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表内乘法二第2课时补充习题3

表内乘法二第2课时补充习题3

表内乘法二第2课时补充习题3
表内乘法二第2课时补充习题3

补充习题

1.画一画,填一填。

第二行画的笑脸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有()个。

2.圈一圈,填一填。

(1)苹果有()个,草莓有()个,苹果的个数是草莓的()倍。

(2)大雁有()只,小狗有()只。小狗的数量是大雁的()倍。

3.有5只,的数量是的7倍,有多少只?

□○□=□()

4.有5只,的只数是蜗牛的8倍,瓢虫有多少只?

□○□=□()

5.小红有8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2倍,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6.比一比,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1)

(2)

1.画一画,填一填。

第二行画的笑脸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有(6 )个。

2.圈一圈,填一填。

(1)苹果有(6)个,草莓有(2)个,苹果的个数是草莓的(3)倍。

(2)大雁有( 4 )只,小狗有( 8 )只。小狗的数量是大雁的( 2 )倍。

3.有5只,的数量是的7倍,有多少只?

5×7=35(只)

4.有5只,的只数是蜗牛的8倍,瓢虫有多少只?

8×5=40(只)

5.小红有8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2倍,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8×2+8=24(支)

6.(1)红旗是黄旗的2倍;(2)黄旗是红旗的2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第三课时》教案

笔算乘法 教材第49页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第2题。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1.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2主题图,彩色笔。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20×14=91×40=81×60= 72×30=50×31=62×30=70×21= 2.笔算。 35×7=23×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投影出示例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1:我知道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 学生2:我知道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 学生3:问题是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老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如下。 (1)估算方法。

48≈5037≈4050×40=2000(盒) 大约有2000盒。 (2)笔算方法。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第三种方法,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今天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我们复习时做的题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师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54×1339×2717×28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23×34=78254×13=70239×27=105317×28=476 23×34 92 69 782 54 ×13 162 54 702 39 ×27 273 78 1053 17 ×28 136 34 476 3.巩固练习。 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到实物投影前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

《整式的乘法》第三课时参考教案

整式的乘法(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多项式乘法的法则,并会进行多项式乘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多项式乘法的法则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多项式乘法法则,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感受整体思想、 转化思想,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 ●多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 ●多项式乘法法则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扩大街心花园的绿地面积,把一块原长为m米,宽为a米的长方形绿地,增长了n米,加宽了b米.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新知讲解 扩大后绿地的面积可以表示为(m+n)(a+b)或(ma+mb+na+nb),它们表示同一块地的面积,故有:(m+n)(a+b)= ma+mb+na+nb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通过图示方法向学生展示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过程. 也可以这样考虑: 当X =m +n 时, (a +b )X =? 由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知 (a +b )X =aX +bX 于是,当X =m +n 时,(a +b )X =(a +b )(m +n ) =a (m +n )+b (m +n ) 即 (a +b )(m +n )=am +an +bm +bn =am +an +bm +bn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此内容. 例题讲解: 例题1:计算: (1)(x+2y)(5a+3b); (2)(2x-3)(x+4); (3)(x+y)2; (4)(x+y)(x 2-xy+y 2) 多项式乘以 a m b n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2课时练习课教案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2课时练习课教案 西师大版 第1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乘法知识,熟记口诀,熟练利用口诀计算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进一步巩固乘法知识,熟记口诀,熟练利用口诀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乘法的意义和1~5的乘法口诀以及应用口诀进行口算和解决问题,说说看,你都掌握了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相关练习进一步巩固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 二、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24页的第2、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时,教师选几题让学生说说是应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完成教材第25页的第4题。 (1)让学生观察题图并理解题意。 (1)让学生独立解答后,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25页的第5题。 (1)(课件出示课题图。)认真观察题图,你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牛奶每瓶2元,有5瓶;饼干每包5元,有3包;蛋糕每个4元,有3个;面包每个3元,有6个。) (2)提问:小红买3个蛋糕,要用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3)教师: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反馈。 4.完成教材第25页的第6题。 (1)引导学生读题、观察图,弄清题目中隐含的一个条件“共有5只小兔”。 (2)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和应用的口诀。 5.完成教材第25页的第7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集体反馈。 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讨论:你用什么方法迅速判断出算式的运算? 教师小结:方法有:(1)排除法。先用加法试算,如果与算式后面的结果不符那就是要用乘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第3课时教案

乘法的“拆数”简算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 教材第29页的内容及第30页练习八。 1.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进行同一乘法算式的简算。 2.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掌握其推导过程,并会灵活运用。 3.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规律性知识的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育学生做事要符合实际,不要生搬硬套。 重点: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难点:除法的运算性质的推导过程。 多媒体课件。 师:说说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b=b×a(a×b)×c=a×(b×c)(a+b)×c=a×c+b×c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乘法的简算。(板书:乘法的“拆数”简算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进一步对比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异同,掌握其本质特征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出示例8情景图。 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还买了25筒“一打装”的羽毛球,“一打”是12个,每筒32元。 师:你能理解情景图中给出的已知信息吗?“一打”是什么意思? 生:从图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知道“一打”是指一筒,“一打”12个就是一筒12个。 师:根据给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师: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哪些已知信息? 生:需要的已知信息是买了25筒“一打”装的羽毛球,“一打”12个。 师:现在你会解答这个问题了吗? 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方法一12×25方法二12×25 =3×4×25=(10+2)×25 =3×(4×25)=10×25+2×25 =3×100=250+50 =300(个)=300(个)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300个羽毛球。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

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材分析.doc

表内乘法(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 1.合情境,把几个相同数的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程,初步理解乘法的 含,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写乘法算式。 2.1~5 的乘法口的程,知道乘法口的来源,熟1~5 的乘法口并能熟地口算1~5 的乘法。 3.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乘加、乘减式的运算序,会算乘加、乘减式。 4.在乘法口的程中,初步培养抽象、概括以及律的能力,增加自主学 的意,感受学成功的趣。 5.合情景,在学中受到自然、科学、保境等方面的教育,在情感、 度方面健康展。 (二)教材明 乘法的含义 乘法的初步认 表内乘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5 的乘法口诀 编乘法口诀 用口诀求乘积 应用口诀 乘加、乘减计算 1.乘法口排上与相比: (1) 1~6 的乘法口 ,7~9 的乘法口→ 1~9的乘法口整体排。 (2)口由 1 句、 2 句?? 9 句→ 9 句、 8 句?? 1 句。 (3)写不考因数位置,无“乘”与“乘以”之分。 (4)利于建立完整的知构,在探索新知中迁移旧知。 (5)省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本元教材排特点: (1)利用情景学生乘法口提供素材。 ( P8 例 1 表 P13 例 1 表 P21 例 1 表 P25 例 1 表 P37 例 1 P42 例 1 表) (2)乘法口和用乘法口求穿插排。 ( P9 例 2 开始,每学完几的乘法口,就接着用口求出两个乘法算式的) (3)将乘法口的学与解决有机系,学生体数学学的价。 无是乘法意的教学,是乘法口的教学,都以“解决”作学生探究新 知的机。如第 2 例 1,第 18 例 3,第 24 第 5 等。把“解决”既看作是学的出点,又作学的宿。 (三)教学提示 1.重“乘法初步”的教学,乘法口的教学奠定基。 (1)体会相同的数相加用乘法算便。 (2)知道乘法算式的写方法。 4× 6=24作:四乘六等于二十四口:四六二十四。 2.充分教材插的作用,在操作、察活中感受律,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3课时)教案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乘法法则.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问题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验证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兴趣.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互为倒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法中积的符号的确定.

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 阅读教材P28~P31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是正数;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是负数. 4.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是0,积等于0. 5.计算下列各式. (1)6×(-9); (2)(-4)×6; (3)(-6)×(-1); (4)(-6)×0; (5)2 3×??? ?-94; (6)????-13×14. 解:(1)原式=-54. (2)原式=-24. (3)原式=6. (4)原式=0. (5)原式=-3 2. (6) 原式=-1 12 . 6.-3的倒数是-13,0.5的倒数是2,-212的倒数是-2 5.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

(+5)×(+3)=________;(+5)×(-3)=________; (-5)×(+3)=________;(-5)×(-3)=________; (+7)×0=________;7×(-4)=________; (-7)×4=________;(-7)×(-4)=________.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根据有理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答案】15 -15 -15 15 0 -28 -28 28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有理数相乘,可以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例2】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 km 气温变化为-6 ℃,攀登3 km 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每登高1 km 气温变化为-6 ℃,攀登3 km 后,气温为3个-6 ℃,用乘法计算. 【解答】见教材第30页例2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3|的倒数是( B ) A .-3 B .-1 3 C.13 D .3 2.下列算式中,积为负数的是( D ) A .0×(-5) B .4×(-0.5)×(-10) C .(-1.5)×(-2) D .(-2)×????-15×??? ?-23 3.最大的负整数与最小的正整数的乘积是-1. 4.计算: (1)(-3)×(-2)×7×(-5); (2)2 3×????-97×(-24)×????+134. 解:(1)原式=-3×2×7×5 =-210. (2)原式=23×97×24×7 4 =36.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分数乘法》第3课时教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的分数乘法 教材第5页的内容、练习一的第7~13题,第8页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加深对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 正确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约分方法,灵活计算。 教具学具 口算卡,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出下面各算式的意义。 二教学实施 1.揭示课题。 老师:我们已经会计算分数乘分数了,而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分数乘分数的法则来计算分数乘整数的算式。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 2.出示例4。 (1)明确题意。 请学生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理解题意。 少千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甲:应该用乘法计算。因为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乙: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乘法计算。 老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有的同学想到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有的同学想到了“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真的很棒。 学生互相交流,得出结论。 (3)计算。 提问:怎样计算更加简便? 明确: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5)分析错因。 提问:为什么第三种答案与其他两种不同呢?错在哪里? 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 小结:因为整数都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也适用于分数乘整数。 3.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学生可以先说意义再计算,集体订正答案时,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7题。 老师对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找出当一个数分别乘一个比1大的数、比1小的数和等于1的数时,积与第一个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8~13题。

小学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表内乘法》测试题7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填空题。 1.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5+5+5+5+5+5=30 ×=或×= 8+8+8=24 ×=或×= 9+9+9+9=36 ×=或×= 2.8乘5写作( ),5乘8写作( )。 3.两个因数都是4,乘法算式是( ),积是( )。 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二( )十八三四( ) 三( )二十七 5.在里填上“>”“<”或“=”。 3×2 5 3×3 6 2+2 4 4×38 4×212 4×48 1×1 2 3×416 二、直接写出得数。 3×2= 2×4= 4×1= 3×4= 4×1= 5×1= 3×3= 5×3= 2×2= 4×2= 5×4= 4+4= 三、写出乘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1.4乘5得多少? 2.3个4相加得多少? 3.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多少? 4.5个3相加得多少? 四、看图列式计算。 1.先填一填,再写出乘法算式。 每盘有( )个,有( )盘,一共有( )个。

=(个) 2.看图写算式。 +=(个) ×=(个) +++=(只) ×=(只) 3. +++=(个) ×=(个) ×=(个) 4. =(只)或=(只) 五、解决问题。 1.下面是游乐场中过山车和旋转木马的图片。 (1)坐过山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人)

(2)旋转木马上一共能坐多少人? =(人) 2.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个) 3.看图解决问题。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做操的有多少人? =(人) =(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每张桌子最多可以坐8人,4张桌子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5.李老师带6个同学去公园游玩,每张门票5元,他们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201x-202x年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3课时)教案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3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会将有理数的除法转化成乘法 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培养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① (-2) ×(-4)= ;②8÷(-4)= ;③8×(-)= 。 2、①(-2)×4= ;②(-8)÷4= ;③(-8)×= 。 3、①×(-)= ;②(-)÷(-)= ;③(-)×(-)= 。 二、自主探究: 1、(1)比较上述每组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等式,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2)比较上述每组中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等式的左右两边,你有什么发现? 2、填一填: (1)8÷(-2)=8×;(2)6÷(-3)=6×; (3)-6÷=-6×;(4)-6÷=-6×; 3、做一做: (1)5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3)0.1的倒数是;(4)-3.75的倒数是;(5)-3的倒数是;(6)-0.15的倒数是; 4、化简: (1)= ;(2)= ;(3)= ;(4)= ; 通过该题,你能说出两个有理数相除,商的符号是怎样确定的吗?商的绝对值又是如何确定的? 回顾反思: 1、通过上面的数学活动,我们知道,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来做:“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那么,你是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的?零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和你的同学交流一下。 2、对于有理数除法的两个运算法则,在具体计算时,你是如何选择的? 例题:课本P41例4例5

三、课堂练习 A 组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数与它的倒数之积为1; B.一个数与它的相反数之商为-1; C.两数商为-1,则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D.两数积为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号; B.零没有倒数; C.零没有相反数; D.零除以任意非零数商为0 3、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则这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商是() A.一定是负数; B.一定是正数; C.等于0; D.以上都不是; 4、1.4的倒数是;若a,b互为倒数,则2ab= ; 5、若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若一个数和它的相反数相等,则这个数是; 6、计算: (1)(-18)÷(-9);(2)(-0.1)÷10;(3)(-2)÷(-); (4)÷(-2.5);(5)(-10) ÷(-8) ÷(-0.25);(6)-1.2×4÷(-); (7)-÷3×(-);(8)0÷(-5)×100;(9)29÷3×; (10)(-27)÷2×÷(-24);(11)(-3)×(-7)-(-)÷(-);

第3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第3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4-55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学习目标: 1、能熟悉2、3、4的乘法口诀,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2、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熟练的进行乘法计算。 学习难点: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沟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一、自主学习:乘法的意义。 1、阅读教材54页主题图的例2,理解图意。 (1)、1棵幼苗上张开2片叶子,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或( )×( )=( ) ;2棵幼苗上张开( )片叶子,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 。 2、阅读教材54页主题图的例3,理解图意。 (1)、1行有3棵, 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或( )×( )=( ) ;2行有( )棵; 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或( )×( )=( ) ; 3行有( )棵,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 。

3、阅读教材55页主题图的例4,理解图意,并填空。 4 ( )×( )=( ) ( )×( )=( ) 4+4=( ) ( )×( )=( ) ( )×( )=( ) 4+4+4=( ) ( )×( )=( ) ( )×( )=( ) 4+4+4+4= ( ) ( )×( )=( ) 编写乘法口诀: 1、阅读教材第54-55页。补充口诀:一二( ),二二( ),一三( ),二三( ),三三( ),一四( ), 二四( ),三四( ),四四( )。 2 、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 过关检测: 1、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 二三得六( )×( )=( ) 三四十二( )×( )=( ) 一二得二( )×( )=( ) 二四得八( )×( )=( )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3= 2×1= 4×1= 3×3= 3×2= 2×2= 1×3= 2×4= 1×1= 2×3= 2×1= 4×3= 4×2= 4×4= 5×3= 1×4= 3、写出乘法算式。 3个4相加。( )×( )=( ) ( )×( )=( ) 2个3相加。( )×( )=( ) ( )×( )=( )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_西师大版(含答案)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看图写算式(每题4分,共8分) 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 2、口诀天地。(每题1分,共9分) 四()二十四()七三十五()五二十 三()二十七四八()四()二十四 ()四十六二()十八三()二十一 3、找规律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5、10、()、()、()、30、( ) (2)7、14、()、()、()、()、49 (3)1×2、()、3×4、()、()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空2分,共16分)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 5个6相加的和是35。() 3.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4.在乘法中,只要有一个因数是0,积一定是0。() 5. 2+2+2+2=4×2 ( ) 6. 5+5+5+4=5×4+1( ) 7. ○○○○○○写成乘法算式2×3或3×2( ) 8. 3×2=6 读作:3乘以2等于6(), 三、按要求填符号。(每空1分,共20分) 1、比大小(在○里填上“>”“<”或“=”) 2×6○6×2 5×5○5×4 4×8○9×4 3×3○5×2

4×6 - 6○19 2×8 - 6○9 3+3+3+3○3×4 4+4+4+4+4○5×5 2、请帮“+”“ - ”“×”找到家。 3○3=9 4○4=16 2○8=10 5○5=25 5○5=10 7○2○2=12 5○3○2=13 6○1○2=14 1○2○8=24 四、解决问题。 1、(每题3分,共6分) 2、 (1)5个多少元?(2分) (2)3个多少元?(2分) (3)明明要买2个和4个,需要多少钱?(3分) (4)兰兰有13元钱,买6个够吗?假设兰兰需要4个杯子和1支钢笔,她的钱够吗?(5分) 3、 (1)小红买了3包饼干和3块点心,一共用了多少钱?(4分) (2)小明有15元钱,他可以买些什么?请举一例并列式。(4分) (3)请你再提出一个乘法问题并解答。(5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3课时 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优质教案

第3课时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教材第46页例1及“做一做”,第47页练习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计算。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新课讲授】 1.谈话导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也需要我们计算出准确的结果。例如到商店里买东西,要付多少钱是不能估算的,不能给大概的钱,必须算出准确的结果,所以我们还必须掌握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2.出示教材第46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以及例题1: 王老师到书店买书,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样列式? 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师:14乘2,我们已经会算,14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1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方法可以把12套书分成10套和2套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套书多少本,再求出2套书多少本,然后把这两部分

二年级数学上册6表内乘法二第3课时解决问题1导学案人教版

第3课时解决问题(1) 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创设“我是优秀导购员”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找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2.实现“问题情境”向“数学情境”的转化。 利用多媒体使问题呈现的方式多样性,引导学生解读丰富的数学信息,尝试用数和数量表示有关信息,用语言叙述问题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中突破教学难点。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1.熟记2~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2~8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能进行小组合作,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习重点1.运用所学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根据条件选取恰当的信息解决问题。 学前 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价格标签跳绳羽毛球毽子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1.看一看,说一说。 课件出示超市一角:文具 区,引导学生描述获取的信 息。 2.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 问题。 3.这节课我们学习用乘法 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 1.学生认真观察,自由发言。 2.思考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桌交流。 3.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1.看图列式。 (24)个花瓣 6×4=24(个) 2.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8×6=48(个)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例 3情境图,引导学生以“我 是优秀导购员”的身份描述 图中信息。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思考“老师要买3个文具 盒,一共要用多少钱”需要 选取哪些信息。 3.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列 式。展示画图方法: 4.组织学生计算出结果并 交流计算过程。 5.以组为单位思考:老师还 想买7块橡皮,一共需要多 少钱? 6.引导学生根据其他的数 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 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适 当的鼓励。同桌交流,找到 计算的方法。 1.争当“优秀导购员”。 生:本店的体育用品很丰富,每根跳绳 8元,每个羽毛球3元,每个毽子2元。 2.认真思考,要想买3个文具盒一共要 用多少钱,应该选用每个文具盒8元这 个信息。 3.认真看图,交流思考方法:要求买3 个文具盒一共要用多少钱,就是求3个 8元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 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8×3 或3×8。 4.计算出结果并说出是根据8的乘法口 诀“三八二十四”进行计算的。 5.学生组内交流,讨论后整理出算式: 7×2=14( 元 ) 或2×7=14( 元 ) 6.认真思考,根据“优秀导购员”提供 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1:买5支铅笔,一共需要多 少钱? 预设问题2:买8个笔记本一共需要多 少钱? 3.购物。 (1)买6根跳绳一共多少钱? 5×6=30(元) (2)你还能提出什么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并解答吗? 买8个皮球多少元钱? 8×8=64(元) 4.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人? 7×6=42(人) 5.幼儿园的李阿姨买了6顶,每 顶8元,请你帮助她算一算,一共花了 多少钱。 8×6=48(元) 三、巩固练习。1.出示教材第79页第1题 的情境图,让学生独立把情 境图下面的空白处补充完 整,并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 1.认真观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相应 的乘法算式,并说出是几元几角。 2.认真计算,看清运算符号,分析题中 的数量关系后再解答。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西师大版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表内乘法 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7题9分,其余每空1分,共31分。) 1.求几个( )的加数的的运算,可以用( )法进行简便计算。 2.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 )。 3.一只手有( )个手指,四只手有( )手指,就是求( )个( )的和,可以写成加法算式( ),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是( )或( )。 4.有两张桌子,一张桌子坐了4个人,另一张桌子坐了3个人,一共坐了( )个人,算式是( )。 5.计算结果,并根据算式写乘法口诀。 7×3=( ) 5×8=( ) 3×7=( ) 8×5=( ) 口诀: 口诀: 6.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两个算式。 四九三十六 二九十八 7.把口诀填完整。 二三得( ) ( )六二十四 二( )十二 三八( ) ( )( )三十五 四( )二十 ( )六十八 ( )( )二十七 三( )二十一 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10分) 5+5+5+5=()×() 6×2+()=27 6+6+6+6-4=()×()○() 7+7+7+5=()×()-() 三、看图写算式,并计算出结果。(8分) 1、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 乘法算式:() 读作:() 3、 ?个 乘加:() 乘减:() 四、计算。(28分) 1.口算。(20分) 2×3= 4×6= 5×4= 4×2= 4×3= 3×5= 5×3= 5×6= 5×2= 4×5= 3×6= 5×5= 4×9= 2×8= 4×7= 8×3= 8×5= 7×3= 9×3= 9×5=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学校县定都市金山库镇敦煌钟中心学校 教师龙去燕燕 班级活跃1班 1.4.1 有理数的乘法 第3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一、导学 1.课题导入: 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学习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那么学习了有理数后,这些运算律是否仍然适用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2.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使之计算简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 能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学习重、难点: 重点:乘法的运算律.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4.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32页“练习”以下到教材第33页的内容. (2)自学时间:7分钟.

(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体验运算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 (4)自学参考提纲: ①乘法交换律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写成数学式子为ab=ba,举两个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验证乘法交换律. 3×(-4)=(-4)×3=-12 ②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写成数学式子为(ab)c=a(bc),举三个数(至少有一个数是负数)验证乘法结合律. [3×(-4)×5]=3×[(-4)×5]=-60 ③分配律是: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写成数学式子为a(b+c)=ab+ac,举三个数(至少有一个数是负数)验证分配律. 3×(-4+5)=3×(-4)+3×5=3 ④例4中,比较两种解法,他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1、2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更简便? 解法1先算加减法,再算乘法;解法2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第二种更简便. ⑤下列式子的书写是否正确. a×b×c ab·2 m×(m+n) 三个式子的书写均不正确. 二、自学 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三、助学 1.师助生:

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试题集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试卷2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口诀: 2.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 3.4×3,读作 . ()与5相加得30。 4.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 6+6+6+6= 、“<”、“=”。 6×1 3 10+5 ×× 6、写口诀。 二三()()得九三()十五 四()二十()四十二二五() 、“—”、“×”。 651=3×2 4 8.计算。 5×4-7= 3×6+20= 5×5-5= 4×3-9= 二、判断题。 1.5与3的和是多少?写成:5×3=15() 2.4个6相加。写成:4+6=10() 3.8+4+4+6+2=4×6() 4.2乘6,写成:6×2() 5.一个因素是2,另一个因素是4,积是6。() 三、列式计算。 1.6与6的积是多少? 2、 6个4相加是多少?

3、一个因素是6,另一个因素是3,积是多少? 四、看图列式计算。 1.☆☆☆☆☆☆☆☆2. ♂♂♂♂♂♂ ?个?个 == 3、 五、用数学。 1. 一条6元 ?元 2.一笼装5只鸡 3笼共装了多少只?3. 一共有多少条鱼? 4. 一间屋里有5只小狗,共有多少只?

5.一件衣服有6个扣子,两件衣服共有多少个扣子? 6. 一共植树多少棵? 7. 一共有多少钱? 8、妈妈买水果,共花多少元?你是怎么算的?写出来。 花了5元花了3元花了5元 9、 5只猫共钓了多少条鱼?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复习试卷

乘法口诀与乘除法(1)一、口算。 40÷5= 6÷3= 12÷6= 15÷3= 8×8= 27÷9= 3×5= 1÷1= 9×7= 18÷6= 24÷6= 8×1= 1×8= 7×7= 2×9= 6×2= 7×3= 1×6= 0×8= 9×5= 0÷5= 12÷3= 6×6= 8÷4= 7÷1= 72÷8= 7×9= 2×6= 12÷6= 0×4=24÷3= 54÷9= 9×5= 36÷9= 6×5= 8×7= 45÷5= 1×9= 3×6= 42÷7= 5×8= 3×3= 42÷7= 1×6= 42÷6= 56÷7= 1×9= 2×6= 3÷1= 10÷2= 6×2= 4×3= 6÷6= 6×3= 1×1= 8÷4= 18÷6= 56÷7= 5×9= 24÷6= 12÷6= 7×8= 24÷6= 2×9= 2×6= 24÷6= 1×7= 8÷2= 24÷8= 21÷3= 6×3= 4÷4= 14÷7= 15÷3= 63÷7= 7×7= 16÷8= 4×2= 36÷6= 9×2= 7÷1= 6÷6= 2×6= 12÷3= 8×8= 8×0= 7÷1=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3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下面我们做几道题:(用课件演示)计算下列各题.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7)×8与8×(-7) 2.[(-2)×(-6)]×5与(-2)×[(-6)×5] 3.(-)×(-)与(-)×(-) 4.[×(-)]×(-4)与×[(-)×(-4)] 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组问题进行计算,然后在组内交流,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二、分析问题,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上面我们做的题中,你发现了什么?在有理数运算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还成立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三个运算律并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三个运算律。 乘法分配律: 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式子表示为: a (b +c )= ab +ac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53910910 5312731273

式子表示为: ab =ba.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积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式子表示为: (ab)c =a(bc).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出示料书33页例4: 用两种方法计算 (+-)×12 采用大组竞赛的方法,让其中的两个大组采用一般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另两个大组采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例2、计算下列各题 1)、6×(-10)×0.1× 2)、71 ×(-8) 3)、(+3)×(3-7)×× 通过本例让学生学会选用运算律来简化运算。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各题特点,规划各题的解题方案,恰当选用运算律。 变式练习:9 ×15. 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不限制学生的解题思路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33页练习 五、课堂小结: 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及表示方法 2.如何运用运算律来简化运算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121612 31161571713122722211118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单元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单元课时安排:(13 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 .................. 3课时左右 2、2 ——6 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 ............... 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 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 1课时 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44~46 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 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 小棒、练习本、题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这是什么地方呀? 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乘法建立概念 1、出示插图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人 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 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板书:1)1+1 + 1 + 1+ 1+ 1+ 1 + 1+ 1+ 1 + 1 + 1+ 1 + 1 + 1+ 1+ 1 + 1 + 1 + 1=20 有 1+1 +……+1 + 1=20 几个1相加? 20 个1相加 2) 每个吊厢坐4人,一共有5个4相加,4+4+ 4+ 4+ 4+ 4=20还有别的算法吗? 3) 2 + 2+ 2+ 2 + 2+ 2+ 2 + 2+ 2+ 2=20 ? ------------ --------------- ' 10个2相加 4) 6 + 6+ 6+ 6 + 6+ 6=36 6个6相加 4、师小结: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 对呀,太麻烦了?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板书:“乘法” 5、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看杂技---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六三制青岛版第二单元、五四制青岛版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是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的基础。教材以“看杂技”为主线索,展现了“自行车表演”、“顶杆”、“晃板与小丑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很容易使学生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本单元口诀的编排与传统的乘法口诀有所不同,传统的“小九九”2、3、4的乘法口诀句数太少,不利于学生探索口诀的编排规律。“大九九”则句数太多,对于刚刚接触乘法口诀的学生来说,九句口诀记忆起来有困难,本单元的乘法口诀都是5句。同时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口诀的开始,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这是乘法口诀教学的一个创新。 教材共安排了3个信息窗和一个相关链接,信息窗1教学5的乘法口诀及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信息窗2是2的乘法口诀及其运用;信息窗3是关于3、4的乘法口诀及运用;相关链接主要是学习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最后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来巩固知识。由于学生已经对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单元的知识学生能够理解,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乘法口诀编写规律级应用。 教材编写特点: 1、素材的选取富有童趣。 教材以“看杂技”为主线索,展现了“单轮车表演”、“顶竿表演”、“晃板与顶碗表演” 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能吸引学生投入有趣的学习中。 2、以儿歌作为编制口诀的载体,降低了口诀编制的难度。 以朗朗上口的儿歌作为编制口诀的载体是本单元乘法口诀编写的一特点。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接触最多而且最喜欢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简短精炼、朗朗上口等特点。本册乘法口诀部分的编写思路就是将累加所得的数编成儿歌,然后将儿歌进一步简化编成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轻松愉快的口诀编制过程,同时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 3、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有关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后,有些见到一共就用加法,见到还剩就用减法的学生将面临选择算法的难题。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套用某一种方法,就需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并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本单元把乘法口诀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尤其是安排的相关链接例题,教学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思路来进行解答。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获得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借此不段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