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钢琴套曲彼得鲁什卡

钢琴套曲彼得鲁什卡

钢琴套曲彼得鲁什卡
钢琴套曲彼得鲁什卡

钢琴套曲《彼得鲁什卡》的演奏体会

芭蕾舞剧《彼得鲁什卡》的剧本由斯特拉文斯基和亚历山大·贝努瓦合作写成。故事描写在圣彼得堡的狂欢节广场上,农民、吉卜赛人、士兵、小商贩、卖艺人和精心打扮过的市民熙熙攘攘,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气。一个东方魔术师在小剧场中表演木偶戏,三个木偶——彼得鲁什卡、摩尔人和芭蕾舞女演员令人吃惊地活了起来, 在广场上随着一支鲜明活泼的俄罗斯舞曲移动步子。彼得鲁什卡爱上了芭蕾舞女演员,而女演员却对他不屑一顾,彼得鲁什卡只好向赋予他生命与情感的魔术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和绝望。摩尔人愚蠢凶恶,但长得漂亮,女演员喜欢他,想尽一切办法使他倾倒。彼得鲁什卡嫉妒得发狂,破坏了他们的爱情,摩尔人恼羞成怒,举起马刀砍死了彼得鲁什卡。狂欢节集市上的人们发现了这里的谋杀案,魔术师赶来告诉大家彼得鲁什卡只是个没有生命的木偶,这是一场误会。人群慢慢散开,天几乎全黑了,在剧场顶上,彼得鲁什卡的鬼魂正在向一切不相信他真实生命的人挥动拳头。

相对整部芭蕾舞剧而言,钢琴套曲《彼得鲁什卡》并没有包括所有的故事情节,然而对芭蕾舞剧剧情的省略并不会对钢琴套曲的完整性产生任何影响。作曲家是站在怎样发挥钢琴这件乐器的音乐表现力这一角度上来考虑的,了解故事内容是为了更好的表现作品的思想内涵。套曲中的三首乐曲(《俄罗斯舞曲》、《彼得鲁什卡的小屋》、《忏悔节集市》),分别改编自同名芭蕾舞剧中的第一幕的第二场、第二幕和第四幕的第一场。它们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一般不单独演奏其中的一首或两首,这样比较忠实于作品的整体布局及曲式结构的初衷。

《俄罗斯舞曲》(Russian Dance)

圣彼得堡忏悔节广场上的一个小戏台发生了一些令人吃惊的事情:三个玩偶在一个东方魔术师摆弄下,随着一支古老的“俄罗斯舞曲”的音乐跳起舞来,木偶们不知疲倦地狂舞,做各种高难度动作,飞身跳跃、旋转,直到精疲力竭,围观人群散尽。《俄罗斯舞曲》的音乐富有节奏感,对位旋律以动机方式发展、反复,将木偶机械的舞蹈及群众的喧嚣情景巧妙的交织在一起。

《彼得鲁什卡的小屋》(In Petrouchka's Cell)

在后台,彼得鲁什卡的小屋阴暗狭窄得像个囚室,长期待在这种地方压抑极了。当他看到仰慕已久的芭蕾舞女演员时,兴奋得容光焕发,想尽办法让对方注意自己,却引来了心上人的反感。他无法抑制心中的悲哀,主人永远当他是木偶,女演员永远不会看重他,他无非就是个愚蠢的小丑。这是斯特拉文斯基最早写成的乐段,原名为《彼得鲁什卡的哭泣》,描写的是彼得鲁什卡戏台下的私生活,压抑、矛盾和苦闷的情绪和第一、三首分曲欢快爽朗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包含着两个调性的和声成为整段音乐乃至全曲的主导因素,这项有关和声的大胆变革对20世纪音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忏悔节集市》(Shrove-tide Fair)

当我们窥探剧场后台彼得鲁什卡的小世界时,外面的忏悔节集市还在继续,尽情享受的人们暂时忘却了彼得鲁什卡的遭遇。场景回到木偶们一开始表演“俄罗斯舞曲”的广场上,傍晚的忏悔节集市依旧热闹喧哗,保姆、商人和吉卜赛少女、驭手和饲马人、假面人等舞蹈队伍依次登场,最后所有人都加入了舞蹈的行列,陶醉于集市中这沸腾宏大的节日群舞场面。《忏悔节集市》又称《狂欢节集市》,这部分音乐由广场上群众的几个舞蹈场面组成,作曲家将各种民间的元素糅进音乐当中,包括运用俄罗斯民歌的旋律进行创作以及对一些民间乐器、街

头噪声的模仿。来源于生活的素材使得作品具有原始的写实风格,真实地再现了黄昏圣彼得堡广场上热闹地狂欢场面。

一、演奏技巧

在演奏中,技巧和感情是永远无法分开的,没有感情的技巧不具任何意义。同样,没有纯熟的技巧作为基础,音乐中的情感就不可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演奏者首先要具备优良的技术,想象力的大门才会敞开,音乐才能在手指间自然的流淌。

钢琴套曲《彼得鲁什卡》改编自同名芭蕾舞剧音乐,用一架钢琴去表现一个交响乐队,要求演奏者的大脑对音色的想象力要极为丰富,只有在具备高水平演奏技巧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展示出乐队化的力度、速度和音色。斯特拉文斯基在芭蕾舞剧音乐《彼得鲁什卡》中,运用一些乐器的特殊音色体现原始的粗犷和幽默的嘲讽,改编后的钢琴套曲在保留作品原始风貌的同时,进一步发扬了钢琴演奏的多种技巧。此曲中出现的托卡塔式双手轮奏、大幅度变换音位、和弦齐奏、滑奏等技巧要完成得十分顺畅,以便更好地展现这部钢琴套曲作为芭蕾舞剧音乐改编曲的独特魅力。

1.托卡塔式双手轮奏

此曲中的一些段落需要两手快速的轮流或交替弹奏来完成,因为用一只手演奏不可能达到所要求的速度,并且会失去趣味性和节奏感。斯特拉文斯基采用托卡塔式的两手交错在钢琴上制造多种复杂的音效,有时尖锐高亢,有时深邃浑厚,有时又是焦急冲动的。无论出现在旋律声部还是陪衬性的声部,托卡塔技巧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丰富和深化了作品的音乐语言。

《彼得鲁什卡的小屋》中使用了大量托卡塔技巧表现彼得鲁什卡的焦躁不安,包括双手单音的交替及和弦与单音的交替。

由三十二分音符组成的快速进行对手指要求极高,手指的动作要非常迅速、敏捷,每个音符尽量清楚均匀地奏出。双手托卡塔式的交替时,节奏要准确、速度要均匀,弹奏的过程中不能失去重心,应同时照顾到横向、纵向两个旋律线条,发出金属般锐利而不粗糙的声音。

和弦与单音的急速振动将彼得鲁什卡的愤怒情绪宣泄出来,音量是从强到弱、从弱到强的波浪式曲线,如挥动鼓槌连续击打一般激动人心,具有强烈的撞击力和震撼力。在双手高频率交替强奏的过程中,身体放松是很重要的,肩、背等部位一定要灵活自如地去配合手指的动作,手指借助手掌和手臂的重力自然地抖动,避免因部分肌肉过分紧张或僵硬造成的不协调。另外,这种“打击性”的手法是斯特拉文斯基对20世纪钢琴音乐所作的贡献之一,影响了普罗科菲耶夫、巴托克等其他20世纪作曲家的创作。

托卡塔式的技巧在《忏悔节集市》中也多次出现,包括双手和弦的快速交替,以及同音或同和弦的轮奏。

引子的片断

两手托卡塔式的快速交替中,左手的三和弦与右手高声部的A音作为背景和声在固定的音位上持续轮奏,应保持冷静、平衡的声音,防止两个和弦摞在一起的现象。而右手的1、2、3、4指应保持敏感的指触,在迅速发力之后尽可能快的离开键盘,使隐藏在和声内部的旋律音从密集的和弦中凸现出来,表现钢琴的“打击性”。这里的“打击性”绝不是敲打钢琴,而是发出圆润、充满灵性的声音。托卡塔式的和弦轮奏包括了众多声部的平行进行,在这里要制造出一种特殊的音效——忏悔节集市上由近到远、各式各样声音的交融。

“保姆之舞”第一主题的片断

虽然“保姆之舞”这部分音乐表现的是热闹的舞蹈场面,但用托卡塔形式奏出的部分只是陪衬性声部,在速度的控制上要非常讲究,两只手的交替要尽量平稳,严格遵照节奏的要求,制造静中有动、以静制动的音响。托卡塔式的和弦轮奏作为持续不变的背景音响出现,在保证均匀交替的同时还须顾及到声部间的层次关系,注意突出顶上的旋律声部,音色、音量上应有所对比。在弹奏托卡塔式交替的和声进行时,想要同时表现两种不同音色就要采用两种不同的触键方法:手掌感觉像是被浮云托起一般舒适、有弹性,发出较柔和的声音;顶上单音的旋律声部,需要用手指的韧性把声音抽出来,要弹得饱满而连绵。

“吉卜赛少女之舞”的片断

“吉卜赛少女之舞”的音乐采用了托卡塔式的同音轮奏,这里的轮奏同样是陪衬性背景和声。弹奏过程中,左右手两个大拇指触键的点要轻盈、短促, 避免挤在一起的声音。两个大拇指在快速的交替行进当中,应不留痕迹的完成这一技巧,而且在音色上要敏感一些,单音轮奏的音色相对要暗一些,不能对右手高声部旋律的进行产生任何影响。

“假面人之舞”的片断

“假面人之舞”后半部分的“广场群舞场面”使用了八度交替的托卡塔,双手沉稳有力的交错奏响了代表“忏悔节集市”的旋律,如同在耳边敲响深邃的钟声。注意演奏双手八度交替时,大臂一定要完全松弛地自然下垂,小臂与腕部支撑住但不僵硬,手指果断地去发力,旋律不可过于跳跃而出现间歇,感觉力量沉入琴键底部,发出充满弹性的、宽厚的声音。

2.大幅度变换音位

乐队总谱改编的钢琴套曲《彼得鲁什卡》有着广阔的音域,用钢琴上各音区来代替交响乐队各声部,必然会有很多大幅度变换音位的段落。由于双手担负着乐队中的所有声部,决定了一只手就要负责两三个或更多的声部,对演奏者来说是个挑战自我的机会,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判断能力。

“保姆之舞”第二主题的片断

左手从中音区跳跃至位于上方2、3个八度的高音区,产生一种出乎意料的诙谐和风趣。此类跳跃式大幅度变换音位的段落,考验的是演奏者技术的准确性、把握性,甚至是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动作要快、准、稳。在快速跳跃式变换音位过程中,要掌握好声部之间的长短关系,横向、纵向进行都要流畅自然地衔接。

《俄罗斯舞曲》A1段的片断

左手以八度低音向上方和弦音位大幅度跳跃的方式变换位置,注意插入的八度低音要稍微提前一些进入,并且要轻一些,不可打断中声部旋律的完整进行。当一只手在键盘上快速从一个音域向另一个相隔3、4个八度的音域移动时,应立刻正确地估量距离宽窄,用手腕迅速带动肘部和手臂以横向的曲线移动。这种段落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稳定的神经、自信心和胆量,才能够保证技术的准确无误。

“马车夫之舞”的片断

在谱例中作曲家用了4行谱表,左右手分别演奏2行,产生了立体化、全方位的音响效果。双手的2条八度旋律线形成二声部的卡农。演奏时注意把握复调音乐的特点,突出隐藏在和弦当中的旋律和骨干音,并使之形成流畅的线条。最下面一行谱表的八度E音,作为一个固定

的持续低音,支撑着上方众多声部的进行,与各声部相互对比、呼应,并且填补了旋律声部在节奏、和声上的单一,形成了乐队化的丰满音响。双手同时向距离较远的音区空间大幅度移位会比一只手的移位难度大,一定要注意身体各部位之间的配合及灵活程度,避免肌肉过度疲劳。敏锐的位置感和距离感是必不可少的,演奏者需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做到双手分别向不同方向运动并快速去敲击远处的音而不失误。在此基础之上,充分调动听觉能力,去配合手指敲击琴键的活动。

另外,在《俄罗斯舞曲》的B段和尾声、《彼得鲁什卡的小屋》的第二部分、“保姆之舞”的结束部分、“马车夫之舞”的结束部分、“假面人之舞”的“广场群舞场面”等段落中都出现了双手同时大幅度变换音位的片断,反复练习和总结经验会逐渐克服此类的技术问题,增加成功的几率,使演奏技巧日益成熟。

3.和弦齐奏

斯特拉文斯基的配器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交响乐队中的各声部都有着独立的旋律线条,当众声部齐奏时,音响非常丰满。他比较善于运用乐器在极限音域中发出的尖锐声音,并将这些声音同大胆的和声、节奏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难以抗拒的新鲜音响。芭蕾舞剧音乐《彼得鲁什卡》中产生调性撞击的和声比比皆是,在钢琴套曲里采用了和弦齐奏的方式来表现这种立体化或是撞击性强烈的特殊音响。

《俄罗斯舞曲》A段的片断

和弦齐奏模仿交响乐队庞大的编制,发出饱满、宏大的声音, 产生喧闹和共鸣的音效。双手齐奏的和弦里包括了众多的声部,十个手指几乎全被用到,在保持和弦内部平衡的同时,要注意展现立体化的音色。手腕的动作要非常小,由肩部发力并将力量传送到指尖上去,每个指尖都应该结实、集中,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制造立体化的音响对于和弦齐奏这一技巧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使用上述弹法有利于表现立体化的音响效果,而且非常适合于手较小的演奏者。

《忏悔节集市》中“假面人之舞”的片断

用和弦齐奏表现狂欢节广场上的一些假面人四处奔散的情景,三和弦上加小二度的和声嘈杂而狂躁,令人恐慌不安,不协和的音响极具冲击力。短促的和弦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奏出,双手小指弹奏的低音升F和高音升E要十分强调,制造出那种迎面而来的、令人无法抵挡的冲击力。手掌的状态应稍稍紧张一些,为手指搭建固定的支架,而手指要集中地扣住琴键,依靠迅速触键后的反作用力即刻抓起。这种弹法能够增加音乐的紧张度和冲击力。

《忏悔节集市》中尾声的片断

音符的密集排列与撞击性颇强的和弦结构,在钢琴上重现了交响乐队众多声部的辉煌壮观,包含着宽广的音响和音域。手掌与每个手指的展开能力十分重要,大臂尽量下沉,用小臂来支撑手掌和手指,发出饱满、坚实的声音。当然,前提是整个身体要尽量放松,手臂与肘部都要收放自如,这样才能在钢琴上制造出交响乐队般宏伟的气势。

4.滑奏

滑奏技巧为作品的音响增添光彩,让音乐变得更有感染力,更能够打动听者。滑奏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用指甲刮过琴键的滑奏,二是用五个手指尽量快的弹奏而产生的滑奏效果。

滑奏在《彼得鲁什卡》中分别起到连接、过渡、转折或结束的作用,弹奏时要根据音乐的具体需要和个人实际情况来决定使用哪一种处理方法。《俄罗斯舞曲》和《忏悔节集市》这两段音乐速度明快,风格活泼、热情,可以采用第一种刮奏的方法来处理,使音乐变得华丽多彩,段落间的衔接自然顺畅。在《忏悔节集市》的“商人主题”中,滑奏作为引领旋律的重要因

素贯穿在音乐当中,全曲结尾处更是用了一大串先上行后下行的滑音,接近完美的收束了这场激动人心的狂欢场面。第一种弹法同样适用于这两处,注意用指甲刮键时手腕用力要均匀,一气呵成,避免漏音和不通畅的声音。《彼得鲁什卡的小屋》主要表达的是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音乐相对要缓和、暗淡一些,这段中出现的滑奏,速度也相对要慢一些,建议用第二种弹法来处理,达到渲染多种情绪的目的。

二、节奏

既然旋律能够创造经典,为什么节奏不可以呢?正如斯特拉文斯基自己所说:“只要有节奏,音乐就永远展现在面前,这就像生命永远离不开脉搏的跳动一样。”斯特拉文斯基在节奏的写作上力求反复和变化的效果,他的非对称节奏体系根据时间上和重音上变体的手法,以及动机的二层或三层的复节拍,形成复杂的趣味性。这是他创作上的一大特征,也是对19世纪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重要突破,影响到了20世纪大量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俄罗斯民间舞蹈的音乐与传统的德奥主流音乐在节奏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传统的节奏比较方正规整,俄罗斯民间舞蹈的节奏比较灵活。钢琴套曲《彼得鲁什卡》的音乐不同于纯粹的钢琴音乐,它来源于灵活的民间舞蹈,对舞蹈性节奏的表现成为整部作品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俄罗斯舞曲”、“保姆之舞”、“ 商人与吉卜赛少女之舞”、“假面人之舞”以及“彼得鲁什卡的变奏舞”等段落都具有民间舞蹈节奏的特性,演奏者应该在遵照乐谱中各段落速度标记的前提下,立足于这种节奏特性的要求,而不是按照传统德奥音乐的节奏来认识这部钢琴套曲。

1.人工重音

非正拍上出现的重音称为“人工重音”,是作曲家根据创作需要使用的一种特殊手段。“人工重音”的使用淡化和模糊了小节线的作用,打破常规的节奏组合会令人对节奏的正常运转产生疑惑。斯特拉文斯基将“人工重音”与正拍上的“逻辑重音”有机地结合并运用于作品当中,使节奏的律动处于规则和不规则的边界:

后半拍八分音符的和弦即反逻辑的“人工重音”,这种节奏形式是民间舞蹈中一种特有的步法,脚步有时不在正拍上,往往在听到伴奏音调之后才落脚,有很大的即兴空间。把重音放在后半拍上是作曲家为表现民间音乐的特性而特意安排的,演奏时要有意识地去感觉和体验这种民间舞蹈的律动,处理好“人工重音”与其他音符在旋律中的关系,不要故意去弹响这些标有重音记号的音符:

《假面人之舞》的片断

2/4和3/4切换的节拍里,反逻辑的“人工重音”在没有任何准备和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奏响,音乐中弥漫着紧张和躁动的气息。这里应该用一种充满推动力的速度来演奏,手掌紧扣琴键,靠指尖反弹的力量发出十分短促、毫不犹豫的声音。如果弹奏的速度不够,就有可能达不到这种效果。

《彼得鲁什卡》中“逻辑重音”与反逻辑的“人工重音”的对抗组合,打破了常规节奏的组合方式,往往是在正规节奏的模式下打乱重音位置,形成“对秩序的扰乱”:

《忏悔节集市》中“吉卜赛少女之舞”的片断

持续的“人工重音”影响了节奏的正常运转,造成节奏上的不稳定性。这里的切分节奏形

式是吉卜赛民间所特有的一种舞蹈律动,左右手两种节奏样式的结合表现出吉卜赛少女魅力四射的舞步。弹奏时应注意强调出右手的和弦,而左手的双音要充满灵动的感觉,避免过于死板的节奏。

《俄罗斯舞曲》的片断

上例中后半拍突然闯入的八度形成一条旋律线,影响着高声部在正拍位置上的常规节奏,重音位置不同的节奏层次相互对比和呼应,每个声部的节奏内容都是不同的。“人工重音”与“逻辑重音”的组合容易混淆听觉,演奏时避免因过分强调“人工重音”而使高声部失去原来的律动,节奏一定要准,这里不能凭自我感觉自由地伸缩处理。

2.复节奏

传统音乐多声部的运动通常是“基本同步”的平面性运动,“复节奏”是指在演奏的同时意识到多重的节奏流或节奏层,每一个节奏流或节奏层对应一个独立反复的节拍重音。斯特拉文斯基的复节奏常常使人产生犹如在乘飞机飞行时,突然掉进一个气旋的感觉和效果,从失去平衡到恢复平静,再到下一次的摇摆和颠簸,节奏的样式从不规律到有规律,那种变幻莫测的推动感和兴奋感充满了生命力,产生奇妙的视觉和听觉。

《彼得鲁什卡》的音乐是一种“冲动与静止的序列”,从时间、空间上来看是立体的,在演奏上要特别重视听觉的先导作用。此曲富有个性的节奏、节拍组合方式渐渐显露、增长、伸展,在演奏中被证明了其价值,因而需要对这些复合的节奏做出规划,正确地处理复合节奏层次与多声部层次之间的关系,避免演奏当中的混乱和模糊不清。

《忏悔节集市》中引子的片断

五音组

三音组

斯特拉文斯基将三音组、五音组、六音组这三种节奏形式巧妙的结合在6/8的拍节里。三音组和五音组、三音组和六音组、五音组和六音组的交叉组合法使三个声部分别具有不同的长短强弱关系,把这些有差异的声部复合叠置、垂直拼接,形成既有联系又无规则的复节奏。上方八分音符五连音的旋律声部可以弹得活跃一些,另外两个层次是节奏形式固定不变的陪衬性声部,尤其最下面制造背景音响的八分音符三音组,节奏一定要非常准确和安定。《忏悔节集市》中引子的片断

三音组

二音组

在这首6/8拍子的乐曲里,二和三两种节奏单位同时出现并结合在一起。两个层次的节奏律动分别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右手是三个音一组,左手是两个音一组,造成了两只手重音位置的不同。在旋律与和声的进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两种互相排斥同时又互相渗透的节奏,造成了既混杂又清晰的二重空间音响效果,给人以无穷动的感受。演奏时注意和弦的进行要很紧凑,避免音乐的松散、不流动,离开了速度的要求,就很难表现这种复合节奏所制造的音响效果了。

《忏悔节集市》中“商人主题”的片断

在6/8的记谱法中,右手的三拍子与左手的双拍子两种节奏型共同存在于其中,并在一串串三十二分音符的伴随下穿插进行。几种不同的节奏样式生成各自的节奏层或节奏流,构架多维立体的空间与音响,复合节奏成为构成音乐形态的重要因素。此处如按照双拍子的节奏律动来掌握会更加适合于演奏,6/8拍子的记谱方式只是作曲家处于作曲的角度而使用的一

种写作手法,演奏者要善于总结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与方法。

3.多节拍

斯特拉文斯基一生深受俄罗斯民间音乐的触动,因此民间舞蹈音乐的灵活节拍大量地出现在其作品中。打开了要求拍节前后一致的枷锁,可能是斯特拉文斯基在技巧上对音乐所作的最大的贡献,他把对节奏的认识和处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节拍与音型的复合对比非同寻常。

《彼得鲁什卡》将风格迥异、截然不同的音乐元素组合拼接,展现了相对活动而又相对静止的音乐空间。这样的创作手法所体现的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重组,作曲家关心的是探求一个主题并有新鲜的内容在其中。斯特拉文斯基对自己的节奏创作评价为:“我的复节奏综合体就是要造成一种听觉上的垂直效果,而这个垂直效果就是由于多层次的不协和组合所造成的。”

《彼得鲁什卡的小屋》包括了2/4、6/8、3/4、4/8、3/8、4/4六种节拍,这种多节拍并不是几个段落之间有规律的变换节拍,而是在一个很短的乐段或乐句里,出现频繁切换节拍的情况,有时甚至是一个小节变换一次。不规则的节拍赋予节奏更新的内容,使作品具有生动的音乐表现力:

《彼得鲁什卡的小屋》的结尾

《彼得鲁什卡的小屋》的结尾处为体现多节拍频繁切换的典型一例,3/4、2/4、4/8三种节拍无规律地自由切换是致使音乐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夸张地强调了作品的戏剧性表情。演奏者应仔细研究节奏松紧度与演奏速度的关系,合理的调整气息,注意在节拍转换过程中速度上的要求,并灵活地去处理这种多节拍混合变换的段落。

完整的钢琴基础教案汇总

第一章钢琴电子琴弹奏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钢琴电子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包括认识五线谱、弹奏钢琴电子琴的坐姿、 手型、钢琴键盘的分组,弹琴时力的方向以及钢 琴踏板的运用。 教学重点:1、五线谱基本知识的掌握 2、五线谱知识的实际应用 3、钢琴键盘的分组 4、键盘分组法和乐谱分组法的区别 5、弹琴时力的方向 6、钢琴踏板功能及使用 7、钢琴弹奏时的基本姿势 教学难点:1、力度记号的掌握及实际演奏中的效果 2、钢琴键盘的分组 3、弹奏过程中手型的控制 4、钢琴踏板的使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 学时安排:10学时 授课内容: 第一节认识五线谱 一、五线谱 五线谱是由线和间组成的,其每一条横线与以此形成的每一个间都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加线与加间)。 1.线与间 (1)五线谱上的线从下向上依次可分为五条线。

(2)从下往上又可依次分为四个间。 2.加线与加间 由于记谱需要,经常在乐谱上或下出现加线现象,于是又分别形成了下加线,下加间;上加线,上加间。如图: 二、力度记号 (1)强 f 中强mf 特强sf <渐强(Cresando) 突强sfz 强音标记“f”越多音越强。如:f、ff、fff、ffff等。 <渐强(Cresando) (2)弱p 中弱mp 强后即弱fp >渐弱(dim)等等 突强即弱sfp 弱音标记“p”越多音越弱。如p、pp、PPP、PPPP等。 三、重音、保持音和跳音记号

(1)“>”重音记号(强音记号) 表示演奏、演唱时加重音(在有些情况下,如用某些乐器演奏时往往被处理成小渐弱)。 (2)“一”保持音记号 表示演奏、演唱时尽量饱满充分。 (3)“·”跳音记号 表示演奏、演唱时必须跳奏。 四、反复记号 表示乐曲反复。然而该记号又有多种形式。 (1) 局部反复,在两个记号之间反复。 (2)D.C.(da copo)从头再奏。 D.S.(da segno)从记号起再奏一遍。 另:D.C.e.1a.Fine从头再奏至“Fine"为止或D.S.e.la coda从头再奏至“”处,然后跳到Coda(结尾)。 (3)“”无定次反复记号 “”延长记号。表示乐曲在此处停顿或延长。 “”换气记号。表示乐曲必要的呼吸。 另:“,”分句记号,也被称为小换气记号。 五、谱表 1、高音谱号和高音谱号上的音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美学赏析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美学赏析电信09电子2班09311219 施璐霞 摘要:《童年情景》是舒曼1838年创作的一组音乐小品,是钢琴艺术史上的一部极为独特和优秀的作品。虽然按内容来说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但这部作品不只是为儿童所写,也是为成人所作,表现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文章结合音乐美学分别从作品内容,作品风格,音乐创作的动力和音乐表现性分析四个方面来描述这组优美动听的组曲。 一、前言 作者简介:罗伯特-舒曼一(Robert Schumanu 1810-1856)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评论家,指挥家。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西欧国家的伟大音乐家,他受性格的影响其作品都赋有一种健康的现实主义特征,正如李斯特所说:舒曼不去冒险,探求,不去征服和创造,却极力的想使自己辗转于欢乐和痛苦之间的纯粹,使浪漫主义的感情平静下来。与前一时期的作曲家比较,舒曼大大的丰富和扩展了音乐的形象,表达了更丰富的感情范畴。他钢琴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喜用套曲形式而这些套曲大都是有标题的。标题音乐在舒曼的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童年情景》是舒曼较多标题性套曲中一首较为著名的一首。被广泛的用在教学与音乐会演奏。《童年情景》是舒曼为克拉拉所写的情诗,他在写这部作品时曾写信给克拉拉说:我像长了翅膀一样,写下了13首可爱的小曲,附上《童年情景》之题,没有别的作品像这些音乐一样,真正从我心底流泻出来。作品手法洗炼,形象刻画生动准确,心理描写逼真到位,欢快动人,但作品也流露出一种因为童年逝去而产生的哀伤的惆怅感。 二、作品内容 (一) 《异国和异国人民》

三段曲式,歌谣体风格,0大调,2/4拍。旋律优美,线条流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有种很亲切的感觉。A段是由两个并行乐句组成,B段是A段的进一步发展,很短小。仅一个扩展乐句。 (二) 《奇异的故事》 带再现的二段曲式,D大调,为前曲的上属调,A段16小节,两个乐句为8小节重复。好像讲述了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人所碰到或听到的有趣的奇闻轶事的故事。B段为不平衡的对比二句结构(4+8)。全句是流畅的级进进行,好像孩子们在回味着故事的情节。 (三) 《捉迷藏》 单一主题发展的二段曲式,b小调。描写了孩子追逐打闹嬉戏的场面。A段是4+4并列结构B段是8+4结构。 (四) 《孩子的请求》 带再现的方正二段曲式,a+b+c+a的结构。描写了孩子向父母提出请求时的撒娇的表情。 (五) 《无比的幸福》 一段曲式,由三个基本并行的大乐句构成D大调。2/4拍,此曲可与上曲可以说是练成一气的,上一曲是请求,这一曲是结果。得到了想要的答复,脸上洋溢着幸福,欢快的笑容。表现了孩子们天真,快乐的本性。 (六) 《重要事件》 三段曲式,A大调第一段4+4,中段4+4,再现段为完全再现。3/4拍。表现了孩子们极力模仿大人们时的严肃、认真的表情。认真的态度令人发笑,表现了孩子们可爱的本性。 (七) 《梦幻曲》 此段是整个套曲中最出名,最被世人知晓的一首。被改编成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等乐器演奏。乐曲是由单一主题发展而来的三段曲式,各段都为4+4方正乐句,F大调。旋律优美,委婉动听。是一首充满梦幻色彩的无词歌,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描写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八) 《火炉旁》 带尾声的三段曲式,F大调,2/4拍。A段8小节(4+4),再现段8小节,尾声8小节(4+4)。全曲结构方整,主题柔和。描写了一家人静静的固坐在火炉旁,老人们安详的闭着眼睛烤着温暖的炉火。孩子躺在妈妈的怀中安静的听着妈妈讲着故事,小狗趴在地上摇着尾巴。画面温馨、和睦、安静使人感动。 (九) 《竹马游戏》 三段曲式,C大调,2/4拍。A段8小节(4+4),中段为展开性中段。全曲灵活的刻画出一群毛头小孩儿们无所顾忌的骑着竹马一往直前的样子,曲子听起来有摇摆不定你,重心不平衡的感觉。

巴赫初级钢琴曲指导

巴赫初级钢琴曲指导 第一首小步舞曲钢琴教学 小步舞曲原为法国民间流行的土风舞曲,17世纪传入法国宫廷,风行于贵族社会,成为风格典雅、速度中庸的三拍子舞曲,由于后来维也纳乐派的作曲家们在起组曲与交响乐中广泛加以采用,所以在结构与速度方面都有较多的变化。本曲集所收集的28首乐曲中,有10首采用了小步舞曲这一体裁,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这首G大调3/4拍的小步舞曲,旋律轻快、活泼。曲式结构为单三部曲式。第一段(1-16小节)四个乐句构成两个八小节材料相同的复乐段。前段终止在属和弦上,段末在G大调全终止;第二段(17-24小节)由两个4小节乐句构成,它与第一段在材料上基本相同。前句在属调的属和弦上半终止,后句在属调主和弦上全终止;第三段(25-32小节)回到主调(G),引用了第一段第2小节的音调,有再现段的特征。前句在属和弦上半终止,后句在主调上全终止。 在弹奏这首三拍子的小步舞曲时,要求学生把握好节拍甘。乐句开始两小节的音型在此曲中具有典型性。第一拍四分音符应稍加强调,后面的四个八分音符处在弱拍上,要注意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时值的准确,在它们之间连接要圆滑,随着歌唱的气息有起伏地弹出后面的八分音符。第2小节的后两个四分音符跳音应弹得略轻。一般来说,弹奏巴赫的作品时,声音应结实、集中,不能飘浮。应重视乐

句线条的表现。弹跳音时,一般弹奏起时值的一半,可从听觉上把握好顿音的效果,应注意手指尖的控制。在第25、26小节和第29小节中,出现了多声部的进行,特别是左手要承担两个声部的旋律,这于初学复调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应采用慢速度,分手练习。要首先明确是两个不同的声部在进行,若两个相邻的音不属于同一个声部,当弹奏后一个音时,一定要保持住前一个音的时值。这是复调作品最基本的弹奏方法,需要反复练习,好好掌握。在弹奏多个声部时,应适当突出主旋律,此时左手内声部的音可略轻,要注意倾听声部的层次感。另外,第8小节出现了本曲中唯一的装饰音,此装饰音应与左手D音同时下键。 第二首 这是一首g小调小步舞曲,旋律优美,歌唱性强。起结构为单三部曲式,与前首基本相似。第一段(1-16)小节)为复乐段,前段半中指在g小调的属和弦上,后段全终止在平行大调(降B)上;第二段(17-24小节)为两句乐段,前句进入属F大调,后句回到降B到调上作全终止;第三段(25-32小节)为两句乐段,前句从c小盗引入紧接着回带g小调作半终止,后句在g小调作全终止。从材料上看,旋律大多采用级进,并伴随四分音符跳音,为第一首较为相似。此曲与前一首作品无论在曲式、材料的选择,还是音型、节奏的运用上,都有一直或相似之处,从中能感受到两曲之间同音主音调的联系。在第二首作品结结束处,有一句说明围子“此曲结束时,可把前一曲重奏一遍”,

最新-舒曼钢琴作品特征综述 精品

舒曼钢琴作品特征综述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1810~1856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 生于德国萨克逊洲茨维考小镇的一个殷实的书商家庭,并且在贝多芬和舒柏特的音乐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综合这两个优势其创作思想和实践始终强调音乐情感表现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舒曼对读书写诗有莫大的兴趣,并显示出诗人般抒情与幻想的气质。 舒曼的创作具有19世纪30~50年代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创作和评论活动,对德国以至欧洲浪漫主义及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主要浅析一下舒曼的钢琴作品的特点。 舒曼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他的双重性格是理解钢琴作品的重要线索,他的双重性格几乎贯穿了所有的钢琴作品。 舒曼曾自称自己为耽于幻想的音乐家,认为音乐即心灵的表现,感情的流露。 舒曼要用音乐写出自己对世间一切事物的体验。 他具有浪漫情怀钢琴作品体现于30~40年代,如《阿贝格主题变奏曲》9,1834~1835,包含一组小品的《蝴蝶》2,1829~1831,两组《帕格尼尼随想主题音乐会练习曲》3,1832、10,1833,《大卫同盟曲集》6,1837,《狂欢节》9,1834~1835,《童年情景》15,1838,《克莱斯勒偶记》16,1838,《大调幻想曲》17,1836等。 舒曼的创作涉及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但占舒曼作品很大比例的、有短小乐曲连成的钢琴套曲以及歌曲则集中体现了舒曼的独创性风格。 《蝴蝶》、《大卫同盟曲集》、《狂欢节》、《克莱斯勒偶记》等作品,都是将各首形象各异、情绪迅速变换的独立小曲编织在一起,成为舒柏特声乐套曲式的钢琴套曲。 下面就综合以上来进一步的浅析一下舒曼的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1旋律上。 舒曼钢琴作品的主要特色,仍在于其深度的个性化的诗意表现,而旋律是呈显其特色的主要媒介。 旋律的特点大致有如下几个①以相同的旋律语法,使用在不同的作品中,而成为特有的笔调。 ②偏爱以上拍开始的旋律。

钢琴教学的四个阶段

钢琴教学可分为启蒙,初级,中级和高级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学习内容通常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几大类。作为基础练习,目前仍然是车尔尼的作品最为系统,如《钢琴初步教程》599,《24首左手练习》718,《钢琴流畅练习曲》849,《钢琴快速练习曲》299,《钢琴练习曲50首》等。 车尔尼是19世纪上半叶维也纳钢琴演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所写的大量练习曲是针对古典作品演奏技术,即“古典技术”训练的,主要是手指的颗粒、均匀、快速,对左手的训练较为薄弱,因此期间必须增加各类作曲家的联系曲目作为补充。这些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穿插进行,不能一味的依次一条条的弹下去。 儿童的启蒙阶段 在目前较流行的儿童启蒙教材中大致可分为三种五线谱入门型,即高音谱表入门法,中央c入门法,多音入门法。传统的启蒙教材《拜尔钢琴基本教程》用的就是高音谱表入门法,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1-5册用的是中央c入门法。 李斐岚,董钢锐编著的《幼儿钢琴教程》采用了以中央c为主的入门法,突破了以往此类滩牡囊粲蚓窒蓿 ?指开始学重量落下,逐步扩大到其余各个手指的方法已被公认为最好的方法。 冯·德·魏尔德:《陶梅格·露丝》系列。这一幼儿系列较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从小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乐感。 柯达依:《钢琴学校》第一册。 巴托克:《小宇宙》。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入门课本。因为它的五指位置包括种种非大调或小调结构的五指排列,有助于学生及早接触黑键及各种调式,含有许多复调模仿级对位因素。 齐格勒:《钢琴教本》第一册。该书的特点是先听后弹,耳朵领先。 勋格勒:《钢琴教室》第一册。 狄贝阿里:《二十八首联弹练习曲》中较容易的,越早让学生进行四首联弹训练,越有利于养成用耳朵听辨声部与互相配合的习惯。 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 一、钢琴教学初级阶段的练习曲 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当于从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到车尔尼的《钢琴流畅练习曲》849。 1、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 这是我国钢琴初级阶段教学运用极为广泛的教材之一。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57首以前这部分是巩固手型,训练手指独立性的联系,要求弹奏放松、自然、联系速度以慢速中速为主。 第二部分是58~79首。58首到70首饰训练快速练习,这里的快速是针对前阶段而言的,在学生走法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初步加快速度。71首~79首是带装饰音与不带装饰音的旋律练习。练习时先慢速,把节奏弹准确,弹平均,双手对齐,

钢琴训练步骤

钢琴训练步骤 初级阶段: 初学钢琴,可用拜厄《钢琴基本教程》。汤普森的《现代钢琴教程》第一册等教材:这阶段主要是学习用手臂重量弹琴,学会手指支撑手臂的重量。运行基本的五音位置的手型训练以及初步学习音阶、琶音、与分解和弦的奏法:主要教材是小型乐曲、和练习一些基本功练习。接着就可以学习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钢琴简易练习曲》(作品139)、《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前奏曲与赋格曲》;《小奏鸣曲集》;布格缪勒的《钢琴进阶25曲》。(作品100)、汤晋森的《现代钢琴教程》第二册等也可选用。这阶段学习的内容,是演学生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进——步扩充技术范围在速度、力度、耐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巴赫作品中复凋的训练,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弹奏小奏鸣曲以及接触各种中外乐曲,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中级阶段: 常用的练习曲有车尔尼的《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钢琴练习曲50首》(作品740),克拉莫的《60首钢琴练习曲》。复调作品可用巴赫的二部、三部创意曲、《法国组曲》、《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中一些较容易的作品。大型作品可以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柏特等作曲家的奏鸣曲中挑选一些程度较浅的作品来学习。乐曲方面又可从格里格的《钢琴抒情小品选》、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柴科夫斯基的《四季》、肖邦的《圆舞曲》、《波罗涅兹舞曲》、《夜曲》等作品中挑选。 高级阶段: 选的教材面就可以更宽了,大部分实际上已经是音乐会曲目了。 练习曲方面,常用的有:克列曼蒂的《钢琴练习曲选29首》、莫什科夫斯基《钢琴巧技练习曲十五首》(72号)、肖邦、李斯特的《练习曲》。 复调作品方面主要学习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英国组曲》、《古组曲》等。奏鸣曲、协奏曲和乐曲等方面的范围就更广了,除了选用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作品外,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如舒柏特、舒曼、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拉威尔和近代作曲家的作品都可选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浅析舒曼的钢琴作品的特点

浅析舒曼的钢琴作品的特点 【摘要】舒曼的主要钢琴作品多完成于一八三九年之前,也就是热情洋溢的青年时期。这个时期的舒曼习惯于在钢琴上倾诉自己的情感。一篇篇的钢琴作品,其实就是他一篇篇的生活日记。作品中所涌现的旋律,也大都是可歌性的语法。而在诗学的影响下,其作品的旋律,也往往离不开方正的二小节、四小节、八小节的乐句组成。这使得他的旋律显示出极为热情内敛而不虚华外烁的线条。它在钢琴的中间音域以平和的音程进行,所表达的无限性内涵,必须像“朗诵诗”一般地反复寻味,才能得到深切的同情共感。 【关键词】舒曼;钢琴作品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生于德国萨克逊洲茨维考小镇的一个殷实的书商家庭,并且在贝多芬和舒柏特的音乐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综合这两个优势其创作思想和实践始终强调音乐情感表现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舒曼对读书写诗有莫大的兴趣,并显示出诗人般抒情与幻想的气质。舒曼的创作具有19世纪30~50年代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创作和评论活动,对德国以至欧洲浪漫主义及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主要浅析一下舒曼的钢琴作品的特点。 舒曼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他的双重性格是理解钢琴作品的重要线索,他的双重性格几乎贯穿了所有的钢琴作品。舒曼曾自称自己为“耽于幻想的音乐家”,认为音乐即心灵的表现,感情的流露。舒曼要用音乐写出自己对世间一切事物的体验。他具有浪漫情怀钢琴作品体现于30~40年代,如《阿贝格主题变奏曲》(Op.9,1834~1835),包含一组小品的《蝴蝶》(Op.2,1829~1831),两组《帕格尼尼随想主题音乐会练习曲》(Op.3,1832、Op.10,1833),《大卫同盟曲集》(Op.6,1837),《狂欢节》(Op.9,1834~1835),《童年情景》(Op.15,1838),《克莱斯勒偶记》(Op.16,1838),《C大调幻想曲》(Op.17,1836)等。 舒曼的创作涉及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但占舒曼作品很大比例的、有短小乐曲连成的钢琴套曲以及歌曲则集中体现了舒曼的独创性风格。《蝴蝶》、《大卫同盟曲集》、《狂欢节》、《克莱斯勒偶记》等作品,都是将各首形象各异、情绪迅速变换的独立小曲编织在一起,成为舒柏特声乐套曲式的钢琴套曲。 下面就综合以上来进一步的浅析一下舒曼的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1.旋律上。舒曼钢琴作品的主要特色,仍在于其深度的个性化的诗意表现,而旋律是呈显其特色的主要媒介。旋律的特点大致有如下几个:①以相同的旋律语法,使用在不同的作品中,而成为特有的笔调。②偏爱以上拍开始的旋律。③绝少使用附加的装饰音。④常以对位手法卡农或赋格处理旋律。这是舒曼孜孜钻研巴哈作品所获得的理念。⑤常以模进手法处理旋律。进而达到转调、简化或扩

钢琴学习过程

钢琴学习过程 1、入门阶段 美国钢琴家汤普森所编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启蒙教材。 此教材识谱路子好,从中央C出发,高低音谱表同时学习,学生不走弯路,学得快。 第1册弹完时学生已学会了中央C附近的9个音,掌握了3种时值的常用音符,3种常见休止符,3种常见节拍。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很受儿童喜欢。第1册应从断奏开始,第2册部分曲子可让学生试着用连奏,这样到第3册讲连奏时就不陌生了,也更容易弹好。此教材也存在不足,如没有手型、断奏等基本训练,弹奏方法讲的不多,需要教师进行补充。一般从零开始的学生在每次练琴前应进行断奏训练,这样有助于手臂及全身的放松。4、5册难度伸展过快,个别曲子手指跨度大,针对流畅练习少的情况,可补充《拜厄》或与之相当的其他教材。进步快的还可以省去3、4、5册。进入《车尔尼》之前这段时间称为“入门时期”,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相当于考级的1—2级。入门时期的教学目的是调动兴趣,学会识谱,掌握基本的弹奏方法,身心放松地进行演奏,养成正确的读谱与练琴习惯(选自《钢琴艺术》1998.1期,作者:王喜亮)。 入门时期上课周期不宜太长,最好每周上两次课,进入《拜厄》时,前面部分每周要学习5条以上。 2、初级阶段 主要教材:《车尔尼》599、849、299前部及其他作曲家的练习曲,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前部,《小奏鸣曲》,《哈农练指法》以及各类中外乐曲等,相当于考级的2—7级,大约需要2—3年。 这时期主要的教学目的是手指训练,声部训练,理解与表现音乐,懂得一些作者,作品等方面的知识,这里要注意几个误区: 误区1:将《车尔尼》当作主要教材,不弹或少弹复调作品,《车尔尼》教材有其很大的优越性,也有音乐形象单调、缺乏系统性、技术训练不全面等一些弊端。学生要接触广泛的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技术训练。 误区2:忽视音阶,琶音的训练。音阶、琶音作为重要的基本练习,应该贯穿这时期的始终。学习新的音阶和琶音时,建议让学生先单手练一个八度,熟悉音位,再进行双手合练或单手两个八度,最后双手三到四个八度的练习。

钢琴初级阶段的乐曲

钢琴初级阶段的乐曲 1、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 这是一套内容极为丰富的教材,由浅入深共五册。除了简易的钢琴曲外,还精选了大量歌剧、芭蕾舞剧、交响乐等世界名曲的改编曲,其中包括巴赫、莫杂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著名音乐家的作。在每首作品前,或介绍作曲家,或介绍乐曲特点,或讲解音乐常识,或支出联系药店,使学生在学每一首曲子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由于乐曲形象生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2、威尔《世界儿童钢琴名曲集》 这是一本深受国内外儿童喜爱的曲集,其中都是简化了的世界名曲,在训练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3、《钢琴小奏鸣曲大全》 小奏鸣曲是我国钢琴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内容之一。这本大全收入了海顿、克列门第、库劳、莫杂特、杜舍克、贝多芬、迪亚贝里、卡巴列夫斯基、格季凯等大师的小奏鸣曲共48首。程度相当于599后部,849前部到299。 4、《少年儿童钢琴曲选》(1949~1979) 1979年,为了展现建国30周年我国音乐创作的成就,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国庆前选编出版了两套中国作品集,这本《曲选》是器乐作品选中的少年儿童钢琴曲专辑。 5、中国风格《儿童钢琴曲选》 由人民因与出版社编辑部编的这本曲集共91首,有适合启蒙阶段程度的小曲。 6、少年儿童《钢琴四首联弹曲集》 1/ 2

四首联弹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觉与合作能力。并且因为四只手弹比两只手弹更丰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练习的积极性。本曲集所选的19首曲子,都是以儿童熟悉的歌曲及乐曲改编而成的。 乐曲的范围很广,相应的教材也很多,如老柴的《少年钢琴曲集》舒曼的《儿童组曲》《少年曲集》。全音乐谱出版社出版的《您喜爱的钢琴百曲集》第1、2集(共6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编的《少年儿童外国钢琴曲选》第1、2集,(共6集),都可以广泛的选用。 2/ 2

钢琴初学者的学习步骤

钢琴初学者的学习步骤 初级阶段: 初学钢琴,可用拜厄《钢琴基本教程》。汤普森的《现代钢琴教程》第一册等教材:这阶段主要是学习用手臂重量弹琴,学会手指支 撑手臂的重量。运行基本的五音位置的手型训练以及初步学习音阶、 琶音、与分解和弦的奏法:主要教材是小型乐曲、和练习一些基本功 练习。接着就能够学习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钢琴简易 练习曲》(作品139)、《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巴赫的《初 级钢琴曲集》《前奏曲与赋格曲》;《小奏鸣曲集》;布格缪勒的 《钢琴进阶25曲》。(作品100)、汤晋森的《现代钢琴教程》第二册 等也可选用。这阶段学习的内容,是演学生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进——步扩充技术范围在速度、力度、耐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所提升。 巴赫作品中复凋的训练,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弹奏小奏鸣曲 以及接触各种中外乐曲,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表现水平。 中级阶段: 常用的练习曲有车尔尼的《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钢琴练习曲50首》 (作品740),克拉莫的《60首钢琴练习曲》。复调 作品可用巴赫的二部、三部创意曲、《法国组曲》、《十二平均律钢 琴曲集》中一些较容易的作品。大型作品能够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柏特等作曲家的奏鸣曲中挑选一些水准较浅的作品来学习。乐 曲方面又可从格里格的《钢琴抒情小品选》、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柴科夫斯基的《四季》、肖邦的《圆舞曲》、《波罗涅兹舞曲》、 《夜曲》等作品中挑选。 高级阶段: 选的教材面就能够更宽了,绝大部分实际上已经是音乐会曲目了。

练习曲方面,常用的有:克列曼蒂的《钢琴练习曲选29首》、莫什科夫斯基《钢琴巧技练习曲十五首》(72号)、肖邦、李斯特的《练习曲》。 复调作品方面主要学习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英国组曲》、《古组曲》等。奏鸣曲、协奏曲和乐曲等方面的范围就更广了,除了选用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作品外,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如舒柏特、舒曼、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

钢琴教材使用顺序

一、启蒙《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1-5册 《孩子们的拜厄》/《拜尔钢琴基本教程》 《孩子们的哈农》/《哈农》 二、初级 1、练习曲前期: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599 (前40条选弹,与拜厄有重复。73条起有装饰音,年龄小的跳过不弹) 车尔尼《钢琴简易练习曲》139(599第40首左右交叉使用,选与599不同的弹) 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821 (包含了从初级程度到高级程度的练习,1集) 莱蒙《钢琴练习曲》37 后期: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849(按速度要求弹奏) 2、复调巴赫《初级钢琴曲集》(599第40条左右使用) 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曲》(初级钢琴曲集与二部创意的过渡) 中国作品:王震亚的《沂蒙山小调》,陈静荠的《浏阳河》,黎英海的《盼红军》、《花鼓调》, 陈铭志的《子弟兵与老百姓》 3、乐曲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1-5册 威尔《世界儿童钢琴名曲集》 《钢琴小奏鸣曲大全》(程度相当于599后部,849前部到299) 中国风格《儿童钢琴曲选》(适合启蒙阶段程度的小曲) 少年儿童《钢琴四首联弹曲集》 钢琴基础教程1、2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 三、中级 1、练习曲车尔尼《25首钢琴小手练习曲》748 (适宜达到中级程度,但手还小的学生) 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821 (2集里适当选用) 车尔尼《钢琴快速练习曲》299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不同阶段加以选择,不用按顺序每条弹) 克拉莫《60首钢琴练习曲》 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0首》740 (突破速度,一首可能需要一至两个月或更长的时间) 2、复调1、巴赫《二部创意》15首(1、4、8、13条相对简单。练习曲299时使用) 巴赫《三部创意》15首(先练6、2、7、1、15条) 2、《法国组曲》 3、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共两集,每集24首)

钢琴初级教材分析

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 一、钢琴教学初级阶段的练习曲 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当于从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到车尔尼的《钢琴流畅练习曲》849。 1、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 这是我国钢琴初级阶段教学运用极为广泛的教材之一。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57首以前这部分是巩固手型,训练手指独立性的联系,要求弹奏放松、自然、联系速度以慢速中速为主。 第二部分是58~79首。58首到70首饰训练快速练习,这里的快速是针对前阶段而言的,在学生走法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初步加快速度。71首~79首是带装饰音与不带装饰音的旋律练习。练习时先慢速,把节奏弹准确,弹平均,双手对齐,在稍微加快。这部分又是旋律练习要注意乐谱上的表情术语及力度术语,注意分局、呼吸、旋律的连贯与歌唱。 第三部分是80首到结束,是综合新的练习,无论音型、节奏型、音阶琶音类和双音练习都比前面丰富,;练习时不仅要弹准确,还要注意音乐起伏,作出力度,速度变化。 2、车尔尼《钢琴简易练习曲》139 这是从599过渡到849的教材之一。139的教材编排不如599集中,可以选择与599不同类型的曲目。在599到50首左右就可以交叉使用。 3、车尔尼《24首钢琴左手练习曲》718 这是全部为左手而写的练习,内容有音阶,琶音型、五指型、分解和弦等,学习顺序要灵活掌握,对于手小的学生,可以先学音阶型或五指型的曲目,八度练习暂缓。 4、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821 本教材不仅技术类型较丰富,而且难度跨度大,包含了从初级程度到高级程度的练习。每一首只有8小节,技术课题非常集中,尤其适合一些其他课业多,练习时间较少的学生使用。 5、莱蒙《钢琴练习曲》37(又译为“勒穆瓦纳”) 全书共50首,由浅入深。他的特点是较多的左手练习,双手比较均衡。可以弥补车尔尼练习曲中偏重右手的不足之处。 6、布格缪勒《简易练习曲25首》100,《练习18首》109 这两集练习曲都是有标题的小曲,形象鲜明,手法简洁,旋律优美动听,音乐性较强,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在599到50首左右时,可以逐步选用作品100的曲目。 作品109在技术上比作100难,篇幅也大些。在进入车尔尼的849后可以选用。 7、车尔尼的《流畅练习曲》849 从599到849是初级阶段的前期进入到初级阶段的后期。849共30首,每一首的技术内容基本上不重复。在选用时要具体分析每首练习的难点,考虑技术的“过渡”问题。 849与599,139不同之处是每首曲子有了速度标记,根据849教材的标题,应当做到演奏流畅,尽可能按要求的速度去弹,为下一步中级阶段作准备。 8、赫尔契伯格编《趣味钢琴技巧》 从预备到第五册,由浅入深。编者从几十位作曲家的作品中选择了一些旋律优美而短小的练习曲,每首都有标题,并在标题下给予明确的提示和要求。技术类型比较全面,又由于作曲家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因此,曲目丰富多彩,是一套生动有效的教材。 二、初级阶段的复调 复调作品的特点,是左右手不同声部、不同旋律同时进行,在节奏、重音、力度、句法、旋律、起伏等方面既有内在的联系,又各自独立。对于训练大脑的多维思维,节奏感、左右手的独立性等都是很好的教材。 1、巴赫《初步钢琴曲集》 这本教材共28首,是巴赫为其妻子安娜·玛格达蕾娜写的练习小曲,是初级阶段比学的内容。 2、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曲》 这是适用于巴赫《钢琴初步曲集》与《创意曲集》只见的教材。 3、中国作品 中国作品中有一些较简单的复调作品,采用了广大群众熟悉的民歌作为主题,比如王震亚的《沂蒙山小调》,陈静荠《浏阳河》,黎英海《盼红军》、《花鼓调》、陈铭志《子弟兵与老百姓》等。、 三、钢琴初级阶段的乐曲

儿童钢琴初级教材

钢琴初级教材初探 文章摘要:本文通过对钢琴初级几套钢琴初级教材优缺点的简要分析,对入门学琴的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初级教材分析 80年代末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钢琴热逐渐产生。钢琴热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新的潮流—“学琴潮”。学琴潮的这一现象从很大的程度上表明,越来越多的家长能够认识到学习钢琴对于孩子音乐素养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钢琴教学是融艺术性,技术性,科学性为一体的课程。对于初学钢琴的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弹什么和怎么弹。21世纪以来,各种钢琴教材如雨后春笋涌现,面对琳琅满目的初级教材,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分析了解,选择适合孩子的特点的教材进行教学。本文对几种初级教材进行分析比较,对孩子应该弹什么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 美国钢琴家汤普森编写的《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以下简称《小汤》)是我国较早开始使用的初级教材。1995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引进出版至今,已成为钢琴初学者的首选。《小汤》分为1-8册,此教材非常适合初学的儿童进行练习。本教材将音乐的名作进行简易的改编,使得孩子能够对这些短小生动旋律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喜爱。同时在每首作品中配有各种趣味的插图,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引发弹奏的欲望。每课中都配有教师的伴奏,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使得孩子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能得到更好的音乐熏陶。 《小汤》第一册从五线谱的中央C开始学习,循序渐进,每一课都会在学习新的音符的基础上巩固以前学习过的音。《小汤》第1、2册没有加入连线,运用断奏的弹奏方法,要求在弹奏每个音的过程中要做到手腕,手臂,肩膀的放松,在触键的时候要注意手型和手指的站立。这些的基本要求看起来很多,但是对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琴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每套教材都会有其不足之处。《小汤》的课程中从中央C开始,扩展学习C附近的音。由于教材中doe运用大指,re 用二指mi用三指以此类推的学习,会使得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定势思维,大指弹doe,二指弹re,往往更深刻的记忆指法而忘记了音高的位置。另外,《小汤》在前两册都没有加入连奏的联系,使得孩子对于音乐流畅性的认识相对较少。面对存在的这两个缺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选择其他同步的教材作为辅助学习的材料。二、《拜厄钢琴基本教程》 《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以下简称《拜厄》)作于19世纪50年代的德国,它产生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国,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本教材的侧重点是技术练习,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运用旋律加伴奏的音乐形式,通过简单的音符训练训练孩子的手指的灵活性。教材按照五指的顺序,从C音开始至G音,逐渐从G音转向D 音的顺序向上发展。在左右手学习新音符的过程中加入了双手合奏的练习,使得孩子在入门时期就能逐渐学会双手之间的配合,使得孩子的听觉上有一定的和声概念。在音符的时值安排上,从全音符开始到二分音符,逐渐发展到四分音符,八分音

钢琴基础知识

. 第一节:音的分组 在学习谱号之前首先要了解音的分组,我们在钢琴键盘上会发现,虽然键盘上有88个琴键,但是这些琴键其实是以某些音为单位而重复排列的,我们只需知道这其中的一组音,就可以熟悉其他组的音了,于是我们把这新音进行分组。 键盘上有7个基本音,我们用字母C、D、E、F、G、A、B来表示,它们在键盘上的位置是如下图: 为了避免重复,我们用数字和大小写字母来区别在不同组内的相同音,如下图: 五线谱的线与间第二节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记谱法。它是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五线谱是由五条基本的线构成的,所以叫“五线谱”。这五条线由低到高,依次叫做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线与线之间又形成了不同的间隔,我们把这些间隔称为“间”,五条线形成了四个间,由低到高,依次叫做一间、二间、三间、四间。如图: 为了记录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就叫做“加线”,这些“加线”又形成了许多“加间”,如图:. .

在五线谱上,音的高低是根据音符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而定的。位置越高音越高,位置越低音越低。 谱号第三节 确定五线谱上音高位置的记号,叫做“谱号”,谱号有很多种,在这里只介绍钢 G谱号,又称“高音谱号”,符号为琴中用到的两种谱号。。G谱号表示的五线谱上二线位置为g1这个音。由此可以推出c1这个音在下加一线上,如图: 。F谱号,又称“低音谱号”,符号为 F谱号表示的五线谱上四线位置为f 这个音。由此可以推出c1这个音在上加一线上,如图:

. . 谱号个五线谱结合在一起,叫做“谱表”。如G谱表(高音谱表)、F谱表(低音谱表)等。在钢琴乐曲中,一般将G谱号和F谱号结合在一起使用,构成了“大谱表”。G谱表一般代表右手演奏的部分,F谱表一般代表左手演奏的部分。钢琴上所有的音都可以在打谱表上表示出来,如图: 第四节变音记号 在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叫做“半音”。半音与半音相加,叫做“全音”。在钢琴的键盘上,包括所有白键与黑键,相邻两个键都构成半音,隔开一个键的两个键都构成全音。所有的琴键,从左到右,由低到高,都按半音关系依次排列,如图: . . 我们有时会发现在某些音符上多了个如“#”、“b”之类的记号,这些记号我们称

钢琴初级教学中教材的选用与搭配

钢琴初级教学中教材的选用与搭配 (2010-06-08 09:23:35) 近年来举国上下学习钢琴的热潮经久不衰,市场上各类钢琴教材也是一应俱全,种类繁多,无论是单纯的手指练习曲、复调作品、奏鸣曲,还是中外著名钢琴曲集,都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然而教材种类的增加在扩大了教师选曲范围的同时,也给刚刚从事钢琴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困惑:钢琴初级教学中到底应该选用哪些教材?各类教材该如何科学搭配才更有利于钢琴初级教学呢? 20世纪90年代初钢琴考级的出现,对我国钢琴教学的普及与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参加考级学生人数成倍的增加,考级单位的不断增多,考级工作运做中出现了诸多的弊端,尤其是在功利作用的驱动下,考级工作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愈显突出,盲目的拔高和跳级现象比较普遍,部分钢琴教师使用的教材较为单一,基本上是围着考级转。家长为了虚荣心让孩子拿证书而乐此不疲,个别教师为了考级,半年甚至一年只让学生只练一套考级曲目,为了拿所谓的成绩,同时也乐得省心而只教那几首考级曲子,只是苦了孩子:苦练数年,除了得到一堆毫无意义的证书外一无所获,即便是拿到了十级证书依然是弹不懂音乐也听不懂音乐,甚至因为学钢琴而憎恨音乐,正像周海宏老师说的那样“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①。 钢琴艺术流传至今三百余年,各种教材教法资料浩如烟海,不可能每一本教材都一一地让学生弹下来。而考级曲目虽具有经典性和权威性,但因曲目有限,仅仅练几首考级曲子是达不到相应级别的技术要求的。学琴就像建楼一样,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之后才能一层一层地向更高的目标挺进。因此,笔者认为初级钢琴教学中可以把考级曲目作为一个参考,再适当地增加相当程度的各类曲目,在学生入门阶段踏踏实实地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将来的学习作好铺垫工作,而不是为追求眼前的利益盲目地拔高、跳级,最终牺牲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钢琴教育工作的恶性循环,不利于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长期在地方从事钢琴基础教学工作,接触的大多是3周岁至小学六年级的小学生,因此根据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选用与搭配初级钢琴教材的心得,并整理出了一套相对固定的“初级钢琴教学进度与曲目安排”,在此付诸笔端,以期望能够得到专家的指正,同时与同行交流,不断完善,以形成一套相对系统的初级教学曲目集,想必会给更多的同行一定的参考作用。 目前国内发行的入门教材较多,笔者曾使用过的有李斐岚教授编写的《幼儿钢琴教程》、盛建颐等编的《儿童钢琴初步教程》、《我和我的钢琴》、《新世纪儿童钢琴启蒙教程》、《巴斯蒂安》、巴托克的《小宇宙钢琴教程》等,而最终选择《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简称

钢琴入门教程(一)

1、入门阶段美国钢琴家汤普森所编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启蒙教材。此教材识谱路子好,从中央C出发,高低音谱表同时学习,学生不走弯路,学得快。第1册弹完时学生已学会了中央C附近的9个音,掌握了3种时值的常用音符,3种常见休止符,3种常见节拍。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很受儿童喜欢。第1册应从断奏开始,第2册部分曲子可让学生试着用连奏,这样到第3册讲连奏时就不陌生了,也更容易弹好。此教材也存在不足,如没有手型、断奏等基本训练,弹奏方法讲的不多,需要教师进行补充。一般从零开始的学生在每次练琴前应进行断奏训练,这样有助于手臂及全身的放松。4、5 册难度伸展过快,个别曲子手指跨度大,针对流畅练习少的情况,可补充《拜厄》或与之相当的其他教材。进步快的还可以省去3、4、5册。进入《车尔尼》之前这段时间称为“入门时期”,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相当于考级的1—2级。入门时期的教学目的是调动兴趣,学会识谱,掌握基本的弹奏方法,身心放松地进行演奏,养成正确的读谱与练琴习惯(选自《钢琴艺术》1998.1期,作者:王喜亮)。 入门时期上课周期不宜太长,最好每周上两次课,进入《拜厄》时,前面部分每周要学习5条以上。 2、初级阶段主要教材:《车尔尼》599、849、299前部及其他作曲家的练习曲,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前部,《小奏鸣曲》,《哈农练指法》以及各类中外乐曲等,相当于考级的2—7级,大约需要2—3年,这时期主要的教学目的是手指训练,声部训练,理解与表现音乐,懂得一些作者,作品等方面的知识,这里要注意几个误区:误区1:将《车尔尼》当作主要教材,不弹或少弹复调作品,《车尔尼》教材有其很大的优越性,也有音乐形象单调、缺乏系统性、技术训练不全面等一些弊端。学生要接触广泛的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技术训练。误区2:忽视音阶,琶音的训练。音阶、琶音作为重要的基本练习,应该贯穿这时期的始终。学习新的音阶和琶音时,建议让学生先单手练一个八度,熟悉音位,再进行双手合练或单手两个八度,最后双手三到四个八度的练习。误区3:不记谱。视奏与记谱是一对矛盾,单纯重视某一方面都是不对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钢琴教学重视视奏忽视记谱,所以现在的许多考级和比赛都要求背谱。 3、中级阶段主要教材有:《车尔尼》299,740,《克列门蒂练习曲》,《克拉莫练习曲》,《莫斯柯夫斯基练习曲》,巴洛克时期,如巴赫、亨得尔的作品等,古典作品,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的作品,浪漫派作品,如肖邦、苏伯特、门德尔松等的作品,以及印象派,民族乐派的作品等,约相当于考级的7—10级,这时期的教学目的是巩固前一时期的手指训练与声部训练,了解音乐史,欣赏更多的作品,学习一定的和声知识,背奏、精练一定量的作品。 4、高级阶段考过了10 级之后,钢琴学习进入高级时期,主要教学内容是以上作曲家的高级作品、大型作品。这时期的教学目的是精练及背奏大量的作品,掌握作品的精髓,并学会作品分析,作品创作等。

钢琴乐理初级

一.基本音级: 在乐音体系中,具有独立名称的7个音级叫做基本音级。这7个音级表就是现在钢琴上白 色琴键所发出的声音。 基本音级的名称有音名和唱明两种标记方法,每个音级的音名是用字母来标记的。唱名则 利用读音来表示。(关于音名和唱名的关系,我们将在后面的调式与调性的部分具体讲解。)以C大调为例:C大调基本音级的音名从低到高分别标记为:C、D、E、F、G、A、B 与其对应的唱名则是do、re、mi、fa、sol、la、si 七个读音。钢琴基础乐理知识 在乐音体系中7个基本音级的标记(音名和唱名)是循环使用的。即C、D、E、F、G、A、 B之后又回到c、d、e、f、g、a、b或do、re、mi、fa、so l、la、si之后还是do、re、mi、fa、sol、la、si……如此循环往复。钢琴基础乐理知识 但是,每一个循环中的音级是音高不同的,也就是说,虽然音名(或唱名)相同但音高是 不一样的。在标记音名时时采用大写、小写,或者是在大写字母后加入下标、小写字母后 加入上标的方法加以区别。如:C、a、a1(后面的数字“1”应为上标形式)、B3(数字“3”应为下标形式)。其中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的关系叫做“八度”。 二.变化音级:钢琴基础乐理知识 在七个基本音级中,除了E和F(C调唱名为mi和fa)、B和C(C调唱名为si和do)之外,其他的两个相邻的音级之间还可以得到一个音,也是人耳可以明显分辨出来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在C音和D音之间还可以得到一个音高既不同于C又不同于D的音, 也就是说这个音要比C音高但是又比D音低。我们可以认为这个音是升高C音或者说是降低D音得来的。这种升高或降低基本音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变化音级表现在钢琴 上就是黑色琴键所发出的声音。变化音级的标记方法是在基本音级的前面加入#(升号)或 b(降号)。如C音和D音之间的音,我们可以说它是升高C音而得来的,这样就把它标记 为#C(读做“升C”),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降低了D音而得来的,因此也可以把 它标记为bD(读作“降D”)。钢琴基础乐理知识 由此可见,#C和bD实际上是一个相同的音,只不过标记方法不同罢了。这种标记方法不同、实际音高相同的音叫做“等音”。 三.音的分组钢琴基础乐理知识 前面我们讲过,在乐音体系中七个基本音的名称是循环重复使用的。因此就会产生许多音 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为了加以区别,我们将音列分为许多个“组”。 最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1组”,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f1……(字母后的数字应为上标形式,下同)比小字1组高的音组依次命名为“小字2组”、“小字3组”、“小字4 组”、“小字5组”,其中,小字2组的标记方法是——用小写 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其他各组的标记方法依此类推。 比小字1组低的音组依次命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1组”、“大字2组” 钢琴基础乐理知识 小字组的音用不加数字上标的小写字母来标记,如c、d、e、f、g、a 、b 钢琴基础乐理 知识 大字组的音用不加数字下标的大写字母来标记,如C、D、E、F、G、A 、B;钢琴基础乐 理知识 大字1组”和“大字2组”的音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下标来表示:如F1、G1、B2、A2……1同名变化音级的标记方法只要在基本音级的前边加上#(升号)或b(降号)即可,如#A1、#e、#f2、bA、bg3…… " 钢琴基础乐理知识 下面以钢琴为例,介绍一下儿音的分组(只列出基本音级的分组)——在钢琴上,从左向右(由低到高)基本音级(白键)的分组依次为: 钢琴基础乐理知识 大字2组:A2、B2 钢琴基础乐理知识 大字1组:C1、D1、E1、F1、G1、A1、B1 钢琴基础乐理知识 大字组:C、D、E、F、G、A、B 小字组:c、d、e、f、g、a、b 钢琴基础乐理知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