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笔记

化学笔记

化学笔记
化学笔记

化学笔记

碳酸锂有明显抑制躁狂症作用,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情感障碍,治疗量时对正常人精神活动无影响,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内神经突触部位去早肾上腺素的释放并促进再摄取,对升高外周区细胞有作用,本药小剂量用于子宫肌瘤合并月经过多的有一定治疗作用,小剂量也可用于急性菌痢,锂盐无镇静作用,一般对严重急性躁狂患者先与氯丙嗪或氟哌啶合用,急性症状控制后再单用碳酸锂维持。[3]

碳酸锂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氢-4.1

氢-4.1结构上类似氦,它包含了2个质子和2个中子,但因其中一个电子被渺子,但由于渺子的轨道特殊,轨道非常接近原子核,而最内侧的电子轨道与渺子的轨道相较之下在很外侧,因此,该渺子可视为原子核的一部份,所以整个原子可视为:原子核由1个渺子、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外侧只有一个电子,因此可以视为一种氢的同位素,也是一种奇异原子。一个渺子重约0.1U,故名氢- 4.1(4.1H)。氢-4.1原子可以与其他元素反应,和行为更像一个氢原子不是像惰性的氦原子。

氢-4

氢-4是氢的同位素之一,它包含了质子和三个中子。在实验室里,是用氘的原子核来轰炸氚的原子核,来合成一个氢4的原子核。在这过程中,氚的原子核会从氘的原子核上吸收一个中子。氢4的质量为4.0279121U,半衰期为9.93696×10-22秒。

氢-5

氢-5是氢的同位素之一,它的原子核包含了四个中子和一个质子,在实验室里用一个氚的原子核来轰炸氚,这让氚吸收两个氚原子核的质子而形成了氢5。氢5的半衰期非常短,只有8.01930×10-22秒。

氢-6

氢-6是不稳定的氢同位素之一,它包含了一个质子和五个中子,半衰期为3×10-22秒。

氢-7

氢-7是不稳定的氢同位素之一,它包含了一个质子和六个中子,

氦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氦是唯一不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固化的物质。氦是最不活泼的元素,基本上不形成什么化合物。

拉姆赛兴趣甚浓他立即停下手头的工作。首先,他重复了瑞利的实验,结果验证,0.0067的密度差异的确存在于制取途径不同的两种氮气中。接着,拉姆赛作出推断:既然纯氮气的密度要小于空气中所谓氮气的密度,那么,很可能在空气中还混有其他物质,其密度大于氮气密度。这不就显示说空气中还有未知的新元素吗?拉姆赛似乎在黑暗中摸到了它的鼻尖,他再也坐不住了,强烈的探索欲望扰乱了他正常的生活节奏,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寻觅这种未知的新元素。

真理总是格外垂青不倦的拓荒者。

拉姆赛伟大,也在于他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添上了原不存在的一列——0族元素

是惰性元素之一。其单质氦气,分子式为He,是一种稀有气体,无色、无臭、无味。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已知气体中最小的,也是除氢气以外密度最小的气体。氦也是最难液化的气体

氦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唯一不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固化的物质。液态氦在温度下降至2.18K时,性质发生突变,成为一种超流体,能沿容器壁向上流动,热传导性为铜的800倍,并变成超导体;

要得到液态氦,必须先把氦气压缩并且冷却到液态空气的温度,然后让它膨胀,使温度进一步下降,氦气就变成了液体。液态氦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液体,它在零下269℃就沸腾了。在这样低的温度下,氢也变成了固体,千万不要使液态氦和空气接触,因为空气会立刻在液态氦的表面上冻结成一层坚硬的盖子。

1934年,在英国卢瑟福那里学习的前苏联科学家卡比查发明了新型的液氦机,每小时可以制造4升液态氦。以后,液态氦才在各国的实验室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3]

氦Ⅱ喷泉也是超流体的特殊性质。在这个实验中,光能直接变成了机械能。

氦无任何化合物。

氦合氢离子,化学式为HeH+,是一个带正电的离子。它首次发现于1925年,通过质子和氦原子在气相中反应制得。它是已知最强的酸,质子亲和能为177.8 kJ/mol。这种离子也被称为氦氢分子离子。有人认为,这种物质可以存在于自然星际物质中。这是最简单的异核离子,可以与同核的氢分子离子H?相比较。与H?不同的是,它有一个永久的键偶极矩,使它更容易表现出光谱特征。

HeH+不能在凝聚相中制备,因为这会使它与任何阴离子、分子、原子发生作用。但是,可以用盖斯定律预测它在水溶液中的酸性。

,这些离子或分子仅出现于“瞬间”,或者仅通过计算得出,故它们尚且难以认为是存在的“化合物”。

银白色金属。质较软,可用刀切割。是最轻的金属,比所有的油和液态烃都小,故应存放于液体石蜡、固体石蜡或或白凡士林中(在液体石蜡中锂也会浮起)。

锂的密度非常小,仅有0.534g/cm3,为非气态单质中最小的一个。

因为锂原子半径小,故其比起其他的碱金属,压缩性最小,硬度最大,熔点最高。

温度高于-117℃时,金属锂是典型的体心立方结构,但当温度降至-201℃时,开始转变为面心立方结构,温度越低,转变程度越大,但是转变不完全。在20℃时,锂的晶格常数为3.50?,电导约为银的五分之一。*锂容易的与铁以外的任意一种金属熔合。

锂的焰色反应为紫红色。[2]

锂共有七个同位素,其中有两个是稳定的,分别是Li-6和Li-7,除了稳定的之外,半衰期最长的就是Li-8,它的半衰期有838毫秒,接下来是Li-9,有187.3毫秒,之后其他的同位素半衰期都在8.6毫秒以下。而Li-4是所有同位素里面半衰期最短的同位素,只有7.58043×10-23秒。

锂(Lithium),是一种化学元素,是金属活动性最强的金属(金属性最强的金属是铯),它

的化学符号是Li,它的原子序数是3,三个电子其中两个分布在K层,另一个在L层。锂是所有金属中最轻的。因为锂的电荷密度很大并且有稳定的氦型双电子层,使得锂容易极化其他的分子或离子,自己本身却不容易极化。这一点就影响到它和它的化合物的稳定性。

2 Li + 2 NH?(l.) = 2 LiNH? + H?↑锂可溶于氨

氢化锂遇水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氢气。两公斤氢化锂分解后,可以放出氢气566千升。氢化锂的确是名不虚传的“制造氢气的工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备有轻便的氢气源——氢化锂丸作应急之用。飞机失事坠落在水面时,只要一碰到水,氢化锂就立即与水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氢气,使救生设备(救生艇、救生衣、讯号气球等)充气膨胀。

在冶金工业上,利用锂能强烈地和氧、氮、氯、硫等物质反应的性质,充当脱氧剂和脱硫剂铍和锂一样,在空气中形成保护性氧化层,故在空气中即使红热时也很稳定。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可溶于稀盐酸,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而放出氢。金属铍对于无氧的金属钠即使在较高的温度下,也有明显的抗腐蚀性。铍价态为正2价,可以形成聚合物以及具有显著热稳定性的一类共价化合物。

铍盐强烈地水解生成四面体型的离子[Be(H?O)?]2+,Be-O键很强,这就削弱了O-H 键,因此水合铍离子有失去质子的倾向:

因此铍盐在纯水中是酸性的。而同族其它元素(镁除外)的盐均没有水解作用。

Be不能与H2直接化合生成氢化铍,但用氢化铝锂还原氯化铍可以制得氢化铍。

氯化铍是共价型化合物,在空气中会吸潮并由于水解而发烟:

BeCl?+H?O=BeO+2HCl

氯化铍能升华并且不传导电流。无水氯化铍是聚合型的(BeCl?)?。

路易斯酸(Lewis Acid,LA)是指电子接受体,(即有可以用来接收电子对的空轨道)。也可看作形成配位键的中心体。路易斯酸碱理论是由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提出的,是多种酸碱理论的一种。所以“酸”可以有不同定义,现时酸常被分为路易斯酸和布朗斯特-劳里酸(Brønsted-Lowry)。

常见的路易斯酸有氯化铝、氯化铁、三氟化硼、五氯化铌以及镧系元素的三氟甲磺酸盐。

1923年美国物理化学家路易斯提出酸碱电子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称为酸,凡是可以给出电子对的物质称为碱。酸碳化铍(Be?C)为黄红色固体,遇水分解。由铍粉和优质石墨粉反应得到。酸是电子对接受体,碱是电子对给予体。

铍铝的相似性

在周期表中,铍与第IIIA族中的铝处于对角线位置,它们的性质十分相似。

1.标准电极电势相近:都是活泼金属。

2.都是亲氧元素,金属表面易形成氧化物保护膜,都能被浓HNO?钝化。

3.均为两性金属。氢氧化物也均呈两性。

4.氧化物BeO和Al?O?都具有高熔点、高硬度。

5.BeCl?和AlCl?都是缺电子的共价型化合物,通过桥键形成聚合分子。

6.铍盐、铝盐都易水解,水解显酸性。

7.碳化铍Be?C像Al?C?一样,水解时产生甲烷。

尽管Be和Al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两者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极不相同。人体能容纳适量的铝,却不能有一点儿铍,吸入少量的BeO,就有致命的危险。

在所有的金属中,铍透过X射线的能力最强,有金属玻璃之称,所以铍是制造X射线管小窗口不可取代的材料

铍是优秀的宇航材料。人造卫星的重量每增加一公斤,运载火箭的总重量就要增加大约500kg。制造火箭和卫星的结构材料要求重量轻、强度大。铍比常用的铝和钛都轻,强度是

钢的四倍。铍的吸热能力强,机械性能稳定。

A级无机剧毒物品

?氰化钠( A1001 ) ?氰化钾( A1002 ) ?氰化钙( A1003 )

?氰化钡( A1004 ) ?氰化钴( A1005 ) ?氰化亚钴( A1006 )

?氰化钴钾( A1007 ) ?氰化镍( A1008 ) ?氰化镍钾( A1009 )

?氰化铜( A1010 ) ?氰化银( A1011 ) ?氰化银钾( A1012 )

?氰化锌( A1013 ) ?氰化镉( A1014 ) ?氰化汞( A1015 )

?氰化汞钾( A1016 ) ?氰化铅( A1017 ) ?氰化铈( A1018 )

?氰化亚铜( A1019 ) ?氰化金钾( A1020 ) ?氰化溴( A1021 )

?氰化氢( A1022液化的) ?氢氰酸( A1023 ) ?三氧化(二)砷( A1024 ) ?亚砷酸钠( A1025 ) ?亚砷酸钾( A1026 ) ?五氧化(二)砷( A1027 ) ?三氯化砷( A1028 ) ?亚硒酸钾( A1030 ) ?硒酸钠( A1031 )

?硒酸钾( A1032 ) ?氧氯化硒( A1033 ) ?氯化汞( A1034 )

?氰氧化汞( A1035 ) ?氧化镉( A1036 ) ?羰基镍( A1037 )

?五羰基铁( A1038 ) ?叠氮(化)钠( A1039 ) ?叠氮(化)钡( A1040 ) ?叠氮酸( A1041 ) ?氟化氢( A1042无水) ?黄磷( A1043 )

?磷化钠( A1044 ) ?磷化钾( A1045 ) ?磷化镁( A1046 )

?磷化铝( A1047 ) ?磷化铝农药( A1048 ) ?氟( A1101压缩的)

?氯( A1102液化的) ?磷化氢( A1103 ) ?砷化氢( A1104 )

?硒化氢( A1105 ) ?锑化氢( A1106 ) ?一氧化氮( A1107 )

?四氧化二氮( A1108液化的) ?二氧化硫( A1109液化的) ?二氧化氯( A1110 )

?二氟化氧( A1111 ) ?三氟化氯( A1112 ) ?三氟化磷( A1113 )

?四氟化硫( A1114 ) ?四氟化硅( A1115 ) ?五氟化氯( A1116 )

?五氟化磷( A1117 ) ?六氟化硒( A1118 ) ?六氟化碲( A1119 )

?六氟化钨( A1120 ) ?氯化溴( A1121 ) ?氯化氰( A1122 )

?溴化羰( A1123 ) ?氰( A1124液化的)

约公元前200年,古埃及、罗马、巴比伦曾用硼沙制造玻璃和焊接黄金。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用金属钾还原硼酸制得单质硼。硼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1%。硼为黑色或银灰色固体。晶体硼为黑色,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质地较脆。[1

其酸性来源不是本身给出质子,由于硼是缺电子原子,能加合水分子的氢氧根离子,而释放出质子。利用这种缺电子性质,加入多羟基化合物(如甘油醇和甘油等)生成稳定配合物,以强化其酸性。

硼酸显酸性原因:

OH

|

B(OH)3+2H2O====[HO-- B --OH]- + H3O+

. |

OH

硼酸究竟是一元酸还是多元酸?

硼酸是一元极弱酸,但是有些教科书及手册上提到硼酸为三元酸,三级电离常数。1930年F.L.Hahn等人的论文中,测得硼酸的pKa1为9.24,pka2为12.74,pka3为13.4。后来N.Ingri等人在上世纪60年代对这一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用电位法研究了硼酸的平衡,未证实水溶液中有平均电荷数小于-1的硼酸根离子存在,即溶液中没有HBO3 2-或BO3 3-等高价阴离子存在。我国学者宋立珠,周晓鸿等人通过理论计算也证明不应该有二级、三级电离。用实验方法未能证明硼酸有二级及三级离解平衡,只能认为硼酸为一元酸。有些教科书及手册用Ka1表示硼酸的离解常数是不妥的,因为它使人产生硼酸在水溶液中有多级离解的不正确概念,故建议改为Ka表示。

单质硼为黑色或深棕色粉末,在空气中氧化时由于三氧化二硼膜的形成而阻碍内部硼继续氧化。常温时能与氟反应,不受盐酸和氢氟酸水溶液的腐蚀。硼不溶于水,粉末状的硼能溶于沸硝酸和硫酸,以及大多数熔融的金属如铜、铁、锰、铝和钙。熔点2076℃。沸点3927℃。硼在常温时为弱电导体,而在高温时导电良好。单质硼有多种同素异形体,无定形硼为棕色粉末,晶体硼呈灰黑色。单质硼的硬度近似于金刚石,有很高的电阻,但它的导电率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晶态硼较惰性,无定形硼则比较活泼。硼共有14种同位素,其中只有两个是稳定的。

室温时为弱导电体;高温时则为良导体。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硼酸和硼酸盐的形式存在。

[4]

高温下B能与N?、O?、S、X?等单质反应,例如它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B?O?和少量BN,在室温下即能与F?发生反应,但它不与H?、稀有气体等作用。

(2)B能从许多稳定的氧化物(如SiO?,P?O?,H?O等)中夺取氧而用作还原剂。例如在赤热下,B与水蒸气作用生成硼酸和氢气:2B+6H?O=高温=2H?BO?+3H?

(3)与酸作用

硼不与盐酸作用,但与热浓H?SO?,热浓HNO?作用生成硼酸:

2B+3H?SO?(浓)==2H?BO?+3SO?↑

B+3HNO?(浓)==H?BO?+ 3NO?↑

(4)与强碱作用

在氧化剂存在下,硼和强碱共熔得到偏硼酸盐:

2B+2NaOH+3KNO?==2NaBO?+3KNO?+H?O

(5)与金属作用

高温下硼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硼化物。它们是一些非整比化合物,组成中B原子数目越多,其结构越复杂。

无机化学读书笔记

无机化学读书笔记 【篇一:无机化学学习心得】 《普通化学》培训总结 本人作为化学专业的一名普通老师,有幸参加了高等学校教师网络 在线培训课程,同济大学吴庆生教授主讲的《普通化学》生动形象,他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态度、丰富的经验以及独特的教学艺术,给 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良多。 本门课程的培训视频以在校的普通化学及其相关课程的授课老师为 对象,主要介绍了普通化学的课程定位、课时安排、教学理念、难 重点教学设计、主要的教学方法、示范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学前 沿等内容。通过主讲教师对其多年课程教学经验的分享,经过面对 面交流,为我们指点迷津,提高了我们对本门课程教学能力。 我作为一名老师队伍当中的新人,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和立 场迅速切换到老师的授课思维状态,经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我有 了一定的感悟。我初步明白,作为一名老师,要竭尽所能的将知识 传授给学生,但用何种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 潜能,这是我目前以至于以后都要不断思考、总结的问题。经过此 次的培训,给我提供了一些思路,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丰富教学形式。以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结合当代 学生的性格特点,不拘泥于枯燥的理论教学,而要采用富有激情、 生动形象、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把理论化学与生活中的化学 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理论与 实践完美结合。当然,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一些无机 化学当中抽象的内容,要采用动画的方式,具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 第三,教学要详略得当,对于重难点问题,要深入解析,以具体的 教学案例深入分析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和解决问题的 方法,同时,要将所学内容完美结合,前后串起来,在学习新知识 的同时,复习旧知识,而且便于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以上就是我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我非常感谢吴教授的精彩授课, 同时非常荣幸有这次机会可以跟吴教授面对面交流学习,使我我受 益匪浅,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交流、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中考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 (2)

中考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 [课标解读] 这部分内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复习:(1)燃料燃烧时释放热量的有效利用,怎样使燃料完全燃烧;(2)燃料燃烧的安全问题,怎样应用化学知识进行灭火;(3)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怎样减少燃料燃烧时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利用化学科学开发洁净、高效的能源。通过复习,认识到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梳理 说明: 1.根据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的原理就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破坏维持燃烧进行的条件②或③,从而使燃烧停止。 2.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及酒精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都会产生有害气体一氧化碳,因此可通过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其的完全燃烧,从而减少污染,充分利用能源。 3.可燃物的燃烧与燃烧空间有关。如果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应试方略] 考生复习这部分内容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知道燃烧的条件,能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去解答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

现象。知道在火灾中逃生的方法和措施。(2)知道爆炸的条件,能用爆炸的条件去分析实际生活中发生爆炸的原因,能正确选择防爆措施。(3)知道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的成分,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它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会写一氧化碳、乙醇、甲烷等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知道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了解氢气作为燃料的突出优点和目前还没有普遍使用氢气作为能源的原因。会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5)了解石油分馏产品(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的用途,知道煤的综合利用的产品及其用途。(6)知道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措施。 [考点聚焦] 能源问题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均属于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都有所涉及,题目以选择、填空、简答题为主,试题往往以信息题、开放性题的形式出现。在试题设置上注意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分值占全卷的2%~6%。[名师解题] 例1.(2005年湖北黄冈)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正在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正在开发的部分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氢气、“可燃冰”等。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是; (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能源物质是; (3)埋藏于海底,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大困难的能源物质是。 (4)通过非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能源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能源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化石燃料的有关知识。 答案:(1)煤、石油、天燃气、“可燃冰”(2)天然气(4)“可燃冰”(3)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例2.(2004年广东珠海)某市一炼油厂油罐汽油泄漏,有一拖拉机在其附近发动,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瞬间起火爆炸,后经及时扑救后基本扑灭,消防水龙头仍对油罐继续喷水一段时问。几天后市环保部门对炼油厂和市区上空大气进行监测,测知其污染指标均没超过国家有关标准。试依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 (1)油罐起火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2)请写出灭火后要继续对油罐喷水的主要理由。 (3)市环保部门要监测大气中哪些有害气体?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爆炸的条件和燃烧的条件以及大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成分。(1)油罐泄漏,在其附近就会形成可燃性气体,遇拖拉机发动时冒出的火花就会剧烈燃烧而引起爆炸。(2)灭火后,油罐及其内汽油温度仍然较高,若不处理,任其聚积热量,一旦达到汽油的着火点,又会引起燃烧、再度爆炸,因此当明火已灭后仍要设法降低油罐及其内汽油的温度。(3)汽油中含有C、H、O、S、N等元素,其燃烧会产生SO2、NO2、CO等有害气体,环保部门主要监测这些气体的含量是否增大。 答案:(1)由于油罐泄漏汽油,使附近空气中含有大量汽油蒸气,拖拉机发动时;引起的火花将空气中的汽油引燃,从而导致油罐起火爆炸。(2)继续对油罐喷水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油罐的温度,使其低于汽油着火点,防止汽油重新燃烧发生爆炸。 (3)市环保部门要监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是SO2、NO2、CO等。 例3.(2004年广东)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如下图甲)。请回答:

普通化学笔记

普通化学 1、化学反应的半衰期 A A kc dt dc u =- = 注意积分计算。 2、关于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 (1)、计算公式:G=H-TS (2)、关于H 的计算:所有稳定单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焓变为0。系统吸热焓变0>?H ;放热反应0?G ,反应向逆方向自发进行。0=?G ,表示反应达到平衡。 (5)、f y w s c w RT G G m r m r ln +?=?Θ (注意:生成物用标准状态,压强100KPA )。 3、关于化学平衡 (1)、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用平衡常数计算。 (2)、温度:注意吸热及放热。 4、关于缓冲溶液的计算: -++=Ac H HAc B 0 A B-Ba Ba A+Ba -++=Ac K KAc A A A [A+Ba][Ba]/[B-Ba]=Ka 5、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1)、失去电子的反应:氧化反应;充当电池的负极。 (2)、得到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充当电池的正极。 记住: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 (3)、原电池负极写在左边,(-)Zn|Zn 2+(CZn 2+)|| Cu 2+(Ccu 2+)|Cu(+)。 (4)、标准电极:氢电极为0V 。 (5)、能特斯方程:氧化态(1)+ne=还原态(2) )21lg(0.059 -1/21/2-+ =n E E 应用能特斯方程应注意的情况:若电极中有气体,则用相对压力解决。若有难容固体及液体,则不用写进方程。关于有氢离子的反应,写在氧化态一边,就作为氧化态处理,写在还原态一边就作为还原态处理。 关于用电动势的大小表示可以判断氧化剂的强弱:电动势越高,高价氧化性越强,低价还原性越强。

化学与社会

化学与社会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环境污染对社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要:本文从环境污染的几大类及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谈起,地讲解了环境污染的定义,介绍了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并从加强环境监管力度、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职责、完善环境宣传和机制及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环境意识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完善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环境,保证人类身心健康。 关键词: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噪声污染机制建设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一、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漂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碳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氯氟烃类等,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对生物的危害是十分可怕的。因此,我

们必须加强防治,减少污染,保护人类。碳氧化合物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释放而产生,如汽车;摩托,以及工业生产中化工原料的燃烧,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光的红外线,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造成所谓的“温室效应”,改变并破坏了生态平衡,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为氧气与血红蛋白亲合力的210倍,因而它使血红蛋白丧失输氧的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导致头痛、神经麻痹,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大气层的二氧化碳的急剧增加,如果不治理,吸收二氧化碳的海洋表层将达到饱和,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据统计,到2057年世界的热带雨林可能全部消失,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充分吸收,在未来的100—150年间,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20%,平均气温提高℃,到21世纪末,地球上的平均气温升高5至6℃,那时地球上将无现在的冬天。因此,我们应重视其治理。 二、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是指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可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海洋污染物依其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石油及其产品(见海洋石油污染)。②金属和酸、碱。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等金属,磷、砷等非金属,以及酸和碱等。它们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影响其利用价值。③农药。主要由径流带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有危害。④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爆炸、核工业或核舰艇的排污。⑤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由径流带入海洋。极严重的可形成赤潮。⑥热污染和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业冷却水和工程残土、垃圾及疏浚泥等。前者入海后能提高局部海区的水温,使溶解氧的含量降低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原理考试题目

说明:仅供参考!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考试专用纸 《普通化学》___级期终考试 姓名:学号:院系:班级: 考试时间:2007年1月9日14:00-16:00 命题教师:王颖霞

一、简要回答并填写(可能多选): 1.下列说法中确切的是: (1) 吸热反应都无法自发进行(2) ?Gθ < 0反应能自发进行 (3) 吸热熵增型反应高温有利(4) ?G < 0反应能自发进行 2.下列变化中熵增的过程有: (1) 一定量的气体所受压强增大(2) NaCl溶于水 (3) 水结成冰(4) 氧气变为臭氧 (5) 某一定物质受热温度升高(6) 晶体中产生缺陷 3.根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 Na和Ca是很好的还原剂,可以 还原其他金属氯化物 (3) Cu与氯气反应时,温度越高,越 有利于CuCl的生成 (4) 温度高于500K, 金属Al总是可以 还原ZnCl2 (5) 温度在600-1600K区间,Zn既可 以还原CuCl2, 也可以还原CuCl 4.(在括号给出判断)元素的电负性差值越大,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性越强();所以,所形成的化学键的强度也越大() 5. 在下列卤化物中,键的共价性最强的是,最弱的是 1) 氟化锂2) 氟化钠3) 氯化锂4) 氯化铍 6. 下列物质中,分子间存在取向力的是 (1) BF3 (2) PF3(3) SiF4(4) PF5 (5) SF6(6) SF4 7.第81号元素是, 其核外价层电子排布为, 它位于第周期第族, 该元素的离子在水中较稳定的氧化态为,原因是 8. 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是,最低的是 9. Fe(H2O)63+显淡紫色,说明它吸收颜色的光,相应的跃迁类型是 10. HBrO4与HBrO3相比,酸性更强的是;HBr与HI相比,酸性更强的是

化学复习笔记(1)

气体类: 化学复习笔记-记忆篇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硝酸铵 (NH 4)2SO 4 硫酸铵 NH 4HCO 3 碳酸氢铵 NaHCO 3 碳酸氢钠 Cu 2(OH)2CO 3 碱式碳酸铜 (5)有机物:CH 4 甲烷 C 2H 5OH 乙醇(酒精) CH 3OH 甲醇 CH 3COOH 乙酸(醋酸) CO(NH 2)2 尿素,葡萄糖:C 6H 12O 6 淀粉:(C 6H 10O 5)n 初三化学必需的记忆性知识 一、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 、P 2O 5、CaO 、 NaOH 、Ca(OH) 2、KClO 3、KCl 、Na 2CO 3、NaCl 、无水 CuSO 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 、MnO 2、Fe 3O 4▲KMnO 4 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 、Fe 2O 3 、HgO 、红磷▲硫:淡黄色▲ Cu 2(OH)2CO 3 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 Cu 2+ 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 溶液、CuCl 溶液、Cu(NO ) 溶液); 4 2 3 2 凡含 Fe 2+ 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SO 溶液、FeCl 溶液、Fe (NO ) 溶液); 4 2 3 2 凡含 Fe 3+ 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 (SO ) 溶液、FeCl 溶液、Fe (NO ) 溶液), 2 4 3 3 3 3 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1、单质:H 2 氢气 O 2 氧气 N 2 氮气 C 碳 P 磷 S 硫 Fe 铁 Cu 铜 Hg 汞 2、化合物 (1)氧化物:H 2O 水 CO 2 二氧化碳 CO 一氧化碳 SO 2 二氧化硫 SO 3 三氧化硫 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 3、BaCO 3(溶于酸) AgCl 、BaSO 4(也不溶于稀 HNO 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其余不溶性碱为白色。 二、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P 2O 5 五氧化二磷 Fe 2O 3 氧化铁 Fe 3O 4 四氧化三铁 CaO 氧化钙 MgO 氧化镁 CuO 氧化铜 ZnO 氧化锌 FeO 氧化亚铁 MnO 2 二氧化锰 Na 2O 氧化钠 (2)酸:HCl 盐酸 H 2SO 4 硫酸 HNO 3 硝酸 H 3PO 4 磷酸 H 2CO 3 碳酸 H 2SO 3 亚硫酸 (3)碱:NaOH 氢氧化钠 KOH 氢氧化钾 Ca(OH)2 氢氧化钙 Ba(OH)2 氢氧化钡 Cu(OH)2 氢氧化铜 Fe(OH)3 氢氧化铁 Fe(OH)2 氢氧化亚铁 Al(OH)3 氢氧化铝 Mg(OH)2 氢氧化镁 (4)盐:NaCl 氯化钠 Na 2CO 3 碳酸钠 ZnCl 2 氯化锌 CaCl 2 氯化钙 KCl 氯化钾 Na 2SO 4 硫酸钠 CuSO 4 硫酸铜 AgCl 氯化银 FeCl 3 氯化铁 FeCl 2 氯化亚铁 AlCl 3 氯化铝 FeSO 4 硫酸亚铁 Fe 2(SO 4)3 硫酸铁 ZnSO 4 硫酸锌 CaCO 3 碳酸钙 BaCl 2 氯化钡 BaSO 4 硫酸钡 KClO 3 氯酸钾 KMnO 4 高锰酸钾 K 2MnO 4 锰酸钾 KNO 3 硝酸钾 Cu(NO 3)2 硝酸铜 Hg(NO 3)2 硝酸汞 NH 4Cl 氯化铵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社会发展 四川李良 三. 合成材料 (一)考点精要 1. 了解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 2. 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进展的紧密关系。 (二)05、06年中考的特点 1. 从促进社会进展的角度动身,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常见材料,考查对合成材料的识别及其性质、用途的认识,使同学们初步了解化学对社会进展的庞大奉献。 例1. (06,昆明)有机合成材料的显现是人类材料进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塑料、纤维、橡胶均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 热固性塑料可用作炒菜锅的手柄 C. 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 D. 合成橡胶可用于生产汽车轮胎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成材料的综合认识,突出了化学与社会进展的重要关系,从而使同学们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纤维和橡胶均有天然和合成之分,故A错误;热固性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就可不能受热熔化,可用作炒菜锅的手柄,故B正确;C叙述的是合成纤维的性质,D叙述的是合成橡胶的用途,均正确。 答案:A 2. 结合材料科学的最新研制成果,考查对新材料的认识,增强同学们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CO合成了可降解塑料例2. (05,南京)据CCTV《科技博览》报道,2004年中科院用 2 聚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B. 聚二氧化碳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 聚二氧化碳确实是干冰 D. 聚二氧化碳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 CO的组成可判定它属于氧化物,点评:本题结合最新科技成果考查塑料及相关知识。由 2 故A对;聚二氧化碳是大量二氧化碳分子集合成的可降解塑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对;

CO,是无机物,故C错;聚二氧化碳属于可降解塑料,可不能产生白色污染,干冰是固态 2 故D错。 答案:A、B 3. 从实际生活中猎取命题素材,从能力立意动身,命题上注重生活体会与化学知识的有机融合,重视培养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同学们认识到化学无处不在。 例3. (06,成都)某品牌男士休闲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下,请依照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西服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_______;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任答一条)_______________; (3)从熨烫标准估量,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4)从面料和里料中各抽出一线头,点燃,可观看到的现象是: 面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里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本题取材于实际生活,考查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性质、区别,培养了同学们猎取标签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还需要一定的实际体会,否则不易作答。从标签的成分分析,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涤纶有耐磨性;羊毛、涤纶不耐高温;面料中含有羊毛,羊毛含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味,里料是涤纶,燃烧后熔化成黑色小球。 答案:(1)涤纶(2)增加面料的耐磨性等(3)不耐高温 (4)有烧焦羽毛气味熔化成黑色小球 (三)07年中考考向推测 1. 紧密联系现代生活实际,结合新材料的开发,考查同学们对有机物及有机合成材料的识别及其性质和用途的认识,专门是一些新型合成材料如隐身材料、复合材料等的认识,表达化学与社会进展的关系。 2. 白色污染的缘故、危害及防治一直是中考的重点,通过这些知识的考查,充分认识合成材料的两面性,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四)复习建议

学习《化学与社会》的感受

学习《化学与社会》的感受 姓名:学号: 单位:邮编:邮箱: 摘要:化学涉及各行各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一个国家的独立和强盛。就大的方面来说,一个国家的独立和强盛,需要军事、经济力量做后盾,而化学在这两方面都功不可没,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新能源的出现和逐渐普及,也缓和着石油危机等风险,材料的再利用更是减少了浪费资源的境况,这些都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稳定和谐。随着社会的前进,化学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我们还会了解更多的未解之谜,完成更多的科学探索。 关键词:社会发展,环境污染,能源,地位作用 正文概述: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都不可避免的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各个分支也各有其特点与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化石燃料的应用,它是 人们拥有了更美好的生活。总之,化学无处不在,不断地为我们的社会作出了巨 大的贡献。 思想主张: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它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都有密切联系。 论述: 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都与化学息息相关。从我们的衣、食、住、行来看,色泽鲜艳的衣料需要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丰富多彩的合成纤维更是化学的一大贡献。要装满粮袋子,丰富菜篮子,关键之一是发展化肥和农药的生产。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调味剂和色素等等,它们大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用化学分离方法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出来的。现代建筑所用的水泥、石灰、油漆、玻璃和塑料等材料都是化工产品。用以代步的各种现代交通工具,不仅需要汽油、柴油作动力,还需要各种汽油添加剂、防冻剂,以及机械部分的润滑剂,这些无一不是石油化工产品。此外,人们需要的药品,洗涤剂、美容品和化妆品等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也都是化学制剂。可见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化学有关,人人都需要用化学制品,可以说我们生活在化学世界里。 从社会发展来看,化学对于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要大幅度的增产,农、林、牧、副、渔各业要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学科学的成就。化肥、农药、植物生长激素和除草剂等化学产品,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而且也改进

美国普通化学笔记5

Chemistry Chapter 8 ?In 1864, English chemists john newlands noticed that when the known elements were arranged in order of atomic mass, every eighth element had similar properties. Newlands referred to this peculiar relationship as the law of octaves. Howe ver, this “law” turned out to be inadequate for elements beyond calcium, and newland’s work was not accepted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 elements are the elements in groups 1A through 7A, all of which have incompletely filled s or p subshells of the highest principal quantum number. With the exception of helium, the noble gases (the group 8A elements) all have a completely filled p subshell. The transition metals are the elements in groups 1B and 3B through 8B, which have incompletely filled d subshells or readily produce cations with incompletely filled d subshells (these metals are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he d-blok transition elements). The group 2B elements are Zn, Cd, and Hg, which are neither representative elements nor transition metals. The lanthanides and actinides are sometimes called f-block transition elements because they have incompletely filled f subshells ?The outer electrons of an atom, which are those involved in chemical bonding are often called the valence electrons.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valence electrons accounts for similarities in chemical behavior among the elements within each of these groups. ?Ions, or atoms and ions, that have the same number of electrons and hence the same ground-state electron configuration are said to be isoelectronic. ?Atomic radius of a metal is one-hal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nuclei in two adjacent atoms. For elements that exist as diatomic molecules, the atomic radius is one-hal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nuclei of the two atoms in a particular molecule. ?When looking at a periodic table: o The elements are increasing as in atomic radius as you go from right to left, and from up to down. **** ?Ionic radius is the radius of a cation or an anion. Ionic radius 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n ionic compound. ?When a neutral atom is converted to an ion, we expect a change in size. If the atoms forms an anion, its size increases, because the nuclear charge remains the same but the repulsion resulting from the additional electron enlarges the domain of the electron cloud. On the other hand, a cation is smaller than the neutral atom, because removing one or more electrons reduces electron-electron repulsion but the nuclear charge remains the same, so the electron cloud shrinks. ?Focusing on isoelectronic cations, we see that the radii of tripostive ions (that is, ions that bear three positive charges) a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dipositive ions (that is, ions that bear two positive charges) which in turn are smaller than unipositve ions (that is, ions that bear one positive charge).

初中超级化学笔记大全

初中超级化学笔记大全初三化学常见物质得性质与用途

初三化学常见物质得化学式 1、单质:H2氢气 O2氧气 N2氮气 C碳 P磷 S硫 Fe铁 Cu铜 Hg汞 2、化合物 (1)氧化物:H2O水 CO2二氧化碳 CO一氧化碳 SO2二氧化硫 SO3三氧化硫

P2O5五氧化二磷 Fe2O3氧化铁 Fe3O4四氧化三铁 CaO氧化钙 MgO氧化镁 CuO氧化铜 ZnO氧化锌 FeO氧化亚铁 MnO2二氧化锰Na2O氧化钠 (2)酸:HCl盐酸 H2SO4硫酸 HNO3硝酸 H3PO4磷酸 H2CO3碳酸 H2SO3亚硫酸 (3)碱:NaOH氢氧化钠 KOH氢氧化钾 Ca(OH)2氢氧化钙 Ba(OH)2氢氧化钡 Cu(OH)2氢氧化铜Fe(OH)3氢氧化铁 Fe(OH)2氢氧化亚铁 Al(OH)3氢氧化铝 Mg(OH)2氢氧化镁 (4)盐:NaCl氯化钠 Na2CO3碳酸钠 ZnCl2氯化锌 CaCl2氯化钙 KCl氯化钾Na2SO4硫酸钠 CuSO4硫酸铜 AgCl氯化银FeCl3氯化铁 FeCl2氯化亚铁 AlCl3氯化铝FeSO4硫酸亚铁 Fe2(SO4)3硫酸铁ZnSO4硫酸锌 CaCO3碳酸钙 BaCl2氯化钡 BaSO4硫酸钡 KClO3氯酸钾 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KNO3硝酸钾 Cu(NO3)2硝酸铜Hg(NO3)2硝酸汞 NH4Cl氯化铵NH4NO3 硝酸铵 (NH4)2SO4硫酸铵NH4HCO3碳酸氢铵 NaHCO3碳酸氢钠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 (5)有机物:CH4甲烷 C2H5OH乙醇(酒精) CH3OH甲醇 CH3COOH乙酸(醋酸) CO(NH2)2尿素,葡萄糖:C6H12O6淀 粉:(C6H10O5)n 初三化学必需得记忆性知识 一、常见物质得颜色得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得颜色:凡含Cu2+得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2溶液);凡含Fe2+得溶液呈浅绿色(如:FeSO4溶液、FeCl2溶液、Fe (NO3)2溶液);凡含Fe3+得溶液呈棕黄色(如: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 (NO3)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得盐与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不溶性碱为白色。 二、常见物质得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初三化学上册笔记-知识点

初三化学上册 第一章 1.导言:介绍一下化学这门学科 2.变化:①物理:只是形状,状态的改变 ②化学: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会伴随发光发热(完成习题P11,P27习题1,7) ①②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①②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3.性质:①物理:色,态,味,熔点,沸点,凝固点,导电性,密度,硬度等 ] ②化学:发生化学变化时才变现出来的性质 4.实验操作,药剂和仪器使用注意点 (1)三不原则:①不用嘴尝 ②不用手拿 ③不用鼻子闻(招手入鼻法) 节约原则:未说明用量时,按最少量量取,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mL (2)药品的取用 a.固体①粉末:钥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竖②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竖 ! b.液体①大量:直接倾倒②用滴管吸取 c.注意点①瓶盖倒放,防止污染试剂②标签对准手掌心,防止腐蚀标签③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防止液体洒落 (3)仪器使用 a.滴管:吸取或转移少量液体 注意点:①转移时滴管不能碰到容器壁或进去②清洗后橡胶头朝上摆放 b.量筒:只能测量液体体积(唯一用途)无0刻度 读数:①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②若仰视,则读数偏大,用时偏少 *

③若俯视,则读数偏小,用时偏多 c.酒精灯:用来加热的仪器 三禁止:①禁止用嘴吹,应用灯帽盖灭 ②禁止过火 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火焰①外焰,温度最高②内焰③焰心 酒精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二,最少不少于三分之一 d.天平①精确到 … ②若干燥无腐蚀性,垫滤纸称量 ③若液体或有腐蚀性,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e.试管加热①若固体,试管口向下倾斜45°,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破裂 ②若液体,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一,试管口向上倾斜 d.试管破裂的原因:①未预热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未向下倾斜③试管外壁有水 ④加热后直接清洗⑤加热后直接放在实验台上⑥试管底部靠在焰芯上 e.试管洗干净的标准: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留下 5.实验P3 (1)碳酸氢铵(NH4HCO3):白色固体 " (2加热+水+二氧化碳 (3)现象:白色固体逐渐减少,有刺激性气味。管口有小水珠,有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4)保存:低温密封 6.实验P5 现象: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水倒吸 结论:①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主) ②酸能除锈 ③食盐能加快铁生锈 !

化学与社会发展(一)

化学与社会发展(一) 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某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本主题主要内容包括与化学密切联系的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等,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学习中,要注意用大量具体的真实事件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知识体系】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3.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5.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台物,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 6.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情景素材】 ·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与自救 ·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 ·沼气、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 ·海底深处的“可燃冰” ·海水的综合利用 ·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 ·中国的化石能源 ·中国的水资源危机 【学习建议】 1.观察某些燃料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现象。 2.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3.讨论:在氢气、甲烷(天然气、沼气)、煤气、酒精、汽油和柴油中,你认为哪一种燃料最理想? 4.交流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等现象。 5.比较原油常见馏分的某些物理性质及其燃烧的情况。 6.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 【经典名题】 例1(1999.黑龙江竞赛)刚开始燃烧不久的煤火上洒少量的水,火变暗甚至熄灭,向烧旺的煤火上洒少量的水,火苗更旺.请解释其原因. 例2(2002.江苏省竞赛)据新华社2002年3月10日报道,山东海洋大学模拟海底条件,用甲烷与水合成了每分子带有几个结晶水分子的可燃冰,并且点燃了它,为我国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创造了条件.试写出合成、点燃可燃冰的化学方程式: (1)合成; (2)点燃. 例3(2002.全国竞赛)2001年11月,美军为打击躲藏在阿富汗山洞中的恐怖分子,使用了一种名为BLU 一82的高效能燃料空气炸弹.这种炸弹爆炸时,除产生高温外,还可使山洞内的氧气耗尽,使其中的所

初三化学学霸笔记(上册)(1)

领红包:支付宝首页搜索“933314”即可领取支付宝红包哟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绿色化学:向着环境友好发展。即环保低耗节能。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的是物质外形、物质状态的改变。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在描述时常有“会”“能”“可以”等出现。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3、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2、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3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4、熄灭蜡烛后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论述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论述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号 0962126322 姓名杜世平

内容摘录环境的保护、能源的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的研制、生命过程奥秘的探索,是目前国际上最关心的几个重大问题,它们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尖端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都与化学密不可分。 关键词信息能源环境污染材料纳米材料 化学与能源 能源是指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现代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的储量都极其有限!因此,各国在积极寻找新能源的同时,都大力提倡节能!化学能源将是21世纪的重要能源之一,其中的氢氧电池被誉为绿色电池,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但是氢直接作为电极是不行的,必须将其固定在一个极板上,通常是用储氢合金!储氢合金可以和氢气形成金属氢化物,从而固定氢气,加热后又可以把氢气放出来,其储氢的密度可以大于氢气瓶!合金的组成和结构是决定其吸氢量的主要因素!在节能方面,化学起重要作用!如燃油乳化、煤的合理利用等! 化学与信息 信息技术与化学联系非常紧密,这是因为信息离不开载体和介质,而载体和介质的组成及化学状态对信息有很大影响!通过化学合成手段,可以制造出性能各异的信息材料,主要包括电子材料和光电材料!这些材料种类繁多,从成分

看,有金属、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包括了元素周期表中的大部分元素!如将超导体用于雷达,可使其灵敏度大大提高,有效作用距离增加好多倍!光导通讯使信息通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而光导通讯离不开光导纤维!有些材料在信息技术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半导体材料,它既是组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本元器件,又在信息发送、加工、储存和显示等技术中起关键作用! 化学与环境 化学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对环境的污染,现在发展很快的绿色化学就是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化学虽然带来了污染,但治理污染同样离不开化学!如20世纪早期,电冰箱制冷剂是乙醚,二乙醚等!但二乙醚有毒,,有的不但有毒还有腐蚀性,丙烷易于燃料!因此希望找到一种无毒、无味、无腐蚀性、易液化和价格便宜的制冷剂!为此,人们开始求助于元素周期表!美国工程师小米德莱,根据元素周期表合成出了氟里昂类制冷剂,广泛用于制冷设备!后来发现氟里昂能破坏臭氧层,从而开始研究无氟冰箱,这都需要从了解反应本质开始,同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与材料 材料是指人类利用单质或化合物的某些功能来制作物件时用的化学物质,化学物质的制备离不开化学,材料的合理应用同样离不开化学,而材料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的性质,

化学笔记大一

(反应物) (实质) (表现) (反应类型) (生成物) 高中一年級化學筆記總結(上) By :驗鈔機 第一章 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剂???→?在反应中 得到电子??→?表现为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在反应中 失去电子??→?表现为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生成)氧化产物 三、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 1.双线桥法【满足得失电子守恒】 表示方法:由氧化剂指向还原产物,标明得xe — 例:Fe+2HCl==FeCl 2+H 2 ↑

由还原剂指向氧化产物,标明失xe — 2.单线桥法:由还原剂指向氧化剂,标明得失电子总数xe — 例:H 2+CuO==Cu+H 2O 四、氧化性与还原性 1.基本概念: (1)氧化性: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或性质 (2)还原性: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或性质 2.氧化性、还原性有无的判断【通过化合价判断】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如Fe 3+、Na +、H +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如S 2—、I —、Br —、Cl —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如Fe 2+、SO 2、Cl 2、CO 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见“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之强弱规律 五、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①非金属单质:F 2、Cl 2、Br 2、I 2、O 2、S 等 ②含有较高价态元素的物质:KMnO 4、K 2Cr 2O 7、KClO 3、HNO 3、MnO 2、H 2SO 4(浓) ③某些金属性较弱的高价态离子:Cu 2+、Fe 3+、Ag + 等 ④某些过氧化物:H 2O 2、Na 2O 2 等 2.常见还原剂 ①所有金属单质:Fe 、Cu 、Ag 、Al 、Mg 、Zn 、Na 等 ②非金属阴离子及低价化合物:Cl —、I —、Br —、S 2—、CO 、SO 2、Na 2CO 3等 ③某些非金属单质及氢化物:H 2、C 、S 、H 2S 、HI 、HBr 等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不同物质不同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例:3MnO 2+6KOH+KClO 3==3K 2MnO 4+KCl+3H 2O 2.不同物质相同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即归中反应) 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