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辣椒育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辣椒育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辣椒育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辣椒育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辣椒育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一)项目的主要内容及技术原理简述

以前辣椒育种强调早熟性和丰产性,现在根据国家“863”项目提出的材料选育和新品种选育方向的要求,新育辣椒品种以优质、抗病、专用型为优先目标。本项目将依靠南昌菜科所丰富的辣椒品种资源为基础,以赣北特有的枫树辣椒和海南灯笼辣椒王为主要选配育种材料,综合采用远缘杂交、航天诱变、雄性不育及花药组培等高新生物技术,开展以高品质(营养丰富、风味浓郁和商品性状优良)为育种目标的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力争获得3-5个能分别满足早春保护地、晚熟越夏、秋延后栽培等系列专用品种。该类品种将比常规品种每亩增收30%-50%,并彻底改变当前辣椒产量高而口感差,风味淡的缺陷,为多样生态化、专用品种化的辣椒产业格局打下基础。

(二)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辣椒育种目标主要是早熟及丰产性,随着栽培模式不断变化,特别是早春和秋延大棚、日光温室的应用及

反季节栽培面积的增加,辣椒市场已实现周年供应,因而早熟性不

再是衡量品种市场优劣的决定因素,而辣椒的营养品质(Vc、可溶

性糖、干物质)、风味品质(辣椒素、挥发油及氨基酸)和商品性

状(果形、果色、肉厚及可食用率等)则越来越受市场关注。新世

纪辣椒育种应以优质、抗病为首要选育方向。针对当前生产集约化

水平的提高,各种形式的保护地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选育出适合保

护地栽培、温室长季节高产、露地低成本栽培等不同生态条件和用

途(鲜食、加工等)的专用品种符合今后辣椒产业发展的要求,并具

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

辣椒是我国大宗蔬菜品种,我国在“六五”至“八五”期间把辣椒早熟品种选育作为主攻任务之一,这期间育出了早丰l号、湘研1号等早熟品种。但由于早熟,生育期过短,产量不高,品质也不太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辣椒的风味品质、营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辣椒育种目标也由原先单一追求熟性和产量而转变到以品质、抗病性等为首要方向。

我国地域辽阔,存在多种气候生态类型,根据各生态类型的水、热、

光等自然条件状况分别订立育种主攻目标,所育成的辣椒品种才能适用不同的生态条件,并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随着保护地生产的发展,微生态小气候,施肥种类和水平、病害生理小种等等与几十年前露地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农作物生产上对品种的要求也已大不相同了。因此要求分别选育适合冬春温室大棚,夏季遮阳及露地低成本栽培等不同的专用型品种,并要求有早、中、晚熟品种的配套。

近年来随着国外及台湾、香港大型的种苗公司进入内地市场,针对不同地区的栽培方式和栽培特点而引入专用品种,以其优质、抗病、商品性好的特点,对原有的国内辣椒产业品种格局产生了极大的挑战。因此,优质型、专用化的品种选育已经成为新时期辣椒育种的首要目标。

(四)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1. 单位名称:南昌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南昌市青云谱区展览路79号邮编:330001

主管部门:南昌市农业局

业务主管部门:南昌市科技局

2. 概况:南昌市蔬菜科研所成立于1972年,是全省技术力量较强的

蔬菜专业研究机构,科研、经营、办公设施齐全,科研实验菜地沟渠配套,有科研实验楼1幢计1400m2,组织培养室1个,钢架大棚35套,连栋温室6000m2,设有科研生产办、良种开发部、组培室、综合实验室、食用菌开发中心、原种圃及蔬菜品种开发试验基地。建所30多年来,共获得省、部级、市级科研成果26项。

本所科研方向主要有:

⑴以辣椒为主的茄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

⑵蔬菜组织培养研究及开发;

⑶蔬菜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及栽培技术研究;

⑷食用菌的研究及开发;

⑸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研究。

在全所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上述五个领域均取得了进展,尤其品质型辣椒研究开发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3.项目主要负责人基本情况

胡晓文科研办主任江西农大园艺系九一届毕业

十多年来,一直从事蔬菜的科研工作,先后参加了“航天辣椒诱变育种”、“蔬菜种苗工厂化育苗”、“蔬菜组织培养”、“优质、高产

抗病茄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生米藠头的茎尖培养及组培快繁”等10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五)本项目现有的工作基础和支撑条件

我所开展辣椒育种的研究有近三十年二十多年,是江西省权威的辣椒育种单位。经过长期的收集鉴定评价,拥有丰富的辣椒种质资源,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有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现有专业辣椒研究人员8人,先后培育了赣椒1号、2号、4号等系列辣椒品种,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江流域及海南南菜北调基地重要的辣椒品种,同全国主要的辣椒育种单位有多年合作关系。从2004年开始,以赣北的枫树辣椒和海南的灯笼辣椒王为主要育种材料,结合本所积累的丰富的辣椒品种资源,以及航天辣椒诱变材料,进行了杂配试验,初步选定了杂配组合。在本所拥有用于试验的基地有10亩,大棚400 m2,在海南有常年育种基地10亩,为该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达到的目标及考核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选育出的品质型辣椒新品种,Vc含量达到300mg/100g、干

物质含量在20%左右,辣椒素达到0.2%,其它理化指标

均优于现在常规主栽品种。

2、形成系列专用品种,分别满足不同生态条件和栽培模式的要

求。主要靠品种的特有的风味和高营养的特点获得超常的经

济效益,亩增收30%-50%以上。

(二)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以南昌菜科所多年积累的丰富的辣椒种质资源为基础,以赣北的枫树辣椒和来自海南的灯笼辣椒王为主要选配材料,综合运用多种育种新技术,以高品质(营养丰富、风味浓郁和商品性状优良)为育种主要目标,选育出能分别满足早春保护地栽培、越夏栽培、温室长季节栽培及秋延后栽培等不同生态条件要求的辣椒专用新品种系列。(三)主要的技术关键及创新点

项目的技术关键是:远缘杂交配组、回交转育、航天诱变育种材料、雄性不育三系选育及辣椒花药组培

创新点:以赣北特有的枫树辣椒和来自海南的灯笼辣椒王为选配主要育种材料,进行高品质(营养、风味、商品性)辣椒新品种选育。(四)项目实施方案

本项目主要实施地点在于本所科研试验地,以及海南辣椒育种基地。

第一阶段:自2006年10~2007年9月,在海南育种基地上,对辣椒育种材料的生物学性状和农业经济性状进行评价,尤其是对营养品质、风味品质和商品性状这三方面进行重点选择,筛选出符合品质型育种目标的材料。然后进行选配杂交,留种,并在本所试验地上,按早春保护地栽培、晚熟越夏栽培、温室长季节栽培及秋延后栽培等不同没收,对杂配组合进行全面的性状鉴定和综合评价。

第二阶段;自2007年10月~2008年9月,继续进行杂配选优、组合性状评价等工作,并按试验技术方案进行回交选育工作。并进行营养及风味物质生理生化测定、商品性状的评价,从中基本筛选出20份株系。

第三阶段;自2008年10月~2009年9月,分别在海南、徐州及南昌等地区进行不同栽培模式、不同栽培季节的田间规模种植试验,全面评价选定株系,最终获得3-5个分别适应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专用品质型辣椒新品种,联合本省各地的农技部门向广大的辣椒种植户示范布点,并进行成果鉴定。

品质型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技术路线图:

目标育种材料的获取杂配组合组合的品质性状评价回交选育组合的全面性状评价获得目标株系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栽培试验选定品种示范推广及成果鉴定(五)技术风险分析

远缘杂交配组、回交转育、航天诱变育种材料、雄性不育三系选育及辣椒花药组培都是安全的农业生物技术,只要运用科学,该项目的技术风险很小。

(六)年度工作内容

2007年度:育种材料选配杂交,组合鉴定评价。

2008年度:杂配选优、组合性状评价、回交选育。营养及风味物质理化测定筛选。

2009年度:田间规模种植试验、整体评价选定品种、进行成果鉴定。

(七)主要人员的分工

胡哓文主持全过程并重点开展以枫树辣椒为主的杂配研究

龚明辉主持并重点开展以海南灯笼辣椒为主的杂配组合研究

(八)相关依托工程落实情况

本单位开展品质型辣椒研究工作多年,有8位专业研究人员,并在本所、海南拥有配套齐全的田间及大棚试验基地。只要经费落实,即可马上开展本项目的工作。

(九)知识产状况分析

本所对已经取得的辣椒育种材料、育种技术及将取得的成果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三、市场分析

(一)市场预测

以前的育种者往往只注重辣椒的产量和熟性,而忽略了品质这一重要因素,因而消费者抱怨现在的辣椒口味不及过去,风味淡。高营养、高风味物质含量,而商品性状好的的辣椒品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随着辣椒生产条件和技术的改善和提高,早熟品种只是作为一个品种类型,不再是衡量品种市场优劣的决定因素。只选育早熟品种已不能适应生产和消费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使辣椒品种形成早、中、晚熟系列配套,而且能分别适应不同的栽培模式和栽培生态条件,所以选育

辣椒育种研究进展

《园艺植物育种技术进展》论文 摘要:本文简述了辣椒起源、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遗传以及育种手段,对辣椒育种进行了简要概述,为生产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辣椒种质育种 一、概述 (一)起源 辣椒(pepper),别名番椒、海椒、秦椒、辣茄。因在胎座附近隔膜及表皮细胞中含有辣椒素二具有辛辣味(甜椒除外),是世界性的重要蔬菜和调味品。主产地在印度德干半岛。辣椒原产中、南美洲、墨西哥、秘鲁等地。公元前6500~5000年,在墨西哥中部拉瓦堪山的遗迹中曾有辣椒种子出土;在南美秘鲁公殛前2000年的古墓中,发现干辣椒和栽培种子。辣椒同属植物有27种。其中五个主要栽培种起源于3个不同的中心:墨西哥是Capsicum annum的初级起源中心,次级起源中心是危地马拉;亚马孙河流域是C.chinense和C.Fruteseens的初极起源中心,秘鲁和玻利维亚是C.pendulum和C.Pubescens的初级起源中心。(二)分布 哥伦布到了北美大陆后发现了不次于胡椒的上等辛香料—辣椒,结果吧比胡椒更为重要的辣椒带回欧洲。1493年传到西班牙,1548年传到英国,16世纪中叶已传遍中欧各国。1542年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将辣椒传入印度。进入17世纪,许多辣椒品种传入东南亚各国。 明朝末年(1640年)引入中国。早在16世纪后期高濂撰写的《草花谱》中已有记载:“番椒丛生,百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现在,辣椒在世界温带、热带地区均有种植。主要产地是印度,尤其是德干半岛的中南部最盛。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种质资源丰富。 (三)生产现状 亚洲是全球最大的辣椒生产、消费区域。中国、印度位居全球辣椒种植面积、产量的前2位,辣椒产品加工也在全球辣椒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欧洲主要辣椒生产国有西班牙、荷兰、以色列、匈牙利、土耳其、葡萄牙、德国等。

辣椒杂交制种技术

中国辣椒杂交制种技术 摘要我国杂交辣椒制种可分为三种模式: 一是海南基地冬季制种, 采用露地栽培方式; 二是华北基地夏季制种,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 三是华东基地春季制种, 采用大棚栽培方式。三种模式均是利用辣椒杂种优势生产在丰产性、抗病性、抗逆性上明显超过双亲的杂种一代。杂交辣椒制种是以生产高质量的杂交种子为目的,它涉及到原种、原原种的生产,杂交种子的生产,提高种子质量和技术问题。 关键词:辣椒杂交制种 辣椒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能够实现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重要蔬菜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人们对辣椒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辣椒的生产已朝着商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辣椒的种子需求量也会大大增加,这也为辣椒的种子生产提供了商机。辣椒的杂交制种从一开始就给制种单位和制种农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使广大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产生了巨大的农农社会经济效益。本文简要综述了我国辣椒杂交制种基本原理,技术要点和一些注意事项,仅供广大辣椒制种者参考。 1辣椒杂交制种基地的建设 制种基地的建设对于降低种子生产成本、保障种子质量、降低经营风险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提高种子的质量,杂种繁育基地应安排在气候条件适宜、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在选择辣椒杂交制种基地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这些自然条件应该包括:(1)基地的无霜期要超过120天。(2)连续日平均温度在20-25摄氏度的天数不低于70天。(3)授粉季节降雨少。(4)基地周边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5)基地要避开灾害性气候经常发生的地方。第二,辣椒制种基地必须有一定的耕作积极合作条件,如栽培用地、灌溉条件和道路设施、隔离条件等。制种还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以保证种子生产区域化。第三,选择制种基地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当地的技术人员应该对制种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良种繁育经验。当地政府要支持,劳动力素质比较高,总的生产力水平要高。第四,能够提高制种者的经济效益。辣椒杂交制种是一种高投入的产业,选择基地时,一定要考虑能提高制种者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提高制种农户的积极性,保证种子的质量,制种基地才会稳定。 2原原种、原种的生产 2.1基本概念 原原种,亦称原始种子,是繁育亲本所需的种子,一般仅指经过审定的辣椒新品种育成者最初使用的原始种子或经过其选择产生的与原始种子性状完全一致的种子。原种是指用原原种经过扩繁生产的性状与原原种一致的种子。 2.2原原种的生产 原原种是生产原种的亲本,因此它必须是高度纯合,非常稳定的自交系,杂交辣椒的原原种应该由选育该组合的原单位来生产,因为只有育种单位才真正具有选择原原种的能力,辣椒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其群体中具有很复杂的基因型结构,理论上的高度一致在实践中是不存在的,它的后代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的。因此,要在有分离的群体中把握某一交系的特征特性,选择典型的原原种难度很大,一般单位留种,很容易在选择方向上出现偏差,由此导致杂交后代不具备品种的典型特征特性。我国目前杂交辣椒原原种基本上是由育种者提供。 2.3原种的生产 当一辣椒杂交组合选育成功后,应由原育种单位自选生产原种,也可委托技术力量雄厚的种子公司或原种场利用育种者提供的原原种生产原种。原种的生产主要是将育种单位提供的原

辣椒杂交制种程序

辣椒杂交种子的繁制与杂交制种 一、辣椒杂交种子的繁殖 辣椒杂交种子的生产 1.辣椒花的异交性辣椒为常异花授粉作物,以自交为主,但有一定的天然杂交。不同的品种,甜椒类型,花柱短,其天然杂交率在5%以下;辣椒类型的品种,花柱长,天然杂交率高于20%。在开阔地区,辣椒最小的安全隔离距离是150米。由于辣椒的异交率较低,即使是其他方法制种如雄性不育的利用,也需要人工辅助授粉。 2.繁殖系数高一般杂交一朵花,辣椒品种可以获得80-200粒种子,甜椒类型可得200粒以上种子。商品辣椒的种植,农户每公顷用种量少,一般每公顷只需要450-600克种子,目前辣椒杂交育种仍以两自交系杂交为主,人工去雄仍是杂交制种的主要手段的原因。 栽培技术与制种产量 1.栽培密度栽培密度不仅影响单位面积内的总株数,直接影响制种产量。为方便授粉操作和灌溉,母本田均采用每畦栽两行的方法。垄的取向,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注意易于排水和灌水,尽量避开强光辐射,减少日灼病的发生。 畦面的宽窄,通常要根据母本的特征特性而定。对母本熟性早、生长势一般、授粉后坐果率高的品种,包沟包畦宽在1米左右较好;母本生长势强且不易坐果的品种,则畦面特别是沟要适当宽一些,宽度可在1.5米左右。株距同样要根据母本的性状而定。 2.授粉结束后的肥水管理授粉结束后肥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辣椒种子的千粒重。一般授粉期在30天左右,授粉结束时,辣椒已进入结果盛期,单株坐果数很多,前期果较大,后期果偏小,总产量并不高的原因是由于后期肥水管理没有跟上,造成后期果种子发育不好,声效种子数不多,种子千粒重偏低。 二、授粉操作与制种产量 授粉操作包括采粉、选花、去雄和授粉等过程。 经观察和研究,去雄授粉后坐果率最高和单果种子数多的花蕾层次是2-6层,7-9层花的坐果率虽有所下降,但由于开花集中,便于授粉,也是辣椒杂交授粉的最佳授粉层次;4-6层花不仅坐果率高,而且单果种子数较多,种子千粒重大,占单株产量一半以上,是制种的关键时期;8-9层花也是构成单株产量的主要部分。主枝花和侧枝花的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及种子千粒重的研究结果表明,去雄授粉后,2-7层主枝花的坐果率、单果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都高于侧枝花。 目前,我国各制种基地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整枝方式。海南制种基地,打部分侧枝或不打;北方基地以主枝花蕾授粉为主;而华东地区大棚栽培基地,一般不打侧枝,侧枝花授粉也成为制种的一部分。 授粉时期与制种产量经多年摸索,海南的授粉期是11月至翌年2月,最佳授粉期在12月;山西的最佳授粉期是6月底至7月上旬;华东地区的最佳授粉期是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东北和西北的最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进展

专论与综述 袁隆平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125) 收稿日期:2007-11-22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进展 摘 要:本文回顾了我国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取得的成绩和进展,总结提出了形态改良、提高杂种优势水平、 借助分子技术等提高水稻产量的技术路线,并对超级稻的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超级稻;研究进展;技术路线;应用前景 (kg/667m2) 杂交水稻 阶段 1996年水平第一阶段1996~2000第二阶段2001~2005 早季 500650750 晚季 500650750 单季 550700800 增长率 (%) 0>20>40 表1中国超级杂交水稻产量指标 注:连续两年在两个示范点,每点面积6.67hm2(100亩)的平均单 产。 1前言 目前中国人口有13亿,人均可耕地仅934m2 ,预计2030年人口将增至16亿,人均可耕地会减少到 667m2左右,面对人口增长压力和耕地减少的严峻形势,为在21世纪让所有中国人吃饱吃好,中国农业部 1996年立项了超级水稻育种计划,其中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指标见表1。 2超级稻育种研究取得的成绩与进展 通过形态改良及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至 2000年,已育成几个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并达到了第一阶段单季水稻产量指标。其中,以两优培九(P64S/ 9311)表现最好,2000年有20多个示范点,每点6.67 hm2(100亩)或66.67hm2 (1000亩),其平均产量超过 700kg/667m2。该组合近几年的推广面积在120~200万hm2左右,平均每667m2产量达550kg,而同期全国水稻的平均产量是420kg/667m2 ,杂交稻为470kg/ 667m2。 1999年在云南永胜县的实验田 (720m2),苗头组合P64S/E32的产量达1139kg/667m2,创造了当时的水稻超高产纪录。 从2001年起开展了第二阶段的超级杂交水稻选育工作,并取得了突破,且提前1年实现了第二阶段超级杂交水稻的产量目标。 根据2001年的进展,2002年在多个示范点 (每点100~120亩)安排了一些有希望的新组合示范,其中最好的是P88S/0293,2002年在湖南龙山县平均产量达820kg/667m2;2003年该组合在海南省三亚市、澄迈县和湖南省汝城、隆回、中方、湘潭四县共6个百亩示范片,平均单产超过800kg/667m2。2004年在湖南、安徽和贵州有2个组合共12个点,单产在800kg/667m2以上,其中湖南的汝城、隆回、中方三县的百亩片是连 续两年达标,即提前1年实现了第二阶段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指标。2005年,在湖南溆浦县更有一个千亩(1240亩)示范片单产超过800kg/667m2。同时,在选育超级杂交晚稻上也有重大进展,一新育成生长期短的三系杂交稻组合金23A/Q611,作双季晚稻栽培, 2003年在浏阳市、2004年在洪江市分别安排一个百亩示范片,其平均产量在660kg/667m2左右,比对照V优6号增产近30%,达到了双季晚稻第一阶段的产量指标。2006年该组合在桂阳县的百亩片,平均单产高达712kg/667m2。 3技术路线 育种实践表明,迄今为止,通过育种提高作物产 量,只有两条有效途径:一是形态改良,二是杂种优势利用。单纯的形态改良,潜力有限;杂种优势不与形态改良结合,效果必差。其它育种途径和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在内的高技术,最终都必须落实到优良的形态和强大的杂种优势上,否则,就不会对提高产量有贡献。但是,另一方面,育种要进一步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又必须依靠生物技术的进步。 3.1形态改良 优良株型是高产的基础。自从1968年DrDonald 提出理想株型概念后,很多水稻育种家特别注意这一 2008年第1期 1??

辣椒育种

《育种学课程论文》 辣椒育种 题目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12 月15 日

辣椒育种 摘要:本文简述了辣椒起源、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遗传以及育种手段,对辣椒育种进行了简要概述,为生产利用提供参考。辣椒是一种茄科辣椒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至今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辣椒是我国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本文通过从生产现状、生物学基础、开花授粉习性等方面简要概述了辣椒的特性,以及简单介绍了辣椒的人工杂交制种技术,旨在与读者共同学习关于辣椒的育种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辣椒,育种,开花授粉习性,人工杂交制种技术,种质。 一、概述 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辣椒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明朝末年传入我国,至今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辣椒在我国南北普遍栽培,南方以辣椒为主,北方以甜椒为主。辣椒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有机酸、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为菜中之首,胡萝卜素含量也较多,还含有辣椒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适于生食、炒食,还可加工成辣酱、辣油、辣椒粉。 (一)起源和分布 辣椒别名番椒、海椒、秦椒、辣茄。因在胎座附近隔膜及表皮细胞中含有辣椒素二具有辛辣味(甜椒除外),是世界性的重要蔬菜和调味品。 在中国古代,辛辣的调料十分多,重要的有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在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国明鉴三大辛辣调料。花椒在中国古代的辛辣调料中地位重要,历史上又称川辣、汉椒、巴椒、秦椒、蜀椒等,在中国种植和使用都曾十分普遍。早在《诗经》中便多处提到花椒。特别值得说的是中国古代普遍有煮茶加姜、椒、桂的传统。历史上常用的“五味”,其中花椒在其中居第二位。而所谓“三香”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又为首。过去使用的“五香”,也是由大小茴香、丁香、桂皮、花椒组成。现在,辣椒在世界温带、热带地区均有种植。主要产地是印度,尤其是德干半岛的中南部最盛。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种质资源丰富。(二)我国生产现状 辣椒是我国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也是设施生产的主要蔬菜种类。目前其主要形式有: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中、小拱棚覆盖栽培,大棚覆盖栽培。各种栽培技术目前在各地已日趋成熟,形成了山东、河北等地的日光温室主菜区,海南、湛江、北海等地的南菜北运基地,以及全国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亚洲是全球最大的辣椒生产、消费区域。中国、印度位居全球辣椒种植面积、产量的前2位,辣椒产品加工也在全球辣椒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欧洲主要辣椒生产国有西班牙、荷兰、以色列、匈牙利、土耳其、葡萄牙、德国等。我国辣椒生产现状为辣椒数量增加、质量下降当前,辣椒生产迅速发展,生产没有操作规程可依,自由式生产导致辣椒产品质量不稳,生产效益下降。生产环

中国杂交高粱育种研究进展

高粱是主要旱粮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粮饲作物和酿造原料。高粱光合效率高,生理优势强,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等多重抗逆性。高粱杂种优势现象早被人们所认识,但由于高粱两性花难于生产种子,不能被生产所利用。1954年,美国高粱专家Stephens等人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可在生产中应用的核质互作型高粱雄性不育系Tx3197A,为高粱杂种优势利用拉开了序幕。我国高粱育种工作者经过近50年的努力,培育出多批优良杂交种,对高粱单产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 目前高粱生产中应用的除部分糯性高粱是常规品种外,其它粒用高粱基本都是杂交种。20世纪9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高粱杂交种都是以迈罗(Milo)细胞质为母本组配的。因为只有能与迈罗细胞质互作产生完全不育性的品系,才能被用来作保持系,转育不育系加以利用。显然,恢复类型品种间就不能组配杂交种用于生产。这种细胞质的单一性造成了母本不育系资源的贫乏,也带来细胞质单一的脆弱性;恢复系也仅限于那些能使迈罗细胞质育性恢复的一些品种,造成了可利用细胞核范围狭窄。1979年后先后引进了不同类型的不育细胞质基因A2 ̄A6以及9E,这些不育基因在国外尚未将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在中国,除A1以外,A2型胞质引入较早,研究较多,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生产中应用。总结过去,对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杂种优势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1粒用高粱育种现状 1.1 植株性状 目前我国高粱杂交种叶片直立性差,多为下披型;植株偏高,耐密性较差;大部分杂交种植株高度在180cm以上。人工收割品种高度应保持在160~180cm,机械收割品种高度在140cm以下;不管高矮,都要耐密植,茎秆的刚韧性要好,株型要好。 1.2穗性状 穗长25~35cm,穗的长度已经足够了,穗太长,开 花时间延长,不利灌浆;籽粒成熟度有差异,粒大小也有差异;穗长究竟应该多长适宜,是应该考虑的问题。种植密度大的品种,穗也不必太长,25cm就够了;较稀植的品种穗较大,长度相对较大些,一般不应超过32cm;穗太小不利于籽粒分布,粒少影响产量。笔者认为穗长一般在25~32cm即可。南方以散穗为好,以便防虫防霉。 1.3生育期与产量性状 早熟区品种生育期118~128天,区域试验产量 作者简介:高士杰(1955-),男,辽宁铁岭人,研究员,农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粱遗传育种和高产理论研究。 中国杂交高粱育种研究进展 高士杰1,刘晓辉2,李继洪1 (1.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公主岭136100;2.广东佛山大学,佛山528000) 摘要中国高粱生产中应用的细胞质有A1和A2两种类型。不育系的细胞核有南非高粱核体系、中国高粱 核体系、倾向南非高粱核体系和印度高粱核体系。恢复系的种质主要是中国高粱和倾中国高粱类型。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由南非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倾南非高粱×倾中国高粱,发展为印度高粱×倾中国高粱。植株高度由高秆改良成中秆,使产量大幅度提高。温度是影响不育性的主要因子,在自然条件下,A2不育系雌蕊败育轻或不败育,雄蕊遇高温可散出花粉,使不育系产生少量自交结实。粒用高粱育种近年来进展不大,其主要原因是遗传基础狭窄,株型不理想,耐密性差,抗性育种重视不够,杂优利用模式有待创新。今后应:协作攻关,加强基础研究,创造新种质;不同类型间亲缘关系要清晰,以保持和提高两亲间的杂种优势;保证新品种的繁制质量和数量,加快其推广速度。关键词 粒用高粱;研究进展;种质基础;杂优利用模式

辣椒育种技术

原种的概述及原种的生产 原种是指育成的原始种子(原原种),一般指经过审定的辣椒新品种育成者最初使用的原始种子或经过其选择生产的与原始种子性 状完全一致的种子。原种(亲本)是利用原原种经过扩繁生产的,性状与原原种一致的种子。 单株选择,是从群体中选出一些符合或近似于原品种或育种目标主要性状的优良单株,分别采种,下一年每一个单株的后代形成一个株系,播种一个小区。根据各株系的表现,决定取舍。 混合选择,是根据植株各生育期的主要性状,从品种群体中选取符合原品种性状的优良单株、单果混合留种,下一代播种在鉴定区内,进行鉴定。 株选,即对某一植株进行选择,是任何选择方法的必备手段。在株选时必须按以下几个原则进行: ①确定株选的主要性状标准; ②明确各性状的主次; ③入选单株不能太少,要保证有一定的入选群体; ④要在整个生育期内进行鉴定。 原种的生产决定杂种优势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双亲基因型的纯合度。双亲的基因越纯合,其后代的优势就越大。原原种是生产原种的亲本,因此它必须是高度纯合、非常稳定的自交系。 1.杂交辣椒原原种生产程序辣椒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其群体中具有很复杂的基因型结构,因此,要在有分离的群体中把握某一自交系的特征特性,我国目前杂交辣椒原原种基本上由育种者提供。 2.杂交辣椒原原种的生产要注意的问题 (1)原原种生产圃面积不宜太大,但要有很好的隔离条件,严防生物混杂。 (2)原原种生产圃要设在选择自交系的相同环境中,并对其典型特征特性进行选择。 (3)原原种的生产要进行单株选择,混合留种。选择一般可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开花期,着重对辣椒的株型、叶、花、节位和抗病性等性状进行选择,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异株;第二次选择在结果盛期,在第一次入选株内淘汰果型、果色、挂果数和挂果集中等性状不符合要求的单株;第三次在种果采收期,在第二次入选的植株内进一步淘汰丰产性、品质和抗病性、抗逆性较差的单株。经过三次选择后入选的单株,可以采取混合留种的办法留种。 (4)原原种一次生产量要大,尽量减少繁种的世代数。 (5)原原种入库要在包装袋内外标明生产者、生产日期、自交系来源等,最好做到图片和文字同时记载原原种的性状。入库后还要进行质量检验,质量合格才能进行原种生产。 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 1.基本情况还说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袁隆平) H前,中国人口冇13亿,人均对耕地仅1.4亩,预11-2030年人11将增至16亿,人均町耕地将减少到Im 左右。面对人口增长爪力和耕地减少的严峻形势,为保障粮仅安全,农业部于1996年启动实施了超级水稻育种计划。 技术路线 □ 育种实践表明,通过育种提高作物产量,可川纳出两条仃效途径:一是形态改13,二是杂种优势利用。单纯的形态改良,潜力仃限;杂种优势不与形态改良结合,效果较差。相关育种途径和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在内的W技术,彊终将落实到优良的形态和强人的杂种优势匕才会对提高产量冇贡献。但是, 疗种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发展,也必须依靠卞物技术的进步。

形态改良 优良株型是高产的基础。口从1968年Dr.Donald提出理想株型概念肩,很多水稻育种家特别注总这一重要课题,并设想了多种高产水稻模型。其屮著名的是国际水稻研究所Dr.Khush提出的“新株型"稻,其主耍特征是:①大穗,每穗250粒;②分藥少, 侮株 3~4个有效分簾;③短而壮实的秆。这种模型是否高产,还冇待实践证明。发现超尚产品种仃如下形态特征。 A.高冠层 上-叶叶片应长、直、窄、凹、厚。长而直的叶子不仅叶面枳大而11能两而受光又耳不遮荫,因此能更右效地利用光能;窄叶所占的空间面积小,能增加有效的叶面积指数;凹字形可使叶片坚挺不披;厚叶光合功能强IL不易早哀。总Z,具仃这种形态特征的水稻品种,能冇最大的冇效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功能,为超高产提供充足的光合产物即冇机源。

B.矮穗层 成熟期稻穗顶部离地面仅60?70cm, 这种结构由于重心卜?降,可使植株高度抗倒 伏。抗倒是培育超高产水稻必备的特性。 C?中大穗_ □毎穗谷疏约6克,每亩16?17丿总。稻谷产吊「=生物学产htx收获指数。理论I:,英产吐潜力为1000公斤/ 市。现行的矮秆品和,收获指数(HI)L2很高(>0?5), 进一步处场收蕊指数L2札严1仃限,W此,上加应依如提髙生枷%产幕以进氏-提高稻谷产量。 □从形态学观点來看,提高植株高度是提高生物学产啟有效而町行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会引起僧伏。为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冇种家正试图使茎秆更?壮,但此举会导致收获指数下降,因此,很难达到超局产。上述山叶片组成的高叶冠层植株模型能同时将高生物学产量、髙收我指数和高度抗倒伏二者较好的统一起来, 从而能实现题W产。

辣椒育种计划书

辣椒育种计划书 篇一:作物育种计划书 篇一:路。实验一作物育种计划书的制定及实施 实验一育种试验计划书的制定及实施 进行作物育种试验时,首先必须制定出详细的育种计划和实施方案,使各项工 作得以有计划地进行,也便于按阶段或年度检查试验地执行情况。田间试验计划书的制定及播前试验材料的准备,则是每年度育种试验工作的开始,也是承上启下确保育种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由于作物育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试验的项目和材料多,既有室内准备,又有田间实施。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步骤和操作规程,以免发生差错,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1.1 作物育种计划书的制定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初步掌握作物育种试验计划书的制订;通过参加或了解水稻、小麦、玉米 等某一个作物育种试验的播种前后准备工作,熟悉和掌握作物育种工作计划的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年度的田间试验计划书的制订及播种前试验材料的准备和田间实施。 二、内容说明 (一)播种材料的整理

将去年经过分析研究,评选留用的各种试验材料,按照原来试验的种类和小区 号码的先后顺序,分别排列于种子箱内,并与上年田间试验计划书或田间记载表核对,检查无误后待用。 (二)种子检验 1、种子净度 指种子清洁、干净的程度,用目测鉴定法检验。即种子样品中去除去杂质和废 种子后,留下本作物的好种子的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百分率。 2、种子发芽力 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幼苗的能力。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 种子发芽势是发芽试验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发芽势高,种子生活力强,出苗整齐一致。种子发芽率是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日期) 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种子发芽率高,有生活力的种子多,播种后出苗率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以3次重复的平均数表示,计算至整数。正常发芽种子的标准禾谷类作物种子的幼根达种子长,幼芽至少达种子的1/2长。 正常发芽种子的标准禾谷类作物种子缺根、缺芽或根

辣椒种植技术(大全)

辣椒高产种植技术 辣椒品种繁多,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各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栽培作型较多。本文着重介绍常规通用的管理方法和注意要点,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确定品种 种植辣椒之前要想好种植什么样的品种。牛角椒、羊角椒、线椒、泡椒、朝天椒等这些品种都不错。可根据市场和种植经验选择。 种子消毒 没有包衣的种子,在催芽之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不然的话,容易感染病菌、病毒。 处理方法:50%多菌灵5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8%农林风2号2000倍,0.5%氨基寡糖素1500倍或者60~70摄氏度的热水浸泡20分钟(边浸泡边搅拌,防止烫伤种子),一般浸泡30~60分钟左右,然后冲洗催芽。 培育壮苗 俗话说:苗壮三分收。培育壮苗是高产的关键。壮苗的标准是:茎杆粗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苗龄一般在30~40天左右,3~5叶期容易成活,缓苗快;超过7个叶,苗龄过大,缓苗慢,影响生长。辣椒一般三叶期就进行花芽分化了,所以说,培育壮苗是辣椒高产的关键。 肥水管理 辣椒属于浅根系作物,根系不发达,既怕旱又怕涝,所以在肥水管理上要格外注意。 1、配方施肥

生产1000公斤鲜辣椒需要吸收氮约5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6公斤。 2、施肥方案 根据辣椒的吸肥规律和需肥特性,以省工、省力、高产、高效为目的,以防病、抗重茬、改良土壤、节约成本为目标,安排以下施肥方案: 底肥:每亩用每克2亿酵素菌剂50~200公斤(代替鸡粪、猪粪及各种生物菌有机肥),15-15-15的农富天下平衡复合肥40~50公斤。栽培沟或栽培穴均可,最好用垄上覆膜栽培法,高产,好管理。 第一批花坐果后:每隔15天左右结合浇水,追施20-10-20水溶肥4公斤+普通矿物腐殖酸钾3~5公斤。 中后期:每隔15天追施20-10-30的冲施肥5公斤+精品矿物黄腐酸钾300~400克。 缓苗后:每隔10~15天喷施“植物疫苗”叶面喷施剂一次,防病、防虫、调节生长、增产提质。按要求使用,基本不受病虫的危害。 水分管理 辣椒旱了落花落果,涝了呕根死棵,也是落花落果,所以辣椒怕旱也怕涝。因此,要小水勤浇,最好是渗灌或滴灌。 栽培管理 辣椒根系不发达,为使根系发达,抗旱抗涝,改变过去的栽培方式,改垄下栽培为垄上栽培,可增产20%以上。垄上栽培与滴灌配合更好。 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最主要的就是炭疽病、疫病、病毒病、软腐病、根腐病、青枯病,茎基腐病、枯萎病、根结线虫,虫害主要有白粉虱、灰粉虱、甜菜夜蛾、菜青虫等。 1、炭疽病

林木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第25卷 第4期2003年7月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BEIJING FORES TRY UNIVERSITY Vol.25,No.4Jul.,2003 2003 02 17收稿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567178.html,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782)及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99 12)共同资助.作者简介:康向阳,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林木倍性育种、细胞遗传学、生物技术.电话:010 62338105 Email:kangxy@bj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567178.html, 地址: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林木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康向阳 (北京林业大学毛白杨研究所) 摘要 该文综述了林木多倍体育种的途径、方法及其应用现状,指出多倍体育种在速生、优质、高抗逆性等林木新品种选育中具有更大的潜力;目前在林业生产中应用的多倍体新品种数量之所以相对较少,主要与树木细胞遗传等基础研究滞后、一些多倍体育种相关理论和技术难题未能得以攻克有关.而随着人类对其应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及有关新技术方法的注入,建立在现代遗传学以及细胞染色体工程技术基础之上的林木多倍体育种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林木,多倍体,育种中图分类号 S722 3+5 Kang Xiangyang.Advances in researches on polyploid breeding of forest trees .Journal o f Beijing Fo restry University (2003)25(4)70 74[Ch,56ref.]Institute of Populus tomentosa ,Beijing For.Univ.,100083,P.R.China. The paper overvie w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polyploid breeding in forest trees.It shows that polyploid breeding has great potentiality in selecting ne w varieties with traits of fast gro wing,high quality and resistance.However,the numbers of new polyploid varieties used in the forestry production are rel atively less.The main reasons are caused by the lag of basic researches in forest tree c ytogenetics,unresolved theoretic and technic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olyploid breeding.Following the increasing understanding on application values of polyploid and using of related ne w techniques,the polyploid breeding based on modern genetics and cell and chromosomal engineering will have ne w vitality and vigor.Key words forest tree,polyploid,breeding 染色体多倍化是植物进化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其中约有30%~35%的被子植物经历过一次或 数次多倍化事件形成多倍体[1] .多倍体在自然界的广泛分布表明多倍化可以增强植物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而人类也可以效法自然开展多倍体人工诱导及其利用工作.1935年,Nilsson_Ehle 在瑞典发现了一 株叶片巨大、生长迅速的巨型三倍体欧洲山杨[2,3] ,引起了世界对多倍体应用价值的广泛关注,由此成为林木多倍体育种的开端.1937年,当Blakeslee 、Avery 采用曼陀罗等植物证实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巨大效果之后,进一步掀起了世界性多倍体诱导研究的热潮,并获得了大量作物、果树、蔬菜、花 卉等多倍体新品种[4 7] .杨树、橡胶、桑树等一系列林 木多倍体新品种的选育成功[8 16] ,为我们展示了日益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林木多倍体育种的作用 植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组加倍以后,常常带来一些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在提高生长速度、增进遗传品质以及提高目的代谢物含量等方面具有优势.就主要利用营养器官的林木多倍体育种而言,由于许多树种能够进行无性繁殖,可以不必担心多倍体育性差而导致繁殖困难的难题,而多年生习性又保证品种一旦育成就可以长期持续利用等,因此林木多

辣椒育种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a567178.html, 辣椒育种技术 作者:王素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6年第06期 摘要:最近几年,在农业技术飞速发的带动下,辣椒育种技术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果,使得辣椒在产量、品质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该文对当前几种比较常见的辣椒育种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对辣椒原种育种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辣椒;分子育种;转基因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其自身的营养价值极高,而且适应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辣椒育种技术,可以对辣椒的品质进行改善,在提高产量、增强抗病虫害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也因此受到了农业技术人员和相关科研院所的重视。 一、辣椒育种技术现状 作为蔬菜的一种,辣椒在全国蔬菜市场上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对于蔬菜的周年供应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一直以来,辣椒在中国各个区域都有种植,在为农民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生物技术在辣椒遗传育种中得到了应用,推动了辣椒育种技术的发展。目前,辣椒育种技术主要有原种育种技术、杂交育种技术、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单倍体培养技术以及分子育种技术等,这些技术各自都有着相应的优势,自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因此,在选择辣椒育种技术时,必须充分考虑所处区域的自然气候条件,确保所选育种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保证辣椒的产量和质量[1]。 二、辣椒原种育种技术 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6.6℃左右,全年无霜期238天。淮南年降水量在900 mm左右,季节性降水分布不均。淮南位于淮河流域,全市境内存在有东淝河、窑河、西淝河、架河、泥黑河等河流,以及相应的湖泊,水域面积占据了总面积的16%,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基本原理 辣椒原种育种在栽培管理方面与商品生产基本没有差异,不过需要确保采种辣椒达到生理成熟后才能采摘。 2、播种育苗

关于育种的起源及研究进展

关于育种的起源及研究进展 常菲絮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基地班) 摘要:当今世界人口迅猛增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粮食短缺,而人类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却越来越苛刻,因此育种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育种起源、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做了简要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希望为育种的研究工作和国家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育种,基本方法,目的,现状,前景 育种(breeding)指的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按对象来分,育种可以分为作物育种和家畜育种。在人类物质和精神需要越来越膨胀的今天,育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物育种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人类有必要重视育种的研究和运用。 (一)育种的起源 育种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与发展逐渐产生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也是育种的发展历史。 早在栽培植物出现之初的人类简单种植和采收活动中,就已经寓有作物育(选)种的萌芽。《诗经》载:“黍稷重穋”,“稙稺菽麦”。“稙”、“稺”指播种的早晚,“重穋”指成熟的先后。可见中国在周代已形成不同播期和熟期的作物品种概念。北魏《齐民要术》按成熟早晚、苗秆高矮、收实多少和米味美恶等记载粟品种凡86个。明代的《理生玉镜稻品》详细描述了嘉靖年间江苏苏州地区的水稻品种,是中国最早问世的水稻品种志。至清代,《授时通考》已分别收录粟和水稻品种约500个和3400多个。 犬只育种的起源特别早,大约在10,000-35,000年前犬只即与人类共同生活,并被驯化 在日本, 林木育种的历史比较悠久。早在5 50 年前的京都北山地区, 林业工作者就已经在特定的无性繁殖地带上, 用不断选择、淘汰的手段, 进行林木育种工作, 并卓有成效地培育出了宫崎柳杉、山武柳杉、富山柳杉、两轮柳杉等新品种 (二)育种的目的 育种对促进作物生产、提高物种品质和观赏价值均有重要作用。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是育种的基本目标。当然,特定的育种目标要综合考虑当地品种的现状、育种基础、自然环境、耕作制度、栽培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并随生产的发展不断加以调整。还要以本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或有代表性的几个品种作为标准,明确需要保持或提高、改进或克服的方向,使育种目标具体化。 1、提高产量 提高产量是作物育种的首要目的。以中国为例,中国粮食作物品种平均6~7年更换1次,一般新品种可比老品种增产15%左右。1949~1984年间中国主

辣椒育种技术

辣椒育种技术 辣椒包括甜椒Capsicum spp.是茄科辣椒属的多年生或一年生作物2n=24。果实富含辣椒素、维生素C、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并有芬芳的辛辣味果实可炒食、盐腌制酱或碾成辣椒粉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蔬菜和调味品。一、辣椒的种质资源及分类辣椒属目前确定的植物种类为27种其中已利用的12种未被利用的15种。主要栽培种有5个一年生椒辣椒属中分化最多灌木椒亚马逊椒长柄椒毛辣椒1923认为一年生椒和木本椒是同一个种分为5个变种樱桃椒类朝天椒类簇生椒类长甜椒类我国辣椒主要品种资源有湘潭迟班椒、云阳椒、潘家大辣椒、中江猪大肠辣椒、华椒17、21牛角椒、伏地尖、河西牛角椒、窑嘴大辣椒、羊角辣椒、雷阳大辣椒、矮脚黄、华椒1号、华椒2号、汉川椒、保加利亚尖椒、矮树早、枞阳“二垄”椒、三洲辣椒、海花3号、农大40、吉农方椒、红旗方椒、茄门、吉椒2号、麻辣三道筋、于洪早椒、同丰16、同丰19、同丰37、大同5号、选丰46、包子椒甜椒、铁把黑甜椒、巴彦大辣、双富大辣椒、铁皮青大辣椒、一窝猴小辣椒、线辣子、中子粒、8819、二金条、皇椒1号、攸县玻璃椒、邵阳朝天椒、虹豆辣湘西长线椒等。二、育种目标 一丰产性高产一直是优良辣椒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丰产性是受许多性状影响和制约的数量性状其中最直接的受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辣椒的单株产量取决于花数、坐果率、单果重、采收期同时还受株型、叶量、光合效率以及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抗病性等因素的制约。国外多数研究认为配制杂种一代要以果数型作母本、果重型作父本产量优势才最大。二抗病性病害是造成辣椒减产、品质下降甚至绝收的主要因素。 1、抗病毒育种病毒是辣椒病害中较严重的病原发病植株表现为花叶、叶片皱缩、畸形、鞋带状严重的植株矮化甚至引起系统坏死导致辣椒产量严重下降以致失败。1973曾报道两次接种病毒的实验结果辣酱椒因接种SLTMV分别减产38%和22%甜椒因TEV分别减产23%和21%因CMV分别减产97%和61%。由于世界各国病原病毒发生情况不一致故抗病毒育种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我国以TMV和CMV发病率高危害最大故抗TMV和CMV是我国现阶段抗病育种的主攻目标。 2、抗疫病育种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辣椒生产的世界性病害。在辣椒生育期的各个阶段、在各个器官上均可发生寄生。“八五”期间我国已将抗疫病作为辣椒抗病育种的目标。我国当前种植的尖辣椒一般抗病性较强甜椒多不抗病染病轻的品种有长春尖椒、日本黑椒、保加利亚辣椒、茄门甜椒、牟农一号甜椒、细线椒等。 3、抗其他病害育种经过研究国外育种工作者在野生资源中发现了抗白粉病、黄萎病、番茄斑枯病、细菌性斑点病、果腐病等抗病材料。针对这些病害开展抗性育种也应是某些地区的育种目标。另外青枯病、疮痂病、炭疽病等也是辣椒的重要病害抗病育种也应注意。三 品质 1、果实的营养品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干物质的含量、矿质营养元素等主要决定着辣椒的营养品质。我国“八五”期间育成的辣椒品种要求维生素C含量每100g鲜重高于70mg甜椒维生素C含量每100g鲜重高于65mg。 2、果实的辣味和风味辣椒的辣味由辣椒素引起辣椒素含量是辣椒果实风味品质的主要指标。不同的辣椒品种其辣椒素含量差异比较大。辣椒的风味是由果实中几种数量很少的芳香物质所致。甜椒的重要风味成分是2-异丁基-3-甲氧基丙嗪这种成分极香在果实的外皮中浓度最高横壁和胎座中较少 种子中没有。热处理会破坏部分风味成分。 3、果实的商品品质商品品质由单果重、果长、果宽、果肉厚及可食用比率等构成。一般果实较大、形状及大小较一致、具光泽、质地紧密、果肉厚的辣椒耐运输较抗果顶腐烂病。四熟性为了达到周年均衡供应辣椒生产也要求早中晚熟品种配套。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蔬菜春淡季明显早熟辣椒效益好育种工作者曾把早熟作为一个重要的育种目标。但是早熟品种由于主要强调早相对忽略了生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辣椒杂交制种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杂交果数、单个杂交果种子数量和杂交种子千粒重等因素。同时,栽培技术和杂交授粉技术也与之密切相关。本文就高产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概括。 一、播期辣椒制种播期,以保证花期相遇,本着父本先开花、等待母本的原则来确定。依据父母本的熟性早晚,一般播期在12月上旬-元月上旬。 二、播种育苗 1、浸种消毒。把种子浸入50-55℃的温水中,水量以浸没种子为宜,不停地搅拌,直至水温降至30℃左右时停止搅拌,再浸泡8-12小时后捞出,接着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5-20分钟,然后多次淘洗,洗净后催芽。一般在28-30℃的恒温条件下进行。在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并且每天用加入0.02%硼酸的清水清洗种子一次。待发芽率达60%时即可播种。 2、苗床准备。先配制营养土,用腐熟的有机肥(马粪、猪粪或鸡粪)6份,加葱蒜地表土4份,混合均匀后过筛,同时加入少量多菌灵、百菌清以防治病害。苗床可在阳畦或日光温室准备。每平方米育苗床内可施入腐熟有机肥5公斤,二铵0.25公斤,然后深翻、耧平,待播。 3、播种。播种时,先浇明水达6厘米左右,水渗完后撒极薄一层代森锰锌药上,均匀播种,一般每平方米播10克左右。种子播完后,再覆盖极薄一层药土,然后撒盖0.8-1.0厘米厚的营养土。 4、苗床管理。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夜间18-20℃。幼苗出土后适当降低温度,加大昼夜温差,防止幼苗徒长。此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3-25℃,夜间控制在15-17℃,这样即可以防止下胚轴过长,长成高脚苗,又可以保证子叶肥大,叶色深绿,生长健壮。要控制浇水,若叶片中午有萎蔫症状时可用喷壶喷水。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即可分苗移植。一般采用在分苗畦内按10厘米X10厘米的株行距分苗,或采用单株移栽到8厘米X10厘米营养钵中。分苗期间,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18-20℃,在中午前后苗子萎蔫时要进行遮阴。在齐苗时、第1片真叶出现后、缓苗后和4叶期时要各覆土0.5厘米,均用营养土。湿度以手握成团,撒手为粒为好。苗期还应尽量增加光照时间,每天应达8小时以上。定植前7-10天,要低温炼苗,白天控制在20℃左右、夜间12-15℃。 三、定植

辣椒育种技术

摘要:对当前我国辣椒育种中主要采用的几种育种技术进行介绍,并展望未来辣椒育种的技术发展趋势,为我国辣椒育种获得高产优质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辣椒;品种;育种技术 辣椒是我国主要的蔬菜及调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成为许多人饮食中的必需品,需求量一直非常大。辣椒品种对于辣椒的产量和质量有着较大影响,我国的育种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培育新的辣椒品种,以满足不同的生长条件,提高质量及产量等,以提高种植者的收益。现将介绍辣椒主要的育种技术。 一、原种育种技术 原种育种是一种最为传统的育种技术,也即在上一茬的种植中,将完全成熟的辣椒收集起来,收取其种子用作以后种植的方式。其种植方式与普通的辣椒种植方式并没有很大的差别。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育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果实采收,需要等果实完全成熟后,果皮变为红色、黄色或暗红色,将种果带柄摘下或剪下。凡辣椒皮薄品种,可将果柄扎起来挂起风干留种。面积大不宜用此法。厚皮品种如甜椒、半辣型、大型品种,采摘后不要马上切开剥籽,必须堆积起来后熟7 d再切开剥籽,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如随摘随采种未经一段后熟芽率就会降低。采摘种果必须在霜前采摘。后熟期间应防止冻害,保证种子品质。 二、生物育种技术 生物育种技术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系列育种技术,该育种技术包含多种育种方式,能够培育出特定的品种,针对性较强,但是技术含量高,一些方式难以大面积推广,生物育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及器官培养 辣椒可以培养的组织及器官较多,包括胚、花药、原生质体及部分器官等。利用组织及器官培养,可以配合杂交技术,完成杂交技术不能完成的育种工作,获得一些具有理想的目标性能的品种。这是传统的育种技术所不能做到的,极大地拓展了育种方式。 (二)分子标记 在植物育种过程中,对目标性状进行选择是新品种培育的中心环节。传统的育种方法多依赖于植株的表型,要求有丰富的经验和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性状还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随着遗传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利用遗传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以极大地提高选择的效率,减少育种过程中的盲目性。分子标记育种是利用与目标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跟踪选择的一项育种技术。 (三)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生物育种技术上的一项突破,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照技术人员的设想来进行重组,从而达到培育出具有预定目标特性的品种。当前,通过基因工程育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抗虫、抗病品种。病虫害是辣椒种植过程中影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依靠农药,但是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但影响辣椒的质量,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抗病品种的出现,对于减少农药使用,缓解农药对于环境的污染,提高食品安全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将其他品种上能够抵抗辣椒病害的基因转移到辣椒上,使辣椒具有抗病性,减小病害的发生。二是抗除草剂品种。除草剂能够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虽然大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仍能大大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利大于弊。因此,除草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辣椒的种植过程中,除草剂的使用也会影响到辣椒的产量,育种工作者将抗除草剂的基因转移到辣椒中,培育出抗除草剂的辣椒品种,提高了辣椒对于多数除草剂的抗性,减小了除草剂的使用对于辣椒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