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及科举制废除等史实

2、

了解新式报刊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学习重点】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学习难点】

鲁迅《狂人日记》的批判性。

【预习自测】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等一批新式学校。

2、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

3、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 300多年的至此寿终正寝

4、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5、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和邹韬奋主办的《》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6、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7、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鲁迅的《》《阿Q正传》)、郭沫若的《》、茅盾的《》、曹禺的《》、巴金的《家》、老舍的《》、徐悲鸿的《》、聂耳的《》、冼星海的《》等。

8、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作曲的《》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

9、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

【合作探究】

报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解难答疑】

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反馈拓展】

1、《申报》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如果你想了解《申报》早期创办的历史,你应该去()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2、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变法自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在这次戊戌维新运动中诞生的最高学府是( )

A.商务印书馆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福州船政学堂

3、近代课本和字典等工具书大多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版,这个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岳麓书社

C.三联书社 D.中华书局

4、“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 )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聂耳

5、“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每当我们学校星期一升国旗,唱起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时,我们都会联想到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是( ) A.冼星海 B.聂耳

C.欧仁·鲍狄埃 D.贝多芬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知道鲁迅、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和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过程与方法】 使用表格归纳近代文艺成就,从而在宏观上把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通过对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 【重点】 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狂人日记》的思想性。 【难点】 感受到近代杰出思想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过程。 2.中国近代兴起了哪些新式报刊和出版企业? 3.从文学、绘画、歌曲、电影等方面说明20世纪以后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 【新课导入】 (情境式导入)每当升旗仪式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总是伴随着那嘹亮的国歌声。(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虽说只有短短的46秒,但是它却一直鼓舞着广大的中华儿女。大家都知道国歌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那么在近代还产生了哪些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结合教材P125第一、二段,思考: (1)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 答案提示:洋务运动时期——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甲午战争之后——北洋西学堂;百日维新期间——京师大学堂。作用: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2)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什么时候被废除的?

答案提示:1905年正式停止科举考试。 教师点拨: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式学堂的创办,各级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得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2.活动《申报》和《新青年》是近代的著名报刊, 思考: (1)当时还有哪些颇具影响新式报刊? (2)它们的出现在当时有什么重大的作用? 答案提示:(1)还有《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东方杂志》《生活》周刊等。(2)这些新式报刊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成为人们针砭时政的喉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3.阅读教材P126最后一段内容,思考:这些兴起的出版企业对社会有何作用? 答案提示:起到了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作用,保存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知识文化的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1.结合教材P127的第一、二段,列表总结20世纪以后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 答案提示: 答案提示:吃人的封建礼教无处不在。表现了鲁迅对这种封建礼教的讨伐。 3.阅读教材P127、P128有关绘画、歌曲、电影等艺术成就,思考:这些艺术成就有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净胜生活,也反映了当时时代的主题——勇敢、顽强、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 教师点拨: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本课总结;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旧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19世纪后半期,一批新式学堂先后在中国诞生。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推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1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1 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课程导入】 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共和国五十余年的光荣历史。碑上所刻的八幅巨型浮雕,生动地浓缩了此前一个多世纪优秀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而付出的充满血与泪、剑与火的艰辛努力。你知道其中幅浮雕的内容是什么吗?是谁领导了这场伟大斗争?他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虎门销烟 中国与英国相隔非常遥远,领土并无接壤,为什么双方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激烈冲突并走向战争呢?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勇杀敌、浴血抗战,涌现出了关天培、陈化成等一大批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可鸦片战争最终还是以清政府的彻底失败宣告结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 “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这是描写中国近代史上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诗句。你知道这个条约的名称和内容吗?你知道香港与香港岛的区别吗?你想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及其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吗?这许许多多

的问题,都需要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认真听讲和独立思考,把它们弄明白。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通过林则徐的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种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高风亮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自勉联则体现了林则徐个人品质中那种虚怀若谷、善于学习新知的开阔胸襟。请收集一下林则徐的有关资料并把它介绍给你的同学,好让他们对这位民族英雄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林则徐虎门销烟时为什么不将没收来的那些鸦片简单地用火烧掉?你能解释他所采用的销烟方法中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根据你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参加下列小组活动。 活动一: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请以“一百六十多年前中国禁毒斗争”为主题出一期班级板报,最好做到图文并茂。 活动二:一些英国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完全是由于清政府的闭关自守。请组织几个对辩论感兴趣的同学,通过正反方辩论赛的方式对这种观点进行反驳。 【自我测评】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京师大学堂、《申报》、商务印书馆的兴起与发展;了解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1.京师大学堂、《申报》、商务印书馆。 2.民国时期文艺作品反映出的时代精神。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1.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制度是在废除科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你对此知道多少?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①洋务运动时期:兴办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②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 ④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2)你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时间、特色和地位吗?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3)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901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1903年,又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 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老师小结: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存在了约1 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意味着由封建王朝扶持的传统旧式教育体系的彻底崩溃,中国近代教育从此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0-22课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0-22课导学案 第11课北伐战争 一.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读图析图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或影象资料中想象北伐战争情景,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整合教材全程分析辛亥革命缺陷→孙中山创黄埔军校→国共紧密合作→北伐胜利进军→陈独秀“右倾”危害、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讨论探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 思想意识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三.学法指导 1.运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史料和图片,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四.知识链接 叶挺在北伐战争前后 叶挺(1896—1946年),广东惠阳县人,出身农民。他从小立志从军报国,先后就读于广州陆军小学、武昌陆军预校和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2年,他任孙中山卫队团的营长,在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时,他率部苦战,保护孙中山和孙夫人脱险,受到褒奖。1924年,他赴苏联东方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他回国,曾参加东征陈炯明的战斗,后调至正在组建的第12师第34团即后来的独立团任团长。他既管政治又管军事,在艰苦的训练中身体力行,尤其注重加强政治教育,使这个团的战斗力大大增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奉命开拔,在跨越五岭山脉的艰苦行军中,叶挺把自己的雪花白马让给病号骑,坚持与战士一起徒步行军。在北伐战场上,他率领的独立团发挥了尖刀作用,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第四军也因此获得“铁军”称号。叶挺由于战功卓著,被破格晋升为少将团长,时人誉称为“北伐名将”。北伐军攻占武汉后,他升任第四军第25师副师长兼第75团团长,随后又升任第11军第24师师长兼武昌卫戍司令。1927年5月,他率部粉碎夏斗寅叛军进攻,保卫了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他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 五.看书总结知识结构 黄埔军校的建立时间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12学习】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 案3 【学习探索】 .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提出“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要求。那么,青岛问题是怎样由来的?“二十一条”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2.教材上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那么,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呢?它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 3.结合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史实,谈谈你对“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这句话的理解。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口号是() A.取消二十一条B.反对在“和议”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 ①释放被捕学生②推翻了北洋政府③免去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④最终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获胜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⑤ 4.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 A.陈独秀B.毛泽东c.李大钊D.董必武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会议重申中共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在现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请回答:(1)材料一的内容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通过的?请简述此次会议情况。 (2)材料二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制定的什么纲领? 【资料下载】 北京学生界宣言(1919年5月4日)呜呼国民!我最亲最爱最敬佩最有血性之同胞!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险,以及朝夕企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今已由五国公管,降而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噩耗传来,黯天无色。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望所庆祝者,岂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改革、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通过列表整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有关知识和结合地图讲述三大战役战况,培养学生动手和应用相关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成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重点 三大战役和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难点 分析国民党垮台的原因,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 学生朗诵: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教师:这首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不仅表明了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表达了统一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独立完整这样一种心声。 渡江战役如何发起?渡江之前江北广大地区是怎样解放的?下面我们学习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教师:(展示图片与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 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出现的新面貌主要是: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军,

八年级历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2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2 第一单元自测题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虎门销烟b.清朝政府的腐败落后c.英国为了 打开中国市场d.鸦片走私2.1841年1月,英国侵略者派 兵占领()a.广州b.宁波c.香港岛d.厦门 3.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率兵奋勇抵抗、最后战死 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a.林则徐b.关天培 c.琦善d.邓廷桢4.鸦片战争发生时,清朝皇帝是()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慈禧太后5.清代皇 帝在北京西郊建造的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在中被毁掉的。()a.鸦片战争、英国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和法国c.甲午中日战争、日本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 领土平方公里。()a.六十多万b.四十多万c.一 百六十多万d.一百五十多万7.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 城是()a.石达开、西安b.朱元璋、北京c.洪秀全、天京d.杨秀清、广州8.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外国“洋枪队”统领是()a.英国人、戈登b.法国人、孤拔 c.美国人、华尔d.日本人、伊藤9.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支持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造成中国西北边疆危机的国家是()a.英美b.英俄c.英法d.俄日 10.新疆设立行省是在()a.1871年b.1875年c.1876年d.1884年1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 军威。”这副挽联哀悼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a.林则徐b.左宗棠c.陈化成d.邓世昌12.导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c.辽东半岛战役d.威海卫战役第一单元自测题新教材新学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3.在台湾的漳化、嘉义等地同驻防台南的刘永福黑旗军互相配合、重创日军的英雄是()a.邓世昌b.丁汝昌c.刘铭传d.徐骧14.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赔款2亿两白银b.拆毁大沽炮台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15.在北京崇文门曾修筑了一座象征中国奇耻大辱的纪念碑是()a.克林德碑b.公理战胜碑c.保卫和平碑d.大三巴牌坊16.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1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8.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19.“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这是谁临终前的名言?()a.关天培b.洪秀全c.邓世昌d.徐骧20.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接指向的是()a.英法联军b.侵华日 军c.清政府d.帝国主义列强21.在抗击八国联军的过程中,义和团所取得的一次胜利是在()a.天津b.北京c.廊坊d.秦皇岛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与清军抗击侵略的基本史实,通过《辛丑条约》的内容正确分析其影响。预习形成课 学习导航 一、填空题 1、在鸦片战争中,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都参与侵华的国家是, 八国联军分别是。 2、义和团初期的活动泛围包括,原来矛头开始指向,义和团重创八国联军的战役是。选择题 二、选择题 1、下列事件或条约的命名中,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命名最为相似的是 A、鸦片战争 B、《瑷珲条约》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丑条约》 2、下列侵华战争中,列强攻入北京的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前几次侵华战争的不同点是 A、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 B、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而发动 C、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权力 D、列强联合发动 4、1900年6月,八国联军由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进犯北京。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大平天国运动 D、变法运动 5、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和全面加深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C、《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6、《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 A、割地 B、赔款 C、开设工厂 D、设立馆区 7、使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九国公约》 8、《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A、开商埠 B、建教堂 C、办工厂 D、设使馆 9、下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他们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马关条约》②《南京条约》③《辛丑条约》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10、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 11、《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A、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允许外国驻兵 C、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赔偿白银4.5亿两 12、面对强列的侵略,曾离开北京仓皇外逃的皇帝是①道光帝②咸丰帝 ③同治帝④光绪帝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3、毛泽东总结中国近代历次农民起义运动失败时说过:“没有农民办不成大事,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下列事件属于“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的是 A、虎门销烟 B、收复台湾 C、黄海海战 D、义和团运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知道鲁迅、齐白石、聂耳、洗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民国时期的教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创制表格,使学生对知识点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时代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狂人日记》的思想性。 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近代杰出思想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还记得 我国古代从什么 时候开始实行科 举制度的吗?旧 式学堂和科举制 度是否有利于人 才的培养?你知 道新式学堂在中 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是哪所?今天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是如何创办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 学生回答: 时期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时期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甲午战争之后北洋西学堂 百日维新期间京师大学堂 学生回答: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废除科举制度的时间和影响? 学生回答:公元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1905年正式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式学堂的创办,各级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得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教师讲述:报刊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政府信息的发布平台,是历史发展的晴雨表。中国近代的报刊是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出现的。

685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学艺术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利用剧照、图片、绘画资料,激发学生的历史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还记得我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的吗?旧式学堂和科举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你知道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今天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是如何创办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 提示: 时期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时期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 甲午战争之后北洋西学堂 百日维新期间京师大学堂 。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废除的时间及影响。 提示:公元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1905年正式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式学堂的创办,各级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得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教师讲述:报刊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政府信息的发布平台,是历史发展的晴雨表。中国近代的报刊是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出现的。 4.图片展示: 5.教师提问:这些新式报刊有何重要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 第1课鸦片战争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导学目标知识点: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 本史实 2.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4.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 理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观察、讨论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浏览本课,初略了解 (二)基础知识检索、完形填空 1.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鸦片输入的危害 虎门销烟:时间;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显示了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爆发地__________,事 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英《南京条约》 时间___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 (一)说一说 1.本课文的梗概能否简单的说一下。. 2.完成以上基础知识填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4【DOC范文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4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课程导入】 平型关战役中的115师指挥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开始。那么,你能说说抗战爆发后取得的次胜利是什么战役吗?而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又是哪一次战役?它们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在哪里?作战双方是谁?概况如何? .百团大战是谁指挥的?为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目的是什么?这次战役的目标又是什么?请说说战役的简单经过。 .中共七大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的?其主要任务是什么?作出了什么重要的决定?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中共七大会场 .“八年浴血战,今日奏凯歌。”抗日战争是什么时候取得最后胜利的?抗战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抗战结束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又会怎样呢? 让我们进入本课,共同探讨一下上面的问题吧。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请你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以便梳理知识。 战役名称时间地点交战双方概况意义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请根据你收集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讲讲中国人民在国难当头时英勇抵抗日军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你感受到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这是陈毅在七大闭幕时写的一首诗。你能说说诗中的含义吗? .曾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本,最后却于1945年8月15日宣告无条件投降。你能说说日本投降的原因吗?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指挥百团大战的是 A.朱德B.彭德怀c.刘伯承D.贺龙 .抗战胜利后,被日本割占五十年之久,回到祖国怀抱的省份是 A.香港B.澳门c.台湾D.东北 二、连线题 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26.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师寄 语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教育、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2.知道鲁迅、矛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课前预习】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教育的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2)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3)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___________。 (4)1905年:清政府谕令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 300多年的_________至此寿终正寝。同时,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_________。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报刊。 ①《申报》:1872年在_____创办,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②其他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_________》,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③刊物: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________》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 大的刊物。 ④作用: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2)商务印书馆。 ①创办:1897年在_____创办。 ②地位: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③内容: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_____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 ④作用: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照相和电影: (1)传入: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_____和电影传入中国。 (2)发展: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_______》,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3)作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_________。 【合作探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变革中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梁启超《变法通议》

2017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

2017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 第1课鸦片战争学案 【学习目标】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了解鸦片输入的危害。 2知道鸦片战争的经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3列举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 鸦片走私:19世纪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鸦片走私,一举改变了英国对华贸易长期逆差的局面。 2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不断输入,白银大量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由于吸食鸦片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受到严重摧残,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不断削弱。 3虎门销烟:1838年,道光帝派 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年6月,将成功缴获的237万余斤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

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 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 的决心。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与中国军民的抵抗 战争爆发: 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战争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被迫签约: 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主要内容:中国割 给英国;赔款 银元;开放 、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1843年,英国又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附件,获得了 、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3影响:《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和 ,使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含答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洋务运动的兴起 1.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3.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4.洋务运动: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知识点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5.创办军事企业: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6.兴办新式学校 (1)目的:为了洋务的需要。 (2)举措: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局,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7.创办民用企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知识点3建立新式海陆军 8.组建新式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9.筹建新式海军: (1)背景: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为此,清政府内部发生激烈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认为东南海防更加重要。在他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2)成果:到19世纪80年代,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 10.左宗棠收复新疆: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但俄国仍通过条约割占了部分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11.洋务运动的评价 (1)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积极意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知道鲁迅、 齐白石、聂耳、洗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民国时期的教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创制表格,使学生对知识 点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时代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狂人日记》的思想性。 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近代杰出思想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还记得我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的吗?旧式学堂和科举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你知 道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是哪所?今天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是如何创办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 学生回答: 时期 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时期 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 甲午战争之后 北洋西学堂 百日维新期间 京师大学堂 学生回答: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废除科举制度的时间和影响? 学生回答:公元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 科举制度正式建立。1905年正式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式学堂的创办,各级学堂章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知识点1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土地政策: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指导纲领: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开展情况: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5.意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知识点2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三大战役 (1)背景 ①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②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先后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③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2)名称: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3)辽沈战役 ①时间:1948年9月—11月。 ②指挥者:林彪、罗荣桓。 ③参战部队:东北人民解放军。

威逼北平。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拓展思维】 东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面貌是怎样变化的? 2、学习理解近代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意义。 3、学习掌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改为 “先生”“君”称呼的原因 4、了解中山装的蕴含 学法指导1、搜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的史料,学会从史料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2、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预习形成课学习导航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照相出现:19世纪年代后传入中国。影响:拍照留影逐步融入社会生活: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 电影出现:1896年,上海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第一部影片:《》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二、剪发辫改称呼①1912年3月,孙中山以名义发布剪辫令。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前清官场的称呼,民间普通称呼改为“”或“”.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三、服饰的变化①大城市里穿的人逐渐多了起来。②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③在女士服饰方面,逐渐开始流行 预习检测选择题 (1)最近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产生了如《卧虎藏龙》《英雄》等获国际大奖的优秀影片,揭开中国电影事业序幕的是 A.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 B.1905年拍摄了京剧艺术记录片《定军山》 C.20世纪初有声电影的的出现 D.阮玲玉等优秀演员的走红 (2)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描述了钱老太爷的大儿子剪去辫子引起全家震动的情节,后来政府规定全国男子限期剪去辫子,颁布这一剪辩令的是 A.慈禧太后 B.宣统皇帝 C.袁世凯 D.孙中山 (3)“先生”是社会交往中最常用的称谓,中华民国时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还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A.中国开始与国际流行接轨 B.中华民国政府想标新立异以示与清政府的区别 C.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D.称呼更简洁了 (4)中国领导人出席重要的会议或仪式经常穿着中山装,你知道人们开始穿着中山装是在() A.鸦片战争结束后 B.中日战争期间 C.辛亥革命前 D.辛亥革命后(5)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①坐轮船、火车②使用洗衣机③照相、看电影④男子剪辫子、女子可以不缠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合作展示问题探究 1、列举清末民初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表现。 (照相与电影的出现;剪发辫、改称呼;中山装与女士高领服装的出现。) 2、服饰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清末民初人们的服饰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产生的?(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它是西式与中式服装的完美结合;女士高领

中考历史复习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中考历史复习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导学案 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AcADcBDDcDcDB 材料分析题 甲午中日战争。原因:①中国贫穷落后,综合国力不敌日本;②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妥协投降。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原因:①这是一场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是正义战争;②国共两党团结协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得到了美国、苏联等国家的支援。 回答“落后就要挨打;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团结起来力量大;国共和则民族兴”等均可。 参加了西安事变后的国共谈判、抗战结束后的重庆谈判。 因为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黄埔军校中,蒋介石是校长,周恩来是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成为事实:抗日战争时期归属国民革命军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是由红军改编的。 影响或作用:西安谈判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重庆谈判迫使国民党与共产党签

订>,规定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两次谈判过程中所做的巨大努力,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只要围绕题意即可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导学案 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cAcDBBccc 非选择题 1、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1947.6刘伯承、邓小平①中共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揭开了进攻的序幕。②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国民党实力强大,在军队人数、武器装备、拥有人口和地区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共产党则相对劣势,各方面不如国民党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南京1949.4.23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主审人:九年级历史教研组 一、【复习目标】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难忘九一八》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学习目标】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知识梳理】 时间: 地点: 一、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政策: 结果: 介石不接受二人建议,到西安督促张、杨二人进攻红军。 时间: 人物:、 经过: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二、西安事变 (双十二事变) 中共主张 结果: 得到。 影响:基本结束,初步形成。【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我们把每年9月18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 ①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②我们要不忘历史③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 ④我们不要忘记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蒋介石在发给张学良的密电中说“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这份电报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南京大屠杀 3、西安事变又叫() A.九一八事变B.双十二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4、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推动 D.国民党内部各派别之间矛盾的加剧 5、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 A.改善两党关系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 C.实现全民族的抗日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

6、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停止内战、实行抗战 二、非选择题 7、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自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请回答:(1)材料中的“此案”指什么事件? (2)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3)国民政府对此案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8、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到:“不论我们对这一时间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由谁发动的? (2)“这场军事政变”发动者的政变动机是什么? (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