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思考

关于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思考

关于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思考
关于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思考

泌州芗虎乡非JournalofChizhouCollege2008年8月第22卷第4期Aug.2008VoL22No.4

关于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思考

段小明,齐观彬

(宿州学院财务处,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银行贷款以其时问短、成本低、数额大的特点,成为高校融资的主要渠道。各高校在利用贷款为高枝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提供了充裕资金的同时,也由于对贷款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机制、盲目贷款重复建设基础设施、缺少贷款规模风险控制机制等原因,积聚了不可忽视的财务风险。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措施,构建了贷款规模风险控制评价模型,同时提出要建立完善的贷款资金管理机制,以及拓宽融资渠道来降低贷款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1高校;贷款;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f文章编号】1674—1102(2008)04—0044—03

199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高等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高校在校生由643万人上升到2005年的2300万人,使我国高等教育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实现了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随着这种转化,高校原有的教学资源已远远跟不上高校发展的需要,于是各高校纷纷建设新校区,加速学生宿舍、教学条件等资源的建设,高校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强烈。为了解决资金供给与需求的突出矛盾,在国家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银行贷款成为高校的主要融资渠道。根据2005年1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一份名为(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社会蓝皮书称,为了扩建或吸引人才,部分公办高校向银行大量举债并热衷于圈地和参与大学城建设,有的高校贷款多则10几亿元少则几亿元,目前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5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高校作为非盈利组织,其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除去一年内的人员经费、教学、科研、行政等日常业务开支,剩余资金只够偿还银行贷款的利息,贷款数额巨大的高校,其剩余资金甚至还不够支付贷款利息,这些大规模贷款在给高校的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对高校今后的还贷能力提出了挑战。

1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6年,普通高校在校生超过25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2%。如此高增长的学生规模必然带来高等学校各项经费投入的高增长,而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投入虽然在总额上有所增加,但生均标准上却逐年下降,这为高等学校办学带来巨大财务压力。

1.1贷款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

随着高校规模的成倍式增长,许多高校利用大发展的机会,在校生规模成倍增加,大量征地建设新校区。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投资,必然给高校带来巨大的资金缺口,使得贷款的规模迅速扩大。根据教育部直属高校2002—2004年的财务决算汇总资料可以看出,短短3年间,教育部直属高校贷款规模就由88亿元增加到237亿元,增长幅度十分惊人。在扩大贷款规模的同时,高校必然负担大量的贷款利息,而这些利息只能全部由高校日常经费预算解决。在既要归还利息又要保证高校日常运转的情况下,贷款高校已经出现了赤字预算、靠贷款维持高校运转的现象。一旦银行资金链条断裂,贷款建设的项目搁浅,高校必然陷入困境,面临现实的债务风险。

1.2贷款项目投资回收期长。收益不确定性大高校贷款的用途大多是是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所贷资金一般都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数自巨大,投资回收期长,加之一些高校贷款建设项目存在盲目性、重复性、好大喜功,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招生情况不理想或者出现不可预见的外部因素影响,主要靠学费等收入还贷的高校必然面临高额贷款利息的压力,财务风险也随之产生。

收稿日期:2008_014.02

作者简介:段小明(1974一),男,安徽宿松人,宿州学院财务处会计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第4期段小明,齐观彬:关于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思考45

1.3缺乏完善的贷款资金管理机制

与企业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办学,对贷款资金的管理认识不清,缺乏资金成本概念和财务风险意识。因此在贷款融资中,没有明确的资金使用规划,盲目贷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取得贷款后,贷款使用管理也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资金挪用情况严重,更不用说分析贷款的使用效益。这种贷款计划、使用、后续管理、分析的混乱或缺失极易导致盲目贷款、盲目使用,无形中形成财务风险。

2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措施

2.1构建贷款风险评价模型。合理控制贷款规模2004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中提出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教财[2004118号),模型给出了部属高校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以及现有贷款风险指数评价标准,该贷款规模评价模型基于总量控制设计高校贷款规模风险,但前提设定较多,有关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设定条件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各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有些项目进行适度调整或修正后,确定本校的贷款控制额度,进而对自身贷款风险状况进行评价。

为了兼顾测算的科学性和操作的便利性,笔者借鉴以上模型及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构建了如下贷款规模评价模型。

2.1.1基本设定按照是否与学校日常教学经营直接相关,将学校各项收支项目划分为经常性收支项目和非经常性收支项目。经常性收支项目是指学校日常教学经营活动中必然发生的收入和支出,通常包括学校各年的学费收入、住宿费收入、财政拨款收入,以及日常的人员支出、公用经费支出、个人及家庭补助支出等。

非经常性收支项目则是指学校日常教学经营活动中并非必然发生的收入和支出,通常包括学校的专项收支、偶发性的大额捐赠收入、土地置换收入或其它收入、偶发性的大额固定资产购置或其它支出、一次性的成本费用、自筹基建支出、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支出、其它债权收入或其它债务支出等等。

经常性收支结余=综合收支结余一非经常性收支结余=综合收支结余一专项收支结余一偶发性大额收入一其它债权收入+偶发性大额支出+~次性的成本费用+自筹基建支出+偿还贷款本息支出+其它债务支出非经常性收支结余=专项收支结余+偶发性大额收入+其它债权收入一偶发性大额支出—一次性的成本费用一自筹基建支出一偿还贷款本息支出一其它债务支出

未来一定期间内学校的还款资金来源是可预测的:经常性收支项目及结余可按一定变动规律进行测算(如根据在校生规模同比变动),非经常性收支项目及结余在也均可以预见,不考虑其它不可预计的收支项目。将学校视为一个整体,不考虑内部各层次的资金分布。

2.1.2贷款规模风险指数测算及评价学校还款资金来源的测算。设定年限内学校的还款来源=设定年限内预测的经常性收支累计结余+设定年限内可预见的非经常性收支(不含偿还贷款本息支出和专项收支)累计结余+期初可还款资金

设C表示设定年限内学校的全部还款资金来源,Ci表示设定控制年限内第i年学校可用于还款的资金来源(1≤i≤N),RBi表示设定年限内第i年学校预测的经常性收支结余(1≤i≤N),UBi表示设定年限内第i年学校预测的不含贷款本息支出和专项收支的非经常性收支结余(1≤i≤N),P0表示期初可还款资金。

NNN

c:Po+∑Ci_Po+∑RBPoCPoRBi+∑UBj

c=乞i_乞i+乞j

j=li=li=l

学校贷款控制限额的计算。根据各笔贷款(包括全部存量贷款和拟新增贷款)的利率,分别以其贷款金额为权重(拟新增贷款以拟贷款金额为权重),计算学校的加权平均贷款利率R;再以R为折现率,计算设定年限内学校全部还款资金来源的净现值。

设PC表示设定年限内学校全部还款资金来源的净现值,PC;表示设定年限内第i年(1≤i≤N)学校可还款资金来源的现值,

则PC.-Ci,(1+R)i(1≤i≤N)

PC=Po+PCI+…+PCi+…+PCN

=Po+Cl,(1+R)+…+Ci,(I+R)‘+…

+CN/(I+R)“

=Po+乞Ci(1+R)‘(1≤i≤N)

诘l

净现值PC即为学校的贷款控制限额。

贷款规模风险指数的计算。在此基础上,学校承贷规模(包括全部存量贷款和拟新增贷款,设为AQ)与其贷款控制限额的比值,就成为衡量学校整体贷款规模风险的指数。

池州学院学报第22卷

贷款规模风险指数=(全部存量贷款额度+拟新增贷款额度),贷款控制限额*100%=AQ/PC卑100%

贷款规模风险指数评价标准。测算贷款规模风险指数越大,整体贷款规模风险也就越高。具体评价标准参考如下:

a、贷款规模风险指数>100%,表明学校承贷规模超出其贷款控制限额,学校偿还贷款很可能存在问题,贷款规模处于高风险;

b、85%<贷款规模风险指数≤100%,表明学校承贷规模虽未超出贷款控制限额,但剩余财务余地不大,资金周转比较紧张,贷款规模处于较高风险;

c、70%<贷款规模风险指数≤85%,表明学校承贷规模适中,风险基本可控,贷款规模处于中等风险;

d、40%<贷款规模风险指数≤70%,表明学校债务负担不大,还款比较轻松,还有一定可承贷空间,贷款规模处于较低风险;

e、0<贷款规模风险指数≤40%,表明学校债务负担小,还款非常轻松,还有相当可承贷空间,贷款规模处于低风险。

2.2建立完善的贷款资金管理体制。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学校应建立健全贷款资金管理制度,成立贷款资金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项目论证、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对造成贷款资金损失或浪费的部门或个人要从严查处,不可迁就姑息;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研究资金市场的利率走势和项目进度对资金的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对贷款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建立大额贷款备案制度,所有贷款项目都应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年度贷款额度方案、具体还贷计划和措施等相关材料;建立贷款预警制度,随时掌握和了解学校自身的财务风险状况,采取相应对策,将贷款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立并完善贷款资金的内部核算和控制体系。第一,要分项目进行核算、管理,并设立专门的台账,分项核算利息支出和还款情况。第二,要监督基建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学校财务部门要定期与基建财务对账,确保贷款资金的使用与贷款项目及相关的预算一致。第三,要从制度层面完善现有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明确贷款建设期间涉及利息资本化的账务处理方式,确保固定资产入账准确。第四,财务部门每年应向学校领导、相关机构和教代会通报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使贷款的使用更加公开、透明。

2.3拓宽高校融资渠道。最大限度降低财务风险银行贷款以其时间短、成本低、数额大的特点,成为高校筹资的主要渠道,但是,面对每年的还款压力,各个高校都承受了很大的风险。实际上,筹资渠道有多种,高校应改变传统筹资观念,在合理范围内扩大筹资渠道,筹集更多资金,降低融资风险。高校可以盘活存量资产来减轻债务负担。很多高校地处城市中心繁华喧闹地段,占地面积小,商业价值高,这样的地点不适宜办学,也满足不了高校扩大规模的需要。因此,扩招后,高校一般选择到城市郊区建设规模更大的新校区。新校区建成后,就形成了在两个甚至更多个校区并行办学的格局。虽然可以继续使用原校区资源举办成人教育等优点,但多校区办学也普遍存在管理人员增多、运行成本高、资产重复配置、办事效率低等缺点。因此可以利用照级差地租的原理,按市场规则对高校土地等优质资产进行置换,这样既有利于高校筹集资金扩大规模,可以大量减少高校的负债规模,也可以使高校减轻沉重债务负担,集中精力抓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实现外延和内涵协调发展,使高校真正实现既“做大又做强”的目标。

另外,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一方面要加快自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是要抓住目前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的机遇,通过参加科研招标等方式,多承担科研任务,以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其次,高校要采取市场化方式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资高校后勤建设等,切实解决高校扩招带来的宿舍严重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l】王卫星,王雪峰.风险、成因、措施——高校贷款风险研究【刀.事业财会,2006(5).

【2】陈玲,高校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L刀.事业财会,2007(2).

【责任编辑:杨荣明】

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分析

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分析 近年来,高校贷款风险剧增,本文结合实际,分别从政府、高校自身两个层面分析了高校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标签:高校贷款风险成因 自1998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后,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多数高校的相关配套资源无法承载急剧增多的学生,各种硬件基础设施无法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同时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没有同比例增加,资金短缺严重制约高校发展。为弥补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我国高校纷纷向银行贷款,举债办学。这既是教育史上的新生事物,更是一个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全面地、理性地、科学的分析和把握。高校贷款解决发展中经费不足,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满足了教职工和学生的基本需求,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成效巨大。随着高校贷款的不断深入和还贷期的到来,一些“隐蔽”的危机渐渐浮出水面,并且随着一些高校的债务问题以被“两会”代表提案、审计署点名批评、银行逼债、媒体揭露等形式公布于众,高校贷款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破坏了高校的社会形象,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运行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前,政府、学界、社会公众、媒体已将高校贷款问题公认为“高校贷款危机”。高校贷款之所以成为新的高风险贷款行业,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政府为高校贷款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1.1 政府从法律上允许高校多渠道筹资一方面,金融体制改革为高校贷款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另一方面,为了使高校能够得以良好发展,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国家为高校向银行贷款提供了法律基础,通过立法鼓励高校利用金融、信贷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除了政策许可外,政府还为高校贷款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1.2 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无法满足高校扩招的需求首先,高校扩招引致的巨大资金需求。高校数量不断增多,招生数量迅速扩张。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高校的扩张也必然要求办学条件的相对改善。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等办学条件都必须按照相应的比例快速增长,面对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按照保证教育质量的平均标准计算,而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次高校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在高校的资金来源中,政府拨款和学杂费收入约占高校经费收入的90%左右。虽然近几年政府的教育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与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相比,资金投入比例增长速度缓慢,无法填补建设资金的缺口。而且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投资额与义务教育投资额相比,高等教育投资在整个教育投资中已经占用了过多的财政资金,因政府投入到高等教育的经费增加的潜力已不大。我国自1989年开始对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以来,高校学杂费收入的比例快速提高,但国家已逐渐对收费标准开出“指导价“,在适龄入学人口开始保持平稳后,今后学费收入总额不可能大量增加。从学费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来看,我国的收费标准已经偏高。因此依靠提高学费而扩大高等教育资金筹措能力的潜力亦很有限。这样由扩招导致办学规模的扩大、投入需求增加而产生的资金缺口,无法通过财政拨款、学生缴费这两个渠道来弥补。最后,高校支出逐年快速增加。近年来,物价支出不断上涨,高校刚性支出只增不减。同时,各高校普遍进行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各种攻公关性

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加强预警监控。风险预警是防范信贷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良好的预警机制,可以前移风险关口,达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效果。要实现“多渠道”预警,创新信贷风险监测预警手段,综合运用信贷管理系统、专业统计报表以及各类媒体获取风险信息和数据,构建风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形成“多角度观察、多方面分析、多渠道传递”的工作局面。要实现“零距离”预警,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提高监测的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3、加快信贷调整。市场经营条件下常盛不衰的企业不多,有前瞻性地加大信贷退出力度,才能有效防止信贷资产质量恶化。在客户退出上,要切实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事实风险退出向潜在风险退出转变。前移风险关口,动态跟踪各类贷款迁徙变化趋势,提高对发展趋势的预见性。二是由被动性退出向主动性退出转变。统筹规划,尽早打算,通过催收、核销、审批控制等手段,主动压缩规模小、效益低、前景差、风险高的企业贷款余额。三是由战术性退出向战略性退出转变。信贷结构调整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掌控好节奏和力度,防止在退出中形成不良。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从广义上理解包括: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建立和健全内部授权授信制度,制定、贯彻和执行信贷操作程序,以及建立信贷风险监测和控制机制等诸多相互协调、制约的制度系统及其对制度执行效果的监督系统。狭义上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仅指贷款发放前的调查工作、贷款存续期间的管理工作以及贷款出现风险后的监督、控制和处理工作。本文采纳狭义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概念,在分析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试图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操作对策。 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教育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校园贷风险的通知的心得

关于教育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校园贷风险的通 知的心得 在一些高校里,网络贷款的广告可谓无孔不入。网络贷款广告放大了其显性的正功能、却回避了其隐性的负功能。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pincai网。 关于教育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校园贷风险的通知的心得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网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近日,人民日报也发文指出,要警惕校园网贷风险。 对此,妙资金融提醒,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因此千万要保护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要提高警惕。妙资金融理财师在此也将教你如何识别网贷陷阱。 网贷正入侵校园 “0利率、0担保、无服务费”,借助诱人的公告和“网络+代理”的模式,网贷正在大学生群体中飞速蔓延。而大学生陷入“网贷诈骗”的事件也是层出不穷。 此前有媒体报道,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一名学生,用十多个同学的信息网贷了70多万元,自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们则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严重影响学习生活。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在兼职时候掉入网贷陷阱,被所谓的代理人、业务员等诱骗填写网贷资料,最后不仅钱财落

空,自己还背上借贷的信用污点。人民日报近日发文表示,要警惕校园网贷风险。 妙资金融理财师也认为,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且并没有形成经济收入,因此更要保护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要多一个心眼保持警惕。 如何识别网贷陷阱 妙资金融理财师认为,校园贷问题频出,一方面与提供贷款的平台审核存在漏洞有关。如有些甚至举着身份证拍个照,读一段话录个视频就可通过审核。而另一方面,与大学生自身也脱离不了关系。 事实上,大学生财商观念方面存在不少误区。最近,清华大学发布了当代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三成90后大学生期望投资年化收益超过10%,但他们对风险的甄别能力却明显不足。 成熟的投资者都知道,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但在大学生群体的眼中,市场上必然存在高收益、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理财产品。 对风险认知的不足,反过来也让大学生对网贷的鉴别能力直线下降。妙资金融理财师发现,很多大学生对网贷所产生的利息并没有概念,或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许多大学生还不知道年利10%与月利10%到底有多少差别。如此也让不少违法平台有了可趁之机。

0231501远离校园网络贷款安全主题班会总结

0231501班校园网络贷款安全主题班会 班会时间:2017年5月19日 班会地点:设北303 参与人员:0231501全体同学、政治辅导员郭起华老师、辅导员赖水秀老师 主讲老师:政治辅导员郭起华老师 班会形式:讲述、提问、讨论。 一、班会目的: 自2015年9月以来,“趣分期”、“爱学贷”、“借贷宝”等网络借贷平台在全国高校校园内蔓延扩散,各平台以“借钱不怕坑,还款不用愁”、“零门槛,无抵押”等虚假口号诱骗在校大学生透支信用、盲目消费。部分同学为赚取利息差价,将学费或通过借贷的大额现金投入网络借贷平台中。部分学生甚至充当宣传员,误导更多的同学陷入网络借贷、透支消费,导致数名同学或因网站突然关闭血本无归、或因收不回贷款欠下巨额债务而被迫辍学躲债,家人只得卖房偿债的严重后果。

1、教育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树立理性消费观念,自觉远离网络借贷行为,规避盲目消费风险。 2、提醒学生高度重视个人身份信息保密,谨防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网络借贷行为。 3、为全面掌握我校学生参与网络借贷情况,凡已在网络借贷平台借款或“投资”的同学,应主动向学院报告,不得隐瞒,并须立即终止该项行为,防范风险,确保安全。 二、网络借贷络的风险: 其一,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意识和机制。校园网络贷款平台大多自我宣传“1分钟申请,10分钟审核,快至1天放款,0抵押0担保”,

申贷门槛低,手续非常简单,甚至不需要贷款者本人亲自办理。 其二,缺乏监管主体和必要监管。校园网贷属于互联网金融,而当前我国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有些地方并没有做到位。虽然知道许多大学生并不具备支付能力,某些网络信贷机构却将其作为“摇钱树”客户群来发展,刺激学生非理性借贷和消费。 其三,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和正确的消费观。根据此前的一些报道,校园网络贷款很少被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更多被用于个人消费,尤其对手机、电脑等相对昂贵的电子产品的消费。由于不少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对贷款利息、违约金、滞纳金等收费项目的计算方式和金额并不知晓,极有可能因网贷而背上沉重的债务,甚至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连环债务之中,最终还是要父母兜底,或酿成其他苦果。

信贷业务中21种常见的操作风险与防控措施

风险点: 向不具备主体资格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会出现债权无法落实、法律诉讼不予支持的问题。 风险表现及识别: 1、借款人没有《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身份证明》,特殊行业没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或《企业资质等级证书》; 2、借款时借款人的《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经营许可证》没有经过年检或《身份证明》过期; 3、借款人是法人分支机构但未经法人机构授权; 4、借款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防控措施: 1、严格按规定对借款人主体资格进行调查,对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申请贷款的必须到工商部门或主管机关调查工商注册登记及年检情况; 2、对自然人申请贷款的要调查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核对法人代表和自然借款人身份证明。 案例分析: 借款人夫妇俩人经常到外地打工,家中只有一个17岁的孩子上学,父母以孩子名义在信用社贷款,贷款到期后没有归还,起诉后法院以借款人虽满16周岁,但在家上学,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贷款主体资格为由驳回诉讼请求。 风险点: 发放冒名贷款可能导致债务悬空,使信贷资金形成风险。 风险表现及识别: 顶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在自己亲友来贷款时,因对象不符合条件,不能按正常手续办理贷款。经过有贷款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同意,以其名义申请贷款,交由亲友使用的行为。

搭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因自己或亲友要使用贷款,但又无法贷出时,在正常贷款户贷款时,要求贷款者多申请一部分贷款,将多贷出的部分借自己或亲友使用的行为。 盗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他人(或单位)不知道的情况下,使用其名义贷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 假名贷款:指信用社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编造根本不存在的假人名(或单位)进行贷款,然后贷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 防控措施: 1、坚持两名以上信贷人员进行贷前调查,信贷员实行A、B制; 2、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身份证明和贷款用途的真实性; 3、坚持借款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到柜台领取贷款。 案例分析: 1、顶名:某信贷员在农户联保贷款科目中以村民王某、张某等人名义贷款36万元,为其亲属买车搞个体运输。 2、搭名:某信贷员在某贷户申请贷款时要求借款人多申请10万元,自己亲属使用。 3、盗名:某信贷人员在农户联保贷款科目使用已搬迁、死亡的农户冯某、韩某、张某名义贷款9万元,为自己养猪使用。 4、假名:某信用社主任采取编造假名,私刻名章,伪造假身份证件等手段,在农户联保贷款科目中发放贷款50万元,为自己使用。 风险点: 发放贷款超过监管部门规定的资本金比例,将导致信用社经营出现流动性风险。 风险表现及识别: 1、单户贷款超过资本净额的10%; 2、最大十户贷款超过资本净额的100%。 防控措施: 1、受理大额贷款前,测算最大一户和最大十户贷款余额是否超过规定比例;

关于“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题教育活动总结

关于“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题教育活动 总结 关于“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题教育活动总结2016-12-29浏览:分享人:丁旭江手机版 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宣传教育活动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极强的实用性,通过将要开展的活动,将有利于增强学校大学生的防骗意识,对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关于“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题教育活动总结近年来,不良网贷平台通过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的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学院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校园网贷风险防范进行了集中专项教育。 学院根据学生特点采取系列措施强化教育效果。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网站、微信平台、校园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努力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控教育,普及金融信贷、网络安全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网络信贷存在的风险,提高学生辨别不良网贷的能力。二是切实做好风险防范,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网络

借贷业务在学院的拓展情况,禁止学院学生在参与不良网络贷款的拓展业务,对于参与、从事上述业务的学生,通过合理的引导帮其退出,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干部、班干部队伍的监督,关注学生异常消费情况,对排查中发现已经参与网络借贷的学生,要及时做好帮扶引导工作。三是加强学院资助政策宣传,做好精准帮扶工作。通过入学教育、《学生手册》学习、微信平台推送等形式加强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宣传,让学院的每一名学生都能明了政策、清楚办理流程,使在学费、生活费等方面有保障性需求的学生都能得到资助,做到应助尽助,降低学生对网络借贷的需求。 随着大学生网络借贷(校园贷)纠纷的频发,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教育显得尤为必要。通过此次专项教育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和学习了更多关于网络借贷的相关知识,更从真实数据和案例中得到警戒,更好地树立了理性消费观,提升了自身对于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意识。 关于“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题教育活动总结随着秋季开学,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加大校园业务力度,部分不良网贷平台通过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甚至为此背上高利贷,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为引导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念,有效防范校园网贷风险,陕西师范大学集中开展了校园网贷风险

校园网络贷款防范 安全主题班会

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校园贷款防范”安全 主 题 班 会 学校:XXX 班级:XXX 教师:XXX 时间:XXX

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校园贷款防范”安全主题班会 班会时间:2019年10月15日 班会地点:七年级(1)班 参与人员:全体同学 主讲老师:XXX 班会形式:讲述、提问、讨论。 一、班会目的: 自有网贷、校园贷以来,“趣分期”、“爱学贷”、“借贷宝”等网络借贷平台在全国高校校园内蔓延扩散,各平台以“借钱不怕坑,还款不用愁”、“零门槛,无抵押”等虚假口号诱骗在校大学生透支信用、盲目消费。部分同学为赚取利息差价,将学费或通过借贷的大额现金投入网络借贷平台中。部分学生甚至充当宣传员,误导更多的同学陷入网络借贷、透支消费,导致很多同学或因网站突然关闭血本无归、或因收不回贷款欠下巨额债务而被迫辍学躲债,家人只得卖房偿债的严重后果。 1、教育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树立理性消费观念,自觉远离网络借贷行为,规避盲目消费风险。 2、提醒学生高度重视个人身份信息保密,谨防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网络借贷行为。 3、为全面掌握我校学生参与网络借贷情况,凡已在网络借贷平台借款或“投资”的同学,应主动向学院报告,不得隐瞒,并须立即终止该项行为,防范风险,确保安全。

二、网络借贷络的风险: 其一,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意识和机制。校园网络贷款平台大多自我宣传“1分钟申请,10分钟审核,快至1天放款,0抵押0担保”,申贷门槛低,手续非常简单,甚至不需要贷款者本人亲自办理。 其二,缺乏监管主体和必要监管。校园网贷属于互联网金融,而当前我国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有些地方并没有做到位。虽然知道许多大学生并不具备支付能力,某些网络信贷机构却将其作为“摇钱树”客户群来发展,刺激学生非理性借贷和消费。 其三,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和正确的消费观。根据此前的一些报道,校园网络贷款很少被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更多被用于个人消费,尤其对手机、电脑等相对昂贵的电子产品的消费。由于不少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对贷款利息、违约金、滞纳金等收费项目的计算方式和金额并不知晓,极有可能因网贷而背上沉重的债务,甚至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连环债务之中,最终还是要父母兜底,或酿成其他苦果。 三、班会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网络借贷的现实危害后,表示会谨慎进行网络借贷。同时会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防止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019年10月15日

防范网络贷款风险

防范校园网络借贷风险 活动时间:2016-10-18 活动对象:14酒店管理一班全体学生 一、活动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借贷已悄然成为民间金融借贷的新型模式,除了网购在高校的风靡,打着“扶持创业”、“助学扶贫”等旗号的小额网络贷款也在校园悄然滋生,学生们只需要填写一些基本资料,拍几张照片,就可以拿到不等数额的贷款,而这些网贷平台,多是打着“多分期,低利息”甚至“0利息”的幌子来吸引大学生贷款,其实这样看似优惠多多的小额贷款平台,处处是陷阱! 二、活动目的: 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的消费观念,自觉抵制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抵制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另一方面,普及投资与消费相关的金融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培养防范“力所不及”的风险和识别各种非法借贷的意识与能力。 三、活动内容: 1、讲解网络贷款案例: 陷阱一:低息背后,实有高额服务费 有相当一部分网络贷款公司,在贷款到帐后,要收取“指标费用”,其实就是服务费,比如贷款10000元,可能就会收取百分之十的服务费,贷款人拿到的钱其实只有9000。 陷阱二:分期还的少,其实是高利贷

有一部分校园网贷的代理,在向同学介绍网贷的时候,一味的强调可以分期,没什么压力,某高校学生就透露,有代理向他介绍网络贷款,贷5000元,分12个月还清,每个月仅需偿还551,五百多听起来很划算,可仔细算下来,12个月的话,该学生总共需要支付6612元,折合贷款年利率为26%,而事实上,年利率超过24%就已经属于高利贷了! 2、下载《防范校园网络借贷风险》的视屏。 3、组织学生演讲观看心得,他眼中的网络贷款。 周宝同学说:“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 夏胜男同学说:“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诈骗手段花样翻新、日渐猖獗,大学生参与非法手机分期购、大学生无抵押贷款等被诈骗的案件也与日俱增。” 5、组织人员做好黑板报。 6、安排班会拍摄照片人员。 7、全体同学对本次班会主题的分析讨论。 8、主持人对此次班会的致辞总结。 心得总结 总结:通过此次会议,我们要理性消费,尽量不要在网络借款平台和分期购物平台借款和购物,因为利息和违约金都很高。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切勿将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借给他人借款或购物,否则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定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当有

高校贷款风险与防范措施

高校贷款风险与防范措施 摘要:银行贷款已成为现阶段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但是,贷款筹资的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有不能偿还到期贷款承担民事责任的风险、失去银行信用的风险以及未来再筹资环境不确定的风险等。本文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对高校贷款从其必要性、特殊性、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防范银行贷款的途径和措施,尤其强调了高校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在高校贷款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贷款风险防范 引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高校扩招开始,高校为加速自我发展的进程,大胆引进金融资金。值得注意的是,高等学校在利用银行贷款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防范贷款的财务风险已成为高校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本文就高校如何防范银行贷款风险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高校贷款的必要性与特殊性 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使原本就紧张的高校资源变得更加紧缺,负债成了高校解决目前困境的重要途径。高校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储蓄资金来源客户,变成了吸纳金融资本的贷款客户。 (一) 高校贷款的必要性 1. 高校贷款是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 我们的办学资金单一的依靠政府拨款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高校在取得

政府拨款之外,应该向财政部门、主管单位和社会金融机构贷款。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办学规模,增强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2. 高校贷款是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的要求 对于扩招以后的高校,无论从师资力量、住宿条件、食堂条件和教室条件等各方面都需要不断改善,为了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就要向财政部门、主管单位和社会金融机构贷款。 (二) 高校贷款的特殊性 1.投资期限长,贷款金额大 高校贷款主要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不同于流动资金贷款,具有长期占用大量资金的特点。在还款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受国家教育政策和市场竞争等影响。 2.建设项目自筹资金比例较小 高校实施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专项拨款(或国债资金)、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分析其资金来源结构,无偿资金占资金来源总额比例较低,从高校目前项目建设运行的实际情况看,部分高校难以达到自有资金30%的要求,这就使得还贷能力受到了一定限制。 3.贷款保证形式单一 按照《担保法》规定,高等教育设施不得进行抵押,学校不得为保证人。高校的特点要求其不得为他人担保,其他企业也很难为高校担保,因此,目前高校贷款基本上是信用贷款或者账户抵押贷款,大多数是开户行提供贷款。这种情况对高校财务的会计诚信,银校合作的诚信

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主题班会教案

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主题班会教案 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主题班会教案怎么写,可以借鉴下面的例子,以下是本人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主题班会教案为了增强在校大学生对校园借贷风险的防范意识,树立合理的消费观,10月28日12:00,远景学院辅导员杨俊杰老师在5#302教室召开了一场以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为主题的班会,会议上,他为15级学生详细解释了有关校园借贷的风险和危害。 耐心讲解视频教育 会议伊始,杨老师向学生们解释了P2P(即互联网金融时代,网络贷款、借贷投资的一个平台)的意思。接着大屏幕上分享了一个新闻,它讲述了郑大一大二男生家境贫寒却沉迷赌球,为了筹得赌球的钱,他轻信学校里张贴的小广告,先后网贷筹钱,最终欠下60万巨款,家底掏空,穷途末路下丧失信心,自尽身亡的悲惨事例。杨老师指出,在这起悲剧中,该男生承担绝大部分过错,而不规范的校园信贷则是酿成悲剧的幕后黑手。纵观借贷过程,该男生受到了种种诱惑,比如下载借贷宝APP就可迅速贷款,商家推出红包福利,客服人员审查流程形式化,身边同学都多少参与其中并拉他人盲目消费等因素都加剧了男生步入深渊的脚步。看到这些令人唏嘘的画面,杨老师呼吁同学们对校园提高警惕,防范

不良校园网贷。 补充知识反省自身 也有同学另辟蹊径,对事件主人公的同学进行了一番剖析。他说:“难道同学对他的死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轻易将身份证借出的行为大概也起到助纣为虐的负面影响。” 随后杨老师向同学们又了解了关于征信报告和裸持的信息。个人征信报告里记录了个人的信用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贷信息、非银行信息。这些信息将影响到个人在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可以说,个人征信报告是个人的经济身份证。“裸持”事件的几位女生都遭受了身心的创伤,给家里也造成了极大的负担。警示我们应该自尊自爱自律,不要为了贪慕虚荣酿成大祸。 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诱惑无处不在。面临当下复杂的消费环境,学校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思考如何有效地防范校园网贷风险,值得每一个大学生扪心自问。杨老师建议同学们在选择贷款平台前,要擦亮眼睛,多方比较,尽量选择口碑好、信誉佳、体量大的平台。通过这次班会,相信学生们对网贷的认识和警惕会更加深刻,有利于建设平安校园。 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主题班会教案XX年11月29日上午,在学校的倡议下,在班委们的积极组织下,我院14物流管理本科的全体同学在文鼎楼301教室顺利开展了一次关于

大学生校园贷心得体会

大学生校园贷心得体会 大学生校园贷心得体会1 “校园网贷”不仅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业~也让一些家庭背负沉重的债务。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却干着“高利贷”勾当的网络贷款~在利益的驱动下~将“罪恶之手”伸向脆弱的大学生。在一些高校里~网络贷款的广告可谓无孔不入。网络贷款广告放大了其显性的正功能、却回避了其隐性的负功能。 在当下的大学校园里~并不缺乏预防电信诈骗和“校园网贷”的安全教育~却依然有一些学生上当受骗~为何?财商教育的缺失~让一些大学生难以抵御诱惑和欲望~最终“上了贼船”。理财作为一种人与资本的博弈游戏~充满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大学生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本身就比较匮乏~在利益博弈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风险防范能力;如果轻率、糊涂地陷入“校园网贷”~难免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丰富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提升他们的理财能力~有助于“校园网贷”的破题。 “防范校园网贷的风险又同时能满足大学生分期购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监管要跟上。”邓建鹏认为~未来的监管政策应在以下方面着力:首先要规定互联网金融平台一定要对大学生做特别的风险提示~倡导适度消费的理念。其次~ 1 / 3 在评估信用水平和偿还能力时~要适用高于其他人群的审核标准。 近日~教育部和银监会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信贷监管力度~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等。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校园网贷平台首先要模式合规~才能避免法律风险。如果是以P2P的形式来做~就要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确保其信

息中介的定位;如果是以自有资金放贷~就必须由监管部门颁发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来做。 其次~贷款平台应规范借贷流程~对大学生借款人进行适当的测评~综合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还款能力等。 最后~从行业角度来说~要建立起全行业的风险测评体系和监控体系。 大学生校园贷心得体会2 “校园贷”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最迅猛的产品之一。随着各高校相继开学~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加大校园业务力度。部分不良网贷平台通过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甚至为此背上高利贷。 首先详细的讲解了校园贷的由来~提高学生们对校园贷的认识~并举出了有关校园贷受骗的多个实例~强调了校园贷的风险:费率不透明、授信额度过高、风控不严、催收 2 / 3 方式野蛮等~在便捷、低门槛背后~校园贷款存在的问题~正日渐凸显~且开始以极端个例提醒风险所在。他反复提醒学生们一定要有自我防范意识。接着~为我们解释了校园贷的类型~以及了解到了学校对于校园贷安全的重视、成效及体会等。 最后~张雷书记倡导同学们在大学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消费~做到俭以养德。 3 / 3

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罗钢(0811030153) 法学院 摘要 (2) 关键字: (2) 引言 (2) 一、风险识别 (3) (一)银行风险 (3) 1、信用风险 (3) 2、管理风险 (4) 3、政策风险 (4) (二)学校风险分析 (5) 二、风险管理办法举例 (6) 三、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建议与管理对策 (6) (一)实际对策 (6) (二)政策建议 (7) 1、学校要加大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 (7) 2、加强助学贷款审核工作。 (7) 3、加大贷后管理力度。 (7) 4、还款方式的多样化。 (8) 四、参考文献 (8)

摘要 教育部全国学生自主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145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由此也引发了高达数亿元的高校学生贷款欠费情况,以及越来越多的银行与学生借款诉讼纠纷,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遭到严峻的诚信考验。本文将对大学生助学贷款面临的风险,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管理方法做简要分析。 关键字: 助学贷款风险概率管理方法 引言 助学贷款是为贫困家庭学生向银行贷款来交纳学费,国家给予一定的贴息优惠,毕业后归还贷款的一种借贷方式。对考上大学而家庭又贫困的学生来说,得到银行贷款支付学费,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助学贷款对于高校来说,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但是教育部全国学生自主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145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由此也引发了高达数亿元的高校学生贷款欠费情况,以及越来越多的银行与学生借款诉讼纠纷,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遭到严峻的诚信考验。 据资料显示,北京银行已有过多起针对还贷违约学生的诉讼,银行都胜诉了。国家开发银行规避银行贷款风险的做法是,跟地方政府、教育部、各省教育厅以及高校通力合作,构建新的国家贷款管理模式来防范风险。即开发银行和每个贷款学生是金融合同关系,银行和

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主题策划活动总结

报告总结参考范本 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主题策划活动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秋季开学,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加大校园业务力度,部分不良网贷平台通过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甚至为此背上高利贷,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 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主题策划活动总结近期,校园网贷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为进一步防范大学生身陷校园贷骗局,提高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材化学院先后有8个班级开展了以“圆梦还是陷阱”、“警惕校园贷款”等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活动旨在增强学生对校园贷等类似骗局的认识。 班会过程中,有的班级学生轮流发言,指出校园网贷需要我们每位同学高度重视,提醒大家要珍视信用、理性消费、远离校园网贷。有的班级集中学习了学生处印制的关于校园网贷的宣传手册,并对手册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班级,一些同学就自身经历指出校园贷是如何一步步诱骗学生上当,提醒大家要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本次开展的主题班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演讲、现场表演、播放警示片等,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氛围良好。学生们在总结中也明确意识到校园贷款的本质以及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的危害,表示将坚决抵制校园贷,并且也会做到提醒他人,保护我们的权益不受损害。 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主题策划活动总结为进一步落实《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

做好学生网贷风险提示,加强金融、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力度,西 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开展了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项教育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召开预防校园网贷危机专题会议。11月10日下午,该校在 崇仁楼会议室召开了预防校园网贷危机专题会议,副校长吴宏辉、学 生处处长张君、保卫处处长赵飞、特邀嘉宾××县秦渡镇派出所张警官、各系党总支书记、各系学生科科长及部分学生干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学生处处长张君主持。 会上,张警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就目前网络贷款的风险现状 向大家作了详细的介绍。他提出,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而滋生 的校园借贷,利用青年学生消费潜力大的特点,迎合学生不成熟的消 费心理与理财能力,在校园的渗透力逐步增大,并出现日益猖獗的现象,提醒大家甄别网贷业务、加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避免陷入不必要 的麻烦。 赵飞讲述了近期关于网络贷款的典型案例,他要求各系提醒同学 在购物时做到不盲目,不跟风,合理消费,并加强自身防范意识。同时,他要求,一旦发现有同学参与网络贷款,要及时向辅导员反映, 寻求帮扶引导。 张君要求各系和辅导员做好预防网络贷款危机的宣传工作,围绕“预防校园网贷危机”开展主题班会,认真传达会议精神,确保每位 同学“不听贷”“不信贷”。 此次预防校园网贷危机专题会议的召开,促使学生养成健康、正 确的消费观,避免不良校园网贷带来的危害。 学校大力宣传预防校园网贷危机。根据《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于我国高校贷款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关于我国高校贷款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在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办学环境正在不断改变,抓住机遇,实现高校健康快速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高校贷款为研究对象,从高校自身出发对高校贷款风险的防范提出了几点建议。 标签:高校贷款;高校贷款风险;政府监管;全面银校合作 近年来,高校贷款解决了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许多实际困难,扩充了教育资源,但大多数高校对贷款论证不充分,贷款规模偏大,贷款结构不合理,资金周转困难,不能偿还到期债务,阻碍了高校健康有序的发展步伐。因此,提高高校贷款的风险意识,加强对高校贷款风险防范对策的研究尤为重要。 1.高校贷款风险的含义 一般而言,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高校贷款风险是指高校在举借债款、融通资金的过程中,由于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的价值或收益等损失的可能性。高校贷款风险也称信用风险。高校贷款风险在信用关系中产生并存在于借贷行为的全过程[1]。其特征为风险与收益的非相关性;隐蔽性和潜伏性;可分散性和转嫁性。 2.高校贷款面临的风险 (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或变动导致的风险。当国家鼓励高校发展时,政府往往出台一系列贷款优惠政策,如增加财政拨款提供贷款贴息,为高校发展开辟绿色通道,此时高校投融资环境较为宽松,社会资金投入和需求加大,信贷风险减少。 (2)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水平的变化引起贷款资金成本变动而可能带来的损失。这种代价便是利息。高校的贷款多为长期贷款,所以利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上,随着近几年宏观调控的加强,央行不断提高贷款利率,这无疑增大了高校贷款的资本成本,进而增大了高校贷款风险[2]。 (3)规模风险。规模风险是指高校的贷款规模超过其偿还能力,而高校贷款现绝大部分是采取用信用贷款,如何确定一个高校贷款的最高限额,银行与高校本身都没有明确的标准,一般以高校支付利息的能力来确定,但有高校与银行两方面的管理人员认为高等学校是政府主办的,高校贷款是要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来偿还的,能贷就贷,这样的贷款很可能超过学校还本付息的能力限度。 (4)管理风险。高校贷款的管理风险是指高校对贷款资金管理不善造成的贷款资金流失的风险。高校长期以来一直由财政拨款支持,由于学校长期使用国家财政拨款,习惯于无偿使用资金,这种松散观念的惯性,会对贷款资金的管理使用造成一定风险。

贷款风险防范措施

精心整理 第三章贷款风险防范措施 为强化贷款管理,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根据《贷款通则》、《合同法》等金融法律、法规和有关信贷管理办法,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1、公司信贷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贷款通则》、《民法通则》、《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及自治区金融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信贷管理制度, 2 3 风险的审查,承担审查失误的责任。贷款审批人员负责最终决策的责任,也是第二贷款清收责任人。 4、建立审贷会审批制度,层层把关,严格控制信贷风险 一是公司开业初期,贷款金额不论大小一律报公司审贷会审批;二是公司业务正常运转后,按授权范围,信贷员经调查核实后报总经理审批;三是超出公司授权范围的大额贷款,由公司审贷会研究审批,确保新投放贷款的质量。

5、实行贷款管理责任制,降低信贷风险 实行贷款岗位责任制,把贷款管理的调查、审查、审批、检查,各环节的责任明确到岗位、到人,对违规违纪贷款按调查人、责任人追究经济的、行政的和赔偿损失责任。具体根据有关规定执行。 6、做好贷后检查降低贷款风险 贷后检查是防范贷款风险的重要手段,信贷人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定期和不定期对借款人(企业)贷款用途的使用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对有可 1 ( ( ( 2 ( ( (3)避免贷款过于集中,分散贷款对象; (4)加强对贷款使用情况的检查和贷款效益的掌握; (5)按期收回贷款,保证信贷资金的循环周转; 3、效益性原则:贷款发放以实现效益为目的,经营贷款业务必须以利息收入抵消开支并实现盈利。因此必须要求贷款对象合理使用贷款,从而实现借贷的双方效益。

(1)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 (2)加强贷款使用过程的管理; (3)重视还贷资金来源的监管; (4)保证利息收入的及时到账。 第三条贷款的基本制度:是指贷款的基本办法与贷款的重要规定,主要包括贷款对象、贷款条件、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一、贷款的对象与贷款条件 1 2 ( ( ( ( 1 ( ( ( (4)催收贷款本金和利息; (5)借款人非法使用贷款或没有履行借款合同规定义务的,有权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借款; (6)发现贷款有风险,可依据合同规定,采取使贷款免受损失的措施; 2、贷款人的义务: (1)应当公布所经营贷款的种类、期限和利率,并向借款人提供咨询。

某大学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及教育引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XXX大学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近年来,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出现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不堪重负跳楼自杀的恶性事件。为防范校园不良网络贷款引发的借贷隐患和债务悲剧,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涵[2016]15号)文件精神,及时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现按照《安徽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进展情况的紧急通知》(皖教秘思政[2016]5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认真梳理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总体情况 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学校迅速响应,通过院、系、班三级管理机制,依托各系学生工作人员和学生骨干两支队伍全面启动了学生参与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摸底调查工作。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摸排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校园金融平台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经银监会批准的金融公司,能为学生提供无担保的信贷;第二类是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为学生提供的蚂蚁花呗和京东校园白条等分期付款金融服务;第三类便是专门的网络借贷公司为学生提供的信贷业务,此类借贷是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重灾区。经统计,我院共有3名

学生不同程度的参与了校园网络借贷,学校根据所掌握的情况,立即组织人员深入分析评估风险,对参与网络不良借贷的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工作,提高了同学们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保障了同学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总体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止至目前,学校已无学生参与校园不良网络借贷。 二、工作进展情况 1.统一认识,建立有力的组织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认真贯彻有关文件精神,把此项工作当作是增强学生正确消费观念、创建文明和谐校园的有效措施。及时成立了由学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组。领导组负责拟定工作指导方案,部署实施相关工作,并进行检查落实和工作考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系均成立了以系党总支书记和系主任为组长的系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本系的组织实施工作;班级成立以辅导员为第一责任人,班干部广泛参与的班级工作服务组。由此形成了“党政领导主管、职能部门统筹、相关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和“院、系、班”三级管理模式。按照“起点前移”、“重心下移”的思路,把此项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逐渐纳入到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之中,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制定相关条例制度,强化监督检查,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 2.完善机制,制订科学的工作方案

高校贷款风险化解办法

高校贷款风险化解办法 内容摘要:公立高校银行贷款制度因为是一种自发的安排,所以难免 出现问题。究竟存有哪些问题;对已经形成的或被掩盖的不良贷款如 何化解,是一个对政府、高校、银行甚至对社会都影响十分重大的现 实问题。作者认为,化解的方法主要是“四个一块”,即“置换一块、归还一块、转换一块、保留一块”,具体讲:“政进商退”置换一块,就是说伴随着政策性银行的进入公立高校贷款领域,商业银行部分退出;政府和高校共同努力归还一块,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也相对应降 低财务成本;高校产业贷款转换一块;商业银行继续对高校经营性项 目贷款,保留一块。 关键词:公立高校开发性金融公法人公共产品 1999年以来,公立高校伴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贯彻落实,大规模向商业银行贷款,因为约束缺失,出现了公立高校普遍贷款、盲目贷款, 甚至部分高校不计承受水平巨额贷款、不计资金成本滥用贷款,致使 公立高校出现大面积有问题贷款,其风险之严重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广 泛注重。作者试图初步提出有问题贷款的化解办法。 一、引入政策性贷款部分置换商业银行贷款 政策性银行之所以能够成为支持公立高校的主要力量,理由: 既然我国法律体系在传统上属于大陆法,而我国现行民法对法人的分 类又不能涵盖政策性银行这类新型法人,作者认为,不妨从公法人与 私法人划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政策性银行的法律性质。作者认为,政 策性银行应属于公法人,其理由如下: 第一,政策性银行的目的和宗旨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政策性银行不 以营利为目的,而应追求社会整体效益,服务于公共目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政策性金融业务与逐利的经营性业务常常是矛盾的,也就 是说,政策性业务是非营利的或低盈利的。比如,一国落后地区的开发,对该国经济平衡发展、社会安定与进步有很大意义。不过,在经

贷款风险防范措施

第三章贷款风险防范措施 为强化贷款管理,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根据《贷款通则》、《合同法》等金融法律、法规和有关信贷管理办法,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1、公司信贷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贷款通则》、《民法通则》、《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及自治区金融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信贷管理制度,熟悉和掌握其内容,要求从思想上增强法律意识,使信贷人员充分意识到只有遵守法律、法规及公司信贷管理制度、才能提高贷款的放款质量,才能有效地防范风险贷款的产生,只有运用法律武器依法办事才能保障贷款的安全,更好地清收不良贷款,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信贷风险。 2、找准市场定位,分散信贷风险 本公司立足“三农”,按照“小额、分散、安全”的原则,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本公司信贷员一定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支持农村种养殖户生产和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优化贷款结构,分散贷款风险,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3、严格办贷程序,健全制约机制,控制信贷风险的产生 根据公司有关信贷管理制度规定,认真审查贷款的发放对象,对照贷款的基本条件,确保贷款投放效果。严格办贷程序,要做到:一是执行贷款“三查”制度,提高放款质量;二是要实行“三岗”分离(三岗:调查岗、审查岗、决策岗),制度健全,相互制约,控制人情贷款和低质量贷款的发生。贷款调查岗负责贷款调查评估,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准的责任,也是第一贷款清收责任人。贷款审查人员负责贷款风险的审查,承担审查失误的责任。贷款审批人员负责最终决策的责任,也是第二贷款清收责任人。 4、建立审贷会审批制度,层层把关,严格控制信贷风险 一是公司开业初期,贷款金额不论大小一律报公司审贷会审批;二是公司业务正常运转后,按授权范围,信贷员经调查核实后报总经理审批;三是超出公司授权范围的大额贷款,由公司审贷会研究审批,确保新投放贷款的质量。 5、实行贷款管理责任制,降低信贷风险 实行贷款岗位责任制,把贷款管理的调查、审查、审批、检查,各环节的责任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