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1讲:原子结构--社会 杨学军(教师版)

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1讲:原子结构--社会 杨学军(教师版)

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1讲:原子结构--社会 杨学军(教师版)
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1讲:原子结构--社会 杨学军(教师版)

原子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 A

Z X 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知识点一.原子结构

1.定义:原子由原子核(含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2.构成原子的微粒---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基本数据:

4.电性关系:原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5.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6.如果用 A

Z X 的形式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原子,那么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原子核质子(+):Z个

A

Z X:中子:(A—Z)个

核外电子(—):Z个

7.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知识点二.核素、同位素

1.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2.元素、核素、同位素三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三.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的运动具有区别于宏观物体的几大特征:

(1).质量很小(9.109×10-31kg);

(2).带负电荷;

(3).运动空间范围小(直径约10-10m);

(4).运动速度快(接近光速)。

因此,电子的运动特征就与宏观物体的运动有着极大的不同一一它没有确定的轨道。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代表电子层数);

(3).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等等。

(4).最外层电子数则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

类型一.原子结构

例1.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b+m+n B.a=b-m+n C.a=b+m-n D.a=b-m-n

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减去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加上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为X m+和Y 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所以,X m+和Y 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a X m+的核外电子数等于a-m,b Y n-的核外电子数为:b+n,则:a-m=b+n。

答案:A

例2.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填空:

(1).属于阳离子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2).B粒子的半径__________C粒子的半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某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为R2O3,则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质子数>电子数时为阳离子结构,带正电荷;质子数=电子数时为原子结构,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时为阴离子结构,带负电荷。因此第1小题中阳离子是B,A是阴离子,C、D是原子;当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时,半径减小,得到电子时半径增大;第3小题有难度,首先要判断出R元素的化合价,因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R元素的化合价为+3,即最外层电子数为3(若是非金属元素需另外讨论)。

答案:(1).B (2).小于(3).D

类型二.核素、同位素

例3.(2014-2015威海一中期末考试题)32He在热核反应中没有中子辐射,作为能源时不会污染环境。月球上32He的数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而地球上32He含量很少。32He和42He互为( ) 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同素异形体 D.同位素

解析:同素异形体是对单质而言。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答案:D

类型三.核外电子分布

例4.近期,科学家用NaNO3和Na2O在573 K下反应制得了离子化合物Na x NO4,经测定,在NO x-4中的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达到了8个电子稳定结构,则x为( )

A.1 B.2 C.3 D.4

解析:NO x-4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结构,需32个电子,而一个N原子和4个O原子最外层共有(5+4×6=29)个电子,故还需得到3个电子,因此x=3。

答案:C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 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则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14N 含有的中子数相同

B.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C.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与12C互为同位素

2.质量数为37的原子,应该有()

A.18个质子,19个中子,19个电子 B.18个质子,20个中子,18个电子

C.19个质子,18个中子,20个电子 D.18个质子,19个中子,18个电子

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电荷数 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 B. C.D.

5. 某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是其它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A.7

B.8

C.12

D.16

6. 下列微粒中,与Ar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微粒是()

A.F-

B.Mg2+

C. Cl-

D. Na+

7. (2014-2015枣庄实验中学期末考试题)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D.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易获得1个电子

8.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 X m+、b Y n+、c Zn-、d R 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a-c=m-n

B. a-b=n-m

C. c-d=m+n

D. b-d=n+m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④同一种元素的核素种类由中子数决定A.②③B.①② C.①④ D.③④

二.填空题

10.A元素原子第三层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B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

(1).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2).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化学式为。

11.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质子数都小于18,它们的核电荷数A

C__________;D__________。

巩固提高

1.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C.①②③是三种物理性质相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2.以下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电子;

B.因为原子核是带正电的,所以原子也是带正电的;

C.电子是均匀地嵌在原子中的;

D.目前被认为最科学的原子模型是电子云模型。

3.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4.已知R2+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 B. C. D. .

5.(2013-2014武城二中期末考试题)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

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 L16O2和1.12 L18O2均含0.1N A个氧原子

6.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的原子A,其阳离子A n+核外共有X个电子,则A的质量数为()A.2(x+n) B.2(x-n) C.2x D.n+2

7.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B .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C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D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原子最容易获得电子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

B .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微粒只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 .F -、Na +

、Mg 2+

、Al 3+

是与Ne 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D .既不容易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已达稳定结构

9.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

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在a g H m 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a A+m (A-N+m) mol B. a A (A-N) C. a A+m (A-N) D .a

A

(A-N+m) 10.有a X n-和b Y m+

两种简单离子(a 、b 均小于18),已知a X n-比b Y m+

多两个电子层,下列关系和说法正确的是( )

A .X 只能是含有三个电子层的元素

B .a-b+n+m 等于10或等于16

C .Y 是质子数不小于5的元素

D .Y 不可能是含有两个电子层的元素 二.填空题

11.(2013-2014垦利二中月末考试题)有下列微粒:①1

1H ;②2

1H ;③3

1H ;④16

O ;⑤18

O ;⑥12

C ;⑦14

C ;⑧40

K ;⑨40

Ca ;⑩35

Cl 2;⑾37

Cl 2,回答以下问题(填序号):

(1).以上11种微粒共含有________种核素,属于________种元素。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量数相等的微粒是____________。 (4).形成的水分子共有________种。

12.X 、Y 、Z 、W 是四种1-18号元素,X 原子M 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 元素的单质为双原子分子,Z 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W 元素最高正价是+7。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 、Y 、Z 、W 四种元素符号____ ____ ____ ____。

(2).元素Y 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_____。

(3).元素Z 的氢化物与W 的氢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将W 单质通入到X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35 92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235 92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235 92U 说法正确的是( )

A.235 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235 92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235 92U与238 92U互为同位素 D.235 92U与238 92U互为同素异形体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2与21H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Cl和Cl-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C.在CS2、PCl3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D.A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3.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如下图的方法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4.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其中u夸克带电量

为2

3

e,d夸克带电量为-

1

3

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5.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下列关于7834Se和8034S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834Se和8034Se互为同素异形体B.7834Se和8034Se互为同位素

C.7834Se和8034Se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D.7834Se和8034Se都含有34个中子

6.一定量的锎(252 98Cf)是医学上常用作治疗恶性肿瘤的中子源,1mg(252 98Cf)每秒约放出2.34×199个中子。下列有关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252 98Cf)原子中,中子数为154 B.(252 98Cf)原子中,质子数为98

C.(252 98Cf)原子中,电子数为98 D.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2

7.同温、同压下,等容积的两个密闭集气瓶中分别充满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关于这两个集气瓶中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B.分子数和质量分别不相等

C.分子数、质量分别相等D.原子数、中子数和质子数都分别相等

二.填空题

8.据报道,北方某城市一幢楼内两户人家相继得了一种少见的血液病。经检测得知原因是建筑材料里的放射性核素铱-192在作怪。该核素符号为19277Ir,它在化合物内可显+3价,其+3价离子内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________。

9.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微粒符号。

(1).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核外有10个电子的原子:___________。

(2).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的原子:___________。

(3).质量数为24,质子数等于中子数的原子:___________。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的二价阴离子:_________。

(5).电子总数为18的一价简单阳离子:___________。

10.有A、B、C、D、E五种微粒,已知:

①.当A微粒失去3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

②.当B微粒得到一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

③.C微粒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为12;

④.D微粒有18个电子,当失去2个电子后显电中性;

⑤.E微粒不带电,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

(1).写出这五种微粒的符号:A________B______C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

(2).B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C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单质与E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小

B.原子半径比阴离子半径大

C.原子半径比阳离子半径小

D.带正电荷多的阳离子半径比带正电荷少的阳离子半径大

2.YBa2Cu8O x(Y为元素钇)是磁悬浮列车中的重要超导材料,关于8939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金属元素

B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C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9 D.89

39Y 和90

39Y 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3.(2013-2014日照实验高中期末考试题)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 倍(a>1),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 A .2a +2 B .2a +10 C .a +2

D .2a

4.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

1H 原子组成HmX 分子。在ag Hm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a A +m (A -N +m) mol B .a

A (A -N) mol C .a A +m

(A -N) mol

D .a

A

(A -N +m) mol 5.下列指定粒子的个数比为2∶1的是( ) A .Be 2+

中的质子和电子 B .2

1H 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C .NaHCO 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 .BaO 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6.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火箭,其主要任务之一是评估月球上土壤的厚度和3

He 的资源量,以下关于3

He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4

He 的同素异形体 B .比4He 多一个中子 C .是4He 的同位素

D .3

He 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 .羟基的电子式:

B .中子数为14的硅原子:28

14Si

C .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甲烷的分子模型:

二.填空题

8.(1).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2).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试回答:

①.当x -y =10时,该粒子为___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当y =8时,粒子可能为(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y=3与y=7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

9.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设X、Y、Z代表3种元素。已知:

①.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

③.Y和Z两种元素可以形成4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

据此,请填空:

(1).写出X、Y、Z三种元素的名称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写出X、Y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4-2015郓城一中期末考试题)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本讲参考答案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D 2.D 3.D 4.B 5.C 6.C 7.D 8.D 9.B

二.填空题

10.(1).略(2).硫化钠Na2S

11.C O Si Cl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A 2.D 3.B 4.C 5.D 6.A 7.C 8.C 9.A 10.B 二.填空题

11.(1).11 6

(2).11H、21H、31H 16O、18O 12C、14C

(3).40K、40Ca

(4).12

12.(1). S C N Cl

(2).146C或14C

(3). NH3+HCl=NH4Cl

(4).产生黄色沉淀 H2S+Cl2=2HCl+S↓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C 2.C 3.A 4.B 5.B 6.D 7.A

二.填空题

8.41

9.(1).Ne (2).Cl (3).Mg (3).O2- (5).K+ 10.(1).Al Cl Mg2+ S2- H

(2).

+17 2 8 7 +12 2 8

(3).2Al+6H =2Al3++3H2↑

家庭作业

一.选择题

1.A 2.B 3.A 4.A 5.A 6.C 7.C

二.填空题

8.(1).

(2).①.原子

②.氩原子氯离子硫离子钾离子钙离子

③.Al(OH)3+3H+===Al3++3H2O

9.(1).H2O NH3NH+4OH-

(2).Al3++3NH3+3H2O===Al(OH)3↓+3NH+4或Mg2++2NH3+2H2O===Mg(OH)2↓+2NH+4 10.(1).钾氯氧

(2).OH-+H+===H2O

11.(1).K Cl S

(2).HCl

(3).F2

(4).H2S

(5).H2O2(答PH3同样给分)

(6).C2H6

课程顾问签字: 教学主管签字: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教案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2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学习目标: 1.知道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2.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性质(与水、碱的反应),认识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3. 认识氯气及含氯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体会科学的研究程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氯气的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旧知回顾]1.钠和钠的氧化物具有哪些性质? 钠能与非金属单质、水反应,钠的氧化物与CO2、H2O反应。 2.在研究钠的性质,钠的氧化物的性质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那些研究方法? 分类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 3.通过上面对钠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几种基本方法有所了解。回忆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我们是按什么样的程序来研究钠的性质呢? [讲解] [过渡]一般来说,我们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都是通过这样的几相关步骤[板书]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二、推进新课 教学环节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板书]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投影] [过渡] 下面我们按照这样的程序来探究氯气的性质。 教学环节二: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 二、氯气的物理性质 [观察] 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瓶后放一白纸,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稍打开玻璃片,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的氯气飘进鼻孔,闻气味。 [演示实验]氯气的溶解性实验:取一支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总结板书]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可溶于水(常温下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解释及结论 用比较法归纳出物质的通性及特性 观察物质的外观 预测物质的性质 可以运用分类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或利用有关反应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 验证预测并作出新的预测 实验和观察 发现特殊现象,提出新的问题 进一步研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检测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二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浓硫酸与水B.生石灰与水 C.熟石灰与水D.氯化钠与水 解析:浓硫酸溶于水虽然放热,但浓硫酸是液体,又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适宜给食品加热;而相同质量的生石灰和熟石灰分别溶于水,前者放出的热量比后者多,氯化钠溶于水能量变化不明显。 答案:B 2.人造卫星常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D.正极,被氧化

解析:原电池就是把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部分,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发生,使电子经外电路移动,从而产生电流。 答案:B 3.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铁与盐酸反应 B . C 与CO 2共热 C .碳酸钙的分解 D .Ba(OH)2·8H 2O 晶体与NH 4Cl 晶体反应 解析:Fe +2HCl===FeCl 2+H 2↑,放热反应;C +CO 2===== 高温2CO ,吸热反应;CaCO 3=====高温CaO +CO 2↑,吸热反应;Ba(OH)2·8H 2 O +2NH 4Cl===BaCl 2+2NH 3↑+10H 2O ,吸热反应。 答案:A 4.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 ) 反应前 反应后 A .A 2+3 B 2 2AB 3 B .2AB 2+B 22AB 3 C .2A 2B +5B 2===4AB 3 D .2AB 2+B 2===2AB 3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用AB 2、B 2表示,生成物用AB 3表示,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说明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为可逆反应,结合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可知反应方程式为2AB 2+B 22AB 3。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 N/N(A) 2.物质的量n(mol)= 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必修

原子结构(必修) 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⑤ 质子数(Z )=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 阴离子的电荷数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古代原子学说,认为万物都是由间断的、 不可分的原子构成的。 模型 道尔顿(英) 汤姆生(英) 卢瑟福(英) 玻尔(丹麦) 海森伯 年代 1803年 1904年 1911年 1913年 1926年 依据 元素化合时 的质量比例关系 发现电子 ɑ粒子散射 氢原子光谱 近代科学实验 主要内容 原子是不可 再分的实心小球 葡萄干布丁式 核式模型 行星轨道式原子模型 量子力学原子结构模型 模型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存在问题 不能解释电子的存在 不能解释ɑ粒 子散射时的现 象 不能解释氢 原子光谱 二、原子的构成 1. 得 电 失 子 阳离子 X n+ (核外电子数= ) 离子 阴离子 X n- (核外电子数= ) 2. 原子、离子中粒子间的数量关系: ①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② 质量数(A )=质子数(Z )+ 中子数(N ) ③ 离子电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④ 质子数(Z )=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 阳离子的电荷数 ⑥ 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核 原子A Z X 中子(A-Z 个,电中性,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 质子(Z 个,带正电,决定元素的种类) 核外电子(Z 个,带负点,核外电子排布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 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④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⑤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K层为倒数第三层时不能超过2个)。 (2)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如图乙所示) (3)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如图丙所示) M电子层 微粒符号(原子或离子) L电子层原子核 K电子层核电荷数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1 1H 3.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 电子层数(n) 1 2 3 4 5 6 7 符号K L M N O P Q 电子层能量的关系从低到高 电子层离核远近的关系由近到远 (2)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 4.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 (1)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图甲所示) 5.常见等电子粒子 (1)2电子粒子:H—、Li+、Be2+;H2、He (2)10电子粒子:分子Ne、HF、H20、NH3、CH4 ;阳离子Na+、Mg2+、Al3+、NH4+、H30+; 阴离子N3-、O2-、F-、OH-、NH2-。 (3)18电子粒子: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阳离子K、Ca ;阴离子P3—、S2—、Cl—、HS—、O22—。 (4)14电子粒子:Si、N2、CO、C2H2;16电子粒子:S、O2、C2H4、HCH0 。 6.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

鲁科版化学必修2知识点 高三化学笔记

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原子核 核素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电子的质量可忽略。 (3)带电特点: 微粒 质子 中子 电子 带电特点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不带电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5)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A Z X 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具体的X 原子。 二、核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 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位素)。 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 本质 质子数(核电 荷数)相同的 一类原子 质子数、中子数都一定 的一类原子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 核素的互称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范畴 同类原子,存 在游离态、化 合态两种形式 原子 原子 单质 特性 只有种类,没 有个数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 同 由一种元素组成,可独立存在 决定因素 质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 组成元素、结构 原子A Z X 原子核 质子 Z 个 中子 N 个=(A -Z )个 核外电子 Z 个

举例H、C、N三种 元素 1 1 H、2 1 H、3 1 H三种核素 234 92 U、235 92 U、238 92 U互为同位 素 O2与O3 2.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联系 三、原子或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1.原子或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及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1)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 (3)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电荷数 (4)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电荷数 (5)除1 1 H外,其它元素的原子中,中子数≥质子数 2.原子的质量数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原子的质量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区别原子的质量数是该原 子内所有质子和中子 数的代数和,都是正整 数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该原 子的真实质量与12 6 C质量的 12 1 的比值,一般不是正整数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由天 然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 原子质量与其在自然界中所 占原子个数的百分比的积的 加和得来的。Ar=Ar l*a1% +Ar2*a2%+ 联系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那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的质量数相等 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 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依据:电子能量高低、运动区域离核远近。 2.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 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K L M N O P Q 最多容纳电子数 2 4 8 2n2 离核距离近远 电子能量低高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 3.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完整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推荐文档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二、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1.物质的量n 单位-摩尔(mol) ①n= N/N A N:微粒个数N A: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 mol-1 2.摩尔质量M ②n= m/M m:物质质量 M:摩尔质量,单位g?mol-1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四、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①丁达尔现象②聚沉③电泳 3.胶体提纯:渗析 五、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定义: 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反应则不共存,下列离子间不共存: ①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不共存 ②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等不共存 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如H+与ClO-、F-、S2-等弱酸酸根离子不共存; OH-与NH4+等弱碱阳离子不共存; HCO3-与H+、OH-均不共存。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Fe3+、MnO4-、ClO-、NO3-(H+); 还原性离子:Fe2+、S2-、SO32-、I-等 5、离子检验: NH4+、Fe3+、Fe2+、Mg2+、Al3+、Cu2+ CO32-、SO42-、Cl-、Br-、I-

高中化学选修三 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

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 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中子N (核素) 原子核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Z (带正电荷) → 核电荷数 元素 →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电子数(Z 个) 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 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 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2、三个基本关系 (1)数量关系: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电性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③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二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决定 X) (A Z

三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以12C原子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其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1,符号为1(单位1一般不写) 原子质量:指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绝对质量,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 如:一个氯原子的m(35Cl)=5.81×10-26kg。 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核素的质量与12C的质量的1/12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应 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诸量如35Cl为34.969,37Cl为36.966。 原子比较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对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数值上与该质量 核素的质量数相等。如:35Cl为35,37Cl为37。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如: Ar(Cl)=Ar(35Cl)×a% + Ar(37Cl)×b%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用元素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百分比 的乘积之和。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 个) 原 子 核 注意: 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 (Z)+中子数(N) 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 个)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 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 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过渡元 素的族序数不一定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 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 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Ⅰ 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 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 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鲁科版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 N/N(A) 2.物质的量n(mol)= 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硫的转化》.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硫的转化》 一、选择题 1. 绿色植物是空气天然的“净化器”,研究发现,1公顷柳杉每月可以吸收160kg SO2,则1 公顷柳杉每月吸收的SO2的物质的量为 A.164kg B.2.5mol C.2500mol D.2500g/mol 2. 二氧化硫和氯气均有一定的漂白作用,前者是因为它与水生成的亚硫酸可与有色有机物加 成得到无色物质,其过程可逆:后者是因为它与水作用生成的次氯酸具强氧化性氧化有色物,其过程不可逆。若将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到溶有品红和硝酸钡的水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溶液很快褪色 B.溶液不褪色 C.出现白色沉淀 D.无明显现象 3. 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通常通入过量的空气,使SO2充分和O2反应,则从接触室导出的混 合气体含有 A.SO3、O2B.SO3,O2,N2 C.SO3,SO2,O2,N2D.SO3,N2 4. 除去SO2中的SO3,并得到纯净的SO2,最好使混合气体通过 A、水 B、NaHSO3饱和溶液 C、NaHCO3饱和溶液 D、98.3%浓硫酸 5. 为了降低硫氧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可以在含硫的燃料中加入生石灰,这种方法称为“钙 基固硫”,则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固硫”反应为 A. B. C.D.

6. 接触法制硫酸中,进入接触室的气体必须净化、干燥,其主要原因是 A.防止催化剂中毒 B.提高反应效率 C.提高SO2转化率 D.防止环境污染7. 工业上生产硫酸,回收尾气中气体,选用的试剂是 A. B. C. D.浓 8. 在工业生产硫酸中,在吸收塔内用来吸收三氧化硫的是 A. B.稀 C.浓 D. 9.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左表所示。 浓度限值/(mg·m-3)分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抽气次数100120 0.150.500.70SO2含量/(mg·m-3)0.0640.53 该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分成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和结果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 小组的测定结果正确。 A.第一B.第二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10.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左表所示。 浓度限值/(mg·m-3)分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抽气次数100120 0.150.500.70SO2含量/(mg·m-3)0.0640.53 该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分成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和结果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 判断该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属于级标准。 A.一级B.二级C.三级 D.四级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 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 (Z)+中子数(N) 1.X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 个)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是2n 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过渡元素的族序数不一定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加上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ⅦA 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 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一、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钠Na 1.钠与空气反应 ①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 2==2Na 2O ②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 2=====△ Na 2O 2 2.钠与水反应 2Na+2H 2O=2NaOH+H 2↑ (反应物系数为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过氧化钠Na 2O 2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反应物系数为2)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反应物系数为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HCO 3和Na 2CO 3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 2CO 3+ HCl = NaCl+NaHCO 3 (先无明显现象) NaHCO 3+ HCl = NaCl+H 2O+CO 2↑(后产生大量气体 较快) 在盐酸中加入碳酸钠溶液:Na 2CO 3+ 2HCl = 2NaCl+H 2O+CO 2↑(产生大量气体 较慢) 2.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 4.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 3=Na 2CO 3+H 2O 二、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氯气Cl 2 1.与金属单质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 2=====点燃 2FeCl 3 (剧烈燃烧 红棕色烟)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Cu+Cl 2=====点燃 CuCl 2(剧烈燃烧 棕黄色烟) 2.与非金属单质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 2+Cl 2=====点燃 2HCl (苍白色火焰 产生白雾) 3.氯气与水的反应 Cl 2+H 2O=HClO+HCl 4.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Cl 2+2NaOH=NaCl+NaClO+H 2O (氯气的尾气处理) 5.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 2Cl 2+2Ca(OH)2=CaCl 2+Ca (ClO )2+2H 2O CaCl 2和Ca (ClO )2叫漂白粉 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 三、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理量-物质的量 单位-摩尔(mol ) ①n= N/N A N 代表微粒个数 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6.02×1023 mol -1 2.物质的摩尔质量M ②n= m/M M 代表物质质量 M 为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单位g ?mol -1

(完整)高一化学必修一(鲁科版)方程式大全,推荐文档

高一化学必修一(鲁科版)方程式 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反应: 1、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 Na 2O 2 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4Na + O 2 == 2Na 2O 2、Na 与H 2O 反应:2Na +2H 2O == 2NaOH +H 2↑ 3、Na 2O 2与H 2O 反应: 2Na 2O 2+2H 2O == 4NaOH +O 2↑ 4、Na 2O 2与CO 2反应: 2Na 2O 2+2CO 2 == 2Na 2CO 3+O 2 氯气的相关反应:1、实验室制Cl 2 : 4HCl(浓)+MnO 2 == Cl 2↑+MnCl 2+2H 2O 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 2 == 2FeCl 3 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 2 == CuCl 2 4、钠与氯气反应:2Na + Cl 2 == 2NaCl 5、氯气与氢气反应:Cl 2 + H 2 == 2HCl 6、氯气与水反应: Cl 2+H 2O == HCl +HClO 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O 8、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 2HCl + O 2↑ 9、工业制漂白粉: 2Cl 2+2Ca(OH)2 == CaCl 2+Ca(ClO)2+2H 2O 10、漂白粉漂白原理: Ca(ClO)2+H 2O + CO 2 == 2HClO +CaCO 3↓ 11、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 2O + CO 2 == CaCO 3↓ + 2HClO 2HClO == 2HCl +O 2↑离子检验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 2++ SO 4 2— == BaSO 4↓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 2+ + CO 32— == CaCO 3↓ 3、银离子的检验: Cl — + Ag + == AgCl ↓铁的相关方程式 1、铁和稀盐酸Fe +2HCl == FeCl 2+H 2↑ 铁和稀硫酸Fe +H 2SO 4 == FeSO 4+H 2↑ 2、铁置换金属铜Fe +CuCl 2 == FeCl 2+Cu 铁置换金属银Fe +2AgNO 3 == Fe(NO 3)2+2Ag 3、铁和非金属反应:3Fe +2O 2 == Fe 3O 4 Fe +S == FeS 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氧化亚铁与稀盐酸:FeO +2HCl == FeCl 2+H 2O 磁性氧化铁和稀盐酸:Fe 3O 4+8HCl == FeCl 2+2FeCl 3+4H 2O 5、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 2 + Cl 2 == 2FeCl 3 点燃 光照△△点燃点燃光照点燃点燃加热

鲁科版必修二高中化学(全册)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 A Z X 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 2.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3.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提问】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学生回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引出课题】这一节就从探讨原子的结构开始我们的学习。 【板书】第一节 原子结构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媒体显示】利用Flash 动画演示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示意图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案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方法】实验、多媒体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D1]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D2

高中化学练习-原子结构_word版含解析

课练15原子结构 基础练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B.NH4I的电子式: C.F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717Cl 2.131 53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1 53I的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13153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131 53I的化学性质与127 53I相同 B. 131 53I的原子序数为53 C. 131 53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 131 53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3.已知氢有3种核素(1H、2H、3H),氯有2种核素(35Cl、37Cl)。则HCl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有() A.1种B.5种 C.6种D.1 000种 4.两种微粒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这两种微粒可能是() ①两种不同的原子;②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③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④一种原子和一种离子;⑤两种不同分子;⑥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⑦两种不同阳离子;⑧两种不同阴离子;⑨一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 A.①③⑤⑥⑦⑧B.①③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⑦D.全部都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质量数一定大于质子数 B.电子层多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电子层少的原子半径 C.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若含有离子键,就没有共价键 D.自然界中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6.镨(Pr)、钕(Nd)都属于稀土元素,在军事和国防工业上有广泛应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镨(Pr)和钕(Nd)可能互为同位素 B.140 59Pr是镨的一种新元素 C.140 59Pr核内有59个质子,核外有81个电子 D.140 59Pr质量数为140,原子序数为59,核内有81个中子 7.据报道,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态化合物,它的结构式为16O===C===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与18O为同种核素 B.16O===C===18O与16O===C===16O互为同位素 C.16O===C===18O与16O===C===16O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D.目前提出的“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向空气中增加CO2,促进碳的平衡 8.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A B C D E F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次写出6种粒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A、B、C、D、E、F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________种原子、________种阳离子、________种阴离子。 (3)上述微粒中,阴离子与阳离子可构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9.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单质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10.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微粒。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如果A、B、C、D均是10电子的微粒,则A的结构式为________;D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如果A和C是18电子的微粒,B和D是10电子的微粒。

鲁科版必修二高中化学(全册)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 A Z X 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3.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提问】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学生回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引出课题】这一节就从探讨原子的结构开始我们的学习。 【板书】第一节 原子结构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媒体显示】利用Flash 动画演示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示意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