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大国际关系考博导师资料参考书

北大国际关系考博导师资料参考书

北大国际关系考博导师资料参考书
北大国际关系考博导师资料参考书

北大国际关系考博真题解析参考书复习规划--育明资料

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博部分参考书(育明课程中心推荐)

育明考博课程中心陈老师解析:

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建议考生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

2、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使用相关的参考书笔记、导师课件讲义、各专题总结。读哪一些资料有用、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博复习规划(育明课程规划)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

深入解构核心参考书,建立知识理论体系框架并对重点知识章节和常见考点进行整合。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根据专业课老师讲解借鉴前辈经验最终形成学员的专属笔记。

第二阶段:专题整理和讲解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由专业课老师带领整理重要常考的学科专题,进行各个知识模块的深化和凝练。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时事热点和出题人的论著

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重要的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分析,预测有可能出现的题型和考察角度。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演练和讲解

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真题的关联性,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绝密押题

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结合最新的内部出题信息和导师信息进行高命中押题。

北大国关学院考博信息获取、高分辅导课程咨询陈老师叩叩:伍四七,零六叁,捌六贰。

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博真题(育明考博课程中心独家)

2009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博真题

考试科目“国际关系理论”

1、简要介绍建构主义学院派,并运用其观点解释冷战后国际政治现实。

2、“安全困境”概念能否解释中国国家安全状况。

3、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不同观念进行分析比较

考试科目“国际关系史”

1、试论述均势理论在19世纪欧洲大国外交中的实践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中国主权的影响

3、论欧盟与美国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2007年-2015年北大国际关系考博真题及解析,可咨询育明考博课程中心陈老师)。北大国关学院考博信息获取、高分辅导课程咨询陈老师叩叩:伍四七,零六叁,捌六贰。

育明考博分校针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博复习资料-刘德斌《国际关系史》整理

第二次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1月20日12点51分,民主党人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1963)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他提出了“箭与橄榄枝”的外交战略。

肯尼迪政府遵循了“以实力求和平”的美国外交政策指导思想,提出以“灵活反应”军事战略来

代替僵化的“大规模报复战略”。肯尼迪认为,在苏联已经掌握了洲际导弹的情况下,美国如果轻率使用核武器,必然会使自身置于危险的境地。为此,美国必须多样化地发展军事力量,以便更有效地适应不同需要的目的。具体地说,在核力量方面,美国使用战术核武器打有限战争,使用战略核武器打核大战。在常规力量方面,肯尼迪政府提出了“两个半战争”的理论,即准备在欧洲和亚洲同时与苏﹑中各打一场大战,与此同时还要有能力在其他地区应付局部的紧急情况(即半个战争)。

肯尼迪政府一方面挥动象征战争的利箭,另一方面又举起了象征和平的橄榄枝。肯尼迪提出了所谓“和平战略”(Peace Strategy),即试图通过经济援助、贸易和人员交流等手段,从思想意识形态入手来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肯尼迪同时将“和平战略”应用于第三世界,他企图用软方法将发展中国家笼络在美国一边,阻止中间地带倒向苏联。为此,肯尼迪政府向亚﹑非﹑拉不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例如“粮食用于和平”、“和平队”就是肯尼迪的新发明。从表面上看,肯尼迪政府对第三世界的战略同以前相比有巨大的差别,但在实质上,肯尼迪政府在第三世界特别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族解放地区例如越南依然奉行强权政治。

军事遏制与和平演变相互交织,构成了肯尼迪任期内的对外政策,它那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立刻与赫鲁晓夫的“和平攻势”相撞击,第二次柏林危机便是这位美国年轻领导人面临的第一次挑战。

1961年肯尼迪就任总统后,美苏于6月初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二次美苏首脑会谈。维也纳会谈期间,赫鲁晓夫再一次发出了关于柏林问题的最后通牒,。7月8日赫鲁晓夫宣布暂停执行裁军计划,并增加军事预算。肯尼迪的态度随着赫鲁晓夫带有挑衅的言行而强硬起来。8月12日至13日的夜间,东德在西柏林四周拉起了铁丝网,只留若干严加控制的过境点。四天之后,混凝土修筑的柏林墙(The Berlin Wall)建立起来。这座墙伫立了三十年之久,默默地注视着东西方的冷战。危机此时达到了高峰,战争似乎一触即发。美苏双方都发出大量言辞激烈的讲话﹑声明﹑照会等,并做出一系列表明坚定立场的姿态。华约和北约都举行了军事演习。柏林墙的建造使大批东德人逃亡的压力暂缓,美国又表示愿意同苏联有所缓和。赫鲁晓夫在此情况下,主动平息了柏林危机。他在苏共22大正式取消了要求美、英、法于1961年12月底以前撤出西柏林的期限。

第二次柏林危机的余波还在颤动,古巴导弹危机(The Cuba Missile Crisis)又接踵而来。1961年的猪湾入侵虽然失败了,卡斯特罗却忧心忡忡,担心美国有可能再次发动武装入侵,因此他请求苏联给予军事援助。苏联给古巴源源不断地运送武器,但是苏古之间相隔万里,这些措施都不足以抵御美国一次真正的大规模入侵。赫鲁晓夫想到了部署导弹。美国很快发现了苏联的秘密。10月22日晚,肯尼迪发表了电视演说,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提出解决方案: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此外,赫鲁晓夫要求美国撤除部署在土耳其的导弹。对于苏联提出的条件,肯尼迪表示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后,美国将解除对古巴的封锁。至于土耳其问题,肯尼迪表示将其纳入欧洲核武器谈判议程。到11

月11日,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全部撤走。11月20日苏联同意在30天内撤走伊尔—28轰炸机后,美国宣布解除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古巴导弹危机就此平息。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以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手段进行的一次空前危险的对抗,冷战被推到了核大战的边缘。美苏更深刻地认识到双方在避免核对抗、维持核垄断方面有着相互吻合的利益。这次危机也是一次力量和意志的较量。赫鲁晓夫低估了美国的情报系统和肯尼迪政府的强硬策略,更重要的是苏联军事力量仍然处于劣势。以此为鉴,苏联领导人下定决心在核力量方面赶上并超过美国。美国当然自认为是取得了胜利。对肯尼迪而言也是雪洗了猪湾之耻。西方一些专家认为:肯尼迪在这件事中显示了勇敢﹑灵活和坚定的意志。同时,古巴导弹危机有助于美国领导人相信他们新的核战略的有效性,美国军费也由此直线上升。古巴导弹危机成为国际力量分化的催化剂。中苏关系、古苏关系、美法关系发生了变化。

60年代中后期,美苏主要围绕着核武器控制、越南战争、中东问题展开了外交攻势。它们在共同利益方面相互勾结,甚至不惜牺牲盟国的利益;而在关系到各自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上,美苏又针锋相对、毫不妥协。

核军备控制是这一时期美苏关系的紧迫问题。早在1958年10月,美苏英三国就开始了全面禁止核试验的谈判。但是当时美苏都不愿意签署一个将限制自己核能力发展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美苏双方认识到维护其核垄断地位的重要性。这样,一直陷入争吵的关于禁止核试验的日内瓦谈判获得了新的进展。1963年8月5日,美苏英三国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即《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在此之后,美苏还想搞一个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旨在阻止无核国家获得核武器。特别是中国、法国核实验获得成功之后,美苏在这方面的紧迫感加强。1968年7月,美苏英三国又签署了《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这一条约也不是真正的裁军条约,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新的国家加入拥有原子武器国家的行列。中国与法国都拒绝参加这一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条约。

越南战争(Vietnam War)是阻碍美苏关系发展的另一大障碍。早在艾森豪威尔任总统时期,美国就制定了扶持南越政府的基本方针。肯尼迪继承了这一外交方针,不断扩大战争规模,到约翰逊总统期间,美国已派遣地面部队直接参战。1969年,侵越美军达到近55万人。苏联对越南战争采取了一种比较灵活的战略,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美苏既争夺重大利益又避免直接对抗的僵持特点。为了维持在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运中的地位,苏联强烈谴责了美国的侵略行径。勃列日涅夫在苏共23大的报告中明确表示:由于美国侵略越南和美帝国主义的其他侵略行为,我们同美国的关系恶化了。同时苏联从1965年起给越南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但是,为了避免同美国直接对抗,苏联又小心翼翼地避免直接卷入越南战争。苏联一直希望政治解决越南战争问题。1965年至1970年,苏联提出帮助美国从越南找到一条出路,并主张召开没有先决条件的日内瓦会议。苏联正是借越南战争的机会,悄悄缩小了同美国的军事实力差别,从而为70年代的扩张战略奠定了基础。

东西方阵营的分化

1956年2月24日,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在苏共20大上做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报告长达4个半小时之久,主要内容是通过大量历史材料,揭露和批判斯大林的错误。赫鲁晓夫要求报告保密,但是,这一报告却迅速在苏联国内传播,并且很快传到了西方。秘密报告在苏联党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公布于世后又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了巨大分歧。反对个人崇拜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使苏联和国际共运的理论领域恢复了生机,促进了社会主义模式多样化的历史探索,从而有力地推进了苏联的改革进程。但是,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也有严重的失误和缺陷。它没有划清批判斯大林和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界限,虽然在秘密报告中也有肯定斯大林的辞句,但它与报告中对斯大林的否定相比是苍白的;赫鲁晓夫把个人崇拜的根源归结于斯大林的个人责任,没有深刻探讨个人崇拜形成的根源;赫鲁晓夫没有就批判斯大林在苏联国内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进行思想和组织上的充分准备,这造成了社会主义各国思想上的混乱。同年的4月17日,苏联宣布解散共产党情报局。这两件事大大地推动了东欧国家摆脱苏联控制和斯大林模式的进程,波兰和匈牙利事件相继发生。

1956年世界上两件发生了使世人震惊的大事:苏伊士运河危机公开暴露了英、法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波匈事件则表明苏联为了维护其国家利益,不惜对东欧盟国使用武力。无独有偶的两件事表明:美苏冷战依然持续,但“铁幕”后的双方不再是铁板一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波兰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但是单一的斯大林模式并不完全适应波兰的国情,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很快暴露出来,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波兰的民族利益与克里姆林宫的要求发生了现实冲突。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内政外交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使波兰国内潜在的不满情绪再也无法控制。1956年6月,波兹南事件发生。苏联密切关注着波共的一举一动。赫鲁晓夫担心波兰最终会脱离苏联,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经过苏共中央集体讨论,赫鲁晓夫决定直接干预波兰内政。第二年的1月15日至18日,哥穆尔卡率团访问了莫斯科,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苏联补偿波兰由于不平等的贸易所遭受的损失并提供7亿卢布的贷款,波兰同意苏军继续驻扎波兰,但是不得干涉波兰的主权。

波兰事件以较为平静的方式结束了。在此之后,哥穆尔卡进行了波兰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允许多种社会主义道路的发言被证明是有一定限度的,即以不损害苏联的国家利益为前提。

苏联直接干涉匈牙利内政,按照自己的意图更换匈牙利党的领导人,这是导致匈牙利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1956年10月20日,哥穆尔卡当选波共第一书记的消息传来,深受鼓舞的裴多菲俱乐部向党中央提出10点要求,主要内容是要求纳吉领导国家;在匈牙利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清算拉科西的错误;反对苏联的大国主义。这时,匈牙利共产党本应团结一致,顺应民情进行改革。然而,格罗却采取了相反的措施。他禁止群众游行示威并发表广播讲话,将参加游行的群众称为“暴徒”。避免匈

牙利悲剧发生的最后机会丧失了。布达佩斯街头人越来越多,示威游行很快转为暴动。10月24日,新任总理纳吉呼吁人们遵守宪法和法律,但是骚动已经开始,布达佩斯的局势完全失控。匈牙利事态的发展震惊了苏联最高决策层,为了控制匈牙利不断恶化的局势,赫鲁晓夫派米高扬与苏斯洛夫乘坦克来到布达佩斯。但事件却不断升级,在征得包括南斯拉夫在内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同意后,苏联决定出兵干涉。11月4日凌晨,苏军第2次开进布达佩斯,炮声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响起。纳吉与其支持者躲进了南斯拉夫驻匈牙利大使馆避难。几天之后布达佩斯平静下来,卡达尔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了新的工农革命政府,纳吉后来被处死。波匈事件定下了此后东欧国家的发展道路:党领导的一种妥协式的改革道路。事实上,在匈牙利事件之后,卡达尔逐渐在匈牙利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968年4月,捷共中央对主席团进行了改组,进一步打击了保守势力,通过了反映改革要求的《行动纲领》。纲领的宗旨是要求改革整个政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在对外政策方面反对苏联控制、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这一纲领无疑向世人公开宣布地处欧洲心脏的捷克斯洛伐克将摆脱苏联的控制。捷克斯洛伐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苏联恼羞成怒。莫斯科密切注视着布拉格的一举一动。为了阻止捷克斯洛伐克的离心倾向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苏联对捷施加压力。1968年8月20日,苏、东德、保、匈、波五国共50万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21日傍晚,捷克斯洛伐克被军事占领,杜布切克等改革派领导人被绑架到莫斯科。捷克斯洛伐克举国上下坚决反对苏联的入侵。这使得勃列日涅夫改变了扶植一个亲苏政权的想法,决定通过谈判迫使捷共就范。10月16日,捷克斯洛伐克被迫签订了《关于苏军暂时留驻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条约》。苏联领导集团无视国际法准则,公然出兵干涉捷克斯洛伐克内政,使一度轰轰烈烈的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夭折了。它与前面的波匈事件均代表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潮流。苏联虽然用高压政策暂时压抑住了东欧改革潮流,但是殊不知埋下了30多年之后东欧剧变的隐患。

美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战略比较复杂。从遏制苏联的整体战略出发,一个联合的西欧显然更便于美国控制并且能够发挥对抗苏联的更大作用,美国因此对欧洲的联合持积极态度。但是,美国国内一部分有识之士对欧共体表示忧虑,担心欧共体有朝一日会脱离美国的控制。政治联盟是欧共体的创始目标。1958年8月,戴高乐将军重新执政,掀起了建立政治联盟的高潮。1960年7月30日,戴高乐致函西德总理阿登纳,倡议建立六国政治同盟。1961年2月,巴黎六国首脑会议就建立政治同盟原则上取得了一致意见。7月,波恩首脑会议决定委托法国驻丹麦大使斯蒂昂·富歇为主席的政治委员会起草联盟条约。。然而,六国马上陷入了政治同盟具体形式的争论中。戴高乐将军作为一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坚决主张建立一个邦联形式的政治同盟。他反对建立超国家的政治一体化权力机构,主张保留民族国家在联合体中的主权。其它五国特别是西德则持相反意见,它们希望建立一个超国家的联邦性质的一体化权力机构。两派争执不下,代表法国利益的富歇方案两次未被通过。政治联盟之争,实质是围绕着两个核心展开的。争夺欧共体的领导权是核心问题之一,美欧关系的发展方向是潜在的

核心问题之二。戴高乐将军力图建立以法国为首的政治联盟,借欧洲联合的力量摆脱美国战后对欧洲的控制,进而达到增强法国大国地位的最终目标。其它五国则试图借美国之力反对法国的控制,暂时保持欧共体内部的力量平衡。内部矛盾既然如此复杂,富歇方案几经周折最终被束之高阁。联合的欧洲克服了分裂,增强了自身的力量。进入70年代,欧共体与日本、美国构成了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美国不得不承认欧共体是世界多极中的一极。另一方面,自17世纪现代国际关系出现之后,民族国家一直是国际关系的行为体。进入20世纪之后,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发源地欧洲,欧共体这样一个非国家行为体出现了。它对传统的国家主权原则提出了挑战。

法美矛盾集中反映了戴高乐独特的外交思想与实践。法美矛盾可谓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长时间漠视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而同维希政权保持外交关系。使戴高乐一直耿耿于怀的是美国一直把法国排斥于处理战后欧洲命运之外,二战期间的三次重要会议法国均被拒之门外。在戴高乐12年的隐居生活中,他看到美国依然如故:在非洲,在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关键时刻,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背叛了英法盟友;在亚洲,美国排挤法国而控制了印支半岛;在最为关键的欧洲,美国扶植法国的宿敌西德。凡此种种使戴高乐坚信:美国并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法国联系在一起,法国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成为世界强国。

独立核防务是戴高乐的首要目标。戴高乐重新上台执政时,国际与国内背景均已变化。60年代是法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稳定增长的经济为戴高乐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苏联核武器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战后初期西方所处的优势地位。由于苏联拥有了打击美国本土的手段,戴高乐怀疑美国是否情愿冒自身受打击的危险而保护西欧。建立一支独立的核力量与摆脱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束缚成为戴高乐谋求法国大国地位的第一步。1958年9月17日,戴高乐举起了抗美独立的旗帜。他致函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与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提出法国应该在北约中取得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地位。但是,美国不愿意法国分享北约的领导权和核武器垄断权,英国也担心法国借此称霸欧洲,白宫与唐宁街取得了一致意见。1959年2月11日,法国宣布在战争期间其海军将不受北约的指挥;3月6日,法国又撤出了受北约控制的地中海舰队;6月,拒绝接受在法国领土上储存美国核武器;7月,又把驻在法国的美国战斗轰炸机赶了出去。与此同时,戴高乐致力于发展法国的独立核力量。1960年2月13日,法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撒哈拉沙漠爆炸成功。维持核垄断地位是美国的既定方针,法国的一系列独立行为使美国寝食不安。1963年,肯尼迪总统提出了多边核力量计划,目的是要求法国放弃独立核力量,接受美国提供的北极星导弹,其实质是把法国的核力量纳入美国的控制之中。戴高乐断然拒绝了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同年8月戴高乐又断然拒绝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在戴高乐看来,这也是阻挠法国发展核力量的圈套。在成为核大国之后,法国又进一步采取了脱离北约军事一体化的行动。1963年6月,法国宣布撤出大西洋舰队。次年4月,法国又撤回了在北约组织海军司令部任职的法国军官。1966年3月,戴高乐采取了决定性的步骤,法国退出了北约军事一

体化机构。10月,北约理事会被赶出法国。次年3月,驻法美军降下了星条旗,撤出法国。

实现法德合作是戴高乐的第二个目标。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改变了战后初期主张肢解德国、削弱德国的政策。他从摆脱美国控制与树立法国大国地位的战略角度出发,精心设计了法德合作。在戴高乐看来,法德合作是实现法国的欧洲战略的关键;首先建立法德联盟,其次发展六国组成的欧共体,将其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欧洲,从而最终实现戴高乐所设想的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唯有如此,以法国为主导的欧洲才能打破美国和苏联的控制,成为世界三大力量之一。阿登纳对柏林危机期间美国的做法深为担忧,唯恐美国牺牲德国利益与苏联搞缓和,西德也希望借法德合作改善其国际形象。在双方利益的驱动下,法德两国逐渐靠拢。1958年9月14日,戴高乐与阿登纳在科隆贝双教堂村举行了第一次会晤。两位首脑进行了坦诚的会谈,消除了以往历史的敌意。经过其后15次的首脑会晤,1963年1月22日,法德合作条约在爱丽舍宫隆重签署,两国就外交、防务、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协议。法德和约的签订使美国人大为不满,这意味着西欧独立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在美国的压力下,1963年5月16日西德议会在批准条约的同时,一致通过了一个大西洋色彩很浓的前言,突出了波恩与华盛顿的特殊关系,避免法德联合抗美之嫌。

缓和、谅解、合作的对苏战略是戴高乐抗美独立政策的重要支撑点。1960年3月23日至4月3日,赫鲁晓夫访问了法国。戴高乐在与赫鲁晓夫会谈时正式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对苏方针与“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设想。由于随后的柏林墙事件以及古巴导弹危机,法苏两国关系陷入停顿。1964年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为了避免两线对抗的不利境地,着手调整同西欧国家的关系。1966年6月20日至30日,戴高乐出访莫斯科,受到了盛大的欢迎。在此之前,法国刚刚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访问后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两国政府一致认为,欧洲的问题首先应该在欧洲范围内加以考虑”。戴高乐的莫斯科之行开创了西欧对苏联及东欧由冷战到缓和、由对抗到对话的转变,跨出了70年代东西方缓和的第一步。在对苏实行缓和战略的同时,戴高乐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关系。1964年,中法两国建交。

1962年12月,美英在巴哈马群岛的拿骚举行了首脑会议,肯尼迪以向英国提供北极星导弹为诱饵,赢得了英方对“多边核力量计划”防务体系的共同倡议。法国的反对态度对英国产生了影响。英国政府内部围绕着“多边核力量计划”一直存在着争议。1963年5月,已经引退的前首相丘吉尔写信给保守党年会,强调英国决不能放弃自己的核武器。10月1日,英国政府最后决定它无意承担多边核力量计划的具体方案。联邦德国是西欧国家中唯一对此感兴趣者。早在1957年阿登纳就公开提出希望拥有核武器,但是由于西欧的强烈反对与战后巴黎条约的限制,西德只能等待时机。1964年之后,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逐渐搁浅。英法与其它西欧盟国的强烈反对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美国此时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到越南战争,美国不愿意因此过分刺激苏联。苏联竭力反对西德以任何形式参与核控制权。它一再声明华盛顿必须在签订防止核扩散条约与建立多边核力量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因此,

多边核力量计划已成为美国的一个引起麻烦的负担。1966年12月,北约理事会决定建立两个常设机构;核防务委员会与核计划小组,北约盟国能参加核事务的协商。多边核力量计划由此不了了之。

从1959年4月到1960年1月,日美双方进行了22轮谈判,最终于1960年1月19日在华盛顿签署了《新日美安全条约》,又称《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保障条约》。新日美安全条约》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以日本社会党为首的进步势力强烈反对这一条约,他们主张废除可能将日本卷入战争的日美安全体制,主张建立日、美、中、苏为中心的新安保体制,确立日本的中立。他们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斗争。1960年5月20日,自民党强行在国会通过了新日美安全条约,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浪潮,各地人民纷纷举行游行示威。7月15日,岸信介被迫辞职,艾森豪威尔的访日计划也被迫推迟。

2015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研初试成绩录取名单

2015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研初试成绩录取名单 准考证号政治政治分外语外语分科目1科目1分科目2科目2分总分专业代 码 专业名称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65 德语36 政治学概 论 101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97 299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74 英语一74 政治学概 论 114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99 361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61 日语60 政治学概 论 92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90 303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61 日语51 政治学概 论 69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65 246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62 英语一61 政治学概 论 77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112 312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缺考英语一缺考政治学概 论 缺考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缺考——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68 英语一64 政治学概 论 107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98 337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67 英语一62 政治学概 论 96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124 349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50 英语一67 政治学概 论 92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109 318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66 英语一71 政治学概 论 118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99 354 30206 国际政治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9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9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光华管理学院2019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继续实行以综合素质能力考核为基础的“申请-考核制”招生制度。申请人须按照北京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和本院的相关要求进行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凡是符合以下“基本条件”者均可申报。 一、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品行端正。 2、报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录取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满 6 年(到录取年的 9 月 1 日),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已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五名))。 3、具有浓厚的学术研究兴趣,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良好的英语水平,具备利用英语进行科研、论文写作以及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状况符合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体检标准。 二、申请流程 (一)网上报名和纸质材料提交 1、“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上报名和交费。我院网上报名时间为 2018 年10月15日12:00至2018年12月10日12:00;具体办法详见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公告 (网址: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d7510587.html,/zsxx/bszs/bssqkh/index.htm)。具体招生专业见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网址: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d7510587.html,/zsxx/bszs/bszyml/index.htm) 2、提交纸质材料。网报成功后,请于 2018年12 月 10 日 12:00 前寄(送)达以下纸质材料。

北大国际关系考研真题答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真题——2016年政治学概论真题

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育明考研课程中心)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陈老师解析: 1、本专业的报录比约在25:1—30:1(竞争比较激烈,每年的缺考率约在15%) 2、总成绩计算: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外语听力成绩(3分) 3、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想要进入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的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4、专业一(政治学概论)为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统考科目。 5、2015届考生并没有统一组织复试听力考试 育明教育北京分校致力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考研考博专业课课程辅导,辅导学员人数及辅导成绩连续多年稳居第一。根植育明学校深厚的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复习参考书(育明考研资料) 专业一:政治学概论参考书 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政治学理论部分的核心参考书目,要重点掌握和记忆其中的政治学名词) 2.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用作补充政治学十五讲,尤其是政治合法性、政治发展等章节内容)(北大国关学院考研资料获取、复习方法经验可咨询陈老师扣扣:伍四七.零六叁。八六贰)。 3.海伍德《政治学》(主要在于辅助理解,外专业跨考的推荐先看本书打好基础) 4.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对于准备政治学概论大题非常重要,重点把握书中) 5.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与唐士其的西方政治思想史配合使用,重点掌握各种..) 6.潘维《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其中内容重在理解和记忆作者的.......) 7.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国际政治概论部分重要基础书目,推荐先看......) 8.陈岳《国际政治概论》(要重点记忆其中提到的国际政治学名词......) 9.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与前两本书配合使用,重在补充前两本书的内容)专业名称招生人数 初试内容复试面试国际关系统考生 推免生①政治(100分)②英语(100分) ③政治学概论(150分)④国际关系史(150分)听力:全校统考(3分计入总分)面试:①进行自我介绍及相关问答②抽取专业试题,进行专业、学术相关问题问答(无准备时间) 2013年4人2014年5人2015年5人2013年7人2014年7人2015年6人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当推发生在1618年~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它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引发,把欧洲的主要国家全都卷入进来,而且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对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7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统辖下的德意志地区,仍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各邦诸侯因为信仰不同和教产矛盾,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为了与对方抗衡,双方都大力寻求外国势力支持。而当时业已形成统一和集权的国家,如英、法、西班牙等,正在谋求对外扩张,自然就把德意志当作角逐的目标。这样,在战争爆发前,欧洲各国在宗教信仰的牵带下,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 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希米亚(捷克)爆发民族起义,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为捷克国王。自1618至1648年的漫漫三十年里,欧洲大地烽火连天,战事不断。终于,1648年10月,参战备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它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欧洲均势格局,形成了早期的外交制度。法国和瑞典增加了势力,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实际终结,哈布斯堡王朝受到沉重打击,信教力量增长;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行动原则,促进了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王权进一步替代神权;法国争夺欧洲霸权。 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1815)时代,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与奥、普、俄、英为核心的反法联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它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所确立的欧洲新的均势。它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实施细则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北京大学章程》和《北京大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是北京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树立目标、明确导向,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总结阶段性成长历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北京大学全日制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不同于双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的学生、休学或者出国一个学期及以上的学生除外。 入学第一年的学生不进行素质综合测评,中间不授学位的硕博连读生在转为博士生第一年时可以以硕士生身份进行素质综合测评。 转院(系)转专业学生在上一学年所在院系参加素质综合测评。 第四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测评内容 第五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学习成绩(占70%)、基本素质(占15%+10%+5%)和创新实践能力(在学生自行申报基础上的额外加分),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最终结果是此三部分测评成绩之和。 第六条素质综合测评最终结果为优秀、合格或不合格。其中,测评结果为优秀的比例不超过测评基本组织单位人数的20%。 基本素质测评不合格或学习成绩测评不合格者,其素质综合测评不合格。创新能力测评中故意提供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材料,经查证核实,其本年度的素质综合测评成绩为不合格。 第七条学生基本素质测评占总测评成绩的30%。学生基本素质测评结果由民主评议、综合测评工作小组综合评价、宿舍集 体生活能力考察三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15%、10%和5%

北大国际关系考研复试如何准备-育明陈老师

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复试分析-辅导课程 一、北大国际关系考研复试数据统计(育明教育陈老师) 育明教育陈老师解析: 1、总成绩核算: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外语听力成绩(换算成3分制) 2、2016年国际关系专业招生总数为14人,已确定的推免生人数为10人(普通5人、巴政项目+LSE项目5人),对外招考人数4人 3、历年复试基本分数线政治、外语50分;专业课每门90分;总分345或340分 4、2013年复试中被刷掉的是初试第二名,2014年复试被刷掉的是初试第三名。 5、2015届学校并未组织统一的复试听力考试。 育明教育每年考入北大国关学院的学员人数都在9人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国关类辅导第一品牌 二、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复试考试内容(育明教育陈老师) 第一项:进行自我介绍及相关问答 第二项:抽取专业试题,进行专业、学术相关问题问答(无准备时间) 第三项:专业英语资料朗读及翻译 育明教育陈老师解析: 1、每年都有初试排名靠前的考生复试被淘汰 2、每位考生复试时间大约25-30分钟,太短和太长都不适宜 3、自我介绍是第一印象,必须提前准备 4、国际关系史和时政热点应做复习重点 5、关注复试组老师研究领域及自己专业方向热点 育明教育北京分校致力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考研考博专业课课程辅导,辅导学员人数及辅导成绩连续多年稳居第一。根植育明学校深厚的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育明教育每年考入北大国关学院的学员人

数都在9人以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三、育明教育考研复试课程班次介绍(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 备注:育明教育每年考入北大国关学院的学员人数都在9人以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四、2016年北大国际关系考研专业课复习一本通资料目录(育明独家) 2016版一本通资料由本专业博士组织编写,整合了育明教育授课资料以及历届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并对出题导师的研究领域、新近论文以及惯常的出题方式考察倾向进行了总结。资料涵盖了本专业考研复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真正的做到了“一本在手,考研无忧”,历年的版本都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推崇。一本通资料+育明辅导课程的备考方式也成为育明学员成功的基础。(北大国关学院考研资料获取、复习方法经验可咨询陈老师叩叩:伍四七,零六叁,捌六贰)。资料具体目录如下: (一)专业考研基本信息 1、专业概述 2、毕业生去向及就业情况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参考书目

档案类: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外交卷,江苏古籍出版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200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德外交秘档》(192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美往来照会集》(19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 薛衔天编《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19-192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29-193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共内战与中美关系——马歇尔使华秘密报告》,华文出版社,2012 沈志华、杨奎松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2011 论著类: (美)马士(Hosea Ballou Morse)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3册).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时殷宏:《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黄凤志主编:《中国外交史1840-1949》,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东之:《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金光耀、王建朗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中华书局,2006 金光耀主编:《顾维钧与中国外交》,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陈谦平主编:《中华民国新论》(政治、中外关系、人物卷),三联书店,2003年 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8 高书全、孙继武、顾民:《中日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熊沛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杨云若:《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纪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011第4版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萨本仁、潘兴明:《20世纪的中英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 杨元华:《中法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单项奖评选办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 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单项奖评选办法 (2003年9月试行) 三好学生标兵的评选办法: 1、评选范围:一般为高年级研究生,主要包括三年级硕士生和三年级博士生,特别优秀的二年级硕士或博士也可以参评(但要有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或班主任的推荐),上一学年出国一年者不在评选之列。 2、参评人选的确定:由院学工组、团委,所在班委、党支部、团支部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确定参评人员。 3、评选资格的确定: 由参评人选提交上学年成绩打印单和学年情况总结,在总结中详细说明本人在学习、学术、社会工作和文体活动等各方面的成绩。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两项者拥有参评资格,其中A 项必须满足: A:学习成绩优秀,上一学年学习成绩加权平均在90分以上(包括90分);或者学习成绩优良,上一学年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以上,但必须在小班排名位于前40%。 B:学术成绩显著,取得一定的正式科学研究成果; C:社会工作突出,担任一定的学生干部职务,在学生中享有一定威望,为学院或学校的学生工作作出一定贡献; D:文体竞赛表现优异,取得一定名次。 E: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作出一定成绩。 4、评选: A、首先由学工组根据参评人员提供的学习成绩和总结进行综合测评,确定“三好学生 标兵”的候选人; B、候选人所在班级同学对候选人进行民主评议; C、院学生工作组根据民主评议结果最终确定“三好学生标兵”人选。 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 1、评选范围:一般为高年级研究生,主要包括三年级硕士生和三年级博士生,特别优秀的二年级硕士或博士也可以参评(但要有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或班主任的推荐),上一学年出国一年者不在评选之列。 2、参评人选的确定:由院学工组和团委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确定候选人。 3、评选资格的确定: 由参评人选提交上学年成绩打印单和学年情况总结,在总结中详细说明本人在学习和社会工作各方面的成绩,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方拥有参评资格: A:学习成绩良好,上一学年学习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以上; B:社会工作突出,担任主要学生干部职务,在学生中享有一定威望,为学院或学校的学生工作作出一定贡献;

北大国际关系考研专业就业方向

北大国际关系考研专业就业方向 针对北大国际关系考研就业方向,盛世清北老师给出了如下分析,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 目前国际关系专业现在社会需求方面是超前的,需要大量这样的人才,国际政治需求的高潮是国际事务人才、国际关系这方面的人才,社会需求量是非常之大的。像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的交往,还有一些国际法律、商务、文化的交流,各种各样的机构、组织、跨国性质的非常之多。所以,这方面都对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有一定的需求。从咱们大国发展的前景来说,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的旺季正在到来。 北大国际关系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北大国际关系考研难度,北大国际关系就业,北大国际关系学费,北大国际关系考研辅导,北大国际关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盛世清北北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盛世清北就是王牌的北大考研机构! 一、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这几年日渐升温,国际关系专业更是炙手可热。201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计划招生10人,招生人数相对较少,从这方面来说,考研难度较大,但北大国际关系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跨专业考研是完全可以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政治学概论和国际关系史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政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盛世清北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跨考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北大国际关系专业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 目前国际关系专业现在社会需求方面是超前的,需要大量这样的人才,国际政治需求的高潮是国际事务人才、国际关系这方面的人才,社会需求量是非常之大的。像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的交往,还有一些国际法律、商务、文化的交流,各种各样的机构、组织、跨国性质的非常之多。所以,这方面都对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有一定的需求。从咱们大国发展的前景来说,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的旺季正在到来。 三、北大国际关系专业学费介绍 北大国际关系学费总额1.6万元,学制2年,按学年缴纳学费。 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培养方向如下: 01.当代国际关系 02.美欧日发达国家关系研究 03.大国关系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欧洲外交革命:18世纪50年代,英法普奥为各自的霸权利益展开了激烈的外 交战争,对欧洲国际力量的分配和国家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普法同盟瓦解,法国与世仇奥地利修好;英国背弃了奥地利,与其对头普鲁士结盟。欧洲出现了以英普为主和以法奥俄为主的两大对立集团。两大集团形成后,“七年战争’爆发。 ?普法战争:1867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组成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同盟,初步 实现了德意志名邦的统一。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仍处于同盟之外。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导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在色当战役中大败法军,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法军的战败投降,激怒了法国人民。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路易·波拿巴统治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新政府,资产阶共和派取得了政权。1871年2月与普鲁士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草案,答应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通过这次战争,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法国则最终导致了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这次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权利法案》: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利,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标志着漫长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布列斯特和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俄国原出于协约国一 方而继续作战,为了退出战争,巩固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谈判,最终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停战协议。这个合约对于苏俄来说是屈辱的,他是苏俄丧失了大量领土和自然、经济资源。但和约使苏维埃国家正式退出了战争,获得了和平喘息时机,有利于苏俄集中力量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从而我有利于苏俄组织力量,组织新的进攻。这为在外交谈判中在必要时做革命的妥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十四点计划:1918年1月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 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故名“十四点原则”,其主要内容是:1、战后世界应该是个开放的世界。2、抵制并消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3、要求给欧洲及近东各名族以名族自决,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4、建立国际联盟。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民族自决,裁减军备为幌子,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历年真题必看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历年真题必看 201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5*7分 1. “英国治下的和平” 2.古斯塔夫·斯特莱斯曼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4.第二次柏林危机 5.TPP 二、简答题3*15分 1.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 2.二战前日苏关系的演变 3.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各国关系的影响(不是很确定这个,伊朗伊斯兰革命是确定的,后面这个具体词汇忘了) 三、论述题2*35分 1.试论述俄奥矛盾的根源、1871~1914年俄奥关系的演变历史以及俄奥矛盾对于德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大致这个意思) 2.试论述20世纪孤立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01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 2.泰奥菲勒?德尔卡塞 3.租借法案 4.《苏日中立条约》 5.达尔富尔问题

二、简答题 1.简述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争取安全的外交努力 3.简述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所面临的的挑战 三、论述题 1.试述从拿破仑战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俄矛盾的演变及其原因 2.请分析冷战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2013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赫尔辛基进程 2.克里米亚战争 3.英德海军协定 4.旧金山和约 二、简答题 1.简述“9?11”事件以后美国主导下的反恐历程。 2.法德和解的意义。 三、论述题 1.阿富汗被称为“帝国的坟墓”,请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角度评析。 2.论述冷战结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什么能够继续存在? 2012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G20 2.克什米尔问题 3.哈布斯堡帝国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复习贴!超详细!

2019年北大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贴 简单分享一下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的一些想法,大概从复习目标、参考书目和复习方法这三个大方面来说。 一、初试复习方法 首先,不能轻视北大国关考研专业课的复习难度,因为复习的难点主要在于专业课“上手比较容易”但“深入理解难”,而把完整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到答题中难度就更大了。尤其是对于跨专业考试的同学(本科专业不是政治学一级学科),在开始读书复习之后总会有“什么都读得懂,但是题目破不开”或者“答题能写很多,但是答不到点子上”的问题。 一般而言,国关专业课复习要达到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知识点细节的熟悉。比如让你回答“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辨析斯兰与穆斯林的概念关系”。这一点基本上下了功夫都能达到。 第二个层次是能够把单个科目的知识点用一条逻辑线索串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比如提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能够下意识知道这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均势塑造过程中的一场重要战争,前接法国打破均势、谋求天然疆界,后继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北方大战、外交革命、七年战争等多极均势的稳固,它的位置应该在17-18世纪国际体系权力分配状态变动这一条线索上”。当然这就要求在熟知细节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关线索,或者依靠一些比较好的参考书记下来一些线索。 第三个层次是能够把不同专业科目的知识框架相互渗透、相互交

叉,在考试中有准确而深入的破题能力和答题思维。比如以2017年真题“民族国家概念在当今世界政治中的解释力如何”为例,不仅要了解民族国家的性质特征及其内涵变迁(国际政治学),还需要结合主权概念的发展(西方政治思想史),更要把问题放在具体历史语境中举例说明(国际关系史)。这一层次要求对各学科的线索非常熟稔,并且能够游刃有余地去粗取精,通过反复琢磨参考书或者进行专门的课程培训,达到这个层次并非难事。 第四个层次是一个技术层次,当在第三个层次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时,就需要一套完整的答题方法,把模糊的破题思路结构化,也就是需要一揽子“答题套路”。比如2018年真题“以卡塔尔断交风波为例,分析引发地区局势改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就需要一套取百家之长的“层次分析法”,“从政治学角度论述分析欧洲难民危机”则要有一套提纲挈领的答题线索把国际关系和政治学融会贯通。如果达到了这个层次,北大国关考研、甚至考博士都不是难事了。当然达到这一点不仅需要个人努力,良师益友的指点也很重要。 所以,笔者在决定考北大开始,就在考虑是否报班辅导,毕竟难度摆在那里。后经过多方了解,在家人的支持下报了新祥旭的全科辅导,不得不说一对一的学习效率就是比班课好,这个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在这里不多说。 二、关于参考书目 在通行书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考研经历稍微细分了一下,希望能使复习更有层次和节奏。

北京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的暂行规定

北京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的暂行规定 (2007年7月修订) 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的有关文件,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一般应进行含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学科综合考试。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考试目的 学科综合考试,是在博士学位论文开始前或初始阶段,考查博士研究生在本门学科上是否基本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及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并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学科综合考试的内容应包括导师所指定学习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也应包括导师虽未指定、但作为博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式 学科综合考试的方式可以是口试、笔试,也可以是口、笔兼试。 四、考试时间 硕士起点的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进行学科综合考试。本科起点的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之前,进行学科综合考试。硕博连读生在转为正式博士研究生后一学年之内,完成学科综合考试。逾期未考者,按不合格处理。 五、考试委员会 学科综合考试必须组成考试委员会。委员会应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至少五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主席由具有博导资格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可以参加考试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主席。考试委员会名单和考试方式、范围须经学位评定分委会主席或院(系、所、中心)主管负责人审核批准后,考试方可进行。 六、拟定试题 学科综合考试之前,导师应向考试委员会报告博士研究生的专业、研究方向及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和科研任务。考试委员会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要求,拟定考试题目。 七、考试成绩的评定 考试完毕,考试委员会应就本次考试内容所涉及的领域、考生对这些领域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写出详细评语,并按合格、不合格两级评定成绩,填写《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表》,考试委员会主席及委员审核无误后,分别签名予以确认。考试成绩合格,可进入(或继续)博士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学科综合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博士研究生,经考试委员会同意,三个月后可以补考一次。对补考仍不合格者,一般予以退学;

2017年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资料历年真题整理解析

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复习指导 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育明考研课程中心) 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陈老师解析: 1、本专业的报录比约在20:1-23:1(竞争比较激烈,每年的缺考率约在15%) 2、外语考试中:01、02方向的考生英、俄、日、德、法任选一门,03方向的考生英、俄、日任选一门。 3、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想要进入北大国关学院的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4、专业一(政治学概论)为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统考科目。 5、2015届考生并没有统一组织复试听力考试 总成绩计算: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外语听力成绩(3分制)育明教育北京总校致力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考研考博专业课课程辅导,辅导学员人数及辅导成绩连续多年稳居第一。根植育明学校深厚的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更多北大国关学院考研考博信息、考试复习资料、辅导课程班可咨询育明教育陈老师叩叩:五四七零.六三八六二 二、2017年北大国际关系考研专业课复习新攻略(一本通)(育明内部资料) 2017版北大国关学院各专业考研专业课新攻略(一本通)资料,由本专业博士组织编写,整合了育明教育授课资料以及历届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并对出题导师的研究领域、新近论文以及惯常的出题方式考察倾向进行了总结。资料涵盖了本专业考研复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真正的做到了“一本在手,考研无忧”,历年的版本都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推崇。一本通资料+育明辅导课程的备考方式也成为育明学员成功的基础。(北大国关学院考研资料获取、复习方法经验可咨询陈老师叩叩:伍四七,零六叁,捌六贰)。资料具体目录如下: (一)专业考研基本信息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 【简介】 本文重点说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招生变化,复试内容及分数线,参考书,历年真题,盛世清北内部资料,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经验等。 【考情分析】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专业课历年考试难度大,考的深,考的活,即使是同一本教材,但是掌握程度与考生高校要求不可同日而语。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学,怎么考高分是在报考北京大学考生面前的拦路虎。因此,考生要了解和掌握北京大学考试风格,考试题型,考试重点,难点,突破跨越顶尖名校的障碍。由于北京大学考试要求及难度大于其他高校,因此,北京大学专业课程的备考,也可用于其他高校通科目专业课程备考使用。 【2021招生目录】

【院系招生变化】 对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年与2020年招生目录,总结出:

1、招生专业不变; 2、各专业研究方向不变; 3、国际关系专业招生目录备注增加统考计划招生情况,其他专业招生目录备注不变; 4、各专业考试科目不变; 5、专业课科目代码变化:614变为612,884变为863,885变为864,964变为896,886变为848,906变为875,907变为876,891变为868,816变为831 6、国际政治专业招生人数增加1人,国际关系专业招生人数增加1人,外交学专业招生人数减少1人,政治学(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招生人数减少1人,公共管理硕士专业招生人数减少2人; 总数,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招生变化不大,备考考生注意报考。 【复试分数线】 【复试内容】 一、复试当天 (1)考生首先进入主会场等候区,待秘书允许后方可进入主会场。 (2)考生现场展示签字后的《诚信复试承诺书》(见附件),待秘书截图留存后,面试正式开始。面试中将在后台对考生进行人脸识别验证。 (3)面试现场学生随机抽题,依据抽到的题目和面试老师的补充提问进行答题。考生答题结束后应立即退出主考场,不得再次进入。 具体安排如下:

北京大学2019年工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名单

北京大学2019年工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名单 拟录取专业姓名复试成绩推荐学校本科专业备注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盛安志92浙江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郭兴召90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固体力学徐鸿建96武汉大学工程力学 谭湘葵95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邹宇94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邢家诚93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周芊骞92湘潭大学材料类 马瑜薇92湖南大学工程力学 管昕羿92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朱容岐92西南交通大学工程力学 姚冬霜92郑州大学工程力学 黄振龙91清华大学力学类 王彦达91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 付家琪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运输类 丁元帅9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吴政91湖南大学工程力学 庞甲飞9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类 流体力学王博涵92浙江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任行斯91.1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陈文渊90.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韦宙90.1中山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朱森林89.2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吴季泽88.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杨琳琳87.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刘昌文87.4同济大学工程力学 孙杰87.3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沈炜煜87.1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陈铖87天津大学力学类 张师茗86.1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盛兆华8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廖棱锐86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 胡子渊85.9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张新宇85.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全工程 陈俊霖85.4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邹成东85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力学 武文斌83.9哈尔滨工程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 程杪82.6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工程力学周惟於89天津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刘兰琪8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力学 李少靖86北京大学工程力学 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赵怡阳90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力学 王萌8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笔记 13404班 严泽川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 17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 17 世纪后半期和 18 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 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 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 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 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 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 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 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1610 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1.试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和特点。 答:性质: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国际秩序。威斯特伐里亚条约实际是德意志内部宗教矛盾演变为一场各国君主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战争后,各国瓜分利益的条约。该条约是在新教徒占优势地位的情况下签订的,这在它的内容中也体现出来。该条约从政治上分裂了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国力大损,而法国,瑞典增强了自身实力。但实际上作为一场战争的结果,该条约虽然调和了原有的矛盾,但是又挑起了新的矛盾。瑞典法国实力扩大引起了英国,丹麦等国的仇视。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建立之后,欧洲的局势并没有稳定,反而通过战争不断的进行着更替。特点:l. 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争端和结束战争的先例。 2. 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表明国家主权和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3. 初次规定了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条款,如违约可集体进行制裁。 4.承认了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5. 而此后欧洲各国之间开始确立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开始了外事活动。 6.它是国际关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并且促成了现代国际法的产生。 2.英、法在近代的外交发展战略有什么不同? 回答一:1)英国外交战略特点:英国资阶革命以后,英国为了实现国内资阶的利益, 走上了大力推进海外扩张的殖民道路。为了建立世界贸易霸权,英国商船和舰队 在全球范围内抢占殖民地,并与西班牙、荷兰等海上强国争夺利益。1688年光 荣革命之后,英法封建王朝的同盟关系结束。两国转而争夺欧洲霸权。英国在这 一时期在争夺海上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更为主动。后来在西班牙、奥地利王位 继承战争中,英国直接将法国视为其发展的最大竞争对手,采取各种方式削弱法 国,阻止其在欧洲大陆称霸。这一时期的,英国外交战略主要通过拓展海外市场 和原料产地,拓展其海外利益,同时通过干预欧洲大陆事务,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2)法国外交战略特点:法国最初致力于削弱哈布斯堡家族(西班牙、奥地 利)的实力,并维持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力量对比均势。三十年战 争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使法国的实力大增,同时也助长了法国谋求霸权的野 心,法国路易十四一直在追求天然疆界,希望成为欧洲霸主,而西班牙继承战争、 法荷战争和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使法国从霸权顶峰逐渐走向衰落。之后七年战争使 法国霸权不复存在。这一时期,法国外交战略着眼点是欧洲霸权。 原因 1)地缘差异。英国是岛屿国家,它对安全担忧与大陆国家不同。在地缘上, 英国既没有过多参与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中,也没有实行全面的孤立政策,而是 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通过外交干预手段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法国作为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