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郧西县城关镇东方小学李荣

良好习惯,终身受用。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候好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这时候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绘上什么图画就是什么图画。所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那么,我们如何来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呢?

一、提高认识,教师言传身教。

1、师生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2、学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与教师在一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晨,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师生互相问好;每个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见人,不能当“教书匠”。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装到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习、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1、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贯穿于各学科教学的,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寻找教材内容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语文课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描述有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部分找出来,加以分析理解;音乐课上,在音乐欣赏、解读歌词、了解创作背景中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思品课结合有关课文辨析、导行……通过各学科渗透,使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深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

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2、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中心工作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加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游等一系列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如,每年的清明节可组织学生去烈士纪念碑前扫墓,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从而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知道珍惜现在所拥的学习和生活。

三、寓养成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把握实效性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除在课堂教学中抓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训练和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是要求学生会背,而是要使他们从心底里领会和接受,懂得行为规范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归根结底教育就是使学生养成适应社会的习惯”。学生只有懂得了这些道理,才会自觉地去遵守,使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规范》第一条规定:“尊敬国旗、国徽;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年队员敬队礼。”要求学生尊敬国旗,就必须帮助他们了解国旗的含义,懂得为什么要尊敬国旗,怎样尊敬国旗。可以通过晨会、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等活动,向他们讲解国旗的含义,作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应努力学习知识和本领,将来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为国旗增添新的光彩,以此激励学生尊敬国旗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这样把《规范》中的内容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明白道理,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同时,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变成了自己内在的需要,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与家庭、社区相结合,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

我们首先沟通家长和学校间的情感,通过家访、开座谈会、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不让孩子进游戏厅,如何培养孩子在家的习惯养成等,形成共识。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共识,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加强监督,不断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可以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通过对他们强化训练,必将取得较好的效果。据说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年过8旬仍能准确地背诵出圆周率小数点后面100位数字。有人问他是怎么记住的。他回答说:“说起来也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就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多数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才能变成自觉遵守。

六、考核评估,促进行为规范化。

评估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我们加强了学生干部的巡查、执勤,通过检查反馈,督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纪律、学习”四大评比,在评比中坚持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周评比以流动红旗鼓励促进,月总结不断提高深化。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竞争,使每位学生时时处处既能自觉管理好自己,又能监督别人,按照常规要求去做,也促使少数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学生自省,从同学的批评中认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

总之,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我们不能奢望短时间就把学生身上的坏毛病统统改掉。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养成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己为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树立“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必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

郧西县城关镇东方小学李荣

从事教学工作十六年,我越来越感受,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么简单,更主要的是能培育出品行划定礼貌、习惯精采的有用人才。此刻的小学生,年夜年夜都是独生后世,在家里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很差,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尤其主要。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教员,要具有充实的耐心,科学施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使他们健康欢愉地成长、成才。

有一句话说得好:“好习惯抉择一小我的前途”。精采的习惯将伴跟着一小我的生平,小学阶段又是养成精采习惯的关头时代。在《中共中心关于更始和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也曾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常识的时代,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代。”是以精采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日后成材的主要前提。是以我始终把小学生精采行为习惯的培育算作自己的一项主要内容,常抓不懈,全力试探新路子。

培育精采行为习惯的体例要科学,针对分歧班级、学生、学科、时刻、地址,采用分歧的体例,要行之有用,更要有立异。

一、在小学生精采习惯的培育中,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以身作则的原则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做儿童的楷模”。日常平常我严酷要求自己,言行举止不时处处都要注重做学生的表率。

2.注重第一次的原则

“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轻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轻易做错。”学生各种坏的习惯都是因为起头学的时辰,教师或怙恃没有决心去指导他们的缘故,甚至后来一误再误,所以教育学生必然要抓好第一次。

3.要从严要求,不要有破例

好习惯养成难,坏习惯养成却很轻易。做教员的要使学生育成精采的习惯,在好习惯未形成的时辰,万万禁绝学生有破例的动作,一个小小的破例,就可能破损已成习惯。

4.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二、培育学生精采行为习惯的一些做法

1.故事启迪

小学糊口泼爱动、廉价力差,靠一再的说教和轨制,可能一时有下场,时刻久了,学生就会厌恶。于是,我就按照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从他们喜欢的故事里,寻找素材。如不乱动别人的工具,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外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最后一关,总司理面试,总司理借故分开,功效一些年青人因为乱翻资料,而没有经由过程面试,原本总司理用这样的体例来招聘员工,考查他们的行为习惯,这真让那些年青人悔怨莫及。

2.严酷要求,规范练习

只有形成严酷要求严酷练习严酷打点的约束空气,才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

烙下精采习惯的印痕。如课堂常规的练习,课前当真做好上课筹备,学习用品要整洁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回覆问题按划定的姿势举手,讲话时要姿势划定礼貌,声音清脆等。

3.个体指导

精采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学生的现实情形是有差距的。对习惯欠好的学生,可以采用个体谈心的体例,体味学生的思惟,辅佐学生尽快养成好习惯。还要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哪些不良习惯是家庭身分造成的,教师要当真剖析,并辅佐家长运用科学的体例教育孩子。

4.强化一再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一再”的特点,对不良习惯要一再抓,强化练习。如乱扔字纸等,就要一再更正,发现一次,当真整改,一再强调。

5、.对于行为误差生要采用科学的教育体例

教师要懂得科学的教育体例。我当真进修《儿童心理学》和《不良行为矫正体例》等教育理论,在现实工作中,注重把名家的成功做法和自己的教育对象连系,科学育人的能力有了较年夜提高。

总之,连系自己若干年小学班主任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我有了一点好的做法,我还要继续试探,争夺培育出一多量会做人、好进修、懂糊口、爱劳动的一代新人。

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郧西县城关镇东方小学李荣

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行为习惯教育并不难,难的是长期施之有效地坚持,以一贯之,使之成为一种稳定的状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教育家蔡元培说过:“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的事,要重在实行。”可见,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也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地去读。”只有这样,学生的“所知”才能化为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与素质。学生不良习惯,需要学校、教师反复抓,抓反复,要有股恒心,有股韧劲,决不可犯冷热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途而废。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训练阶段,确定相应的训练重点。要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反复训导。例如引导学生对“课间活动”“出操集会”“离校路队”“课前准备”“班级器具摆放”“上下楼梯行走”等内容进行的专项训练,做到了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这样,从基本常规、细小之处进行规范训练,并注重反复抓,抓反复,就较好地实现了学生不良习惯的三个转化,即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的转化,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的转化。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班风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班风,是矫正不良品德的前提和基础。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学生因为“亲其师”,进而“信其道”。作为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有了这种关系,教师才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针对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取得不良品德转化工作的最终胜利。

教育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气氛、让每个学生真正从心里感到集体是温暖的。这种和谐健康的气氛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研究证明:人的友谊的深浅,感情好坏,对交流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良好的班级气氛,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班风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我在班级建设中注意营造这种气氛。可以说在得到别人爱与爱别人的同时,同学们增进了友谊,这种友谊使班级和谐、融洽的气氛又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情感体验将成为学生良好品德行为、良好班风形成的内驱力。

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优秀班集体是培育优秀学生的摇篮。因此,班级必然要有良好的班风和健康的舆论,才能提倡和支持正义,批评和抵制非正义,使班集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正确的标准。心理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

特别是情况模糊不清、缺乏明确的判断标准时,人往往产生一种从众行为。马卡连柯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自豪的集体能够做到的一切。”因而,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和正确舆论的班集体,它的教育力量是任何个人所代替不了的,它是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坚实基础。

二、培养小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矫正不良品德的有效措施。品德不良的小学生,大多有严重的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反正不行,前途无望,因而自暴自弃。但其内心深处,却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渴望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希望获得表现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有的小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自傲感,目空一切,其实,自傲的人自卑感最强,他们只是想以自傲的外表掩盖自己内心的怯懦而已。自卑感和自傲感都不利于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是造成小学生品德不良的重要原因。

自尊心是个体要求得到他人、集体尊重的情感,它的功能在于使小学生珍视自己在集体或社会中的地位,保持自己的声誉,并在心理上获得自我角色的认同和满足感。因而,矫正小学生的不良品德,首先要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和自傲感。使学生知道,要学会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其次,要引导品德不良学生融入集体生活,为他们提供创建班集体的条件和机会,鼓励他们为集体争光,维护集体荣誉,逐步形成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实现的重要途径。集体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表现自已的机会,使他们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同时也为学生架起了桥梁,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活动激发了他们拼博向上的劲头,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

三、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是非观是关于是非、善恶的认识,是小学生自觉纠正错误行为而坚持正确行为的重要心理依据。是非观念淡薄或欠缺,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小学生品德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品德不良学生的典型心理特点。因此,班主任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荣辱等,是纠正小学生不良品德的有效手段。

小学生对美好事物,人物的热爱与追求,决定了其按美的要求塑造自身。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具有思想美,智慧美,伦理美,精神美的人物,如《将相如》中的人物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全大局,表现了勇敢美,《梅花魂》中的华侨老人时刻不忘生他养他的祖国,总想落叶归根,表现了人格美,《十六年的回忆》中的李大钊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为革命事业把生死置之于外,表现了坚强美,而《老人与海鸥》中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每年冬天步行十几公里,节省下的退休工资给海鸥买过冬的食物,则表现了奉献美。无疑,这些美的形象在孩子的心

里筑起了无形的丰碑,产生了巨大的人格震撼力,对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有积极的导向效应。因此,作为一位语文老师还要学会捕捉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注重利用美好的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发学生通过体验,意会,移情,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审美教育成功了,学生正确的是非观才能形成。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课余生活既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渠道,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灌输相关的思想品德,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教育。比如,在每学期的开学初,由于学生刚刚从以自己为中心的家庭回到需要互相合作,互相谦让的班级体,大部分学生都没能调整好自己,对此,我们就设计正面教育为手段的集体主义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在集体中需要合作,团结,宽容,互助,使每一个学生看见废纸都能弯弯腰,看见桌椅不齐就动动手,把为他人服务,为集体服务作为一种本能。

四、从日常行为入手,细抓严管

从点滴做起,从日常行为入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在少年儿童时期形成的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会对他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孩子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情感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行为随兴趣而转移,还不懂得所有的行为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更不懂得形成良好的习惯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对他们加以引导,唤起他们的习惯和意识,从而能够自觉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学习、劳动和行为等习惯。让孩子从细小处做起,成长为一个独立、有自信、有责任感、乐于学习、善于与人相处的人。

1、建立制度和各种规范,约束行为

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要靠制度、靠规范。为此我们可以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如《课堂常规》、《课间纪律规范》、《放学纪律要求》、《安全十不准》、《小学生礼仪习惯》、《一日常规》----让学生的一切行为均有章可循,并提出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的行为习惯。如会走路排队,会问候让座,会劳动环保,会助人救人,使用文明用语,写规范字,会思考、爱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爱惜学习工具,学会阅读观摩等等。为方便学生记忆,教师可以将这些好习惯编成儿歌和顺口溜,让学生们在课间游戏时用唱儿歌、跳儿歌的形式加强记忆,并时刻在日常生活中找典型随机表扬激励,以便制度与规范落到实处。这样对学生提出常规的、低度的要求,学生是容易做到的。学生边养边改,边改边养,效果非常明显。

2、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养成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久的训练。在此项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会、班委会、值周人员的检查监督作用,组织学生自我管理。做到点滴小事有人管,每个环节有人问,尤其是班级的全部工作,均实行责任承包,严格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按时干。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养成好习惯。

浅析小学生养成教育 (论文)

浅析小学生养成教育 摘要: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做什么人、接什么班的问题,“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 俊俊是我班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从一年级我接手我发现他上课不够专心,学习习惯非常差,动作也很慢,整天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对他实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但是我觉得这个小男孩是很有灵气的,我决定帮帮他有一次,我发现他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我就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不过过几天又发现他这样做了,我想我前几天刚刚批评他,怎么又这样了?我找来了他的家长,他的家长反映,在家里他也是这样的,写字桌上第一天刚擦干净,第二天又被他画满了,他家长一直提醒她,可他还是改不了。还有就是个人卫生很差。我想,这是她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好,要慢慢协助他改掉。不要小看这仅仅行为习惯不好,这很大水准上会影响学习习惯。因为我发现过几次,上课的时候他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低下头去在桌上乱画。所以我就找一些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和他做同桌,以此来潜移默化他,我想通过学生影响和我的协助,一定要把他的习惯培养好。由此,我觉得一个学生的养成教育可比

他的书面成绩重要多了。 小学作为小学生第一个走进的集体,是第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对小学生一生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以前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勤引导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罗林塔尔效应”也曾启发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求教师要做到宽容,宽容在现实工作中做到也并不难,宽容就是去拥抱学生,让他觉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宽容就是去包容学生,让他觉得你看到了他的不是却没有揪住不放;宽容就是允许学生反对,让他觉得你不是学习的权威而是学习的伙伴……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所形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一种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但一种坏的行为习惯会让人终生烦恼。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合作、操作和实践水平。在培养各种水平的同时作为教师更应注意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只有增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道德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养成教育问题,以期寻求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生教育要低起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水平差,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

浅谈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正稿)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

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长清区万德镇中学生 养成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为了能够落实《长清区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扎实有效的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现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我校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安全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中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有关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识,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并将养成教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具体目标:重点抓好“四种习惯”的养成,即“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规范学生穿戴行为,养成勤劳俭朴、生活有序、自强自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提高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通过“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

浅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校“三、四、五、六”养成教育。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俭习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学习“三管稳”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管稳口、管稳手、管稳脚能力。 2、通过学习“四步走”教育,使学生养成教室里面慢慢走、走廊上面轻轻走、上下楼梯靠右走、就餐放学排队走能力。 3、通过学习“五做好”教育,使学生养成课堂学习纪律好、课间休息秩序好、校园集会做操好、仪容仪表卫生好、遇见客人礼貌好。 4、通过学习“六节约”教育,培养学生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支笔、节约一角钱,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观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引导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发表时间:2009-06-29T15:52:47.310Z 来源:《教育前沿与探索》2009年6月第3期供稿作者:梁允霞[导读]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梁允霞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民主小学(134000)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尾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2. 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平时给予队员慈母般的爱,但在训练时却突出了“严”,在“继续训练”、“还得练”、队员哭鼻子也绝不手软的训练中,使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三年冠”。如此,广大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德育课题实施方案 泽家镇九年制学校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几十年来,我们国家一直都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其投入和声势比起世界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毫不逊色的。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诚如一些批评家指出的那样,除了口号式的说教之外,实际效果之差同样是惊人的。譬如,在诚实守信方面、在遵守公共规则方面等,国人的表现和形象确实差强人意,甚至在国际上出现了某种道德危机。从教育上看,究其原因,主要是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脱离青少年实际,追求“高、大、全”的德育,不从日常生活细节开始,忽视了基本良好习惯的培养。“万丈高楼平地起”,整个社会道德大厦的构筑是建立在全体公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上,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全社会道德大厦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而且,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追求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良好品行的重要前提。代教育理论认为:行为的不断重复与不断训练,就形成动力定型,它能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按照一定方式行事。因此,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对于我们学校而言,这个问题尤其重要。 我校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经商,孩子由年长的爷爷、婆婆、外公、外婆管理,与孩子的隔代教育,与学校管理的脱节,造成了家庭教育环境差,家长缺乏教育方法,子女无人管教的现象相当严重。另外,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非打则骂;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过分溺爱,听之任之,认为长大能挣大钱即可;有的家长不遵循子女身心发展规律,放松品德教育,导致其子女在思想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调查发现,我校学生共1384人,其中家长外出打工由长辈或亲戚看管的有450人。因此,我校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生学习习惯差,课堂常规不规范;吃零食现象尤其严重,校园垃圾随处可见;学生脏话频出、打人骂人司空见惯;自私自利,漠不关心……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训练,尽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为了深入贯彻哈密市教育局2012年“师德师风建设年”工作精神,把《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落到实处,提高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质量,根据2012年工作计划要点,决定在本学期开展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特拟定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充分认识新时期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培育高尚思想道德品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全市中小学生增强文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提升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组织机构 组长:马萍高英马修远尉成涛张春陈淑银王艳丽木和买提 副组长:陈琼钱忠敬 成员:各班年级组长各班主任 三、活动时间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把学习习惯抓实 学生在学校里最多的活动就是学习,而且和每个老师息息相关,从学习习惯抓起容易形成合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把生活习惯抓好 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上学期制定了《哈密市第六中学仪容仪表规范》(附在后面),本学期要继续对照规范定期检查、整改,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把行为习惯抓细 1、举止文明的习惯。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2、遵守秩序的习惯。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集会秩序等。学校将根据六中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3、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习惯。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宽厚待人,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4、讲究卫生的习惯。讲究卫生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教育学生既要讲究个人卫生,也要讲究公共卫生。 5、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从爱惜学习用品、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做起。6诚实守信的习惯。诚信教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日常生活抓起,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树立诚信意识。 7、懂得感恩的习惯。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 8、劳动习惯。倡导学生在校认真完成班级值日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义务劳动,遵守劳动纪律,保证劳动安全;在家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五、养成教育的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3月1日——3月8日)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学校要成立以校长或主管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逐级细化工作内容。学校要在征求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年级段的教育。十五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了解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面对各具特性的学生,身为班主任首先要有信心,要用火热的心,满腔的爱去关心、爱护教育他们,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方能让学生健康成长,从而达到接受教育的目的。 养成教育决不仅仅是品德老师、班主任的事,而应是全体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良好的文明行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为此学校从教会学生做人入手,抓常规、抓重点、抓班集体建设,促进了学生良好文明行为的形成。 养成教育,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强化训练为主渠道逐步深化;养成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贯穿在育人的全过程;在这其中,依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等内在规律,有重点地进行。全面、具体,抓住养成教育的每一个有利时机。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长期抓、反复抓、抓反复,抓重点,抓点滴,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拉,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教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注重一个“小”字,从细微处入手,从学生的行、立、卧、做,从“举手之劳”的小事抓起,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孩子的习惯养成,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学校教育和家庭指导相结合,充分调动家长这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发挥家庭这一小小“课堂”的作用。

农村小学生论文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经调查,居住在我地的家长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不识字,小学或初中文化的占多数,他们大多忙于生计,即使闲暇时也愿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等。家长们“重智轻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无所谓,更谈不上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至此,孩子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就突显出来。孩子的习惯决定着孩子的明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呢?下面就谈谈自 己担任班主任期间的一些粗浅实践。 一规范训练,加强养成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明确要求 和规范训练。学生生活在班级中,各种行为习惯都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来督促引导,也需要同 学间的相互影响、提醒。因此,作为班主任,我在开学前一周就制定了班级行 为规范,并征求了全班同学的意见,利用班会课在全班通过,在老师的指导、督促下按要求实施。

例如,我班根据上学年龄及农村孩子家庭的实际生活,具体落实的良好行为习 惯有:(1)刷牙、洗净脸、勤洗澡、勤剪指甲,出门照镜子,整理头发、服装、红领巾、校签、鞋子等,保持个人卫生。(2)整理好书包、带足学习用品。 (3)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礼貌待人,与同学和睦相处。(4)爱护校园环境。(5)学会感恩,每月至少为父母、他人、集体、社会做一件好事。(6)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做个身心健康的小学生。(7)每周向家长讲解几个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多和家长交流沟通。(8)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做事不拖拉。 (9)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去敬老院打扫卫生、社会调查等。 (10)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等,同时还要注重训练。如平常学生课间行为规范的训练:上下楼梯,不要拥挤,注意谦让,行走靠右,保障畅通;课间注意奔跑追逐的安全,玩有意义的游戏;教学楼内不大声喧哗,轻声漫步过走廊;佩戴红领巾比赛……教师并讲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规则,以及怎样遵守这些规则,还要注重亲自检查与督促,以便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加强监督,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可以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又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变成自觉遵守。 例如,在监督、强化学生课前学习用品准备的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我先是每 次下课提醒学生收好、准备好学习用品(要求摆在书桌的左上角),一段时间后,再下课,我便有意地站着不动,用眼睛不作声地看,直到学生明白我的用意,迅速地按要求准备学习用品,我才允许自由活动。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自然习惯。同时,我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克东二中刘丹丹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习、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习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习”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习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习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习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习、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渗透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2018-2019学年度黄庄中心小学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从心理上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 由于我校学生多来自农村,学校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有所欠缺,工作力度不够,从而导致现在校园中形成了许多不和谐的画面,诸如乱丢果皮纸屑、课间活动秩序紊乱、追逐赶打现象严重、有翻越学校围墙、上下学路上到田地里践踏秧苗等。为了解决这一系列迫在眉捷的问题,在全校掀起一股“好习惯伴我行”的风气,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和德育工作现状,拟订本方案。 二、实施途径: 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班队课,专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三、总体目标 从本学期开始,分别进行以常规、卫生、文明礼仪、安全、学习习惯等几方面为主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做到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全校各班在卫生习惯、品德习惯、

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统一要求 1、进入校门不拥挤,缓步慢行,进入教室不拥挤,互相谦让。 2、课间在规定的地点玩耍做游戏,不在楼道内追跑打闹。 3、重大集会时、升旗仪式时要穿校服、佩戴红领巾,遵守纪律。 4、注意自己的仪表,每班要专门派一名同学每天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及座位卫生情况。 5、上课期间进教室应打报告,进教师办公室前要先打报告,进入后向老师问好。 五、各年级具体要求 【一、二年级】 (一)行为习惯 1、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会说普通话。 2、对老师有礼貌,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好”);爱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接递物品用双手。 3、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 4、诚实,不说谎话,不说脏话,知错就改。不打架,不骂人。 5、爱护公物,不在墙壁和课桌上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 6、不做危险游戏,课间做有益的体育活动,不追跑打闹。

浅谈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我个人认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涉及“道德”“情感”“能力”三个领域。 (一)学会做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学校要教导学生要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从小确立远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应常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鞭策和约束自己。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会做人,对于学校来说,非一时一事之功,而是教学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和考验。活到老,学到老,是学生一辈子的事情。学校是教导学生做人的“小型社会”,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陪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德,让学生努力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学会感恩 让学生学会感恩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会感恩是指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从身边的小事,从教师的教导,从切身的体会,都是学会感恩的教学内容。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了。学会感恩,它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学校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情怀。 (三)学会学习 学校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场所,是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重要领域。学会学习,是指学生永远葆有积极的学习状态,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老师应勤于教学,学生应孜孜求学,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进而形成个人的志趣,学校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学习,不仅要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乐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能自主自觉学习,又能与他人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并能够把学习所得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阶段性总结

习惯的力量 八一小学梁琳娜“习惯决定命运”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习惯是人们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从小忽略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成恶习,将贻误终身。 实践表明,习惯养成教育抓得越早越好,我们的教育不能等孩子上了大学,走向社会,再回过头来强调“珍惜时间、尊敬师长”之类的要求,那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作为一名班主任,更是应该注重这一方面的工作,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也因为注意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而受益匪浅。这学期,结合本年级的特点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工作: 一、明确活动意义,激发自我教育动机。 通常学生的日常行为都是在纪律、规范的约束下不情愿、被动的做法,只知其做法不知其原因的大有人在。这样的行为习惯容易使学生在学校和家里两张皮。不能将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行动,学生就不能健康成长。所以,我们设计了易于操作的表格,让学生根据要求为自己评价,然后再由家长进行评价。而评价的方式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例如:贴小贴画、画自己喜欢的图形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后,他们会自觉自愿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督,不会有被逼迫的感觉。记得刚开始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实验活动的第一周,一天下午我如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听到了孩子们在亲切地相互问候“下午好!”虽然只是很微小的变化,但我深切体会到“从他律到自律”的教育方式带来的良好效果。 二、细微处着手,享受成功的点滴喜悦 学生坚持做好自己的行为习惯记录,作为教师,每周的总结工作我也尽量做细、做全,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怕只是帮妈妈洗了一次袜子,帮生病的同学记好作业,多读了一本书……我都会利用每周一的时间在班内点名表扬学生,并将他们的进步与小组的平时纪律、卫生评比联系起来,这样不但使学生体会到了自己进步带来的成功喜悦,更使他们有了团队意识,提高了集体主义荣誉感。我班有个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平时爷爷奶奶比较溺爱,因而行为习惯比较差,做事拖拉,学习积极性不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后,他第一周就坚持独立完成作业,每天看课外书,看到他的表现,我专门在班会上对他进行了表扬,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并安排他当上了本周的纪律卫生监督员。在此后的几周中,他更是像换了一个人,学习积极了,许多曾经的坏习惯也不见踪影了。我为他的进步感到欣慰,同时回想曾经为了他的坏习惯批评也批评过,教育也教育过,但都收效甚微,十分烦恼到现在他自觉努力地进步,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太不够人性化,忽略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味要求高标准呢?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设计

晓义中学中学生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工作方案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优良的习惯是学生康健成长的根本保证,优良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为了能够结壮有用的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现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我校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详尽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优良的生活、学习、文明、安全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中学生康健成长为目的,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以及学校有关规为基本容,深入开展中学生行为规的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识,养成优良文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并将养成教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从规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结合友好、节约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引导广漠学生牢靠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详尽目标:重点抓好“四种习惯”的养成,即“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 通过“优良的生活习惯”教育,规学生穿戴行为,养成勤奋俭省、生活有序、自强自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积极进取、康健向上、结合友爱的精神,提高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浅谈 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能将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的人。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代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面对未来挑战作出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如何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如下浅谈: 一、了解学生不良学习行为习惯的造成原因。不同的学生其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也是不同的,在纠正他们这些不良行为前,我们要先了解这些行为的造成原因,是因为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宠爱或是不正当的教育方法造成,还是在校学习期间造成;是外在因素造成,还是心理因素造成;是长期以来就有的还是最近才养成的。只有明确这些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二、多用理性,少用威权,个别谈话,以理服人。学生的不良行为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持有宽容的态度,不要看见学生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就不能容忍,视这些学生为另类人物,动不动就发脾气,指责他们,而应该理性分析。有些学生的自尊心较强,有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有些学生的性格比较怪异或孤僻,我们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最起码的要能以宽容的心与学生个别接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心平气和地指出其利弊是非,可以采用暗示诱导、侧面教育、个别谈话等方式,让学生自己认识错误。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所以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时,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不给学生留下阴影,又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打开学生的心扉,打动学生的心,让学生真正接受我们的建议,改过自新。 三、对不良行为的学生要以一分为二的眼光平等看待,挖掘潜能,引导发展。有些教师片面地喜欢优生,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却冷眼相看,或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为了搞好师生关系为名,加以包庇袒护,这些都不利于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当学生存在不良行为时,我们要增加学生的自信力,改善学生的人生观,不要专责备他们的过失。不仅要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还要注意发现不良行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其实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可能只是在学习上

英语(心得)之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英语论文之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尾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二、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

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平时给予队员慈母般的爱,但在训练时却突出了“严”,在“继续训练”、“还得练”、队员哭鼻子也绝不手软的训练中,使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三年冠”。如此,广大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邹艺菲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叶圣陶老先生还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在学习上良好的习惯包括课前预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课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在生活中良好的习惯包括与同学相处融洽的习惯,按时作息的习惯,尊重师长的习惯,不说脏话的习惯,主动帮助别人的习惯;在纪律方面良好的习惯包括遵守校规校纪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从细节入手的。现在我们的学生大多是从农村来的,而且在小学,我们作为教师,就要积极主动的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我们的工作也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对我们的学生丧失信心,他们还是孩子,还有很大的可塑性。 一、防微杜渐,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生活习惯是会伴随人的一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有时也可能成为别人判断他人品质优劣的标准。家长和教师应该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的着力点,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习惯的人,良好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便用不着借记忆,就很容易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先从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入手。在我刚调入本学校,校领导安排我接手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及班主任。接手这个班后,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同学能认真完成作业并能干净整齐的交上来。但我发现学生的好多行为习惯较差,如:说话不注意,一出口就是脏话;行为不好,一出手就是到处乱扔。和同学说话不注意方式,常常同学与同学之间出现纠纷,甚至大打出手。鉴于此种情况,我积极贯彻学校开展的“日行一善”活动,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每天做到三声问候(早晨起床一声问候、中午回家一声问候、下午回家一声问候)、两个微笑(早晨出门一个微笑、中午出门一个微笑)。每周周末提醒学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