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溶液制备试题

溶液制备试题

溶液制备试题
溶液制备试题

溶液制备试题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进行滴定时,滴定速度以为宜(或)切不可成放下。滴定时锥形

瓶或锥形瓶都是不规范的。

2、滴定管按其容积不同分为、、。

3、容量瓶颈外有一圈标线,。

4、K2Cr2O7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2000mol·dm-3,则它对Fe,Fe2O3,FeSO4·7H2O的滴定度分别为g·cm-3,g·cm-3,g·cm-3。

5、已标定的Na2S2O3溶液在保存中吸收了不少的CO2,影响了浓度。若用该“标准”溶液滴定I2,则在实际滴定中,消耗的NaS2O3的量将(偏高、偏低),使得I2的浓度产生(正、负)误差。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可加入少量,使溶液呈弱碱性。

6、纯硝酸是色的液体,加热或受光的作用即可促使它分解,分解的产物是,致使硝酸呈现

色。

7、制备标准溶液的主要两个步骤是和。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称量绝对误差为+0.2mg,若要求称量相对误差小于0.2%,则应至少称取( )g。

A、1g

B、0.2g

C、0.1g

D、0.02g

2、用基准物Na2C2O4标定配制好的KMnO4溶液,其终点颜色是 ( )

A、蓝色

B、亮绿色

C、紫色变为纯蓝色

D、粉红色

3、在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A、滴定开始时

B、滴定近终点时

C、滴入标准溶液近50%时

D、滴入标准溶液至50%后

4、标定盐酸标准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

A、邻苯二钾酸氢钾

B、硼砂

C、草酸

D、碳酸钙

5、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

A、绿色

B、棕色

C、红色

D、蓝色

6、标定I2标准溶液的基准物是( )

A、As203

B、K2Cr2O7

C、Na2CO3

D、H2C2O4

7、下列数字中,有三位有效数字的是()

A、pH值为4.30

B、滴定管内溶液消耗体积为5.40mL

C、分析天平称量5.3200g

D、台称称量0.50g

8、差减法称取固体试样时,适合于称取()。

A、剧毒的物质

B、易吸湿、易氧化、易与空气中CO2反应的物质

C、平行多组分不易吸湿的样品

D、易挥发的物质

9、现需要配制0.1000mol/LK 2Cr 2O 7溶液,下列量器中最合适的量器是( )

A、容量瓶;

B、量筒;

C、刻度烧杯;

D、酸式滴定管。

10、烘干基准物,可选用()盛装。

A、小烧杯

B、研钵

C、矮型称量瓶

D、锥形瓶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溶液中哪些需要在棕色滴定管中进行滴定?()

A、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B、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碘标准溶液D、硝酸银标准溶液

2、下列溶液中,需储放于棕色细口瓶的标准滴定溶液有()

A、AgNO3

B、Na2S2O3

C、NaOH

D、EDTA

3、通用化学试剂包括()

A、分析纯试剂

B、光谱纯试剂

C、化学纯试剂

D、优级纯试剂

4、指出下列物质中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A、KMnO4

B、NaOH

C、H2SO4

D、H2C2O4?2H2O

5、0、2mol/L的下列标准溶液应贮存于聚乙烯塑料瓶中的有()

A、KOH

B、EDTA

C、NaOH

D、硝酸银

6、下列基准物质中,可用于标定EDTA的是()

A、无水碳酸钠

B、氧化锌

C、碳酸钙

D、重铬酸钾

7、碘量法中使用碘量瓶的目的是()

A、防止碘的挥发

B、防止溶液与空气的接触

C、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D、防止溶液溅出

8、进行滴定分析时,滴定管的准备分为()。

A、洗涤

B、加标准溶液

C、调节零点

D、排气泡

9、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A、[H+]=0.006 mol/L

B、 PH=11.78

C、 w(MgO)=14.18%

D、 c(NaOH)=0.1132 mol/L

10、制备标准溶液的方法有()。

A、标定配制法

B、比较配制法

C、直接法配制

D、间接法配制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由于K2Cr207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直接配制标准液,不必标定。

()2、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是一致的。

()3、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所采用的蒸馏水应为去CO2的蒸馏水。

()4、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5、使用直接碘量法滴定时,淀粉指示剂应在近终点时加入;使用间接碘量法滴定时,淀粉指示剂应在滴定开始时加入。

()6、将7.63451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的结果是7.634。

()7、凡是基准物质,在使用之前都需进行干燥(恒重)处理。

()8、市售的HCl,不能直接配成标准溶液。

()9、100mL的乙醇和100mL的水混合后的体积为200mL。

()10、小王在配碱性的金标准溶液时,一直保存在玻璃容量瓶中,问他时说,我这个容量瓶是有检定过的。

五、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有效数字:

2、摩尔:

3、标准溶液:

4、质量恒定:

5、基本单元:

六、问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分别会对HCl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为什么?

a、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b、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1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

c、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

d、锥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蒸馏水

e、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

f、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

g、称取Na2CO3时,撒在天平盘上。

h、配制HCl溶液时没混匀

I标液加KI的目的是什么?用反应式说明。配好的碘溶液为什么要保2、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配制

2

存在棕色瓶中?并放在暗处?滴定碘时,应在何时加指示剂?

七、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1、称取3.1015克于105-1100C下烘干至质量恒定的基准苯二甲酸氢钾,溶于80mL无CO2的蒸馏水中,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至粉红色,消耗NaOH溶液30.40mL;同时做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0.01mL,试计算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苯二甲酸氢钾的相对分子量是204.2)

2、用K2Cr2O7法测定铁矿中的铁。问:(1)配制0.008mol/L K2Cr2O7标准溶液1L,应称取K2Cr2O7多少克?

(2)称取铁矿0.200g,滴定时用去0.008mol/L K2Cr2O7溶液35.82mL,计算铁的百分含量?(M(K2Cr2O7)=294.19,M(Fe)=55.85)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使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_____,学生从单纯地接收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___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表征教育信息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_____两大类. 4._____主要利用模型、图像等,它比实物直观和语言直观更为优越. 5.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_____、_____及学校卫生条件等等. 6.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及传播理论,而系统科学理论是它的方法论基础. 7.被誉为现代教学论的三大典型代表是苏联赞可夫的"新教学体系",美国布鲁纳的_____教学论和联邦德国瓦根舍因的_____教学论. 8.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是理智技能,认知策略,_____,动作技能,态度. 9.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综合性和_____. 10.有一只镜头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标有如下光圈值2.8、4.5、5.6、8、11、16,如果拍照时选用的光圈值8,则此时相机镜头的进光孔直径为_____mm. 11.盒式录音机主要由_____、音频放大电路、超音频振荡电路、走带机构和喇叭等组成. 12.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_____和表演型等四种. 13.录像机录像过程是通过磁头将电信号转换成磁信息记录在磁带上的_____过程.

14.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的"教师"是负责_____和_____工作. 15.有时在播放录像带时,电视机图像画面出现白色水平横条干扰并伴有噪声,这时可以尝试调节录像机上_____旋钮来消除此干扰. 16.教学设计以_____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_____作为研究对象. 17.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___和_____组成. 18.当代学习理论的三大学派分别是_____、_____和联结—认知学派. 19.课的划分依据一般为: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两课之间的间隔时间和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教育传播中,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是() A.教育传播模式 B.教育传播媒体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环境 2.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基础是() A.学习理论 B.教学理论 C.传播理论 D.系统科学 3.国外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的促进下兴起的. A.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发展 B.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发展 C.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发展 D.直观教育与媒体技术 4.校风和班风是属于教育传播活动中的() A.教育传播媒体 B.教育传播环境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系统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1.非电解质溶液 常用5%~10%葡萄糖液,前者为等渗液,后者为高渗液。但由于葡萄糖输入体内后被迅速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或转化糖原储存,不能维持有效渗透压,故输液时不计算其张力,只用于供给水分及能量。 2.电解质溶液 (1)0.9%氯化钠(生理盐水):每升含Na+和Cl-各为154mmol,与血浆离子渗透压相似为等渗液,但钠、氯之比为1:1,与人体血浆钠(142mmol)、氯(103mmol)的比例不同(血浆钠、氯比例约3:2),若大量或长期单独补给可使血氯增高,造成高氯性酸中毒。若用2份生理盐水和1份1.4%碳酸氢钠,配成2:1溶液,则钠氯之比为3:2较符合血浆。 (2)碱性液体:常用于纠正酸中毒也可配置其他溶液。①1.4%(1/6M)碳酸氢钠是等渗液,成品为5%,用5%~10%葡萄糖稀释3.5倍后,即为等渗液。1.4%碳酸氢钠4ml/kg或5%碳酸氢钠1ml/kg,可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mmol/L,此为小儿纠酸的首选。②11.2%乳酸钠,稀释6倍,浓度1.87%(1/6M)时为等渗液。乳酸钠需在有氧情况下,经肝脏分解产生HCO3-而发挥作用,故小儿期纠酸不宜作为首选。 (3)10%氯化钾:纠正低血钾用。 3.混合溶液 将几种液体按不同比例配制成各种混合溶液,使之更适合于不同性质脱水补液的要求。 (1)2:1等渗液:为2份生理盐水与1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该液体有利于补充血容量,常用于低渗性脱水或重度脱水的扩容。 (2)4:3:2液:为4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液、2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2/3张液。常用于中度以上或低渗性脱水。 (3)2:3:1液:为2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液、1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1/2张液。常用于轻、中度等渗性脱水。 (4)维持液:为4份5%~10%葡萄糖液、1份生理盐水,并含0.15%氯化钾的混合液。常用于高热、肺炎等的维持输液。 (5)口服补液盐其成分为氯化钠0.35g、碳酸氢钠0.25g、氯化钾0.15g、葡萄糖2g、水100ml.2/3张液。用于口服补液。

教育技术学重要考试试题

教育技术考试题 1 (单选题,答案C)关于教育技术的以下说法中,你最赞同的是()。 A .教育技术就是在教育中应用计算机技术” B .教育技术就是在教学中使用媒体 C .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教育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D .教育技术只能用在学校教育中 2 (单选题,答案B)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A .教育技术从属于信息技术 B .具备信息技术素养是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 C .信息技术水平高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必定高 D .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 3 (单选题,答案A)关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你不赞同的说法是()。 A .代替教师的角色 B .展示教学内容 C .创设学习情境 D .支持师生交流 4 (单选题,答案D)分析学习者特征属于教育技术的()方面的范畴。 A .开发 B .利用 C .管理 D .设计 5 (单选题,答案C)根据您对教育技术及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下例选项不正确的一项 是()。 A .教育技术就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 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B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 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 C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涵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 D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 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6 (单选题,答案D)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B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教学工具,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课 件、教学游戏、网络平台等 C .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D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7 (单选题,答案C)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以下列哪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的()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电化教育 D .虚拟教育 8 (单选题,答案D)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始于下列 选项内容的是()。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9 (单选题,答案A)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对教育技术基本内涵表述错误的是()。 A.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B?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 C.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D.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10 (单选题,答案A)在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中,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非常重要,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和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使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___设计教材__,学生从单纯地接收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__学习资源_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表征教育信息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__非语言符号 ___两大类。 4.___模象直观__主要利用模型、图像等,它比实物直观和语言直观更为优越。 5.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_精神心理条件____、__审美条件___及学校卫生条件等等。 6.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其理论基础是__教学理论 ___、___学习理论__及传播 7.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综合性和_程序性 ____。 8.在使用投影仪时,如果影幕上的图象模糊,应调节投影仪的__光圈__________。 9.有一只镜头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标有如下光圈值2.8、4.5、5.6、8、11、16,如果拍照时选用的光圈值8,则此时相机镜头的进光孔直径为__50/8(或6.25)___mm。 10.盒式录音机主要由__磁头___、音频放大电路、超音频振荡电路、

走带机构和喇叭等组成。 11.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__演示型___和表演型等四种。 12.录像机录像过程是通过磁头将电信号转换成磁信息记录在磁带上的__电磁转换___过程。 13.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的教师是负责__编写教学程序(课件)___ 和___选择课件__工作。 14.有时在播放录像带时,电视机图像画面出现白色水平横条干扰并伴有噪声,这时可以尝试调节录像机上__磁迹跟踪___旋钮来消除此干扰。 15.教学设计以___优化教学效果__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__教学系统___作为研究对象。 16.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输入设备___和_输出设备____组成。 17.当代学习理论的三大学派分别是_行为主义联结学派____、__认知学派___和联结-认知学派。 18.课的划分依据一般为: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两课之间的间隔时间和__教学目标的平衡___。 二、判断题: 1.上每一课程时,应该把自己的所做的课件、教案、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所有文档、视频、音频等资料拷贝到计算机的E盘分区。(对)2.在上课时,我们老师可以将自己与该课程相关的软件装在计算机

2017年教育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教育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1、教师是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以及评价等教学因素的最终过滤者、决策者。(对) 2、信息技术环境下,“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错) 3、新课程教学评价可分为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错) 4、课外作业不是班级授课制的一部分。(错) 5、在ScienceWord中,当设置“追踪”动画图形后,图形在动画过程中,将留下轨迹痕迹。(对) 6、执教数学图形的名称、概念等方面的陈述性教学内容,一般不需要运用“情境-探究”教学模式。(错) 7、六年级上册《认识圆的周长》一课教学目标:能用滚动、绕绳等方法测出圆的周长,属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对) 8、探究学习的核心是提出假设、获取数据、验证假设。(错) 9、教学前期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阐述“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一是分析“教师为什么这样教,学生为什么这么学”的依据。(错) 10、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量表应针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特点(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来展开。(对) 11、建构主义理论不仅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对) 12、定量评价则是对评价材料作“量”的分析,运用的是数理统计、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从纷繁复杂的评价数据中提取出规律性的结论来。(对) 13、教师在利用PPT呈现教学信息时,切忌内容繁多,避免学生“吃不消”的现象发生。(对) 14、信息技术环境下,情境-探究教学模式首先要利用数字化的共享资源,创设探究学习情境。(对) 15、系统提供多种方式输入公式,其中:不用记忆、使用便捷的“快捷键”方式。(错) 16、数学教学在前端分析中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很重要。(对) 17、信息技术辅助学生研究“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关系”,一是作为学习工具二是作为学习环境。(错) 18、数学课上展开讨论和交流时,教师应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错) 19、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错) 20、1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在一定条件是相互转化的,其中教学难点与知识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认知能力有关。(对) 21、语音教室也可以用来上数学课。(错) 22、在多媒体教师里上数学课,数学教师不需要板书(错) 23、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合作,第二,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对)

教育技术学试题及答案 - (07)

01、下面的(D)是地理课程知识的特点。 A、过去性 B、具体性 C、多样性 D、时空跨度大 02、Powerpoint所提供的(B)功能,可对幻灯片进行超文本链接,从而可使对幻灯片由顺序放映的线性结构,变为人为控制放映顺序的超文本结构。 A、自定义动画 B、动作设置 C、预设动画 D、自定义放映 03、在教学目标表述中,“发展态度和观念”的要求属于情感领域的(A)层次。 A、形成价值观念 B、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C、反应 D、价值体系个性化。 04、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D)三个层面。 A、知识素养、信息素养、计算机技能 B、文化素养、文化意识、信息技能 C、文化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机技能 D、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 05、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小学阶段的内容安排中,在网络的简单应用方面建议学生应学会(B)。 A、各种网络搜索技巧、使用电子邮件 B、用浏览器收集材料、使用电子邮件 C、各种网络搜索技巧、电子论坛使用方法 D、用浏览器收集材料、网页制作 06、在教师的隐喻中,由蜡烛变为火箭的隐喻是(C)变化的表现。 A、中心?边缘 B、成批生产?个性凸现 C、奉献?双赢 D、传递者?促进者 07、我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之一是:(A)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A、2010 B、2015 C、2008 D、2005 08、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A)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师生互动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_练习题库及答案(熟悉课本知识点)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 1945---1955 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A.19世纪末B,1922年 C.20世纪20年代D.1936年 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A.戴尔B.斯金纳 C. 克劳德D.加涅 6.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A.教学资源B.学习者 C。系统设计思想D.教学实践 7.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8.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B.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 C.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D.20世纪70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 9.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 A.80年B.70年 C.60年D.50年 10.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 ) A.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B.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 C.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D.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11.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 A.1972 B.1973 C.1977 D.1994 12 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A.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 B.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溶液各种配制

附录:常用试剂配制及应用 一、常用缓冲液、试剂得配制 碳酸盐缓冲液(CarbonateBicarbonate Buffer) 由于碳酸盐pH值偏碱,因此,常用于pH>9得缓冲液配制(附表1)。 附表1、 0、2 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2~10、7) 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s,PB) 磷酸盐就是使用最广泛得一种缓冲剂,由于它们就是二级解离,有二个pKa PO4:pKa1=2、12,pKa2=7、21; 值,所以用它们配制得缓冲液,pH 范围最宽。NaH 2 HPO4:pKa1=7、21,pKa2=12、32。 Na 2 另外,磷酸盐还有钾盐分子形式,一般来说,低温时钠盐难溶,钾盐易溶,因此,配制细胞培养用试剂时常常添加钾盐试剂,但若配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 烯酰胺凝胶电泳得缓冲液时,只能用钠盐而不能用钾盐,因为SDS会与磷酸钾生 成难溶得十二烷基硫酸钾。 磷酸缓冲液得优点为:①可配制成不同离子强度得缓冲液;②适用pH缓冲范围较宽;③受温度影响缓冲液pH值变化较小;④离子强度对缓冲液pH影响较小,如0、1mol/L缓冲液稀释10倍其pH变化小于0、1。 磷酸缓冲液得缺点就是:①磷酸盐易与钙离子(Ca2+)、镁离子(Mg2+)及重金属离子结合生成不溶得沉淀物;②可能干扰某些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如对某些酶得催化活性具有一定程度得抑制作用。

NaH 2PO 4 得pH值偏酸性,可用作pH<4得缓冲液。 Na 2HPO 4 得pH值偏碱性,可用作pH>10得缓冲液。 而pH=6~8得中性缓冲液就是更常用得缓冲液,需要NaH 2PO 4 与Na 2 HPO 4 两种 磷酸盐混合配制(附表2)。 附表2、 0、2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5、7~8、2) 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PBS) 磷酸盐缓冲液就是在磷酸缓冲液基础上添加NaCl以维持溶液得渗透压,因此,PBS适用于做细胞缓冲液,常用PBS配制如下。 NaCl 8g KCl 0、2g Na 2HPO 4 1、44g KH 2PO 4 0、24g 在800ml蒸馏水中溶解,用HCl调节溶液得pH值至7、2~7、4加水定容至1L,15psi(1、05kg/cm2)高压灭菌20min,室温保存备用。

陕师大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技术学专业试题

陕师大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技术学专业试题 (一)教育技术学导论(75分) 1、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教育技术?两者有什么关系?谈谈你的教育技术观? 2、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对于当今教育改革有哪些重要意义? 3、请举出教育技术研究的六大热点领域?并就其中一个做详细说明。 4、教育技术在当今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5、谈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二)教学设计(75分) 一、填空: 1、教学的定义(在教学设计书第一页) 2、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目标 二、判断对错并改正 1、学习资源的定义 2、教学评价的定义 三、简答题 1、个别化教学有哪些优点?对于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而对什么样的学生不适合? 2、你认为在远距离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和在传统的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有哪些不同? 四、设计题请你就某一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要求字数不少于200字 《计算机网络》试题部分(30分) 简答题(15分) 计算机网络是在什么前提下发展起来的? 制定计算机网络标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局域网中,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目的是什么?局域网的主要技术特征是什么? 5、使用路由器进行网络互联的特点是什么?简述题(15分) 划分VLAN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并简要说明各自的特点。简述以太网与ATM网的各自特点。 简述基于C/S结构网络应用和B/S结构网络应用的各自特点。 《教育技术学》试题部分(30分) 一、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关系是什么?谈谈你的网络教育观。 二、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是什么? 三、教学媒体的作用有哪些?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的依据是什么?

教育技术学(含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育技术学试题(共75分)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元认知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3?虚拟现实技术 4?网络课程5多媒体教学环境 二. 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课程开发有三种主要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情景模式。请选择其中两种模式,并分析其优、点。 2?请简要说明拉斯韦尔的“ 5W”传播模式及其特点。 3.请分析多媒体环境中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对策。 4?请简述教育技术与教育传播的关系。 三. 论述(每题15分,共15分) 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教育学学科群中一门极具特色的重要新兴学科,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请阐述教育技术的发展轨迹、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试题(共75分)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认知策略2.ISM分析法3形成性评价4?随即进入教学策略 二. 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 ?试分析比较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的异同点。 2?画图并简述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CLE的特点。 3?请简述网络课程设计、开发的理论基础及其设计原则。 4.请谈谈你对建构主义的应用现状的认识。 三. 论述(每题19分,共19分 试比较分析并简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各自的优缺点。 2004年陕西师大考研真题(不全) 教育技术学 一.名词解释:1?知识管理2?档案袋评价3.multiage nt 4.支架式教学5?先行组织者6. 层级分析法 二简答 1?画图并简要说明加涅的信息加工过程 2?梅里尔的成分显示理论 3?国内外关于媒体选择原则中较影响的理论有哪些? 4.埃博克的视听教育传播过程理论,画图并分析 5?教育技术研究领域 6?试分析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的异同点 三?论述 1?试论述教育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其基本理论,技术手段等的演变过程 2?论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在理论基础,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异同点? 2004计算机网络部分试题 四. 名词解释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 A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B .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1945---1955 2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C)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 电化教育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D )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 .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C) A .19 世纪末 B . 1922 年 C .20 世纪20 年代 D .1936 年 5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B) A .戴尔 B .斯金纳 C. 克劳德D .加涅 6 .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B ) A .教学资源 B .学习者 C . 系统设计思想 D .教学实践 7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C )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 世纪50 年代末 B .20 世纪60 年代早期CAI 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CAI 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 .早期的CAI 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8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D ) A .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B .20 世纪50 年代和60 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 C .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D .20 世纪70 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 9 .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A) A .80 年 B .70 年 C .60 年 D .50 年 10 .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A ) A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B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 C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D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11 .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A ) A .1972 B .1973 C .1977 D .1994 12 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A ) A .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 B .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

常用溶液配制方法

一.常用贮液与溶液 1mol/L亚精胺(Spermidine): 溶解2.55g亚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精胺(Spermine):溶解3.48g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0mol/L乙酸胺(ammonium acetate):将77.1g乙酸胺溶解于水中,加水定容至1L后,用0.22um孔径的滤膜过滤除菌。 10mg/ml牛血清蛋白(BSA):加100mg的牛血清蛋白(组分V或分子生物学试剂级,无DNA酶)于9.5ml水中(为减少变性, 须将蛋白加入水中,而不是将水加入蛋白),盖好盖后,轻轻摇动,直至牛血清蛋白完全溶解为止。不要涡旋混合。加水定容到10ml,然后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二硫苏糖醇(DTT):在二硫苏糖醇5g的原装瓶中加32.4ml水,分成小份贮存于-20℃。或转移100mg的二硫苏糖醇 至微量离心管,加0.65ml的水配制成1mol/L二硫苏糖醇溶液。 8mol/L乙酸钾(potassium acetate):溶解78.5g乙酸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1mol/L氯化钾(KCl):溶解7.46g氯化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3mol/L乙酸钠(sodium acetate):溶解40.8g的三水乙酸钠于约90ml 水中,用冰乙酸调溶液的pH至5.2,再加水定容到100ml。 0.5mol/L EDTA:配制等摩尔的Na2EDTA和NaOH溶液(0.5mol/L),混合后形成EDTA的三钠盐。或称取186.1g的Na2EDTA·2H2O和20g的NaOH,并溶于水中,定容至1L。 1mol/L HEPES:将23.8gHEPES溶于约90ml的水中,用NaOH调pH (6.8-8.2),然后用水定容至100ml。 1mol/L HCl:加8.6ml的浓盐酸至91.4ml的水中。 25mg/ml IPGT:溶解250mg的IPGT(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于10ml 水中,分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MgCl2:溶解20.3g MgCl2·6H2O于足量的水中,定容到100ml。

教育技术考试试题22

1、以下学习目标,表述不规范的是() A、通过探索治理酸雨的措施,理解酸雨的形成以及治理酸雨的基本原理 B、通过学习酸雨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C、通过参与探究酸雨形成原因的活动,树立科学探究精神 D、能说出我国酸雨类型和酸雨区分布 2、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的设计是一个系统过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设计步骤() A、需求分析素材的收集与管理确定媒体内容和形式规划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媒体形式 B、需求分析确定媒体内容和形式规划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媒体形式素材的收集与管理 C、需求分析确定媒体内容和形式素材的收集与管理规划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媒体形式 D、确定媒体内容和形式需求分析素材的收集与管理规划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媒体形式 3、下列属于教育技术中无形的智能技术的是() A、教学媒体 B、学习环境 C、教学设计 D、教学资源 4、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编译系统和应用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D、程序、相应的数据和文档 5、在教育传播活动中,起着“把关人”作用的是( ) A、传播者 B、受信者 C、环境 D、媒体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教育传播环境的是( ) A、校园环境 B、教室环境 C、校风 D、教师 7、程序教学的主要的心理学依据是( ) A、系统论 B、“经验之塔”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教育传播学 8、“最优化”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最优化即是( ) A、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努力,有所进步 B、所有条件下的最佳 C、教师在给定条件下努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D、理想化 9、教学目标的表述应( ) A、明确而不含糊 B、具体而不笼统 C、可操作且可测量 D、三者综合 10、学习评价的目的是( ) A、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价值性判断 B、对教师的教学进度作出价值性判断 C、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作出价值性判断 D、对教材的适应情况作出价值性判断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教学评价就是教学测量 B、教学评价与教学测量是完全不同的 C、教学评价是教学测量的一种方法 D、教学测量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但不唯一 12、关于教学模式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该淘汰 B、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技术的介入变革了教学模式 D、要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13、以下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发挥网络的作用 14、王老师要对某单元作信息化教学设计,你认为她第一步该做什么( ) A、单元实施方案设计 B、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 C、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D、信息资源查找与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学考练习题一含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考试试题(必修部分)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及其特征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 5、()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 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 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A.依附性B.共享性C.价值性D.时效性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 ) A.价值性B.可伪性C.具有可传递性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 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 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 14、武王伐封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特征 A、可传递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 D、价值性 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名单,这体现了信息()的特征 A、可以共享的 B、可以增值的 C、需依附一定载体 D、具有时效性 16、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

教育技术测试题(网络培训的所有试题)

教育技术测试题 模块2前测 1.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 a 系统方法 b 直观方法 c 科学抽象方法 d 理想化方法 2. 下面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 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b 教育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c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 现代化,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 d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 对于教育技术相关术语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将促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是追求信息化教育的 程 b 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三者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相同,它们名称虽然不同,但基本 实质是一样的 c 教育技术术语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概念和理念的变化,“信息化教育”名称的流行表明教 育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d 教育技术就是媒体技术 二教学设计过程 1. “最优化”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最优化即是( ) a 全部使用最优的技术进行教学 b 所有条件的最佳 c 给定条件下努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d 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努力,有所进步 2. 下面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关于人类学习心理的学习理论,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的一般教学理论和人类传播活动的科学理论 b 从性质来讲,教学设计是一种具有规划、研究、决策性质的操作过程 c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建构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优化的教与学活动,实现教与学活动 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d 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 3. 下面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教学情境、学习资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b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综合应用 c 信息化教学设计一定要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网络资源开展教学 d 信息化教学设计遵循一般教学设计的模式,包含教学设计的相关要素 三演示文稿的制作 1. 可以使用()下拉菜单中的“背景”命令改变幻灯片的背景

溶液各种配制

附录:常用试剂配制及应用 一、常用缓冲液、试剂的配制 碳酸盐缓冲液(Carbonate-Bicarbonate Buffer) 由于碳酸盐pH值偏碱,因此,常用于pH>9的缓冲液配制(附表1)。 附表1. 0.2 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2~10.7) 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s,PB) 磷酸盐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缓冲剂,由于它们是二级解离,有二个pKa 值, PO4:pKa1=2.12,pKa2=7.21;所以用它们配制的缓冲液,pH 范围最宽。NaH 2 HPO4:pKa1=7.21,pKa2=12.32。 Na 2 另外,磷酸盐还有钾盐分子形式,一般来说,低温时钠盐难溶,钾盐易溶,因此,配制细胞培养用试剂时常常添加钾盐试剂,但若配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缓冲液时,只能用钠盐而不能用钾盐,因为SDS会与磷酸钾生成难溶的十二烷基硫酸钾。 磷酸缓冲液的优点为:①可配制成不同离子强度的缓冲液;②适用pH缓冲范围较宽;③受温度影响缓冲液pH值变化较小;④离子强度对缓冲液pH影响较小,如0.1mol/L缓冲液稀释10倍其pH变化小于0.1。 磷酸缓冲液的缺点是:①磷酸盐易与钙离子(Ca2+)、镁离子(Mg2+)及重金属离子结合生成不溶的沉淀物;②可能干扰某些化学反应过程,如对某些酶的催

化活性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NaH 2PO 4 的pH值偏酸性,可用作pH<4的缓冲液。 Na 2HPO 4 的pH值偏碱性,可用作pH>10的缓冲液。 而pH=6~8的中性缓冲液是更常用的缓冲液,需要NaH 2PO 4 与Na 2 HPO 4 两种磷 酸盐混合配制(附表2)。 附表2. 0.2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5.7~8.2) 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PBS) 磷酸盐缓冲液是在磷酸缓冲液基础上添加NaCl以维持溶液的渗透压,因此,PBS适用于做细胞缓冲液,常用PBS配制如下。 NaCl 8g KCl 0.2g Na 2HPO 4 1.44g KH 2PO 4 0.24g

教师教育技术考试参考试题

教师教育技术考试参考试题 (仅供参考) I (单选) 1、教学媒体按照它们对感官的刺激方式一般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和交互媒体。下列对媒体的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 B )。 A.幻灯、录音、唱片、电影、电视、录像都属于视听觉媒体 B.黑板、书本、图片、投影都属于视觉媒体 C.广播、录音、幻灯、唱片、录像都属于听觉媒体 D.电视、教学游戏机、有线电视、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学习包都属于交互媒体 2、老师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电子相册,这里幻灯片主要所表现的是媒体的什么特征?( A )。 A.呈现力 B.参与性 C.传播力 D.可控性 3、在放映幻灯片演示文稿时,教师需要向学生指示知识点,如何操作比较好 ( B )。 A.用小棒子指向知识点 B.用绘图笔在幻灯片上作些标记 C.用手直接指向知识点 D.切换到编辑模式,将要标示的地方突出显示,在切换到幻灯片放映模式 4、电脑使用正常,但Powerpoint演示文稿拷贝到教室里的电脑时无法打开,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电脑受病毒感染 B.电脑里没有安装office办公软件 C.原来的演示文稿所用的软件版本太低了 D.电脑死机答案:B 5、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模板文件的后缀名为( )。 A.POT B.DOC C.PPT D.WAV 答案:A 6、在电子幻灯片的大纲视图模式下,教师输入标题后,接着输入内容时,应按( )。 A.Ctrl+Enter B.Enter C.空格键 D.Ctrl+Space 答案:A 7、如果想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选择多张幻灯片,则可按下( )。 A.Del B.ESC C.Alt D.Ctrl 答案:D 8、新教师在课前为了掌握自己演讲幻灯片所用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 ( C )。 A.使用“工具”里的“记时” B.使用“工具”里的“排练记时” C.使用“幻灯片放映”里的“排练记时” D.使用“幻灯片放映”里的“记时” 9、老师在播放利用电子幻灯片制作的电子相册时,若想终止幻灯片的放映,可直接按( ) A.Ctrl+C B.Esc C.PageDown D.End 答案:B 10、在前端分析中,对学习内容的分析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那么用图表或符号等直观形式来揭示学习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为(C ) (分数:1) A.信息加工分析 B.层级分析法 C.图解分析法 D.归类分析法 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幻灯片演示文稿中少了一张图片,而该图片在word文档里有,现在需要把该图片补上,下列哪种方法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C ) (分数:1) A.利用幻灯片演示文稿中的插入图片命令插入图片 B.将图片直接拖动到幻灯片演示文稿中 C.选中word文档中的图片,使用ctrl+C和ctrl+V组合键将图片复制到幻灯片演示文稿中 D.把word文档保存为图片格式,再利用幻灯片演示文稿中的插入图片命令插入图片 12、教师在上课时双击要打开的电子幻灯片文件,但弹出提示选择“打开方式”的对话框,可能的原因是 ( A )。 (分数:1) A.该计算机没有安装相应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 B.计算机死机了 C.计算机没有安装操作系统 D.计算机中装有多个版本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 13、幻灯片演示文稿提供的以下哪种功能,可以设置幻灯片的超级链接?( ) (分数:1) A.自定义动画 B.动作设置 C.幻灯片切换 D.预设动画答案:B 14、在Power Point 2000中,点击[文件]菜单下的[新建]按纽后,默认弹出的对话框是用来选择(C )的 A.幻灯片的母版 B.幻灯片的模板 C.幻灯片的版式 D.幻灯片的配色方案 15、制作幻灯片时,剪贴画的资源库为空,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没有安装PowerPoint软件 B.没有安装PowerPoint自带剪贴画库 C.电脑突然死机了 D.在剪贴画库里,没有教师要找的画答案:B 16、在使用幻灯片演示文稿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在当前演示文稿中新增加一张幻灯片,可采用( C )方式。 A.选择“文件”|“新建”命令 B.选择“插入”|“幻灯片副本”命令 C.选择“插入”|“新幻灯片”命令 D.选择“文件”|“打开”命令 17、PowerPoint的主要功能是( A ) A.制作电子幻灯片 B.编辑和排版文档 C.处理声音文件 D.制作和处理动画 18、在幻灯片中,哪一种视图最合适用户查看和组织贯串幻灯片的整体构思,方便文本的编辑?( B ) A.幻灯片视图 B.大纲视图 C.幻灯片浏览视图 D.幻灯片放映视图 19、在PowerPoint的空白幻灯片中不可以直接插入( )。 A.文字 B.艺术字 C.文本框 D.图表答案:A 20、在播放使用幻灯片做成的演示课件时,如果想放映其中的一部分,其中有几张不打算播放了,应该怎样操作?( ) A.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放映”来设置 B.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来设置 C.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放映方式”来设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