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儒家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所起的作用

中国儒家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所起的作用

论学号:1272146336

班级:矿加12—3班

姓名:张凯

中国儒家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所起的作用

摘要:儒家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思想并处

于统治地位。她对我们这个民族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它已经深深的植根于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他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民族精神

正文: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先民们经过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所形成

的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意识,它将指导并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的命运,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魂同时他也是我们这个大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的根本。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中共第十六大上的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今世界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而中华民族作为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到来自各种思想的冲击。为了应对这些冲击坚守本民族的精神,我们必须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的本源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即要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寻根”。

作为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仁者爱人”的博爱精神、“天下大同”的和谐精神、“克己复礼”的自律精神、“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革故鼎新”的变革精神、“杀身成仁、舍身往死”的英勇精神和“不耻下问”的谦虚精神等等。都对我们的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自强不息”出自儒家经典《易经·乾》“君子以自强不息”。它教导我们要像君子一样自觉奋发永不停息,奋斗终身。万圣师表的孔子以身作则践行这一精神,《论语·述而》中有“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告子下》中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都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儒家的许多经典中都提倡“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也将这种精神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事实上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了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时常用“自强不息”的精神鞭策自我。同时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曾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内忧外患但最终我们都驱除了外族,迎来了胜利。这都是由于我们这个民族

拥有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将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战胜黑暗、走向光明的力量源泉。

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我国的国门,他们在我们的国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痛的打击,但我们这个民族并没有因此而低下我们高昂的头颅,广大炎黄子孙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感召下经过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终于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经历了“十年文革”、“98大洪水”、“非典”、“5·12汶川地震”等一系列的灾难,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被打垮。这都源于我们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

“天下为公”语出《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一精神教导我们要克制私欲,以集体利益为主,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为人民服务。自孔子至今我们的中华民族的先贤和当世的后辈们都在践行这一精神。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岳飞的“精忠报国”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且因祸福趋避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浙东的“为人民服务”等都是这一精神的忠实信徒。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要求广大人民以集体利益为原则,这与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儒家的“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深化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其与中国传统的思想精神文明相结合,赋予“天下为公”新的历史内涵。

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这样具有“天下为公”精神的人如: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雷锋同志;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国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浪潮中的科学家钱学森等等。这些人将“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他们赋予了“天下为公”新的含义。

(三)“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

“革故鼎新”出自《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故鼎新”旨在强调坚持变革,去旧更新。它表达了儒家先哲重视改革的精神。这与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是一致的。

从根本上说,倡导变革,就是突出创新。因为,创新是变革的先导,没有创新就没有变革。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里所说的创新其实质就是变革原有的、就得制度、体制等创出新的制度、体制等来适应高速的生产力的发展。今天,我国正在深化改革。人们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尤其在科学技术领域更是这样。同时,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使得

变革对我们尤为重要。而我们只有树立创新的思想观念,坚守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精神,才能使我们这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四)“大同”的和谐精神

语出《礼记·礼运》,“天下大同”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自其提出以来就是历代炎黄子孙孜孜以求的美好追求。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它犹如黑暗中的灯塔,不仅给失望的人希望,而且在他的感召下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去追求它。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国家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其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再发展、再创新的结果。这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又再一次得到了丰富。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虽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与不足但它所倡导的自强不息、天下为公、革故鼎新等等的一些思想在当今的中国依然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者我们应该辩证的吸收儒家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等作指导。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它进行升华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源。

参考文献:

【1】宋思伟,孙建成.儒家大同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理念[J].山东社会科学, 2009年S1期

[2]王路平.儒家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3】张林冰.论儒家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9年01期

【4】王恩平. 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年09期

【5】黄钊. 论儒家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04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