究已经出现过许多范式,每种范式都在坚持自身的信念,创造或丰富关于课堂的知识。就目前而言,在课堂研究领域比较活跃的范式大概有如下四类。从范式的三要素来看,每种范式在信念、问题域与解题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分歧,但这在社会科学领域也是常见的。(见表2)

类型共同体信念问题域解题方法

叙事/ 描述范式教师个体或专

家个体;解释

主义

课堂事件

用故事的方式叙述描述有意义的事件

话语/ 解释范式专家个体或共

同体;解释主

课堂话语通过对课堂话语

的分析与阐释揭示话语背后的

意义

观察/ 评论范式教师共同体;

科学实用主义

从多个视角

观察课堂中

可观察、可记

录的现象

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描述或解释课堂问

题的解决通过评议反馈行为改进的建

议。

技术/ 分析范式专家个体或共

同体;科学实

证主义

根据录像分

析课堂语言

与行为

通过语言、行为编码的分析,揭示课堂

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课堂观察LICC 范式隶属观察/评论范式,它坚持科学实用主义,强调教师间的合作,倡导基于证据的研究,推崇评论中的对话与分享,指向教与学行为的改进,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改善与教师专业的发展。正因为它具有这样的特性,所以它能够在课堂研究范式中占有一席之地。(二)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贡献

在库恩等人看来,在自然科学领域,范式的贡献在于促进知识的增长。如果我们在社会科学领域讨论范式,那么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应关注参与者——人的发展。依此看来,课堂观察LICC 范式,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贡献。

1. 丰富了有关课堂的知识

LICC 范式的成就之一是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与“课堂文化”4个要素。其中“学生学习”占据中心地位,其他3个要素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每个要素被分解成5 个视角,每个视角又被分解成3~5 个可供

选择的观察点,这样就形成了“4 要素20 视角68观察点”。这种对课堂的解构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课堂的认识,也为开展课堂观察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基础。

2. 提供了一套程序与技术

LICC 范式规定了课堂观察的程序,即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保证了研究的针对性与延续性,克服了传统听评课的随意、零散、肤浅等问题。同时,还提供了观察点确定、观察与记录工具的开发、数据处理与推论、课例编制等技术,体现了教师研究的专业性。3. 改善了学生的课堂学习

LICC 范式的专业性标志就在于,课堂观察的对象主要不是教师教学而是学生学习,所有的观察点都是为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而设计的。因此课堂观察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生。五年多的实践证明,课堂观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创造了更适宜的环境,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使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4.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浙江余杭高级中学生物教研组为例,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 岁的9 人教研组,通过4 年来的课堂观察,在教研系统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该组获奖论文有39 篇,其中,省、市级一等奖6 篇;发表论文18 篇,其中核心期刊14 篇;出现了人人有奖、人人发表论文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开展课堂观察把写论文的方式改变了:从坐而论道“写”论文变

成了起而行之“做”论文。

(三)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局限性

任何研究范式既是历史的,也是过程的。毫无疑问,课堂观察LICC 范式在课堂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它也存在不能回避的问题。就科学共同体而言,LICC 范式主要倡导的是教师同伴间的合作,旨在将教师的日常工作赋予研究品质,或者说“将教师带入研究状态”。因此,共同体的成员参与研究的目的是出于“实用”,即解决大家所遇到的现实问题,

而不是通过规范的研究产生新的理论,如此看来,这种知识很可能是个人的、本土的、零散的,而不是公认的、普适的、系统的。就问题域而言,该范式强调的是实践的、现场的、具体的问题,而不是理论的、普遍的、抽象的问题。就解题方法而言,没有现成统一的工具或方法,证据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或使用工具的人,这样的证据也有可能是不够严密的,因此其可靠性也是一个问题。

(四)期待新范式的出现

在库恩看来,自然科学研究的变革遵循一定的科学发展模式:前范式科学——常规科学——革命科学——新常规科学,表征每一阶段的核心就是“范式”,阶段间的更替必须要经历范式的“格式塔”转换。当某一科学范式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确定其统治地位时,它必然通过一种运行机制来维护这种范式的尊严与权威,这就决定了范式的排他性、保守性以及僵化、专制的特征。同时,自然科学亦会在一定时期内以其为特征,这个科学范式从而确定了该研究领域的常规科学。库恩的范式理论,宏观而清晰地揭示了自然科学革命的结构,但却不完全适用于解释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范式。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成

为常规科学后的霸权专断和独领风骚,“对于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学来说,相抗衡的范式共存可能是一种自然的和相当成熟的标志。”[11]课堂观察LICC 范式作为课堂研究的一种取向、视角、方法、逻辑,无疑只是该研究领域内的一种范式,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新范式出现。其一,课堂至今仍然是一个“黑箱”,充满着未知和神奇,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共存视角出发,需要有不断的“另一种”共同体或信念的出现,用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社会科学的危险或许就在于因单个研究范式而造成对新问题反应的迟钝,以及对该研究领域知识的垄断,从而使得某一科学共同体走进‘趋同情结’的误区。”[12]其二,崇尚“由外而内”、理智、技术取向的课堂观察LICC 范式所固有的局限性,使其无法面对课堂的温情、心灵深处、背后的意义甚至真正的实在,我们真诚地期待

着新的范式的出现。

参考文献:

[1][8]崔允漷.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 范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3).

[2]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3.

[4]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3. [5]玛斯特曼. 范式的本质[A]. 拉卡托斯,马斯格雷夫. 批判与知识的增长[C].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73—115.

[6][11][12]崔允漷.范式与教学研究[J]. 北京:课程·教材·教法,1996,(8). [7]崔允漷,郑东辉.论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J]. 教育研究,2008,(6).

[9][10]Kuhn,T.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10、37.

On the Paradigm of LICC: A New Way of Profession Classroom Observation

Cui Yunhuo

Abstract: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room observation can be listed as listening without cooperation, commenting without evidence and research,which reflect the loss of professionalism. Based on the practical study for more

than four years , we have built up a new professional LICC paradigm of observing class which aim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teaching. The paradigm is to resolve the current issues and to use scientific observation methods by adhering to the scientific pragmatism. LICC deconstructs the class and advocates teachers to

establish different cooperation groups,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problems. This paradigm is good at enriching the knowledge base of classroom, 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and promoting teacher development, yet still has limitations on its reliability.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room observation,classroom observation,paradigm of class study

Author:Cui Yunhuo, professor of Institute of the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大家看了以后,是不是对评课观课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呢?那就拿起手中的笔试试看吧!

异地风采

亲爱的小伙伴们: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的研修是否可以步入正规了呢?作为大家的指导教师我们感到有些汗颜,因为我们的研修进度远远落后于其让地市,亲们,快看看啊!

青岛部分学员的作业情况

截止到现在仅市南区完成作业1448份,啊啊啊!!!

截止到现在各地市研修组的研课报告共完成11份,啊啊啊!!!

让我们迎头追赶吧!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异地的风采吧!

2015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观评课研修组

研课报告

市县(区):山东省泰安肥城

研修组名称肥城市龙山小学凤山校区小学英语研修组

研修组长姓名赵萍研修组长所在单位肥城市龙山小学凤山校区

课例名称Unit1A let's spell执教教师姓名、单位赵萍肥城市龙山小学

凤山校区

课例地址2015年小学教师全员

远程研修

观课评课

Unit1A let's spell_英语

_小学_赵萍

3709830015.mp4

学段、学科小学三年级英语研课时间、地点肥城市龙山小学凤山校区

研修组成员名单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是否参加研讨

1 尹燕孔肥城市龙山小学凤山校区是

2 赵丰华肥城市龙山小学凤山校区是

3 赵萍肥城市龙山小学凤山校区是

4 武文国肥城市龙山小学凤山校区是

1.未参加研课教师情况说明:

(研课报告内容包括:1.集体研讨的流程;2.对课例的分析评价,要结合课例按照评价标准逐一分析其主要优点、存在的问题;3.要对课例做出综合评价;4.阐述集体讨论对本课例的修改建议。不少于1000字。)

1集体研讨的流程:

尹燕孔老师:

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过渡自然

本节课能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层层深入,各个环节比较流畅;通过听音学习拼读方法,然后小组活动尝试寻找含有字母a发音为/? /的单词;然后拼读出所给单词。循序渐进,由易入难,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

赵丰华老师:

导入简明, 层层推进

在上课开始时的热身环节,师生共唱英文歌曲,学生的热情得到了调动,为本课的教学做好情绪铺垫,同时进行了字母Aa发音的渗透。在规律发现环节,学生顺利地总结出了单词的发音规律,效果较好。在小组活动利用字母卡片组词操练后,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拼读卡片上的单词,超出了老师的预期效果。在我会读的环节,学生热情高涨,并能够准确地进行拼读,效果很好。

武文国老师:

方法灵活多样, 目的性强.作业的设计有梯度:既有本节课知识点的巩固,又有平时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

2.对课例的分析评价

2.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用欢快的字母歌把学生带入课堂当中,与字母亲密接触。学生对音乐也非常感兴趣,这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2.2运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用多媒体展示课件,重难点突出,特别是多媒体中的声音跟图片展示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当中。多媒体当中游戏环节的设置不仅能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点非常好。而且这堂课结构非常得清晰,条理清楚。

2.3课堂轻松自如

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英语口语流利,给学生创造了良好说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英语语音,体验英语语音。

2.4需要探讨的地方:

小组评价机制的运用不成熟。

上课形式单一,整堂课放手给学生的时间少,如果能增加生生对话,小组活动,可以给少数性格内向羞涩的学生提供更多口语练习的机会。

3.要对课例做出综合评价

本节课关注了三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层层深入,各个环节比较流畅,层层递进。学生配合默契,师生关系融洽,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相信学生自己会学。教态亲切仪表端庄举止自然。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耐心。教师的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学生思维活跃,信息交流畅通;学生会学,课堂气氛好。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整堂课,能够做到“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小组合作找单词环节,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参与度广,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作业的设计有梯度。

4.阐述集体讨论对本课例的修改建议

1.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发音不够清晰;

2.个别环节的处理上,拖拉重复,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在听音拼读环节,可以让学生自行拼读,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

3. 学生对于Chant的吟唱不够准确。

4. 小组评价机制的运用不成熟。

看了上面的研修组的研课报告,研修组长们是否有所收获?

当然,我们提交的观课评价作业,也有做的很棒的,现在我来晒一晒我们的优秀作业吧!Unit 6 Lesson 3 I like green.

观评人:第四小学张会青

合计

91 分

评价指标?权重

?(分)

评分描述赋分

教学设计(10)

10

指标描述优课观测点

(课例资源

包)

优秀

(分)

良好(分)一般(分)差(分)

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

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观测、可

操作、可评价,体现三维目标整

体要求;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

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

向问题解决。

3.课标分析;

4.教材分析;

5.学情分析;

6.教学设计

9-10 7-8 5-6 0-4

9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教学内容的定位很到位,但是也可以拓展颜色词的学习,为后面的句型话题的运用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55)

10

指标描述优课观测点

(课例资源

包)

优秀

(分)

良好(分)一般(分)差(分)

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

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时间

布局合理。

1.课堂实录;

2.课件

9-10 7-8 5-6 0-4

9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重点环节时间容量也应该长一些,特别是颜色的喜好,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应仅限于老师的教,要和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颜色。

作业赏析

指标 ? (分)

评分描述 赋分

10

指标描述 优课观测点(课例资源包)

优秀(分)

良好(分) 一般(分) 差(分)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

1.课堂实录;

2.课件 9-10

7-8 5-6 0-4 9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老师组织形式有点拘谨,放不开,领着学生走,应该放手学生,变教学生为和学生交流,运用身边的颜色,交流喜好,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10

指标描述 优课观测点(课例资源包)

优秀(分)

良好(分) 一般(分) 差(分)

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

1.课堂实录;

2.课件

9-10

7-8 5-6 0-4 8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学生参与面稍微窄点,不能达到学用恰当地结合,只是跟着老师读说。

15

指标描述 优课观测点(课例资源包)

优秀(分)

良好(分) 一般(分) 差(分)

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应用

数字资源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

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

知识。

1.课堂实录;

2.课件

13-15

9-12 5-8 0-4 15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老师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完善辅助教学。

10

指标描述 优课观测点

(课例资源优秀良好(分) 一般(分) 差(分)

指标 ? (分)

评分描述 赋分

包) (分)

使用普通话,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激情和启迪性,教态亲切和蔼。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

有独到之处、有亮点。

1.课堂实录;

2.课件

9-10

7-8 5-6 0-4 9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老师英语素养很高,再在教学方法上放手大一些会更好。

教学

效果 (30) 10

指标描述 优课观测点(课例资源包)

优秀(分)

良好(分) 一般(分) 差(分)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1.课堂实录 9-10 7-8 5-6 0-4 9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教学的互动有点欠缺,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环节少。

10

指标描述 优课观测点

(课例资源

包) 优秀(分)

良好(分) 一般(分) 差(分) 完成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基本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各有收获。 7.评测练习;8.效果分析,

9.观评记录;

10.课后反思

9-10

7-8 5-6 0-4 9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个别的学生掌握情况体现不出来。

10 指标描述 优课观测点

(课例资源

包) 优秀(分)

良好(分) 一般(分) 差(分) 能推动学生在学科思维、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某一方面

1.课堂实录

9-10 7-8 5-6 0-4

指标?(分)

评分描述赋分

得到有效发展,加强学科知识

与生活联系,引导学生解决现

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9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身边物品颜色话题,就能成为本课谈论的话题,没有运用好。

技术规范(5)

5

指标描述优课观测点

(课例资源

包)

优秀

(分)

良好(分)一般(分)差(分)

晒课界面组织合理、信息完

整、语言规范;课件运行正常,

链接准确;视频拍摄内容完

整、画面清晰,声画同步。

1.课堂实录4-5 3 2 0-1

5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多媒体技术运用不错,晒课界面清晰,视频内容完整,课件很完善。

总体评价田老师整节课给我的感受,老师英语素养很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师生之间的交流很融洽,教学环节很流畅。 1、本课话题colours,老师围绕着这个话题,提出了自己预设具体明确的目标,学生跟随着老师话题的提出完成本课的学习,问题的提出What colour is it?来认知颜色,又提出what colour do you like?来谈论自己喜欢的颜色,问题具有梯度性。

2、文本的学习本课的重点环节,老师先出示问题,观看视频,再要求阅读短文,圈出单词,最后师生练读课文,学生在老师层层递进的预设环节中完成文本的学习,老师用听说小组调查,进行操练环节,学生学的很扎实。

3、最后拓展环节,颜色对对碰、颜色和性格,增加了英语课堂的趣味性。老师整堂课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也很积极,很有兴趣的完成他们这节课的学习。本课的不足,我觉得,学生的学总是跟着老师的教走,语言的学习只是在教与学,不是语言的交际运用,比如在what colour do you like?环节,就可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大胆放手交流。让英语的教学成为英语交际运用的主场地。我的建议,颜色词汇大量的输入,话题的操练加强,会使得本课更扎实有效。

合计91 分

鼓励一下张老师!

清怡小学王菁老师的观课评价做的也非常棒,快来看看吧!

pep六年级下Unit1 How tall are you?

清怡小学王箐

合计

84 分

评价指标?权重

?(分)

评分描述赋分

教学设计(10)

10

指标描述优课观测点

(课例资源

包)

优秀

(分)

良好(分)一般(分)差(分)

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

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观测、可

操作、可评价,体现三维目标整

体要求;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

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

向问题解决。

3.课标分析;

4.教材分析;

5.学情分析;

6.教学设计

9-10 7-8 5-6 0-4

8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1. 三维目标仅仅涉及本次课中针对文本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是不是也应该体现利用本课学习到的阅读方法运用类似文章中,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2. 让学生阅读,小组讨论难点,教师再加以补充,比教师直接先讲出来会更好。

3. 设计情景时,虽然提到The sun goes up every day. 再次基础上可以练习When the sun goes up, the shadow becomes ___

教学过程(55)

10

指标描述优课观测点

(课例资源

包)

优秀

(分)

良好(分)一般(分)差(分)

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

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时间

布局合理。

1.课堂实录;

2.课件

9-10 7-8 5-6 0-4

9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多媒体的限制,使得教师局限于某一位置,对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

10

指标描述优课观测点

(课例资源

优秀

(分)

良好(分)一般(分)差(分)

指标 ? (分)

评分描述 赋分

包)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

1.课堂实录;

2.课件 9-10

7-8 5-6 0-4

8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1.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做得欠妥,老师应该适当地放手, 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有较多的时间自主学习。

2.在本节课中实质性评价不足,尽管学生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但一定的实质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认可

10 指标描述 优课观测点(课例资源包)

优秀(分)

良好(分) 一般(分) 差(分)

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

1.课堂实录;

2.课件

9-10

7-8 5-6 0-4 8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在突出学生主体性方面做得不够,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跟读跟说时间较多,有的学生较被动学习。在根据提示复述故事时,可以通过减少提示语,让学生来复述,随着难度的增加,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得以发挥。

15

指标描述 优课观测点(课例资源包)

优秀(分)

良好(分) 一般(分) 差(分)

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应用

数字资源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

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

知识。

1.课堂实录;

2.课件

13-15

9-12 5-8 0-4 13分

简述扣分理由(0~200字):

在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评价方面欠缺, 本课中教师习惯用口头对学生的评价,但具体的或实质性的评价几乎没有。

1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