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AP FICO基本概念

SAP FICO基本概念

SAP FICO基本概念
SAP FICO基本概念

SAP FICO基本概念

说到SAP,人们通常首先会提到的就是FICO模块。因为,一个企业在实施SAP系统时,可以根据企业的性质和需求不上销售模块或者生产模块等,但几乎所有实施SAP的企业都必须上FICO模块,可以说FICO是SAP最核心的组件。

FICO代表的是SAP的中的一个模块。

FI代表英文单词Finance财务会计的缩写

CO代表英文单词 Controlling管理会计的缩写

FI和CO其实是SAP财务会计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

FI,重点关注财务会计,即外部会计,关注的是按照一定的会计准则,组织账务,并出具满足财税等外部实体及人员要求的法定财务报表,通常比较标准。

CO,重点关注管理会计,即内部会计,通常比较灵活,出具的报表是为了满足内部管理机构及相关人员的需要。

SAP FICO有哪些概念呢?

1、集团(client)的概念:是SAP中的最高等级;每一个集团建立主数据库

2、公司:能够产生法定财务报表的组织单元;财务报表是在公司级别上建立合并的;一个公司可以包

含一个或者多个公司代码。

3、公司代码:一个必须的企业结构;一个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是一个能够进行会计核算的最小组织

单元。资产负载表和损益表是建立在公司代码级别上的。

4、业务范围:用于做内部报表、内部资产负载表和内部损益表的一个内部组织结构;有用于所有的公

司代码,必须在所有的公司代码中有相同的含义;根据业务范围,更新总帐余额。

5、信用控制范围:它是一个组织单元或责任范围,用来控制客户信用范围;公司代码可以派给一个也

只能是一个信用控制范围(可以是多对多关系。满足对一个公司代码下不同产品的信用控制);多个公司代码可以派给一个信用控制范围。

6、控制范围:它是用来定义公司的成本/管理会计行为的结构组织单元;公司代码只能分配给一个控

制范围;一个控制范围可以分配多个公司代码这允许跨公司成本分摊和报表。

7、经营组织:是获利能力分析中的核心组织要素,控制区域应转换为一个且仅一个经营组织,用于内

部管理分段报告。一个经营组织可可以包括多个成本控制范围。

8、主数据:是描述那些运用在会计,物料,供应商,客户等业务过程中的行为体;在一段时期内,信

息往往保持不变;每个主数据库具有单一的名字或数字编号。

与业务数据的差别:

主记录包含的数据可控制如何记帐和处理业务数据,主数据在系统中保存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而业务数据保存的时间较短。

业务数据是从R/3 中的正常业务处理获取的数据。为了提高系统的操作性能,可以周期性地将系统内的业务数据进行归档。

9、损益表:它包含一个留存收益的识别标记;在会计年度期末,损益科目结帐到留存收益表中。

10、会计科目表:会计科目表是R/3 中所有科目的汇总,所有的会计科目表必须至少具有一个定义的科目组。每个公司代码使用同一会计科目表中的科目进行日常业务的记帐。具有相同基本帐户要求的多个公司可以使用同一个会计科目表。会计科目表公司代码段主记录信息可从一个公司复制到另一个公司。

会计科目标的种类:运营会计科目表、国家会计科目表、集团会计科目表。

一次凭证过账即可获取所有三个科目表所需的数据。

(1)运营会计科目表:会计科目表公司代码段主记录可在公司之间复制,可以加快项目的实施进度,确保实施的准确度。每一个公司代码需要有且只能有一个运行会计科目表。

(2)国家会计科目表:由于很多会计报表是基于运营会计科目表中的科目号码运行得出的,这可能不能满足公司代码所在地国家法律法规对科目表的需求。该问题可通过将公司代码分配给一个国家特定会计科目表(备选会计科目表)来解决。要使用国家会计科目表,首先必须为每一个会计科目主记录中公司代码段部分的备选科目字段输入所对应的国家会计科目表中的科目号码。运行报表时,可以选择想要的会计科目表

注意:日常过帐处理是使用运营会计科目表中的科目号码

(3)集团会计科目表:集团会计科目表主要是用于集团公司下的公司代码由于使用了不同的运营会计科目表时,需要汇总得到集团报表而使用的一套会计科目表。要使用集团会计科目表,首先必须为每一个会计科目主记录中会计科目表段部分的集团科目字段输入所对应的集团会计科目表中的科目号码。运行报表时,可以选择想要的会计科目表。

11、总帐数据记录内容:公司代码信息;会计科目信息(总帐科目代码、总帐科目名称、会计种类:资产负债表和损溢表);科目组(它是为建立会计科目时控制字段状态;它能决定总帐的有效间隔期;在做总帐数据记录-配置数据前必须建立的项目组),控制公司代码。

12、总帐会计科目信息:总帐科目主记录包含2 个数据段:会计科目表段和公司代码段。

(1)会计科目表段包含如科目号和科目名称等的数据,它同时定义该科目是否是资产负债类科目或损益类科目。该控制信息用于科目余额结转程序,并确定如何处理科目余额。

会计科目表段所包含的数据是使用该科目表的所有公司代码所共有的数据。

因为一个会计科目表可以被多个公司代码使用,为了使不同的公司代码可控制它们独立的业务处理,有必要将某些数据包含在公司代码段中。

(2)公司代码段:

–会计币种

–税收范围

–会计科目的统驭科目

–未收款项管理:转帐到未清帐项管理科目的项目标识为未清或已清。这些科目类型的余额总等于未清项目的余额。统驭科目在子帐级别利用子帐未清项特征进行未清项管理。

–分录项排序

下列科目不应使用分录项显示:统驭科目;具有累积作用的科目和可被另一运用科目(例如存货科目)加以分析的科目;产出和投入的税收科目,这是因为只有与凭证有关的税务信息是必需的

–字段状态组:它是用于控制帐户中那些字段在总帐里出现的标识器-配置数据

(3)统驭科目:包括:客户、供应商、资产等;

统驭科目是用来将明细分类帐附加到总分类帐的一种G/L 科目。

统驭科目和明细分类帐在过帐业务时平行更新。

--行项目明细保持在明细分类帐中。

--汇总信息则保留在统驭科目中。

--统驭科目不能直接进行过帐。

13、文档规则:

在SAP中,交易行为是以凭证形式储存,每一笔交易触发产生至少一张凭证,每一张凭证被分配一个唯一的凭证编号。

凭证将一直作为完整单元保留在系统中,直至它产生结果为止。

如果业务交易无财务信息,虽产生其他凭证,但不会产生会计凭证。

14、会计凭证:

每张会计凭证包括一个凭证头和至少两个行项目。

抬头部分包含和管理与整个凭证有关的数据,例如凭证编号、记帐日期、公司代码、货币类型和凭证相关的文本。行项目构成了凭证细目。每个行项目会包含帐户、金额和其他相关记帐信息。

只有完整的凭证才可过帐,凭证的完整包括凭证抬头的完整以及凭证借贷方余额为零。

15、凭证类型

它是区分不同交易类型的方法并决定能够被过帐的会计形式。例如,可将所有的会计凭证按业务类型不同分成:总帐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客户发票、供应商发票等。

凭证类型决定凭证的编号范围:系统通过不同的凭证类型编号范围存储一种凭证类型的所有凭证。编号范围可以是外部定义也可以是内部定义。权限组可以运用凭证类型。反记帐由凭证类型控制。

凭证类型决定可以过帐的帐户类型:在R/3 中有5 种不同的帐户类型。

D 借方(顾客);K 贷方(供应商);S 总帐科目;A 资产;M 物料。

SAP R/3预留了若干号码范围用于R/3 中的特殊用途。例如:X1和X2这两个范围保留作为样本和重复输入凭证的编号范围。

16、过账码:设定是否将该项目汇入借方或贷方并决定可被过帐的会计科目类型。

R/3中的每一个凭证行项目与且只与一种记帐码相关联。

由于记帐码控制了每一个凭证行项目是借方还是贷方,因此过帐行项目时没有必要使用其他任何标识来指定是贷方或借方。

记帐码也控制了用于行项目过帐的特定科目类型(客户、供应商、G/L 科目、资产、物料)。

记帐码同时还帮助控制行项目的字段状态。字段状态指行项目的屏幕布局。根据行项目上所使用的记帐码的定义,个别字段可以是禁止、可选或必需的。

R/3 的目标是确保数据输入的精确和有效。使用字段状态功能可控制允许字段的适当组合出现在数据输入过程中以预防包含和排除错误。

17、过账期间:在过帐前,必须定义一个过帐期间;一个财务年度被分为若干个过帐期间;每一个过帐期间包括一个起始日期

18、会计凭证的要素:日期和过帐期间、公司代码、货币类型、凭证类型记帐码、科目、记帐金额、

科目分配

19、会计凭证的四个日期:

凭证日期:可看作原始凭证的日期

记帐日期:更新帐务的日期

转换日期:外币汇兑日期

输入日期:会计凭证录入系统的日期

20、会计凭帐的记账货币

SAP系统中,有四种货币类型:

业务交易货币:会计业务发生时所使用的货币;

记帐本位币:更新帐值的货币,即公司代码货币;

首选并行货币:用于其他评估所使用的货币,例如集团货币;

次选并行货币:用于其他评估所使用的货币,例如欧元。

21、会计凭证的记账科目:

每一个行项目必须包括一个科目。行项目输入的有效科目类型包括

–客户它可能是一个总分类帐,也可能是一个明细分类帐,例如一个客户号或资产号。记帐代码的科目类型用来标识允许对哪类的科目过帐

–供应商

–总分类帐科目

–资产

–原料等

22、会计凭证的更改

只要凭证已记帐并分配了凭证号码,凭证就成为了数据库的永久部分。R/3 将跟踪记录凭证的任何变化并根据用户需求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凭证的归档。

在对凭证进行更改时,影响会计系统(科目号码、金额等)的数据在任何环境下都无法更改。只有通过调整或冲销凭证才能这些字段错误进行更正以维护有效的审计线索。

凭证更改规则决定哪些字段以及在什么环境字段可以更改。

根据凭证更改规则使用原始凭证号码可以更改凭证。

23、会计凭证的冲销

冲消凭证的条件:

–原始凭证未包含已清算的行项目。如果凭证确实包含了已清算的行项目,那么在冲销时必须重设这些行项目。

–原始凭证仅包含了客户、供应商或总帐行项目。

–原始凭证被记帐到FI 系统中。其他模块中产生的凭证应该在该处进行更正。更改会自然反映到FI 中。

–所有其他科目分配值(例如,成本中心)仍然有效。

如果不指定凭证冲销的记帐日期,系统将使用要冲销凭证的记帐日期作为冲销凭证的记帐日期,凭证冲销后产生新的凭证号。

24、凭证号的含义:

它是为审核每一个公司代码在一个财务年度中的每一凭证而设置的。

所有被过帐的交易必须设置一个凭证号。

在一张凭证被过帐前,必须为凭证类型设置一个号码范围,这些号码可以由系统内部设定或由用户在外部设定。

25、未来及以前期间的过账:

过帐由总帐负责人控制;可以将帐目过帐到未来或以前期间(根据过帐日期);以前期间的过帐被自动地结算到下一期间(更新过的未收款余额及留存收益)。

26、预制凭证:

当凭证信息不完整或过帐之前需要审批时,可以通过预制凭证的功能在系统中将凭证进行预制。未完成的凭证可以先预制并稍后记帐,此操作可由相同或不同用户完成。预制凭证保存后将产生一个凭证号,该凭证号属于正式凭证号范围。

预制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在开始预制时联机评估凭证中的数据以用于报表,而不是必须等到已完成数据并记帐。例如,可以将预制凭证中的金额用于销售/采购报表的预先税。

预制凭证时不支持替换和验证,但是当预制完成并记帐时支持替换和验证。

您可以单独地也可以通过清单集中对预制记帐,如果通过清单记帐多张预制凭证,在凭证成功记帐后,系统将给出记帐清单。

27、应计日记帐:

下列情况下应计记帐最好使用重复性分录凭证:

–应计不必在下月内冲销

–帐户保持相同

–金额不必逐月缴纳

可以使用样板凭证或科目分配模板并使用特定的凭证类型创建应计分录:

–帐户保持相同但金额逐月更改

–需要在下月冲销应计

28、管理结算:会计期间的预先结算;整个组织当中的再分配和成本结算;内部报告的检查和分析;前期会计周期的重新打开以改正和调整记帐数据。

29、财务结算:

◇执行重新调整程序以确保业务范围和利润中心相平衡;

◇外币重估以解决汇率的波动;

◇对帐FI-CO;

◇执行财务会计比较分析;

◇创建财务报告以供检查和分析。

30、G/L 科目主记录分成两段:会计科目表段和公司代码段。

会计科目表段单独与会计科目表联系(可能被多个公司代码使用)。公司代码段只与某个特定的公司代码联系。

31、过账一个凭证—科目

每一个行项目必须包括一个科目。可能是一个总分类帐,也可能是一个明细分类帐。

记帐代码的科目类型用来标识科目是否是一个总分类帐或明细分类帐。行项目输入的有效

科目类型包括(? 客户或借方? 供应商或贷方? 总分类帐? 资产? 原料)

32、周期性分录的辅助工具:

◇重复性日记帐分录是有规律重复出现的业务事务。因此可以创建参考凭证来提高周期处理的速度。下列数据在重复性分录时不改变:记帐码(PK);科目;行项目金额。

◇应计和待摊分录是在记帐期间末所需做的调整过帐,要在下一期间特别冲销这些分录。

33、折旧范围

q 结构折旧范围使基于不同目的(如帐面折旧、成本核算折旧等)计算资产的并行估价成为可能,根据折旧范围制定各项资产的所有必要折旧期限和折旧价值。由于系统对允许定义的折旧范围没有限制,因此平行估价也将是无限期的。

q 可将单独折旧范围的资产负债表价值和折旧价值记入其财务会计中的自有帐户。

q 每个公司代码至少需要一个折旧范围用以记录帐面价值。

达沃旗SAP培训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6751911.html,整理发布。

STEAM校本课程纲要

1.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 )是一种运用科学知识和过程(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有关决策。 2.技术素养(Technological literacy )是指使用、管理、理解与评价技术的能 力。学生应当知道如何使用技术,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具备分析新技术如何影响自己、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能力。 3.工程素养(Engineering literacy )是指对技术的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工程课程是基于项目,整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使得难以理解的概念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工程设计是把科学与数学原理系统地、创造性地用于实践的结果。 4.数学素养(Mathematical literacy )指学生在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时进行分析、推断和有效交流思想的能力。 (三)能力培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掌握创造发明的技巧与手段(观察、联想、想象、逆向思维……)。 (2)懂得用创造性的方式解决生活中 遇到的困难。 (4)学会沟通,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身才能。 2.过程与方法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践等方法多渠道收集资料或证据。 (2)能尊重事 实,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释并与人沟通。

金属学基础知识

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 1. 共析钢 碳溶解在铁的晶格中形成固溶体,碳溶解到a――中的固溶体叫铁素体, 溶解到丫一一中的固溶体叫奥氏体。铁素体与奥氏体都具有良好的塑性。当铁碳合金中的碳不能全部溶入铁素体或奥氏体中时,剩余出来的碳将与铁形成化合物——碳化铁(Fe3C)这种化合物的晶体组织叫渗碳体,它的硬度极高,塑性几乎为零。 从反映钢的组织结构与钢的含碳量和钢的温度之间关系的铁碳平衡状态图上可见,当碳的含量正好等于0.77%时,即相当于合金中渗碳体(碳化铁)约占12%,铁素体约占88%时,该合金的相变是在恒温下实现的。即在这种特定比例下的渗碳体和铁素体,在发生相变时,如果消失两者同时消失(加热时),如 果出现则两者又同时出现,在这一点上这种组织与纯金属的相变类似。基于这个原因,人们就把这种由特定比例构成的两相组织当作一种组织来看待,并且命名为珠光体,这种钢就叫做共析钢。即含碳量正好是 0.77%的钢就叫做共析钢,它的组织是珠光体。 2. 亚共析钢 常用的结构钢含碳量大都在0.5%以下,由于含碳量低于 0.77%,所以组织中的 渗碳体量也少于 12%,于是铁素体除去一部分要与渗碳体形成珠光体外,还会有多余的出现,所以这种钢的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碳含量越少,钢组织中珠光体 比例也越小,钢的强度也越低,但塑性越好,这类钢统称为亚共析钢。 3. 过共析钢 工具用钢的含碳量往往超过 0.77%,这种钢组织中渗碳体的比例超过 12%,所以除与铁素体形成珠光体外,还有多余的渗碳体,于是这类钢的组织是珠光体+ 渗碳体。这类钢统称为过共析钢。 二、有关钢材机械性能的名词 1?屈服点(<r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 d s =Ps/Fo(MPa,) Mpa 称为兆帕等于 N (牛顿)/mm2 , ( MPa=106Pa, Pa:帕斯卡=N/m2 ) 2?屈服强度(d 0.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 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 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 d 0.2。 4. 抗拉强度(db)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 d b= Pb /Fo ( MPa)。 4.伸长率(3)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 屈强比((T s/ )r 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 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 0.65-0.75合金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2、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3、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校本课程的目标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

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 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具体要求如下: 校本课程的实施 1、具体内容与课时安排

(完整版)金属学及热处理习题参考答案(1-9章)

第一章金属及合金的晶体结构 一、名词解释: 1.晶体: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2.非晶体:指原子呈不规则排列的固态物质。 3.晶格: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 4.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单元。 5.单晶体: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6.多晶体:由许多取向不同,形状和大小甚至成分不同的单晶体(晶粒)通过晶界结合在一起的聚合体。 7.晶界:晶粒和晶粒之间的界面。 8.合金:是以一种金属为基础,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经过熔合而获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9.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10.相:金属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晶格形式并以界面分开的各个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1.组织:用肉眼观察到或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相的形态及分布的图象统称为组织。 12.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成分和性能均匀的、结构上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 二、填空题: 1.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是否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 2.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3.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 4.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占据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5.置换固溶体按照溶解度不同,又分为无限固溶体和有限固溶体。 6.合金相的种类繁多,根据相的晶体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7.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征是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塑性,不透明,有光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8.金属晶体中最主要的面缺陷是晶界和亚晶界。

什么是校本课程

什么是校本课程? 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由此可见,赋权与学校,让学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如今已经成为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我们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校本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更是对学生学习经验和个性品质的改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跑道”,更是学生“奔跑”的过程。课程应是开放的、动态的、民主的、科学的,而不应是封闭的、静态的、独裁的、经验的。所以,应以学校为基础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的所有成员以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都可以参与校本课程中来,应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将历史课程开出学校,开至社区,开到现实生活中去;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它应重视学生自身独立的生命价值,而不应过多地强调人的工具性价值。 开发校本课程,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形成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资源系统,要不断地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和课程特色的培育;校本课程的规划要根据学

金属学与热处理知识点总结

金属学与热处理总结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 重点内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八面体、四面体间隙个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标定;柏氏矢量具的特性、晶界具的特性。 基本内容:密排六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密排面上原子的堆垛顺序、晶胞、晶格、金属键的概念。晶体的特征、晶体中的空间点阵。 晶格类型晶胞中的原子 数原子半 径 配位 数 致密度 体心立方 2 a 4 38 68% 面心立方 4 a 4 212 74% 密排六方 6 a 2 112 74% 晶格类型fcc(A1) bcc(A2) hcp(A3) 间隙类型正四面 体 正八面 体 四面体扁八面体四面体 正八面 体 间隙个数8 4 12 6 12 6 原子半径 r A a 4 2a 4 3 2 a 间隙半径 r B () 4 2 3a -()42 2 a -()43 5a -()43 2a -()42 6a -()21 2a - 晶胞:在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用来分析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金属键:失去外层价电子的正离子与弥漫其间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称为金属键。 位错:晶体中原子的排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有规律错动的一种特殊结构组态。 位错的柏氏矢量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用位错的柏氏矢量可以判断位错的类型;②柏氏矢量的守恒性,即柏氏矢量与回路起点及回路途径无关;③位错的柏氏矢量个部分均相同。 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螺型平行;混合型呈任意角度。 晶界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晶界的能量较高,具有自发长大和使界面平直化,以减少晶界总面积的趋势;②原子在晶界上的扩散速度高于晶内,熔点较低;③相变时新相优先在晶界出形核;④晶界处易于发生杂质或溶质原子的富集或偏聚;⑤晶界易于腐蚀和氧化;⑥常温下晶界可以阻止位错的运动,提高材料的强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

校本课程就是-选修课、活动课

校本课程就是"选修课、活动课"? 作者:林一钢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321004 刊名: 上海教育科研 英文刊名:SHANGHAI RESEARCH ON EDUCATION 年,卷(期):2002(9) 被引用次数:4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曹连文.CAO Lian-wen校长校本课程开发权力缺失的影响因素及建议[期刊论文]-中国教育学刊2005(11) 2.曹冬林校本课程的构建与价值探讨[期刊论文]-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19) 3.刘雪梅.祝成林学生:不可或缺的校本课程决策主体[期刊论文]-教育探索2010(1) 4.吴刚平.Wu Gangping校本课程要走出"校本教材"的误区[期刊论文]-上海教育科研2005(8) 5.杨小村开发校本课程 办出学校特色[期刊论文]-中国教育学刊2002(6) 6.顾惠樑.曹志正校本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研究[期刊论文]-上海教育科研2006(2) 7.杨玉柏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期刊论文]-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3) 8.殷千枝校本课程开设的"三字经"[期刊论文]-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7(10) 9.王晓红.查杰慧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实践研究[期刊论文]-上海教育科研2007(4) 10.靳玉乐.樊亚峤.JIN Yu-le.FAN Ya-qiao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意义和策略[期刊论文]-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 引证文献(4条) 1.张燕军城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问题探究[期刊论文]-宜宾学院学报 2007(3) 2.程永润普通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孟艳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学位论文]硕士 2005 4.孟艳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6751911.html,/Periodical_shjyky200209013.aspx

第一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第一章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内容概要: 油气渗流是在地下油层中进行的,因此学习渗流力学首先需了解油气储集层和多孔介质的概念;流体在地下渗流需要里的作用,故还要了解流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地层中有哪些能量;然后学习渗流的基本规律-达西定律;流体渗流不总是遵循达西定律,就有了非达西渗流或称非线性渗流;对于地层中有多相流体同时参与流动的情况就是两相或多相渗流了,在本章也做一简单介绍。 渗流的基本规律和渗流方式 内容概要: 地层流体渗流规律复杂,但一般情况下符合渗流的基本规律,即达西定律;渗流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对各种渗流方式进行归类、化简,变成三种基本的渗流方式,复杂渗流再由这三种方式进行组合。本节应牢固掌握达西定律,真实流速与渗流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三种基本渗流的方式。 课程讲解: 讲解ppt 教材自学: 第三节渗流的基本规律和渗流方式 本节导学 地层流体渗流规律复杂,但一般情况下符合渗流的基本规律,即达西定律;渗流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对各种渗流方式进行归类、化简,变成三种基本的渗流方式,复杂渗流再由这三种方式进行组合。 本节重点 1、达西定律★★★★★ 2、真实流速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3、单向流★★★ 4、平面径向流★★★ 5、球面向心流★★★

一、渗流的基本规律—达西定律 多孔介质组成复杂,流体渗流规律复杂。人们最初研究渗流规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宏观研究方法。 1.达西定律 实验步骤: (1)、调节入水阀,保持一定的进水水位 (2)、调节出水阀门,得一流量Q ; (3)、流动稳定后测流量和压差。 a:出水口(稳定水位) b:滤网 E:阀门,控制流量和水头压差 D:量杯,测流量 达西实验装置图 做多组实验:不同砂层横截面积、L 、流量、砂粒大小、液体、压差。 1-1截面总水头高度 2-2截面总水头 两截面水头差 其折算压差为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流量Q 与折算压力差△Pr 、岩心截面积A 成正比,与液体粘度μ、测压管两截面距离△L 成反比,其比例常数与填砂粒径有关,砂粒粒径越大,流量越大,反之流量越小。 用公式表示(达西公式) Q ——通过砂岩的流量,cm 3/s ; K ——砂岩的渗透率,μm 2(=1D=1000mD); A ——渗流截面积,cm 2; △L ——两渗流截面间的距离,cm ; μ——液体粘度,mPa·S; △Pr ——两渗流截面间的折算压力差,10-1 MPa ,即大气压。 上式可写成 a b 111P H z g ρ=+2 22 P H z g ρ=+1212 P P H z z g g ρρ?????=+-+ ? ????? r P g H ρ?=? () ()r P Q L KA μ?= ?动力阻力

校本课程培训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与开发的类型 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涉及的文本格式和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 1 何为课程? 课程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可是对于课程是什么却没有统一的界定。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课程,就有不同的理解,比如: ◆教育官员:课程即计划 ◆课程专家:课程即经验 ◆学科专家:课程即知识与技能 ◆教师专家:课程即教材(教科书) ◆学生代表:复杂的课程表+讨厌的教材+恐惧的考试 ◆设计校本课程的角度:课程是有计划地安排每位儿童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加活动,增加体验。 我们从设计校本课程的角度如何回答课程的内涵呢?课程是有计划地安排每位儿童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加活动,增加体验。第一个关键词是“有计划”,课程非常强调有计划,比如我们的校本课程规划就是一个计划,老师的课程纲要也是一个计划;第二个关键词是“安排每位儿童学习机会”,它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学习机会。至于学什么,怎样学,形式丰富多样,所以机会一词在新课程中非常重要;第三个关键词是“获得知识,参加活动,增加体验”,从这里可以看出校本课程的结果有三类结果: 第一类结果就是可测量,可评价的结果性目标

第二类结果就是不考虑结果,只考虑过程的体验性目标 第三类结果就是我们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去表现,这是表现性目标。比如一些创造、发明、小制作、画画、唱歌等。 所以,教育结果有三类,不要马上定位到立竿见影的记住了什么,输出了什么,这只是结果性目标。我们今天究竟要开发什么样的课程,我们是仅仅把知识技能类的课程作为唯一的追求,还是关注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来设计我们的课程?新课改提出了校本课程,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2 何为校本课程? 怎样使学校有特色?特色学校是什么?特色学校就是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就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既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也不是语数外。那么什么是校本课程? 定义: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 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的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种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可分为德育类、智育类、健康类、艺术类和综合类等五种类型,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存在。 3 校本课程与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的区别? 校本课程是对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的继承、规范和发展。校本课程不是“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但“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有可能也有必要走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经历需求评估、确定目标、编制方案、实

最优化

1、系统分析法: 1〉系统:由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①系统由若干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具有其特定的功能; ②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制约、联系和作用; ③系统是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系统的总功能不等于各个部分功能的简单迭加,系统的整体功能>各部分的功能之和;④系统存在于一定的环境(environment)之中,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系统与环境的划分是相对的,对于一个系统来说是环境,而对于另一个系统而言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 系统分析法包括以下内容: ① 确定所研究系统的范围及其所处的环境 ② 确定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功能、目的、各部分的功能和内部规律③ 明确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及整个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联系。④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问题的决策变量及评价方案优劣的指标(即目标函数)。决策变量就是决定方案优劣的变量。 2〉数学模型:用字母、数字、各种符号、图象、逻辑框图描述实际系统的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模型称为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由四个要素组成: ①常数(constant):在所研究的问题中保持相对固定或变化不大的量。 ②参数(parameter):由具体系统的内、外部条件确定的量。③变量(variable):指在模型中待确定的量,在最优化中叫决策变量。④ 函数关系(functional relationship):描述模型中常数、参数和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程式或不等式。在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中,最优准则(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是用函数关系描述的。 2、最优化问题的分类 1〉按最优化问题的最优解是一组数还是函数分为静态和动态最优化问题。 静态最优化问题:最优解为空间一个点。 动态最优化问题:最优解为一曲线或函数(约束条件包含微分方程)。动态最优化问题求解时,常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关联的连续阶段或若干个子系统处理。 2〉按最优准则的数目分为单目标和多目标最优化问题。 3〉根据问题本身提供信息的准确程度分为确定性和非确定性最优化(随机性)问题。 4〉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又可分为最优设计和最优运行问题。 5〉根据有无约束可分为有约束和无约束最优化问题。 6〉按照决策变量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最优化问题可分为连续型和离散型最优化问题。 7〉按照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分为线性最优化问题和非线性最优化问题。 8〉按决策过程的结构分为单阶段和多阶段决策问题: 9〉网络优化问题: 3、油气储运中的最优化问题类型 ①成品油最优调和方案的制定(线性规划) ②商品油库的最优进货计划的制定 ③商品油库最优规划与最优布局问题 ④长输管道的最优设计 ⑤长输管道的优化运行 ⑥输油管道最佳月输油计划确定 ⑦矿场油气集输系统的最优化问题 ⑧全国油气产品的合理分配与运输 4、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问题是一类特殊的数学规划问题,其目标函数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约束条件是关于决策变量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为: ∑==n j j j x c S 1 max (min) 简写为: ?????=≥=≥∑=n j x m i b x a t s j i j ij ~1 0~1 ..n 1 j 标准形式: ∑==n j j j x c S 1 max

北科大《金属学》_讲义(精华版)_对考研的学材料的童鞋非常有用!

一:大纲分析: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 《金属学》复习大纲 (适用专业: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一、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1.原子间的键合 1)金属键, 2)离子键, 3)共价键 2.晶体学基础 1)空间点阵, 2)晶系及布喇菲点阵, 3)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 3.金属的晶体结构 1)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2)原子的堆垛方式,3)晶体结构中的间隙, 4)晶体缺陷 4.合金相结构 1)置换固溶体,2)间隙固溶体,3)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4)中间相 5.晶体缺陷 1)点缺陷, 2)晶体缺陷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3)面缺陷 二、金属与合金的凝固 1.金属凝固的热力学条件 2.形核 1)均匀形核,2)非均匀形核 3.晶体生长 1)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2)金属与合金凝固时的生长形态,3)成分过冷 4.凝固宏观组织与缺陷 三、金属与合金中的扩散 1.扩散机制 2.扩散第一定律 3.扩散第二定律 4.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 四、二元相图 1.合金的相平衡条件 2.相律 3.相图的热力学基础 4.二元相图的类型与分析 五、金属与合金的塑性变形 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1)滑移,2)临界分切应力,3)孪生,4)纽折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1)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2)晶界的影响, 3.塑性变形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屈服现象,2)应力-应变曲线及加工硬化现象,3)形变织构等 六、回复和再结晶 1.回复和再结晶的基本概念 2.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 3.再结晶动力学 4.影响再结晶的主要因素 5.晶粒正常长大和二次再结晶 七、铁碳相图与铁碳合金 1.铁碳相图 2.铁碳合金 3.铁碳合金在缓慢冷却时组织转变 八、固态相变 1.固态相变的基本特点 2.固态相变的分类 3.扩散型相变 1)合金脱溶,2)共析转变,3)调幅分解 4.非扩散型相变 参考书: 1.金属学(修订版), 宋维锡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2.材料科学基础, 余永宁主编, 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 3.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 胡赓祥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 4.任何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学》或《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参考书。 复习方法的话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坚持。我个人有一些看法希望与大家分享。 刚开始看,很难把握重点,看的太细,会浪费时间。而且,第一遍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细节部分是很难记住的。所以第一边看要抓大放小,把握大致脉络。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遍的深入阅读。这就算达到了目标。 再看的时候,每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以利于以后把握重点,节约时间。一定要相信,手过一遍,胜过口过十遍。做笔记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再以后做题时每遇到问题回来看自己总结的笔记,并且把做题时重要的类型题的解法归纳到笔记中。坚持下去。做到点——线——面的复习,这样下来专业课不拿高分都难了。

第1章 最优化方法的一般概念

第1章最优化方法的一般概念 最优化问题就是依据各种不同的研究对象以及人们预期要达到的目的,寻找一个最优控制规律或设计出一个最优控制方案或最优1 控制系统。 针对最优化问题,如何选取满足要求的方案和具体措施,使所得结果最佳的方法称为最优化方法。

1.1 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求解方法 根据所提出的最优化问题,建立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确定变量,给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最优化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步骤: 2 (或性能指标); 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选择合适的最优化求解方法; 根据最优化方法的算法,列出程序框图并编写程序,用计算机求出最优解,并对算法的收敛性、通用性、简便性、计算效率及误差等做出评价。

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求解方法是最优化问题的三个基本要素。 1.目标函数:就是用数学方法描述处理问题所能够达到结果的函数。该函数的自变量是表示可供选择的方案及具体措施的一些参数或函数,最佳结果就表现为目标函数取极值。 3 2.约束条件:在处理实际问题时,通常会受到经济效率、物理条件、政策界限等许多方面的限制,这些限制的数学描述称为最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3.求解方法:是获得最佳结果的必要手段。该方法使目标函数取得极值,所得结果称为最优解。

4

解:①目标函数: 122max (cos )sin S x x x ②约束条件: a x x 21212(0,0)x x (非线性)(线性)说明:5 这是一个非线性带等式约束的静态最优化问题。这类问题有时可以方便地将等式约束条件带入到目标函数中,从而将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转换为无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以便求解。例如:将例1-1转换为无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目标函数变为: sin )cos 2(max 222x x x a S

金属学名词解释

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简称元 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包括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组织: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形成具有不同形状、大小数量及分布的相相互结合而成的综合体。 固溶体:组元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形成的固相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相同,这种相称固溶体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相互溶解形成的一种成分及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其中一种组元相同的固相。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格的某些结点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表象点:位于相图中,并能表示合金成分、温度的点称表象点。 吉布斯相律:相律是表示平衡条件下,系统的自由度数、组元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是系统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相律可用下式表示: f = c -p +2 当系统的压力为常数时,则为: f = c-p + 1式中,c 系统的组元数,p 平衡条件下系统中相数, f 为自由度数。 自由度:是指在保持合金系中相的数目不变的条件下,合金系中可以独立改变的影响合金状态因素的数目 匀晶转变:从液相结晶出单相的固溶体,这种结晶过程称匀晶转变 异分结晶:固溶体结晶过程中,结晶出的固相与母相成分不同,这种结晶也称为选择结晶。 同分结晶:纯金属结晶时,所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完全一样。 枝晶偏析:生成固体的成分不均匀-偏析,快速冷却时在一个晶粒内部先后结晶的成分有差别,所以称为晶内偏析,金属的晶体往往以树枝晶方式生长,偏析的分布表现为不同层次的枝晶成分有差别,因此又称枝晶偏析 区域偏析:固溶体不平衡结晶时造成的大范围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叫做宏观偏析或区域偏析。 伪共晶:这种非共晶成分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伪共晶。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1(2014-简版)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讲义 (上) 第一章绪论 1.1 学科简介 最优化这一数学分支,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求解方法。最优化就是在一切可能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以达到最优目标的学科。 1.1.1 优化的含义 优化是从处理各种事物的一切可能的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 (1)来源:优化一语来自英文Optimization,其本意是寻优的过程; (2)优化过程:是寻找约束空间下给定函数取极大值(以max 表示)或极小(以min表示)的过程。 1.2 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人类智能优化 第二阶段—数学规划方法优化 第三阶段—工程优化 第四阶段—现代优化方法 1.3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最优化在本质上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对许多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已成为不同领域中很多工作都不可或缺的工具。 应用范围:信息工程及设计、经济规划、生产管理、交通运输、

国防工业以及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 总之,它是一门应用性相当广泛的学科,讨论决策的问题具有最佳选择之特性。它寻找最佳的计算方法,研究这些计算方法的理论性质及其实际计算表现。 1.4 示例 例1 资源分配问题 某工厂生产A 和B 两种产品,A 产品单位价格为A P 万元,B 产品单位价格为B P 万元。每生产一个单位A 产品需消耗煤C a 吨,电E a 度,人工L a 个人日;每生产一个单位B 产品需消耗煤C b 吨,电E b 度,人工L b 个人日。现有可利用生产资源煤C 吨,电E 度,劳动力L 个人日,欲找出其最优分配方案,使产值最大。分析:(1)产值的表达式;(2)优化变量确定:A 产品A x ,B 产品B x ;(3)优化约束条件: ①生产资源煤约束; ②生产资源电约束; ③生产资源劳动力约束。 例2 指派问题 设有四项任务1B 、2B 、3B 、4B 派四个人1A 、2A 、3A 、4A 去完成。每个人都可以承担四项任务中的任何一项,但所消耗的资金不同。设 i A 完成j B 所需资金为ij c 。如何分配任务,使总支出最少? 分析:设变量?????=任务完成不指派, 任务完成指派j j i ij B A B A x 0,1

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大纲

《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代码: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1学时:16(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0 )2.课程性质:全校共选课 3.适用专业:师范专业 4.适用对象:师范专业学生 5.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 6.教材与参考书目:《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中小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编著; 《校本课程开发;小学案例》王一军吕林海著; 《新课改校本研究与课程新设计》人民日报出版社著 7.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途径,掌握校本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领域开发中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具体实践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明确评价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原理和具体做法,并从校本课程开发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来寻找自己的不足,从而为在教学实践中能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打下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含课内实验) 1.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和途径4学时 本章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意义、理念和价值观等基本原理,掌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制订和设计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第一节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原理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和要求 四、课程资源开发的类型 第二节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二、校本课程开发对师生的要求 三、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制订和设计 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2学时 本章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意义、本质、特点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明确活动主题设计的两大模

转 金属学及热处理的基本知识

转金属学及热处理的基本知识 一、金属晶体结构的一般知识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些化学元素按性质可分成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金属,化学元素中有83种是金属元素。固态金属具有不透明、有光泽、有延展性、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特性,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的导电性降低,电阻率增大,这是金属独具的一个特点。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铝、铜、铬、镍、钨等。 第二大类是非金属,化学元素中有22种,非金属元素不具备金属元素的特征。而且与金属相反,随着温度的升高,非金属的电阻率减小,导电性提高。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碳、氧、氢、氮、硫、磷等。 我们所焊接的材料主要是金属,尤其是钢材,钢材的性能不仅取决于钢材的化学成分,而且取决于钢材的组织,为了了解钢材的组织及对性能的影响,我们必须先从晶体结构讲起。 (一)晶体的特点 对于晶体,大家并不生疏。食盐、水结成的冰,都是晶体。一般的固态金属及合金也都是晶体。并非所有固态物质都是晶体。如玻璃、松香之类就不是晶体,而属于非晶体。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不在外形,而在内部的原子排列。在晶体中,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得很整齐。而在非晶体中,原子则是散乱分布着,至多有些局部的短程规则排列。 由于晶体与非晶体中原子排列不同,因此性能也不相同。 (二)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金属的原子按一定方式有规则地排列成一定空间几何形状的结晶格子,称 为晶格。金属的晶格常见的有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如图1-4所示。 体心立方晶格的立方体的中心和八个顶点各有一个铁原子,而面心立方晶格的 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六个面的中心各有一个铁原子。 图1-4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a)体心立方晶格(b)面心立方晶格 铁属于立方晶格,随着温度的变化,铁可以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这种晶格的转变,称为同素异晶转变。纯铁在常温下是体心立方晶格(称为α-Fe);当温度升高到910℃时,纯铁的晶格由体心立方晶格转变为面心立方晶格(称为γ-Fe);再升温到1390℃时,面心立方晶格又重新转变为体心立方晶格 (称为δ-Fe),然后一直保持到纯铁的熔化温度。纯铁的这种特性非常重要,是钢材所以能通过各种热处理方法来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改善性能的内在因素 之一,也是焊接热影响区中各个区域与母材相比,具有不同组织和性能的原因 之一。 二、合金的组织、结构及铁碳合金的基本知识 (一)合金的组织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其中至少一种是金属元素),组合成的金属,叫做 合金。根据两种元素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形成晶体结构和显微组织的特点可 将合金的组织分为三类: (1)固溶体固溶体是一种物质的原子均匀地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晶格内,形成单相晶体结构。根据原子在晶格上分布的形式,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 间隙固溶体。某一元素晶格上的原子部分地被另一元素的原子所取代,称为置 换固溶体;如果另一元素的原子挤入某元素晶格原子之间的空隙中,称为间隙固溶体,见图1-5所示。 图1-5固溶体示意图 (a)置换固溶体;(b)间隙固溶体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婉约词鉴赏 第1讲 词的起源与词的基本概念教案

第一讲词的起源与词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词的起源,了解词的一些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与重点] 婉约为词的正宗 [教学内容] 一、词的起源 二、词的性质 一、词的起源与发展 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词的流派主要有两种,一:婉约派;二:豪放派。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令。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崇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 收词30首,抄写时间不迟于后梁乾化元年(911),比《花间集》的编定(后蜀广政三年,940),早出近三十年。所用词调,除《内家娇》外,其馀12调,《教坊记·曲名表》均有著录。其中有慢词,亦有联章体。敦煌词创作的早期与作者成分来源的民间性,使作品从内容、体制到语言风格,都表现出这些初期的词,初步脱离一般诗歌的大文化系统,开始独

立成体的过渡性特征。朱祖谋跋《云谣集杂曲子》云:“其为词拙朴可喜,洵倚声椎轮大辂。”可以用于对整个敦煌词的评价。 在晚唐,西域的胡乐,特别是龟兹乐,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燕乐。燕乐曲调繁多,有舞曲,也有歌曲。歌曲的歌辞,就是后来词的鼻祖,当时叫做“曲子词”。 唐代的燕乐歌辞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 的形式。这些歌辞在结构上有篇幅也是或长或短。可见,这些歌辞都是配合或依照音乐演唱要求而变化其形式的,这说明因乐写词的燕乐歌辞是词的一个源头。词的另一个来源是文人的诗歌。唐代某些乐曲的曲拍声调与诗尤其是《杨柳枝》等曲调的歌辞,与格律诗并无多少的区别。不过,以诗入曲也有不相合的。为了适应曲调格式、需要做 容大多是吟咏山水、抒情发志,或反映朋友情谊、离愁别绪的,这使词逐渐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点:内容以抒写日常生活的情感为主,意境比较细巧,表现手法比较委婉,语言比较凝炼精致。 词于宋代达到顶峰后,在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后,在清代重新进入发展状态。在文学史上,词以其特有的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法以及所抒发的浓烈深挚的感情,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体裁。 二、词的分类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一)词的分类 词大致可分三类:(1)小令;(2)中调;(3)长调。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规定:“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或可分为小令、慢词。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一书中,主张把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

渗流

水力学教案 第十一章渗流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渗流现象和渗流的基本概念,理解渗流模型的内容和建立的条件。 2、掌握渗流运动的基本定律,包括达西定律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了解渗透系数k的确定方法。 3、了解地下河槽均匀渗流的计算方法,掌握杜比公式应用的条件。对照明槽水面曲线分析,了解浸润线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4、了解井和井群的水力计算方法。 5、初步了解求解渗流的其他方法。 【内容提要和教学重点】 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运动称为渗流。流体包括水、石油、天然气等。孔隙介质是指由颗粒或碎块材料组成的内部包含许多互相连通的孔隙和裂隙的物质。常见的孔隙介质包括土壤、岩层等多孔介质和裂隙介质。有些水工建筑物本身就是由孔隙介质构成的,如土坝、河堤等。 研究渗流的运动规律及其工程应用的一门科学便是渗流力学。在水利工程中,渗流主要是指水在地表以下土壤或岩层孔隙中的运动,这种渗流也称为地下水运动。研究地下水流动规律的学科常称为地下水动力学,是渗流力学的一个分支。 在社会的许多部门都会遇到渗流问题。例如,石油开采中油井的布设,水文地质方面地下水资源的探测,采矿、化工等。在水利部门常见的渗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经过挡水建筑物的渗流,如土坝、围堰等。 (2)水工建筑物地基中的渗流。 (3)集水建筑物的渗流,井、排水沟、廊道等。 (4)水库及河渠的渗流。 上述几方面的渗流问题,就其水力学内容来说,归纳起来不外乎是要求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确定渗流量;(2)确定浸润线位置;(3)确定渗流压力;(4)估计渗流对土壤的破坏作用。 从国内外水利工程的实践经验看,不少水工建筑物的失事都是由于渗流问题没有妥善处理而造成的。“千里长堤,溃于蚁穴”说明的就是这个问题。 11.1 渗流基本概念 (1)无压渗流:位于不透水地基上并且具有自由面(也称为浸润面)的渗流。无压渗流主要求解渗流流量和地下水面线(浸润线)的分析计算。 (2)有压渗流:位于不透水层之间的渗流。有压渗流除计算渗透流量,还要计算水工建筑物底板受到的扬压力。 (3)水在土壤中存在形式有四种:气态水、薄膜水或附着水、毛细水和重力水。渗流是研究重力水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 (4)根据土壤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均匀和非均匀的、等向和非等向的。水力学中的渗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