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

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

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
农业遗产的启示——旱作农业

《农业遗产的启示》第五集:旱作之源(上)

【导读】:一个偏僻的山村,一个惊人的发现,尘封8000年的历史;一段破败的石墙,一块块堆砌的石块,见证文明的冲突、融合。只要下雨就能播种,他们种的是什么?千百年不变的技艺,千百年不变的工具,怎样保证年年的收获?《农业遗产的启示》一起走进敖汉旗的旱作农业。

【节目文稿】:《农业遗产的启示》第五集:旱作之源(上)

【主持人】:在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有一个叫敖汉的地方,那里虽然地处偏远,但却名声在外:被考古界誉为“华夏第一村”、世界粟黍起源地、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地,2012年9月5日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有如此的殊荣呢?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

【解说】:夜里的一场雨让村子里的人们格外高兴。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宗:庄稼人说嘛,下雨好种地,这地方就是靠天吃饭。

【解说】:对于很多地方来说,春播都集中在四五月份,前后不过个把月的时间。而兴隆沟这个地方,每年的播种季却又很多变数:四月、五月、六月,甚至到了七月,都有可能还在播种,而决定这一切的就是下雨的时间。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宗:这地方有一场透雨种上,这就十成保八成收了。

【解说】:这里素有十年九旱的说法,农田没有灌溉条件,靠的就是自然降雨。这场雨的到来,让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一年的播种季也就这样开始了。

要播种,合手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采访】:

村民:五姐,你还有绳吗?

村民:你先在这绑个绳,回过弯儿籽才能下来。

村民:这个非得下籽匀才行,你说这庄稼人可笑吧,天天可乐呵啦!

【解说】:点种前,老乡们总是会在点种器的一头绑上茅草,他们还形象地把这叫“胡子”,绑上胡子最大好处就是:种子流下来会顺着茅草的缝隙均匀地散开。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宗:这么一敲,就流下来了。

【解说】:茅草捆扎的点种器看似简单却非常实用,这里的人们总能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找到灵感,并且总能够善加利用。这次雨下的还算及时,老乡们决定先种上些谷子,和其他的旱作作物比,谷子很丰产。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宗:今年种了8亩地谷子,这地方以谷子、高粱、苞米这三样是主要作物。

【解说】:雨水很珍贵,为了保住它们,播种、施肥、覆土、镇压都要尽快完成,所以整个村子里不管是种谁家的地,大伙都会一起帮忙,老乡们把这叫“抢墒”。

【采访】村民:这叫婶儿,这是姨,我们家家都是这些活,我们山沟人就是和气,从来不打架。

【解说】:老乡们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很辛苦,但是他们却无法用现代耕作方式代替,这里看似平整的土地,其实都是有着一定坡度的山地,并不太适合机械操作。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机械发达的今天,这里仍然沿用着传统的驴拉犁的原因。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东:从老祖宗,就是这么干的,祖一辈父一辈种地,老祖宗的方法,用木头犁翻地,年年这么种。

【解说】: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的传统耕作模式得以保留,而恰恰是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使得埋藏在这片土地下面的历史没有被破坏掉。在这片耕作的土地里,时不时会有人捡到一些打磨精细的石头和陶器,这些东西也总是让老乡们对这片土地产生疑问和好奇。

【采访】村民:你看这啥?还真是,这玩意整出个古物来。这就跟玉似的,这玩意几百年几千年啦。

【解说】:老乡们不知道这些物件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更不知道这其中埋藏着怎样的历史。

(2002年兴隆洼遗址发掘地)

【解说】:直到2002年,田里自然形成的一块块灰黑色土层,引来了考古学家的关注,这时大伙才明白,他们今天的生产方式竟然和几千年前的先祖们息息相关。

【采访】村民:这灰圈人家考古的管它叫灰坑,这灰坑都是我们挖的,我们跟着干好几年呢,考古的说过去的人就在这住居住,在屋里烧火做饭就把这烧黑了,那就像咱们现在住的房址。

【解说】:遗址的发掘工作整整进行了2年多的时间。

【采访】敖汉旗博物馆王老师:这屋就是我们的标本库,这些瓦片、石器、石耜、还有石铲,这都是古代人给我们留下的比较珍贵文物。最早的8000多年,最晚的也4500年了,这样一袋标本代表一个遗址点。

【解说】:遗址出土的各种生活、生产工具让人们对先民的生活浮想联翩。

【采访】敖汉旗博物馆王老师:从这个磨盘的形状看,它磨得这么凹,说明用的时间非常长了,这个磨棒应该还很长,它用这个来回搓,就是脱壳,把谷子用这个一搓把壳脱掉,这就是咱们现在所说的碾子。

【解说】:看似略显粗糙的石器,向人们展示了先祖的智慧,令人揣摩不透的是,在敖汉这个只有8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古文化遗址3千多处,跨越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有先民选择在这里生活,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偏爱这个地方呢。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敖汉这个地方,它的一个基本特点,在这么小的一个地理单元里头,有大兴安岭,燕山山脉两大山系在这汇合。有水,希拉沐伦河,老哈河两条大河,有草原,科斯科森旗(音)的草原,那是咱们中国最漂亮的一片草原,有黄土高原,敖汉的南部完全是一片黄土,//黄土堆积的地形,有河谷地带,还有沙地,别忘了最重要的还有沙地,在这么小的一个地理单元里头,它汇集了这么多的不同的生产环境,所以这种特点就使得它在我们古代文化形成与发展上的发挥了一种很特殊的作用。

【解说】:敖汉这种在一个地方同时拥有山脉、河流、草原、河谷、沙地等多种环境的地形,在其他地方是很难找到的,而这种环境的多样性给了先祖们充分的生存空间。无论是怎样的气候条件下,他们总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生存的小环境。这也充分地证明了敖汉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自古就是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

就在人们感叹先祖们的生存智慧的时候,奇迹再次出现,在遗址的灰土里,考古学家竟然找到了8000年前的粟黍。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识别栽培与野生的,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尤其是对小米最为好用的就是形态和尺寸的变化,就是所有我们现在的小米,谷子也好黍子也好,它成熟以后的籽粒是圆的,我们叫很饱满,它的野生祖本是细长的扁的。

【解说】:遗址中的粟黍,除了已经炭化变黑外,无论是形状还是大小,都和我们今天种植的谷子黍子非常接近:籽粒圆且饱满,这便清晰地告诉我们,这些炭化米是8000年前先祖们种植的粟黍,而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粟黍。这不仅确定了敖汉作为旱作农业起源地的位置,也让敖汉这个地方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华夏第一村。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在史前时期早期的农业耕作技术与农产品在欧亚大陆之间相互的传播和相互的交流,其中从我们东边传到西边了,主要就是有一种谷物,而恰恰在兴隆沟遗址发现的小米主要就是黍子和糜子,而我们现在发现的最靠东的,早期的恰恰是兴隆沟,而兴隆沟又恰恰是在欧亚草原的或者是说我们在蒙古草原的,欧亚草原的最东端的边界线上,有一个加拿大的学者,是我们研究农业起源一个比较权威的,他去到那看了以后,他就发了一个感慨,在中国寻找农业起源的中心地带,如果赤峰地区不是,我再想象不到其他地方还能是。也就是说按照理论来说,这应该是最佳的农业起源的点。

【解说】:粟黍的出现,让农耕文明有了迅速发展起来的空间,特别是到了5000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农耕已经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采访】敖汉旗博物馆馆长田彦:红山文化时期出土的各种农耕工具最多,说明当时是大规模农业生产时期,农耕占主导地位了。

【解说】:有趣的是,无论农耕如何迅速发展,在敖汉这个地方,人们一直过着一边耕田、一边放牧的生活,在敖汉中部的山上,总能看见一条隐约可见的石脊,多年来人们早就习惯了它的存在,却不知它其实是燕赵时期先祖们修建的一段长城。而这段遗址的存在清晰地告诉我们,早在燕赵时期,这里的人们就一直过着农耕放牧的生活。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长城就是在我们地理的尤其生态环境上有一条线,我们叫农牧交错带,因为修长城就是农耕部落为了防范游牧部落的侵袭。

这实际就很清楚的告诉你为什么长城要修在这。也就是说长城以南适于农耕,长城以北不适于农耕,因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地方就已经很明确的划分成两大块。

【解说】:后来,随着小气候的不断变更,长城作为农耕牧业的分界线已经渐渐模糊,农耕和放牧逐渐融为一体,人们过起了一边放牧一边耕田的生活,直到今天也从未改变过。

【采访】村民:这地方半耕半牧。

【解说】:传统的生存方式就像活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一直这么延续着。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宗:1、2、3、4、5……这一圈是一米多,井深十七八米,吃水不容易啊

【解说】:如今这里每年的降雨量只有300多毫米,但这并没有改变到人们农耕放牧的生活。在敖汉在片土地上,仍然是随处可见放牧的人们和一片片耕作的土地,而老祖宗留下来的黍子谷子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村民:谷子黍子只要地湿乎就行,谷子要是上不来其它都不行,谷子最耐旱了。

【解说】:先祖留下的宝贵品种,越来越适合这里的环境,而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代耕种的人们,也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农艺技巧,使得每年仅有的几场雨总能充分地被利用。

【采访】敖汉旗农业局李老师:落雨早就种生育期比较长的作物,落雨晚就种杂粮。

【解说】:五月之前下雨,可以种谷子、高粱这些生育期稍长的作物,如果到了六月份下雨,可以种黍子,就算是到了七月份,一年已经过去大半儿才下雨,也没有问题,在敖汉这个地方,有一种叫荞麦的作物,只需要两个多月的生长时间,就可以有不错的收获了。当地人把它叫做备荒粮、站脚粮。

【采访】村民:这荞麦生育期就七八十天,抗旱,以后种不了别的地了,太晚了,没啥种的就种荞麦。

【解说】:荞麦并不高产,但是它却有着别的作物无法比拟的优点,它不仅生育期短,它的果实成熟速度也是快的惊人,只需十几天的时间,它就能完成从开花到成熟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荞麦这种生育期极短的粮食作物,使得当地人无论怎样的年景都不至于颗粒无收。

【采访】村民:我们这个地方再不好的年景也不会挨饿的。

【解说】:因为有了谷子、黍子、荞麦等不同生长周期的作物,看似无法掌控的自然条件,总能被这里的人们恰到好处的利用起来。

【采访】:研究员:比如说你要跟当地老乡聊天,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乡,他能够很清晰地告诉你,什么样的季节,大概什么时候我要种什么,这就叫当地的农业生产传统,这是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一种沉淀下来的一种文化,一种经验。它是和自然规律精密地结合在一起。精密地结合起来,就完全和当地这种特有的生态环境完全地融合在一起。

【解说】:除了种下一家人维持生计的粮食外,老乡们也会依照自家需要种上些其他作物。

【采访】村民:家里需要什么就种点什么。

【解说】:谷子、黍子、高粱、荞麦、葵花、花生、豆类等等,这里的人们总能在恰当的时节种上这些作物,而这看似随意的种植,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在不经意间成就了一种轮种间作的科技。

【采访】村民:插花种植对防病防虫是有好处的。

【解说】:各种杂粮错落无序的种植,恰恰成就了生物的多样性,而物种间相互依存彼此制约,不仅抑制了病虫害的爆发,还能使土壤环境达到自然平衡,因此不需要太多的人为干预,依靠自然生态的调控,这里的作物就可以从土壤中获取它们所需要的营养。

【主持人】:在近万年的时间跨度里,敖汉这个地方见证了粟黍从野生到驯化发展的过程。今天我们看起来传统的种植方式,里面仍蕴含着先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明天我们将继续带您去了解敖汉的旱作农业,去了解这其中更多的奥秘。

【节目文稿】:《农业遗产的启示》第五集:旱作之源(下)

【主持人】:昨天我们带着大伙感受了敖汉那片独特的土地:从8000年前的旱作农业起源到今天人们一直坚守的耕作模式,这些看似自然的选择,无一不蕴含着先民们代代相传的创造和智慧。今天我们继续探寻敖汉的旱作农业,对于现代农业,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到底会有什么启示?

【解说】:秋天是这里最美的季节,可对于孩子们来说,田里的沉甸甸的收获和屹立在那里上千年辽塔,都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

【采访】小孩:你干啥呢?这是出口啊?

【解说】:孩子们还无法体会,屹立在田里古塔蕴含的那段值得他们骄傲的农耕历史。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关于辽塔的说法。

【解说】:辽塔记录着农耕文明曾经的辉煌,而田里这饱满的粮食,则是先祖代代相传的智慧延续。

【采访】村民:这高粱多好,看着就高兴。

【解说】:一进入农历八月份,田里的粮食便开始陆续成熟。

为了不错过最佳的收割时机,人们还是延续着互相帮助的老传统。

人多力量大,收割靠的就是大伙心齐。

【采访】村民:累吗?庄稼人有收成就不累就高兴。

【解说】:一大早,腾家的老两口就出发了,山上种的一片黍子,长的很好,老两口决定从这片地里挑选来年种地用的种子。

【采访】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滕振宗:找好穗做来年的种子,庄稼人就是这样,今年留种明年种。

【解说】:现代农业在追求高产的前提下,很多品种在不断的更新,但是这里却一直用着历经几千年的传统品种,而这些传统的老品种也不会因为连年种植而退化。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这个不光是敖汉的问题,很多这种原来的农业传统的地方都有这个特点,就是他自留种。

【解说】:自留种之所以不会退化,是因为老乡们有一套自己的留种方法:每到收获的季节,他们都会优中选优,从长势最好的田块中把籽粒最饱满、穗子最大的植株挑出来,这样年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方法,依靠大自然的考验和人工的严苛挑选,留下来的自然是抗逆性好、又最适合当地环境的种子。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我问过当地的老乡,他们不买新品种,买了也种不了。

【解说】:和很多新培育的杂交种相比,传统的老品种产量上并不占优势,但是它们却和当地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是最合拍的,特别是像敖汉这种丘陵、河谷、沙地等多种地形共存的复杂环境,有些新的品种并不一定能消受的了。传统的老品种是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选育,它所携带的基因也是经历几千年的考验和锤炼才保留下来的,自然和当地的环境、和种植模式更能融为一体。也有人不止一次地拿来新品种试种,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样是农业文化遗产的菲律宾伊富高梯田就曾发生过因为更换品种种植失败的事件。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比如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是我亲身所经历的,2001年的时候,我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委派到菲律宾去视察他们的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伊富高梯田,出现问题了,他们有自己的传统的稻谷品种,这种稻谷品种看起来缺点不少,第一个生产期很长,第二个产量很低,正好联合国稻米研究中心又在菲律宾,所以近水楼台,就是专门为他们培育出一种适合在这个高山区域生长的杂交稻品种,产量也很高。去了第二年欠收,欠收的原因所有的人都没想到,什么原因呢?到水稻快熟的时候,有很大一部分被鸟给叼走了。

【解说】:之所以种传统品种鸟不吃,是因为那里传统品种的稻粒上都有长长的芒,鸟不敢吃,而杂交稻都是没有芒的,自然也就成了鸟的美餐了,而这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一旦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有时候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更重要的是有些看似并不完美的老品种真的被彻底放弃掉,珍贵的遗传资源也会随之消逝的,这是任何技术都无法再生的。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从农作物的品种来说,它也为我们保留了一些,我们自己传统的农作物品种,这对我们今后发展旱作农业也有一定的帮助,因为随着现在的高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农业种植方式越来越机械化,种植的农产品品种越来越单一化,虽然它高产,但是越来越单一化,而这种发展趋势势必使得我们的农业最后形成一种很单一的一种模式,而这种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实际是一种很危险的生产模式,就是它经受不住外界的各种的灾害的打击。

【解说】:在敖汉这个地方,种了几千年的老品种同样是宝贵的遗传资源,这些资源是我们农业耕作历程中最可骄傲也是最应该珍惜的,更是和我们近8000多年的旱作农业密不可分的财富。

收割到了尾声,在运粮的队伍中,除了家家必备的毛驴车,偶尔也会有现代的工具参与进来,但是在老乡们打粮的场院里,几乎看不到什么现代工具。

打谷穗是接下来的几天都要干的活。

这活干起来并不轻松,不过老乡们却认真到生怕有一个谷穗落下。辛苦种出的粮食他们不愿意有一点儿浪费。

【采访】村民:扔了可惜啦,好不容易种出来的。

【解说】:在这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能物尽其用,就算是打完的秸秆,老乡们也早就给它们安排好了去处。

【采访】村民:铡草喂驴,最低还能烧火呢

【解说】:从耕作到收获,这里的人们一直遵循着取于自然还于自然的原则,就在这祖辈流传下来的利用过程中,生态也就保护下来了。

敖汉的秋天阳光格外炙热,而这恰恰是晾晒谷穗最好的时光,干燥的空气和充足的光照,可以很快将谷穗中多余的水分带走。

【采访】:

记者:这能打多少粮食啊?

村民:一亩地六七百斤。

【解说】:三春不如一秋忙,到了这个时候一家大小都会忙起来,九十多岁的老奶奶每

次到了收获的季节,也总会跟着孩子们到场院里看看,虽然干不动了,就这么坐在旁边,她心里才舒坦。

【采访】村民:连割地刨地瓜都下地了,各种活,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家里就靠锁看家。

【解说】:山谷徐徐吹来的风,带走炎热,有了一丝秋的清凉。风的到来,也给场院里的人们带来了新一轮的忙碌,虽说现代生活气息也在慢慢地渗入到这个稍显偏僻的小村庄,这里的人们依旧坚持着最传统的打粮方法。

风可以带走谷物中的杂质,要把粮食和细碎的秸秆谷皮彻底分离开,扬场的过程要重复很多遍。

【采访】村民:吃粮食,得多些遍到手,可不易了,多少遍到嘴,一个汗珠子掉地上七八瓣子。

【解说】:对于老乡们来说,这段时间最忙最累也最高兴,辛苦了大半年,这会儿感受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

【采访】村民:嗑着瓜子,喝着茶水!

【解说】:谷子、黍子、荞麦、绿豆等等,这些小杂粮家家都种了七八种,要把它们统统收完,起码也要忙上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采访】:

村民:把苞米整到家就算没活了。

村民:买馒头,没时间做饭。

【解说】:颇具特色的流动小货车给忙碌的人们带来很多方便。

忙过秋收,人们就迫不及待地要吃今年新打的粮食,这不仅仅是因为山里的环境好没污染,种出的粮食自然健康,更重要的是,这种延续千年的生产方式早就和他们的饮食分不开了。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它实际给我们的一个提示,它的意义在哪?就是我们人类与自然是和谐的共存的,所以当我们发展某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耕生

产方式的时候,是适应和协调与自然的关系,而这种适应和协调是经过数千年的长时期的磨合,形成了这么一套它自己本身与当地生态环境完全吻合的农耕生产系统,这种农耕生产系统不仅仅表现的是农作物,还表现的是这种耕作方式,表现的是这种收获方式,表现了它特有的食物加工方式,表现了它后来食物的制作,表现了从食物所延伸出的当地的文化的特点。

【解说】:多年的种植习惯也成就了这里独具特色的饮食。虽说现代经济的发展让餐桌不乏各种美食,但是,这里的人们最爱吃的还是从先辈那代代相传的传统食物,特别是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更少不了谷子黍子做到面食。

【采访】敖汉旗农业局李老师:吃粘豆包年糕,这是当地人过年的习惯,就像端午节吃粽子8月节吃月饼一样,有的人爱吃,平时也做。

【解说】:做年糕豆包这类面食的原材料是黍子,做法也很特别,新鲜的黍米要在水里浸泡淘洗很多遍。

趁着黍米还有点湿度的时候就压成面粉,据说这样做出来的年糕才会软糯好吃。

当地人不喜欢用机器碾米,她们还是用最传统的加工方式,他们觉得这样撵出的面粉才更更原汁原味。

一层提前煮熟的红豆铺锅,上面再码上一层攥成小团的面粉,这样做不仅能防止面粉漏到篦子的缝隙里,蒸气也更容易从面团缝隙透上来。

接下来就可以一层层直接撒面粉了,喜欢吃红豆的,还可以在撒完面粉后,再在表面上撒一层红豆。这样整个撒年糕的过程就完成了,十几分钟后,一锅香喷喷的年糕就新鲜出炉了。

【采访】村民:真粘粘糕嘛不粘,天哪小心点真热乎真热乎

【解说】:一场雪的到了,让这里变得安静了许多,人们也迎来了一年中最轻松的冬闲时光,而这个季节最热闹的地方要属集市了,镇上的集市每隔三五天就开一次,日常生活需要的东西在这里几乎都能买到。而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也丝毫不会影响到他们快乐的生活状态。

【采访】村民:这还活着呢吗,活着呢,你看真活着呢,这就是天冷冻蔫吧啦,这也是活鱼啊,原先是活的。哈哈!

【解说】:敖汉的冷可是出了名的,所以更多的时间,大伙都是坐住家里陪着老人聊聊天,聊天的内容也总离不开山里的那片地和家里收获的粮。

【采访】村民:一般都是吃小米、荞麦面,不爱吃大米,吃不习惯。

【解说】:8000年前,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一遍放牧一边耕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今天,一些年轻人开始走出小村庄,现代气息也在悄然融入进来,当传统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时,仍然有这么一些人过着朴实又传统的生活,守护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志军研究员:赤峰旱作农业文化遗产,就是说它是一种文化传承,可能在某些方面已经与现今社会有些不完全的合拍,但是它作为一种文化传承需要我们来维护、保护,因为它对我们现今社会的发展有很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主持人】:作为旱作农业的代表,敖汉旗已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这里的旱作农业系统中,延续几千年的农作物品种和传统的耕作模式,在水资源短缺的今天,带给现代人更多的是可借鉴的样本和启示。

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赵建

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赵建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名称:乡村传播学 论文题目: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学生姓名 赵健 专 业 公共管理 层 次 专升本 批 次 141 学 号 w310211141009 学习中心 310211 2015年 6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 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论点、论文编号: K0263

目录 1、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研究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国内研究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保护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错 误!未定义书签。 1.3.3 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丰富休闲农业发展资源,促进农民 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错误!未定义书签。 2、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对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与经验实施有效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对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实施全面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对传统农业生产制度实施有效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对传统农耕信仰等实施综合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对当地有农作物品种实施有效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注意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对传统农业文化遗产要抱有更加宽容的态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农业文化遗产有广义和侠义两个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打破陈旧观念彻底澄清传统文化落后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三农”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有利于传承农耕文明,拓展农业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建设美丽乡村...............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_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契机_李文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年6月 第20卷 第6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Jun. 2012, 20(6): 663 667 * 国家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9020)资助 李文华(1932—), 男,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 博士, 主要从事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E-mail: liwh@https://www.wendangku.net/doc/d9626730.html, DOI: 10.3724/SP.J.1011.2012.00663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契机* 李文华 刘某承 闵庆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 要 农业发展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 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与之对应的是一些传统地区的传统农耕方式在适应气候变化、供给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环境、提供多种产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人类逐渐认识到保护这些传统的农业技术以及重要的生物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的重要性。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进入瓶颈期。而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不仅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保留了杰出的农业景观, 维持了可恢复的生态系统, 传承了高价值的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 同时也保存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 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多功能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最后本文从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及文化功能角度对生态农业多功能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文化遗产 多功能农业 中图分类号: X1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2)06-0663-05 Agri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new opportunity for developing eco-agriculture LI Wen-Hua, LIU Mou-Cheng, MIN Qing-Wen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Due to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significant agricultural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ttained at the expense certain eco-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t has also been noted that some traditional farming methods are uniquely advantageous in the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cosystem services suppl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umans have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raditional agro-technologies, bio-resources and unique agro-landscapes. 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China’s eco-agricultur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However, current eco-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not entirely satisfactory mainly due to the following two reasons: 1) lack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accountability on agro-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s; and 2) difficulty in obtaining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s driven by lack of market-oriented guidance, scale management, specialized production and brand popularization of tradi-tional autarkic peasant economy.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present societies was not only new but also led to numerous new problems. The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widened new visions and provided new resolutions to emerging issues. To promot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agriculture, it was necessary to look for new understandings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in relation to production, ecology and culture. Key words Eco-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Received Feb. 25, 2012; accepted Mar. 29, 2012) 中国农业发展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传统经验。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特色农业模式提供了基础, 丰富的传统经验中蕴涵着值得今天借鉴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1]。随着当前建立在以 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化农业造成了一些严重的弊端, 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与环境问题[2]。而与之对应的是一些传统地区的传统农耕方式在适应气候变化、供给生态系统服务、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价值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价值意义 文化遗产的定义, 与“文化遗产”的“泛概念”不同, 从保护的角度看, 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从1972 年到现在, 一直在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 其保护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1972 年开始到现在, 以实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建立“世界遗产名录”为主的、偏重于物质文化的保护; 第二阶段, 从1989 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开始到现在, 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主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文件及其背景来看, 这两个阶段的保护, 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紧密联系, 具有高 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影响世界文化走向的深刻意义。 一、物质文化保护的背景及其意义(1972 年———现在) ( 一) 世界遗产保护的提出和经济文化背景 20 世纪是科技革命的辉煌世纪, 也是“全球化”重新启动 的世纪。世界各地为了发展经济, 攫取资源, 破坏自然, 正如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在地球上许多地区, 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的损害的迹象: 在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中污染达到危害的程度; 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 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 ??”*)。另一方面, 经济建设对文物的破坏, 比战争更为恐怖。比如60 年代, 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了阿旺斯水坝, 致使两座千年神庙毁于一旦。据统计, 当时所毁掉的文物古迹数量大大多于两次世界大战所破坏数量的总和。人类为了自己这一代的所谓“幸福”, 恣意蹂躏自然、毁灭文物。面对残酷的事实和严峻的局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发布的5 个月之后, 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08 ( 二) 世界遗产的分类与价值 《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文化遗产”和“ 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 文物、古建筑群、历史遗址, 这些显然是物质的。后来在实践中又添加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显然是从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角度提出的。凡是有条件评 上的, 都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平时所说的“世遗”, 指的是 这类名录。以下对世界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 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文化景观的性质、价值作阐释。 1.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方面。如我国被列入的有拉萨布达拉宫、安徽古民居建筑、苏州古典园林、曲阜孔府、孔庙、孔陵等, 这是属于建筑群;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 这是属于遗址、文物;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属于历史遗址。这些文化遗产, 无论是雕塑、雕刻、建筑, 都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 都是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从历史、文化、艺术或科学角度看, 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历史遗址则有人类学、人种学的价值。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莫高窟作了以下的价值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 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 窟的492 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 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 展 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敦煌壁画是世人公认的“墙壁上的图书馆”, 丝绸之路是“和平”之路。“中国威胁论”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在, “文明冲突论”也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2.世界自然遗产指具有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自然遗产的保护具有保护物种、地理地质结构价值, 还有自然审美价值。例如中国的九寨沟、武陵源、黄龙风景区等。自然遗产保护区包括: 国家公园和其他早已指定的物种保护区。 3.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满足上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 可列为“双遗产”。“双遗产”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的价值观念。《公约》中本来没有“双遗产”,“双遗产”是我国泰山的自然美和我们祖先智慧相结合而对世界遗产作出的贡献。1987 年, 中国泰山申报世界遗产, 5 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协会副主席卢卡斯先生来泰山考察, 发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 有古建筑群20 多处, 历史文化遗迹2000 多处, 还有 福

我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什么

我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很多人对这个概念其实还不够了解,那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我们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里面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演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达到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一百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由于这些概念不被人们所熟知,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掘都做得不太好,那么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我们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点什么呢? 最重要的我们要认识一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人类的文化不外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文化是人类普遍接受的世界性文化,而精神文化则是依附于某个民族的民族性文化。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种民族性文化。文化多样性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是为了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需要而提出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体会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来举些例子,谈谈我们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什么。 1. 首先从自己做起,爱护它宣传它发扬它,做好承接与传承的桥梁。 2.让人们明白遗产是底蕴、是自我、是民族的根基,没有遗传就没有民族就没有国家。只有 传统的传承的才是民族的。 3.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它,同破坏它的人进行坚持坚决的抗争。 4.开办遗产文化学习、讲座、竞赛等灵活积极的活动。让人们耳濡目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 力和存在的必要性。 5.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条文进行规范和监督,维护重奖,破坏严惩。 在有了认识和行动的知识之后,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知,更多的是从自己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去发掘和保护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与文化的基本特征

农业文化遗与文化的基本特征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传统的农耕技术的使用正在萎缩,农业文化遗产也面临消失的危险。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在寻求发展的同时不该忘记老祖宗留下的那些文化,那些“根”。可是面对发展的诱惑,我们又该如何驻守传统?在现阶段我们追求高产高效的农业推广模式中,我们应该如何尽自己的一份心,一份力来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农业推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中农业文化的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欧盟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关注。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与农业文化有关的遗产项目主要有:菲律宾安第斯山脉上的稻米梯田、荷兰的金德代客一埃尔斯豪特的风车系统、法国圣艾米利昂葡萄园、法国的卢瓦尔河谷、瑞典的奥兰南部农业景观、古巴东南最早的咖啡种植园考古景观、葡萄牙的阿尔托杜劳葡萄酒地区、匈牙利的托考伊葡萄酒产区历史文化景观、德国莱茵河上游中部河谷、葡萄牙的皮克岛酒庄文化景观等。过近10年的努力,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推动下, 国际社会已经兴起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热潮。我国政府部门和学术界最早参与了该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现代生态农业、多功能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现在的农业推广中似乎没有真正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表示重视,我们应当将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放在同一位置进行考量,使得文化不消失,经济也发展。 一.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 1.1国际通用概念 农业文化遗产能够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除了它具有价值突出、原真性和不可再生性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特性。首先,它不仅是继承下来的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文化形态,而且是一种经济社会生产方式;其次,充分体现了系统要素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再次,在这类系统中,人(农民)的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没有农民就没有遗产的存在。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定义,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1.2我国的概念 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立足传承之根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息发展中,凭借着独特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已经被列为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陕西佳县古枣园、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新、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等十九中特色的农业文化。第二批的国家重要文化遗产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我国的农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 李文华 开栏致读者 为进一步保护我国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让众多濒危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发展,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从1月18日起农民日报开设专栏,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加大提高全社会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每周五在四版刊发,敬请读者关注。 近20年来,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这不仅是因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能够提高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更为重要的是,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展示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水平。需要指出的是,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所列类型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具有重要意义的遗产类型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以其深邃的文化和智慧创造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的生产体系。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保护,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得到认可与广泛支持。截至目前,已经有11个国家的19个传统农业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农业文化遗产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农业,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保留了杰出的农业景观,维持了可恢复的生态系统,传承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知识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保存了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首先,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知识技术,还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系统,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体现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特点。其次,农业文化遗产“不是关于过去的遗产,而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农业知识、技术和农业景观一旦消失,其独特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和文化效益也将随之永远消失。第三,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强调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极端条件的可持续性,多功能服务维持社区居民生计安全的可持续性,传统文化维持社区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几千年以来,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性观念、“天人合一”学说、“相生相克”学说等在传统农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应用,并为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国际可持续农业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形成的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像已经被列为GIAHS保护试点的稻鱼共生系统、稻作梯田系统、稻作文化系统、稻鱼鸭系统、古茶园与茶文化、旱作农业系统,以及坎儿井、砂石田、间作套种、淤地坝、桑基鱼塘、农林复合系统等,都是极具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 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文化项目,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20__年一年来,××县文化局按照党的十*大提出的“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 工作”的要求和国家、省、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全面启动了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工作,进展顺利,成果喜人。 一、所开展的工作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传 承活动的开展,我馆在人力、物力、财力缺乏的情况下,做了大量 的工作:⑴ 收集、整理民间壮剧田野调查资料和各乡镇上报民间 故事,录入成电子文档。⑵ 为使我县的非遗工作顺利申报成功。 今年4月有幸邀请到我省非遗专家组一行3人。到我县剥隘坡芽村、归朝后周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座谈会上专家组的几位老专家,对我县即将申报的4个省级非遗项目及非遗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⑶ 在非遗的申报工作中,我馆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下乡走 村串寨,收集资料,认真反复修改“坡芽歌书”、“××瑶族度戒”“××彝族跳宫节”“××壮族珑端节”四个申报省级非遗

保护项目以及坡芽四位传承人的申报材料,并制作好文本申报光碟、照片申报光碟、装档、录入电子文档。同时,得到广电局领导的大力协助,制作一系列非遗申报光碟。⑷配合中央10套《探索与发现》栏目组到坡芽拍摄《情爱密码》专题片,配合广电局拍摄坡芽歌书宣传片。⑸ 撰写“××民族概况”的调研报告上交宣传部并 上报文山日报。⑹ 今年3月剥隘陇端街、归朝孟村陇端街;5月板仑龙迈、里达里地的彝族跳宫节活动,我馆分别抽派辅导人员前往辅导节目、并做好收集资料等工作。⑺整理、修改3个已获得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材料:《跳宫节》、《坡芽情歌》、《珑端节》,报送到文山州文化局,并逐级申报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取得的成效 (一)注重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县政府始终把通过宣传教育来增强全民保护意识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是以文化遗产日、重大节庆宣传活动为载体,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二是通过举办展览、开展专题演出等形式,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加强宣传和 展示,增强全民抢救保护意识,达成社会共识。 (二)加强保护,重视逐级申报工作。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我县积极组织申报工作。经项目的精心包装和推荐,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

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概述: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农具是指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机械化的,也称农用工具、农业生产工具。农具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 《管子·禁藏》记载到:“缮农具,当器械。” 宋敖陶孙《改周晋仙赠丁相士之什》诗:“何如吴淞江上住,门横钓车屋农具。”《明史·太祖纪三》:“八月癸丑,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农具,复三年。”传统农具是历史上发明创制,承袭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的泛称。传统农具具有就地取材,轻巧灵便,一具多用,适用性广等特点。古代传说最先出现的农具是耒耜。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播种用农具是西汉的耧犁,耧犁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农具丰富多彩。就各个地域而言、不同的环境而言、相应不同的农业生产而言,使用的农具又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历朝历代农具都不断得到创新、改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图一:纺纱机图二:铁锹 一.农具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的理论研究:从2005年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开始,国内外学者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

护研究的数量逐年递增,经过近些年国内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无论实际保护工作,还是理论研究,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体现出多学科合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的趋势。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学科建设、研究方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化基因传承、保护和开发方法等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一).学术界就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开展了各种会议: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会议,对多学科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次会议专家学者的发言对农具类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强调农具是为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而修建的古代农用工具,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设施和能源,以求创造最适于农业生产的环境,具有深厚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二).农具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理论研究热点侧重于“保护”上。对于2010年在湖南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律问题研讨会”,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深入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为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夯实了基础。 (三).专家学者对农具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理论研究,著作了各种文献书籍。如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农业:文化与遗产保护》、张力军,胡泽学——《国说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农具80余年的变迁研究_基于1923年卜凯盐山县150农家调查》、《铁农具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分析》、《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等。 二.保护及利用的实践活动: (一)、国家与农业部相继建立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系统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主要藏品有古代农业生产工具1000余件,其中包括6000多年前的石器、石刀、石斧,这些农业劳动工具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农业博物馆,隶属国家农业部,1986年9月正式向社会开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内有中国传统农具陈列是从馆藏数千件农具藏品中精选出的350件,按照耕地整地、播种移栽、中耕、灌溉、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基本条件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基本条件 一、概念及特点 农业文化遗产是指我国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世代传承并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农业生产系统具有六个特点:一是活态性。历史悠久,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生产与生态功能,是农民生计保障和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适应性。随着自然条件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系统稳定基础上因地、因时地进行结构与功能的调整,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智慧。三是复合性。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农业知识和技术,还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以及独特的农业生物资源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四是战略性。对于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解决贫困等重大问题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五是多功能性。兼具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六是濒危性。由于政策与技术原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造成传统生产系统的变化具有不可逆性,会产生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传统农业技术知识丧失以及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等方面的风险。

二、基本条件 (一)历史性 1.历史起源:指系统所在地是有据可考的主要物种的原产地和相关技术的创造地,或者该系统的主要物种和相关技术在中国有过重大改进。 2.历史长度:指该系统以及所包含的物种、知识、技术、景观等在中国使用的时间至少有100年历史。 (二)系统性 1.物质与产品:指该系统的直接产品及其对于当地居民的食物安全、生计安全、原料供给、人类福祉方面的保障能力。基本要求:具有独具特色和显著地理特征的产品。 2.生态系统服务:指该系统在遗传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与适应、病虫草害控制、养分循环等方面的价值。基本要求:至少具备上述两项功能且作用明显。 3.知识与技术体系:指在生物资源利用、种植、养殖、水土管理、景观保持、产品加工、病虫草害防治、规避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的知识与技术,并对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以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基本要求:知识与技术系统较完善,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4.景观与美学:指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演进的生存智慧,具有美轮美奂的视觉冲击力的景观生态特征,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有较高价值。基本要求: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意义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世界文化遗产是我们先人留下来的具有重大价值意义的遗产,它们都是非常可贵的,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保护它。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 各国又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文化遗产呢?法国,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之一,它有着举世闻名的名画《蒙娜丽莎》等各种文化遗产。早在1830年,法国就有文物保护方面的立法。100多年来,法国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法规体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得以有法可依,依法进行。法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许多保护性的条例与法规,著名的如法国的“马尔罗法”通过相关法律确定了政府这一主体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绝对保护权。且为了保证保护区的地位,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分级别的列入保护名录,针对不同级别的文化遗产,在保护、改造和再利用等方面的政策也各不相同。如巴黎的第一个保护区马雷街区,在对建筑进行登录时,就分为文物级和历史名录级,而对于较高级别的文物级,政府要求业主与其之间遵守特定的协议,且在维护补贴、税收等方面也与历史名录级享受不同优惠政策。 除了有完善的法律保护之外,我个人认为法国的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保护得那么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大部分群众都有着一颗保护文化遗产的心。在对文化遗产地区进行旅游规划和开发管理时,常常有各种民间保护力量的参与,如民间保护组织、投资者、学者、当地社区居民、手工业者等。这些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往往在前期规划与后期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共同形成的组织也可以站在多个利益群体的角度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综合保护和开发,最大程度上减少各方利益冲突。例如埃菲尔铁塔的修建以及卢浮宫的金字塔形透明屋顶,在建造时就受到群众的很大意见及反对。在修建埃菲尔铁塔时,甚至有人扬言如果埃菲尔铁塔真的修建好,他将永远离开这座城市,但事实上那人并没有离开,反而每天都去塔上的咖啡厅喝咖啡。卢浮宫的金字塔形屋顶也受到人们的很多争议,他们普遍认为在卢浮宫这样古色古香的建筑旁建起这样具有现代特色的东西根本是不可理解的,但最后这个的建起却给卢浮宫的人流控制等作出了巨大贡献。还有法语是被誉为是最美的语言,法国人都很重视法语,如果外国人地法语说得不好,他们可能会认为你在侮辱他们。从上面我们看到,虽然人们的反对并不是完全的正确,他们反对的东西的建成却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他们这种保护文化遗产的精神,又从中反思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情况,然后进行学习改进。 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还比较健全,管理部门也很权威,如文化局、规划局等。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存在两个差距,一是理念的差距,一是做法的差距。理念的差距尤其表现在我国在对文化遗产改造利用中常常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在遗址基础上进行重建时也是坚持修新如旧的原则。无论是修旧如旧还是修新如旧,都是作假,因为无论是现代的材料、工艺还是工匠都无法与古代相提并论。修新如旧常表现在外观形象上的如旧,这从短期来看,可以营造文化环境,吸引游客,增加经济收入。但是从长期来看,从文化的保护角度,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对后人的欺骗,对历史的欺骗。同时,这些原则也限制了当代人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国家也没有大力的将保护文化遗产这一意识灌输到人们中,造成观念上的缺失,同时某些地方政府为了一时的利益,毁坏文化遗产建筑等,建立商业区,修建住房等,从而获取利益。 因此,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负的义务,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记载,为我们下一代对历史的了解,以及对以后的人生的启发具有重要意义,它们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其背

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研讨

厉家寨农业文化遗产研讨 一、农业遗产与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不可分割之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时期与人类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物质(tangible)与非物质(intangible)遗存的综合体系。它大致包括农业遗址、农业物种、农业工程、农业景观、农业聚落、农业技术、农业工具、农业文献、农业特产、农业民俗文化等10个方面。[1]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实际上最先源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Ingenious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项目。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2] 苑利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界定:狭义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耕生产经验;广义农业文化遗产则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各种农

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生活经验。[3] 韩燕平、刘建平在对与农业遗产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辨析后认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农业遗产都是对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提出的概念———GloballyImportantIngeniousAgriculturalHeritage的翻译,不同学者译法不一而已。农业文化遗产是与农业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或文化景观遗产。由于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在概念上又等于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农业文化遗产与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而他们提出,农业遗产由农业文化遗存组成,这些遗存拥有历史的、社会的、生态环境平衡的或科学研究上的价值。这些遗存由与农业相关的遗址、农业制度、耕种方法与技术以及民俗文化组成。同时,与农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农民住宅、古村落、宗教活动地等)也应该包含在农业遗产的范畴之内。农业遗产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物质实体,包括农作物遗存、生产工具遗存、水利灌溉工程遗址、田地遗址、特色农业等一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物质实体,以及由物质实体形成的特色景观;二是非物质遗产,包括历代耕种制度、土地制度、耕种方法与技术的演进、历代农业的产值、产量、规模以及农民的生活状况、农业民俗等。[4] 目前,学界尚未提出红色农业文化遗产的命题。红色文化遗产,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时所形成的一批特殊革命文化资源。[5]实际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新中

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对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内容。口头传承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议、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保护的意义是什么,进而制定如何保护的对策,才能够使那些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的。 田青教授在“珠海大讲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中说过: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DNA。我们的所有的古老的传统包括我们的民俗,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都是弱势文化,不保护提倡就会消亡。因此保护“非遗”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迫在眉睫。但是,我们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时候要作要对精神家园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既需要各部门团结协作又需要确定各自的职能、履行相关的责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精神家园的维护、和谐文化的建设,关系到民族文化身份和国家文化主权的维护。关系到人类文化多样性及其可持续性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的文化它的价值不单体现在传承人创作的作品更在于传承人所拥有的技艺技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间,生存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没有任何文化形式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是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失去了传承和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复存在。 保护文化遗产具有很多现实的意义。 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应对各种现代性危机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世界的合作与交流、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四、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使得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之间求同存异,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五、《伊斯坦布尔宣言》中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能够增强人类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同时也是创造性和文化创作的主要源泉之一。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促进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真正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保护意识,有利于实现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从而更有力的反作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促使其早日完成这一系统而艰巨的任务。 综上所述,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并且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是人类生命的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部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 一、概念与特点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具体体现出以下6个特点:一是活态性:这些系统历史悠久,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生产与生态功能,是农民生计保障和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是适应性:这些系统随着自然条件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系统稳定基础上因地、因时地进行结构与功能的调整,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智慧。 三是复合性:这些系统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农业知识和技术,还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以及独特的农业生物资源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四是战略性:这些系统对于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解决贫困等重大问题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

五是多功能性:这些系统或兼具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 六是濒危性:由于政策与技术原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造成这些系统的变化具有不可逆性,会产生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传统农业技术知识丧失以及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等方面的风险。 二、基本标准 (一)历史性 1.历史起源:指系统所在地是有据可考的主要物种的原产地和相关技术的创造地,或者该系统的主要物种和相关技术在中国有过重大改进。 2.历史长度:指该系统以及所包含的物种、知识、技术、景观等在中国使用的时间至少有100年历史。 (二)系统性 1.物质与产品:指该系统的直接产品及其对于当地居民的食物安全、生计安全、原料供给、人类福祉方面的保障能力。基本要求:具有独具特色和显著地理特征的产品。 2.生态系统服务:指该系统在遗传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与适应、病虫草害控制、养分循环等方面的价值。基本要求:至少具备上述两项功能且作用明显。 3.知识与技术体系:指在生物资源利用、种植、养殖、水土管理、景观保持、产品加工、病虫草害防治、规避自然灾害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